阳光下的影子教学教案设计

时间:2022-08-12 07:31:58 教案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阳光下的影子教学教案设计(精选15篇)由网友“办公室主任”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了阳光下的影子教学教案设计,欢迎参阅。

阳光下的影子教学教案设计

篇1: 阳光下的影子教学教案设计

阳光下的影子教学教案设计

一、 教材分析

本课是北师大版第九册的第二单元的内容。

阳光下的影子是学生最熟悉不过的东西,他的形成与太阳有着直接的关系。本课让学生从研究阳光的影子开始,他们会感到非常的亲切、自然,同时也会十意识到研究关于太阳的秘密原来并不复杂。

教材共2页,教学内容为2部分。

第一部分:观察影子

教材先用一幅照片告诉我们:太阳的光线要穿过环绕地球周围的大气层,再透过树林、建筑物等到达地面。学生自然由此联想到阳光下的树影,楼房旁、天桥下的阴凉处。这部分教学内容要求学生亲历到阳光下去测影子,记录一天中影子长短变化数据的活动过程。

第二部分:阳光下影子的特点

在经历了影子的观测活动后,有必要认真地进行依次汇总分析和交流。汇总比较各组的科学记录,培养学生善于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合理推理和科学判断的逻辑思维能力。同时,教材希望引领学生们思考太阳、物体、影子三者有什么关系,让学生领悟到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二、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随着太阳方向的改变而改变,影子总是和太阳的`方向相反

2、阳光下物体影子长短的变化是随着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而变化的,太阳位置最高时影子最短,太阳位置最低时,影子最长

3、 人们很早就知道利用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来测定时间

过程与方法

1、推测阳光下物体影子怎样变化

2、利用简易的日影观测仪,观测阳光下物体的影子的长短和方向的变化,并收集相关的数据。

3、一天中影子长变化的数据作出影长随时间变化的柱状图

4、根据观察数据,发现阳光下物体影子在一天中的变化规律

5、运用阳光下物体影子变化的规律,解释人们为什么能用影子计时。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到自然事物是在不断变化的,事物的变化之间是有联系和有规律的

2、能够按活动要求坚持观察如实记录数据

3、能够根据数据和现象实事求是地进行分析和推理

三、 教学重、难点

探究影子的特点

四、 教学准备

教师演示:日晷的图片或课件

分组实验:简易的日影观测仪、指南针、铅笔、直尺、表

五、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太阳给我们送来了阳光,同时也为我们送来了影子,今天就让我们对这个平常的自然现象做一番科学的探究吧!

(二)观察影子

(1)我们已经知道了影子的那些秘密?

关于影子,谁能提出哪些有价值的问题?

学生汇报交流。

(2)观测影子

讨论观测记录的方法

准备观测记录活动的材料和工具

到户外进行观测记录活动

铅笔影子的变化

观察时间

太阳位置和方向

影长

在课堂上每隔5分钟观察、记录一次。

(3)整理记录

将铅笔和开始测量时的长度表示在书本的方格内,用直线把竿子和影子的顶端连接起来,能有什么发现?

(三)讨论阳光下影子的特点

1、让学生讨论、比较,分析各组观测影子的记录情况,把几个小组的方格图放在一起比较,看有什么发现?

2、交流新的发现。

发现了哪些现象和问题?

发现了阳光下的影子有时们共同特点?

能不能说说太阳、物体和影子三者的关系吗?

(四)拓展

你能通过影子的特点联想到阳光的传播吗?

