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都的秋 教案教学设计(高一必修二)(共15篇)由网友“chendo1988”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故都的秋 教案教学设计(高一必修二),以供大家参考借鉴!
篇1:《故都的秋》 教案教学设计(高一必修二)
《故都的秋》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二)
教学目标:
1.了解郁达夫的思想和创作风格;
2.领悟作者流露在文中的主观情感,学习本文以情驭景、借景抒情的写法。
教学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对故都的秋景特点进行讨论分析,掌握文中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的写法
2.体会作者对故都的秋的赞美之情以及文中流露出的悲凉之情的由来,从而深层次理解本文的丰富内涵
教学步骤: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秋天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一代又一代文人骚客。从古到今关于秋的诗文可谓汗牛充栋,名篇名句举不胜举。有的描写了秋天的萧杀凄凉,抒发了作者深深的悲秋之感;有的刻画了秋天的绚丽多彩,寄予作者浓浓的赞秋之情。那么著名现代作家郁达夫笔下的秋是一种怎样景象呢?这节课让我们一齐来学习他的名篇《故都的秋》
二、作者简介:郁达夫(1896-1945),原名郁文,现代作家。浙江富阳人。19留学日本,曾经广泛涉猎外国文学,深受近代欧洲、日本各种社会思潮和文艺作品的熏陶。十年异国生活使他饱受屈辱和歧视,激起了他的爱国热忱。1922年回国从事文学创作活动。1930年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抗日战争爆发后,他赴武汉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并到新加坡积极宣传抗日。后流亡到苏门答腊。1945年9月被日本宪兵杀害。1952被追为列士。主要作品有《沉沦》(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小说集)《春风沉醉的晚上》《出奔》《她是一个弱女子》等,在不同程度上揭露了旧社会的罪恶,向封建道德大胆挑战,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也带有颓废情绪。散文以游记著称,情景交融,文笔优美,自成一家
三、写作背景
从19到1933年4月,郁达夫用相当大的精力参加左翼文艺活动和进行创作。 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杭州,1936年2月离杭赴福州,在杭州居住了三年。在这段时间里,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过得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并花了许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排遣现实带给他的苦闷和离群索居的寂寞。在游山玩水过程中,写了许多游记,这是他在这段时期创作的主要收获,为我国现代游记的发展作出了贡献。1934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优美的散文--《故都的秋》
四、解题
“故都”两字指明了描写的地点,为何不用“北平”代替呢?--因为即含有一种文化底蕴也含有深切的眷恋之情。“秋“确定了描写对象,与故都结合在一起暗含着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融合的一种境界,题目明确而深沉。
请同学们听诵读,感知课文内容注意以下问题
1、生字标示
2、生词标示
3、段落标号
4、哪些段落是描绘“故都的秋”?绘秋的段落分别写了什么对象?
五、字音
一椽(chuán) 嘶(sī)叫 耗(hào)子
潭柘(zhè)寺 落蕊(ruǐ) 橄榄(lǎn)
落寞(mò) 普陀(tuó)山 房檩(lǐn)
陪衬(chèn) 廿(niàn)四桥 夹袄(ǎo)
着(zhuó)衣 混沌(hùn dùn) 椭(tuǒ)圆
颓废(tuífèi) 譬如(pì) 啼唱(tí)
六:问题讨论
问题一:哪些段落是描绘“故都的秋”?绘秋的段落分别写了什么对象?
--3-9段描绘“故都的秋
问题二:前两段写什么?
--思秋
问题四:怎么写的?
--对比映衬
问题五:这样写的作用什么?
-突出自己对故都的秋的喜爱,及故都的秋的特 点--清、 净、悲凉。
问题六:第十段是些什么?
--议秋,说明秋的深味,只有在北方才能体会得到底。
问题七:第十一段写的是什么?
--爱秋恋秋。
七、本文的结构思路:
一、思秋
二、绘秋:1、秋日清晨 2、秋槐落蕊 3、秋蝉残声4、秋雨淅沥 5、秋日佳果
三、议秋
四、恋秋
第二课时
八、问题讨论、故都的秋自然有亮丽的所在,作者为何不写钓鱼台的柳影、陶然亭的芦花等?
第一,跟旧中国时代环境的黑暗有关,这导致他思想苦闷;
第二,也跟作家个人气质的抑郁善感有关。郁达夫三岁丧父,在日本十年的异国生活使他饱受屈辱和歧视;
第三,还跟作家的文艺观和审美追求有关。在杭州期间,郁达夫提倡“静”的文学,写的也多是“静如止水似的遁世文学”。
作者是从平民的角度表现故都的秋的。
九、作者的笔下,秋是清静悲凉的,读此文,仿佛看到一个青布长衫的旅人,在凄风苦雨间彷徨叹息思索。一个旧都的秋景,为何引起作者如此眷恋?秋声秋色中蕴涵了什么样的深情?读绘秋的部分,一起神往故都,观其色,闻其声,品一品故都的秋味。
1、请找出有关秋色的描写
青天(蓝绿)、蓝朵(蓝色)、秋草(黄色)、落蕊(灰白)、树影(暗灰)、灰土(灰色)、灰沉沉的天(灰色)、青布(蓝绿)、枣树(淡绿微黄)
问题一:这些色彩主要是冷色还是暖色?
--明确:冷色。
问题二:面对这么多的冷色,假如你是一个孤独的旅行者,你心里会产生什么样的感受?
--明确:冷清。即文中“清”的特点。
2、请找出有关秋色的描写
秋声:鸽声、蝉声、雨声、人声
问题一:这些秋声主要表现的是秋的什么特点?
--静。“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以动衬静。
问题二:一个孤独的飘零者,身处在如此寂静的秋天里,心里会有什么感
--孤独、痛苦。
问题三:处在这样冷清的秋色和寂静的秋天,心里会产生一种什么样的情感?
--悲凉。这便是故都的秋味。
十、疑点探讨:秋胰绾翁逑帧扒濉⒕病⒈凉”的?
--在对故都金秋的热爱眷恋中还表达出一种悲凉感:因为红枣之后,风来冬到,好景不长。
作者在《一个人的旅途》曾写道“去年采取葡萄枣子的时候,龙儿站在树下,兜起大褂,仰着看树上的我,我摘取一颗,丢入了他的褂兜里,他的哄笑声,要继续到三五分钟。今天的这两棵枣树,结满了青青的枣子,风起的半夜里,老有极熟的枣子辞枝自落。女人和我,在这样的时刻,最怕听的就是滴答的坠枣之声…… ”
秋果更添秋味浓,绿淡微黄总相宜。堪忧西风黄尘起,扯下金妆遮灰衣
十一、问题探讨
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 以具体事物来说明,生动形象,饶有趣味
讨论“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中四对比喻的本体和喻体?
1.黄酒之与白干一个温和一个刚烈,稀饭之与馍馍,一个稠润一个硬实;鲈鱼之与大蟹,一个细腻,一个鲜美;黄犬之与骆驼,一个灵活一个沉稳。
2.黄酒之与白干,比喻南国秋的平淡北国秋的浓味;稀饭之与馍馍,比喻淡薄和厚实;鲈鱼之与大蟹,比喻柔软和刚烈;黄犬之与骆驼狭小和范围大。
本文排比句、比喻句很多,说明作者非常喜欢运用这种工整、雅致的语言,而且运用起来非常妥帖恰当,全无生硬之感。使文章清新美丽具有诗意。
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天净沙
小院破屋浓茶,
青天碧草蓝花。
鸽飞蝉鸣雨下,
天真凉啦,
故都胜似老家。
故都的秋是一首诗,深沉而含蓄
故都的秋是一幅画,美丽而落寞
故都的秋是一支歌,忧伤而苍凉
故都的秋是一杯茶,苦涩而清醇
王桂平
篇2:《故都的秋》第二课时 教案教学设计(高一必修二)
《故都的秋》第二课时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二)
东北师大附中 鄢霏
第二课时
分析郁达夫的秋天与秋天里的郁达夫。
一宏观:
1、北国之秋与南国之秋的比较:
(1)只能感到一点点清凉,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士卒。
(2)读本里又有着很普遍的欧阳子的《秋声》与苏东坡的《赤壁赋》等,就觉得中国的文人,与秋的关系特别深了。可是这秋的深味,尤其是中国的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
2、不同文化之间的秋的共同性: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趣味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因其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
二微观:
1、写景
(1)清晨院中的破屋残墙------------有一点孤独,有一点安逸
(2)细数漏下来的日光-------------有一点闲适,有一点落寞
(3)碧绿的天色----------------有一点希冀,有一点压抑
(4)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枯黄的秋草------有一点旷达,有一点颓败
(5)蓝、白,紫黑,淡红的牵牛花--------有一点清雅,有一点冷艳
(6)清秋佳日枣子初成与尘沙灰土的世界-----有一点惬意。有一点迷茫
2、听声
(1)青天下驯鸽的飞声----有一种“家”的味道,但是消逝,与心境同构;
(2)秋蝉的衰弱的残声----生命走向衰落与作者的生活经历形成同构关系;
(秋蝉“衰弱”象征生命走向尽头,“残声”象征一种抗争与坚持,与有意识的抗争、摆脱但却无法抗争摆脱的迷惘的郁达夫的心理形成同构)
(3)息利索落的风雨声----风雨飘摇的秋声与动荡的时局同构;
(4)缓慢悠长闲话天凉----寒秋无法回避的叹惋与人生起伏的同构;
(5)落蕊微细柔软的触觉---美好事物被秋摧残与众生为时代动荡摧残命运的同构。
3、品味
(1)江南的.秋,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 ----以对比示选择;
(2)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 ----以醉示秋意;
(3)说到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
----以色示心境;
(4)缓慢悠长的声调,微叹互答-----以调示况味;
(5)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
----以比较示倾向。
三、分析
1 作者的行踪是从杭州--青岛--故都,从南方逆上北方,人们的做法是从北方逃向南方;
比较可得:人们是为了寻求活着而寻求活的空间,
作者是为了寻求活的意义而选择生存的方式;
2 作者是“租”一椽破屋,时人是弃家南迁;
比较可得:时局动荡之下,人们无家可归,作者的“租”,写出了心的流浪漂泊的现实无依之感;
3 作者说秋不是名花、美酒,而传统文化中秋日赏菊饮酒;
比较可得:文人雅士赏秋品花移情于酒寄兴感怀,昭示高洁人格修身以备入世治世之需;
迁客逐人读秋观草寄怀于醉遣悲悟离,抒发前路黯淡迷惘以示浊世乱世之感。
所以,作者是一个反传统的人,一个边缘化的人。他从青岛到北平的过程就是一个给自己的心寻找一个归宿与寄托的“家”的过程,是一次心的寻根之旅,所以笔下的秋景是破败、凋零、黯淡的,而作者要寻求的不只是秋景,更是要品一品秋的“清、静、悲凉”的秋味。而一个“租”暗示出了这种寻根的尝试的悲剧性结局,心的流浪无法终结。照应了拥有就是失去的哲学命题,也符合了即将失去而珍视的心理认知。
因此,说“故都的秋”是只属于郁达夫的秋天,是因为和他的经理、心境有关,即“清、静、悲凉”,他的矛盾与迷惘使得他选择这样一个“孤独的秋”,同时,在这样一个“孤独的秋”中我们也仿佛看到了一个追求清静,对秋充满眷恋,心中溢着淡淡的悲凉的孤独迷惘的郁达夫。
鄢霏
篇3:故都的秋教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故都的秋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育目标
1.领会课文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浑然一体的艺术风格。
2.了解作者在描写故都风物时为何要突出“清”、“静”、“悲凉”的特点,从而体会作者是如何把自然风物的客观色彩和作者内心世界的主观色彩巧妙融合的艺术手法。
3.体会课文疏朗不羁的行文与精到细腻的笔触相结合的语言特点。
二、能力培养目标
1.训练学生在阅读中快速把握文章意蕴,并作适当归纳的能力。
2.在了解作者思想感情的基础上,训练学生有感情的朗读。
3.陶冶学生性情,提高审美能力。
三、德育渗透目标
体会作品的感情色彩同当时的时代背景的内在联系,理解一个正直文人不满于现实又无法找到出路的苦闷心境。进而让学生懂得当时国民党白色恐怖的严酷。
重点、难点和解决办法
作者是在一种特定的心境下写下《故都的秋》这篇散文的,作者选取的故都风物自然带有作者心灵的影子,作者为什么不写火一般的香山红叶、明镜似的昆明湖水,对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等也只是一笔带过,原因何在?作者到底描写了故都的哪些风物?抓住了这些风物的哪些特点来描写?从这些故都风物中折射了作者什么样的内心世界?这些都是鉴赏这篇文章的重点,也是难点。
办法1.适当介绍作者及其作品的艺术特色。郁达夫的小说、散文中有或多或少的伤感,甚至带有颓废色彩,如《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等。这种伤感除了有个人情感特点的原因外,更主要的是时代在作者心灵打下的烙印。
2.强化朗读,注重有感情的朗读。在朗读中领会,在朗读中鉴赏。
3.有重点地分析一些段意。让学生自由讨论,老师指导点拨。
学生活动设计
教师在讲解完文章的写作背景及作品的艺术风格后,重点在指导学生阅读、分析、朗读。大致遵循阅读--分析鉴赏--归纳要点的顺序进行。整个教学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阅读、分析鉴赏的作用,在老师的点拨下,归纳文章的重点难点,阅读提纲。
附学生思考题:
1.本文描写了故都秋天的哪些风物?
2.课文为什么不写火一般的香山红叶,明镜似的昆明湖水,对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等也一笔带过?
3.能表现文章感情基调的是哪几个词?作者对它们是分别描写的,还是通过所选取的不同景物,从不同侧面同时加以渲染和刻画的?试举例说明。
4.简述课文的结构,文章是怎样前后呼应的?
