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八年级上册数学教案((锦集12篇))由网友“隐身的包包”投稿提供,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华师大八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希望大家能够受用!
篇1:华师大八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一、问题引入:
1、一般地,对于n个数 ,我们把 叫做这n个数的算术平均数(mean),简称 ,记为 ,读作 .
2、在实际问题中,一组数据的各个数据的 未必相同.因而,在计算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时,往往给每个数据一个 .如例1中4、3、1分别是创新、综合知识、语言三项测试成绩的权(weight),而称 为A的三项测试成绩的 .
二、基础训练:
1、数据2、3、4、1、2的平均数是________,这个平均数叫做_________平均数.
2、一组数据的平均数是3,将这组数据每个数都扩大2倍,则所得一组新数据的平均数是( )
A. 3 B. 5 C. 6 D. 无法确定
3、如果一组数据5, -2, 0, 6, 4, 的平均数为6,那么 等于( )
A. 3 B. 4 C. 23 D. 6
4、某市的7月下旬气温统计如下
气温 35度 34度 33度 32度 28度
天数 2 3 2 2 1
(1)在这十个数据中,34的权是 ,32的权是______.
(2)该市7月下旬气温的平均数是 ,这个平均数是_________平均数.
5、一个班级40人,数学老师第一次统计这个班级的平均成绩为85分,在复查时发现漏记了一个学生的成绩80分,那么这个班级学生的实际平均成绩应为 ( )
A. 83分 B. 85分 C. 87分 D. 84分
三、例题展示:
例:小明骑自行车的速度是15km/h,步行的速度是5km/h.
(1)如果小明先骑自行车1h,然后又步行了1h,那么他的平均速度是 .
(2)如果小明先骑自行车2h,然后又步行了3h,那么他的平均速度是 .
四、课堂检测:
1、在一次知识竞赛中,10名学生的得分如下:80,84,78,76,88,97,82,67,75,71,则他们的平均成绩为 。
2、一个地区某月前两周从星期一到星期五各天的最低气温依次是(单位:℃):x1, x2, x3, x4, x5和x1+1, x2+2, x3+3, x4+4, x5+5,若第一周这五天的平均最低气温为7℃,则第二周这五天的平均最低气温为 。
3、有10个数据的平均数为12,另有20个数据的平均数为15,那么所有这30个数据的平均数是( )
A.12 B. 15 C. 13.5 D. 14
4、八年级一班有学生50人,八年级二班有学生40人,一次考试中,一班的平均分是81,二班的平均分是90,则这两个班的90位学生的平均分是( )
A.85 B.85.5 C.86 D.87
5、将一组数据中的每一个数减去50后,所得新的一组数据的平均数是2,则原来那组数据的平均数是 ( )
A. 50 B. 52 C. 48 D. 2
6、某校规定学生的体育成绩由三部分组成:早锻炼及体育课外活动占成绩的20%,体育理论测试占30%,体育技能测试占50%。小颖的上述三项成绩依次为92分、80分、84分,则小颖这学期的体育成绩是多少?
7、一名射击运动员射靶若干次,平均每次射中8.5环,以知每次射中10环,9环,8环的次数分别为2,4,4,其余都是射中7环的数,则射中7环的次数和射靶总次数分别是多少?
篇2:华师大八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学习目标
1、通过运算多项式乘法,来推导平方差公式,学生的认识由一般法则到特殊法则的能力。
2、通过亲自动手、观察并发现平方差公式的结构特征,并能从广义上理解公式中字母的含义。
3、初步学会运用平方差公式进行计算。
学习重难点 重点是平方差公式的推导及应用。
难点是对公式中a,b的广泛含义的理解及正确运用。
自学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设计
看一看
认真阅读教材,记住以下知识:
文字叙述平方差公式:_________________
用字母表示:________________
做一做:
1、完成下列练习:
①(m+n)(p+q)
②(a+b)(x-y)
③(2x+3y)(a-b)
④(a+2)(a-2)
⑤(3-x)(3+x)
⑥(2m+n)(2m-n)
想一想
你还有哪些地方不是很懂?请写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下列计算对不对?若不对,请在横线上写出正确结果.
