扑克牌站起来大班科学教案

时间:2023-05-15 07:52:35 教案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扑克牌站起来大班科学教案(精选13篇)由网友“咸鱼本人哟”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扑克牌站起来大班科学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扑克牌站起来大班科学教案

篇1:大班科学教案:让筷子站起来

大班科学教案:让筷子站起来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在玩棒的过程种尝试用“三角撑”的`方法架起筷子。

2、初步引导幼儿用统计的方法记录操作过程和结果。

3、通过活动,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小组合作能力以及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5、能在情景中,通过实验完成对简单科学现象的探索和认知,乐于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所发现的结果。

【活动准备】

1、一次性筷子若干、台布5块。

2、统计表5张。

【活动过程】

一、自由玩筷子

1、导语:今天我们一起来筷子,看谁玩的方法多,方法好。

(幼儿自由玩筷子,教师参与)

2、提问:刚才你是怎样玩筷子的,用了哪些方法?(幼儿讲述)

二、想办法把筷子竖起来,并记录(统计表附后)

1、导语:小朋友玩筷子的方法可真多,现在请你们猜一猜,如果不用任何东西帮助,筷子能够站起来吗?(幼儿自由讨论)

那你们就去试一试,然后把你尝试的方法和结果记录在这张表格的第一次操作格里。

2、幼儿尝试、操作,并记录。

3、分组汇报。

导语:你们让筷子站起来了吗?用了几根筷子?

三、再次尝试,启发幼儿用“三角撑”方法架起筷子。

1、教师启发幼儿用三根筷子互搭竖棒,要求不用任何支撑物,把筷子竖起来。

师:请你们试着用三根筷子架起来的方法,让它们站起来,并把这次的结果记录在表格的第二次操作格里。

2、幼儿操作,教师参与。

四、展示记录表,讨论活动结果,引出其生活用途。

1、展示五组记录表,幼儿分组汇报。

2、小结,引出其生活用途。

篇2:大班科学教案:扑克牌排排站教案及教学反思

大班科学教案:扑克牌排排站教案及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通过玩扑克,鼓励幼儿大胆寻找让扑克站立的方法。

2、通过操作,了解简单的力学原理。

3、学习记录实验结果,并乐意在集体中表达自己的想法。

4、乐意与同伴合作游戏,体验游戏的愉悦。

5、通过实验培养互相礼让,学习分工合作的能力。

【活动准备】

1、扑克牌人手二十张。

2、记录纸、笔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引出课题。

教师:小朋友你们看这是什么呀?扑克牌是用来干什么的?今天,老师要请小朋友和扑克牌来玩新游戏。

二、幼儿探索怎样利用两张扑克牌让其站立在桌子上。

教师:老师在每个小朋友的桌子上放了两张扑克牌,你们去试一试,看能不能让扑克牌站在桌子上。然后把你们的方法记录在纸上,待会来告诉大家。

1、幼儿第一次尝试。

2、尝试后交流。

(1)你是用什么办法让扑克牌站立在桌子上的。(请幼儿出示记录纸并进行解释和示范)。

(2)为什么这个方法能让扑克牌站在桌子上呢?

(3)我刚才看见有几个小朋友也用这个方法让扑克牌站起来,但是后来又倒了,这是怎么回事?

(4)有不一样的方法吗?

(5)他这个方法和刚才的有什么不同?

3、幼儿第二次尝试。

刚才小朋友想出了几种让扑克牌站立的方法,现在老师请小朋友用这几种方法都去试一试,待会你来告诉大家,哪一种方法可以让扑克牌在桌子上站的最稳。

4、尝试后交流。

(1)你觉得这几种方法中哪一种方法可以让扑克牌在桌子上站的最稳?

(2)为什么?

三、引导幼儿综合利用刚才的办法,将扑克牌搭建的更高。

1、教师:刚才我们想出了不同的可以让扑克牌站立的方法,而且也讨论了哪一种方法可以让扑克牌站得更稳,现在老师为每个小朋友准备了20张扑克牌,干什么呢?老师要请你利用这些扑克牌来搭小房子,看看谁的房子搭的又高又牢固,待会也请你把搭房子的方法记录在纸上。

2、幼儿尝试。

3、请先搭好的小朋友拿着自己的记录纸和他人进行交流。

(1)交流搭建的不同方法。

(2)交流刚才在搭的时候有没有遇到困难,你是怎样解决的。

4、集体交流。

(1)教师:谁来介绍一下自己搭的小房子。(教师将事先拍好的照片放出来与幼儿的记录纸进行比较)

(2)你向小朋友来介绍一下自己的记录纸和搭房子的办法。

(3)你刚才在搭房子的时候有没有遇到困难,你是怎么解决的?谁有更好的办法来帮助他解决这个问题?

