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把节 教案教学设计(S版五年级下册)

时间:2023-06-27 07:36:32 教案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火把节 教案教学设计(S版五年级下册)(精选17篇)由网友“睥睨甄”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火把节 教案教学设计(S版五年级下册),欢迎大家前来参阅。

火把节 教案教学设计(S版五年级下册)

篇1:火把节 教案教学设计(S版五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1、认识和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积累“激情四溢”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描写的彝族火把节的热烈场面,了解彝家火把节的来历。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独立阅读课文,教师做适当的引导,帮助学生有自读、品读、有感情朗读中加深对课文内容的感知、理解。

5、感受彝族特有的民族风情。教学重、难点:⑴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描写的彝族火把节的热烈场面,感受彝族特有的民族风情。⑵了解火把节的来历,理解火把节的纪念意义,赞扬彝族人民勇于战胜恶势力,战胜灾难的勇敢、坚强、不屈不挠的优良美德。

教学时间:2课时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读通课文,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积累词语。

2、全作探究,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清文章的条理。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预习。1、介绍你了解的一些民族风俗。2、自读课文,自学生字;默读思考:课文是分哪向部分写的,你是根据什么划分出来的?

二、导入新课。1、同学们都喜欢哪些节日?说说过节的情况和心情。2、我国有56个民族,很多民族都有自己特有节日,我们今天就去参加彝族的火把节吧!

(板书课题)。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朗读课文。

2、说说课文写了哪几部分内容。

3、课文写了火把节的哪几个场面?

四、细读课文,理解感悟。1、读了课文,你对彝族火把节有了哪些了解?2、你最喜欢哪些场面,说说自己的感受。3、说说彝族火把节的来历,了解了这个传说,你想到了什么?相互交流。

五、有感情朗读课文。1、采取个人读、小组读、指名读等方式有感情地朗读全文。2、朗读你最喜欢的段落,展示给大家听。

六、作业1、抄写生字、课后“读读写写”的词语。   2、进一步搜集彝族人民过火把节的资料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描写的彝族火把节的热烈场面,感受彝族特有的民族风情。

2、了解彝族火把节的来历,理解火把节的纪念意义,交流关于火把节的传说的感想。

3、总结课文,赞扬彝族人民的优良美德。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1、听写课后“读读写写”词语。

2、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3、谈话导入: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不仅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还强烈地感受到彝家人的热情好客。这节课,就让我们和彝族人民一起欢度火把节,感受火把节热闹场面,感受彝族人民的民族风情。

二、品读词句,想象场面(一)学习课文第一部分⒈教师:为了欢度火把节,人们要做好充分准备。彝家人做了什么准备?请同学们用横线画出来读一读。⒉学生在文中画出。

⒊集体交流

⒋有感情计朗读第一部分。(指导读地热情、盼望、兴奋的语气)(二)学习课文第二部分⒈教师:课文描写了火把节哪几个场面?你最喜欢哪一个?画出来读一读,想象当时的情景,说说自己的感受⒉学生自由读第二部分,想象场面。⒊交流反馈课文描写了彝家人在过火把节时穿上节日盛装,准备节日饭菜、斗牛、摔跌、点火把、围着篝火跳舞等五个场面。⒋学生一起读一读这些有关的句子。⒌小结;彝家人的火把节真是太有意思了,让我们感受到了彝族的民族风情。

(三)学习课文第三部分⒈默读课文第三部分,讲一讲这个传说、。从关于火把节的传说中想到什么?与同学交流。⒉指名说说这个拟说。   ⒊小组内交流。     ⒋集体交流。⒌小结:是的,火把节不是一个普通的节日,它更彝族人民勤劳勇敢、不屈不挠精神的象征。⒍学生有感情地再朗读文段。

三、课堂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进一步感受了彝族的民族风情,我们还知道火把节来历,知道火把节不是一个简简单单的节日,它更是彝族人民勤劳勇敢、不屈不挠精神的象征。

四、作业: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搜集其他民族资料,感受这些民族风情。

板书:  4、火把节 准备:     扎火把  民族服饰 美酒佳肴 场面:     准备节日饭菜、斗牛摔跤      点燃火把 围着篝火跳舞 来历:    人们用火把消灭“天虫” (火把节是彝族人民勤劳勇敢、不屈不挠的象征)

[火把节 教案教学设计(S版五年级下册)]

篇2:《火把节》教学设计 教学教案设计(S版五年级下册)

一、导入环节:

通过两名同学的介绍,我们对火把节又有了一些了解。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在这篇课文里主要描写了火把节哪几个方面的内容?

这节就让我们做一次快乐的施行,和彝家人一起欢度火把节!

二、朗读感悟:

1.第一部分

为了庆祝火把了,彝家人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他们向我们发出了热情的召唤,让我们齐读课文第1自然段。

请同学们轻声读读课文的第一部分,边读边画出彝家人为火把节做了哪些准备?

学生从“扎火把”“打扮”“食物”三个方面来做汇报(教师板书)。

同学们,彝家人做了这么多的准备,为的是什么呀?你是从哪知道的?请你领着大家一起读一下这一段好吗?

学生齐读第5自然段。

过渡:同学们,火把节当天的活动一定会别有一番景象,让我们一起走进活动现场。

2.第二部分

请同学们快速地浏览一下课文的第二部分,看看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进行描写的?(教师板书)

请同学们默读这部分内容,想想课文描写了火把节哪几个活动场面?选出你最喜欢的一个,并把你的读书体会作一下标记。

请把你的读书感受和你的伙伴做一下交流。

全班汇报:

①斗牛场景。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瞪” 和“顶”两个动词来理解;借助“斗牛场成了欢乐的海洋”讲解“暗喻”的修辞方法。

②摔跤场景。引导学生抓住“人声鼎沸”体会摔跤场的热烈气氛。

③第9自然段。借助“站在高处向下看,只见一条条‘火龙’,在大地上穿行”这句话,讲解“借喻”这一修辞方法。

④第10自然段,是火把节的高潮。引导学生体会省略号的作用并试着仿写。

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感受彝家火把节的热烈气氛。

排比句的练习。

⑤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用“详略得当”方法来表现火把节热烈的活动场面。

过渡:同学们,火把节确实很有意思,可它并不是一个普通节日,关于它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呢!

3.第三部分

齐读第11自然段。

指读第12自然段,边听边想:从这个传说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引导学生体会彝家人勤劳勇敢,不屈不挠的品质,他们团结一致,打败了天敌,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齐读第13自然段。

三、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走进了大凉山,参加了激情四溢的火把节,让我们感受到了彝家特有的民族风情和勇敢坚强,不屈不挠的品质。

最后让我们再充满感情地朗读一遍课文,让我们在火把节热烈的气氛中结束本课的学习。

[《火把节》教学设计 教学教案设计(S版五年级下册)]

篇3:《火把节》教学设计 (S版五年级上册)

偃师市城关镇西寺庄小学贺艳娜

教学内容:

小学五年级语文(S版)下册第四课

教学目的:

1、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描写的彝族火把节的热烈场面,了解彝家火把节的来历,感受彝族特有的民族风情。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独立阅读课文,教师做适当的引导,帮助学生有自读、品读、有感情朗读中加深对课文内容的感知、理解。

4、通过实践活动----《来吧,一起参加火把节》,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 :

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描写的彝族火把节的热烈场面,感受彝族特有的民族风情。

教学难点 :

了解火把节的来历,理解火把节的纪念意义,体会彝族人民勇于战胜恶势力,战胜灾难的勇敢、坚强、不屈不挠的优良美德。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师生互动,交流有关春节的传统习俗,回忆过节时的热闹场面,导入课题。

二、引导质疑。

学生齐读课题,回忆课前预习时根据课题提出的问题,教师引导归纳,出示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1、彝族人为什么要过火把节?2、过火把节时,人们要做哪些准备,举行哪些活动?

三、引导学生深入感悟,解决问题,并激情朗读课文。

(一)、人们为什么要过火把节?

(1)、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描述这个问题的两个自然段;

(2)、认真阅读第12、13自然段,然后用一句话概括:人们为什要过火把节?引导学生发现,彝家人过火把节,不仅仅是为了纪念胜利,更重要的是,为了让子孙后代铭记先祖勤劳勇敢、不屈不挠的精神,并且要把这种精神继承下来,发扬光大。

(3)、细品第12、13自然段,找出能够体现彝家人勤劳勇敢、不屈不挠的精神的句子,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这种精神。

(二)、过火把节时,人们要做哪些准备,举行哪些活动?

(1)、师生谈话,总结发现:过火把节时,人们要做哪些准备和要举行哪些活动。

(2)、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活动场面:1、让学生朗读自己最喜欢的活动场面。2、出示《凉山火把节宣传视频》,让学生感受火把节的热闹场面和彝族特有的民族风情,激发学生想要迫不及待地参加火把节的激情。3、让学生在满怀激情的状态下自由朗读第10自然段。

三、实践活动:《来吧,一起参加火把节》。

1、把学生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当导游,一部分当游客,并出示活动规则;

导游规则:导游必须四人一组展开活动。可以用自己的语言,也可以用书中的语言,诚恳邀请对面的游客们来参加火把节旅行团,但是,每位导游必须而且只能说一句话。哪个旅行社获得对面赠送的笑脸最多,就表示招揽的游客也是最多,那么这个旅行社就是最终优胜者。

游客规则:游客也是四人一组,在导游团向游客发出邀请之后,要迅速进行“参加哪个旅行团”的集体裁决,决定之后,派代表把笑脸贴在旅行团其中一位导游的衣服上,就表示他们选择了这位导游所在的旅行团,并且最后要说明选择理由。

2、导游团策划,决定用什么语言来招揽游客;

3、各旅行团的导游向游客发出邀请;

4、游客团体讨论,决定要加入哪个旅行团;

5、游客用笑脸贴画表决意见。

6、宣布优秀导游团队,并由选择他们的游客团队对其进行评价,最后师生鼓掌,对优秀导游团队表示祝贺。

四、激情朗读,结束教学。

在课件背景音乐的烘托下,师生同读最后一个自然段,向天下游客发出邀请。

五、布置作业。

1、用你最喜欢的词语写一句话。

2、给家长或朋友介绍火把节(可以融入你对火把节的更多认识)。

3、我国各民族的传统节日有很多,选择你最喜欢的一个,搜集资料,模仿本节课的叙述方法向全班同学介绍。

六、课外拓展

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同学们,如果你还有什么疑问,如果你对世界各地的传统节日很有兴趣,我们课下交流,好吗?下课!

