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入则孝教学课件(整理20篇)由网友“genchang”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弟子规入则孝教学课件,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篇1:弟子规入则孝教学课件
教学内容:
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
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
冬则温 夏则凊 晨则省 昏则定
出必告 反心面 居有常 业无变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诵读本课内容。 2、看动画,听赏析初浅理解文中的意思。 3、听视频故事,进一步理解孝敬之道。
4、听《母亲》、《感恩于父母的心》,在歌声中感悟父母平时对自己无微不至的关爱,感恩父母。
教学重、难点:
体会父母支撑家庭所付出的.艰辛,引导学生孝敬父母,在家为父母分担家务。、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播放阎维文演唱的MTV《母亲》
1、你们知道这首歌的名字吗?(母亲)从歌曲中你感受到了什么?(母爱) 2、那么我们应该怎么样对父母呢?(孝敬)
师:孝敬父母——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同学们,这就是今天这节课我们要深入学习的东西:“入则孝”。
二、深入学习
(一)课件出示入则孝第一篇,教师范读,学生感知。
(二)学习: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
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
播放《弟子规——入则孝》前两句的诵读动画。
1、师教读。 2、齐读,小组对读。
播放《入则孝》前两句释义。
3、浅谈对这两句话的理解。 4、情景小剧场,生活巧联系。 5.感悟读。
(三)学习:冬则温 夏则凊 晨则省 昏则定
出必告 反心面 居有常 业无变
播放《弟子规——入则孝》后两句的诵读动画。
1、生自由读,读准字音。 2、展示读。 3、齐读。男女对读。
播放《入则孝》后两句释义。
4、看视频并结合生活理解。 5、观看《黄香温席》视频,感受黄香对父母的孝顺。 6、说说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该怎么做?
三、诵读、背诵《入则孝》
师:同学们都说得很好,相信在生活中也能做到。就让〈弟子规〉成为我们生活的典范,行为的准则,牢牢在谨记在心吧!
1、齐读《入则孝》。 2、拍手背。
四、播放《感恩于父母的心》,结束本课。
师:在歌声中开始了这节课,在歌声中我们结束了这节课。在爱的旋律中,我们默默地感恩父母、感恩祖国、感恩老师、感恩这人间的万物,就让爱的种子在我们心中发芽,让我们成为心中有爱的人吧!
五、作业
晚上为爸爸妈妈洗一次脚。
篇2:《弟子规入则孝》教学实录及反思
《弟子规入则孝》教学实录及反思
教学目标:
1、背诵《弟子规·入则孝》,体会古文韵味。
2、看动画、听赏析初浅理解文中的意思。
3、看画面,老师配乐读,感悟父母平时对自己无微不至的关爱,感恩父母。
4、理解“孝”由浅入深,由表及里。
教学重点:
体会父母支撑家庭所付出的艰辛,引导学生孝敬父母,在家为父母分担家务。
教学难点:
博引“百善孝为先。”
(一)引入
师:你们喜欢猜谜吗?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一个有趣的字谜。猜猜,这是个什么字?(课件:字谜)
学生猜谜:(略)
师:很遗憾,不过没关系,你看老师把它写出来。(边板书“孝”,边讲解)你们看老师把它写出来。这是一个会意字,上边表示一位老人家,头发很长;下面是“孩子”的“子”字。这是个字念成——(投影:“孝”)
师:《弟子规》这本书就把“孝”篇放第一位,可见古人认为孝敬父母是头等重要的事。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弟子规·入则孝》。
生齐读“入则孝”。(投影:“入则孝”)
(二)知孝
1、正音
(1)请同学们自己先自由读一读,注意把每个字读准。
(2)谁来说说哪些字的读音需要提醒其他小朋友注意的?
(3)学生自由读,部分学生试着背诵。
2、各种形式读
(1)拍手读
(2)男女合作读
(3)打节奏读
(4)师生开火车读
(三)悟孝
1、看故事《黄香温席》
(1)说说黄香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2)他哪些行为让你觉得他是个孝顺的孩子?
2、看古人教子图
(1)找找看,《弟子规》中的哪句话说的就是这幅图?
(2)再看看图,你们有没有什么疑问?
3、拓展延伸
师:同学们都喜欢看动画片吗?假如有一天,你在客厅津津有味地看动画片,突然听到妈妈在厨房里大声地叫你,想让你到超市去买瓶酱油回来。这时候,你会——?
(四)总结
1、谁来和大家分享一下你是怎样孝顺父母的?
2、出示身边孝顺父母的榜样。
3、师配乐朗读,生看画面,感悟父母平时对自己无微不至的关爱,感恩父母。
师:多少年过去了,《弟子规》一直在影响着我们。尽管《弟子规》有些内容已不符合我们现在的生活,但是它所倡导的`孝道却是我们每一个人必须做到的,做好的!来,让我们再次诵读《弟子规·入则孝》。
教学反思:
《弟子规》是国学经典,也是我们学校的校本课程。在本次教学中,我借助动画、图片,让孩子们进入了文本所描绘的景象之中;在此基础上,引导孩子们去看、去想、去说、去听、去悟。孩子的思维在扩张,认知在深化。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调动孩子的情感体验,进行有感情的朗诵、背诵训练,教学中渗透了“母爱子孝”的人文思想,使得孩子的情感与作者产生共鸣,实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我通过形式多样的诵读活动,自读、齐读、男女合作读,师生开火车读,读出节奏,读出感情,读出韵味;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受,在读中悟理。学生在反复朗读中达到熟读成诵,学生不仅积累了语言,更积累了品质。通过这次课,我和孩子们的内心都受到了一次洗礼,我会和孩子们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对自己的父母、同学、老师,因为“百善孝为先”。
当然不足之处也是有的,如:由于个别同学在实际生活中缺乏对父母的关心,在
篇3:弟子规入则孝学习心得
说来觉得可笑与惭愧,长这么大第一次接触《弟子规》,前几天打电话给爸爸,本来想得到一番表扬,没料到爸爸说7岁的表弟也在学习,我无言以对,我知道硬式教学会让这些孩子们背的滚瓜烂熟,但其中国学的博大精深的神韵要细细思考方可吸收。
可以说在我身上80后的一切表现得淋漓尽致,自私、任性、轻浮、娇纵。所以,面对挫折也相当浮躁与脆弱。一直以来,我是父母眼中的唯一,他们会给我我想要得一切,会从心底原谅我在他们面前所有不被理解的思想与狂躁。
翻开《弟》,细声朗读,那些严谨简洁的文字,从在家、外出、待人接物到求学应有的礼仪与规范,在现在看来那些小的不能再小的事物与道理,试问自己又做到多少?书上说这是一本父母教育子女的启蒙读物,我觉得对于不是为人父母的每一位,这无非不是个精彩之处,因为我们会完全换位到父母来看这些,把自己想象成是父母,此时的我应该是这般这般的教育我的孩子……原来作为父母应该是这般这般的不易……很自然脑海中又模糊地浮现了很多当年父母教育我们的历历在目……
我知道了从现在开始热爱生活的涵义,最爱的不是自己,而是父母,然后才是自己,而这种爱才应该是理性而又深稳的爱,与其说父母赋予了生命这样高洁的赞美,不如说是肉体与生智的延续的坦白,而懂得了这些不是要多么的讴歌国学的什么,而是一种体会,我想体会在心,付之行动,方算得上吸收了精髓。
篇4:弟子规入则孝学习心得
“孝”自古以来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一直倍受重视,是一个人为人之根本,也是每个人必须认真学习的。
父母一生为子女操劳,在生活中,我们不仅要对父母尊重理解,更要从自身小事做起,为父母分忧解愁,尽孝道,做好为人子女的.本份。
弟子规开篇第一章就讲到孝,可见孝的重要性,可能有人认为弟子规中讲的孝已经不在适合于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但其中为孝的精神本质是始终不变的,需要我们认真学习,并结合当今社会和个人的家庭进行落实。“父母呼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 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从弟子规所述内容上看,实际上很多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很容易做到,也很容易被忽略,关于“孝”的很多事情我们都知道,可是真正能做到的少,所以我认为,对于行孝,一定要能够知道而做到,只有做到了才算真正和孝,知道而不做到,反而比不知道更要批评。而且要注意细节,从周围的小事做起。对于其他做人做事亦是如此。
做任何事都有方法,尽孝道也是如此。我们可以向周围做的好的人学习,结合自已的家庭情况,合理处理和父母之间的问题。供养父母是基本,与父母多沟通交流,更能体现孝的真谛。很多现代青年和父母关系紧张,抱怨有代沟,尽量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因为不管父母做什么说什么,他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为子女好,毕竞想害子女的父母还是世间罕有的,和父母之间的关系决定了你的尽孝的态度。
我们应努力做到能尊新,不辱亲,能养亲。为自己立人生,为别人做榜样。
篇5:弟子规入则孝英语翻译
At Home, Be Dutiful to My Parents
在家要孝顺父母
fùmǔhū yìngwùhuǎn fùmǔmìng xíngwùlǎn
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
When my parents call me, I will answer them right away. When they ask me to do something, I will do it quickly.
