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西藏高原》原文及教案

时间:2023-08-13 07:42:33 教案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三年级语文《西藏高原》原文及教案(推荐20篇)由网友“勇敢小途”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三年级语文《西藏高原》原文及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三年级语文《西藏高原》原文及教案

篇1:三年级语文《西藏高原》原文及教案

三年级西师版语文《西藏高原》原文及教案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了解课文从哪几方面来介绍西藏高原,学习文章的写作方法。

3、教育学生热爱祖国的西藏,激发学生热爱伟大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通过朗读,理解,学习文章介绍,说明事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热爱祖国,热爱祖国的西藏,立志将来为国立功劳。

教学准备:《青藏高原》歌碟,西藏高原风光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发学习兴趣,搭建认知桥梁

从歌曲和学生认知前提来建构学习本课的前提。听了豪迈激昂的《青藏高原》你有何感受?以学生熟悉的音乐引入课文,激发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搭起认知桥梁,联系学生认知前提:你知道西藏在哪儿吗?你对它有多少了解?在学生交流汇报后教师课件出示《中国地形图》并简介西藏。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读了文章,你认为西藏高原是一个怎样的地方?

(学生也许会概括的讲美丽富饶,也许会具体到某一个方面来说,教师相机引导学生从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三、研读课外,深入感悟

1、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说说西藏高原的美丽体现在什么地方?引导学生从课文,文中插图,课件,以及图文结合的方法,通过感情朗读,体会到高原的天空、湖泊、森林的确非常美丽迷人,相机引导学生认识这美好的景致都是大自然赋予人类最好的礼物,我们应该保护大自然的美,保护生态平衡。

2、结合课件师生共同总结课文3-5自然段写了高原的美,通过这几方面写的:天空

湖泊、鲜花美丽

森林

(这部分用课件根据学生的回答,一步步出示,引导学生认识文章介绍事物的条理性。)

四、合作学习,领悟写法

1、教师用课件出示合作学习要求:

分小组合作学习课文6-9自然段。

(1)合作朗读这一部分课文。

(2)讨论课文从哪几部分介绍西藏高原的富饶?

(3)小组内互相说一说各部分又是怎样具体讲的。

(4)各小组自主选择汇报学习结果的方式,比一比哪个组最会学习。

2、学生分组合作学习,教师参与指导。

3、展示合作成果,评定各组学习效率。

五、总结提升

课文用清晰的条理,为我们介绍西藏高原的美丽富饶,学到这里,同学们想说些什么?

(西藏高原这样美丽富饶,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等你们长大了去开发那里的宝藏,使我国的西藏更加美丽富饶。)

篇2:小学三年级语文《西藏高原》练习题

小学三年级语文《西藏高原》练习题

1.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读音,并做上记号。

哺育(pǔ bǔ) 挨着(āi ái) 土壤(rǎng ráng)肥沃(è wò)

地毯(tǎn dàn) 锅庄(ɡē ɡuō) 资(zhī zī)源丰富(hù fù)

2.选字填空,组成词语。

水( ) ( )因 草( ) 资( )

幸( ) 丰( ) 祝( ) ( )强

( )圈 环( ) 富( ) ( )口令

3.用生字组词语。

挨( )( ) 资( )( ) 毯( )( )

哺( )( ) 壤( )( ) 沃( )( )

4.用线把词语连接起来。

清澈的 森林 光洁的 缎子

丰盛的 草原 精致的 蓝天

广阔的 牧草 密密的 矿藏

茂密的 湖水 丰富的 丛林

篇3:三年级上册语文第9课《西藏高原》教案

教学时间

1课时

学习目标

1、运用学过的方法,认识本课的生字,会规范、美观地书写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根据旁批展开想象,感受西藏高原的美丽神奇,富饶可爱。

3、尝试边读边做旁批,记录自己的感受。

4、激发学生对西藏,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知道西藏高原是一个美丽神奇、富饶可爱的地方,激发学生对西藏,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学准备

生字卡

教学过程

活动内容活动方式教师学生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播放《青藏高原》歌曲,老师解说:优美的旋律激起多少人对那片神奇土地的向往与追求。今天,我们将一起走进西藏,感受她独特的魅力。课前你搜集了哪些有关西藏的资料。听歌曲,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过程

活动内容活动方式教师学生设计意图

二、自主朗读,体会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思考:这篇课文可以分为两大部分,怎样分?为什么?

2、相机理解文中新词:神奇、富饶……

3、请生自学生字,利用生字卡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4、请生再读课文,尝试边读边旁批,记录自己的阅读感受。

5、交流阅读感觉,相互质疑解答。自读课文,思考问题,把课文分为两大部分,并说明原因。理解文中新词。自学生字。再读课文做旁批。交流、质疑、解答。培养孩子自主阅读,自主感悟的能力。

三、品味课文,领悟美景

1、有感情地朗读自己最喜欢的.句子,并说清楚为什么喜欢。

2、其他同学补充,再集体有感情地朗读,共同领悟美景,体会作者的情感。

3、有没有哪位同学去过西藏。

4、有感情地朗读全文,领悟文中美境。朗读自己最喜欢的句子,说明原因。

注意:

1、高原的天空还像什么?

2、用“不仅……而且……”说话。

3、第2段的写作方法是先写看到的,再写感受。培养孩子的朗读、感悟、想象能力。

四、创设情境,升华情感

1、作者笔下的西藏如此动人,摄像师眼中的西藏又是怎样的呢?(播放配乐风光片)

2、你眼中或心中的西藏又是怎样的?选择自己、喜欢的形式和同学交流交流吧!

3、学完这一课,你的感受是什么?欣赏风光片。

交流自己心中的西藏。

说读完课文后的感受。培养孩子的审美情趣,通过眼观、口述来达到目标。

五、指导写字

1、认读生字,记生字。

2、扩词。

3、认真写字,注意汉字的形体美。认生字,记生字。

扩词。

书写生字。培养孩子良好的写字习惯。

篇4:三年级上册语文第9课《西藏高原》教案

教学目标

1、运用学过的方法,认识本课的10个生字,会规范、美观地书写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根据旁批展开想象,感受西藏高原的美丽神奇、富饶可爱。

3、尝试边读边旁批,记录自己的感受。

4、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学准备

1、搜集有关西藏高原的风光图片或歌曲,课件。

2、准备磁带《走进西藏》。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拓展视野

让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查阅有关西藏高原的资料,并做好用自己的话进行简单介绍的准备。

二、资料交流,导入新课

1、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西藏高原的资料。

2、出示中国地图,请学生上台找出西藏高原。板书课文题目。

三、自读感知,自主识字

1、第一次自读课文,要求借助拼音读准不认识的字,给带有生字的词语作上自己喜欢的记号,多读几遍带有这些词语的句子。

2、第二次自读课文,要求一边读一边圈出不理解的词语,结合上下文,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想一想它们是什么意思。读完后想想,读了这篇课文,你知道了什么?有什么感受?想好后跟学习伙伴交流,相互质疑解疑。

3、检测自读情况。

(1)出示生字词。指名读学生喜欢读的词。读得正确的全班同学跟读。生不会读或读得不好的,请其他同学教读,再一起练习。

(2)游戏:为图片找朋友。屏幕出示生字词、课文中的难词及表现这些词语意思的直观画面,指名让学生上台用鼠标把词语拖到相应的图片上,拖对了,同学们跟着读两遍。接着出示含有这些词语的句子,指导读正确。

(3)整体感知。读了这篇课文,你知道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全班交流后,师生共同小结。

四、品读感悟,自主体验

1、以情激情。播放西藏高原风光录像片,教师配乐朗读,学生边听边想象,师生轻松进入课文情境。

2、师生交流欣赏后的感受。

3、学生带着自己新的感受再自由读课文。

思考:这篇课文可以分为两大部分,怎样分?为什么?(引导学生理解“神奇”“富饶”“不仅……而且……”等词语)

4、再读课文,边读边想象,批下自己的阅读感受。

5、交流阅读感受,相互质疑解答。

6、有感情地朗读自己最喜欢的句子,并说清楚为什么喜欢。

7、创设情境,自主体验。

假如你就是游人中的一个,来到了风光秀丽、富饶可爱的西藏高原,你会说什么?先说给同桌听,再全班交流。

8、美读升华,内化情感。带着品读后新的体验和感受走进西藏高原的美景中,美美地读课文。先自由读,再挑战读,看谁能通过朗读把西藏高原的神奇美丽、富饶可爱最充分地表现出来。

五、创设情境,快乐积累

师:“西藏高原可真美呀!为了表现西藏高原的美,课文中哪些好词佳句立下了大功?请你快把它们找出来欣赏吧!”

生找,师建议、补充,展示自己积累的词句和学生交流,提醒学生,将想要积累的词句摘抄到语言积累本上,并要经常翻翻语言积累本看看这些词句,适时运用。

六、实践活动

根据教学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以下实践活动,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特长,选其中一至二项完成。

1、进一步查找有关西藏高原的资料,当一名“小导游”,向游客介绍西藏高原。介绍时,用上积累的好词佳句。

2、以小组为单位办一个“西藏高原在我心中”图片展。搜集来的图片要配上简要的说明。

注意用上积累的好词佳句。

3、搜集一些有关西藏高原的歌曲,利用班里的电教设备播放给同学们听或自己唱给同学听,也可以把歌词有感情地朗读给同学听,和同学交流感受。

4、仿照课文的写法,试着为你喜欢的一处景点写一段解说词,当一回“小导游”。

篇5:《西藏高原》教学设计(西师版三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1痹擞醚Ч的方法,认识本课的10个生字,会规范、美观地书写生字。

2蹦苷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根据旁批展开想象,感受西藏高原的美丽神奇、富饶可爱。

3背⑹员叨帘吲耘,记录自己的感受。

4奔し⒀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学准备

1彼鸭有关西藏高原的风光图片或歌曲,课件。

2弊急复糯《走进西藏》。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拓展视野

让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查阅有关西藏高原的资料,并做好用自己的话进行简单介绍的准备。

二、资料交流,导入新课

1苯涣骺吻八鸭的有关西藏高原的资料。

2背鍪局泄地图,请学生上台找出西藏高原。板书课文题目。

三、自读感知,自主识字

1钡谝淮巫远量挝模要求借助拼音读准不认识的字,给带有生字的词语作上自己喜欢的记号,多读几遍带有这些词语的句子。

2钡诙次自读课文,要求一边读一边圈出不理解的词语,结合上下文,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想一想它们是什么意思。读完后想想,读了这篇课文,你知道了什么?有什么感受?想好后跟学习伙伴交流,相互质疑解疑。

