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读后感950字(锦集17篇)由网友“sksk”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弟子规》读后感950字,一起来阅读吧,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篇1:弟子规听后感作文950字
弟子规听后感作文950字
一向以来,对弟子规十分反感,认为它是宣扬奴性的封建东西。家里有弟子规的简易古今对照文本,也视而不见,偶尔翻到还要皱一下眉头,丢在一边,顿觉浑身不自在,好像有紧箍咒似的,离得越远越好。
对道德经的态度则十分认真,罗博士每讲解完一句,就记录一句,并且准备待罗博士的纸质道德经出版,再购买纸质书,世世代代流传下去。
没有想到的是,罗博士在讲完道德经后,居然郑重宣布接下来要讲弟子规,有点失望,心想:这么乏味的枯燥的死板的东西,有什么好讲的呢?讲讲金刚经,论语什么的多高大上啊。
由于每一天听道德经已成了习惯,道德经结束后,每一天那个时间不由自主的打开大伦书院,在抱着试试看的情绪下,收听罗博士讲解弟子规。
刚开始,听后觉得没什么,都是一些封建社会的陈腐礼仪,繁琐,又有点虚伪(想到了红楼梦里的贾珍袭人等人礼仪虽好但特虚伪),不可持续性,一般人根本做不到,什么晨昏定省之类的,什么父母生病子女要先尝药,总之,古人做到都难,现代人更做不到,也没有那个社会环境。
罗博士不着急于弟子规中暂时出现的一些封建糟粕,仍每一天一句地讲解,结合现代生活中的例子,娓娓道来,并告诉大家不要拘泥于文字表面的意思,要善于引申成现代的含义。
随着听课的深入,弟子规讲到了一些日常卫生知识: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辙净手。早晨起床后必须要洗脸漱口,上完厕所后必须记得洗手。又讲到了一些养生知识: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年方少,勿饮酒,饮酒醉,最为丑。对吃的东西不要挑挑拣拣,不要吃得过于饱,年纪小的时候,不要喝酒,喝醉了酒的样貌是最难看的。还有如何保护自己的知识:斗闹场,绝勿近,邪僻事,绝勿问。打斗闹轰轰的地方,不要去,邪门乖僻的事不要过问。还讲到了人务必有爱心:凡是人,皆须爱,每个人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天同覆,地同载,所有人都在同一个地球上,同一片蓝天下。
这些表面上看都是一些浅显的道理,要做到真真不容易,如果有一半做到了,基本是一个贤人了,对照自己,真的`很惭愧,先知的话,像雷声一样警醒,像雨点一样润泽,像阳光一样温暖。
弟子规虽然成书于封建时代,不可避免的带有时代局限性,带有一些封建糟粕,但是一点都没有掩盖掉它关于人性的把握的智慧的光芒,作为一个生活在社会底层的普通百姓,能够有机会在互联网平台上,免费听到精通古文现代文的罗博士给我们讲解道德经弟子规等古代经典的比较正确的含义,是幸福的。
弟子规的讲解还在进行中,我此刻不再抱有原先的抵触情绪收听了,而是要万分珍惜这个难得的学习机会,辩证地看待这部经典,生活中经常对照自己,虽然大部分做不到,但是明白了道理也是好的,将继续跟随大伦书院的学习步伐慢慢前进。
篇2:弟子规读后感
开学初,学校组织我们学习了一本经典书籍--《弟子规》。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具体列出为人子弟在家、出外、接人待
物,求学应有的礼仪与规范。此书堪称是启蒙养正,教育子弟敦伦尽份、防邪存诚、养生忠厚家风的最佳读物。
“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这句话是我感触最深的一点,它充分体现出了做人要讲信用,
说谎话骗人胡言乱语是不可取的。这不禁使我想起了很久以前的一件事:在我童年的记忆中,曾经对电脑游
戏十分着迷,只要一碰到鼠标,我就完全沉浸在电脑游戏的世界中,忘记了时间,忘记了周围的一切,与妈
妈约定的结束游戏的时间一拖再拖,为此,妈妈大发雷霆,我才不得已关掉了电脑。如今,我学习了《弟子
规》,想想先人们的教诲,反省我的行为,我感到非常的汗颜,做人是应该讲究信用的,信用是一个人的做
人之本,如果一个连信用都不讲的人,他又怎么能够立足社会,成就一番事业呢?《弟子规》使我认识到了
我以前所作所为的不足,我想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以《弟子规》时刻警醒自己,做到诚实守信,多一些精
彩的细节,少一些失信的言行多一些靓丽的风景,少一些违约的承诺。向着自己追求的目标,不懈地去努
力、去拼搏,让自己的人生绽放光彩。
总之,通过学习《弟子规》使我受益匪浅,我要把其中学到的道理应用到学习、生活中去。
篇3:《弟子规》读后感浅谈
《弟子规》读后感浅谈
今天孩子已经进入18周岁了,也意味着成年了,在孩子不断的成长过程中,自己也算是过来人了,有一些浅薄的认识,在遇到每个阶段的教育瓶颈时,我也会总结和反思,随着孩子每一天的日益长大,我也会去找很多书籍,比如《中华教育》、《成功教育心理学》等等,但是当遇到实际问题的时候,所看的并非所用,作为家长的困惑还是一个接一个,一次在我深深的接触《弟子规》后,我仿佛才觉得相见恨晚的感觉,以前觉得这是小孩读的书籍,其实连自己都没有了解它的深意,我有幸能再次品味到中华传统的经典,并且希望孩子也能真正愿意去认识和践行它。
通过对《弟子规》的学习,我这才发现,原来做人也有许多规则,因此,想做一个受人敬重的人就得有规有矩,有礼貌,尊老爱幼,守信用。短短的一千多字中,每一条都有很深的内涵,不容易做到的。首先是“入则孝”,这里主要是教育孩子要孝顺父母、亲人,“百善孝为先”,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做人的最起码的道德标准。是父母含辛茹苦的生养了孩子,可怜天下父母心,父母所说的,所做的都是为了孩子好,所以无论如何,我们都应当听从父母的教诲,让孩子养成孝顺父母的品德,不忘养育之恩,更何况弟子规里面也有写到“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意思就是当父母喜爱我们时,孝顺是很容易的事情,当父母不喜欢我们或者管教过于严厉时,我们一样孝顺,还能够自己反省检点,体会父母的良苦用心,努力改过并且做得很好,这种孝顺的'行为是难能可贵的。我们今天又有多少孩子能做到呢?
