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数的认识》教学设计

时间:2022-04-30 01:52:55 更多教学设计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宇宙快乐小饼干”为你分享12篇“《 分数的认识》教学设计”,经本站小编整理后发布,但愿对你的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

《 分数的认识》教学设计

篇1:《认识分数》教学设计

“希望杯”比赛是金水区一个具有代表性和反映教师教学水准的重要比赛,这一奖杯不但代表一个人的荣誉,也代表一个学校的整体水平。所以,各个学校非常重视,通过教研组选拔出候选人、学校内评选出参赛选手、协作区内再选拔出决赛名单、最终在五一前圆满结束了这次比赛。

我们教研组三位老师和学校有关领导及校外专家,和我一起度过了这段艰辛而难忘的时光。回忆一次次的教研、上课、反思、讨论、修改、再教研……,我已经数不清有多少次大家陪我到深夜、多少次大家帮我借班试讲、多少次大家对一个问题争论不休,其中有太多的故事和感动,迷茫和惊喜。

通过对各种因素的考虑和对自身特点的了解,我们教研组一致确定了这次教研和比赛的内容——《认识分数》。接下来,我们共同研究教材、分析其教材的设计意图、并确定出本课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如下:

“认识分数”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内容,属于数与代数的领域。此节课是学生在认识整数和小数后,初次接触分数概念,分数概念是重要的基础知识之一,学生建立这个概念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教材通过创设具体生动的“分苹果”、“涂一涂”、“折一折”等情境,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利用实物操作、直观图形等手段,帮助学生逐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为五年级进一步认识分数的意义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和直观操作,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体会学习分数的必要性。

2、能用涂色、折纸等实际操作的结果表示相应的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能读写分数,并理解各部分表示的含义。

3、培养学生观察、判断、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独立思考、与他人交流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会正确写、读、表示简单的分数。

围绕教材内容和教学目标,我们教研组精心设计出具体的教学过程,并进行多次的尝试和改动。同时在有关领导专家的指导下,我们共同进行深刻的思考和深入的研究,最后的教学效果是理想的。回顾这一过程,我们教研组感受最大的变化和收获有一下几点:

一、对于“平均分”的处理,让我们明白了学生的感受胜于教师的传授。

刚开始,我们根据自己对教材的理解,设计这样的开头:同学们,首先我们来玩一个“我问你答”的游戏,要求:当老师说完问题,立即抢答出结果,看谁答得又对又快!

(1)4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得几个苹果?

(2)2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得几个苹果?

(3)1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得几个苹果?

整节课堂上,我努力引导、纠正和强调“平均分”,可是学生就是不说。我很无奈,也很疑惑,到底问题出在哪?大家坐在一起,认真分析研究后,觉得刚开始就应该把“平均分”强调到位,让学生理解到位,为后面的学习大好坚实的基础,也许学生对“平均分”的理解和表达会好一些吧。

于是,我们改动了一下,是这样处理的:

(1)4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得几个苹果?

你得1个,他得3个,行吗?为什么?(“平均分”什么意思?每人分的同样多就是“平均分”板书。)

虽然这样的发问让学生对“平均分”的含义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但是,刚开始学生说的还是非常生硬,不过越来越好,到后来学生已经可以自觉加上“平均分”了,表达的又准确又完整。由此可见,我们的思考是有一定价值的,不过还需要再深入研究问题的根源到底在哪?正在迷茫中,教研室的刘老师说的一句话激起了梦中人,她说:“为什么学生不说,因为不是学生自己发自内心说出来的”。这时,我们才恍然大悟,原来,“平均分”一直以来都是老师提出来的,虽然让学生谈想法和理解,但是始终不是学生自己想出来的,又怎能自觉说出来呢?

我们大家都很兴奋,觉得这次找到了症结所在,于是,我们立即展开讨论,最后采用了这样的方式:

同学们,首先我们来做一个“分苹果”的活动,请听要求:4个苹果分给2个人,你觉得怎么分比较好?(板书“平均分”。)

(1)4个苹果平均分(强调)给2个人,每人得2个苹果。

(2)2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得几个苹果?

(3)1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得几个苹果?

