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教案优秀

时间:2023-07-19 08:27:07 教案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初中历史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教案优秀(通用15篇)由网友“雾以一泪聚”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初中历史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教案优秀,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初中历史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教案优秀

篇1:初中历史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教案优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宋代社会生活的大概风貌,包括当时流行的服饰、饮食的主要特点,居住条件和房屋建筑的样式,交通工具,文化娱乐活动以及节庆风俗等。理解宋代社会生活发生变化的原因,使学生认识到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

2、过程与方法

学生在品味、判断、讨论、交流中享受学习过程,同时也将观察、比较、探究等方法运用贯穿其中。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讨论宋代社会风貌呈现出万千气象的原因,使学生明白丰富多彩的宋代社会生活,是宋代发达的社会经济的体现,也是民族交往民族融合的影响,同时也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及其传承性,加深学生对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的认同感以及亲和力,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宋代的服饰;瓦子

教学难点:瓦子与城市繁荣的关系

教学方法:

教师引领下的学生自主学习(带着问题的课文阅读,小组讨论,学生交流)

教学资源:PPT课件

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破题导入:

同学们,通过前几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宋朝的建立和统一,消除了晚唐五代分裂割据的局面,社会经济得以正常发展,宋代的社会生活丰富多彩,奠定了今日人们生活方式的基础,宋代人们的生活到底是怎样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11课《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

2、自主先学、知识梳理:

参照《历史伴你学》P46“知识梳理”预习课本内容,归纳提炼本节课的主要学习内容。

(学生落实好基础知识,各小组在祖长的协调下,快速交流)

3、教材挖掘、合作探究:

(一)衣

师:中国古代对服饰十分看重,除了衣着本身御寒、美观的功效外,传统的把它看成作礼仪的一部分,宋代服饰的特点是缀饰不用珠玉,有节俭之风,宋徽宗时奢侈之风盛行,统治者的衣服精美华丽。北宋初年,对各级官员的服色作出严格的规定,如三品以上穿紫色,五品以上穿朱色,七品以上穿绿色,就品以上穿青色,至于普通老百姓,就只能穿黑白二色。从穿戴的服饰上,可辨认出士、农、工、商从事行业的特点,从课件上能辨认出他们的身份吗?

宋代服饰的另一个特点是宋代服饰深受少数民族的影响,劳动者多穿小袖狭身的短衣,这是长期民族交往和融合的结果,宋代出现的一种陋习是什么?

生:缠足

师:缠足是我国封建社会的一种陋习,女子用布帛紧扎双足,使足骨变形,,脚型尖小,以为美观。在我国的封建社会,女子的地位低下,缠足之风盛行后,妇女的身体受到摧残,失去了很多劳动的机会,只能依附于男人,反映了妇女受到的封建束缚越来越深。

(二)食

师:宋代德饮食相当丰富,北方人的粮食以粟麦为主,南方的粮食以稻米为主,面食的品种很多,宋代的面食还有带馅的包子,南北方都有喝腊八粥的习惯。在宋代的肉食中,北宋以羊肉为多,南宋时,羊肉价格高,南方人吃鱼多。宋代的小吃很多,夏季还有冷饮。宋代饮茶之风盛行,那是还流行着“斗茶”和“献茶”的习俗。

(三)住

师:通过同学总结宋代住房的特点,大家来判断一下“注意以下几幅民居图片,看一看哪幅是农村百姓的房屋?哪幅是城市平民的房屋?哪幅是达官贵人的宅院?”

生:略

师:宋代房屋的不同特点放映出宋代的等级之分和贫富差距。营建宅第是士大夫时髦的风气,私家园林有新的发展,特别是苏杭一带,叠石造山,引水开池,多用自然风景,注重精巧别致。

篇2:初中历史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教案优秀

一、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

1通过学习,了解宋朝社会生活大概的风貌,包括当时流行的穿着打扮、饭食的主要特点,居住条件和房屋建筑的样式,交通旅行的条件,文化娱乐活动,节庆风俗等。

2通过了解过去的社会生活史,提高认识和改造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了解历史上物质文化生活的条件和特点,从而更好地认识我们现在的物质文化生活,提高创造性改造物质生活的能力。

2、过程、方法

(1)通过课前收集资料,课中利用资料,提高学生处理史料,提取相关信息的能力,并逐渐培养依据史料形成观点的方法。

(2)通过分组讨论,共同探究,培养学生相互合作的精神。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过去日常生活的了解,使学生对于历史有更加生动直观的认识,拉近学生与历史之间的距离,加深学生与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的亲和国和力。

二、教材分析:

本课教材所涉及的问题,基本上属于社会史的范畴,教材展现了宋朝社会生活的几个重要方面,一是物质生活方面,包括衣、食、住、行四项内容;二是精神方面,包括娱乐活动和节庆活动两项内容,服饰和瓦子可视为本课的重点内容,也是难点。

教学方法:分组讨论,撰写小文章。

三、课前准备:

师生分别收集宋代社会生活的有关资料,并按衣、食、住、行娱乐、节庆六方面进行分类。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悬挂《清明上河图》挂图,让学生欣赏。师:这是北宋画家张择端描绘的北宋东京汴河及其两岸的街景市貌。播放或咏颂“爆竹声中一岁除……”。这是大诗人王安石的《元日》,他在诗中描述了宋代人们的元旦(正月初一)的景象。同学们,你想了解宋朝人的日常生活吗?今天,我们就穿越时光隧着,回到宋代社会去了解他们的衣食住行等生活情况。

二、新授

学生阅读课文,师板书课题,师提问:同学们,通过阅读,找一找,课文从哪几方面介绍了宋代人们的日常生活?

学生边回答教师边板书:“衣、食、住、行、娱乐、节庆”。

师:下面请同学们自由组合,5-6个人一组,分六个专题,每小组选一个,先在小组内进行研究,可充分利用你们自己收集的资料,老师提供的资料,每小组内组员充分发表意见,由1人执笔进行记录,并代表本组在全班进行交流,同学们可写文字,也可绘画,还可编短剧等多种形式。

篇3:初中历史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教案优秀

第11课 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

师:上课!

生:老师好!课堂因我而精彩,我因课堂而自信!

师:同学们好,请坐!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1课,首先大家一起来看两张图片,从这两张图片里不难看出习近平主席在爱尔兰的试脚引发了全国的足球热,从3月份起,全国各校开始开设足球课。图二就是在我们学校第四届体育文化节上,我们的学生抱着足球走进会场的场景。那么大家知道足球这一运动最早起源于哪个国家吗?(中国)大家答得很准确。足球其实最早在黄帝时期就出现了,到了宋代足球运动得到普及。那么宋代人除了踢足球之外还有哪些娱乐活动,他们那时候的生活和我们今天有何不同呢?今天我们就一起穿越时空隧道,回到那个令人神往的时代,看一看宋代人过着怎样的生活?这就是我们要学习的内容:

师生: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

师:首先我们进入本课的第一个环节:学习目标请大声齐读学习目标,开始:

生:1. 通过对宋代服饰新变化的总结,分析缠足陋习所反映的历史现象;

2. 通过对宋代饮食的了解,认识并思考南北方饮食上的异同;

3. 通过对乡村百姓和贵族官僚居住条件的比较,认识到社会阶层间的差异;

4. 通过对瓦子的了解和再现,认识到宋代经济的繁荣;

5. 通过宋代的节庆风俗的回顾,认识到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师:目标是灯塔,

生:前进有方法。

师:接下来我们进入第二个环节:自主学习

生:我学习,我快乐,我成长。

师:结合学习目标,开始自学吧!

(由老师批改小组长的答案并予以讲解,用时约10分钟)

师:要想学得好,

生:小组合作少不了。

师:下面我们进入第三个环节:小组合作。

生:精诚合作,勇往直前。

师:在小组长的带领下,攻克难关,并且比一比谁记得快!

(用时大约10分钟)

师:小组合作怎么样?

生:成功展示比一比。

师:首先找人说一下讲学稿自主学习里面的答案,关于第一大道的内容谁准备好了?

生:我!

师:第二道题谁来展示?

生:我!

师:讲学稿里面的问题还有疑问没有?(没有)老师相信大家最记住这些知识点了,但是你真的理解了吗?你会学以致用吗?下面就是检验大家理解分析能力的时刻了,你准备好了吗?

生:准备好了!

师:太棒了。首先关于宋代的服饰特征看下面三个材料,一分钟思考时间。

(一分钟后)

师:时间到,第一问谁先说?

生:我!

师:宋代服饰由俭入奢,一方面说明当时经济得到发展,另一方面也说明统治阶级日益腐朽,最终导致了它的灭亡。第二个问题谁来接力?

生:我!

师:汉人穿少数民族的衣服说明当时各个民族生活在一起,最终促进了民族融合。最后一个问题谁来展示?

生:我!

师:宋代妇女缠足是对广大妇女身心的巨大伤害,反映了封建社会里男尊女卑的社会现象。那么关于缠足你又了解多少呢?咱们先看两则图片,你看完之后有怎样的想法?你又是怎么看待这一问题的?谁想好了?

生:我!

师:了解完宋代的服饰变化,我们再一起研究一下宋代的饮食文化。看图片,指出来南北方饮食的差异,谁想清楚了?

生:我!

师:看到这些美食,有些人可能都想流口水了,好了,那就换话题,说一下宋代一般喝什么?看图说话,谁看出来了?

生:我!

师:从这些图片里我们知道宋代人不仅能吃会吃,还很有生活情调,所以我们应该向古人学习,没事喝喝茶什么的,多陶冶一下自己的情操。好了,不说饮食了,免得你嘴馋,我们下面就去看一看宋代人的住房又是什么样的?下面四幅图片,请你辨别一下都是什么房屋,里面住的又是什么人?谁准备好了?