其次是“出则弟”,它是教我们怎么和别人相处的。比如“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意思是:兄弟朋友要互相尊敬,要和睦,如果不和睦,父母就要为你们操心,和睦,就少了父母亲的一份担忧,就等于是孝敬父母了。所以,我们一定要和兄弟姐妹们和谐相处,这样我们的父母看了才会从心里面为我们感到高兴,我们也会因此更快乐的。
“次谨信”,我们生活中做什么事,时时刻刻都要谨慎。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穿衣服要系钮扣,要整洁,还要符合自己的身份;喝酒要适量,不要喝醉了,否则容易被别人“说闲话”。尤其是不应该在背后谈论人家的长短,这样是不好的,也是不道德的。人不要自私,要大方,不计较小事,这样人也会变得很快乐。信就是诚实,就是真诚,只有真诚待人,不说谎话,我们才能得到别人的信任,才能把事情干好。
篇4:《弟子规》读后感
“老师”。
瞧,一翻开书,四行醒目的字映入我的眼帘:“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 “老师”教导我,生活中要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姐妹,为人处世要谨言慎行守信用,不可信口开河。“行高者,名自高。人所高,非貌高。”这句话说的是德行高尚者,名望自然高,我们敬重他人,不能只看外貌。两千多年来,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都接受着《弟子规》的熏陶。我也一样。
“借人物,及时还。后有急,借不难。”盛夏的一天下午,我正在房间里学着古人的样子,倒背着双手,摇头晃脑地背诵着《弟子规》中的警句,爸爸走进屋来,笑着说:“背得不错嘛!你能说说这两句话是什么意思?”我胸有成竹地回答:“借来的东西要爱惜使用并准时归还,以后若有急用,再借就不难了,怎么样,儿子没说错吧?”爸爸点点头:“嗯,不错!那‘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是什么意思?”我想,爸爸,你也太小看你儿子了,我要让你刮目相看。我挺了挺胸,咽了口唾沫,自信地答道:“不能让身体受伤,那样会让父母担忧;不能让品德有损伤,那样会让父母蒙羞。”“那你做到了吗?”爸爸严肃地问道,“你今天有没有去偷别人家的桃子,让父母蒙羞?”听了这话,我的心“咯噔”一下,不由得回想起上午干的傻事:
篇5:《弟子规》读后感
(一)
自从读了《弟子规》以后我知道人生需要考虑的还有很多很多,演戏很容易,做人却很难,戏可以演过无数次,人生的机会却只有一次;世上好演的是戏,难做的是人;戏是虚构的,人却是真实的;戏进而演的是人生,人生就像一场戏,心灵美好的人,梦也一定是美好的,真心的梦幻,绝不是虚幻)人活一口气,要活得有志气——为喘气而活,仅活着而已;活得有志气,死得也美丽。昨天是曾经,是过去,今天是面临,是现实,不要在昨天里沉媚,应该在今天中开创!