附:板书设计

4、火把节

胜    利               着盛装、备佳肴

勤劳勇敢      纪念      斗  牛、摔  跤

不屈不挠               篝  火  晚  会

[《火把节》教学设计 (S版五年级上册)]

篇4:五年级下册《火把节》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精读课文。课文描写了彝族火把节的热烈场面和彝家火把节的来历,展现了彝族特有的民族风情和彝族人民勇于战胜恶势力,战胜灾难的勇敢坚强、不屈不挠的品德。全文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第1—4自然段)写欢迎人们到大凉山和彝家人一起欢度火把节。第二部分(第5—10自然段)写火把节是激情四溢的盛典。第三部分(第11—14自然段)写彝族火把节是彝家人勤劳勇敢、不屈不挠的象征,是极具纪念意义的节日。全文中“来吧,到我们大凉山来吧,来和我们彝家人一起??”的四次出现把全文各部分内容串连起来,向我们展现了激情四溢的彝族火把节这一盛典,不仅让我们看到了彝族的民族风情,更感受到了彝族人民勤劳勇敢、热情豪放、热爱生活的特点。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

2、学会11个生字,认识5个生字,掌握“矫健、嫉妒”等词语意思。

3、引导学生了解彝族火把节的盛况和火把节的纪念意义,体会彝族人民欢度节日是无比欢乐的心情和彝家人勤劳勇敢、不屈不挠的品德。教学重点:课文的第二、三部分,体会火把节时彝族人民无比欢乐的心情和彝家人勤劳勇敢。教学难点:从火把节的传说中体会彝族人民的勇敢与坚强。课文重点:第二、三部分;朗读训练点:“来吧,到我们大凉山来吧!”的四次反复,朗读全文的时候,要在这四句话的引领下读出节奏,从火把节的精心准备,到火把节的盛况展现,再到火把节的纪念意义,使学生的`理解逐步加深,感情逐步加强读写结合点:写一段庆祝节日时的场面描写。

教学准备

课件、学生搜集民间故事。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火把节”是那个民族的节日吗?(彝族)你知道那些和火把节相关的知识?简介彝族及火把节,出示相关图片:彝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四川、贵州、云南和广西。火把节是彝族最盛大的节日的传统节日,一般于农历六月二十四日举行。届时要杀牛、杀羊,祭献祖先,有的地区也祭土主,相互宴饮,吃坨坨肉,公主五谷丰登。火把节一般欢度三天,头一天全家欢聚,后两天举办摔跤、赛马、斗牛、竞舟、拔河等丰富多彩的活动,然后举行盛大的篝火晚会,彻夜狂欢。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大凉山,走进彝族的火把节去感受那盛大的节日气氛吧!

二、成果展示

1、认读词语:略。

2、形近字:寨矫()跤()赛()娇()狡()塞()骄()寒()

3、近义词:矫健——强健激动——感动反义词:矫健——柔弱激动——冷静。

4、听写词语:披毡 山寨 嫉妒。

5、理解词语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为什么?(主要写了彝族火把节热烈场面和火把节的来历)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分段轮读课文,思考: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同桌交流。

2、默读课文,想想文章可以分成几部分?试概括出每部分的内容。(同桌交流)各组派代表说一说课文写了哪几部分内容?第一部分:(1——4)写欢迎人们到大凉山和一家人一起欢度火把节。第二部分:(5——10)写火把节是激情四溢的盛典。第三部分:(11——13)写彝族火把节是一家人勤劳勇敢、不屈不挠的象征,是极具纪念意义的节日。

四、读句子

出你认为能充分体现彝家人的热情的句子朗读并体会一下。

1、出示句子:“来吧?来和我们彝家人一起欢度火把节。”要求:小组有感情地朗读,谈谈自己的感受。(体现出彝家人的热情、好客和他们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2、学到这里,你是什么样的感情,是否被彝家人的热情和火把节热烈的气氛所打动?谈谈自己的感受。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为什么?(主要写了彝族火把节热烈场面和火把节的来历)

五、细读课文,深入感悟

1、彝家人为了火把节都做了哪些准备?找出相关的语句。“我为你?”A读一读,谈谈你的体会。(这些句子充分表现出彝家人的热情和对火把节的盼望)B指导朗读:热情、盼望、兴奋地。

2、课文描写了火把节的哪几个场面?在小组内说说你最喜欢哪些场面、情景?想象一下当时的情景,说说自己的感受。A人们穿上节日的盛装,准备节日的饭菜;斗牛;摔跤;点燃火把;围着篝火跳舞B出示图片,有感情地朗读相关内容。

3、默读文章第三部分,文章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传说,表现出了彝族人民的哪些品质?(彝族火把节的来历。表现了彝族人民勇于战胜恶势力,彝族人民具有战胜灾难的勇敢坚强、不屈不挠的优良美德。)

4、文中反复出现了一句话,你能找出来,并谈谈它的作用吗?“来吧?”(这个句子把全文内容串联起来,向我们展示了激情四溢的彝族火把节。这个句子反复出现,使文章的感情更加强烈,让人们迫切的想到大凉山欢度火把节,同时使文章的首尾结构有一种回环之美。

六、总结全文

今天这节课,我们进一步感受到了彝族的民族风情,知道了火把节的来历,知道了火把节不是一个简简单单的节日,更是彝族人民勤劳勇敢、不屈不挠精神的象征。

板书设计

1、穿上节日的盛装,热情准备节日的饭菜。不惧恶势力。

2、斗牛,火把节

3、摔跤,勇敢,坚强

4、点燃火把,不屈不挠

篇5:体育课 教案教学设计(S版五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新词。

2.帮助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内容,了解体育课上涅利在同学、老师、妈妈的关心和鼓励下,是怎样爬上横木顶上的,体会涅利自强、自立、自信的精神品质,领悟作者是怎样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来表现人物特点的。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读懂课文,了解体育课上涅利在同学、老师、妈妈的关心和鼓励下,爬上横木顶上的故事,体会涅利自强、自立、自信的精神品质。教学难点:领悟作者是怎样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来表现人物特点的。

教学时数: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认识“疤、嘘”2个生字,学会“疤、洛、膝、碍、碟、嘘、臂、肘、饶、憋、握”11个生字,掌握“伤病、膝盖、碍手碍脚、小菜一碟、双臂、胳膊肘、握手、嘲笑、旁若无人”等词语。2.帮助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内容。

教学重难点:1.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内容。2.能正确书写生字。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自主预习

1.出示 (预习提示):第一步:读课文,画出生字自学,争取把课文读正确、流利。第二步: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第三步:画出自己不懂的内容。2.学生自主预习三、检查预习1.听写   伤疤   膝盖   碍手碍脚  双臂  碟子   握住

2.掌握部分词语意思:3.课文主要讲了谁?(涅利) 写了涅利的一件什么事?

四、默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全文围绕“涅利”上体育课,在同学和老师的鼓励下,锲而不舍地爬上横木这件事,分几部分来写的。(默读、分段)2.讨论、交流五、再次读书,提出不懂的问题六、布置练习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内容,了解体育课上涅利在同学、老师、妈妈的关心和鼓励下,是怎样爬上横木顶上的,体会涅利自强、自立、自信的精神品质.

3.领悟作者是怎样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来表现人物特点的。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读懂课文,了解体育课上涅利在同学、老师、妈妈的关心和鼓励下,爬上横木顶上的故事,体会涅利自强、自立、自信的精神品质。教学难点:领悟作者是怎样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来表现人物特点的。

教学过程:一、导入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谁来说说,《体育课》这篇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因为涅利太瘦弱了,妈妈认为他做不了那样的活动,所以前来请求校长免去涅利的体育课。但涅利硬是不同意。在体育课上,涅利用他那瘦削的手抱住横木往上爬,在同学们的鼓励下涅利终于爬到了横木顶,站到了平台上。)2.谁给你留下了最为深刻的印象?

二、深入学习、感悟理解

(一)默读课文,找出写上体育课的段落,多读几遍,用笔画出描写涅利的语句,反复读几遍,把读的感受批注在文章边上。(二)组织交流 1.读句子 可怜的小家伙,他使出了全身的力气,脸都憋紫了,豆大的汗珠从他额头上滚落下来。(1)仔细读读这句话,你读懂了什么?

(涅利太弱小了,他使出了浑身的力气……)

(2)是从哪些词语感受到的?

(使出全身憋紫汗珠滚落……)(3)抓住这些重点词,读出感受(学生抓重点词练读)(4)假如你就是“涅利”能告诉大家你心中是怎样想的吗?(一定要坚持)(5)读出你的坚定,再来读读这句话(6)还从哪些句子感受到涅利的坚持不懈,找出来读读。

2.换位体验(1)看着涅利那样的吃力,如果你是他的同学,你想怎么做?(鼓励他、帮助他)(2)我们一起来鼓励涅利,用鼓励的语气来读读同学的话。(3)假如你是涅利,在同学、老师的鼓励下,终于站在最高处时,你的心理一定有许多话要说,你想对谁说些什么?

3.提炼中心

文章读到这儿,评价一下文中人物。三、深入探究,引发讨论1.文章的题目是体育课,整个第二大段把体育课上的故事写得很清楚了,为什么要写第一和第三部分,那不是画蛇添足吗?2.学生讨论3.组织交流四、总结归纳五、布置作业 1、积累词语。2、完成大作业。

板书设计

17、体育课 涅利:爬横杆--自强自立 妈妈、老师、同学:鼓励--关心、爱护

[体育课 教案教学设计(S版五年级下册)]

篇6:猫 教案教学设计(S版五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课文生动具体地叙述了猫的古怪性格和刚满月小猫的淘气可爱,激发学生观察的兴趣,培养学生在观察中抓事物特点的能力。

2.训练学生运用“摘句归纳法”概括段意,以提高学生明确、完整、简洁地表达段意的能力,促进逻辑思维的发展。

3.能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体会“踩印几朵小梅花”、“淘气”、“绝不会”等词和词组所表达的感情。

4.学会生字新词,会用“无优无虑”、“生气勃勃”造句。

5.背诵课文第4节。教学重点和难点: 学习用“摘句法”归纳段意,是重点;体会猫的性格有些古怪,满月小猫的淘气可爱,感受作者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对猫的喜爱之情,是难点。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1.谈话:同学们知道著名的作家老舍吗?他是人民的艺术家。他的作品用词准确,语句优美,常常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今天,我们要来学一篇他写的散文。2.揭题:猫(读题)

二、初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理清顺序

1.自由轻声读课文。

要求:读准生字、多音字,读通课文。

思考:①老舍先生从哪两方面来写猫的?②给课文分段。2.指名读,交流。 ① 课文从“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和“满月的小猫更可爱”两个方面写猫的。(板书) ② 分段:第一段:1、2、3节,第二段:第4节三、落实训练目标

