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教学设计(共18篇)由网友“皮薄肉多小汤包”投稿提供,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过的《定**》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借鉴!
篇1:《定**》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问题切入,解读词意。
二、探究重点,品鉴词境。
三、迁移运用,感悟人生。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请学生齐背《赤壁怀古》。上一课对于“人生如梦”的结尾到底是“无奈的悲叹”,还是“看透世情的妙悟”,很多同学还存在着争议。今天我们来学苏轼的另一篇写于同时期的作品《定**》,或许它能给我们一些新的启示。
二、解读小序
1.齐读小序,了解背景。思考:小序中含有哪些信息?提示梳理的角度,并由学生对时间、地点的解说自然引入背景介绍。
2.抓住关键内容,提取核心信息。思考:你认为小序中最能表现词人形象的是哪一句?为什么?引导学生去发现作者在“遇雨”后的心态,以及这心态与众人不同之处,即“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引导学生去发现“故作此词”的表层原因和深层原因,认识到作者对雨的态度,其实是一种人生态度。
三、问题切入
1.朗读全词,初步感知。思考:你觉得小序中的“余独不觉”是一种什么样的人生态度?词中哪些地方与之形成呼应?请出题赏析。引导学生抓住直接表现作者情态的词语提出问题,选择一部分讨论回答。如:“吟啸”是什么状态?“轻”在词中是什么意思?如何理解“莫听”“何妨”“谁怕”?
参考答案:吟诗长啸,即表意闲气安;而“轻”乃指心理之轻,而非事实之轻,即指轻松旷达的心境;“莫听”等三词干净、洒脱,疏朗、刚健,表现了词人遇祸不惊、笑对苍茫的从容气度。
2.再读全词,解读物象。抓住词中出现的一些物象、景象生疑出题。如:词中的“雨”是什么意思?“竹杖芒鞋”和“蓑衣”怎么理解?“斜照相迎”有蕴涵之意吗?“萧瑟处”是否仅指遇雨之处?
参考答案:“雨”既是指自然风雨,又是指政治风雨、人生风雨;“竹杖”等词既可见其闲庭信步的潇洒,也可由此闲人或隐者的装束,见其隐逸之意;“斜照相迎”蕴含着词人旷达之情,能在逆境中看到曙光,在寒冷中发现温暖;“萧瑟处”既指方才遇雨之处,更指平生经历过的宦海**,而“回首”“萧瑟处”即对人生长路的深刻思考和觉悟。
3.吟诵全词,品析表达技巧。思考:这首词具有很强的隐喻性,你认为具体表现在哪几方面?引导学生从内容层面的理解拓展到写作层面,可从三个角度来归结:
一借眼前景写心中事。作者落笔于沙湖道中遇雨情景,写被贬黄州后的境遇和心情。一是自然景物,一是社会人事,作者言在此而意在彼。
二借隐喻来寄托。道中遇雨,隐喻仕途风雨;“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隐喻遭贬后的泰然自若;“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阳却相迎”,隐喻历经坎坷后的清醒与达观。
三即景生情,以小见大。遇雨、吟啸、竹杖、芒鞋、寒风、酒醒、斜阳、晚照这一系列历历在目的自然真景,为实,为小,却生发出作者一蓑烟雨、超然物外的感慨,表达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和极其动人的情致,体现了东坡词独特的审美风格及人格魅力。
四、探究提升
1.探究“归”字。思考:结合词的意境和作者个性谈谈你对“归”的理解,你认为苏轼要往哪里归?
请学生以书面形式作答,教师加以投影,并在此过程中点拨归纳:“归去”是“心”的退隐;欲归之处是一个能使他敏感复杂的灵魂得以安放的精神家园。
2.探究“一蓑烟雨任平生”的形象和“也无风雨也无晴”的境界。思考:你欣赏“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苏轼吗?你如何看待苏轼的“也无风雨也无晴”?结合自我人生体验,谈谈你对苏轼精神世界的理解。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然后推举发言人。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作品的旷达意境以及词人豁达洒脱的个性和淡定从容的人生态度,体会词人儒道兼容的丰富而复杂的精神世界。
3.再谈对《赤壁怀古》中“人生如梦”的理解。思考:现在你认为苏轼的这句感慨是壮志未酬的无奈悲叹,还是看透世情的妙悟?由学生在感悟全词、走近苏轼的基础上自主发表见解。“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可见功业易逝,自然永恒。周瑜、曹操,一切风流人物,都将被时间带走,在荡涤一切的自然伟力面前,得失雨晴都是微不足道的,所以词人“一尊还酹江月”,与自然达成和解。觉悟了人生,参透了生命,才能诗意地栖居,以达到“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五、评价迁移
1.学习评价。投影一段话:“他开辟了一个波澜壮阔的人生境界,其中有苦难,叹息,笑噱,但更多的是一种佛陀拈花似的微笑,一种由高贵品性和苦难人生历程锻铸的宁静和澄明,一种凡人难以步趋的潇洒和从容,一种在苦难中体证生命价值的深沉,一种饱经忧患对人生与社会保持热情的豪迈与豁达。”请借鉴这种评价方式,写一段你对苏轼其人的认识和评价。
2.化用词中语句,写一句标题式的话,要求与自己的人生相观照。
教师示例,如“莫听风雨,我且徐行”,提示学生注意语言的涵蕴与灵动。教师以自己化用的句子与学生交流,例如:
在人生的穿林打叶声中吟啸且徐行吧
化千般风雨为万般晴明
我有竹杖芒鞋,何惧风霜雨雪
智者人生无雨晴
一蓑烟雨,几许人生
若无雨晴,我们将如何书写人生跌宕的剧情
结语:我们化用的不但是句子,也是东坡的人生智慧。愿我们在人生的风风雨雨中,有东坡这样的大家相伴,以使我们的精神不苍白,灵魂不枯竭。
方案B
教学目标
一、研习品鉴,理解作品的意境。
二、拓展提升,体悟人生之雨和人生之归。
教学过程
一、由“雨”开篇,设疑导入
由“雨”设疑:请同学们比较“人生就是一场雨的工夫”和“人生就是躲一场雨的工夫”两句话,简单说说自己更喜欢哪一种说法?为什么?
点拨导引:前者有寓意偶然、短暂、不幸、客观存在等意思;后者加个动词,多了层如何面对的意思,即多了主观意愿、行动过程、生命痕迹等。人生有雨,有雨而躲,这是不是所有人的生活态度、人生准则呢?我们来看看苏轼的回答。
二、初读感知,梳理词意
1.粗通大意:齐读小序和词,看看这首词叙述了一件什么事以及苏轼在这件事情中是什么态度。引导学生在小序、正文以及注释中寻找答案,学会梳理内容和概括大意。
点拨要点:这首词主要写苏轼一行人往沙湖相田,途中遇雨后的感叹;苏轼没有躲雨,他认为风雨无妨(以“余独不觉”“莫听”“何妨徐行”等词语来印证)。
2.初识词人:自由诵读这首词,结合词的内容,简单说说词人给你的最初印象。引导学生粗略感知词人形象,可根据学生发言来梳理点拨,不必求全。
三、品读赏析,领略词境
1.苏轼是怎样表达自己“独不觉”,即不愿躲雨的人生态度的?你认为哪些词语直接表达了这种态度?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词作,把握提领性词语。点拨思路:如“莫听”“何妨”“谁怕”“竹杖”“芒鞋”“一蓑”。(答案参见“方案A”)
2.苏轼为什么不躲雨?请联系写作背景和作者生平来谈谈。引导学生知人论世,以意逆志。可从如下角度作点拨或归纳:
(1)此词作于到黄州第三年的春天。“乌台诗案”后被贬黄州的苏轼,已开始从愤懑和痛苦中跳脱出来。
(2)苏轼思想中融合了儒佛道。他崇尚老庄哲学,深受禅学影响,因而淡泊、遗忘、化解、隐逸等思想都会在逆境中生发。
(3)作为豪放派词宗,苏轼个性中蕴藏着乐观的因子。
(4)同时期的《赤壁赋》中已有“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等语,表现了一种顺应自然、物我两化的境界。
3.“雨”在文中起什么作用?引导学生由最初的大雨“穿林打叶声”,到“一蓑烟雨”,再到“也无风雨也无晴”来整体理解,明晰借喻之意和托寓之情。
四、研读探究,走近词人
1.围绕“雨”字,词的上下阕分别写了雨中和雨后,你认为上下阕的主旨句分别是哪两句话?为什么?在学生提出主旨句后,引导他们讨论句子的深刻含义,领悟其中人生况味。
点拨归纳:
上阕:“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关键词是“任”,含放任自由之意。此时在词人眼中呈现的,已经不是自然界的这场短暂变故,而是人生旅途中的大风雨。面对风雨,不惊不避,不哀不伤,显示了词人的人格光辉。此句将词人一生的坎坷磨难以及泰然洒脱的生活态度,尽行囊括。
下阕:“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关键词是“归”或“无”。心中无雨晴,纵然风雨阴晴变化莫测,也左右不了词人的心境了。此句展示出词人处变不惊、宠辱偕忘、超乎物外的旷达人生境界。
2.有人说“归”字是全词的核心所在,并可从中窥见词人的文化性格,你怎么理解?苏轼的“归”和陶渊明的“归”能否划等号?为什么?引导学生探究拓展,从更深层次理解词之意蕴及词人之精神。
点拨归结:“归”字贯串于词中,是词人精神世界的缩影。“莫听”“徐行”,拒风雨于身外,这种心安是归;“竹杖”“蓑衣”,这种退隐之思是归;“也无”,这种超凡拔俗也是一种归。
苏轼360首词中,归字出现100多次。如“万里归来年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又如“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还有“几时归去,作个闲人。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吾乡何在?在心安处,心的江海远在俗世之外;苏轼是归于“心”,陶渊明是归于“田园”。联系前面说的“东坡为何不躲雨”,因为他知道“前方亦雨”,人生就是一场雨,无边无际,无可躲藏。的避风港就是自己的心灵了。心灵驿站,心灵归所,这是一种宁静和通达,自解与超脱,是中国文人最后可退守的精神家园。
五、激疑思辨,体悟人生
请同学看一段话:“像苏轼这样的好官却最终落了个‘贬谪琼崖’的下场,这是不正常的,而苏轼最终能够对这一结果接受并心平气和那就更不正常了。在这种不正常的背景下,完美的‘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理念其实只是‘随遇而安’的另一种富于欺骗性的表达。在这种不正常的情况下,‘旷达’实则是一种无奈,‘突围’其实是一种逃跑。”你认同这段评述吗?你认为应该如何面对人生风雨?当人生风雨来临时,是当其不存在,还是主动去躲避或抗争呢?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积累和人生感悟,畅所欲言,鼓励多元理解和个性发现,将经典阅读和当今生活、个体人生结合起来,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六、朗读背诵,布置作业
朗读背诵:要求学生把握词的基调、节奏、旋律等,读出一份从容与淡定,潇洒和超脱,疏朗和刚健。
布置作业:以《走近苏轼》为题写一篇随笔。
结语:人生再多的雨,经过苏轼的过滤,都变成一片晴空了。他为我们撑起了一把伞,撑出了一片晴朗的天空,愿我们活得像他一样明亮,一样豁达。
篇2:《定**》教学设计
【设计思想】
这首词展现了苏轼被贬黄州时的基本心境:泰然、旷达,自解、思“归”。我们当以字词句意为立足点,意境理趣为突破点,反复吟咏,体会其疏朗刚健之风、旷达深邃之境以及深刻透辟之人生哲理。
【教学目标】
一、研习品鉴,理解作品的意境。
二、拓展提升,体悟人生之雨和人生之归。
【教学过程】
一、由“雨”开篇,设疑导入
由“雨”设疑:请同学们比较“人生就是一场雨的工夫”和“人生就是躲一场雨的工夫”两句话,简单说说自己更喜欢哪一种说法?为什么?