教学效果已经说明了问题,证实了一切。原来,老师强加的不一定是最好的,学生自己的感受才是最有用的。

二、关于“一半可以用什么方式表示”这一环节的取舍,让我们深信学生的想象力和已知经验不可忽视。刚开始的设计思路和教学过程,我们基本上全是按照教材的设计意图来制定的。如下:

你能用什么方式来表示“一半”呢?发挥你的想象,大胆创造表示“一半”的方法。把你的想法表示在一张纸上。

当我提出这个问题时,很多学生都愣着不动,好像不知道要干什么。于是我又解释了一遍,才有学生开始行动,但是花费的时间挺长的。展示的时候,我们很惊喜的发现,学生自己创造的表示方法很多,很有价值。当然也有我们需要的1/2,这时新知才出现。

课后,我们教研组对这一环节提出了质疑,有人觉得太浪费时间了,用的时间过长才导入新课,不妥;有人认为教材就是这样安排的,只是形式上改动一下,加快一下速度就行。

于是我稍微改动了一下:

你能用什么方式来表示“一半”呢?发挥你的想象,大胆创造表示“一半”的方法。可以在纸上创造,也可以口头表达。

谁知,学生立即喊出1/2,没有办法我只有跨过“创造”这一环节,直接导入新知的学习中。课后大家对这一部分又提出了不同的意见,有人说学生知道1/2很正常,因为他们有这样的生活经验,直接导入新课节省时间,挺好;朱主任说我们应该首先读懂教材,这一部分课本上要求的是“讨论”,可以让学生相互说一说,再汇报就行。张主任觉得直接向“数”的方面引导,因为我们需要的就是1/2,为什么要绕一大圈子呢?其实,我也有自己的想法,我觉得教材本身的设计自有它自己的意图所在:根据学生的已知经验发挥想象力创造,让学生经历从运用自己的符号表示到运用数学符号进行表示的过程,在多种表示方式的对比中,体会用1/2表示“一半”的优越性,感受学习分数的必要性。

最后,经过大家的深入思考、分析、研究,决定采取这样的方式:

“一半”可以怎么表示呢?(自己先想一想,在1号纸上把你的想法表示出来。然后同桌相互说一说。)展台展示,学生上台解释。

① 0.5

②画图

③ 1/2 1/2什么意思?

引导学生说准确完整:把1个苹果平均分成了2份,其中的1份就可以用1/2来表示。(贴、画、写。)

从而得出:“一半可以用1/2来表示”(展示1/2写法)。同学们的方法大致有(归纳):0.5是小数,我们已经认识了。画图、一个新数1/2,比较一下,哪种方式表示“一半”比较好?为什么?(体会认识分数的必要性和简洁性。)

这样的处理方式,不仅充分发挥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丰富的想象创造力,而且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亲身体会到1/2的具体含义,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教学效果当然是不错的。

三、对于“总是讲不完”这一现象,让我深切感受到教学时间的重要性。

教学效果的评价不仅包括重要的教学目标是否实现、师生互动是否和谐、引导问题是否有效,其实教学时间也是不容忽视的一部分,因为课堂时间只有40分钟,学生注意力集中一般15分钟,如何在规定的有限的时间内把教学重点突出、难点突破,也是老师应该深刻思考的一个问题。但是,由于自身的问题和平时的不严格要求,经常出现拖堂现象。在多次的试讲中只有1次按时完成任务,因此大家对于我“总是讲不完”这一现象也很苦恼,自己也很郁闷,始终找不出彻底的解决方法。

其实,关于这一问题,并不是简单的缩短环节、加快节奏的问题,是一个包含许多因素的综合性问题。比如:对于一个简单的问题我总喜欢深挖、把它复杂化,可见对于教学目标把握不够准确到位;学生已经圆满回答上来了,我总喜欢再追问几个人,可见对学生思维和认知特点了解不清;每个环节时间平均分配,没有主次详略之分,可见对教学重难点把握不准……

最后比赛时,同样很遗憾我又超时了几分钟。教研组和领导评委都觉得很可惜,这一次我终于真正深刻体会到:教学时间不容忽视,应从平时抓起。

通过这次活动,我收获的不仅仅是教学水平上的东西,更多是同伴无私的帮助、学校人性化的关怀、整个队伍的团结。我要感谢的人很多,要说的感谢话也很多,发自内心的感谢也有很多……我想把这份感谢化成以后前进的动力,用行动诠释我对教育事业无限的追求。

篇2:《认识分数》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三年级(上册)教材98页~100页。

教学要求:

1、通过对问题情境的研究使学生初步认识分数,知道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可以用分数几分之一表示,从而理解分数产生和分数的意义。

2、能用操作的结果来表示分数,会读写简单的分数。

3、通过平均分以后怎么表示结果的研究,让学生在创造的过程中体验创造的乐趣,培养学生创造的意识。

教学重点:12的意义。

教学思考:

分数的知识是在学生学习了整数及四则计算以后学习的新的知识,是对数的一次拓展,是学生认识数的一次飞跃,同时又是学生学习小数的基础。学生对分数并不陌生,多数学生都对分数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学生对分数的认识还是比较肤浅的、感性的,并没有把握分数的本质,所以教学时既要利用学生对分数有一定认识的基础,更要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本质,把学生的生活数学提升到学科数学的层面,实现知识和思维双提升。

数学上有各种不同的分数,但是他们的本质是一样的:都是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或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就是分数。教学时要注意抓重点,第一个分数12应当是本节课教学的重点:因为它既是一个最简单的分数,也是课堂学习的第一个分数,通过对12的深入研究,能够帮助学生了解分数的产生过程、把握分数的本质属性,建立起准确的分数的概念,为学习其他分数奠定坚实的思维基础,学生应用12的思维基础进行思考,就能自己完成分数意义的建构。

由于三年级学生还是以形象思维为主要思维方式,所以教学时要充分利用直观图进行教学,帮助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把分数与具体的直观图形建立联系,建立起分数的表象,使学生真正理解分数的意义。所以本节课的教学构想:

一、通过分食品使学生感知在平均分时不能得到整数结果,要表示这样的结果就要改造一种新的数表示,于是就产生了分数,使学生了解分数的产生过程。

二、通过对半个苹果表示方法的研究,通过用不同方法表示半个苹果,使学生体验解决问题的多样性,并对各种表示方法进行优化,渗透优化是数学研究思想。

三、通过折纸表示一张的12的实践活动,使学生感知折的方法不同、一半的形状不同,但是都可以用12表示,再通过为什么都可以用12表示的研究,使学生进一步明确12的意义,建立起准确的分数的意义,为后面分数的学习奠定基础。

四、通过让学生研究:还可以表示一张纸的几分之几,使学生明白通过折纸不但可以表示一张纸的12,还可以表示14、18、13……拓展分数的范围,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学过程设计:

一、课前谈话:

师:同学们那么知道我们要学习什么知识吗?(分数)

师:那么对分数熟悉吗?有什么要说的吗?(你想到分数可能与什么有关系?或有什么问题要问老师?)(学生说)

师:好!我们今天就带着这些问题来走进分数世界。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提问,既可以知道学生对有哪些了解,又可以集中学生的课堂注意力,明确本节课学习内容,为课堂学习做好心理上的准备。)

二、创设情境,引出分数

1、平均分食品得到整数

师:记得今年的春游活动吗?秦老师拍下这样一幅照片,请看:同学们正玩得高兴,不知不觉已经到了中午,薛文君坐在草地上正苦着脸呢!我想一定他的肚子饿了!我们再来看王欣怡正笑眯眯的看着秦老师呢!因为她知道秦老师要分发食品了!那么老师给他们俩发哪些食品了呢?请看(课件出示:四个桔子、两瓶口乐、一个大蛋糕)

生:四个桔子、2瓶可乐和一个大蛋糕。

师:他们怎么分这些食品才最合理、最公平?

生:平均分。(板书:平均分)

师:对!平均分最合理、最公平,你打算先分什么呢?

生:……(选择先分4个桔子)

师:把4个桔子平均分给2个人吃,每人分到几个桔子?

生:每人2个。(课件演示:每人分到2个桔子)

师:下面我们来分什么?(可乐)每人分到几瓶?

生:每人分到1瓶。(课件演示:每人分到1瓶可乐)

师:对,通过平均分我们知道了:每人分到2个桔子和1瓶可乐,像上面的1和2这样的数,就是我们以前学过的整数。(板书:整数),除了1和2外整数还有哪些?

生:还有3、4、5、6、7、……

2、平均分不能得到整数

师:我们最后来分这个大蛋糕,怎么分?

生:还是平均分?(课件演示:平均分成2份)

师:平均分成2份每人分到多少个蛋糕?

