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相似多边形》优秀教案

时间:2023-08-21 07:37:29 教案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初中数学《相似多边形》优秀教案(精选19篇)由网友“CosmicOwl”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初中数学《相似多边形》优秀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中数学《相似多边形》优秀教案

篇1:初中数学《相似多边形及其性质》教学教案

初中数学《相似多边形及其性质》教学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 相似三角形对应高的比,对应角的比,对应叫平分线的比和对应中线的比和相似比的关系。

② 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情感与态度

①相似三角形中对应线段的比和相似比的关系,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合作意识。

② 通过运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

重点与难点

重点:相似三角形中对应线段比值的推倒,运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相似三角形的性质的运用。

教学思考

通过例题的分析讲解,让学生感受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解决问题

在理解并掌握相似三角形对应高的比,对应角平分线的比和对应中线的比都等于相似比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解决现实问题的意识和应用能力

教学方法

引导启发式

课前准备

幻灯片

教学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

带领学生复习相似多边形的性质及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并提出疑问“在两个相似三角形中,是否只有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这个性质?”从而引导学生探究相似三角形的其他性质。

认真听课、思考、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

二、新课讲解

1、做一做

以实际问题做引例,初步让学生感知相似三角形对应高的比和相似比的关系。

钳工小王准备按照比例尺为3∶4的图纸制作三角形零件,图纸上的△ABC表示该零件的横断面△ABC,CD和CD分别是它们的高.

(1) , , 各等于多少?

(2)△ABC与△ABC相似吗?如果相似,请说明理由,并指出它们的相似比.

(3)请你在图4-38中再找出一对相似三角形.

(4) 等于多少?你是怎么做的?与同伴交流.

阅读课本材料,弄清题意,根据已有的经验积极思考,动手操作画图,在练习本上作答。

依次回答课本提出的4个问题并加以思考

2、议一议

根据上面的'引例让学生猜测,证明相似三角形对应高的比,对应角平分线的比和对应中线的比都等于相似比。

已知△ABC∽△ABC,△ABC与△ABC的相似比为k.

(1)如果CD和CD是它们的对应高,那么 等于多少?

(2)如果CD和CD是它们的对应角平分线,那么 等于多少?如果CD和CD是它们的对应中线呢?

学生经历观察,推证、讨论,交流后,独立回答。

3、教师归纳

总结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相似三角形对应高的比、对应角平分线的比和对应中线的比都等于相似比。

学生理解、熟记。

归纳、类比加深对相似性质的理解

三、课堂练习:

例题讲解,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解决一些问题。

如图所示,在等腰三角形ABC中,底边BC=60 cm,高AD=40 cm,四边形PQRS是正方形.

(1) △ASR与△ABC相似吗?为什么?

(2) 求正方形PQRS的边长.

阅读例题材料,弄懂题意,然后运用所学知识作答。写出解题过程.

四、探索活动:

如图,AD,AD分别是△ABC和△ABC的角平分线,且AB:AB=BD:BD=AD:AD,你认为△ABC∽△ABC吗?

针对此题,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展开小组讨论,充分交流后作答。

五、课时小结

指导学生结合本节课的知识点,对学习过程进行总结。

本节课主要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判定推导了相似三角形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对应高的比、对应角平分线的比和对应中线的比都等于相似比。

学生畅所欲言,谈学习的体会,遇到的困难以及获得的启发。

六、布置课后作业:

课后习题节选

独立完成作业。

板书设计

29.6相似多边形及其性质

一、1.做一做

2.议一议

3.例题讲解

二、课堂练习

三、课时小节

四、课后作业

篇2:初中数学优秀教案《多边形的内角和》

初中数学优秀教案《多边形的内角和》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掌握多边形的内角和的计算方法,并能用内角和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2.经历探索多边形内角和计算公式的过程,体会如何探索研究问题.

3.通过将多边形“分割”为三角形的过程体验,初步认识“转化”的数学思想.

【教学重点与教学难点】

1.重点: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

2.难点:多边形内角和的推导

3.关键:.多边形“分割”为三角形.

【教具准备】三角板、卡纸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揭示问题

1、在一次数学基础知识抢答赛中,老师出了这么一个问题,一个五边形的所有角相加等于多少度?一个学生马上能回答,你们能吗?

2、教具演示:将一个五边形沿对角线剪开,能分割成几个三角形?

你能说出五边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吗?(点题)意图:利用抢答问题和教具演示,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

二、探索研究学会新知

1、回顾旧知,引出问题:

(1)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_________.外角和等于____________

(2)长方形的内角和等于_____,正方形的内角和等于__________.

2、探索四边形的内角和:

(1)学生思考,同学讨论交流.

(2)学生叙述对四边形内角和的认识(第一二组通过测量相加,第三四组通过画对角线分成两个三角形.)回顾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内角和,使学生对新问题进行思考与猜想.以四边形的内角和作为探索多边形的突破口。

(3)引导学生用“分割法”探索四边形的内角和:

方法一:连接一条对角线,分成2个三角形:

180°+180°=360°

从简单的思维方式发散学生的想象力达到“分割”问题,并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教学步骤教学内容备注方法二:在四边形内部任取一点,与顶点连接组成4个三角形.

180°×4-360°=360°

3、探索多边形内角和的问题,提出阶梯式的问题:

你能尝试用上面的`方法一求出五边形的内角和吗?(第一二组)

你能尝试用上面的方法一求出六边形的内角和吗?(第三,四组)那么n边形呢?完成后填表:

n边形3456...n分成三角形的个数1234...n-2内角和...4、及时运用,掌握新知:

(1)一个八边形的内角和是_____________度

(2)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是720度,这个多边形是_____边形

(3)一个正五边形的每一个内角是________,那么正六边形的每个内角是_________

通过学生动手去用分割法求五(六)边形的内角和,从简单到复杂,从而归纳出n边形的内角和

三、点例透析

运用新知例题:想一想:如果一个四边形的一组对角互补,那么另一组对角有什么关系呢?

四、应用训练强化理解

4、第83页练习1和2多边形内角和定理的应用

五、知识回放

课堂小结提问方式: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

1多边形内角和公式

2多边形内角和计算是通过转化为三角形

六、作业练习

1、书面作业:

2、课外练习:

篇3:八年级数学“相似多边形的性质”试题

八年级数学“相似多边形的性质”试题

一、目标导航

1.相似三角形对应高的比,对应角平分线的比和对应中线的比都等于相似比;

2.相似多边形的周长比等于相似比,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

二、基础过关

1.若两个相似多边形面积比为,则它们的周长比是.

2.若△ABC∽△ABC,AB=4,BC=5,AC=6,△ABC的最大边长为15,那么它们的相似比是________,△ABC的周长是________.

3.两个相似三角形对应角平分线之比为1:4.则它们的周长比为,面积比为.

4.若DE为△ABC的中位线,且DE//BC,则△ADE与△ABC的面积比为.

5.两个相似三角形的相似比为2∶3,它们周长的差是25,那么较大三角形的周长

是________.

6.如图,在□ABCD中,延长AB到E,使BE=AB,延长CD到F,使DF=DC,EF交BC于G,交AD于H,则△BEG与△CFG的面积之比是________.

7.把一个三角形改做成和它相似的三角形,如果面积缩小到原来的倍,那么边长应缩小到原来的________倍.

8.如果两个相似三角形的面积比为9:25,而第一个三角形的周长为36,那么第二个三角形周长是.

三、能力提升

9.把一个矩形纸片ABCD沿AD和BC的中点连线EF对折,要使矩形AEFB与原矩形相似,则原矩形长与宽的比为

A.2∶1B.∶1C.∶1D.4∶1

10.在△ABC中,D、E分别是边AB、AC的中点,△ADE和四边形BCED的面积分别记为S1、S2,那么的值为()

A.B.C.D.

11.在Rt△ABC中,AD为斜边BC上的高,若S=3S,则AB∶AC等于()

A.1∶3B.1∶4C.1∶D.1∶2

12.顺次连结三角形三边的中点,所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对应高的比是()

A.1∶4B.1∶3C.1∶D.1∶2

13.如图,DF//EG//BC,AD=DE=EB,则面积比S:S:S等于()

A.1:1:2B.1:3:5C.1:2:3D.1:4:9

14.如图,若∠C=90,AD=DB,ED⊥AB,AB=20,AC=12,则四边形ADEC的面积为()

A.75B.58.5C.48D.37

15.在梯形ABCD中,AB//CD,若DB,AC交于点O,且△DCO的面积与△DCB的面积比为1:3,则△CDO与△ABO的面积比等于()

A.1:9B.1:7C.1:4D.1:5

16.如图,BE//CD,AB:BC=2:3,则=()

A.2:3B.4:15C.4:21D.4:17

17.如图,△ABC是一块锐角三角形余料,其中BC=12cm,高AD=8cm,现在要把它裁剪成一个正方形材料备用,使正方形的一边在BC上,其余两个顶点分别在AB、AC上,问这个正方形材料的边长是多少?

18.如图,在△ABC中,DE//BC,EF//AB,已知△ADE和△EFC的面积分别是4cm和9cm,求△ABC的面积.

19.正方形ABCD中,E是AC上一点,EF⊥AB,EG⊥AD,AB=6,AE:EC=2:1.求四边形AFEG的面积.

20.如图,□ABCD中,M为BC中点,AN=3MN,BN的延长线交AC于E,交CD于F.⑴求AE:EC的值;⑵当S=9时,求S.

21.如图,△ABC中,AB=4,D在AB边上移动(不与A,B重合),DE//BC交AC于E,连结CD,设,.⑴当D为AB中点时,求的值;

⑵若AD=,,求关于的函数关系式及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四、聚沙成塔

22.如图,梯形ABCD中,AD//BC,CE平分∠BCD,且CE⊥AB于E,,=14cm.求四边形ADCE的面积.

23.△ABC中,AB=AC=10,BC=12,动点D在边AB上,DE⊥AB,点E在BC上,点F在边AC上,且∠DEF=∠B,当点D在AB上运动时,⑴可能等于的二倍吗?若可能,请求出BD的长;若不可能,请说明理由.⑵可能等于的四倍吗?若可能,请求出BD的长;若不可能,请说明理由.

24.在Rt△ABC中,∠C=90,AC=3,BC=4,点E在直角边AC上(点E与A,C两点均不重合),点F在斜边AB上(点F与A,B均不重合).⑴若EF平分Rt△ABC周长,设AE的.长为,试用含的代数式表示△AEF的面积;⑵是否存在线段EF将Rt△ABC的周长和面积同时平分?若存在,求出此时AE的长;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25.如图,在△ABC中,DE//BC,在AB上取一点F,使.

求证:AD=ABBF.