点拨导引:前者有寓意偶然、短暂、不幸、客观存在等意思;后者加个动词,多了层如何面对的意思,即多了主观意愿、行动过程、生命痕迹等。人生有雨,有雨而躲,这是不是所有人的生活态度、人生准则呢?我们来看看苏轼的回答。
二、初读感知,梳理词意
1.粗通大意:齐读小序和词,看看这首词叙述了一件什么事以及苏轼在这件事情中是什么态度。引导学生在小序、正文以及注释中寻找答案,学会梳理内容和概括大意。
点拨要点:这首词主要写苏轼一行人往沙湖相田,途中遇雨后的感叹;苏轼没有躲雨,他认为风雨无妨(以“余独不觉”“莫听”“何妨徐行”等词语来印证)。
2.初识词人:自由诵读这首词,结合词的内容,简单说说词人给你的最初印象。引导学生粗略感知词人形象,可根据学生发言来梳理点拨,不必求全。
三、品读赏析,领略词境
1.苏轼是怎样表达自己“独不觉”,即不愿躲雨的人生态度的?你认为哪些词语直接表达了这种态度?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词作,把握提领性词语。点拨思路:如“莫听”“何妨”“谁怕”“竹杖”“芒鞋”“一蓑”。(答案参见“方案A”)
2.苏轼为什么不躲雨?请联系写作背景和作者生平来谈谈。引导学生知人论世,以意逆志。可从如下角度作点拨或归纳:
(1)此词作于到黄州第三年的春天。“乌台诗案”后被贬黄州的苏轼,已开始从愤懑和痛苦中跳脱出来。
(2)苏轼思想中融合了儒佛道。他崇尚老庄哲学,深受禅学影响,因而淡泊、遗忘、化解、隐逸等思想都会在逆境中生发。
(3)作为豪放派词宗,苏轼个性中蕴藏着乐观的因子。
(4)同时期的《赤壁赋》中已有“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等语,表现了一种顺应自然、物我两化的境界。
3.“雨”在文中起什么作用?引导学生由最初的大雨“穿林打叶声”,到“一蓑烟雨”,再到“也无风雨也无晴”来整体理解,明晰借喻之意和托寓之情。
四、研读探究,走近词人
1.围绕“雨”字,词的上下阕分别写了雨中和雨后,你认为上下阕的主旨句分别是哪两句话?为什么?在学生提出主旨句后,引导他们讨论句子的深刻含义,领悟其中人生况味。
点拨归纳:
上阕:“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关键词是“任”,含放任自由之意。此时在词人眼中呈现的,已经不是自然界的这场短暂变故,而是人生旅途中的大风雨。面对风雨,不惊不避,不哀不伤,显示了词人的人格光辉。此句将词人一生的坎坷磨难以及泰然洒脱的生活态度,尽行囊括。
下阕:“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关键词是“归”或“无”。心中无雨晴,纵然风雨阴晴变化莫测,也左右不了词人的心境了。此句展示出词人处变不惊、宠辱偕忘、超乎物外的旷达人生境界。
2.有人说“归”字是全词的核心所在,并可从中窥见词人的文化性格,你怎么理解?苏轼的“归”和陶渊明的“归”能否划等号?为什么?引导学生探究拓展,从更深层次理解词之意蕴及词人之精神。
点拨归结:“归”字贯串于词中,是词人精神世界的缩影。“莫听”“徐行”,拒风雨于身外,这种心安是归;“竹杖”“蓑衣”,这种退隐之思是归;“也无”,这种超凡拔俗也是一种归。
苏轼360首词中,归字出现100多次。如“万里归来年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又如“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还有“几时归去,作个闲人。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吾乡何在?在心安处,心的江海远在俗世之外;苏轼是归于“心”,陶渊明是归于“田园”。联系前面说的“东坡为何不躲雨”,因为他知道“前方亦雨”,人生就是一场雨,无边无际,无可躲藏。的避风港就是自己的心灵了。心灵驿站,心灵归所,这是一种宁静和通达,自解与超脱,是中国文人最后可退守的精神家园。
五、激疑思辨,体悟人生
请同学看一段话:“像苏轼这样的好官却最终落了个‘贬谪琼崖’的下场,这是不正常的,而苏轼最终能够对这一结果接受并心平气和那就更不正常了。在这种不正常的背景下,完美的‘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理念其实只是‘随遇而安’的另一种富于欺骗性的表达。在这种不正常的情况下,‘旷达’实则是一种无奈,‘突围’其实是一种逃跑。”你认同这段评述吗?你认为应该如何面对人生风雨?当人生风雨来临时,是当其不存在,还是主动去躲避或抗争呢?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积累和人生感悟,畅所欲言,鼓励多元理解和个性发现,将经典阅读和当今生活、个体人生结合起来,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六、朗读背诵,布置作业
朗读背诵:要求学生把握词的基调、节奏、旋律等,读出一份从容与淡定,潇洒和超脱,疏朗和刚健。
布置作业:以《走近苏轼》为题写一篇随笔。
结语:人生再多的雨,经过苏轼的过滤,都变成一片晴空了。他为我们撑起了一把伞,撑出了一片晴朗的天空,愿我们活得像他一样明亮,一样豁达。
篇3:《定**》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苏轼,理解作品思想内容,把握作者感情色彩;
2、理解作品表现手法及艺术技巧,体会作者的人生态度;
3、学会鉴赏古诗词。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准确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2、难点:词中陌生词(料峭、萧瑟)的词义,作者的艺术处理技巧。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1、上节课的知识点回顾;
2、本课导入
很高兴今天能和大家一起见一见我们的老朋友——苏轼。以前我们就在“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中领略到了苏轼的思辨智慧,在“老夫聊发少年狂”中见识到了东坡的功业情结,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中感受到了苏轼的兄弟情谊,在“大江东去”中领略到了苏轼的豪放胸襟,同样也在“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中了解到了苏轼的壮志难酬。今天,让我们看看,在《定__》里,苏轼将带给我们怎样的人生感悟。
3、苏轼简介: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学家,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罕见的全能天才。22岁第一次随父亲苏洵走出四川进京赶考,不仅中进士第二,而且还因欧阳修的奖掖而一举成为轰动京师的名人。欧阳修曾感慨“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一头地也。”宋仁宗看了苏轼的文章后叹道“朕为子孙得二贤相矣。”少年得志的苏轼,踌躇满志,一心想施展他兼济天下的抱负。恰遇王安石改革,苏轼洞察出了其中的弊病,曾上书反对新政。后来,苏轼的诗词被别有用心者歪曲,苏轼也因诽谤新政而被捕入狱,史称“乌台诗案”。所幸,苏轼死里逃生,被贬黄州,任团练副使,类似于民兵护卫队副队长。《定__》就是苏轼被贬黄州之后的第三年所作的一首词。 在此之前,从苏轼到黄州上任,还陆续的写了《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水调歌头·赤壁怀古》三首词,加上《定__》这四首词,是苏轼从怨恨到释怀的心路历程的转变的见证。
4、学生朗读,注意字音:
同行(xíng)
吟(yín)
啸(xiào)
一蓑(suō)
料峭(qiào)
5、朗读感悟
鼓励学生说出,朗读作品的初步感受。
6、讲解全文 (1)词牌名
词牌,就是词的格式,给它们起了一些名字,这些名字就是词牌名。不同的词牌其音乐哀乐不同,音色也迥异。现在词乐已经失传,所以只能凭不同词牌的文字形式,各调的句数、字数,以及用韵的位置、字声的平仄,来大体推测其音乐性。《满江红》就是悲壮型的,《念奴娇》就是豪放型的。《定__》,一作《定__令》,又名《卷春空》、《醉琼枝》,唐教坊曲。 (2)小序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点出了写作的时间、地点及写作缘由,重点突出了作者的心情,情由景生。
(3)正文
上片: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与古诗、近体诗相比,词的显著特点就是句子长短不齐,而且为了配合音乐反复吟唱,一般分上下两阙,或称上片、下片。也有不分阙的单调和多于两阙的三片、四片的长调。
让学生翻译词片,提示:
莫听,不要听,不管、不在乎的意思; 吟啸,唱歌的意思;
任平生,任凭一生,就让一生这样。 问:上片写了什么?
披着蓑衣在风雨里过一辈子也不怕(这里表示能够顶得住辛苦),不怕自然的风雨,同时也暗含能顶得住人生风雨,说明他自然、旷达。
下片: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料峭:
1、形容微寒;亦形容风力寒冷、尖利。
2、来回摆动的状貌。如“料峭采莲船,纵横簸天浪。” “料”可做量词,如“一料药”,这里引申为稍微;“峭”形容严峻。“料”和“峭”都是常用字,这里组合一起,用来形容春风,古诗词里常有这种活用字词的现象,表情达意的效果非常明显。如熟悉的“绿肥红瘦”;《水浒传》里鲁智深请铁匠铸刀,铁匠问多重,鲁智深说七十二斤,铁匠说“肥了”人物性格两字边衬托出了;再入“笑从双脸生”几字就描绘出一幅伊人对面莞尔一笑的画面。在写作时,我们也应该像这些成功的作品学习,有时候,往往几个字,就会使整篇文章格调不同。尤其是现代文,一般是怎么说就怎么写,虽然这样意思明了,但有时也不免显得语言苍白。所以,我们在写作练习中要有意识的向古典作品借鉴,美化我们自己作品的意境。
萧瑟:
1、拟声词。
2、形容词,形容景色凄凉。如“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3、形容词,稀疏。如“萧瑟两鬓”。
下片写三月的春风吹醒了醉酒,让我觉得丝丝微冷。这时雨过天晴,正要落下山去的夕阳还送来了一缕阳光,倒还有点温暖。一身都湿透了,回去吧,看看刚才还是稀里哗啦的树林,此时早已是风止雨停,而太阳呢,似乎也没看到。
7、问题设计
(1) “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作者是怎样体现出他自己的不狼狈的? (2) 整首词中哪些是实写,哪些是虚写?写雨的是哪些?是怎样写雨的? (3) 找出词中能表达作者心态的关键字词,试分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4) “回首向来萧瑟处”作者是站在那里回头看看刚才走过来的那片树林吗?
(5) “归去”,是回家吗?请仔细揣摩。
(6) “一蓑烟雨任平生”与“也无风雨也无晴”哪句更深刻?
8、问题解答
(1) 作者在雨中依然悠闲自在,吟啸而徐行,一个“轻”字更是表明了,作者发自内心的一身轻松。
(2) 除了“一蓑烟雨任平生”和“也无风雨也无晴”,都是实写。“莫听穿林打叶声”是写雨,作者不是从视觉上正面的写雨,而是通过听觉,写雨点滴打在树叶上的声音来写雨。雨点打在树叶上都能听到声音,说明了雨之大、之急。
(3) “吟啸”“徐行”“轻”“任”“归去”作者在雨中悠然自得,轻松从容,潇洒随意,就算经历了一路的风风雨雨,回首来时路,也能淡然一笑,表现了作者对人生挫折的看淡,对洒脱人生的领悟。
(4) “回首向来萧瑟处”是一语双关的写法,即是看刚才的那片树林,更是回看那人生路,潇潇暮雨,正象征着乌台诗案那段挫折。
(5) “归去”,是回家,只不过是回心灵之家。佛家有云“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屠刀”便是执着,很多人执着向前,以至于“我们走得太远,而忘了我们为什么出发。”回首是一种智慧,它能让我们知道,我们离最初的梦想究竟有多远;回首需要勇气,尤其是回首那段深埋在心中辛酸史。有多少人感叹“往事不堪回首”!然而,苏轼回首了,回首了几要丢掉了性命的打击,没有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埋怨哭诉,也没有锤足顿胸的自暴自弃,更没有盲然无措的心灰意冷。苏轼有的只是从痛苦中抽拔了的、从苦难中升华了的潇洒。这是我们需要向苏轼学习的。其实,我们更应该从苏轼身上领悟到,战胜挫折、克服困难的正是心中的坚守。当我们回首往事的时候,我们也能选择“归去”。“归去”不是原路返回,而是摒除了障碍之后的以原始的目标出发。苏轼的原始目标是什么?在儒,那是“兼济天下”;在道,那是随遇而安;在佛,那是随缘。苏轼要的不是功名利禄,要的不是高官显位,既然是这样,那贬官了又能怎么样呢?那就回去吧。
(6) “一蓑烟雨任平生”与“也无风雨也无晴”都是使用一语双关的手法,两句中都以“雨”来比作人生中的挫折、逆境。前一句的心态是,任凭你人生中有多少挫折苦难,都不能把我怎么样,表现出了一种豁达大气的气魄;后一句是,人生中无所谓逆境、顺境,如“试上高峰窥皓月,偶开天眼觑红尘”的超脱。
9、小结 作者路中遇雨,因事感怀,用比喻及以小见大的手法,抒发了泰然从容、乐观旷达,坦然面对人生中的逆境的超拔的人生观。纵观全词,一种胜败两忘的人生哲学和处世态度呈现在我们面前。读罢全词,人生的沉浮、情感的忧乐,在我们的理念中难道不会有一番全新的体悟?
10、作业
(1)分别用“料峭”“萧瑟”“回首”三个词语造句; (2)背诵本词; (3)
望湖楼醉书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登乐游原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赏析上面诗作中的任意一首。
(4)自己查阅苏轼的相关资料,背诵苏轼的代表作品。
篇4:《定**》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
(1)、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体会词作的意境。
(2)、体会作者豁达的胸怀和诗歌中包含的人生哲理。 (3)、感知苏轼豪放的艺术风格,体味其语言的艺术魅力。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鉴赏词作,体会苏轼虽身处逆境,但仍能泰然处之、乐观洒脱的胸怀。 (2)、从苏轼对待挫折的方式中得到启示,正确面对人生的困难和挫折。 教学重点:
1、此词所抒发的感情及抒情特点。
2、与词人的身世联系起来体会诗歌的表情达意。 教学难点:
1、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体会意境和作者豁达的胸怀。
2、感知豪放词的抒情特点。 教学方法:
1、通过反复诵读,抓住关键词语,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小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纵深思考,横向比较。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用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和步骤:
一、导入
这是一个人与一座小镇的故事:900多年前的一天,一个文人从死刑牢狱中被押出来,带着一个极小的官职,带着官场和文坛泼给他的浑身脏水,带着满心侥幸和满心绝望,来到一个很荒凉的小镇。他在这里完成了一次精神的突围——由失意孤独、困惑烦恼到超脱旷达、从容淡定,他在这里留下了一批脍炙人口的作品。而这座小镇也因为他而名扬海内外。“苏轼成全了黄州,黄州也成全了苏轼”。
这个文人是——苏轼,这座小镇是——黄州。
苏轼性情爽直、好发议论,因此频遭贬谪,终身漂泊、历尽磨难,走过无数穷山恶水,他自嘲说:“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他因为“乌台诗案”被贬黄州,这是他政治仕途上的第一个重大打击,一个正处在人生事业巅峰的人忽地被打下低谷,他还有出路么?这样的厄运人生,苏东坡如何面对呢?所谓“言为心声”,让我们学习他写在黄州的一首词——《定**》。
二、认读感知鉴赏《定**》
1、自由诵读,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情感。
2、听老师读,解决疑难字句,了解词的大意,听出画面、听出情感。 析:本词上下片各描绘了怎样的场景?
上片写风雨中的情景和心境。踏雨吟啸,怡然自乐。 下片写风雨后的情景和心境。蓦然回首,云淡风清。
3、学生一起朗诵,争取背诵,进一步体会词作的思想感情。
4、讨论交流,解读全词,畅所欲言,展现个性
(1)、以小组为单位,提出代表性问题,讨论解决。
(2)、谈谈你最喜欢词中哪一句?请说明理由。你觉得苏轼哪些方面值得你学习?