在学生主修的第四课“信”,我知道了能实践诺言,便是守信;不能实践诺言,无论是出自不得已,还是故意食言,都违反了做人的基本要求和处世的基本原则。母亲履行的责任像奏多情的细雨,润物细无声;父亲实践的`责任像冬天狂舞的雪,寒面净心田。同学们,父母永远的付出,不曾为回报等待,一心守候,只为子女成材。我们学了“入则孝”以后,心里面要念念不忘父母对我们的养育之恩,念念都要照顾到父母。我们能以这样的心去做,就是善事父母,这就是做人的根本。百善孝为先。
《弟子规》里面的内容还有很多很多,需你自己去细细品味。
生活似酒,人生像画,岁月如歌。或许正是由于人生中有许多酸甜苦辣,才会使快乐的滋味更加甜蜜。
(二)
读了《弟子规》这本书,我发现了自己的许多不足,同时也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
有一次,我对哥哥说:“彭大山,给我倒杯水。”现在想想,这是不对的,自从我学了“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以后,每次我都喊他一声“哥哥”。
还有一次吃饭时,妈妈把饭端来,我就自顾自的吃了起来,完全没有想到刚刚劳累过的妈妈。学了弟子规的“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后,我每次吃饭前都等父母坐下后我才坐下。
《弟子规》使我懂得了要在日常生活中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姐妹,做一个有孝心的孩子。其次,还要在日常生活中语言要文明,不乱骂人,做事要讲信用,说到做到。和别人相处时要平等博爱,并且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们学习。这些事都是每日不可不做的。
这本书教给我了许多做人的道理,所以以后我要多读一些好书,这样才能更加的完善自己。
(三)
学习《弟子规》,仅是一个提高个人修养的过程,更是一个思想升华的过程。对一个人的成长来说,是十分必要的。爱周围的人,爱这个世界。只有这样,这个社会才变成和谐的社会,这个世界才变成和谐的世界。
它告诉我们做人首先要尊敬、孝敬父母,(.)是父母生育了我们,养大了我们,没有父母就没有我们。《弟子规》里有这样的一句话“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它的意思是:不管父母、亲人爱不爱你,都要尽做人的孝道,尊敬父母、亲人,不能忘记父母的养育之恩。如果连自己的父母都不爱、不孝敬,又怎么能去爱别人呢?
俗话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一个人如果对自己的父母不孝顺、和兄弟姐妹朋友不和睦,那么他的孩子都会看在眼里,有一天他的孩子还会去学习,自己的行为不光会影响自己也会影响孩子的一生。记得有一则小笑话是说,有个老人年纪大了,双手经常哆嗦,他的儿子儿媳嫌弃他,有一次吃饭的时候,老人打破了一个碗,老人的儿子儿媳非常生气,对着老人发了一顿火,从此之后,让老人用木碗吃饭。有一天,这对夫妇发现自己的儿子在玩木头,就问儿子在干什么,儿子说在给他们做碗呢,等到他们老的时候给他们用。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对孩子最好最有效的教育方法就是身教。
如果每一个人能够做到,我们的和谐社会才是可以期待。
篇6:弟子规读后感
有关弟子规读后感
最近读了一本叫做弟子规的书,使我渐渐感悟了《弟子规》的意思。我这才发现,原来做人也有许多规则,因此,想做一个受人敬重的人就得有规有矩,有礼貌,尊老爱幼,守信用。我就说一说我读后的感受吧!
首先是〈入则孝〉,这里主要是教育我们要孝顺父母、亲人。他们所说的,所做的都是为了我们好,所以无论如何,我们都应当听从他们的教诲。还有就是,不管他们爱不爱我们,我们都要用自己的真心去爱他们。因为,毕竟是他们生下了我们,养大了我们,我们总不能忘记养育之恩吧?更何况弟子规里面也有写到
“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它的意思是:不管父母、亲人爱不爱你,你都要尽你做人的孝道,尊敬父母、亲人。
其次是〈出则弟〉,它是教我们怎么和别人相处的。比如“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意思是:兄弟朋友要互相尊敬,要和睦,如果不和睦,父母就要为你们操心,和睦,就少了父母亲的一份担忧,就等于是孝敬父母了。所以,我们一定要和兄弟姐妹们和谐相处,这样我们的父母看了才会从心里面为我们感到高兴,我们也会因此更快乐的。
〈谨〉,我们生活中做什么事,时时刻刻都要谨慎。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穿衣服要系钮扣,要整洁,还要符合自己的.身份;喝酒要适量,不要喝醉了,否则容易被别人“说闲话”。尤其是不应该在背后谈论人家的长短,这样是不好的,也是不道德的。
人不要自私,要大方,不计较小事,这样人也会变得很快乐。
仁,代表仁慈、亲仁。对外人仁慈,对亲人仁慈,对朋友仁慈,对同事仁慈…… 现在什么人都有,但有几个是做到“仁”的?俗话说的好,人无完人吗!只要我们尽量做好自己应做的,至于别人怎么说,那就是他们的事情了!
