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美术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小老鼠奇奇》(共13篇)由网友“翻滚的洋葱头”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整理过的小班美术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小老鼠奇奇》,欢迎阅读分享。
篇1:小班美术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小老鼠奇奇》
小班美术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小老鼠奇奇》
活动目标
1、学会用蜡笔画简单的图形、物品。
2、体会与好朋友、同伴分享的美好情感。
活动准备
自制多媒体课件、蜡笔若干、糖果、巧克力、蛋糕、饼干若干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师:小朋友看看这是什么?(拿出蜡笔)。平时大家都会用蜡笔涂涂画画吧?今天我要讲的.故事也是和蜡笔有关的。有一只老鼠叫奇奇,它买了一盒蜡笔......
2、播放PPT课件第一页(定格:小老鼠奇奇画了‘大萝卜’‘肉骨头’‘小鱼’)
3、把蜡笔分发给小朋友,请他们自己跟着PPT上的图案画‘大萝卜’‘肉骨头’‘小鱼’
(二)老师示范,指导画图
1、师:请小朋友举起手中的蜡笔,跟着我一笔一划的画‘大萝卜’‘肉骨头’‘小鱼’,从最基础的圆形、长方形、菱形画起。
2、播放PPT课件第二页(定格:小老鼠奇奇将自己的画赠与小兔、小狗、小猫)
3、请小朋友也将自己刚学会的图画送给身边的同伴、好朋友,学习分享。
(三)结束故事讲解,延伸活动:分享
1、播放PPT课件第三页(定格:小老鼠奇奇收到了好朋友回馈的真的巧克力、蛋糕、棒棒糖)
2、师:小老鼠奇奇把自己的好东西分享给朋友以后,在自己肚子饿的时候也得到了好朋友们的回报。得到了真的可以吃的蛋糕、巧克力、棒棒糖。是不是会很开心?
3、分发事前准备的糖果、饼干、巧克力、蛋糕给小朋友,也让他们分给身边的同伴,以此加深他们对于分享而收获快乐的美好感受。
活动反思
让幼儿更直观表达情感。让幼儿在玩乐中作画,调动孩子对美术活动的积极性,同时还可以培养幼儿动手的能力和观察能力。
篇2:小班语言教案及教学反思《小老鼠奇奇》
小班语言教案及教学反思《小老鼠奇奇》
活动目标:
1、愿意用普通话,说说自己看到的内容。
2、理解故事内容,体会与好朋友分享的快乐。
3、能仔细倾听故事,理解主要的故事情节。
4、领会故事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5、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活动准备:
《小老鼠奇奇》的课件;、小动物头饰4个;、事物图片。
活动过程:
一、出示小老鼠头饰,激发兴趣。
1、师:宝宝们,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位动物朋友,你们看是谁呀?(小老鼠)
2、师:这个小老鼠呀,有个好听的名字,叫奇奇。今天,小老鼠奇奇要给宝宝们带来一个好听的故事,你们想听吗?(想)
二、幼儿欣赏课件并回答问题。
1、教师出示第一幅画面,师:画面上有哪些朋友?(幼儿回答一个小动物教师就出示一个头饰)
2、第二幅画面师:小老鼠奇奇给他的朋友们画了些什么?(根据幼儿回答出示相应的事物图片。)
3、师:小老鼠奇奇为自己画了些什么?(引导幼儿大胆发言。)
4、其余画面
师:晚上小老鼠又饿又馋的时候发生了什么事?(引导幼儿根据画面说说自己看到的事情)
5、教师:朋友们给小老鼠奇奇送来好吃的时候都说了一句什么话呀?(谢谢)
6、你们说说为什么小老鼠画的东西都变成真的了?
小结:原来小老鼠给朋友们画了画,所以朋友们也给小老鼠送礼物。收到朋友们带来的礼物,奇奇可真高兴呀!
7、重新播放课件,加深幼儿对故事内容的理解。
三、游戏:送礼物
1、师:小老鼠奇奇有好吃的东西愿意和朋友们一起分享,你们愿意吗?