讨论重点:品味语言,鉴赏形象,分析手法,体会作者思想感情。
1 概括人生哲理:对待人生要有旷达的襟怀,即使遇到再大的困难,也要乐观自信,不能沮丧沉沦。在人生中还有比成功和幸福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凌驾于一切祸福之上的豁达胸怀!
四、探究、解析苏轼的思想体系
词人写道“归去”,苏轼现存词作中,“归”字出现了一百余次,但词人从未有真正意义上的退隐。支撑他的是什么力量? (1)儒家入世思想
(2)为民请命的道义担当
问题:是不是苏轼的思想里只有儒家的经世济用呢?他的思想出入儒道,杂染佛禅,以出世的态度做人,以入世的态度做人。苏轼的思想体系中,儒道佛兼容并蓄,基本思想还是在儒家的用世观念内。
五、归纳
作品主题:此词作于苏轼黄州之贬后的第三个春天。它通过野外途中偶遇风雨这一生活中的小事,表现出藐视祸难、旷达超脱的智者襟怀。
苏词题材上的一大特色:用生活小事为题材来表现对人生的思考,以小见大,于简朴中见深意,于寻常处生波澜。
六、拓展阅读《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提示解读诗词的方法,探讨苏词的多种风格。——既有豪迈雄健、慷慨奔放的豪放词风,又有缠绵哀怨、伤感低沉的婉约词风。
总结:豪放派的苏轼也有缠绵柔婉的一面。品读苏轼一篇篇蕴含着生活气息、生活意义、阳光般透明的诗文,如同畅饮沁人心脾的甘泉,可以使人内心澄清而明亮。用心去读苏轼,我们读出了他的愤懑痛苦,读出了他的无奈失意,更读出了他的超脱达观、坦荡豪迈。让我们学习苏轼,让我们也“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
七、布置作业:
从苏轼的诗词文赋可看其人生思想,让我们走进苏轼与其对话。阅读苏轼其他作品,以《东坡先生,我对您说??》或《从苏词看人生》为题,写一篇500字以上的文章。
附:
板书设计:
《定**》
苏轼
上片
风雨中踏雨吟啸,怡然自乐。镇定心态 藐视祸难 下片
风雨后蓦然回首,云淡风清。欣慰心态 超脱旷达
眼前景——
心中事 ——
人生理
以小见大
篇5:《定**》教学设计
一、复习、交流、检查
检查背诵《念奴娇·赤壁怀古》(指名背诵)
二、设置情境,导入新课
李白有言:“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正是政治生涯中的挫折与打击,正是不幸的人生阅历与体验,成就了一代文豪苏东坡。在出世入世之间,在“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人生理想指引下,他用如花妙笔,为我们书写了不少励志警醒的名句名篇,成为我们跌入人生低谷、无路可走时的座右铭。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他被贬黄州时的另外一首词《定**》。
三、放录音,交流初读印象
1、请翻译前面的“小序”,了解这首词的写作缘由。
2、请学生交流预习阅读本词的“初步感受”,或者提出疑问。
四、自由朗读词作,并结合注释了解词意、内容
【明确】词的上阕写冒雨徐行的心境;下阕写雨后天晴的景色和感受。
五、鉴赏分析,探究交流
1、小序中的“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能够体现出作者对途中突然遇雨这件事怎样的态度?
【明确】面对突然的变故,毫不在意、坦然处之的潇洒、平静、旷达、超脱。
2、词的上阕中,哪些词语和句子能够体现出作者的这种态度?
【明确】“莫听”“何妨”“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3、词的下阕结句“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仅仅是对雨过天晴之后自然现象的一种概括吗?请结合苏轼的人生经历和写作背景,谈谈你对 这句词的理解,它包含着怎样的人生哲理?表达出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
【明确】不是。这是一句饱含人生哲理意味的点睛之笔,道出了词人在大自然微妙的一瞬所获得的顿悟和启示:自然界的风雨既属寻常,社会人生中的政治风云、荣辱得失又何足挂齿?句中“萧瑟”二句,意为风雨之声,与上阕的“穿林打叶声”相应和。“风雨”二字,一语双关,既野外途中所遇风雨,又暗指几乎将他置于死地的政治风雨和人生险途。“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好像什么事也没有发生过。不管是风吹雨打,不是阳光普照,一旦过去都成了虚无。这反映了苏轼不以物喜不以物悲的旷达胸襟,也反映了他超凡脱俗的人生态度。
4、学生自由讨论:你自己有过这样的体验吗?这首词对你有何启迪?
【明确】从内容与写作方法两方面去谈。
写作方法方面:由生活小事阐发人生哲理。
学生练习:江城子·密州出猎【答案】
1、江城子 密州出猎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2、描写,太守率众会猎的壮阔宏大场面,形象的动作描写,挽弓劲射的英雄,
抗击外敌、保家卫国,狂,豪放派。
3、婉约派,诗人对亡妻深沉的思念,细节描写,对昔日那种和睦融洽、幸福美满的夫妻生活的追忆和向往,此时无声胜有声,移情入景,凄清哀伤。
4、提示:
(1)思想感情方面:
《江城子·密州出猎》一词,上阕描绘了太守会猎时千骑奔驰如潮、倾城围观如堵的壮阔场面,再现诗人“聊发少年狂”的情景。下阕写诗人“少年狂”的胸怀,抒发他由打猎激发出来的卫国杀敌的爱国热忱。情感基调激昂狂放。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一词,是为悼念原配妻子王弗而写的悼亡词,表现了诗人对亡妻深势的怀念之情。感情深挚细腻,哀婉缠绵。
(2)表现手法及意境营造方面:
《江城子·密州出猎》主要通过描绘阔大壮观的场面、刻画具体的人物形象、借助典故以及直抒胸臆等手法,营造出“狂放豪迈”的意境。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主要通过直接抒情、融情入景、摹写生活细节、白描等手法,渲染出一种“凄清哀伤”的意境。
(3)语言风格方面:
《江城子·密州出猎》语言豪迈狂放、洒脱不羁,极尽夸张渲染之能事,又以凝练厚重的典故,使词作内容丰富、思想深刻。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语言平淡朴实,处处如诉家常,字字吐自肺腑,自然而又极为觉悟,平淡中寄寓着真淳。
六、布置作业
1、背诵《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2、完成相关练习。
七、板书设计
定** 苏轼
事:苏轼遇雨
怀:遇事要泰然从容、乐观、旷达
坦然接受和面对人生中的挫折、磨难、逆境
表现手法:比喻、一语双关、以小见大
课后反思
人生就是一场雨,无边无际,无可躲藏。已经活在世上,谁又能脱身人生这个大罗网呢?所以无论是人间天上,还是庙堂江湖,对于苏轼来说均是“外部世界”,本无区别。他最后的归宿只能是自己的“内心世界”。最好的避风港就是自己的心灵了。心灵驿站,心灵家园,心灵归所,这是一种宁静和通达。所谓的“也无风雨也无晴”词人希望获得精神解脱的一种象征,所以苏轼的潇洒里面有人生的空漠和心灵的超脱!“一蓑烟雨任平生”道尽了千古真理,让人懂得用开朗、宽容、豁达的心态去面对一切。让人知道用感激、豁达的心境去挑战人生。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人生道路难免坎坷曲折。汪国真有诗,“心晴的时候,雨也是晴,心雨的时候,晴也是雨。”环境可以影响心境,心境也同样也可以影响环境。当我们身处逆境时,我们应该像苏轼那样做到洒脱,且行且歌。心有东坡词,人生无难题。人生再多的雨,经过东坡的过滤,都变成一片晴空了。苏轼为我们撑起了一把伞,撑出了一片晴朗的天空,愿我们活得像他一样明亮,一样豁达。
篇6:定**教学设计
一、学习目标
1、紧扣“莫听”“何妨”“谁怕”等词,把握词人乐观旷达的形象。
2、把握“斜照”“风雨”“晴”等字词,体味作品的深层意蕴,领悟作者面对人生风雨时的那份豁达心态和不凡气度。
二、学习重、难点
1、学习重点:紧扣“莫听”“何妨”“谁怕”等词,把握词人乐观旷达的形象。
2、学习难点:紧扣“莫听”“何妨”“谁怕”等词,把握词人乐观旷达的形象。
三、教学步骤
(一)导入
宋神宗元丰五年,即公元1082年,苏轼被贬黄州已经整整两年了。
《东坡志林》曰:“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亦曰螺师店,予买田其间,因往相田”。这年的农历三月七日,苏轼沙湖买田,打算终老沙湖。不料,途中突遇大雨。东坡会如何应对这场突然到来的雨呢?今天我们走进这首因遇雨而写出的小词《定**》来一探究竟。
(设计意图:背景故事导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二)整体感知
一读,读准字音、节奏。
二读,弄清事由。
思考:词前小序,交代了哪些事宜?
明确:时间――三月七日;
地点――沙湖道中;
人物――同行、余
事件――遇雨、已而遂晴;
交代了写作缘由。
三读,结合课下注释,疏通文意。
同行、莫听、何妨、竹杖芒鞋轻胜马、料峭、向来(预习检测)
一蓑烟雨任平生。任凭一生中披着蓑衣遭遇风雨。(解析重难点句子)
(设计意图:所有的诗词,理解文意都是十分重要的,尤其是对于普通班的学生,能更好地把握词作。)
四读,读出美感,读出情感。
1、思考:整首词的情感基调如何?
明确:洒脱、乐观、豁达。
2、师范读,配乐。
3、学生试读,教师指导。
(注意词语的抑扬顿挫,文句的轻重缓急)
试读两句: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设计意图:鉴赏诗词,诵读是基础,反复诵读能让学生体味其音韵美,并能让其初步感知作者所抒发的情感。)
(三)重点赏析
(过渡语:小序中曰:“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可以说上阙的每一句、每一字都是对此句的阐释。)
1、自读上阙,结合苏轼对风雨的应对,紧扣关键词“莫听”“何妨”“谁怕”“任”,概括风雨中词人的形象。
明确:
莫听(不要在意)――超然世外
何妨(不妨)――镇定从容
谁怕?――无所畏惧
任(任凭)――顺其自然,洒脱
人物形象=行为+性格+身份
一个(行为)()(性格)的词人形象。(身份)
(学生填空,并分享,师评价)
(设计意图:这是本课的重点内容,通过品字,品词,结合文本还原风雨中词人的形象,培养学生抓住文中的关键词和关键句鉴赏诗歌的能力。)
2、重读这些词:
(四)背景穿插
(过渡语:好个“一蓑烟雨任平生”的东坡,一句话道尽了万般洒脱。“蓑”,蓑衣,挡雨的雨具,沙湖道中明明“雨具先去”了,前后是否矛盾?这的“雨”到底指什么?)
思考:苏轼人生中曾遭遇了什么风雨?
乌台诗案:柏台霜气夜凄凄,风动琅月向低。
梦绕云山心似鹿,魂飞汤火命如鸡。
(命悬一线,九死一生)
沙湖买田:去年东坡拾瓦砾,自种黄粱三百尺。
今年刈草盖雪堂,日炙风吹面如墨。
(开荒种地,生活艰难)
师归纳:沙湖道中的风雨――人生的风雨。
(设计意图:此处穿插背景,不仅能加深学生对上阙东坡形象的理解,更对学生理解下阙大有帮助。)
(五)合作探究
3、面对这人生中遭遇的种种不幸,苏轼却能像一位智者一样超然达观。为什么他能如此呢?请紧扣下片这两句话,品析关键词的象征意义,分析原因。(小组讨论)
明确: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斜照:象征人生的希望。
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老子)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萧瑟处:象征人生危难处;风雨:象征人生逆境;晴:象征人生顺境。
回首往事,人生的顺境与逆境在心中已经无分别,人生的浮沉变幻、喜怒哀乐全然不放在心上。此时的东坡已俨然是一位人生的智者了。)
(设计意图:把握下阙关键字词,在品词的基础上,分析其深层的涵义。小组讨论更能集思广益,让学生在交流中完善自己的知识。)
(六)延伸拓展
思考:人生总要经历磨难,你将如何面对人生的风雨呢?
播放《阳光总在风雨后》,师生可跟唱。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营造氛围,让学生去说、去唱、去争辩。不仅能锻炼其表达能力,还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七)小结
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生命中的从容与淡定。――杨绛先生
(八)作业:
默写全文。
(九)板书
定**苏轼
雨中东坡:笑对风雨的豁达者
雨后东坡:看破人生晴雨的智者
篇7:定**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重难点
根据教学大纲中高中语文教学应“让学生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这一要求,确立了本课的教学目标:1、了解词人苏轼生平与思想及其重要作品2、学习通过“知任论世”鉴赏诗歌的方法3、学习词中的艺术表现手法4、理解作者旷达、乐观的情怀。在此基础上,我确定本课教学重点和难点在于体会词中所表现出的苏轼的人生态度。
教法学法
教法:本课拟采取提问法、讲解法、点拨法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提问法,逐步引导,逐渐深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作为一种传统文学形式,词与作者的生平境遇是分不开的,要理解词作中所隐含的传统文化心态必须经历一个探究的过程,需要在教师的指导和讲解下探究。
学法:1、朗读和默读相结合的方法诗词贵在吟诵,通过反复的朗读,理由在于对词这跳跃性、象征性极强的文学形式的接受必须经过一个由形式到内涵的过程诵读有利于学生通过揣摩词的音韵、情感,从而体会和把握诗歌的深层意蕴。
2、合作探究法,调动学生思维,学生相互讨论,主动鉴赏诗词,自己处理文本,提高鉴赏能力。
教学过程
预习要求:为了提高课堂效率,布置学生在课前诵读该词,结合注解和序了解该词的主要内容,了解苏轼其人。
环节一: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列出有关苏轼的资料让学生猜测是哪一位词人
目的是引起学生的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同时也介绍了作者,为下面的知人论世鉴赏方法做铺垫。
环节二:第一次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教师指导学生朗读所应注意的节奏,示范朗读技巧检测学生预习情况设计有以下问题:
A、从词前的序中知道这首词写了一件什么事情?