当父母在呼唤我,我要马上回答他们。父母命令我做的事,我要赶快去做。
fùmǔjiào xūjìngtīng fùmǔzé xūshùnchéng
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
When my parents instruct me, I will listen respectfully. When my parents reproach me, I will obey and accept their scolding. I will try hard to change and improve myself, to start anew.
对父母的教诲,我要恭敬的倾听。对父母的指责,我要顺从承受,并且还要努力的去改过自新。
dōngzéwēn xiàzéqìng chénzéxǐng hūnzédìng
冬则温 夏则凊 晨则省 昏则定
In the winter, I will keep my parents warm; in the summer, I will keep my parents cool. I will always greet my parents in the morning to show them that I care. At night I will always make sure my parents rest well.
冬天我要让父母的身体保持暖和,夏天能保持凉爽。每天早晨我要跟父母请安,表示我对父母的关怀,夜晚我要让父母睡的安稳。
chūbìgào fǎnbìmiàn jūyǒucháng yèwúbiàn
出必告 反必面 居有常 业无变
Before going out, I must tell my parents where I am going, for parents are always concerned about their children. After returning home, I must go and see my parents to let them know I am back, so they do not worry about me. I will maintain a permanent place to stay and lead a routine life. I will persist in whatever I do and will not change my aspirations at will.
出门前我应该先禀告父母,让他们知道我会去那里,因为父母时刻都在为子女们操心。回家后,我应该先拜见父母,让他们知道我已回来了,好让父母安心。居住的地方要固定,生活要有规律,做事要有恒心,不要随意更改自己的志向。
shìsuīxiǎo wùshànwéi gǒushànwéi zǐdàokuī
事虽小 勿擅为 苟擅为 子道亏
A matter might be trivial, but if it is wrong to do it or unfair to another person, I must not do it thinking it will bear little or no onsequence. If I do, I am not being a dutiful child because my parents would not want to see me doing things that are irrational or illegal.
虽然只是一件小事,如果不合情理,不要任意去做。如果做了,就是不孝,因为父母不会愿意见到子女做不合情、理、法的事情。
wùsuīxiǎo wùsīcáng gǒusīcáng qīnxīnshāng
物虽小 勿私藏 苟私藏 亲心伤
Even though an object might be small, I will not keep it a secret from my parents. If I do, I will hurt my parents’ feelings.
东西虽小,不要私自收藏。如果私自收藏东西,父母知道后,一定会感到很伤心的。
For example, in Buddhism, it is considered breaking the precept of not stealing if I borrow a piece of paper or take someone’s pen without permission. It is considered breaking the precept of not killing if I kill an ant or mosquito. If I lie or talk about someone behind his or her back, I have broken the precept of not lying, etc.
譬如在佛法,没有经过同意拿别人纸、笔犯盗戒,杀蚂蚁、蚊虫犯杀戒,说谎、两舌犯妄语戒等等。
qīnsuǒhào lìwèijù qīnsuǒwù jǐnwèiqù
亲所好 力为具 亲所恶 谨为去
If whatever pleases my parents is fair and reasonable, I will try my best to attain it for them.38 If something displeases my parents, if within reason I will cautiously keep it away from them.
父母合情、合理、合法的爱好,我要尽力为他们准备好。在合理的范围内,如果有人、事、物令父母感到厌恶,我也要尽可能谨慎的为他们除去。
shēnyǒushāng yíqīnyōu déyǒushāng yíqīnxiū
身有伤 贻亲忧 德有伤 贻亲羞
When my body is hurt, my parents will be worried. If my virtues40 are compromised, my parents will feel ashamed.
如果我的身体受了伤,我的父母会担忧。如果我的德行不好,我的父母会因此而感到羞愧。
Parents will be saddened by the actions of a child who behaves secretively. If he/she behaves in such a way when he/she is still young, then he/she will probably twist the law, obtain bribes, and be a curse to his/her country and his/her people when he/she grows up.
父母感到悲伤,因为孩子从小就会私藏东西,将来长大后,可能就会做贪赃枉法、祸国殃民的事。
qīnàiwǒ xiàohénán qīnzēngwǒ xiàofāngxián
亲爱我 孝何难 亲憎我 孝方贤
When I have loving parents, it is not difficult to be dutiful to them. But if I can be dutiful to parents who hate me, only then will I meet the standards of the saints and sages for being a dutiful child.
如我的父母亲爱我,孝顺父母并不困难。但是如我的父母憎厌我,我还是能一样的孝敬他们,那才符合圣贤人行孝的标准。
If what pleases my parents is illegitimate or unreasonable, I should tactfully dissuade my parents, and tell them the reasons that they should not have it. 不合情、理、法的爱好,要婉转的劝导父母。 (卷)
I should lead my parents to proper views and understanding of things. 要诱导父母走向正知正见。
Virtues are standards and principles of one’s conduct. In China a man’s conduct is ruled by “Wu Chang” (五常) and “Ba De” (八德) . Wu Chang are the five moral principles: kindheartedness (仁), duties and obligations (义), proper etiquette (礼), wisdom (智), and trustworthiness (信). Ba De are the eight virtues: duty to parents (孝), respect for elders (悌), loyalty (忠), credibility (信), proper etiquette (礼), duties and obligations (义), a sense of honor (廉), and a sense of shame (耻).“德”是人的.道德修养。德有五常八德。五常是仁、义、礼、智、信。八德是孝、悌、忠、信、礼、义、廉、耻。
qīnyǒuguò jiànshǐgēng yíwúsè róuwúshēng
亲有过 谏使更 怡吾色 柔吾声
When my parents do wrong, I will urge them to change. I will do it with a kind facial expression and a warm gentle voice.
父母有过失,要力劝他们更改。劝他们的时候,我们的表情要委婉,声音要柔和。
jiànbúrù yuèfùjiàn hàoqìsuí tàwúyuàn
谏不入 悦复谏 号泣随 挞无怨
If they do not accept my advice, I will wait until they are in a happier mood before I attempt to dissuade them again, followed by crying, if necessary, to make them understand. If they end up whipping me I will not hold a grudge against them.
如父母不接受我们的劝告,我们可以等父母心情好一点的时候,再次的劝他们。如果父母还是不肯接受,我们可以接着用哭泣的方式使父母觉悟。即使因此被父母鞭打,我们心里也绝不会起怨恨的心。
In ancient China, when a child did not obey the parents, the parents were allowed to discipline the child. If a child refused to be disciplined, the parents had the right to ask the authorities to have the child executed. 中国的古法,如孩子不听管教,父母有权惩罚他们,如果非常不听话,有权要求官府把孩子处死。
qīnyǒují yàoxiāncháng zhòuyèshì bùlíchuáng
亲有疾 药先尝 昼夜侍 不离床
When my parents are ill, I will taste the medicine first before giving it to them.I will take care of them night and day and stay by their bedside.