(1)(x-3)(x+3)=x2-3( ),__________;
(2)(2x-3)(2x+3)=2x2-9( ),_________;
(3)(-x-3)(x-3)=x2-9( ),_________;
(4)(2xy-1)(2xy+1)=2xy2-1( ),________.
2.(1)(3a-4b)( )=9a2-16b2; (2)(4+2x)( )=16-4x2;
(3)(-7-x)( )=49-x2; (4)(-a-3b)(-3b+a)=_________.
3.计算:50×49=_________.
应用探究
1.几何解释平方差公式
展示:边长a的大正方形中有一个边长为b的小正方形。
(1)请计算图的阴影部分的面积(让学生用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计算)。
(2)小明将阴影部分拼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长与宽是多少?你能表示出它的面积吗?
图2
2.用平方差公式计算
(1)103×93 (2)59.8×60.2
拓展提高
1.阅读题:
我们在计算(2+1)(22+1)(24+1)(28+1)(216+1)(232+1)时,发现直接运算很麻烦,如果在算式前乘以(2-1),即1,原算式的值不变,而且还使整个算式能用乘法公式计算.解答过程如下:
原式=(2-1)(2+1)(22+1)(24+1)(28+1)(216+1)(232+1)
=(22-1)(22+1)(24+1)(28+1)(216+1)(232+1)
=(24-1)(24+1)(28+1)(216+1)(232+1)
=……=264-1
你能用上述方法算出(3+1)(32+1)(34+1)(38+1)(316+1)的值吗?请试试看!
2.仔细观察,探索规律:
(x-1)(x+1)=x2-1
(x-1)(x2+x+1)=x3-1
(x-1)(x3+x2+x+1)=x4-1
(x-1)(x4+x3+x2+x+1)=x5-1
……
(1)试求25+24+23+22+2+1的值;
(2)写出2+2+2+…+2+1的个位数.
堂堂清
一、选择题
1.下列各式中,能用平方差公式计算的是( )
(1)(a-2b)(-a+2b);
(2)(a-2b)(-a-2b);
(3)(a-2b)(a+2b);
(4)(a-2b)(2a+b).
A.(1)(2) B.(2)(3)
C.(3)(4) D.(1)(4)
2.计算(-4x-5y)(5y-4x)的结果是( )
A.16x2-25y2 B.25y2-16x2 C.-16x2-25y2 D.16x2+25y2
3.下列计算错误的是( )
A.(6a+1)(6a-1)=36a2-1
B.(-m-n)(m-n)=n2-m2
C.(a3-8)(-a3+8)=a9-64 D.(-a2+1)(-a2-1)=a4-1
4.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a-b)2=a2-b2
B.(a-b)(b-a)=a2-b2
C.(a+b)(-a-b)=a2-b2 D.(-a-b)(-a+b)=a2-b2
5.下列算式能连续两次用平方差公式计算的是( )
A.(x-y)(x2+y2)(x-y) B.(x+1)(x2-1)(x+1)
C.(x+y)(x2-y2)(x-y) D.(x+y)(x2+y2)(x-y)
二、计算:
(1)(5ab-3x)(-3x-5ab)
(2)(-y2+x)(x+y2)
教后反思 本节课是运算多项式乘法,来推导平方差公式,使学生的认识由一般法则到特殊法则的能力,并能归纳总结出平方差公式的结构特征,利用平方差公式来进行运算。
华师大八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篇3:华师大八年级数学教案
阅读教材
独立完成下列预习作业:
1、回顾正整数幂的运算性质:
⑴同底数幂相乘: . ⑵幂的乘方: .
⑶同底数幂相除: . ⑷积的乘方: .