第一课时解决1、2题;第2课时解决3、4题
课时安排 2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1.指导学生归纳文章描写了故都秋天的哪些风物。
2.自然风物的客观色彩和作者内心世界的主观色彩是如何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的?体会文章情景交融、以情驭景的艺术风特色。
二、整体感知
1.释题:“故都”两字指明描写的地点,含有深切的眷念之意,“秋”字确定描写的内容,题目明确而又深沉。
2.简介作者及其艺术风格、本文的写作背景。
郁达夫(1896-1945)现代著名作家,浙江省富阳人。自19始留学日本,饱受了屈辱和歧视。1922年回国后,一方面在大学任教,一方面搞创作,是“创造社”的重要成员。1930年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抗日战争爆发后,积极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家庭的变故、国家的现状,激起了作者无限愤慨,后流亡苏门答腊,坚持抗日战争。1945年9月被日本宪兵秘密杀害。主要作品有《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出奔》等,作品风格清新,抒情浓烈,有感伤情调,有时流露出颓废色彩。
本文写于1934年8月。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杭州,这段时间,他思想苦闷,创作枯淡,过的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游山玩水,留下了一些很好的游记。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和目标完成过程
1.导入新课
老师可选取传统教材中峻青《秋色赋》若干段进行朗读。读后问:这段秋景有什么特点?体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答案可为:丰收,色彩绚丽,喜悦热烈)今天我们学习一篇同样描写秋天景物的文章,我们看了郁达夫所描写的故都秋景与峻青笔下的秋景有何不同?
2.老师范读
3.释题;简介作者郁达夫及其艺术风格,文章的写作背景。
4.出示学生思考题(见上),请学生思考1、2两题;
5.学生朗读一遍,带着问题一边阅读,一边在课文中勾勒相关语句。
6.讨论归纳要点(见板书设计)
总结、扩展
把已准备好的峻青《秋色赋》一文发给学生课外阅读,着重体会两篇散文的感情色彩的不同、选取景物的不同、时代背景的不同。
布置作业
从归纳结构的角度写出本文的阅读提纲。
第二课时
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1.准确把握文章的感情基调,找出文章感情基调的关键词语,体味文
章紧扣情感来描写景物特点。
2.把握文章的结构,体会文章前后呼应的结构特点。
二、整体感知
作者所处的社会环境,在他内心投下了忧虑和冷落的阴影,他追求“清”“静”,并笼罩着淡淡的“悲凉”。正因为这样,他言下的秋味、秋色和秋的意境与姿态,自然也笼罩了一层主观感情色彩。文章不写富有“暖色”的香山红叶,也不写游人如织的颐和园,而写“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在破腰壁中,静对着”蓝色的牵牛花。文章紧扣“清”“静”“悲凉”这三个带文眼性的词,来描写景物的特点。对景物的描绘,作者往往只用寥寥数笔略作勾勒,便将读者带进了故都之秋的清、静、悲凉之中。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导入新课
讨论上节课布置的作业,(出示板书一)在此基础上,教师就峻青《秋色赋》和本文在感情色彩、选取景物、时代背景上的不同略作点评。(略)
2.学生朗读全文,老师再次出示思考题,本节课着重分析3、4两题。
3.学生阅读,一边读一边归纳。
4.以老师点拨和学生讨论相结合的方式来归纳教学要点。
附思考题3参考答案:
本文能表现感情基调的词语是“清”“静”“悲凉”,作者是通过所选取的不同景物,从不同侧面同时加以渲染和刻画的,而不是分别描写的。
举例分析
(1)牵牛花:“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的蓝朵”是在写“静”;“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一椽破屋来住着”、“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既是在写“静”,又突出了“清”;“疏疏落落”的衰草,体现了“悲凉”。
(2)槐树落蕊:整段渲染了寂静的气氛,突出了“静”。“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几句,给人以清静悠闲的感觉,突出了“清”。“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几句,抒发了悲秋之感,紧扣了“悲凉”。
还可以引导学生分析下面的景致。
思考题4(答案见板书设计)。
总结、扩展
布置学生阅读《语文读本》第三册上的《想北平》,想想两文描写故都
风物,抒发对故都的感想方面的异同。
布置作业
完成课后“研讨与练习”。
附:板书设计
①写作者对北国之秋的感受与向往
1.总起
②江南之秋不能让人满足
①清晨所见、牵牛花
②槐树落蕊
故 记叙 ③秋蝉残声 前
都 2.分写 ④秋雨话秋凉 后
的 ⑤枣树奇景 呼
秋 议论:凡是有情趣的人,对于秋 应
总是一样地能引起深沉、
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觉
①写南国之秋的色味比不上北国之秋
3.总写
②直抒作者对故都之秋无比眷恋之情
板书二(课堂上完成)
文眼: 清 静 悲凉
牵牛花 碧绿的天色 驯鸽的飞声 疏疏落落的衰草
故 静对着
都 槐花落蕊 “扫街……清闲” 极细微 落寞
风 极柔软
物 秋蝉残声 啼鸣 衰弱
秋雨凉风 都市闲人 息列索落 凉
悠闲缓慢
教学信息反馈:
篇4:故都的秋教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故都的秋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郁达夫的文学创作及风格。
2、体会本文选择不同景物渲染刻画主题的方法。
3、学习本文以情驭景、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
4、感受本文形散神聚的结构特点和细腻优美的语言。
(二)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品味鉴赏散文的能力。
2、训练学生在散文写作中以情驭景、情景交融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对故都秋景的特点进行分析,掌握文中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的写法。
三、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对故都之秋的赞美之情以及文中流露出的悲凉、伤感之情的由来,从而深层次理解本文的丰富内涵。
四、教学方法
1、 美读法。反复诵读,体味意境。
2、 讨论法 。如对“清、静、悲凉”等秋的特点的深层把握。
3、 情境赏析法 。如对五副画面的想象和理解。
五、教学安排:2课时
六、教学设计:读--品--悟
七、课前准备:
1、印发作者背景简介。
2、动员学生搜集咏秋的诗句,分两类:乐秋和悲秋。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些北方秋天的图画:辽阔蔚蓝的天空、人字形的南飞的大雁、金灿灿的玉米棒子、红艳艳的高粱穗子、果园里沉甸甸的果实……。古往今来,这些醉人的画面,唤起过人们多少诗情!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碧云天,黄叶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
从我们学习过的文学作品中,不难看出,历史上咏秋的诗句,乐秋的少,悲秋的多,所谓“自古逢秋悲寂寥”。有一个人对北方的秋更是钟情,他甚至说:“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意把寿命中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他是谁呢?他就是现代作家郁达夫。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悲秋之作《故都的秋》。
整体感知
1、解题。标题是文章的眼睛,看到本文的标题,你有怎样的感觉?(引导学生从字面上分析,讨论法)
故人西辞黄鹤楼、月是故乡明、故地重游……,这些词句给我们这样的感觉:故,有历史悠久,年湮代远之感,也有思念故人怀念故乡之情,同时,也有一种繁华退尽,荒凉落寞的意绪。作者在标题中不用北平或北京,而用“故都”,就包含一种深切的眷念以及悲凉之意。
“故都”指明描写的地点,不是现代繁华的首都北京,而是有着文化底蕴的文明古都;“秋”字确定了描写的内容,与“故都”结合在一起,将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相融合。
2、播放配乐朗诵录音(或请个别学生为同学范读,提醒学生注意把握感情基调,适当给与点评,美读法)
3、作者在文章开头说“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的理由,也不过想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郁达夫对故都的秋,可谓痴情!现在我们一起品味文章,品味这北国的秋味。
品读鉴赏
1、本文的文眼是什么?诗有诗眼,文有文眼。本文的文眼,即第一自然段中“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2、第二段写什么内容?用什么样的手法写的,表达了怎样的情感?第二段写南国之秋景及其特点,通过北国之秋与南国之秋的对比,表达对北国之秋的向往之情。
3、郁达夫满怀依恋,描写了故都之秋的哪些景物?课文主体部分,作者按照“清”、“静”、“悲凉”三个层次,逐一描绘故都的秋景。从第3至7自然段,作者选取了故都之秋的富有特征的景物,分别描绘了五幅图画。(学生快速阅读,然后讨论,发言,给每幅图画起名,教师总结)
庭院清秋
秋槐落蕊
五幅图画 秋蝉残鸣
秋雨斜阳
清秋佳果
4、集中赏析:选择其中一幅图画“庭院清秋”(第3段)。
“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训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象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感觉到十分的秋意。说道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色最下。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
(调动学生想象,可以课前安排有绘画特长的学生根据对文章的理解作两幅图画,课堂展示,让其他学生点评)
这是一幅巨大的画面,带有立体的美感。碧绿辽阔的天空做了画的背景:地面上,蓝色的牵牛花点缀期间,天与地之间,间或出现一两只白色或灰色的`驯鸽,一间破屋,院子里坐一个闲散的人,手捧一碗浓茶,举头望碧空,耳边不时传来驯鸽的飞声。画面有静有动,绘声绘色,秋的美,秋的情趣完全融合在蓝天白花之中,体现出故都秋的质朴美和原始美。同时,这一画面又紧扣文眼,即故都秋的清、 静和悲凉。
清: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
静: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反衬)
悲凉: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一个人住着,在破壁腰中(破败,荒凉,落寞);一碗浓茶(苦涩);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静对着象喇叭似的牵牛花的蓝朵(闲散,百无聊赖);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而非紫色或红色;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而不是一丛丛青葱的茁壮(草木枯萎)。整幅图画里,作者颇具匠心地选用了冷色调,如青、蓝、灰、白等等,符合作者追求颓废忧郁的散文风格,又符合悲秋的意境。
这幅图画中,作者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 情景交融。
思考:“清”、“静”是故都之秋景的自然特征,“悲凉”则是作者的主观情感,我们应如何理解这种“悲凉”?(学生根据课前资料讨论回答,教师总结)
这需要我们从作者生平及文章写作背景来理解。郁达夫一生清苦,生性敏感,他在自传中把自己的出生说成是“悲剧的出生”,天性中有一种落寞颓唐的情调。本文写在20世纪30年代,这一时期的郁达夫早已饱受人间的忧愁与辛酸,由于积极参加左翼文艺活动,他遭受到了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只好迁居杭州一带,依靠游山玩水来排遣现实的苦闷。1934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写下了这篇散文,将故都的秋味与自己的生活感受相融合。
悲秋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之一。秋本身,总带有一点悲凉的色彩,而这样一个特定的战乱时代里,这样一个性格忧郁的知识分子,自然会生出一种剪不断理还乱,无计可消除的悲凉。
小结:
《故都的秋》是一首诗,深沉而含蓄;
《故都的秋》是一幅画,美丽而落寞;
《故都的秋》是一碗茶,苦涩而清醇;
《故都的秋》是一支歌,忧伤而悲凉。
故都的秋,让郁达夫痴迷,让我们深爱!
作业布置:
熟读课文;对剩下的图画进行赏析;思考中议论段落的作用;找出排比句。
板书设计:
故都的秋
故都的秋味:清 静 悲凉
故都的秋景:
庭院清秋
秋槐落蕊
五幅图画 秋蝉残鸣 情景交融
秋雨斜阳
清秋佳果
篇5:《故都的秋》教案(高二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体会散文“形”、“神”合一的艺术特色。
2 .品味语言,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理解本文“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学会从景物描写中把握 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以情选景;体会作者在景物的细致描写中融入的情感。
教学难点: 作者主观感情与客观景物的融合。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要一起来欣赏一篇非常优美的散文。在进入对这篇文章的学习前,让我们先来看一幅画,这是我根据大家学过的一篇课文中描写的景象画的,请你根据画面的内容把这篇课文背出来好吗?(画面上是《天净沙秋思》描绘的场景)这首词表达了作者一种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你是怎么体会到这种感情的? 美学家说:“一片自然风景就是一个心灵的世界。”那么,我们就从《故都的秋》走入郁达夫的心灵世界,看作者又通过对秋天的描写抒发了自己怎样的深情呢?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全文内容 。
1.学生大声朗读课文。自己不理解的词语用笔划出来,查字典解决。不理解的句子,用笔划出来,等到分析的时候交流解决。
2.学生找出自己喜爱的句子或段落,然后朗读给大家听,并说出自己喜爱的理由。
3.挑出一个学生选出课文的3段内容,然后大家共同朗读。
三、再读课文,赏析课文景色的美。
1.在你读了这篇文章之后,你认为作者都是描写了秋天的哪些风景呢?请用最简练的语言把他们说出来。
明确: 秋天:秋院、秋槐(花)、秋蝉(虫)、秋雨、秋果
2.那么我们来看一下作者笔下的秋槐有什么特点呢?用自己的话简单概括。
明确: 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铺得满地,脚踏上去,没有声音,连气味都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细微、极细柔软的触觉。
3.品味词句:哪些地方突出了“清、静、悲凉”
明确:
写秋院----“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这是境的宁静);“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这是心的宁静)。“一椽破屋”、“破壁腰”(境的悲凉。)
写秋槐----“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细极柔软的触觉。”(这是境的宁静,也是心的宁静。)“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这里有境的宁静,也有心的悲凉。)
写秋蝉----“衰弱”、“残声”。(这本身就是一种悲凉。)
写秋雨----“息列索落”、“云渐渐地卷向了西去”、“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这里有境地的宁静,也有情和境的悲凉。)
写秋果----“淡绿微黄”,即使是写“红”也是“红完”。(也是一种清、静的淡色。)
3.作者都是从哪些角度对这些落蕊进行了描写呢?
明确: 花铺满地,写视觉形象;脚踏花地,写触觉感受。
4.他看到、踩到这样的落蕊有什么样的感觉呢?你说作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呢?