B、词的内容哪些地方体现了序中所写之事?
C、词人写这首词的原因是什么,他要表达什么?提出“知人论世”鉴赏方法,介绍作者。
朗读实质上是读者与作者双方借助文字,共同参与的思想交流活动,是读者与作者进行情感交流和体验的过程多朗读才能让学生揣摩体会作者的情感
环节三:介绍这首词的艺术手法,以及结合词的内容得出词人要表达的人生态度,词人为什么有这种人生态度。
先展示学生非常熟悉的郑板桥《竹石》,回忆其中所用的象征的艺术表现手法引导学生理解《定**》中“风雨”的象征意义。
苏轼并不是要写自己的人生坎坷,而是要表明自己的人生态度学生自读课文,互相讨论,找出能表达词人面对人生风雨的态度,并加以分析是何种态度可能学生能找出“莫听、何妨、吟啸且徐行”,老师补充归纳总结这首词词人所要表达的人生态度。
环节四:教师指导学生如何带感情的朗诵该词,朗诵要符合当时词人的情感,学生各自朗诵,然后请几位学生朗诵,以便教师指出存在的不足,也能让其他学生把他们与自己比较,发现自己的不足和优点然后全班一齐朗诵。
环节五:学生阐述对此种人生态度的见解参考“研讨与练习”第二题。
环节六:课堂小结由学习该词提及我们该以何种态度面对生活中的挫折。
布置作业1、背诵全词多积累古典诗词有利于提高文学素养。
2、相关练习完成。
信息技术应用:
在导入部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幻灯片展示苏轼的成就,让学生猜是哪位词人,课件中插入一些图片和古典音乐,提高学生的兴趣。师生配合下完成对苏轼的了解。朗读感知部分,播放古筝音乐,老师泛读,学生齐读。同时幻灯片展示问题:小序有何作用,都交代了什么?赏析环节,充分利用课件较大的信息涵盖量,补充相关信息,旁征博引,让学生顺理成章的得出该词的艺术手法。课堂延伸,补充苏轼其他词作,帮助学生了解苏轼达观超脱的精神品格。网络教学允许一部分同学先行一步,使得学生因材施学成为可能,教学效率必将得到大幅度提高。这正是班级授课制前提下,网络教学的最强生命力之所在。这种交互式的教学加强了师生间和学生间的交流,对提高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篇8: 苏轼《定**》教学设计
【教材依据】
课题见《唐诗宋词选读》(“‘新天下耳目’东坡词”第71页)
【设计思路】
1、鉴赏唐诗宋词是一个用心灵去探寻美的历程,需要用心灵去贴近它,去感觉它艺术境界的美妙。苏轼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直臣,也是旷世罕见的艺术天才。他给后世留下了丰富的文学遗产,也成为后人心目中理想人格的典范。他赢得上至帝王将相、下至黎民百姓的普遍喜爱,他的魅力似乎是无穷的。他的这首词是通过对出行遇雨这一件小事的描写,表现了词人旷达超逸的胸襟,并表达了词人面对人生的风风雨雨而我行我素、不畏坎坷的超然情怀。
2、学情分析:大部分学生比较喜欢苏轼,如果诱导得当学生应该是参与积极的。以前也学过许多苏轼的诗、词、文,对他有一定的了解,基本能把所至他豪放的词风。想念通过平时的诗词鉴赏训练,学生能抓住关键句进行理解的。
3、设计理念与整体思路:根据忧思探究教学论,改变传统教学过于注重传授知识的倾向,通过老师的诱导,计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合作探究,以实现其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这首次的意境应通过学生反复读来体会,老师设置一系列的诱导性的问题,实现对词人的理解及词的鉴赏。
【教学目标】
1、理解苏轼豁达的心胸及其思想的根源。
2、学习苏轼开阔旷达的胸襟,明了面对人生中的坎坷起伏,我们应有的心态。
3、把握诗歌鉴赏的角度,试出鉴赏题。
【教学重点】
1、从词中理解苏轼豁达的心胸:
2、了解苏轼,明了面对人生中的坎坷起伏,我们应有的心态。
【教学难点】
苏轼豁达的思想根源。
【教学过程】
一、导入《定**》这首词
1、导语:站在讲台前,我突然就想到一句话:人生就是一堂课的工夫;加一个字,人生就是上一堂课的工夫。类推一下:人生就是一场雨的工夫,人生就是躲(淋)一场雨的工夫。一场雨,躲一场雨。有什么寓意呢?板书:雨
明确:前者寓意:偶然;短暂;不幸;客观存在;……后者多了层如何面对的意思,有了动词“躲”字,主观意愿,行动过程,生命痕迹,……
2、苏轼是怎么看的?一起来学习《定**》。板书:定**
二、整体感知
1、示范读,配背景音乐,结合导入进提出的问题。问:东坡会怎么回答?(明确:他没躲雨;他说风雨皆无;他淡化弱化了甚至无视了所有的风雨。)
2、问:听这首词,苏轼给你们的最大印象是什么?(齐读一遍,然后从词中找一下答案。)(明确:沉着;豪迈;随意而安;通达。)
三、背景穿插
(结全以前所学及查资料获知)
明确:苏轼的生平经历证明了,他一生都在仕途上。22岁中进士,先是当判官,然后出任,先后知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疲贬黄州,职位团练副使,出来之后,又先后知登州,一度高升翰林学士,后又出知杭州、颖州、扬州、定州,最后被逐惠州、儋州,节度使副使别驾。
四、朗读指导
生再读这首词,指生一一品读并评价。
(点拨:──有点苏子行吟的味道。“何妨──平生”,应该读得从容点,潇洒点,豁达点。豁达怎么读:不温不火,不包不躁,这是节拍。调子呢?不扬不抑。
“竹杖芒鞋轻胜马”有点喜悦和豪迈在里面,可以调子略高点。能不能读成“大江东去”那种?语言风格不一样,这首词更随意、更朴拙点,豪放在骨子里,在不经意间。
“料峭……微冷,相迎”应读出对人生阴晴不定、捉摸不定的复杂情绪。……
五、重点探究、拓展
1、结全自己的理解,再自由读一遍。
问:看看这首短短的词,作者的情感有没有变化?如果抓重点,你会抓哪两句来看?大家互相讨论一下。
明确:上片重点:“谁怕?──蓑烟雨任平生”。“任”这个字最关键。有风雨,但任风雨漫天,任乱云飞渡,我自岿然不动。潇洒镇静中,有几倔强、几分抗争的心。有点笑傲江湖的味道。板书:任(“徐行”)下片关键:“归去,也无风雨晴”。一切都像什么都没有发生似的。本无风雨,何来晴明。板书:无(“回首”)
师小结:联想到五祖的两个北子的话:“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还有一位说:“菩提本非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佑处惹尘埃。”无一物、无风雨,颇相似,有点穿蒙之感,禅意很浓了。
2、问:如果把全词浓缩到一个字上,会想到哪个字?为什么?(生讨论)
作者不怕任何风雨,孔洞在乎风雨阴晴多变,一心渴望退隐,归去。
“也无风雨也无情。”颇有点超凡拔俗的味道。这也是归。
回首。实指刚刚遇雨之处,虚指自己平生经历过的宦海**的感悟和反思,反思的结果是归去。)
3、这让你们想到谁?(生各抒已见)
明确:──庄子《逍遥游》御风而行,泠然善者。一死生,齐彭殇。
──陶潜《归去来兮》“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4、问:他和庄子、陶潜能划等号吗?(生探究)
明确:不能,苏轼人生态度是入世而非出世。他宦海沉浮一辈子,他从业没抛弃过世俗生活和仕途生活,他是大儒,但又通佛通道,儒释道在他身上矛盾又统一。
5、苏360首词中,归字出现10多次。他要往哪归?
点拨:看他另外几首词。(师投影)
定**
万里归来年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吾乡何在?在心安处)
和子由渑池怀旧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跳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人生像什么?飞鸿踏雪。一切皆为偶然、虚幻,无夜工经功名利禄,还是痛苦灾难,所以还有什么可以悲喜的呢。故欢乐不过必过于欣喜,痛苦可以在内心化解,世事沧桑实属过眼烟云,求得本心清静便是解脱。和悲喜不形于色还不同,不形于色,心里有,他是化了悲与喜。这就直接导向了对社会共认的价值系统的否定,和对苦难现实漠然之的态度。)
自题金山画像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就其政治事业而言,这言发然是自嘲。但对文学家的苏轼来说,例子的盖世功业确实是在屡遭贬逐的逆境中建立的,一个身处逆境仍能作出事来的豁达者。)
东栏梨花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这是他和李白的不同。李白一辈子也不明白这个社会是怎么回事,他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所以通透。)
6、问:词人想归哪儿?
明确:归于心。不同于曹操的天下归心,而是自归于心
师小结:提到东坡为何不躲雨,因为他知道“前方亦雨”,人生就是一场雨,无边无际,无可躲藏。最好的避风港就是自己的心灵了。心灵驿站,心灵家园,心灵归所,这是一种宁静和通达。他从来就没有像陶渊明那样“归隐”,是因为没有必要。他不需要躲避官场,逃离尘嚣,而是廊庙江湖,对于苏轼来说均均是“外部世界”,本无区别。他最后的归宿只能是自己的“内心世界”。所谓的“也无风雨也无晴”和“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就是词人希望获得精神解脱一种象征。所以苏轼的潇洒里面有人生的穿漠和心灵的超脱!
六、温故知新
问:以前读苏轼的东西是不是都是这个感觉?不是。举点例子。(生思考讨论)
师投影:
浣溪沙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春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人生可以再少,青春可以永驻,大可不必为日月变迁,人生衰老而叹息。表现了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江城子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平冈。欲报倾城随太宁,亲射虎,看鼻O。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身天狼。”
(渴望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
念奴妖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以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O赤壁。乱石穿穿,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谨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壮志难酬)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美好祝愿,人间情怀)
师小结:“任”也好,“无”也好,有风雨才有归意。
七、个性阅读
1、问:是不是在座的都喜欢苏轼?不是。那请联系本词来说说。
归纳持否定态度的学生的观点:风雨本客观存在,他却视而不见,羽“出无风雨也无晴”,这是一种自我欺骗、自我慰藉。如果命运强加给他的这种风雨是不合理、不公正的,他就应该愤怒,应该抗争,这才是真性情。高兴了你就喊,痛苦了你就哭。这才是人的本性,正常人,俗人。
2、师推荐网上一篇文章,类比一下。
像苏轼这样的好官却最终落了个“贬谪琼崖”的下场,是不正常的,而苏轼最终能够对这一结果接受并心平气和那就更不正常了。在这种不正常的背景下,完美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理念其实只是“随遇而安”的另一种富于欺骗性的表达。在这种不正常的情况下,“旷达”实则是一种无奈,“突围”其实是一种逃跑。在人格的坚硬性上,苏轼不足以和中国历史上那些坚持真理而不怕杀头的人比肩而立!把这种“纯正的窝囊”演变成了一种“虚假的完美”,因而,他就是“罪莫大焉”。
问:你们认为人生之雨来临时,到底是假装没看见,就当不存在,还是主动去躲避或抗争呢?(同学们各抒已见)
师总结:听大家这么说,我突然感觉到人生的复杂和多元了。在人生的穿林打叶声中,你到底选择一种什么样的姿态,是你自己的事,只要对得起人生这一场雨的工分,对得起容纳我们的这个世界就行了。
八、学习评价
1、鉴赏中很重要一条就是评价,用一句话说说他人或他的词。
“苏东坡是一个不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创新的画家,造酒实验家,一个工程师,一个假道学的憎恨者,一位瑜珈术修行者,佛教徒,巨儒政治家,一个皇帝的秘书,酒仙,心肠慈悲的法官,一个政治上的坚持己者,一个月夜的漫步者,一个诗人,一个生性诙谐爱开玩笑的人。”(林语堂《苏东坡传》)
“中国古代最高贵,最亲切,最有魅力的文人”(余秋雨《文明的碎片苏东坡突围》)
“他的全部作品展现了一个可供人们感知、思索和效仿的活生生的真实人生,影响了无数后继者的人生模式的先择和文化性格的自我设计,从而使他与后世的读者,建立了一种异乎寻常的亲切动人的关系。”(王水照复旦教授,唐宋文学权威)
“东坡先生非醉心于音律者,偶而作歌,指出向上一路,新天下耳目,弄笔者始知自振。”王灼云(《碧鸡漫志》)(课本单元标题语)
2、带着我们对风雨的理解、对东坡的理解我们再读一遍。
九、出题训练
点拨:围绕“雨”说了这么多,原文的“雨”既是自然风雨,又是政治风雨、人生风雨,这么说诗中的“风雨”用了什么手法?(隐喻义,双关。这很可能成为考点。)
1、最后来做一件入世之事:给这首词拟几道赏析题。(投影学生出的题目)
“一蓑……”刻画了苏轼什么样的形象?
