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第八次》第二课时教案

时间:2022-09-27 07:55:04 教案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课文《第八次》第二课时教案(精选13篇)由网友“zzz珂珂”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课文《第八次》第二课时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课文《第八次》第二课时教案

篇1:课文第八次第二课时教案

课文第八次第二课时教案

一、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8个字只识不写。认识1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理解课文内容,弄懂布鲁斯成功的原因,体会布鲁斯屡败屡战不懈斗争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

三、四小节是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三、教学准备

生字词卡、幻灯片

一、导入课文

1、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已经初读了课文《第八次》,哪位同学能够用简单的语句概括一下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情?

指名说说。

2、今天我们就继续学习课文《第八次》。

二、精读课文

(一)学习第一部分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你读懂了什么?(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布鲁斯王子非常勇敢)面对敌人的.侵略,布鲁斯王子能够带领军队英勇地抗击,说明他非常地爱自己的国家。

谁来把这句话读好?

指名读。

齐读第一小节。

2、自由读第二自然段

(1)过渡:布鲁斯王子英勇地抗击侵略军结果怎么样?他当时又有什么样的想法?边读边思考。

结果?指名表演唉声叹气。(七战七败,负伤)板书:七战七败

此时他有什么想法?(对战争失去了信心)板书:几乎失信心

理解几乎。比较句子:(幻灯片)

对这场战争,他失去了信心。

对这场战争,他几乎失去了信心。

(2)指导朗读第二自然段。

(二)学习第二部分

1、默读第三、四自然段。

2、王子七战七败,几乎失去信心时,他又有何所见所感?请大家快速地读读课文第三、四小节。

哪些句子是描写了王子的所见?

3、出示句子:一只蜘蛛正在结网。忽然,一阵大风吹来,丝断了,网破了。蜘蛛重新扯起细丝再次结网,又被风吹断了。就这样结了断,断了结,一连结了七次,都没有结成。可蜘蛛并不灰心,照样从头干起,这一次它终于结成了一张网。

齐读句子。

4、这段话是描写蜘蛛结网的过程,读了以后你此时的感受是什么吗?

练习填空:

一阵大风吹来,丝,网()。蜘蛛()扯起细丝()结网,()被风吹( )。就这样(),(),()次,都()结成。可蜘蛛并不( ),照样()。

5、引读:这只小小的蜘蛛为了结成一张网,结了断,断了结,反反复复八次,终于――结成了一张网。从终于这个词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这真是有志者事竟成啊!

你们以前有没有读过、听过有关这方面的名人名言?能说给同学们听吗?

送佳句:教师出示有关名人名言,齐读,进一步领会课文的主题思想:有志者事竟成。

最困难之时,就是离成功不远之日。

失败乃成功之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6、指导朗读第四自然段

7、过渡:看到了这一切布鲁斯王子――感动极了

哪儿看出他感动极了?(猛地跳起来、喊道)他当时会怎么想的?

是啊,他太激动了,让我们也来激动地喊一回。(我也要干第八次)

小小的蜘蛛给布鲁斯王子的启发却是很到大,他要下决心进行第八次战争。板书:深受启发下定决心

(三)学习第三部分

1、过渡:他四处奔走,招集打散的军队时,准备进行第八次战争,此时他会遇到什么困难?自由读课文,思考。

小小组之间讨论,指名交流。

是啊,面对七战七败的结果,士兵们也几乎失去了信心,布鲁斯王子怎样才能动员士兵参加第八次抵抗?小组讨论,指名交流。

2、布鲁斯王的第八次抵抗――成功了。板书:八次战斗终获成功

3、齐读、读出赞美之情。

三、小结:

(1)布鲁斯王子之所以能取得成功,就是因为他在困难面前没有完全失去信心,只要有一丝一毫的启示或鼓舞,都还有重新振作起来的可能。

(2)朗读课文。

板书:

11、第八次

七战七败

几乎失信心

受到启发

下定决心

八次战斗

终获成功

有志者事竟成

篇2:《第八次》第二课时说课稿

一、说教材

《第八次》是苏教版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1课。通过一个故事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激励和教育学生学习文中主人公坚持不懈的精神,让学生从故事中明白坚持就是胜利的道理。本课是一篇脉络清晰,文字浅显易懂,寓含深刻道理的外国历史故事。课文叙述了古代苏格兰王子布鲁斯英勇抗击侵略军,但屡战屡败,几乎丧失信心。后来看到蜘蛛结网,受到启发,振作精神,经过第八次战斗,终于赶跑了侵略军,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二、说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8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三、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体会布鲁斯王子坚持不懈的精神。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正确面对困难的态度。

四、说教学方法、学法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努力让学生有体验、有感动、有领悟、有思索地“学习语言文字运用”。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坚持以课文朗读指导为主线,适当引导评析句子、感悟课文的语言形式,并想象表达,以努力体现“借课文教语文”的学科课程理念。所以采用了以下教法和学法:

1、本课教学以读为主,抓住重点词句指导学生朗读,引导他们在读中学,读中悟。部分段落采用表演促读的形式,引导学生更好的走入文本,走入人物的内心世界,体会当时心境,从而达到更好的朗读效果。

2、在教学过程中采用“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

五、说教学过程

一、欣赏歌曲导入揭题。

1、学生欣赏歌曲《相信自己》体会相信自己的重要,过渡到本文《第八次》。今天,我们学习一篇外国历史故事,题目是《第八次》(板书课题)齐读课题。第几次?几次?

2、同学们,我们的课外生活丰富多彩,滑滑板、骑自行车、游泳?你会什么?

3、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呢?

(通过几个问题,让学生对课文内容产生兴趣。)

二、初读感知。

1、自己认真读读课文,看课文里告诉我们的什么?

2、带问题自读课文。

自读要求:

(1)读准生字的字音,认清字形。

(2)边读边想读懂了哪些词语。(可以联系上下文来理解,也可以查字典或者做上标记与同学讨论。)

(3)把课文读通顺,遇到长句子或难懂的句子要多读几遍。

(初读时注意把课文读通顺,不要出现字词的读音的错误。)

3、检查自学情况。

(1)多媒体出示生字词语:

打仗受伤猛地磨坊抵抗侵略

信心蜘蛛招集欧洲几乎遭到布鲁斯

(指名朗读、开火车读、齐读)

(2)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其余同学仔细听听是否有错误,纠正错误读音。注意:“坊、猛、仗、伤”是后鼻音。

“侵、信”是前鼻音。

多音字:几磨

(4)分小组分节练读课文,互相纠正错误读音。

4、读完课文,你知道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吗?

布鲁斯王子带领军队一连打了__七次仗_____,都____失败了___。布鲁斯几乎___失去信心_______,他在____蜘蛛织网_______的启发下,决心干__第八次______,终于赶跑了外国侵略军。

(概括课文意思。)

三、指导写字

1、教师范写“侵、磨、伤、抵”四个字,学生自学简单的生字。

2、学生练写

以上就是我的说课内容,如有缺点和不足,望各位领导和教师批评指正。

篇3:课文《航天飞机》第二课时教案

教学目标:

1、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生能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航天飞机的一般知识和基本特点。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昨天我们一起学习了《航天飞机》,同学们学得非常认真,那你们知道了什么?

二、讲读第一自然段。

过渡:今天,老师带着大家一起来乘这架普通飞机。飞机带着我们在天空自由自在地飞翔。同学们看,天空又飞来了什么?(出示航天飞机升空的课件)。

1、自由朗读第二自然段。

2、出示练习,句式训练。

庞然大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啊!

3、讨论:看到这样奇特的庞然大物,飞机此时在想些什么呀?