26.某生活小区的居民筹集资金1600元,计划在一块上、下底分别为10米,20米的梯形空地上种植花木如图①,⑴他们在△AMD和△BMC地带上种植太阳花,单价为8元/㎡,当△AMD地带种满花后(图中阴影部分)共花了160元,请计算种满△BMC地带所需费用.⑵若其余地带要种的有玫瑰和茉莉两种花木可供选择,单价分别为12元/㎡和10元/㎡,应选择哪种花木,刚好用完所筹集的资金.⑶若梯形ABCD为等腰梯形,面积不变(如图②)请你设计一种花坛图案,即在梯形内找到一点P,使得△APB≌△DPC,且S=S,并说明你的理由.

27.将正方形ABCD折叠,使顶点A与CD边上的点M重合,折线交AD于E,交BC于F,边AB折叠后与BC交于点G,⑴如果M为CD的中点,求证:DE∶DM∶EM=3∶4∶5.⑵如果M为CD上任一点,设AB=2a,问△CMG的周长是否与点M的位置有关?若有关,请把△CMG的周长用含DM的长x(即DM=x)的代数式表示;若无关,请说明理由.

28.如图,已知△ABC中,AB=5,BC=3,AC=4,PQ∥AB,P点在AC上(与A、C不重合),Q在BC上.

⑴当△PQC的面积与四边形PABQ的面积相等时,求CP的长.

⑵当△PQC的周长与四边形PABQ的周长相等时,求CP的长.

⑶试问:在AB上是否存在一点M,使得△PQM为等腰直角三角形,若不存在,请简要说明理由;若存在,请求出PQ的长.

29.已知,如图,在△ABC中,D是BC的中点,且AD=AC,DE⊥BC交AB于点E,EC与AD相交于点F.⑴求证:△ABC∽△FCD;⑵若S=5,BC=10,求DE的长.

30.如图,已知,在△ABC中,BA=BC=20㎝,AC=30㎝,点P从A点出发,沿AB以4㎝/s的速度向点B运动;同时点Q从C点出发,沿CA以3㎝/s的速度向A点运动,设运动时间为x,

⑴当x为何值时,PQ∥BC;

⑵当=1:3时,求的值;

⑶△APQ能否与△CQB相似,若能,求出AP的长,若不能,请说明理由.

31.如图,△ABC中,D为AC上一点,CD=2DA,∠BAC=45°,∠BDC=60°,CE⊥BD于E,连结AE.

⑴写出图中所有相等的线段,并加以说明;

⑵图中有无相似三角形,若有,请写出一对,若没有,请说明理由;

⑶求△BEC与△BEA的面积之比.

4.8相似多边形的性质

1.2:3;2.2:5,37.5;3.1:4,1:16;4.1:4;5.75;6.1:16;7.;8.60;9.C;10.C;11.C;12.D;13.B;14.B;15.C;16.B;17.4.8cm;18.25;19.16;20.⑴提示:延长AD,BF交于G.AE:EC=3:2.⑵4.

21.⑴S:S=1:4.⑵(0<<4).22.提示:延长BA,CD交于点F.面积=.23.⑴可能,此时BD=.⑵不可能,当S的面积最大时,两面积之比=<4.

24.⑴S=.⑵存在.AE=.

25.略.

26.⑴640元.⑵选种茉莉花.⑶略.

27.⑴利用勾股定理问题即可解决.⑵答:无关.利用△MCG∽△MDE的周长比等于相似比可求得△MCG的面积=4.

28.⑴CP=2.⑵CP=.⑶分两种情况①PQ=,②PQ=.

29.提示:作△ABC的高AG.⑴略.⑵DE=.

30.⑴=s.⑵2:9.⑶AP=或20.

31.⑴DE=AD,AE=BE=CE.⑵有:△ADE∽△ACE或△BCD∽△ABC.⑶2:1.

篇4:初中相似三角形教案

一、学生知识状况分析

学生的知识技能基础:

在七年级的学习中,学生通过观察、测量、画图 、拼摆 等数学活动, 体会了全等三角形中“对应关系”的重要作用。上一节课“相似多边形”的学习,使学生在探索相似形本质特征的过程中,发展了有条理地思考与表达,归纳,反思,交流等能力。

学生活动经验基础:

上述学习经历为学生继续探究“相似三角形”积累了丰富的活动经验和知识基础。

二、教学任务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分析:

.《相似三角形》在本章中承上启下,

. 体现了从一般到特殊的数学思想;

. 是学生今后学习的基础;

. 是解决生活中许多实际问题的常用数学模型.

即相似三角形的知识是在全等三角形知识的基础上的拓广和发展,相似三角形承接全等三角形,从特殊的相等到一般的成比例予以深化,学好相似三角形的知识,为今后进一步学习探索三角形相似的条件、三角函数及与此有关的比例线段等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重点:

相似三角形定义的理解和认识。

(三)教学难点:

1..相似三角形的定义所揭示的本质属性的理解和应用;

2..例2后想一想中“渗透三角形相似与平行的内在联系”是本节课的第二个难点。

(四)教法与学法分析:

本节课将借助生活实际和图形变换创设宽松的学习环境; 并利用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直观、形象,体现数学的趣味性。

学生则通过观察类比、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完成本节课的学习。

(五)教法建议

1.从知识的逻辑体系出发,在知识的引入时可考虑先复习相似形的概念,在探索归纳给出相似三角形的概念

2.在知识的引入上,可以从生活实例的角度出发,在生活中找几个相似三角形的例子,在此基础上给出相似三角形的概念

3.在知识的引入上,还可以从知 识的建构模式入手,给出几组图形,告诉学生这几组图形都是相似三角形,由学生研究这些图形的边角关系,从而得到对相似三角形的本质认识

4.在相似三角形概念的巩固中,应注意反例的作用,要适当给出或由学生举出不是相似三角形的例子来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5.在概念的理解过程中,要注意给出不同层次的图形,要求学生从中找出相似三角形,既增加学生的参与又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6.在本节内容中对应边及对应角的寻找学生常常出现混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设计由浅入深的一系列题组由学生寻找其中的对应边或对应角,并说明根据,有利于知识的掌握

(六)教学目标分析:

通过一些具体问题的情境设置、观察类比、动手操作;让学生积极思考、充分参与、合作探究;深化对相似三角形定义的理解和认识.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应用能力,建模意识,空间观念等,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和态度。

教学目标:

1知识与 技能

(1). 掌握相似三角形的定义、表示法,并能根据定义判断两个三角形是否相似。

(2). 能根据相似比进行计算,训练学生判断能力及对数学定义的运用能力。

2 过程与方法

(1). 领会教学活动中的类比思想,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2). 经过本节的学习,培养学生通过类比得到新知识的能力,掌握相似三角形

的定义及表示法,会运用相似比解决相似三角形的边长问题。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经历相似多边形有关概念的类比,渗透类比的数学思想,并领会特殊与

一般的关系。

(2). 深化对相似三角形定义的理解和认识.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应用能力,建模意识,空间观念等,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和态度。

三、教学过程分析

本节课共设计了五个环节:

1情景引入 归纳定义

2 运用定义 解决问题

3 加深理解 探索规律

4 回顾反思 课堂小结

5.布置作业

篇5:初中相似三角形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相似比的概念,掌握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定理1.

能力目标:

2.进一步培养学生类比的数学思想.

情感目标:

3.通过学习,养成严谨科学的学习品质

二、教学重点、难点、疑点及解析

1.重点是性质定理的应用.

2.难点是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有关知识的综合运用.

3.疑点是要向学生讲清什么是对应高、对应中线、对应角平分线,它不是一个三角形中两条高、中线、角平分线的比等于相似比.另外,在定理的证明过程中,要向学生讲清由已知两三角形相似(性质)去证另外两个三角形相似(判定)的思维过程,即相似三角形性质与判定的综合运用.

三、教学方法

新授课.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1.三角形中三种主要线段是什么?

2.到目前为止,我们学习了相似三角形的哪些性质?

3.什么叫相似比?

(二)讲解新课

根据相似三角形的定义,我们已经学习了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下面我们研究相似三角形的其他性质(见图5-45,图5-46,图5-47).建议让学生类比“全等三角形的对应高、对应中线、对应角平分线相等”来得出性质定理1.

性质定理1:相似三角形对应高的比,对应中线的比和对应角平分线的比都等于相似比.

∵△ABC∽△ABC,

ADBC,ADBC,

教师启发学生自己写出“已知、求证”,然后教师分析证题思路,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在寻找判定两三角形相似所欠缺的条件时,是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得到的,这种综合运用相似三角形判定与性质的思维方法要向学生讲清楚,而证明过程可由学生自己完成.

分析示意图:结论∽(欠缺条件)∽(已知)

∵ △ABC∽△ABC,

BM=MC,BM=MC,

∵ △ABC∽△ABC,

2,4,

以上两种情况的证明可由学生完成.

小结:

本节主要学习了性质定理1的证明,重点掌握综合运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的思维方法.

(三)练习

课后练习节选

(四)作业

同步练习

篇6:初中数学知识点相似图形

初中数学知识点相似图形

一、线段的比

※1、如果选用同一个长度单位量得两条线段AB,CD的长度分别是m、n,那么就说这两条线段的比AB:CD=m:n,或写成.

※2、四条线段a、b、c、d中,如果a与b的比等于c与d的比,即,那么这四条线段a、b、c、d叫做成比例线段,简称比例线段.

※3、注意点:

①a:b=k,说明a是b的k倍;

②由于线段a、b的长度都是正数,所以k是正数;

③比与所选线段的长度单位无关,求出时两条线段的长度单位要一致;

④除了a=b之外,a:b≠b:a,与互为倒数;

⑤比例的基本性质:若,则ad=bc;若ad=bc,则

二、黄金分割

※1、如图1,点C把线段AB分成两条线段AC和BC,如果,那么称线段AB被点C黄金分割,点C叫做线段AB的黄金分割点,AC与AB的比叫做黄金比.

※2、黄金分割点是最优美、最令人赏心悦目的点.

四、相似多边形

¤1、一般地,形状相同的图形称为相似图形.

※2、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的两个多边形叫做相似多边形.相似多边形对应边的比叫做相似比.

五、相似三角形

※1、在相似多边形中,最为简简单的就是相似三角形.

※2.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的三角形叫做相似三角形.相似三角形对应边的比叫做相似比.

※3、全等三角形是相似三角的特例,这时相似比等于1.注意:证两个相似三角形,与证两个全等三角形一样,应把表示对应顶点的字母写在对应的位置上.

※4、相似三角形对应高的比,对应中线的比与对应角平分线的比都等于相似比.

※5、相似三角形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

※6、相似三角形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

六、探索三角形相似的条件

※1、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

一般三角形直角三角形

基本定理:平行于三角形的一边且和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相交的直线,所截得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

①两角对应相等;

②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

③三边对应成比例.①一个锐角对应相等;

②两条边对应成比例:

a.两直角边对应成比例;

b.斜边和一直角边对应成比例.

※2、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三条平行线截两条直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

※3、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与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相交,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

八、相似的多边形的性质

※相似多边形的周长等于相似比;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

九、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1.如果两个图形不仅是相似图形,而且每组对应点所在的直线都经过同一点,那么这样的两个图形叫做位似图形;这个点叫做位似中心;这时的相似比又称为位似比.