(重点强调:抓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常常是重点)
“归去……”苏轼要往哪归?结合苏轼生平谈谈苏轼的人生态度。
(点评:聪明,把上课内容变成题了)
“轻”怎么理解?竹杖芒鞋行于泥地真比马轻?“迎”在词中的作用是什么?(重点强调:抓字词来解读,很符合出题常规)
本单元标题语说东坡词“新天下耳目”,怎么理解,请举例说明。
(点评:题目大,可作专题写成随笔了。我干脆也加一个大题:课后练习三。)
2、布置作业,就选其中两小题:
全文悟语:心有东坡词,人生无难题。人生再多的雨,经过东坡的过滤,都变成一片晴空了。苏轼为我们撑起了一把伞,撑起了一片晴朗的天空,愿我们活得像他一样明亮,一样豁达。如果做不到,再多读读他的文字吧。
【教学反思】
学会理性思辨、笑对人生挑战。
篇9:定**的教学设计
关于定**的教学设计
品诗把脉 定**
(宋)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评改依据:“五准”原则 ①定准题点②找准诗眼③抓准主旨④踩准分点⑤用准词句 以下四题每题3分,你认为所列举的这些答案该打多少分?请简要分析。
1、在风雨中,“同行皆狼狈”,而词人却能“吟啸且徐行”“竹杖轻胜马”,表现了他怎样的心情? ①表现了作者很乐意,很享受当时的雨景,同时表现作者当时勇于面对现实、乐观无拘无束的心情。 ②表现了诗人阔达、平静、与世无争的轻松心情。 ③运用反衬表达了作者对雨的喜爱和轻松闲逸、自由自在的心情。 ④表现了作者的无奈、悲观的心情。 参考答案:闲适、轻松、自如。
2、“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意思是什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人生态度? ①意思是一场风雨正如人生的波折。表达诗人不拘泥于小节,乐观,始终怀着远大志向的人生态度。 ②意思是作者一生穿越了多少风雨迷蒙的路,表达了诗人表面轻松对走过的悲伤的乐观,但实质却消极面对未来的人生态度。 ③人的一生充满困难,风雨满途,表达诗人乐观阔达的人生态度。 参考答案:披着蓑衣在风雨中过一辈子也处之泰然。反映作者不避风雨,听任自然的生活态度。
3、“也无风雨也无晴”中“风雨”“晴”的含义是什么? ①“风雨”指官场上的争斗,“晴”指官场外的闲适生活。 ②“风雨”指官场上的.互相倾轧,,“晴”指一帆风顺,没有灾害,暗含官场的争斗。 ③“风雨”既指刮风下雨,又指对词人的贬官;“晴”既指雨后初晴,又指词人重新被皇上重用。 参考答案:处境的好坏;官职的升降;地位的得失等。
4、这首词与《念奴娇》“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的感情基调是否相同?为什么? ①不同。《念奴娇》的基调极为雄壮、激昂,而这首词的基调较为悲凉。 ②不同。这首词的基调是乐观恬淡;而《念奴娇》则比较潇洒、豪放。 ③“人生如梦”多少表达了诗人无奈之情,也包含了对官场的些许期盼等待之情。而此词,应是后期的作品,是诗人思想内容的转折,显示了其归隐之心,是看淡官场,向往田园之情。 参考答案:不同。前者表现词人豁达、乐观、积极的心境;后者则反映其消极悲观的人生态度。
①学生对诗歌主观题的命题形式基本了解,但在真正读懂诗歌的思想内容,把相关的表达技巧与具体的诗句联系分析,准确、规范地解答主观题的能力还有待提高。所以,设计4道评改题,依据“五准”原则,训练学生准确、规范地解答主观题的能力。
②简介:此词是苏轼在被贬黄州期间由生活中的小事感触而作。词中因景生情,借自然景观谈人生哲理,语带双关,有一种迭宕不平之气隐在字里行间。
篇10:苏轼《定**》教学设计
【教材依据】
课题见《唐诗宋词选读》(“‘新天下耳目’东坡词”第71页)
【设计思路】
1、鉴赏唐诗宋词是一个用心灵去探寻美的历程,需要用心灵去贴近它,去感觉它艺术境界的美妙。苏轼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直臣,也是旷世罕见的艺术天才。他给后世留下了丰富的文学遗产,也成为后人心目中理想人格的典范。他赢得上至帝王将相、下至黎民百姓的普遍喜爱,他的魅力似乎是无穷的。他的这首词是通过对出行遇雨这一件小事的描写,表现了词人旷达超逸的胸襟,并表达了词人面对人生的风风雨雨而我行我素、不畏坎坷的超然情怀。
2、学情分析:大部分学生比较喜欢苏轼,如果诱导得当学生应该是参与积极的。以前也学过许多苏轼的诗、词、文,对他有一定的了解,基本能把所至他豪放的词风。想念通过平时的诗词鉴赏训练,学生能抓住关键句进行理解的。
3、设计理念与整体思路:根据忧思探究教学论,改变传统教学过于注重传授知识的倾向,通过老师的诱导,计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合作探究,以实现其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这首次的意境应通过学生反复读来体会,老师设置一系列的诱导性的问题,实现对词人的理解及词的鉴赏。
【教学目标】
1、理解苏轼豁达的心胸及其思想的根源。
2、学习苏轼开阔旷达的胸襟,明了面对人生中的坎坷起伏,我们应有的心态。
3、把握诗歌鉴赏的角度,试出鉴赏题。
【教学重点】
1、从词中理解苏轼豁达的心胸:
2、了解苏轼,明了面对人生中的坎坷起伏,我们应有的心态。
【教学难点】
苏轼豁达的思想根源。
【教学过程】
一、导入《定**》这首词
1、导语:站在讲台前,我突然就想到一句话:人生就是一堂课的工夫;加一个字,人生就是上一堂课的工夫。类推一下:人生就是一场雨的工夫,人生就是躲(淋)一场雨的工夫。一场雨,躲一场雨。有什么寓意呢?板书:雨
明确:前者寓意:偶然;短暂;不幸;客观存在;……后者多了层如何面对的意思,有了动词“躲”字,主观意愿,行动过程,生命痕迹,……
2、苏轼是怎么看的?一起来学习《定**》。
二、整体感知
1、示范读,配背景音乐,结合导入进提出的问题。问:东坡会怎么回答?(明确:他没躲雨;他说风雨皆无;他淡化弱化了甚至无视了所有的风雨。)
2、问:听这首词,苏轼给你们的最大印象是什么?(齐读一遍,然后从词中找一下答案。)(明确:沉着;豪迈;随意而安;通达。)
三、背景穿插
(结全以前所学及查资料获知)
明确:苏轼的生平经历证明了,他一生都在仕途上。22岁中进士,先是当判官,然后出任,先后知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疲贬黄州,职位团练副使,出来之后,又先后知登州,一度高升翰林学士,后又出知杭州、颖州、扬州、定州,最后被逐惠州、儋州,节度使副使别驾。
四、朗读指导
生再读这首词,指生一一品读并评价。
(点拨:──有点苏子行吟的味道。“何妨──平生”,应该读得从容点,潇洒点,豁达点。豁达怎么读:不温不火,不包不躁,这是节拍。调子呢?不扬不抑。
“竹杖芒鞋轻胜马”有点喜悦和豪迈在里面,可以调子略高点。能不能读成“大江东去”那种?语言风格不一样,这首词更随意、更朴拙点,豪放在骨子里,在不经意间。
“料峭……微冷,相迎”应读出对人生阴晴不定、捉摸不定的复杂情绪。……
五、重点探究、拓展
1、结全自己的理解,再自由读一遍。
问:看看这首短短的词,作者的情感有没有变化?如果抓重点,你会抓哪两句来看?大家互相讨论一下。
明确:上片重点:“谁怕?──蓑烟雨任平生”。“任”这个字最关键。有风雨,但任风雨漫天,任乱云飞渡,我自岿然不动。潇洒镇静中,有几倔强、几分抗争的心。有点笑傲江湖的味道。板书:任(“徐行”)下片关键:“归去,也无风雨晴”。一切都像什么都没有发生似的。本无风雨,何来晴明。板书:无(“回首”)
师小结:联想到五祖的两个北子的话:“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还有一位说:“菩提本非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佑处惹尘埃。”无一物、无风雨,颇相似,有点穿蒙之感,禅意很浓了。
2、问:如果把全词浓缩到一个字上,会想到哪个字?为什么?(生讨论)
作者不怕任何风雨,孔洞在乎风雨阴晴多变,一心渴望退隐,归去。
“也无风雨也无情。”颇有点超凡拔俗的味道。这也是归。
回首。实指刚刚遇雨之处,虚指自己平生经历过的宦海**的感悟和反思,反思的结果是归去。)
3、这让你们想到谁?(生各抒已见)
明确:──庄子《逍遥游》御风而行,泠然善者。一死生,齐彭殇。
──陶潜《归去来兮》“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4、问:他和庄子、陶潜能划等号吗?(生探究)
明确:不能,苏轼人生态度是入世而非出世。他宦海沉浮一辈子,他从业没抛弃过世俗生活和仕途生活,他是大儒,但又通佛通道,儒释道在他身上矛盾又统一。
5、苏360首词中,归字出现10多次。他要往哪归?
点拨:看他另外几首词。(师投影)
定**
万里归来年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吾乡何在?在心安处)
和子由渑池怀旧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跳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人生像什么?飞鸿踏雪。一切皆为偶然、虚幻,无夜工经功名利禄,还是痛苦灾难,所以还有什么可以悲喜的呢。故欢乐不过必过于欣喜,痛苦可以在内心化解,世事沧桑实属过眼烟云,求得本心清静便是解脱。和悲喜不形于色还不同,不形于色,心里有,他是化了悲与喜。这就直接导向了对社会共认的价值系统的否定,和对苦难现实漠然之的态度。)
自题金山画像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就其政治事业而言,这言发然是自嘲。但对文学家的苏轼来说,例子的盖世功业确实是在屡遭贬逐的逆境中建立的,一个身处逆境仍能作出事来的豁达者。)
东栏梨花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这是他和李白的不同。李白一辈子也不明白这个社会是怎么回事,他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所以通透。)
6、问:词人想归哪儿?
明确:归于心。不同于曹操的天下归心,而是自归于心
师小结:提到东坡为何不躲雨,因为他知道“前方亦雨”,人生就是一场雨,无边无际,无可躲藏。最好的避风港就是自己的心灵了。心灵驿站,心灵家园,心灵归所,这是一种宁静和通达。他从来就没有像陶渊明那样“归隐”,是因为没有必要。他不需要躲避官场,逃离尘嚣,而是廊庙江湖,对于苏轼来说均均是“外部世界”,本无区别。他最后的归宿只能是自己的“内心世界”。所谓的“也无风雨也无晴”和“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就是词人希望获得精神解脱一种象征。所以苏轼的潇洒里面有人生的穿漠和心灵的超脱!
六、温故知新
问:以前读苏轼的东西是不是都是这个感觉?不是。举点例子。(生思考讨论)
师投影:
浣溪沙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春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人生可以再少,青春可以永驻,大可不必为日月变迁,人生衰老而叹息。表现了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江城子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平冈。欲报倾城随太宁,亲射虎,看鼻郞。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身天狼。”
(渴望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
念奴妖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以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郞赤壁。乱石穿穿,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谨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壮志难酬)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美好祝愿,人间情怀)
师小结:“任”也好,“无”也好,有风雨才有归意。
七、个性阅读
1、问:是不是在座的都喜欢苏轼?不是。那请联系本词来说说。
归纳持否定态度的学生的观点:风雨本客观存在,他却视而不见,羽“出无风雨也无晴”,这是一种自我欺骗、自我慰藉。如果命运强加给他的这种风雨是不合理、不公正的,他就应该愤怒,应该抗争,这才是真性情。高兴了你就喊,痛苦了你就哭。这才是人的本性,正常人,俗人。
2、师推荐网上一篇文章,类比一下。
像苏轼这样的好官却最终落了个“贬谪琼崖”的下场,是不正常的,而苏轼最终能够对这一结果接受并心平气和那就更不正常了。在这种不正常的背景下,完美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理念其实只是“随遇而安”的另一种富于欺骗性的表达。在这种不正常的情况下,“旷达”实则是一种无奈,“突围”其实是一种逃跑。在人格的坚硬性上,苏轼不足以和中国历史上那些坚持真理而不怕杀头的人比肩而立!把这种“纯正的窝囊”演变成了一种“虚假的完美”,因而,他就是“罪莫大焉”。
问:你们认为人生之雨来临时,到底是假装没看见,就当不存在,还是主动去躲避或抗争呢?(同学们各抒已见)
师总结:听大家这么说,我突然感觉到人生的复杂和多元了。在人生的穿林打叶声中,你到底选择一种什么样的姿态,是你自己的事,只要对得起人生这一场雨的工分,对得起容纳我们的这个世界就行了。
八、学习评价
1、鉴赏中很重要一条就是评价,用一句话说说他人或他的词。
“苏东坡是一个不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创新的画家,造酒实验家,一个工程师,一个假道学的憎恨者,一位瑜珈术修行者,佛教徒,巨儒政治家,一个皇帝的秘书,酒仙,心肠慈悲的法官,一个政治上的坚持己者,一个月夜的漫步者,一个诗人,一个生性诙谐爱开玩笑的人。”(林语堂《苏东坡传》)
“中国古代最高贵,最亲切,最有魅力的文人”(余秋雨《文明的碎片苏东坡突围》)
“他的全部作品展现了一个可供人们感知、思索和效仿的活生生的真实人生,影响了无数后继者的人生模式的先择和文化性格的自我设计,从而使他与后世的读者,建立了一种异乎寻常的亲切动人的关系。”(王水照复旦教授,唐宋文学权威)
“东坡先生非醉心于音律者,偶而作歌,指出向上一路,新天下耳目,弄笔者始知自振。”王灼云(《碧鸡漫志》)(课本单元标题语)
2、带着我们对风雨的理解、对东坡的理解我们再读一遍。
九、出题训练
点拨:围绕“雨”说了这么多,原文的“雨”既是自然风雨,又是政治风雨、人生风雨,这么说诗中的“风雨”用了什么手法?(隐喻义,双关。这很可能成为考点。)
1、最后来做一件入世之事:给这首词拟几道赏析题。(投影学生出的题目)
“一蓑……”刻画了苏轼什么样的形象?