教学反思:这堂课我让孩子们在课堂上观测,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因为这节课必须要到室外去上,更是吸引了学生,他们比平时上课更加活跃。但由于课堂上的时间有限,我把测量记录的时间改为5分钟记录一次,记录的相对精确,可学生在处理上太过粗心,就出现了点误差,所以在今后的要更加注意引导学生,学会尽可能的减少误差。

篇2: 《阳光下的影子》教学反思

这节课的知识技能目标是让学生学会通过测量竹竿影子长度的变化,认识到太阳位置的变化会直接影响物体影子的长度。 整堂课由于时间的紧凑,只给学生安排了两次测量的机会,然后通过比较不同时间内影子的长度找到影子变化的规律。在五(2)班上课的过程中发生了一件小插曲,由于处理这个问题较为成功,使得学生更直接的找到了太阳位置与影子长度的规律。

在测量影长的过程中,第一实验小组测得竹竿的实际长度是118厘米,第一次测量得到的影长是142厘米。第三实验小组测得竹竿的实际长度是117厘米,而第一次测量得到的影子长度却是146厘米。当小组代表汇报完实验结果时,有许多同学都眉头紧缩,并争先恐后地举手,争着发表自己的意见。的确,这是一个十分明显的问题,明明是第一组的竹竿长,同时测量,怎么可能测得的影子还是第三组的长?指出了这个现象之后,大家都进入了思考,小组讨论分析后,大家猜测的原因有以下几种情况:

1、可能是读数时出错了。

2、可能是竹竿放斜了。

3、可能并没有同时测量。

经证实,第三实验小组排除了第一种和第二种的可能性,于是大家讨论后决定派代表去重测。 三分钟后,第三组的学生兴冲冲地跑回实验室,喊到:“影子居然有167厘米。”听完这句话,众多学生都感到奇怪,反问说怎么可能。但第三组组长斩钉截铁地回答到:“肯定没错,我们测量了两次呢!” 是啊,在短短的十几分钟内,影子变长了,而且变化居然这么明显。

于是,我趁机引出问题“阳光下,某树高2米,过了一会,树的影子变短了,分析这种现象应该发生在上午还是下午?”这时就有许多学生说是在上午,依据是“从刚才的测量结果可知,下午的竹竿影子是越来越长的,反之,影子变短应该在上午。”听后大家都会心的笑了。这时有学生恍然大悟,说:“影子的长度与太阳的位置有关系。”没错,太阳的位置决定了影子的'长短,正午的时候,太阳在头顶上时,影子最短,而太阳位置越低,影子就越长。

通过对这个问题的讨论和处理,学生显然已经找到了太阳位置与影长的规律,而且也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今后的课堂上能把握住这些环节,对教学而言,定能收到更好的成效。

篇3: 《阳光下的影子》教学反思

太阳的运动和影子的变化,对孩子来说并不陌生,但是这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重复变化,学生并没有真正理解其中的奥秘。因此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模拟实验,知道太阳和影子的关系,发现太阳和影子的变化规律;知道可以通过影子的变化来推断太阳的变化;进一步感知人类生活离不开太阳。为了完成教学所设定的目标,我利用两课时的时间来完成教学,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完成我的教学:

第一课时首先由“从清晨到黄昏,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怎样变化,阳光下物体的影子也在变化吗?是怎样变化的呢?”这个问题引起学生的思考,让学生结合上节课的研究,说说自己的推测及理由。然后让学生把在阳光照射下大树的影子在书上画出来,有些个别学生在画时只注意到影子的方向没注意影子的长短,在提醒后改了过来。其次提出该怎样验证我们的猜测,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在第二天学生进行一整天的实验。

第二课时主要对学生的记录进行整理,画出柱状图,由小组汇报在实验中的发现,以及总结出实验结论。

这课教学学生积极性很高,兴趣浓厚,收获也不少,在今后的教学中要继续注重让学生多动动手、动动脑。

篇4: 《阳光下的影子》教学反思

《阳光下的影子》是承接前一节课,让学生亲自探索阳光下影子变化的探究学习,对于本节课需要解决的问题。

1.阳光下影子的变化情况。何时最长,何时最短?