篇4:《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初中历史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亲爱的同行:

您是否已经久违了初中时代?今天,让我邀请您一同走进妙趣横生的初中历史课堂。大家好!我是安徽省芜湖市安徽师范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的赵姗姗,我说课的题目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11课《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我将从理念、教材教法、学情、流程和反思五个方面为您展示这一课。

一、转变理念

历史是一门古老的学科,初中历史的课堂教学却不是暮气沉沉的。墨守成规的传统教学渐行渐远,全新的教学理念因对学生个体需求的尊重而诞生,创设生机勃勃的课堂成为每位教师的理想。因此,我在教学设计中力避“教”和“学”的简单相加,努力追求师生良性互动、共同发展的课堂教学新格局,尝试构建平等、民主、宽松、和谐的师生关系,实践引导者、促进者与欣赏者的角色。

二、说教材

实现了教学理念的转变,对教材的理解和把握也会随之改变。我认为,《初中历史课程标准》已经将教材的定位从单纯的知识传承载体转变为有效学习的辅助工具,教材的功能须通过教师的设计与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方能体现。

从地位与作用看:本课居于第二单元《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的第三课,既对两宋社会风貌进行了总体描述,又从中体现了民族融合的重要主题。

从内容与目标看:(知识与能力:)学生在学习本课的过程中,将了解宋代社会生活的大概风貌,包括当时流行的服饰、饮食的主要特点、居住条件和房屋建筑的样式、交通工具、文化娱乐活动以及节庆风俗等,并通过辨别宋代社会衣食住行各方面变化,尝试从图片、诗词等资料中捕捉有效信息,领略宋代的社会风貌,从而使自己的识图能力、判断能力、分析能力和知识迁移的能力的到锻炼,并且运用联系和发展的眼光看待历史的发展,认识到文化是特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理解宋代社会生活发生变化的原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对宋代社会风貌呈现出万千气象的原因的讨论中,学生将在教师引导下发现丰富多彩的宋代社会生活,是宋代高度发达的社会经济的体现,是民族交往民族融合的结果,同时还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及其传承性,对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的认同感油然而生,民族自豪感增强。(过程与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我设计为学生提供更多直观感性的材料,尽可能拉近历史与他们的距离;创设情境、让全班同学带领卡通人物“游览”东京,体验宋代的社会生活,力争将探究式的学习方法融入愉快的学习。在此过程中,我和学生都将有目的、有计划的使用交互式电子白板,在每个关键环节留下自主学习的痕迹,为课后小结做准备。

从侧重点看:宋朝的服饰变化与瓦子的出现可能是学生学习过程中较难理解的内容,我将之视为本课的重点与难点,为解决这两个环节的教学任务,我设计一方面:为学生提供适量课外材料,为他们通过观察、比对,主动归纳宋朝服饰的时代特点创造条件;另一方面:引导学生研读课文、紧扣课本,尝试从中为瓦子的种种特征找出依据,帮助学生及时、科学地使用教材这一学习工具。

三、分析学情

课程改革的冲击下,历史课堂已经不能封闭自为。我的教学对象是初一学生,他们天真活泼,好动、好奇、好问,早已经通过互联网、图书馆、影视作品、报刊杂志等各种渠道接触历史,他们更喜欢直观有趣的历史资料,并且乐于参与教学,善于想象。

进行本课教学时,他们学习过了宋朝时期各民族政权并立及民族间交往的相关知识,了解本课的历史背景;还初步具备了阅读、分析、比较史料的学科能力,为参加本课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做好了准备。由此,我得出结论:学生学习本课的知识、能力与心理准备已经充分。

四、展示流程

停留于设计层面的教学是没有实际意义的,实践教学设计的过程令我兴奋,也令我成长。接下来,我将逐步展示我的教学流程。

第一步:知识铺垫

为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宋代社会风貌的历史背景,我和学生一同简单的回顾过往所学的知识,包括两宋时期汉族及少数民族政权的更迭、民族间交往等,其间,我使用白板的遮屏功能,暂时遮挡课题,以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使知识回顾更高效。

第二步:轻松导入

展示本课主题之后,我为学生播放新近上映的动画片《麦兜响当当》的片段,主要内容是基于张择端《清明上河图》的3D动画,初步展现宋代市井生活的画卷,课堂气氛立刻轻松、愉快起来,学生兴趣盎然。

第三步:自主选择

看完短片,我向学生请教卡通人物“麦兜”与短片中的主角“麦子”是什么关系,并询问:同学们是否愿意带着麦兜一同见识其祖先生活的真实世界,得到肯定的答复后,显示今天的学习游历任务:宋代的“衣”、“食”、“住”、“行”、“娱”,为学生创设情境并提问大家想最先了解两宋时社会生活的哪一方面。我会充分尊重学生的选择,让学生感受“我的课堂我做主”。

民以食为天,在实际的教学中,绝大多数学生和我都首选了解两宋的饮食文化,随后我们将进入对宋代饮食的学习。这个自主选择环节的设置消除了学生与我的距离感,他们发觉:在生活上师生是完全平等的,这将为后面的教学活动营造更加民主的氛围,鼓励孩子们大胆的参与教学活动。

第四步:互动学习

由此开始,学生进入了本节课学习的主体部分,在我的引导下,学生将分版块,通过各种预设的活动、使用电子白板,逐步完成对两宋社会风貌的认识与总结。我的教学预设是随机的,下面我依据实际教学中学生的选择顺序逐步讲述这节课的教学流程。

1.两宋的“食”:

【教师使用白板资料库】将事先准备好的食物图片和名称拖放到屏幕为学生活动做准备。

【学生活动1:】【学生使用白板】游戏“猜猜猜!”——请学生使用电子白板将图片拖拽至相应的名称。

这一环节的设计目标是通过一人上台操作,全班学生共同出谋划策,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鼓励其大胆尝试、积极交流。

【学生活动2:】说说饮食——自主归纳两宋饮食特点。

完成前一个活动后,我引导学生回归课本,结合课文内容与我提供的课外素材,结合政权更迭、社会性质等知识讨论、归纳宋代的饮食特点,得出随着政权南迁,主要的食材发生了变化、华丽美味的食物仅属于统治阶层等结论。

【学生使用白板】填写板书——学生依据刚才讨论所得,在白板上将饮食的特点填写完整。

在这一活动中,学生将使用电子白板把自己的学习所得与我预设的板书相结合,同时,学生板书的页面将留存在电子白板的资料库中,成为最后我回顾本节课学习的重要素材。

2.两宋的“衣”

服饰是一个时代主流思想和审美情趣的体现,两宋服饰的特点是本课的重点与难点所在,在这个版块里,学生将通过三个活动发现宋代服饰深受经济发展、民族融合和封建思潮的影响。

【学生活动1:】以“衣”取人——依据服饰为图中人物的身份高低排序。

学生们都明白不能以貌取人的道理,我以一反常规的表达,引起学生的好奇,并引导学生结合课文中的相关知识,仔细观察图片,大胆猜测图中人物的身份。

学生们充分发挥想象力,不仅运用了本课所述的有关宋代服饰的知识,还运用了封建社会不同阶层生活境遇的差距等知识。思维能力较强的学生还会进而得出剥削阶级被消灭后,服饰也不再体现着阶级的差异。

【学生活动2:】各抒己见——评价缠足、说说你最欣赏的美。

缠足陋习的真实图片和大文豪苏轼对小脚之美的咏叹之间形成的强烈对比是最能激起学生讨论的素材,在活动中,学生不仅能明确的判断缠足是否美,还能将初中政治课中关于培养正确审美观的内容与历史学习相渗透。

【学生活动3:】看图识变——观察图片,发觉宋代服饰的变化特点。

观察图片、获取信息是历史学科能力的一部分,学生在对比和交流中发现宋代服饰的动态发展及主要特征。

【学生使用白板】填写板书——学生依据刚才讨论所得的结论在白板上将宋代服饰的变化及特点填写完整。

3.宋代的“娱”

日常的娱乐与节庆活动是宋朝的精神生活的主要内容,它既属于统治阶层又属于广大市民与农民,它基于宋代物质文明水平的上升,且包含深邃的传统文化。该板块我组织了以下活动:

【学生活动1:】【学生使用白板】我说《元日》——播放节日图片及《元日》诗文,请学生自己上台为同学们解读诗中展示宋朝节日风俗的词句。

在这一活动中,学生不仅主动学习,还将自己的.探究成果与大家分享,当了一回小老师,学习的自信和主人翁意识自然得以增强;讲述过程中,学生还结合自己的发言使用电子白板的绘画功能标明要点,动手能力、语言组织能力均得到了综合训练;讲述完毕,我给予学生即时的、热情的赞扬,激励大家更积极地投入后面的活动。

【学生活动2:】认识“瓦子”——回归课本,探究瓦子的秘密。

认识“瓦子”、理解“瓦子”娱乐兼营商业的特性又是一个难点,教材上精炼、明确的表达为学生学好这一环节提供了支持。

【学生使用白板】填写板书——学生依据阅读与分析所得的结论在白板上将宋代精神生活的主要内容填写完整。

4.宋代的“住”与“行”

住房的变迁,出行方式的增加充分反映了两宋物质文明的进步。

【学生活动:】【学生使用白板】图说“住”与“行”——学生使用白板的绘图功能将两宋不同种类的交通工具、房屋在《清明上河图》的局部图上标出,并使用截图的功能将之分类排列。

第五步:温故知新

1.温故

【教师使用白板目录】——使用白板目录回顾本课所学

传统教学中对全课的回顾多为教师讲述,在这课中,我借助白板自动生成的页面,把学习活动成果——由学生自主完成的板书一幕幕呈现,此举令学生很是兴奋,在此过程中既巩固了知识,又感受到了收获的乐趣,进而为以后的历史学习培养兴趣。

【学生活动:】【学生使用白板】大家来找茬——运用所学知识共同完成为短文改错的任务

改错是近年来在各地中考中普遍出现的一种新题型,我设计了为某位同学的短文改错的活动,仍然由学生操作白板的绘图功能自主完成,使之尝试运用新知,感受自己知识的增长和能力的提升。

2.知新

【学生活动:】趣味探究——问题1:探讨为什么缠足陋习被人们摒弃而传统节日风俗却流传至今?问题2:动画片中麦子在宋代使用信用卡、开超市都失败了,你从中得到哪些启示?