※2.位似图形上任意一对对应点到位似中心的距离之比等于位似比.

◎3.位似变换:

①变换后的图形,不仅与原图相似,而且对应顶点的连线相交于一点,并且对应点到这一交点的距离成比例.像这种特殊的相似变换叫做位似变换.这个交点叫做位似中心.

②一个图形经过位似变换后得到另一个图形,这两个图形就叫做位似形.

③利用位似的方法,可以把一个图形放大或缩小.

提高数学思维的方法

转化思维

转化思维,既是一种方法,也是一种思维。转化思维,是指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遇到障碍时,通过改变问题的方向,从不同的角度,把问题由一种形式转换成另一种形式,寻求最佳方法,使问题变得更简单、清晰。

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是指以新颖独创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通过这种思维能突破常规思维的界限,以超常规甚至反常规的方法、视角去思考问题,得出与众不同的解

要培养质疑的习惯

在家庭教育中,家长要经常引导孩子主动提问,学会质疑、反省,并逐步养成习惯。

在孩子放学回家后,让孩子回顾当天所学的知识:老师如何讲解的,同学是如何回答的?当孩子回答出来之后,接着追问:“为什么?”“你是怎样想的?”启发孩子讲出思维的过程并尽量让他自己作出评价。

有时,可以故意制造一些错误让孩子去发现、评价、思考。通过这样的训练,孩子会在思维上逐步形成独立见解,养成一种质疑的习惯。

建立错题本,培养正确的思维习惯

每上第一次课,我所讲的课程内容都和学生的错题有关。我通常把试卷中的错题摘抄出几个典型题,作为课堂的例题再讲一遍。而学生的反应,或是像没有见过,或是对题目非常熟悉,但没有思路。

这些现象的发生,都是学生没有及时总结的原因。所以第一次课后我都建议我的学生做一个错题本,像写日记一样,记录下自己的错题和感想。

初中数学最简二次根式知识点

若二次根式满足:被开方数的因数是整数,因式是整式;被开方数中不含能开得尽方的因数或因式,这样的二次根式叫做最简二次根式。

化二次根式为最简二次根式的方法和步骤:

(1)如果被开方数是分数(包括小数)或分式,先利用商的算数平方根的性质把它写成分式的形式,然后利用分母有理化进行化简。

(2)如果被开方数是整数或整式,先将他们分解因数或因式,然后把能开得尽方的因数或因式开出来。

篇7:初中数学优秀教案精选

初中数学正弦和余弦教案设计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使学生知道当直角三角形的锐角固定时,它的对边、邻边与斜边的比值也都固定这一事实.

(二)能力训练点

逐步培养学生会观察、比较、分析、概括等逻辑思维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引导学生探索、发现,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精神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使学生知道当锐角固定时,它的对边、邻边与斜边的比值也是固定的这一事实.

2.难点:学生很难想到对任意锐角,它的对边、邻边与斜边的比值也是固定的事实,关键在于教师引导学生比较、分析,得出结论.

三、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1.如图6-1,长5米的梯子架在高为3米的墙上,则A、B间距离为多少米?

2.长5米的梯子以倾斜角∠CAB为30°靠在墙上,则A、B间的距离为多少?

3.若长5米的梯子以倾斜角40°架在墙上,则A、B间距离为多少?

4.若长5米的梯子靠在墙上,使A、B间距为2米,则倾斜角∠CAB为多少度?

前两个问题学生很容易回答.这两个问题的设计主要是引起学生的回忆,并使学生意识到,本章要用到这些知识.但后两个问题的设计却使学生感到疑惑,这对初三年级这些好奇、好胜的学生来说,起到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的作用.同时使学生对本章所要学习的内容的特点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有些问题单靠勾股定理或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和等腰直角三角形的知识是不能解决的,解决这类问题,关键在于找到一种新方法,求出一条边或一个未知锐角,只要做到这一点,有关直角三角形的其他未知边角就可用学过的知识全部求出来.

通过四个例子引出课题.

(二)整体感知

1.请每一位同学拿出自己的三角板,分别测量并计算30°、45°、60°角的对边、邻边与斜边的比值.

学生很快便会回答结果:无论三角尺大小如何,其比值是一个固定的值.程度较好的学生还会想到,以后在这些特殊直角三角形中,只要知道其中一边长,就可求出其他未知边的长.

2.请同学画一个含40°角的直角三角形,并测量、计算40°角的对边、邻边与斜边的比值,学生又高兴地发现,不论三角形大小如何,所求的比值是固定的.大部分学生可能会想到,当锐角取其他固定值时,其对边、邻边与斜边的比值也是固定的吗?

这样做,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同时,也使学生对本节课要研究的知识有了整体感知,唤起学生的求知欲,大胆地探索新知.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通过动手实验,学生会猜想到“无论直角三角形的锐角为何值,它的对边、邻边与斜边的比值总是固定不变的”.但是怎样证明这个命题呢?学生这时的思维很活跃.对于这个问题,部分学生可能能解决它.因此教师此时应让学生展开讨论,独立完成.

2.学生经过研究,也许能解决这个问题.若不能解决,教师可适当引导:

若一组直角三角形有一个锐角相等,可以把其

顶点A1,A2,A3重合在一起,记作A,并使直角边AC1,AC2,AC3……落在同一条直线上,则斜边AB1,AB2,AB3……落在另一条直线上.这样同学们能解决这个问题吗?引导学生独立证明:易知,B1C1∥B2C2∥B3C3……,∴△AB1C1∽△AB2C2∽△AB3C3∽……,∴

形中,∠A的对边、邻边与斜边的比值,是一个固定值.

通过引导,使学生自己独立掌握了重点,达到知识教学目标,同时培养学生能力,进行了德育渗透.

而前面导课中动手实验的设计,实际上为突破难点而设计.这一设计同时起到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作用.

练习题为 作了孕伏同时使学生知道任意锐角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都能求出来.

(四)总结与扩展

1.引导学生作知识总结:本节课在复习勾股定理及含30°角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基础上,通过动手实验、证明,我们发现,只要直角三角形的锐角固定,它的对边、邻边与斜边的比值也是固定的.

教师可适当补充:本节课经过同学们自己动手实验,大胆猜测和积极思考,我们发现了一个新的结论,相信大家的逻辑思维能力又有所提高,希望大家发扬这种创新精神,变被动学知识为主动发现问题,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

2.扩展:当锐角为30°时,它的对边与斜边比值我们知道.今天我们又发现,锐角任意时,它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也是固定的.如果知道这个比值,已知一边求其他未知边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看来这个比值很重要,下节课我们就着重研究这个“比值”,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提前预习一下.通过这种扩展,不仅对正、余弦概念有了初步印象,同时又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四、布置作业

本节课内容较少,而且是为正、余弦概念打基础的,因此课后应要求学生预习正余弦概念.

初中数学优秀有理数的乘法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有理数乘法的意义,掌握有理数乘法法则中的符号法则和绝对值运算法则,并初步理解有理数乘法法则的合理性;

2.能根据有理数乘法法则熟练地进行有理数乘法运算,使学生掌握多个有理数相乘的积的符号法则;

3.三个或三个以上不等于0的有理数相乘时,能正确应用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简化运算过程;

4.通过有理数乘法法则及运算律在乘法运算中的运用,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5.本节课通过行程问题说明法则的合理性,让学生感知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

教学建议

(一)重点、难点分析

本节的教学重点是能够熟练进行运算。依据法则和运算律灵活进行有理数乘法运算是进一步学习除法运算和乘方运算的基础。运算和加法运算一样,都包括符号判定与绝对值运算两个步骤。因数不包含0的乘法运算中积的符号取决于因数中所含负号的个数。当负号的个数为奇数时,积的符号为负号;当负号的个数为偶数时,积的符号为正数。积的绝对值是各个因数的绝对值的积。运用乘法交换律恰当的结合因数可以简化运算过程。

本节的难点是对法则的理解。法则中的“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只是针对两个因数相乘的情况而言的。乘法法则给出了判定积的符号和积的绝对值的方法。即两个因数符号相同,积的符号是正号;两个因数符号不同,积的符号是负号。积的绝对值是这两个因数的绝对值的积。

(二)知识结构

(三)教法建议

1.有理数乘法法则,实际上是一种规定。行程问题是为了了解这种规定的合理性。

2.两数相乘时,确定符号的依据是“同号得正,异号得负”.绝对值相乘也就是小学学过的算术乘法.

3.基础较差的同学,要注意乘法求积的符号法则与加法求和的符号法则的区别。

4.几个数相乘,如果有一个因数为0,那么积就等于0.反之,如果积为0,那么,至少有一个因数为0.

5.小学学过的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对有理数乘法仍适用,需注意的是这里的字母a、b、c既可以是正有理数、0,也可以是负有理数。

6.如果因数是带分数,一般要将它化为假分数,以便于约分。

教学设计示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了解意义基础上,理解有理数乘法法则,并初步理解有理数乘法法则的合理性;

2.通过运算,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3.通过教材给出的行程问题,认识数学来源于实践并反作用于实践。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依据法则,熟练进行运算;

难点:有理数乘法法则的理解.

课堂教学过程 设计

一、从学生原有认知结构提出问题

1.计算(-2)+(-2)+(-2).

2.有理数包括哪些数?小学学习四则运算是在有理数的什么范围中进行的?(非负数)

3.有理数加减运算中,关键问题是什么?和小学运算中最主要的不同点是什么?(符号问题)

4.根据有理数加减运算中引出的新问题主要是负数加减,运算的关键是确定符号问题,你能不能猜出在有理数乘法以及以后学习的除法中将引出的新内容以及关键问题是什么?(负数问题,符号的确定)

二、师生共同研究有理数乘法法则

问题1 水库的水位每小时上升3厘米,2小时上升了多少厘米?

解:3×2=6(厘米) ①

答:上升了6厘米.

问题2 水库的水位平均每小时下降3厘米,2小时上升多少厘米?

解:-3×2=-6(厘米) ②

答:上升-6厘米(即下降6厘米).

引导学生比较①,②得出:

把一个因数换成它的相反数,所得的积是原来的积的相反数.

这是一条很重要的结论,应用此结论,3×(-2)=?(-3)×(-2)=?(学生答)

把3×(-2)和①式对比,这里把一个因数“2”换成了它的相反数“-2”,所得的积应是原来的积“6”的相反数“-6”,即3×(-2)=-6.

把(-3)×(-2)和②式对比,这里把一个因数“2”换成了它的相反数“-2”,所得的积应是原来的积“-6”的相反数“6”,即(-3)×(-2)=6.

此外,(-3)×0=0.

综合上面各种情况,引导学生自己归纳出有理数乘法的法则:

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

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

四、小结

今天主要学习了有理数乘法法则,大家要牢记,两个负数相乘得正数,简单地说:“负负得正”.

五、作业

初中数学角平分线的性质教案范文

(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不利用工具,请你将一张用纸片做的角分成两个相等的角。你有什么办法?

如果前面活动中的纸片换成木板、钢板等没法折的角,又该怎么办呢?