明确: 细腻、清闲、落寞。 正因为这里寂静无人,作者独自徘徊,无人可与交流,便只有与自然相交融。揣摩作者的心境,大约是因为难得的悠闲而欣喜,也可能因为无事可做而又寂寞吧。 [写作背景]:郁达夫,三岁丧父。17岁便随长兄一起赴日本留学,在异国生活的十年,是他饱受屈辱和岐视的十年。在个人性格方面,他抑郁善感;在文艺观和审美观方面,他提倡“静的文学”,写的也是“静止如水似的文学。” 此文写于1934年,此时的中国,连年战乱,民不聊生,郁达夫也是居无定所,颠沛流离,饱满受人生愁苦和哀痛。因此,作者描写的心中的“悲凉”已不是故都赏景的心态,而是对整个人生的.感悟。这种感受在当时其它人的作品中也有痕迹。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不也有哀愁吗?
由此可见,散文的鉴赏,既要读懂作者笔下的客观现实,又要注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而对思想感情的体会,还要结合作者当时的生活经历。
5.作者是怎样把自己的那份落寞和景物衔接在一起的呢?请你结合文字谈谈自己的理解。
[提示:作者首先心中充满了情感,而景物只是作者情感抒发的一个载体,他在描写景物的时候,就让景物带上了自己的情感特色。比如把对落蕊静态的描写,正是作者内心平静的写照,正是他感到秋天气息,让自己的内心向外宣泄的一个窗口。]
四、三读课文,分析课文的表现手法及作者对秋的总体情感
1.作者对北方秋天的总体感觉是什么?他描写的那几种景物能体现这一特点吗?试举例说明。
明确: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如秋雨,“忽而来一阵凉风,便系列索罗的下起雨来了”这体现了雨的“清”“静”;人们说“一层秋雨一层凉”体现了秋的“悲凉”。
2.南方秋天的特点是什么?作者为什么要写南方秋天的特点呢?
明确: 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淡,只能感觉到一点清凉。 突出北方秋天的特色,也暗含着作这对北方秋天的喜爱之情。
3.那么你能各用一个字来形容作者心中南方、北方秋的特点吗?
明确: 淡、烈
4.现在请大家阅读文章第十段,然后回答,“故都的秋”在作者的心目中引发的是一种喜悦,还是一种悲伤呢?
明确: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理解任意回答,不必拘于一种。
五、延伸训练。
在对景物的描写中,有时往往一字着色,一字着情。如我们的“春风又绿江南岸”“红杏枝头春意闹”。下面请你从下面所给的字中选出一个你认为最恰当的,填到括号内,说说这样选择的理由。
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 雨中( )叶树,灯下白头人。 (《喜外弟卢纶见寄》司空曙) (绿、红、黄、残 ) [提示:黄。既抓住了景物的特点,又流露了作者的心境,并且符合对偶。]
六、作业布置 。
从课文中选择两句你认为非常美的句子,然后仿造它的格式写出两句自己对秋受的句子。
附:板书设计
秋 院
(主观、客观)----清、静 秋 槐
秋 蝉
(主 观)----悲 凉 秋 雨
秋 果
篇6:《故都的秋》公开课教案(高二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故都的秋》公开课教案(人教版高二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设想]
本文是郁达夫1934年写的一篇著名的散文。当时,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协等原因,作者从上海移居杭州,撤退到隐逸恬适的山水之间,思想苦闷,创作枯淡。即使偶有创作,文章的思想感情亦较为低沉。虽然如此,作者所写的文章常常能做到疏朗不羁的行文与精到细腻的笔触相结合。本文就是一篇代表。文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浑然一体。由此,我将这作为本文的教学重点之一。由于文章的写作时代与现在差距较大,再加上学生对作者的思想感情、写作背景了解很少,因而对文章的“清”、“静”、“悲凉”的特点难以理解,由此,我将这作为文章的另一教学重点,同时也作文章的教学难点来突破。
[教学方法]
主要通过创设情境比较的点拨法,将学生导入特定的情境之中,通过让学生用心去感受、体味,捕捉情感信息,认识作者渗透在作品中的那种思想感情的合理性,进一步体例体会散文“情”与“景”、“形”与“神”相辅相成的辩证关系。
[教学程序]
一、导入性点拨--讨论课题,突出教学目标。
“故都”二字表明描写的地点,作者用“故都”而不用北平或北京,含有深切的眷念之意--清、静、悲凉。
“秋”字确定描写的内容,文章围绕“秋”之景来表达作者的内心思想感情--以情驭景,以情显景。
题目明确而深沉。
二、情境引领点拨--讨论取材,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状况。
提问:你认为《故都的秋》取材有何特点?作者为什么不写香山红叶,也不写游人如织的颐和园?这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文章取材主要体现“清”、“静”、“悲凉”的特点,而香山红叶的暖色调,颐和园的喧闹,与文章的`感情基调不相称,因此,作者取材时能围绕中心及作者的思想感情。这些与作者当时思想苦闷、追求隐逸恬适的生活情趣有关。
(二)研究性点拨--讨论课文结构。理清文章写景内容。
指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文,根据“思考和练习二”的提示,将有关内容填写完整。
一、①对北国 感受:清、静、悲凉
总起 之秋的 向往:饱尝、秋味
(1-2) ②江南之秋:看不饱、尝不透、玩不足
①清晨院中所见的景象 绘秋
②槐树的落蕊清、
记叙 ③秋蝉的残声静、
二、 ④秋雨话秋凉悲凉
分写 ⑤秋树的奇景
(3=12) 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
议论 总是一样地能引起深沉、 深化
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
三、 ①南国之秋的色味不及北国之秋
总括 ②直抒对故都之秋的眷念之情
(13-14)
三、品味性点拨--讨论疏朗不羁的行文与精到细腻的笔触相结合的语言特点。
(一)指导学生阅读课文第3段,思考:
1、作者为什么对陶然亭的芦花等这些著名的风景只是点到为止,面着力去描写家家户户到处可见的秋景?
明确:这些都是北平的景色,但并不能都反映“秋”的特色。
2、第3句中“即使……就是……也……”这样的句式,表达了什么意思?
明确:北平的秋意,果真是无处不在,它的色味特别浓烈。
3、作者是如何描写清晨在院中看到的景象的?
明确:作者笔下的秋景,“屋”和“壁腰”都是“破”的,用反衬的手法“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突出北平秋晨“静”的特点,牵牛花“以蓝色或白色为佳”,“日光”本是暖色调,但在作者笔下却是“漏”的。
(二)指导学生阅读“落蕊”一段,思考:
1、这段语言有何特点?作者是从哪些角度描写的?
明确:明白晓畅,简洁清丽。用白描式的语言,从视觉、听觉、味觉、触觉上等,把槐树的特征,明白如话地描绘出来,充满了诗情画意,给人以美的享受。
2、这段文字突出了什么特点?从哪些词句可以看出?
明确:突出了“清”、“静”、“悲凉”的特点。
四、点拨小结--文章的主旨。
明确:本文通过对北平的秋色的描写,赞美了故都的自然风物,抒发了向往、眷念故都之秋的真情,流露了深远的忧思和孤独感。
五、迁移性点拨--读写结合,写一篇《校园之晨》的作文。
篇7:《故都的秋》的教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
《故都的秋》的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
故 都 的 秋
郁达夫
知识教育目标
1.领会课文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浑然一体的艺术风格。
2.了解作者在描写故都风物时为何要突出“清”、“静”、“悲凉”的特点,从而体会作者是如何把自然风物的客观色彩和作者内心世界的主观色彩巧妙融合的艺术手法。
3.体会课文疏朗不羁的行文与精到细腻的笔触相结合的语言特点。
能力培养目标
1.训练学生在阅读中快速把握文章意蕴,并作适当归纳的能力。
2.在了解作者思想感情的基础上,训练学生有感情的朗读。
3.陶冶学生性情,提高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作者到底描写了故都的哪些风物,抓住了这些风物的哪些特点来描写?
教学难点:从这些故都风物中折射了作者什么样的内心世界?
教学方法:听录音 讲授法 讨论法
教学课时:第1课时
教学器材:录音机 多媒体
教学过程:
导语:前两节课,我们学习了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知道了《荷塘月色》是一篇写景状物的散文,散文的主要功能是抒情。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写景状物的散文,它就是郁达夫先生的《故都的秋》。
解题:“故都”二字表明描写的地点,作者用“故都”而不用北平或北京,更带有一种文化底蕴和历史沧桑感,也包含有深切的眷恋之情。
作者简介:《优化方案》
听录音
思考问题:请找出作者对故都秋天的独特感受的`词语。
关键词语:清、静、悲凉
分析课文:
问题一:“悲凉”本是形容消极、低落情绪的,可为什么作者把“悲凉”用在赞美故都之秋的文字中(文眼句),而不用明快的笔调来颂秋呢?(方法:联系背景)
郁达夫,三岁丧父。17岁便随长兄一起赴日本留学,在异国生活的十年,是他饱受屈辱和歧视的十年。在个人性格方面,他抑郁善感;在文艺观和审美观方面,他提倡“静的文学”,写的也是“静止如水似的文学。” (主观因素)
此文写于1934年,此时的中国,连年战乱,民不聊生。在生活上,郁达夫也是居无定所,颠沛流离,饱受人生愁苦和哀痛。因此,作者描写的心中的“悲凉”已不仅是故都赏景的心态,而是对整个人生的感受。(客观因素)
问题二 :按照正常思维课文接下来无论选取什么景物,都要为“清、静、悲凉”服务,同学们阅读课文3----11看看作者为我们描绘了哪五幅图画并为其命名。
庭院清秋图
秋槐落蕊图
秋蝉残鸣图
秋雨话凉图
喜看秋果图
问题三:在这些景况的描写中,哪些地方突出了“清” 、哪些地方突出了“静”、哪些地方突出了“悲凉”?
明确:写秋院----“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这是境的宁静);“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这是心的宁静)。“一椽破屋”、“破壁腰”(境的悲凉。)
写秋槐----“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细极柔软的触觉。”(这是境的宁静,也是心的宁静。)“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 (这里有境的宁静,也有心的悲凉。)
写秋蝉----“衰弱”、“残声”。(这本身就是一种悲凉。)
写秋雨----“息列索落”、“云渐渐地卷向了西去”、“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这里有境地的宁静,也有情和境的悲凉。)
写秋果----“淡绿微黄”,即使是写“红”也是“红完”。(也是一种清、静的淡色。)
郁达夫写“故都的秋”,紧扣住“清”、“静”、“悲凉”的特点,不用浓墨重彩,而是用平凡的词语表达了平凡的秋姿、秋色、秋声、秋味和平凡的人。
作业: 1.第12节的中心句是什么, 作者将议论的落脚点放在哪里?