【延伸活动】

刚才小朋友搭的都很好,待会我们到教室里大家一起设计图纸,用更多的扑克牌搭更高的房子好不好?

【教学反思】

经过这一次的`科学探索活动,让我更深的体会到了,孩子们的智慧真是不可估量。在开始进行这个活动之前,我还一直在担心,小朋友们能不能想到让扑克牌站起来的方法,如果启发不起来,那么我的这个活动就难以进行下去。

但是他们在用一张牌站起来时就想出了很多的方法。在用扑克牌站的又高有稳的这个环节,对幼儿虽有一定难度,但他们在探索中尝试,一直兴趣有佳,最终结束时还意犹未尽。本次活动,幼儿在游戏活动中也获得乐趣。整个活动条理清晰,一个环节接着一个环节很清楚很顺畅。

当然,在这次的活动中,我也有失误,教师的引导是关键,但是在幼儿用一张牌站起来时想出的很多方法时,这儿我引导的还不够,没发现幼儿更多的闪光点。在合作和组合的问题上没有提出来,导致有的幼儿是用扑克牌在组合不是合作。这也给我在以后的活动中敲响了警钟,设计教学活动一定要考虑周全,在上课之前要设想多种可能发生的情况,多注意幼儿的引导,这样上课才能更加的从容不迫。

篇3: 扑克牌大班数学教案

活动目标:

1、在活动中感受数学的有趣,通过大牌管小牌的游戏使幼儿区分数字的大小。

2、能根据牌面花色、颜色及数字等不同,将扑克牌进行分类、“组队”,并能进行创造性的思维,能对扑克牌进行有规律的排序、接龙。

3、培养幼儿边操作边讲述的习惯。

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

小朋友在家里面有过玩扑克牌的经验

物质准备:

两副扑克牌、一块黑板、一面小鼓

活动过程:

一、介绍好玩的扑克牌

出示扑克牌吸引幼儿的注意,同时教师简单介绍扑克牌。

分析:通过此环节吸引幼儿的注意,使得幼儿关注本次的活动,为活动的正常开展做好铺垫。

二、游戏:大牌管小牌

1、请每个小朋友都抽取三张牌,并听老师讲解游戏规则

2、游戏:教师敲小鼓和小朋友共同说儿谣,听到老师说:一、二出牌的时候才能出牌,大牌的小朋友赢牌。求输牌的小朋友给赢牌的孩子捶背、或背一下等。

3、分析:这个环节的安排,一方面是让小朋友在操作前有明确的目标,内心有一种要解决问题的动力,他们更愿意投入学习。另一方面也有一个难易的递进,如会玩扑克牌比较大小,然后在进行比较难的按着花色给扑克牌分类排序

三、给四种花色的扑克牌分类和排序

1、教师边说儿谣边发扑克牌并请小朋友数数每人发了几张扑克牌。

2、请找手里面有四种花色尖的拿给老师。老师说我们把这个尖当作1。我们要一起

玩一个按花色接龙的游戏。

3、教师讲解规则,幼儿游戏。

分析:这个活动,改变了以往数学活动单一操作练习的形式,而以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为中止,让幼儿在生活化的游戏中拓展数学经验,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

四、幼儿分小组给两种花色的扑克牌排序接龙。

幼儿分组探索,进行互相合作和解决问题,教师巡回指导并参与到幼儿活动中来。

分析:这个环节是对上一个环节的检验和提升,并在活动中教师能够真正的观察到孩子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程度,更进一步的对分类和排序有充分的理解和认知。

活动延伸:

1、请小朋友回到家里和家长玩扑克牌游戏

2、请小朋友思考并尝试还有哪些排序的方法。

篇4: 扑克牌大班数学教案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已学会5以内数的组成和分解并熟悉扑克牌的花色。

物质准备:扑克牌8副、篮子4个、课件、音乐(聪明的一休、欢喜过新年)、礼物16份、16道加法算式

活动目标

通过玩扑克牌的游戏,复习分类、排序、比大小,5以内的组成和分解。

激发幼儿参与数学活动的兴趣,发展语言表达和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幼儿良好的操作习惯。

让幼儿初步理解和掌握编加法应用题的要求,尝试根据图中事情发展的顺序和相关数量学会口编5以内加法应用题。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引起幼儿活动的兴趣

导语:老师欢迎小朋友们来到扑克牌王国。你们会用扑克牌来玩游戏吗?

