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乐观的小小郑”为你分享15篇“鸟的天堂的教学教案”,经本站小编整理后发布,但愿对你的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
篇1:《鸟的天堂》教学教案
《鸟的天堂》教学教案
教学目标:
1、 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课文内容。
2、 认识南国榕树的奇特和美丽,体会榕树上中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
3、 学习作者表达事物的方法,掌握动态和静态的描写方法。
4、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学习作者表达事物的方法,受到美德教育。
2.理解重点语句:“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教学难点:
学习、体会做这两次到鸟的天堂所见到的不同景象,理解动态和静态的描写方法。
教学方法:
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自主学习,抓住重点语句情中研读,境中探究。
教学用具:
媒体课件,朗读录音,字词卡片等。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节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1、思考:“天堂”是什么意思?
2、“鸟的天堂”指的是什么?
二、自由读文,理解课文内容
1、思考:作者几次到鸟的天堂?
2、指名读第一次、第二次到鸟的天堂见到的景象。
三、指导分段:
思考:(媒体课件出示)
1、哪几个自然段写“我们”第一次和第二次去鸟的天堂的?
2、文章开头就写了“我们”已经到了鸟的天堂么?
3、在到鸟的天堂前写了些什么?
4、最后一个自然段讲的还是我们在鸟的天堂吗?
5、课文可分几段?
四、学习第一段
讨论回答:
1、这段讲“我们”在去鸟的天堂的路上,你了解到哪些内容?
2、你从对天气和景物的描写中,可以看出“我们”又怎样的心情?
3、感情朗读第一段。
(评析:从题目的关键词语入手,设疑激趣,直奔文章重点。文章较长,第一课时从整体入手,感知文章的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的脉络。在教师的引导下,组织学生围绕学习问题进行讨论,将学习活动化难为易。)
第二节
一、引言:上节课我们初步的学习了课文,分了段,学习了第一段内容,那请同学们思考:
师:我们已经陪伴着作者两次游览了鸟的天堂,那么,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呢?
(请同学们快速读文,找书上的句子来回答。)
生: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课件出示这个句子,全班齐读。)
师:观察句子,发现了什么?
生:有两个鸟的天堂,为什么一个有引号,一个没有呢?
师:还有疑问吗?
生:为什么说是我的眼睛骗了“我”?
师:同学们问题抓得真准,老师真为你们高兴!
教师板书: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
“鸟的天堂”?
鸟的天堂?
师:好,以上问题我们在学习课文中逐步解决。
(评析:由两次游览鸟的天堂的感受谈起,又一次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了讨论、质疑、探究、合作交流的空间。仅仅抓住重点句“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引导学生去探索。)
二、学习新课
师: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看到鸟没有?
生:没有。
师:那看到了什么?
生:大榕树。
思考:那文中是怎样描写大榕树的呢?
(学生自由读描写榕树的语段,看看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读后交流,读懂了描写榕树的那些内容或语句?
生:我读懂了:“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树木不可计数,枝上有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这句话是说榕树枝干多,不可计数,也从侧面讲榕树非常大。
生:我读懂了:“榕树正在茂盛的时期,好像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这句话是讲榕树特别大。
生:我读懂了:“那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缝隙。”这句话是讲榕树的叶子多而密。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大 :枝干不可计数
茂盛:叶多而密
师:“不可计数”怎么理解?为什么会枝干这么多呢?想知道么?
生:想知道。(学生理解“不可计数”)
师:“不留一点缝隙”说明什么?
生:叶多、密、茂盛
(出示投影:指名到黑板前说出枝、 干、 根)
师:一起读描写榕树的语段,看有无新的了解?
投影描写“我有机会……伸进泥土里。”的媒体投影。
师:枝上生根也是根,为什么它会伸进泥土里呢?这说明什么?
生:这是因为土地潮湿,垂下来才会伸进泥土里,天长日久也成了树干,这不仅说明榕树大,也说明榕树很古老。
师:这是榕树特有的美,应该怎样读呢?(师指多名学生读这段话。)
师:同学们读得真好,真有感情。
师:继续看书,还有新的发现吗?文中除了描写榕树大、茂盛外,还写了什么?
生:还写了绿。
师:从那句话可以看出来呢?
生:“那翠绿的颜色,明亮的照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句话是些榕树不仅绿,而且充满生机与活力。
师:(出示媒体课件)美吗?
生:美。
(评析: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品词析句,感受到了榕树的大、绿、茂盛,进而感受到了榕树的美。在这一过程中,充分体现了教学的民主性,教师给每一个学生都创造了均等的学习、参与的机会,使每个学生都得到了展示自己的空间,培养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意识。)
篇2:鸟的天堂教学的教案
鸟的天堂教学的教案
学习目标:1.学习本课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课后练习题3的9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
3.默读课文,理解内容,感受文中描写的“鸟的天堂”那人与自然友好相处的和谐之美,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4.领悟作者抓景物特点进行联想的表达方法,体会文章语言的准确、生动。
教学重难点:
1.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积累、运用语言;
2.体会“鸟的天堂”的美。鼓励学生在阅读中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并能用各种方式表达个人阅读感受。
教学准备:
1.课前师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上网或查阅有关《鸟的天堂》的资料(文字、图片、音像等),开资料展示会。
2.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一.自选目标,展示预习成果。
课前,教师提供给学生能体现层次性并带有方法提示的“预习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水平,自选目标和方法来预习。课前5分钟,学生对照“预习要求”,汇报自己完成哪些任务。课始,教师抽机检查,巩固预习所得。
(评:语文学习是个性化行为。自选目标的预习考虑了学生个体差异和潜能的独立学习。预习成果的展示,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二.整体感知课文。
1.交流自学感受:鸟的天堂给我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要求学生分别用一个词、一个短语或一句话来说。
2.速读课文:找出文中写出了作者经过鸟的天堂后发出赞叹的句子。
.课件出示:“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
三.揭示研读专题,开展研读。
㈠让学生围绕以上这句话提出问题,从中提炼研读专题:
①前一个“鸟的天堂”指什么?后一个鸟的天堂指什么?
②为什么巴金爷爷会发出“‘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这样的赞叹?
独立研读课文2.小组合作研读,得出初读成果。
㈡集体交流:
1.引入学习描写大榕树的相关段落。重点学习七、八自然段,体会榕树的美。
⑴围绕描写榕树枝杆多、树大的相关语句,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让学生了解大榕树的特点,体会、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通过交流,相互启发,共享学习心得。教师顺势进行朗读指导)
⑵围绕描写榕树叶子的相关语句,启发学生联系上下文,联系学生实际,以及自己的感受谈体会,鼓励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教师要珍视学生的'个体感受。)
通过以上环节,归纳:
远:许多株 一簇簇
榕树 大
近:一株 干:不可计数 绿
根:垂 伸 茂盛
枝:卧 富有生命力
叶:翠绿 堆
⑶教师参与朗读7、8两段,进一步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深入体会、感悟榕树奇特的美。
(评:把阅读与质疑有机结合,把阅读与思考有机结合,把阅读与感悟有机结合,让学生经历“读—思—悟—通”的学习过程,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行为中,获取知识、形成能力)
2.引入学习描写群鸟的相关段落,体会百鸟齐飞的动态美。
⑴演示.课件(群鸟齐飞图,配乐朗诵课文),让学生重点品味12、13自然段;
⑵自由练读12、13自然段,再小组个人赛读,每组评出最棒的一个人;
⑶小组推荐,选两位同学朗读12、13自然段;(.课件配乐)
⑷交流感受:你想到了什么?
⑸师生共同感悟,这“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评:以不同形式的读来代替讲,在读中理解文章内容,感悟表达技巧,拓展升华和积累语言,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四.创设情境,进行语文实践。
推荐“小鸟”参加鸟类演讲比赛。.课件出示主题:我们的生活多么快乐。
要求:根据课文12、13自然段的内容,发挥想象,自由表达。
1.以小组为单位,自由练说,评出一位高手参赛。
2.生准备后交流,生生互相评价。
小结:精彩的演讲,使我们更加喜爱大榕树,也更加珍惜我们快乐自由的幸福生活。当然也忘不了人类对我们的友善与保护。此时,我们也更能体会出巴金老爷爷的赞叹:
齐读:“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
(评:把演讲这一学生熟悉的活动方式引进课堂,把教材“还原”成生活场景,让学生在现实的、生活化的“生命态”中展开“对话”,活化了教材。)
五.自选练习
教师出示以下三组不同形式的练习,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喜好和特长任选其中一项,可以小组合作完成。
1.摘抄:把本课中自己喜欢的好词佳句或精彩片段摘抄下来;
2.画鸟的天堂:根据文中描写的情景来画鸟的天堂,可插入简短的文字说明;
3.结合课文,参考课前搜集到的资料卡片,设计导游词,可以小组合作实地当一回导游演习一下。
(评:差异性的练习设计,尊重了学生的个性,体现了教学的弹性,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展。)
篇3:《鸟的天堂》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有感情朗读课文有关部分,背诵课文第7、8自然段,感受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以及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美的感情。
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会用“陆续”、“应接不暇”造句。
3、体会课文描写景物静态和动态的方法。
教学重点:
1、感受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以及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
2、体会课文描写景物静态和动态的方法。
教学难点:
1、有感情朗读课文有关部分。
2、想象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以及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有感情朗读课文第一部分的有关句段,背诵第7、8自然段感受大榕树的美丽奇特。
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会用“陆续”造句。
3、认识“鸟的天堂”,初步体会景物动态和静态描写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激发兴趣
1.作者简介。
2.揭示课题。
(对作者巴金作简单介绍,既是一种文学修养的熏陶,也是从语文的内部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
要求:(1)读正确;(2)读通顺。
思考:谈谈你对“鸟的天堂”的认识。
(自由读是一种面向全体、照顾差异的读书方法,目的在于让每个学生能对课文有一个完整初步的了解。)
2.检查反馈。
(1)课堂交流:你对“鸟的天堂”的认识。
(这个问题的设计旨在促进学生认真阅读,学生的回答不可能完美,但有助于了解学情;教师的宽容评价,有利于学生树立阅读的信心。)
(2)个别读课文,随机学习生字和部分新词。
(读的是个别学生,检查出的问题要面向全体。字词的学法似乎有些凌乱,但有实效。)
三、再读课文,理清文脉
1.速读课文。
思考:课文可以分成两个部分,怎样分?为什么?
(1)自己读读、划划、想想。
(2)小组讨论,重点讨论“为什么?”
(简化分段,强调清晰分段的思路,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初步体会景物的静态和动态描写。)
2.检查反馈。
四、精读课文,感受情趣
1.轻声读课文第5、7、8自然段,想象所描写的情景。
2.质疑:在这些句段中,有那些你不太理解的问题?
(尊重学生的质疑,鼓励学生相互作答,教师重点指导。质疑是一种重要能力,既有利于学生运用已有的阅读知识和能力,又激发学生边读边思。)
3.在这些句段中,选择你最喜欢的有感情朗读。
(1)尝试有感情朗读。
(2)朗读指导。
(3)有感情朗读有关句段。
4.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背诵7、8自然段。(机动)
(给学生选择的权利,也就是培养学生的鉴别能力,培养学生自主的阅读能力。)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有感情朗读课文第二部分的有关句段,感受“鸟的天堂”里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
2.学习课文第二部分,理解“应接不暇”、“留恋”等词语的意思,会用“应接不暇”造句。
3.精读课文,体会课文描写景物动态和静态的方法,了解作者观察描写的精细、巧妙。
教学过程:
一、精读课文,感受情趣
1.有感情朗读(背诵)课文第一部分的第5、7、8自然段。
(1)比较:这三段话之间有什么不同点?