3奔觳庾远燎榭觥

(1)出示生字词。指名读学生喜欢读的词。读得正确的全班同学跟读。生不会读或读得不好的,请其他同学教读,再一起练习。

(2)游戏:为图片找朋友。屏幕出示生字词、课文中的难词及表现这些词语意思的直观画面,指名让学生上台用鼠标把词语拖到相应的图片上,拖对了,同学们跟着读两遍。接着出示含有这些词语的句子,指导读正确。

(3)整体感知。读了这篇课文,你知道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全班交流后,师生共同小结。

四、品读感悟,自主体验

1币郧榧で椤2シ盼鞑馗咴风光录像片,教师配乐朗读,学生边听边想象,师生轻松进入课文情境。

2笔ι交流欣赏后的感受。

3毖生带着自己新的感受再自由读课文。

思考:这篇课文可以分为两大部分,怎样分?为什么?(引导学生理解“神奇”“富饶”“不仅……而且……”等词语)

4痹俣量挝模边读边想象,批下自己的阅读感受。

5苯涣髟亩粮惺埽相互质疑解答。

6庇懈星榈乩识磷约鹤钕不兜木渥樱并说清楚为什么喜欢。

7贝瓷枨榫常自主体验。

假如你就是游人中的一个,来到了风光秀丽、富饶可爱的西藏高原,你会说什么?先说给同桌听,再全班交流。

8泵蓝辽华,内化情感。带着品读后新的体验和感受走进西藏高原的美景中,美美地读课文。先自由读,再挑战读,看谁能通过朗读把西藏高原的神奇美丽、富饶可爱最充分地表现出来。

五、创设情境,快乐积累

师:“西藏高原可真美呀!为了表现西藏高原的美,课文中哪些好词佳句立下了大功?请你快把它们找出来欣赏吧!”

生找,师建议、补充,展示自己积累的词句和学生交流,提醒学生,将想要积累的词句摘抄到语言积累本上,并要经常翻翻语言积累本看看这些词句,适时运用。

六、实践活动

根据教学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以下实践活动,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特长,选其中一至二项完成。

1苯一?B

[《西藏高原》教学设计(西师版三年级上册)]

篇6:《西藏高原》教学设计(西师版三年级上册)

课型

批读

教学时间

1课时

学习目标

1痹擞醚Ч的方法,认识本课的生字,会规范、美观地书写生字。

2蹦苷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根据旁批展开想象,感受西藏高原的美丽神奇,富饶可爱。

3背⑹员叨帘咦雠耘,记录自己的感受。

4奔し⒀生对西藏,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知道西藏高原是一个美丽神奇、富饶可爱的地方,激发学生对西藏,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学准备

生字卡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播放《青藏高原》歌曲,老师解说:优美的旋律激起多少人对那片神奇土地的向往与追求。今天,我们将一起走进西藏,感受她独特的魅力。课前你搜集了哪些有关西藏的资料。听歌曲,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自主朗读,体会

1毖生自由朗读课文,思考:这篇课文可以分为两大部分,怎样分?为什么?

2毕嗷理解文中新词:神奇、富饶……

3鼻肷自学生字,利用生字卡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4鼻肷再读课文,尝试边读边旁批,记录自己的阅读感受。

5苯涣髟亩粮芯酰相互质疑解答。自读课文,思考问题,把课文分为两大部分,并说明原因。理解文中新词。自学生字。再读课文做旁批。交流、质疑、解答。培养孩子自主阅读,自主感悟的能力。

三、品味课文,领悟美景

1庇懈星榈乩识磷约鹤钕不兜木渥樱并说清楚为什么喜欢。

2逼渌同学补充,再集体有感情地朗读,共同领悟美景,体会作者的情感。

3庇忻挥心奈煌学去过西藏。

4庇懈星榈乩识寥文,领悟文中美境。朗读自己最喜欢的句子,说明原因。

注意:

1备咴的天空还像什么?

2庇谩安唤觥…而且……”说话。

3钡2段的写作方法是先写看到的,再写感受。培养孩子的朗读、感悟、想象能力。

四、创设情境,升华情感

1弊髡弑氏碌奈鞑厝绱硕人,摄像师眼中的西藏又是怎样的呢?(播放配乐风光片)

2蹦阊壑谢蛐闹械奈鞑赜质窃跹的?选择自己、喜欢的形式和同学交流交流吧!

3毖完这一课,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欣赏风光片。

交流自己心中的西藏。

说读完课文后的感受。培养孩子的审美情趣,通过眼观、口述来达到目标。

五、指导写字

1比隙辽字,记生字。

2崩┐省

3比险嫘醋郑注意汉字的形体美。认生字,记生字。

扩词。

书写生字。培养孩子良好的写字习惯。

作业设计

1背写本课生字、词。

2背写课文中的好词佳句,背诵自己喜欢的句子。

3蓖卣故湛础蹲呓西藏》的电视纪录片,在课堂上再交流自己的收获。

板书设计

西藏高原 天空蓝

山高

湖大

丛林密 风景美

雪峰终年不化

药材珍贵

矿藏稀有

森林茂密 物产丰富

[《西藏高原》教学设计(西师版三年级上册)]

篇7:《西藏高原》教学设计 (西师版三年级下册)

9 西藏高原

教学时间

1课时

学习目标

1 运用学过的方法,认识本课的生字,会规范、美观地书写生字。

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根据旁批展开想象,感受西藏高原的美丽神奇,富饶可爱。

3 尝试边读边做旁批,记录自己的感受。

4 激发学生对西藏,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知道西藏高原是一个美丽神奇、富饶可爱的地方,激发学生对西藏,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学准备

生字卡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播放《青藏高原》歌曲,老师解说:优美的旋律激起多少人对那片神奇土地的向往与追求。今天,我们将一起走进西藏,感受她独特的魅力。课前你搜集了哪些有关西藏的资料。听歌曲,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自主朗读,体会

1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思考:这篇课文可以分为两大部分,怎样分?为什么?

2 相机理解文中新词:神奇、富饶……

3 请生自学生字,利用生字卡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4 请生再读课文,尝试边读边旁批,记录自己的阅读感受。

5 交流阅读感觉,相互质疑解答。自读课文,思考问题,把课文分为两大部分,并说明原因。理解文中新词。自学生字。再读课文做旁批。交流、质疑、解答。培养孩子自主阅读,自主感悟的能力。

三、品味课文,领悟美景

1 有感情地朗读自己最喜欢的句子,并说清楚为什么喜欢。

2 其他同学补充,再集体有感情地朗读,共同领悟美景,体会作者的情感。

3 有没有哪位同学去过西藏。

4 有感情地朗读全文,领悟文中美境。朗读自己最喜欢的句子,说明原因。

注意:

1 高原的天空还像什么?

2 用“不仅……而且……”说话。

3 第2段的写作方法是先写看到的,再写感受。培养孩子的朗读、感悟、想象能力。

四、创设情境,升华情感

1 作者笔下的西藏如此动人,摄像师眼中的西藏又是怎样的呢?(播放配乐风光片)

2 你眼中或心中的西藏又是怎样的?选择自己、喜欢的形式和同学交流交流吧!

3 学完这一课,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欣赏风光片。

交流自己心中的西藏。

说读完课文后的感受。培养孩子的审美情趣,通过眼观、口述来达到目标。

五、指导写字

1 认读生字,记生字。

2 扩词。

3 认真写字,注意汉字的形体美。认生字,记生字。

扩词。

书写生字。培养孩子良好的写字习惯。

作业设计

1 抄写本课生字、词。

2 抄写课文中的好词佳句,背诵自己喜欢的句子。

3 拓展收看《走进西藏》的电视纪录片,在课堂上再交流自己的收获

[《西藏高原》教学设计 (西师版三年级下册)]

篇8:《西藏高原》教学设计 (西师版三年级下册)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根据旁批展开想象,感受西藏高原的美丽神奇、富饶可爱。

2.尝试边读边批,记下自己的感受。

3.激发学生对西藏、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知道西藏高原师一个美丽神奇、富饶可爱的地方,激发学生对西藏、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师准备:

课件

学生准备:

课前收集有关西藏的知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播放歌曲《走进西藏》

二、品味课文、领悟美景

(一)打开书正确、流利地自由朗读课文,结合批注来理解课文。

1.读了这篇课文,你总的感受是什么?

2.说得太好了!西藏高原不仅风景优美(板书)而且资源丰富(板书)

3.请孩子们边默读边记录自己的阅读感受,然后找出你认为能反应风景优美的句子用“--”勾画出来,资源丰富的句子用“~”勾画出来。(出示阅读要求)

4.孩子们都勾画好了吗?描写风景优美的句子有哪些?(生回答)

(二)西藏高原真是一个美丽神奇的地方,一起去欣赏那儿美丽的天空。(出示第二段)

1.齐读第二段。(课件)

2.那儿的天空有什么特点?(生:蓝)蓝,从哪句看出来的?

3.让我们一起去感受天空的蓝吧!(齐读一二句)

4.作者把蓝天比作了什么?

5.为什么把蓝天比作蓝宝石、蓝缎子?(蓝得透亮、美丽)

6.(师引读)所以看上去,它好像离你很远, ;又好像离你很近, 。(放蓝天图)

7.如此优美、迷人的蓝天,谁愿意通过美美的朗读把它充分展现出来?

8.让我们一起把天空读得更透亮更柔美一些。(齐读)

9.请孩子们闭上眼睛与老师一同去感受 --师读第二段。

你仿佛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天空?

(三)在这美丽的天空下有世界第一高峰,拿起书来一起读第三段。

(四)除了世界第一高峰,高原上那密密丛林,皑皑雪峰倒映在清澈的湖水里,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图画。

1.齐读第4段

2.文中描写了哪些景物?

3.你最喜欢哪一处景物?为什么?

4.这一切倒映在清澈的湖水里,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图画。让我们再读一遍。

(五)西藏高原不仅风景优美,而且资源丰富。

1.有哪些资源?