幼儿自由用扑克牌来玩游戏。

二.闯关游戏,体验游戏带来的乐趣

1、导语:“新年快到了,扑克牌的国王想邀请小朋友参加盛大的舞会,不过舞会只邀请勇敢的、自信的小朋友参加,因为要经过4个闯关游戏,才能参加舞会,对自己有信心吗?”

2、第一关游戏《分家家》――分类、排序

①按图形分类(红桃、黑桃、草花、方块);

②按数字排列(1到10或10到1)

师:想想让数字按一定的规律排列可以怎样排?

3、第二关游戏《摆一摆》――复习5以内的分解组成

①师:“小朋友我问你:4可以分成1和几?”

②考考小朋友数字5会有几条分合式?

③幼儿操作:

师:两人一组,摆5以内的分解组成,看哪组小朋友摆得又多又准确,闯关游戏开始!

4、最后一关游戏《我会编》――尝试自编加法应用题

①学习讲述加法应用题,了解应用题的结构:

②引导幼儿看图尝试编5以内的加法应用题;

③看加法算式编应用题;

④听老师口编应用题操作扑克牌,摆出相应的加法算式。

⑤与老师们互动;

师:小朋友刚都在学编加法应用题的本领,学会了吗?

玩法:每个老师手上都会有一道加法算式,请小朋友根据算式编一道加法应用题,如果成功了就会得到老师们手中的礼物,拿到礼物后我们一起来参加舞会好吗?闯关开始!

5、闯关成功,一起参加扑克牌王国的舞会,随音乐跳起来。

活动延伸

师:今天我们用扑克牌玩了这么多的游戏,好玩吗?其实扑克牌还有很多好玩的游戏,可以是两个人、三个人,或更多的人一起来玩。今晚回家也和爸爸妈妈玩一下扑克牌游戏吧。

篇5: 扑克牌大班数学教案

活动目标:

1、运用编译、破解等游戏方式,复习巩固20以内加法、相邻数。

2、复习10以内的合成,锻炼幼儿运用逆向思维的方式进行运算。

3、初步了解个和十,知道十个1是10。

活动准备:

闯关指示、每位幼儿1―10两套扑克牌,铅笔,纸条。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教师欢迎小朋友来到扑克牌王国,扑克牌王国今天将要举行盛大的舞会。邀请我们小朋友一起去参加。那你们知不知道扑克牌家族都有谁呢?

二、基本部分

(一)教师引导幼儿闯第一关

1、教师讲述闯关条例,引导幼儿闯关。

2、请你来破解开起扑克牌王国的大门密码,密码第一位是7和9的相邻数,密码的第二位是4+2的得数,第三位密码是4和6的相邻数,第四位密码是3+2+4的得数,请你读出密码是多少?

3、我们看看密码到底是多少?

4、教师幼儿一起验证密码的对错。

(二)教师引导幼儿闯第二关

1、请你用扑克牌很快的摆出以下数字,14、26、35、48、59。

2、幼儿摆牌,教师巡回知道

3、提问幼儿是怎样摆牌的?

4、提问26、35、48、59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三)教师引导幼儿闯第三关

1、请小朋友用两张牌摆出18

2、请小朋友用三张牌摆出18

3、请小朋友用四张牌摆出18

4、请小朋友用五张牌摆出18

三、结束部分:一起参加扑克牌王国的舞会,随音乐跳起舞来。

活动反思:数学活动是比较抽象的,教师能把抽象的数学生活化并让幼儿在玩中学数学,在生活中体验数学的快乐这是非常难得的。扑克牌一个生活中常见的物品,能有这么多的数学的奥秘,是教师注意观察生活,并把生活中的数学提升到课堂,幼儿在这种趣味数学活动中不仅学到到数学知识,也会自觉地的寻找生活中数学发现,这是非常重要的学习体验。扑克牌简便轻巧,玩起来千变万化,引人入胜,可以有效地培养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通过操作扑克,来玩数学游戏,幼儿能在扑克牌中,了解很多很多的数学游戏和数学奥秘。教师通过扑克游戏,将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生活化、游戏化,使孩子玩得轻松,学得愉快。

篇6: 扑克牌大班数学教案

【活动目标】

1、认识扑克牌,能根据扑克牌的特征进行分类

2、通过猜数游戏,发展幼儿的逆向思维及思维的流畅性、敏捷性

3、在游戏中,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提高幼儿协作完成任务的能力

4、感受操作活动带来的快乐体验游戏的乐趣

【活动重点】

通过观察,发现扑克牌的特征,并根据其特征进行分类

【活动难点】

根据扑克牌的不同特征进行接龙游戏,并有一定的合作意识

【活动过程】

一、认识扑克牌

1、引入活动

(1)小朋友,看,这是什么?(扑克牌)

