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手来测量科学教案(整理13篇)由网友“忘仔”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用手来测量科学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篇1:《用手来测量》教学设计
一、科学概念目标
1.测量可以量化比较结果。
2.人体可以作为一种测量工具,方便测量。
3.知道“拃”是张开的拇指到中指间的长度,测量时每一拃要首尾相连。
二、科学探究目标
1.能对桌子的高度进行预测。
2.能用手来测量桌子的高度,并标记测量过程。 3.会观察、比较纸带上的标记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三、科学态度目标
1.发展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测量的`认同感。
2.逐步适应使用多种测量工具和测量单位。
3.认同以图表形式组织和交流信息的重要性。
4.意识到细致的一拃一拃的测量可以使测量结果更准确。
四、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意识到比较和测量是人们认识世界的基本方法。
五、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一条纸带、一把剪刀、一支油性彩笔、一根塑料棒、一张学习单。
六、教学过程
(一)聚焦
1.问题引入。
(1)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一间教室的这一端到那一端有多长吗?
观看视频里的同学是怎样测量的。你们看出来了吗?
测量有许多工具,我们的身体也可以作为测量的工具。
2.聚焦主题。
今天我们要学习用手来测量。揭示课题《用手来测量》
(1)用手怎么来测量呢?很好奇吧?我们一起来通过视频学习一下吧。
介绍“一拃”这个测量单位,大拇指和中指之间的最大距离叫做 “一拃”。
(2)请你试着用“一拃”来测量桌子
(3)老师发现有这样的“一拃”你觉得他做的对吗?(出示一拃没有最大距离张开的视频、没有从起点出发,没有首尾相连的错误示范)
(4)机动设置:让你的同桌检查是否真的掌握了
(二)探索:测量桌子的高度
1.那老师要提高难度了,敢不敢挑战?请你预测桌子高度有几拃。
2.我们来用手试着测一测好不好?你用手测量桌子高度的时候遇到困难了吗?
3.老师带来了一个小帮手,一条纸带,它可以怎么帮助我们呢?观看视频。
4.教师提醒学生注意:①两次测量用相同的手指测量;②一拃的指尖与下一拃的指尖必须紧紧相连;③在纸带上写上姓名。
5. 两人一组开始测量。
6.展示纸带,观察测量结果。需要选择几条有代表性的纸带,把纸带对齐黑板的粘贴好。
(三)研讨
1. 一同数数各有多少拃数,请学生先观察一会儿纸带。
2. 教师可以提问:“我们的测量结果一样吗? 你是如何知道的?” “是什么原因导致测量结果不一样的呢?”
3.学生看法:用纸带匹配桌子高度时可能出现误差;没有使用同一根手指测量;不能很准确地做到一拃紧连着一拃;很难做到每一拃的长度都相同;每个人的手指长度不一样,有些同学手指长,有些同学手指短。
(四)拓展与思考
请学生课后思考:用身体的部位来测量家里的家具等长度或高度。
篇2:《不用手也行》大班科学教案
《不用手也行》大班科学教案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有策略、有规划地解决问题,能充分利用材料,探索不直接用手运乒乓球的多种方法。
2.引导幼儿初步尝试小组统计记录法。
3.培养幼儿良好的科学素养,激发探究兴趣。
活动准备:
乒乓球、记录卡、纸杯、铅丝、绳子、小剪刀、笔、吸管、泥工、牙膏盒、勺子、乒乓板等。
活动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提出实验设想。
1.提出问题:怎样在不移动盘子又不用手直接碰到乒乓球的情况下,把球从这个盘子运到另一个盘子里呢?
2.请幼儿将实验设想记录在“我的办法”一栏,然后与同伴相互交流。
二、充分利用材料,动手实验操作。
1.幼儿实验并记录:
“活动室里有许多材料,你们可以先根据刚才想的办法去找一找,试一试,把结果记录在‘实验结果’这一栏。其它的材料你也可以试一试,同样把它记录下来。”
教师适时指导幼儿实验,并提醒幼儿注意:手不能碰到球。
2.交流实验情况。
① 幼儿讲一讲:“你用了哪些方法?你是怎么做的?结果怎么样?”