(重点强调:抓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常常是重点)
“归去……”苏轼要往哪归?结合苏轼生平谈谈苏轼的人生态度。
(点评:聪明,把上课内容变成题了)
“轻”怎么理解?竹杖芒鞋行于泥地真比马轻?“迎”在词中的作用是什么?(重点强调:抓字词来解读,很符合出题常规)
本单元标题语说东坡词“新天下耳目”,怎么理解,请举例说明。
(点评:题目大,可作专题写成随笔了。我干脆也加一个大题:课后练习三。)
2、布置作业,就选其中两小题:
全文悟语:心有东坡词,人生无难题。人生再多的雨,经过东坡的过滤,都变成一片晴空了。苏轼为我们撑起了一把伞,撑起了一片晴朗的天空,愿我们活得像他一样明亮,一样豁达。如果做不到,再多读读他的文字吧。
【教学反思】
学会理性思辨、笑对人生挑战。
篇11:苏轼《定**》语文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学习诗词朗读
二、明晰诗词阅读的思路和技巧
三、提高鉴赏能力,提升审美情趣。
【教学过程】
一、读出东坡的节奏旋律,初步感受词的意境。
1、单个学生朗读,大家自由评议。
点拨:
(1)节拍:不疏不密,不急不缓。如“何妨……平生”,可以读得更从容点,潇洒点,豁达点,读出苏子行吟的味道。
(2)调子:不扬不抑,不温不火,如“也无风雨也无晴”,读出一份淡定和超脱。
(3)重音:抓住能体现作者情绪、情感的词,如“莫听”“何妨”“归去”(学生提出来能言之有理就行)
2、全班诵读,围绕感情处理来进行评议。
点拨:如“竹杖芒鞋轻胜马”里有喜悦和豪迈;“一蓑烟雨任平生”的随意、朴拙里有不经意的豪放,和“大江东去”不同;“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里有对人生阴晴不定、捉摸不定的复杂情绪。
3、录音(或教师)范读,学生体会、跟读、背诵。
说明:以不同方式的朗读来初步感知词意、词境。
二、读出本词的词眼题眼,进一步把握词的内涵与手法。
1、出题训练:要求每个学生给本词拟2-3个问题,并说说出此题的用意、目的,即推敲出题的有效性。
如“词中的‘雨’是什么意思?用了什么手法?在词中起什么作用?
出题用意:因为它是创作本词的缘起,也是本词的一个背景,它和词的主题有着密切的关系,对理解全词起着关键的作用,并且它运用了一定的手法。
参考答案:既是自然风雨,又是政治风雨、人生风雨,用了隐喻和双关。交代了创作本词的缘由,也是本词核心问题的关键:即人该如何对待生命中的“雨”,为“归”的主题伏笔。
2、以组为单位,每组选择1-2道综合性题进行讨论探究。如:
l 词中哪句话最能代表苏轼形象以及苏轼的人生态度?
l“归去”,你认为苏轼要往哪归?结合苏轼生平及苏轼其他作品谈谈你对苏轼精神世界的理解。
l“一蓑烟雨任平生”刻画了苏轼什么样的形象?给了你什么样的人生启迪?
提示:学生选择开放性的大题进行分组讨论,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总结发言。教师点拨与点评,把握词的基本方向和内容要点。
3、小组内交换出题,每人选择2题书面作答。如:
l“也无风雨也无晴”中的“雨”和“晴”如何理解?
l“轻”在词中是什么意思?由此可见词人着竹杖芒鞋行于泥地时的心态是如何的?
l“迎”在词中起什么作用?
……
说明:引导学生寻找出题点,学会结合文本具体内容品味关键字词句,由具体到抽象地赏析全诗。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并提高解题能力。
三、读出自己的评价,加深对词及词人的独特理解
1、请学生用一句话评点这首词。
角度自选,语言简洁。
2、说说你心目中的苏轼。
鼓励个性,各抒己见,可用不同的语言方式。
3、推荐他人的评价片段,以扩展学生的见识和思维。
l“苏东坡是一个不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创新的画家,造酒实验家,一个工程师,一个假道学的憎恨者,一位瑜珈术修行者,佛教徒,巨儒政治家,一个皇帝的秘书,酒仙,心肠慈悲的法官,一个政治上的坚持己见者,一个月夜的漫步者,一个诗人,一个生性诙谐爱开玩笑的人。(林语堂《苏东坡传》)
l“中国古代最高贵,最亲切,最有魅力的文人”(余秋雨《文明的碎片•苏东坡突围》)
l“遭受磨难最多最深重的文人。开辟了一个波澜壮阔的人生境界,其中有苦难,叹息,笑噱,但更多的是一种佛陀拈花似的微笑,一种由高贵品性和苦难人生历程锻铸的宁静和澄明,一种凡人难以步趋的潇洒和从容,一种在苦难中体证生命价值的深沉,一种饱经忧患对人生与社会保持热情的豪迈与豁达,充盈着生命的力度和艺术的帅气,千姿百态,光彩照人。(陈友康)
l “自乐府以来,东坡为第一”。(元好问)
l“人生采取一种达观的态度,代表人物是苏轼,他把人生视为长久的延续,视为冷静的挑战过程。像这样从容不迫的人生观,也许只有博大的人格如苏轼者,才能水到渠成,化为巨流。”(吉川幸次郎《宋诗概说》)
l“在烟中腾云过了,在雨中行走过了,生命的事情一经过了,却是枉然。然而苏轼的一生并不‘枉然’,千百年来,苏轼的诗词文章乃到他笑对苍茫的人生态度,对后世文人有着莫大的影响,而苏轼更以其多姿的艺术形象和深刻的人文精神永远占据着中国文学史辉煌的一页。”(林清玄)
l“苏轼的意义和价值,并不仅仅在于他文学艺术领域的卓越成就,他的全部作品展现了一个可供人们感知、思索和效仿的活生生的真实人生,影响了无数后继者的人生模式的选择和文化性格的自我设计,从而使他与后世的读者,建立了一种异乎寻常的亲切动人的关系。”(王水照及其弟子所作传记)
l“东坡先生非醉心于音律者,偶而作歌,指出向上一路,新天下耳目,弄笔者始知自振。”王灼云(《碧鸡漫志》)
说明:1、2两个小环节,请尽量多的学生发言,教师做总结、概括以及方向性上的导引;3引导学生不但看评价内容,也看评价方式,评价语言,以加强积累与理解。
四、读出语言的涵蕴与灵动,学习化用。
1、请学生化用本首词,写一句标题式的话,并与我们的人生观照。将学生的化用句子用投影方式部分展示出来,稍作评点。
2、教师提供自己的化用例句。如:
l 在人生的穿林打叶声中吟啸且徐行吧
l 化千般风雨为万般晴明
l 我有竹杖芒鞋,何惧风霜雨雪
l 莫听风雨,我且徐行
l 空漠人生无雨晴
l 若无雨晴,我们将如何书写人生跌宕的剧情?
l 一蓑烟雨几许人生
……
说明:在化用练习中进一步感受词的美,以及词中蕴涵的人生况味,并在这样的练习中提高自己语言运用的能力。
结语:我们化用的不但是句子,也是东坡的人生智慧。愿我们人生的风风雨雨中,有东坡这样的大家相伴,以使我们的精神不苍白,灵魂不枯竭。
作者|卷子
公众号|卷子路上
篇12:定** 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选修)
授课人:茹清平
授课班级:高二(5)班
授课地点:六楼多功能会议厅
实录整理:李锦霞、李蕊
教学过程:
上课铃响,师生相互问好。
第一个环节:课前演讲,了解作者
茹老师(以下简称“师”):按平常的要求,请抽到签的同学上台演讲。
(课件展示:课前演讲:题目: 的苏轼。要求:自选一个角度介绍你所了解的苏轼,1分钟左右。)
生1:我所说的是“多才多艺的苏轼”。苏轼,他的身影几乎出现在百姓生活的各个方面。他,琴棋书画,堪称一绝,诗词歌赋,令全天下的人称赞不已。还记得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千古绝唱吗?还记得那色香味俱全的东坡肉吗?还记得他那独创一家的书法吗?还记得他那风格别致的画吗?我可以说,苏轼是一个不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创新的画家,一个造酒实验家、美食家,一位瑜伽修行者。这就是博学多识的苏轼,这就是多才多艺的苏轼。(蔡兰芳)
生2:我说的是“豪放洒脱的苏轼”。几经诽谤陷害,苏轼终于掉入了“乌台诗案”的泥淖,一个被宋神宗称赞为“才与李白同,德比李白厚”的千古大家,在遭受小人泼来的污水,遭受贬谪后忘却了所有的失意。在黄州,种地酿酒。“夜饮东坡醒复醉”。他在黄州“倚杖听江声”,他在黄州写出“大江东去”。他总是那么淡定从容,总是将所有的失意抛在脑后,铭记着世间之美,不然,何来“清翥东坡肉”?何来“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从苏轼到宋东坡,东坡居士的名号凝聚了他达观的态度和超然的内心。我们崇拜东坡,不仅仅在于他绝妙的诗词书画,更在于他对待人生积极的态度。我们要学习他那种隐忍乐观,那种豪放洒脱,那种幽默诙谐和勇敢顽强。学习苏轼,了解苏轼,我们会体会到一种人格的力量和生命的硬度。
生3:我说的是“历经坎坷的苏轼”。苏轼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然而就是这样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其人生经历却充满坎坷,饱尝艰辛。早在青少年时代,聪慧好学的苏轼就有报国安民之雄心。二十一岁参加科举考试深受文坛领袖欧阳修的赏识,然而就在此时,因母丧守孝两年。此后十年,他又先后遭受丧妻、丧父之痛。后因反对新法,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旧党上台,他又主张保留新法兼用所长,引起旧党不满,只好要求外任。他连连遭受打击,被一贬再贬。他的一生可谓坎坷,虽然在地方官任上有所作为,但远远没有实现他富国强兵的抱负。可以说,苏轼的后半生一直处于新党和旧党之争的夹缝中,几起几落,饱经忧患,令人嗟叹!
生4:我说的是“黄州与苏轼”。一千八百年前,周瑜在此大破曹军80万,成就了一代英明,成为历史上有名的儒将与少将。而一千年前,苏轼也来到此地,他是被贬官的,但被贬得却不是他的心,他在这里有了更广阔的空间和豪迈的胸怀。苏轼来到这里才成为那个真正为我们熟悉的苏东坡,他真正获得了精神上的解放。在这里他的妻子去世了,他曾自撰一联“不死不生不垢不灭不尽,如梦如露如幻如电如影”,意思是一切的一切,都将消殆无踪,一切的一切,都是虚无缥缈,我就是这么一个人,从此以后的苏轼,旷达、开放、豪迈、洒脱,成为人人敬仰的文坛宗师。黄州与苏轼成为了不解之缘,苏轼因黄州而成就了更伟大的事业,黄州也因苏轼而更加光焰万丈。
(此开头既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让学生从不同侧面了解苏轼,比之于单个学生介绍苏轼,同题求异,可谓是加深学生积淀的好方法)
师:请桑一丹同学即兴点评一下。
桑一丹:我觉得他们都讲的十分动情,语言也很优美,每个人都概括了苏轼生活的一个方面,十分优秀,但要注意演讲时要注意停顿。
师:几位同学从不同的角度解读苏轼,说得真好。老师也为大家提供一组材料。
课件展示下面内容--
方方《喜欢苏东坡》:“假如将苏东坡连根须带枝蔓地拔起,我相信,整部中国文化史将因之而失重。” 苏轼《答李端叔书》:“得罪以来,深自闭塞。扁舟草屦,放浪山水间,与樵渔杂处,平生亲友,无一字见及,有书与之亦不答。”
林语堂《苏东坡传》:“他的一生是载歌载舞,深得其乐的。”
师:这三段话恰好是对同学们演讲的一个印证。苏轼是旷世奇才,一生那样坎坷,可是他却活得那样潇洒,为什么?今天,我们就通过《定**》来走近这位诗人,了解这位诗人。
第二个环节:诵读课文,积累感悟
师:首先请同学们自由地朗读这首词,读两遍。
生:(生读课文,声音洪亮。)
师:(学生读完课文后)学习诗歌,三分鉴赏七分诵。读出了感情,那一首词就理解了七分。读的时候我们要读准字音,还要注意诗词的节奏,比如第一句,哪一位同学来读一读?(十多位同学举手,老师示意一学生读)
生:(读)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师:这位同学的断句正确吗?
生:我觉得“何妨吟啸且徐行”“且”这里不能断开,因为它是个虚词。
师:你的评点不错。我们读最后一句,也要注意节奏,应该这样读:“一蓑烟雨/任平生”。除了把握节奏以外还要注意诗词的重音,本词需要重读的有“莫听、何妨、谁怕、任、却、归去”。下面再齐读一遍。
生:(齐读,声音洪亮,有气势。)
师:哪位同学为大家读一遍《定**》?(十余名同学举手,老师示意一学生读。)
生:(一男同学起立,大声读完全词。)
师:读得不错。不过,“归去”还需重读。让我们一起听听诵读录音。(课件放范读)
师:听了专家的示范朗读,我们师生一起合作,把这首词再读一遍。有两个地方稍稍强调一下,上阕我读到“竹杖芒鞋轻胜马”后,请男同学齐读“谁怕”,全班同学再一起读一遍“谁怕”,然后再接着往下读,下阕“归去”的处理相同。
师生诵读课文,效果很好。
师:读了这么多遍,又听了一遍范读,我们一起来背一遍好不好?