(2)老师给你们每组发了一副扑克牌(除J、Q、K),请你们观察一下,看看扑克牌上都有什么?它们有什么规律?(引导幼儿自主探索,发现规律)

(3)教师可适时引导:扑克牌上有什么?(数字)都是些几啊?那除了数字,还有什么颜色呢?(红色、黑色)相同的颜色,图案一样吗?(梅花、方块、红桃、黑桃)

小结:每副扑克牌都是有顺序的,按数字1―10排列,同样的数字上有四种图案:扑克牌上的图案数量和数字是相对应的。

2、分类游戏

(1)教师:原来扑克牌上有不同的数字,不同的颜色,不同的图案。那我们今天就来玩分一分的游戏,好吗?

(2)请每位幼儿拿10张扑克牌,找到特征,进行分类

(3)幼儿操作

(4)请幼儿说一说:你是怎么分的?为什么这样分?(鼓励幼儿想出不同的分法)

二、扑克牌接龙(小组合作游戏)

1、每位幼儿10张扑克牌,小组共同商量,进行扑克接龙

2、建议:

(1)按两种颜色

(2)按四种图案

(3)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4)按单双数

(5)以小组合作的形式

3、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4、小组代表介绍接龙规律

三、扑克猜数(两人合作游戏)

1、教师:接下来我们来玩扑克猜数的游戏,需要两个好朋友共同合作,你们想玩吗?

2、介绍游戏规则:

一名幼儿手拿“1―10”同一花色的扑克牌,把扑克牌洗好,另一名幼儿任意抽去一张,藏起来,第一名幼儿猜猜藏起来的是哪一张牌

3、教师示范,幼儿共同寻找方法

4、幼儿操作,轮流游戏

【活动延伸】

游戏《扑克站起来》

教师:扑克牌还有很多玩法,还可以神奇的站起来呢!请小朋友们回去之后试一试怎样让扑克牌站起来,好吗?

【活动反思】

数学活动是比较抽象的,教师能把抽象的数学生活化并让幼儿在玩中学数学,在生活中体验数学的快乐这是非常难得的。扑克牌一个生活中常见的物品,能有这么多的数学的奥秘,是教师注意观察生活,并把生活中的数学提升到课堂,幼儿在这种趣味数学活动中不仅学到到数学知识,也会自觉地的寻找生活中数学发现,这是非常重要的学习体验。扑克牌简便轻巧,玩起来千变万化,引人入胜,可以有效地培养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通过操作扑克,来玩数学游戏,幼儿能在扑克牌中,了解很多很多的数学游戏和数学奥秘。教师通过扑克游戏,将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生活化、游戏化,使孩子玩得轻松,学得愉快。

篇7: 扑克牌大班数学教案

活动目标

1、认识扑克牌,能根据扑克牌的特征进行分类。

2、通过猜数游戏,发展幼儿的逆向思维及思维的流畅性、敏捷性。

3、在游戏中,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提高幼儿协作完成任务的能力。

4、感受操作活动带来的`快乐体验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扑克牌没人一套。

活动过程

一、认识扑克牌

1、导入活动

(1)小朋友,看,这是什么?(扑克牌)

(2)老师给你们每组发了一副扑克牌(除J、Q、K)

请你们观察一下,看看扑克牌上都有什么?它们有什么规律?

(引导幼儿自主探索,发现规律)

(3)教师可适时引导:扑克牌上有什么?(数字)

都是些几啊?那除了数字,还有什么颜色呢?(红色、黑色)

相同的颜色,图案一样吗?(梅花、方块、红桃、黑桃)

(4)小结:每副扑克牌都是有顺序的,按数字1-10排列,

同样的数字上有四种图案:扑克牌上的图案数量和数字是相对应的。

2、分类游戏

(1)教师:原来扑克牌上有不同的数字,不同的颜色,不同的图案。

那我们今天就来玩分一分的游戏,好吗?

(2)请每位幼儿拿10张扑克牌,找到特征,进行分类

(3)幼儿操作

(4)请幼儿说一说:你是怎么分的?为什么这样分?

(鼓励幼儿想出不同的分法)

二、扑克牌接龙(小组合作游戏)

1、每位幼儿10张扑克牌,小组共同商量,进行扑克接龙

2、建议:

(1)按两种颜色

(2)按四种图案

(3)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4)按单双数

(5)以小组合作的形式

3、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4、小组代表介绍接龙规律

三、扑克猜数(两人合作游戏)

1、教师:接下来我们来玩扑克猜数的游戏,需要两个好朋友共同合作,你们想玩吗?