(引导学生在感性阅读的基础上进行理性分析,领悟作者观察、描写之巧妙。)
(2)尝试将这三段话按树根、树枝、树叶的顺序改写成一段话。
(这是一项语言表达练习,同时也是理解的深化。)
2.自由读课文第12、13自然段。
(1) 思考:用一句话表达你的感受,并想想你的感受来自于课文的什么地方?
(宽泛的问题,有利于扩大学生的阅读心理空间,善于表达自己的感受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素质。)
(2)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点拨:
①理解“我们继续拍掌……有的在扑翅膀”一句。
A.想象句子所描写的情景。
B.有感情朗读句子。
②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应接不暇”。
二、熟读课文,体会写法
1.自由读课文第一、第二部分有关课文。
比较:两个部分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学生在这里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做出比较,教师应有限度的认可这些答案,并引导学生认识在内容和写法上的本质联系和区别,比如静态与动态等。)
2.有感情朗读课文第一、第二部分有关句段。
三、延伸课文,鼓励探索
1.置疑。
(在置疑中帮助学生解决一些感兴趣的问题,弥补一些教学中遗漏的问题,可以称为教学民主,也可以理解为因学而教。)
2.介绍“鸟的天堂”的地理位置、历史与现状,鼓励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美。
四、作业
1. 背诵课文12、13自然段。
2. 尝试用静态、动态描写的方法描写一处景物。(选做题)
[《鸟的天堂》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篇4:鸟的天堂(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小雨
教学目标:
㈠知识与技能:
正确认读本课8个生字,掌握11个要求会写的生字。结合上下文理解“陆续、继续”“缓缓、渐渐”“静寂、热闹”“应接不暇”等词语的意思,读准“数、应、干、禁”等多音字。
㈡过程与方法: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背诵文中描写榕树样子和鸟儿活动情景的段落。
2.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大榕树的奇特、美丽、众鸟纷飞的壮观场景,以及树、鸟、人融融相处优美意境。体会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的表达方法。
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文中描写的“鸟的天堂”那人与自然友好相处的和谐之美,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
1.学习作者表达事物的方法,受到美德教育。
2.理解有关描写大榕树的特点和众鸟纷飞的活动情景的语句。
教学难点:
学习、体会这两次到鸟的天堂所见到的不同景象,理解动态和静态的描写方法。
教学方法:
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自主学习,抓住重点语句,情中研读,境中探究。
教学用具: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你对我国的著名作家巴金先生有哪些了解?你都知道他的哪些作品?
简介巴金资料:
巴金,现代著名作家,原名李尧棠,字芾甘,19出生于四川成都一个封建贵族家庭,19五四运动后开始接受新思想,1923年到上海求学,1927年赴法国留学,1928年底回国。
抗战期间,他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解放后从事文学创作。先后创作了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激流三部曲《家》《春》《秋》。
他是中国现代著名的语言艺术大师,鲁迅赞扬他是一位在“屈指可数的好作家之列的作家”。80年代以来又被誉为“文坛泰斗”。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巴金爷爷的作品鸟的天堂.
(出示课件:鸟的天堂)
“天堂”是什么意思?人们所说的天堂真的存在吗? 你如何理解? (不存在,是人们想象中舒适、快乐的生活环境)
那“鸟的天堂”指的是什么?
(鸟儿快乐生活的乐园)
对,通过课题,我们可以知道文中写的肯定与什么有关?
(鸟)
好,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这称之为“鸟的天堂”,让鸟儿们快乐,舒适的生活环境.
一、由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整体感知.
思考:
1.作者和他的朋友曾几次到过“鸟的天堂”?
2.找出哪几个自然段是说我们第一次去鸟的天堂的, 哪几个自然段是说我们第二次去鸟的天堂的?
3.每次去都见到了什么?
第一次去是什么时候?你从哪知道的?到“鸟的天堂”后我们看到了什么?
第二次去是什么时候?你从哪知道的?到“鸟的天堂”后我们又看到了什么?
板书:
第一次 傍晚 大榕树
第二次 早上 鸟(众鸟纷飞)
4.为什么两次的所见所闻会不一样?
傍晚 鸟儿们活动了一天疲倦了,歇在巢中,却只见大榕树。
早上 鸟儿刚刚开始一天的活动,才会看到欢腾的景象。
下面同学们通读课文,想一想你都读懂了什么?勾画出来,小组之间交流一下。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整体回顾课文
导入: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鸟的天堂。上节课我们已经跟随作者两次去了鸟的天堂游览了一番,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
作者两次去鸟的天堂的时间和看到的景象分别是什么?
随生答板书:
第一次 傍晚 大榕树
第二次 早上 众鸟纷飞
二、品读课文,分析重点语句
㈠作者为什么称这里是鸟的天堂呢?让我们一起看一看鸟儿们欢快生活的场面吧!
1.大声自由朗读写鸟的段落(12、13自然段)
2.读了这一段,你感觉这里的鸟怎么样?(鸟多,鸟欢)
3.从哪能体会出鸟多,鸟欢?(找出相应的语句)
①后来忽然起了一声鸟叫,我们把手一拍,便看见一只大鸟飞起来,接着又看见第二只,第三只。
②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
(出示幻灯片)
在这句话里,作者从(“到处……到处……说明鸟多的数不胜数,大的、小的--大小不一 ;花的、黑的--颜色各异)等方面说鸟多.
从(有的……叫,有的……飞,有的……扑)等动作说鸟欢。
③ “一只画眉鸟飞了出来,被我们的掌声一吓,又飞进了叶丛,站在一根小枝上兴奋地叫着,那歌声真好听!”
如果你是这只小画眉你会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呢,找生读。(鸟欢)
④我注意地看着,眼睛应接不暇,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看见了那只,另一只又飞起来了。
( 理解“应接不暇”,说明眼花缭乱,鸟多的看不过来。)
4.小结:那这么多的鸟,而且什么样子的都有,还这么快乐的生活,看到这么欢腾,热闹的场面,你能用一个词来形容吗?
(众鸟纷飞……)
概括的真好,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欣赏一下这众鸟纷飞的场景吧.
(放群鸟纷飞的录像) (教师随机讲解)
找生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群鸟纷飞的景象.
5.回顾,小结
鸟儿们生活的如此快乐自由,我们可以想象它们生活的环境应该是什么样的呢?
㈡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它们快乐生活的乐园--大榕树
1.自由品读有关大榕树的段落(7、8自然段)
思考:
⑴你从中读懂了什么?(大、枝干多、叶多而密、绿)
⑵从哪些地方体现出来的?
①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从词语来说,无法计算,数不过来(大、枝干多)
②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从远处看,就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
说明什么?(庞大)从榕树的哪一方面说的?(根)
其中哪个字更能说明它的庞大?
(卧) (想象在一个小岛上,一棵大树覆盖整个小岛,可想有多大)
那这个"卧"字换成"躺"哪个更好?(生自己读,体会哪个更好)
⑶你还读懂了什么?
(大榕树的叶子多而密)
③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缝隙.
说明大榕树生长的如何?
(茂盛)
④那翠绿的颜色,明亮的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绿)
通常我们说"绿"是象征什么的?
(生命)
文中是怎么说的?
(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新的生命在颤动是什么意思?说明什么?
(茂盛)
还有吗?我们想想比如有两朵花,一朵花长满了绿叶,另一朵花是枯黄的叶子,你说哪朵更有生命力?
(有绿叶的那朵,因为绿色更富有生命力)
⑷小结:说的对.茂盛的大榕树再加上翠绿的颜色,树上又有许多的鸟在扇动翅膀,再有风吹过,所以会显得有生命在颤动.
2.那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大榕树的图片吧.
(出示课件)
图片看完了,真是一株大树啊,老师的心也在颤动,而作者也有一种发自内心的赞美,他是怎么说的?
(这美丽的南国的树!)(齐读)
3.指导朗读.
4.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鸟儿们在这里生活的如此快乐,自由,除了这里的环境优美,有一棵这么旺盛的大榕树外,还有其它原因吗?
(有许多鸟在树上做巢,农民不许人去捉它们.)
那我们看到这样的鸟的天堂,这样的大榕树,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附板书: 枝干多
第一次 傍晚 大榕树 大、茂盛 静态
叶多、密且绿
群鸟
第二次 早上 众鸟纷飞 多、欢腾 动态
画眉鸟
三、根据板书,整体回顾,渗透写作结构
总结:
“我们”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的时候是傍晚,作者抓住了大榕树的枝干,叶,说明大榕树的大与茂盛,以及极强的生命力,体现的是静态的美。
而第二次去时是早上,鸟儿们刚刚开始一天的活动,作者抓住了鸟的活动变化和众鸟纷飞的场面。体现了鸟儿们欢飞的动态美。
作者先是整体写群鸟飞的欢腾场面,从写作方法上说这是对“面”的描写,然后再着重描写一只画眉鸟高兴的景象,着重一“点”来写。这种方法叫"点面"结合。这一动一静,互相映衬,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面对这美好,欢腾的场面,作者不愿离去,感到一点儿留恋,从心底发出赞叹,齐读最后一句话。
(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此时此刻,你有什么感想?
如果你现在是天堂里的一只小鸟你能用一两句广告语告诉你的亲戚、朋友、同学都来欣赏这美丽的南国风景吗?
作者邮箱: ranshao_ysy@tom.com
[鸟的天堂(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篇5:鸟的天堂(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义教第十二册《鸟的天堂》(第一课时)教案
设计者:虞月珍 普陀沈家门一小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十二册11课《鸟的天堂》
教材简析:《鸟的天堂》是第十二册第四单元中第二篇课文,本单元思维重点是:训练思维的灵活性和批判性。能分辩文章中事实与联想是本单元阅读训练点,也作为这一课的思维训练重点材料。主要途径是通过语句训练来达成这个目标。这篇课文除训练点以外,,就其内容来看,是现代著名作家巴金笔下的一篇优美的写景散文,描述了作者和他的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时所见的情景。抒发了作者对“鸟的天堂”的赞美之情。就文章结构而言,课文可分为四段。第一段:(第1至4自然段),写作者和朋友们晚饭后划船去游玩。第二段:(第5至9自然段),写作者和朋友们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时所看到的景色。这段写大榕树的形态。枝繁叶茂,充满生命力。但因为已是黄昏,鸟儿都栖息了。看不见一只鸟的影子。第三段(第10至13自然段)写作者和朋友们第二天再经过“鸟的天堂”时看到的情景。早晨阳光明媚,鸟儿翻飞,鸟声悠扬,令人目不暇接。第四段(第14自然段)。写作者不由得深深发出“鸟的天堂”的确鸟的天堂的感慨。这篇文章作者观察仔细,描写生动,特别是通过作者的联想写出了大榕树的勃勃生机。
教学目标:
1. 能分辨课文中写的是具体事物还是作者的联想,初步认识这些联想的作用。
2. 学习课文1、2两段,让学生理解鸟的天堂是怎么样的。
3. 初步了解作者两次看到的“鸟的天堂”的景象有什么不同。
4.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鸟的天堂”大与美。
教学重点:
1. 能分辨课文中写的是具体事物还是作者的联想,初步认识这些联想的作用。
2. 理解鸟的天堂是怎么样的。
教学难点:
为什么称这棵大榕树是鸟的天堂?