生:好。(师生齐背)
(老师善于导,生随师读,起示范作用不言自明,“诵读”能力的提升落在了实处)
第三个环节:整体把握,初步鉴赏
师:鉴赏一首词,首先要整体感知。如果把全词浓缩为一个字或一个词(词组),你会想到哪个字?为什么?词中的主人公给你的印象是什么?请你用一个词概括。
(学生思考片刻。)
师:请将自己的思考结果与本学习小组的同学交流一下,每组派一名同学将本组的观点写在黑板上。
(八个学生上黑板写词:任、任平生、归去、归、谁怕……泰然自若、旷达、豁达、洒脱、潇洒……)
师:我看了一下,同学们写的词或词语大致可以分为三类。写“归去”的同学说说为什么选这个词。
生:因为苏轼被贬黄州之后又归隐之心。
师:请写“谁怕”的同学讲讲。
生:“谁怕”是一个反问句,苏东坡应该是反问那些陷害他的人,表明自己不在乎风雨,心胸很豁达。
师:这两位同学的观点都很独到,其实这样的词语有很多,比如还有“轻”“归”。“任平生”、“谁怕”是外在的表现,“轻”“归”是内在的表现,“任平生”、“谁怕”的结果就是“轻”“归”,我无所畏惧,看破风雨,因而视重若轻;我归向我的心灵,归向我内在的家园,不管外面风吹浪打,我都能够挺得住。
师:词中的主人公是很独特的一个形象,别人都躲雨了,他仍然能够冒雨前行,从黑板上的板书看,大家都能够想到泰然自若、旷达、豁达、洒脱、潇洒。看来整体上大家对这首词都有了感悟。
师:我们解读一首诗,要学会抓其中的关键词语进行深入分析,请同学们看屏幕上的思考题。
屏幕展示下列内容--
1、作者为什么说“竹杖芒鞋”比“马”轻?这里的“竹杖芒鞋”和“马”有什么深刻含义?
2、“一蓑烟雨任平生”中的“烟雨”是否只指自然界的风雨?
3、“也无风雨也无晴”中的“风雨”和“晴”的深层含义是什么?这句诗写出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感悟?
4、你最喜欢那个词或哪个句子,谈谈喜欢的理由。
5、选取文中的一种表达技巧,简要赏析。
(全场安静,学生思考五分钟)
(此处思考题的设计,围绕着学习重点层层深入,可见教者匠心)
师:经过思考,一些同学有了自己的观点了。现在,大家互相交流一下。时间是2分钟。
(同学先独立思考,然后分组交流。两分钟后,同学发言)
生8:“竹杖、芒鞋”代指隐居、闲适的生活,是苏轼向往的,“马”隐喻官场生活,“轻胜马”表明苏轼向往一种隐居闲适的生活,厌恶官场的险恶的争斗。
师:有没有新的见解和补充?
生:我不太同意高磊的看法,说“竹杖芒鞋”是苏轼喜欢的生活不太妥当,因为苏轼经历了“乌台诗案”之后,他是带着一身的怨气和无奈来到黄州,所以苏轼并不喜欢这种生活,而是无奈之举,在无奈中寻找一种寄托,在寄托中发泄自己、升华自己,所以才会有这样的感慨。
师:还有没有其他的意见?
生:我觉得“轻”是在说他的内心,当他在官场上的时候,每天都是担惊受怕,心情是非常沉重的,担心得罪哪个人,“竹杖芒鞋”就是他被贬谪之后,起码心理上是非常放松的。
师:能够从精神的领域来解读苏轼,角度不错。
师:下面哪个同学来说说第二个问题?“一蓑烟雨任平生”中的“烟雨”是否仅指自然界的风雨?
生:不仅指自然界的风雨,也指作者仕途中的坎坷和生活中遇到的磨难和困难。表现了作者乐观自信、飘逸豁达的态度,也体现出不为现实所束缚的心境。
生(张带):关于“任”字,我的理解是,苏轼心中有自己的一杆秤,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因外物的表现而改变自己内心的态度和世界观。
师:刚才张带同学的发言让我想起了一副对联,“宠辱不惊,笑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任”就有这样一种境界在里面。好,哪位同学谈谈第三个问题。
生:我觉得“风雨”和“晴”是两个对立面,“风雨”表明苏轼在他的人生中遇到了很多坎坷和不顺,但人生中毕竟还有快乐的事,所以“晴”代表快乐,这两个词说明了苏轼的人生是大起大落的,这句写出了诗人的豁达的心境,他看清了他的人生需要平淡,他需要在平淡中才能找到自己。
生:我认为“风雨”和“晴”不一定就是实指,苏轼在经历了“乌台诗案”,被贬谪到黄州之后,他的心灵受到很大的震撼,而且也受到了升华,从此以后看事情也非常的达观,他开始对这些风雨已经不在乎了,淡泊功名,所以即使是困境可能在他眼中也是晴天,所以不一定是现实中的晴天。
师:补充的很好(老师评点略)。下面每组选派一名代表把你们认为这首词采用的表达技巧写到黑板上。其他同学继续谈,看还有哪些词句是你想要赏析的?
(各组代表到黑板上板书,内容有:以小见大、直抒胸臆、融情于景、比喻、双关……)(其他同学交流自己的赏析意见)
生:我们想赏析的是“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谁怕”表明苏轼不畏强权,不向命运低头的气势,“一蓑烟雨任平生”表明苏轼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保持自己本心的心境。
生:我赏析的是最后一句。我觉得“晴”字是不是有谐音在里面,如果把风雨理解成感情的“情”那么是不是表明苏轼认为虽然我经历了风雨,但我心里没有起伏,没有沮丧。我觉得苏轼在这个时期是有这个心境的,所以我很喜欢这句话。
师: 这里把“晴”理解为双关,尽管老师不太赞同这种观点,但我觉得能这样去思考问题,这就是诗歌鉴赏中的“猜读”,或许你的观点会有人赞同,只是我并不这么想,但我的并不一定就是准确的。
生:我喜欢的是“山头斜照却相迎。”苏轼被一贬再贬,但他看到的是“斜阳”而不是“残阳”,如果看到“残阳”就表明他的心境已经是很悲了。“却相迎”,前面他已经淋雨感觉到冷,但现在他却觉得是太阳在迎接他,说明他心态的一种转变,由冷到暖,表明他的豁达。
师:这是非常独到的见解。不是“斜阳”而是“斜照”,作者虽然经历那么多的挫折却仍然这么的乐观,解读的还是非常有道理的。关于诗句的解读就到这里,下面看同学写的表现手法。
师:(看黑板)有的小组认为这首词是“直抒胸臆”,有的小组认为这首词是“曲笔写胸臆”。这是两种不同的意见啊,请再考虑一下,你同意哪一种一见?(学生思考片刻,部分同学小声交流)
生:曲笔写胸臆。
师:对,此人并没有直接表达胸臆,而是借自然界的风雨来写人生的风雨,借自然现象来表达心意,所以是曲笔。
师:看看其他同学写的。有以小见大、直抒胸臆、融情于景、比喻、双关。看来大家对本文的表达技巧把握得还比较准确。我们就不一一细谈了。
第四个环节:深入探究,拓展升华
师:下面我们来探讨几个比较有难度的问题。
屏幕展示下列内容--
1、 苏轼这种豁达胸襟的思想根源是什么?
2、 请结合你学过的词,谈谈东坡词是如何“新天下耳目”的。
3、 苏轼旷达的人生态度给你什么启示?
(学生思考)
师:哪位同学谈谈第一个问题?
生:苏轼是一个佛道释三家都有所长的人物,他的豁达的胸襟受到了儒家思想的影响,儒家提倡入世,百般曲折人为世用。再多的挫折又何惧,再多的磨难我都能容纳。
师:评点(略)
生:我觉得他思想的根源是缘于他的人生经历。他人生的大起大落,官场的黑暗对他的冲击很大,但这反而使他什么都看开了。
师: (评点略)把自己的人生际遇和思想结合起来,才有这样一个旷达的苏轼。
师:谁谈谈第二个问题?
生:我以《念奴娇赤壁怀古》为例。苏轼在开篇写道,“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可见,他的词同以前的词相比是豪放的,他的想象力是很丰富的。
(没有学生继续发言)
师:这个问题可能有些难度,我给大家谈一谈。
屏幕上展示以下内容--
比较点 传统写法 东坡词
音律上 协律 偶有不协
语言上 白描为主 重典实(学问语)
表现方式 假拟 直抒
题材境界 泛意(普遍情感) 狭小 殊意(个人所有体验) 阔大
作词目的 娱乐 自抒情志
风格上 婉约 多样化(豪放)
评论家点评 伶工(士大夫、市民)之词 文人之词
(老师结合屏幕展示的内容,简单评点)
师:下面来谈一谈学了这篇文章你得到怎样的启示?谁先谈?(六七位同学举手,老师示意一名同学发言。)
生:不管以后遇到多大的困难,处境又多落魄,也要有一种豁达的心胸,以乐观向上的态度去看待困难,藐视困难。
生:遇到困难,我们要学会换一种角度、换一种心境来考虑问题。
师:同学们能有这样的感悟老师非常高兴。人生的旅途不可能一帆风顺,大家可能遇到许多困难,当你遇到这些困难时,你想想苏东坡。苏轼是很多文人的精神之父,他给身处逆境中的文人以精神的力量。我希望在我们的人生旅途中,有苏东坡与你们相伴。
师:最后以一句话结束:心有东坡词,人生无难题。 人生再多的雨,经过东坡的过滤,都变成一片晴空了。苏轼为我们撑起了一把伞,撑出了一片晴朗的天空,愿我们活得像他一样明亮,一样豁达。
让我们以《啸赋》中的一句话共勉吧:心涤荡而无累,志离俗而飘然。
师:学了这首词后,老师布置一道作业: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在网上搜集资料,自选角度,对苏轼的词进行专题研究,写一份研究性学习报告。
师:下课。
徐宪军
[定** 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选修)]
篇13:定**(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定**(人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诵并背诵这首词。
2.了解苏轼的生平事迹及本词的写作背景,能够用“知人论世”的方法赏析这首词。
3.学习作者借生活中的一件小事来抒发人生哲理的方法,领悟苏轼面对困境豁达、乐观的精神。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1.由怎样面对“挫折”话题说起,引出作者苏轼和课题《定**》。
2.板书课题及作者。
二:整体感知:
1. 学生集体朗读《定**》。
2. 引导学生谈谈朗读后的感受,初步把握诗歌的内容和情感。
三:讲解词的内容
1. 讲解小序。
①教师翻译小序。
②引导学生分析小序的作用。
2. 学习词的'主体部分:
① 指导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 鉴赏诗歌“翻译为先”的原则)
②引导学生思考本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
(鉴赏诗歌“立足文本”的原则)
3.教师提出 “知人论世”的方法,引导学生利用这种方法分析本词。
①教师简单介绍苏轼的生平及本文的创作背景。
②指导学生结合苏轼的生平谈谈自己对本词的看法。
明确:写眼前景,说心中事;因自然现象,谈人生哲理。
③教师质疑:为什么苏轼会有这样的心胸。引导学生更深入理解“知人论世”的方法。
4. 写作特色:
①以小见大
②一语双关
5.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6. 教师总结
词人一方面写自己遭遇自然之风雨,也暗含自己所遭遇的政治风雨。借对自然风雨的坦然面对抒发对政治风雨的泰然处之之情。
7.给学生时间,尝试背诵这首词。
8.集体背诵《定**》。
四:巩固拓展
1.讨“面对挫折”。论如何
2.展示苏轼贬谪黄州时期所作《浣溪沙》,体会词人的情感。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这首词也是贬谪黄州时期创作的,谈谈词人抒发怎样的情感。
五:课堂总结
鼓励学生学习苏轼这种在困境中旷达的态度。
六:作业设计:
1. 背诵并默写《定**》。
2. 寻找一首和《定**》创作于同一时期的词,鉴赏两首词在表达思想情感方面有什么异同。
篇14:定**教学反思
人生是一堂课的功夫,它让你经历着,感受着,痛苦着,收获着;人生也是一场雨的功夫,淋漓的考验,总会让你走向成熟,回首曾经的迷蒙,总会让你有所悟,那么就将《定**》这节公开课的反思写下来,因为我知道自己的教育旅程走过深深浅浅歪歪扭扭的脚印,那么这节课会是其中坚实的那一步。
元气淋漓而又富有生机的人总是让人难以理解的,像东坡这样的高士,林语堂说他是人世间不可无一又难能有二的,其实林先生说出了民众的心声,东坡是那样令万人倾倒却又无法企及,能让他在宦海浮沉中如清风般度过一生的是在他混合的人生观中脱颖的旷达情怀。而《定**》又集中的体现了他这个人物形象。那么让学生认识他的旷达情怀就是重点了。
在这节课上介绍苏轼,时间又及其有限,所以我把这一环节放在了讲《念奴娇》之前,结合苏轼作品(有些是初中学习过的),认识那个时代那个伟大而又丰富的人。如果他不是生在北宋,那个有大场景大风云的既出英雄又扼杀英雄的大时代,就不可能有现在我们心中的苏轼,他渴望仕途有作为,又一生在政治旋涡中浮沉,可用他自嘲诗概括:身似已灰之木,心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事业,黄州、惠州、儋州。他总说“万事到头都是梦”,“人生如梦”,可是他始终以出仕的心态做着入仕的事业,即使在无路可走的情况下也能绝处逢生,别在洞天,让学生认识到人生再多的风雨经东坡的过滤也都变晴空了。
第二步是结合《定**》文本,鉴赏抒情主人公的人物形象,让学生在品味涵咏语言时认识理解苏轼的旷达情怀,而本词情景交融的方面就必须淡化,因为本词是借遇风雨的小事衬托人物的胸襟。所以问题引领就设置了“苏轼是如何对待风雨的?”这个问题。既放手让学生找自己体会深的句子,又紧扣苏轼对待风雨的态度,也就是在理解他的旷达胸怀,而这环节又落实了高考“炼字”知识目标。
毕竟这是一堂课的功夫,毕竟宋朝离我们太远,毕竟仕途坎坷学生还没有经历过,旷达又是我们人生的必修课,我想有一个课题将贯穿教育始终,那就是如何教会学生笑对风雨,这也是我一直不放弃的目标,那么就让这节课,让苏轼,让《定**》成为一个起点。
以上都是关于这节课想说的话,不知算不算反思,我想,只要一节课让你有所想,有所感悟,那就是收获。