为了使本课的学习得到有效的延伸,我预备了两个课后探究问题让学生选择探讨,意在引导学生感悟出人类进步过程中历史背景对社会生活所起的决定性作用。至此,课堂教学活动全部结束。

五、反思教学

完成了本课的教学后,我对教学设计与课堂教学实践进行了及时的总结和反思。

从教学设计的实施看:我预设的各版块活动多次为学生创设主动学习、展示自己的平台,同时配合和电子白板手写文字、彩色绘图、资源图库、白板目录、放大镜及截图、遮屏、聚光灯等各种功能,有效的调动了学生投入教学活动,引导他们步步构建知识,一定程度体现了学生本位的教育理念,基本实现了本课的三维教学目标。

从学生活动的情况看:学生参与意识强烈,对于教学中的游戏、讨论表现得十分积极,此外,他们对使用白板组织教学倍感新鲜与兴奋,并乐于尝试使用白板和展示自己的操作过程,使学习更加积极主动、轻松愉快。尤其在本课回顾的过程中,白板生成的目录成为让学生最有成就感的教学资源,令他们学习历史的信心和兴趣倍增。

从设备使用的角度看:我在教学设计中所用的只是其功能的一部分,我认为只要以把握教学新理念为前提,经过潜心研究和精心设计,应该可以使电子白板更好地为教学服务,例如:交互功能可以即时检验学生的学习状况,资源库可以成为教材的有力补充,生成性资源可以长久保留以记录学生的学习历程,从而为全面评价学生提供依据等。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还会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力争在课堂上为学生创设更广阔的活动空间,更彻底的实现教师角色的转变。

篇5:《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初中历史说课稿

一、说教材

(一)选文的地位和作用

《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出自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中的第11课,主要介绍了宋代社会生活的几个重要方面,这是全新的内容,也是宋代经济发展和民族文化交流加强的结果,学习本课,有利于学生更全面地了解宋代的历史;另外,由于历史发展的传承性,现在很多生活习俗都可以在历史中寻得渊源,学习本课,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和生活的关系。所以本课无论是在中国古代史还是现在,地位都是很重要的。

(二)教学目标

课标要求:了解宋代的社会生活。

我从新课程理念出发,根据课标要求和课文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与能力

新课程提倡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经验,精选学生终身学习所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奠定基础。

1、我力求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宋朝社会生活大概的风貌,包括当时流行的穿着打扮、饮食的主要特点,居住条件和房屋建筑的样式、交通旅行的条件、文化娱乐活动、节庆风俗等方面。

2、通过学生对宋朝社会生活的体验,感知当时的历史情境,并与现实生活比较,培养他们的想象、迁移和表达能力,使他们能用联系和发展的眼光看待历史的发展并设想进一步改进的方向。

过程与方法

本课跟生活联系很紧密,根据新课程倡导的“教育回归生活”“课程生活化”的理念引导学生“走进”宋朝,体验宋朝社会生活,形成愉悦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在品味、判断、讨论、交流、探索中,享受学习过程,同时也将观察、比较、探究、迁移等方法的运用贯穿其中。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过去日常生活的了解,拉近学生与历史之间的距离,使学生对历史有更加直观的认识,增强中华民族历史文化对学生的吸引力和亲和力;通过对宋代妇女“缠足”和现代美容的比较,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

(三)教学重点、难点

由于本课涉及的宋朝衣食住行、娱乐、节庆活动等内容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是平行的,用传统的标准很难划分出重、难点,不过从教材叙述展开的程度来看,服饰和瓦子可以视为重点。而服饰问题涉及到国内各民族间在文化上和生活方式上的相互影响,瓦子属城市商业繁荣的问题,可以视为本课的教学难点。

二、说学情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七年级学生,由于特殊的年龄阶段,学生显著的心理特征表现为形象思维较好,想象力丰富。知识方面,一方面学生已经了解了宋代社会经济发展和商业繁荣的内容,对学生理解宋代社会生活特点有一定帮助;同时学生对社会生活有不同程度的了解,学习兴趣会很高。

三、说教法、学法

根据新课程中“自主合作探究”和历史教学生活化的理念,在教学中我采取师生一体在上,教材在下的倒三角互动教学模式,借助多媒体课件,采取情景烘托、设疑讨论、分组合作探究等方法,营造历史氛围使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从而圆满完成教学任务。

教师教得好,不如学生学得好,“教”是为了学生的“学”,在教育改革的今天,对学生进行学法上的指导非常必要。这节课我主要是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体验、对比、探究的形式,理解历史与生活、历史与现实的关系,并通过知识的迁移,使学生理解中华文化的传承性,加强情感上的教育。

四、说教学程序

新课程呼唤的教学过程是要“依赖主体的不断活动”而构建认知的过程,整个过程要强调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努力使每个学生具有自信心和持续发展的能力。有效的科学的课堂活动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本课由几个相对独立的教学内容组成,没有一条贯穿始终的线索,根据这一特点和新课程理念,我设计“东京一日游”为线索贯穿全文,具体如下:

(一)图像导入,创设情景

以时下流行的旅游话题和宋朝著名风俗画《清明上河图》全景Flash导入新课,创设旅游情景:以小组为单位,穿越时空来到北宋,参加“东京一日游”,体验《清明上河图》所描绘出的宋代社会生活。并提出旅游要求:你的旅游必须体验北宋人们的衣、食、住、行、娱乐。首先决定你要穿什么样的衣服?旅游时要尽量吃到你认为北宋最好吃的东西,到你觉得最好玩的地方去玩;入城后你将使用什么样的交通工具到达不同的目的地?当你玩累了,你要到哪里休息呢?在旅游过程中,还要进行古今对比,多问个为什么哦?

(二)“东京一日游”,体验北宋生活

1、魅力大比拼——体验宋代“衣”。教师出示各式宋代衣服图片,学生挑选自己喜欢的衣服“穿”,并说出其代表的身份、地位,并比比谁挑的衣服穿着最有魅力,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好了解宋代服饰的特点,同时,通过对宋代的陋习——妇女缠足和现代美容的对比,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

过渡:开始旅程,先到北宋东京郊区虹桥,步行进城逛街。

2、“品尝”美味佳肴——体验宋代“食”。通过创设两个情景问题,使学生对宋代的饮食特点有一个直观的了解。一个是“谁最会吃?”——进城后,分组活动,各小组自行解决吃饭问题,吃完后,各组进行交流,并比比哪个组吃到宋朝最好吃的东西,引出宋朝著名美食。第二个是“你好客吗?”——“假如你是生活在都城东京的宋代人,有一天,一位来自南方的朋友到访,你会怎样款待他呢?”引出南北饮食差异,并与现代相比,知道南北饮食差异今天仍然存在。

过渡:饭后轻松轻松,玩游戏

3、考考你眼力——体验宋代“住”。展示几类宋代住房图片,学生观察差异,竟猜属哪类民居,各有什么特点?

过渡:吃饱轻松后到城内最热闹的地方玩,但路途较远,且有点累,不想走路,引出下一环节。

4、以“车、轿”代步——体验宋代“行”。创设情景:我们将要到东京最热闹的瓦子玩,你认为乘坐什么交通工具最舒服、最快到达呢?学生观察图片找出宋代交通旅行的条件。

5、最佳小导游——体验宋代娱乐。每组选出一名学生当“小导游”,结合图片和课文内容介绍东京瓦子的热闹情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接着结合书本P64“练一练”师生共同探讨瓦子盛行原因。

6、知识竟猜——欢乐的节日。学生猜节日来源(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并通过王安石的诗《元日》比较宋代元旦与今天春节的异同。

(三)歌谣小节,加深理解

衣服款式行业异,麻布为主棉布起。

南方米饭猪鱼肉,北方面食多羊肉。

住房差异在贫富,高脚家具成定局。

轿子车驴陆地行,南方水路用船舶。

城市人多商业旺,宋代生活很繁荣。

(四)点题、探究、拓展

1、小讨论:难忘的“东京一日游”结束了,让我们一起来回味一下宋代的社会生活吧,想一想宋代社会风貌为什么会如此气象万千、多姿多彩呢?

原因:宋代经济发展(农业、手工业、商业);各民族间经济文化交流加强。

教师指出:人们的生活在历史中延续着。

2、礼物大派送

创设情景:学生表现好,教师送礼物,学生自行挑选。

A、李宁牌服装一套。

B、麦当劳、肯德基数顿。

C、学生喜欢的明星签名贴画。

D、飞机、汽车组装模型。

E、香港迪士尼乐园门票数张。

F、一盒月饼或一封大利是。

问题:请你根据你所选的礼物,把你想象成22世纪的历史课本编写者,给那时候的学生编写“万千气象的中国——21世纪初期的社会风貌”,选A者写“衣”,B写“食”,C写“住”,D写“行”,E写“娱乐活动”,写法可参照课文内容写,100字以上。

篇6:《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教案

1、衣:服饰等级明

【看图识变化】第一组图片:宋代前后期统治者服饰的变化,引导学生得出变化之1、统治者的服饰由节俭到奢侈;并分析变化原因;

通过官服与官位及官员与劳动者服装的颜色得出服装的等级制;

“以‘衣’取人”:让学生知道从服装可以他们所从事的行业;(达成目标一、目标二)

【看图识变化】第二组图片:劳动者的服饰:通过劳动者的服饰与少数民族服装的对比,引导学生得出:2、劳动者的服装受到北方少数民族的影响;设问:为什么朱熹:“今世之服,大抵皆胡服”? (运用资料重点讲述),让学生知道这是民族融合的结果和表现,民族间的交往,既能丰富人们的物质,而且影响了人们的文化生活。(达成目标一、目标二)

出示女子缠足的图片:让学生讲出其危害,并引导学生分析女子的缠足说明了什么?