设计目的:能聚拢学生的思维为新课的开展创造了良好的教学氛围。

(二)合作交流 探究新知

(活动一)探究角平分仪的原理。具体过程如下:

播放奥巴马访问我国的录像资料------引出雨伞-----观察它的截面图,使学生认清其 中的边角关系-----引出角平分线;并且运用几何画板对伞的开合进行动态演示,让学生直观感受伞面形成的角与主杆的关系-----让学生设计制作角平分仪;并利用以前所学的知识寻找理论上的依据,说明这个仪器的制作原理。

设计目的:用生活中的实例感知。以最近大事作引入点,以最常见的事物为载体,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认识到数学的价值。其中设计制作角平分仪,可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成就感以及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很轻松的完成活动二。

(活动二)通过上述探究,能否总结出尺规作已知角的平分线的一般方法.自己动手做做看.然后与同伴交流操作心得.

分小组完成这项活动,教师可参与到学生活动中,及时发现问题,给予启发和指导,使讲评更具有针对性。

讨论结果展示: 教师根据学生的叙述,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作已知角的平分线的方法:

已知:∠AO B.

求作:∠AOB的平分线.

作法:

(1)以O为圆心,适当长为半径作弧,分别交OA、OB于M、N.

(2)分别以M、N为圆心,大于1/2MN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在∠AOB内部交于点C.

(3)作射线OC,射线OC即为所求.

设计目的:使学生能更直观地理解画法,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议一议:

1.在上面作法的第二步中,去掉“大于 MN的长”这个条件行吗?

2.第二步中所作的两弧交点一定在∠AOB的内部吗?

设计这两个问题的目的在于加深对角的平分线的作法的理解,培养数学严密性的良好学习习惯。

学生讨论结果总结:

1.去掉“大于 MN的长”这个条件,所作的两弧可能没有交点,所以就找不到角的平分线.

2.若分别以M、N为圆心,大于 MN的长为半径画两弧,两弧的交点可能在∠AOB的内部,也可能在∠AOB的外部,而我们要找的是∠AOB内部的交点,否则两弧交点与顶点连线得到的射线就不是∠AOB的平分线了.

3.角的平分线是一条射线.它不是线段,也不是直线,所以第二步中的两个限制缺一不可.

4.这种作法的可行性可以通过全等三角形来证明.

(活动三)探究角平分线的性质

思考:已知一角及其角平分线添加辅助线构成全等三角形;构成全等的直角三角形。这样的三角形有多少对?

这样设计的目的是加深对全等的认识。

篇8:初中数学优秀教案

2.7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一、教材内容及设置依据

【教材内容】本节教材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对有理数加法、减法的运算的回顾,学习包括分数和小数的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理解其方法;应用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设置依据】教材内容的确定主要根据知识的社会作用性、教育性原则(对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数学能力,以及形成辨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重要作用)、后继教育原则(为进一步深造、参加实际工作和适应日常生活准备条件)、可接受性原则(即考虑学生的认识水平、接受能力、生理心理特征,又要着眼于学生的不断发展);还要与现实生活、科技发展相适应,逐步深透现代教学思想。

二、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内容是在学习了有理数的加法、有理数的减法的基础上学习的,是前面知识的延伸和加强,同时又是后面所要学习的有理数的乘法、除法及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的基础,

特别是减法可以转化为加法为后面的除法可以转化为乘法的学习提供了

类比依据。也为后面学习代数式的合并同类项及有关的恒等变形奠定了基础,因此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三、对重点、难点的处理

【对重点的处理】本节的重点是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及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为了突出重点,教师应尽量从实际问题引入、应尽可能的在课堂上创设具体教学情境,注重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运算的方法。同时我们也可以根据学生的接受情况和每节课的具体情况,尽可能的把每节课的“课堂练习”和“习题”的内容划分成不同的板块,如:1、知识巩固型 2、实际应用型 3、方法多变型 4、知识拓展型等。

【对难点的处理】对于难点的处理,因为新教材“强调要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和时间”,因此教学时我们应尽量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或用“已知”去解决“未知”的思想引导学生,鼓励学生大胆的猜测、交流,充分的探索。同时淡化形式,突出实质(不出现代数和的定义,只是让学生理解有理数的加减运算可以统一成加法以及加法运算可以写成省略括号及前面加号的形式,重点是让学生通过具体情境对“代数和”加以体会)

四、关于教学方法的选用

根据本节课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水平,本节课可采用的方法:

1、情境体验:通过教师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融会到课堂中去,产生共鸣,激发兴趣,鼓励学生观察、分析、探索,加深其对本节内容的理解,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引导发现法:它符合辩证唯物主义中内因与外因相互作用的观点,符合教学论中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巩固性、可接受性、教学与发展相结合、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地位相统一等原则。引导发现法的关键是通过教师的引导启发,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3、小组合作、探究讨论:通过合作讨论,使学生形成一个“学习共同体”,在这个共同体内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和观念,共同体验成功的喜悦,使学生体会到集体的力量,形成合作的意识,产生合作的愿望。

五、关于学法的指导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教o学生知识的同时,要教给他们好的学习方法,让他们“会学习”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在提出问题后,要鼓励学生分析、探索、讨论,确定出问题解决的办法。通过小组探究交流,得到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开拓了思路,培养了思维能力。同时意识到:数学是生活实际中的数学、大自然中的数学,萌生了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愿望。

六、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程序:

一、复习铺垫:

首先利用多媒体出示一组有关有理数的加法、减法的题目,让学生进行速算比赛,看谁做的又对又快。

1、45+(-23) 2、9-(-5)

3、-28-(-37)4、(-13 )+0

5、(-29)+(-31) 6、(-16)-(-12)-24-(-18) 7、1.6-(-1.2)-2.5 8、(-42)+57+(-84)+(-23)

从四排学生中个推选一名学生代表板演6、7、8、题。

通过比赛的方式,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迎合了学生好胜的心理,激起了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激发了学习的兴趣。

然后教师与学生一起对题目进行评判,对优胜的学生进行表扬,对其他学生加以鼓励,使他们意识到“胜败乃兵家常事”,关键要有信心,要有高昂的斗志。通过练习,学生已在不知不觉中复习了有理数的加法、减法法则,特别是减法法则,加深了印象,这符合教学论中的巩固性原则,为后面学习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奠定了基础。

二、新知探索:

1、出示引例1: 一架飞机作特技表演,起飞后的高度变化如下表: 高度变化 记作

上升4.5千米 +4.5千米

下降3.2千米 -3.2千米

上升1.1千米 +1.1千米

下降1.4千米 -1.4千米

此时飞机比起飞点高了多少米?

让学生分组探究讨论,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不难得出两种算法:

① 4.5+(-3.2)+1.1+(-1.4) ②4.5-3.2+1.1-1.4

=1.3+1.1+(-1.4) =1.3+1.1-1.4

=2.4+(-1.4) =2.4-1.4

=1千米 =1千米

教师随之提出问题:比较以上两种算法,你发现了什么?通过学生的合作讨论、教师的引导、规纳、总结可得出:加减法混合运算可以统一成加法;加法运算可以写成省略括号及前面加号的形式。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到“代数和“的含义。这里不要求出现“代数和”的名称。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讨论,让每一个学

篇9:初中数学优秀教案

《平移》教学设计说明

湖南广益实验中学李智敏

一、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教科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

5.4平移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掌握平移的概念,发现并归纳平移的性质,学会利用平移绘制某些特殊的图案.

过程与方法目标:

经历操作、探究、归纳和总结平移性质的过程,感受数学知识的发生和发展,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体会从数学的角度理解问题,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的水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感受数学充满了探索性与创造性,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并培养学生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习近平移的有关定义及平移的性质.

难点:1、对平移的两要素的理解;2、如何运用平移的性质解决问题.

四、学情分析

对于理解掌握平移的概念及性质,学生要对生活中的平移现象有一些感性的认识,同时必须具有线段相等及平行线的判定等知识储备.七年级的孩子正处于思维活跃,模仿能力强,对新知事物满怀探求欲望的阶段,同时他们也具备了一定的学习能力,在老师的指导下,能针对某一问题展开讨论并归纳总结.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景 感知平移

活动一 观看:李老师的生活片段(视频)

片段一 开窗户

片段二 开抽屉

片段三 开车

片段四 乘坐电梯

看完后,我将引导学生仔细分析从中抽象出的平面图形的变换,提出问题:“在刚才的过程中,图形是怎么移动的呢?”

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不难得出:“图形是沿着一条直线移动的”.

【设计意图】

1.以老师的生活片段作为引入,可以在最短时间内激发学生的兴趣,引起学生的高度注意力,进入情景,感受生活中的平移.

2. 渗透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思想.

二、动手操作 探究平移

活动二 观看下列美丽的图案,并回答问题.

(1)这些图形有什么共同特点?

(2)能否根据其中一部分绘制整个图案?

在老师用动画演示的启发下,经过同学们的热烈讨论,大家将达成共识:

“可以将其中的一部分沿一条直线移动,得出若干个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的图形,组合成图案”.

活动三 指导学生用平移的方法绘制图案

请大家试试看!在一张白纸上划一条直线,将手中的硬纸板图形沿着这条直线移动,并把每一次移动后的图形画下来!

我先在黑板上演示,然后学生动手作图,完成后用实物投影仪展示部分同学的作品,并告诉学生:“我们刚才做的就是将图形进行平移”.

【设计意图】

让学生感受到通过平移可以创造生活中的美,并进一步加深对平移的印象:

“一个图形的整体沿一条直线移动”.

三、合作交流 学习习近平移

1.平移的定义: 将一个图形沿某一直线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图形的这种移动叫做平移变换,简称平移

.

接着我将引导学生关注定义中包含平移的两要素:方向和距离.

对应点的定义:

新图形中的每一点,都是由原图形中的某一点移动后得到的,这两个点是对应点.

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观察多媒体再一次演示平移,学生很容易得出平移的第一条性质:

(1)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只改变图形的位置.

接着,我要求学生观察课本P28图中A、B、C点与它们的对应点的连线,并提问:“这些线段有怎样的数量关系和位置关系呢?”

在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对线段大小的比较和平行线的判定的方法.在这里他们可以使用刻度尺、量角器、圆规等工具,通过度量线段、画截线和比较角的大小等方法,探究出平移的第二条性质:

(2)连接对应点的线段平行且相等.

【设计意图】

在了解平移定义的基础上,通过观察猜想、动手操作、合作交流,让学生自主探讨出平移的性质,既培养了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协作意识,又有利于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四、师生互动 应用平移

1、请大家举出生活中平移的现象

【设计意图】

让学生在寻找身边的平移的过程中,进一步认识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激发他们学好数学,将来更好地让“数学服务于生活”.

2、例题1.

(1)平移改变的是图形的( )

B

A.位置B.大小 C.形状 D.位置、大小和形状

(2)在平移变换中,连接对应点的线段( )

A .平行不相等 B. 相等不平C.平行且相等 D. 既不平行,又不相等

(3)经过平移,图形上每个点都沿同一个方向移动了一段距离,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 不同的点移动的距离不同 B. 既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C. 不同的点移动的距离相同 D. 无法确定

【设计意图】

为了学生加深对平移性质的理解,突破了重、难点.