⑸ . ⑹ 当a 时, .
2、根据你的预习和理解填空:
3、一般地,当n是正整数时,
4、归纳:1题中的各性质,对于m,n可以是任意整数,均成立.
三、合作交流,解决问题:
1、计算:⑴ ⑵
2、计算:⑴ ⑵
四、课堂测控:
1、填空:
⑴ ; . ⑵ ; .
⑶ ; .⑷ ; (b≠0).
2、纳米是非常小的长度单位,1纳米= 米,把1纳米的物体放到乒乓球上,如同将乒乓球放到地球上,1立方毫米的空间可以放 个1立方纳米的物体,(物体间的间隙忽略不计).
3、用科学计数法表示下列各数:
①0.000000001= ;②0.0012= ;
③0.000000345= ;④-0.0003= ;
⑤0.0000000108= ;⑥5640000000= ;
4、计算:
⑴ ⑵ ⑶
5、计算:
⑴ ⑵
篇4:华师大八年级数学教案
阅读教材
独立完成下列预习作业:
问题:两个工程队共同参与一项筑路工程,甲队单独施工1个月完成总工程的三分之一,这时增加了乙队,两队又共同工作了半个月,总工程全部完成,哪个队的施工速度快?
分析:甲队1个月完成总工程的 ,若设乙队单独施工1个月能完成总工程的 .
则甲队半个月完成总工程的 ;乙队半个月完成总工程的 ;两队半个月完成总工程的 ;
解:设乙队单独施工1个月能完成总工程的 ,则有方程:
方程两边同乘 得:
解得:x=
经检验:x= 符合题设条件.
∴ 队施工速度快.
三、合作交流,解决问题:
问题:一项工程要在限定期内完成,如果第一组单独做,恰好按规定日期完成;如果第二组单独做,需要超过规定日期4天才能完成;如果两组合做3天后,剩下的工程由第二组单独做,正好在规定日期内完成。问规定日期是多少天?
四、课堂测控:(小试身手)
某一工程,在工程招标时,接到甲、乙两个工程队的投标书.施工一天,需付甲工程队工程款1.5万元,乙工程队工程款1.1万元.工程领导小组根据甲、乙两队的投标书测算:
⑴甲队单独完成这项工程刚好如期完成;
⑵乙队单独完成这项工程要比规定日期多用5天;
⑶若甲、乙两队合做4天,余下的工程由乙队单独做也正好如期完成
在不耽误工期的前提下,你觉得哪一种施工方案最节省工程款?
列分式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审:分析题意,找出等量关系;
设:选择恰当的未知数,注意单位;
列:根据等量关系正确列出方程;
解:认真仔细;
验:检验方程和题意;
答:完整作答.
篇5:八年级华师大上册第十一章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以实际问题的需要出发,引出平方根的概念,理解平方根的意义,会求某些数的平方根。
【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平方根的概念,求某些非负数的平方根。
难点:平方根的意义
【教具应用】:老师:三角板、小黑板
学生:
【教学过程】:
一、 提出问题,创设情境。
问题1、要剪出一块面积为25cm²的正方形纸片,纸片的边长应是多少?
问题2、已知圆的面积是16πcm²,求圆的半径长。
要想解决这些问题,就来学习本节内容
二、 自学提纲:
1、 你能解决上面两个问题吗?这两个问题的实质是什么?
2、 看第2页,知道什么是一个数的平方根吗?
3、 25的平方根只有5吗?为什么?
4、 会求110的平方根吗?试一试
5、 -4有平方根吗?为什么?
6、 想一想,你是用什么运算来检验或寻找一个数的平方根?
7、 根据平方根的定义你能指出正数、0、负数的平方根的特征吗?
8、 什么叫开平方?