父母亲生病了,所喝的汤药,我们自己要先尝过。我们早晚都要在父母的床旁细心的服侍他们。
sāngsānnián chángbēiyè jūchùbiàn jiǔròujué
丧三年 常悲咽 居处变 酒肉绝
During the first three years of mourning after my parents have passed away, I will remember them with gratitude and feel sad often for not being able to repay them for their kindness in raising me. During this period I will arrange my home to reflect my grief and sorrow. I will also avoid festivities and indulgence in food and alcoholic drinks.
替父母守丧的三年期间,我们应该要常惦记着父母养育之恩未报而感到悲伤哽咽。在这段期间内,家里的布置应该有哀泣的气氛。我们应该要避免去游乐场所、参加喜庆典礼或者是大吃大喝。
Chinese people take herbal medicine prescribed by Chinese doctors. Herbs are boiled with water to make a liquid medicine. Before giving such medicine to one’s parents, a child should first taste it to ensure it is not too hot or too bitter. 古时候的中国用草药治病。把医生开的药方加水煮成药汤。子女要先替父母试尝药的温度与苦味,调理好后才端去给父母喝。
sāngjìnlǐ jìjìnchéng shìsǐzhě rúshìshēng
丧尽礼 祭尽诚 事死者 如事生
I will observe proper etiquette43 in arranging my parents’ funerals. I will hold the memorial ceremony and commemorate my parents’ anniversaries with utmost sincerity. I will serve my departed parents as if they were still alive.
我们要依礼办理父母的丧事,要用至诚的心祭祀父母。我们侍奉已过世的父母要如同父母在世时一样。
篇6:《弟子规入则孝》读后感
最近,学校组织我们学习《弟子规》。我想着想着,突然想起入则孝中的一句话。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这句话的意思是:父母叫我们,不可以慢吞吞的;父母交代的事情,要勤快认真,不可以懒惰懈怠。但我在这方面做得也不好。有时爸爸妈妈喊我,不太在意,叫好几声才答应。我以后要改掉这个坏毛病。
要做一个尊敬长辈,孝敬父母,爱戴幼小的人。
篇7:《弟子规入则孝》读后感
自从读了《弟子规》以后我知道人生需要考虑的还有很多很多,演戏很容易,做人却很难,戏可以演过无数次,人生的机会却只有一次;世上好演的是戏,难做的是人;戏是虚构的,人却是真实的;戏进而演的是人生,人生就像一场戏,心灵美好的人,梦也一定是美好的,真心的梦幻,绝不是虚幻)人活一口气,要活得有志气——为喘气而活,仅活着而已;活得有志气,死得也美丽。昨天是曾经,是过去,今天是面临,是现实,不要在昨天里沉媚,应该在今天中开创!
读了“入则孝”,就想起我们这些在家中无所事事的“小皇帝”们。我们在家里基本上是什么事情也没有做,一天到晚就只是学习。回到家,书包一甩,香气腾腾的饭菜就摆在面前了;做完作业,检查后就可以美美的睡觉了;要买什么东西,父母会精心为自己准备好。现在想起可真是惭魁啊。
一个人首先要孝顺父母,乌鸦知反哺,作为人更应该对养育自己的父母加以报答。一个人如果不孝顺父母,不热爱自己的家人,长大以后就谈不上热爱故乡,热爱祖国了。所以“守孝悌”是做人的根本。结合我的生活,我发觉有很多地方我做的不够,当妈妈爸爸批评我的时候,有时我明知道不对也要反驳;当我情绪不好的时候,有时我会对他们大喊大叫,不能做到“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通过了解此句的真正含义,我明白这是对父母的不尊不敬。
不过,是《弟子规》的“入则孝”教会了我怎样去做父母的一个令他们骄傲的儿女。我应该为父母做些事情:在家,应该为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当父母回到家,应该为他们倒一杯水,递一条毛巾;在外面的时候,应该乖乖的,不要乱跑,以免父母担心。
篇8:《弟子规入则孝》读后感
这段《入则孝》告诉我们:事情即使再小,我们也不能擅自主张,应该征求父母的意见。如果凡事都任性妄为,就有损为人子女的品德。
东西不管多么小,我们都不能私自据为己有。如果私自据为己有,这种偷窃行为会让我们的父母感到羞耻和伤心。
这段《入则孝》,使我懂得了:在没有人看到的时候,内心也要存善,绝对不可以随心所欲。对自己要能有所节制,同时也要懂得尊重别人;只有尊重别人,别人才会尊重你。凡是没有经过别人同意的事情,不可以擅自按照自己的意思去做。凡是不属于自己的东西,首先要征得别人的同意,之后才可以拿。如果没有经过同意,就私自把东西藏起来,就等同于是偷盗行为,这是有损自己品德的,千万不可做。
篇9:《弟子规入则孝》读后感
《弟子规》开篇第一章就讲到孝,可见孝的重要性,了《入则孝》,孝的观念更深入我心。
“大孝尊亲,其次不辱”。我知道了从现在开始热爱生活的涵义,最爱的不是自己,而是父母,然后才是自己,而这种爱才应该是理性而又深稳的爱,与其说父母赋予了这样高洁的赞美,不如说是肉体与生智的延续,我想体会在心,付之行动,方算得上吸收了精髓。的最根本是从一个孝字开始的,懂得了父母对我们的恩情,才会知道回馈和报答。也会对所有付出的人,对这个社会有所感知,有所理解,进而我们也会有所付出,才会之恩图报。
结合自已的家庭情况,合理处理和父母之间的问题。供养父母是基本,与父母多沟通交流,更能体现孝的真谛。知恩图报、满怀的心,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具备的心态,有了这个心,我们才会知道感恩曾经帮助过我们的人,感恩社会。
篇10:《弟子规入则孝》读后感
我们中华民族有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有许多宝贵的文化遗产。《弟子规》就是其中一朵绽放的奇花,正因为人们认真学习《弟子规》我们中华民族才会被誉为礼仪之邦。
“入则孝”是《弟子规》中的第一篇内容,虽然只有168个字,但是告诉我们人应该拥有最重要的品德就是孝顺父母。中国有句古语是“百善孝为先”,如果一个人不孝顺父母,那么很难想象他会是一个有责任感的人和热爱祖国的人。
学习之后发现其实我做的并不好。平时在生活中我看书总忘了时间,总是在妈妈再三催促下才睡觉,妈妈让我多练会儿琴时我总不情愿,想偷会懒。唉!看来我是没做到“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这种例子还有很多,比如爸妈批评教育我时我总是不服气的插话,“入则孝”中教育我们要“父母教,须敬听”。看来我要改掉的坏毛病还是很多呀!
现在我每天读诵《弟子规》,深深地体会到在日常生活中要孝敬父母,尊敬长辈。“入则孝”告诉我们的道理看上去平淡无奇,但如果我们认真去做,就可以给父母带来欣慰和欢乐,也能培养自己好的言行和品德。即使做到它还有很多困难,但我会尽力去实行,这样才能使父母更加高兴,也是做人的基本道德。
篇11:弟子规入则孝读后感
幸福是什么,幸福很简单,微笑,我的努力被女儿视为榜样,我是一个好妈妈,我很自豪。虽然生活很辛苦,但我内心有了希望,微笑着迎接黎明的曙光,太阳每天都是新的。
女儿对我说,这是她听到的最暖心的话,孩子们都夸她有一个好妈妈,她自豪的说,妈妈那么棒,桐桐也要努力啊,幸福就是如此的简单,用行动来实践自己的诺言,父母是孩子的导师!