生:半个蛋糕。(课件出示:每人分到半个蛋糕)

师:每人分到半个蛋糕,那么这半个蛋糕可以用我们学过的整数表示吗?

生:不可以。

小结: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个人分到半个蛋糕,也就是不能用我们学过的整数表示了(板书:不能得到整数),也就不能用整数1、2、3、4……表示了。

师:不能用整数表示了,那么又怎么表示半个蛋糕呢?

学生先独立思考一会儿,把想出的方法写下来或画出来。然后让同座位的同学交流一下,最后全班汇报。

师:谁来汇报,你是怎么表示的?(学生上来展示)

【可能有三种方法:一、用图表示;二、用汉字表示:一半、二份中的一份,二分之一;三:阿拉伯数字表示12……】

分别研究(出现一个研究一个):

⑴图形表示:

你画的这个图是什么意思?(把蛋糕平均分成……),你们认为他画的怎样?为什么?

板书:平均分成2份,

⑵汉字表示:“一半”是什么意思?

“二份中的一份”是什么意思?是随便分成两份中的一份吗?怎么分?

篇3:《认识分数》教学设计

一、操作与复习

1、请大家拿出同样大小的长方形纸,把它平均分成8份,想一想:每一份都是这张长方形纸的几分之几?

2、再把它的3份涂上红色,再想一想:涂红色的部分是这张长方形纸的几分之几?

再把它的2份涂上绿色,也请大家想一想:涂绿色的部分是这张长方形纸的几分之几?

二、情境导入

1、据刚才前后两次所涂的颜色,你能想到怎样的数学问题?先在小组里说一说,再在班级里组织交流。

2、学生可能会提到:两次涂色部分一共是这个长方形纸的几分之几?学生也有可能会提出:红色部分比绿色部分多这个长方形的几分之几?

3、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这两个数学问题。师作巡视。

4、组织交流:要求两次涂色部分一共是这个长方形的几分之几?可以怎样列算式?如何算?要求红色部分比绿色部分多这个长方形的几分之几?又应该怎样列算式?如何算?

5、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相应板书。

6、观察列式与计算,你有什么发现?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想想做做”的第1题。

(第1次大约喝了这杯水的五分之一,第二次大约喝了这杯水的`五分之二。两次大约喝了这杯水的几分之几)?

学生先独立完成,再组织交流。

2、完成书上“想想做做”的第3题。

(小红用一张纸的八分之五做红花,小明用这张纸的八分之二做小旗。)

(1)两人一共用去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2)小明比小红少用的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学生先独立列式计算完成在本子上,再组织全班交流。

3、完成书上“想想做做“的第4题。

(1)学生自由阅读理解:(一块地的五分之三种西红柿,五分之一种茄子,根据这两个条件,请同学提一些数学问题。)

(2)学生可能会提:西红柿和茄子一共种了这块地的几分之几?西红柿比茄子多种了这块地的几分之几?(或茄子比西红柿少种了这块地的几分之几?)

(3)学生先自己解答提出的问题,再组织交流。

(4)思考:还有这块地的几分之几可以种些什么?

4、学习思考题。

(1)光碟出示第106页思考题:

(2)先请学生仔细观察思考,再同桌相互说一说,再填一填。

(3)然后组织交流。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

五、布置作业

完成“想想做做”的第2、3、4题。

篇4:《认识分数》教学设计

一、情景导入

1、(动画课件展示)星期天,小红和小明去郊外野餐,看看他们准备了什么好吃的?(课件出示4个苹果、2瓶矿泉水、1个蛋糕)如果你是他俩,你打算怎么分这些食品呢?

2、结合学生口答,老师出示下列图案:

两个苹果、1瓶矿泉水、半个蛋糕

3、比较这三个数字,哪个数字比较特别?

4、“半个”你能用一个数来表示吗?揭示二分之一,写作,读作二分之一。

5、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像这样的数,它们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分数。(板书:认识分数)

二、研究二分之一

1、那么什么样的数是分数呢?

(边说边用动画课件演示切蛋糕)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这其中的一份就是它的(老师指着左半个蛋糕,在蛋糕上出示分数)。老师指着另一半蛋糕问:那这一份呢?(学生回答后,动画出示分数)也就是每份都是它的。就是分数。

2、你能说说是怎么得来的?(先学生自己说,后指名说。)

3、老师小结,并用课件出示文字,读一读。

三、操作活动,经历二分之一的产生过程

1、在我们桌上有一些纸片和绳子,你能找到它们的吗?