2.学习阳光下影子的必要性和意义。

3.经历“猜测-实验观察-得出结论-分析结论”的过程,学生学会分析收集到的数据。

4.古今生活中影子变化的应用。

我担任2班的科学教学,今天正好一个班级是上午,一个是下午,上午的同学收集到的数据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影子越来越短,下午则为越来越长。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收集数据相呼应,对知识的形成有一个更深的了解和认识。

本节课孩子们还发现影子会发生移动,这不为本节课研究内容,作为课后探究继续学习,孩子们在上午或下午进行观察,并不能完整的获得一天中影子变化规律,因而,课后孩子们可以继续观察将数据补充完整,形成完整的数据链,获得完整的影子变化规律。

篇5:《阳光下的影子》教学反思

太阳的运动和影子的变化,对孩子来说并不陌生,但是这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重复变化,学生并没有真正理解其中的奥秘。因此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模拟实验,知道太阳和影子的关系,发现太阳和影子的变化规律;知道可以通过影子的变化来推断太阳的变化;进一步感知人类生活离不开太阳。为了完成教学所设定的目标,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完成我的教学:

一、安排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做实验。如果要在课堂上完成这个实验,时间是最大的问题,所以课前这个实验安排学生周六完成。从早上10时开始记录。记录五六次。

二、神秘的大自然,总让孩子们充满好奇,小学生正是长知识,接受新鲜事物的成长阶段,总有一股一探究竟的劲。“千听不如一动”,我让学生自己做手影游戏,满足学生的好奇心。

三、我在教学中充分重视对学生自主实验能力的培养。小学科学教学中,实验课是重点。教师应让学生用科学实验的方法,去探索、认识自然界的事物的性质和规律,从而培养他们独立、主动的'探索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达到科学启蒙教育的目的。学生作为实验的主体,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自主实验的能力,这不但利于学生实验能力的提高,也利于培养学生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学态度和创新意识。

这节课还有很我不满足的地方,在学生实验时,指导工作没到位,导致学生的数据不全面。

篇6:《阳光下的影子》教学反思

一连两个星期都是阴天,导致我的新课一直停滞不前,只好先上期中复习课。直到星期四,终于盼来了太阳,可刚要上课时,太阳又躲了起来,只怪天公不作美,无奈科学老师上课还要看老天的脸色。星期五迎来了大好晴天,就赶紧调课完成了《阳光下的影子》的教学。

《阳光下的影子》这节课共分两块内容:观察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和整理我们的记录。由于课堂时间有限,学生测得的数据较少,所以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稍作调整,希望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利用影子观测器,观测阳光下物体的影子的长短和方向的变化,并尽可能多地收集数据。而老师给出提前测好的数据,让学生根据柱状图,分析阳光下物体影子在一天中的变化规律,并让学生在课后持续测量,验证规律。

课堂上,我把大量的时间都安排给学生进行观测,好在有影子观测器,操作起来很方便。第一节课时学生对影子观测器很感兴趣,拿到之后没有调整好指南针的角度和刻度盘的角度就马上开始测量,很多小组的数据都是错误的,所以第二节课我着重强调了影子观测器的使用方法,确保每个小组都会使用之后才开始实验。课堂上时间有限,我让学生们每隔5分钟进行一次记录,分别测量四次,记录下影子的长度和方向,虽然时间很短,但是只要操作正确,从数据上还是可以看出变化的。学生发现影子的角度在发生偏转,并且偏转的方向是由西向东偏,同时发现影子的长度也在变短,有一个班的学生测量时发现影子长度先变短后变长,他们起初以为测量出现错误,后来集体讨论认为影子变短时正好太阳是直射的,此时太阳处在位置最高点,这一点倒是上课的意外惊喜。

这节课最让我难以掌控的是把学生带出去实验的纪律控制。本来在实验室里就已经很吵,带到外面以后更是把小鸟放出笼子吵翻了天。好的学生会认真地测量和记录,调皮的学生就相互追逐打闹,实验结束时到其他同学那里把数据抄过来,还有些学生故意挡住别的小组的阳光,老师管住了这边,那边又吵开了。对于班里有些从来不记录不听课不实验还打扰别人的学生,我真的是用尽了办法,与家长反复沟通都不见效,我只好要求这些学生上课时只要不打扰别人,可以看书画画或是写作业。最近在班里推行了“大嘴巴”管理,给每个小组制作了大嘴巴标牌,上课谁在说话,同组的学生可以把标牌放在他的位置上,说话的同学不能拒绝,除非他找到下一个说话的学生或自己不再说话,可以把标牌放在桌子中间。直到下课时,谁的位置上有标牌,谁就要接受惩罚,执行校园服务令,打扫实验室或为校园整洁服务,从头到尾标牌都放在桌子中央的小组将得到表扬。有的时候我们教授的班级多,不可能一一记住每个学生的名字,上课时总有一些学生在叽叽喳喳地讨论,但你一转头又不知道是哪里发出的声音。有了这个“大嘴巴”以后,上课时标牌在哪里一目了然,而且实行了这个管理以后,学生安静地好多,连平时最调皮捣蛋的几个也乖乖闭紧了嘴巴。目前三到六年级都实行了“大嘴巴”管理,不过这个对低年级很有效,高年级效果会差一点,以后还是要边实践边修改。