2、师:那我们以后带来的自己的'玩具和好朋友一起玩好不好?(好)
活动反思:
“小老鼠奇奇”是个语言活动,因此活动主要在于提升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这个活动通过教师的提问,幼儿观察课件并通过说说自己看到的内容,这样的形式来锻炼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活动中,通过老师的引导幼儿基本上都能理解故事内容,只是有个别比较内向的幼儿还不太敢去表达。活动的结束部分,引导幼儿体验分享的快乐。
篇3:小班语言教案:小老鼠奇奇
活动目标:
1、在看看、猜猜、说说中理解故事内容,尝试学说故事中的短句。
2、愿意和朋友互送礼物,体验同伴间分享的快乐。
活动准备:大图书《小老鼠奇奇》、MP3《找朋友》
活动过程:
(一)猜谜导入1、今天我们班来了位动物朋友,它是谁呢? (用老鼠影子让幼儿猜)
2、(过渡)小老鼠奇奇买了一盒新蜡笔,用它画了三幅画、送给三个好朋友。
(二)阅读图书1、分页阅读、理解故事
图一:
(1)奇奇的朋友是谁呢?为什么?(引导幼儿根据食物猜测动物并出示相应图片)
(2)小老鼠奇奇是怎样送画给朋友的?
引导幼儿学说对话“XX,我画了……送给你”
:小老鼠奇奇对它的三个朋友可真好呀!
图二:
(1)晚上,小老鼠奇奇给自己画了许多好吃的东西,有什么呢?
引导幼儿用“有……有……还有……”的句式表达。
(2)奇奇看着画上这么多好吃的东西,它会说什么呢?
引导幼儿学说奇奇的话。
图三:
(1)咚咚咚,谁来了?(以不同方式出现小兔、小狗、小猫。)
(2)X拿来了什么呀?它会对奇奇说什么呢?
引导幼儿学说对话“奇奇,谢谢你的画,我送给你……”
:原来小老鼠给朋友们画了画,所以朋友们也给小老鼠送礼物。收到朋友们带来的.礼物,奇奇可真高兴呀!
图四:真没想到,奇奇画给自己的东西全变成了真的!他高兴地请朋友们吃巧克力、蛋糕、棒棒糖,还给他们一人画了一张像。
2、完整阅读故事
(1)故事的名字叫《小老鼠奇奇》。
(2)师幼共同讲述故事。
(三)互换礼物伴随着音乐找到好朋友,并且有礼貌地互相送礼物“xx,我送你……”。
篇4:小班语言教案:小老鼠奇奇
活动目标:
1、愿意用普通话,说说自己看到的内容。
2、理解故事内容,体会与好朋友分享的快乐。
3、能自由发挥想像,在集体面前大胆讲述。
4、能安静地倾听别人的发言,并积极思考,体验文学活动的乐趣。
材料准备:
《小老鼠奇奇》的课件;、小动物头饰4个;、事物图片。
活动过程:
一、出示小老鼠头饰,激发兴趣。
1、师:宝宝们,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位动物朋友,你们看是谁呀?(小老鼠)
2、师:这个小老鼠呀,有个好听的名字,叫奇奇。今天,小老鼠奇奇要给宝宝们带来一个好听的故事,你们想听吗?(想)
二、幼儿欣赏课件并回答问题。
1、教师出示第一幅画面,师:画面上有哪些朋友?,(幼儿回答一个小动物教师就出示一个头饰)
2、第二幅画面师:小老鼠奇奇给他的朋友们画了些什么?(根据幼儿回答出示相应的事物图片。)
3、师:小老鼠奇奇为自己画了些什么?(引导幼儿大胆发言。)
4、其余画面
师:晚上小老鼠又饿又馋的时候发生了什么事?(引导幼儿根据画面说说自己看到的事情)
5、教师:朋友们给小老鼠奇奇送来好吃的时候都说了一句什么话呀?(谢谢)
6、你们说说为什么小老鼠画的东西都变成真的了?
小结:原来小老鼠给朋友们画了画,所以朋友们也给小老鼠送礼物。收到朋友们带来的礼物,奇奇可真高兴呀!