4、指导朗读。

三、讲读第三自然段。

过渡:从你们的朗读中,老师感到你们和飞机有同样的疑惑。大家带着这个问题自由读第三自然段。

要求:1、学生按要求学习,归纳航天飞机的特点,并质疑。

2、小组讨论。

3、全班交流。

出现航天飞机和普通飞机比赛的课件。

相机

出示出示航天飞机绕地球、释放卫星的课件。

4、指导朗读。

四、讲读第四自然段。

1、讨论:普通飞机听了智慧老人的'话后,他会想些什么?

2、学生找出智慧老人所说的话并讨论。

3、讨论:普通飞机听了智慧老人的话后,他又会想些什么呢?

引读:我们的飞机经过智慧老人的开导后,又重新抖擞起精神,向着高高的蓝天飞去。

五、表演。(出示课件)

六、总结全文。

七、作业。

继续收集有关航天飞机的资料,写一篇《航天飞机的简介》。

附板书:

普通飞机 得意→不自在→抖擞精神

庞然大物

航天飞机

更高、更快、更大

篇4:课文《钱学森》第二课时教案

课文《钱学森》第二课时教案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反复朗读课文,感悟人物语言所包含的情感,使学生受到热爱祖国的美好情感的熏陶。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钱学森为什么要回到祖国。

2、 能抓住钱学森的语言进行个性朗读品位,体会钱学森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1、课件

2、《我的中国心》录音。

设计理念:

本教学设计以“热爱祖国”为切入点,抓住人物的语言,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讨论,在阅读的同时,深化了对文章思想内涵的理解,升华了他们的爱国情感。让学生感悟钱学森的爱国情怀。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导入

1. 上节课我们认识了被称为中国导弹之父的“钱学森”(齐读课题)

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知道了钱学森是我国杰出的爱国科学家。

2 古语说得好,“识其人,听其言”。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找找钱学森说的话,想想他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你感受到些什么?(学生默读课文,圈画)

二 精读感悟

1 你找到了钱学森说的话了吗?指名读。出示:(我是中国人。……)(我们日夜盼望着的,……)

2 第一段话钱学森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呢?谁来读读相关的语句。

引导:钱学森是冯卡门教授最得意的学生和最得力的助手,你可以看出什么?(受重用)

冯卡门是个怎样的人呢?我们有必要来了解一下。(出示资料)

如果在冯卡门身边,意味着钱学森将得到什么?(金钱、财富、地位、荣誉、优越的工作条件,更早地获得成功……)可钱学森是怎么说的?谁来读?(出示:我是中国人。……)

他想要干什么?(回国)这又意味着什么?(放弃这一切,)

是的,当时的中国连年的战争,中国落后、贫穷,中国人是被人看不起的,钱学森能成为如此杰出科学家的最得意的学生和最得力的助手,你觉得他通过什么做到的?(不懈努力,付出了无数心血。)

假如你是钱学森,你会怎么想,怎么做做呢?

师:尽管在美国有着恩师的器重,过着安逸的生活,可他一刻也没有忘记自己的祖国,他心中只有一个念头——(齐读)

你能否猜测到当时钱学森心里在想些什么呢?请选用以下一组关联词,说说当时钱学森心里的想法。(出示关联词)

评价:看来,你对他有了一定的了解。

评价:你已经能走进他的内心世界了。

评价:为了祖国,他甘愿放弃一切。

师:是啊,我们的祖国虽然贫穷、落后,但钱学森始终没有忘记自己是一个中国人,【板书:我是中国人】虽远隔万里,却心系祖国。【板书:心系祖国】让我们一起来读读他的心声(齐读)

3 那钱学森的第二段话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请同学们自己读读三四自然段。

谁来交流?(中秋之夜,钱学森和中国留学生一起欢度中秋节)是的,俗话说——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秋之夜,海外游子分外思念自己的祖国。

谁还想补充?(新中国已成立)这意味着什么?(中国人需要科技人才建设祖国,只有这样,祖国才能强大)

此刻,钱学森埋藏心底很久的愿望越发强烈起来,那就是:(出示:早日回到……)

可当时祖国刚解放,情况怎样?(很穷)这意味着什么?(搞科学研究,困难大)

可钱学森却诚恳地说(出示:我们日夜盼望……)

a钱学森说“这一天”指的是什么时候?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这一天)

b联系上下文说说,“为什么我们是应当回去的”?

(因为祖国刚从黑暗走向光明,现在很穷,需要大家——祖国的儿女们共同去创造去建设)

是啊,因为他坚信祖国现在虽然贫穷,但只要中华儿女们共同努力,我们的祖国一定会从( )走向( ),从( )走向( ),从( )走向( )。

钱学森既答复了留学生们的劝说,又表白了自己的心迹。想一想,假如你是钱学森,说这番话时应是怎样的心情?(激动 诚恳 坚决 果断)

体会得很好。那你就带着你的激动,带着你的诚恳,带着你的坚决和果断再来读一读。

这就是他,一个炎黄子孙的真情流露。言为心声,通过品读钱学森的两段话,我们感受到了他那颗赤诚的爱国之心,来!我们再一起来读一读钱学森的肺腑之言(出示两段话)

此刻你就是钱学森,我忍不住想问你——钱学森,你在美国享受着优厚的待遇,富裕的生活和优越的工作条件,你怎么放弃这些回国了呢?——生读

钱学森,祖国刚解放,还很落后、贫穷,搞科学研究有困难,你还是不要回去了。——生读

4 可钱学森的回国的道路是极其艰难的,他受到了百般刁难。

听说钱学森准备回国,美国海军的一位高级将领说---(出示齐读)

一个师有多少人?猜猜看。

当时美国部队的编制分甲、乙两种,乙种师5000人是一个师,甲种师一个师就是10000人,你们说五个师是多少人?

至少25000人啊!钱学森至少赶得上25000人!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力量无比的人!伟大的人!了不起的人!不可多得的人!打着灯笼难找的人!神奇的人!)

怪不得海军的高级将领说―――(齐读)

“绝”字什么意思?

(坚决不允许。没有商量的余地。)

读了着句话,你还知道了什么?

(是说钱学森是个难得的人才,坚决不能让他回到中国,这样美国的损失就大了。)

他们会怎么留?请你想象一下。

(他们会给他涨工资,给他更好的别墅,更高档的轿车。还会给他升官。

他们如果劝说不行,利诱也不行,可能就要来硬的了。比如抓起来,拷打他。

会派人监视他,把他软禁起来,不允许他外出、打电话、通信等。控制他的自由。

实在不听话,不为美国做事,他们有可能对他下毒手,秘密杀害他。)

(设计意图:让学生发挥想象,说说当年美国政府采取的各种手段,让学生体会到钱学森回国之路的困难,也就间接地体会到钱学森回国决心的坚定。)

是啊!同学们想像的都有可能。他们会软硬兼施,千方百计阻挠钱学森回国。事实上,当时的美国政府确实也是这么做的。(出示资料)当钱学森提出回国后,他们非常恐慌,后来又非常的恼火,明里暗里对钱学森进行迫害。后来还卑鄙地找了个借口把钱学森抓了起来。将他关押在一个孤岛上,进行惨无人道的折磨和迫害,仅半个月,就使他的体重减轻了30磅(约合27斤)。当时美国当局声称,只要钱学森放弃回国念头,就照常给他提供实验室和仪器设备.

受到如此的折磨,假如你是钱学森,你会怎么做?