篇7: 阳光下的影子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随着太阳方向的改变而改变,影子总是和太阳的方向相反

2、阳光下物体影子长短的变化是随着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而变化的,太阳位置最高时影子最短,太阳位置最低时,影子最长

3、人们很早就知道利用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来测定时间

过程与方法

1、推测阳光下物体影子怎样变化

2、利用简易的日影观测仪,观测阳光下物体的影子的长短和方向的变化,并收集相关的数据。

3、一天中影子长变化的数据作出影长随时间变化的柱状图

4、根据观察数据,发现阳光下物体影子在一天中的变化规律

5、运用阳光下物体影子变化的规律,解释人们为什么能用影子计时。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到自然事物是在不断变化的,事物的变化之间是有联系和有规律的

2、能够按活动要求坚持观察如实记录数据

3、能够根据数据和现象实事求是地进行分析和推理

二、教学准备

教师演示:日晷的图片或课件

分组实验:简易的日影观测仪、指南针

三、教学重、难点

探究影子的特点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过程

1、复习引入

1)上节课我们学到了哪些知识?

2)阳光下物体的影子也有变化吗?是怎样变化的?

3)看书上第26页,根据我们上节课的研究,推测一下大树的影子在一天中发生的变化情况,并让学生说说理由。

2、观察阳光下影子的变化

1)让我们通过实际的观测来验证我们的想法

2)学生认真阅读科学书上的说明,明白观察的目的和观察记录的方法

3)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但每个人都要记录小组的观测结果

3、整理我们的记录

1)各小组汇报自己的观测数据

2)教师讲解如何把影长随时间变化的数据整理成柱状图:纵轴表示影长,横轴表示时间

3)每个学生自己将数据整理成柱状图

4)分析柱状图:一天中阳光下的影子是怎样变化的?什么时候最长?什么时候最短?我们还有什么发现?

5)关于祖国西部地区,影子最短时不是12时的说明

4、日影观测仪

1)古人曾经利用日影观测仪计时,能说说其中的道理吗?

六、作业设计

1、早晨,阳光下的影子指向哪里?

2、从早上到正午再到傍晚,阳光下同一物体影子的长短变化是什么?

七、板书设计

2.2阳光下的影子

铅笔影子的变化

篇8:《阳光下的影子》教学教案

《阳光下的影子》教学教案

《阳光下的影子》教学教案

一、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随着太阳方向的改变而改变,影子总是和太阳的方向相反

2、阳光下物体影子长短的变化是随着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而变化的,太阳位置最高时影子最短,太阳位置最低时,影子最长

3、人们很早就知道利用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来测定时间

过程与方法

1、推测阳光下物体影子怎样变化

2、利用简易的日影观测仪,观测阳光下物体的影子的长短和方向的变化,并收集相关的数据。

3、一天中影子长变化的数据作出影长随时间变化的柱状图

4、根据观察数据,发现阳光下物体影子在一天中的变化规律

5、运用阳光下物体影子变化的规律,解释人们为什么能用影子计时。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到自然事物是在不断变化的,事物的变化之间是有联系和有规律的

2、能够按活动要求坚持观察如实记录数据

3、能够根据数据和现象实事求是地进行分析和推理

二、教学准备

教师演示:日晷的图片或

分组实验:简易的日影观测仪、指南针

三、教学重、难点

探究影子的特点

四、课时安排

2课时

五、教学过程

1、复习引入

1)上节课我们学到了哪些知识?