7、重新播放课件,加深幼儿对故事内容的理解。
三、游戏:送礼物
1、师:小老鼠奇奇有好吃的东西愿意和朋友们一起分享,你们愿意吗?
2、师:那我们以后带来的自己的玩具和好朋友一起玩好不好?(好)
活动反思:
“小老鼠奇奇”是个语言活动,因此活动主要在于提升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这个活动通过教师的提问,幼儿观察课件并通过说说自己看到的内容,这样的形式来锻炼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活动中,通过老师的引导幼儿基本上都能理解故事内容,只是有个别比较内向的幼儿还不太敢去表达。活动的结束部分,引导幼儿体验分享的快乐。
篇5:幼儿园小班优质语言教案《小老鼠奇奇》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优质语言教案《小老鼠奇奇》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在看看、猜猜、说说中理解故事内容,尝试学说故事中的短句。
2、愿意和朋友互送礼物,体验同伴间分享的快乐。
3、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能简单复述故事内容,并进行角色表演。
活动准备:
大图书《小老鼠奇奇》、MP3《找朋友》
活动过程:
(一)猜谜导入
1、今天我们班来了位动物朋友,它是谁呢?(用老鼠影子让幼儿猜)
2、(过渡)小老鼠奇奇买了一盒新蜡笔,用它画了三幅画、送给三个好朋友。
(二)阅读图书
1、分页阅读、理解故事
图一:
(1)奇奇的朋友是谁呢?为什么?(引导幼儿根据食物猜测动物并出示相应图片)
(2)小老鼠奇奇是怎样送画给朋友的?
引导幼儿学说对话“XX,我画了……送给你”
小结:小老鼠奇奇对它的三个朋友可真好呀!
图二:
(1)晚上,小老鼠奇奇给自己画了许多好吃的东西,有什么呢?
引导幼儿用“有……有……还有……”的句式表达。
(2)奇奇看着画上这么多好吃的东西,它会说什么呢?
引导幼儿学说奇奇的话。
图三:
(1)咚咚咚,谁来了?(以不同方式出现小兔、小狗、小猫。)
(2)X拿来了什么呀?它会对奇奇说什么呢?
引导幼儿学说对话“奇奇,谢谢你的画,我送给你……”
小结:原来小老鼠给朋友们画了画,所以朋友们也给小老鼠送礼物。收到朋友们带来的礼物,奇奇可真高兴呀!
图四:真没想到,奇奇画给自己的东西全变成了真的!他高兴地请朋友们吃巧克力、蛋糕、棒棒糖,还给他们一人画了一张像。
2、完整阅读故事
(1)故事的名字叫《小老鼠奇奇》。
(2)师幼共同讲述故事。
(三)互换礼物
伴随着音乐找到好朋友,并且有礼貌地互相送礼物“xx,我送你……”。
活动反思:
“小老鼠奇奇”是个语言活动,因此活动主要在于提升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这个活动通过教师的——提问,幼儿观察课件并通过说说自己看到的.内容,这样的形式来锻炼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活动中,通过老师的引导幼儿基本上都能理解故事内容,只是有个别比较内向的幼儿还不太敢去表达。活动的结束部分,引导幼儿体验分享的快乐。
篇6:小班美术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通过看看、说说、画画的不同活动形式,引导幼儿体验美术课的快乐。
2、培养幼儿的均匀涂色和大胆添画的能力。
活动准备
1、图片:汽车
2、油画棒、画稿。
活动过程
一、导入
教师通过变魔术,变出不同样子的汽车玩具,让幼儿观察。
二、展开
1、提问幼儿:汽车都有哪些部分组成?
帮助幼儿总结,共有四部分:车头、车身、车尾和车轮。
2、出示范画,请小朋友们观察小汽车缺少了哪一部分?
3、教师示范:我为汽车添画车轮。
在画完第一个车轮后,请小朋友们思考:在画第二个车轮时应该注意什么?