《弟子规》是清朝康熙时山西绛州人李毓秀所作。全书以《论语·学而》中的“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开篇,以三字韵语的文字形式,教人应该怎样待人处世。
对弟子规的学习,让我找到了答案。弟子规总序开篇是这样教育我们的: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它从人之根本出发,教育我们要从这几个方面对自身进行德行的塑造。首孝悌,就是说做人首先要心中有爱,要孝敬父母。一个人如果连对他有养育之恩的父母都不能尊敬的话,那么他就丧失了做人的根本,对长辈、对领导、对老师、对兄长、对朋友就更谈不上发自内心的尊重,他所做的事情也就很难得到认同。
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意思是和大众交往时要平等仁和,要时常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们学习,以上这些事是学习的根本,非做不可。如果做了还有余遐,还要学习一些其它方面的知识充实自己。这是教育我们如何待人处事、如何学习,要经常学习别人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缺点,从各个方面来约束自己,提高自身的素质和修养。
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它的意思是:不管父母、亲人爱不爱你,你都要尽你做人的孝道,尊敬父母、亲人。
篇12:弟子规入则孝读后感
在以前的生活学习中经常接触《弟子规》这本书,但也只是对于书的一些内容和句意的简单理解。近期在部门组织学习中,再次认真学习了《弟子规》,感受颇深,使人从内心深处觉醒。时代在改变,社会在进步,《弟子规》里面一些内容虽然已经不适用于当今社会,但是它所提倡的“孝、悌、仁、爱”等思想却是让我们终身受益。
现如今,孝的缺失已经成为一个社会问题。“入则孝”这部分主要讲的就是作为子女一定要无条件的孝顺父母的道理,要多倾听父母的需求,要虚心听从父母的教诲,多抽出时间陪陪父母,为父母创造一个好的生活条件等等。在这些方面,相信很多人做的还可以,但是在很多细节上还有待提高。
在日常工作生活中,经常会听到有人说,等我有时间了回家看看父母,等我有钱了带父母去旅游,等我……,孝顺真的能等吗?等待就是一种遗憾,遗憾是无法挽回的。“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这句话不知道刺痛了多少人的心,这大概是世间最残酷的悔恨。孝顺父母,必须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真正的孝顺其实不需要多少贵重物品,更不需要多少金钱,只需要我们在工作之余尽可能多的抽出点时间常回家看看,放下手里的手机多陪父母说说话,和父母分享一下自己的工作收获,多关心关心父母的身体健康情况等,就是用实际行动来表达我们对父母的孝敬之情。
我们知道,古往今来,“孝”字在所有人的思想意识都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孝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作为中华儿女,孝顺父母是我们为人子女应尽的义务和责任,父母一天一天的在变老,生命也有保鲜期,我们更应该趁现在一切还来得及时去孝顺父母,不要等到“子欲养而亲不待”时,空留下许多的遗憾!
篇13:弟子规入则孝读后感
”百善孝为先“,《弟子规·入则孝》细致而全面的阐述了孝道的各个方面,以今天的视角来看,仍具有极强的指导意义。它告诉我们要有孝心、懂孝仪、守孝道。
对于父母,相信每个人都有一份难以言说的情感,父母给了我们生命并将我们养育成人,寸草心难报三春晖啊!我们该做什么来报答父母的恩情呢?
在我内心,我很想孝敬父母,让他们得到安慰。但总做不好,忍不住要和父母吵架,时常给父母脸色,干活回来还得为我们烧饭……他们是我最亲近的人啊,为什么要这样?我不禁自问。在今天的社会,诸此种种,或许习以为常,但这不应得到发扬。与古人相比,今日的孝道确实大为衰弱,还有人叫嚣着人人平等、全盘西化,殊不知东西方文化有别,西化是资本主义国家的`阴谋。
学习了《入则孝》,孝的观念更深入我心。”大孝尊亲,其次不辱“。如今,求学于外,不能常陪伴在父母左右,内心多有不忍,但这非我所能改变,我最应该也最能做的就是好好学习,将自己照顾好,以免父母担忧,记得多和家人联系,体谅父母。
对于孝的行为,应由内及外,真正从心里感恩父母,并将行动落实到点滴之中,如和父母说话柔和一点,父母的愿望多满足一点,对自己的身体多爱护一点……如此才能避免出现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悲剧。
篇14:《弟子规》入则孝教案
《弟子规》入则孝教案
《弟子规》入则孝教案
教学目的:
把孝心的观念引入到学生的心田。教育学生孝敬父母要从小事做起。不但孝,关键是顺。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
教学内容:
《弟子规》
入则孝 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 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须顺承
教学重点:
关键在落实上。一定要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理解孝道的重要性。
复习内容:
让学生复习上堂课的内容:弟子规——总序。齐声背诵。
讲解内容:
入则孝——过去古人非常讲究孝道。晚辈早上起来第一件事,就是要到长辈的房间向长辈“请安”。入;也是指在家中。
父母呼 应勿缓:____父母呼唤我们,听到就应该马上答应,不要慢慢吞吞,半天不回答。表现出一种无理的态度,或者有抵触情绪,自己不高兴就不应声。
比如;你正在看一个好看的电视,或者玩得正开心,父母叫你出来吃饭,你不答应。或者答应了半天还是不动。
父母命 行勿懒:______父母让我们去做事,应立刻起身去做,不可拖延偷懒。或者高兴做就做,不高兴做就不做。还有的小朋友和家长讲条件,我做了你给我什么奖励?这都是不对的!
父母教 须敬听:____父母在教育我们的`时候,应该怀着恭敬的心去倾听。不要漫不经心,愿意听就听,不愿听就不听。否则,就是一个不听话的孩子。
父母责须顺承:_____小朋友有时做错了事,家长会批评责备我们。我们要赶快承认自己的错误,虚心接受,不要让家长生气。有的时候,家长误解了孩子,这件事明明不怨你,可家长没搞清楚就责备你。作为晚辈,也不要急于辩解,等父母平静了你再解释。这才是真正做到了孝,而且顺。
结合生活实例讲解:
生活中有很多实例,父母呼唤我们;父母让我们帮忙做事;你是怎样做的?请小朋友自己去思考:自己哪些地方做的不够?常常见到一些孩子,自己玩的很开心。父母让其帮助做一点家务,他马上说我还要写作业呢!找借口不去做事。父母批评我们的时候,小朋友还嫌家长罗嗦,不高兴听批评。明明是自己做错了事,还满不在乎。故意惹父母生气。这些现象都是不对的。
父母抚养我们花费了很多辛苦,从小把我们养大,我们要用心去体会,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不能挂在嘴上,一句爸爸妈妈我爱你,是远远不够的!要落实到行动上,就要从生活小事做起。
举例说明:
母鸡孵小鸡的时候,母鸡身体下边放一堆鸡蛋,它天天趴在这堆鸡蛋上,用自己身体的热量,去温暖这些蛋。鸡蛋吸收了母鸡的血汗,慢慢变成了小鸡。母亲抚育我们的时候,也象抚育小鸡一样,非常艰辛。小的时候要喂奶、喂饭,换尿布,有病时背着你去医院,半夜起来喂药。风里雨里天天接送你去幼儿园。上学时为你拿书包,为你撑雨伞。做好了饭菜等着你回来吃。父母总是把最好吃的东西留着给你,可是我们的小朋友是否也能把最爱吃的饭菜留着给父母吃呢?不要以为父母为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应该的,我们要对父母有感恩之心,有报答之愿!有的小朋友说等我长大了有工作了就去抚养他们。世人说:“什么都能等,只有孝敬父母不能等!”让我们从今天就开始孝敬自己的父母。为他们做一点事。
提问:
你的父母最喜欢吃什么?干什么?请小朋友回答!