(一)运用“摘句归纳法”概括第一段段意。

1.分节朗读,划出表示这一段主要意思的句子。(第一句) 师述:这句话在第一段中是总起句。

2.理解“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一句。 “古怪”是什么意思? 古怪--跟一般情况很不相同,让人觉得诧异,感到生疏罕见。本课指猫的性格特别、难捉摸。 (读出句子语气。)

3.第一段抓住描的哪些特点来描写猫的古怪呢?自读第一段。完成书上题1/(2)交流出示板书:老实 贪玩 尽职 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高兴时温柔可亲 不高兴时一声不吭胆小 勇猛 满月的小猫更可爱:

4.运用摘句法归纳段意。

(1)复习四年级学过的摘句法归纳段意的方法。

(2)说说段意: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5.朗读第一段。

(二)强化训练目标1.自读课文第二段,想一想第二段句子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总分总)2.用“摘句归纳法”概括段意:满月的小猫淘气可爱(改板书)3.齐读第二段。

四、总结并朗读全文

1、哪些段落可用“摘句法”归纳段意?如何运用“摘句法”归纳段意? (有总起句、中心句、总结句的段落,先摘句,后整理句子归纳。)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五、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2、家默词语。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读通了课文,并且运用“摘句归纳法”概括了课文每段的段意,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同时出示第一节课的板书。

二、品词句,体会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一)品词品句细细体会猫的古怪性格(第一段),体会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1]自学第一节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猫的性格既老实又贪玩,既贪玩又尽职,你能从哪些语句中读出猫的老实、贪玩、尽职的古怪性格呢?自由朗读第一节,并用“--”划出有关语句。2.朗读交流。注意读出词语和句子语气:①的确成天无忧无虑多么闭息凝视非……不可(用“词素合成法”理解“闭息凝视”)② 任凭谁怎么呼唤,它也不肯回来。

3.引读: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它老实在--  它贪玩在--  它尽职在-- 4.小节:“老实,贪玩,尽职”集于猫的一身,的确写出了猫的性格古怪。 5.齐读第一节,体会老舍对猫的喜爱之情。 [2]小组学第二节 1.过渡:猫的性格古怪表现出的第二点是它--(师指板书) 生齐读:高兴时温柔可亲、不高兴时一声不吭 2.小组学习第二节,提要求: ①猫的温柔可亲表现在哪些地方,请你用朗读表示出来。 ②哪些语句表现了老舍对猫的喜爱之情,请你在朗读中用语气表示出来。 3.交流朗读。 ①猫的温柔可亲:  a.用身子蹭你的腿,要求抓痒。b.跳上桌来在稿子上踩印几朵小梅花。                c.丰富多腔地叫唤             d.给自己解闷。  ②喜爱之情:

4.小结这-节: 作者抓住了猫的性格中又一对矛盾高兴与不高兴的表现来写,写得细致、逼真,说明作者和猫的关系亲近,作者非常喜欢猫。5.齐读第二节,把老舍爱猫的语气读出来。[3]集体学第三节1.师:老舍不仅喜爱猫的“老实、贪玩、尽职”,而且喜爱猫高兴与不高兴时的表现,还喜爱猫既胆小又勇敢的性格。2.朗读第三节,读出老舍对猫既疼爱又赞赏的感情。

(二)品词品句体会“满月小猫的淘气可爱”(第二段),体会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1.你认为这段文章哪些词句体现了老舍对猫的喜爱之情?反复自由地朗读。 2.交流: ①词语:更--特别得喜爱,“更”在这里有递进作用。(读好词句)      淘气--顽皮。把小猫当作了孩子。(读好词句) 绝不会--嬉闹的猫把家里搞得枝折花落,老舍并不生气,反倒觉得它们生气勃勃,天真可爱。 ②句子:一根鸡毛……枝折花落。 板书:屋里--耍个没完没了--摔、跌、撞↓   院子里--花草遭殃3.根据板书,背诵第二段,深入体会老舍对猫的喜爱之情。

三、总结全文,完成课后练习1.老舍笔下的猫你喜爱吗?为什么?2.让我们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你的喜爱之情也表达出来。四、布置作业1.完成练习册;2.课外寻找有关老舍的资料,阅读有关老舍的作品。板书: 老实 贪玩 尽职 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高兴时温柔可亲 不高兴时一声不吭 猫胆小 勇猛 屋里--耍个没完没了→摔、跌、撞满月的小猫淘气可爱  ↓ 院子里--花草遭殃

[猫 教案教学设计(S版五年级下册)]

篇7:黄道婆 教案教学设计(S版五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我国历史上的巾帼英杰黄道婆对我国纺织业的伟大贡献及她勇于革新、无私奉献的精神。

2.认识“媳、轧、卉、赢、祠”5个生字,会写“谣、筒、媳、虐、累、州、憔、悴、套、效、率、踏、卉”13个生字,掌握“歌谣、虐待、劳累、憔悴、效率、花卉、赢得、举目无亲、衣食无忧、百感交集、潜心研究、应运而生”等词语,理解“衣衫褴褛、乌泥泾布、衣被天下”等词语。

3.学习作者是怎样抓住典型事例来表现人物精神的。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了解我国历史上的巾帼英杰黄道婆对我国纺织业的伟大贡献及她勇于革新、无私奉献的精神。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学习作者是怎样抓住典型事例来表现人物精神的。

教学准备:

演示文稿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媳、轧、卉、赢、祠”5个生字,会写“谣、筒、媳、虐、累、州、憔、悴、套、效、率、踏、卉”13个生字,掌握“歌谣、虐待、劳累、憔悴、效率、花卉、赢得、举目无亲、衣食无忧、百感交集、潜心研究、应运而生”等词语,理解“衣衫褴褛、乌泥泾布、衣被天下”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了解文章主要内容,学习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教学重点: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了解文章主要内容,学习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教学难点:

了解文章主要内容,学习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预习准备

出示演示文稿(预习题):

1.你认为黄道婆是怎样的一个人,举例说明。

2.全文写了黄道婆的几件事?

二、初读课文,读通读顺

1.自由读书,把词语读正确,句子读通顺。

2.检查词语

(1)听写

虐待 漂泊 思念 传授 歌谣 研究 创造 推动 认真 赢得

(2)订正

3.演示文稿:默读课文,从听写的词语中选择几个词语,说说文章讲了什么事?

三、理清文章结构,学习概括主要内容

1.读课文,试着给文章分段,并说说每段的段意。

2.把段意连起来读读,这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

出示演示文稿:

黄道婆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棉神”。黄道婆不堪忍受封建家庭的压迫而流落崖州,并向当地的黎族人学习植棉方法和纺织技术。黄道婆向父老乡亲们传授植棉技术和改革纺织生产工具。黄道婆去世后,人们对她的功绩的追念。

(1)读读这段话,有没有问题,想想怎样修改,就简练通顺了。

(2)学生分组讨论修改主要内容。

出示演示文稿(修改后的主要内容):

黄道婆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棉神”。她不堪忍受封建家庭的压迫而流落崖州,并向当地的黎族人学习植棉方法和纺织技术,随后她回到家乡,向父老乡亲们传授植棉技术和改革纺织生产工具。黄道婆去世后,人们很怀念她的功绩。

(3)谁能总结出连接段意归纳主要内容的方法。

(重复的删去,啰嗦的地方要用词语概括。缺少连接词的地方加连接词。)

3.本文主要写谁?她做了什么事情?

(黄道婆在崖州学习植棉方法和纺织技术,并回乡教给家乡的人民。)

4.讨论一下,学会了几种归纳主要内容的方法?

5.讨论结果

(1)连段意,归纳文章主要内容。

(2)抓主要人物的主要事件归纳主要内容。

四、交流有关黄道婆的资料

出示演示文稿:

黄道婆(约1254-?)又名黄婆。我国元代著名的棉纺织技术家。松江乌泥泾镇(今上海县华泾镇)人。出身贫苦,小时为童养媳,不堪虐待,逃离家乡后流落到崖州(今海南省的三亚市),向黎族人民学得纺织技术。1295-12间,她返回家乡,着手改革纺织生产工具,创造了轧花车、弹花弓、纺车,改革了织机,提高了生产效率。她热心地把纺织技术传授给乡人,促使松江一带棉纺织业繁荣发展,对当时植棉和纺织业起了推动作用。至今她的家乡仍建有黄母祠。北京的国家博物馆里还陈列着她的塑像和松江布。

五、布置作业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写生字。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作者是怎样抓住典型事例来表现人物精神的。

2.了解我国历史上的巾帼英杰黄道婆对我国纺织业的伟大贡献及她勇于革新、无私奉献的精神。

教学重点:

了解我国历史上的巾帼英杰黄道婆对我国纺织业的伟大贡献及她勇于革新、无私奉献的精神。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是怎样抓住典型事例来表现人物精神的。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播放:“民谣……”

1.听了这段民谣,你知道了什么?

(黄婆婆能帮人织布,她是个织布能手。)

2.还想了解什么?

(黄婆婆为什么要叫这儿的人织布。两只哨子,两匹布是什么意思?黄道婆她自己织布的水平有多高……)

二、初读课文,试着解疑

1.自由读书,试着从文中找到答案。

2.初读课文后,你可以回答哪些问题?

生:她教的是自己的家乡人。

生:她是在崖州学会了织布,并且生活得很好。

生:她从小受公婆、丈夫的虐待所以……

三、深入质疑,探究学习

1.黄道婆好不容易从家乡逃了出来,学习手艺,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可她又回到了家乡,文章读到这儿,你有什么新的疑问?

(为什么她要放弃衣食无忧的生活回到那个让她受苦的地方?)

2.读读文章,你能否找到答案。

3.学生读句子

出示演示文稿:

虽然黄道婆在崖州过得衣食无忧,但是她常常思念家乡。每次想起家乡的贫穷和人们劳作的艰辛,黄道婆便百感交集。终于,到老年的时候,黄道婆毅然搭上顺道的海船,回到了故乡。

(1)从这句话中你们读懂了什么?批注在自己书的边上。

(2)指名有感情地读。

(3)出示演示文稿:

虽然黄道婆在崖州过得衣食无忧,但是她常常思念家乡。每次想起家乡的贫穷和人们劳作的艰辛,黄道婆便百感交集。终于,到老年的时候,黄道婆毅然搭上顺道的海船,回到了故乡。

虽然黄道婆在崖州过得衣食无忧,但是她思念家乡。每次想起家乡的贫穷和人们劳作的艰辛,黄道婆便百感交集。终于,到老年的时候,黄道婆毅然搭上顺道的海船,回到了故乡。

对比读读这两句话有什么新的感受。

(特别思念家乡)

(4)是啊,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她想念                  。

在中秋佳节的时候,她想念                  。

(5)从中你觉得黄道婆是怎样的一个人。(爱家乡)

5.从文章中什么地方感受到黄道婆爱家乡?