思维训练点:
1. 当你看到这棵榕树时,你会产生什么样的联想和感慨(培养思维灵活性)
2. 通过句式比较,让学生明白作者这样写的好处。(培养思维批判性)
教学关键:
抓住课文第7、8自然段中的重点词句,体会作者的联想的作用,同时引发学生合理想象,并通过多种媒体手段引导学生进入情境,与课文中的景、与作者的热爱南国风光之情融为一体,从而引起学生热爱大自然的共鸣。
教具准备:
录音机、磁带、小黑板、幻灯、胶片、挂图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并释题,引入新课。
(出示课题)提问:“天堂”原来指的是什么?(原来指人死后灵魂住的极乐世界,这当然是一种迷信的说法。现在一般用来比喻美好幸福的生活环境。)板书:美好的环境
有一个地方被称作是鸟的天堂,那么它又是一个怎样的环境呢?(请同学们说说)
师:同学们想不想去看看巴金笔下的鸟的天堂呢?它在广东省新会市天马村,村里有条天马河,河中有个小岛,岛上有棵5左右的大榕树,树丛中栖息着成千上万只鸟,蔚为壮观。(板书:大榕树)(出示大榕树的幻灯)
二、初读课文,了解作者两次看到的“鸟的天堂”的景象不同
1、提出问题,学生探索:作者两次看到的“鸟的天堂”的景象有什么不同,请同学们打开课文。边读课文边思考:(出示幻灯)作者曾( )次坐船经过“鸟的天堂”。第一次是( )经过;第二次是( )经过。因为经过的( )不同,看到的 ( )也不同。第一次看到( ),却没有看到( )。第二次去听到了( ),又看见了( )。这使作者信服那枝繁叶茂的( )真是( )。
(思考题操作步骤):
l 自由读课文,独立填写
l 小组讨论,各抒己见
l 答案反馈,及时评价(只要正确,答案可以多个)
l 集体讨论,教师引导并小结
l 完成课堂练习题4
2、学生汇报,可能出现情况:
第一次是什么时候经过,学生会产生分歧,因为书上没有明确写出时间词,所以可能出现三种情况:(1)晚上 (2)黄昏 (3)傍晚
3、教师采取策略:
(1)转化问题,学生探索:
让不同意见的学生分别从课文中找出有关的词句来说明,第一次是傍晚进过,你是怎么知道?从课文中找出有关的句子来
(2)学生汇报,讨论分析
*比较下面两句话有什么不同:(学生边答边出示幻灯)
A太阳落下了山坡,只留下一段灿烂的红霞在天边,在山头,在树梢。(原文)
B太阳落下了山坡,只留下一段灿烂的红霞在天边、山头、树梢。(改句)
讨论分析后得出:
a句式不同:(1)句是排比句,(2)句是并列句,
b标点不同:(1)句是短句之间用逗号,(2)句短句之间用顿号。
c加了“在”不同:(1)句象是撒在很多的地方 (2)句象是撒在这三个地方似的.
d韵味不同:(1)句读起来更有韵味
三、学习课文第二段:让学生体会“鸟的天堂”的大与美
1、 提出问题,学生探索。
师:作者信服那棵大榕树是鸟的天堂,那么这是一棵怎么样的一课树呢?
(出示小黑板)这是一棵( )的树。
学法步骤:
l 播放录音(第6-9自然段)
l 小组讨论
l 答案反馈
2、 学生汇报,讨论分析
指名汇报:
可能会出现的情况:(1)这是一棵高大的树。
(2)这是一棵庞大的树。
(3)这是一棵枝叶繁茂的树。
(4)这是一棵高大繁茂的树。
………
师:谁的答案正确?等我们一起讨论分析就可以得出结论了。
3、教师采取策略
师:你分别从哪里可以看出榕树的高大与繁茂?
(1) 课文中如何描写的呢?请同学们划出重点词句来体会。
(2) 学生汇报,集体讨论。
(3) 引导学生理解
让学生浏览5-8节,分清哪几个自然段写的是远看大榕树的,哪几个自然段是近看的?(5、6节是远看的,7、8节是近看的)
学生自由读第5,6节,思考:远看的大榕树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高大、繁茂)你从哪儿看出来的?
学生边答边板书:许多棵?两棵?一棵?
那么大榕树到底是几棵?课文哪一节告诉我们了?(课文第7自然段)
谁愿意读第7节?请你抓住重点词语来说一说。(并出示幻灯第7节)
指名读第2句,理解“真”的含义:(真正、本来;)学生读句,体会作者的感情。
师:枝干的数目为什么不可计数呢?你能把这棵大榕树的一个丫枝,枝上有生根的情景
能把它画出来吗?
操作步骤:
A先读通这些词句
B再让每个学生试画:(可能会出现的情况:
1、 2、 3、 4、
C接着就学生的画来引导理解这棵树上为什么有数不清的枝丫?
D最后进一步理解作者在远看的时候说“有许多棵”的原因。也让学生明白这棵树的真面目是:一棵!(可以体会这棵大榕树的庞大与繁茂)
小结:只见大榕树的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又长成新的枝干,因此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
师:你们还能从最后一句中的哪个词语看出容树很大?(卧)
师:这个“卧”字展示了容树姿态的庞大。老师说过这是一株已经生长了500年的古树,它的树冠的遮盖面积相当于200多个教室那么大,真是一株罕见的,庞大而奇特的容树啊!这段课文,作者主要抓住容树枝干的奇丽多姿来介绍它的真面目的。写出了大榕树的高大与繁茂。板书:高大
师:齐读第8节中的第一句(出示第8节幻灯)思考:这句写什么?(大榕树的枝叶繁茂)板书:繁茂
学生自学第2,第3句,边默读边划出表现容树茂盛的词语,并想想该怎么理解。然后交流汇报学习体会。
(教师教给汇报方法:先读句子,再找词语,最后谈理解)
(从“那么多”“一簇”“堆”“不留一点缝隙”等词语中体会树叶多和密;)(出示幻灯)
从看到这样多的绿叶,作者联想到了什么?(“翠绿”“照耀”--联想到了“展示生命力”“新的生命在颤动”等)板书:展示生命力 生命颤动
四: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联想来体会大榕树的美丽以及所展示的勃勃生机。
师:你要是看到这美丽的树,你会联想到什么?或者你会发出怎样的感叹呢?
操作步骤:
(1)先让学生看挂图(大榕树)
(2)再让学生细读课文,抓住特点,设点发散
(3)当学生对这个有困难时,可以提供样例
样例:(这棵大榕树,好象一把擎天巨伞,独木成林,遮盖了一大片地面。绿叶密密层层,不留一点缝隙,整棵树充满了生机,一根根粗大的树枝蜿蜒盘旋,千姿百态,无数须根随风飘拂。叶子绿的发亮,在阳光之下,犹如绿宝石一般夺目耀眼,好象一切绿色的生命都在欢欣地颤动着………)
师:这株容树枝繁叶茂,简直是一种奇观。它那鲜嫩翠绿的叶子在阳光的照耀下明
亮耀眼,生机勃勃,多么可爱的榕树呀!因此,作者在结尾处由衷地赞叹道:“这美丽的南国的树。”这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喜爱的,赞美的)
指导朗读。(体会读,指名读,范读,齐读)
五:让学生明白这棵大榕树之所以成为鸟的天堂的原因
1、提出问题,学生探索
师:作者为什么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没有看到一只鸟?作者仅仅表达的是一种遗憾吗?
指名读第9节,思考:这里是不是真的没有鸟?为什么?
(由于这棵树的枝繁叶茂,把鸟栖息的影子都给遮住了)
2、句式训练,明白原因
出示幻灯:“这棵树之所以被称作鸟的天堂是因为( )还因为( )”
(1)指名回答,讨论分析
(2)教师引导,找出原因
写在附板书上:河--生命之源
农民的保护
师:这棵树之所以被称作鸟的天堂是因为树的高大与繁茂,还因为有农民的保护以及有大榕树生命生长的源泉。因此成千上万只鸟能在上面筑巢,周围坏境幽静,适合鸟的生活和繁衍,过着美好的生活!
小结:作者单单在歌颂这棵榕树吗?(不是的)我想是在歌颂那里美好的环境以及在这样美丽环境下所孕育出的勃勃生命力。(板书:孕育 勃勃生命力)我想鸟的出现会使这棵树更具有生命力的。(出示出现鸟儿翻飞的幻灯)这也是我们下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六:学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七:完成课堂作业题:1、3、4
板书: 美好
高大 许多棵? 环境
两棵?
一棵!
孕育
鸟的天堂 榕树
美丽 繁茂 叶多--展示生命力 勃勃
色绿--生命在颤动 生命力
[鸟的天堂(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篇6:鸟的天堂(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生字:梢 暇 恋。
2.新词:留恋 不禁 展示 颤动 南国 应接不暇。
3.理解重点句:
(1)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
(2)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3)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二)能力训练点:
1.训练学生按作者游览顺序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
2.理解课文内容,归纳中心思想。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引导学生体会哪些地方描写了事物的静态,哪些地方描写了事物的动态,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作文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使学生受到热爱大自然,热爱美的教育。
二、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一)重点
1.了解大榕树的外形特点,体会“鸟的天堂”的含义。
2.学习描写事物静态和动态的方法。
(二)难点
文中有些句子含义较深。详见“素质教育目标3”。
(三)教学时通过重点读,反复读,品析、勾划重点词句来解决。
三、课时安排
三课时。
四、学生活动设计
1.回答文中设计的问题,勾划重点词句。
2.同位讨论、小组交流、理解重点句。
3.观察投影片上的图,发挥想象,进行语言表达能力训练。
4.质疑问难。
五、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明确目标
1.检查预习情况,质疑问难。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主要内容。
3.理清层次,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
(二)整体感知
作者去了几次“鸟的天堂”,分别看到了什么景色?
(三)重点、难点及目标完成过程
1.检查预习、质疑问难。
(1)指读课文、正音、解词。
①读准字音:
“颤”ch4n“应接不暇”中“应”读y@ng“一簇”中“簇”读c“隙”读x@
②理解词语:
留恋:不忍舍弃或离开。
不禁:不由自主地。
展示:明显地表现出来。
南国:指我国的南部。
颤动:本课指微风吹动树叶一闪一闪的样子。
应接不暇:本课指由于鸟儿太多,作者的眼睛看不过来。
(2)用“ ”划出文中你认为写得美的词句来读一读、细体会。
(3)自由读课文,质疑问难。
2.揭题弓赎,学生自悟:
(1)板书课题。
“天堂”指什么?在文中怎样理解?
文中“鸟的天堂”指的是什么?
(2)默读全文思考:
作者几次去“鸟的天堂”?每次看到的有什么不同?
(作者两次去“鸟的天堂”。第一次是在黄昏鸟都栖息了。因此作者着重描写了“天堂”本身--大榕树的奇特景象;第二次,是在第二天早晨,太阳刚刚升起的时候,正是鸟儿最活跃的时刻,所以着重写了“天堂”里的居民--鸟儿热闹活动的情景。)
3.小组讨论:
我们把作者两次游览“鸟的天堂”各为一段,那全文可分成几段?各段的大意是什么?
第一段(1~4自然段):傍晚,我和朋友们划船出去游玩。
第二段(5~9自然段):写我和朋友们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时看到了“鸟的天堂”--大榕树。
第三段(10~13自然):写第二天早晨,“我”和朋友们再次经过“鸟的天堂”时看到了“鸟的天堂”里的居民--鸟儿的活动情景。
第四段(14自然段):写作者对“鸟的天堂”的赞美和留恋。
第二课时
(一)明确目标
1.分析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初步了解课文描写景物静态和动态的方法。
3.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赞美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二)目标完成过程
1.学习第一段。
读一读、说一说你读懂了什么,是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出来的?
(1)(作者吃过晚饭,黄昏时,在河边与朋友乘船出游。从“吃过晚饭”、“我们陆续跳上一只船”、“向河中心移去”可以体会到,当时环境十分幽静。从“没有波浪”、“平静地移动”、“听见了水声”体会到的。)
(2)练习朗读,体会作者游玩时愉悦的心情。
2.学习第二段:
(1)出示投影片(文中插图)。
着图用一个词或一个短语概括说说这是一棵怎样的大树。
(独木成林,枝繁叶茂,充满生机与活力,郁郁葱葱……)
(2)默读思考:
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描写榕树的?