不知道的小朋友回家问自己的父母,喜欢吃什么,干什么?让他们学着关心自己的父母,用心体会。
作业:
今天回家吃饭时为母亲盛一碗饭,或者为父亲倒一杯水。帮助家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比如:摆放碗筷、洗碗、擦桌子、扫地、倒垃圾。洗衣服、晾衣服、打扫房间。浇花、买菜、学做饭。
为父母捶背、按摩、倒洗脚水。可以根据情况任选一样来做。
教学体会:
一定要有家长的配合。有的家长会不肯让孩子去做家务,怕打碎了东西。要向家长讲清楚,我们是在帮助家长培养孩子的品德,不从小教育培养,懒惰的习惯养成了不好改正。适当的劳动也是开发孩子智力的必要条件,他会在劳动的过程中,自己动脑筋去做。做好了他也会有一种成就感!自豪感!不要娇惯孩子,是教育好孩子的前提条件。通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小孩都会有很大的变化。
个案:
有个学生,因是单亲家庭,从小跟着妈妈生活。妈妈又没有固定的工作。小朋友不会体谅妈妈的心情,有时妈妈心情不好。她还惹妈妈生气。结果老是挨打。学了弟子规后,变化特别大。过去妈妈越打她越倔强,就是不认错,也不躲避。现在妈妈一打她,她马上说:“我错了,下次一定改”!说着就跑开了。妈妈看见她有进步,“十一”国庆节还带她出去旅游了一趟。她回来后还跟老师说:“妈妈说了‘你听话,春节妈妈还带你玩’,我要好好学习弟子规,不再惹妈妈生气了”!
篇15:《弟子规入则孝读后感》
谈到珍爱生命的时候,我们总不会忘记强调,是我们的父母给了我们可贵的生命。可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却总是忘了赋予我们生命,无私哺育我们成长的父母,是他们给了我们爱与关心,是因为他们的悉心照顾,我们才能够在一个优异的环境下茁壮长大。
这些天不知怎么的我把书房里的《弟子规》拿来翻了翻。当我看到“入则孝”的时候,我心里涌起了阵阵好奇与疑惑。“入则孝”说的是回到家就要孝顺父母吗?我好奇地查了查资料,果然就是这个意思。在孔夫子那个年代就开始讲究孝道,对于受到父母的爱越来越浓的我们怎么能够不去做一些孝顺父母的事了。
生命诚可贵,而这可贵的生命是谁给与我们的呢?这一切都是父母给与我们的。他们不但给了我们生命,还把我们养育成人。那我们是不是应该感谢父母呢?是的。一个声音肯定的回答说。那我们应该怎样去感恩父母呢?按照《弟子规》的要求去做吧。
“冬则温 ,夏则凊; 晨则省,昏则定; 出必告,反必面 ;居有常 ,业无变”。意思就是冬天要让父母亲穿的暖和,夏天要让父母凉爽。早上要问安,晚上要向父母亲请安 。出门先告诉父母要到哪里去,让他们感到心安。日常生活起居作息有一定的秩序,事业不随便改变。同学们你做到了吗?
《弟子规》使我懂得了要在日常生活中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姐妹,做一个有孝心的孩子。其次,还要在日常生活中语言要文明,不乱骂人,做事要讲信用,说到做到。和别人相处时要平等博爱,并且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们学习。这些事都是每日不可不做的。
篇16:《弟子规入则孝读后感》
学习《弟子规》,仅是一个提高个人修养的过程,更是一个思想升华的过程。对一个人的成长来说,是十分必要的。爱周围的人,爱这个世界。只有这样,这个社会才变成和谐的社会,这个世界才变成和谐的世界。
它告诉我们做人首先要尊敬、孝敬父母,是父母生育了我们,养大了我们,没有父母就没有我们。《弟子规》里有这样的一句话“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它的意思是:不管父母、亲人爱不爱你,都要尽做人的孝道,尊敬父母、亲人,不能忘记父母的养育之恩。如果连自己的父母都不爱、不孝敬,又怎么能去爱别人呢?
一个人要孝顺父母,乌鸦尚知反哺,作为人更应该对养育自己的父母加以报答。一个人如果不孝顺父母,不热爱自己的家人,长大以后就谈不上热爱故乡,热爱祖国了。所以“守孝悌”是做人的根本。结合我的生活,我发觉有很多地方我做的不够,当妈妈爸爸批评我的时候,有时我明知道不对也要反驳;当我情绪不好的时候,有时我会对他们大喊大叫,不能做到“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通过了解此句的真正含义,我明白这是对父母的'不尊不敬。
俗话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一个人如果对自己的父母不孝顺、和兄弟姐妹朋友不和睦,那么他的孩子都会看在眼里,有一天他的孩子还会去学习,自己的行为不光会影响自己也会影响孩子的一生。记得有一则小笑话是说,有个老人年纪大了,双手经常哆嗦,他的儿子儿媳嫌弃他,有一次吃饭的时候,老人打破了一个碗,老人的儿子儿媳非常生气,对着老人发了一顿火,从此之后,让老人用木碗吃饭。有一天,这对夫妇发现自己的儿子在玩木头,就问儿子在干什么,儿子说在给他们做碗呢,等到他们老的时候给他们用。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对孩子最好最有效的教育方法就是身教。
篇17:《弟子规入则孝读后感》
《弟子规》,它是中国旧时的蒙学课本,相传是清朝李毓秀所着。它主要记载了圣人对学生的训示。让我们体会先人智慧的同时,不仅可以了解古文化知识,还教育我们如何孝敬父母、如何礼貌待人、如何为人处事……学习《弟子规》,仅是一个提高个人修养的过程,更是一个思想升华的过程。对一个人的成长来说,是十分必要的。爱周围的人,爱这个世界。只有这样,这个社会才变成和谐的社会,这个世界才变成和谐的世界。
它从人之根本出发,教育我们要从这几个方面对自身进行德行的塑造。首孝悌,就是说做人首先要心中有爱,要孝敬父母。一个人如果连对他有养育之恩的父母都不能尊敬的话,那么他就丧失了做人的根本,对长辈、对领导、对老师、对兄长、对朋友就更谈不上发自内心的尊重,他所做的事情也就很难得到认同。
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意思是和大众交往时要平等仁和,要时常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们学习,以上这些事是学习的根本,非做不可。如果做了还有余遐,还要学习一些其它方面的知识充实自己。这是教育我们如何待人处事、如何学习,要经常学习别人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缺点,从各个方面来约束自己,提高自身的素质和修养。
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它的意思是:不管父母、亲人爱不爱你,你都要尽你做人的孝道,尊敬父母、亲人。希望我们每位人能够认识到这一点,从我们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做起,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
篇18:《弟子规入则孝读后感》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想必这段文字大家早已耳熟能详,我们会读,会写,会背,可是我们真的有用心去体会过这些话的意思吗?“孝”是我们作为学生主修的第一门课,“入则孝”的意思是在家里要善事父母。
“入则孝”这一部分都是规范我们在家里对父母的言行举止。对父母的态度不能专横无礼;说话时要和颜悦色;冬夏季节要让父母舒适,在饮食起居上照顾好父母;即使父母对我们的态度不好,也应孝顺父母。
无论在什么时候,都要在心里想着父母。因为是父母养育了我们,我们欠父母的太多的恩情,我们只能以此为报。如果我们能以这样的心去做,就是善事父母,这才是做人的根本,这才是学习“入则孝”的意图。