② 教师记录幼儿在实验中遇到的问题,请其不错的它幼儿帮助解决。
③ 引导幼儿发现:
两个材料协作可以运球;
改变材料形状可以运球。
三、初步尝试小组统计记录法。
怎样让大家一看就知道你们一组一共用了哪些方法呢?启发幼儿尝试小组统计记录。提出小组统计要求:①统计要全面清楚;②相同的方法只要记一次。
四、游戏:“运球比赛”
1.引导每组幼儿在统计的基础上选择一种既快又方便的运球方法。
2.每组推选1名选手运用选择的方法进行运球比赛。
活动反思:
大家都知道,课程改革后的科学教育已不再注重静态知识的传递,而是注重幼儿情感、态度和探索,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纲要》的科学教育目标也强调要让幼儿“能运用多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不用手也行》这节课就是让幼儿想办法解决在周围实际生活中发现的.问题。一开始就创设问题情境:怎样不直接用手碰到球,把球从一个地点到运到另一个地点。整个过程没有蕴藏深奥的科学道理,而是让幼儿在问题中通过实验设想、实验验证、记录结果等环节积极寻求答案,利用身边的事物和材料作为科学探究的对象,充分激发起他们的探索欲望,使幼儿获得真正内化的知识和经验,从而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活动中,孩子们使用的材料都是他们身边较常见的日用品或学习用品,没有任何华丽的装饰,但却暗含着有价值的教育内容。稍加观察,你就可以发现孩子的材料是有层次的,有些材料操作起来比较简单,能直接运球,像杯子、夹子等,能让每一个孩子体验实验的成功。另外我们也提供了一些需要孩子动脑思考才能实验成功的材料,像绳子、铅丝等,这样就满足了不同层次孩子的发展需求。
在材料方面我还有一点感触比较深的是:我们应该充分相信孩子,他们往往比我们更善于发现,像有的孩子想到把鞋子脱下舀; 还有的孩子用嘴巴吸。对于这个问题,我是这样想的:我们的“做中学”主要是培养孩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那么我们就应该鼓励他们去大胆尝试,主动探索,孩子们想到了脱鞋、用嘴吸,虽然从卫生的角度讲并不符合要求,但这都是他们情感的自然流露,是他们情不自禁的表现。
孩子会从自己的身上寻找游戏材料,我们老师也要善于从环境中寻找教育资源。“做中学”非常注重孩子对自己实验过程的表述。在平时的活动中,我们会让每个孩子向大家表述自己的实验结果。今天,各位老师的到来就是我们非常难得的宝贵的教育资源。因此,我让小朋友向客人老师讲述自己的实验结果,在这样的师生互动中,不仅发展了孩子的语言能力,还发展了他们大胆交往的能力。
除了讲述,记录也是孩子表达实验过程的一个重要方式,它能培养孩子尊重科学事实,系统地获得科学知识和经验,让他们自己找出规律,得出结论。小组统计是新授,我根据大班孩子的年龄特点,提出了相应要求,记录要既全面又清楚,从小朋友的操作情况来看,孩子们基本上合作的还不错,初步掌握了统计的方法。
篇3:怎么用手来让胸部变大
1.抚摸法
用左手轻轻抚摸右侧乳房,反之,用右手轻轻抚摸左侧乳房,共3分钟。抚摸可以是旋转的、纵向的、横向的,三者可以交替进行,也可以是无特定线路的任意抚摸。
这3分钟的轻轻抚摸,在整个乳房按摩中都是极显重要的。如果在抚摸时配上丰乳按摩乳效果更好。
2.点按揉胸法
这种方式是比较常见的揉胸方式,首先是将文胸脱掉,对着乳房的周围慢慢的用食指压住,这时乳房会轻轻的反弹,把手指抬上来,再一次轻轻的点压,这样反复几次,那么就可以有效地缓解胸部的疲劳。
3.手掌抚摸法
手掌抚摸是比较粗暴简单的手段,将手掌平铺开来,五指并拢,一只手放在胸部的上房,一只手则放在胸部的下方,放在上方的手,慢慢地往下推,放在下方的手则往上推,这样交替几次,可以有效地促进胸部的血液循环。
可以让胸部变大的食谱
丰胸汤
做法:
1、准备好当归、川芎、白芍、熟地黄适量。
2、将这些药材全都放入锅中,加入适量的水。
3、用大火将水煮沸,之后再用小火煮3分钟。
4、将药材渣过滤掉,直接喝汤。