例题2.下列变换中可能属于平移的有哪些?

C A B

【设计意图】 D E

强调平移“是图形沿一条直线运动”,让学生意识到“不符合平移性质的不是平移”,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

3、练习:

(1)下图中,每个方格的边长为一个单位长度,左边的小船是右边的小船向平移 单位长度后得到的;

(2)请找出A、B、C的对应点A′、B′、C′;

(3)请找出与线段AA′相等且平行的两条线段,它们的长度是多少?

【设计意图】

练习题的设计,是为了巩固对平移两要素与性质的理解和掌握,实现重、难点的落实,

并为下一步“平移作图和用坐标表示平移”的学习作好铺垫.

五、小结拓展回味平移

1. 欣赏与回味(一)

用同样的基本图形绘制的图案,其效果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异呢?”

【设计意图】

通过对图形欣赏和对比,让学生体会到:用同样一个基本图形,如果平移的方向不同或平移的距离不一样,将会产生出不同的视觉效果,从而加深对平移的两要素的理解.

欣赏与回味(二)

【设计意图】

通过观察多媒体绘制这幅图片的过程,让学生感受到用一个基本图形通过不同的平移可以构造出生活中的美,激发学生运用平移设计图案的兴趣.

2. 请大家谈谈这节课的收获!

――平移的定义―平移的两要素

――平移的性质

篇10:初中数学优秀教案

教学目标

(一)教学知识点

1.利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2.训练用配方法解题的技能.

(二)能力训练要求

1.经历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体会一元二次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中数量关系的一个有效数学模型,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

2.能根据具体问题的实际意义检验结果的合理性.

3.进一步训练利用配方法解题的技能.

通过学生创设解决问题的方案,来培养其数学的应用意识和能力,进而拓宽他们的思维空间,来激发其学习的主动积极性.

教学重点

利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对于开放性问题的解决,即如何设计方案

教学方法

分组讨论法

教具准备

投影片二张

第一张:练习(记作投影片2.2.3 A)

第二张:实际问题(记作投影片2.2.3 B)

教学过程

Ⅰ.巧设情景问题,引入新课

[师]通过上两节课的研究,我们会用配方法来解数字系数的一元二次方程.下面我们通过练习来复习巩固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出示投影片2.2.3 A)

用配方法解下列一元二次方程:

(1)x2+6x+8=0;

(2)x2-8x+15=0;

(3)x2-3x-7=0;

(4)3x2-8x+4=0;

(5)6x2-11x-10=0;

(6)2x2+21x-11=0.

[师]我们分组来做,第一、三、五组的同学做方程(1)、(3)、(5),第二、四、六组的同学做方程(2)、

(4)、(6).

[师]各组做完了没有?

[生齐声]做完了.

[师]好,我们来交叉改一下,看看哪位同学批改得仔细,哪位同学的方程解得全对.

[生甲]我改的是××同学的,他做的是方程(1)、(3)、(5),方程(1)解对了,答案是x1=-2,x2=-4.解方程(3)时,在配方的时候,他配错了,即

x-3x=7,

x2-3x+32=7+32 应为(-23

2)2.

[师]很好,这里一次项-3x的系数-3是奇数,所以应在方程两边各加上(-3)的一半的平方,那方程(3)的正确答案是多少呢?

[生乙]方程(3)的解为x1=

[师]好,继续. 3?237,x2?3?237.

[生丙]方程(5)的二次项系数不为1,所以首先应把方程化为二次项系数是1的形式,然后再应用配方进行求解.××同学解的对,其解为x1=52,x2=-32.

[生丁]××同学做的是方程(2)、(4)、(6).他解的完全正确,即

方程(2)的解:x1=5,x2=3,

方程(4)的解:x1=2,x2=

方程(6)的解:xl=32, 12,x2=-11.

[师]利用配方法求解方程时,一定要注意:

①方程的二次项系数不为1时,首先应把它化为二次项系数是1的形式,这是利用配方法求解方程的前提.

②配方法中方程的两边都加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的前提是方程的二次项系数为1.

另外,大家在利用配方法求解方程时,要有一定的技能.这就需要大家不仅要多练,而且还要动脑.尤其是在解决实际问题中.

这节课我们就来解决一个实际问题.

Ⅱ.讲授新课

[师]看大屏幕.(出示投影片2.2.3B)在一块长16 m,宽12 m的矩形荒地上,要建造一个花园,并使花园所占面积为荒地面积的一半,你能给出设计方案吗?

[师]大家仔细看题,弄清题意后,分组进行讨论,设计具体方案,并说说你的想法.

[生甲]我们组

的设计方案如右图

所示,其中花园四

周是小路,它们的

宽度都相等.

这样设计既美观又大方,通过列方程、解方程,可以得到小路的宽度为2 m或12 m.

[师]噢,同学们来想一想,甲组的设计符合要求吗?如果符合,请说明是如何列方程,又如何求解方程的;如果不符合,请说明理由.

[生乙]甲组的设计符合要求.

我们可以假设小路的宽度为x m,则根据题意,可得方程 (16-2x)(12-2x)= 1

2×16×12,

也就是x2-14x-24=0.

然后利用配方法来求解这个方程,即

x-14x=-24,

x2-14x+72=-24+72,

(x-7)=25,

x-7=±5,

即x-7=5,x-7=-5.

∴x1=12.x2=2.

因此,小路的宽度为2 m或12 m.

由以上所述知:甲组的设计方案符合要求.

[生丙]不对,因为荒地的宽度是12 m,所以小路的宽度绝对不能为12 m.因此甲组设计的方案不太准确,应更正为:花园四周的小路的宽度只能是2 m.

[师]大家来作判断,谁说的合乎实际?

[生齐声]丙同学说得有理.

[师]好,一般地来说:在解一元一次方程时,只要题目、方程及解法正确,那么得出的根便是所列方程的根,一般也就是所解应用题的解,而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根,这些根虽然满足所列的一元二次方程,但未必符合实际问题.因此,解完一元二次方程之后,不要急于下结论,而要按题意来检验这些根是不是实际问题的解.这一点,丙同学做得很好,大家要学习他从多方面考虑问题.接下来,我们来看其他组设计的方案.

[生丁]我们组

的设计方案如右图.

我们是以矩形

的四个顶点为圆心,以约5.5 m长为半径画了四个相同的扇形,则矩形除四个相同的扇形以外的地方就可作为花园的场地.

因为四个相同的扇形拼凑在一起正好是一个圆,即四个相同扇形的面积之和恰为一个圆的面积,假设其半径为x m,根据题意,可得

πx2=22

1

2×12×16.

解得x=±96

?≈±5.5.

因为半径为正数,所以x=-5.5应舍去.因此,由以上所述可知,我们组设计的方案符合要求.

[生戊]由丁同

学组的启发,我又

设计了一个方案,

如右图.

以矩形的对角

线的交点为圆心,以5.5 m长为半径在矩形中间画一个圆,这个圆也可作为花园的场地.

[生己]老师,我也设计了一个方案,图形与戊同学的一样,他是把圆作为花园的场地,而我是把圆以外的荒地作为花园的场地,圆内以备盖房子.

[师]同学们设计的方案都很好,并能触类旁通,真棒.其他组怎么样?

[生庚]我们组

设计的方案如右图.

顺次连结矩形

各边的中点,所

得到的四边形即

是作为花园的场

地.

因为矩形的四个顶点处的直角三角形都全等,每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是24 m2(即1

2×6×8),所以四

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之和为96 m2,则剩下的面积也正好是96 m2,即等于矩形面积的一半.因此这个设计方案也符合要求.

[生辛]我们组设计的方案如下图.

图中的阴影部分可作为建花园的场所.

因为阴影部分的面积为96 m,正好是矩形面积的一半,所以这个设计也符合要求.

[生丑]我们组

设计的方案如右图.

图中的阴影部

分可作为建花园的

场地.

经计算,它符合要求.

[生癸]我们组的设计方案如下图.

2

图中的阴影部分是作为建花园的场地.

[师]噢,同学们能帮癸组求出图中的x吗?

[生]能,根据题意,可得方程

2×1

2 (16-x)(12-x)

=1

2

2×16×12, 即x-28x+96=0,

x2-28x=-96,

x2-28x+142=-96+142,

(x-14)2=100,

x-14=±10.

∴x1=24,x2=4.

因为矩形的长为16 m,所以x1=24不符合题意.因此图中的x只能为4 m.

[师]同学们真棒,通过大家的努力,设计了这么多在矩形荒地上建花园的方案.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一个设计方案.

Ⅲ.课堂练习

(一)课本P55随堂练习1

1.小颖的设计方案如图所示,你能帮助她求出图中的x吗

?

解:根据题意,得 (16-x)(12-x)=

212×16×12, 即x-28x+96=0.

解这个方程,得

x1=4,x2=24(舍去).

所以x=4.

(二)看课本P53~P54,然后小结.

Ⅳ.课时小结

本节课我们通过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了解了一元二次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中数量关系的一个有效数学模型,并且知道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要根据具体问题的实际意义检验结果的合理性. 另外,还应注意用配方法解题的技能.

Ⅴ.课后作业

(一)课本P55习题2.5 1、2

(二)1.预习内容:P56~P57

2.预习提纲

如何推导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

Ⅵ.活动与探究

汽车在行驶中,由于惯性作用,刹车后还要向前滑行一段距离才能停住,我们称这段距离为“刹车距离”.刹车距离是分析事故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一个限速40千米/时以内的弯道上,甲、乙两车相向而行,发现情况不对,同时刹车,但还是相碰了.事后现场测得甲车的刹车距离为12米,乙车的刹车距离超过10米,但小于12米,查有关资料知,甲种车的刹车距离S甲(米)与车速x(千米/时)之间有下列关系:S甲=0.1x+0.01x2;乙种车的刹车距离S乙(米)与车速x(千米/时)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篇11:初中数学优秀教案

一、教学目的:

1.理解并掌握菱形的定义及两个判定方法;会用这些判定方法进行有关的论证和计算;

2.在菱形的判定方法的探索与综合应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及逻辑思维能力.

二、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菱形的两个判定方法.

2.教学难点:判定方法的证明方法及运用.

三、例题的意图分析

本节课安排了两个例题,其中例1是教材P109的例3,例2是一道补充的题目,这两个题目都是菱形判定方法的直接的运用,主要目的是能让学生掌握菱形的判定方法,并会用这些判定方法进行有关的论证和计算.这些题目的推理都比较简单,学生掌握起来不会有什么困难,可以让学生自己去完成.程度好一些的班级,可以选讲例3.

四、课堂引入

1.复习

(1)菱形的定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

(2)菱形的性质1: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

性质2: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并且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3)运用菱形的定义进行菱形的判定,应具备几个条件?(判定:2个条件)

2.【问题】要判定一个四边形是菱形,除根据定义判定外,还有其它的判定方法吗?