向幼儿讲解:第二个车轮一定要和第一个车轮一样大、一样圆,
注意车轮与汽车整体的比例,不要太大,也不要太小,否则汽车就不能在马路上平稳的驾驶。
4、请幼儿为汽车添画车轮。
(1)指导幼儿的作画姿势和握笔姿势。
(2)提示幼儿添画的车轮要一样大、一样圆。
(3)为小汽车图颜色。
5、教师点评
请小朋友一起来看一看,猜一猜:谁的小汽车跑得最快?“屈,老师。教,案,网”为什么?
小结:只有两个车轮画的一样大、一样圆的小汽车跑的才会快。
三、结束
请幼儿收好画笔后,一起玩开汽车的游戏。
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每个环节围绕目标环环相扣,积极引导孩子观察思考,激发了孩子的探索欲望,从整个活动情况来看,本次活动并不成功,似乎对于多数幼儿来说偏难,没有达成体现整体美的目标。小班的孩子动手操作训练还有待加强。
篇7:小班美术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尝试用涂抹的方法,表现水母不同动态下的半圆形身体。
2.探索运用不同的曲线(螺旋线、波浪线等)表现水母舞动的触手。
【活动准备】
(一)经验准备:幼儿认识水母,欣赏过各种线条,表达过每种线条带来的不同感觉。
(二)材料投放:各种各样的水母图片,蓝色的卡纸人手一张,白色、粉色,黄色、黑色水粉颜料,水粉笔、线描笔若干,背景音乐《水族馆》。
【活动过程】
一、出示水母图片,引导幼儿观察水母的特征。
(一)了解水母的基本外形。
提问:哪里是水母的身体?它的身体像什么?哪里是水母的触手?它的触手是什么样。
(二)感受水母的动态。
提问:你看到的这些水母有什么不同?弯曲的、螺旋的触手会让你想到什么?你觉得这些水母像在干什么?
(三)表现水母的造型。
引导幼儿尝试用身体动作表现水母舞动的触手。
二、启发幼儿思考并尝试表达自己的创作设想。
讨论:水母的身体可以怎么表现?水母跳舞的时候,它的身体与触角是什么样子的?
三、幼儿创作作品《水母娃娃的舞会》,教师观察指导。
四、幼儿互相欣赏作品,感受曲线表现的触手所产生的舞动的感觉。提问:你的水母在跳什么样的舞蹈?你是用什么线条来表现的?
篇8:小班美术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尝试大胆涂鸦,愿意看看、想想、说说。
2、体验与同伴、老师共同游戏的乐趣。
活动过程:
一、大胆涂鸦
1、引导幼儿自主选择蜡笔(激发幼儿大胆表述蜡笔的颜色,帮助幼儿对颜色的感知)
2、幼儿大胆涂鸦(教师关注幼儿,鼓励幼儿大胆地涂鸦)
二、根据涂鸦大胆的想象表达
结合形状、线条、颜色、空间等线索积极大胆想象愉快表达。
(教师借助有节律的儿歌等,梳理幼儿的零星的经验,同时关注幼儿的口语表达,鼓励幼儿积极想象。)
明明涂的是一辆车,恺恺涂了一架飞机,洋洋涂的是一朵花,梅梅涂的是一只蝴蝶......
小朋友们把自己涂的画用一个小故事讲给大家听。
活动反思:
挖掘艺术活动的无限创意,激发幼儿创造力和培养幼儿良好个性。在此过程中,重点研究创意艺术活动在幼儿园主题教学中设计与实施问题。同时,作为延伸性工作,尝试初步总结创意艺术活动与幼儿园主题教学的相互关系。培养幼儿创新能力和个性方面的作用,并且创造有特色、园本化的主题教学。
篇9:小班美术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
设计意图:
春天,草儿青青,花儿盛开,彩色的蝴蝶在花丛中飞来飞去,美丽极了。在上周的活动中,幼儿学习了手印装饰蝴蝶,对美丽的蝴蝶充满了浓厚的兴趣,而本节活动就在此基础上,引导幼儿学习用对角折的方法折出美丽的蝴蝶,并粘贴到花丛中。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对折纸的兴趣。
2.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3.引导幼儿学习用对角折的方法折出美丽的蝴蝶,并粘贴到适当位置。
重点:
引导幼儿学习用对角折的方法折出美丽的蝴蝶。解决方法:教师示范指导。
难点:
幼儿能学会对折的图标,并根据图示完成作品。解决方法:教师引导提示。
活动准备:
幼儿用书“蝴蝶飞飞”;彩色折纸;胶水;棉棒;教师范画;折纸图示;折纸成品—蝴蝶;上周活动中幼儿的作品。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以谈话的方式导入活动,出示上周作品。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幅画,这是谁画的?你们画的是什么?你喜欢蝴蝶吗?”