2.在下列括号中加入定语,体现作者“清、静、悲凉”的感受。
陶然厅( )的芦花
钓鱼台( )的柳影
西山( )的虫唱
玉泉( )的夜月
潭柘寺( )的钟声
附:《故都的秋》板书设计
故 都 的 秋
郁达夫
庭院清秋图
秋槐落蕊图
秋蝉残鸣图
秋雨话凉图
喜看秋果图
篇8:故都的秋(高一必修教案设计)
故都的秋(人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欣赏清秋美景,学习以景显情。
2、诵读品味语言,感悟悲秋情怀。
[解读与设想]
1、 本文是郁达夫散文的传世之作,也是现代抒情散文的经典名篇。借此了解郁达夫的思想和创作风格,同时引导学习鉴赏现代散文的语言和表现手法。
2、 重点在于学习品味对故都清秋美景的描绘,感受作者流露的主观情感。本文有着丰富的人文内涵,反映出中国文人独特的“悲秋”情结。感悟此中深义是解读的难点。
3、 教学方法上突出美读的示范与指导,美文美读,以心会心,读出情味便是最好的理解。另外,揣摩语言是达成目标的主要手段。课堂上适当补充、拓展,以丰富学生的人文视野,寻求一种人文感受。
4、 二课时
①赏清秋美景 ②悟悲秋情怀
5、通过学案布置预习,建立课堂链接,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提前预习:
1、阅读准备: 课本Ρ62 刘锡庆《中国现当代散文欣赏》
读本P95-110 梁实秋、韩少华等论散文及散文鉴赏
读本 “故都深情”系列散文
2、目标提示:
(1)、整体感知
DD“整体感知”是审美心理的最初层次,是读者对文本内容的形式感知,是在“第一印象”的基础上,读者受到情感的冲击,激发起读者的理性和意志去把握文本,并使读者对文本逐渐产生情趣,达到“情往似赠,兴来如答”,从而最终从整体把握文本的主旨及作家的情感。
欣赏层次:了解作者写作背景--初步弄清文章脉络--整体把握文章的形象特征--领悟文章的主旨及感情基调。
(2)、揣摩语言
--“揣摩语言”是在客观把握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对富有警策作用或者能够代表作者风格或者对文章主旨表达有决定作用的重点语句和语段进入深入的思考与赏析,体会其象征义、比喻义,寻觅出文章各部分之间在言情表意上的内在联系。
(3)、感受情致
--所谓“情致”,就是情趣(性情、志趣)和风味。是透过全部内容所表现、散发出的那种气韵、味道和笔致。散文就是一种“情趣”的艺术。--所谓“散文笔调”,即以“我”为主角,以第一人称娓娓“告白”的亲切口吻所写出的叙述文字。
一、导入--走进秋天
1、回顾“诗中之秋”。
悲哉,秋之为气也。(宋玉)
…………
秋天像一条深沉的河流在歌唱。(梁小斌)
一路走来,我们徜徉在一个诗意的秋天中。
2、出示课题。
品 “故都的秋”(比较“北平的秋”、“北国的秋”)
--故人、故国、故乡、故园、故土……有着更多的人文内涵,有一种历史感、沧桑感、亲切感,饱含一份深情、一份眷恋。“故都的秋”,意味着一种时空的悠久,一种积淀的深厚,有一种成熟的极致之美,一种浩荡的大家之气。
3、关于郁达夫
郁达夫(1896-1945)原名 郁文,浙江富阳人。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五四”健将,196月与郭沫若、成仿吾等发起成立“创造社”,1933年参加左翼文艺运动。1945年9月17日被日本宪兵杀害于南洋的苏门答腊。
他主张“文学作品都是作家的自叙传”,提倡“静”的文学,写的是“静如止水似的遁世文学”。艺术上侧重于表现自我,带有浓重的主观色彩。“……仿佛是一些不甘沉沦却已无力挣扎者发出的呼喊,或者是一些穷愁潦倒、孤独愤世者的倾诉和叹息”。
他的小说,传世之作有《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迟桂花》,
散文名篇有《故都的秋》、《钓台的春昼》。
胡愈之称之为“天才的诗人”、(七古的高手)人文主义者、真正的爱国者。
郁飞介绍其父日记中记载,本文是1934年8月17日晨起应《人间世》主编王余杞的催索而逼出来的“急就章”。
二、美读--感知全文
1、读出全文基调。
2、读出全文主旨。
3、读出重点语段。
4、自由交流感受。
三、品赏--清秋美景
1、默读3-9,拟出小标题,提取意象。
2、交流、讨论,随机板书。
[板书准备]
(一) 闲坐秋晨图--境清人闲、独对秋晨。
(二) 落蕊缀秋图--踏蕊而去、落寞遥想。
(三) 寒蝉啼秋图--秋蝉衰残、抱枝啼唱。
(四) 斜桥话秋图--都市闲人、雨后微叹。
(五) 硕果品秋图--清秋佳日、硕果累累。
3、赏读语句意蕴。
如:①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吧,……感觉到十分的秋意。
②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
③这嘶叫的秋蝉,……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
④都市闲人……缓慢悠闲,微叹着互答着说:……
相关链接: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秋月春风等闲度。
如今识得愁滋味……却道天凉好个秋。
4、比较秋味:
故都之秋------江南之秋
清 、静、悲凉 慢 、润、淡
饱尝 、十足 不饱、不透、不足、不浓、不永
白干 黄酒
馍馍 稀饭
大蟹 鲈鱼
骆驼 黄犬
四、解读--悲秋情结
1、读出文中物性与人情、自然与人文相统一的地方。
2、研读第10节,指出关键句。
3、解读:
--“可是这秋的深味,尤其是中国的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
4、关于“秋士悲”:
提示思考点,阅读课堂链接。
--郁达夫柔弱的心理、气质都使他更缠绵于既往。他本不是那种慨然不顾、奋身前行的战士。用了流畅的白话,他写得最熟也最美的是古老的主题,离人的别绪、羁旅的哀感、客居的乡愁,--漂泊人间此身如寄的孤独感。富于现代知识的郁达夫就是这样,一面思考着现代中国,感应着他的时代,一面沉醉于中世纪的古旧情调,旧梦一般既亲切又凄凉的美感。……在郁达夫这个东方式的文人,审美态度与人生态度本是合致的,--一种鉴赏享受的'态度。而那种人生态度,或者更确切的说,对人生的审美态度,也更加不着痕迹的显示着传统文化无所不在的渗透力。
--赵园 《郁达夫:在历史矛盾与文化冲突之间》
--五六百年来文化所聚萃的北平,一年四季无一月不好的北平,我在遥忆,我也在深祝,祝她的平安进展,永久地为我们黄帝子孙所保有的旧都城。
--郁达夫《北平的四季》
--秋是成熟的季节,是收获的季节,是充实的季节,却也是淡泊的季节。他饱经了春之蓬勃与夏之繁盛,不再以受赞美、被宠爱为荣。他把一切的赞美与宠爱都隔离在淡淡的秋光之外,而只愿做一个闲闲的、远远的、可望而不可及的秋。
--罗兰 《秋颂》
--秋代表成熟,对于春天之明媚娇艳,夏日之茂密浓深,都是过来人,不足为奇了,所以其色淡,叶多黄,有古色苍茂之慨,不单以葱翠争荣了。
--林语堂《秋天的况味》
--“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人性、社会性与大自然的调和,是现代散文的特征之一。
--郁达夫《中国新文学大系 散文卷 导言》
--冰心 “母爱、童心、自然 ”
--徐志摩 “爱、美、自然”
--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 年事梦中休。花空烟水流。
纵芭蕉、不雨也飕飕。 燕辞归、客尚淹留。
都道晚凉天气好, 垂柳不萦裙带住,
有明月、怕登楼。 漫长是、系行舟。
--吴文英 词 《唐多令》
--欧阳子方夜读书,闻有声自西南来者,悚然而听之,曰:“异哉!初淅沥以萧S,忽奔腾而澎湃,如波涛夜惊,风雨骤至。其触于物也,WW铮铮,金铁皆鸣。又如赴敌之兵,衔枚疾走,不闻号令,但闻人马之行声。”余谓童子:“此何声也?汝出视之。”童子曰:“星月皎洁,明河在天。四无人声,声在树间。”
余曰:“噫嘻,悲哉!此秋声也!胡为而来哉?盖夫秋之为状也:其色惨淡,烟霏云敛;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气栗冽,砭人肌骨;其意萧条,山川寂寥。故其为声也,凄凄切切,呼号愤发。丰草绿d而争茂,佳木葱茏而可悦,草拂之而色变,木遭之而叶脱:其所以催败零落者,乃一气之余列。……”
童子莫对,垂头而睡。但闻四壁虫声唧唧,如助余之叹息。
--欧阳修/ 文 /《秋声赋》
--日日深杯酒满,朝朝小圃花开,
自歌自舞自开怀,无拘无束无碍。
青史几番春梦,红尘多少奇才,
不消计较与安排,领取而今现在。
--朱敦儒《西江月》
--独对山水与四季,郁达夫凝然其性,放纵其心,神与物游。士大夫传统趣味与江南才子的风流笔力致令郁达夫屐痕处处,而处处皆是山水灵慧,日月亲人,性灵文字便汩汩滔滔而出。郁达夫的好散文大多作于20世纪30年代,这大约是因为苦不可抑怒气冲冲的小说岁月已随风而逝,接踵而来的便是散文化的中年心境。尽管,“酒债寻常处处有”,少不得窘迫困厄,但已然洒脱其胸襟,言笑晏晏,游记便写得温润亲切,如与人交谈,又于家常口吻中孕以诗之底蕴。
--姜飞《感性的归途 郁达夫:感伤的行旅》
--郁达夫幼小失怙,家境贫穷,从小就经历过的人生悲苦养成了他忧郁敏感的气质。乃至他在自传中,把自己的降世称为“悲剧的出生”,觉得人生一切都是虚幻,真真实在的只有凄切的孤单,他似乎天性易于感受落寞颓唐的情调。郁达夫并非是一位经营自己狭小天地的颓废者,他对祖国及中华文化的命运时时以心系之……
--易前良《悠悠的态度 颓唐的情调》
5、归纳明确:
(要点)
(1)、物性与人情、自然与人文的统一。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所谓“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
(2)、“自古逢秋皆寂寥”,寄寓失意之悲。
(3)、“话到秋边不言愁”,诠释生命形态。
(4)、郁达夫的个人遭际与心性。
五、作业建议:
1、美文美读,以心会心。
2、小型诗钞:秋天的诗
3、仿写练习:仿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概括本文意境。
4、推荐阅读:
郁达夫 北平的四季 住所的话 钓台的春昼
林语堂 秋天的况味
吴伯箫 话故都
老舍 想北平
罗兰 秋颂 写给秋天
宗璞 报秋
《读者》04-21 人坐秋天鸟鸣空
安琪
篇9:《孔雀东南飞》 教案教学设计(高一必修二)
《孔雀东南飞》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二)
一,导入新课
大家听完王的故事,我们了解到了梁祝这两位有情人最后只能化为蝶才能双双飞,造成这一悲剧的原因是什么?对就是封建制度,封建家长制是扼杀青年男女爱情自由、婚姻自由的一把利刃,婚姻完全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更可恨的是婚后公婆或者丈夫稍有不满,就可以凭一纸修书将女子赶回家。
这样的悲剧在古代不足为奇。早在梁祝之前即有一个感人肺腑的爱情悲剧--《孔雀东南飞》一对美丽的孔雀被活活拆散,美梦只有在死后才能实现。
二,解题
1.《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也是我国古代最优秀的民间叙事诗。是汉乐府叙事诗发展的高峰,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现实主义诗歌发展中的重要标志。它原名《焦仲卿妻》,最早见于徐陵所编的《玉台新咏》,是以真人真事为基础创作的。沈归愚称为“古今第一首长诗”,与《木兰辞》并称“乐府双璧”。
2.汉乐府:“乐府”是汉武帝时设立的一个官署。它的职责是采集民间歌谣或文人的诗来配乐,以备朝廷祭祀或宴会时演奏之用。它搜集整理的诗歌,后世就叫“乐府诗”,或简称“乐府”。它是继《诗经》《楚辞》而起的一种新诗体。
三,梳理情节
1、概括诗前小序的内容
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故事的结局,作诗的缘由。
2、全诗可分为五部分:
(一)开端 1-6(兰芝被遣)写兰芝向仲卿倾诉,揭开她与婆婆之间的尖锐矛盾,并表示自己无法忍受下去,愿意被遣送回家。仲卿向母亲求情,被母亲坚决回绝,兰芝离开焦家已成定局。
(二)发展 7-12(夫妻誓别)写兰芝辞别焦家,仲卿送她回去,分别时两人立下盟誓。
(三)进一步发展 13-21(兰芝抗婚)写娘家后,县令、太守先后派人来提亲,在哥哥的干预下,兰芝被迫应承了太守家的婚事,太守大事做迎娶的准备。
(四)高潮 22-31(双双殉情)写成亲的那一天,傍晚时,仲卿赶来,兰芝、仲卿诀别,两人相约以死抗争。夜里,兰芝投水而死,仲卿上吊自杀。
(五)尾声 32(告诫后人)写焦刘两家将兰芝、仲卿合葬,两人化为鸳鸯。
四,探究阅读
话题:诗歌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一】关于铺排
1、朗读第9段,“鸡鸣外欲曙……精妙世无双”。
2、 师:请用本段中的.一个词概括它的内容。
明确:严妆
师:本段用了什么手法?
明确:铺排 即铺陈、排比 , 铺陈,即铺叙 详细地叙述
师:此时此刻,刘兰芝为何要“严妆”,并且还“事事四五通”呢?作者着重写装束和仪容,有何用意?请同学们思考,同桌之间可以交流。
(刘兰芝出众的美丽,知书识理,有涵养。她的自尊、外柔内刚。她内心的不平静,甚至是痛苦,正因为如此,才会有“事事四五通”的表现。)
师:同学们的讨论发言很成功。我把你们的发言综合一下,这段描写由足至头、至腰至耳、至指至口、至步,一连串渲染夸张的铺陈排比,不但写出人物的外在美,更写出人物的人格美。美就美在她的沉着、镇定,美就美在她那特别的涵养。她沉着、镇静,临阵不乱
她要用美,给仲卿留下最美好、最难忘的回忆;她要用美,彰显对仲卿最深挚的爱;她要用美,表示她的委屈与不满;她要用美,表现自己的坚强和自尊。
本段文字也很优美,请大家结合刘兰芝的内心感受再有感情的朗读一遍。
2.师:诗中有多处使用了铺陈排比手法,同学们能否再找出一两处
明确:第二段,按时间顺序铺陈,意在强调兰芝多才多艺,很有教养,罗列数字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
师:第13段有类似的内容,是不是有点重复?
明确:不重复。更突出兰芝从小聪明,很有教养,并且转换了叙述的角度,使文章显得错落有致。
3.学生读“交语速装束……郁郁登郡门”
对表现兰芝的性格有什么作用?
明确:用对比的手法,衬托出刘兰芝不为富贵所动的节操,她对仲卿的爱和忠贞经得起任何严峻的考验。(极写婚事的热闹,反衬兰芝的痛苦、孤独和凄凉)而且太守家的喜和兰芝明为允婚、暗作死计的悲凉心境形成对照,强化了悲剧性。
总结:本诗的铺陈排比有利于塑造人物形象,也为诗歌带来了声律和色彩之美。在我们学习过的乐府民歌《木兰辞》中,这种手法也有运用。能否想起来几句?“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课后同学们注意体会比较。
铺陈、排比手法,夸张、渲染地写尽人或事的各方面情态。它实际上也就是赋,即“敷陈其事而直言之”。只是受汉大赋的影响,描写更加细腻更加淋漓尽致,往往一气贯注,渲染某种氛围和情绪。
【二】 个性化的语言
1,师生共同勾画刘兰芝自述身世的语言片段,一起深情朗读和品味。
(1)“十三能织素”到“及时相遣归”(个别朗读,点评)
读后思考:刘兰芝不舍得离开焦仲卿,但为何自求遣归?你看到了她怎样的性格特征?
分析:这完全是不堪忍受焦母的无理指责而主动要求回娘家的口吻,不等对方开口,便自请,维护了自尊。这是长期忍让顺从后的总爆发,她的话里有委屈有不满,但又坚决有力,毫不掩饰,(从她的话里也可以看出她不是一个低眉顺眼、任人摆布的小媳妇)。
明确:焦母蓄谋已久,兰芝自求遣归是一种为求得自尊、自由而不得已为之的反抗行为。
(2)“上堂拜阿母”到“嬉戏莫相忘”(两位学生分别读出兰芝与焦母和小姑告别时的不同语言,接着由同学品味前后语气上的差异。)
和婆婆告别:态度上表面自谦自责,而她善良、温顺中别有一种掩饰不住的反抗意味的刚性,语气上她从容镇定、不卑不亢,与婆婆的性格形成鲜明对比。
和小姑告别:“泪落连珠子”,既有与小姑朝夕相伴的深情,也有对自己无端被遣的归的悲愤。
(3)品读遣归之后兰芝与刘兄的对话。
思考:兰芝是忠于爱情的,为什么最后还是允婚了?你能再现画面,推断兰芝当时的心理吗?