6.你认为黄道婆是怎样的人?

生:聪明,改进了纺纱的工具

生:手艺高超,教大家织物上绘画。

生:为家乡做了很大的贡献。

生:杰出的人才

7.资料补充

(1)找有关黄道婆推动家乡变化的内容

(2)出示演示文稿:

各种各样布的图

松江布的图

(3)看到这一切,如果作为黄道婆的家乡人,你现在想对这位老婆婆说些什么?

四、自主归纳

1.出示演示文稿:

黄道婆对家乡的爱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

2.学生填写手中的小练习。

五、读写结合

1.出示演示文稿:

我对集体的爱表现在:

2.学生讨论发言

六、布置作业

把黄道婆的故事讲给家人听。

[黄道婆 教案教学设计(S版五年级下册)]

篇8:神鸟 教学设计 (S版五年级下册)

【课    题】 1、神鸟  【课  时】 2课时

【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认识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掌握11个词语。2、指导学生默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明白故事中蕴含的道理,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民族文化的魅力。3、引导学生体会“既……也……”的用法,并用它造句。4、初步了解课文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 了解神鸟是怎样一次又一次地从依尔特戈尔可汗那里逃脱的,从而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 从神鸟讲的三个小故事中,体会作者是怎样把自己的思想感情和善良愿望表达出来的。

【教具准备】 摘录重点语句的小黑板或幻灯片。

教学环节 师      生          师    生    活     动 复     备

第一课时

一、课前特长训练 1、指名学生朗诵自己喜欢的名诗名句。

2、集体背诵学过的古诗两首。

二、了解蒙古族,导入新课。 1、谈话导入:我国是一个有着五十六个民族的大家庭。在这个大家庭中有许许多多动人的民间传说。今天让我们走进内蒙古的山林里,去看看那美丽的神鸟,去听听那动人的故事。

2、齐读课文题目。

3、揭示课文题目:“神鸟”中的“神”是什么意思?

4、默读课文,弄清楚神鸟神奇在哪儿?为什么称它为“神鸟”?

三、出示学习目标 小黑板出示学习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掌握11个词语。2、默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明白故事中蕴含的道理,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民族文化的魅力。3、体会“既……也……”的用法,并用它造句。

四、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提出学习要求。

⑴默读课文,标注自然段的序号,勾画生字、词语。

⑵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读准、读通课文。

⑶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神鸟给依尔特戈尔可汗讲了几个故事?试着给这些故事加上小标题。

2.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学习要求自读。

五、集体反馈,掌握生字。 1.教师出示生字词语卡片,指名读一读。

2.教师根据学生认读的情况,进行强调。

3.教师再次出示本课的生字新词,集体读一读。

六、再读课文,了解故事结构。 1.教师(结合板书):依尔特戈尔可汗三次捉到神鸟,神鸟却用讲故事的方法三次逃了,这是课文中的大故事。在这个大故事中,还有三个小故事,分别是:忠实的狗、尽职的猫、善良的乌鸦。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2.默读课文,体会大故事中套着小故事这种结构的好处。

3.全班交流反馈。

七、课堂小结 1、提出不懂的问题,解决简单的问题。

2、小结:故事中有故事,读了以后你有什么感受?有什么想法?

八、布置作业 1.抄写本课的生字词语。

2.熟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新课 1.听写词语

2.指名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指名说说神鸟给依尔特戈尔可汗讲了哪三个故事。

二、学习课文,体会神鸟的聪明伶俐

l.教师:读了这篇课文,你觉得神鸟有什么特点?(聪明伶俐)是的,课文第一自然段也告诉我们(出示第一段话),齐读第一自然段。

2.引导学生小组合作探究。默读课文,思考:从哪里看出神鸟聪明伶俐?神鸟是如何一次又一次地从依尔特戈尔可汗那里逃脱的?

3.集体反馈。

三、读小故事,得到启示

1.出示依尔特戈尔可汗叹气说的三句话:

2.教师过渡:是什么样的故事让依尔特戈尔可汗情不自禁地叹气呢?

3.学生默读课文,思考:除了神鸟,课文还写了哪些人物、动物?你对他们有什么样的想法?这些故事又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4.小组合作探究。

四、课堂小结 1.说说学了这堂课,你们有什么收获?

2.学生畅所欲言。

当堂

检测

习题

设计

根据意思写词语。

①因伤感、烦闷或痛苦而发出叹息的声音。②草率,没经过细致考虑。

③一般指(歌声、鸟鸣声等)抑扬动听。 ④见面时谈天气冷暖之类的应酬话。

1、神鸟              忠实的狗

聪明伶俐的神鸟讲了三个故事    尽职的猫

善良的乌鸦

启示:人们处理事情要经过仔细调查,否则会伤及无辜甚至会伤害忠良。

[神鸟 教学设计 (S版五年级下册)]

篇9:《珍珠鸟》教学设计 (S版五年级下册)

珍珠鸟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观察、描写动物的基本方法,注意运用描写动物的词语。

2、进一步强化学生朗读、默读、快读、精读等能力,培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思维习惯。

3、培养学生养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4、感受“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的深刻含义和感受人与自然、人与动物和谐发展的深刻意义。激发学生珍视生命,关爱动物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展示人和动物之间充满爱和信赖的理想境界。提高对课文的感悟能力及拟人化语言的运用。

2、教学难点:对人与动物之间信赖关系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读诗词导入

1、朗读白居易《鸟》(课件出示)

莫道群生性命微,一般骨肉一般皮。

劝君莫打枝头鸟,子在巢中盼母归

2、那嗷嗷待哺的鸟儿,呼唤人啊千万不要打鸟,他们在等待母亲赶紧回家呢。诗人在诗中发出劝戒之声,劝导人们爱惜鸟类,表现出诗人的善良、仁爱之心。好在我们也有爱心,不会再打鸟了,还经常把鸟带回家养着。真好!恰巧前几天,朋友就送“我”一对珍珠鸟。(板书:珍珠鸟)

二、介绍作者

1、指名学生介绍(要求简明扼要,抓住重要信息)

2师总结:就是这样享有盛誉的作家用如诗如画的语言,刻画了美丽动人的珍珠鸟,并从中感悟到了一份至真至纯的人生哲理,大家想了解这可爱的小家伙吗?

三、介绍珍珠鸟(课件出示)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音乐中融入课文,激发他们的认知情趣。并要求他们利用课前查找的有关资料根据自己所关注的信息回答问题。使他们变被动的“要我读”为主动的“我要读”。教师引领学生进一步走进冯骥才那如诗如画的文章中,共同感受珍珠鸟单纯灵巧的心灵,并品味它与文中“我”那份细腻而纯挚的真情

信赖

“我”

珍珠鸟

四、自读课文,积累词语

1、勾画读不准的、值得积累的词语。

2、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并根据图片、联系上下文或工具书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1)葱茏    瞅瞅    繁茂    雏儿    愈发    蓬松

柜子    画框    细腻    流泻    信赖

(2)斑斑驳驳:原指一种颜色中杂有别的颜色,这里指颜色深浅不一。

生意葱茏:形容草木生机盎然,茂盛青翠。

流泻:(液体、光线等)迅速的流出、射出、跑过。

3、读一读上面的字词

五、默读课文,初步感知

思考:课文给我们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用一句话概括.

六、整体感知,融情入境

1、听朗读,

(1) 用“~~~~~~”画出描写我行为的句子。

(2) 用“---”画出描写雏儿活动的句子。

(3) 我从中获得了什么感受?

学生四人小组交流讨论,并请小组代表在全班交流本组讨论成果。旨在让学生在交流中初步感知的课文,为下文对人与鸟之间真情的理解做铺垫。

2、交流反馈

(2)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设计意图]设计以上问题,并让学生互相讨论交流,不仅让学生探究的目标更加具体化,明确化;而且也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兴趣倍加浓烈,探究阅读的层次和空间更加深广。学生的思维之舟由自主确定的探究目标引入航道后,其阅读便能结合文境循序探寻,融情入境。

七、自主探究,各显风采

教师引导:我想许多人都可能有过养鸟的经历,但能从中感悟到如此纯挚美好的感情,并把它用如诗如画的语言表达出来的人一定不多。作者善于感悟生活中的美,并善于表达,才使这份真情得到传递、滋润许多人的心田。

其实,只要同学们也善于感悟,勇于表达,也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今天老师给大家一个展示自我的机会,把自己的体会和感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尽情的表达出来。

1、品读赏析

文中哪些段落最令你心动?请把它朗读给大家听--

(学生自由朗读、指名读、教师范读)

2、畅快地谈

假如有个朋友送你一对漂亮的珍珠鸟,按照你的性格和习惯,你会怎么对待它呢?

(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自由畅快地谈,谈出心声)

3、课堂练笔

出示文字: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师:老师想请大家仿造这种方式写一句话,把对本文的独特感受写出来和大家感受交流一下。

仿句练习:信赖,往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信赖,往往_使世界多一份和平

信赖,往往_使生活增添一份情趣

信赖,往往_使我们的家园充满色彩

信赖,往往_使我们心灵相通,真情相融

信赖,往往_让自然界生机勃勃,让生活五彩缤纷

(通过自主探究让学生架起彼此的情感桥梁。知识、概念、内涵在自主探究中生成;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在探究中蕴育。大家各抒己见,滔滔不绝,思想的火花不时迸发,文本的内涵得以融会贯通。)

4、实话实说

学习了本文,你有什么收获?

5、教师寄语

是啊!人与人之间应互相坦诚,互相信赖、理解、宽容,和睦相处。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将会变得更加美好!