功效:四物是很多女性必备的一种中药药材,因为四物具有良好的调养身体的功效,不但可以补气益血,对于丰胸也同样有不可忽略的功效。这四样中药的药材做成食膳,可以让四种药材同时发挥其功效,从而刺激乳腺,让胸部快速地变大。与此同时,四物丰胸汤除了有丰胸的功效之外,还可以起到养颜美容的功效。因此是MM的必备中药食膳。
加味黑豆鸡
做法:
1、准备乌骨鸡或母鸡,党参,姜,炙甘草,当归,川芎,白芍,黄耆,黑豆,红枣,麻油等材料。
2、除红枣之外,将其他的所有药材放入一个纱布袋中。
3、将鸡、姜和纱布袋放入锅中,加上一定量的水和米酒,用大火煮。
4、待到锅中煮沸之后,过滤掉锅中的浮沫,之后改为小火。
5、用小火慢慢炖1个小时左右,之后将纱布袋取出,加入适量的调味料就可以食用。
功效:加味黑豆鸡是用多种的中药药材来辅助烹调而成的,因此这个加味黑豆鸡中会锁定了各种中药的营养成分,并且让这些成分完全被鸡所吸收,从而可以使人很好地摄取入体内,被人体吸收。而这些药材,大多是具有活血补血的功效,同时也可以让刺激到身体内荷尔蒙的分泌,让胸部在大量分泌的荷尔蒙中慢慢生长,最终达到丰胸的效果。而且,这个加味黑豆鸡的味道也极为容易接受,所以各位MM可以尝试一下。
篇4:怎么用手来让胸部变大
慎选内衣
太紧的内衣容易使乳房血液循环不良,太松的内衣则不能支撑乳房,而致使胸部下垂,因此在选择内衣时,较为丰满的女生,应该选择支撑力好的全罩式内衣,并注意肩带够不够强韧,是不是能完全支撑乳房的中量。
经常游泳
小游泳其实是女性塑身最好的运动,而且对胸部的健美也相当有帮助,因为水对胸部的挤压能够锻炼呼吸肌,长期坚持可以让乳房坚挺、饱满,完全摆脱胸部下垂的烦恼,而且游泳还能使女性拥有性感的S曲线。自我丰胸的快速方法,美眉们还可以多做一些挺胸运动,将含胸及挺胸运动交替进行,每天坚持反复练习,虽然是最基本的扩胸运动,但是坚持下来能让胸部变得挺实。
补充胸部营养
为了避免脂肪死守在下半身不动,自我丰胸的快速方法就是要打通全身的血液循环,好让上半身也能吸收到营养,尤其想让胸部长大的话更是不能少。在饮食上不如多补充营养,建议女性可以多摄取能够刺激雌激素分泌、激活乳腺细胞的食材。像是核桃、杏仁、芝麻、花生等坚果类食物,都是很健康的丰胸食材。
篇5:大班科学教案《自然测量》
大班科学教案《自然测量》
活动目标
1.能选择自然物测量物品的长度,初步掌握‘首尾相接’的.基本测量方法。
2.知道量具的长短与测量结果有关,体验测量活动带来的乐趣与成功感。
3.发展动手观察力、操作能力,掌握简单的实验记录方法。
4.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
1.测量工具(各种长棍、尺、绳子、纸盒等)笔、记录纸等。
2.记录表:标明测量物体、测量工具与数据。
3.幼儿学习资源。
活动过程
1.教师通过组织幼儿讨论自己的身高、体重引出课题,知道测量要借助于工具。
师:孩子们,你们知道自己多高吗?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师:你们知道自己有多重吗?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小结:原来,要想知道身高、体重(要想测量)就得借助工具。
2.请幼儿以组为单位测量桌子长度,初步探索自然测量的基本方法。
(1)请幼儿讨论,除了尺子还可以用哪些工具进行测量,引导幼儿说出各种自然测量的工具,如;小棍、绳子、手掌、脚步、书本等。(可为幼儿提供幼儿学习资源开拓幼儿思路)
师:要是想要知道桌子有多长?咱们可以怎么办?(尺子量)
师:除了用尺子,还可以用什么?
(2)幼儿自由选择用绳、小棒、铅笔等工具测量桌子的长度,并做好记录。
师:孩子们,我在每一组投放了一份测量工具,请你们商量一下,一名幼儿记录,其他的孩子选择工具进行测量桌子。
教师提醒幼儿将测量工具与测量结果都要记录好,观察幼儿的测量方法是否正确,并指导幼儿与同伴合作。
(3)请多名幼儿演示不同的测量方法,师生讨论哪种方法测出的结果更准确。
师:哪位小朋友想来为大家演示一下你是怎么测量的?
师:你们觉得哪位小朋友的的测量结果准确?
3.教师示范首尾相接的测量方法,引导幼儿掌握其中要领。
(1)重点请(运用首尾相接的)幼儿演示测量过程,讨论:为什么量一次后要用手按住这个点,然后移动小棒从这个点开始继续测量?