3.【探究】(教材P109的探究)用一长一短两根木条,在它们的中点处固定一个小钉,做成一个可转动的十字,四周围上一根橡皮筋,做成一个四边形.转动木条,这个四边形什么时候变成菱形?

通过演示,容易得到:

菱形判定方法1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注意此方法包括两个条件:(1)是一个平行四边形;(2)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

通过教材P109下面菱形的作图,可以得到从一般四边形直接判定菱形的方法:

菱形判定方法2四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五、例习题分析

例1(教材P109的例3)略

例2(补充)已知:如图ABCD的对角线AC的垂直平分线与边AD、BC分别交于E、F.

求证:四边形AFCE是菱形.

证明:∵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AE∥FC.

∴∠1=∠2.

又∠AOE=∠COF,AO=CO,

∴△AOE≌△COF.

∴EO=FO.

∴四边形AFCE是平行四边形.

又EF⊥AC,

∴AFCE是菱形(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例3(选讲)已知:如图,△ABC中,∠ACB=90°,BE平分∠ABC,CD⊥AB与D,EH⊥AB于H,CD交BE于F.

求证:四边形CEHF为菱形.

略证:易证CF∥EH,CE=EH,在Rt△BCE中,∠CBE+∠CEB=90°,在Rt△BDF中,∠DBF+∠DFB=90°,因为∠CBE=∠DBF,∠CFE=∠DFB,所以∠CEB=∠CFE,所以CE=CF.

所以,CF=CE=EH,CF∥EH,所以四边形CEHF为菱形.

六、随堂练习

1.填空:

(1)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

(2)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的四边形是________;

(3)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________;

(4)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且对角线的四边形是菱形.

2.画一个菱形,使它的两条对角线长分别为6cm、8cm.

3.如图,O是矩形ABCD的对角线的交点,DE∥AC,CE∥BD,DE和CE相交于E,求证:四边形OCED是菱形。

七、课后练习

1.下列条件中,能判定四边形是菱形的是

(A)两条对角线相等(B)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

(C)两条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垂直(D)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

2.已知:如图,M是等腰三角形ABC底边BC上的中点,DM⊥AB,EF⊥AB,ME⊥AC,DG⊥AC.求证:四边形MEND是菱形.

3.做一做:

设计一个由菱形组成的花边图案.花边的长为15cm,宽为4cm,由有一条对角线在同一条直线上的四个菱形组成,前一个菱形对角线的交点,是后一个菱形的一个顶点.画出花边图形.

篇12:初中数学优秀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能准确理解绝对值的'几何意义和代数意义。

②能准确熟练地求一个有理数的绝对值。

③使学生知道绝对值是一个非负数,能更深刻地理解相反数的概念。

2.能力目标:

①初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和概括的思维能力。

②初步培养学生由抽象到具体再到抽象的思维能力。

3.情感目标:

①通过向学生渗透数形结合思想和分类讨论的思想,让学生领略到数学的奥妙,从而激起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

②通过课堂上生动、活泼和愉快、轻松地学习,使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快乐,从而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绝对值的几何意义和代数意义,以及求一个数的绝对值。

教学难点:绝对值定义的得出、意义的理解及求一个负数的绝对值。

三、教学方法

启发引导式、讨论式和谈话法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问题:相反数6与-6在数轴上与原点的距离各是多少?两个相反数在数轴上的点有什么特征?

(二)新授

1.引入

结合教材P63图2-11和复习问题,讲解6与-6的绝对值的意义。

2.数a的绝对值的意义

①几何意义

一个数a的绝对值就是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到原点的距离。数a的绝对值记作|a|.

举例说明数a的绝对值的几何意义。(按教材P63的倒数第二段进行讲解。)

强调:表示0的点与原点的距离是0,所以|0|=0.

指出:表示“距离”的数是非负数,所以绝对值是一个非负数。

②代数意义

把有理数分成正数、零、负数,根据绝对值的几何意义可以得出绝对值的代数意义: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

用字母a表示数,则绝对值的代数意义可以表示为:

指出:绝对值的代数定义可以作为求一个数的绝对值的方法。

3.例题精讲

例1.求8,-8的绝对值。

按教材方法讲解。

例2.计算:|2.5|+|-3|-|-3|.

解:|2.5|+|-3|-|-3|=2.5+3-3=6-3=3

例3.已知一个数的绝对值等于2,求这个数。

解:∵|2|=2,|-2|=2

∴这个数是2或-2.

五、巩固练习

练习一:教材P641、2,P66习题2.4A组1、2.

练习二:

1.绝对值小于4的整数是____.

2.绝对值最小的数是____.

3.已知|2x-1|+|y-2|=0,求代数式3x2y的值。

六、归纳小结

本节课从几何与代数两个方面说明了绝对值的意义,由绝对值的意义可知,任何数的绝对值都是非负数。绝对值的代数意义可以作为求一个数的绝对值的方法。

七、布置作业

教材P66习题2.4A组3、4、5.

篇13:初中数学优秀教案

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义务教育课程实验教科书(五四学制)数学》(供天津用)八年级下册第十章整式第一节整式加减第2小节整式的加减。

二、设计思想

本节内容是学生掌握了“整式”有关概念的延展学习,为后继学习整式运算、因式分解、一元二次方程及函数知识奠定基础,是“数”向“式”的正式过度,具有十分重要地位。

八年级学生已具有了较强的数的运算技能和“合并”的意识(解一元一次方程中用)同时也具有初步的观察、归纳、探索的技能。因此,我结合教材,立足让每个学生都有发展的宗旨,我采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开展教学活动,通过设计有针对性、多样式的问题引导学生,给学生提供充足的、和谐的探索空间让学生学习。通过学习活动不但培养学生化简意识,提升数学运算技能而且让学生深刻体会到数学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技能目标:

1、理解同类项的含义,并能辨别同类项。

2、掌握合并同类项的方法,熟练的合并同类项。

3、掌握整式加减运算的方法,熟练进行运算。

(二)过程方法目标:

1、通过探究同类项定义、合并同类项的方法的活动,培养学生观察、归纳、探究的能力。

2、通过合并同类项、整式加减运算的练习活动,提高学生运算技能,提升运算的准确率培养学生化简意识,发展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3、通过研究引例、探究例1的活动,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初步培养学生的符号感。

(三)情感价值目标:

1、通过交流协商、分组探究,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和敢于探索未知问题的精神。

2、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

四、教学重、难点:

合并同类项

五、教学关键:

同类项的概念

六、教学准备:

教师:

1、筛选数学题目,精心设置问题情境。

2、制作大小不等的两个长方体纸盒实物模型,并能展开。

3、设计多媒体教学课件。(要凸显①单项式中系数、字母、指数的特征②长方体纸盒立体图、展开图。)

学生:

1、复习有关单项式的概念、有理数四则运算及去括号的法则)

2、每小组制作大小不等的两个长方体纸盒模型。

篇14:初中数学优秀教案

相似三角形

教学建议

知识结构

本节首先给出了相似三角形的定义和表示方法,在此基础上给出相似比的概念,并利用探究法得出三角形相似的预备定理

重难点分析

相似三角形的概念是本节的重点也是本节的难点.相似三角形是研究相似形的最重要和最基本的图形,是在全等三角形知识的基础上的拓广和发展,全等形是相似形的特殊情况,研究相似三角形比研究全等三角形更具有一般性.对应边和对应角子相似三角形中占有重要地位,学生在找对应边及对应角时常常出现错误.

教法建议

1.从知识的逻辑体系出发,在知识的引入时可考虑先给出相似形的概念,在给出相似三角形的概念

2.在知识的引入上,可以从生活实例的角度出发,在生活中找几个相似三角形的例子,在此基础上给出相似三角形的概念

3.在知识的引入上,还可以从知识的建构模式入手,给出几组图形,告诉学生这几组图形都是相似三角形,由学生研究这些图形的边角关系,从而得到对相似三角形的本质认识

4.在相似三角形概念的巩固中,应注意反例的作用,要适当给出或由学生举出不是相似三角形的例子来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5.在概念的理解过程中,要注意给出不同层次的图形,要求学生从中找出相似三角形,既增加学生的参与又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6.在本节内容中对应边及对应角的寻找学生常常出现混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设计由浅入深的一系列题组由学生寻找其中的对应边或对应角,并说明根据,有利于知识的掌握

教学设计示例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相似三角形的概念,理解相似比的概念.

2.使学生掌握预备定理,并了解它的承上启下的作用.

3.通过预备定理的条件所构成的图形的三种情况,教给学生对一致性问题的思考方法.

4.通过学习,培养由特殊到一般的唯物辩证法观点.

二、教学设计

类比学习、探索发现.

三、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是相似三角形的概念及预备定理,教学中要让学生加深对相似三角形概念的本质的认识.

2.教学难点:是相似比的概念及找对应边.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仪、胶片、常用画图工具.

六、教学步骤

【复习提问】

1.什么叫做全等三角形?它在形状上、大小上有何特征?

2.两个全等三角形的对应也和对应角有什么关系?

【讲解新课】

1.相似三角形

相似三角形的本质特征是“具有相同形状”,它们的大小不一定相等,这是和全等三角形的重要区别.为加深学生对相似三角形概念的本质的认识,教学时可预先准备几对相似三角形,让学生观察或测量对应元素的关系,然后直观地得出:两个三角形形状相同,就是他们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

定义: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的三角形,叫做相似三角形

符号“∽”,读作:“相似于”,记作:

,如图所示.

反之亦然.即相似三角形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性质).

, ∴

另外,相似三角形具有传递性(性质).

注:在证两个三角形相似时,通常把表示对应顶点的字母写在对应位置上.

思考问题:(l)所有等腰三角形都相似吗?所有等边三角形呢?为什么?

(2)所有直角三角形都相似吗?所有等腰直角三角形呢?为什么?

2.相似比的概念

相似三角形对应边的比K,叫做相似比(或相似系数).

注:①两个相似三角形的相似比具有顺序性.

如果

的相似比是K,那么

的相似比是

.

②全等三角形的相似比为1,这也说明了全等三角形是相似三角形的特殊情形.

3.预备定理:平行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相交,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

,如图所示.

教材通过探讨的方法,根据题设中有平行线的条件,结合5.2节例6定理的结论,再根据三角形的定义,从而得出了这两个三角形相似的结论,这里要强调的是:

(1)本定理的导出不仅让学生复习了相似三角形的定义,而且为后面的证明打下了基础,它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

(2)由本定理的题设所构成的三角形有三种可能,除教材中两种情况外还有如左图所示的情形,它可以看成 BC截

两边所得,其中

,本质上与右图是一致的.

(3)根据两个三角形相似写对应边的比例式时,每个比的前项是同一个三角形的三边,而比的后项是另一个三角形的三条对应边,它们的位置不能写错,作题时务必要认真仔细,如本定理的比例式,防止出现

的错误,如出现错误,教师要及时予以纠正.