主要写了榕树的什么特点?用 线划出来。
(3)小组讨论、互相交流:
(这一段描写了榕树“大”“美”的特点。描写“大”的语句:①“在一个地方,河面变窄了。”②“那是许多株茂盛的榕树,看不出主干在什么地方。”③“当我说许多株榕树的时候……”④“我见过不少榕树,这样大的还是第一次看见”⑤“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描写“美”的语句:①“一簇簇树叶……真绿得可爱”。②“有许多根垂到地上……卧在水面上。”③“那么多的绿叶……新的生命在颤动。”)
(4)图文对照“学生交流、教师点拨、理解重点句:
出示投影片1:
(这两句话写出了这株大榕树的真面目。树木的特点是“枝上又生根”。枝上生的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之后就成了树干,这就是这株大榕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的原因。
(5)指导朗读,培养学生体验“美”、欣赏“美”的能力。
(6)小结:
这一段作者由“远”及“近”地对榕树的大小,它的根、叶、干、枝的形状、颜色、大小等进行了描写,这是静态描写。
3.学习第三段:
(1)指名读第三段
思考: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
(这一段主要写了作者和朋友们第二天又一次经过“鸟的天堂”时看到的情景。)
(2)再读讨论,教师适时点拨:
再读思考:
作者是怎样描写众鸟纷飞的活动情景的?标出有关语句,体会作者当时的心情。
①作者用排比句“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写出了鸟形、鸟色及鸟的姿态。用这样相同或相似的句式来写,读起来节奏感强,非常上口。
②作者用了拟人句“树上就变得热闹了。”“站在一根小枝上兴奋地叫着,那歌声真好听。”写出了鸟儿们在“天堂”里活泼、自由的生活,反映了作者的美好情趣和愉快的心情。)
(3)感情朗读,体会这一段作者是怎样描写的。
(4)小结:
这一段作者主要写了鸟的活动--不同大小,不同羽色,不同动态的鸟,构成了一幅“百鸟图”。是对事物变化活动的描述,这是动态描写。
4.学习第四段:
(1)自由读第四段。
说说你从哪些语句中读懂了什么。
(由“回头看”、“我感到一点儿留恋”、“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体会到作者的心情是愉快的,感到留恋。)
(3)感情朗读、深化理解
(要读出留恋、赞美之情。)
(三)课后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背诵课文
(从“我们的船渐渐逼近榕树了”到“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第三课时
(一)明确目标
围绕重点,学习表达
(二)目标完成过程
1.过渡: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这篇课文按游览路线写了作者两次到“鸟的天堂”所见到的不同景象。两天的记游,重点不同,方法也有别。那么作者是怎样来写所见所闻的,这是我们这节课学习的重点。
2.投影出示自学提纲:默读思考
集中交流、整理
(1)时间不同:第一次去是在傍晚,第二次去是在早晨。第一次去没有看到鸟,因为天晚了,鸟儿们已经在树上栖息了;第二次去看到了很多很多的鸟儿,因为早晨,鸟儿开始活动了。
(2)因为这棵榕树很大,而且枝繁叶茂、土地湿润、环境安宁,正适合鸟儿做巢生活、农民不许人去捉它们,鸟儿得到了保护,便于鸟类的繁殖,因此它成了鸟儿生活的“天堂”。
3.再读课文,讨论交流。
(1)文中哪些地方是静态描写?哪些地方是动态描写?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①大榕树是静止不动的,文中作者从根、干、枝、叶等部位逐项来写,这就是对榕树的静态描写。如“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缝隙”,“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②作者第二次到鸟的天堂看到的景象,主要写了鸟的活动,是动态描写。如:“到处是鸟声,到处是鸟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
③写文章时,注意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就能把内容写得更具体、更准确,动静结合,可以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4.朗读课文,深化理解。
(三)总结扩展:
1.总结全文,归纳中心。
(本文记叙了作者和他的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时所见到的不同景象,说明大榕树的美丽奇特及被称作“鸟的天堂”是名不虚传的。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赞美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学习了这篇课文,你受到了什么启发?(答案不是唯一的,可让学生畅所欲言。可以理解文章内容,学习本文的写作方法或热爱鸟类,保护环境等某一方面来谈。如:学了这篇课文,我懂了观察事物不但要注意事物的大小,形状,颜色,位置等,而且还要注意事物在不同的时间里静态、动态的变化。)
(四)布置作业
1.摘抄佳句。
2.用“ ”线画出短文中静态描写的句子,
用“--”线画出短文中动态描写的句子
这只青蛙,两只大眼睛鼓得高高的,像两颗晶莹的玻璃球,可机灵了。我把它刚放在水盆里,那长蹼的后腿向后一划,“唰”地一下,就蹿出好远,还溅起点点水花。
七、参考资料
1.榕树:常绿乔木,树干分枝多,树冠大,叶子椭圆形或卵形,花黄色或淡红色,生长在热带和亚热带。多年生的榕树,树枝可长出黑色的根须直垂地下,当它扎入土中时,又成为树干。榕树叶、根、树皮可入药。
2.广东省新会县郊外有一条河叫天马河,河心有一棵巨大的榕树,盘根错节,枝繁叶茂。其覆盖面积之广,世罕其匹;远远望去,就像漂在水面上的一大片树林,引来无数鸟儿栖息其上。当地人称它为“鸟的天堂”。
3.画眉鸟:身体棕褐色,腹部灰白色,头后颈和背部有黑色斑纹,有白色的眼圈,叫的声音很好听。
[鸟的天堂(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篇7:鸟的天堂(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王昆
一、 教学目标设计:
(一)认知目标
1.认识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体会大榕树上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
2.识本文中的动态和静态的描写。
3.感情朗读课文。
(二) 情意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感受南方的优美风光,受到热爱大自然、热爱美的教育。
通过情境创设,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教育学生养成主动读书思考的良好习惯。
二、 教学过程
1. 复习导入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鸟的天堂》,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谁来说说作者去了几次鸟的天的天堂,分别是在什么时候,看到了什么景色?(出示板书)
2. 体会大榕树的美
下面我们重点来学习第一次去鸟的天堂,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看看作者写出了大榕树的哪些特点,你喜欢那些语句,为什么?
1)学生自读,边读边画
2)学生讨论
3)汇报(课件出示相关文字,图片,板书)
3.体会群鸟纷飞的景象
下面我们重点来学习作者第二次去鸟的天堂,看见了怎样的景象,你喜欢那些句子,为什么?
按上一段的学习方法来学
1)学生自读,边读边画
2)学生讨论
3)汇报(课件出示相关文字,图片,板书)
4.小画眉在树上唱些什么,请你想象一下,用你喜欢的方式表达出来。
5.我感受到了小画眉的欢快,也知道同学们理解了课文,那么作者是怎样描写得这样生动具体的呢?(结合读写例话总结表达方法)
6.总结全文
树与鸟,鸟与水结合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多么生
动活泼的画卷呀!这里不仅有树的奇美,有鸟的欢乐
之美,更有人与自然,与动物的和谐之美,所以这里
才是真正的天堂。让我们共同努力,去创造更多的人
间天堂吧!
附板书设计:
7、鸟的天堂
大而茂盛 多而快乐
叶: 多 密 绿 到处 到处
榕树美 鸟
枝干: 枝上生根 数不清 有的 有的 有的
[鸟的天堂(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篇8:鸟的天堂 教案教学设计
《鸟的天堂》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能力:
1、学会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纠正、逼近、做巢、树梢、静寂、应接不暇
2、理解内容,了解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众鸟纷飞的景象。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部分背下来。
4、领悟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静态、动态描写和寄情于景的表达方法。
二、过程方法:
1、读通课文,学习生字新词,理解课文大意。
2、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3、思维拓展,深化主题。
4、领悟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静态、动态描写和寄情于景的表达方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感受文中描写的“鸟的天堂”那人与自然友好相处的和谐之美,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题导入,激发兴趣。
1、齐读课题。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想法?(鸟栖息的地方,鸟的乐园、有很多鸟……发挥学生想象。)
2、这个鸟的天堂在哪儿?你知道吗?(一棵大榕树)
3、介绍资料:这棵大榕树在哪儿?结合你课前查找的资料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吗?(这棵大榕树在广东省新会县的天马河上,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了,每年都长出许多气根,从树枝上倒挂下来,钻进土里,过些日子又长出新的枝干来。这样不断生长,它已长成了榕树林,占地达16亩。被当地人称为“神树”。“天堂中的乐园”。又因为上面栖息着许多鸟,被人们称为“鸟的天堂”。)
4、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跟随巴金爷爷去看一看那棵独特的大榕树。
二、自由读课文,掌握生字新词。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画出不理解的词语。借助工具书解决。
三、检查自学情况。
1、读准字音。
投影出示练习:选择带点字的正确读音。
波浪(bō pō) 缝(fèng féng )隙 一簇簇(cù zú)乐曲(yuè lè)
兴奋(xīng xìng) 应接不暇(yīng yìng) 泊(bó pō)了片刻
2、读生字。重点指导:
梢:形声字,与“稍、捎”区分。
暇:左边是“日”,注意与“瑕”区分。
3、 说说自己理解与不理解的词语。
四、理清文章的脉络。
1、默读课文,思考:巴金爷爷几次经过鸟的天堂?看到的景象有什么不同?
2、汇报交流。
作者两次经过鸟的天堂,第一次看到的是大榕树,第二次看到了许多鸟。
3、理清课文的脉络。
(1)作者是按游览的顺序写的。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2)学生汇报:
课文可以分为四个部分。
(1-4)作者和朋友划船出去游玩。
(5-9)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见到的景象。
(10-13)第二次经过鸟的天堂见到的景象。
(14)作者对“鸟的天堂”的留恋和赞美。
五、分小组合作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整体感知。
这节课,我们就去广东新会县天马河上一个被人们称作“鸟的天堂”的地方去看一看,巴金两次去鸟的天堂,看到的景象截然不同,第一次看到的是(学生接:大榕树),第二次看到的是(学生接:鸟)
3、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快速阅读课文,体会一下榕树给你什么感受?鸟儿又给你什么感受?
(榕树--大、茂盛;鸟--多、欢快)
二、重点感悟。体会榕树的奇特美和群鸟纷飞时的壮观景象。
(一)请同学们选择你喜欢的部分,抓住重点词句深入体会,体会后放出声音有感情地朗读出来。用朗读的形式加以汇报。
(二)汇报交流。
大榕树
1、指名读表示榕树大的句子,并谈体会。而后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这回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
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
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从远处看,就像一棵大树卧在水面上。
2、表示榕树的茂盛。指名读句,谈体会。而后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的上面,不留一点缝隙。
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树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3、看课件:榕树的大与茂盛。
4、请学生反复朗读这部分内容,突出重点词句,体会榕树的特点,在读中表达出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与感受。
鸟
1、播放课件录相:“群鸟纷飞”的场面。使学生形象地感受这部分的动态美的描写。
2、导语,让我们走进课文,欣赏热闹的场面。请你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尽情地感受这部分所描绘的美。
3、再次默读课文,思考:从哪些重点语句中能够体会出这里的鸟儿多?
4、学生汇报。
5、教师借机指导,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树上还有什么姿态的鸟呢?(学生发散想象。)
6、看到这么一棵奇特的榕树,领略到树上鸟儿欢腾的场面,作者又发出了怎样的感叹呢?
学生齐读。(投影出示)
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1)从这句话中,你发现了什么?
(第一个鸟的天堂有引号,而第二个则没有。)
(2)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呢?有什么不同的含义吗?
(第一个鸟的天堂指的是这棵大榕树,第二个鸟的天堂指的是真真正正鸟的天堂。鸟儿在这里栖息繁衍,过着幸福的生活。)
7、再读课文这一部分,体会热闹欢快的场面。
三、了解榕树成为鸟的天堂的原因。
1、什么原因使这棵大榕树成为了“鸟的天堂”呢?