(二)基本部分:
1.出示教师范画“老师也做了一只蝴蝶,你们知道我是怎么做的吗?”
2.出示折纸图示,教幼儿学折蝴蝶“你能看懂这幅图吗?这条线是什么意思?”(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进行示范,教幼儿折蝴蝶) 3.请幼儿操作
(1)提示幼儿按步骤看图示折纸。
(2)幼儿折纸时,教师巡回指导。
4.引导幼儿将折好的蝴蝶贴到指定位置。 “蝴蝶折好了,应该贴到哪?”“那一面应该朝上?”
5.请幼儿粘贴
(1)提醒蘸胶水时要适量。
(2)提醒幼儿粘得反正。
(三)结束部分:请幼儿分组拿着作品到前面,其余幼儿评价,教师总结。 “谁做得好?哪里好?”
(四)延伸活动:请幼儿到美工区将粘好的作品进行添画。
教学反思:
此活动各个环节设计紧凑,符合幼儿的需要,课堂中,我尝试了新的教学方法,比较好的完成了活动目标。但也有一些不足的地方,如:第一:本节课是美术课,课堂中不单单是传授孩子绘画方面的技能,而应该让他们知道有关蝴蝶的更多知识。第二:范画时,示范完蝴蝶的撕法后,应该把示范的蝴蝶拿过去,不应该展示在后面的背景上,这样,孩子操作时,可让他们自己充分想象,还可以怎么做,从而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
总之,本次教学活动从设计到展示,我收益非浅,尤其在活动后的反思中认识到每次活动都是一次艺术的创造,相信在不断的学习和反思中,对小班幼儿的课堂教学我会把握的更好。一节课不过二十分钟,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留给上课的、听课的人的思索都会很多,我作为执教者,对这节课还是回味无穷,因为它让我成熟了很多。
篇10:小班美术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在《美丽的小花园》美术活动中,能够剪出各种不同花边的花朵。
2、愿意创造出不同花边的花朵,能摸索出大小花的剪法。
3、培养幼儿与他人分享合作的社会品质及关心他人的情感。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剪刀、彩纸若干
活动过程:
一、花朵
1、你见过的花朵——“你见过的花朵,它们的花瓣都是什么形状的呢?都有几片花瓣呢?”(幼儿泛谈)
2、出示作品——“你们都用蜡笔画过美丽的花朵了,今天我们要换一个方式画画,我们要用手工纸和剪刀来剪出美丽的花瓣来。”(教师出示作品)
二、制作
1、看看、说说“这是我的美丽的小花园,好看吗?你们喜欢吗?”
“我花园里的花朵,它们的花瓣都是什么形状的呢?都有几片花瓣呢?”(幼儿观察,泛讲)“这些花瓣,都是一刀剪下来的,今天我们就来学学用小剪刀剪出美丽的花朵来。”
1)一张正方形的纸,折成三角形的形状,然后在对折成三角形的形状。
2)在三角形二条直角边相交的这个角处,离角一段距离的地方用剪刀剪出花瓣的造型。
“你们仔细看看,我的有些花朵它很大,有的很小,有的花瓣很多、有的花瓣却很少。我是怎么剪出来的呢?谁来猜猜看?”(幼儿猜想)
重点难点:
1)怎么让花瓣多一点?
在折叠三角形的时候,次数要多。次数越多花瓣就越多。但是在三折后,三角形的折法不能对折,而是要将一条闭合的短短的边折向斜边。
2)怎么让花朵大一点?