2.西藏高原的资源真是太丰富了!齐读5、6段

3.这些丰富的资源不光给人们带来了富裕的生活,还形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放草原的图片)师朗诵第6段。

4.在这个画面中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5.(出示6段第2句)

(1)自由读这句话,从带点的词语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2)抽生说。

6.成片的牛羊让牧民们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喝着青稞酒,跳起欢乐的“锅庄”让我们带着丰收的喜悦齐读第6段。

(六)1.从你们的朗读声中再一次深深地感受到西藏高原不仅风景优美而且资源丰富,正因为如此,作者情不自禁地说(读1、7段)

2.西藏高原的天那样蓝,湖泊那样大,资源那样丰富,让我们齐声赞叹吧!(读1、7段)

3.西藏高原不仅是一个风景优美的地方(板书:风景优美)而且是一个富饶可爱的地方。(板书:富饶可爱)

三、拓展

此时我们对西藏高原产生了深厚的感情,假如你是一位企业家,你愿意去西藏高原投资吗?请结合课文和课前准备好的资料说说你对哪些项目感兴趣。如:环保、旅游、餐饮、娱乐、养殖、交通…等等。

四、总结:

从刚才同学们投资西藏高原、建设西藏高原、保护西藏高原的满腔热情,可以看出同学们已经把西藏高原当成了自己的家,我们深深相信,有了大家的这种热情,西藏高原的明天会更加美好!

五、积累

好美的西藏高原,把自己最喜欢的句子读一读,记一记。

板书设计: 略

[《西藏高原》教学设计 (西师版三年级下册)]

篇9:《西藏高原》教学设计 (西师版三年级下册)

课题

10西藏高原

课型

批读

教学时间

1课时

学习目标

1痹擞醚Ч的方法,认识本课的生字,会规范、美观地书写生字。

2蹦苷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根据旁批展开想象,感受西藏高原的美丽神奇,富饶可爱。

3背⑹员叨帘咦雠耘,记录自己的感受。

4奔し⒀生对西藏,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知道西藏高原是一个美丽神奇、富饶可爱的地方,激发学生对西藏,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学准备

生字卡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播放《青藏高原》歌曲,老师解说:优美的旋律激起多少人对那片神奇土地的向往与追求。今天,我们将一起走进西藏,感受她独特的魅力。课前你搜集了哪些有关西藏的资料。听歌曲,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自主朗读,体会

1毖生自由朗读课文,思考:这篇课文可以分为两大部分,怎样分?为什么?

2毕嗷理解文中新词:神奇、富饶……

3鼻肷自学生字,利用生字卡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4鼻肷再读课文,尝试边读边旁批,记录自己的阅读感受。

5苯涣髟亩粮芯酰相互质疑解答。自读课文,思考问题,把课文分为两大部分,并说明原因。理解文中新词。自学生字。再读课文做旁批。交流、质疑、解答。培养孩子自主阅读,自主感悟的能力。

三、品味课文,领悟美景

1庇懈星榈乩识磷约鹤钕不兜木渥樱并说清楚为什么喜欢。

2逼渌同学补充,再集体有感情地朗读,共同领悟美景,体会作者的情感。

3庇忻挥心奈煌学去过西藏。

4庇懈星榈乩识寥文,领悟文中美境。朗读自己最喜欢的句子,说明原因。

注意:

1备咴的天空还像什么?

2庇谩安唤觥…而且……”说话。

3钡2段的写作方法是先写看到的,再写感受。培养孩子的朗读、感悟、想象能力。

四、创设情境,升华情感

1弊髡弑氏碌奈鞑厝绱硕人,摄像师眼中的西藏又是怎样的呢?(播放配乐风光片)

2蹦阊壑谢蛐闹械奈鞑赜质窃跹的?选择自己、喜欢的形式和同学交流交流吧!

3毖完这一课,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欣赏风光片。

交流自己心中的西藏。

说读完课文后的感受。培养孩子的审美情趣,通过眼观、口述来达到目标。

五、指导写字

1比隙辽字,记生字。

2崩┐省

3比险嫘醋郑注意汉字的形体美。认生字,记生字。

扩词。

书写生字。培养孩子良好的写字习惯。

作业设计

1背写本课生字、词。

2背写课文中的好词佳句,背诵自己喜欢的句子。

3蓖卣故湛础蹲呓西藏》的电视纪录片,在课堂上再交流自己的收获。

板书设计

西藏高原 天空蓝

山高

湖大

丛林密 风景美

雪峰终年不化

药材珍贵

矿藏稀有

森林茂密 物产丰富

(刘纯)

B案

教学目标

1痹擞醚Ч的方法,认识本课的10个生字,会规范、美观地书写生字。

2蹦苷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根据旁批展开想象,感受西藏高原的美丽神奇、富饶可爱。

3背⑹员叨帘吲耘,记录自己的感受。

4奔し⒀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学准备

1彼鸭有关西藏高原的风光图片或歌曲,课件。

2弊急复糯《走进西藏》。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拓展视野

让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查阅有关西藏高原的资料,并做好用自己的话进行简单介绍的准备。

二、资料交流,导入新课

1苯涣骺吻八鸭的有关西藏高原的资料。

2背鍪局泄地图,请学生上台找出西藏高原。板书课文题目。

三、自读感知,自主识字

1钡谝淮巫远量挝模要求借助拼音读准不认识的字,给带有生字的词语作上自己喜欢的记号,多读几遍带有这些词语的句子。

2钡诙次自读课文,要求一边读一边圈出不理解的词语,结合上下文,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想一想它们是什么意思。读完后想想,读了这篇课文,你知道了什么?有什么感受?想好后跟学习伙伴交流,相互质疑解疑。

3奔觳庾远燎榭觥

(1)出示生字词。指名读学生喜欢读的词。读得正确的全班同学跟读。生不会读或读得不好的,请其他同学教读,再一起练习。

(2)游戏:为图片找朋友。屏幕出示生字词、课文中的难词及表现这些词语意思的直观画面,指名让学生上台用鼠标把词语拖到相应的图片上,拖对了,同学们跟着读两遍。接着出示含有这些词语的句子,指导读正确。

(3)整体感知。读了这篇课文,你知道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全班交流后,师生共同小结。

四、品读感悟,自主体验

1币郧榧で椤2シ盼鞑馗咴风光录像片,教师配乐朗读,学生边听边想象,师生轻松进入课文情境。

2笔ι交流欣赏后的感受。

3毖生带着自己新的感受再自由读课文。

思考:这篇课文可以分为两大部分,怎样分?为什么?(引导学生理解“神奇”“富饶”“不仅……而且……”等词语)

4痹俣量挝模边读边想象,批下自己的阅读感受。

5苯涣髟亩粮惺埽相互质疑解答。

6庇懈星榈乩识磷约鹤钕不兜木渥樱并说清楚为什么喜欢。

7贝瓷枨榫常自主体验。

假如你就是游人中的一个,来到了风光秀丽、富饶可爱的西藏高原,你会说什么?先说给同桌听,再全班交流。

8泵蓝辽华,内化情感。带着品读后新的体验和感受走进西藏高原的美景中,美美地读课文。先自由读,再挑战读,看谁能通过朗读把西藏高原的神奇美丽、富饶可爱最充分地表现出来。

五、创设情境,快乐积累

师:“西藏高原可真美呀!为了表现西藏高原的美,课文中哪些好词佳句立下了大功?请你快把它们找出来欣赏吧!”

生找,师建议、补充,展示自己积累的词句和学生交流,提醒学生,将想要积累的词句摘抄到语言积累本上,并要经常翻翻语言积累本看看这些词句,适时运用。

六、实践活动

根据教学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以下实践活动,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特长,选其中一至二项完成。

1苯一步查找有关西藏高原的资料,当一名“小导游”,向游客介绍西藏高原。介绍时,用上积累的好词佳句。

2币孕∽槲单位办一个“西藏高原在我心中”图片展。搜集来的图片要配上简要的说明。

注意用上积累的好词佳句。

3彼鸭一些有关西藏高原的歌曲,利用班里的电教设备播放给同学们听或自己唱给同学听,也可以把歌词有感情地朗读给同学听,和同学交流感受。

4狈抡湛挝牡男捶ǎ试着为你喜欢的一处景点写一段解说词,当一回“小导游”。

附:板书设计

9蔽鞑馗咴

[《西藏高原》教学设计 (西师版三年级下册)]

篇10:《西藏高原》教学设计 (西师版三年级下册)

教材简介:

《西藏高原》是语文第八册第六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文章从地形,气候,天气,湖泊,森林,特产等情况,说明西藏高原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课文有是10个自然段,采用先总后分的写作顺序,对西藏高原做了介绍。

纵观本单元五篇文章,根据实际学情和学生知识积累的需要,我将本单元教学目标分层到不同的课中去落实。《趵突泉》和《花潮》两篇文章,语言生动、简洁、优美,描写景物细致入微,主要通过读引导学生学习语言,欣赏语言,感悟语言和运用语言方面。《西藏高原》和《和大自然交朋友》介绍说明事物条理性强,特点突出,主要学习文章的写作方法。后一课放在人与动物的情感体验上。所以本课教学主线就是通过读,了解文章内容,即西藏高原的美丽富饶。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从几个侧面具体来有条理地介绍说明的方法。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了解课文从哪几方面来介绍西藏高原,学习文章的写作方法。

3、教育学生热爱祖国的西藏,激发学生热爱伟大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通过朗读,理解,学习文章介绍,说明事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热爱祖国,热爱祖国的西藏,立志将来为国立功劳。

教学准备:

《青藏高原》歌碟,西藏高原风光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发学习兴趣,搭建认知桥梁

从歌曲和学生认知前提来建构学习本课的前提。听了豪迈激昂的《青藏高原》你有何感受?以学生熟悉的音乐引入课文,激发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搭起认知桥梁,联系学生认知前提:你知道西藏在哪儿吗?你对它有多少了解?在学生交流汇报后教师课件出示《中国地形图》并简介西藏。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读了文章,你认为西藏高原是一个怎样的地方?

(学生也许会概括的讲美丽富饶,也许会具体到某一个方面来说,教师相机引导学生从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三、研读课外,深入感悟

1、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说说西藏高原的美丽体现在什么地方?引导学生从课文,文中插图,课件,以及图文结合的方法,通过感情朗读,体会到高原的天空、湖泊、森林的确非常美丽迷人,相机引导学生认识这美好的景致都是大自然赋予人类最好的礼物,我们应该保护大自然的美,保护生态平衡。

2、结合课件师生共同总结课文3-5自然段写了高原的美,通过这几方面写的:天空

湖泊、鲜花美丽

森林

(这部分用课件根据学生的回答,一步步出示,引导学生认识文章介绍事物的条理性。)

四、合作学习,领悟写法

1、教师用课件出示合作学习要求:

分小组合作学习课文6-9自然段。

(1)合作朗读这一部分课文。

(2)讨论课文从哪几部分介绍西藏高原的富饶?