长达5年,行动没有自由,然而,钱学森——(出示第六自然段第一句话)一起读。 他一心想着报效祖国。

【板书:报效祖国】

支持钱学森克服千难万险,回到祖国的信念就是:齐读板书:我是中国人。

有一首唱遍中国大江南北的歌曲,正唱出了钱学森的心声。(出示歌词)——播放歌曲

你认为这首歌的哪些歌词唱出了钱学森的心声?——指名说

小结:一行行歌词,说出了钱学森的心声,一句句歌声,唱出了钱学森的`爱国情思,一个个音符,流淌出了钱学森的归国信念。

经过五年漫长的等待,在党中央的关心下,在周恩来的努力下,1955年9月17日,钱学森终于踏上了归国的航程。

钱学森回国后,为我国———(出示最后一节)

三、大赞“钱学森”

1、美国的海军高级将领说钱学森抵得上5个师,这远远低估了钱学森。谁能联系课前资料来赞赞钱学森?

(1)指名一学生读。

(2)哪句话是对钱学森的极高评价。 (以一人之力换一国之力。)

2、我国现代著名作家郁达夫说:“一个没有伟大人物的民族是可悲的,一个有了伟大人物而不去景仰的民族更可悲。”钱学森是我们这个民族的伟大人物,我们应当景仰他。钱学森现在还活着,他应该是当之无愧的感动中国的人物。让我们在这儿为他召开一个特殊的颁奖典礼。

(1)请同学们拿出课前下发的纸,先根据提示用心写好颁奖词。(音乐响起,学生静静地写颁奖辞。)

(2 ) 让我们一起聆听钱学森的颁奖辞。(读颁奖辞。)

(他,放弃了优厚的待遇;他,毅然回到了祖国;他,取得了累累硕果。他是谁?他就是一心报国的钱学森。 )

(当他踏上祖国的土地时,心里有说不出的激动。他是一位才华横溢的留学生,宁愿放弃优厚的待遇,也要回到魂牵梦绕的祖国。他感动了中国,感动了世界。让我们记住他——钱学森,一个真正的中国人。 )

(5)让我们一起深情地呼唤他的名字——钱学森!让我们把这个名字铭记心间——钱学森!

三 作业:

20世纪50年代,海外学子(例如李四光、李忠尧、邓稼先、郭永怀等科学家)不顾美、英等国政府的阻挠政策,义无反顾地掀起了回归新中国的浪潮;今天又有许多海外学子纷纷归来报效祖国。查阅这方面的材料,将感受最深的做成卡片,介绍给同学。

板书设计:

心系祖国

钱学森 我是中国人 (中国导弹之父)

报效祖国

篇5:课文火星第二课时教案

课文火星第二课时教案

《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阅读课文1-5自然段,了解人们为什么把地球和火星称为太阳系中的“孪生兄弟”,及火星上水的两种来源,《火星》教案。

2、激发学生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和培养科学研究的志向,懂得大胆推测和科学论证是研究宇宙的重要手段。教学重点:了解火星和地球被称为孪生兄弟的原因及火星上水的两种来源,想象天体“撞击的画面”。

教学难点:阅读第5自然段,理解矿物中的水分是如何分离,形成湖泊和海洋的,看着画面练习解说。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课外资料准备教学设计:

一、复习导入

1、出示生字词:孪生兄弟推测证实彗星 陨石 爆发熔岩缺陷导致 裹挟 渺茫

(1)开火车读,并及时正音。(2)齐读。

2、请你用上几个词语来简单地介绍一下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学习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

1、出示孪生兄弟的图片。请你们来观察下图片上的两位同学,你有何发现。(两人长得非常相似,但是又不完全相同)同一胎出生,长相相似,双胞胎兄弟就称为“孪生兄弟”。

2、地球和火星为什么会被称为孪生兄弟呢?自己阅读第一自然段,找找相关句子。地球和火星有什么相同之处呢?出示(“这兄弟俩长得太像了——同样有……,同样有……,同样有……,同样是……,甚至连……。” )发现排比句式。他们真是太像了,看来把地球和火星称为太阳系中的“孪生兄弟”真是——恰如其分、名副其实、十分形象、顺理成章……指导朗读。过渡: 但是双胞胎长得像,并不等于一样,每个生命都有独特的一面,宇宙间的个体也存在差异。

3、出示图片,比较质疑。提炼问题并出示。

A、火星上到底有没有水?B、火星上的水是从哪里来的呢?C、火星的环境与地球相似,为什么没能留住水呢?

4、今天我们就围绕这两个问题,分组进行探究学习。

学习方法指导:回忆五年级上学期的课文《天火之谜》,在课文中富兰克林是通过细致的观察、大胆的推测,以及科学严谨的论证来证实天火就是放电现象。今天我们学习课文也要具有这样的精神,找出科学家推测的依据,教案《火星》教案》。

三、布置学生围绕两个问题分组学习

四、交流学习问题一:火星上到底有没有水?(出示第二自然段)

1、证据一:“科学家研究分析了火星的照片资料,发现……”(出示火星河床图片)找出与图片相对应的语句。(指名朗读第一句。)证据二:“3月以后,人们通过……钻孔分析,进一步证实……。”看来科学家的推测是有依据的,大胆的想象推测离不开科学严密的研究认证。

2、齐读第二自然段。

3、那么水究竟是从哪里来的呢?

五、交流学习问题二:火星上的水是从哪里来的呢?(随机出示第三、四或五自然段)

1、指出第一种猜想(3-4小节)

(1)指名让学生自己说说。

(2)关注文本中的用词准确。引导学生通过“突如其来”、“袭击”、“四处游荡”、“彼此碰撞”、“家常便饭”、“持续了数亿年”、“彗星和陨石风暴”、“最初的水”等词语让学生理解这种猜测的可信性。毕竟是几十亿年前的事了,人类还没有诞生。但大胆而合理的.想象可以帮助人类来推测当时的情形。

(3)抓住关键词练习朗读,再现画面。(指名朗读第3段)

2、指出第二种猜想(第5小节)

(1)这段话比较难懂。请同学们认真地读一读,想一想它的意思。你可以用口头介绍的方法来谈谈你的理解,也可以图解的形式,笔头进行表达。

A、请一、两位学生口头谈谈对这段话的理解。B、请一位学生上台补充示意图。(将括号补充完整)火山喷发蒸气(飘散在空中)矿物(水)雨水(湖泊、海洋)给大家介绍一下你这张图的意思。(学生看着图练习解说)

(2)出示扩展练习从宇宙飞船拍摄的火星照片看,上面有,河床上布满了。看着这些照片,我们仿佛可以听到。读着这段文字,我们仿佛看到了。

(3)练读第五自然段。

六、交流学习问题三(出示第七自然段)

1、过渡:科学家通过研究,证实了火星上曾经有水,并推测出火星上水的两种来源。那么,地球上的水留了下来,而且孕育出来生命;火星上的水原本可能比地球的还多,为什么没能留住呢?

2、出示原因:火星本身的致命缺陷:火星比地球小得多,对物体的吸引力也小得多找出具体描述的句子,读读,体会作者形象化的写法写出了气体脱离火星表面的过程。出示示意图:持续不断地集体大逃亡水蒸气火星小,吸引力小

3、引读第七自然段。(教师读第一句)

4、以读代讲第八自然段。虽然暂时没有在火星上找到生命的迹象,但是科学家并没有就此下定论,引导读句理解“然而……”

5、可见,在没有充分的科学根据可以证明之前,任何结论都不能武断。科学的探究态度必须是严谨、一丝不苟的,来不得一丝马虎。火星上生命的存在与否,这是个怎样的谜?你想知道吗?那么,请学好科学文化知识,努力去探究吧。科学的大门正为你敞开着。

七、作业作业设计中让学生以语文实践活动的方法组织:

1、结合图片视频复述水的形成的两大原因;

2、收集图片文字资料,进一步了解火星。三、想象火星地表如果存在生命,它们会是什么模样,怎样生存,写成一段话也可以画下来。板书6 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相似处 同样…… 曾经有水差异处 水没能留住生命? (谜)探索研究

篇6:课文《桃花心木》第二课时教案

设计理念

《桃花心木》是台湾作家林清玄的一篇散文。课文借生活平凡小事给树苗浇水,喻深刻的育人道理。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阅读要有自己的心得、提出自己看法或疑问、作出自己的评价、说出自己的体验,本课时教学,把感悟人生哲理,引导发表见解作为重点。

教学流程

一、复习导入 ——重温浇水事实

种树人是怎样给树苗浇水的?(从浇水的时间不一定和浇水的量也不一定认识种树人浇水的无规律性。板书:浇水无规律)

二、研读交流——聆听浇水道理

1、教师:种树人来的时间并没有规律,浇水量也不一定,看到这里,你有什么问题?