2、介绍游戏规则:

一名幼儿手拿“1-10”同一花色的扑克牌,把扑克牌洗好,另一名幼儿任意抽去一张,藏起来,

第一名幼儿猜猜藏起来的是哪一张牌

3、教师示范,幼儿共同寻找方法

4、幼儿操作,轮流游戏

篇8:《小动物站起来》中班科学教案

《小动物站起来》中班科学教案

活动目标:

1、学用剪、折、粘、贴多种技能,探究平面纸制品立体化的方法。

2、根据自己的创想,培养大胆创造的能力。

3、发展幼儿的观察、分析能力、动手能力。

4、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幼儿画好的各种动物多个,各种材质的纸(皱纹纸、瓦楞纸、电光纸、彩色复印纸、软泡沫纸、宣纸、纸盒纸、牛奶袋纸),大森林的立体背景,胶棒,剪刀,胶条等。

2、经验准备:在教室环境中摆放几种立体物,相框等。

活动重难点:

启发幼儿探究“动物”立起来的几种方法。

找到使纸卡片平衡的支撑点。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讨论:怎样让小动物“站”起来。

教师:看黄老师带了什么?(出示做好的大森林。)

幼儿:我们做的建筑区的大森林。

教师:在这个大森林里,小动物很想站起来看一看外面的景色,如果用托盘里的这些纸材料,你能有什么办法让动物站起来?

幼儿1:用纸在动物的后面做一根棍,就像相片似的做一个架子。

幼儿2:做一个圆的筒,动物粘在后面。

幼儿3:用奶袋纸卷一个棍。

幼儿4:做许多的支架,粘在动物身上。

幼儿5:把纸卷成一个桶,上面剪一个洞再把动物插上面。

教师:小朋友方法真多,一会儿你们可以用不同的纸来试一试,想办法让小动物们站起来,然后把站起来的动物摆在大森林中。看看谁做的和其他小朋友不一样,用的方法最多。

2、探究让小“动物”站起来的多种方法。

幼儿独立操作,教师提供多种材质的.纸张,观察幼儿使用的方法,给予不同程度的帮助。

场景一:

幼儿1在一个已经做好的圆桶中间,剪了一个洞,然后把一朵小花插了进去,可是由于花的茎太细,总是立不直。

教师:“想想能用什么把它固定住呢?” 幼儿1先用胶棒粘了粘发现效果不好,于是用胶条把花固定住了。“能站起来了,能站起来了”,她边说边笑着把作品放在了森林中。

场景二:

幼儿2把软的泡沫纸卷起来,反复几次,但都没成功。

教师:“老师能帮你吗?”

幼儿2:“我想让小蛇横着躺着。”可是软的泡沫纸多次卷过后,打开时两边往上翘。

教师:“你试一试把蛇架在纸上会怎么样?”

幼儿拿起了剪刀在两边上翘的地方一边剪了一个小口子,这样蛇正好能够架在泡沫纸上。

场景三:

幼儿3选择了牛奶袋纸做材料,把纸剪成一段一段的,然后卷成了一根一根的小棍。在小鸭子的两边分别用胶条粘上两小棍,可是由于小鸭子身体长,站立的时候不稳,她皱着眉头摆弄了半天。

教师:“看看,小鸭子总是往哪边倒呢?”

幼儿3:“往后倒。”

教师:“那你想一想怎么办?” 于是她很快又做了两个小棍粘在了小鸭子的中间部分,这样小鸭子就站稳了。

3、分享:让小动物“站”起来的不同方法。

(1)向同伴介绍自己的方法。

每个幼儿都用自己的方法使小动物立起来了。

教师:“大森林里站满了各种各样的小动物,幼儿快来介绍你是怎么让这些小动物立起来的呀?”

幼儿1:我做了一个纸棍粘在小老虎的后面,小老虎就立起来了。

幼儿2:我和豆豆的方法一样,粘在后面两个棍,就像相框后面那样。

幼儿3:我在纸筒上挖了一个洞,把小猴子插在里面了。我还做了一个支架,横着竖着(比画着)粘。

(2)引导幼儿讨论“大家都用了什么方法?哪些方法是一样的?”

教师:你们想的办法真多,而且也成功了,你们在做的时候,遇到什么困难了吗?