三、 能力、知识、提高
同学们展示自学结果,老师点拔
① 情境中的两个问题的实质是已知某数的平方,要求这个数。
② 概括: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a,那么这个数叫做a的平方根。
如5²=25,(-5)²=25 ∴25的平方根有两个:5和-5
③ 根据平方根的意义,可以利用平方来检验或寻找一个数的平方根。
④ 任何数的平方都不等于-4,所以-4没有平方根。
⑤ 0的平方等于0。所以0只有一个平方根为0。
⑥ 概括:一个正数有两个平方根,它们互为相反数;0有一个平方根,它是0本身;负数没有平方根。 ⑦ 求一个数a(a≥0)的平方根的运算,叫做开平方。
四、 知识应用
1、 求下列各数的平方根
① 49 ②1.69 ③
2、 将下列各数开平方
①1 ②0.09 ③(-
五、 测评
1、 说出下列各数的平方根
①81 ②0.25 ③
2、 求未知数x的值
①(3x)²=16 ②(2x -1)²=9
六、 小结: 16 81 ④(-0.2)² 3)² 54 125
1、 什么叫做平方根?
2、 一个正数的平方根有几个?零的平根有几个?负数的平方根呢?
3、平方和开平方运算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区别:①平方运算中,已知的是底数和指数,求的是幂。而在开平方运算中,已知的是指数和幂,求的是底。
②平方运算中的底数可以是任意数,平方的结果是唯一的,在开平方运算中,开方的数的结果不一定是唯一的。
联系:二者互为逆运算。
七、 布置作业
1、 P7第1题
2、 (选做)已知:x是49的平方根,y是1的平方根,求:
①2x+1 ②(x+y)²
篇6:八年级华师大上册第十一章数学教案
八年级华师大上册第十一章数学教案第三节:平方根与立方根(3)
【教学目标】:1、了解立方根和开立方的概念。
2、会用根号表示一个数的立方根,掌握开立方运算。
3、培养学生用类比思想求立方根的运算能力。
4、会用计算器求一个数的立方根。
【教学重、难点】:重点:立方根的概念和性质
难点:会求一个数的立方根
【教具应用】:教师:计算器、小黑板
学生:计算器
【教学过程】
一、 提出问题,创设情境导课
问题:现有一只体积为216cm³正方体纸盒,它的每一条棱长是多少?
二、 自学提纲
1、 类比平方根的概念,这个实际问题,能抽象出什么数学概念?在数学上提出怎样的计算问题?
2、 2的立方等于多少?是否有其它的数,它的立方也是8?
3、 -3的立方等于多少?是否有其它的数,它的立方也是-27?
4、 27的立方根是什么?-27的立方根呢?0的立方根呢?
5、 类比平方根的性质,你能总结出立方根的性质吗?
6、 什么叫开立方?开立方与 是互逆运算。求一个数的立方根可以通过 运算来求。
7、 一个数的平方根和一个数的立方根,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三、 能力、知识、提高
同学们展示自学结果,教师点拔
1、 概括:如果一个数的立方根a,那么这个数叫做a的立方根,记作
方数,3称根指数。
2、 立方根的性质:正数有一个立方根,是正数
负数有一个立方根,是负数
0有一个立方根,是0
3、平立根与立方根的区别和联系
联系:①0的平方根、立方根都是0
②平方根、立方根都是开方的结果。
区别:①定义不同
②个数不同
③表示方法不同,正数a的平方根为±
④被开方数的取值范围不同
四、 知识应用
1、 求下列各数的立方根
①a,读作“三次根号a”a称为被开a,a的立方根表示为a 827 ②-115 ③-0.008
2、 用计算器求下列各数的立方根(看P6的按键顺序)
①1231 ②-343 ③9.263
3、 求下列各式的值
①8 ②0.064 ③³
五、 测评
1、 求下列各数的立方根
①511 ②-0.008 ③-64 125
2、 用计算器计算 ① ②.576 ③.691(精确到0.01)
3、 判断正误
①-4没有立方根 ②1的立方根是±1
③-5的立方根是-5 ④64的算术平方根是8
六、 小结:1、立方根的定义、性质
2、完成下表
七、布置作业:1、P7 2 3(2)
2、立方根等于本身的数有
平方根等于本身的数有
- 64的立方根是
3、x为何值时,
X为何值时,x3+x有意义? x3+x有意义?