2、梳理学生的问题:他为什么要这么做,这样做是不是有道理?

3、学生带着问题自由读课文,小组合作探究。(在这过程中教师有选择地参与到相对薄弱的小组中去,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有目的地帮助后进生。)

4、汇报交流(通过抓住百年的基业,不确定中 种树的人不再来了,桃花心木也不会枯萎了等词句,引导学生体会种树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那漫漫的岁月中,不可能像种菜或种稻子那样能够得到外界的`精心照料,在变幻莫测的自然界中,只有依靠自己的力量(相机板书:会找水源拼命扎根)才能生存下去(板书:长成大树),从而明白万物竞天,适者生存的道理。

5、创设情景,进行口语交际,让学生在交流与倾听中感悟浇水的道理。

请你想象一下,种树人与作者之间会有一场怎样的对话,任选其中一角色,进行口语交际。(小组交流后全班交流并强调不照搬课文的原句,根据自己的理解,尽量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

6、指导朗读。

⑴种树人是怎样说这些话的?该怎样读?理解语重心长的意思。

⑵指名读、互读、自由读、评读、全班读。

三、发表见解——感悟人生哲理

1理解作者的感悟

(1)从给树苗浇水这件事中,作者联想到了什么?从课文中找出有关语句读一读,想一想,作者想表达什么的见解。(相机板书:(树苗)——(人))

(2)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见解。(让学生先说说自己的理解,教师可相机从如下几点加以点拨)

a不确定中生活是什么样的生活?联系课文和生活上的例子说一说。

b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会有什么样的收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够经受生活的考验,锻炼自主的精神,努力成长。相机板书:生活考验锻炼自主 努力成长)

c反向思考,在确定中生活的人会是怎样的?(在确定中生活的人,则会养成依赖的心。相机板书:种树喻育人)

(3)引读,加深理解。(听了种树人这番意味深长的话,我心中无比感动,我明白了——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

2、抒发自己的见解。

读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受?(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和体验小组交流、集体交流。小组推荐发言代表时,要照顾胆小说话少的同学,给他们建立自信的机会。)

作业 设计

选择自己喜欢的话题,喜欢的方式写一写自己的感悟。

1、提炼成名言警句。

2、写成读后感。

板书设计

种树人 ———— 桃花心木

浇水无规律

(树苗)————(人)

会找水源 生活考验

拼命扎根 锻炼自主

长成大树 努力成长

(种树喻育人)

教学反思:

为了贯彻课标精神,落实本单元的重点训练项目——阅读要有自己的见解。本节课紧紧围绕这点从多角度多形式进行训练。如:提出自己的看法或疑问、作出自己的评价——他为什么这么做,这样做是不是有道理?说出自己的体验——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受、想象一下,种树人与作者之间有一场怎样的对话?,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感悟,受到情感的熏陶。同时也培养了个性和表达能力。

学生的个别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好生常抢走慢生思维和表达的空间。所以本课教学中,我特别关注差异,如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中,有意识参与到相对薄弱的小组中去,掌握学习情况,有目的地帮助他们。在汇报交流时,照顾到胆小说话少的同学,鼓励他们大胆地说,并充分肯定他们。使他们愿意跳一跳摘果子,学习积极性也就随之而兴。

篇7:课文《观潮》第二课时教案

课文《观潮》第二课时教案

【本课时教学目标 】

知识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把想到的写进句子使表达具体形象的方法,初步领悟留心周围的事物的要求。

2.背诵三、四自然段。

能力

1.能运用一边读一边想的方法阅读课文,理解内容。

2.能说出把想到的写进句子的好处。

3.有感情朗读课文。

个性品质

1.体会钱塘江大潮的壮丽雄伟,激发热爱和探索大自然的情感。

2.大胆表达自己对语句的理解和体会。

【教学重点】

领悟留心周围的事物的要求。

【教学难点 】

能说出把想到的写进句子的好处,了解把想到的写进句子使表达具体形象的方法。

【教学准备】

POWERPOINT幻灯片、钱塘潮录像

【教学过程 】

一、复习导入

1.导语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的生字词,读准、读通了课文,好像让作者把我们带到了浙江省杭州湾,亲眼观看了一年一度的钱塘江大潮。这节课,我们继续让作者带我们观赏钱塘江大潮,好吗?

一边播放录像,一边用课文的'语句解说。(再一次整体感受钱塘潮的壮观,激发学习课文的兴趣。)

2.学生谈观感。(自由发表见解,板书:天下奇观)

作者为什么能用手中的笔把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丽的景观写下来,是怎么样写下来的呢?这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主要学习目标。现在,就让我们一块来学习课文。

二、分层达标

(一)自读探究,感悟词句,体会大潮壮观。

1.出示学习提纲:

(1)读课文,划出描写钱塘大潮壮观景象的语句。

(2)读语句,一边读一边想,理解内容,体会大潮的壮观。

(3)读语句,把自己的理解、体会读出来。

请同学们按照学习提纲,先读读课文,把描写钱塘江大潮壮观景象的语句划下来。然后,运用一边读一边想的方法读读这些语句,看自己从语句中理解到什么,体会到什么。最后,有感情地朗读,把你的理解、感受读出来。

2.学生按照学习提纲先个体学习,然后小组交流。

(二)汇报交流,引导精读,品味感悟。

1.汇报划出的语句。(引导注意顺序)

2.交流理解、体会,引导精读,品味感悟。(重点引导细读课后练习2的语句;在此过程中,运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师生共同评价,引导学生达标,熟读成诵。)

(1)课后练习2语句的教学。

1)在这些语句中,你认为最能够表现钱塘大潮壮观景象的句子是哪一句?

2)学生汇报语句后,示填空,完成填空。

3)自由读语句,注意填空的部分,思考这个句子好在哪里;小组合作解决。

4)交流汇报。(重点引导谈出好处:想像部分能把大潮的形、声、推进的速度写形象、具体。)

5)小结归纳:作者在观察钱塘江大潮来到时,做到了留心周围的事物,不但用眼睛看,用耳朵听,还用脑子想,所以课文读起来,让我们有如身临其境,如见其形,如闻其声。我们也要像作者那样做个有心人,时时留心周围的事物,养成多看、多听、多想的好习惯。

(2)其它语句的教学。

1)江面很平静,一层蒙蒙的薄雾。

2)午后一点左右,闷雷滚动。

3)过了一会儿出现了一条白线。

4)那条白线很快白色城墙。

5)霎时,两丈来高了。

三、总结归纳

这节课,我们通过读文,如同亲身观赏到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景象,深深地感受到钱塘江大潮雄伟磅礴的气势。下一节课,我们也学着作者,展开想像,按照潮来前、潮来时和潮退去的顺序,说说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景象。如果大家也能像作者那样,用眼、用耳、动脑,多看、多听、多想,做到留心周围的事物,做到注意积累,就同样能写出一篇篇优美的文章。

【板书】

13 观潮

天下奇观

潮来前 江面平静

闷雷滚动 风平浪静

越来越大 一条白线

潮来时 横贯江面 白色城墙

山崩地裂 白色战马

退潮去

风号浪吼 余波涌来

篇8:课文《燕子》第二课时教案

课文《燕子》第二课时教案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2、3、4自然段,运用“单元提示”中的方法读懂长句;背诵第4自然段。

2、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教学过程:

一、学习第二自然段

1、学生默读第二自然段,思考:第二自然段有几句话,写的是什么?(燕子从南方飞回来,为春天增添了许多生趣)

2、我们先来学习第二句,齐读。

(1)这句句子是句长句子,用学习提示中的方法,怎么学?