(4)根据两个三角形相似写对应边的比例式时,还应给学生强调,这两个三角形中相等的角所对的边就是对应边,对应边应写在对应位置.

(5)建议教师在教学中经常采用一些形象性语言,如:有平行就有成比例线段,有平行就有相似三角形.

【小结】

1.本节学习了相似三角形的概念.

2.正确理解相似比的概念,为以后学习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打下基础.

3.重点学习了预备定理及注意的问题.

七、布置作业

教材P238中2,3.

八、板书设计

篇15:初中数学优秀教案

教学目的知识技能 使学生会用列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解决有关面积、体积方面和经济方面的问题.

数学思考提高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能力以及用数学的意识,渗透转化的思想、方程的思想及数形结合的思想.

解决问题 通过列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解决日常生活及生产实际中遇到的有关面积、体积方面和经济方面的问题.

情感态度通过探究性学习,抓住问题的关键,揭示它的规律性,展示解题的简洁性的数学美.

教学难点审题,从文字语言中挖掘有价值的信息.

知识重点会用列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解有关面积、体积方面和经济方面的问题.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教学过程

问题一: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师生共同回忆

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步骤:

(1)审题;(2)设未知数;

(3)列方程;(4)求解;

(5)检验; (6)答.

问题二:矩形的周长和面积?长方体的体积?

问题三:如图,某小区内有一块长、宽比为1:2的矩形空地,计划在该空地上修筑两条宽均为2m的互相垂直的小路,余下的四块小矩形空地铺成草坪,如果四块草坪的面积之和为312m2,请求出原来大矩形空地的长和宽.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读题,找到题目中的关键语句.

学生活动:在关键语句中找到反映相等关系的语句,探究解决办法.

教师活动:用多媒体演示分析,解题方法.

做一做

如图,有一块长80cm,宽60cm的硬纸片,在四个角各剪去一个同样的小正方形,用剩余部分做成一个底面积为1500cm2的无盖的长方体盒子.求剪去的小正方形的边长.

课堂练习:将一个长方形的长缩短5cm,宽增长3cm,正好得到一个正方形.已知原长方形的面积是正方形面积的 ,求这个正方形的边长.

问题四:某商场销售一种服装,平均每天可售出20件,每件赢利40元.经市场调查发现:如果每件服装降价1元,平均每天能多售出2件.在国庆节期间,商场决定采取降价促销的措施,以达到减少库存、扩大销售量的目的.如果销售这种服装每天赢利1200元,那么每件服装应降价多少元?

学生活动:在众多的文字中,找到关键语句,分析相等关系.

教师活动:用多媒体帮助学生分析试题.提示学生检验解的合理性.

课堂练习:1.经销商以每双21元的价格从厂家购进一批运动鞋,如果每双鞋售价为a元,那么可以卖出这种运动鞋(350-10a)双.物价局限定每双鞋的售价不得超过进价的120%.如果商店要赚400元,每双鞋的售价应定为多少元?需要卖出多少双鞋?

2.某商店从厂家以每件18元的价格购进一批商品,该商店可以自行定价.据市场调查,该商品的售价与销售量的关系是:若每件售价a元,则可卖出(320-10a)件,但物价部门限定每件商品加价不能超过进货价25 %的.如果商店计划要获利400元,则每件商品的售价应定为多少元?需要卖出这种商品多少件?(每件商品的利润=售价进货价)

复习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本题为后面解决有关面积、体积方面问题做铺垫.

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使学生会解决有关面积的问题.

解决体积问题的问题

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以及渗透转化和方程的思想方法.

强调对方程的解进行双重检验.

小结与作业

课堂

小结 利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时,要注意通过实际要求检验根的合理性,要注意审题能力的培养.

本课

作业 课本第43页习题2

课后随笔(课堂设计理念,实际教学效果及改进设想)

篇16:初中数学优秀教案

一、教材内容及设置依据

【教材内容】本节教材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对有理数加法、减法的运算的回顾,学习包括分数和小数的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理解其方法;应用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设置依据】教材内容的确定主要根据知识的社会作用性、教育性原则(对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数学能力,以及形成辨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重要作用)、后继教育原则(为进一步深造、参加实际工作和适应日常生活准备条件)、可接受性原则(即考虑学生的认识水平、接受能力、生理心理特征,又要着眼于学生的不断发展);还要与现实生活、科技发展相适应,逐步深透现代教学思想。

二、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内容是在学习了有理数的加法、有理数的减法的基础上学习的,是前面知识的延伸和加强,同时又是后面所要学习的有理数的乘法、除法及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的基础,

特别是减法可以转化为加法为后面的除法可以转化为乘法的学习提供了

类比依据。也为后面学习代数式的合并同类项及有关的恒等变形奠定了基础,因此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三、对重点、难点的处理

【对重点的处理】本节的重点是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及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为了突出重点,教师应尽量从实际问题引入、应尽可能的在课堂上创设具体教学情境,注重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运算的方法。同时我们也可以根据学生的接受情况和每节课的具体情况,尽可能的把每节课的“课堂练习”和“习题”的内容划分成不同的板块,如:1、知识巩固型 2、实际应用型 3、方法多变型 4、知识拓展型等。

【对难点的处理】对于难点的处理,因为新教材“强调要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和时间”,因此教学时我们应尽量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或用“已知”去解决“未知”的思想引导学生,鼓励学生大胆的猜测、交流,充分的探索。同时淡化形式,突出实质(不出现代数和的定义,只是让学生理解有理数的加减运算可以统一成加法以及加法运算可以写成省略括号及前面加号的形式,重点是让学生通过具体情境对“代数和”加以体会)

四、关于教学方法的选用

根据本节课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水平,本节课可采用的方法:

1、情境体验:通过教师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融会到课堂中去,产生共鸣,激发兴趣,鼓励学生观察、分析、探索,加深其对本节内容的理解,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引导发现法:它符合辩证唯物主义中内因与外因相互作用的观点,符合教学论中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巩固性、可接受性、教学与发展相结合、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地位相统一等原则。引导发现法的关键是通过教师的引导启发,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3、小组合作、探究讨论:通过合作讨论,使学生形成一个“学习共同体”,在这个共同体内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和观念,共同体验成功的喜悦,使学生体会到集体的力量,形成合作的意识,产生合作的愿望。

五、关于学法的指导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教給学生知识的同时,要教给他们好的学习方法,让他们“会学习”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在提出问题后,要鼓励学生分析、探索、讨论,确定出问题解决的办法。通过小组探究交流,得到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开拓了思路,培养了思维能力。同时意识到:数学是生活实际中的数学、大自然中的数学,萌生了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愿望。

六、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程序:

一、复习铺垫:

首先利用多媒体出示一组有关有理数的加法、减法的题目,让学生进行速算比赛,看谁做的又对又快。

1、45+(-23) 2、9-(-5)

3、-28-(-37)4、(-13 )+0

5、(-29)+(-31) 6、(-16)-(-12)-24-(-18) 7、1.6-(-1.2)-2.5 8、(-42)+57+(-84)+(-23)

从四排学生中个推选一名学生代表板演6、7、8、题。

通过比赛的方式,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迎合了学生好胜的心理,激起了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激发了学习的兴趣。

然后教师与学生一起对题目进行评判,对优胜的学生进行表扬,对其他学生加以鼓励,使他们意识到“胜败乃兵家常事”,关键要有信心,要有高昂的斗志。通过练习,学生已在不知不觉中复习了有理数的加法、减法法则,特别是减法法则,加深了印象,这符合教学论中的巩固性原则,为后面学习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奠定了基础。

二、新知探索:

1、出示引例1: 一架飞机作特技表演,起飞后的高度变化如下表: 高度变化 记作

上升4.5千米 +4.5千米

下降3.2千米 -3.2千米

上升1.1千米 +1.1千米

下降1.4千米 -1.4千米

此时飞机比起飞点高了多少米?

让学生分组探究讨论,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不难得出两种算法:

① 4.5+(-3.2)+1.1+(-1.4) ②4.5-3.2+1.1-1.4

=1.3+1.1+(-1.4) =1.3+1.1-1.4

=2.4+(-1.4) =2.4-1.4

=1千米 =1千米

教师随之提出问题:比较以上两种算法,你发现了什么?通过学生的合作讨论、教师的引导、规纳、总结可得出:加减法混合运算可以统一成加法;加法运算可以写成省略括号及前面加号的形式。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到“代数和“的含义。这里不要求出现“代数和”的名称。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讨论,让每一个学

篇17:初中数学优秀教案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76页,整式的加减单元复习。

教学目的和要求:

1.使学生对本章内容的认识更全面、更系统化。

2.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本章基础知识的理解以及基本技能(主要是计算)的掌握。

3.通过复习,培养学生主动分析问题的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本章基础知识的归纳、总结;基础知识的运用;整式的加减运算。

难点:本章基础知识的归纳、总结;基础知识的运用;整式的加减运算。

教学方法:

分层次教学,讲授、练习相结合。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主要概念:

(1)关于单项式,你都知道什么?

(2)关于多项式,你又知道什么?

引导学生积极回答所提问题,通过几名同学的回答,复习单项式的定义、单项式的系数、次数的定义,多项式的定义以及多项式的项、同类项、次数、升降幂排列等定义。

(3)什么叫整式?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行归纳、总结,用投影演示:

整式

2.主要法则:

①提问:在本章中,我们学习了哪几个重要的法则?分别如何叙述?

②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行归纳总结:

整式的加减

二、讲授新课:

1.例题:

例1:找出下列代数式中的单项式、多项式和整式。

,4xy, , ,x2+x+ ,0, ,m,―2.01×105

解:单项式有4xy, ,0,m,―2.01×105;多项式有 ;

整式有4xy, ,0,m,-2.01×105, 。

此题由学生口答,并说明理由。通过此题,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于单项式、多项式、整式的定义的理解。

例2:指出下列单项式的系数、次数:ab,―x2, xy5, 。

解:ab:系数是1,次数是2; ―x2:系数是―1,次数是2;

xy5:系数是 ,次数是6; :系数是― ,次数是9。

此题在学生回答过程中,及时强调“系数”及“次数”定义中应注意的问题:系数应包括前面的“+”号或“―”号,次数是“指数之和”。

例3:指出多项式a3―a2b―ab2+b3―1是几次几项式,最高次项、常数项各是什么?