2、学生根据查找的课外资料或其它知识加以介绍分析。
3、小结:榕树的枝繁叶茂为鸟类提供了生存空间、食物、水分,当地的居民爱鸟、护鸟,同时鸟的粪便成为榕树生长的有机养料。使这棵榕树长得愈加的繁茂。
四、思维拓展,深化主题。
1、请你以导游或小鸟儿的身份,向游人介绍这里的景象。介绍的形式可以自由选择。如写导游词、写诗,顺溜……。
2、学生分头准备。
3、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学习的感受。汇报交流。
五、总结全文。
大榕树被大自然赋予了旺盛的生命力,成为了鸟的天堂。作为人类也要保护动物。保护环境,保护大自然。
六、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根据课堂上所的写一段导游词。
[鸟的天堂 教案教学设计]
篇9:《鸟的天堂》教案及教学反思
《鸟的天堂》教案及教学反思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认识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体会大榕树上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受到热爱大自然、热爱美的教育。
2.学习课文描写景物静态和动态的方法。
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练习用“陆续”、“应接不暇”造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从“我们的船渐渐逼近榕树了”到“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教学重点、难点
1.体会“鸟的天堂”的含义。
2.了解大榕树的外形特点,认识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
3.学习描写事物静态和动态的方法。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初读课文,理解课题的含义及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学习生字、新词,着重理解课后练习中词语的意思。
(三)按照游览的顺序给课文分段,并说出各段的主要意思。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理解课题含义及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给课文分段并归纳各段段意。
三、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了解课题含义及课文主要内容。
1.解题。
板书课题后,让学生思考两个问题。
(1)天堂常用来比喻什么?
(2)鸟的天堂指的是什么?
(天堂常用来比喻美好的生活环境。鸟的天堂是指能让鸟生活得美好、快乐的地方。)今天我们将和著名的作家巴金爷爷一起到“鸟的天堂”去欣赏美丽的南国风光。
2.学生自学生字、新词,理解课后词语的意思。
(提醒学生注意读准以下字的字音:“颤”读ch4n,“应接不暇”中“应”读y@ng。“一簇”中“簇”读c),“隙”读“x@”。理解读读写写中的词语。灿烂:光彩鲜明耀眼。陆续:表示先先后后,时断时续。逼近:靠近、接近。茂盛:植物生长得多而茁壮。留恋:不忍舍弃或离开。应接不暇:形容来人或事情太多,接待应付不过来。)
3.检查学生自学字、词情况。
(二)研究课文的写作顺序。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边思考:
(1)作者到“鸟的天堂”去过几次?分别在什么时候?
(2)每次去都看到了什么景物?每次去时的感受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3)用“”给课文分段,并说出各段的段意。
2.听完教师范读课文后,学生回答思考题。
((1)作者到“鸟的天堂”去过两次。第一次是在黄昏,第二次是在早晨。(2)第一次看到了大榕树,没有见到一只鸟,认为“鸟的天堂”里没有鸟,有些失望。第二次看到了许多鸟,感到“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因为作者两次去时看到的景物不同,所以思想认识会有这样的变化。(3)课文按作者游览顺序记叙,可以分为四段来理解。第1段<第1至4自然段>:讲作者和朋友们划船出去游玩。第2段<第5至9自然段>:写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时看到的景色。第3段<第10至13自然段>:讲作者和朋友们第二天又一次经过“鸟的天堂”时所看到的情景。第4段<最后一个自然段>:讲作者对“鸟的天堂”的留恋和赞美。)
(三)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书写课后读读写写中的词语。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学习第1、2段课文内容。
(二)认识事物的静态,感受“鸟的天堂”的静态美。
(三)理解课文,能说出重点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四)背诵课文(从“我们的船渐渐逼近榕树了”到“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认识事物的静态,感受“鸟的天堂”的静态美。
(二)理解课文,能说出重点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过程
(一)学习课文第1段。
1.指名学生读第1段。
(1)有什么不理解的问题吗?
2.课文是怎样描写“我们”出游的时间和心情的?
(“吃过晚饭”、“热气已退”、“太阳落山”表示夏日的傍晚,也就是“我们”出游的时间。“自茫茫的水上没有一点波浪。”这是讲水面很安静,没有风和过往的船只。“三支桨有规律地在水里划,那声音就像一支乐曲。”说明四周幽静,没有一点声响,只有木桨拍打水面的声音。反映了“我们”出游时心清十分愉快。)
小结:晚饭后我们划船去玩。
(二)学习课文第2段。
1.学生默读第2段。思考,讨论。
(1)我们第一次出游,经过鸟的天堂时看到了什么?
大榕树。)
(2)这段课文中主要描写了大榕树什么特点?
(一个是大,另一个是美。)
(3)课文里哪些地方说明榕树大?
(在第4自然段开头交代“河里很宽”,这里为什么会变窄呢?让学生找出有的句子读出来。“一簇簇树叶伸到水面上”,原来河面给树叶占去了,所以变窄。另外,由于当时离得远,所以当“我”说许多株时,“我的朋友”有的说是一株,有的说是两株,到底是几株呢?找出课文中的语句“我们的船……真是一株大树”。为什么作者开始把它看成许多株?“不可计数”是什么意思?)
(4)课文里哪些地方又写了榕树的美呢?
(请学生画出课文中的语句,读出来,说说对这些语句的体会。“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从远处看,就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句话是写大榕树静态的美,前半句是写实实在在的事物,后半句中“新的生命在颤动”这是作者的感觉,也就是大榕树静态的美,给作者带来的美的感觉,“颤动”并非真的在动,那每一片树叶都是那么绿,作者仿佛看到它们在霞光中一闪一闪的。)
(5)作者对这棵大榕对流露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你从哪些句子里体会出来的?(“这美丽的南国的树”这句话,赞美了生长茂盛的大榕树,表达了作者的喜爱之情。)
(6)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第7、8自然段。(可以先出示投影,放配乐朗诵,让学生体会朗读时的语气和感情。然后让学生用赞美和喜爱的语气试着朗读。)
(7)指名读第9自然段。思考:作者说“鸟的天堂里没有一只鸟。”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当时怎样的心情?
(因为是黄昏时分,所以鸟儿栖息了,而且大榕树树大枝叶稠密。作者没有见到鸟。当时心情很失望。作者虽然没有见到鸟,他却被这株美丽的大榕树深深地迷住了。)
(三)指导背诵第7、8自然段。
小结:我们随着作者第一次经过了“鸟的天堂”,看到了一株美丽的大榕树。它枝繁叶茂,长有许多枝,静静地卧在水面上,充满着无限的生命力。作者从榕树的大,以及枝干、叶的形状、颜色、榕树的位置等方面来描写。这样的描写叫什么?(静态描写)我们通过这部分课文的学习已经欣赏到了一幅美丽的静态图。作者感到遗憾的是:第一次来到“鸟的天堂”,却没有看到一只鸟。
(四)作业。
背诵课文(从“我们的船渐渐逼近榕树了”到“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第三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学习课文第3、4段。
(二)认识事物的动态,感受“鸟的天堂”的动态美。
(三)理解课文,能说出重点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四)用“陆续”、“应接不暇”造句。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认识事物的动态,感受“鸟的天堂”的动态美。
(二)理解课文,能说出重点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教程
(一)结合课文内容说一说作者是怎样对大榕树进行静态描写的?
(作者第一次来到鸟的天堂,没有看到一只鸟,却看到了一株又大又美丽的大榕树。作者由远及近地记叙了大榕树的长势,记叙了榕树树枝、叶、干、根的样子。这是作者在静态情况下的观察、描写。文中写到:“一簇簇枝叶伸到水面上”,“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写出了大榕树既大又枝叶茂繁。还写到大榕树生长茂盛,“正是茂盛的时期”,叶子多而密。“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缝隙。”叶子不仅多、密而且颜色鲜艳、明亮、富有生命力。“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作者通过认真观察,对大榕树进行了这些静态的描写。)
(二)学习第3段课文。
1.分组朗读课文第10、11、12、13自然段,想一想,作者第二次来到鸟的天堂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与第一次去鸟的天堂有什么不同?
2.指名四人各读10、11、12、13自然段。
3.思考、交流:
(1)作者和朋友第二次来到鸟的天堂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起初周围是静寂的。后来忽然起了一声鸟叫。我们把手一拍,便看见一只大鸟飞了起来。接着第二只、第三只。”从这些语句中可以看出作者和朋友第二次来到鸟的天堂听到了鸟叫,看到了鸟飞。)
2.把作者描写树上变得热闹了、鸟的大小、颜色、动作的句子画在书上,读出来。
(描写树上变得热闹的句子:“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描写鸟的大小、颜色的句子:“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描写鸟的动作的句子:“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
3.作者看到这么多大小不一、颜色各异、动作千姿百态的鸟后,有什么感受?
(“我”由于景色精彩看不过来而感到“应接不暇”。“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看见了那只,另一只又飞起来了”。反映“鸟的天堂”的热闹场面,写出了作者迷恋这种景色,看也看不够的心情。)
4.“一只画眉鸟飞了出来,被我们的掌声一吓,又飞进了叶丛,站在一根小枝上兴奋地叫着,那歌声真好听。”有感情地朗读这一细节描写,说说这段描写表现了什么?
(既写出了这只小鸟的可爱、机灵、富有生气,又反映了作者的美好情趣和愉快的心情,也说明了这里确实是鸟的天堂,鸟儿可以在这自由自在的生活。)
小结:这一段课文,作者不仅描写了鸟的大小、颜色,而且着重描写了鸟的活动,描写了事物的动态,展示了一幅鸟的天堂的动态美的图画。
(5)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第3段课文,体会鸟的天堂的动态美,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学习课文第4段。
1.指名学生读第4段。
2.“当小船向着高塔下面的乡村划去的时候,我回头看那被抛在后面的茂盛的榕树。”一句中的“回头看”是什么意思?
(这句话中的“回头看”,是没有看够、舍不得离开的意思,因为大榕树的茂盛和众鸟栖息的场面是作者平生第一次看见的,他被这美丽、奇妙的景色深深地吸引住了,一点儿也不愿离去。)
3.读句子“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第一个“鸟的天堂”为什么加引号,第二个为什么不加引号?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昨天不是没有鸟而是我的眼睛没有看到,因为去的时间是黄昏,鸟都栖息了,再加上大榕树的枝叶繁茂,所以没有看到。而第二次是早晨去的,鸟都欢快地飞出来。作者见到的确实是鸟的天堂。第一个“鸟的天堂”加引号,指的是茂盛的大榕树。第二个不加引号,是用天堂来比喻这里对鸟儿的栖息繁衍再合适不过的.地方,是名副其实的鸟的天堂。)
4.用留恋、赞美的语气齐读最后一段。
5.作者在文章第一部分里写“‘鸟的天堂’里没有一只鸟”,在文章的结尾时又说:“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这样写有什么巧妙的用心?
(这样写文章前后照应,更加突出了作者对鸟的天堂的发自内心的赞美。)
(四)学生闭上眼睛,老师放配乐朗诵全课文录音,让学生边欣赏边回忆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在文章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1.听后,讨论:
(1)为什么这株大榕树能成为鸟的天堂?
(可以归纳:①从第2段课文的描述中可以看到大榕树枝繁叶茂,很适合鸟儿生活。②从“当地农民不许人去捉它们”看出鸟儿在这里很受保护。③从“三只桨有规律地在水里划,那声音就像一支乐曲”可以看出这儿环境幽静。)
(2)为了更好地保护鸟类,不破坏美好的自然环境,我们该怎么做?学完这篇课文后,在这个问题上说说你有什么体会?