明确:她知道哀求无效,所以干脆地答应了,实际上她的内心是完全绝望了。
(4)(课下)品读兰芝与焦仲卿的三处精彩对话。
A.被遣之前
B.夫妇誓别
C.夫妇诀别
小结:
课文以个性化的语言塑造了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尤其是刘兰芝那样的女性,在《孔雀东南飞》之前,中国文学史上还没有出现过。另外,诗中作者还运用了抒情性的穿插,如“生人作死别,恨恨那可论”“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等诗句,有助于对人物的处境和心情的深入刻画。
课文小结:
这节课我们最难忘的应该就是刘兰芝,难忘她的出众的外在美,难忘她高贵的内在美。可是当我们看到美的东西备受折磨与摧残的时候,我们的内心是痛的。而本文的美就在于当美被泯灭的时候,又使我们获得了一种悲剧美,下一次课我们将一起探究本文的悲剧根源及悲剧的意义。
作业:
请同学们按照我们现代的思想观念为刘兰芝设计一种人生命运。
板书设计
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铺排 美丽 沉着 镇定 有教养
兰芝
个性化的语言 不慕富贵 不卑不亢 反抗精神
《梁祝》故事梗概
梁祝是一个美丽、凄婉、动人的爱情故事。东晋时期,浙江上虞县祝家庄,玉水河边,有个祝员外之女英台,美丽聪颖,自幼随兄习诗文,慕班昭、蔡文姬的才学,恨家无良师,一心想往杭州访师求学。祝员外拒绝了女儿的请求,祝英台求学心切,伪装卖卜者,对祝员外说:“按卦而断,还是让令爱出门的好。”祝父见女儿乔扮男装,一无破绽,为了不忍使她失望,只得勉强应允。
英台女扮男装,远去杭州求学。途中,邂逅了赴杭求学的会稽(今绍兴)书生梁山伯,一见如故,相读甚欢,在草桥亭上撮土为香,义结金兰。
不一日,二人来到杭州城的万松书院,拜师入学。从此,同窗共读,形影不离。梁祝同学三年,情深似海。英台深爱山伯,但山伯却始终不知她是女子,只念兄弟之情,并没有特别的感受。
祝父思女,催归甚急,英台只得仓促回乡。梁祝分手,依依不舍。在十八里相送途中,英台不断借物抚意,暗示爱情。山伯忠厚纯朴,不解其故。英台无奈,谎称家中九妹,品貌与己酷似,愿替山伯作媒,可是梁山伯家贫,未能如期而至,待山伯去祝家求婚时,岂知祝父已将英台许配给家住贸阝城(今鄞县)的太守之子马又才。美满姻缘,已成沧影。二人楼台相会,泪眼相向,凄然而别。临别时,立下誓言:生不能同衾,死也要同穴!
后梁山伯被朝廷沼为鄞县(今奉化县)令。然山伯忧郁成疾,不久身亡。遗命葬贸阝城九龙墟。英台闻山伯噩耗,誓以身殉。英台被迫出嫁时,绕道去梁山伯墓前祭奠,在祝英台哀恸感应下,风雨雷电大作,坟墓爆裂,英台翩然跃入坟中,墓复合拢,风停雨霁,彩虹高悬,梁祝化为蝴蝶,在人间蹁跹飞舞。
在朝廷做宰相的上虞名人谢安听说这一奇事,就奏请皇帝,敕封为“义妇冢”
总结
梁山伯与祝英台表现出了他们对当时社会的一种反抗,反抗了当时旧时的封建制度,不被当时的各种强权的压迫。它也另一方面表现出了梁山伯与祝英台对于爱情的执着,勇往直前,义无反顾。这也正是他们对于彼此的互相尊重、理解,在后来梁山伯死后,她竟下嫁给马文才,但是这却为她奠定了与梁山伯再次相逢的机会,这便可见他们之间深深的爱慕之情。我在听完梁祝以后,感觉到“祝英台纵身投坟”比较激烈,这也为后面的化蝶奠定了基础。使梁祝成为真正的感人的爱情故事。
单敏
篇10:《荷塘月色》 教案(高一必修二教学设计)
《荷塘月色》 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二教学设计)
双城市兆麟中学 鞠海侠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提高对情景交融的意境的鉴赏能力。
(2)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比喻、通感的巧妙运用,动词叠词的精心选用。
2、过程与方法 :诵读鉴赏
3、情感态度价值观:
了解作者不满社会现实,向往自由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揣摩精美的语言,领会作者的情感倾向
教学难点:
把握作者“淡淡的喜悦与淡淡的哀愁”交织的情感
教学方法:引导法 美点追踪法
辅助手段:多媒体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多年以后,我们依然能记起《春》的美丽;“父亲穿着青布棉袍,黑布马褂,蹒跚地爬过月台”为我买橘子,多年以后,我们依然会看到那伟大的背影,那浓浓的父子深情。今天,我们就来欣赏朱自清先生的另一篇散文佳作《荷塘月色》。
二、赏析:
听配乐朗读录音,同学们思考: 文中主要写了哪些景物?在这些景物描写中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感?
主要写了:荷塘 月色 荷塘四周的景色
我们先看作者对荷塘的描写,同学们齐读第四段,思考:作者在荷塘的描写中,具体写到哪些景物?
荷叶 荷花 荷香 荷波 流水
荷叶:田田,荷叶相连的样子。古人有“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诗句,它还像什么?舞女的裙,“荷叶”和“裙”之间的相似点:硕大舒展。
荷花是一种什么形态(选用多媒体打出两幅图景,让同学们在文中找出对应的句子后齐读。
有袅娜地开着的 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 运用了什么修辞?
拟人,袅娜地开着的 写出盛开的柔美;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 可以换成一个成语“含苞待放”,有一种“千呼万唤始出来”的娇羞;这种或开或合的情态如什么?如明珠,如星星,美人。如明珠,抓住了月下荷花晶莹光亮的特点;月色之下,人在绿叶丛中行走,叶多花少,白花在绿叶丛中隐约闪烁,一眨一眨,忽隐忽现,又如天上的星星;值得一提的是,人们多将美人比作出水芙蓉,而这里作者反其道而行之,将“荷花”比作了“刚出浴的美人”,写出了荷花的“出淤泥而不染”并且是纤尘不染,美丽出众。
荷香 :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运用了什么修辞?
清香,这是嗅觉感受;歌声这是听觉感受,两种感觉器官的交错移用,这种修辞我们称为通感。通感是一种特殊的比喻,那么清香和歌声之间的相似点是什么?
若有若无,时断时续,香甜,钱钟书先生曾这样解释通感:颜色似乎含有温度,声音似乎含有形象,冷暖似乎含有力量,气味似乎含有锋芒。
作者写荷波,突出其什么特点?先用大屏幕打出画面,找对应句子后齐读这句。
快 如闪电般 霎时
而流水又是怎样的呢?先看大屏幕上的画面,找对应句子后齐读。
“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人们常说:“落花有意,流水无情”但这里的流水却是恰恰相反的,流水是脉脉含情的,含情脉脉的,含情脉脉的,映衬着荷叶的风姿。
以上是作者为我们描绘的月下荷塘 的美丽景色,那么荷塘上的月色又有怎样的一番风情呢?
同学朗读第五段,同学思考:
你觉得这段文字那些词语用得好或哪句话写得好?
“泻”倾泻,一泻无余,写出月华有形而无声的特点
“浮”(给画面学生齐读这句)深夜水气自下而上轻轻升腾,慢慢扩散,弥漫的情状,描绘雾的轻飘状态(给画面,同学齐读这句)
给出一个画面,让同学在文中找出对应的句子后齐读
在烟月的笼罩下,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洗”写出了月光下的叶子和花的洁白柔和,鲜艳欲滴。
“笼”笼罩。古语有“烟笼寒水月笼纱”,我们化用以下就是“烟笼荷塘月笼花”。笼着轻纱的梦,写出了清淡朦胧,如梦似的特点。
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象是画在荷叶上,
画:杨柳投在荷叶上的影子之真之美,美如画
“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课件展示画面)
光与影是所见,视觉感受,名曲是所闻,听觉感受,这也构成通感的修辞。两者相似点是和谐,优美;烘托出温馨幽雅的氛围。
同学再一次齐读第五段
这里的荷塘是美丽的,这里的月色是朦胧的。那么周围的景色又是如何的呢?同学们朗读第6自然段
树: 树色阴阴
远山:隐隐约约
路灯光:无精打采(拟人)
蝉声蛙声:热闹是他们的
我什么也没有
诗云“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作者用蝉噪蛙鸣反衬出荷塘四周的清幽。这里的景色非常朦胧,但总有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这是为什么?
这是由作者的情感决定的.。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那么作者当时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和心境呢?
请同学们从文中找出表明作者情感变化的语句,并做具体分析。
1、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1)黑暗的社会现实。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白色恐怖笼罩着中国大地,作者看不到光明的前途,苦闷彷徨,正直的知识分子在黑暗的社会中的精神苦闷。
(2)作者的家庭陷入深刻的危机。父子、母子、婆媳间的矛盾日益激化,作者为了应付这些矛盾在事业和感情上做出了巨大的损失。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实在不易。生活的烦恼,“内忧外患”。
2、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自己是个自由的人,白天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以不里。
这是暗示作者精神极度苦闷的一段重要文字。“便觉自己是个自由的人”反衬出作者在现实生活中很不自由,为物质生活所累,精神生活所累,精神生活的苦闷,都可对入哲学意义上的不自由。
家庭矛盾的激化,生活的贫穷,加上社会环境带来的许多烦恼,使得作者生活很累。那种精神苦闷和人生感伤只有在这不宁静的月色下得到抚慰,而这种抚慰又是暂时的。
3、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暂且、暂时,在无边的荷香月色中获得片刻逍遥。自由、宁静,也给他带来喜悦。
4、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一听到树上的蝉声和水里的蛙声,一股愁思猛地袭上心头,其可谓“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剪不断,理还乱是“忧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人生的多少忧伤,多少无奈,多少孤独,多少寂寞,多少喟叹,尽在此言中。
5、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
告诉我们,采莲的热闹,采莲的盛况,采莲的欢乐只属于过去,只属于记忆。现实生活中无法找到快乐,只能在记忆中追寻。
6、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
作者生于江南,作者想到了自己的家乡。白居易有诗“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霜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江南生活这样的美好,表达了作者对美好自由生活的向往。“这样想着”表明作者沉醉在对过去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憧憬中,但憧憬毕竟是梦,梦早晚是要醒的,“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家的门前”,醒过来面对的仍是无可奈何的现实。
家门出来,又回到家门,充满了人生的感伤和无奈。李白是“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作者是“借景消愁愁更愁”。
总结:
作者一路写景,也一路抒情,醇香中带有苦涩,喜悦中带有忧伤,或许这种人生忧伤虽轻犹重,孤独苦闷似淡还浓。
希望多年以后,我们依然会记起美丽的荷塘,朦胧的月色!