2、食:舌尖上的宋朝

【书中“食”】:让学生感知宋代食品的丰富多样;

【上菜啦】:学生体验:如果你是宋代的一位餐馆老板,你会为南北方顾客各准备哪些食品?引导学生得出南北在饮食上的差别;由八宝粥又可以让学生知道它们是相通的。(达成目标一、目标二)

【学一手】:通过东坡肉的制作,引起学生兴趣,并在兴趣中体验宋代美食。

3、住:贫富样式各不同

【图中“屋”】: 观察以下几幅民居图片,结合课本猜一猜分别是什么人住的什么房子?

【诗中“房”】:让学生尝试从古诗中获取信息,提高分析能力。

4、行:水陆往来频

【图中“行”】:《清明上河图》局部:有哪些交通工具?(交通工具放大),结合课本,这些交通工具分别是哪些阶层的人使用?(达成目标一)

由“船”,可以引导学生回顾宋代的造船业发达、航海技术先进(指南针),得出宋代的交通是“水陆往来频”。

邸店:除了交通工具发达外,宋代便利人们出门旅行的条件还有哪些?得出“邸店如云屯”。

【合作探究】:所学结合知识,你认为宋代衣食住行发生变化的原因有哪些?(达成目标二)

篇7:《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教案

1、娱乐:

【快乐链接】:“奇术异能,歌舞百戏,鳞鳞相切,乐声嘈杂十数里。” ——吴自牧《梦梁录》 设问1:宋代哪里会出现这种场景?我们都能看到哪些“奇术异能,歌舞百戏呢”?(结合问题看课本63-64页)liuxue86.com

设问2:什么叫瓦子?什么叫勾栏?(学生)

展示:瓦子里的节目,引导学生得出瓦子是娱乐场所;

展示:东京相国寺中材料:引导学生得出:瓦子又是商业场所。 (设计意图:体现瓦子的热闹,达成目标一)

议一议:瓦子繁荣热闹的原因是什么?(达成目标二)

2、节庆:

宋代的节日有哪些?

【诗中“节”】:通过学生读王安石的《元日》,思考:这是宋代在过哪个节日?有哪些习俗? 【快乐分享】:你是怎样过春节的?(通过学生的回答,尝试 让学生对比与宋朝春节的异同点)

我们的传统节日:让生体验我国传统文化的丰富。

教师:我们传承传统节日,为的是汇聚民族凝聚力, 为的是长中国人的根、聚中国人的心、铸中国人的魂。(升华感情,达成目标三)

篇8:《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教案

我的体验:

根据所学知识,谈一谈你认为他们愿意生活在宋代的理由是什么?

出示:英国史学家汤因比:“如果让我选择,我愿意活在中国的宋朝。”

中国当代学者余秋雨:“我最向往的朝代就是宋朝。”

出示图一:画中看宋朝:《清明上河图》局部;绘画中透出繁华

图二:数字看宋朝;数字中显示富足

师生总结点题:(略)

课后习题

课后作业: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请同学们课下收集有关传统文化的知识(图片、诗词、文字等),办一期怎样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力量黑板报。

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讨论宋代社会风貌呈现出万千气象的原因,使学生明白丰富多彩的宋代社会生活,是宋代发达的社会经济的体现,也是民族交往民族融合的影响,同时也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及其传承性,加深学生对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的认同感以及亲和力,增强民族自豪感。

2、知识与能力

了解宋代社会生活的大概风貌,包括当时流行的服饰、饮食的主要特点,居住条件和房屋建筑的样式,交通工具,文化娱乐活动以及节庆风俗等。理解宋代社会生活发生变化的原因,使学生认识到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

3、过程与方法

学生在品味、判断、讨论、交流中享受学习过程,同时也将观察、比较、探究等方法运用贯穿其中。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宋代的服饰;瓦子

教学难点:

瓦子与城市繁荣的关系

教学过程

导入:这是著名论坛“西祠胡同”上的一片帖子,大家在热烈地讨论“如果你要穿越,你愿意穿越到哪个朝代?”根据网友讨论,大多数网友愿意穿越到宋代。请大家看材料,为什么大多数网友愿意穿越到宋代?

生:因为宋代经济发达。

师:对。宋代经济生活非常发达,带动了精神生活的发展。这节课我们就一起穿越到宋代,看看当时的物质生活有多么富裕,精神生活有多么丰富多彩。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11课《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

过渡:要想穿越到宋代,我们首先要解决的就是装扮问题,我们得在穿着上像一个宋代人,所以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宋代的服饰。

一、宋代的服饰

师:1、穿越后,有的是普通百姓,有的是各级官员,请问你们分别会穿怎样的衣服?(展示官员级别与服饰颜色对应图和普通劳动者服饰颜色图)

生:宋官服颜色与官位: 紫——三品以上 朱——五品以上

绿——七品以上 青——九品以上

宋代对各级官员的服色有严格规定

普通百姓只穿黑白两色的衣服。

师:这体现宋代服饰有什么特点?

生:等级森严

师:2、穿越后,有的同学到了北宋初年,有的到了北宋后期,请问穿衣风格有何不同?(展示宋代初年和后期女子服饰图片)

生:北宋初年,崇尚节俭;北宋后期,奢侈之风盛行。

师:3、穿越后成为劳动者的同学们,你们的衣服样式是怎样的?(展示女真人服饰和劳动者服饰图片)

生:“今世之服,大抵胡服。”说明着装受北方少数民族影响。

师:4、穿越后的女同学,在买鞋方面遇到什么烦恼?

生:买不到合适大小的鞋子。

师:为什么买不到大小合适的鞋子呢?这说明了什么问题呢?(展示“三寸金莲”图片)

缠足:缠足,又称裹足,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对女子自幼儿期时以布紧缠双足,使足骨变形足形尖小,行路只能以足跟勉强行走的做法。古时以女子小脚为美.女孩子在5-8岁左右,便要开始缠足。缠足的工作,多由母亲或熟习缠足方式的女性仆人实行。缠足时,除拇指外,其余四指下屈,并用长布包裹,用针线缝住。

生:因为宋代盛行妇女缠足。说明了妇女地位低下,统治阶级价值观念腐朽,受封建束缚越来越严重。

师:5、请一位同学总结一下宋代穿衣习俗有哪些特点?

生:等级森严;崇尚节俭到奢侈之风盛行;受北方少数民族影响;妇女地位低下,收到封建束缚越来越严重。

过渡:走了这么久,肚子饿了,我们可以吃些什么呢?(主食、肉食)

二、宋代的饮食

师:1、同学们在宋代北方、南方分别吃到了怎样的主食和肉食?

生:北方:面食、羊肉

南方:稻米、鱼肉

师:2、除此之外,同学们有没有吃到什么可口的美食?

生:东坡肉、腊八粥、包子

师:(展示图片)火锅、爆米花、炸元宵、冰酪等美食,在宋代也都可以品尝到啦。

师:同学们解决了吃的问题,那么喝写什么呢?

生:茶。

师:对。宋代饮茶风气盛行。民间还流行“斗茶”。

过渡:有点累了,想找个地方休息,可以住哪呢?

三、宋代的住宿

师:1、穿越后成为农民、城市平民、贵族官僚的同学们,你们分别住在怎样的房子里?(展示住宅图片)

生:农民:茅屋

城市平民:瓦房、四合院

贵族官僚:私家园林

师:2、出远门的同学们,请问你们沿途需要休息时,住在哪里呢?

生:邸店。

师:3、(展示邸店图片)书上说此时“邸店如云屯”,这从侧面说明了什么呢?

生:商品经济发达、旅店业兴旺、旅游业兴旺。

过渡:好不容易穿越到了宋代,所以我们打算去全国各地旅游,我们可以乘坐什么交通工具呢?

四、宋代的交通

师:(展示图片)1、图中展示了宋代的哪些交通工具呢?

生:牛车、驴车、骑驴、骑骡、乘轿

师:2、你们可以根据交通工具的不同判断出图片上人物的身份吗?

生:普通百姓多用牛车、驴车

士大夫骑驴、骑骡

达官贵人乘轿

师:3、大家可能发现了,所有的交通工具里,始终没有大家所熟悉的马,因为宋代缺马。为什么宋代缺马呢?

生(讨论后):宋代本身不产马;与辽、西夏、金等产马区对峙;长期战乱军用马匹量上升。

过渡:穿越到达了东京,请问哪里最热闹好玩呢?

五、宋代的娱乐

师:1、(展示瓦子图片)东京哪里最热闹好玩?有什么好玩的节目?

生:瓦子

节目有:卖艺的(说书、唱曲、杂居、杂技、踢球)

经商(卖饮食、药材,卖古玩、字画,剃头、相面、算卦)

师:2、所以瓦子是一个什么样的场所?

生:瓦子是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

师:3、瓦子里面专供演出的场地叫做什么?

生:勾栏。

师:4、宋代为什么会出现瓦子呢?

生:城市的繁荣,市民阶层不断壮大。

过渡:穿越过去的那几天,大家发现街上格外热闹,家家户户都在贴桃符、放鞭炮,请问他们为什么这样做呢?、

生:过春节

师:除了春节还有哪些节日呢?

六、宋代的节日

师:(展示图片)1、宋代的春节叫做什么?有哪些习俗?

生:元旦。放鞭炮、守岁、贴“桃符”、换新衣等。

师:2、宋代的元旦与现在的春节有什么不同之处呢?