(2)说得很对,那么“黄绿眉眼”指的是什么?(再读句子“黄绿眉眼”指的就是柳芽)

(3)作者为什么把柳芽比作“黄绿眉眼”,为什么不就说嫩芽?

(柳树睡了一冬天,发的芽就像睁开的眼睛)

3、学习第三句句子。

(1)我们再来看看第三句写什么?指名同学读句子。

(2)要求学生用理解长句子的方法来理解。

(3)指名同学说说你是怎样理解这一句长句子的。

师:什么形成了光彩夺目的春天?是怎样形成的?其它词语有什么作用?

(4)什么叫“赶集”?

师:去买的,还有卖的,都叫赶集--请说说赶集的情况,再想想赶集和春天的草、叶、花生长和开放有什么相似之处。

师:古人说:“红杏枝头春意闹”,春天,万花盛开,确实给人以热闹的感觉。

(5)齐读第三句。

4、学习第四句。

这么热闹、美丽的春天,少了燕子可不行,请大家朗读第四句。

(1)谁能简单地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2)“增添”是什么意思,“生趣”是什么意思?

(3)师:同学们,画家画春天少不了燕子,诗人写春天少不了燕子,歌唱家歌唱春天也少不了燕子,可以这样说,少了燕子,春天会失去一半的美,下面让我们以赞美的语气来朗读这一段。

二、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

1、大家再读第三自然段,从这一段话中你知道了什么?

(燕子飞行的情景,燕子飞得很快,很轻)

2、你从哪些语句中看出来的?再读第三自然段第一句。

(板书:斜、掠过、唧)

3、师:一个“斜”字把燕子飞行的特点写出来了,给人以又轻又快的感觉,而且写出了小燕子飞行的优美姿态,“掠过”这个词字典里怎么解释的?

4、你从中看出了什么?读读这个词所在的句子,体会体会。

5、我们从“唧”这个字也可以看出什么?

6、还有哪些地方看出燕子飞得“轻快”?

7、大家把第三自然段朗读一遍,看谁读得让人感觉到燕子飞得轻快,姿态优美。(学生练读)

8、师:“那小圆晕就一圈圈地荡漾开去”要读得慢一点,要有个想象的余地,谁再把这句读一读?

师:“小圆晕”是什么?想过吗?

师:作者为什么不说“小圆圈”而说“小圆晕”“晕”是什么意思?想过吗?

师:“晕”就是日光或者月光透过云层折射出来的七彩圈,你们见过日晕或者月晕吗?那七彩的光圈可真美!在作者的眼里,燕子点水荡起的一圈一圈的'波浪就像日晕、月晕。不但作者笔下的燕子美,就连这小圆圈也是美的!咱们再读读这一句,领略一下其中的美。

三、学习第四自然段

1、读了第三自然段,我们知道燕子飞得很轻快,姿态很优美。我们接着读第四自然段,看看写的是什么,谁读懂了谁说。

2、指名说。(燕子落在电线上休息的样子)

3、读懂了,哪些语句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大家读读、划划。

4、“这多么像一首正待演奏的曲谱啊!”“这”指的是什么?看看书上的插图。

5、老师这里有一段五线谱,也就是曲谱,请想象一下,并对照一下插图,远远地看去,落在电线的燕子连同电线,像不像五线谱?

师:这是一个多么贴切而又生动的比喻!我们不能不佩服作者惊人的想象力!同学们想一想,这会是一首什么样的正等着我们去演奏的曲谱?(这一定是赞美春天,赞美小燕子的曲谱)

6、学生齐读第四自然段。

7、从课文中,我们进一步领略了燕子的美。这一自然段还有两个词用得特别传神,不知有人注意没有,请读读第二句。

8、这里的“痕”字用得好,为什么不用“条”?(因为电线远,而且高,看不清楚,在蓝天里只留下一丝痕迹)

9、大家细细读读这一自然段,再自己细细体会。

10、看图试背。

四、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五、作业。

作业本第5、7、8题。

篇9:课文《司马光》第二课时教案

课文《司马光》第二课时教案

【教材分析】

本课讲的是司马光小时候的一个故事。司马光和小伙伴在花园里玩,一个小朋友不小心掉进了大水缸里,司马光举石砸缸救出了小伙伴。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学习生字新词,了解司马光的沉着机智,并从中受到启发。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教学是学生、教师与文本的对话过程,本节课的设计让学生在想象中走进救人的情境,在再现的情境体会中,感受到孩子落水的危险,体会时间的紧迫,知道司马光砸得正是时候。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珍视学生的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发挥学生在阅读中的自主性、积极性。拓展整合教材,在多元的材料中走近司马光。

【教学过程】

一、学习巩固,导入新课:

1、开火车认读生字卡片。

(注意做到有针对性,容易出错的字多读,生字掌握不好的同学多读。)

2、读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让学生自主选择,在感兴趣的基础上读。)

(上课一开始,让学生感受本课的愉悦,尊重他们的主体选择,给他们一个轻松的环境,为他们的学习营造一个自由空间 。)

二、学习课文3~5自然段:

1、学习第三自然段:

导言:上一节课我们学到了司马光和小朋友一起在花园里玩,他们玩得很开心,可你们知道吗?玩着玩着竟发生了这样一件事:

⑴ 学生听师范读第三自然段。

⑵ 让学生说说发生了什么事?

学生交流,指出事情是:小朋友不小心掉进缸里。

⑶ 请你们认真的再读课文,告诉老师和小朋友这个孩子掉进水缸有什么危险?

重在引导学生通过结合水缸的大和水很满来得出小孩子的处境很危险。

⑷ 指导朗读。师:从你们的回答当中老师知道了小孩子的处境的确很危险,老师也感到了你们很担心缸里孩子的安全,请你结合自己此时的心情,把这段课文读一读。(指导读出担心的语气)

这是一个缓缓牵引的环节,让学生在初步的理解中在略带忧愁的感觉中,知道这个孩子落入水中的危险,这个环节的设计是为了下面更好的体验紧张情绪的环节做铺垫。同时,本环节尊重学生的朗读感悟,注重引导学生利用自己的心理体验来学习课文。

2、学习第四自然段:

导言:从你们的朗读中老师听出了你们的担心,你们是一群心地善良的孩子,急他人之急,很想帮助缸里的孩子。他的朋友也很想帮他,可事情发生的太突然,他们慌了。

⑴ 让学生感受本段文字。师:请你们自由读第4自然段。

⑵ 请学生说出别的小朋友的行为。师:请同学们说说别的小朋友都是怎么做的。

⑶ 引导学生体验当时慌乱的情景。师:老师听了你们的发言知道了别的小朋友都慌了。现在请你们同桌讨论:他们慌了,叫着喊着,可能叫些什么,喊些什么?先在位子上演一演,而后上台来表演。

⑷ 学生表演,全班师生对表演做评价。

(表演再现了当时慌乱的情景,让学生再次感受紧张的情绪)

⑸ 引导学生说自己的独特体会。师:同学们,事情发生的这么突然,别的小朋友又都慌了,此时读这一段,你们的心情怎么样?