在剪花瓣的时候,离尖角越远花瓣则越大,离尖角越近在花瓣越小。
“这样的花朵是怎么剪出来的呢?”(空心的花朵)“我们在剪完纸头后,剩下来的这片纸头也可以剪出花朵来。”(教师演示,将剩下的纸头剪出花朵来。)
2、试试、做做“我们现在就动手来试一试,要记住重要的地方。你折的三角形次数越多花瓣就越多,剪的长短不一样,花瓣大小就不一样。”
教师带幼儿一起剪花瓣。
“我们都剪出了第一朵小花了对吗?那现在就请你们自己尝试着动手试试,你想剪出什么样的花瓣,在用小剪刀剪之前,请你先画一画,等一下就沿着你画的直线剪。”
活动延伸:
“你们都剪了很多花朵出来了,今天啊请你们先把这些花儿放在抽屉里,因为下节课的时候,我们要把这些花朵黏贴的画纸上,然后在用蜡笔来装饰我们的花园。”
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活动中孩子们很是感兴趣,他们能积极地投入到活动中。在剪贴小花的过程中有些孩子们很会动脑筋,他们先将一张纸画好圆形,再将几张纸叠在一起剪出好几个圆形,可是有些孩子们在剪出细细的花瓣时出现困难,不能剪得细细的,而且出现粗细不一样,容易剪断。在制作大树的时候大多数孩子能折出扇子形状贴在树上当树叶,但也有个别孩子折得太大了,显得不怎么协调。另外有的孩子在布局方面还不怎样合理,还需进一步的引导。
篇11:小班美术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学习用对角折的方法表现郁金香花的特征,培养幼儿对折纸活动的兴趣。
2、练习撕的技能,促进小肌肉的发展。
活动材料:
1、大红。玫红。橘黄色正方形蜡光纸。绿色蜡光纸。
2、白色A4纸。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出示做好的完整作品。
提问式
1、小朋友知道这是什么吗?是什么花啊?
(漂亮的花。郁金香!)
2、朋友想知道老师是用什么作的这幅漂亮的花吗?
(二)主题部分:
出示准备好的各色正方形蜡光纸。请小朋友一起跟老师来学折纸:把正方形纸有颜色的一面朝下,一个角和对面的另一个角对齐用手指将折痕抹平,就变成了一个三角形,再将三角形底边上的两个角往上折一下,让他们翘起来,一朵郁金香花就折好了。“小花长在哪啊”?(小草上)再用绿色的蜡光纸,小草长的长长的细细的,我们来把纸撕成小草的`样子小草有的长有的短。撕好后我们让小草和花都长到这张纸上我们看谁的最漂亮。用手指沾沾糨糊摸到小草上先让长出一片漂亮的草然后再将折好的花也粘上。
(三)结束部分:
漂亮的郁金香做好了,我们来一个郁金香画展吧!请幼儿园所有的小朋友来参观。
(四)活动延伸:
鼓励托儿在操作材料上添画上一些其他的自然物。如太阳。小草。蝴蝶等。
教学反思:
幼儿美术活动,是一种需要他们手、眼、脑并用,并需要把自己的想象和从外界感受到的信息转化成自己的心理意象,再用一定的美术媒介把它表现出来的操作活动。
篇12:小班美术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拔萝卜》
小班美术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拔萝卜》
活动目标:
1、熟悉故事的角色和情节,理解故事的内容。
2、学习用不同的声音和语调来表演故事中的不同角色。
活动重难点:
重点:能用完整的短句表现故事中各角色的声音,以及表情、动作;
难点:听故事懂得人多力量大的道理;
活动准备:
1、萝卜、老爷爷、老婆婆、小姑娘、小狗、小花猫、小耗子的指偶和相应的粘贴图片教具;
2、《拔萝卜》的挂图一套;角色头饰一套。
3、知识准备:知道萝卜是长在地底下的;并初步了解萝卜的生长过程。
活动过程:
1、分段听录音讲故事《拔萝卜》
(1)提问:“谁种了一个大萝卜?”“谁来拔萝卜了?”“老公公拔出萝卜了吗?”“怎么办?”(让幼儿发散思维想出不同的办法来帮助老公公)
“老公公叫谁帮助他一起拔?他怎么喊的?”“老婆婆叫谁帮忙?怎么喊的?”“小姑娘叫谁帮忙?怎么喊的?”“小狗叫谁一起帮忙?怎么喊的?”“小猫叫谁帮忙拔?怎么喊的?”(学习并运用短句“xxx,快来帮我拔萝卜!”)“为什么小耗子来了萝卜就拔出来了?”