解:是三次五项式,最高次项有:a3、―a2b、―ab2、b3,常数项是―1。

例4:化简,并将结果按x的降幂排列:

(1)(2x4―5x2―4x+1)―(3x3―5x2―3x); (2)―[―(―x+ )]―(x―1);

(3)―3( x2―2xy+y2)+ (2x2―xy―2y2)。

解:(1)原式=2x4―3x2―x+1; (2)原式=―2x+ ; (3)原式=― x2+ xy―4y2。

通过此题强调:(1)去括号(包括去多重括号)的问题;(2)数字与多项式相乘时分配律的使用问题。

例5:化简、求值:5ab―2[3ab―(4ab2+ ab)]―5ab2,其中a= ,b=― 。

解:化简的结果是:3ab2,求值的结果是 。

例6:一个多项式加上―2x3+4x2y+5y3后,得x3―x2y+3y3,求这个多项式,并求当x=― ,y= 时,这个多项式的值。

解:此多项式为3x3―5x2y―2y3;值为― 。

3.课堂练习:

课本p76―77:1,2, 3⑴⑶⑸,4⑴⑶⑸⑺,5,7

四、课堂作业:

课本76―77:3⑵⑷⑹,4⑵⑷⑹⑻,6,8,9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①本节是全章的复习课。首先是复习本章的主要概念和法则。在上节课所留复习作业的基础上,一上课,就进行课堂提问,“关于单项式,你都知道什么”,“关于多项式,你又知道什么”。通过学生的回答,既可检查学生作业完成的情况,又充分地调动学生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而且这样的问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可使学生的思维发散,把他们所知道的有关内容都说出来。通过对一个问题的多个侧面地回答,可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与重视,又可培养他们主动分析问题的习惯。

②对于应该强调的问题,如果只是泛泛而谈,效果不大。因此,在复习了本章的主要知识后,出了一组练习,通过具体的题目,强调有关的问题,将给学生留下更深的印象,学习效果会更好。

篇18:初中数学优秀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有理数乘法的意义,掌握有理数乘法法则中的符号法则和绝对值运算法则,并初步理解有理数乘法法则的合理性;

2、能根据有理数乘法法则熟练地进行有理数乘法运算,使学生掌握多个有理数相乘的积的符号法则;

3、三个或三个以上不等于0的有理数相乘时,能正确应用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简化运算过程;

4、通过有理数乘法法则及运算律在乘法运算中的运用,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5、本节课通过行程问题说明法则的合理性,让学生感知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

教学建议

(一)重点、难点分析

本节的教学重点是能够熟练进行运算。依据法则和运算律灵活进行有理数乘法运算是进一步学习除法运算和乘方运算的基础。运算和加法运算一样,都包括符号判定与绝对值运算两个步骤。因数不包含0的乘法运算中积的符号取决于因数中所含负号的个数。当负号的个数为奇数时,积的符号为负号;当负号的个数为偶数时,积的符号为正数。积的绝对值是各个因数的绝对值的积。运用乘法交换律恰当的结合因数可以简化运算过程。

本节的难点是对法则的理解。法则中的“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只是针对两个因数相乘的情况而言的。乘法法则给出了判定积的符号和积的绝对值的方法。即两个因数符号相同,积的符号是正号;两个因数符号不同,积的符号是负号。积的绝对值是这两个因数的绝对值的积。

(二)知识结构

(三)教法建议

1、有理数乘法法则,实际上是一种规定。行程问题是为了了解这种规定的合理性。

2、两数相乘时,确定符号的依据是“同号得正,异号得负”、绝对值相乘也就是小学学过的算术乘法、

3、基础较差的同学,要注意乘法求积的符号法则与加法求和的符号法则的区别。

4、几个数相乘,如果有一个因数为0,那么积就等于0、反之,如果积为0,那么,至少有一个因数为0、

5、小学学过的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对有理数乘法仍适用,需注意的是这里的字母a、b、c既可以是正有理数、0,也可以是负有理数。

6、如果因数是带分数,一般要将它化为假分数,以便于约分。

教学设计示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了解意义基础上,理解有理数乘法法则,并初步理解有理数乘法法则的合理性;

2、通过运算,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3、通过教材给出的行程问题,认识数学来源于实践并反作用于实践。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依据法则,熟练进行运算;

难点:有理数乘法法则的理解、

课堂教学过程设计

一、从学生原有认知结构提出问题

1、计算(—2)+(—2)+(—2)、

2、有理数包括哪些数?小学学习四则运算是在有理数的什么范围中进行的?(非负数)

3、有理数加减运算中,关键问题是什么?和小学运算中最主要的不同点是什么?(符号问题)

4、根据有理数加减运算中引出的新问题主要是负数加减,运算的关键是确定符号问题,你能不能猜出在有理数乘法以及以后学习的除法中将引出的新内容以及关键问题是什么?(负数问题,符号的确定)

二、师生共同研究有理数乘法法则

问题1水库的水位每小时上升3厘米,2小时上升了多少厘米?

解:3×2=6(厘米) ①

答:上升了6厘米、

问题2水库的水位平均每小时下降3厘米,2小时上升多少厘米?

解:—3×2=—6(厘米) ②

答:上升—6厘米(即下降6厘米)、

引导学生比较①,②得出:

把一个因数换成它的相反数,所得的积是原来的积的相反数、

这是一条很重要的结论,应用此结论,3×(—2)=?(—3)×(—2)=?(学生答)

把3×(—2)和①式对比,这里把一个因数“2”换成了它的相反数“—2”,所得的积应是原来的积“6”的相反数“—6”,即3×(—2)=—6、

把(—3)×(—2)和②式对比,这里把一个因数“2”换成了它的相反数“—2”,所得的积应是原来的积“—6”的相反数“6”,即(—3)×(—2)=6、

此外,(—3)×0=0、

综合上面各种情况,引导学生自己归纳出有理数乘法的法则:

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

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

四、小结

今天主要学习了有理数乘法法则,大家要牢记,两个负数相乘得正数,简单地说:“负负得正”、

五、作业

篇19:初中数学《相似三角形的性质》优秀说课稿

初中数学《相似三角形的性质》优秀说课稿

各位老师:

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初中二年级几何课中的“相似三角形的性质”一节,用的教材是人教版初中三年制《几何》第二册,

下面,我分五个部分来汇报我对这节课的教学设计,这就是“教材分析”、“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选择”、“学法指导”、“教学过程的设计”和“评价分析”。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是初中几何第二册“相似形”这章的重点内容之一,是在学完相似三角形的定义及判定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相似三角形的特性,以完成对相似三角形的全面研究。它是全等三角形性质的拓展,也是研究相似多边形的基础,这些性质是解决有关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

2、教学目标

根据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及本课教材的地位、作用,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

(1)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定理1及其证明方法,能运用相似三角形性质定理解决问题。

(2)能力目标:通过性质定理的推导,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3)德育渗透:通过全等三角形和相似三角形的类比学习,树立学生从特殊到一般的认识规律,通过先实验后归纳再推理强化学生“实践出真知”的求知意识。

3、教学重、难点

因为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是解决与相似三角形有关问题的重要依据,也是研究相似多边形性质的基础,因此,本课的重点是: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由于初二学生推理归纳的能力较低,所以本课的难点是:性质定理1的证明。

二、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选择

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愉快的学习,使几何课上得有趣、生动和高效,教学中从实验入手,利用相似比为1的'全等三角形的性质,类比发现并归纳相似比不为1的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定理1。在教学中,启发、诱导贯穿于始终。

采用多媒体、投影仪等电教手段,增大教学容量和直观性,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三、学法指导

为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自学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这节课采用自制学具、动手实验,自已发现结论的学习方法。使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进一步理解观察、类比、分析、归纳等数学方法。

四、教学程序

1、揭示课题 指明方向

在由定义得出相似三角形具有“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的性质后,开门见山指出本节课要进一步学习相似三角形的其它性质,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避免盲目性,

2、启发诱导 探索新知

2.1 复习导课

在学生已学过相似三角形的定义、相似比等概念的基础上,提问:

①什么叫相似比?

②当两个相似三角形的相似比为1时,这两个三角形有何特殊关系?

③全等三角形除了它们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相等外,三条主要线段:对应高、对应中线、对应角平分线有何关系?

这样,既让学生加深了相似三角形与全等三角形的区别与联系,也自然而然地引出:那么相似比不为1的相似三角形的对应高、对应中线、对应角平分线又有哪些性质呢?

2.2 实验 猜想证明

首先,引导学生依次完成以下的实验步骤:分别作出两对相似三角形对应边上的高,用刻度尺量出所作出的对应高的长,并计算它们的比值,用所得的比值与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的比相比较,发现有什么特殊关系?并将所得的结论用命题的形式表述出来。

然后,让学生依次作出对应中线、对应角平分线,并且完成与以上相同的实验步骤,最终让学生猜想归纳出三个命题:

命题1:相似三角形对应高的比等于相似比。

命题2:相似三角形对应中线的比等于相似比。

命题3:相似三角形对应角平分线的比等于相似比。

接着,引导学生回答命题1的题设、结论,教师把命题1的图示画在黑板上,得到以下的数学表达式。

已知:如图,△ABC∽△A/B/C/、△ABC与△A/B/C/的相似比是K,AD、A/D/是对应高。

求证:AD/A/D/=K

首先让学生回忆,证明线段成比例学过哪些方法,接着引导学生分析证明思路:要证AD/A/D/=K,根据图形学生能找到含对应高和对应边的两对三角形,

即△ADB和△A/D/B/、△ADC和△A/D/C/。若要证AD/A/D/=K,则应有△ADB∽△A/D/B/,由条件可知 ∠ADB=∠A/D/B/=90°,∠B=∠B/,于是可得△ADB∽△A/D/B/,得到AD/A/D/=K。随后,学生口述教师板书规范的证明过程。接着问学生还有哪些证明方法?同理可证得其他两边上的对应高的比等于相似比,所以命题1具有一般性。而对于命题2、命题3的数学表达式和证明方法与命题1 类似,所以为了提高教学效率,用投影依次将命题2、命题3的已知、求证和题图显示出来,并指导学生课堂练习证明这两个命题。

至此,本节课的关键内容已经出来了,教师指出上述三个命题归纳在一起作为相似三角形的一个性质定理。同时指出以上的性质定理也内含着对应高、对应中线、对应角平分线成比例这一结论。

3、巩固反馈练习

为了反馈学生掌握所学知识的程度,我由浅入深设计了一组题:

1、(口答填空):已知:两个相似三角形一对对应中线长分别是2cm和5cm,那么它们的相似比是 ;对应高的比是 ;如果一对对应角平分线中,较短的为3cm,则较长的为 。

2、已知:一块三角形地块的一边长为120m,在地图上量得和它对应的边及这边上的高分别是0.03m和0.02m,求这块地的实际面积。

3、教科书P242练习3。

4、归纳小结

为了使学生对所学内容有一个完整而深刻的印象,我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小结:

初三下册数学第二十七章教学计划

九年级数学教学计划沪科版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个人工作计划九年级数学下册

初中八年级数学上册生活中的旋转的教案

九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九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九年级下数学教学计划

九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总结

初中数学《相似多边形》优秀教案
《初中数学《相似多边形》优秀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初中数学《相似多边形》优秀教案(精选19篇)】相关文章: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教学论文2022-09-06

九年级数学教学计划2023-01-18

初中数学几何教育反思2024-03-28

九年级上数学教学计划2023-06-05

沪科版初二数学知识点总结2023-03-16

解三角形知识点总结2022-12-29

初中数学知识点相似图形2023-10-19

数学教案-相似三角形的性质2024-01-19

九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2023-04-10

八年级下学期的数学教学计划2023-02-07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