附
景--交融--情
荷塘 不静
月色 暂得宁静
四周 失静
liuyan
篇11:《兰亭集序》 教案教学设计(高一必修二)
《兰亭集序》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二)
一、教学目的
1、指导学生深入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领悟作者对人生重大问题的深切感慨。
2、指导学生体会本文情景交融、叙议结合的写作手法及行文的巧妙。
3、指导学生品味本文精练优美、朴素清新的语言。
二、教学设想
1、安排两课时。
2、重视朗读环节,指导学生在把握文意、理清思路的基础上熟读成诵。
3、利用预习效果教学,避免逐字、逐句、逐段平均主义的讲解,重点突出一些疑难字、词、句,主要采用课堂讨论的方式,教师适当点拨。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语: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十分精妙的文言文。此文324字,字字珠玑,脍炙人口,广为后人传道,成为中国古典文学史上又一优美的华章。学习这篇文章,我们分为三个部分进行。
二、作者
1、王羲之其人 --王羲之,东晋也是我国古代最杰出的书法家。出身于士族名门,曾任右军将军,世称“王右军”。早年从卫夫人学习书法,后多鉴前代名家书法,博采众长,备精诸体,“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其书法艺术影响之大,在书家之中,罕能与之相比者,故有“书圣”之称。其子王献之也是书法名家。父子齐名,世称“二王”“二圣”。
2、王羲之其事 王羲之的“轶事”:
(1)、墨池的来历。形容王羲之的勤奋,他经常在家旁边的池塘清洗毛笔,次数太多,时间太长,整个池子的水都变成了墨黑色。
(2)、单说有一家店铺生意不错,扩大了门面,增添了货物,招牌也想换个新的。可别小看这招牌,它对生意的好坏还挺有影响。因此,招牌一般是用好的木板做的。这家店铺哪来的好木板?凑巧,有人给找来了一块曾经用来祭神的木板,木板上写满了祭祝的文字。开始,人们并不在意,商店老板叫人把木板上的毛笔字洗去,好写新的内容,哪知擦洗了半夭,木板上的毛笔字不仅没有擦掉,反而更清晰了。洗不掉,就刨,木板刨了一层,迹依稀可见;木板刨了两层,笔迹还能看见。人们惊讶了:这是谁写的字,这样深刻有力,一个懂书法的说,这是王羲之的字,真是入木三分啊,这就是如木三分的来历。
(3)一字千金 西安碑林内有块《大唐三藏圣教序碑》,是件隔代合写一碑的奇事: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竟然写了2后的唐朝文章!不少行家验看了碑上的每一字,确是王羲之的手笔;诵念碑文内容,也确是唐太宗为玄奘和尚撰写的《圣教序》。 怪事自有根由,这座《大唐三藏圣教序碑》,是玄奘和尚从印度带回的佛经,由他精心译成后,请唐太宗作序文,再加上太子李治作述记及玄奘的谢表,通称《三藏圣教序碑》。此碑立于唐高宗咸亨三年(公元672年),当时朝廷要把它用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字体来刻碑。长安洪福寺高僧怀仁知道此事后,感到是佛教界的光荣,因此,下决心承担此任。经过怀仁和尚到处寻觅,终于按序文把王羲之的字一个一个地搜集起来,成了这块王羲之字体的《圣教序碑》。 传说怀仁在集字过程中,有几个字怎么也找不到,不得已奏请朝廷贴出告示,谁献出碑文中急需的一个字,赏一千金。这就是“一字千金”的来由,也是文坛上的佳话。后人把此碑的拓本称作《千金贴》。
(4)、坦腹东床 晋代太尉郗鉴是个很爱才的人,为了给女儿选择一个合适的对象,郗老大人动了不少脑筋。后来,他打听到丞相王导家子弟一个个相貌堂堂,才华出众,于是派一个门客到王家去选女婿。消息传来,王家子弟一个个兴奋而又紧张,他们早听说郗小姐人品好,有才学,谁不想娶她作妻子呢?于是,一个个精心修饰一番,规规矩矩地坐在学堂里,表面上是看书,心儿早就飞了。可是东边书案上,有一个人却与众不同。只见他还象平常一样随便,好象压根儿没有这回事似的,仍在聚精会的地挥笔写字。这天,天气并不热,可是这个青年人却热得解开了上衣,露出了肚皮,也许是早上没来得及吃饭吧,他一边写字,一边抓起冷馒头咬一口,无拘无束地咀嚼着,眼睛还一个劲地盯着面前的毛笔字,那紧握毛笔的右手,一时一刻也没有松开,有时还悬空比划着写字,那一副认真的神态,使人禁不住发笑。郗鉴派来了自己的代表在学堂进行了一番观察了解后,就回去了。在他看来,王家子弟一个个都不错,彬彬有礼,年青英俊,才华洋溢,简直没法说哪个最好,哪个较差。不过,要说表现不那么使人满意的,倒有一个。他坦胸露腹,边写字还边啃馒头,样子太随便了,好象对于老大人选择女婿这么一件大事,一点儿也没放在心上……这郗大人听了回报,恰恰对那位举止“随便”的青年有兴趣。他详细问了情况,高兴地将两个手掌一合,说:“这就是我要找的女婿。”这是怎么回事呢?郗老大人认为,这个青年不把个人的事儿放在心上,而是集中精力于书法事业,这正是有出息的表现,有这样的钻劲、迷劲,是不愁不成才的。你猜这位青年是谁?不是别人,正是王羲之。王羲之的夫人、郗鉴的女儿,她也是个书法家,他们的儿子王献之,后来也成了有名的书法家
3、王羲之其文(《兰亭集序》(重点把握)其实这篇文章最开始的出名还是以书法艺术见高,有“天下第一行书”之美喻。只可惜世上再无人能目睹其尊容了,因为据传,这篇原稿被唐太宗埋入昭陵陪葬去了,从此,这一艺术精品不传人世。之所以叫《兰亭集序》,顾名思义,就是一篇序言。“序言”简称“序”,也叫前言,属实用文体,同“跋”是一类。列于卷首叫序,附于卷末叫“跋”。其作用在于推荐介绍某人著作或某一材料,说明写作过程、写作目的、主要内容或说明一些同书本有关的事情,帮助读者更好地去阅读或理解。序言,有自己作的,叫“自序”;也有请他人写的,叫“他序”,他序除了介绍著作外,往往还有一些评价的内容。下面,我们重点来欣赏这篇文章: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仁智者乐山水。人类就生活在山水之间。山水之博大奥妙,不仅在于它是人类生活的摇篮,还在于它是艺术的泉源。我们放眼一看,人间所有的艺术,均不能与山水绝缘,《兰亭集序》、《桃花源记》、《蜀道难》、《赤壁赋》等绝美华章即为山水灵趣之产物。同学们注意,《兰亭集序》是这样产生的:“曲水流觞”(觞,是古代喝酒用的器物。)名叫兰亭。公元三百五十三年的一天,兰亭这儿十分热闹,原来是王羲之邀了几位朋友在这儿聚会,饮酒作诗。这个盛会是很有趣的,朋友们不是坐在酒席桌前,而是在清清的溪水边,浓浓的树荫下。这儿真是美极啦。曲水绕亭,鸟语花香,春风拂面,使人神清气爽。当清澈的泉永载着盛满美酒的酒杯流到谁的面前,谁就端起来喝一口,可惬意了。几杯酒下肚,人们就陶醉在酒香美景之中,接着就饱蘸墨笔,吟诗作文,互相传看,朋友们免不了评点一番,边吟边唱。真是欢声笑语,不绝于耳。王羲之觉得从来没有这么高兴。乘着酒兴,他挥笔运气,洋洋洒洒,写了一篇记载当时盛况的文章,题目就叫《兰亭集序》。
三、探讨课文
(一)齐读课文(教师一起读)
(二)齐读课文第一段,分析
这一段作者记叙了兰亭盛会,同学们找找看,这一段写了哪些内容?
明确:交代了集会的时间、地点、与会者等。并有写景、叙事和抒情
进一步明确写景、叙事和抒情的语句(略)
再明确层次(明确层次不必过细,只是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而已)
归纳第一段作者流露的思想感情:乐
再读课文第一段,要求读准句读、读出语气。师略作点评。
(三)个别朗读课文第二段
分析内容
学生归纳第二段作者流露的思想感情:痛
问:作者为什么感到“痛”?(要求用原文中的话回答: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问:作者提出了一个什么样的观点?(死生亦大矣)
师点评:在享受了难得的聚会和快乐后,作者深切地感受到再圆满的团聚终要离散,再自足的幸福终要破灭,再坚强的生命终要走向灭亡。面对这铁一般冰冷的自然规律,作者不由得感叹“死生亦大矣”
(四)个别朗读第三段,分析内容
学生归纳第三段作者流露的思想感情:悲
问:作者为什么感到“悲”?
生讨论,师归纳:承上文“死生亦大矣”之“痛”而来,古人、今人、后者三者都对这同一话题有同样的感慨,都逃避不了生命终将殒灭这一规律,所以王羲之感到悲,这也反映了魏晋时代由于玄学盛行,士大夫们多崇尚老庄思想,很多人都笃信“死生一”“彭殇齐”,意志消沉,不求进取。这种思想对王羲之不能没有影响。
《兰亭集序》译文
永和九年,正值癸丑,暮春三月初,我们会集在会稽山山阴县的兰亭,举行修禊活动。一时间众多的贤士都到了,老老少少聚在一起。这里有高峻的`山岭,茂盛的树木和高挺的翠竹,又有清澈的溪水湍急流淌,掩映挟带左右,被用来作为漂流酒杯的曲折水道。大家依次坐在它的边上,虽然没有乐器吹奏出美妙的音乐,那一杯酒一首诗,也足以畅述内心的衷情。
这天天气清朗,和风舒畅。抬头仰望宇宙空间的无限阔大,低首俯视万物品类的兴盛繁茂,借以放眼纵观,舒展胸怀,足以尽享耳闻目及的无穷乐趣,实在是很快活的。
人们彼此相处,府仰之间就过了一世。有的发掘内心的感慨,陪在一室内促膝倾谈;有的凭借外物的寄托,不拘形迹地外出游观。虽然取舍千差万别,沉静浮躁各不相同,当他们为自己遇到的事物而高兴,暂有所得,就欣喜万分自我满足,却不知人生的暮年将来到。到了对他们的所得感到厌倦,情怀就会随着事物的变迁而变化,无限的感慨便会随之而生了。过去的欢乐,在倾刻之间,已成了过往的遗迹,对此尚且不能不深有感触;又何况人生的长短命由天定,最终都不免有穷尽之期。古人说:“死生也是人生大事啊。”这难道不悲痛吗?
每次观看前人兴怀抒感的缘由,好像符契一样相合,没有不对着文辞感叹悲伤的,心里却很难说清原因。我本知把死和生当作一回事是虚伪荒诞的,把长寿和短命视同无别是矫妄做作。后人的看待今天,也正像今人的看待过去,真是可
悲啊!所以把这次与会者一一记下,登录他们所作的诗篇。虽然时代不同,世事变化不一,但人们抒发情怀的原因大致是相同的。后代的读者,也将会对这些诗文有所感叹
王桂平
篇12:高一必修《故都的秋》教案
人教版高一必修《故都的秋》教案
【教材、学情分析】
第一单元均为写景状物散文,《故都的秋》凭借精巧独特的构思和优美隽永的语言,描绘秋声、秋色、秋味,抒写了自己清、静、悲凉的心境,抒发了对故都秋的深沉的眷恋之情。文字清新雅致,感情深挚动人,蕴涵了丰厚的文化底蕴。
高一学生刚刚接触这类情景交融的长篇散文,他们那点不多的关于情景关系的知识储备,不足以支撑他们解读此类文章,因此,如何结合课文,真正理解以情驭景并避免解读过程中硬贴标签的现象,是个迫在眉睫的问题。
再者,新课标要求知人论世,但由于时代久远,再加上年轻人的朝气蓬勃,他们的情感和阅历与文章都有较大的距离,所以,如何创设情境,拉近学生与时代的距离,是教学中必须解决的问题之一。
另外,新课标强调多元解读,我们可以尝试就这篇文章学习如何从文化角度分析课文,而不仅仅是“知人论世”,从而树立多元解读的观念。
【教学目标要求】
1、知识能力目标:
⑴ 抓住“清、静、悲凉”这个牛鼻子,理解情景关系;
⑵ 学会反复诵读,品味语言,增强语言的感受力;
⑶ 学会知人论世,分析文章。
2、过程和方法目标:
⑴ 诵读品味重点语段,通过意象比较明了作者感情特点;
⑵ 联想想象,身临其境,以体会意境。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⑴ 激发学生在自然中感受生活的热情;
⑵ 陶冶学生性情,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理解秋蝉、秋花、秋雨、秋枣等意象中蕴涵的情感;掌握文章运用对比、比喻等多种手法摹写故都秋的方法
2、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眼中故都的秋“清、静、悲凉”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自古文人多悲秋:屈原在《湘夫人》中惆怅地歌唱:“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宋玉在《九辩》中悲伤地吟诵:“悲哉秋之为气,萧瑟兮草木摇落兮而变衰。”而杜甫在老病孤愁、漂泊无依时哀叹:“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那么,秋在近代文人郁达夫心中,又该有怎样的一番滋味呢?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近《故都的秋》,走进他丰富的内心世界。
二、分析文题,感受眷恋
文题中“故都”指的就是当时的北平,那为何不以“北平的秋”为题呢?
生讨论,师相机点拨,达成共识:“故都”之“故”有落寞沧桑之意,无比眷恋之情;“故都”更有一种文化的厚重感、历史的沧桑感。三、层面阅读,整体感知
1、师与二生合作朗读全文,余者思考:作者围绕“秋”写了哪些景物,你能用几个整齐的短语加以概括吗?这些景物总的特点是什么?你能用课本上的一句话回答吗?
2、诵读评价;
3、生讨论交流,师相机点拨,形成板书(见后)。
四、得意阅读,领略意境
1、是啊!故都的秋是清的,清在碧绿的高天里;故都的秋是静的,静在驯鸽的飞声里;故都的`秋是悲凉的,悲凉在钓鱼孤寂的柳影里……你能接着说下去吗?
生在低回哀怨的乐曲声中自由诵读自己喜欢的段落,然后进行仿句练习。师根据情景关系进行点拨并及时总结。
2、故都的秋声、秋色、秋味,确实令人回味,但文章还有一段,无论是内容还是表达方式都与这几段迥然不同,你能找出来,并说说作者为何要旁逸斜出、节外生枝?
生找到后个别朗读第12段,余者思考:这段的关键句是什么?
生讨论交流,找出关键句: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中国的文人与秋的关系特别深了。
师小结:这一段议论有关秋的诗文,创造了一种文化的氛围,在自然气息之外,再填一层文化的气息,彰显故都丰厚的文化底蕴,更显示作者对故都的眷恋;同时使文章疏朗不羁,挥洒自如。
3、正如作者所说,秋能引起人们“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那本文作者是悲秋吗?你能在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来印证你的观点吗?
生分别在开头和结尾找到相关语句,师生讨论达成共识:作者用南国的秋和故都的秋作对比,并用博喻写出自己对故都的爱。作者在用深沉的忧思和落寞悲凉来颂秋,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深沉的爱给故都的秋。
4、那作者为何此时心中有如此浓重的哀愁,哪怕在故都的秋光中,这哀愁仍然挥之不去呢?你能联系1934年的中国和作者谈谈吗?
1934年4月,由于国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他从上海迁居到杭州,这段时间里,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过的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并花了许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写下许多记游散文,1934年7月,中国大地连年烽火不断,民不聊生,郁达夫本人也居无定所,颠沛流离,饱受人生愁苦和哀痛。作者“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于是写下了本文。因此文中这个“清、静、悲凉”的北国之秋,是作者当时苦闷心灵的折光。
五、学法指导,披文明理
了解背景,知人论世,是散文阅读的重要方法,除此,散文阅读还应做到如下几点:反复诵读,体会感情;展开想象就,领略意境;圈点批注,品味语言。
六、创造阅读就,读出自我
文艺作品的解读是多元的,如果撇开写作背景不谈,你是如何理解作者悲秋的情怀的?请你打开古诗文的记忆仓库,拾取几片金黄的秋叶,再思考上述问题。
学生交流,师屏显资料:
小结:秋本是个平常的季节,但秋风萧瑟、秋叶飘零的凄清景象容易引发游子、思妇、久戍不归的征人等敏感人群的感喟,引发他们思归、怀乡、叹逝、伤生等等的情愫,于是,秋叶、秋花、秋声等自然景观就作为一种悲的意象被固定在古诗文中,悲秋作为一种文化的因子积淀在中华文化的河流之中。有着深厚古典文学基础的作者也未能“免俗”,秋在作者的心中便悲凉起来。七、小结全文,布置作业
悲秋不等于悲叹,哀愁不等于沉沦,和前人一样,郁达夫在秋光中寄寓了深沉的感慨,同时暗示我们:只要人类还在,文化不死,伤春的泪就流不尽,悲秋的歌就唱不完!不管是写作,还是阅读,只有用心感悟,才能心中有文,心中有情。正如郁达夫所说“要把情感渗入到景物描绘中去,使读者几乎不能辨出这美丽的自然是不是多情善感的主人公的身体的一部分”,达到了情景交融,物我合一的境界!