(学生动手操作)

2、交流:你是怎么得到二分之一的?

3、小结:不管怎样,只要把一样物体平均分成2份,每份就是它的。

4、这个分数里,1表示什么?横线和横线下面的数又分别表示什么呢?

交流,结合回答板书: ……分子……分数线……分母

5、分数的写法:先写分数线,再写分母,后写分子

四、导入其它的几分之一

1、你觉得还有哪些分数?(指名学生口答并板书出分数)

2、你能用你准备的纸片折一折,涂一涂、说一说吗?(学生操作交流)

3、下面的图形的涂色部分你能用分数表示吗?(书本第99页第1题)

五、比较大小:

1、取出同样的纸片折出的不同分数,直观比较大小,你发现了什么?

2、学生交流,小结(同样的物体,分的份数越多,每份就越小。)

3、练习:

六、分析判断:

1、仔细观察下列图形,哪些图形的涂色部分能用来表示?

2、观察第99页,第2题,判断,说一说为什么?

3、观察第100页第6题,思考并讨论交流。

七、轻松一刻:

(课件)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途中吃西瓜的故事。思考:四分之一与六分之一到底谁吃得多?

八、总结:

今天学习了哪些内容,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篇5:认识分数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98~99页、练习十九1~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现实的情境中,初步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会正确地读、写百分数。

2、使学生经历百分数意义的探索过程,体会百分数与分数、比的联系和区别,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3、使学生在用百分数描述和解释生活现象的过程中,体会百分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学重点:

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会正确读、写百分数。

教学难点:

体会百分数与分数、比的联系与区别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大家喜欢打篮球么?喜欢看篮球赛么?他是谁呀?(出示照片)这里有一项关于姚明的数据统计:姚明在NBA比赛中的罚球命中率一向很高,前两个赛季罚球命中率高达81%,但上赛季下降到了78.3%。

2、大家认识红色的数吗?认识的举手,真不错,我们大约百分之九十的同学认识,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一个新朋友,你知道他叫什么名字么?板书:认识百分数

二、例题教学,引出概念。

例1:学校篮球队组织投篮比赛,我们来看看比赛的数据显示。(出示表格)

姓 名投篮次数 投中次数

李星明 25 16

张小华 20 13

吴力军 30 18

1、如果你是评委,根据这张表格里的数据,你能判断出谁是冠军么?

学生独立思考,并在小组中交流想法。

2、组织学生在班级中进行讨论,学生可能会提出不同的比较方法,如:谁投中的次数多,谁的成绩就好一些;谁失球的次数最少,谁的成绩就好一些;算投中的次数占投篮次数的几分之几(增加一栏)再比较这几个分数,谁大就表示谁的成绩好一些。

那投中次数占投篮次数的几分之几也叫投中的比率。出示“投中的比率”

3、口答三名队员投中的比率(出示完整的表格)

根据上面的计算结果,你能比较出谁投中的比率高一些?学生自主探索比较的方法。

4、学生汇报方法,教师板书。现在能很快看出谁投中的比率高一些?(张小华投中的比率高一些。)

为了便于统计和比较,通常把这些分数用分母是100的分数来表示。

5、表示哪个数量是哪个数量的百分之几?再让学生说一说、的实际含义。

说明:像上面这样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做百分数,百分数又叫百分比或百分率。(显示)

6、这是百分数的意义,那百分数怎样写,怎样读呢?学生自学课本99页“试一试”上面的内容。

你觉得写百分数时要注意什么呢?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先写分子,再写百分号。板书:64%

你会读这个数么?读作什么?(百分之六十四)一百分之几写成百分数,就要读成百分之几。

一起读65% 60%

说出读出下面的百分数,并说出每个百分数的含义.

1、五(2)班有50%的同学会游泳。

2、某种商品打“八折”出售,就是按原价的80%出售。

3、一件毛衣:100%羊毛。

在小组里说一说这些百分数的含义,再组织学生在班级中交流。

7、下面我们来动动手,拿出本子,请大家在规定的时间里写些自己喜欢的百分数,要求一个比一个写得好。记时开始。(巡视)

(1)你写了几个?如果老师要求写十个,那你完成了任务的百分之几?