(不乱捕捉鸟,不乱砍伐树木。)
2.下面请同学们做练习。(出示小黑板。)
小结:巴金爷爷的这篇文章很值得我们细细品读,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的喜爱、留恋、赞美之情。文中有情有景,情景交融;有静有动,相映成趣,给我们留下了极为美好的印象。文中有许多片段写得极为精彩,希望同学们把这篇文章背诵下来。
(五)作业。
1.建议把这篇课文背诵下来。
2.用“陆续”、“应接不暇”两个词语造句,写在作业本上。
教学反思
巴金的《鸟的天堂》是一篇脍炙人口的文章.课文描写了两次到鸟的天堂看到的景象:榕树枝繁叶茂,众鸟欢乐歌唱.文中描写动静结合,韵味十足,遣词造句精妙,表达感情细腻.这篇文章文质兼美,作者深情地向人们展示了自然界的美好:以朴实优美的语言赞颂了这自然景观.
在这篇课文的教学中,我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用几个关键性的问题带起整篇课文的学习。首先,在课文的整体感知阶段,要求带着问题默读课文:作者和他朋友几次去了鸟的天堂?每次看到什么不同的景象?为什么?学生通过默读,通过思考,通过讨论和交流,在老师的引导下,解决以上的问题。当以上的问题解决后,文章的结构和脉络基本上就已经清晰了。另外,在整体感知过程中,我还穿插对意义段的教学,由于学生是通过自主思考和讨论得出以上问题的答案,所以,在尝试提问学生关于分意义段的问题的时候,学生都能够正确地回答。第二,在突破课文重点和难点的过程中,我也采取了提出主要问题,层层深入的方法。根据课后练习,提出问题:我有一些问题想提出来和大家讨论。如,课文里五次提到鸟的天堂,为什么有的加了引号,有的没有加呢?先让同学们讨论“鸟的天堂”和鸟的天堂的区别,再引出“鸟的天堂”(大榕树)之所以成为鸟的天堂的原因。从课文里面找出能体现大榕树的特征的相关语句,并通过感情朗读、讲解等方式,发现和感悟大榕树的特点;另外,在“鸟的天堂”里生活的小鸟有什么特点呢?我也通过让学生自主发现,自由发表意见,自由说出理由来想象鸟儿在“鸟的天堂”里生活的快乐和自由。最后,
让学生说感想,说说他们对“鸟的天堂”的感想,提出问题:如果你有机会去“鸟的天堂”旅行,你会怎么做?通过对问题的讨论和回答,再次感受“鸟的天堂”的美。
总的说来,这篇课文的教学上,我能够尝试放手让学生自主发现,因为自己发现的东西才是自己的,内化的,而从课后提问和课后习题的反馈情况来看,这种方法是十分有用的,学生真正学到属于他们自己的知识,不是被硬塞进去的
篇10:鸟的天堂 教案教学设计
淮南市潘集区齐王庙小学 王龙
3月
一、依据课标,说理念
整个教学过程,以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为核心,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积极倡导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在学生品析、感悟、体会的基础上,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紧扣特点,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文章记叙了作者和他的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所见到的不同景象,表现了大榕树的庞大、茂盛,以及被称作“鸟的天堂”的名不虚传,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中这种生命现象的热爱和赞美。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是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这篇课文表达上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抓住景物特点,进行静态和动态的描写;第二,借景物描写表达感情与直接表达感情的方法相结合。
(二)学情分析
由于学生的阅历、生活体验的差异,平时观察景物的模糊性,造成学生理解上的困难。
(三)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作者和他的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所见到的不同景象。
2.通过入境、入情、入心的阅读方法,使学生初步领悟作者描写景物和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
3.感受文中描写鸟的天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之美,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
感悟体验大榕树的特点和鸟的特点。体会大榕树硕大无比和充满生机的美丽,以及群鸟快乐自由的生活。
三、联系实际,说策略: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精神,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我采用以下的教法和学法:
1、说教法:
①阅读感悟法: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尊重学生阅读的个性化行为,设计有目的、有层次的阅读实践。鼓励学生多角度有创意地谈感受,读中感悟,悟中美读。
②情境教学法:由于本文语言精美,文中有画。教学中,创设激发学生兴趣的情境(或生动的语言描绘情境;或播放音乐渲染情境;或展示画面再现情境),把学生带入“情境”中体验,使学生对文中“鸟的天堂”产生亲近感,获得更丰富的认知感受。
2、说学法:
①合作学习法:合作学习,是课程标准积极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它能促进不同的思维碰撞,形成对鸟的天堂的美的多元解读,丰富文本的内涵,渗透做人要做一个善于合作的人的教育。
②读想结合法:让学生学会一边阅读一边想象画面,有助于他们深入理解榕树的大、茂盛,鸟儿的多、快乐,感受文字的精彩和画面的妙不可言,享受语言,从而为运用语言作准备。
四、情景交融,说流程
我的教学流程分以下几步:
(一) 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我设计了这样一段导语:自古以来,人们对幸福都充满着无限的憧憬,都渴望拥有天堂般的生活。今天,我们将一起到天堂去看一看,不过,这不是人的天堂,而是鸟的天堂(板书课题)。自己读一读课题,看到这个课题,你会产生哪些疑问?或者说你会想到些什么?
(二)初读课文,理清思路
1、学生自读课文,教师出示要求:
⑴ 读准字音。
⑵ 想想作者去了几次鸟的天堂,看到的景象有什么不同?
(三)汇报交流,感知课文
1、指名朗读课文,注意正音。
2、指名回答,师相机板书。
(四)学习第一次去“鸟的天堂”
1、我让学生自由读写描写大榕树的这一部分,边读边想边画,读完以后,想一想,说说你有哪些体会收获?
(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
指名汇报,让学生找出具体的语句感悟体验,此时我指导学生重点理解:“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结合回答板书:大而茂盛)
(注意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感受榕树的大,茂盛,特别是注意肯定,鼓励学生一些好的理解句子的方法。)
2、默读课文这一部分,然后闭着眼睛,双手平放桌上,听教学录音,注意想象这时眼前呈现的景象。
(此处重在进一步引导学生体会感悟榕树的特点和美丽的景象。)
3、出示大榕树挂图,指导学生看图,教师简介“鸟的天堂”。
(五)指导有感情朗读
1、练习有感情朗读这一部分课文。
(此处多找几位学生读,读中悟情,我注意评价,从而激发学生的情感。)
2、我采用如下方法过渡:看到这么美丽的南国的树,请你展开丰富的想象,这时你最想怎样?
(老师也想变成一只小鸟,到大榕树上安家落户,这样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情感。)
(六)自学第二次去“鸟的天堂”
1、我让同桌之间运用当才的学习方法,合作学习第二次去“鸟的天堂”的部分。
2、检查自学效果,结合回答板书(多而快乐)。
(这时我多找几位同学发言,让每个学生都有成功感。当然,我应注意评价。)
3、出示“群鸟纷飞”的挂图,我让生心无杂念地看图,请同学说出你看到的动景。
(此处旨在引导学生感悟“群鸟纷飞”的“动景”。为下节课学习写作方法打下基础。)
4、让学生看图,听这一部分的教学录音。
(旨在创设情境,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情感。)
(七)有感情地朗读这一部分。
1、练习有感情地朗读。(注意评价。)
2.最后我又设计了一个问题,说说你想对这儿的鸟儿说些什么?
(此问题主要引导学生体会鸟儿的快乐,进一步感悟人与自然的和谐。)
(八)总结全文
(九)作业
五、根据内容,说板书
板书设计是课文的缩影,展现了重难点在动态中突破的过程,我以两次去“鸟的天堂”为线索,抓住榕树的大而茂盛和鸟儿的多而快乐进行板书,渗透按一定顺序、抓住特点观察景物的方法和寄情于景的表达方法,充分体现了精读课文的特点。
一见:榕树 大而茂盛
鸟的天堂
二见:鸟儿 多而快乐
[鸟的天堂 教案教学设计]
篇11:《鸟的天堂》教案
一、设计理念:
《鸟的天堂》是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课本(浙教版)第十册第五单元的阅读课文。本单元教学提示指出:文章里写的事物,有的是作者直接看到的、听到的、有的是作者由这些事物引起的联想。阅读中分辨作者的见闻和联想,可以提高我们理解和欣赏语言的能力。教学时,我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积极采用合作、自主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阅读中真正领悟文章包含的美,培养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技能目标:
能分辨课文中的见闻和联想,初步认识联想的作用。能用看到......想到......的句式说话。
(二)情感目标:
感受作者眼中鸟的天堂的美丽景色。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当你驻足在温馨的家中,停留在爱的港湾时,你就会觉得自己生活在幸福美好的天堂。那么,鸟类栖息的天堂又是一副怎样的景象呢?这节课我们继续来研究课文。(板:鸟的天堂)
(二)导学第一段。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好第一段。
2、再读,并说说你从什么地方读懂了什么。热气已经退了说明了什么?
3、找出描写景物的句子读,读出美的感觉。
小结并过渡:在美丽的黄昏和好友荡舟游玩,的确是件非常惬意的事。船慢慢向前驶着。他们到了哪里,看到了什么呢?
(三)导学第二段。
1、自由读,说说他们到了哪里,看到了什么。
2、你觉得榕树怎样?用我从......体会到......的句式体会榕树的大、奇、美。并且美美地读一读。
3、重点研读8、9小节。
(1)小组合作学习:
①用不同符号划出作者的见闻和联想。(板:见闻联想)
②用看到(或听到)......联想到......的句式说说作者的见闻和联想。
③对作者的见闻和联想进行分析,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1)反馈。
重点出示:
①现在正是枝叶繁茂的时节。这棵榕树好象在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
A、抓住重点词枝叶繁茂、全部来研读句子。写出了什么?(板:枝叶展示生命力)
B、指导朗读。该怎么读才能读出枝叶在展示它的生命力?
②那么多的绿叶,一蔟堆在另一蔟上面,不留一点缝隙。翠绿的颜色明亮地在我们的眼前闪耀,似乎每一片树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A、画画。用你手中灵动的笔把这棵榕树的叶子画下来。
B、抓重点词研读句子。(板:绿叶生命在颤动)
C、指导朗读。指名读评读齐读
小结:看到这美丽的树,作者发出了由衷的感慨:这美丽的南国的树!请你用赞美的语气来朗读这句话。
③仿写。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许多美丽的景物让我们留恋忘返。现在你们就放眼大自然,用看到(或听到)_____,联想到_____的句式说话。
4、回归课文。填空:鸟的天堂是____。说它是鸟的天堂,是因为____。第一次经过这里时,感到奇怪的是_____,那是因为____。(结合作者当时去的时间是傍晚)
(四)总结。
朗读课文第一、第二段。作者第二次经过鸟的天堂又有什么发现呢?
评:本教案在设计上有以下三个特点:
1、紧扣单元训练重点。单元提示指出,阅读中分辨作者的见闻和联想,可以提高我们理解和欣赏语言的能力。在设计教案时,我始终抓住作者的见闻和联想展开教学,让学生用看到(或听到)______,联想到______的句式对作者描写的景物进行分析,并用该句式进行仿写,进一步提高学生分辨见闻和联想的能力。
2、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本教案积极采用合作、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和谐的氛围中理解和运用语言,使语言文字的训练达到新的高度。
3、以读为本的教学理念。采用抓重点词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美美地读、赞美的语气读、齐读等各种朗读方式,提高学生的朗读和欣赏语言的能力。
篇12:《鸟的天堂》教案
一、教材分析:
《鸟的天堂》是巴金先生的作品。作者记叙了他和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的所见所闻,具体描写了傍晚静态的大榕树和第二天早晨群鸟活动的景象。宽阔清澈的河流,充满生机的大榕树,活泼可爱的小鸟,构成了一幅高雅清幽的风景画,展示了一派美丽动人的南国风光,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生命力的热爱和赞美。
二、学习目标:
1、认识“浆、耀”等14个生字,会写“隙、暇”等8个字,能正确读写“应接不暇、不可计数”等12个词语。
2、领悟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静态、动态描写和寄情于景的写作方法。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文中描写的“鸟的天堂”中人与大自然友好相处的和谐之美,激发热爱自然的情趣。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鸟的天堂”的和谐之美。
教学难点:
领悟作者静态、动态描写的写作方法。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课文阅读资料
五、课时安排
2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课件出示“天堂”,提问:你认为天堂是个怎样的`世界?