八、作业
秋是美的:秋风萧瑟,残荷听雨,秋有声;霜叶黄花,衰草秋水,秋有色;天高云淡,北雁南飞,秋有形;橙黄橘绿,硕果飘香,秋有味。只要你有一颗锦心,一双慧眼,一支妙笔,你一定能描绘一幅折射你心灵之光的秋景图。请已“我眼中的秋”为话题写一篇随笔,相信你能做到缘情写景,景随情迁。
或以“家乡的春(夏、秋、冬、雨、雪、……)”为题,写一篇抒情散文
【教学反思】
学生也不曾预习,所以整堂课上,我像一个并不高明的导游,指点江山,带领学生欣赏我眼中的美景,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明显,学生的主体地位难以突出,我平时教学中最爱、最容易出彩的质疑环节也不曾设置。所幸的是整堂课语文能力的培养落到了实处,多元解读的理念得以确立。不过,由于时间关系,文化解读过程中对本文、对我国古典文学中的悲凉美不曾涉及,从而坐失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良机,这不能不说是个遗憾!
【板书设计】
江南的秋 (对比)
秋之蓝朵
秋槐落蕊
故都的秋 秋蝉残声 清 静 悲凉(知人论世、文化解读)
秋雨之韵
秋果奇景
南国的秋 (对比、博喻
篇13:故都的秋 教案教学设计
成都十二中学语文组 雷声
板书设计
以 情 驭 景
画面 清晨小院 槐树落蕊 秋蝉嘶叫 闲话秋凉 秋果
秋色 碧空 白中带黄 青布 淡绿微黄 清
秋 蓝朵 悲
凉
味 秋声 鸽声 帚声 蝉声衰弱 风雨声人声 静
以 景 显 情
教学步骤:
1. 导入 2了解感知3理解分析4揣摩体会(5讲解全篇)6迁移训练
教案草稿
教学目标:理解本文“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一体”的艺术手法,学会从景物描写中
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以情选景;在景物的细致描写中渗透作者的主观感情。
教学难点:作者主观感情与客观景物的融合(移情作用)。
一课时
一. 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要一起来欣赏一篇非常优美的散文。在进入对这篇文章的学习前,让我们先来看一幅画,这是我根据大家学过的一篇课文中描写的景象所画的:
画面一
打出《天净沙 秋思》(一起背诵)
思考:这首词表达了作者一种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你是怎么体会到这种感情的?
明确:大家理解得非常好!天涯沦落,秋日思归,情与景在这首词里得到了完美的结合。的确,读一首诗 看一幅画,总之,欣赏艺术,常常是通过眼前的有限的形象去捕捉和领会到某种更深远的东西,而获得美的享受。这种更深远的东西 ,就是我们常常所说的作者寄寓其中的思想感情。对于写景抒情散文来说,作家笔下绝没有单纯的风景,往往是情寄寓于景中, “一切景语皆情语”,我们阅读这类散文的时候,常常象这位同学所说的那样,从具体的形象入手,抓住景物的特点,把握作者寄寓其中的思想感情。
打出思维模式一
这是大家初中掌握的方法,高中阅读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我们深入其中的对景物进行细致的揣摩和体会,从而更好的理解与把握作者的感情。今天,我们就要在学习这篇课文基础上掌握这种阅读方法。
二. 了解感知
1. 美学家说:一片自然风景就是一个心灵的世界。那么,我们就从《故都的秋》景走入郁达夫的心灵世界,看作者又通过写什么样的景物去抒发自己怎样的深情?
好。现在先了解本课的学习目标。
打出学习目标:理解本文“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一体”的艺术手法,学会
分析借景抒情散文的阅读方法。
故都的秋。秋是文章景物的主要内容,北平故都,已是历史上繁华的过眼烟云。题目中就含有一种深深的“眷恋”。初读完此篇课文,仿佛看到一个青布长衫的旅人,在凄风苦雨间彷徨叹息思索。一个旧都的秋景,为何会引起作者如此的眷恋?秋声秋色中蕴涵了什么样的深情?我们先来整体感知故都的秋景。下面,请大家看到课文,听我对课文主体部分(3-11)的朗诵。一起神往故都,观其色,闻其声,品一品故都的秋味。 (播放配乐朗诵。)
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思考下面两个问题:
1作者眼中的秋景具有哪些特色呢?找出文章的文眼。
2)作者在文中描写了几幅故都秋天的画面?
明确:1)“北国的秋,却特别的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清”“静”“悲凉”是故都的秋的特点。这是课文的主线或文眼。对课文文眼或主线的把握有利于我们对课文的深入理解。如:《荷塘月色》中“这几天心里颇有点不宁静”《绿》中的“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
2)描写了五幅画面:小院清晨 落蕊 秋蝉嘶叫 闲话秋凉 秋果奇景
三理解分析:
清静悲凉不是空穴来风,它来自作者对故都秋景的客观感受上。作者是怎样细致入微的刻画描写这几幅秋景的呢?什么样的景物,会使我们读者感到这样的压抑,感到这样的凄清和孤独。
思考:1)在五幅画面中,作者是从那些方面来写秋的?
明确:作者从秋声和秋色两方面(角度)来细致入微的展开描写。
2)为什么作者要从声色的角度来刻画秋景?
明确:声色的角度能很好的表现出故都的秋的特点。使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景,如
入其境。
3)描写了那些秋声和秋色?特别注意那些间接描写的地方。(分组找,讨论)
明确:色: 碧空 蓝朵 黄中带白 青布 淡绿微黄
提问:A:秋色的特点是什么?(颜色的格调)
明确:冷色调。用青蓝色 ,暗灰色,灰白色调绘出一幅冷色的画面
B落槐为何也是秋色呢?
明确:它的花白里透黄,突出了秋天的特点,与文中描写的其他颜色格调一致。
C如果你是一个孤独的旅行者,目之所见都是这样的色彩与景物,你心里会产
生怎样的感受?
明确:冷清。
凄清如许。观秋色,故都的秋色好冷清哟!透人肌骨。
明确:声:帚声 衰弱的蝉声 风雨声 人声
A如果说,秋色的描写是“清”;那么,秋声呢?用一个字概括。
明确:静。处处透着寂静与落寞。
B写了秋声,为什么我们还说它静呢?
明确:反衬。在秋天的故都,在那无际的碧天下,连小虫 扫帚这样的细微的声音都能听得清清楚楚,不正反衬出故都的寂静吗?“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艺术家们往往用这种以静衬动的艺术辨证法来取得更强的表达效果。我们在课文《荷塘月色》中已经接触过这种用法,用蛙鸣来衬托月下荷塘的幽静。
C举一个例来说一说:
如看到扫帚的丝纹,为何也让我们仿佛听到了那细微的声音?精细的丝纹,灰土上一条条的痕迹。我们仿佛看到了扫街的在树影下清闲的挥动着扫帚,听到了灰土与落叶发出的沙沙的轻微的声音。这不正折射出故都秋景的寂寞与衰败吗?
D在看到冷清的色彩后,又听到这微漠的声响,作者又会有怎样的感觉?
明确:更加孤独,凄冷。息列索落的秋风秋雨之日,伴着衰弱的蝉声的天籁,和着鸽哨的鸣叫,远处传来荒野的钟声,作者连细微的扫帚声也仿佛听得真真切切。“这次第,怎一个‘静’字了得!”
四揣摩体味
1秋声寂寞,秋色冷清,作者在这样的清 静的秋声秋色里会品味到一种什么样的秋味呢?我们大家已经抓住秋景的特点对景物进行了分析,现在让我们大家一起进入作者所创造的意境中去体味,去揣摩,去感悟!
意境是什么呢?意境是内在的情趣与外在景物的融合。包括两方面的因素,一是境,即眼前之景;二是意,即心中之情;情景相生。景物本来是没有感情的,作者带着某种特定的感情来看景物,那么景物就染上了作者的感情。感情的不同则对于同一景物的观感也不相同。这就是我们美学上常说的“移情作用”。
打出意境的构成表
下面,我们就深入作品中的意境,观景而察情。看到第三段,请全体女同学诵读,这是故都秋天的清晨,大家随着他的声音到街道上遛一遛吧!
大家在听的时候找一找,用我们在学习《风景谈》中的方法,看客观的景(境)中的构成要素有那些?
客观的景是什么样的呢?画面上--
一椽破屋
天色碧绿,驯鸽飞声 景物透着破败(扣故都)
(在)破壁腰中 景物显得落寞(扣秋)
牵牛化的蓝朵
疏疏落落的尖细
且长的秋草(荒草碧连天)
画面中的人--
早晨起来无事可做 日光能细数吗?(神态 动作) 清闲
静对着蓝朵干嘛?(神态) 寂寞
主观的情是--悲凉
“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作者笔下渲染的秋是冷清的,又是寂静的,更是美丽的,美好的事物在秋天里凋零,作者将自己对美好事物在秋天里的无情易逝的同情与悲哀深深的藏在这简淡的文字中。让我们从悲凉中读到了眼泪,从眼泪中又读到了美丽。体会到了一种刻骨铭心的悲凉。(板书“以景显情”)
我们说:一切景语皆情语,景由情生。“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林黛玉在悲伤的泪眼中才会看到那纷飞的落蕊。那么作者为什么会把秋景看得如此的“清 静 与悲凉”?
主观上,作者当时因白色恐怖而抑郁苦闷 逃避现实。因而,作者用这种感情来看外界时,看到的就只能是冷清的秋色,听到的也只能是寂寞的秋声。那么,大家也就不难理解作者为何不写香山的红叶,为何不写颐和园的游人如织。(板书:“以情驭景”)
大家还可以分析其他的画面
五讲解全篇(非教学重点)
课文的主体部分已经学习完了,学习目标已经达到。最后,问大家两个问题
1)作者既是描写故都之秋,为何还要写南国之秋?是否闲笔?
明确:全文既直接描写故都的秋景,又通过写南国之秋来间接写故都之秋。
直接写从故都的秋景的声 色着手,抓住特点,突出了故都秋景的“清 静 悲凉”,间 接写通过二者的对比,也反衬出故都秋景的特点。
2)用三个字来概括南国之秋的特点?
明确:“慢”“润”“淡”
者的感觉是“只能感到一点点清凉”“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为什么呢?
秋景看不饱,秋味尝不透,秋意赏玩不到十足。在南方的秋景中作者难以沉醉其中,那湿润的空气,那熙攘的人群难以触发作者对秋的人生况味,只能使郁达夫更深深的思念北国之秋。
“一篇读罢头飞雪”,我们仿佛一下苍老了许多。不过这只是学习。好,现在来回忆我们的学习过程。
四:回顾认知过程
怎样达到的认知过程?
掌握分析这类文章的思维程序:
一:了解文章写的景物对象,感知景物对象的整体。
二:分析文章怎样写的这些景物对象?景物的特点是什么?
三:透过字面,揣摩体会,情景相连,挖掘作者寓于景物对象中的深情。
五:迁移训练
情景相生。在对景物的描写中,有时往往一字着色,一字着情。如我们的“春风又绿江南岸”“红杏枝头春意闹”。
1. 选词填空
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雨中 叶树,灯下白头人。(喜外弟卢纶见寄 司空曙)
绿 红 黄 残
明确:黄。既抓住了景物的特点,又流露了作者的心境,并且符合对偶。
2. 理解《沁园春 长沙》的上半阙,从景物的描写中,把握景物的特点,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竟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明确:景物,充满生机,生气勃勃。人物,宽阔的心胸,昂扬的精神面貌。
[故都的秋 教案教学设计]
篇14:《故都的秋》 教案教学设计
在诗文的世界里徜徉
――我教《故都的秋》
济南信息工程学校 李修红
众所周知,著名作家郁达夫先生的散文《故都的秋》是一篇声情并茂、辞意双美的佳作,为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散文融情入景、情景交融的意境美,我在教学中尝试将课文的分析、理解与学生所喜欢的诗歌相结合:导语设计、引导提问、课堂小结均穿插了大量的古典和现代诗歌;课文语段分析、画面作结则引导学生自拟诗句进行有益的尝试。学生的学习热情空前高涨,课堂教学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现将《故都的秋》授课过程摘录如下:
一、导语:
大千世界,山川草木本无情。但是,由于文人墨客睹物思人,寓情于景,于是,便“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于是,便产生了王实甫“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的凄美;刘禹锡“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的高歌;李清照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 的缠绵;毛泽东“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豪情。这种情景交融、物我合一是许多散文大家所追求的意境,不少散文正是达到了这种极致而脍炙人口、广为流传。
今天,我们就来赏析这样的一篇美文――《故都的秋》。
二、初读课文,理清行文脉落。
1、本文的题目是“故都的秋”,在作者眼中“故都的秋”这个客观现实呈现出什么特点?
“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的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清”“静”“悲凉”是故都的秋的特点。这句话也是本文的文眼。
2、作者是通过哪些景象的刻划来表现“故都的秋”“清、静、悲凉”的特点的?
描写了五幅画面:庭院秋景、秋槐落蕊、秋蝉残鸣、秋雨话凉、秋果胜景。
3、假如你就是一位客居他乡的游子,你就是那位戴一副眼镜、穿一袭长袍的郁达夫。面对如此五幅秋光图,你的心头会油然而生一种什么感觉?