⑹ 指导朗读。师:你们真是富有爱心的朋友。有的担心,有的难过,有的感到紧张,有的感到害怕,怕缸里的孩子有危险。现在就请你们带着自己的.感受读一读本段。(作好朗读评价)

如果说上一个环节学生对于紧张的体验是犹抱琵琶半遮面的话,这个环节的设计则是让学生的这种感觉浮出水面,通过情景的创设,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情势的紧张与危险,让学生走进了当时的现场,现在学生的心情已被紧紧的提了起来,对人物的担心程度也越来越深。表演的使用让学生更好的走进了课文,理解了文中的语言,并内化了文中的语言文字,很好的体现了文本对话。

3、学习第五自然段:

导言:怎么办?我们都在心中为那个孩子绷紧了一根弦,现在越来越危险了,别的小朋友的慌乱帮不了他,得有人救救他。在这个时候事情出现了怎样的变化呢?

⑴ (感受文字,找出砸缸动作)师:请你们仔细读本段课文,用笔画出司马光砸缸的动作。

⑵ 出示卡片,检查问题1完成的情况:司马光没有慌,他举起一块石头,使劲砸那口缸,几下子就砸破了。(卡片上把动作标出来)

⑶ 引导想象司马光砸缸情形。师:再 读读本句话,请你们认真想想:为什么司马光使劲砸那口缸?而且砸了好几下?当时可能是一种怎样的情形?

⑷ 学生说自己想象的当时的情形,只要合理,都予以肯定。

⑸ 展示课件补充学生的想象。师:让我们回到现场,看看司马光是怎样救出孩子的。

(出示司马光砸缸的课件,让学生观察,再次感受砸缸情景)

⑹ 发展求异思维,引导想象。师|:司马光急中生智,用自己的办法救出了缸里的孩子,假如司马光当时不在现场,是你们在那,聪明的小朋友们,你们有没有别的办法救缸里的孩子?

⑺ 学生交流自己的方法。

⑻ 引导方法比较。师:你们都很有自己的见地,在这么快的时间里就想出了办法,现在请你们把自己的办法和司马光的办法比,看看在当时的情况下哪种办法更好一些?

⑼ 引导得出结论:方法是可以,但时间不允许,情势紧张,容不得时间耽误,在特定的情形下,举石砸缸是最直接有效的办法。司马光急中生智,举石砸缸,救出了孩子,他砸得正是时候。

⑽ 指导朗读本自然段。

(师:你们都明白了司马光砸缸的妙,砸得恰是时候,现在请读读本段课文,注意读出司马光的果断与机智,把自己对司马光的感受也读出来 。)

在想象中让学生体验了当时救人的紧张情形,让学生有了自己的独特体会,关注了学生学习的个性。在学生感受到情形危险后,把救人的任务交给学生,使得他们自然而然的在心中升腾起要救人的正义感。在此情况下,让学生说说你还有什么办法自然是水到渠成。在情境中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在想象中又补充了对原文的理解。

4、学习第六自然段:

导言:司马光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救了缸里的孩子,避免了一场事故的发生。大家到此都松了一口气,我们一起怀着高兴的心情读读本自然段吧!

⑴ 读第六自然段

⑵ (说话练习)师:假如你当时也在场,你是那个被救的孩子或是旁边的人你会跟司马光说些什么)?

⑶ 一人扮演在场的人,一人扮演司马光,互相交换角色说话。

历经了紧张救人阶段,此时心情总算能徐徐平缓,轻轻松口气了,由救人的高潮到得救的平缓放松,学生经历了又一个情感体验,交换角色说话很恰当的让学生找到了心理宣泄口,同时也是对全文的一个总结,不管学生会说些什么,那都是他们在这一节课上的情感体验所得。

三、拓展练习

导言:

师:生活中我们有的时候难免遇到危险,这个时候我们自己要沉着冷静,我们不能等着别人来救自己,要学会自救。

1、讲述断臂自救的故事。

2、出示游泳溺水自救的常识,让学生自己读。

思维角度的转换让学生由救人的意识转成自救,这是结合学生生活实际设计的一个环节,让学生在所学中得到另一种生成。

四、课后延伸

课文中的司马光的沉着冷静只是我们了解到他的性格的一个方面,要想更好的了解他,课后可以和家里人一起看看《司马光教子俭朴》、司马光简介, 《资治通鉴与司马光》等文章,而后写上一句话的司马光。

课后的延伸既拓展了学生的阅读面,也让学生更全面的了解司马光,由面到点,引导学生丰富司马光的人物个性。

附:《断臂自救的故事》

拉斯顿是美国(时代)周刊选出的本年一季度最出色的人材。他自己的和关于他的事迹的网站在短短3天就被点击近百万次。从生存的勇气到断臂自救的方式,他给人类的启示是多方面的

4月25日,一向爱好登山探险的美国阿斯彭市27岁的青年亚伦.拉斯顿一个人来到犹他州蓝约翰峡谷登山。蓝约翰峡谷位于犹他州东南部,风景绝美但人迹罕至。

拉斯顿在攀过一道3英尺宽的狭缝时,一块巨大的石头挡住了去路。拉斯顿试图将这块巨石推开。巨石摇晃了一下,猛地向下一滑,将拉斯顿的右手和前臂压在了旁边的石壁上。

忍着钻心的剧痛,拉斯顿使劲用左手推巨石.希望能将手臂抽出来,然而石头仿佛生了根一般纹丝不动,在做了无数次次努力之后,精皮力竭的拉斯顿终于知道.单凭自己一人绝不可能推动巨石.只能保存精力等待救援了。

然而,在接下来的数天里,别说是人,就连鸟也没见飞过一只,他就这样吊在悬崖上。没有事物,拉斯顿每天只能喝水,到了4月29日,壶中的最后一滴水也被他喝光了。

5月1日早晨,饥肠辘辘、浑身无力的拉斯顿从睡梦中醒来时终于明白,他所在的地方太过偏僻,即使有人知道他失踪报譬,救援人员也不可能找到这个地方。

再等下去只能是死路一条,想活命的话只能靠自己了。拉斯顿心里清楚,把自己从巨石下解放出来的惟一办法就是断臂。而除了筒单的急救包扎,他并不知道如何进行外科自救。

拉斯顿清理了一下手头的工具──一把8厘摩长的折叠刀和一个急救包,没有麻醉剂,没有止痛片.没有止血药,超常的疼痛和所冒的风险可想而知,不过拉斯顿已经别无选择了。

由于稻子过钝,在难以形容的疼痛和失血的半昏迷中,拉斯顿先折断了前臂靠近手腕处的挠骨,几分钟后又折断了手腕处的尺骨整个过程大约持续了一个小时。

之后拉斯顿用登山锚将一根绳子固定在岩壁上,用左手抓住绳子,顺着岩壁滑了下去。之后跌跌撞撞的做了大约7英里路,两名旅游者发现了他,报了警,他得救了。他是凭着自己坚强的意志,自己拯救了自己。

篇10:课文《赶海》第二课时教案

课文《赶海》第二课时教案

教学目标:

1、以读为主,入情入境,感受赶海的乐趣,激发学生对大海的热爱之情。

2、理解武将战利品。

3、充分利用插图,激发学生想像,练习说写。

教学重点:

读中感受赶海的乐趣。

教学难点:

激发想像,练习说写

教具准备:

自制课件,歌曲《大海啊,故乡》录音磁带

教学过程:

课前播放《大海啊,故乡》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师:这歌声仿佛又把我们带到了海边。看,蓝蓝的海水,洁白的浪花金色的沙滩,五彩的贝壳多么令人向往呀!(出示课件:大海的美丽画面,配上海浪的声音)

这堂课就让我们一起再跟随作者去赶海,享受其中的乐趣。

[用歌声、海浪声及大海的美丽画面,在有效的时间里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直奔课文中心。]

二、初读课文找趣

1、我们轻轻打开课文,读读2-4自然段,你觉得什么很有趣,可以动动笔,在旁边作上记号。

[培养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

2、交流

什么很有趣呢?谁来读给大家听听?