2)阳光下物体的影子也有变化吗?是怎样变化的?

3)看书上第26页,根据我们上节课的研究,推测一下大树的影子在一天中发生的变化情况,并让学生说说理由。

2、观察阳光下影子的变化

1)让我们通过实际的观测来验证我们的想法

2)学生认真阅读科学书上的说明,明白观察的目的和观察记录的方法

3)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但每个人都要记录小组的观测结果

3、整理我们的记录

1)各小组汇报自己的观测数据

2)教师讲解如何把影长随时间变化的数据整理成柱状图:纵轴表示影长,横轴表示时间

3)每个学生自己将数据整理成柱状图

4)分析柱状图:一天中阳光下的影子是怎样变化的?什么时候最长?什么时候最短?我们还有什么发现?

5)关于祖国西部地区,影子最短时不是12时的说明

4、 日影观测仪

1)古人曾经利用日影观测仪计时,能说说其中的道理吗?

六、作业设计

作业本上的配套作业

七、板书设计

2.2阳光下的影子

铅笔影子的变化

观察时间

太阳位置和方向

影长

影子变化柱状图:

篇9: 阳光下的影子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北师大版第九册的第二单元的内容。

阳光下的影子是学生最熟悉不过的东西,他的形成与太阳有着直接的关系。本课让学生从研究阳光的影子开始,他们会感到非常的亲切、自然,同时也会十意识到研究关于太阳的秘密原来并不复杂。

教材共2页,教学内容为2部分。

第一部分:观察影子

教材先用一幅照片告诉我们:太阳的光线要穿过环绕地球周围的大气层,再透过树林、建筑物等到达地面。学生自然由此联想到阳光下的树影,楼房旁、天桥下的阴凉处。这部分教学内容要求学生亲历到阳光下去测影子,记录一天中影子长短变化数据的活动过程。

第二部分:阳光下影子的特点

在经历了影子的观测活动后,有必要认真地进行依次汇总分析和交流。汇总比较各组的科学记录,培养学生善于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合理推理和科学判断的逻辑思维能力。同时,教材希望引领学生们思考太阳、物体、影子三者有什么关系,让学生领悟到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二、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随着太阳方向的改变而改变,影子总是和太阳的方向相反。

2、阳光下物体影子长短的变化是随着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而变化的,太阳位置最高时影子最短,太阳位置最低时,影子最长。

3、人们很早就知道利用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来测定时间

过程与方法

1、推测阳光下物体影子怎样变化

2、利用简易的日影观测仪,观测阳光下物体的影子的长短和方向的变化,并收集相关的数据。

3、一天中影子长变化的数据作出影长随时间变化的柱状图。

4、根据观察数据,发现阳光下物体影子在一天中的变化规律。

5、运用阳光下物体影子变化的规律,解释人们为什么能用影子计时。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到自然事物是在不断变化的,事物的变化之间是有联系和有规律的。

2、能够按活动要求坚持观察如实记录数据。

3、能够根据数据和现象实事求是地进行分析和推理。

三、教学重、难点

探究影子的特点

四、教学准备

教师演示:日晷的图片或课件。

分组实验:简易的日影观测仪、指南针、铅笔、直尺、表。

五、教学过程:

(一)引入。

太阳给我们送来了阳光,同时也为我们送来了影子,今天就让我们对这个平常的自然现象做一番科学的探究吧!

(二)观察影子

(1)我们已经知道了影子的那些秘密?

关于影子,谁能提出哪些有价值的问题?

学生汇报交流。

(2)观测影子

讨论观测记录的方法。

准备观测记录活动的材料和工具。

到户外进行观测记录活动。

铅笔影子的变化。

观察时间。

太阳位置和方向。

影长。

在课堂上每隔5分钟观察、记录一次。

(3)整理记录

将铅笔和开始测量时的长度表示在书本的方格内,用直线把竿子和影子的顶端连接起来,能有什么发现?