篇7:八年级华师大上册第十一章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建立清晰的概念系统,在学生正确理解平方根概念的意义和平方根的表示方法基础上,讨论算术平方根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
2、会用计算器求一个非负数的算术平方根
【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数的算术平方根的概念,会用“
难点:对”表示一个数的平方根和算术平方根。 a的理解。特别是a的取值的理解。
【教具应用】:教师:计算器、小黑板
学生:计算器
【教学过程】:
一、 提出问题,创设情境
1、 在(-5)²,-5²,5²中,哪个有平方根?平方根是多少?哪个没有平方根?为什么?
2、 说出平方根的概念和性质。
3、 0.49的平方根怎样用符号表示呢?又有新的命名吗?带着这些问题,走进我们今天的课堂。
二、 自学提纲
1、9的平方根是 ,9的正的平方根是 ,9=3表示的意义是什么?
2、什么样的数存在平方根?什么样的平方根是这个数的算术平方根?分别用什么符号表示?
3、-a”存在的条件是什么? “a”的结果是正数、0、还是负数? 0=0正确吗? a2有意义吗?(a)2呢?a呢? 的意义是什么?它等于什么
三 、 能力、知识、提高
同学们展示自学结果,教师点拔
1、概括:正数a的正的平方根叫做a的算术平方根,记为
即-a,读作“a的算术平方根”。另一个平方根是它的相反数,a。因此正数a的平方根可以记作±a,a称为被开方数。 注意:①这里的
②这里“a不仅表示开平方运算,而且表示正值的平方根。 a”中有双“正”字,即被开方数为正,结果的值为正。
2、0的平方根也叫0的算术平方根,因此0的算术平方根是0。即
a的算术平方根,其结果为非负数。
3、=0。从以上可知:当a是正数或0时,a表示a2总有意义,(a)2也总有意义,但a存在有条件限制,即-a≥0,∴a≤0
四、知识应用
1、求110的算术平方根
2、求下列各数的平方根和算术平方根
①36 ②2.89 ③
3、求下列各式的值 ①79 ②±4223 36
4、 用计算器求下列各数的算术平方根(看第4页的按键顺序)
①529 ②1125 ③44.81
五、测评问题
1、下列各式中叫些有意义?哪些无意义? -0.3 0.3 (0.3)2 (0.3)2
1
256 2、求下列各数的平方根和算术平方根 111 0.25 400
3、求下列各式的值,并说明它们各表示的意义 - ± 0
5、 用计算器计算 ①
六、小结
①如何表示一个正数的平方根?举例说明
②什么叫做算术平方根? ③式子
七、布置作业
1、P7 3(1) 4
2、(选做)若某数的平方根为2a+3和a-15,求这个数。
3、若 ②27.8784 ③4.225(精确到0.01) x1中的x应满足什么条件? x3+y4=0,求(x-y)
篇8:八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华师大梯形
知识结构
梯形知识归纳
1.梯形的定义及其有关概念
一组对边平行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平行的两边叫做梯形的底,其中长边叫下底;不平行的两边叫腰;两底间的距离叫梯形的高.一腰垂直于底的梯形叫直角梯形,两腰相等的梯形叫等腰梯形.
2.梯形的性质及其判定
梯形是特殊的四边形,它具有四边形所具有的一切性质,此外它的上下两底平行.
一组对边平行且另一组对边不平行的四边形是梯形,但要判断另一组对边不平行比较困难,一般用一组对边平行且不相等的四边形是梯形来判断.
3.等腰梯形的性质和判定
性质:等腰梯形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两腰相等,两底平行,两对角钱相等,是轴对称图形,只有一条对称轴,底的中垂线就是它的对称轴.