我已经知道做人、做事的道理了,可光知道还不行,还要学会做。怎么才能做呢?学知识。怎么学呢?学习可分为直接学习和间接学习,我们可学别人的,别人的也不一定全对,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该学的学,不该学就不学。我觉得《弟子规》对我们的一生都会有帮助,我会时时刻刻用这本书来鞭策自己的。
篇7:弟子规读后感
《弟子规》为我国古代经典童蒙教材,是一本启蒙养正、教育子弟怎样待人接物的儿童读物。据《弟子规》首句“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所列条文可知,弟子规这本书的内容源自《论语》学而篇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文义演绎而成,因而其内容也以“入则孝、出则悌、谨、信、泛爱众、亲仁和余力学文”等几部分组成,具体论述了儿童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学等应有的礼仪和规范,作为一本经典的童蒙教材,对儿童行为规范方面的教育可以说是影响深远。
中国传统以“孝”为先,弟子规列于首位的规范也是“入则孝”。或许今天的我们已不太赞同愚忠愚孝等保守的思想,但为人子女,如何与父母相处,如何怀有感恩之心,仍是今天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现在的家庭以独生子女为多,儿女在父母眼中很是宝贝,家庭教育中难免有过分宠爱之举,久而久之,子女身上就有很多毛病,如自私、霸道、脆弱等,因而培养儿童虚心、诚恳、尊重、敬老等品质也是教育的应有之义,永远不会过时。
“出则悌”一则谈到了兄弟情、骨肉情及与长辈的相处之道,虽然今天的家庭以独生子女为多,兄弟姐妹等情感关系可能比较陌生,但如何与同学相处、与邻居相处、与长辈相处,仍是一项重要的生活礼仪和社会规范。今天的社会,我们总在感叹“礼”之不存,或许也与我们教育中“礼”的内容被忽视有关,让儿童知礼、懂礼、循礼而为,这既是传承我们的传统美德,也是家庭、社会走向和谐的基础。
什么样的言行举止才是符合规范的?什么样的生活起居才是有规律的?“谨”这一则列举了详细的准则。如今的父母喜欢包办子女的生活起居,子女的自理能力得不到培养,造成一些孩子离开了父母便无所适从,基本的生活能力也不能打理,孩子的自我管理就更谈不上了。自理能力是最基本的生活能力,如果从小不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孩子的身心发展是无益的。
除此之外,弟子规引人深思的内容还有:诚实守信、博爱众生、亲近仁人、读书有法等,这些内容也是我们今天社会在大力倡导的美德和操守,这些传统美德和操守,当下仍没过时,今天的我们,完全可以取其精华,用其教育少年儿童德智双修,提升他们的品行修养,促其完善自我,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弟子规》全文虽只千余来字,但细读下来,满篇多有警句良言,让人深思和品味。不管社会如何发展,个人的品行修养仍是第一位的,只有不断提升人们的内涵和素质,才能让整个社会走向文明、健康与和谐。“德”乃立身处世之本,相信这是整个社会的一个共识。
篇8:弟子规读后感
自从读了《弟子规》以后我知道人生需要考虑的还有很多很多,演戏很容易,做人却很难,戏可以演过无数次,人生的机会却只有一次;世上好演的是戏,难做的是人;戏是虚构的,人却是真实的;戏进而演的是人生,人生就像一场戏,心灵美好的人,梦也一定是美好的,真心的梦幻,绝不是虚幻)人活一口气,要活得有志气——为喘气而活,仅活着而已;活得有志气,死得也美丽。昨天是曾经,是过去,今天是面临,是现实,不要在昨天里沉媚,应该在今天中开创!
在学生主修的第四课“信”,我知道了能实践诺言,便是守信;不能实践诺言,无论是出自不得已,还是故意食言,都违反了做人的基本要求和处世的基本原则。母亲履行的责任像奏多情的细雨,润物细无声;父亲实践的责任像冬天狂舞的雪,寒面净心田。同学们,父母永远的付出,不曾为回报等待,一心守候,只为子女成材。我们学了“入则孝”以后,心里面要念念不忘父母对我们的养育之恩,念念都要照顾到父母。我们能以这样的心去做,就是善事父母,这就是做人的根本。百善孝为先。
《弟子规》里面的内容还有很多很多,需你自己去细细品味。
生活似酒,人生像画,岁月如歌。或许正是由于人生中有许多酸甜苦辣,才会使快乐的滋味更加甜蜜。
在我的童年的时候,原以为女儿在父母心中的地位是至高无上的,他们得听从我的指挥,听从我的命令任我摆布。自从我学了《弟子规》,我知道了父母对我的爱,容忍了我的放肆和傲慢。有好多次,我一回到家,马上坐在椅子上,从不过问父母的感受,还大声的叫:“给我来一杯水”,晚上要吃饭的时候,我大声叫了一句:“把饭端来”,妈妈把饭端来时,我没有及时接应,只是说:“放在这,我先看电视,等一下再吃”。可自从我学了《弟子规》中的“出则悌”之后,我不再要耍小孩子脾气了,听从父母教诲,顺从父母,可是,人的毛病很多,坏习惯更多,一时改不了,比如吃晚饭时,爸爸妈妈还没坐下,我就先坐下开吃了,这样是不好的。有道是:“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之古老文化来指点迷津,这就是圣人的教海,然而,我深深感受到了。
我以前直呼我哥哥姐姐的名字,这也是我的大毛病,不一会儿就直叫他们名字。可学了《弟子规》里有一句:“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从此以后,我会有事无事的叫一句“哥哥”或“姐姐”,使他们非常欣慰,他们还都说我乖了呢,这都是《弟子规》的功劳呀!