同学们,其实信赖缘于一份关爱,一份呵护,也缘于彼此间的尊重和宽容;其实寻找朋友并不像想象中那样困难,不一定非使用同样的语言,甚至都不需要以声传情。只要我们善待身边的每一种生灵,就会看见它们出自天性的自由和欢乐;看见它们美丽的奔跑和飞翔。

也许有一天,我们漫步原野,会有飞倦的小鸟在我们肩头歇脚;会有美丽的蝴蝶在我们发上扇动翅膀;会有可爱的梅花鹿,从远方的小山上向我们欢快的奔来------

同学们,让我们用宽广而细腻的胸襟去拥抱地球上那些可爱的生灵,让爱与我们相伴而行,它能让你的心穿花拂月,也会让这个世界花香弥漫----

八、布置作业,拓展延伸

1、这篇文章为我们描绘了很多美好的画面,喜欢画画的同学可以任选一个画一画。

2、试着接触一种不熟悉的小动物,努力使他成为你的新朋友,并尽力记录这一过程。

九、欣赏音乐,情境交融

播放《爱的奉献》,在音乐声中结束本课教学。

[《珍珠鸟》教学设计 (S版五年级下册)]

篇10:左公权 教案教学设计(S版五年级下册)

一、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了解左宗棠以身报国的忠义之举,体会他在收复新疆失地和建设西北边疆中表现出的满腔爱国热忱。

2.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理解重点句子的深刻含义,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自己深受感动的段落。

3.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二、教学重点、难点:

1.体会重点词句在文中表情达意的作用2.本文借物写人、抓典型事例写人的表达方式。

三、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1.学习生字新词。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捋清作者思路。

3.学习1、3段二、教学重点、难点: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捋清作者思路。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同学们,在清朝有一个自幼聪颖,14岁考童子试中第一名,曾写下“身无半文,心忧天下;手释万卷,神交古人”的对联以铭心志,后成为清朝一代名官,为收复新疆、建设新疆,发展民族工业等方面立下赫赫功勋的人,你们知道他是谁吗?今天我们就学一篇有关他的文章,看看他又有着怎样的匙子情怀?板书课题;左公柳

(二)新课:

1.检查自学情况:(1)检查生字词的自学情况: ①自己读、指名读。 ②同学交流:字音  词义:

文中还有不懂的词语吗?课文中还有一些四字词语,快找出来读一读,积累下来: 如:楚楚动人、力排众议、马不停蹄、视死如归、英勇无畏等。这些词语中,哪些词语有特点?a楚楚动人(aabc);你能写出三个这种类型的词语吗?(心心相印、落落大方、夸夸其谈……)b视死如归(骨瘦如柴、惜墨如金游人如云执法如山、爱兵如子……)c不屈不挠(abac)(可歌可泣、载歌载舞、如诉如泣、有胆有识……)d普普通通(aabb)(大大小小、明明白白、干干净净……)

(2)句子:A标点符号: B复句

2.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提出不懂问题。(1)读课文,思考这篇文章讲的是什么?从几个方面介绍左宗棠的事迹?

(两方面:收复新疆、建设新疆)(2)捋出思路:①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了这两方面内容?(4--13)介绍左宗棠事迹。②1--3,14各写什么?简要说一说。文章分几段?(3)质疑: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这是一篇写人还是写物的文章?(写左宗棠为什么题目是左公柳?)

3.解疑:学习课文1、3段。(1)要想解答同学们自己提出的问题,我们先了解什么?(左公柳什么样,有什么特点?)(2)画出全文描写左公柳的语句,认真思考。

集体反馈:

教师讲解:这几个句子,随文逐步出现,让我们对柳树的认识得以加深、升华。既是写物,更是颂人,这就是借物抒情的写作手法。板书:借物抒情(三)感知内容

(1)弄清重点段层次、内容(2)引导学生认识到先了解课文讲述了左宗棠哪些方面的事迹?(收复新疆失地、建设西北边疆)一共写了他几件事?你能用简要的语言概括出来吗?动笔写一写。第一件事:力排众议 主动请缨 收复新疆第二件事:抬棺出征 收复新疆 第三件事:植树造林 建设新疆建设新疆 弄清文章大致些什么了,请同学们带着疑问,自学课文,思考,下节课解决。作业:读课文、写生字词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理解文章重点词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体会重点词句在文中表情达意的作用和本文借物写人、抓典型事例写人的表达方式。

3.理解课文内容,从左宗棠感人的爱国事迹中受到感染和教育。

二、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理解文章重点词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22课《左公柳》。上节课,同学们提出了问题:作者为什么借左公柳来抒发情感?为什么以左公柳为题?带着这个问题,我们来学习。

(二)新课:

1.整体感知:初读了课文以后,你认为这课书写的是谁?是左公柳还是左宗棠?回忆一共写了左宗棠几件事?过度: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了解中国历史上这位著名的人物。阅读4--13自然段,思考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先自己读书,边读边画出重点语句,把自己的体会写在书上。

2.深入学文(1)学习4--13自然段你从哪找到答案?(你学懂了什么?)①学习课文5--7自然段。引导学生认识到:和这种柳树一样,左宗棠在困难面前,刚强、坚韧,决不低头。A所遇困难:a两股外敌b大臣们对收复新疆有偏颇的认识B体会左宗棠刚强、不屈不挠、坚韧(6、7自然段)重点学第六自然段:抓“力排众议”理解。a“力排众议”?(一个人竭力排除大家的意见,坚持自己的主张)b左宗棠是怎样力排众议,让我们感受到他刚强、坚韧、不屈不挠?请你们从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画出来。小结:第一件爱国事迹主要是写的力排众议、还是主动请缨呢?(力排众议)写人的时候,要选取典型事例来写,写时要注意有详有略。②学习课文9-11自然段你还从哪读出左宗棠爱国、刚强、坚韧、不屈不挠?引导学生答出:左宗棠抬棺出征。这部分内容在9--11自然段。

A左宗棠收复新疆用了两年时间,这两年中有血雨腥风的战斗,有和敌人巧妙的**,还有与沙漠恶劣环境的抗争。但作者没有写这些,却偏偏选取了哪个这个材料,这是为什么? (抬棺出征这个事例太典型、太打动人了。)B抬棺出征这个爱国举动,感动了全国人民。请同学们默读这一部分,把最能打动你的词句画出来,在书上做出简单的批注。一会儿以朗读的形式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C指名读,读出自己的感受

C质疑;此时此刻,你们有什么问题想问一问左宗棠?③学习课文13自然段你还从哪读懂左宗棠爱国、刚强、坚韧、不屈不挠?小结:学到这,我们从左宗棠力排众议,主动请缨;抬棺出征,收复新疆;植树造林,建设新疆的壮举中,从几万将士与侵略者的战斗中,强烈地感受到什么?(爱国情、赤子心)

(2)回读第十四自然段 ①引读第十四自然段:听完左公柳名字背后的故事,我们再次凝望它。这哪里是一株普普通通的柳树?它分明就是-- ②作者为什么这么说?朗读。指名读。③解题:此时的“左公柳”仅仅是那棵柳树吗?

引导学生认识到:既指生长在千里戈壁滩上的大柳树,更指为保卫新疆和建设新疆作出了巨大贡献的左宗棠。

3.总结谈话

(1)作者借左公柳突出人的品质。文章学到这里你有哪些收获?例如: ①写人的文章要选取典型事例; ②在写人的时候,要通过语言、神态、动作来刻画人物; ③左宗棠的爱国精神让我特别感动,真值得我学习; ④要学习左宗棠这种勇于坚持己见,挺身而出的精神;(2)布置作业:①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深受感动的段落。通过本课的学习,你们知道了写人的文章要选择典型事例,通过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来刻画。②今天作业的第二项请你用这种方法,通过一件比较典型的事来写写你身边一个人的特点。

板书:   22、左公柳 左宗棠的事迹 力排众议 主动请缨 (典型事例)抬棺出征 收复新疆 (语言神态)植树造林 建设新疆

[左公权 教案教学设计(S版五年级下册)]

篇11:黄道婆教学设计 教案 教学教案设计(S版五年级下册)

核心提示: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我国历史上的巾帼英杰黄道婆对我国纺织业的伟大贡献及她勇于革新、无私奉献的精神。 2.认识“媳、轧、卉、赢、祠”5个生字,会写“谣、筒、媳、虐、累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我国历史上的巾帼英杰黄道婆对我国纺织业的伟大贡献及她勇于革新、无私奉献的精神。

2.认识“媳、轧、卉、赢、祠”5个生字,会写“谣、筒、媳、虐、累、州、憔、悴、套、效、率、踏、卉”13个生字,掌握“歌谣、虐待、劳累、憔悴、效率、花卉、赢得、举目无亲、衣食无忧、百感交集、潜心研究、应运而生”等词语,理解“衣衫褴褛、乌泥泾布、衣被天下”等词语。

3.学习作者是怎样抓住典型事例来表现人物精神的。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了解我国历史上的巾帼英杰黄道婆对我国纺织业的伟大贡献及她勇于革新、无私奉献的精神。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学习作者是怎样抓住典型事例来表现人物精神的。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媳、轧、卉、赢、祠”5个生字,会写“谣、筒、媳、虐、累、州、憔、悴、套、效、率、踏、卉”13个生字,掌握“歌谣、虐待、劳累、憔悴、效率、花卉、赢得、举目无亲、衣食无忧、百感交集、潜心研究、应运而生”等词语,理解“衣衫褴褛、乌泥泾布、衣被天下”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了解文章主要内容,学习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教学重点: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了解文章主要内容,学习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教学难点:

了解文章主要内容,学习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预习准备

出示 (预习题):

1.你认为黄道婆是怎样的一个人,举例说明。

2.全文写了黄道婆的几件事?

二、初读课文,读通读顺

1.自由读书,把词语读正确,句子都通顺。

2.检查词语

(1)听写

虐待 漂泊 思念 传授 歌谣 研究 创造 推动 认真 赢得

(2)订正

3.默读课文,从听写的词语中选择几个词语,说说文章讲了什么事?

三、理清文章结构,学习概括主要内容

1.读课文,试着给文章分段,并说说每段的段意。

2.把段意连起来读读,这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

出示:黄道婆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棉神”。黄道婆不堪忍受封建家庭的压迫而流落崖州,并向当地的黎族人学习植棉方法和纺织技术。黄道婆向父老乡亲们传授植棉技术和改革纺织生产工具。黄道婆去世后,人们对她的功绩的追念。 (1)读读这段话,有没有问题,想想怎样修改,就简练通顺了。

(2)学生分组讨论修改主要内容。

出示 (修改后的主要内容):

黄道婆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棉神”。她不堪忍受封建家庭的压迫而流落崖州,并向当地的黎族人学习植棉方法和纺织技术,随后她回到家乡,向父老乡亲们传授植棉技术和改革纺织生产工具。黄道婆去世后,人们很怀念她的功绩。

(3)谁能总结出连接段意归纳主要内容的方法。

(重复的删去,?嗦的地方要用词语概括。缺少连接词的地方加连接词。)

3.本文主要写谁?她做了什么事情?