[交流的同时让学生读读相关的句子,初步感知趣]

3、出示句子和插图

句子:这时,沙滩上已经有好多人了,他们有的捉螃蟹,有的捞海鱼,有的捡贝壳

插图:人们赶海的情景图

(1)请大家读读这个句子

(2)还有很多趣事藏在省略号里,我们来边看图边想像,把它们找出来。

(3)趣事真多啊!谁来在横线上填上你最感兴趣的。

这时,沙滩上已经有好多人了,他们有的,有的,有的

[既认识了省略号的作用,又利用插图,发挥想像,练习了说话。]

三、精读课文2-4自然段,体验趣

过渡:哇,这么多有趣的事,我们也去乐一乐吧!

1、大家读读第三自然段,你觉得哪儿最有趣就多读读。

2、把你体验到的乐趣读出来或说出来。

△捉螃蟹很有趣

(1)自己捉

①怎么捉的,谁来读一读

听了他的朗读,你们有什么感受?(摸呀摸呀读得很好,感觉摸了很长时间)

谁也来摸摸螃蟹(指名朗读,可以做做动作)

②你捉到螃蟹了吗?说说你的`心情。

谁也能用朗读把捉到螃蟹的快乐表现出来?

你觉得他读好了哪个词让人觉得很惊喜?(突出嘿、抓住了)

(2)看小伙伴捉

①看小伙伴捉螃蟹也很有趣,谁来读一读?

②能说说你的感受吗?)

③请一位同学朗读,其他同学闭上眼睛,想像当时的情景。

④交流:你们仿佛看到了什么?

△捏大虾很有趣

(1)指名读

(2)指导读好咦和噢两个语气词

(3)这是一只怎样的大虾呢?谁来介绍一下。

这只大虾给你留下什么印象?(威武、神气,像一员武将)

(4)我们来看看戏台上的武将,观察大虾与武将有什么相象的地方。

(出示京剧中武将的插图)

(5)如果你一边读,一边想像出大虾和武将的模样,那你的朗读一定会更逼真,感受也会更深,不信,大家试一试。(自读后指名读)

[培养学生一边读一边想像的习惯]

(6)这大虾呀神气不了多久了,请大家读读下面一句。

(7)大家捏住大虾了吗?有什么感受?

(8)谁再来读读这三句话,享受一下成功的喜悦。

3、练习说话(出示课文右边插图)

瞧,他们也很开心,什么事让他们这么高兴呢?

4、学习第四自然段

时间过得真快,不知不觉太阳已经偏西了。

(1)指名读

(2)(满载而归)读正确了,谁也来读一读。(收获真多!)

(3)小组合作讨论战利品的意思

可以查或联系上下文来理解。(原指作战时从敌方缴获的武器、装备,本文指赶海摸到的螃蟹、鱼虾之类)

四、学习第五自然

师生接读,抒发对大海的热爱之情。

五、小组合作朗读全文。

先指名说说分工,再读

[培养学生倾听别人朗读的习惯,学生学生评价伙伴的朗读,促进合作意识的发展。]

六、看图写话

1、比比谁赶海的收获大

在前两次分步练习说话的基础上,出示整幅插图,播放海浪的声音,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创设情境,看图写话。

2、交流

七、结束语

大海带给我们无穷的乐趣,可时间不早了,我们得跟大海告别了,你们还有什么话要跟大海说吗?(让学生尽情抒发对大海的留恋、热爱之情。)

附板书:

赶海

浪花

螃蟹

大虾

篇11:课文《第八次》优秀教案

课文《第八次》优秀教案

一、导入: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第八次》,请伸出你的右手和老师一起板书,字如其人,一定要一笔一画的写。上节课我们已经读了课文,谁能说一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通过读书找到了答案,这就是读书的收获,请大家再次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布鲁斯王子为什么要进行第八次战斗呢?(因为七战七败等)

二:精读课文

(一)几乎。

当你作某件事情,但是没有成功的时候,请问你的心情是什么?经过两三次的努力,还是没有成功,又会怎样想?布鲁斯七战七败,他的心情怎样?课文是怎样写布鲁斯的感受,请大家读一读课文,把有关的词语或句子找一找,画一画。读完以后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1、对这场战争,他几乎失去了信心?自己读一读这句话,想想从中体会出什么?你从那个词语体会出来的---几乎.带着你的体会来读一读这句话。应该怎么读?谁能把布鲁斯那种快要失去信心的心情读出来。

2、除了这句话,还从哪里写了布鲁斯的感受,--唉声叹气,谁来学一学布鲁斯不断地唉声叹气?大家想一想这时的布鲁斯可能会想些什么?

3、通过你的朗读把布鲁斯的心情读出来,一起读:可是,一连打了七次仗,苏格兰军队都失败了,布鲁斯王子也受了伤。他躺在山上的一间磨坊里,不断地唉声叹气。对这场战争,他几乎失去了信心。

(二)读通蜘蛛结网

1、就在他唉声叹气、心灰意冷的时候,他看到了什么,他的心理又是怎么想的?请同学们认真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抓住关键词句仔细体会,然后用笔在字里行间写下自己的`体会。

2、下面,请大家来交流自的想法,让我们一起来分享你的智慧。

突然,一阵大风(呵呵,蜘蛛和我一样失败了)

蜘蛛又重新扯起细丝(别百费力气了,还不是和我的命运一样只能失败)

就这样结了段,段了结,一连接了七次(呵呵,白费力气啊,可怜的小东西,你不会成功的,你怎么可能战胜风呢,你的力量太弱小了啊)

课蜘蛛并不会心(那么弱小的蜘蛛竟然能做第八次,真让人感动阿,我还不如蜘蛛啊,我为什么不能啊,)说的真好,你来读一读。

王子的内心世界都让你们走进了,相信一定能读的特别好,谁来读?让蜘蛛结网的情景在现在我们面前。

(三)是的,看到这一幕,王子再也忍不住了,他感动极了,他(生齐读他猛地跳了起来,喊到······)

(四)王子感动极了,他决定也要干第8次、第就次,于是他········请大家仔细读课文的第5自然段(生自由读书)

1、受到启发的布鲁斯四处招集打散的军队,动员人们起来反抗,俗话说的好: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啊!那些残兵、败将经过七次失败早已变得灰心丧气,假如你是布鲁斯,你会怎么样说服这些士兵鼓起作战的勇气的?我们来比一比,谁动员的最棒?(小组讨论)

2、说的真是太好了,带着你的感受来读一读这一段/

三、引导说话,拓展思维

蜘蛛结网的故事启发了失败中的布鲁斯,如果你面对失败者,你会对他们说些什么?