篇9:弟子规读后感
如果说你要读儒家的经典,除了《论语》等大家耳熟能详的经典外,还有《弟子规》也是一本很好的书。如果说《论语》等是面向所有人的,那么《弟子规》就是针对孩子的。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原作者李毓秀,是清朝康熙年间的秀才。以《论语》“学而篇”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为中心。分为五个部分,具体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后来清朝贾存仁修订改编《训蒙文》,并改名《弟子规》,是启蒙养正,教育子弟敦伦尽份防邪存诚,养成忠厚家风的最佳读物。
《弟子规》的核心,本自孔子的言论。它教导我们孩子需要讲孝悌,要谨慎诚信,要爱周围大众,亲近仁德贤人。倘若有富余精力,多读书多做学问。《弟子规》的教育观念,我是非常赞同的,它崇尚的是儒家的思想,以“仁”为本。我认为,这个世界上聪明人不多,有作为的人更少,而我们中国当前的教育是以成绩为主,恨不得大家门门优秀,个个成为大科学家。中国现在的中、高考似乎完全决定了学生一生的命运。其实不然,有消息称,中国自恢复高考的三十年来,并没有一个高考状元成为各领域工作者中的顶尖分子,这是为什么呢?我认为,成绩不能说明一切,因为成绩只能说是理论知识掌握了,而真正的研究,实验工作等,光有理论知识是不够的,动手能力和逻辑思维等都是很重要的,而最最重要的就是情商,包括性格脾气等等。你在工作中不能与人家良好沟通、良好合作,甚至不能与他人和谐相处,还能谈什么工作呢?
因此,我非常赞成以道德为基础的教育方式。因为你做人首先得讲道理,要文明要有修养,这样才是一个真正的人。在这个基础上,努力学习,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学识素养,若是你能掌握得很好很深,那么你就是一个优秀的人了。
毕竟人的智商,人的接受能力等总是会有差异的,这样导致人的成绩有高低,但是,道德这方面,就拿《弟子规》来说,你想做就一定能做到,但每时每刻都做到,那需要时间,需要毅力。古时候,孩子们都学习儒家思想,做一个有道德的人,那才会受人尊重与敬爱。那时,除了贫穷和不爱学习的孩子,大多数孩子们都努力学习,特别是隋朝开始了科举制度,“学而优则仕”,有志之士就通过科举,考取进士后就可以做官,为百姓造福。因此,历史上自从儒家思想占据统治地位的时期,除战争时期外,神州大地都很先进,很繁荣。但是现在,中国都没有一个接受中国教育的人获得诺贝尔奖;还有人均经济水平实在是太低了!而中国,作为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大国,人民的素质却是越来越低,导致很多人去日韩和东南亚等地旅游时,被当地人骂!
篇10:弟子规读后感
从小时候起,我就一直在《弟子规》的世界里遨游。那时,我只知道坐在小板凳上拿着它摇头晃脑的读,不明白它到底讲的是什么,不明白它对我的生活有什么启发,不明白它的世界如何丰富多彩。
随着时间的流逝,把《弟子规》烂熟于心的我已经把它的意思和含义弄得明明白白、清清楚楚了。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同是人类不齐流俗众仁者稀”这几句。它告诉我们同样是人,但是“真善丑美恶”各个都不同。喜欢追随潮流的俗人多,仁慈博爱的人少,如果有一位仁慈博爱的学者出现,大家一定会敬畏并学习他的,因为他公正不阿,因为他关心社会底层老百姓。《弟子规》全篇体现了两个字是“孝”与“信”,这也是我们的做人道理。作者为后人留下为人处世的金玉良言!教人以孝为先,以信立身,在这个以金钱为主的物质社会,这样的道理就像是一阵清新质朴的微风,吹散了弥漫在我们身边的铜臭味,吹走了自私自利,吹来了令人耳目一新的崭新气象。
《弟子规》的真正用意并不是让每个人仅仅背诵和搞懂它的意思,而是让每个人在生活中实践它。如果大家只是背会《弟子规》,那它的作者李毓秀的良苦用心就白费了。《弟子规》不但荟萃了古典文化的精髓,还将中国风的特色发挥得淋漓尽致。它在最纯粹的东方,成了我们“黄皮肤、黑头发”的代表。它的一字一句,在大地蔓延,从东方到南方,从南方到西方,再从西方到北方,处处是它的身影。传统美德随书香流淌在四方,经典图书随我们发扬到全球。
我做到了《弟子规》中所倡导的。比如:以前,爸爸妈妈叫我干事情,我总是一拖再拖,想尽各种方法拒绝,《弟子规》就教导了:“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现在爸爸妈妈有什么我力所能及的事情都叫我干,这样既提高我做事的能力,又成为了父母眼中的“乖宝宝”;以前我见到长辈从不打招呼,总觉得说不出口,但是《弟子规》中说“路遇长疾趋揖长无言退恭立”我就知道了如果你遇见长辈,就一定要打招呼。而且,必须要向叔叔阿姨说再见,你才能走,否则,会显得很不礼貌。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弟子规》中的警句,已越来越成为我的行为准则。