(比喻美好的生活环境,没有烦恼,只有快乐的地方,那地方如仙境一般。)
2、那“鸟的天堂”是个怎样的地方呢?(鸟的天堂是指能让鸟生活得美好、快乐的地方。)今天我们将和著名的作家巴金爷爷一起到“鸟的天堂”去欣赏美丽的南国风光。
3、课件出示课时目标。(我们通过学习课文要达到这些学习目标,你们有信心吗?)
课时目标:
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学习课文中的生字、新词;理清课文层次;初步了解课文描写大榕树的方法。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文,学习生字词
(现在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完成学习任务,课件出示自学提示。)
自学提示:
(1)轻声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课文,读不通的多读几遍。
(2)把画出来的词语先自己读一读,再读给同桌听。
(3)想办法记一记方格内的生字,难写的字在方格下面用手多写几遍。
2、检查自学情况
(1)检查字词
(看同学们学的这么认真,老师想看看你们学的怎么样。谁能领着大家读一读这些词语)课件出示词语:灿烂、白茫茫、船桨、规律、一簇簇、不计其数、榕树、缝隙、照耀、应接不暇、颤动、静寂、抛在后面。
(2)指导生字书写“耀、律”
3、检查读文
(同学们的字词认读非常好,相信同学们课文也一定读的很棒,我们叫几位同学来展示一下。)
三、理清层次
1、课件出示自学提示,学生读文
(大家把课文读的这么流利,说明同学们课前预习很充分,接下来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解决一下几个问题。)
2、学生汇报(两次。第一次看到茂盛的大榕树,却看不见一只鸟:第二次看到了许多鸟。)
3、划分段落
找出第一次去和第二次去的段落。我们把作者两次游览“鸟的天堂”的重点段各为一大段,其余的前面为一大段,后面的为一段,那么课文可以分为4大段,同学们浏览一下课文,这几大段写了什么?
4、小结方法
理清结构可以先把重点内容提取出来,再看其他内容可以怎样归并,这样可以很轻松地理清作者的思路,这种方法叫“提取重点段”。
5、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我们理清了作者的思路,同学们能不能看着大屏幕来概括一下课文的主要内容。)
四、理解感悟榕树的奇特美
(我们知道作者和朋友两次来到鸟的天堂,看到了美丽的榕树以及纷飞的群鸟。下面就让我们跟随作者去看看那一株不平凡的大榕树吧!)
1、把描写大榕树的句段找出来,读一读,好好体会榕树给你什么感受?可以同桌间互相读,谈体会。
2、学生自学交流,教师指导。
3、汇报交流。
(1)大:
a、“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
①从“不可计数”体会出榕树枝干数目很多,说明树很大。
②重点体会“真”字。
两个“真”有什么不同呢?听老师读,体会一下。
出示投影:本来的,实际的。
真清楚,明白。
确确实实。
学生体会出:第一个“真”意思是本来的,实际的。第二个“真”指的是确确实实。应读出惊叹的语气。
b、“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
出示图片:谁来指一指哪些是气根?(体会根上生枝,枝上又生根,独木成林的景观。)
c、“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从远处看,就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
这株大榕树占地面积有多大呢?谁查找到了这方面的资料?(学生答:16亩地。)课下大家丈量了教室的面积,大家计算一下:合几个教室?
经过换算,你有什么感受?(简直太大了。)
(2)茂盛,生命力旺盛。指名读句,谈体会。
a、“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的上面,不留一点儿缝隙。”
不留一点儿缝隙,说明树叶多。重点体会“堆”。请同学们演示,说明叶多而密。
“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b、(从中我们体会到榕树的生命力旺盛,生机勃勃。)
4、因为是黄昏时分,所以鸟儿栖息了,而且大榕树树大枝叶稠密,作者没有见到鸟,有些失望。但他却被这株美丽的大榕树深深地迷住了,作者不禁从内心深处发出感叹: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5、看录像:榕树的大与茂盛。
6、小结写作方法。
我们随着作者第一次经过了“鸟的天堂”,看到了一株美丽的大榕树。它枝繁叶茂,静静地卧在水面上,充满着无限的生命力。作者从榕树的大,以及根、叶、干、枝的形状、颜色、大小等进行了描写,这样的描写静态描写。我们通过这部分课文的学习已经欣赏到了一幅美丽的静态图。
五、课后作业
背诵喜欢的段落。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导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感受到了大榕树的奇特、美丽。其实在这棵树上栖息着成千上万只小鸟。第二天清早,作者又来到这里,有幸目睹了百鸟欢腾,群鸟纷飞的情景,你们想看吗?(想)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鸟的天堂》这一课,通过学习我们要完成这些学习任务。
课件出示——课时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
2、初步了解课文的写作方法。
3、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赞美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二、理解感悟群鸟纷飞的景象
点击课件——百鸟纷飞图。
作者第二天又一次经过了“鸟的天堂”,他看到了什么呢?(鸟)同学们快来根据自学读读课文的10—13自然段吧。课件出示自学提示。
1、学生自由读课文,思考:作者看到什么景象?
2、再读课文,把你喜欢的句子画一画,再与你的同桌说一说你有什么感受?
3、学生自读课文,互相交流。
4、汇报交流:把你最有感受的句子读给大家听,说一说你感受到了什么?
①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
两个“到处”说明鸟多。
②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花的,黑的”看出颜色多,“有的?有的”可以看出的鸟的姿态很多。
③我注意地看着,眼睛应接不暇,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看见了那只,另一只又飞起来了。
解释和体会什么是应接不暇?说明鸟多,看不过来。(看清楚了?,又错过了?这真令作者的眼睛应接不暇啊!)
④一只画眉鸟飞了出来?那歌声真好听!
兴奋的叫说明鸟很快乐。
“鸟的天堂”里有许多鸟,可作者为什么只具体写一只画眉鸟呢?这就是我们曾经说过的点面结合的表达方法。这只画眉鸟就是这里的点,许许多多的鸟就形成了面。以一只画眉鸟展示鸟儿们的自由快乐,让我们感受到了群鸟欢腾的壮观景象,这又叫动态描写。那么前面的大榕树就属于(静态描写)。动静结合是本文的又一表达方法,在今后的写作中,同学们要善于运用这两种表达方法。
5、下面请同学们看一看录像中的大榕树鸟儿那么多,那么热闹的景象。
6、看了这段录像你有什么感受?
7、指导朗读。
a.读好的,老师马上说:老师感觉到你刚才这里的短句子读得特别好,像跳舞似的,你能说说你为什么这样读吗?
b.读不好的,老师说:老师觉得这句子写得很特别,你看都是两个字两个字的短句组成,你想想怎么读才能读出韵味来。
c,师读后,师点评:
对呀,大大小小,各种颜色,还用了四个短句子就写出来了,读起来多有节奏感啊,就像刚才同学说的像跳舞似的。好,现在你能读好了吗?老师相信你一定能读好的。
d.13小节呢?你能读出“应接不暇”吗?好,试试看。
三、引导质疑,感悟“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
师:看到这么一棵奇特的榕树,看到树上鸟儿欢腾的场面,巴金爷爷还真舍不得离开。
篇13:《鸟的天堂》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会三个生字:荡、桨、暇。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纠正、逼近、做巢、树梢、静寂、应接不暇。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中自己喜欢的部分。
3、默读课文,理解内容,感受文中描写的“鸟的天堂”那人与自然友好相处的和谐之美,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4、领悟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静态、动态描写和寄情于景的表达方法。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板书:
天堂
你知道怎样的地方是“天堂”?
板书:
鸟的天堂
能被称为“鸟的天堂”的地方是怎样的?
二、自习,交流,理清课文顺序
1、要求:
读准生字词语,读通读顺课文。认真读读课文,想想鸟的天堂指什么?作者去了几次,看到的景象有什么不同?
2、准备好课前收集到的有关鸟的天堂的资料。
2、学生轻声读,思考,交流。
三、学习第一部分
抓住有关段落词语,初步感受榕树的巨大,叶子的可爱,作者轻松愉快地心情。
四、自学课文
1、说说喜欢哪些描写,有什么感受。还有什么疑问,想想该怎样解决。
2、学生自学,准备下节课交流。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多媒体出示“榕树”图片,说说从上节课的学习中了解到了什么内容。
二、学习“鸟的天堂”
1、师:夕阳西下,落日的余晖洒满天际;桨声悠悠,如动听的乐曲,湖面平静无波。我们远远地望见了那茂盛的榕树,现在我们的船渐渐逼近榕树了。请同学们认真倾听,仔细地看,我们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了……
(师投入而且跟屏幕相配,配乐朗读7、8节。)
师:你看到了怎样的榕树?
(定位:初步感受茂盛,说得简洁些,一两位学生就可以了。)
师:那我们就来学习7、8小节,自由朗读描写榕树的段落,你觉得榕树很美的句子多读几遍,体会体会,写上批注。
(教师巡视了解学生学习情况。)
2、师:你们体会到榕树美在哪里?谁来说说。
⑴体会榕树的奇特之美:
出示:
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枝上又生根,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就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
师:(学生交流到“不可计数”。)你说说“不可计数”的意思──出示:枝藤缠绕的图片──用书上的一句话来说,就是:“枝上又生根,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描绘一下画面(这些像绳子一样垂下来的枝条叫气根,气根越长越长,渐渐伸向地面扎进泥土里,支撑着榕树硕大的树冠。)结合学生所说的气根的特点,这样枝干交错在一起,分不清哪是主干了,就叫“盘根错节”。
师:你见过这样奇特的榕树吗?请学生读这一句“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学生突出“真是”。)评价:真的是第一次看见这样奇特的树,你很惊讶。还有别的读法吗?──(学生突出“大树”。)评价:听出榕树确实很大。还有别的读法吗?──(学生突出“一株”。)说说你要表达什么意思?(是一株榕树,而不是开始说到地许多株,或是两株。)──语文就是这样有意思,不同的读法我们可以表达出不同的感受。
⑵体会榕树的奇特之美:
师:榕树的奇特之美还表现在哪里?
(学生交流到“卧”,“从远处看”。)
评价1:
这一卧多少面积?(十几亩)比操场还大呀!
评价2:
从远处看就有那么大,从近处看该有多大呀。
评价3:
你体会到了榕树壮观之美、奇特之美。
齐读引导:
俗话说:独木不成林。然而大自然却为我们展现了“独木成林”的景象,榕树多奇特呀。
出示:
独木成林
读词,读出榕树的壮观奇特之美。
(生一起读句。)
3、出示:
榕树正在茂盛的时期,好像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缝隙。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师:榕树之美还美在哪里呢?
⑴生:榕树的枝叶很多,“一簇堆在另一簇”很美。
师:你能把它读出来吗?──这就叫“茂盛”。
结合交流(卡片出示词语:枝繁叶茂)──再读句,评价:“榕树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真是:“枝繁叶茂”──再读词语“枝繁叶茂”──谁再来读。
(看谁能在脑海里再现榕树的枝繁叶茂。)
⑵生:读“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感受到叶子绿得好美,充满生命活力。
师:1、你来读读,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象,霞光掩映下榕树是怎样的?谁来说说你还感受到什么?
再读。
朗读过渡:(一两位学生读后。)夕阳的余晖里,微风的吹拂下,波光的反射中,每一片绿叶都在闪闪发光,多么奇妙!看来我们每个人对这句话都有自己独特的理解和感受。自由朗读这一段,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
谁来读这段话?