父母对我们的恩情永世难忘。所以我们要尽自己最大所能去回报父母。父母在世时我们把最好的东西留给父母;父母去世后我们要守孝三年,三年里,应杜绝酒肉,居处住所要固定。“出必告,反必面”父母是最关心我们的人,如果他们不知道我们干嘛去了,就会担我们,让父母担心,也是不孝的。反过来,如果我们让父母知道自己在哪,在干什么,父母就能把我们把好处想,会替我们加油,这很利于我们事业的成功。这句话让我改变了许多。
俗话说“百善孝为先”。孝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历经几千年的悠久历史。历史上还有二十四孝作为我们的典范。所以,我们要把“孝”发扬光大。虽然我们现在做不了什么,但是孝可以通过各种途径来表达:我们可以在学校认真听讲;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父母看见我们那一张张认真听讲的脸,一张张成绩优异的卷子,也会十分高兴。这也算我们对父母的小小的回报。
孝,其实是一种有效的互动,是长辈和小辈之间爱的交流。它的范围非常广,然而,究其本质,孝,就是要做到不让父母担心,让父母事事顺心,为父母虑,替父母忧。人都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而父母为我们付出的又怎能是滴水?我们对父母的付出只是沧海一粟。
篇19:弟子规入则孝有感
弟子规入则孝有感
做人的最根本是从一个孝字开始的,懂得了父母对我们的恩情,才会知道回馈,报答。也会对所有付出的人,对这个社会有所感知,有所理解,不是想当然的说:这是他们应该做的。进而我们也会有所付出,才会之恩图报。而回馈报答父母的方式并不是只是对他们好那么简单而已……
想着学习弟子规的最初观念是能够教给宝宝,但在刚刚开始学习之后,才发现原来自己同样需要学习,同样需要做到,才能给宝宝一个好的榜样。任何事情都是双方面的,如果我们做不到,如何要求别人呢? 真的感谢我的父母,从小教导我,耳濡目染,对于他们的一些做法,即便那时是小小的我,至今仍然记忆如新,烙印在心。同时也在问自己,过了这么多年,我到底做到多少这些传承下来的优秀品德呢?人们一直说80年代的年轻人是最有问题的一代,真的一点都没错,当传统的美德面临着新新社会的享乐,究竟是谁控制了谁呢?加上如果没有人在旁指导教育,没有人监督,自由主义的观念挑战着传统文化,挑战着我们的底线,被形形色色感觉上美妙的事物遮住了我们的眼睛,好一点的,除了剩下那一点点的良知,还有什么呢?自私,贪婪……控制着我们,真得很可怕。
父母从小关心我们的吃穿住行,刚会走路,眼睛时时不离我们,怕摔着;生病,半夜都要起来好几次,看看我们是不是又不舒服;让我们上学,受教育,希望我们成为德才兼备的有用的人;天气变化,又时时刻刻的念着我们的衣服有没有随时增减……父母付出的比我们想象的要多得多。可是当我们长大了,又活在匆忙的生活工作中,有没有用心去关心一下父母的穿衣住行,不是说让我们每天要问安,而是有没有经常关注他们的生活,告诉他们我们的近况,给他们一份安心。我们有没有好好的照顾自己,不论健康的饮食习惯,还是正常的作息习惯,都是让他们放心,我们尽孝心的一种方式。如果没有好好照顾自己,身体出了问题,只会增加父母对我们的担心,这也是不孝顺埃我们知不知道父母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有没有察言观色,给他们希望的,替他们排去他们不开心的?当父母和我们的认识有偏差时,我们是否用了和颜悦色的方式来和他们沟通?当父母有病的时候,我们能否做到嘘寒问暖,古人可以做到以身试药,昼夜不离床的侍奉,我们呢?有没有人觉得父母给我们的一切都是应该的,向西方一样的说法,是他们的义务? 想到当年奶奶生病住院,虽然一直以来奶奶对我和妈妈都不好,因为她有重男轻女,妈妈的脾气又比较倔强,对于奶奶的一些旧观念,很气愤,有不甘拜下风的态度,所以奶奶一直对我们不好。
尽管这样,奶奶生病的时候,妈妈仍然每天去医院照顾她,为奶奶端屎端尿。别人都不愿意去做的'事情,我妈妈仍然都做到了。奶奶最后临终的时候才说出来,以前很对不住我妈妈,很感激妈妈这段时间为她做的一切。无事不成双,前段时间,Barry的奶奶也是生病,他家的情况更复杂,简单来说,就是他奶奶根本从来没有尽到做母亲的责任,而且情况很恶劣。甚至当儿子长大后,反而索取很多。就算在这种情况下,公公这些年仍然坚持赡养老人,有时候那个奶奶的无理要求,我婆婆都看不下去,甚至会因此吵架,觉得公公根本是愚孝。可是并没有因为这些而改变公公对待他母亲的态度。即使专家说不用治疗了,年龄太大,治疗也是受罪,但是公公说只要有一线希望,他就要做,所以仍然尽心尽力去联系医院,让那个奶奶作治疗。我之前知道这些也都很不理解,认为公公不听大家的劝告。但是当我读了弟子规的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这句之后,才真的理解…… 妈妈做的有多贤德,公公做的有多孝顺,同时带给了我们后辈福荫,又是多好的教育,这才真的是以身作则。有这样好的父亲母亲,我们能不尊敬他们,爱他们,甚至效仿他们吗?当我们也这样做了之后,我们的后辈同样也会学到我们,这样一代一代接连传承,他们能不感谢我们的祖先吗?有道是留钱财(或许会挥霍),留书本(不一定会去读),不如留给他们一片好的福荫,一个好的思想,好的理念,这样才可以受益终生。为了父母,为了自己,为了后代,希望我们都可以做到百事孝为先!
上一篇:学校年终升旗仪式总结 下一篇:蛇有感情吗篇20:解读《弟子规》入则孝之一
解读《弟子规》入则孝之一
《弟子规》在“入则孝”的篇首,就明确提出了孝顺父母的基本要求,那么这些看似简单的要求,我们都做到了吗?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
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
{1}冬则温:冬天用自己的身体先为父母把被窝焐暖。
{2}凊:凉。这句说夏天替父母把床铺扇凉。
{3}省:探问,请安。
{4}定:定省,子女早晚问候父母。这里专指昏定,即晚间服侍父母就寝。《礼记·曲礼上》:“凡为人子之礼,冬温而夏凊,昏定而晨省。”
{5}反:同“返”,指返家。
{6}面:当面向父母禀报平安,让父母放心。
{7}业:职业,做事。
{8}无变:没有改变。指在外做事有规律、合规矩,不随意改变,以免父母担忧。
《弟子规》在“入则孝”的篇首,就明确提出了孝顺父母的四个基本要求和日常生活中子女应该做到的八件事情。那么这些看似简单的要求,我们都做到了吗?现在时代不同了,这些要求还适用于现代年轻人吗?
《弟子规》在总叙以后,就进入了它的第二部分,也就是“入则孝”的部分。
孝的结构是“上老下子”,意思是强调血缘延续的重要性。每个人,不管你寿命多长,都只不过是人类生命长河中的一个极其渺小的环节,今天的长辈是昨天的小辈,今天的小辈就是将来的长辈。小辈不孝敬长辈,你又怎么能够指望当你成为长辈以后,你的小辈会孝顺你呢?这就是孝要传达的一个意思。
教育的“教”字,是“左孝右文”。左边是个“孝”,右边是个“反文”,中国传统的讲法叫“教者,孝之文也”。教育教什么?从孝开始。以孝为根本,通过孝,培育孩子对血缘的尊重,培育孩子孝敬父母、尊重长辈,同时,也就在孩子心中牢牢树立了对传统的尊重。古人基本都知道,自己父亲的名字、爷爷的名字、曾祖父的名字、高祖父的名字。现在有多少人知道自己曾祖父叫什么?
传统的启蒙读物强调孝,把孝放在最突出的地位,《弟子规》当然不会例外。所以它的第二部分,“入则孝”的部分,以八句,四组,以父母开始的句子启首。“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四次重复“父母”两个字。字面意思根本不用解释:父母在叫你的时候,你要赶紧答应,不可迟缓不答;父母有事情命令你,要叫你去做,你要马上去做,不要懒惰拖沓;父母在教训你的时候,在教育你的时候,你要恭恭敬敬地聆听;父母在责备你的时候(这个“父母责”在古文里面,还有揍的意思,不仅是说你两句,还可能要揍你一顿),你也要顺从地接受。父母呼、父母命、父母教、父母责,是所有人的生命当中都会出现的事情,《弟子规》的要求看起来很简单,一点都不高,但是我们不妨扪心自问,我们做到了吗?