(2)教师讲解、示范正确的测量方法,强调幼儿在测量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如:用小棒测量时,小棒的首和尾要相接,不能有空,沿直线测量,记住总数。
用绳子测量时,要将绳子拉直,做上标记。
4.请幼儿反思刚才本组测量的方法是否正确,运用正确方法进行二次测量。
对运用不同测量工具得出的结果进行比较,引导幼儿发现:量具的长短与测量结果有关,量具越长(或大)分布测量的次数越少;量具越短(越小)分步测量的次数越多。
篇6:大班科学教案:观察与测量
大班科学教案:观察与测量
一, 设计思路
基于自己日常生活中的观察结果发现,几乎所有的幼儿对沙石都特别的感兴趣,一堆沙石足以让幼儿兴奋地玩上一整天。于是,我想以沙石为研究对象,创设情境,设计问题,进行一次幼儿科学观察与测量的活动,通过对沙石的认知和探索过程,激发幼儿对周围熟悉的事物产生兴趣和探索欲望,并在一种幼儿自由,主动的课堂氛围中获得新的科学认知,在原有经验的基础上,该活动还可以更进一步促进幼儿感知觉,创造力,发散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的发展,培养幼儿浓厚的科学探究兴趣,为今后的科学概念的形成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 活动目标
1, 以幼儿熟悉的事物为探究对象,从而激发幼儿的兴趣和探究的主动性,在老师的指导下更好的进行动作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的训练;
2, 使幼儿充分的认识沙石的特性及他们的用途,使他们对沙石更加喜爱,同时也对身边的其它事物产生兴趣和探究的欲望;
3, 通过观察沙石的'分离操作和体积测量,让幼儿获得简单的观察测量方法和初步的科学经验,并且在活动中培养幼儿的知识迁移能力,用同样的方法解决不同的问题。
三, 活动准备
1,幼儿搜集相关的材料(两个同样大小有刻度的杯子,分别装着石头和沙子);
2,幼儿已有的关于事物体积和容积的认识经验;
3,教师课前所拍摄的沙石的照片,网上搜集的图片及教学课件(PPT);
4, 教室里事先准备好一些沙石和若干个沙漏斗。
四, 活动过程
(一) 认识沙石,交流经验
“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两位有趣的新朋友,它们的名字分别是小黄沙和小石头。它们还真是本领大,为我们做了不少事情。老师想请小朋友来告诉我,你们觉得它们都能干什么呢?”
让小朋友自由大胆发言,调动起每位儿童的积极性和表现欲望,并且用开发性提问的方式,可以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幼儿的发散思维能力。
(二) 欣赏图片,再度认知沙石的用途,表达感受
然后老师引导小朋友看屏幕上的图片和照片,“小朋友们刚才的回答都很棒,可是老师也看到了好多沙石兄弟的贡献,下面,请小朋友们仔细的看屏幕上的这些图片,然后再请小朋友告诉老师,你都发现了什么?”
老师跟据不同的图片,引导幼儿说出沙石的各种不同的用途,最后老师再稍作总结。
(三) 互动交流并动手操作分离沙石混合物
“接下来,老师遇到了一个难题,想请小朋友帮我想想办法了。小朋友仔细听,有一天啊,一堆小黄沙和一堆小石头在一起玩耍,玩着玩着不知怎么的,就突然抱在了一块,分也分不开,想请小朋友想想办法,怎样可以最快的将他们分开呢?”
老师向小朋友呈现一盆沙石混合物,旁边放着若干个沙漏斗。先让小朋友用自己的方法尝试的去分离沙和石,然后老师再引导小朋友观察沙漏斗,“小朋友们,你们看,这是什么?它呀,可神气了,它的名字叫沙漏斗,别的本事没有,可是专有一个本领,就是可以快速的把小黄沙和小石头分离出来。老师先示范下,小朋友仔细看好了噢。”
老师示范过后再让小朋友们分组,然后各自示尝试下这个方法。
(四) 测量沙石的体积
“好棒,小朋友今天又学到了一件本事——分离沙石,下面呢,小朋友想不想知道小黄沙和小石头的体积呢?”