生:现在不贴“桃符“,贴春联。以前守岁是一家人一起聊天唱歌跳舞,现在是看春晚。

师:(展示材料)3、除了元旦,宋代还有哪些节日呢?你是根据材料中的那些话判断出来的?

生:中秋节 判断依据:丹桂香飘、团围子女

端午节 判断依据:汨罗江、人们纷纷把食物投入江中、纪念这位伟大的诗人

元宵节 判断依据:正月十五

七、合作探究 情感升华

师:为什么宋代社会风貌如此气象万千?

生:社会经济高度发达

师:这说明了物质生活的进步会带动精神生活提高

师:宋代有些社会风貌被保留至今,有些被取缔,请一位同学举例说明?

生:春节、中秋节等节日习俗,食物习惯等被保留至今。

缠足的陋习被废除。

师: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对待传统文化呢?

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课后习题

1.下列叙述不符合北宋初期服饰特点的是 ( )

A.崇尚节俭,衣帽不得缀饰珠玉 B.普通百姓只能穿黑白两色衣服

C.对各级官员衣服颜色都有严格规定 D.奢侈之风盛行,统治者衣饰相当华丽

2.穿越时光隧道,假如你是宋代的一名市民,下面哪些社会风貌是可以看到的( )

① 在当时商业都市里你可以看到琳琅满目的商品,其中就有精美的景德镇瓷器

② 夏天,在夜市上、瓦子里你可以喝到冷饮 ③ 四川地区的人们可使用“交子”

④ 城市平民都住在四合院里,客商住宿可到邸店去 ⑤ 士大夫出行一般都骑马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④⑤

3.关于 “瓦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给城市生活增添了生机 B.出现在宋朝时期

C.是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 D.散布于广大农村

4.“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王安石这首诗描述了宋代哪一节日的气氛? ( )

A.元宵节 B.端午节 C.中秋节 D.元旦

篇9:《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教案

《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宋代社会生活大概的风貌,包括当时流行的服饰、饮食的主要特点,居住条件、交通旅行的条件、商业繁盛局面和文化娱乐生活等方面的概况。

2、通过对宋代社会衣食住行的变化的辨别和分析,学生能提高识图能力、判断能力、分析能力能力,并学会用联系和发展的眼光看待历史的发展。

3、通过宋代社会生活具体表现的了解,拉近学生与历史之间的距离,学生对历史有更加直观的认识。认识到中华民族文化内涵的丰富多彩,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优秀文化,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

重点:宋代衣食住行等方面的风貌

难点:对历史现象“缠足”的认识

教学资源

利用多媒体展示

学程预设

导学策略

调整与反思

导入新课

提问: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

下面老师带你们到《清明上河图》去旅游

播放动画视频《清明上河图》

讲:这是北宋著名画家张择端的作品,它展示的是宋代人们生活的一个场境,画长24.5厘米,横528.7厘米,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馆.为了让大家更加直观地了解宋代的社会风貌,我决定今天临时组成一个旅游团,带大家通过时光燧道到宋代的社会去看一看,

讲授新课

【学习目标:】

1、了解宋代衣食住行的变化以及娱乐活动、节庆风俗.(拉近自己与历史之间的距离, 加深自己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2、分析宋代社会风貌出现万千气象的原因。

3、认识经济繁荣发展是一切社会活动的基础。

情景假设:

今天我们一起穿过时光隧道,来到宋代。想一想,我们要怎样改变自己的衣食住行,才能适应当时人的生活?

合作探究一:我可以穿怎样的服装逛街呢?

下面有请第一组的同学上台,由你们推荐的导游来介绍宋代的服饰特点。

学生可从不同的身份穿着打扮去讲,也可从不同民族

展示图片,宋代的官员服饰,百姓服饰,民族服饰,对服饰进行感性认识。

提问:旅行时,有一位女同学不小心将鞋掉到了河里, 她问了好多家鞋店也没有买到合适的鞋这是为什么呢?

学生回答,由于女子缠足

介绍缠足的由来及影响。

总结回答:女子缠足宋代服饰特点

1、历史发展特点:              简→奢2、民族融合特点:              受北方少数民族影响3、陋俗观念特点:              畸形审美—— 缠足

合作探究二:走了这么久,我饿了,我可以吃些什么呢?

下面由第二小组与大家分享宋代的美食

1)南北饮食差异

北方:面食、羊肉

南方:米饭、鱼肉

2)宋代发明的美食

包子、角子(饺子)索饼(面条)、焦碱水锥(炸元宵)浮团子(汤圆)、煎饼、爆米花、火腿、油条、蛋炒饭豆芽菜、酱油 、火锅

学以致用

假如你是宋代的一名厨师,准备到南方去开饭馆,你认为经营下列什么项目会生意火爆?

A 饺子馆     B 包子馆

C 涮羊肉馆   D 水煮鱼馆

合作探究三:有点累了,想找个地方休息,可以上哪去呢?

由第三组上台展示宋代的建筑

考考你的眼力:注意以下几幅民居图片,看一看哪幅是农村百姓的房屋?哪幅是城市平民的房屋?哪幅是达官贵人的宅院?

展示四幅图片分别是农村百姓的房子,城市平民的房子,达官贵人的房子,

思考:宋代“市郊村野”和“都市街景”图里的住房有什么不同?

“市郊村野”的房屋布局稀疏、茅草结庐——简朴;

“都市街景”的房屋栉比鳞次、楼阁轩昂、陶瓦盖——豪华。

合作探究四:明天我打算去东京,可以利用什么交通工具呢?

第四组学生上台介绍宋代的交通工具

提出问题,,我记得平时在电视上看到的古代的人不是都是骑马车的吗?为什么宋代人骑的是牛车和驴车啊?

(北宋建立之初就与辽、西夏形成对峙局面,而辽、西夏控制的广大地区都是产马之地,这就造成了北宋马匹来源困难,到南宋时,马匹缺乏的情况就更加严重了)

合作探究五我想知道到东京可以有什么娱乐活动啊?

视频播放《宋代的瓦子》

在看后说出宋代娱乐场所叫什么?在里面有专门演出的地方叫什么?

宋代的人们有哪些节日风俗?这些节日我们今天还有吗?

由学生搜集的传统节日加以介绍。

这些节日和我们今天的节日是否相同?

以春节为例展示图片和文字资料

元日--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元旦就是我们今天的春节,古今年内有何不同?

你更愿意生活在宋代还是生活在现代?为什么?

师:现在知道其实今天的生活是多么幸福了吧?所以我们就更应该好好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合作探究:同样是源自两宋的习俗,为什么过春节这样的`习俗流传下来,而缠足的习惯却被人们抛弃了?

如何正确对待中国的传统文化:

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我们应在尊重和传承的基础上发扬光大,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总结全课内容

今天我们学习了解了什么,有什么样的认识?

巩固训练1、宋代反映妇女受封建束缚的陋习是     (    )

A胡服    B缠足   C饮茶   D守岁

2、假如你是南宋时一位富有的商人,你家来了一位南方的贵客,你当时最想用什么招待这位客人,既使客人感到新鲜,并且自己又负担的起 (    )              A冷饮   B羊肉  C鱼      D小吃

3、关于宋代人的生活习惯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北宋初年普通百姓只能穿黑白两色衣服

B妇女缠足的逐渐陋习传开

C饮食丰富,北宋肉食以羊肉为多,南方人吃鱼多    D宋代人出行多骑马

4、下列关于“瓦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给城市生活增添了生机  B出现在宋朝时期                      C是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     D散布于广大农村

5、从宋初崇尚节俭到后来追求衣饰精美华丽,说明了                                   (    ) ①社会经济的发展     ②统治阶级日益腐朽

③妇女地位低下       ④畸形的审美观

A②③    B①③    C①②   D ③④

1、  南宋朱熹言“今世之服,大抵皆胡服”,

这说明                                (    )

①宋代服饰中明显反应少数民族的影响

②统治阶级生活的腐化

③长期以来民族交往融合的结果

④民族之间的交流起到了丰富人们物质文化生活的作用

A①②③  B 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由学生感兴趣的事情导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通过阅读、观察、讨论,使学生

明确目标,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

将全班同学分成四个小组,进行合作学习,

四个小组分别去探究衣食住行其中一个方面,形式不限,分别介绍每个方面的特点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阶层介绍,能使同学们听明白。

展示图片感性认识缠足的危害

学生归纳总结

展示图片,了解宋代美食

注意观察,房子有何特点?

认识宋代官员和平民百姓是有等级的

看,听,思

客观评价中国传统文化的优劣

学生回答

板书

设计

一、人们的衣、食、住、行

1.衣:a.等级性和不同的行业特点;

b. 受到少数民族影响;

c. 女子缠足。

2. 食:主食——北面南稻;肉食——北羊南猪;饮料——茶、酒

3. 住:a.城市瓦房,农村茅屋;b. 旅馆——邸店

4. 行:车(牛、驴、骡)、船、轿

二、城市文化生活:瓦舍

三、丰富的节日生活

篇10: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教学示例

教学重点  宋朝的服饰和“瓦子”

教学难点   宋朝的服饰变化反映了当时民族融合的历史现象,“瓦子”是当时商业繁荣的产物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复习提问:

1、  宋朝南方农业发展的概况怎样?(从越南引进的新品种——占城稻;重要的粮仓——太湖流域的苏州、湖州;宋朝产量最多的粮食——水稻;有了新发展的其它农作物——棉花、茶树)

2、  那时南方手工业中,哪三种行业很兴旺?(纺织、制瓷、造船)

3、  它们各自最重要的产地在哪里?(丝织——蜀地和江浙、棉织——海南岛和东南沿海;制瓷——浙江哥窑和江西景德镇;造船——广州和泉州等)

4、  南宋最大的商业都市是哪一座?(临安)

1、  宋朝时,有哪两个闻名世界的大商港?(泉州、广州)