判定:两腰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对角钱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梯形重难点分析
本节的重点是等腰梯形的性质和判定.梯形仍是具有特殊条件的四边形,它与平行四边形同属于特殊的四边形,它只有一组对边平行,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但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平行.而等腰梯形又是特殊的梯形,它的许多性质和判定方法与矩形、菱形、正方形这些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有一定的相似性和可比性.
本节的难点也是等腰梯形的性质和判定.由于等腰梯形又是特殊的梯形,它的许多性质和判定方法与矩形、菱形、正方形这些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有一定的相似性和可比性,虽然学生在小学时已经接触过等腰梯形,在认识和理解上有一定的基础,但还是容易同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混淆,再加上梯形问题往往要转化成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来处理,经常需要添加辅助线,学生难免会有无从下手的感觉,往往会有对题目一讲就明白但自己不会分析解答的情况发生,教师在教学中要加以注意.
梯形的教学建议
1.关于梯形的引入
生活中有许多梯形的例子,小学又接触过梯形内容,学生对梯形并不陌生,梯形的引入可从下面几个角度考虑:
①从生活实例引入,如防洪堤坝、飞机机翼,别致窗户、音箱外形等等;
②从小学学习过的旧知识复习引入;
③从发现的角度引入,比如给出一组图形,告诉学生这就是梯形,然后寻找这些图形的共同点,根据共同点对梯形进行定义以及性质、判定的研究;
④可用问题式引入,开始时设计一系列与梯形概念相关的问题由学生进行思考、研究,然后给出梯形的定义和性质.
2.关于梯形的概念
梯形的相关概念小学就已经接触过,但并不深入,在研究梯形的概念时可设计如下问题加深对梯形相关概念的理解:
①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是不是梯形?
②一组对边平行一组对边相等的图形是不是梯形?
③一组对边相等的图形是不是梯形?
④一组对边相等一组对边不相等的图形是不是梯形?
⑤对角线相等的图形是不是梯形?
⑥有两个角是直角的梯形是不是直角梯形?
⑦两个角相等的梯形是不是等腰梯形?
⑧对角线相等的梯形是不是等腰梯形?
一、教学目标
1. 掌握梯形、等腰梯形、直角梯形的有关概念.
2. 掌握等腰梯形的两个性质:等腰梯形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两条对角线相等.
3. 能够运用梯形的有关概念和性质进行有关问题的论证和计算,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计算能力.
4. 通过添加辅助线,把梯形的问题转化成平行四边形或三角形问题,使学生体会图形变换的方法和转化的思想
二、教法设计
小组讨论,引导发现、练习巩固
三、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等腰梯形性质.
2.教学难点:解决梯形问题的基本方法(将梯形转化为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及正确运用辅助线).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小黑板,常用画图工具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教师复习引入,学生阅读课本;学生在教师引导下探索等腰梯形的性质,归纳小结梯形转化的常见的辅助线
七、教学步骤
【复习提问】
1.什么样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有什么性质?
2.小学学过的梯形是什么样的四边形.
(让学生动手画一个梯形,并找3名同学到黑板上来画,并指出上、下底和腰,然后由学生总结出梯形的概念).
【引入新课】(板书课题)
梯形同样是一个特殊的四边形,与平行四边形一样,它也有它的特殊性,今天我们就重点来研究这个问题.
1.梯形及梯形的有关概念
(l)梯形:一组对边平行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
(2)底:平行的一组对边叫做梯形的底(通常把较短的底叫上底,较长的底叫下底).
(3)腰:不平行的一组对边叫做梯形的腰.
(4)高:两底间的距离叫做梯形高.
(5)直角梯形:一腰垂直于底的梯形.
(6)等腰梯形:两腰相等的梯形.