老师取出一个有刻度的透明杯子,先往杯里注入a毫升的水,记录在纸上,然后往杯里加入小黄沙,水面上升至b毫升刻度,那么老师告诉小朋友,刚才加的黄沙的体积就是(b—a)毫升。
“老师请小朋友用刚才的方法测量下小石头的体积,然后把你们的答案写下来,告诉老师。”
老师知道幼儿完成操作,然后引发小朋友思考“还有那些不规则的东西,可以用这个办法测量呢?”然后请小朋友各自尝试,并记录下自己所测量物品的体积测量结果。(如:橡皮,小刀——————)
注意点:
(1) 加入物品后水不能溢出杯子外面;
(2) 所加物品必须沉入水中或悬浮。
五, 活动延伸
准备三个同样大小的杯子,其中两个分别放了半杯石头,半杯沙子,若把沙子和石头放在同一杯子里,请小朋友开动脑筋想一个好办法,使沙子和石头放进去同一杯子更省空间。
篇7:我们来抽丝大班科学教案
【活动目标】
1、知道真丝织物与蚕丝的关系。
2、知道抽丝的简单步骤,学习抽丝的基本方法,探索一根丝的长度。
3、知道我国养蚕抽丝的历史及对人类的贡献。
【活动准备】
1、为每个小组准备:一个蚕茧,一杯热水,小苏打,小竹条,几种绕丝的工具:纸筒、缠线板等。
2、有关养蚕知识、抽丝录像、真丝织物图片(课件)
3、丝巾一条,几种绕丝的工具。
4、记录表
【活动过程】
一、了解蚕丝的作用
1、出示丝巾后观看真丝织物图片
说说这条“丝巾”是什么材料做的?(幼儿猜想)
2、教师总结
这条丝巾是这种叫蚕丝的材料纺织而成的(出示蚕丝)
蚕丝是一种优质的纺织原料。
3、蚕丝还可以做什么呢?
(1)幼儿猜想后观看真丝织物图片
(2)幼儿再次回答:蚕丝可以做领带、衣服、被子等。
二、交流讨论蚕丝的来历
1、谁知道蚕丝怎么来的?
幼儿回忆已有认识:蚕丝是蚕吐出来的。(蚕茧只是蚕蛹的保护体)
2、观看有关养蚕图片
3、教师总结
三、抽丝活动
1、观看录像,初步了解抽丝方法
(1)想一想人们是怎么把蚕丝从蚕茧内抽出来呢?
(幼儿猜想抽丝的方法并实践)
(2)小朋友讲了许多蚕丝从蚕茧内抽出来的方法,蚕茧究竟是怎么变成我们所需要的蚕丝的呢?(观看录像)
(3)请幼儿说出蚕丝从蚕茧内抽出来的具体方法。
教师总结:
蚕丝从蚕茧内抽出来的具体方法,
摘乱丝——制溶液——浸泡——挑丝头——抽丝。
我们把对蚕茧进行处理变成丝这个过程就是抽丝的过程。
2、指导幼儿抽丝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当一回抽丝工人,我们来抽丝。
具体方法:我们一边看录像,一边学习每个环节的具体操作方法。
(1)摘乱丝(看录像)
提问:现在谁来做个小老师,向大家介绍怎样摘乱丝?
(个别幼儿操作)。
(2)制溶液:是将小苏打浸泡在热水里。
这个溶液是小苏打溶液。
这个溶液内小苏打的含量不同、溶液温度高低都将影响蚕茧抽丝效果。
由于温度比较高,所以热水就由老师来倒。等会在操作中我们必须要注意安全,别被烫伤了。
(3)浸泡:
让蚕茧浸泡在热水里充分浸泡,为了充分浸泡可用筷子把蚕茧压入水中(出示图片),直到蚕茧表面有一些绒毛出现为止。
浸泡时间大概为1分钟。
(4)挑丝头抽丝:
师:当我们挑丝时发现有好多条蚕丝一起粘在上,此时,就需要我们把蚕丝进行整理,并找到丝头。
(5)有什么好的方法?