(3)小组内互相说一说各部分又是怎样具体讲的。

(4)各小组自主选择汇报学习结果的方式,比一比哪个组最会学习。

2、学生分组合作学习,教师参与指导。

3、展示合作成果,评定各组学习效率。

五、总结提升

课文用清晰的条理,为我们介绍西藏高原的美丽富饶,学到这里,同学们想说些什么?

(西藏高原这样美丽富饶,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等你们长大了去开发那里的宝藏,使我国的西藏更加美丽富饶。)

《西藏高原》教学反思

上周我校成功的举办了一次青年教师优质课竞赛活动,听了几节课感受很深,明显体会到教师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从语文课实施的途径和策略来讲,加强语文实践显得尤为重要,这种学习的方式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弘扬,有利于加强语文课程与学生生活的联系,与社会的联系,这种开放的方式能更好的发挥学生的创造才能。

在做课的几位教师的课堂上,教师力求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熏陶感染,潜移默化,引导学生自己去读书、去体验,去揣摩。

《西藏高原》一课,在课始我以歌曲和学生的认知前提引课,给学生创造了一个轻松的氛围,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角色,进入活动,整个课堂情感态度,价值观都有机的渗透在教学的每个环节。

在这堂课中我的语言藏有丰富的潜台词,语调的轻重缓急、快慢节奏都带有“弦外之音”,对学生含而不露的批评。委婉含蓄的要求,不失时机的启发和鼓励都可通过语言暗示提示角色扮演是一种通过行为模仿或行为代替不影响个体心理过程。在这节课中我巧妙地将朗读文章,理解文章,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和教育学生热爱西藏高原,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注重环保,保护生态平衡这些三维目标结合起来,既学习了文章,同时又对学生进行了思想教育。作到了既教书又育人。运用一些形象、生动、逼真、贴切的课件,将学生带入西藏高原那美丽富饶的神秘境地。同时学生可以借助情景入情入境的朗读课文。课件扮演的技术把课文内容活化为语言交际的素材,模拟现实生活演练,教师创设特有的教学外部环境,能使学生无意识活动在学习中同时发挥作用。教学一开始的豪迈激昂的歌曲消除了学生怯场的心理。美国人类研究社社长卡尔.施米歇尔说:如果你认为学习另一种语言很困难,你就会感到困难。但如果你真的把精神放松,相信你的老师,并且懂得学习是你头脑要做的最自然的事情之一,事情就会比你可能想到的情况还要容易,这种心理暗示使这堂课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另一方面,这堂课值得反思的是教师重视培养学生的基础动机,课堂上提出的语言都富有激励性,通过教师各方面的指导,学生逐渐由被动转为主动,教师用平等的身份与学生交往,欣赏每个学生、宽容每个学生的过失,关注学生的点滴进步,用期待唤醒学生,用成功激励学生,学生都积极参与了教育教学的全过程,所谓“亲其师,信其教”,“心有灵犀一点通”就是这个道理,教师应不以“权威自居”不搞“一言堂”要用平等的身份与学生交往,欣赏每一位同学,创设和谐的师生关系。在课中允许学生大胆的发表个人见解,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合作学习中,学生的个性张扬得到极致的发挥。

在《西藏高原》一文的讲授中还有一处值得反思的版块那就是板书。板书是教师教学智慧的“窗口”能体现课文的脉络、重、难点以及主题思想等,在新课程向我们走来的今天,教师都认为教学的每个环节力求一个“新”字例外,这篇课文板书设计注意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感受到大自然的美,西藏高原的美,受到熏陶、感染,提高审美情趣,让学生的思维插上想像的翅膀。好的板书是学生思维的启迪,例如:在课文的3、4、5自然段中分别讲述了西藏高原的美,天空、湖泊、野花、森林不同的特点,在整理后既是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可应用于指导背诵,一举两得,效果不凡。

当然,《西藏高原》一课的教学出并非十全十美。比如学生如何在读中感悟,在朗读中内化,如何欣赏领悟文本中精彩的表达艺术进而进行创造运用等方面还有些欠缺即工具性有些弱化。另外从学法上看,教师以自己对文本的认识理解为出发点组织教学多,这不利于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真正形成。

总之,在《西藏高原》一文中教学中人文气息,和谐的学习氛围,教师强烈关怀意识,以及幽默、睿智的个人素养,都值得我在今后的教学中继续努力。

[《西藏高原》教学设计 (西师版三年级下册)]

篇11:《西藏高原》教学设计(西师版三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痹擞醚Ч的方法,认识本课的10个生字,会规范、美观地书写生字。

2蹦苷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根据旁批展开想象,感受西藏高原的美丽神奇、富饶可爱。

3背⑹员叨帘吲耘,记录自己的感受。

4奔し⒀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学准备

1彼鸭有关西藏高原的风光图片或歌曲,课件。

2弊急复糯《走进西藏》。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拓展视野

让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查阅有关西藏高原的资料,并做好用自己的话进行简单介绍的准备。

二、资料交流,导入新课

1苯涣骺吻八鸭的有关西藏高原的资料。

2背鍪局泄地图,请学生上台找出西藏高原。板书课文题目。

三、自读感知,自主识字

1钡谝淮巫远量挝模要求借助拼音读准不认识的字,给带有生字的词语作上自己喜欢的记号,多读几遍带有这些词语的句子。

2钡诙次自读课文,要求一边读一边圈出不理解的词语,结合上下文,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想一想它们是什么意思。读完后想想,读了这篇课文,你知道了什么?有什么感受?想好后跟学习伙伴交流,相互质疑解疑。

3奔觳庾远燎榭觥

(1)出示生字词。指名读学生喜欢读的词。读得正确的全班同学跟读。生不会读或读得不好的,请其他同学教读,再一起练习。

(2)游戏:为图片找朋友。屏幕出示生字词、课文中的难词及表现这些词语意思的直观画面,指名让学生上台用鼠标把词语拖到相应的图片上,拖对了,同学们跟着读两遍。接着出示含有这些词语的句子,指导读正确。

(3)整体感知。读了这篇课文,你知道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全班交流后,师生共同小结。

四、品读感悟,自主体验

1币郧榧で椤2シ盼鞑馗咴风光录像片,教师配乐朗读,学生边听边想象,师生轻松进入课文情境。

2笔ι交流欣赏后的感受。

3毖生带着自己新的感受再自由读课文。

思考:这篇课文可以分为两大部分,怎样分?为什么?(引导学生理解“神奇”“富饶”“不仅……而且……”等词语)

4痹俣量挝模边读边想象,批下自己的阅读感受。

5苯涣髟亩粮惺埽相互质疑解答。

6庇懈星榈乩识磷约鹤钕不兜木渥樱并说清楚为什么喜欢。

7贝瓷枨榫常自主体验。

假如你就是游人中的一个,来到了风光秀丽、富饶可爱的西藏高原,你会说什么?先说给同桌听,再全班交流。

8泵蓝辽华,内化情感。带着品读后新的体验和感受走进西藏高原的美景中,美美地读课文。先自由读,再挑战读,看谁能通过朗读把西藏高原的神奇美丽、富饶可爱最充分地表现出来。

五、创设情境,快乐积累

师:“西藏高原可真美呀!为了表现西藏高原的美,课文中哪些好词佳句立下了大功?请你快把它们找出来欣赏吧!”

生找,师建议、补充,展示自己积累的词句和学生交流,提醒学生,将想要积累的词句摘抄到语言积累本上,并要经常翻翻语言积累本看看这些词句,适时运用。

六、实践活动

根据教学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以下实践活动,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特长,选其中一至二项完成。

1苯一步查找有关西藏高原的资料,当一名“小导游”,向游客介绍西藏高原。介绍时,用上积累的好词佳句。

2币孕∽槲单位办一个“西藏高原在我心中”图片展。搜集来的图片要配上简要的说明。

注意用上积累的好词佳句。

3彼鸭一些有关西藏高原的歌曲,利用班里的电教设备播放给同学们听或自己唱给同学听,也可以把歌词有感情地朗读给同学听,和同学交流感受。

4狈抡湛挝牡男捶ǎ试着为你喜欢的一处景点写一段解说词,当一回“小导游”。

附:板书设计

9蔽鞑馗咴

[《西藏高原》教学设计(西师版三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篇12:三年级语文《礼物》原文及教案

一、教材分析:

《礼物》,描写了小作者去年和今年收到家人送给自己的礼物,从中学会了知识、懂得了道理。本文以诗歌的形式,语言浅显、易懂、琅琅上口,有浓郁的生活息,贴近学生生活,适宜朗读、积累和练笔。

二、学生分析:

学生已经能够掌握一定的识字方法,独立识字。三年级上册注重了读书与练笔并行,学习使用优美的句子,变文本语言为中心语言,促感悟之情为笔下之情。

三、设计理念:

新课程倡导“以人为本”的理念,是在呼唤教育本质属性的回归。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时刻关注学生,着眼于学生的发展。本教学设计以这一理念为指导,注重学生读的实践,用丰富多彩的方式,巧妙地引导学生品读、赏读课文,让学生在读中理解,在读中体验,在读中感悟。另外,在本教学设计中,围绕“亲情”这个主题,通过扩展性阅读,在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的同时,让学生加深对“亲情”的感悟和理解,从而进一步拓宽语文学习的渠道,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四、教学目标:

1、学会认读9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注意左右结构的字左窄右宽的特点。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进行语言思维训练,仿照课文前四段写一段话。

3、懂得礼物的.'含义,使学生知道感恩,了解小小的礼物寄托着亲人的关爱和期盼,体会亲情的可贵。

4、背诵课文,引导学生把自己喜欢的句子积累下来。

五、教学重点:

随文识字,认识生字9个。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六、教学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懂得亲人的关爱和期待。

七、课前准备:

1、生字卡片。

2、收集的有关亲情的文章或诗句。

八、教学时间:

2课时

九、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喜欢礼物吗?谁能向同学们介绍介绍,你在什么时候收到过亲人送的什么礼物?(学生交流)

2、师小结:当你过生日时,当你取得优异的成绩时……,家人都会满怀关爱和期盼地送上一份礼物。这些礼物,寄托着亲人的关爱和期盼。我们的学习小伙伴冬冬也和你们一样,收到过很多亲人的礼物。她把自己的感受写成了一首小诗,题目就是《礼物》,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看看小作者收到了什么礼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学生自由读文,要求正确流利,困难的多读几遍。

2、同桌互读互评,然后再读课文。

3、把自己读得最满意的地方读给全班同学听听。

(三)再读课文,初步体验。

1、默读课文,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

2、分小组合作解决,筛选出难解之疑。

3、小组汇报学习结果。

(四)品读课文,体会发现。

1、读一读:

(1)自由读文,想象诗歌描写的画面。

(2)小组朗读,并派代表在班上读。

(3)班级赛读,评选班级“朗读能手”。

2、说一说:

(1)“小小的礼物,寄托着亲人的关爱和期盼”,亲人期盼什么?你能替小作者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送上几句祝福的话吗?