在遨游《弟子规》的世界中我进步了许多,从幼稚的小女孩变成亭亭玉立的少女,在这过程中《弟子规》教会我许多许多,在以后的人生路上我会继续铭记《弟子规》对我的教导。
篇11:弟子规读后感
在中国,有着这样一本书,书中讲让人们尊师重道、尊老爱幼、诚信待人、知恩图报……那就是《弟子规》。
“孝”、“悌”、“仁”、“爱”是《弟子规》的核心思想。它教导我们在家中要孝顺父母,体谅父母,出门在外要敬重兄长,说话也要恭敬、谨慎。为人处事要讲诚信,说话文明,尊敬他人学习他们身上的优点,改正自己身上的缺点,做到“有则改,无加警”。假如还有余力的话,那么,再去读其他的书,去讲求其他的学问。
《弟子规》讲:“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它让我们这样对待父母。我们应当继承和弘扬。则对待兄弟姐妹,亲朋好友也应该尊敬,礼貌,对待老人更应该尊敬,做“敬老尊贤”。
“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我明白了一件事情,哪怕再小,再微不足道,小辈去做之前,也要去征求一下长辈的意见,不要擅自主张。否则就是我们今天讲的自说自话,不问别人意见,自己就做了
学了《弟子规》之后我明白了不少道理,其核心是做人的“道”和“德”,就是“道德”。我们都应该遵守道德。
我们学习《弟子规》,不仅仅要背诵,而且还要深入理解,实施到生活中的一言一行里,这样明天才会更美好。
篇12:弟子规读后感
最初接触到《弟子规》,是在爱和慧国学幼儿园的读书会上,爱和慧张园长说《弟子规》是国学经典基础中的基础,是每个人言行的规范,每个人都要读《弟子规》,不但要读,更是要践行弟子规中的每一条准则,向大家推荐了蔡礼旭老师的《细讲弟子规》,既然是好书,我也推荐给了我的学生家长,我的弟子规学习之旅就是从蔡礼旭老师的《细讲弟子规》开始的。
《细讲弟子规》是蔡礼旭老师“幸福人生讲座”的讲演稿。刚刚拿到这本书,只有一个感想,这么厚的书我什么时候能够读完呢?但当我读了第一页就有一种很迫切地要读完的感觉,这种感觉中有一些“恰逢知己”的喜悦,可是,随着蔡老师的谆谆深入,我的心一点点变得沉重,我忽然懂得我活过的这三十多年尚不知何为做人,我真的枉为人子,更枉为人师!
原来以为《弟子规》就是来约束孩子行为的,让学生们背,我不用背,要求他们会背就行了。兴致来的时候,我也会给他们讲一讲肤浅的道理,觉得是联系了学生的生活,其实我懂得的也只是那么一丁点儿肤浅的意思,我从没有真正深入地去思考,去读,去做。至圣先贤的教诲,我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却在埋怨孩子不听话,埋怨孩子不讲礼貌,埋怨孩子自私不替人着想。可是我又做到了多少?我不懂得“身教重于言教”,“上行下效”这句话,我并没有懂得真实的意思!
做为老师,我舍本求末,没有把经典融入我们的生活。直到今天,我才懂得《弟子规》是用来做的,不是拿来背的,孩子在没有学会做人做事的道理之前,知识只是他们傲慢的资本!
感谢蔡老师让我清醒过来。他让我懂得自己有太多太多的不足,太多太多的欠缺。面对这本书,我有一种得遇圣贤的感慨。引用本书后记中的话:《弟子规》教诲我们,真正幸福的源泉在于时时以一种恭敬的心,以一颗付出的心,对待他人,要有送人玫瑰,手有余香的心境,要有只问耕耘不问收获的境界,那么,人生之舟一定会划向幸福的彼岸。当下自己感觉是幸福的,才可能给周围的人带来幸福,才有可能给孩子带来幸福,所谓“教儿教女先教己”。
希望天下父母都读一读蔡老师的《细讲弟子规》,都来认真学习《弟子规》。因为“一杯清水,把一滴墨汁滴下去,时间才一秒,可是你要花多少秒才能恢复到本来的清净呢?可能十倍、百倍。孩子的思想也是一样!”人生至要莫若教子,《弟子规》孩子要学,老师要学,父母更要学。学会恭敬,学会谦卑,学会付出,学会感恩,学会爱人。幸福的人生不在金钱,不在地位,不在名利,而是生活在感恩和爱人的世界里,我们有谁不想,让孩子的人生之舟划向幸福的彼岸。
篇13:弟子规读后感
这说的是“听话”。来自父母的,无论是呼喊、命令、教导还是责备,都要恭恭敬敬地接受。一个人只有真心孝顺父母,才是善良的人,“百善孝为先”。没有孝,谈不上善良。
有人可能说,那么父母错了呢?也要听吗?这个问题在后面有讲到,这里是一个总的原则,就是无论什么,都要先听下来,怀着恭敬的心。我看到有的人,在上司面前倒是做得到,在父母面前却做不到,真是不可思议。上司虽然给你一碗饭、一个职位,可是没有父母,你连身体都没有呢。
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
“为人子女,冬天要留意父母亲穿的是否温暖,居处是否暖和。夏天,要考虑父母是否感到凉爽。每早起床,一定要看望父母亲,请问身体是否安好;傍晚回来了,也一定要向父母亲问安。外出时,先告诉父母要到哪里去,回家以后,一定面见父母亲,让他们感到心安。日常生活起居作息有一定的秩序,而且对于所从事的事情,不随便改变。”