(黄道婆在崖州学习植棉方法和纺织技术,并回乡教给家乡的人民。)

4.讨论一下,学会了几种归纳主要内容的方法?

5.讨论结果

(1)连段意,归纳文章主要内容。

(2)抓主要人物的主要事件归纳主要内容。

四、交流有关黄道婆的资料

出示:黄道婆(约1254-?)又名黄婆。我国元代著名的棉纺织技术家。松江乌泥泾镇(今上海县华泾镇)人。出身贫苦,小时为童养媳,不堪虐待,逃离家乡后流落到崖州(今海南省的三亚市),向黎族人民学得纺织技术。1295-12间,她返回家乡,着手改革纺织生产工具,创造了轧花车、弹花弓、纺车,改革了织机,提高了生产效率。她热心地把纺织技术传授给乡人,促使松江一带棉纺织业繁荣发展,对当时植棉和纺织业起了推动作用。至今她的家乡仍建有黄母祠。北京的国家博物馆里还陈列着她的塑像和松江布。

五、布置作业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写生字。

[黄道婆教学设计 教案 教学教案设计(S版五年级下册)]

篇12:黄道婆教学设计 教案 教学教案设计(S版五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我国历史上的巾帼英杰黄道婆对我国纺织业的伟大贡献及她勇于革新、无私奉献的精神。

2.认识“媳、轧、卉、赢、祠”5个生字,会写“谣、筒、媳、虐、累、州、憔、悴、套、效、率、踏、卉”13个生字,掌握“歌谣、虐待、劳累、憔悴、效率、花卉、赢得、举目无亲、衣食无忧、百感交集、潜心研究、应运而生”等词语,理解“衣衫褴褛、乌泥泾布、衣被天下”等词语。

3.学习作者是怎样抓住典型事例来表现人物精神的。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了解我国历史上的巾帼英杰黄道婆对我国纺织业的伟大贡献及她勇于革新、无私奉献的精神。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学习作者是怎样抓住典型事例来表现人物精神的。

教学准备:

演示文稿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媳、轧、卉、赢、祠”5个生字,会写“谣、筒、媳、虐、累、州、憔、悴、套、效、率、踏、卉”13个生字,掌握“歌谣、虐待、劳累、憔悴、效率、花卉、赢得、举目无亲、衣食无忧、百感交集、潜心研究、应运而生”等词语,理解“衣衫褴褛、乌泥泾布、衣被天下”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了解文章主要内容,学习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教学重点: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了解文章主要内容,学习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教学难点:

了解文章主要内容,学习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预习准备

出示ppt(预习题):

1.你认为黄道婆是怎样的一个人,举例说明。

2.全文写了黄道婆的几件事?

二、初读课文,读通读顺

1.自由读书,把词语读正确,句子都通顺。

2.检查词语

(1)听写

虐待 漂泊 思念 传授 歌谣 研究 创造 推动 认真 赢得

(2)订正

3.默读课文,从听写的词语中选择几个词语,说说文章讲了什么事?

三、理清文章结构,学习概括主要内容

1.读课文,试着给文章分段,并说说每段的段意。

2.把段意连起来读读,这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

出示ppt:

黄道婆是中国历史上着名的“棉神”。黄道婆不堪忍受封建家庭的压迫而流落崖州,并向当地的黎族人学习植棉方法和纺织技术。黄道婆向父老乡亲们传授植棉技术和改革纺织生产工具。黄道婆去世后,人们对她的功绩的追念。

(1)读读这段话,有没有问题,想想怎样修改,就简练通顺了。

(2)学生分组讨论修改主要内容。

出示ppt(修改后的主要内容):

黄道婆是中国历史上着名的“棉神”。她不堪忍受封建家庭的压迫而流落崖州,并向当地的黎族人学习植棉方法和纺织技术,随后她回到家乡,向父老乡亲们传授植棉技术和改革纺织生产工具。黄道婆去世后,人们很怀念她的功绩

(3)谁能总结出连接段意归纳主要内容的方法。

(重复的删去,啰嗦的地方要用词语概括。缺少连接词的地方加连接词。)

3.本文主要写谁?她做了什么事情?

(黄道婆在崖州学习植棉方法和纺织技术,并回乡教给家乡的人民。)

4.讨论一下,学会了几种归纳主要内容的方法?

5.讨论结果

(1)连段意,归纳文章主要内容。

(2)抓主要人物的主要事件归纳主要内容。

四、交流有关黄道婆的资料

出示ppt:

黄道婆(约1254-?)又名黄婆。我国元代着名的棉纺织技术家。松江乌泥泾镇(今上海县华泾镇)人。出身贫苦,小时为童养媳,不堪虐待,逃离家乡后流落到崖州(今海南省的三亚市),向黎族人民学得纺织技术。1295-1296年间,她返回家乡,着手改革纺织生产工具,创造了轧花车、弹花弓、纺车,改革了织机,提高了生产效率。她热心地把纺织技术传授给乡人,促使松江一带棉纺织业繁荣发展,对当时植棉和纺织业起了推动作用。至今她的家乡仍建有黄母祠。北京的国家博物馆里还陈列着她的塑像和松江布。

五、布置作业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写生字。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作者是怎样抓住典型事例来表现人物精神的。

2.了解我国历史上的巾帼英杰黄道婆对我国纺织业的伟大贡献及她勇于革新、无私奉献的精神。

教学重点:

了解我国历史上的巾帼英杰黄道婆对我国纺织业的伟大贡献及她勇于革新、无私奉献的精神。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是怎样抓住典型事例来表现人物精神的。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播放:“民谣……”

1.听了这段民谣,你知道了什么?

(黄婆婆能帮人织布,她是个织布能手。)

2.还想了解什么?

(黄婆婆为什么要叫这儿的人织布。两只哨子,两匹布是什么意思?黄道婆她自己织布的水平有多高……)

二、初读课文,试着解疑

1.自由读书,试着从文中找到答案。

2.初读课文后,你可以回答哪些问题?

生:她教的是自己的家乡人。

生:她是在崖州学会了织布,并且生活得很好。

生:她从小受公婆、丈夫的虐待所以……

三、深入质疑,探究学习

1.黄道婆好不容易从家乡逃了出来,学习手艺,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可她又回到了家乡,文章读到这儿,你有什么新的疑问?

(为什么她要放弃衣食无忧的生活回到那个让她受苦的地方?)

2.读读文章,你能否找到答案。

3.学生读句子

出示ppt:

虽然黄道婆在崖州过得衣食无忧,但是她常常思念家乡。每次想起家乡的贫穷和人们劳作的艰辛,黄道婆便百感交集。终于,到老年的时候,黄道婆毅然搭上顺道的海船,回到了故乡

1)从这句话中你们读懂了什么?批注在自己书的边上。

(2)指名有感情地读。

(3)出示ppt:

虽然黄道婆在崖州过得衣食无忧,但是她常常思念家乡。每次想起家乡的贫穷和人们劳作的艰辛,黄道婆便百感交集。终于,到老年的时候,黄道婆毅然搭上顺道的海船,回到了故乡。

虽然黄道婆在崖州过得衣食无忧,但是她思念家乡。每次想起家乡的贫穷和人们劳作的艰辛,黄道婆便百感交集。终于,到老年的时候,黄道婆毅然搭上顺道的海船,回到了故乡。

对比读读这两句话有什么新的感受。

(特别思念家乡)

(4)是啊,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她想念.

在中秋佳节的时候,她想念。

(5)从中你觉得黄道婆是怎样的一个人。(爱家乡)

5.从文章中什么地方感受到黄道婆爱家乡?

6.你认为黄道婆是怎样的人?

生:聪明,改进了纺纱的工具

生:手艺高超,教大家织物上绘画。

生:为家乡做了很大的贡献。

生:杰出的人才

7.资料补充

(1)找有关黄道婆推动家乡变化的内容

(2)出示ppt:

各种各样布的图

松江布的图

(3)看到这一切,如果作为黄道婆的家乡人,你现在想对这位老婆婆说些什么?

四、自主归纳

1.出示ppt:

黄道婆对家乡的爱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

2.学生填写手中的小练习。

五、读写结合

1.出示ppt:

我对集体的爱表现在:

2.学生讨论发言

六、布置作业

把黄道婆的故事讲给家人听。

[黄道婆教学设计 教案 教学教案设计(S版五年级下册)]

篇13:虎口藏宝 教案教学设计(S版五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认识“瞥、栩、眶、忡、蝶”5个生字,学会“瞥、瓷、栩、寄、琢、眶、遮、胶、陌、堪、晕、歹、徒”13个生字,掌握“瞥见、陶瓷、栩栩如生、琢磨、眼眶、遮掩、胶卷、陌生、疲惫不堪”等词语。

2.引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把握课文内容,了解威廉叔叔为什么夸奖纳塔莉是个聪明的孩子,学习纳塔莉聪明、机智和勇敢的精神品质。

3.领悟作者是怎样通过对人物的心理活动和动作的刻画,来表现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读懂课文,了解纳塔莉在十分危急的情况下,能够机敏地地将陶瓷虎口里藏的宝物--胶卷进行调包,躲过了歹徒的搜查,保护了胶卷的故事,体会纳塔莉的聪明、机智和勇敢。

教学难点:领悟作者是怎样通过对人物的心理活动和动作的刻画,来表现人物特点。

教学时数: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认识“瞥、栩、眶、忡、蝶”5个生字,学会“瞥、瓷、栩、寄、琢、眶、遮、胶、陌、堪、晕、歹、徒”13个生字,掌握“瞥见、陶瓷、栩栩如生、琢磨、眼眶、遮掩、胶卷、陌生、疲惫不堪”等词语。2.引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把握课文内容。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把握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一、导入

同学们,看到《虎口藏宝》这个题目,你有什么疑问要提出吗?面对这个题目,你又想知道什么呢?