中国传统文化认为,百善孝为先,所以《弟子规》要求我们: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这二十四个字看起来简单,但是我们做到了吗?
《弟子规》的要求,大部分我们也没做到,所以我们不要把它简单地当成学习和背诵的过程,而应当成反思和自我检讨的过程。你要读一段《弟子规》,检讨一下:我做到了吗?
父母叫你的时候,你忙着自己的事情。我们小时候比较简单了,看看小人书,打打弹子。现在的孩子不一样,打电脑游戏,而且还戴个耳机,父母叫更不理了,往往还会不耐烦。我小时候就有过不耐烦:你烦不烦啊,叫两声好了,你叫三声。今天的孩子,有时候父母一看,戴一个耳机,也不听,过去拍两下:你烦不烦,我这一关游戏没过去,你看,我被人打死了。这种情况很多,比比皆是。
父母命,是父母叫我们去做些事情。我们从小也都经历了。拿我个人来讲,有些事情我很愿意去,比如妈妈叫我:孩子,你去买个冰棍。我很高兴,一面买一面我吃回来了,回来时,就冰棍的棍在我那儿。妈妈说:孩子,你去买瓶芝麻酱。这我也愿意,因为可以吃一点。妈妈说:孩子,你去买点糖果。那我更高兴,藏两颗在口袋里。但是如果妈妈叫我:儿子,去给我打瓶酱油。我就会说有事。为什么?我不能喝酱油。
“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育、教训我们的时候,有几个心里没有抵触情绪的?一般都认为:我自己的事,爸妈管那么多干吗?你烦不烦啊?时代不同了,你们过时了。经常有这个心态。我从小就经常这么做,跟我爸爸顶牛,跟我妈妈顶牛,现在不顶了,但是现在爸爸妈妈也没有力气来教训我了。到这个时候你会很后悔:你小时候跟父母顶牛,到今天你不想顶了,突然发现父母老了,连教训你的力气都没有了。像“父母责”,古时候,责比教要重,责往往是责备、责打。我们小时候挨几下打,挨父母说几句重话也就算了,可今天的孩子,谁还敢打?所以我们可以想想,这四个“父母”句,我们都做到没有?我们如何来感恩?如何来报恩?“恩重如山”四个字,普天下绝大多数的父母是当得起的。
当我们对照《弟子规》,认真反省自己的时候,会发现这四组看似简单的“父母”句,其实做起来并不容易,那么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究竟应该怎样做呢?为什么首先要从“父母呼,应勿缓”做起呢?
“父母呼”,父母呼唤孩子,我们都知道,每一声呼唤里面是有情感的。在中国史籍当中,就有着很感人的记载。曾子是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弟子,以孝著称。有一天,曾子进山打柴,他妈妈留在家里。突然家里来了一个客人拜访曾子,他妈妈见到一个陌生人来找自己的儿子,一下子不知所措,情急之下,就咬了自己的手指。这个时候在山上打柴的曾子,就感觉自己的心一抽、一疼,马上就想是不是妈妈有什么事?是不是妈妈在叫我?于是赶紧背着打好的柴,急匆匆地返回家里,跪问母亲:母亲,我刚才心一抽一疼,是不是您老人家有什么事?妈妈就说:刚才有客人忽然来到,我不知道说什么好,又怕说得不好,让人家觉得不符合规矩,我没有办法,就只好咬着手指盼你回来。这就是我们史籍当中记载的故事,在东汉王充的《论衡》中,在东晋干宝的《搜神记》中,在六朝的《孝子传》中都有记载。你看,有时候母子之间心灵相通,这一种呼唤,连声音都不需要。这就是中国传统对于“父母呼”,对于父母和子女之间这种亲情的一种非常感人的描述。我们现在要学习、要工作,都很忙,好像就有理由忽略父母的呼声,其实这是不对
《广州日报》记者在母亲节这天进行了一次采访,他们随机采访了一些母亲和孩子。记者问这些做子女的:请你们谈一谈,将来会怎么样对待自己的母亲?这些儿女基本都这么说的:我要挣大钱,好好侍奉我的母亲。这个话我觉得完全对,无可厚非。但是做子女的有没有想到母亲这边的答案是什么?《广州日报》的记者,同时又采访了上百个母亲,当母亲面对“你希望你的子女为你做什么”这个问题的时候,没有一个母亲提到过“钱”字,没有一个母亲说,希望儿女给她买什么东西,百分之九十六以上的母亲讲:希望我的儿女回家陪我吃顿饭。所以,网络上曾有一句非常流行的话:贾君鹏,妈妈叫你回家吃饭了。贾君鹏这个人是谁?现在谁都不知道,大概是个虚构的名字。而且这条留言就这么一句话,没头没脑的:贾君鹏,妈妈叫你回家吃饭了。这一句话的点击率现在多少了?为什么?道理很简单,就是因为这句话打动了所有人的心。
怎么才能好好孝敬父母?绝大多数中国的子女都是有这份孝心的,但是首先应该倾听一下,父母最希望你做什么。孝的第一步,倾听父母的需要。第二步,尽量按照父母的需要努力去做,不一定都做得到,但是要努力去做。
我们学会倾听父母的需要,并尽量按照父母的需要努力去做,但有时也不一定就能讨得父母的欢心,甚至还可能遭到父母的误解和责备,那么这个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大家也许都听说过卧冰求鲤的故事,故事主人公是晋朝的王祥。王祥是公元185年生人,公元269年去世,琅 临沂人(今山东临沂北),西晋的大臣,这个人曾经隐居深山二十多年。后来从温县令一路做到大司农、司空、太尉。卧冰求鲤这个故事特别有意思。王祥早年丧母,他的继母朱氏对他并不慈爱,经常在王祥的父亲面前进谗言,挑拨,说这个儿子不好,不孝顺。所以王祥从小连父爱都没有。但是父母患病的时候,王祥依然衣不解带地伺候,继母朱氏时常想吃鲤鱼,王祥都拼命满足她。有一年冬天,河水都已经结了厚厚的冰,而继母依然想吃鲤鱼,王祥没有办法,只好赤身卧在冰上祈祷,突然,冰裂开了,跳出两尾鲤鱼。对于对自己并不慈爱的'继母,王祥尚且如此努力地满足她的需要,由此可以看出,在中国传统当中,孝是无条件的。孝不是交易,不是交换。现在我们很多人认为,孝是相互的,爸爸妈妈对我好,我要孝敬他。那另外一个意思是,爸爸妈妈如果因为某些主观原因,或者某种客观限制,对你稍微差一点,你就不孝顺父母啦?
这在传统当中是绝不允许的,传统认为,孝是人之所以是人的根本。今天我也在反思我自己,我们有没有人为自己的父母跑一次菜场,去买点儿父母想吃的时令小菜?我长到这么大,基本没有进过菜场。所以我们是不是应该反思一下自己?有些很容易的事情我们做了没有?或者再降低一些要求,我们起码马上答应父母的呼唤,抓紧完成一件父母交办的事情,耐心听一下父母哪怕是唠叨的教训,哪怕是委屈地顺承一下父母就算是误解的责备。当然这么做,实际上也并不见得容易。但是我觉得,我们应该去尝试。
孝顺父母,尊敬长辈,这是从小就应该让孩子懂得的基本道理,但是在当代社会,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时,为了能让孩子听话,常常采取“物质奖励”的教育方法,那么这种做法究竟是对是错呢?