这些具体的事情,我们都能够做到吗?虽然事情很小,但孝顺就是体现在日常生活中的,不是说非要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才是孝顺。
看韩剧就发现韩国人对于这一点很讲究。即使是同事,他们对比自己先进入公司的人都很恭恭敬敬地叫一声“前辈”。在家里,出入都要和长辈打招呼。我们现在很多家庭做不到这一点了。因为没有恭敬之心,就不会这么做。
事虽小勿擅为茍擅为子道亏物虽小勿私藏茍私藏亲心伤
“事情虽然很小,不要擅自做主而不禀告父母,假如任意而为,就有损于为人子女的本分,东西虽然很小,也不要背着父母,偷偷的私藏起来,被父母知道了,父母心里一定十分难过。”
有的家庭,孩子私自拿了父母的钱,他们也不严厉批评,不制止事态的发展,结果发展到最后,孩子偷盗、抢劫,才后悔莫及。做孩子的本分,就是要对父母坦诚。做父母的,也要尊重和爱护孩子的坦诚。如果父母不爱护这种坦诚,孩子就不会继续坦诚相待。
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
“父母亲所喜爱的东西,当子女的都应尽力准备齐全,父母所厌恶的,都该小心排除。万一我们的身体受到伤害,一定会给父母亲带来忧愁,我们的品格有了缺失,会让父母亲感到羞辱、没有面子。”
这里所说的,当然应该是以不触犯法律不违反道德为前提的。因为,如果你做了很多坏事,为了让父母开心,结果你入狱了,你被社会正义所谴责,父母反而是最受伤的人。
孝顺父母,说容易也容易,说难也难。容易的是,这些事情,不需要花很多钱、花很多时间,更不需要高学历。我认为每一个人都可以做得到。说难,是因为,你做这些事的时候,是不是出于对父母的爱,是不是真心诚意的,是不是能够坚持天天如此。
篇14:弟子规读后感
炎炎夏日,在阳光的照耀下,我拿着《弟子规》津津有味的读起来,这本原名《训蒙文》,它以三字可以一句,两句一韵编纂工作而成的,分为以下七个重要部分学生加以演述,具体列举出一些为人农民子弟学校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学等应有的礼仪与规范,特别需要讲求一个家庭环境教育与生活进行教育。
做一个受人尊敬的人,你必须有纪律,有礼貌,有礼貌,有礼貌,遵纪守法,守信。
第一个是“入孝”.“进”是在家,“孝”是好父母,是好父母在家。铭记父母为我们养育子女付出的时间,照顾他们的父母。只是所谓的“百善孝为先”。我们的父母做的都是为了我们好。不管发生什么,我们都应该听从他们的指示。因此,我们应该,首先,“父母,不要慢; 父母,不要懒惰。父母教导,必须倾听。父母必须遵守家长打电话来,及时回答,长时间不要吞下你的话。如果你的父母有话要说,立刻开始,不要拖延,不要拖延。父母教我们如何举止得体,我们应该尊重地倾听。当你做错事的时候,当你的父母责备你的时候,你应该尽力去纠正它。不要反驳你的父母,让他们生气和难过。
其次是“出来的兄弟,”教我们如何与他人相处。也就是说,生命服从长上,封氏兄弟。 “..各位兄弟,哥弟穆骷嗯路,孝”就是告诉我们:当兄弟,姐妹兄弟姐妹的爱,兄妹写作是明智的国王兄弟姐妹,兄弟姐妹能够和睦相处,一男人快乐,喜悦亲生父母,孝在其中。
《谨》是指我们学习行为要谨慎,不可进行放纵。我们应“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冠必正,纽必结,袜必履,俱紧切。”早晨可以起床后,务必自己洗脸,刷牙,漱口使面貌更加整洁,精神具有清爽,有一个好的开始。大小便后,一定要及时洗手,养成学生良好的卫生工作习惯,才能有效确保幼儿身体心理健康。要注重对于服装以及仪容要求清洁,戴帽子要戴端正,衣服没有扣子要扣好,鞋袜穿整洁,鞋带应系紧,一切都是穿着以稳重风格端庄为宜。
“信任”是诚信的含义守信是人的根本基础。 “人而无信,不知,可能吧。”没有信用,又有多少通过在这个世界上年龄的人不是土地的行为。
《弟子规》这本书对我们可以一生发展都会有帮助,让我们时时刻刻用这本书来鞭策学生自己的言谈举止。人生在世。品行问题不是一种天生的,它须在幼小的时候需要培养。《弟子规》中要求就是我们先端正品德一孝,悌.礼.仁.忠等。再学习,不但要认真研究学习过程中还要不断实践,这样企业才能实现真正地读好书,成为社会有用之人。
读完这本书,我真的受益匪浅! 想到我的性格,我又感到羞愧。 每天我的父母都对我听话,我不满意,总是抱怨我的父母。 我只想快乐而不进取,但读了这本书后,我决心成为一个好学生,一个好孩子。
篇15:弟子规读后感
今天的语文课上,老师带领我们继续学习了《弟子规-信》这一部分。经过老师的讲解,我读懂了《弟子规-信》,它让我受益匪浅,尤其是它里面讲的“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话说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形象地点出了,讲话也需要懂一定的礼仪,才能让人们听了你的话之后,觉得你是个懂礼貌的小孩子。