幼儿自由发表抽丝挑丝头的方法,并作好记录(用表1)
请看整理蚕丝的录像。
3、幼儿示范抽丝
学会找丝头抽丝了吗?老师这里刚好还有一个浸泡好的蚕茧,谁来试试找出丝头,请幼儿来做。
4、指导缠绕
当我们找到丝头以后,我们要将丝线粘在绕丝的工具接着开始缠绕。
(幼儿说一说自己猜想缠绕工具,并作记录。用表2)
5、幼儿小组抽丝活动
(1)现在让我们一起来抽丝吧,但老师有一个几个要求:
比一比哪个小组抽的好、抽的长;
安静操作,当音乐响起活动停止;并在音乐声中整理材料。
(2)幼儿操作,并做记录,教师指导操作方法。
四、交流各小组绕丝工具与挑丝的方法,知道几种缠绕工具的好处与坏处。
1、大家都把丝抽了出来了,但是大家缠绕用的工具不一样,请每个小组介绍本小组的工具,
出现了什么问题,为什么?(幼儿讨论原因)调整自己的记录。
2、请每个小组介绍挑丝的方法,哪种方法最好,并调整记录。
3、教师总结
我们的抽丝还真得离不开耐心、细致。蚕丝是最长的天然动物性蛋白纤维,
是高级的纺织原料,被称为“纤维皇后”。一般的蚕茧长度都在1000—3000米之间往往要用很多的时间才能抽完。
古代人们为了解决抽丝时间长的难题,他们创造了各种抽丝机器。
篇8:测量物体的温度幼儿科学教案
测量物体的温度幼儿科学教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知道温度表的基本构造。
2、使学生认识温度表上的刻度。
3、使学生学会表示温度的读法和写法。
教学准备
杯子、水槽、温度表模型或投影。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备注
一、引新
二、温度表的初步认识
三、认识温度表上的刻度及表示温度的读法。
四、温度的读法与写法训练
五、总结、结束本课
1、师:(出示两杯冒热气的水)如果要判别这两杯水,哪杯水温度高,有什么方法?
生:(讨论)(可以凭眼观察)
师:如果这里又有两杯水都不冒热气,那可以用什么方法来判别哪标水温高呢?
生:(讨论、试验)
师:(小结)刚才同学们通过运用感觉器官来判别水温的高低,这办法不错,但以后要注意,只有在先知道物体的`温度不是很高的情况下,才能用手去感觉物体温度的高低。如果是加热过的油,从外表看不出它温度很高,随便用手摸,就会出事故的。
2、师:刚才经过讨论,我们知道用手能感觉出温度的高低。但是,这方法是否很可靠呢?(出示三盆水:泠水、温水、热水)请一同学上来,用两只手分别放进冷、热水中,请同学说说两只手对两盆水温度高低的感觉。过了一会儿请这同学将两只手同时放入中间一只水盆中,然后让他说说对这盆水温度高低的感觉。
师:同一盆水,这两只手对它温度的高低的感觉,为什么会有不同呢?说明手对温度的感觉是否可靠?
生:(讨论)
师:(小结)通过刚才的实验,使我们知道了,人的手有时可以判别物体的高低,但有时也不可靠,要精确知道物体的温度必须用温度表来测量。这一单元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怎样测量物体的温度。(板书课题)
师:(出示温度表)这是温度表,我们先来观察一下它的构造,温度表可以分成几个部分?
生:观察桌上的温度表并讨论。
师:(小结)一般我们把温度表分成封闭的玻璃管和管内的水银两部分,玻璃管的下端是球形的玻璃泡,管上还有刻度。
师:温度表上的刻度有什么作用?
生:观察、思考。
师:(出示温度表模型或投影片)温度表的球形玻璃泡内有水银,水银液柱随温度的高低会上升或下降,有了刻度就能、显示出温度的高低了。
师:那么有谁知道单位是什么呢?(生答)现在我们常用的温度单位是“摄氏度”。如今天的气温就读成(板书)20摄氏度(具体数字可根据上课当天的气温)。如果要书写就写作“20℃”(板书)。
1、师:谁知道水沸腾时的温度是多少?正确的读法是怎样的?应该怎样写呢?
生“读100摄氏度写100℃(板书)
师:那么水结冰时的温度是多少?怎么写?
生:读0摄氏度写0℃(板书)
师:有时温度比零度还要低,该怎么表示呢?
师:(指导)零下温度要标以“零下”多少摄氏度,写时在数字前面用“—”符号表示。例如零下5摄氏度写作“—5℃”。
师:(出示温度表模型或投影片)移动“液柱”的高低位置。(多次变化)
生:(根据“液柱”的位置进行读、写练习)
2、师:刚才通过练习,大家知道了表示温度的读与写的方法,但有时温度表里的液注不是正好在刻度线上,那怎么读呢?(出示模型)由于我们在数学课还未学到小数,现在我们就采用这个方法来表示温度:当液柱超过半格时,我们就加一度(举例);当液柱不足半格时,就不要加(举例)。
师:(在模型上拉动“液柱”出题)
生:进行练习
课后感受
学生能正确使用温度计测量气温、水温。多数同学测量较准确。
篇9:用磁铁来开车大班科学教案
用磁铁来开车大班科学教案
活动目标
1、了解铁和磁铁可以互相吸引。
2、通过实验,观察用磁铁可以牵引汽车移动。
活动概要
制作一个纸汽车,在纸上粘一块铁,观察用磁铁牵引车移动的样子。
准备活动
【自由选择活动科学领域】-Big eye small eye活动纸用磁铁来开车。(什么和什么能互相吸引呢?)