“萝卜终于拔出来了!大家都很高兴,为什么呢?”“如果老婆婆、小姑娘等不来帮忙能拔出萝卜来吗?”
2、看贴图教具讲故事:
提问:(1)“萝卜长得怎么样?老公公见了怎么样?拔不出来老公公会怎么样?怎样着急的喊的?”(依次让幼儿运用短句学说各个角色的'话并表演各个角色的声音、语气、动作。)
(2)“萝卜终于拔出来了!大家都很高兴,大家都会怎样做,脸上有什么样的表情?”
3、木偶剧场:教师操作木偶,引导幼儿分别讲述不同角色的语句,进一步提高幼儿学习讲述的兴趣;
4、表演区里投放《拔萝卜》的一套挂图,头饰和幼儿尝试表演故事;
在语言区里投放《拔萝卜》的指偶和背景图,和幼儿一起分角色复述故事;
活动反思:
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特别是口语发展的重要时期。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交流和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应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鼓励和支持幼儿与成人、同伴交流,让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并能得到积极回应。幼儿的语言学习应在生活情境和阅读活动中引导幼儿自然而然地产生对文字的兴趣。
篇13:小班美术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小鸡》
小班美术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小鸡》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自己边说儿歌边画小鸡。
2、引导幼儿自由想象,不受约束的装扮自己的小鸡。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知道小鸡的外形特征;
2、物质准备:欢快的钢琴曲,三只可爱的小鸡,绘画材料若干;
3、环境准备:创设情境让幼儿融入活动中,背景画面可爱丰富,幼儿喜欢。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幼儿学会边说儿歌边画小鸡,了解小鸡的外形特征。幼儿敢于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装饰小鸡。
教学难点:让幼儿融入绘画活动,激发幼儿绘画兴趣。
教学流程:
谜语导入――观察小鸡――说儿歌,画小鸡――装饰小鸡――结束活动
活动过程:
1、猜小鸡,用谜语引起幼儿的兴趣。播放音乐,在音乐声中将幼儿带入活动场,并请幼儿入座,展开活动。
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位小客人,它呀,正在休息,小朋友们认真听一听老师讲的谜语,猜一猜它是谁,然后让我们一起喊出它的名字,欢迎它出来好吗? “尖嘴巴,花毛衣,爱吃小虫和小米,浑身上下毛茸茸,说起话来唧唧唧。”
师:小朋友们,有谁知道它的名字吗?
幼:小鸡。
师:小朋友们真聪明,让我们一起请出今天的小客人好吗?
幼:好!
2、观察小鸡,培养幼儿与它的感情。
师:我请来的小客人可爱吗?请小朋友们都来看看它,欢迎它好吗?(引导幼儿和小鸡打招呼,夸小鸡可爱,尝试与小鸡交流,喂小鸡,让幼儿对小鸡产生感情。)
3、听故事,引出绘画活动。
师:小朋友们,让我们一起听听小鸡的故事,小朋友们一定要认真听哦。
教师讲故事:“春天来了,花儿开了,草儿绿了,河水在哗哗的唱歌。
这一天,小鸡从蛋壳里钻出来了,一只,两只,三只,它们睁开眼睛,东瞧瞧,西看看,望望天,又瞅瞅地。三只小鸡都像毛茸茸的小球,可爱极了,它们在草地上跑来跑去,咦,玩着玩着,最小的小鸡不小心走丢了,它到处都找了,可是找不到……”
师:我们的小客人就是找不到哥哥姐姐的小不点儿,它想请小朋友们帮它画一些照片,让幼儿园里的小朋友都帮它一起找哥哥姐姐,小朋友们可以帮忙吗?