过渡讲解:由于宋朝社会生产在农业、手工业、商业方面都有了巨大的进步,使得人们的衣、食、住、行、娱乐、节庆等社会生活也发生了重大变化。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衣食住行等习俗的变化

学生阅读56页“导入框”和本目内容(56-58页),根据教师的提问在书上做标注,然后讨论回答:

1、那时服饰上发生了哪三个方面的变化?(官员服饰——从节俭变为奢侈;劳动者服饰——受少数民族影响,小袖狭身的短衣;陋习——妇女缠足。)

2、那时南北方在饮食上有什么区别?(肉食——北宋羊肉为多,南方吃鱼多;主食——北方以包子等面食为主,南方以腊八粥等米食为主;饮茶——“斗茶”习俗和“献茶”民俗。)

3、请联系58页图文和76、77页《清明上河图》回答:宋代“市郊村野”和“都市街景”图里的住房有什么不同?(“市郊村野”的房屋布局稀疏、茅草结庐——简朴;“都市街景”的房屋栉比鳞次、楼阁轩昂、陶瓦盖顶——豪华。)

1、  宋朝有哪几类代步的工具?(牛、驴、轿,其中的轿子从唐朝的步辇演变而来。)

2、  当时还有什么便利人们出行的条件?(“邸店如云屯”。)

热闹的瓦子和欢乐的节日

学生阅读58-60页本目内容,根据教师的提问,讨论回答下列问题:

1、瓦子里为什么很热闹?(它是人们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有演出的“勾栏”,有交易的摊位,还有各种服务行业,增添了城市的生气。)

2、今天哪些重要的节庆活动在宋朝就有了?(春节、元宵、端午、中秋等。)

3、宋朝贴“桃符”的习俗后来演变成什么?(贴春联。)

4、完成59页“练一练”:瓦子在宋朝盛行的原因是什么?(市民阶层不断壮大。)

如时间许可,巩固小结

1、通过60页“自由阅读卡”,联系《水浒传》对“高俅”的描写,使学生懂得足球运动起源于我国。

2、建议有兴趣的学生按60页“活动与探究”:编辑历史小报介绍宋朝社会风貌,或者写出制作“东坡肉”的说明文。

3、完成新学案42页“自我测评”的选择题和问答题。

4、完成新学案90页“自我测评”选择题的5。

5、提醒学生预习第12课《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

篇11: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教学示例

课题名称  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课型新授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宋代社会风貌 衣、食、住、行、风俗等能力目标收集材料主动学习、探究历史的能力情感价值观通过对过去日常生活的了解,加深学生对民族历史和文化的认同感重点、难点宋代社会风貌 衣、食、住、行、风俗过程和方法只管观察法、对比归纳教学媒体服装展示

教学程序

教学内容  社会生产的进步引起人民日常生活发生新的变化 衣、食、住、行是人的基本需求,也是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衣食住行变化反映社会的发展。 同一时期的衣食住行差异,也反映出社会阶层不同 服饰文化可以折射出任的审美和文化心态 板书设计: 第11 课 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 一、衣食住行等习俗的变化 1、北宋的风俗 2、饮食方面 3、房屋建设 4、北宋多用牛车 二、热闹的瓦子和节日 1娱乐场叫“瓦子”(勾栏) 2传统节日   宋代称春节为元旦教师活动 1、  组织教学、指导阅读课 2、  师生互动提问       3、  分析课文; 衣着、住房、等方面 3补充:  宋代服色的规定,紫色、朱色、绿色、青色(黑白)  缠足,我国封建社会的陋 课时小结:略学生活动 1、  各组展示自己的查找的资料 2、  不同时代的经历、让学生动起来、思维活起来   3、  思考? 北宋服饰的重要特 点? 观察书62页图   4南北方饮食习俗的差异? 5拓展思维:  宋代的春节和今天的有什么不同?  如果你到北宋,怎样改变自己衣食住行?    课后记本课史料来源于生活,易讲、易懂。强调:风俗,反映不同时代。

篇12:《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七年级历史教案

《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七年级历史教案

一、转变理念

历史是一门古老的学科,初中历史的课堂教学却不是暮气沉沉的。墨守成规的传统教学渐行渐远,全新的教学理念因对学生个体需求的尊重而诞生,创设生机勃勃的课堂成为每位教师的理想。因此,我在教学设计中力避“教”和“学”的简单相加,努力追求师生良性互动、共同发展的课堂教学新格局,尝试构建平等、民主、宽松、和谐的师生关系,实践引导者、促进者与欣赏者的角色。

二、解读教材

实现了教学理念的转变,对教材的理解和把握也会随之改变。我认为,《初中历史课程标准》已经将教材的定位从单纯的知识传承载体转变为有效学习的辅助工具,教材的功能须通过教师的设计与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方能体现。

从地位与作用看:本课居于第二单元《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的第三课,既对两宋社会风貌进行了总体描述,又从中体现了民族融合的重要主题。

从内容与目标看:(知识与能力:)学生在学习本课的过程中,将了解宋代社会生活的大概风貌,包括当时流行的服饰、饮食的主要特点、居住条件和房屋建筑的样式、交通工具、文化娱乐活动以及节庆风俗等,并通过辨别宋代社会衣食住行各方面变化,尝试从图片、诗词等资料中捕捉有效信息,领略宋代的社会风貌,从而使自己的识图能力、判断能力、分析能力和知识迁移的能力的到锻炼,并且运用联系和发展的眼光看待历史的发展,认识到文化是特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理解宋代社会生活发生变化的原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对宋代社会风貌呈现出万千气象的原因的讨论中,学生将在教师引导下发现丰富多彩的宋代社会生活,是宋代高度发达的社会经济的体现,是民族交往民族融合的结果,同时还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及其传承性,对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的认同感油然而生,民族自豪感增强。(过程与方法:)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我设计为学生提供更多直观感性的材料,尽可能拉近历史与他们的距离;创设情境、让全班同学带领卡通人物 “游览”东京,体验宋代的.社会生活,力争将探究式的学习方法融入愉快的学习。在此过程中,我和学生都将有目的、有计划的使用交互式电子白板,在每个关键环节留下自主学习的痕迹,为课后小结做准备。

从侧重点看:宋朝的服饰变化与瓦子的出现可能是学生学习过程中较难理解的内容,我将之视为本课的重点与难点,为解决这两个环节的教学任务,我设计一方面:为学生提供适量课外材料,为他们通过观察、比对,主动归纳宋朝服饰的时代特点创造条件;另一方面:引导学生研读课文、紧扣课本,尝试从中为瓦子的种种特征找出依据,帮助学生及时、科学地使用教材这一学习工具。

三、分析学情

课程改革的冲击下,历史课堂已经不能封闭自为。我的教学对象是初一学生,他们天真活泼,好动、好奇、好问,早已经通过互联网、图书馆、影视作品、报刊杂志等各种渠道接触历史,他们更喜欢直观有趣的历史资料,并且乐于参与教学,善于想象。进行本课教学时,他们学习过了宋朝时期各民族政权并立及民族间交往的相关知识,了解本课的历史背景;还初步具备了阅读、分析、比较史料的学科能力,为参加本课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做好了准备。由此,我得出结论:学生学习本课的知识、能力与心理准备已经充分。.

四、展示流程

停留于设计层面的教学是没有实际意义的,实践教学设计的过程令我兴奋,也令我成长。接下来,我将逐步展示我的教学流程。

第一步:知识铺垫

为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宋代社会风貌的历史背景,我和学生一同简单的回顾过往所学的知识,包括两宋时期汉族及少数民族政权的更迭、民族间交往等,其间,我使用白板的遮屏功能,暂时遮挡课题,以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使知识回顾更高效。

第二步:轻松导入

展示本课主题之后,我为学生播放新近上映的动画片《麦兜响当当》的片段,主要内容是基于张择端《清明上河图》的3D动画,初步展现宋代市井生活的画卷,课堂气氛立刻轻松、愉快起来,学生兴趣盎然。

第三步:自主选择

看完短片,我向学生请教卡通人物“麦兜”与短片中的主角“麦子”是什么关系,并询问:同学们是否愿意带着麦兜一同见识其祖先生活的真实世界,得到肯定的答复后,显示今天的学习游历任务:宋代的“衣”、“食”、“住”、“行”、“娱”,为学生创设情境并提问大家想最先了解两宋时社会生活的哪一方面。我会充分尊重学生的选择,让学生感受“我的课堂我做主”。

民以食为天,在实际的教学中,绝大多数学生和我都首选了解两宋的饮食文化,随后我们将进入对宋代饮食的学习。这个自主选择环节的设置消除了学生与我的距离感,他们发觉:在生活上师生是完全平等的,这将为后面的教学活动营造更加民主的氛围,鼓励孩子们大胆的参与教学活动。

第四步:互动学习

由此开始,学生进入了本节课学习的主体部分,在我的引导下,学生将分版块,通过各种预设的活动、使用电子白板,逐步完成对两宋社会风貌的认识与总结。我的教学预设是随机的,下面我依据实际教学中学生的选择顺序逐步讲述这节课的教学流程。

1.两宋的“食”:

【教师使用白板资料库】将事先准备好的食物图片和名称拖放到屏幕为学生活动做准备

【学生活动1:】【学生使用白板】游戏“猜猜猜!”――请学生使用电子白板将图片拖拽至相应的名称。

这一环节的设计目标是通过一人上台操作,全班学生共同出谋划策,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鼓励其大胆尝试、积极交流。

【学生活动2:】说说饮食――自主归纳两宋饮食特点

完成前一个活动后,我引导学生回归课本,结合课文内容与我提供的课外素材,结合政权更迭、社会性质等知识讨论、归纳宋代的饮食特点,得出随着政权南迁,主要的食材发生了变化、华丽美味的食物仅属于统治阶层等结论。