(三)讨论阳光下影子的特点

1、让学生讨论、比较,分析各组观测影子的记录情况,把几个小组的方格图放在一起比较,看有什么发现?

2、交流新的发现。

发现了哪些现象和问题?

发现了阳光下的影子有时们共同特点?

能不能说说太阳、物体和影子三者的关系吗?

(四)拓展

你能通过影子的特点联想到阳光的传播吗?

篇10:《阳光下的影子》的教学反思

《阳光下的影子》的教学反思

太阳的运动和影子的变化,对孩子来说并不陌生,但是这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重复变化,学生并没有真正理解其中的奥秘。因此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模拟实验,知道太阳和影子的关系,发现太阳和影子的变化规律;知道可以通过影子的变化来推断太阳的变化;进一步感知人类生活离不开太阳。为了完成教学所设定的目标,我利用两课时的时间来完成教学,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完成我的教学:

第一课时首先由“从清晨到黄昏,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怎样变化,阳光下物体的影子也在变化吗?是怎样变化的呢?”这个问题引起学生的思考,让学生结合上节课的研究,说说自己的推测及理由。然后让学生把在阳光照射下大树的影子在书上画出来,有些个别学生在画时只注意到影子的方向没注意影子的长短,在提醒后改了过来。其次提出该怎样验证我们的猜测,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在第二天学生进行一整天的实验。

第二课时主要对学生的记录进行整理,画出柱状图,由小组汇报在实验中的发现,以及总结出实验结论。

这课教学学生积极性很高,兴趣浓厚,收获也不少,在今后的教学中要继续注重让学生多动动手、动动脑。

篇11:阳光下的影子教学反思

这节课让我很为难!实验如何开展?是利用工具箱里的材料让孩子们在课堂上观测,还是让孩子们用自己的材料课后去开展?我一直在思考。最终,今天上课我还是采用了第一套方案。因为我觉得让孩子们课后去开展实际效果并不会好!如果要在课堂上完成这个实验,时间是最大的问题,如果每隔10分钟测量一次,一节课最多测量两次,那是很不科学的。于是决定每隔五分钟记录一次,这样可以得到四到五个数据,可以寻找一定的.规律。

下午3点45分到4点15分,在五(3)班上了,测得了四个数据,在课堂上完成了交流,并得出了规律,大约每过五分钟,太阳角度会有1度左右的变化,长度会变化0.5CM左右。接下来是第二天上午10点50分到11点30分,在五(2)班进行同样的教学,最终在处理数据的时候却发现了问题,基本上得不出规律。(2)班的课堂习惯向来是最好的,实验探究能力也很强,难道是在(2)班我没上好?应该也不是!最大的问题应该出在时间上。由于10点50分到11点30分接近正午,影子的变化正处在由长变短向由短变长过渡的交接处,在这个时间关口,时间间隔又这么短,本身现象就极其不明显,加上学生操作的一些误差,最后得到的数据五花八门也不足为怪了!本以为这节课有太阳就成了,没想到要考虑的问题还有这么多,以后应该引起更高的注意才行啊!

篇12:阳光下的影子作文

阳光下的影子

没有任何一种网袋能捉住爱;没有任何一种灾难能挡住爱;没有任何一只耳朵能得听到爱。只有用聪慧的头脑去感受爱的温馨,用明亮的眼睛见证爱的辉煌。它像一阵清风,不经意间渲染生活,-这就像奶奶手中的刷子一样……

也许,你会疑惑:为什么爱——伟大的圣物,却像那不起眼的刷子?这里面还有一个温馨和谐的故事:

人老了,总免不了被岁月夺去光彩,头上的乌发被银丝替代,风吹过,就像那三月的白雪。从沧桑的工地回来,时光又用机器划出了一道“火车道”但温情却永远留在了我的心里。奶奶给爷爷染发的情景永远烙在了我的心中。