把你说的话写到上面就是一句名言,把你的名字写上.板书:学生写的名言

有一首歌曲是这样说的:不经历风雨,怎么进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相信经过这次学习,你们都会坚定信心,勇往直前的,让我们一起读老师送给你们的三句话,希望能够伴随你的一生,激励你永远前进:

有志者,事竟成。

不失去信心,只要坚持不懈,就一定能成功。

不怕失败第七次,因为还有第八次

只要努力,就能成功。----3年级2班全体同学

(不怕失败第七次,因为还有第八次,在失败面前不低头,相信自己永远都是最棒的,让我们把这几句话记在心里,再一次放声的读)

四、课后作业,想象作文----自选一个话题写一段话。

1、如果布鲁斯第八次又失败了,你想他会怎么做?发挥自己的想象,以第九次为题写一段话。

以第二次、第三次为题,写你在学习或生活中通过努力终于做成的一件事。

篇12:课文《司马光》第二课时的教案

课文《司马光》第二课时的教案

教学要求:

1.理解图意和课文内容,知道司马光是个聪明勇敢,遇事不慌的孩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朗读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进行思维训练。

难点:体会到司马光是个聪明勇敢的孩子。

教具:

电脑课件。

教学模式:

学--议--练教学式

操作步骤:

创设情境,引出课题--制定目标,激发动机--自读引导,深入学习--积累语言,拓展延伸。

教学过程(第二课时)

一、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听老师讲故事:从前,有一个很有名的作家写了一本书,他不知道取什么名好,于是他拿着书叫产宰相取名,宰相看了,连连叫好,但是他又说:这么好的书,我没有资格给它取名字。没办法,他只好去请皇上给他取名。皇上看了,拍案叫绝,欣然提笔给这本书使名为《资治通鉴》。你们知道这位作家是谁吗?他就是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就是讲了他小时候的一个故事。板书课题。

二、制定目标,激发动机

1.出示课文插图,指导学生看屏幕,知道图上有些什么。

2.根据图提问,小朋友,看过图您想知道什么?筛选出:(屏幕显示)

(1)、这个故事发生在那里?

(2)那个小朋友是怎样掉进水缸里的?别的小朋友怎么样?

(3)哪个是司马光?他是怎么做的?

(4)那个小朋友怎么样了?

三、自读引导,深入学习。

今天我们就带着这四个问题来学习课文,小声自由读全文。

(一)、看图,想: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你是怎么知道的?板书:古时候,并看图理解,再齐读一自然段。

(二)解决第一个总理:这个故事发生在哪里?

1.小组读第二自然段,画出相应的词语?(花园、假山、水缸)

2.回答问题,板书:花园

3.指导看图理解词语,板书:司马光、小朋友、花园、水缸。

4.比较填空,这两句有什么不同。

(1)他跟几个小朋友玩。

(2)他跟几个小朋友在______玩

5.指导朗读。

(三)解决第二个问题:这个小朋友是怎样掉进缸里的?别的小朋友怎么样?

1.齐读第三自然段,回答问题。板书↓掉

(1)理解不小心并教育学生要注意安全。

(2)利用课件直接演示小朋友掉进缸里的情景(出示课件:小朋友爬到水缸上的假山上,不小心掉进缸里的情景)

(3)思考:那个小朋友掉进水缸,会发生什么危险?为什么?这时别的.小朋友怎么办呢?

2.师读第四自然段

(1)画出他们表现的词语。

(2)看图理解他们的惊慌

(3)引读:有的有的

(四)解决第三个问题:哪个是司马光?他是怎么做?看出什么?

3.小组讨论,理解:为什么用举?为什么要使劲?几下子说明了什么?看出司马光什么?板书:举、砸。

4.课件演示司马光举石砸缸的情景

5.指导朗读:哪些词语很重要?应怎样读?

(五)解决第四个问题:那个小朋友得救了吗?

1.结合图说一说,板书得救。课件演示缸破孩子出来的情景。

2.齐读最后一段。

(六)小组讨论总结延伸

1.司马光的办法好不好、假如你也在场,你会用什么办法?

2.假如是你掉进了缸里,你会怎么做?

四、积累语言,拓展延伸

1.齐读全文

2.哪些词语用得好

3.指名上台看图复述课文(谁来讲讲这个故事)

4.学了这课,你知道了什么?你觉得司马光是个怎样的孩子?

5.我们一起来编个儿歌来称赞司马光:

老师说前半句,大家来补充后半句,看谁说的好。

古代孩子,-----(司马光)

遇到危难,-----(不心慌)

举起石头,-----(砸破缸)

救出朋友,-----(真勇敢)

板书:(略)

篇13:课文珍珠鸟第二课时的教案

课文珍珠鸟第二课时的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语言文字,体会珍珠鸟的可爱和作者对珍珠鸟的喜爱,培养学生爱鸟护鸟的情感。

2.理解“信赖,就能创造出美好境界”的深刻含义。

教学过程:

一、复习明标

1.课文讲了哪四个内容?

2.从中你体会到了些什么?

3.明标:细读“活动情景”“悟出道理”体会珍珠鸟的可爱和作者对珍珠鸟的喜爱,并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的深刻含义。

二、细读“活动情况”

(一)整体感知内容。

1.自由朗读4——6句,简要说说每一节中珍珠鸟的活动情况

2.板书:笼子周围屋里小桌上“我”的窗口

(二)细读句4

1.自由读句4导读:你从哪些地方体会到珍珠鸟的可爱?用“о”圈出有关词语;你从哪些地方体会到作者对珍珠鸟的喜爱?用“——”划出有关句子。

2.关于珍珠鸟的可爱(以句子为单位,交流圈划的词语、体会)(1)“……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

a读句交流词语。

b进行补充发言。

Ca生进行朗读。

D余生评价指名再读

E齐读:增加难度

(2)“……竟然……小桌上……“

(3)“……挨近……蹦……俯……喝茶……偏……瞧瞧……”

(4)“……啄……笔尖……。”

(5)“……啄……手指……。”

(讨论方法同句①)

3、流作者对珍珠鸟的喜爱

4、配乐朗读

(三)同法学习句5

1.指读、圈划

2.交流

3.激趣:同桌对演,一生扮演珍珠鸟,一生扮演珍珠鸟的爸爸和妈妈,表演它们呼唤应答的过程。

(四)同法自不句6

1.默读圈划

2.交流

3.想象,珍珠鸟趴在作者肩上甜甜地睡着了,它做的梦也一定会又香又甜,它会梦到些什么呢?

三.学习悟出道理

1.示句:“信赖……境界……”

a.:“信赖”的意思?谁信赖谁?是一下子就信赖的吗?看看板书,说说珍珠鸟是怎样信赖我的?

板书:信信信

b.珍珠鸟为什么会逐步信赖“我”?

板书:

c.理解“美好的境界”(看板书回答)

d.配乐赏读。找出文中“美好的情景“朗读

e.给文章插图起名字,可以用三个文末一节中的'词语。

2、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不仅认识了一只活泼可爱的珍珠鸟,体会到了作者对珍珠鸟的喜爱,还懂得了:只有信赖,人鸟才会和平共处,创造出美好的境界,所以,我们人与人之间,只要互相信赖,也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板书设计:

笼子四周屋里小桌上“我”的窗上

注:教材版本苏教版

《第八次》教案

课文《司马光》第二课时的教案

课文《燕子》第二课时教案

大三上学年总结

小学综合网络教研计划

《第八次》教学设计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

小学四年级语文的课程教学计划

将军和蜘蛛教案

小学校级综合科教研计划

《第八次》的评课稿

课文《第八次》第二课时教案
《课文《第八次》第二课时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课文《第八次》第二课时教案(精选13篇)】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六年级的上册教学计划2022-07-20

小学综合学科教研计划2022-05-06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参考2022-07-24

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2022-05-06

六年级小学语文老师上册的教学计划2022-05-05

小学四年级教学计划2022-06-04

第二届青年教师赛课的活动总结2023-08-01

小学四年级的教学计划2023-08-18

小学四年级作文教学计划2022-08-08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2022-04-30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