(2)为什么把寄托着亲人的关爱和期盼的礼物比喻成“春雨绵绵”,不比喻成夏雨或秋雨呢?

(3)让我们齐读课文最后一段,体会亲人的关爱之情。

(4)你觉得家人对你还会期待些什么?

3、背一背:

鼓励学生把自己喜欢的部分背下来,评选“背诵能手”。

(五)仿写诗歌,积淀语言。

1、师:人们常说:“礼轻情意重。”小小的礼物寄托着厚重的情意。请你回忆亲人们平日里对你的关爱,回忆收到过的礼物,想想有什么感受?

2、师生交流。

3、让我们仿照课文1—4自然段作诗。

4、自己练说,小组内说,指名说,教师相机指导。

5、学生自由作诗。

6、评选班级“小诗人”。

(六)作业超市,自主选择。

任选以下两项作业内容,独立完成。

1、摘抄喜欢的词语和句子。

2、读一读,背一背诗歌。

3、收集的有关亲情的文章或诗句。

第二课时

一、朗读课文。

二、交流资料。

交流收集的有关亲情的文章或诗句。

三、学习生字。

1、学习生字(教师重点指导:博、套、绵、)

2、抄写文中好词(7页抄一抄)

3、选用抄下的好词造句。

四、指导书写。

1、让学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注意横中线上的笔画

2、写字。注意把字写端正。

五、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词3遍。

2、背收集的有关亲情的文章或诗句。

篇13:小学三年级语文《珍珠泉》原文及教案

小学三年级语文《珍珠泉》原文及教案

我们村子前面的小山包,远远看去真像一个绿色的大绒团。山包上,树很密,草很深,花很多。一条石板铺成的小路,弯弯曲曲地穿过小山包的密林。石板小路的尽头,有一眼清泉,叫“珍珠泉”。

这是一潭深绿的泉水。周围镶嵌着不大整齐的石头,石头上长着一层黑里透绿的青苔。你要是踩上去,准会滑倒。那绿得没有一点儿杂色的蕨草,那悄悄地开放着的花朵,给珍珠泉编了个朴素的花环。水是那样绿,绿得像是被周围的绿树、绿草染过的。水是那样深,又那样清,清得能看见潭底的青褐色的石头,能看见沉积在潭底的沙粒和已经发黑的树叶。可惜没有鱼,是水太清太凉的缘故吧?

最有趣的,当然是那晶亮的、饱满的、一嘟噜一嘟噜从潭底冒出来的水泡了!开始,水泡很小,摇晃着越升越高,越来越大,最后在水面绽开了,在“扑哧”一笑中消失了!有时候,透过密密的树叶,太阳筛下一束束金光,照在水面上,照在正升起的水泡上,一直照到潭底青褐色的石头上。水面和潭底,金色的光斑和银色的光斑交错着;水泡闪亮闪亮的,射出红的光,黄的光,绿的光,紫的光……多像一串一串彩色的珍珠啊!

这就是美丽的珍珠泉,这就是我们村的珍珠泉!

不用说我是多么喜欢珍珠泉了。我很想知道,它哪来这么多冒不完的水泡?在小河断流的时候,在村里的井水干涸的时候,它还是不停地冒着水泡。难道是有许乡快乐的孩子,躲在什么地方吹泡泡玩儿吗?他们一定玩得很高兴吧?每次,挑着阿爸给我做的小桶,来到珍珠泉边,我都这么想。

挑着满满一担水,走在林中的石板路上,我泼洒了多少珍珠啊!

教学目标:

1、认识2个生字,熟读课文。

2、了解课文叙述的顺序,想象课文描述的情景,感受珍珠泉的美丽和可爱。

3、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一定见到过泉水吗?谁能说说泉水有哪些特点?(清澈、水流细、从山上流下),这节课老师带领大家来领略一下珍珠泉的美景。

(二)范读课文

思考:作者描述的泉水是什么样的?

①老师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②学生找出文中有关的语句读一读。

(三)自学课文,理清层次

①自由读,给文章分段。

文章可分为三段

第一段(第1自然段)。

第二段降2—4自然段)。

第三段(第5—6自然段)。

②指导学生分段读课文。

(四)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①读第二段,思考这段主要讲什么?是按什么顺序叙述的?

②读第二段。

(1)你认为这段中哪句话写得好?把它画下来,多读几遍,引导学生边读边思考?这些句子为什么写得好?好在哪儿?

(2)泉水有什么特点?(绿、深、清),从哪句子中可以看出来?这句话是什么句式?(排比)。

(3)是泉水是如何往外冒的?“扑哧一笑”这是把泉水当作什么来写的?(人)。

(4)讨论:这泉水为什么叫“珍珠泉”?

第4自然段的这句话在这段话中起什么作用?(总结,概括)。

③读第三段

讨论:这段话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最后一句话“我泼洒了多少珍珠啊!”是什么意思?

(五)总结、扩展

这篇文章文笔细腻,语句生动、优美,使美丽的“珍珠泉”展现在我们眼前,那么作者为什么能把家乡的泉水写得如此之美呢?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爱”,对泉水,对家乡深深的'爱。同学们,你们爱自己的家乡吗?

(六)布置作业

请你选取你最喜爱的一次景物,按一定顺序把它写下来,一定要把自己的.情融于美景之中。

教学反思

《珍珠泉》是非常美的一篇散文,我觉得从文章中的语言以及泉水的特点来说都非常的贴近孩子的生活,应该会引起他们更多的兴趣,所以在上这节课的时候我还是非常有信心的。

在课前我搜集了很多关于泉水的资料,有图片和视频材料,还有一些文本的材料也是关于中国的名泉。原以为这些足够能够帮助学生来学习和理解课文并且从中体会作者写作的思想感情,可事实上却不是这样。追根究底就是我在教学设计上考虑的不够全面。因为本课是略读课文,所以我只设计了一课时就结束。在导入的环节中,我给同学们看我搜集到的图片,他们发出了惊喜的赞叹声,基本上达到了我的目的,充分的引起了他们学习课文的兴趣,接下来就是认识生字词,分段读课文。就在读课文这个环节上让我觉得头疼,感觉到很多同学在预习课文上做的很不好,课文读的不够流利,有的生字甚至还读错,在此耽误了很长时间,到开始分析理解课文的时候已经过了20分钟了,这个时候我就很着急。

学生已经知道了珍珠泉是个美丽有趣的地方,于是我就让他们到课文中去找一找哪些地方最能体现出珍珠泉的美丽和有趣呢,把这样的句子或词语在书上划出来,读一读。可是由于剩下的时间太少了,我就没有给学生太多读书的时间就让他们开始汇报,结果就可想而知,但是当时我并没有意识到,只是感觉很生气,就觉得学生读书怎么这样不认真,读了一篇文章居然会一点感想都没有,就一问一答的下课了,这么美的文章学生没有感悟到它的美,我也觉得心里不舒服,好像本来能教给他们更多的东西。现在想了想我又犯了以前常有的错误,就是没有重视读,学生读的不够到位,自然没有太多的感悟,虽然我也在努力的改正这个毛病,可是有的时候不知不觉就着急了。而且我以后也要更加的重视学生的预习,因为这也直接关系到上课听课的情况。

篇14:小学三年级语文《翠鸟》原文及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翠鸟的外形和活动特点,理解其特点与翠鸟的捉鱼本领有什么关系。初步知道翠鸟的这些特点是为了适应生存环境而渐渐形成的。

2、学会本课14个生字和生字组成的新词,理解掌握“鲜艳”、“疾飞”、“锐利”等词语意思。读懂反映翠鸟外形和活动特点的句子。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一至三自然段。

3、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的顺序和抓住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抓住描写翠鸟外形和活动特点的词句,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的观察顺序和观察方法。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预习探究

1、初读课文,介绍翠鸟的生长环境。

(1)翠鸟又叫“叼鱼郎”,在我国东部和南部许多地方都能见到。

(2)查字典理解词语“鲜艳、疾飞、锐利”。

2、让学生找出不理解的字词句,教师重点指导查字典,学习生字。

(1)读课文有关句段,找出生字的词语和句子,指导查字典理解字义。

(2)查字典理解不懂的词语。同时告诉学生这是理解词语的第一种方法:读一读,查一查(查字典)

(3)找出词语所在的句子,读一读,加深理解。指导学法:联系句子理解词语。

二、合作交流

1、自读课文,划分自然段。

2、按自然段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三、作业。

熟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第二课时

一、品读体验

1、学习第一自然段,了解翠鸟的外形特点。

完成填空练习:一双的爪子;一双()的眼睛;一张()的嘴

(2)说一说翠鸟的外形(联系图画和课文)

(1)爪子、眼睛和嘴;

(2)翠鸟的颜色:(头上、背上、腹部)

(3)齐读描写翠鸟身体的句子。用曲线画出表示颜色的'词。

(4)从上到下说一说翠鸟各部分的颜色。

理解词语“鲜艳”的意思(通过联系上下文来理解,并告诉学生这种方法叫做:联一联,想一想)。

(5)提示第一自然段写了什么,从几个方面写的?(喜爱、习性、颜色、形状)

(6)指导朗读。

2、学习第二自然段,了解翠鸟活动特点。

(1)读第二自然段,想想这一段有几句话。

(2)画出表现翠鸟活动特点的词语。

理解“疾飞”的意思:先查字典,然后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这也是理解词语的方法。

(3)指导第二自然段的内容。

(4)指导朗读。

3、学习第三自然段,了解翠鸟的捉鱼本领。

(1)读读课文,想想翠鸟怎样捉鱼。

按“等待、发现、叼走”的顺序说一说翠鸟捉鱼的过程。

(2)翠鸟捉鱼的本领和它的外形有什么关系?