奶奶用破旧的小菜碟盛上染发焗油膏,将旧牙刷蘸着,准备给爷爷染发。

“老头子哎,来来来,坐好,把我的旧褂子披着,不要弄脏了。”“老婆子,没得事的”。“好好,随你。”奶奶拨开爷爷的头发,眯起眼,用小小的“刷子”在闪亮的白发上来回地轻轻拂擦着,被刷子横扫过的地方就像冬去秋来的大地,焕发生机。这是,严肃的爷爷仿佛成了一个听话的孩子,没有了往日焦躁与烦恼,唠叨的奶奶变得安静异常,好像生怕弄疼了爷爷似的。

在狭小的空间里,空气里都流露这爱的芬芳与光泽。时间都不愿意奔走,雨后又多了一颗太阳,一份温情……

阳光反射下,奶奶爷爷都成了乌黑的影子:奶奶佝偻的背此刻好像直了,爷爷没钱的皱纹好像抚平了。奶奶向右歪着头,为爷爷染鬓角,爷爷向左斜着腰迁就着奶奶,从侧面看,多么像一颗火热的心呀!

爱,不需要言辞,却能融化一颗冰冻的心;爱,不需要壮烈,却能打开尘封的心锁……

篇13:阳光下的影子作文

那阳光下的影子

昨天,科学课尾声,老师吩咐我们带好卷尺和竹杆子或木杆子。我们一时百思不解,老师见我们着急,就笑着说:“明天我们要做一个关于影子的实验!”我们一听,高兴极了,有的来了手势,有的同学轻轻地击掌,我也暗暗说了一声:“耶!”

今天,我们都把东西带齐了。一上课,老师就提出:关于阳光下的影子,你们知道什么 ?今天你想研究影子的哪些问题?等等。同学们纷纷提出自已研究的问题,如:在物体的什么方向会出现影子?同一时间,不同物体的影子有什么不同?不同时间,同一物体的影子有什么不同?影子的变化与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有关吗?等等,然后各组根据自已组想研究的问题,跟随老师来到了一块阳光下的水泥地。

当老师一说,各组开始实验时。我们就迫不及待地冲到一个自认为好的地方,进行小组研究。我们组先叫热情的童夏雷放杆子,叫我们组写字最好的钱可人记录,我和梁荷鑫量杆子等。我先量出杆长:64CM,又量了影子的长度:52.5CM,还量了杆顶和影子顶的距离:88CM,我仿佛看出了什么秘密……

过了30分钟后,我们又去量了一量影子的长度,看看有什么变化!第二次,影长:41.2CM,比原来短了许多,又量了杆顶与影顶的距离,发现也变短了,成了66.7CM。我们把这个重大发现记了下来…….发现这个秘密以后,我们小组的同学别提多高兴了!

通过实验活动,使我们感到影子的变化与光线传播的速度很快有着密切的联系,也知道了在早上与傍晚的时候影子长,中午最短…….

这个实验活动,使我受宜非浅。

篇14:《阳光下的影子》教案

《阳光下的影子》教案

教材分析

这节课是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的第二届它在本单元中处于重要的位置,为后面光的学习做了铺垫,这节课要求学生掌握阳光下物体影子变化的规律,并能根据阳光下物体的影子来测定时间。

学情分析

本班虽然只有十四名同学,但是,学生生活在较偏远地带,他们的'见识太少 ,再加上对科学科学系的积极性不高,平时也没有养成留心观察的良好习惯。所以尽管这节课不难,但是上起来也不是很容易的。

教学目标

1、 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随着太阳方向的改变而改变,影子总是和太阳的方向相反。

2、 阳光下物体影子长短的变化是随着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而变化,太阳位置最高是影子最短,太阳位置最低是影子最长。

3、 人们很早就知道利用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来测定时间。

教学重点和难点

探究影子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上节课我们学到了哪些知识?2、看书上26页推测一下大树的影子在一天中发生的变化情况。

二、观察阳光下影戏的变化。

1、学生阅读书上的说明。2、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每个人都要记录小组观察结果。

三、整理我们的记录。

1、各小组回报自己的观测数据。2、教师讲解如何把影长随时间变化的数据整理成柱状图:纵轴表示影长,横轴表示时间。3、每个学生自己将数据整理成柱状图。4、分析柱状图。5、关于祖国西部地区,影子最短时不是12时的说明。

四、日影观测仪。

古人曾利用日影观测仪计时,能说说其中的道理吗?