在开这堂课之前,我做了很充足的准备,收集大量的关于苏轼的材料,执教苏轼《定**》,让我感慨良多。课程是完整地上下来了,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却暴露出了很多的不足,我才发现其实自己还存在着不少应该继续完善的地方,有很多需要学习的理论知识。下面,结合各位老师的点评作教学反思。
首先,在阅读朗诵部分,自己的朗诵缺少气势,比如在读到“业务风雨也无晴”的时候可以任由感情宣泄,但自己在朗读这一部分的时候缺乏力度,这也造成了对学生的朗读指导出现很大的问题,在朗诵和知道朗诵部分是今后自己要努力的方向。
其次,最初的设计总是带有明显的理想主义色彩。因为是借班上课,面对的是完全陌生的学生,所以“备学生”总是难以到位的,只好在“备教材”方面尽量做到位。作为新教师我发现临场的把握能力不强,在讲到苏轼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的时候提问同学:“归去哪里?”学生的回答在答案之外的时候,很难去引导他们回归到正确的思路来。课堂更需要的是老师能够随机应变,抓住学生回答的契机来驾驭课堂,但能做到这点的前提条件就是要充分的准备。
最后:课堂提问评价的语言太过随意,不够凝练。作为一个老师,要做到明确清晰地表达你的问题和合理地做出对学生的评价,所以教师有“教师”的语言。我在讲课的过程中提问和评价都有些随意,与学生没有距离感。这是我的毛病,在以后讲课的过程中要逐步改正。 课上完了之后,我进行了深刻的教学反思,写下了上面的文字,也给自己留下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虽然以后的课堂还是不会很完美,最起码这些问题或相类似的问题会尽可能的避免,从而成为我一生的财富。
篇15:《定**》教学反思
从确定要开课的时间到正式上课,只有一个星期,比我预设的日期提前了一个多月。加上刚好开课前两天是月考,我在这个星期里要上新课赶进度,要做梳理赴考试,还要试讲公开课,压力倍增。幸亏有姚佩琅老师的细心指导和备课组同事们的积极配合,我的课从起初的以指导朗诵为主到最后的以读带学,从起初的平均用力到最后的层次分明,实现了质的飞跃。
对一节课来说,合适的切入口是成功的基石。切入口没有绝对的好或者不好,主要看适合不适合学生,适合不适合课文。
我这节课的切入口是介绍苏轼一生的三个特点:
一,仕途坎坷;
二,心态豁达;
三,才华横溢。
这部分是我的教案中改动最小的地方,在几次试讲中也都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第一,从词作本身的特点去考虑。
学生从上学期学唐宋散文到本学期学习唐诗宋词,每篇课文在讲到“作者介绍”部分时,学生虽较有兴趣,但从柳宗元韩愈到李白杜甫,几乎都是仕途坎坷怀才不遇。苏轼的仕途命运虽然也是坎坷,但进入课文前不介绍,学生已经忘得差不多;介绍了,要怎么为词作中作者面对人生第一次重大打击却能泰然处之潇洒豪放造势,这是一个不大不小的挑战。在研读了苏轼的相关传记、评论等资料后,我发现,苏轼很多时期的作品其实学生在以前都学过,只是不一定能把它们按照苏轼的年历进行串联而已。所以,我选了一些较有代表性的苏轼作品作为他在宦海沉浮中的心态的写照,有了这样的感性认识,学生在探究苏轼遇到风雨时还能“吟啸且徐行”等情感态度时自然可以感受他对困难挫折无所畏惧的态度。
第二,从学生的心理规律上考虑。
刚刚结束月考,还没有时间给他们调节就上公开课,对于面上中学的面上班的学生来说,确实有点勉为其难。以年龄跨度之大(22岁考中进士到62岁还被贬儋州)渲染苏轼的仕途之坎坷,以耳熟能详之诗(《饮湖上初晴后雨》、《江城子·密州出猎》、《念奴娇·赤壁怀古》、《食荔枝二首(之二)》都是学生以前学过的)突出苏轼态度之潇洒,以诗、词、散文、书法、绘画的造诣表现苏轼才华之出众,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在这不知不觉中被激发出来,很快就进入学习状态。
教学的中间环节是改动较大的。
一开始,因为学生已经学了一个多月的诗歌,对诗歌的字面理解能力有所提高,基本能通过课本注释和辅导书进行疏通。加上《定**》本身相对比较容易理解,我就设计教学环节大致为:一读明大意,二读学朗诵,三读享启发。结果一试讲,发现第二个环节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的情感态度花费的时间就已经很多,结果指导学生掌握朗诵的一些技巧的目的也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进行到第三个环节更是强弩之末,课堂气氛活跃不起来。
在姚老师的指导下,结合备课组同事们的建议和学生的实际水平,我在“让学生扎实地掌握这首词”,“真切地从作者身上学习他的优秀品质”,“从这首词拓展到豪放派词的特点概括”这几个方面下功夫,虽然比较平实,但在提问学生作者的情感态度时学生能较好地表述出来、在提问“启发”时学生能根据文本联系实际回答、特别是在课堂结束前有几个学生能像以前的课堂一样在下面轻轻地说“我会背了,老师!”尽管没有机会让他们展示,但我还是很欣喜,课堂是落到实处了。
而一堂课的结尾,如果能诗意一点,又能呼应开头,还能把《定**》的词眼“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在学生的心目中留下最深刻的印象,那当然是最理想的效果。但要呼应开头又不是重复开头,是需要花费比较多的心思的。我倒是最先设计的时候就选中了那几句脍炙人口的名句,所以这部分也是在几次试讲中改动最小的,也许正是如此,在正式上课时到了这个环节可以说是最为顺畅自然的。
当然,正如姚老师所说,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如果我一开始就把教案确定修改好再进行试讲,相信正式上课时会自信很多。也由于应变能力仍需加强,在开头话筒音量不稳定时,我的表述显得投入不够,激情也不足。到中间开始要进入状态时,又突然发生电脑重启的情况,虽然后来同事说我表现得很镇定,但我当是还是忘了一些精彩的串词了。还有,因为给学生讨论的时间比预计的长了一点,导致最后没有机会让学生展示以读带学的效果——当堂背诵,确实是很可惜。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在工作室各位老师的指导帮助下,我会抓紧每一个磨练的机会,多听好课,多学理论,多向前辈请教,多和同辈讨论,争取在学习中不断完善自己,取得更好的进步!
篇16:《定**》教学反思
苏轼的《定**》向人们展示的是自己面对人生逆境时的那种旷达自如的胸怀,这一富有哲理意味的宋词,如果只让学生停留在对文本的翻译上,那么领会哲理思想的目标就难以实现,于是我对这堂课进行了以下的设计:
首先“看”,开场以视频吸引学生,结合原先对苏轼的人物了解,我又向学生补充了作者的生平介绍和创作背景,看得出来,这样的感官刺激能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其次“读”,运用录音范读,带领学生走进文本,了解文本、熟知文本。在一遍遍的朗读中,学生们找到了重要词语,读出了内容,更读出了内涵。再次“品”,抓住关键词语“莫听”、“谁怕”、“何妨”、“任平生”,帮助学生在理解词义的基础上领会这些词语的深层含义,从而使学生逐步领悟到作者面对人生风雨时的那份豁达心态与不凡气度。
总之一堂课下来,从学生们的眼神中,我感觉到他们是有所得的,我想:这主要得益于自己对这堂课准备得较充分,也或许是因为多媒体的运用一下子给他们带来了新鲜感的缘故吧!课虽上完了,但教学的延伸与拓展还有待于我的进一步思考:如何帮助这些成长中的学生们正确看待挫折、怎样战胜困难,这才是我们教育的最终目的!
每次上课都在想,应该怎样上才让学生真正的有所收获,不论是文学上的还是能够结合他们的考试,但往往总是准备了一大堆,想了很多却感觉无从下手,所以只有去听课,去请教各位有经验而又优秀的老师。然后再根据自己的想法,设计教学内容,但上的时候有感觉和自己想的不太一样,想想,想的总不是现实,课堂更需要的是老师能够随机应变,抓住学生回答的契机来驾驭课堂,但能做到这点的前提条件就是要充分的准备。
但即使认为自己准备很充分了,还是一样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有些问题是自己感觉不到的,所以,汇报课就成了让自己更好的成长进步的舞台。各位老师听课的评价,对我这个缺乏经验的初涉者是一种馈赠,句句充满鼓励和真诚的话语暖到了我的心底。问题和优点都明显显的呈现,我也顿感明朗。知不足而进,才是真正的报答。
篇17:《定**》教学反思
挫折是人生路上的必修课,这门课成绩的`高低决定人生幸福和人格是否完美。作为一个语文教师,怎样能利用课堂教学引导学生正确对待人生道路上出现的挫折?正好苏轼的《定**》是一个很好的契机。
对这首词,我定的教学目标是:
1、反复诵读,抓住重要意象及关键词语,分析思想内涵。
2、通过了解苏轼的人生经历及一些诗歌,全面了解苏轼。
3、了解苏轼的乐观旷达的人生观,树立正确的人生取向。
教学重点是抓住重要意象及关键词语,分析思想内涵。教学难点:了解苏轼的人生观,树立正确的人生取向。在设计难点突破时,我考虑到先要对苏轼有一个到位的了解,给学生提供了一些关于苏轼的生平,接下来给学生展示一些苏轼的其他诗词,我的目的是通过这种群文式阅读的探索,让学生从苏轼的诗词中,揣摩品味苏轼的乐观旷达的人生观,从而引导学生建立自己正确的人生取向。
开课了,开始的时候很顺利,诵读、理解重点词语、把握诗人情感。然而到了拓展阅读这一环节,有些冷场。这时我只好引导学生分析意象来理解词句,进而去理解苏轼的精神世界。
这节课下来,我总是觉得自己上这节课时,还是准备不充分。作为教师,上课之前要备课。备什么?不仅要备教材,还要备学生。我还是在备学生这一块没有做到位。我带的学生是农村高中理科班的学生,他们的语文素养、学习状况参差不齐,而且每个学生的思想、心态、情绪都可能对学生造成影响,这些都是上课前要考虑到的。还有想让学生对苏轼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并不是分析一两首诗词就可以做到的,还要帮助学生在课下多做准备,
作为一名教师,不能脱离学生把一篇课文就只当一篇课文去讲,一定要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当好学生的引路人,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呈现学生精彩纷呈的思想碰撞。
篇18:《定**》教学反思
人生是一堂课的功夫,它让你经历着,感受着,痛苦着,收获着;人生也是一场雨的功夫,淋漓的考验,总会让你走向成熟,回首曾经的迷蒙,总会让你有所悟,那么就将《定**》这节公开课的反思写下来,因为我知道自己的教育旅程走过深深浅浅歪歪扭扭的脚印,那么这节课会是其中坚实的那一步。
元气淋漓而又富有生机的人总是让人难以理解的,像东坡这样的高士,林语堂说他是人世间不可无一又难能有二的,其实林先生说出了民众的心声,东坡是那样令万人倾倒却又无法企及,能让他在宦海浮沉中如清风般度过一生的是在他混合的人生观中脱颖的旷达情怀。而《定**》又集中的体现了他这个人物形象。那么让学生认识他的旷达情怀就是重点了。
在这节课上介绍苏轼,时间又及其有限,所以我把这一环节放在了讲《念奴娇》之前,结合苏轼作品(有些是初中学习过的),认识那个时代那个伟大而又丰富的人。如果他不是生在北宋,那个有大场景大风云的既出英雄又扼杀英雄的大时代,就不可能有现在我们心中的苏轼,他渴望仕途有作为,又一生在政治旋涡中浮沉,可用他自嘲诗概括:身似已灰之木,心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事业,黄州、惠州、儋州。他总说“万事到头都是梦“,“人生如梦“,可是他始终以出仕的心态做着入仕的事业,即使在无路可走的情况下也能绝处逢生,别在洞天,让学生认识到人生再多的风雨经东坡的过滤也都变晴空了。
第二步是结合《定**》文本,鉴赏抒情主人公的人物形象,让学生在品味涵咏语言时认识理解苏轼的旷达情怀,而本词情景交融的方面就必须淡化,因为本词是借遇风雨的小事衬托人物的胸襟。所以问题引领就设置了“苏轼是如何对待风雨的?“这个问题。既放手让学生找自己体会深的句子,又紧扣苏轼对待风雨的态度,也就是在理解他的旷达胸怀,而这环节又落实了>高考“炼字“知识目标。
第三就是语文诗词鉴赏要有支撑点,本课就是“风雨“的象征意义,而比较鉴别应该更明显,通过与其它诗词中的风雨比较,看出本词中的风雨指的不仅是自然风雨,更是政治风雨,人生风雨。
毕竟这是一堂课的功夫,毕竟宋朝离我们太远,毕竟仕途坎坷学生还没有经历过,旷达又是我们人生的必修课,我想有一个课题将贯穿教育始终,那就是如何教会学生笑对风雨,这也是我一直不放弃的目标,那么就让这节课,让苏轼,让《定**》成为一个起点。
以上都是关于这节课想说的话,不知算不算反思,我想,只要一节课让你有所想,有所感悟,那就是收获。
★ 集体备课制度
★ 小学集体备课制度
★ 定**的教学设计
【《定**》教学设计(共18篇)】相关文章:
英语教研组集体备课计划2022-07-10
数学集体备课计划2022-07-19
高二物理备课组个人总结2022-06-03
温州中学教务处工作计划2022-10-21
定**教案2022-08-11
小学语文老师集体备课计划2022-08-04
小学音乐兴趣小组活动计划2022-12-10
小学美术教研组集体备课计划2023-12-13
新学期小学教师集体备课计划2023-09-30
初中英语教研组工作总结2022-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