翠鸟它一动不动是因为它有一双小爪子紧紧地抓住苇秆;翠鸟能发现小鱼是因为它有一双透亮灵活的`眼睛;翠鸟能叼走小鱼是因为它有一张又尖又长的嘴。

(3)指导理解:“尽管……还是……”、“像……一样”、“只有……还在……还在……”的句式,加深理解课文内容。

(4)读第二、三自然段。

翠鸟之所以能贴着水面疾飞是因为它小巧玲珑。

(5)从图和文可以看出翠鸟外形、动作怎么样?(美、快)

4、学习第四自然段,重点理解“我们”为什么希望翠鸟在苇秆上多停一会儿?

(1)“我们”为什么想捉一只翠鸟?又为什么要打消了这个念头?

(2)为什么作者希望翠鸟在苇秆上多停一会儿?(结合前后内容,指导理解。)

二、巩固延伸

1、通过学习翠鸟这篇课文我们知道了什么?翠鸟不仅外形美,而且有本领。(会捕鱼会隐蔽保护自己)。

2、在这节课上还学会怎样理解词语。

篇15:小学三年级语文《翠鸟》原文及教案

字:嘴、疾、露、蹬、翁

词:苇秆、鲜艳、橄榄、花纹、赤褐、透亮、摇晃

重点句子:

1、它的颜色非常鲜艳。头上的羽毛像橄榄色的头巾,绣满了翠绿色的花纹。背上的羽毛像浅绿色的外衣。腹部的羽毛像赤褐色的衬衫。它小巧玲珑,一双透亮灵活的眼睛下面,长着一张又尖又长的嘴。

2、翠鸟鸣声清脆,爱贴着水面疾飞,一眨眼,又轻轻地停在苇秆上了。它一动不动地注视着泛着微波的水面,等待游到水面上来的小鱼。

3、小鱼悄悄地把头露出水面,吹了个小泡泡。尽管它这样机灵,还是难以逃脱翠鸟锐利的眼睛。翠鸟蹬开苇秆,像箭一样飞过去,叼起小鱼,贴着水面往远处飞走了起。

4、老渔翁看了看我们说:“孩子们,你们知道翠鸟的家在哪里?沿着小溪上去,在那陡峭的石壁上。它从那么远的地方飞到这里来,是要和你们做朋友的呀!”

主要内容:

《翠鸟》这篇课文形象、生动地介绍了一种生活在水边的小鸟——翠鸟。翠鸟颜色鲜艳、小巧玲珑、叫声清脆,捕捉小鱼时动作迅速、敏捷,十分惹人喜爱。孩子们也喜欢这样可爱的小鸟,想捉一只翠鸟来饲养,但在老渔翁的开导下,孩子们打消了自己的念头,把翠鸟看作了朋友。这篇课文在展示翠鸟的外形和活动特点的同时,呼吁人类要与动物和谐相处。

篇16:三年级语文《爬天都峰》原文及教案

三年级人教版语文《爬天都峰》原文及教案

学习目标

1、认识“陡、链”等6个生字。会写“爬、峰”等11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读好对话,读出不同人物的语气和心情。

3、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我”和老爷爷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坚定信心战胜困难的过程。

4、懂得善于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培养学生从小不怕困难、奋发向上的品格。

课前准备

1、生字卡片。

2、教学挂图。

3、收集有关黄山天都峰的VCD、图片、文字介绍等。

第一课时

创设情景,揭题导入

1、初步了解天都峰及“鲫鱼背”

看天都峰的风光片或图片,由学生展示自己找到的天都峰的资料并作介绍。说说“鲫鱼背”名称的来历。

2、导语激情,揭示课题

天都峰是如此的高,如此的险,登山的小路像天梯似的挂在陡峭的山岩上,使许多游客望而生畏,能够登上山顶的人,真可称得上是“勇士”了!我们认真地阅读课文,勇攀高峰,一定觉得大有收获。让我们一起去“爬天都峰”吧。(出示课题,齐读课题)

初读课文,认字学词

1、自由读课文,认读生字。要求画出自己不认识的字词,借助拼音或小组内同学之间互相帮助,把字音读准确。教师可有重点地对学生识字的难点进行指导。

2、教师用多媒体课件检查识字。

a、出现带有拼音的词语:笔陡、石级、发颤、仰起脸、奋力、攀着、鲫鱼、纪念、小辫子、笑呵呵、鼓舞、居然、汲取力量

b、读准多音字:假日、似乎、白发苍苍、照相、应该

c、去掉拼音读词语。

d、去掉词语读生字。

3、小组为单位,轮流认读生字

4、推选读得好的同学当小老师,领读生字词

读通课文,初步感悟

1、指名小组开火车朗读,每人读一个自然段,全班评价、教师指导,重点要求读正确、读流利。

2、分组朗读,要求:反复练习,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教师巡视,相机指导。达到要求后全班齐读。

3、仔细观察插图,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识记字形,指导书写

1、认读要求写的11个字,并分别组词。

2、与熟字比较,识记字形

峰――蜂:“蜜蜂”是昆虫,所以“蜂”是“虫字旁”;“峰”指的是山的尖顶,跟“山”有关,所以是“山字旁”。

辫――辩、辨:三个字的左右两边都是“辛”,关键要看中间。和言语说话有关的是“辩”;“辨”要用眼睛看,自然要加上“眉毛和眼睛”;“辫”和发丝有关,中间是条“丝”。

3、练习书写。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第二课时

巩固生字

1、朗读课文,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2、听写词语,每个词语读两遍。

朗读感悟

1、读读想想。

课件展示天都峰又高又陡的景观,让学生在课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读一读。边读边想象“在云彩上面”、“笔陡”、“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等词句所表达的意思。

朗读体会两个语气词(啊、哩)的作用。

2、读读说说。

让学生通过形体演示理解词语。教师引导学生朗读:“我站在天都峰脚下抬头望:啊,峰顶这么高,在云彩上面哩!”读后让学生用动作表示出天都峰的高。

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天都峰的高和陡。

3、读读写写。

读了第二自然段,我好像看到了又高又陡的天都峰,我要把这一段抄下来。

抄写优美的段落。

4、读读问问。

引导学生围绕天都峰的高和陡质疑,如:谁爬天都峰?他们是怎么爬天都峰的?他们爬上去了吗?他们为什么能爬上去?

这时教师可将学生提出的问题一一简要地记录在黑板上。接着教师可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

5、读读议议。

教师针对学生围绕题目提出的问题,引导学生答问解疑。

a、“我”和老爷爷的第一次对话。他们所说的话中都带有一个“也”字,经过讨论,让学生体会到:天都峰这么高,又这么陡,你年纪这么小(这么大)怎么也来爬呀,表面上是双方都有怀疑,其实是对双方表示敬慕,说明这一老一小都有不怕困难,勇于攀登的精神。弄懂句意后,教师可再让学生讨论这两句对话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读出来,并指名做朗读练习。

b、“我们”是怎样爬天都峰的?读句子找出重点词语加以体会。

课文中用“奋力”“一会儿……一会儿”“手脚并用”“爬呀爬”“终于”等词语,既突出了爬天都峰的艰难,又表现了他们不怕困难的勇气。

c、“我”和老爷爷的第二次对话。思考讨论:“我”和老爷爷为什么互相道谢?在讨论中应让学生注意到两个人的'话中都有“勇气”一词。让学生认识到一个人只要有决心,有勇气,再大的困难也可以克服。

角色朗读

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教师范读这段对话。范读时可辅以动作、姿势,增强感染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练习过程中,可以同桌两人为一组,模仿老师的动作边表演边朗读,加深理解,体会思想感情。

拓展活动

1、教师引导:“我们”沿着山路往回走,一路上遇到了许多游人。有的人望着险峻的天都峰退缩了,有的人在曲折的山路上犹豫不前,有的人看到曲折的道路不知该如何前进……想一想,把你在“爬天都峰”中的感受介绍给大家。

2、愉快的假日结束了,班级开展“假日活动汇报”活动。你可以向大家介绍一下天都峰的险峻,可以向大家讲讲自己的爬山过程,也可以向大家谈谈自己登上山顶后的感受……

交流课余生活

1、前几天我们安排的记录课余生活的活动进展如何?请你把一周学做的事情记录下来,别忘了写上自己的收获、感受。

2、学生展示交流,师生评议。

教学反思

《爬天都峰》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五册的一篇课文。课文描写了在暑假里“我”和爸爸去爬天都峰,路遇一位素不相识的老大爷,“我们”互相鼓励,克服山高路陡的困难,终于一起爬上了天都峰这样一件事。由于孩子们刚刚升入三年级,年龄小,知识积累有限,很多东西都还是一无所知。这就需要教师多想办法,尤其是在学习方法上多加指导,以读感悟读中促写,才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

课文向人们揭示了在困难面前,要有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要善于互相学习,互相鼓励,共同进步的道理。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首先让学生和我一起写课题,齐读课题,读准字音,并纠正课题中“都”的正确读音,紧接着向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疑问“课题为什么用‘爬’,而不用‘登’呢?让学生带着这个疑问学习新知,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学习课文内容时我紧扣本单元训练重点,抓住文中重点词句突破教学重难点。这课的重点是“我”爬天都峰的过程,难点是读懂最后一段中爸爸的话:“你们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都会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在教学过程中,我抓住天都峰的“高”和“陡”这两个特点,通过对“啊,峰顶这么高,在云彩上面哩!”及“石级边上的铁链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等句子引导学生品读感悟,结合观看天都峰的图片资料,让学生理解天都峰的“高”和“陡”,要爬天都峰的艰难和不易。

篇17:青海高原一株柳语文教案

青海高原一株柳语文教案

教材分析:

课文以优美的笔触,大胆地猜测与想象,描写了青海高原上一株神奇的柳树。经过高原风雪,雷轰电击,却顽强地生活了下来,成就了青海高原上一个壮观而独立的风景。青海高原一株柳教案教学设计精品

全文共9个自然段,层次清晰,语言优美流畅,情景交融,由物及人,托物抒情,为人们战线了一幅独特的充满生命力量的风景画,是丰富学生语言积淀和情感体验的好材料。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5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词语。

3.想象课文描绘的情景,感悟青海高原上的这株柳树身处逆境时所表现出的强大的生命力。

教学重点、难点:

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想象课文描绘的情景,感悟青海高原上的这株柳树身处逆境是所表现出的强大的生命力。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5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词语。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理清课文脉络。

教学准备:课前布置回忆或介绍写柳的古诗。

教学过程:

一.揭题解题,明确读文重点

1.回忆写柳的古诗,介绍柳树常识

贺知章的《咏柳》

结合影象资料介绍柳树

2.板书课题:提出问题并讨论

(1)本文能不能用一个柳字做题目,用“一株柳”做题目可不可以?