活动内容
【导入】
1、观看动画片【用磁铁来开车】,了解铁和磁铁可以互相吸引。
我们周边哪儿有磁铁呢?
磁铁都能吸引什么东西呢?
如果磁铁和铁之间有别的物体会怎么样呢?
【展开】
2. 观看视频【用磁铁来开车】,说一说实验目标,备品以及实验顺序。
今天我们要做的实验叫什么?
做实验的时候都需要哪些东西呢?
在纸上粘一块铁,观察用磁铁牵引车移动的样子。
看一看实验顺序。
1)装饰一个汽车村庄。
2)在纸上画一个汽车,然后剪下来。
3)在纸上插一个曲别针。
4)用磁铁来牵引汽车移动。
【活动1:画出汽车村庄和汽车并剪下来。】
3、画出汽车村庄和汽车并剪下来。
画出汽车行驶的道路并装饰一下。你想让汽车行驶在什么样的公路上呢?
画一画纸汽车,你想要画什么样的汽车呢?
画完后,把汽车剪下来。
【活动2:用磁铁来牵引汽车移动。】
4、用磁铁来牵引汽车移动。
在纸汽车上插一个曲别针,然后把磁铁放在画好道路的`图画纸下面。
汽车会怎样呢?
磁铁离得很近的话会怎么样?
离远一点的话会怎样呢?
如果想要让汽车往前移动的话应该怎样做呢?
如果想要让汽车往后移动的话应该怎样做呢?
在汽车和磁铁中间再放一张纸,汽车还会移动吗?
【结束】
5、实验结束后,Big eye small eye活动纸用磁铁来开车(随着磁铁的移动汽车也会移动)写出实验结果。
篇10:降雨量的多少可以用什么来测量
一、雨量筒是测量在某一段时间内的液体,和固体降水总量的仪器引,一般为直径20厘米的.圆筒,为保持同口的形状和面积,筒质必须坚硬,为防止雨水溅入,筒口呈内直外斜的刀刃形,雨量器有带漏斗和不带漏斗的两种类型。
二 、雨量器是用来收集降水的专用器具,并通过与之配套的雨量量筒用来,测定以毫米为单位的降水量。
三 、虹吸式雨量计能连续记录液体,降水量和降水时数,从降水记录上还可以了解降水强度,可用来测定降水强度和降水起止时间,是用于气象台水文台农业林业等有关单位。
四、翻斗式雨量传感器,是一种水文气象仪器,用以测量自然界降水量,同时将降雨量转换为以开关量,形式表示的数字信息量传输,以满足信息的传输处理记录,和显示等的需要。
五、雨量记录仪可广泛应用于气象,农业 工业 自动化工程,智能楼宇系统 车间 仓库,博物馆实验室,温室等应用场合。
篇11: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风来过了》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风来过了》含反思
活动意图:
风是由空气流动引起的一种自然现象,风是一个抽象的概念,风是无形的,对风的认识只能凭感知觉来完成。开展此次活动《风来过了》。培养孩子们的兴趣,积极引导他们的自然科学兴趣和探索意识。
活动目标:
1、了解风,体验与风游戏的乐趣。
2、想象表现风来了的各种情景,仿编诗歌。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使幼儿对探索自然现象感兴趣。
活动准备:
观察有风的各种情景用图画形式记录。
活动过程:
一、激发兴趣
1、炎热的天气越是谁给大家带来凉快?
2、风看不见,摸不到,你发现风来过的'秘密了吗?
二、诗歌《风》
1、展示交流幼儿观察风的图画记录。
说说自己从哪些地方发现的秘密。
2、让我们听听诗歌里的风是怎样的?