篇9:八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华师大梯形
知识结构
重难点分析
本节的重点是中位线定理.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和梯形中位线定理不但给出了三角形或梯形中线段的位置关系,而且给出了线段的数量关系,为平面几何中证明线段平行和线段相等提供了新的思路.
本节的难点是中位线定理的证明.中位线定理的证明教材中采用了同一法,同一法学生初次接触,思维上不容易理解,而其他证明方法都需要添加2条或2条以上的辅助线,添加的目的性和必要性,同以前遇到的情况对比有一定的难度.
教法建议
1.对于中位线定理的引入和证明可采用发现法,由学生自己观察、猜想、测量、论证,实际掌握效果比应用讲授法应好些,教师可根据学生情况参考采用
2.对于定理的证明,有条件的教师可考虑利用多媒体课件来进行演示知识的形成及证明过程,效果可能会更直接更易于理解
教学设计示例
一、教学目标
1.掌握梯形中位线的概念和梯形中位线定理
2.掌握定理“过梯形一腰中点且平行底的直线平分另一腰”
3.能够应用梯形中位线概念及定理进行有关的论证和计算,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分析能力
4.通过定理证明及一题多解,逐步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 通过一题多解,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设计
引导分析、类比探索,讨论式
三、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梯形中位线性质及不规则的多边形面积的计算.
2.教学难点:梯形中位线定理的证明.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仪、胶片,常用画图工具
六、教学步骤
【复习提问】
1.什么叫三角形的中位线?它与三角形中线有什么区别?三角形中位线又有什么性质(叙述定理).
2.叙述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及推论1、推论2(学生叙述,教师画草图,如图所示,结合图形复习).
篇10:华师大版八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图形的位似》这节课内容抽象而且学生以前没接触过,对学生来说接受起来难度很大,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首先由手影这种学生较熟悉的形式让学生感受这种位置关系,然后通过动手操作的形式进一步探究位似图形的相关性质。在教学的过程中,为了便于学生理解位似图形的特征,我在设计中特别注意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猜想、试验等方式获得感性认识,然后通过归纳总结上升到理性认识,将形象与抽象有机结合,形成对位似图形的认识。探索知识是本节的重点,设计这一环节,通过学生的做、议、读、想、试等环节来完成,把学习的主动权充分放给学生,每一环节及时归纳总结,使学生学有所获,探索创新。
但是,这节课也存在很多不足之处:
1、学生动手操作、探究位似图形的过程都很顺利,但是很多小组在总结位似图形的性质时出项了语言表达的困难。
2、学生对于“每组对应点”认识还是不够,导致在判断位似图形时出现问题。
3、评价形式过于单调。一直是教师“很好”“太棒了”之类的评价,不能更好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4、小组合作时个别学生没有真正动起来。
5、没有让学生自己感受当位似图形不同时位似中心在位似图形的不同位置这一动态特点。
6、学生证明位似图形时证明过程还是不够严谨。
7、缺少了位似图形在生活中的应用。
改进措施:
1、通过小组合作交流的方式不断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2、强调“每组对应点”就是“所有的对应点”,在图上任意取几对对应点,通过连线,也经过位似中心,通过这样的动手实践,让学生印象更深刻。
3、通过各种途径评价学生,让自己的评价活泼多样。譬如:鼓励性眼神、肢体语言、同学们的掌声、定量评价、奖惩措施等等。
4、做好小组长的培训工作,让他们在小组中起到领导和协调的作用,抓住整个小组的节奏,让每个学生都参与进来,同时,多举行小组捆绑评价的活动,让后进的同学为了不拖后腿而不得不参与进来。
5、加强几何画板的学习和利用。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有机整合,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动脑,体现了开放式的教育模式,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推动了数学课堂现代化的发展。在这节课中,如果添加几何画板,那么位似中心和位似图形的五种位置关系就很形象的展现在我们面前。
6、加强学生几何题证明的条理性、严谨性的训练。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的组织能力。
7、让学生在课下自己寻找我们生活中位似图形的影子,将数学和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牢记这些不足之处,不断改进,不断修炼自己,让自己的教学更进步,更成熟。
今天有关 今天小编就为大家精心整理了一篇有关英语口语的相关内容,以便帮助大家更好的复习。
篇11:华师大版八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一、学习目标:1.多项式除以单项式的运算法则及其应用.