(2)用“青海高原一株柳”做题目有什么好?

教师示范读

学生一边听一边思考:这篇课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各写的什么内容?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受

1.学生自读课文,画出文中生字词语

小组交流学习,实在不懂的作上记号。

自由读课文,将自己认为写的比较好的词语和句子圈点勾画出来;借助工具书或讨论理解字词,依然不能理解的作上记号。

2.学生分节读课文,随时纠正,指名说说不理解的词语。

3.整体把握,建立印象

三.学习写字

1.师重点指导,学生写字

2.展示评议

四.布置作业

1.读熟课文

2.抄写课文生字2遍。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听写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2.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想象课文描绘的情景,感悟青海高原上的这株柳树身处逆境是所表现出的强大的生命力。

篇18:小学三年级语文《山行》原文及教案

小学西师版三年级语文《山行》原文及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会本首古诗生字“枫”,读准“斜”,理解词语。

2、感受古诗所描绘的景色,用自己的话语说说古诗的意思。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熟读古诗,感知美

1、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师:小朋友们,大家从小到现在一定会背不少诗吧!现在,请你们自由背诵你最喜欢的那一首。(学生纷纷自由背诵。)

师:同学们真棒!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杜牧写的古诗《山行》。

2、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出示一幅云雾缭绕山上,深秋的傍晚,在夕照下绚丽的晚霞和红艳的枫叶互相辉映的枫林图,并伴以婉约动听的古筝曲。

师:同学们,你们看见了什么?想到什么?(让学生展开想象尽情地说。)

通过创设情境,激发了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3、熟读古诗,感知美:

师:你们真会动脑筋!现在就让我们跟着作者一起走入这美丽的图画中吧!同学们,预习后你们获得了那些有关的资料和同学交流交流吧!(四人小组交流汇报查阅的有关资料。)

注意课内外结合,通过让同学们,了解作者介绍,时代背景、典故趣事、古诗范读等资料;自主感知古诗的画面美。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这首诗吗?(喜欢)我们怎么才能把它学好呢?(学生各抒己见。)

师:说得真好!那我们就先来朗读古诗吧!先自由地读,读好后再读给同桌小朋友听,要读准字音,读出重音、节奏。生自由地大声朗读、同桌互读纠正错误、同学们自告奋勇地朗读、小组读、全班、齐读等方式把古诗读正确。

学习古诗,重在朗读、背诵,在反复诵读中,初步感知诗歌的韵味和意境的美好。

二、领悟意境,品读古诗,欣赏美

1、理解诗意,领悟意境:

师:小朋友真棒!一会儿就把这首古诗读通顺,读正确了!请小朋友们再轻轻读读这首古诗,然后在小组内讨论一下:你们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不能解决?

(分小组学习讨论交流。)

师:刚才小朋友的学习热情很高,现在来把你们的学习体会与大家分享分享。

(小组汇报学习情况,师随机出示多媒体等电教手段。)

师:我今天惊奇地发现,我们小朋友读书的水平已经超过了老师,读书的方法也越来越高明。

(表扬学生好的学习方法。)

充分信任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读读、说说、想想、议议中自我品味语言,感悟诗意,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

2、整体感知,体会诗情:

师:你们真是了不起,能自己读懂这首古诗。谁能用自己的话再描绘这深秋的山林?

(生看着画面说,师点拨。)

师:作者欣赏着美丽景色想到了什么呢?(引导生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3、品读古诗,欣赏美:

⑴“紧扣词句”。

师:同学们,说得太好了!此时此刻我相信大家与作者一样陶醉于火红的枫树林中。深秋的景色,真是太美了。我们来夸一夸这首诗赞一赞美丽的深秋,好吗?四人小组的同学再朗读全诗,说说诗句中哪些词语用得好。这些词让你想到一个怎样的画面?(四人小组朗读讨论,师巡视。)

生:我最喜欢“霜叶红于二月花”这句,他让我看到了火红的枫树林,比春天的花还要红。

……

品味词句是学生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的进一步提高,也是有感情地朗读训练的前提,是古诗教学的关键。

⑵“想象漫游”:

师:此时,你也来到了寒山脚下,枫树林中,你看到了美丽的景物你有什么感想?

生:多美的景色啊!真希望能把他画下来。

这样进一步强化了学生对古诗内容的印象,而且让学生在想象漫游中体会大自然的美景,受到了美的熏陶和教育。

三、美读品味,感悟诗情,表达美

1、美读品味:

师:美丽的秋景,生动的诗句,同学们我们怎样美美地朗读呢?老师准备了一段乐曲,你们在优美的伴乐下尽情朗诵吧!(生找小伙伴有感情地背诵、师抽生朗读、背诵。)

2、感悟诗情,表达美:

师:小朋友,通过学习感受到深秋山林中的'美丽,你们愿意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方式来表达心中感受到的美吗?出示表达方式:读一读。演一演。画一画。写一写。(生自由选择,小组合作,表达美。)

语文课要“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入多种教学形式,转换课堂模式,让每个孩子都投入地学、生动地学,再尽情展示学后的成果。在这一环节中,尽力做到了开放思维、激发想象、发挥潜能。

四、训练迁移

师:学了这首古诗你们准备完成什么作业?

生:课外朗读杜牧的诗,抽时间与同学交流。

……

自己给自己布置作业,过一把当老师的瘾,使孩子倍感新奇自豪,有利于切合不同孩子的认知水平和兴趣爱好,进行分层教学,最大限度发掘孩子的潜能,发展创新能力,使每个孩子都品尝到学习的快乐,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教学反思

杜牧的《山行》是一首明丽、充满生气的秋景诗。作者以丰富的想象,生动的描写,凝炼的语言使这首诗的意境之美跃然纸上。所以学习这首诗应重点引导学生体会感情,欣赏意境。这同时也是个难点,因为学生对古诗接触不多,在这方面的学习能力不是很好,而且“欣赏意境”的训练在许多老师的教学中也常常被疏忽。另外,有些字词在诗中所代表的意思与如今常用的意思大不一样,如“坐”、“远上”“斜”、“生处”、“爱”等。如何行之有效地引导学生理解这些难懂字词的意思,并通过词义理解达到理解全句、全篇的意思,也是这首诗教学的重点。再则,《山行》是《古诗二首》这课中的第一首诗,也是学生在本册中接触到的第一首古诗,学习方法的指导十分必要,所以,应重视教会学生如何学习,既培养能力,又为本课第二首诗的教学打下基础。教学中,引导学生以读为主,在读中感悟。主要做了以下几点:

1、读一读,说一说,整体感知诗意: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留出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去研读古诗,让他们在自读自悟,相交切磋,合作交流中读准字音,读通古诗,初步感知大意。在检查初读情况时,可让学生争当小老师给大家正音,既可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又可让他们在成功的体验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2、在读通课文的基础上,教师切忌逐行分析诗意。此时可适时地张贴文中插图,并问“图中画的是什么。”学生们争先恐后地畅所欲言。其实诗意就蕴含在这一声声的话语中。

3、读一读,听一听,感知古诗韵律:

优美的古诗是我国遗传下来的文化瑰宝。每一首古诗都有一定的韵律节拍。只有按其韵律节拍朗读,才能在读中再现意境,体验情趣。但对于刚学习古诗的小学生并不懂这些。因而在教学中可借助录音范读,让学生从听中感悟,从模仿练读中得到自悟。以学生自己的看法来朗读,富有具性地朗读,比如:你喜欢这首诗的哪一行呢?把它读给大家听听,也分享一下你的快乐,好吗?这时学生兴趣盎然,十分活跃。

4、读一读,演一演,领悟古诗情趣: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富有个性的学习必须强调个体的亲身实践和真实体验。“我们一块跟诗人的心情把这首古诗读一读,好吗?”教师在学生的自读自悟中稍作点拔,旨在再现情境,让学生受到感染。还可加以音乐渲染,让学生戴着头饰,自由想象表演,一边演一边吟咏古诗,会使语言文字在学生头脑中形成的图像更为鲜明、丰满,从而内心掀起情感的波澜,入情入境,与作者的情感达到共鸣。

篇19:小学三年级语文《新型电影》原文及教案

一天,丁丁邀请小林一同到球幕电影院看童话影片。

电影院是半球形的,像一只巨大的碗反扣在地面上。它四周有许多拱形的大门。大厅里亮堂堂的,地板像个巨大的盘子,中间低四周高。天花板就像那蓝蓝的天空。

铃声响了,整个大厅暗了下来。接着音乐声起,四周的银幕上出现了彩色的画面,连天花板上也出现了朵朵飘浮的白云,成队的大雁从上面飞过。

小林觉得自己身前身后全是大树,头顶上的天空也变小了、变窄了。翠绿色的树叶相互交错着,金色的阳光透过树叶的空隙,洒落在自己的身上。

森林里,小猴子从树上摘下两个苹果,分给小白兔一个。这时候,飘来一阵阵苹果的香味。嘿,这电影不仅有声有色,而且还有香味呢!

当森林里的小动物们围攻狮子与狐狸的时候,大厅四周同时传出各种动物的叫喊声。小林也跟着大喊:“冲啊!”他向前一冲,头撞在透明的椅子背上了。

“唷,小林,你在干什么呀?”丁丁拉了他一把,轻轻地问。他这才明白过来,自己是在看球幕电影呢!

教学目标

1、在阅读中,认识本课生字8个“新、型、幕、拱、雁、全、金、与”;正确区分形近字;能正确进行词组(词语)的搭配。

2、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默读课文,感受到新型电影的特点。

3、能展开想像,说一说能把哪些新奇、惊险和有趣的内容拍摄成新型电影,进行说话练习。

4、了解新型电影院的造型新,放映的形式新,感受到科技的进步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乐趣。

教学重点:

继续学习良好的默读习惯,边读边思找到反映新型电影特点的句子,段落,有感情地朗读后能自己概要地说一说。

教学难点:

展开想象,在学文的基础上为新型电影创设情节说说哪些情景能拍成新型电影,注意用词恰当,说话连贯。

教学准备:

1、有条件的,课前带领同学一起观赏一场球幕电影。

2、预习作业

(1)读通课文,圈出新词。

(2)音近字比较

功形()蓝()

攻()型()篮()

(3)形近字比较

洒()漂()幕()

酒()飘()墓()

(4)课后练习2,注意形容词与名词的正确搭配。

(5)自由查找一些关于新型电影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板书:电影

去电影院看一场电影对我们每一个小朋友来说是一件十分平常的事情。但是,你有没有去过一些不同寻常的电影院,看过一些与众不同的电影呢?