幼儿1:我开始用的纸太软了立不起来,后来换了硬纸就成功了。

幼儿2:我在后面粘了一个小纸棍但老是倒,后来又在旁边粘了一个就不倒了。

教师拿起作品:赵吴,你告诉小朋友开始时你把小棍粘在哪里了?为什么会倒?

赵昊指着小老鼠的一侧:我粘这边了,就往这边倒。我粘了另一边,就不倒了。

教师:为什么在两边粘就不倒了呢?

幼儿说:因为平衡了。

4、延伸活动:将幼儿制作好的“大森林”摆放到建构区,鼓励幼儿继续制作可以立起来的动植物。

活动反思:

活动其本达到预设目标,使幼儿想象得以实现。在活动中孩子们从始至终都很有兴趣,尤其在操作中每一个孩子都兴致勃勃,想了一个有一办法当幼儿看到自己的作品成功的站在了森林里时,更有了制作的兴趣。在活动中老师是活动的引导者,幼儿是活动的主体,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幼儿共成功制作了三十多件作品,有七种方法,其中有三种方法是我没有想到的,比如直接将纸猴子的“腿”向两边撇,纸蛇直接插在向两边上翘的长条纸上,在一个纸筒上挖洞等方法,孩子的创造性得到了发展。在整个过程中,幼儿的操作特别充分,老师没有在技能方面帮助幼儿,而是在方法上提示幼儿,教师的支持作用体现很到位。

不足之处:

最后小结时,缺少对幼儿独特的制作方法给予展示与肯定。

小百科:动物分类学家根据动物的各种特征(形态、细胞、遗传、生理、生态和地理分布等)进行分类,将动物依次分为6个主要等级,即门、纲、目、科、属、种。

篇9:大班科学教案

注:在实验结果栏里用数字1、2……依次排出布的吸液高度。

液体

布料清水热水肥皂水醋

实验结果 3、幼儿讨论实验中的发现,并结合日常生活中的经验进行迁移。

小结:同一种面料用不同的液体浸泡,其吸水与溶解速度也不一样,因此,平时我们在洗各种面料的衣服时,为了更好的去污,会用较热的肥皂水或用其它一些洗涤用品来浸泡衣服,而只用清水是很难去污的。

注意事项:

1、做第一个实验时注意要把五种布挂在长木棒上同时放入水中观察,以确保实验的准确性。

2、在做第二个实验时注意布料放入不同液体的时间应该基本相同。

知识背景材料:

午饭前我请小朋友到盥洗室去洗手,结果回来的时候,丁丁告诉我她洗手时不小心把袖子给弄湿了,我一看,果然不错,连她里面的衣袖也都湿了。这时,雯雯也挤到我的身边,高高地举起她的衣袖,神气地说:“我的袖子弄上水也不会湿。”原来她带了一副聚脂面料的护袖,很多孩子都觉得挺奇怪的,为什么有的衣袖容易弄市,有的却不会呢?对此,我设计了本次活动,让幼儿通过自己的操作来了解真相,进一步激发他们探索科学奥秘的欲望。

篇10:大班科学教案

活动目标:

1、通过观看多媒体课件及讲述等活动,丰富幼儿有关动物胎生和卵生的基本常识。

2、激发幼儿探索动物生活的兴趣,培养幼儿爱护动物的积极情感。

活动准备:

1、活动前请家长带领幼儿收集胎生、卵生动物的资料、图片、书籍。

2、几种卵生动物的多媒体课件。

3、动物图片若干。

4、黑板两块,贴有双面胶的白纸两张。

活动过程:

一、猜谜语。

头上两只大眼睛、身体细长轻又轻,张着翅膀空中飞、好像飞机在飞行。

二、了解卵生动物的常识。

1、蜻蜓一生下来就是这样子吗?

2、观看多媒体课件前一部分。

(1)有一天,一只小鸟从河边飞过,看见蜻蜓用尾巴在点水,蜻蜓在干什么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2)蜻蜓在干什么呀?(蜻蜓点水是在生宝宝,它把卵子生在水里,卵子一天天长大,最后就变成了小蜻蜓。)

3、观看多媒体课件后一部分。

(1)小鸟还看见了母鸡、青蛙、乌龟也在生宝宝,我们也来看看它们是怎样生宝宝的,它们的宝宝出生时是怎样的呢?

(2)谁像蜻蜓一样把宝宝生在水里了?

(3)还有哪些动物像蜻蜓、青蛙一样把卵子生在水里的吗?

(4)母鸡和乌龟是怎样生宝宝的呢?(母鸡孵蛋),那乌龟是怎样孵蛋呢?