2.多项式除以单项式的运算算理.
二、重点难点:
重 点: 多项式除以单项式的运算法则及其应用
难 点: 探索多项式与单项式相除的运算法则的过程
三、合作学习:
(一) 回顾单项式除以单项式法则
(二) 学生动手,探究新课
1. 计算下列各式:
(1)(am+bm)÷m (2)(a2+ab)÷a (3)(4x2y+2xy2)÷2xy.
2. 提问:①说说你是怎样计算的 ②还有什么发现吗?
(三) 总结法则
1. 多项式除以单项式:先把这个多项式的每一项除以___________,再把所得的商______
2. 本质:把多项式除以单项式转化成______________
四、精讲精练
例:(1)(12a3-6a2+3a)÷3a; (2)(21x4y3-35x3y2+7x2y2)÷(-7x2y);
(3)[(x+y)2-y(2x+y)-8x]÷2x (4)(-6a3b3+ 8a2b4+10a2b3+2ab2)÷(-2ab2)
随堂练习: 教科书 练习
五、小结
1、单项式的除法法则
2、应用单项式除法法则应注意:
A、系数先相除,把所得的结果作为商的系数,运算过程中注意单项式的系数饱含它前面的符号
B、把同底数幂相除,所得结果作为商的因式,由于目前只研究整除的情况,所以被除式中某一字母的指数不小于除式中同一字母的指数;
C、被除式单独有的字母及其指数,作为商的一个因式,不要遗漏;
D、要注意运算顺序,有乘方要先做乘方,有括号先算括号里的,同级运算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
E、多项式除以单项式法则
篇12:八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及推论
2、能利用其性质与判定证明线段或角的相等关系.
教学重点: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及推论的运用
教学难点:正确区分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能够利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证明线段的相等关系.
教学过程:
一、复习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二、新授:
I提出问题,创设情境
出示投影片.某地质专家为估测一条东西流向河流的宽度,选择河流北岸上一棵树(B点)为B标,然后在这棵树的正南方(南岸A点抽一小旗作标志)沿南偏东60°方向走一段距离到C处时,测得∠ACB为30°,这时,地质专家测得AC的长度就可知河流宽度.
学生们很想知道,这样估测河流宽度的根据是什么?带着这个问题,引导学生学习“等腰三角形的判定”.
II引入新课
1.由性质定理的题设和结论的变化,引出研究的内容——在△ABC中,苦∠B=∠C,则AB= AC吗?
作一个两个角相等的三角形,然后观察两等角所对的边有什么关系?
2.引导学生根据图形,写出已知、求证.
2、小结,通过论证,这个命题是真命题,即“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板书定理名称).
强调此定理是在一个三角形中把角的相等关系转化成边的相等关系的重要依据,类似于性质定理可简称“等角对等边”.
4.引导学生说出引例中地质专家的测量方法的`根据.
★ 北师大版的小学数学下册第五部分内容中的第三课时《发新书》 教学案例(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
★ 乘船(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全套教学案例)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
★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学设计全册认识钟表 (苏教国标版一年级上册)
【华师大八年级上册数学教案(锦集12篇)】相关文章:
北师大版数学上册教研组计划2022-07-28
小数加法和减法单元教学计划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2023-10-23
北师大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2022-09-20
八年级数学教学计划华师版2022-05-06
《东施效颦》教案设计(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教学设计)2023-04-07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2023-02-10
1生活中的数2比较单元备课 学案(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2023-01-03
二年级上册数学有多少张贴画教学设计2023-05-10
《语文天地二》 教案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2022-06-30
7回家路上教案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2023-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