预习反馈:动感电影,立体电影,球幕电影,水幕电影……

2、今天老师要给大家介绍其中一种新型的球幕电影

补题:8、新型电影

齐读课题(注意正音“新型”)

说明:由于球幕电影和学生生活实际还是有一定距离的。为了帮助学生读懂课文,感受球幕电影有声有色、身临其境的感觉。建议课前可以组织学生到看一场球幕电影,使学生对它有所感受。在此基础上的课文教学,教师便可以把学生获得的情感体验迁移到本课学习中来,从而能够深切感受文本所描述的情景,体会球幕电影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乐趣,与作者产生共鸣。如若条件实在不允许,教师也可以再上课伊始,补充一些新型电影的资料,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二、初读课文,了解特点

1、昨天我们预习了课文,对这种球幕电影有了大致的了解,那么它究竟新在哪儿?有何特点呢?请你默读课文,找出有关句子,读一读,注意默读的要求。

2、学生自读,交流:这电影不仅有声有色,而且还有香味呢!

3、听记句子。

这就是这种球幕电影的新颖之处,让我们一起来听记这句话。

听记:球幕电影是一种新型电影。它不仅有声有色,而且还有香味呢!

校对出示齐读。

说明:“新型”两字贯穿全文的两个中心词。在教学时,教师可以以次为抓手,指导学生学生通过朗读、默读、讨论等了解了球幕电影院的新型构造和球幕电影的新型特点,使学生轻松地掌握了课文内容。这样也能较好地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也充分发挥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恰巧文中有一句话直接点明了他的放映形式新——“让这电影不仅有声有色,而且还有香味呢!”我们可以把它重组一下,让学生进行听记,不仅让学生加深对球幕电影特点的印象,而且也是一个基础技能的训练。

三、深入学习,感受“新型”

1、学习3—7节,感受球幕电影放映形式新

(1)课文中哪些内容向我们详细介绍了球幕电影的这些特点呢?请你们再读读课文,找找有关句子或段落,然后小组内进行交流。

(2)组织交流,适时点拨,指导朗读。

四周的银幕上出现了彩色的画面,连天花板上也出现了朵朵漂浮的白云,成队的大雁从上面飞过。

A、理解:“漂浮、飞过”说明了天花板上出现的景象就像是真的.天空一样,非常逼真。

B、补充介绍;四周、天花板都有画面告诉我们球幕电影是整个半球形的内壁,它用多台放映机同时放映,构成一幅统一的画面,所以称它为“球幕电影”,又称“全景电影”。

C、指导朗读:惊喜的感觉

小林觉得自己身前身后全是大树,头顶上的天空也变小了、变窄了。翠绿色的树叶相互交错着,金色的阳光透国树叶的空隙,洒落在自己身上。

A、理解:身前身后全是大树,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大森林。金色的阳光透过树叶的空袭洒落在身上,这些感受跟自己真的在森林的感觉一样。这说明球幕电影中的镜头,十分逼真,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B、指导朗读

C、板书:有声有色

这时候,飘来一阵阵苹果的香味。

A、在观看球墓电影时,随着银幕上出现的物品,电影院还散发出相应的味道。出现鲜花,你会闻到花香……

B、补充资料:

那么这香味是从哪里来的呢?

原来电影院设有地下管道,通到每个座位下。银幕上出现什么实物时,电影运就用压缩机通过管道,把需要放出的气味送到每个人座位下。

C、指导朗读第5节:赞叹的语气。

D、板书:有香味

(3)球幕电影有声有色,有香味!让观众看得如痴如醉,交流朗读6、7节。

板书:情境逼真

配乐师生配合读3—7节。

说明:在学习第3—7节时,以“球幕电影有什么新特点?”这个问题统领,给学生读书的时间和空间,学生通过默读,边读边悟。让学生在小组内先进行交流,给每个学生交流的机会,重视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将能力的训练与学生自主的实践、感悟有机结合。

2、学习第2节,感受球幕影院造型新

(1)为什么会出现这样逼真的效果呢?

出示课文第二小节

电影院是半球形的,像一只巨大的碗反扣在地面上。它四周有许多拱形的大门。大厅里亮堂堂的,地板像个巨大的盘子,中间低四面高。天花板就像那蓝蓝的天空。

引读节二:对了,你看,电影院是——

(2)请你认真读读这一节,自己画画球幕电影院的样子。

理解:反扣、拱形

正因为这独特的造型才产生了刚才独特的放映效果。

板书:影院造型新

(3)指导朗读

说明:读读画画的目的是为了再次调动学生的学习沸点,如果时间不允许的话,也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或者由老师演示板画。

3、说话训练

(1)师生配合读2—7节。

(2)说话训练:球幕电影到底新在哪里?你能借助板书来介绍一下吗?

说明:学生通过读读、划划,并说说的一系列活动,不仅理解了课文的内容,又为学生提供了一个重新组织语言的机会,最后,我又设计了“以球幕电影是一种新型电影”为开头的口头作文训练,介绍球幕电影,引导学生多角度、全面地思考,既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又是对当堂所学知识的反馈。

四、说话练习,课后练习

球幕电影院,即将开播新片,如果你是导演,想想哪些情景拍成新型电影,会令人新奇、惊险、有趣的感受,请你想一下,然后将你创作的情节告诉同学们。(注意,内容符合逻辑,说话连贯,用词正确,情节新颖)

说明:通过品读文本语言文字,学生感受到新型的球幕电影画面逼真,观看者有身临其境之感。然后再让学生做一回导演,创设自己的新型电影。通过学习,将学习过程进入认知与情意和谐同意的轨道,让语文学习更具生机与活力。

五、拓展延伸

1、除了新型电影外,你还从不同渠道知道了其他哪些新型的电影,或者其他产品,能用几句话向同学们介绍一下吗?

2、或者你还想发明一种新型的产品。

创意“新型的——”。

3、学习小组自主选择阅读一份材料,并完成相关练习

说明:课文知识是十分有限的,我认为语文学习,不能只局限于课本知识,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应该尽可能地让学生了解相应的课外知识。同时,这些课外知识应由学生自己去查找,老师只要教会学生查找资料的方法就可以了,不用再把找到的资料念给学生听。这样做的好处是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找到的知识记得也牢。《新型电影》一文,介绍的是球幕电影,其实,由于科技的高速发展,现在已经有许多更新的电影诞生了,如果仅限于课文知识,势必已经落后了。

篇20:小学三年级语文《新型电影》原文及教案

教学要求:

1、知道球幕电影院的特殊构造和球幕电影的特点,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创造的精神。

2、读、写、默本课13个生字新词。重点理解“新型、反扣、飘拂、交错、围攻”等词。用“巨大”造句,听写指定的句子。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对指定的句子能读出正确的语气。

4、背诵课文第3、4、5节

教具准备:

幻灯片(课文插图)

教学时间:

3教时

第二课时

〔课时重点〕知道球幕电影的特点,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

〔突破口〕抓住关键句体会比较,知道球幕电影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球幕电影院是什么样的?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相关内容)

2、听写句子(自学本)

球幕电影是一种新型电影。它不仅有声有色,而且还有香味呢。

二、学习3—7节

(一)轻声读3—7节

1、思考:球幕电影的特点是什么?它与一般电影不同在什么地方?

仔细读读课文,用括号括出相关的语句,与一般电影加以比较说明,然后到小组里说一说。

2、反馈交流

(1)四周的银幕上出现彩色的画面,连天花板上也出现了朵朵飘浮的白云,成队的大雁从上面飞过。

(简介:四周天花板都有画面告诉我们球幕电影是整个半球形的内壁,它用多台放映机同时放映,构成一幅统一画面,所以称它为“球幕电影”,又称“全景电影”。)

板书:全景、图象逼真

A、“飘浮”是什么意思?说明了什么?

(课文中指在蓝天下的白云随风轻轻地移动,成队的大雁从上面飞过,说明天花板上出现的像真的天空,图象逼真,让人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B、齐读第三节

(2)小林觉得自己身前身后……洒落在自己身上。

(小林的感觉好似真的在森林一般。这是因为球幕电影中的镜头十分逼真,给人全新的感觉)

过渡:作者除了写视觉上感受到球幕电影的逼真外,球幕电影还有什么方面让读者感到逼真?

(3)飘来一阵阵苹果的香味。嘿这电影不仅有声有色,而且还有香味呢!(板书:有味)

(简介:在观看球幕电影时,随着银幕上出现的物品,电影院还散发相应的味道)

A、那么这香味是从哪里来的呢?

(原来电影院设有地下管道,通到每个座位下。银幕上出现什么实物时,电影院就用压缩机通过管道,把需要放出的气味送到每个人座位下)

B、指导朗读

(这句感叹句,要读出惊讶、赞叹的语气)

C、齐读

(4)大厅四周同时传出各种动物的叫喊声。

(球幕电影的音响逼真,使人感觉身临其境)

板书:音响逼真

过渡:球幕电影太逼真了,以至于小林也情不自禁地叫起来,一头撞在椅背上。

小虎见了,拉了一把,轻轻问……

出示句子:“唷,小林,你在干什么?”

指导朗读(这是一句问句,尾音上扬,读出惊讶、疑问的语气)

(二)说话练习

1、以“球幕电影是一种新型电影”为开头,说说它新在哪里?

2、齐读3—7节

三、作业

1、选择最喜欢的内容背诵。

2、向爸爸妈妈介绍球幕电影,并请父母把听到的内容记录在自学本上。

三年级语文《南辕北辙》的教案及原文赏析

部编版初中八年级语文下册《大雁归来》教案

高二上册第9课《劝学》语文教案

五年级下册语文《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教案

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9课《葡萄沟》教案

七年级语文下册《黄河颂》教案带原文

八年级上册《长江三峡》教案

小学五年级语文《颐和园》优质教案

五年级语文白杨教案

小学五年级语文《白杨》教案

三年级语文《西藏高原》原文及教案
《三年级语文《西藏高原》原文及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三年级语文《西藏高原》原文及教案(推荐20篇)】相关文章:

九年级语文学科复习教案七年级上 现代文2023-12-29

白杨小学语文课文教案2023-03-12

《白杨礼赞》教案设计22022-11-29

差异导学教学设计2023-10-18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023-09-15

五年级语文课文白杨教案2023-06-14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怀疑与学问》教案精选2024-01-15

六年级语文藏戏教案合集2023-08-15

五年级下册语文课文教案丝绸之路2022-04-30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藏戏》语文教案2022-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