近几年,我们在培养孩子的规矩、规范的时候,特别流行一种物质奖励的做法。什么叫物质奖励呢?比如孩子在家里给自己洗一双袜子,五毛钱;如果给妈妈洗双袜子,五块钱。这个做法美其名曰“从小培养孩子的劳动习惯”。我原来认为这个做法是对的,但是现在觉得有巨大的副作用。因为这是在培养动物的条件反射,而不是在培养人的孝心。有一个朋友,在网上写了一篇文章,说有一个星期天他到公园去玩,看见一个三四岁的小孩在草地上又爬又闹玩得很开心,年轻的母亲跟孩子说:时间到了,宝贝,我们应该回家了。但是这个孩子就是不肯回去。这时候这个妈妈就从口袋里掏出一块巧克力,对着孩子晃了一下,孩子的眼睛就盯住妈妈手上的这块巧克力,慢慢地站了起来。然后他就听见这个妈妈问:宝贝,想不想吃巧克力?孩子说:想。妈妈就跟孩子说:想吃就得跟我回家去吃。然后就看见这个孩子乖乖地、小动物一样跟妈妈回家吃巧克力了。这位朋友观察得非常细致,他看完了以后,发了一通议论。他说,这位母亲用巧克力可以让孩子服服帖帖地跟自己回家,而母亲的呼唤孩子却充耳不闻,在这个三四岁孩子眼里,巧克力比他妈妈还重要。妈妈在孩子这么小的时候,已经在他的心田里种上了功利的种子。随着年龄越来越大,孩子的欲望也会逐渐地增长,长大以后,这孩子很可能就为了功利,而不要道义,这是不正常的。最后,当父母没有能力满足儿女日渐增长的欲望的时候,儿女就很可能会把父母丢弃在一边,种种的人间悲剧就是从教育失误引发的。这位朋友还引用了《弟子规》,他讲,他们受到的教育不是“父母呼,应勿缓”,而是“糖果呼,应勿缓;住房呼,应勿缓;电脑呼,应勿缓”,说到底就是“物欲呼,应勿缓”,他们回应的不是父母的需要,而是自己的物欲。长此以往,社会如何和谐?
《弟子规》在“入则孝”的篇首,除了提出孝顺父母的四个基本要求之外,还具体说明了在日常生活中,子女应该做到的八件事情,那么冬温夏清,晨省昏定,究竟是要求子女做哪些事情呢?现在时代不同了,对于现代年轻人,这些事情还有必要去做吗?
“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这句话里唯一要注意的就是“夏则凊”的“凊”字,现在好多通行的《弟子规》的版本上经常把它多印一点,就印成“夏则清”,它实际上是两点水的一个“凊”字,应该读“凊”(q ng,一读j ng)。
冬温夏凊,用的是一个我在讲《三字经》的时候就已经讲过的典故。东汉年间的黄香是名列《后汉书》和《二十四孝》的大孝子。黄香九岁的时候母亲早亡,他和父亲相依为命。家里穷,根本就没有被子,所以冬天黄香就自己先睡到席子上。中国有床是比较晚的事情,古人都是席地而卧的。冬天,他先睡到席子上,用自己的体温为父亲先把这个席子给温一下、暖一下,这就叫“冬则温”。夏天,黄香就用扇子把父亲的席子先扇得凉一点,这就叫“夏则凊”。今天社会进步了,时代不同了,很多人家里都有空调。然而我们有哪几个人会先给父母的房间打开空调?让父母有一个比较舒适的生活和休息环境?这实际上不是一个难不难的问题,本质上是想得到想不到的问题,我们有没有这个意识的问题。我想就算是有这类事情,恐怕还是父母为子女做得多。肯定是子女回来,发现房间里空调已经开好了。也许有的父母为了节省一点电费,自己的房间不开,先给子女开,这是我们比较常见的情况。
“晨则省,昏则定”就是我们一般知道的成语——昏定晨省。昏,好理解,天刚黑;省,就是探望和问候。晚间服侍就寝,早上省事问安,这是在传统社会侍奉父母的日常礼节。季羡林先生留学回来,已经是鼎鼎大名的博士、教授,他回济南探亲,季先生的叔父只要没有睡觉,季先生就垂着手,半躬着腰站在叔父床前,等叔父睡着,再到自己房间,该写东西写东西,该休息休息,这就是昏定,就是在天黑的时候要伺候自己长辈。而《弟子规》的这两句话:“晨则省,昏则定。”是有出处的,出自儒家重要典籍《礼记·曲礼上》:凡为人子之礼,冬温而夏凊,昏定而晨省。李毓秀先生把它搬到了《弟子规》里。我们知道,大孝子黄香实际上就是按照《礼记·曲礼上》的要求来规范自己的日常行为的。我们今天比较难做到的实际上是什么?是“昏则定”。
为什么呢?因为现代社会的生活节奏、生活习惯和工作习惯跟传统社会不一样了,大家一般工作得都比较晚,或者应酬交际得都比较晚,而父母上了年纪,通常比我们都早睡。如果今天我们说非要按照《弟子规》去做“昏则定”的话,那简直是发昏。父母好好睡着了,你回去敲门:父母,我问候您,您睡着没有?这个没有必要,这个就是生搬硬套。“昏则定”不大容易做到,但是“晨则省”,应该是能做到的。早晨起来,自己去上学前,父母一般都要送孩子上学以后自己才上班,你是不是能够问爸爸妈妈一句:昨晚休息得好不好?这个应该是不难做到的。
《弟子规》接着指出子女无论出门前还是回到家,都必须告知父母,而且不能随意改变自己的住址和工作。但是现在的年轻人追求独立和自由,往往不和父母同住,时常会搬家、会换工作,那么《弟子规》提出的这些要求,还适用于当今社会吗?
“出必告,反必面”这个话也很好理解,出门前禀告一声,回来后在父母面前打个照面,让父母知道你回来了。这是针对和父母同住的情况下。过去传统社会,房子都比较大,一般来讲,面积比较大,孩子“哧溜”出去一下不跟父母讲,有时候父母会担心的:到哪里去了,怎么孩子没了?如果你回来了,“哧溜”往自己房间里一钻,父母也不知道你回没回来。所以“出必告,反必面”是针对跟父母同住的情况,这么做都是为了避免长辈不必要地为自己担心。至于不和父母住在一起的,恐怕就顾不上这些了。其实这些都是举手之劳。但是能够让父母少担很多心,而少让父母担心,实际上也是孩子的孝心,这在很大程度上是一回事。
“居有常,业无变。”这是对谁说的?是针对不和父母同住的情况下讲的,你看《弟子规》安排得多有条理:先告诉大家,和父母同住应该怎么样,再告诉大家,不跟父母同住应该怎么样。换句话说,不要轻易改变自己的住址,也不要随意改变自己的职业。
今天情况不一样了,很多在家乡以外发展的人,或者跟父母在同一个城市但是追求独立的人,通常是租房子住。由于各种原因,他们经常会搬来搬去的。然而我们是不是应该问问自己:是不是每次搬家都把自己的准确地址告诉父母了?
至于“业无变”,确实是和我们这个时代有点脱节。因为今天的年轻人,都勇于追求自我价值的最大化,人往高处走,跳槽是司空见惯的事。可是,我们是不是也有很多人,有的时候是为了一些小事,或者干脆是因为自己的任性,就非常草率地改变自己的职业,而导致父母为自己担忧?这种情况我想也相当普遍。
《弟子规》在讲完了“入则孝”第一个八句以后,又讲完了第二个八句,接着《弟子规》依然用一个相当的篇幅来进一步地告诉我们,应该如何从点滴做起,培养自己“入则孝”的习惯。而从“入则孝”开始,一步步开始养育自己的人格和道德准则。
★ 弟子规「入则孝」
【弟子规入则孝教学课件(整理20篇)】相关文章:
关入伍通知书2022-10-19
山东省首届青少年经典诵读观后感2022-11-16
孝心是什么的排比句2022-05-06
亲情孝心的排比句2023-03-19
孝心父爱的排比句2023-07-13
诗歌朗诵会开场白2022-10-17
双语教育宣传标语2023-01-02
弟子规译文和小故事第八系列2022-08-27
倪家麒《弟子规》读后感2023-07-19
《弟子规》读后感280字2022-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