【学生使用白板】填写板书――学生依据刚才讨论所得,在白板上将饮食的特点填写完整。

在这一活动中,学生将使用电子白板把自己的学习所得与我预设的板书相结合,同时,学生板书的页面将留存在电子白板的资料库中,成为最后我回顾本节课学习的重要素材。

2.两宋的“衣”

服饰是一个时代主流思想和审美情趣的体现,两宋服饰的特点是本课的重点与难点所在,在这个版块里,学生将通过三个活动发现宋代服饰深受经济发展、民族融合和封建思潮的影响。

【学生活动1:】以“衣”取人――依据服饰为图中人物的身份高低排序

学生们都明白不能以貌取人的道理,我以一反常规的表达,引起学生的好奇,并引导学生结合课文中的相关知识,仔细观察图片,大胆猜测图中人物的身份贵*。学生们充分发挥想象力,不仅运用了本课所述的有关宋代服饰的知识,还运用了封建社会不同阶层生活境遇的差距等知识。思维能力较强的学生还会进而得出剥削阶级被消灭后,服饰也不再体现着阶级的差异。

【学生活动2:】各抒己见――评价缠足、说说你最欣赏的美

缠足陋习的真实图片和大文豪苏轼对小脚之美的咏叹之间形成的强烈对比是最能激起学生讨论的素材,在活动中,学生不仅能明确的判断缠足是否美,还能将初中政治课中关于培养正确审美观的内容与历史学习相渗透。

【学生活动3:】看图识变――观察图片,发觉宋代服饰的变化特点

观察图片、获取信息是历史学科能力的一部分,学生在对比和交流中发现宋代服饰的动态发展及主要特征。

【学生使用白板】填写板书――学生依据刚才讨论所得的结论在白板上将宋代服饰的变化及特点填写完整。

3.宋代的“娱”

日常的娱乐与节庆活动是宋朝的精神生活的主要内容,它既属于统治阶层又属于广大市民与农民,它基于宋代物质文明水平的上升,且包含深邃的传统文化。该板块我组织了以下活动:

【学生活动1:】【学生使用白板】我说《元日》――播放节日图片及《元日》诗文,请学生自己上台为同学们解读诗中展示宋朝节日风俗的词句

在这一活动中,学生不仅主动学习,还将自己的探究成果与大家分享,当了一回小老师,学习的自信和主人翁意识自然得以增强;讲述过程中,学生还结合自己的发言使用电子白板的绘画功能标明要点,动手能力、语言组织能力均得到了综合训练;讲述完毕,我给予学生即时的、热情的赞扬,激励大家更积极地投入后面的活动。

篇13: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史地教学反思

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史地教学反思

师:(单刀直入)今天我们学习“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主要了解宋代人们的衣食住行、城市生活和风俗节日。看到课题,我不由得想起“靖哥哥”与“蓉儿”的故事,他们就生活在宋代!我们最近还看过哪些以宋代为历史背景的影视剧?

生:(随答)少年包青天、天龙八部、杨家将等。

师:好,大家可曾留意过这些影视剧中人物衣着打扮、吃喝用品、交通住宿等生活细节?

生(随意回答):包拯穿的长衫是透明的,美女的衣服都非常漂亮、时尚,官员乘轿子,客栈饭馆多

师:从同学们的回答可以知道,大家在看电视剧时注意过剧中人物的吃穿用行等细节。这些细节是否符合历史的原貌呢?请同学们阅读课文,并在小组内讨论:影视作品中宋代人衣食住行的情况与真实的历史有没有不同?

(学生在看书过程中,议论纷纷,惊叹不止:原来宋代人是这样生活的!教师随机参加学生的讨论。)

生:普通百姓只能穿黑白两色的衣服!普通女孩并不象影视作品中装扮的那样──花花绿绿的!

生:还有就是宋朝少马、士大夫一般是骑驴、骡,而影视作品中的角色几乎是清一色骑马;当时的主要交通工具是牛车、驴车,不是马车。

师:你们的观察很仔细,发现了影视作品与真实的历史是有区别的,影视剧不是历史!即使是历史小说,首先也是小说,然后才是历史!如何看待这一现象?文学影视作品是艺术,艺术是允许夸张的,也允许虚构!不虚就不美,不美就没有人看嘛。因此,不要将文学影视作品等同于历史。

师:你们还知道了哪些以前不知道的事情?

生:肉包子的出现还跟宋仁宗有关!

生:当时的旅店业比较兴旺。

生:宋代饮茶风盛行,而且还“斗茶”。

生:有叫“瓦肆”的娱乐场所,春节在当时称“元旦”!

生:“爆竹声中一岁除”,多好呀,过年放鞭炮,可惜现在不准放鞭炮!

师:同学们了解很多宋代的生活习俗。不知道大家能否解答这个问题:南宋有学者认为“今世之服,大抵皆胡服。”你们能不能举出史实加以证明?

生:可以,当时的劳动者大多穿小袖狭身的短衣,这种装束就是受北方少数民族的影响。

师:好例子!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正是民族关系发展的生动写照。(回应单元主题)

师:同学们今天的表现太好了,我准备了四样礼物奖给你们,(展示图示下列礼物各选一种:A、米琪服装系列B、麦当劳数顿C、你喜欢的明星签名贴画(活活,可以贴满一屋子!)D、汽车飞机组装模型)每人任选一种,别太贪心喔!

(学生经过比较和选择,结果5人选A,7人选B,26人选C,21人选D。)

生:方老师,是不是搞心理测试?(学生似笑而惑)

师:同学们通过阅读课文,对宋代生活有了基本了解。刚才的“送礼”活动是为了根据大家的喜好自然分组。现在已经分成了四组,每个组完成一份作业:把自己想像成22世纪的历史课本编写者,给那时候的学生编写“万千气象的中国21世纪初期社会风貌”,选A的同学写“衣”,选B的同学写“食”,选C的同学写“住”,选D的同学写“行”;写法上参照课文中的内容写,50字以上,10分钟完成!

学生分头完成。

教师在学生中进行简单指导,待学生完成后,请部分学生朗读自己编写的“课本”。

学生作品摘选:

生:20xx年间,崇尚时尚,有很多名牌服饰、名牌用品、名牌化妆品。条件好的穿高档甚至是世界名牌;没钱的就只能穿水货了。女士们都喜欢做美容,美容手术出了好多意外事故。

生:那时候的饮食非常丰富。宜昌就有近千种。夜市上的小吃很多,夏天的冷饮也丰富。在那时有很多人吃鱼都吃甲鱼、清江鱼、胡子鲢。

生:21世纪,农村住房以平房和2~3层小楼为主。城市住房以7~8层高楼为主。最高的有100多层。

生:交通非常方便。公共汽车是常见的普通交通工具,“的士”是便捷的城市交通工具,私家车开始进入普通百姓家庭。

生:那时的'通讯非常发达,家家户户都有电话,手机发展迅速。电脑非常普及,通过互联网发E-mail进行拜年或祝贺成为时尚。

师:刚才有位同学编写的“课文”中,提到21世纪初的女士喜欢美容,美容手术还常发生意外。我想知道,你们的妈妈做不做美容?(学生举手,大致统计人数。)

师:从刚才的小调查看,多数妈妈是做过美容的。你们都知道有哪些美容手术吗?妈妈们做过哪些美容?

生:割双眼皮儿。

生:抽脂

生:拉皮去皱纹

师:同学们知道的还不少。我想起不久前在互联网上看到一则题为“美容新招──削足适履的冒险”的报道,大致内容是说美国一些现代女性为了能够穿上“紧贴足部的鞋子”,开始为自己的足部进行整容。“削足”是办法之一,去掉足部一些多余的、影响美丽的肉块,可以达到美足的目的;另外就是去骨,取掉足部的某根骨头,让双足更好看。美容无国界,如果美足术传到中国,不知你们的妈妈会如何面对?

(学生议论纷纷。)

生:“好可怕”的,是摧残身体。

生:如果打麻药就不会疼的。

师:我们干脆来个现场电话采访,打电话问问自己的妈妈:假设有某种方法能让您的脚变大点或变小点,您选择什么?

(学生感觉电话采访很新鲜,纷纷报名。老师随意安排其中的五位同学完成了电话采访。)

电话采访对话摘录:

生:妈妈,我们在上历史课,老师想请您回答一个问题:如果有种手术可以把你的脚变大点或变小点,你愿意做吗?是喜欢大一些还是小一些?

妈妈:如果痛苦不大,我会考虑的。脚当然是小一些好看啊。

(采访结果是五位妈妈异口同声表达了同一个信息:脚小巧好看!)

师:现代女性可以通过做手术来解决脚大脚小的问题。在我国宋代人们采用缠足的办法使脚变小,并逐渐传开直到新中国成立。同学们对课文中介绍的女子缠足的情况了解了多少呢?

生:课文中这样写到“由于一些士大夫的提倡,妇女缠足的陋习也逐渐传开。这反映妇女受到的封建束缚越来越严重。”

师:大家知道缠足是怎样一回事?

(学生回答加上教师补充,基本讲清缠足的大致情况。)

师:结合我们刚才讨论的“美足”新闻,大家换个角度去想一想过去妇女为什么要缠足?

生:也是为了美。

生:那些士大夫是有文化和地位的人,他们提倡的事在当时就是人们要做的事。

生:是爹妈强迫的!

师:爹妈会不会强迫自己的孩子做不利于孩子成长的事情?

生:不会,就像我的爸妈强迫我搞学习。虽然我有时很想玩,但我知道他们是为我好。缠足在过去的爹妈眼中是为了孩子的以后好!

师:缠足在当时看来有哪些好处?

生:我听说是因为小脚女人走路风姿绰约,好看!

生:缠足成为一种社会风气后,不缠足就成为了另类,不受欢迎了。在我国封建社会,女子地位低下,靠丈夫维持生计,听说如果女孩子是大脚,很难找到好婆家的。明朝的马皇后因为是大脚,不是天下人都笑话她吗?