幼:可以。
提问:小朋友们说说小鸡的样子吧?(引导幼儿说出小鸡的外形特征)。
师:哦,小朋友们说的真好,让老师来给小朋友们画一幅小鸡的照片吧(老师一边说儿歌,一边作画)
师:小朋友们我画的小鸡漂亮吗?
幼:漂亮。
师:现在让我们一起边说儿歌边画画好吗?
“身体像鸡蛋”先画一个有些扁的圆形,哦,小朋友们画的真漂亮。
“眼睛亮又圆”请小朋友们注意要把它的眼睛画得黑黑的又亮又圆哦。
“嘴儿尖尖在前面”尖尖的嘴巴可以帮助它们捉虫子哦,一定要尖哦。
“叽叽叽”它为什么叫呀?哦……原来还有脚没画呢,画上脚吧。
“看见虫儿叫的欢”画上脚以后它就可以去捉虫子了。好高兴哦。
小朋友们画的小鸡可真漂亮啊,现在我们把它的照片交给卢老师,让卢老师请大班的哥哥姐姐和幼儿园里的老师帮我们一起去找一找好不好?(请配班老师帮忙进行活动,让她带照片外出寻找,然后将另外两只小鸡带回来。)
师:哇,卢老师帮我们把小鸡找到了,小鸡团聚了,它们谢谢大家哦。它还把照片送给小朋友了呢。
4、小鸡展,给幼儿一个展示自己的平台。
师:小朋友们,我们帮助了小鸡高兴吗?
幼:高兴。
师:小朋友们我们一起用小鸡送给我们的照片办一个画展好吗?请你们自己选择材料,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它们打扮的漂亮些,完成的'小朋友老师帮你粘到展板上(引导幼儿自己动手制作,肯定他们的一切创意,提供他们需要的所有材料,给幼儿一个最自由的空间,让他们自由发挥。)
5、结束部分:
师:小朋友们的作品真漂亮,这是我观看的最美的画展啦,你们都是充满爱心的小天使哦。
你们今天开心吗?
幼:开心。
师:让我们一起随音乐跳起舞来吧。(师幼一起跳舞离开活动场)。
活动延伸:
1、将展板放在走廊里供家长与小朋友欣赏,增加幼儿荣誉感。
2、在美术区,投放各种绘画材料供幼儿选用。
家庭活动延伸:
1、请家长多陪幼儿,让幼儿多看、多听、多练,尽可能多的接触大自然。
2、请家长多与幼儿交流,对他们的每一幅作品给予正面且积极的评价。保护幼儿的绘画兴趣。
活动反思:
这节活动课幼儿非常积极,表现得很棒。幼儿肯定了我的教学方式。当我们尝试改变并放弃传统的“填鸭式”“灌输式”的绘画教学方式,让幼儿主动融入绘画活动中,主宰一切时,它们对绘画的兴趣会很浓厚,观察力敏锐,记忆力增强,许多儿歌一遍就可以记得很棒。想象力也会很丰富,活动时积极且具有创造性。
诗画教学让幼儿的手、口、脑齐开发,打开了幼儿的思维和想象力的大门,促进了幼儿的绘画兴趣,让他们在绘画的天地中尽情的展开想象的翅膀。
★ 老师的本领作文

【小班美术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小老鼠奇奇》(共13篇)】相关文章:
小班绘本教案2023-12-20
数学认识7的小班教案2022-04-29
节约用电幼儿园小班的教案2022-10-25
梦想的幼儿园优秀教案2022-05-07
我家有幼儿园小班教案2024-04-25
大班病从口入安全教案2023-08-15
小班绘本故事教案2023-02-16
小学饮食安全教案2023-06-18
《幼儿》优秀教案2023-08-12
小班音乐教案及教学反思《蝴蝶蝴蝶真美丽》2022-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