(5)还有哪些动物也会生蛋?

小结:这些动物和蜻蜓、青蛙妈妈生宝宝的方式是一样的,都是由动物妈妈先产卵,卵再不断变化长大,最后长成和妈妈一个模样的动物叫卵生动物,动物这种生宝宝的方式叫卵生。

4、扩散性思维:还有哪些动物也是卵生动物?

三、了解胎生动物的常识。

1、是不是所有的动物都是卵生动物的呢?

2、播放小马出生录像,马妈妈生下的是谁?它长得怎样?

3、出示小马图像,这是马妈妈生下的谁?它长得怎样?(引导幼儿观察马一生下来就有头、身体、四肢、尾巴。)

4、小结:像小马一生下来就和妈妈长得一样的动物叫胎生动物。

5、发散性思考:大象是胎生动物还是卵生动物?还有哪些动物也是胎生动物?

四、了解人也是胎生。

1、动物有胎生和卵生,那我们人呢?你知道你是从哪里来的吗?

2、请幼儿默默地对妈妈说一句感谢的话:妈妈,您辛苦了,谢谢您!

五、游戏“动物分类”

1、交代游戏玩法:把椅子下面的动物图片拿起来,看看上面的动物是胎生的还是卵生的,然后把它贴到黑板上,这块黑板贴胎生动物,那块黑板贴卵生动物。

2、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3、检查分类情况。

篇11:大班科学教案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动物胎生、卵生的两种生殖方式及其发育过程。

2、尝试在协商中共同探索关于动物的奥秘。

活动准备:

配对图片黑板

活动过程

一妈妈和娃娃配对

1、今天我们教室里来了一些动物妈妈和动物宝宝,看他们都在这儿呢?都有谁来了呢?

(上面一排式动物娃娃,下面一排是动物宝宝)

2、玩了一会之后,这些糊涂的娃娃找不到自己的妈妈了,让我们一起来帮帮他们好不好,把娃娃送到妈妈的身边。

(幼儿分组操作,妈妈和娃娃图片操作)

3、分享配对好的妈妈和宝宝

现在哪个小组愿意来把自己的结果告诉大家。

有分歧的来讨论。

4、单老师看到了有的妈妈和娃娃很容易找到,但是有的就有点不一样了,有的妈妈和娃娃长的很象,有的则娃娃小的时候是不象妈妈的,长大后才象妈妈。

二了解动物妈妈生宝宝的两种方式

1、看小小鸡和妈妈母鸡的样子就不一样,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母鸡妈妈是怎么生出鸡宝宝的。

请幼儿根据视频描叙。

鸡妈妈是先生蛋——蛋变成小小鸡——小小鸡再长成鸡

(结合图片展示)

2、和鸡一样,先把生出来蛋宝宝或卵,再孵化长成小宝宝的动物我们都叫它是卵生动物。

3、那么你知道还有谁也是象鸡妈妈一样,也是卵生动物的呢?

(鸡、鸭、鹅、鱼,鸟、蝉苍蝇等等)教师分类粘贴

其实在动物世界里,除了鸡、鸭、鹅是卵生的,各种各样的鸟类,鱼类,还有昆虫他们都是卵生的动物。

4、所以的动物妈妈都是这样生宝宝的吗?当然不是,那他们是怎么生宝宝的。

5、出示小鹿的图片。

原来向小鹿一样小宝宝直接妈妈的肚子里长成,然后再生出来的动物,我们叫它们是胎生动物。那你知道哪些动物是胎生的动物呢?

三幼儿尝试分类

1、刚才我们知道了动物有是卵生的动物和胎生的动物,下面我们一起来做一个游戏,动物分分家,

分卵生和胎生

2、我们人是卵生的还是胎生的呢?

3、小刺猬和乌龟是卵生的还是胎生的呢?

篇12:大班科学教案

设计思路:

孩子们对动物很感兴趣,特别是经过这个主题活动。课后经常有孩子问我,为什么鱼妈妈生出来的鱼宝宝一开始和妈妈张的不一样?为什么小狗和他妈妈就一个样?还有鸡蛋里面为什么会钻出小鸡?――为了满足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的欲望,让孩子对动物的生殖方式有一定的了解,我特别设计了此次活动。

活动名称:

胎生动物与卵生动物

活动形式:

集体活动与分组活动相结合

活动目的:

1、通过观察图片让幼儿初步了解动物的两种生殖方式:胎生和卵生以及其发育过程。

2、发展幼儿分析、概括能力,丰富幼儿词汇:胎生、卵生。

3、激发幼儿对动物的探索兴趣,培养幼儿热爱小动物的情感。

活动准备:

1、各种动物图片(幼儿每组一份)胎生、卵生字卡每人一块操作板(贴有胎生、卵生标志)

2、自定义图片(根据活动内容设计的教师用图片)

活动过程

1、提出疑问,引出课题

出示一组图片鸡妈妈在下蛋――鸡蛋――鸡妈妈孵蛋――小鸡从蛋壳中出来。问幼儿是不是所有动物妈妈生小宝宝都是这样呀?