3、师幼共同讨论风来过了的影响。
三、仿编诗歌
1、结合生活经验,尝试仿编诗歌。
活动延伸:
回忆风对物体的影响,如街上飞舞的报纸,吹落的帽子,飘落树叶等。
附:《风》
你没见过风,我也没见过风,你听树叶沙沙沙,那是树儿和风在谈话。
你没见过风,我也没见过风,你看树叶在点头,那是风儿在树林里走。
活动反思:
活动中孩子们欣赏了诗歌《风》,知道了风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我们可以从其他事物的变化上发现风的存在。让小朋友知道,怎样知道风来了,有什么方!法是可以知道。风来了又有哪些东西在动了。通过对诗歌的创编,扩大了孩子思维的角度,他们发现我们不仅可以用眼睛,还能用耳朵、鼻子、皮肤等等去发现风来过了。
篇12:《用不同的物体来测量》教案设计
《用不同的物体来测量》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不同的物体可以作为标准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
2.标准单位的测量比非标准单位的测量能产生更为一致和可比较的结果,便于信息的交流;
3.测量需要让标准单位的物体首尾相连,需要统一起点和终点。
科学探究目标:
1.能使用多种标准物完成测量任务;
2.能运用数字描述测量结果。
科学态度目标:
1.逐步适应使用不同的测量工具和测量单位;
2.逐步形成记录数据的意识和习惯;
3.愿意关注和客观看待他人的测量结果;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体会到测量单位的`标准化给交流带来的便利。
【教学重难点】
能用不同的标准物完成测量任务,并能对数据结果进行简单分析。
【教学准备】
纸带、小棒、小立方块、标记棒、记号笔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上节课我们发现同样高度的桌子,用手来测量时,测量的结果差别很大,这是为什么?
2.那用什么来测量桌子的高度,会更准确呢?老师这里有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小朋友们看一看,可不可以用来测量?(橡皮筋、弹簧、小棒、小立方块)
3.今天我们就用小棒和小立方块这两种不同的物体来测量桌子的高度。
4.老师这里有三个闯关游戏,你想不想玩?可是一关比一关难,只有特别认真听讲的小朋友才能闯关成功,你敢接受挑战吗?
二、学习测量方法
第一关:考一考
1.看视频,学习用小棒如何测量桌子的高度;
2.请一个小组到黑板上演示测量方法,其他小朋友找一找操作错误的地方;
3.看关键步骤图,学习用小立方块测量的方法;
4.小游戏:火眼金睛 看一看图中的操作方式对不对?如果错误,错在哪里?
三、测量活动
第二关:量一量
1.出示测量要求:
(1)仔细测量,比一比谁量得最准;
(2)两人一组,相互合作;
(3)听从指挥,铃响立刻坐端正。
2.小组测量活动
四、研讨数据
第三关:想一想
1.分别分析用小棒、小立方块来测量桌子高度的数据:(1)聚焦大多数相同的数据,引导用小棒(小立方块)来测量和用手测量,哪个更准确?(2)如果有差异数据,引导学生分析错误原因或测量误差原因。
2.用小棒测量的桌子高度结果,与小立方块测量的桌子高度结果一样吗?
五、课堂小结
篇13:声音怎么来的幼儿园大班上学期科学教案
声音怎么来的幼儿园大班上学期科学教案
一、活动目标:
1. 通过操作,知道振动产生声音,培养幼儿科学探索的欲望。
2. 乐于积极动脑实验。
二、活动准备:
1.小鼓、纸、小棍、瓶盖、玩具、音乐盒等。
2.幼儿用书。
三、活动过程
1. 游戏,激幼儿兴趣:在鼓面上放上豆子,教师敲鼓,让幼儿说说发现发什么?听到了什么?
——提问:敲鼓的时候,豆子怎么样了?
——提问:你们知道声音是怎么来的吗?
2. 幼儿通过探索,发现声音是怎么来的。
——幼儿摸着自己的'喉咙,然后发出声音,看看有什么感觉,相互讨论。
——教师:老师这里有很多的东西,请你们用它们发出声音。请幼儿用各种材料制造声音。并相互交流。
——教师:你是怎样让这材料发出声音的?材料发出声音时,你有什么感觉?哪里振动了?
——这些东西放在那里的时候没有声音,可是我们敲一敲、抖一抖,它们就会发出声音了,你知道声音是怎么产生的吗?(帮助幼儿得出结论:声音是由振产生的。)
3. 引导幼儿懂得在什么场合应该发出声音什么样的声音,不要影响别人。
——教师:我们要知道保护自己的嗓子,用自然的声音说话、唱歌,不要发出不好听的声音影响别人。
★ 测量的教学设计
★ 测量小班教案
★ 认识厘米教案设计
【用手来测量科学教案(整理13篇)】相关文章:
有余数除法例1,例2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上册)2023-06-24
物质的量教学设计2024-04-19
大班科学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大熊猫》2022-08-16
大班科学活动:物体的弹性2022-10-06
大班科学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自由自在的铁丝》2023-06-13
教案:漂亮的小手绢2023-07-28
有趣的数学绘本范文2023-07-30
如何提高后进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论文2023-04-05
数学教案-好玩的豆子2022-08-21
大班科学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怎样让纸发出声音》2022-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