师:如果这样看问题,缠足不是成了一件好事吗?可为什么课文中说缠足是“陋习”?哪位同学先告诉我什么叫陋习?

(有学生课中查词典,解释陋习:是“不合理的习俗”。)

生:伤身体。影响血液循环,“骨质增生”。

生:违犯了“女童”身体生长的权利。

生:让妇女不能出门远行,见不到世面。

生:妇女小脚不能远行,只能在家里织布,不能做其他的事情了,更好地相夫教子。

生:这说明了一个道理:当时妇女地位低下,是男人的附属品!

师:好,我们基本清楚了缠足的确是陋习,缠足盛行后,妇女身体受到摧残,失去了更多的劳动机会,只能依附于男人,反映妇女受的封建束缚越来越严重。

(按:“封建束缚”没有必要展开,毕竟只是七年级的学生,内容安排得符合他们的认知特点即可。)

师:我们还是回到现代美足、现代美容的话题上来,既然缠足是残害身体的陋习,我们又如何来看待现代生活中的各种美容手术呢?无论是穿高跟鞋到隆鼻还是拉皮和抽脂等,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一种对身体的残害,请同学们就这一问题,回家后与家长共同讨论,完成一份小的讨论报告供大家交流。

师:不要忘记我的伊妹儿,先写好的可以发给我,网上指导喔。

【点评】

本节课教师从新课程改革的课程观、教材观、学生观和评价观出发,以落实新课标和发展学生素质为目标,结合单元主题和教学实际,在整体把握教材的基础上进行了课程资源的整合,创新了教学方法:以宋代历史题材的电视剧导入新课,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和小组讨论,了解宋代的衣食住行;奖励参与热情,引导学生自然分组和角色体验,描写现代的生活风貌;捕捉教学契机,引导学生电话采访和探讨现实,认识宋代“缠足”是陋习,形成正确的审美观,正确看待现代美容。整节课教学思路流畅,“三维”目标不仅得到了落实,而且实现了有机的统一。

本节课最大的亮点是教师不是在孤立地传授知识,而是始终在历史知识与现实生活之间快速反复切换,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和师生与家长互动等活动形式,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体验。如:比较宋代与现代的衣食住行,特别是比较宋代的“缠足”与现代美容,将历史知识生活化、现实生活历史化,即引导学生用现实的眼光看待历史现象、用历史的眼光看待现实生活,增强了学生的历史意识,使学生认识到一个真谛:历史是生活,生活是历史。

【点评】

这是一个原生态的课堂实录,既不是公开课,也不是比赛课,是方明老师在自己执教班上的一节常规课的真实记录。

本节课是教师在树立新的教材观方面的一个具体案例。“气象万千的宋代社会风貌”是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方明老师依据《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内容要求和学生实际,对教材进行大胆地挖掘和扩充,将新的课程观、教材观落实到了教学实践中。

方老师在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中,没有惟教材,在师生的互动中,及时地捕捉到了“美容”这个教学契机,引导学生对“缠足”现象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方老师还巧妙地借用了有关影视剧中宋代人物“衣着”这个学生感兴趣的话题,组织学生开展“它们与真实的历史相比较”的探讨活动,使他们在活动中学习,在应用中学习。学习的兴趣通过这个符合七年级学生认知心理水平的活动自然地激发了出来。

方老师立足于三维教学目标设计了教学过程。本节课的教学要求较低──属于一般性的了解层次,但是他没有将教学内容简单处理,而是结合单元教学的整体要求,开展了小组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陶冶了学生审美情操。生动、有趣、思维量大,情感体验丰富成为本节课的特点。

篇14:第11课 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

第11课  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

一、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

1通过学习,了解宋朝社会生活大概的风貌,包括当时流行的穿着打扮、饭食的主要特点,居住条件和房屋建筑的样式,交通旅行的条件,文化娱乐活动,节庆风俗等。

2通过了解过去的社会生活史,提高认识和改造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了解历史上物质文化生活的条件和特点,从而更好地认识我们现在的物质文化生活,提高创造性改造物质生活的能力。

2、过程、方法

(1)通过课前收集资料,课中利用资料,提高学生处理史料,提取相关信息的能力,并逐渐培养依据史料形成观点的方法。

(2)通过分组讨论,共同探究,培养学生相互合作的精神。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过去日常生活的了解,使学生对于历史有更加生动直观的认识,拉近学生与历史之间的距离,加深学生与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的亲和国和力。

二、教材分析:

本课教材所涉及的问题,基本上属于社会史的范畴,教材展现了宋朝社会生活的几个重要方面,一是物质生活方面,包括衣、食、住、行四项内容;二是精神方面,包括娱乐活动和节庆活动两项内容,服饰和瓦子可视为本课的重点内容,也是难点。

教学方法:分组讨论,撰写小文章。

三、课前准备:

师生分别收集宋代社会生活的有关资料,并按衣、食、住、行娱乐、节庆六方面进行分类。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悬挂《清明上河图》挂图,让学生欣赏。师:这是北宋画家张择端描绘的北宋东京汴河及其两岸的街景市貌。播放或咏颂“爆竹声中一岁除……”。这是大诗人王安石的《元日》,他在诗中描述了宋代人们的元旦(正月初一)的景象。同学们,你想了解宋朝人的日常生活吗?今天,我们就穿越时光隧着,回到宋代社会去了解他们的衣食住行等生活情况。

二、新授

学生阅读课文,师板书课题,师提问:同学们,通过阅读,找一找,课文从哪几方面介绍了宋代人们的日常生活?

学生边回答教师边板书:“衣、食、住、行、娱乐、节庆”。

师:下面请同学们自由组合,5-6个人一组,分六个专题,每小组选一个,先在小组内进行研究,可充分利用你们自己收集的资料,老师提供的资料,每小组内组员充分发表意见,由1人执笔进行记录,并代表本组在全班进行交流,同学们可写文字,也可绘画,还可编短剧等多种形式。

学生分组开展探究。师巡回各小组,把资料分发各组参与讨论或解答学生的疑问。

师:下面,请同学们展示你们的研究成果。

生:进行全班交流。

师随时进行纠正、补充、并给予鼓励。

3、课外延伸

师:同学们进行了初步的研究,探讨,并进行了展示,在课后,仍小组为单位,把你们的成果编辑成一份有特点的小报,比如《东京瓦子见闻》,《宋人饮食》,《宋人服饰》等,全班办一期历史专刊。

板书设计:

十一、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

一、物质生活

二、精神生活

娱乐

节庆

篇15:七年级下册历史《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教案设计

七年级下册历史《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目标:两宋时期人们衣食住行以及娱乐和传统节日上的新的发展和特点。

2.思想教育目标:两宋时期,人民的生活水平高度发展,尤其在衣食住行方面,以此激发学生的自豪情感。通过对衣食住行和城市娱乐,传统节日等方面发展的介绍,使学生体会到,这个时期的精神文明之所以能取得卓越的成就,依靠的是社会的安定和各个民族之间的交往。

3.能力培养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从史学的角度感知两宋时期的社会风貌,从而提高学生对历史某一时期社会发展的理解能力。

二、教学方法:以讲述法为主的综合教学。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衣食住行,包括娱乐和节日的发展内容和特点。

难点:为什么这个时期的社会风貌会有这样的繁荣特点。

四、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上堂课的知识。经济重心的'南移过程,以及为什么南方经济能有很大的发展的原因是什么。在南方经济发展繁荣的情况下,两宋时期人们的衣食住行和娱乐等很多方面有着跟以往不同的新的风貌,我们来学习第11课。

一、衣食住行等习俗的变化

1、衣北宋初年穿衣节俭,各级官员的服色有严格规定,普通百姓只能穿黑白两色的衣服。后来奢侈风气盛行。妇女缠足的陋习开始传播。还有在两宋时期,从穿戴的服饰上,可以辨认出士、农、工、商从事行业的特点。

2、食两宋时期的饮食也很丰富。早市和夜市的小吃很多。还有这个时期南方个北方的居民在饮食上有着不同的特色。北方人吃羊肉多,主食是面食。而南方人吃鱼肉多,主食是稻米。(讲讲产生差异的原因。简介一下这个时期一些在饮食上有贡献的人物。)

3、住两宋时期,农村百姓的住房简陋,以茅屋为主。城市居民的住房多为四合院。

4、行宋朝缺马,人们多用牛车和驴车。达官贵人出门多乘轿子,士大夫骑驴和骡。那时的交通也很发达,邸店很多,旅店业兴旺。

二、热闹的瓦子和欢乐的节日

1、热闹的瓦子

随着城市的繁荣,宋代的市民阶层不断壮大,市民文化生活也丰富起来。东京城内就有许多娱乐兼商业场所叫“瓦子”。瓦子里面圈出许多专供演出的圈子,称为“勾栏”。

2、欢乐的节日

今天的传统节日,像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等,在宋代都有了。最受到重视的是春节,宋代称为元旦。(介绍这些节日的风俗习惯)

精选初中语文陋室铭教案优秀

教案 人间生活

望海潮教案

《登岳阳楼》创新设计(高二选修教案设计)

《醉翁亭记》教案 (语文版八年级下册)

望海潮(高二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七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教案

初中语文乡愁教案优秀

七年级历史工作计划

词优秀教案

初中历史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教案优秀
《初中历史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教案优秀.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初中历史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教案优秀(通用15篇)】相关文章:

初中语文童趣教案优秀2023-05-24

古代诗词曲 教案教学设计2022-11-03

《词》教案2023-08-29

水调歌头教案2023-02-23

望海潮ppt课件2022-04-30

高二语文近体诗教案2022-04-30

水调歌头的教案2023-12-15

七年级历史教案2022-05-06

又登岳阳楼,又登岳阳楼陈与义,又登岳阳楼的意思,又登岳阳楼赏析2022-05-06

人教版发达的古代农业教学设计2022-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