今天老师就和你们一起了解一下。

2、了解动物的两种基本生殖方式:胎生、卵生

通过图片分别以鱼和人为例简单介绍胎生卵生的过程,重点对其区别进行介绍。

3、幼儿操作进一步巩固胎生与卵生的.知识。

幼儿分组活动,将各种动物图片贴在有胎生、卵生标志的操作板上。(放音乐,教师巡回指导最后集体评价)

4、幼儿讨论说说自己了解的有关胎生与卵生的知识

总结分享

和幼儿一起到饲养角找找,看看有那些动物是胎生的那些动物是卵生的。

活动评价

1、在活动中幼儿能积极参加活动,并对动物的生殖方式(胎生和卵生)有了初步的了解。

2、通过活动幼儿对小动物产生浓厚兴趣并能积极探索。

活动延伸

回家与父母共同查阅有关胎卵生的资料、图片,在活动室开展“卵生动物和胎生动物”图片展。

篇13:大班科学教案精选

活动目标

1、幼儿通过观察蚂蚁“搬食物回家”,感知蚂蚁单个搬、群体搬食物,沿途回家这一有趣现象,培养幼儿认真、仔细的观察习惯和探究问题的精神。

2、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活动准备

放大镜、昆虫盒、玻璃瓶或矿泉水瓶子、米饭、饼干、昆虫尸体、彩笔、纸若干。

活动过程

找幼儿园内或园外蚂蚁较多的地方(场地宽阔、安全),能看到蚂蚁巢穴的人口。活动前先在四周撒上蚂蚁爱吃的食物,如米饭、小果皮、饼干等。找一找,看一看,你看到了什么?

晨间带幼儿散步时,有意带到指定场地,让幼儿自发说出:看,有那么多蚂蚁,它们在搬东西。激发幼儿观察兴趣。

看一看,说一说,蚂蚁怎样搬食物?

(1)蚂蚁用尾部(屁股)搬的。

(2)蚂蚁用头上的须(触角)搬的。

(3)蚂蚁用手和脚一起拖的。

(4)有许多蚂蚁一起拖的。.!来源:屈,老.师教案网"

试一试,找答案。

幼儿用放大镜观察蚂蚁搬东西。

(1)蚂蚁用嘴巴叼住,把东西搬回家。嘴巴有一对像螃蟹一样的大钳子,力气很大。

(2)当食物过大时,小蚂蚁会用头去碰另一只蚂蚁的头,过一会就有许多同伴来共同搬运食物。

(3)蚂蚁搬东西回家时,是大家排成一队,沿着原来的路回家。画一画、说一说,蚂蚁搬食物回家。

活动反思

新《纲要》指出:幼儿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好和探索欲望以及尽量为幼儿创设条件,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体验发现的乐趣。 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让幼儿看、说、想,培养了幼儿的动眼、动口、动手的能力。体现了以幼儿为主体,课件的演示直观、形象,帮助幼儿很好的了解了蚂蚁的习性及蚂蚁的种类。让幼儿很感兴趣,他们就会很认真的去观察、去学习。

大班故事魔法太阳帽教案

大班玩纸牌说课稿

有魔法的一分钟大班教案

大班数学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我的朋友多》

大班数学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切蛋糕》

大班科学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怎样让纸发出声音》

大班魔法纸牌说课稿

大班科学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我们的牙齿》

科学活动教案

大班科学优秀教案及反思《参观动物园》

扑克牌站起来大班科学教案
《扑克牌站起来大班科学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扑克牌站起来大班科学教案(精选13篇)】相关文章:

大班科学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小小的苔藓》2022-11-23

大班科学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大熊猫》2022-08-16

大班科学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有变化吗》2023-04-27

大班科学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泡泡的出生》2022-09-10

大班科学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电话号码的小秘密》2024-01-15

初中惯性教案2023-12-27

大班科学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神奇的蚕宝宝》2023-09-22

大班科学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自由自在的铁丝》2023-06-13

大班科学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蜘蛛网的秘密》2022-05-06

大班数学游戏活动教案《哪张牌不见了》2022-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