二、初读预习1.自读课文,边读边画出本课生字和不懂的问题,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2.指名读课文,读后进行简单评议。3.组织交流。(1)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2)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

三、检查预习1.读词(1)指名读2.“虎口藏宝”的“宝”指什么?(胶卷)3.谁藏的?为什么藏?怎么藏的?通过读书初步解疑。

四、理清文章层次1.全文围绕着“藏”字,分几部分来写的?第一部分(从开头到“他为什么又要让我再把它藏起来呢?”)写纳塔莉从陶瓷虎口中发现了一卷胶卷。第二部分(从“纳塔莉把胶卷塞进衣服口袋……”到“好了,大功告成!”)这部分写陌生人搜查胶卷、纳塔莉藏起胶卷、歹徒枪走被调了包的胶卷的过程。第三部分(从“那两个家伙一溜烟似的离开了……”到结束)写威廉叔叔知道纳塔莉巧妙地保住了胶卷惊呆了,高兴地夸奖纳塔莉“真是个聪明的孩子”。

五、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1.了解威廉叔叔为什么夸奖纳塔莉是个聪明的孩子,学习纳塔莉聪明、机智和勇敢的精神品质。

2.领悟作者是怎样通过对人物的心理活动和动作的刻画,来表现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读懂课文,了解纳塔莉在十分危急的情况下,能够机敏地地将陶瓷虎口里藏的宝物--胶卷进行调包,躲过了歹徒的搜查,保护了胶卷的故事,体会纳塔莉的聪明、机智和勇敢。教学难点:领悟作者是怎样通过对人物的心理活动和动作的刻画,来表现人物特点。

教学过程: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谁来说说这篇文章主要写了谁的一件什么事?

二、深入学习,感悟理解

(一)抓人物言行、心理,体会文章主要内容

1.浏览全文,“塔莉玛”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聪明、机智……)

2.从哪些语句中体会到的,用笔画出塔莉玛的动作、心理,仔细读读,谈谈体会。

3.小组分角色朗读(二)朗读体会1.分角色小组内练习

2.小组汇报,全班同学中你认为谁读得好,为什么?(评读)

3.指导后练习朗读4.师生对读5.分角色朗读全文三、拓展活动根据课文内容,进行表演

四、巩固练习1.读本课生字,说一说自己是怎么记住它们的。

2.读句子,回答括号里的问题。(课后练习第3题)

3.读读写写。(课后练习第4题)

板书设计:                     18、虎口藏宝

发现胶卷--藏在虎口

搜查胶卷--翻箱倒柜     (机智聪明)

胶卷调包--保住胶卷

[虎口藏宝 教案教学设计(S版五年级下册)]

篇14:凡卡 教案教学设计(S版五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1.通过理解课文,了解旧俄沙皇统治下穷苦孩子的悲惨生活,激发学生痛恨不合理的社会制度,珍惜今天幸福生活的思想感情。

2.通过学习凡卡写信的内容以及他的神态、动作、联想,来了解他的内心。

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难点1.理解凡卡写的信的内容,了解凡卡遭受的苦难。

2.理解写信过程中凡卡的联想和文章结尾的含义。

教学时间 三课时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学习生字、新词。3、以“信”为线索,给课文分段。

二、教学重点、难点1、初步了解课文内容。2、给课文分段,了解课文各段的主要内容。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二)自学课文。1.自学生字、新词。(自己查字典,结合上下文理解词义。)2.弄清小说中人物之间的关系,人物名字要读顺口。3.思考下列问题,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1)凡卡是怎样的孩子?他的身世怎样?(2)小说写了一件什么事?这件事发生在什么时候?(3)凡卡给爷爷的信主要写些什么?

(三)检查自学情况。1.指名读生字、新词,要读准字音。2.人物身份及部分词语解释。

3.指名逐节试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4.分小组讨论思考题。(四)给课文分段。1.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写信之前、写信过程、写信之后。)2.按照这个顺序将课文分为三段。(第1段:从开头到“把那张纸铺在讲台上”。第2段:从“亲爱的爷爷康司坦丁玛卡里奇”到“康司坦丁玛卡里奇”。第3段:从“他很满意”到课文结束。)(五)作业。1.抄写词语。(课内完成)2.仔细阅读课文中信的部分,想想信中写了哪些内容。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凡卡给爷爷写信的目的和信的内容以及写信时的心理活动,从中体会凡卡学徒时的悲惨生活。2、学习文中插叙部分的内容及其作用。3、有感情地朗读信的内容和插叙部分的内容。

二、教学重点、难点1、了解凡卡给爷爷写信的目的和信的内容以及写信时的心理活动,从中体会凡卡当学徒时的悲惨生活。

2、学习文中插叙部分的内容及其作用。三、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

文章是通过什么方法来表现凡卡的悲惨生活的? (以圣诞节前凡卡给爷爷写信这个方法来表现的。)

(二)学习第2段课文中写信部分的内容。1.想一想,凡卡给爷爷写信的目的是什么?2.找出第2段课文中哪些自然段是凡卡写信的内容?画在书上。3.信的内容共有六个自然段,用一个词组成短句来进行概括,写出每一段的小标题。(①只有一个亲人;②告诉爷爷自己在学徒中受尽折磨;③求爷爷把他带回去;④莫斯科不是穷人的;⑤求爷爷给他摘一颗金胡桃;⑥再次哀求爷爷把他带回去。)4.指名根据小标题有条理地叙述凡卡的悲惨遭遇。

(三)学习课文中插叙部分。凡卡在写信时有许多内心活动,作者是用插叙的手法来表现的。1.找出文中哪些部分是插叙部分。2.导读4、5、6自然段。(1)第4、5自然段写的是什么内容?(让学生先默读,这两个自然段插叙凡卡回忆爷爷在乡下守夜的情景。)(2)想一想,当凡卡写到“只有一个亲人了”时,想到些什么?(3)爷爷在凡卡心中是怎样一个人?(年老、困苦、劳累,但很乐观、风趣、慈祥,跟爷爷在一起凡卡感到很快乐。)(4)指导学生有语气地朗读4、5自然段。 (5)第6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家乡节前美丽的夜景。) (6)家乡的夜景在凡卡心中是怎样的?(是“美”的。) (8)指导朗读第6自然段。(用赞美的心情来朗读。) 小结:这一部分关于爷爷守夜的回忆和家乡节前夜景的想象,都是描写凡卡内心活动的。从这两段插叙中,反映出凡卡思念亲人、思念家乡的心情。

3.导读13、14自然段。(1)凡卡写到请爷爷“摘一颗金胡桃”时,又插叙了什么?(“和爷爷一块砍圣诞树”这件事。)(2)凡卡回忆起砍圣诞树这件事时,心情怎样?从哪里可以体会出凡卡这种快乐的心情?

4.说一说插叙手法在文中的作用。(起到对比作用,凡卡想到在农村的“乐”,更衬托出目前生活的苦,更反映出凡卡要求爷爷带他离开的迫切心情。)

(四)小结:

第三课时

一、教学目标1、概括课文的中心思想,并了解作者是如何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文章的中心的。

2、体会课文结尾的作用。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概括课丈的中心思想,并了解作者是如何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文章的中心的。2、体会课文结尾的作用。三、教学过程(一)默读全文,概括中心思想。 小说通过凡卡在圣诞节前给爷爷写信这件事,真实地反映了旧俄沙皇时代穷孩子的悲惨命运。 作者是怎样表达中心思想的?这篇文章为什么那么令人感动呢?

(二)分析重点细节,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学习第2段“写信过程”的细节描写。(1)请同学朗读“信的内容”,并思考:凡卡在给爷爷的信中都写了哪些事?其中哪一件事写得最具体?(告诉爷爷学徒生活的痛苦,受尽种种折磨。)(2)默读“昨天晚上我挨了一顿打……我就要死了!……”。思考:这一自然段写了几层意思?作者是怎样注意细节描写的? (分四层意思:①挨打;②挨饿;③没法睡;④离开这儿。抓住细节,让学生体会:为什么挨打?“不知不觉”说明了什么?用什么打?“随手”又说明了什么?老板和老板娘是怎样打凡卡的?揪、拖、戳、捞这些动词说明了什么?“吃的呢?简直没有。”“简直没有”是什么意思?从哪里看出“简直没有”?)

2.在写信过程中凡卡回忆了哪些往事?

(1)默读“砍圣诞树”这件事。

(2)说一说,从这些细节描写中,你体会到什么?3.学习第3段课文“写信之后”,体会课文结尾的作用。(1)学生自学。(2)学生汇报自学情况。

(3)讨论:凡卡的梦能不能实现?为什么?(三)总结:(四)作业。1.思考课后练习第2题。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凡卡 教案教学设计(S版五年级下册)]

篇15:童年乐趣 教案教学设计(S版五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默读课文,了解克利斯朵夫童年喜爱音乐的故事,认识这个音乐天才的性格特点,进一步感知作者叙述故事、刻画人物的方法。

2、引导学生认识“嗡、勉”

2个生字;积累“毫不厌倦、一本正经、专心致志”等词语。教学重点:了解克利斯朵夫童年喜爱音乐的故事,认识这个音乐天才的性格特点。教学难点: 进一步感知作者叙述故事、刻画人物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入题

二、学习生字新词:

1、练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展示并交流课前学生主动积累词句等情况。

3、学生浏览过课文后,师:我们在向大家介绍时要注意什么?(要讲清楚、讲正确;还要讲清自己积累的方法和为什么要积累。)

4、交流:

5、小结:看来同学们不仅在预习时自学词句,还能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积累,明白自己为什么要积累,真会学习。

三、初读感知 一边默读,一边思考:课文写了克利斯朵夫童年的哪些事情?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叙述故事的?

四、再读感悟 一边默读,一边勾划:六岁的克利斯朵夫的乐趣是什么?(板书:乐趣)2、你是从哪些地方体会到的?(注意分别用不同符号勾划出刻画人物的神态、动作、心理的有关语句来)。

五、朗读表达 分角色朗读描述祖父告诉克利斯朵夫那乐谱是他的“第一号作品”这部分内容的段落。

重点指导学生读好如下语句:

○老人喜气洋洋地把这份乐谱解释给他听:……

○克利斯朵夫简直愣往了。……他只能结结巴巴地接着说……

○老人把他拉到身边。克利斯朵夫扑在老人的膝上,把头钻在他怀里,快活得脸红了。 (注意带点词语所表达的情感)

六、交流感受

1、小克利斯朵夫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2、想和文章中的人物说点什么?