悲凉,清静……
4、此情此景,让我们不禁想起了马致远的《天净沙 秋思》。我们一起来背一下,好吗?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是啊,天涯沦落,秋日思归,情与景在《天净沙 秋思》这首词中得到了完美的结合。而本文虽没有古典诗词那样凝炼的语言,却以同样细腻的笔触传递出故都的秋所特有的、极富个性色彩的韵味。
三、具体分析五幅秋景图
“清、静、悲凉”不是空穴来风,它来自作者对故都秋景的客观感受。那么,作者是怎样细致入微的刻画这几幅秋景的呢?让我们随作者一道去神游故都,一起去品一品故都的秋味吧。
一)庭院秋景
这里,作者只是在生活的底片上对自然风物稍加点染,把它自然地再现出来:碧绿辽阔的天空,作了画的背景;地面上,爬着五颜六色的牵牛花;天地之间,间或出现一两只白色或瓦灰色的驯鸽。坐在院子里的人,手捧浓茶,举头望碧空,俯身看蓝朵,耳边不时传来驯鸽的飞声。这里,故都之秋的质朴美和原始美完全溶合在画面之中。
提问:从这秋晨一景中,你看到了作者怎样的“主观感情色彩”?
这是作者为我们描绘的一幅秋晨生活场景:在“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下,在那秋晨的光影里,作者竟可以泡一碗浓茶,细数叶缝间漏下来的光缕的数目,或静观破壁腰上的牵牛花的蓝朵。这里流露出作者的一份惬意,一份沉醉,这是一种文化人悠静恬适的审美心理。于“皇城人海”之中,于“一椽破屋”独居,明显具有一种隐士之风,而这隐逸之中难免又有些“孤单”之感,作者能够自己细细品味这“孤单”,静对秋光、秋花,显然更是一种孤芳自赏,而“赏”到这“十分的秋意”,也不过是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忧伤交织的情怀。
二)秋槐落蕊
请全体女同学诵读这一片段,这也是故都秋天的清晨之景,大家就随着女同学的声音一起到街道上遛一遛吧!
1、落蕊满地,幽人徘徊,寻寻觅觅为何事?
思考自然之秋与人生之秋。纵才高八斗,也“有志不得骋”,不得不从上海退隐到杭州,人生短暂,却坐看年华付水流,是何等苦闷,何等寂寞!
2、从这幅“落蕊图”中,你能品味出作者怎样的情感?
对于秋之落叶,在杜甫笔下是“无边落木萧萧下”的壮阔景象,在曹雪芹笔下是“秋花惨淡秋草黄”的荒凉情景,而在郁达夫笔下,则是静得连人的耳鼻都无从把握,只有通过“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才感觉出的“铺得满地”的落蕊,读之不由不使人感到景之细腻景之真切,而此景正是作者一种微妙的难以名状的情悸的真实写照,是作者沉醉其中所深藏的孤独、落寞和感伤情怀的自然流露。
3、仿照马致远的《天净沙 秋思》对课文一、二两幅画面进行艺术概括。
提示: 破屋浓茶小院,漏光鸽声碧天,秋草蓝花残垣,落蕊铺地,断肠人在故都。
三)秋蝉残鸣
在我国的古典文学作品中,蝉多是哀怨、忧伤的象征,如柳永《雨霖铃》中的起句便是“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那凄切的寒蝉已令人柔肠寸断,而蝉声更令人备感冷清。在故都,家家户户都有蝉鸣,而且还都是蝉衰弱的残声。文章所渲染的那种冷清,寂寞的氛围也就不言而喻了。置身此时此境,其寂寞又岂止一个“愁”字了得。
阅读体味本画面,试用诗句加以点评。
提示:秋到故都蝉声起,残声凄凄处处啼。
四) 秋雨话凉
“在灰沉沉的天底下,……” 这段文字象轻轻飘浮的白云,又像叮咚作响的山泉。作家用明白如话的语言,在娓娓的叙述之中,创造了无穷的诗意。这是有动有静,有声有色,亦情亦景,字里行间渗透了秋的意味,秋的情调。
1、画面要点概括:
(1)北国秋雨的特点:奇、有味、像样。
(2)“奇”在何处:天阴风来雨下,雨过云卷天晴,正所谓来去匆匆。
(3)一层秋雨一层凉,用人物的活动来烘托秋雨的韵味。
(4)突出北国秋雨的奇特有味像样,给人们带来了乐趣,同时也流露了游子的孤独感。
2、在北国秋雨图中,作者特意加入了雨中“都市闲人”的对话,其用意何在?
在一层秋雨过后,两个都市闲人从故都的秋景中走出来,眉目已被忽略,但却穿着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从他们那“咬着烟管”的举止里,那“缓慢悠闲”的声调中,我们不难品出一个“闲”字来,那是一份闲适,一份潇洒。而从那简短的对话中,便开始了感情和心绪的交流。一个“唉,天可真凉了--”另一个“一层秋雨一层凉啦!”从彼此的叹答中,使我们感觉到他们已陶醉在彼此说话的腔调和韵味中,陶醉在彼此感情契合的落寞和感伤之中。作者正是用这样的京腔京调,用这“落寞和感伤”的京味来烘托“清、静、悲凉”的北国秋味。
3、文中至此已写了“青天下驯鸽的飞声”、“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息列索落”的雨声、“缓慢悠闲”的人声,写了这么多声音,大家有人声鼎沸、热闹非凡的感觉吗?为什么?
无。如果是车水马龙,人声鼎沸,怎能听见驯鸽飞翔的声音?又怎能将息利索落的雨声纳于耳畔?又怎能对都市闲人的寒喧声听得如此清晰?这里作者运用了衬托的手法,以动衬静,以有声衬无声,以声音反衬故都的寂静和自己的孤独,凄冷。这正达到了王籍诗“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的艺术效果。
息列索落的秋风秋雨之日,伴着衰弱的蝉声的天籁,和着鸽哨的鸣叫,远处传来荒野的钟声,作者连细微的扫帚声也仿佛听得真真切切。“这次第,又怎一个‘静’字了得!”
4、点拨:
辛弃疾有词曰: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天气转凉了, 一年也就快走到尽头了。言外之意,人到中年,剩下的光阴也就不多了。这尾音一拖,那种感叹悲凉的味道就出来了。作者这里话秋凉,言外之意是感叹如今历尽沧桑,饱尝了人世间的酸甜苦辣。
5、请用诗句作结。
提示: 风飘秋雨云卷晴,街头闲人著衣忙。
借问游子何处去?秋雨京音话凄凉。
五)秋果胜景
1、写北方果树处处都是。
2、在如此多的北方果树中,重点写的是什么,为什么?
重点写的是秋天的枣树。胜月秋果的描述,目的在于表达作者对故都金秋的热爱和留恋。
3、秋果胜景中,为何又出现了北风黄尘?
用北风黄尘反衬秋果奇景,在对故都金秋的热爱眷恋中还表达出一种悲凉感:因为红枣之后,风来冬到,好景不长。
4、请用诗文描绘“秋果图”。
提示:秋果更添秋味浓,绿淡微黄总相宜。堪忧西风黄尘起,扯下金妆遮灰衣。
小结:《故都的秋》是一篇诗化的散文。故都的秋色秋声,清、静、悲凉;悠远的秋味,孤独、寥落;深沉的秋思,充溢在胸襟。我们仿佛和郁达夫先生共同品尝了老北平的大碗茶:齿颊留芳,清爽宜人;又仿佛是听完了一曲字正腔圆的京剧清唱:余音绕梁,不绝如缕。
四、拓展练习
1、我们不妨来找一下,在作家郁达夫的笔下,“故都的秋”在哪里?
作者笔下的“故都的秋”,在寻常院落每座低矮的破屋内外;在秋槐的每一朵落蕊里;在秋蝉的每一声残鸣中;在秋雨的每一个雨点中;在秋枣的每一丝微黄里;也在那故都闲人充满了京腔京韵的互答声中……
2、读至此,你说作者饱尝到了故都怎样别具一格的秋“味”?
天的颜色是“很高很高的碧绿”,比南方的天有“味”;
那花开的有“味”,因为它多蓝白,或凄然于“破壁腰中”,或默然于众人脚下,由稀疏的秋草陪衬;
那蝉叫得有“味”,因为在南方,则“非要到郊外或山上才能听得到的”;
那雨下得有“味”,因为它比南方的雨下得奇,下得像样;
那风刮得有“味”,因为它使故都成了尘沙灰土的世界;
那都市闲人侃得有“味”,因为那方言合辙而美妙,落寞感伤却又韵味十足。
五、结束语
1、诗人梁小斌在他的《我热爱秋天的风光》一诗中写道:“秋天像一条深沉的河流在歌唱,河流两岸还荡漾着我美丽的思想。”我们来看看,在《故都的秋》这条深沉的底蕴丰厚的河流的两岸,荡漾着郁达夫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呢?
作者笔下渲染的秋是冷清的,又是寂静的,更是美丽的,美好的事物在秋天里凋零,作者将自己对美好事物在秋天里的无情易逝的同情与悲哀深深的藏在这简淡的文字中。让我们从悲凉中读到了眼泪,从眼泪中又读到了美丽,体会到了一种刻骨铭心的悲凉。
2、一切景语皆情语。“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林黛玉在悲伤的泪眼中才会看到那纷飞的落蕊。那么,作者为什么把秋景看得如此的“清静与悲凉”呢?
客观方面:故都秋天的景物多姿多彩。
主观方面:1)社会环境的黑暗。2)个人气质的抑郁善感。文人见落花而伤春,看流水而感时。他需要这样的景物来排遣内心的忧郁烦闷,把复杂微妙而又难言的情怀寄寓在秀丽的自然景物之中委婉而又曲折地表达出来。3)在杭州期间,郁达夫提倡静的文学,写的也多是“静如止水似的遁世文学”。本文正是写于此时,所以他眼中的景无不是内心情感的外化,真是“而今识尽愁滋味”,不写不休。
3、我们说《故都的秋》美丽而不肤浅,那你是否会对它爱不能释,沉浸其中,也“清、静、悲凉”起来,“于我心有戚戚焉”呢?
不会的。 为什么?
因为产生《故都的秋》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了。其实,即使在那样的艰难的处境中,作者也并没有沉沦,在内心难言的孤独冷落之中,依然表达了自己对国事的隐忧,他不写混混沌沌的江南之秋,正是他不甘沉沦的表现。1937年,抗战爆发,他毅然投入到战斗的洪流中,进行抗日宣传,1945年被日本宪兵杀害于苏门答腊。50年代,郁达夫被中央人民政府追认为革命烈士。
由此,我们联想到,即便硬骨头鲁迅先生,在医学救国的理想受挫、弃医从文又陷入低谷之时,也曾躲在北京的绍兴会馆抄写古碑,暂时用这种方法来麻醉自己的灵魂。即使是有骨气,宁肯饿死也不领美国救济粮的朱自清先生,也曾借素淡朦胧的荷塘月色来表现自己不满现实又找不到出路的苦闷与彷徨。但是,他们都无愧于新文化运动的精英,中华民族的脊梁!苦闷彷徨之后,他们依然昂起高贵的头颅,血沃中华,不仅以自己优美的文字为文学殿堂增添了绚烂的篇章,更以其滚滚热血,为后人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生命之歌!从这些真正文人的作品里,我们能汲取多少做人与作文的营养啊!
六、布置作业:
借鉴《故都的秋》的写法,写一篇情景交融的散文。
[《故都的秋》 教案教学设计]
篇15:《故都的秋》高一语文教学教案
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体会故都秋景的清、静、悲凉。
2. 使学生体会散文中“物我合一”的艺术境界,感受作者对故都的眷恋和热爱。
教学设想
1.由介绍郁达夫的生平经历入手,体会“一切景语皆情语”。
2.指导学生具体品读课文,体会郁达夫作品里的真与美。
教课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设计
我们大家刚刚走过一个秋天,请同学们谈谈记忆中的秋景(学生回答)。可这秋天在女革命家秋瑾的笔下却是“秋风秋雨愁煞人”,在辛弃疾的笔下是“为赋新词强说愁,却道天凉好个秋”。可见不同的人对秋天的感受是不同的,今天我们就来看看作家与达夫笔下的《故都的秋》(教师板书课题)
首先我们要对郁达夫先生有一个简单的了解。(首先补充课下注释①的内容)郁达夫的代表作:《沉沦》《薄奠》《春风沉醉的晚上》。(以下为了解的内容)郁达夫是同鲁迅、郭沫若同时代的作家。他家境贫寒,三岁丧父,曾留学日本,饱受异族的歧视。满腔热情地回到祖国,面临的却是失业和居无定所的现状。当时中国的黑暗环境与个人的不得志经历,使他思想苦闷,性格抑郁善感,这些在他的作品中都有所反映,所以人们对他的作品的评价是“唯真唯美”,在本文中我们就可以体会到郁达夫作品的真与美。
二.鉴赏课文
(一) 总体概括感知课文
师:作者在文章的第一自然段就对北国之秋的特征作了概括
生齐答:清 静 悲凉 (板书)
师:作者把这清 静 悲凉的特征隐藏于他所绘制的几幅画面之中,请同学们朗读课文,讨论并找出共有几幅画面,对应哪个段落,给每幅画面概括出一个相应的标题。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引导明确:(板书)
秋晨院中赏秋图
晨起观落蕊图
秋蝉图
秋雨图
秋果图
(二)欣赏画面,体会“物我合一”的“真”与“美”。
1.欣赏第一幅画面:
师:指名学生朗读第3自然段,找出画面中的具体物象。
生答,师明确:
破屋 浓茶 小院 碧天 漏光 残垣 蓝朵 秋草
★ 高一生物教研计划
【故都的秋 教案教学设计(高一必修二)(共15篇)】相关文章:
《故都的秋》教案设计例子2023-09-08
高一语文作文指导2022-05-21
《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一必修一)2024-01-12
东方风来满眼春节选(粤教版高二必修教案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2022-07-24
高一语文教学总结2023-12-24
高一语文必修2《囚绿记》教学设计2023-06-28
高中语文《囚绿记》说课稿设计2023-11-19
高一必修二语文作文亲近自然2022-10-14
课文《想北平》书面教案2024-04-18
《渔父》导学案(高二必修教案设计)2022-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