其实,话说得不清楚,就很容易让对方误解你的意思。就拿我来说吧,有一次,我跟同学在一起做游戏,我在跟大家讲游戏规则的过程中,由于说得很急,大家没听清楚,结果玩得很不愉快。这个例子也让我感受到了稳重、舒畅的说话是多么重要。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会有各种各样的人,他们有的会对自己的不足之处加以改正,并且慢慢地进步,最终到达成功的顶峰;有的会把老师给自己的表扬当作前进的动力,争取获得最好;有的则因为一点点进步就骄傲自满,从而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其他人获得成功,自己则永远生活在黑暗边缘。
信,这个字眼,看起来很简单,实际去遵守却很难,只要在生活中能够时刻提醒自己,就可以了。
篇16:弟子规读后感
《弟子规》大家肯定都明白,也会背下来,可是你明白《弟子规》寓意吗?我明白,并且我还把它运用到生活当中去了。你呢?此刻我来带你去看看。
“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一天,我来到必胜客去吃饭。一进去,我就被眼花缭乱的美食给吸引住了。我打算在必胜客多吃一点,因为这是难得的美味,仅有在我考试好的时候才能吃到。服务员带着菜单来了,我点了一个夏威夷匹萨、一份薯格、一盘泰式口口香、一盘鸡翅、两杯咖啡、和一块蛋糕。
餐上齐后,我开始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吃完后,我丝毫没有感到饱的感觉。但过了几分钟,我觉得我的胃不舒服了。我想:我肯定是吃多了,我可不能再吃了。
我回到家后,准备上床睡觉了,但我的肚子还是很不舒服,怎样办呢?我只好将就睡了。我刚躺在床上,不舒服的感觉就来折磨我了。我躺着等,等着什么时候胃会把肚子里的食物消化掉。我等了一个小时、两个小时、三个小时……我等不住了,心里越来越着急。这时,我有个主意,这就是——吃药。
我叫爸爸起床,给我找药吃,爸爸给我找了一盒“吗丁啉”我吃了一片后,继续睡觉。躺在床上后,我感觉舒服多了。一个小时后,我最终入睡了。这难受的感觉整整折磨了我5个小时。
经历过这次教训,我以后可要细嚼慢咽,晚上要少吃饭,我以后可再也不会出现类似的事情了。我也最终感受到“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这句话的寓意了。这句话的意思是:对于食物,不要偏食,也不要挑食,偏食会造成营养不良。吃东西要适可而止,不要过量,过量会损伤脾胃。我可明白了,你明白了吗?
篇17:《弟子规》读后感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我从小就很喜欢读书。为了读书,我甚至会废寝忘食。
四年级时,全国掀起了朗读《弟子规》的热潮,老师给我们讲了许多小故事,我便喜欢上了这本书,被它所吸引。因为这本书影响之大仅次于《三字经》。从这本书中,我明白了很多,学会了控制自己,懂得了做人要讲信用。和大众相处时要平等博爱,并且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人学习,取长补短。
然而,我并没有坚持下去……
五年级时,班里选班长,老师用投票的方法,我并没有选上。老师把我叫到办公室,对我说:“崔志颖,你知道为什么大家没有选你吗?这些日子你的成绩不容乐观。”我愣住了,泪水模糊了我的眼睛。
放学回家后,我走到卧室,拿起《弟子规》,读了起来。熟悉的语句,熟悉的故事,熟悉的一切。难道我真变了吗?突然想起了那句诗:“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彼说长,此说短,不关己,莫闲管。”我做到了吗?“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我又做到了吗?我欺骗了我自己。
我又开始读《弟子规》了,又看到了那些昔日的朋友。代父从军的花木兰;酷爱学习的杜林;孝心感天的王祥;处事大度的虞舜;卖葬父的董永;重义轻财的卜式;诚心所至的裴度;学识渊博的司马光…。
他们都是值得我学习的榜样,《弟子规》让我懂得了许多,我从中明白一些为人处事的方法,增长了知识,获得了人生的启迪《弟子规》,它使我受益非浅!
★ 圣贤教育观后感
★ 读后感500
【《弟子规》读后感950字(锦集17篇)】相关文章:
《弟子规》阅读测试题附答案2023-07-14
读后感12023-10-27
经典润童心,书香满校园-三角湖小学读书节活动实施方案2022-12-15
《拥报文明幸福成长》读后感2022-05-06
观看《圣贤教育改变命运》2022-08-29
学校组织一次活动作文2022-07-07
红色文化教育心得体会2023-09-18
2022《弟子规》读后感作文600字2024-02-08
弟子规800字读后感作文2024-03-06
《弟子规》600字读后感2023-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