一生读后配乐再读,齐读。
4、总结过渡:
师:巴金先生不愧是语言大师,了了数笔,榕树那宁静、充满生命活力的美像一首优美的诗静静流入我们的心田。难怪作者会情不自禁地发出赞叹:“这……”
师:生个别读后评价:陶醉了;赞叹啊;听出来了,你们把自己的感情融进去了。因为这也是我们发自内心的赞美……
生: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师:这不仅是赞美榕树,赞美南国,更是赞美神奇的大自然……
生: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板书:
这棵榕树啊!
三、学习“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
1、师:朋友们告诉我这里是“鸟的天堂”,刚才我们和巴金先生一起欣赏了这株茂盛的奇特的榕树,遗憾的是没有看见鸟儿的踪影。第二天清晨,我们再一次来到这里,请自由朗读11~13节,说说你感受到什么?像刚才学习榕树那段一样抓住重点词句多读读,体会体会,呆会儿请你来说说,读读。
2、交流喜欢的句子:
⑴起初周围是静寂的。后来忽然起了一声鸟叫。我们把手一拍,便看见一只大鸟飞了起来。接着又看见第二只,第三只。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扑翅膀。
师:谁先来交流?
生:我从这一句感受到鸟儿真多,这里真热闹啊!
师:你来读──谁来说说,听了他的朗读,你感受到什么?
(感受到鸟儿欢快,种类多。)
请你来试试,读出作者的惊喜。
师评价:
昨天没见到鸟儿很遗憾,这次见到这么多欢快的鸟儿该多高兴,再读。
生评价:
从同学的朗读中感受到什么?鸟儿飞呀、叫呀、扑翅膀呀真欢快,这儿真是鸟的天堂。
⑵我注意地看着,眼睛应接不暇,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看见了那只,另一只又飞起来了。一只画眉鸟飞了出来,被我们的掌声一吓,又飞进了叶丛,站在一根小枝上兴奋地叫着,那歌声真好听。
生:我从这一句中感受到鸟的欢快,多,我们都来不及看。
师:这就叫:“应接不暇”。
再读。
生:一只画眉鸟飞了出来,被我们的掌声一下,又飞进了叶丛,站在一根小枝上兴奋地叫着,那歌声真好听。
师:这一吓,怎么它倒越发叫得起劲了呢?
(学生阅读第九节,说到爱护榕树爱护鸟类。)
师:是呀,要想鸟的天堂永远是鸟的天堂,的确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共同努力。
3、师:听,鸟儿们在做什么?如果你是生活在榕树上的鸟儿,在这样美丽的安全的地方生活,你想对榕树、对伙伴或者对游客说些什么呢?
⑴生说话:
对榕树说:赞美的话,抒发自己感情的话。……
师生对话。
师评价:说得多好,我们就好像真的看到了小鸟沐浴着清晨的阳光,在榕树上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
⑵生说话:
对游客说:欢迎,请爱护我们。……
师评价: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这儿真是鸟的天堂。
四、总结
我们呆在榕树下,眼前是鸟影翩翩,耳边是画眉、白鹭、灰鹤等鸟儿美妙的歌唱。鸟与树,树与山水,与人类构成了一副多么和谐而又生动活泼的画面。
出示文章末句:
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五、总结
师:学了课文,你还想做哪些事?
生:背诵喜欢的段落。交流背哪些段落。
生:运用学到的方法阅读自读课本中的几篇写景文章。请他说说篇目。
生:研究作者的其他文章,师推荐《香港之夜》、《繁星》。
生:对如今“鸟的天堂”的情况感兴趣,可以搜集收集有关资料。
师总结:
课文学完了,但我们可以做的还有很多,用心去体会,我们会感受到阅读的快乐。
篇14:《鸟的天堂》教案
【教学设计的理念】
根据儿童学习语文的兴趣,充分发挥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教学本课,通过欣赏──美读──想象,把鸟的天堂的美丽景色传递给学生,让孩子们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和鸟的天堂的神奇。在欣赏中读,在读中感,在感中创。运用研究体验式创新教学法进行教学。
【教学分析与处理】
1、教材分析:
鸟的天堂是注音识字,提前读写实验教材四年级上册第3课。是一篇精读课文,在第一课时已完成字、词、教学任务,本节课是第二课时,课文记叙了作者和他的朋友两次经过写鸟的天堂是所见到的不同景象,说明了大榕树的美丽奇特以及被称作鸟的天堂名不虚传,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赞美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学生分析:
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求知欲强的特点,灵活设计教学方法以及新颖的辅助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参与学习回归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采用不同形式的读思议画相结合等形式,自主学文,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创新点、德育点、空白点:
⑴ 创新点:
① 课题还可以换哪些项目?
② 自由结合找自己最喜欢的小伙伴一起学习。
③ 选自己最喜欢的部分讨论学习。
④ 切入点不同,激发自主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
⑵ 德育点:
① 培养学生敢于自我表现,热爱大自然热爱美。
② 适当展开联想,感受课文所描绘事物的静态和动态,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⑶ 空白点:
① 导入部分留空白。
② 学习作者两次去鸟的天堂展开合理想象留空白。
③ 结语部分留空白。
【教学目标】
1、知识掌握目标:
通过理解前后两次对鸟的天堂的描写,学习作者对静态事物、动态事物的观察方法和表达方法。
2、基本技能和一般能力:
能够用读写议画等形式学习作者两次对鸟的天堂的描写。
3、创新素质、创新人格培养目标:
创造性联想、创新思维、创新想象。
4、德育目标:
体会大榕树上众鸟纷飞的士观景象,受到大自然、热爱美的教育。
【教学重点】
了解大榕树的外形特点,体会鸟的天堂的含义,学习描写事物动态和静态的方法。
【教学难点】
在反复朗读中感受两次去鸟的天堂所见到的不同景象。
【教具选择与使用方法】
使用多媒体课件。多媒体课件画面生动形象,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主动探究,合作性强,为重点、难点的突破奠定坚实的基础。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制作课件,学生预习课文,查阅资料。
二、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1、说说天堂的意思。
2、鸟的天堂指的是什么?
板书课题:
鸟的天堂
3、看了课题你想解决哪些问题?
三、学生研究体验
1、自读课文,感知内容:
带着刚才提出的问题自读课文,然后指生读文。
2、引出问题,学生讨论:
⑴ 交流汇报自学提示中的问题。
⑵ 师引问作者去了几次鸟的天堂?分别看到了什么景象?
(小组讨论,合作学习。)
3、作者是怎样具体讲大榕树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多媒体课件展示大榕树的远景和近景。)
⑴ 作者见到大榕树产生了怎样的印象?你是怎么体会到的?
⑵ 选择最喜欢的伙伴探究学习。
四、学习作者第二次去鸟的天堂的有关段落
1、自由读,小组讨论、动笔画出重点词语,展开大胆的想象。
(创新点、空白点。)
2、汇报自主学习情况。
(师适时板书。)
3、质疑。
五、巩固与创新型的应用
多媒体演示画面,假如你是一支小鸟生活在鸟的天堂你会有什么感受呢?为画面配音(合作表演,此处是创新点)不仅使学生更加了解鸟的天堂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表演能力以及思维的迁移和创新能力。加速对课文的深入理解。
六、回归整体、归纳总结
七、体验型作业
展开想象向喜欢的小伙伴说说鸟的天堂的热闹景象。
篇15: 《鸟的天堂》教案
一、引题引新,创设情境
出示课件,创设情境:(播放“百鸟齐鸣”的录音)师:今天老师请来了几位非常尊贵的客人,大家想知道是谁吗?那么,请同学们认真仔细地听,边听边想,这些声音,让你想到了什么?
(听后学生自由发言)用“我听到小鸟……的声音,想到……”的句式说。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我们出发了,旅游时,别光顾着浏览,要把你的旅游发现填进旅游报告中。
2、检查朗读。
师:你拍摄了那些画面呢?请把它来读一读。
4、交流旅游发现。
师:老师把你的发现写在黑板上。(板书:榕树大茂盛美)
师穿插:这棵大榕树,它位于广东省新会市南部天马村天马河上的一座小岛上。
三、读课文,品味赏析
1、同学们,鸟的天堂给大家留下了这么深刻的印象,那么,大榕树到底有多大有多美呢?让我们深入到文中去感受。
2、默读写榕树的部分(5―8自然段),读的时候,用你喜欢的记号划出写大榕树的大和茂盛的语句,再标出读不懂的地方。
3、小组交流。
4、现在让我们交流一下,你从哪儿看出榕树的大和茂盛?
①第五节中的句子。
②第七自然段的“是一棵大树,有着数不清的丫枝”一直到“就像一棵大树斜躺在水面上一样”
师:这段话从哪方面来描写榕树的大和茂盛?(枝干多)
师:让我们来再现一下看到的景观吧!(放录像,师边讲解)
师:看了录像后,你有什么感想想说?
生说感想。
师:你们说得真好,这棵树已经有500年的历史了。它何止大得惊人,简直是一种特有的自然美。你们能不能把心中的感受读出来呢?
(指名读这段话)
③在这一节中,还有什么词能看出榕树的大和茂呢?(逼近)
作者为什么说“我们的船渐渐逼近榕树了”为什么不用“靠近”
师:非常好。“逼近”正体现出了榕树那逼人的气势,而“靠近”就不行了。
④第八节中“那么多的绿叶”
师:你找出的是从哪一方面描写大榕树的大和茂呢?(叶)
师:来,大家欣赏一下大榕树的绿叶吧!(放录像,师边读第八节讲解)
看了录像,再读这段文字,你体会出了什么呢?文中哪里可以看出来?
a“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缝隙。”写出了榕树的多和密。
指名读。
b“现在正是枝繁叶茂的时节。这棵榕树好像在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
师:你是如何理解“榕树好像在把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的?
说明榕树非常绿,生命力旺盛,也就是“茂盛”。
指名读
c“翠绿的颜色明亮地在我们眼前闪耀,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这一句话写得多好啊!把叶子都给写活了。谁能把这句话读好
(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
⑤师:当翠绿的颜色明亮地在我们眼前闪耀时,作者联想到了新的生命在颤动。那么,你呢?你联想到了什么?(看录像)
出示句式:翠绿的颜色明亮地在我们眼前闪耀时,似乎……
师:你能用这样的句式说说你的联想吗?(像绿宝石似的,还像一汪绿的水,似乎要滴下来似的。)
⑥师:你们描述得真美。看着这株榕树,作者不禁发出了怎样的赞叹?
我们应该带着什么样的感情读这句话?
带着热爱、赞美之情读。(生齐读)
师:对,速度慢一些,感情是发自心底的,让我们一起来读一遍。(生齐读)
⑦师:在写榕树的这个部分中,你们觉得哪一段写得最好?
生:(齐答)第8自然段。
师:你读出了深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师:谁还愿意读(生齐举手)
师:这么多同学想读,那好,我们一起来吧。(配乐读)
(生有感情地齐读第8自然段)
⑧师:看着这株美丽奇特的大榕树,朋友说这里是“鸟的天堂”,你听了有什么感受?把你的感受写进“总结与感想”这一栏。
生填报告,师巡回指导。
★ 鸟的天堂教学教案
★ 鸟的天堂教案
【鸟的天堂的教学教案(通用15篇)】相关文章:
初中七年级语文《鸟》优秀教案范本2022-05-07
小学六年级语文《将军与孤女》优秀教案2022-04-30
四年级语文第七册复习教案五2024-05-09
小学四年级语文《望天门山》教案2024-04-07
小学四年级语文《餐桌上的大学》教案范本2022-09-05
小学四年级语文《苦糖》教案2023-07-23
小学四年级语文《春联》优选教案2024-03-25
小学语文礼物教案优秀2024-05-16
《鸟的天地》 教案2023-11-07
小学优秀作文教案2023-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