五、布置作业:一天中阳光下物体的影子是怎样变化的?什么时候最短,什么时候最长?还有什么发现?

篇15:《阳光下物体的影子》的科学教案

《阳光下物体的影子》的科学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光在空气中是直线传播的

2、通过探究各种物体的影子,明白影子形成的原因

3、培养学生观察、探究和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

明白影子形成的原因。

教学难点:

知道光在空气中是直线传播的。

教具:手电筒

学具:球、玻璃、记录表

教学过程:

1、情境引入

师:今天老师要请神秘的嘉宾到我们的教室来,左边的靠窗同学把窗帘拉开,大家猜一猜是什么来到了我们的教室?

生齐答:阳光

师:射进来的光线是怎么样的呢?

学生观察并交流

阳光进入到我们的教室后,又带来了哪位什么嘉宾?

生找并回答(影子)

师:这影子的形成需要哪些条件呢?

生:充足的阳光和物体

师:今天老师跟同学们一起来研究这个影子。老师给每一组都准备了一只球和一块玻璃,(师拿出玻璃和皮球给学生看)大家到操场上以后利用这两个物体分别造出它们的影子,并把影子和物体画下来。还要把影子和物体的各自特征描述下来,最后初步归纳出影子形成的'原因。在操作的时候要注意安全。

2、画影子、研究影子(室外)

①学生四人小组合作造出球和玻璃的影子并画下影子。

②老师把学生带到教学楼的影子下面,师:我们现在站在大楼的影子里,你能看到太阳吗?(不能)要想看到太阳我们必须站在哪里?(站到影子的外边)

师:为什么呢?你想过吗?

③拿一根标杆立在太阳下,让学生给标杆的影子位置做好记号。

师:等下课我们再来一起观察这根标杆的影子

3、交流影子

①师:这形成的影子和物体有什么不一样?

学生可以从形状、颜色、透光与不透光等各个方面来说

师:为什么影子和物体会有这些不同呢?

生回答

师:那玻璃的影子和球的影子又有什么不一样呢?

学生交流(球的影子颜色暗,玻璃的影子颜色亮)

师:为什么会这样呢?

学生讨论、交流

②师:影子、物体和太阳三者之间的位置又是怎样的关系呢?你们能不能在刚才的画上把太阳的位置画下来呢?

学生开始画图

师:影子、物体和太阳三者之间的位置是怎样的关系?

学生回答

4、研讨影子形成原因

师:通过刚才我们在操场对影子的观察研究,你觉得影子是怎样形成的呢?

汇报形成原因:太阳光照到物体上受阻而在物体的后面形成了影子。

当学生回答阳光照到物体上时,被物体挡住了。师问:那光不会转弯吗?

师生共同探讨出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师利用窗帘让一束阳光进入到教室让学生观察阳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师: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也可以证明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学生举例。(有点难,如中午十二点的影子、手电筒)

5、课外延伸

师:我们知道了影子形成的原因,那么物体的影子会不会有变化呢?大家课后去观察观察刚才那把椅子的影子。

阳光下的影子教学设计

那阳光下的影子初中作文

教科版科学六上《机械和工具》单元教案课后反思

太阳和影子教案

小学影子教案

阳光容器教案

阳光的优秀教案

教科版科学六上《生物的多样性》单元教案课后反思

大班教案《影子的变化》

《奇妙的影子》教案

阳光下的影子教学教案设计
《阳光下的影子教学教案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阳光下的影子教学教案设计(精选15篇)】相关文章:

暖色调的画小学美术教案2022-07-21

小学二年级语文《我的影子朋友》优质教案2024-02-24

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集2024-01-22

《树荫》优秀教案2022-10-21

小学二年级美术教案:电脑美术2023-04-09

影子幼儿园教案2023-07-09

科学是什么的教案设计2023-04-30

小学二年级美术教案2023-06-21

九年级数学上册电子教案第三章之二完2022-05-08

影子教学教案2022-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