3、交流。

七、布置作业: 1、扩展阅读。

2、从本文中抄写自己喜欢的词语、句子或段落,并读一读、记一记。

[童年乐趣 教案教学设计(S版五年级下册)]

篇16:古诗三首 教案教学设计(S版五年级下册)

一、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自学本课要求会认、会写的“秦、邸、熏、汴”4个生字。2.指导学生朗读、背诵这三首诗,默写《示儿》。3.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自学本课要求会认、会写的“秦、邸、熏、汴”4个生字。

2.学习《出塞》,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3.自学《题临安邸》、《示儿》

二、教学重点、难点: 感悟诗歌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谁记住了本单元的主题?为什么称为“赤子情怀”,这三首古诗分别表达了赤子怎样的情感呢?我想通过第一课的学习,大家一定会有所了解。

(二)新课1.学习《出塞》(1)读古诗,有韵味 ①读正确、通顺。板书;读古诗  自由读两遍这首古诗,注意在读第一遍时可以查字典、看注释读准字音;读第二遍时注意读准停顿,把古诗读通顺。 指名读。B这首古诗有好几个多音字,你能读准字音吗?你能结合注释,提醒大家注意它的读音吗?引导学生读准:还(huán):回来。未还:没有回来。将(jiàng):将领。飞将:汉代著名将领李广。教(jiào):让。不教:不让。 指名读。

除了多音字,还有一个生字,谁来读一读,说说你怎样记这个字?“秦”字查什么偏旁?(禾) ②读出古诗的韵律。  同学们,这首诗是几言诗?谁还记得七言诗怎样读,才能读出古诗的韵律?板书;有韵味自己读,指名读。(2)知作者,解诗题 想一想,读好了古诗,接下来做什么?(了解作者及题目的意思。)板书;知作者,解诗题。引导学生答出;①出塞:到边防线上去戎守边疆。②王昌龄:唐代诗人,善写七绝,多边塞诗。

(3)明诗意,悟诗情 ①明诗意: A了解了诗的作者和诗歌的题目的意思,接下来你打算怎样学?(可通过看注释、查字典、小组学习、与老师交流等方法学习)(板书:明诗意。) B自学古诗提出不懂的问题 C请同学汇报,教师相机指导。 诗的第一句,从千年以前、万里之外落笔,描绘了从秦汉对就存在着的明月边关的景象:这句诗的意思是:明月照耀着边关,自秦汉时一直如此,至今没有什么变化,而边患依旧没有消除。

第二句是哀叹远离家乡的士兵不能回归故乡和家人团聚。 第三、四句:但使:要是。飞将:汉代飞将军李广。这两句是说,假如有李广那样的名将戎守边关,匈奴的军队就不敢越过阴山南下入侵了。 ②悟诗情; A学古诗,仅仅知道意思是远远不够的。你还要怎样学? 引导学生认识到通过想像,体会诗歌的意境。板书:悟诗情 B教师引导:让我们就展开想像,品一品,这首诗的绝妙。请你边读边想像,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C品读悟情:(4)总结全文,感情朗读 ①品味了这首诗,你感受到作者怎样的情感? ②你会怎样读,表达出诗人这复杂的情感?自己读,指名读,背诵。

(5)总结学法,拓展阅读 ①总结学法:回忆我们刚学的古诗,我们怎么学的? ②你能试着用刚刚学到的方法分小组选读其中一首古诗,试着品一品这首诗,感受诗人的情感吗?(6)布置自学你能用这种方法自学下面两首古诗吗?自己记写生字,提出不懂的问题。作业:背诵古诗、写生字。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1.借助教材注释,结合课外资料,通过独立自主地学习,正确理解两首古诗的大概意思。2.感受诗歌的意境,体悟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二、教学重点、难点:体会诗歌的情绪和意象,感受诗人的情感。

三、教学过程:

(一)整体通读,把握诗境

1.自由读两首古诗,要求读正确、读通顺。读后借助课文注释,试着说说两首诗的大概意思。(教师板书诗题:题临安邸示儿)

2.指名朗读古诗,一人读一首。听听是否读得既正确又通顺。

3.这课还有两个生字,你能记住吗?4.全班齐读两首古诗,边读边想:两首古诗有哪些相同、不同的地方。读后交流:相同:①作者都是南宋的诗人 ②都表达了作者忧国忧民之情。不同:①一个写的是南宋的权贵,一个是北宋遗民--诗人 ②一个借写景来表达情感,一个直接诉说自己的心事。

(二)分步解读,品悟诗情

1.学习《示儿》①过渡:边塞自古多战事。宋朝,匈奴人终于攻破北宋首都汴梁。北方大片土地沦陷,谁了解这段历史?在这片土地上,北宋遗民在做什么?②指名朗读《示儿》,读后说说题目的意思。③指名说说诗的大意。④想像,体会诗的意境。再读诗,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⑤教师引导:诗人陆游写这首诗的时候,中原已经沦陷整整65年了。同学们,65年啊,780个月啊,近二万四千个日日夜夜呀!⑥小结:

2.学习《题临安邸》

(1)过渡:就在诗人直到死还盼望统一时,那些令人心凉的南宋王师干什么去了?(男生齐读《题临安邸》)那些令人心凉的南宋权贵干什么去了?(女生齐读《题临安邸》)那个令人心凉的南宋皇帝又干什么去了?(全班齐读《题临安邸》)(2)讨论:为什么这么多年过去了,陆游至死没有盼到祖国的统一?你是从哪儿读出来的?在对话交流中重点引导:①体会“暖风熏得游人醉”读着这个“醉”字,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画面?引导有感情地诵读古诗的后两句。②体会“直把杭州作汴州” 像他们现在这样,杭州不久也会成为第二个汴梁。(板书:醉生梦死丢江山)

③朗读古诗

(三)体会情感,总结全课

1.当这两首诗同时摆在我们面前,一面是权贵们寻欢作乐一面是做为遗民的代表--诗人临终还盼望祖国统一,两幅截然不同的画面同时出现在你的眼前,你有什么感受?有什么感想?(自由畅谈。)

2.有感情读两首古诗。 ①学生齐读《题临安邸》。你感受到了作者那一颗怎样的心? ②学生齐读《示儿》。透过这临终嘱托,你感受到诗人一颗怎样的心? ③这是两首各不相同的古诗,最大的相同点是什么?那颗忧国忧民的心是完全相同的。

(板书:忧国忧民)

3.升华情感: 面对醉生梦死的南宋权贵,面对水深火热的北宋遗民,面对死不瞑目、忧国忧民的爱国诗人,你想对谁说些什么?作业:背诵古诗。默写《示儿》。 板书:  示儿 题林安邸 忧国 忧民 北宋 遗民 南宋 权贵 死不瞑目 盼统一 醉生梦死 丢江山

[古诗三首 教案教学设计(S版五年级下册)]

篇17:海上英魂 教案教学设计(S版五年级下册)

一、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朗读课文,了解在中日甲午战争中邓世昌率领将士顽强作战的动人事迹,体会昨日的英雄们舍身报国的崇高精神。

2.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理解重点词语的深刻含义,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帮助学生认识“霎、锚、霄、频、屡、舵”;积累“霎时、频频、毫不示弱、响彻云霄、乘风破浪、置之度外、同归于尽”等词语。

二、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理解重点词语的深刻含义,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给课文分段,概括主要内容。

3、复述课文。

教学难点:

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自行积累“伤痕累累”“慷慨”等词。

教学过程: 一、揭题,介绍邓世昌。

1、教师板书课题,指导读课题。

2、教师:通过预习,我们知道海上英魂写的是邓世昌和其他的官兵们的故事。

3、学生介绍邓世昌。

4、教师导入新课:今天,我们就来了解这些壮士捐躯报国的感人一幕。

二、提纲导读,学生小组自读。

1、教师出示提纲,激发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主探究。 (1)借助拼音认读生字,掌握生字新词的书写。

(2)把课文读准确,读通顺。

(3)概括出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并尝试给课文分段。 (4)画出令你感动的地方,有感情地读一读。

2、学生根据提纲,小组合作学习。

三、掌握生字,整体感知。

1、检查生字新词的掌握和理解情况。 2、指导分段读课文,检查课文的朗读情况。 3、齐读课文,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 4、指名反馈: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四、理清脉络,说故事。 1、学生自由地朗读课文,找一找事件的起因、经过、高潮、结果。 2、指名反馈。(教师根据学生所述列出提纲) 3、教师引导学生根据罗列的提纲复述故事。

五、课堂小结、布置作业:熟读课文,把故事讲给别人听。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品读课文,通过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等,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2、总结全文,激发学生报效祖国的愿望。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1、想像激战的场面。 2、抓住文中对主要人物的细致描写,体会人物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巩固旧知,导入新课。 1、学过的生词。 2、指名反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抓住关键词语,体会人物品质。

1、教师导读,请大家读课文3-5自然段,画出描写邓世昌以及全体官兵语言、动作、神态等方面的句子和词语。 2、指名反馈,引导深入探究,读议中理解、体会。 (1)“毅然”一词说明了什么? (2)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第三自然段,指导反馈:从这句话中,你又体会到了什么? (3)教师扮演邓世昌,学生扮演官兵,再现当时的对话场景。 讨论:该抓住哪些词语有感情地朗读?为什么?

多次有感情地朗读,读中体会邓世昌的精神。 3、教师朗读课文3-5自然段,学生想像战斗的激烈场面。

4、教师语言导读:同学们,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邓世昌领导全舰的战士英勇作战,带领大家用生命谱写了一曲可歌可泣的战歌,让我们怀着对邓世昌等英雄的崇敬怀念之前,有感情地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三、总结全文。 1、教师总结:多么感人的故事呀!在中国曾经出现许许多多向邓世昌一样热爱祖国、勇猛无比的人物。 2、学生说一说自己知道的英雄人物。 3、教师小结:他们将在人民的心中永垂不朽。

四、课堂小结:同学们,无数先烈用鲜血写下了中国的历史,他们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我们今天幸福的生活。让我们永远把他们放在心里,不断地激励自己为国做出应有的贡献。

五、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搜集英雄的故事,开展英雄故事演讲比赛。

板书 25、海上英魂 “定远”中弹帅旗落 毅然挂帅指挥作战 甲午战争(邓世昌) 驾舰船撞“吉野” 热爱祖国

[海上英魂 教案教学设计(S版五年级下册)]

神鸟 教学设计 (S版五年级下册)

《花木兰》教学设计 教学教案设计(S版五年级下册)

《刘三姐》教学设计 教学教案设计(S版五年级下册)

《西风胡杨》教学设计 教学教案设计(S版五年级下册)

s版五年级《杨子荣借题发挥》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作文

八年级下册物理全册课件

冀教版三年级思品下册教案

《火把节》五年级语文教案

八年级音乐教案

火把节 教案教学设计(S版五年级下册)
《火把节 教案教学设计(S版五年级下册).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火把节 教案教学设计(S版五年级下册)(精选17篇)】相关文章: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备课教案2022-06-22

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024-03-22

八年级下册音乐教案《走进西部》2022-07-25

五年级下册《普罗米修斯的故事》公开课教案2023-10-30

八年级英语下册全册教案人教版新目标 (新课标版英语八年级)2022-05-07

六年级作文教案2023-02-24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六课《老山界》教案2023-11-17

人教版一年级识字教学设计2022-11-18

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作文2022-12-06

八年级下册物理阿基米德原理教案2022-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