学生1:我写了5个,我完成了50%

学生2:我写了7个,我完成了70%

(2)实物展示过程:

a. 写得好吗?100%正确,该怎么读?(百分之一百)百分号前面的数可以是小数么?

b. 如果你写了12个,那你完成了任务的百分之几?

哦,看来百分号前面的数可以大于100,也可以小于100,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小数。

8、刚才我们理解了百分数的意义,又自学了百分数的读写,你们很能干!

三、分层练习,加深理解

1、我们六(1)班有男生17人,女生18人,男生人数是女生的94%,根据这句话,你会填空吗?

男生人数是女生的,男生人数和女生的比是( ):( )。

(1)说说你是怎么填的?

(2)百分数又可以看成是一个怎样的比?(后项是100的比)所以把百分数又叫做百分比,百分比的后项始终是100。

2、课前老师计算出了我班的近视率,六年级一班的近视率是70%。

(1)说说什么叫近视率?

(2)回答问题

再来看看三位同学投中的比率,又可称为投篮什么(引出投篮命中率)

这是六一六二班成绩情况表,2个班的优秀率是多少?

引出优秀率,什么是优秀率呢?(优秀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之几)

项目 优秀人数总人数优秀率平均分

六(1)班 17 35 48.6% 85.7

六(2)班 19 38 50% 85.0

3、那你又能举出你在生活中遇到过哪些百分率么?(命中率、优秀率、出勤率、及格率正确率、成活率、合格率)

看来百分率也是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白分之几,所以百分数又叫百分率,你同意吗?

明确:百分数的本质是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比关系,因此把百分数又叫做百分比或百分率是合适的。

4、在日常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百分数?

篇6:认识分数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苏教版国标本三年级上册第98-100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几分之一,并能够正确读、写。

2.学会运用直观的方法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

3.使学生体会数学来自生活实际的需要,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兴趣。

学具准备:

三张圆形纸片两张长方形纸彩笔胶带

教学过程:

一、产生分数

“六一”儿童节到了,学校准备一次郊外野餐活动,你们想参加吗?

(出示主题图)小军和小云也参加了野餐活动。你们看,他俩准备了哪些食品?

(生答:苹果、矿泉水、蛋糕。)

这么多好吃的食品怎样分才会让两人都满意?

(学生回答:苹果每人两个,矿泉水每人一瓶,蛋糕每人半块。)

每人分得一样多,这样的分法叫平均分。板书:平均分。

两个苹果、一瓶水都可以用学过的数表示出来,板书:2、1。半块蛋糕怎样用数来表示呢?有谁知道?

(如果知道,问:1/2是什么数?如果不知道,问:想知道吗?)

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数学王国的一位新的朋友――分数,板书课题,

评: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中,产生认知冲突,发现已学的自然数不够用了,需创造一种新的数来表示“一半”。孕伏分数来自生活实际的需要。

二、认识分数

1.请打开课本98页,自学这部分内容。

评:学生有了认知冲突,会自主寻求答案。教者因势利导,培养学生简单的读书自学能力。

通过看书,你知道了什么?相机教学“1/2”的读法、写法及各部分名称。

还有什么疑问吗?考考大家。

①像“1/2”这样的数,为什么叫分数?

②半块蛋糕为什么会用“1/2”这个符号来表示?

(学生感到困难,播放分蛋糕的课件,指出:“―”表示平均分,“2”表示平均分成2份,“1”表示这样的1份。)

评:渗透数形结合思想,培养学生符号感。

结合分蛋糕,指名说“1/2”的含义,同位互说。

2.这是蛋糕的“1/2”,你能表示出一张长方形纸的“1/2”吗?学生操作。

张贴不同折法的作品,让其分别说出“1/2”的含义。

3.生活中,你在什么情况下遇到过“1/2”?

评:把视角引向生活,结合生活经验进一步理解“1/2”。

4.认识了“1/2”,你还想认识其他分数吧?请打开课本99页,做“想想做做”第1题。

电脑对答案,的两题指名说思考过程,后两题同桌互说。

5.做“想想做做”第2题。

伸出手指悄悄地告诉老师,你选第几幅图。其他三幅图有什么问题吗?

评:增加情趣,显现教法灵活。

三、比较大小

分数是不是和整数一样,也存在大小呢?

我们先来做一个游戏:拿出三张圆形纸片,比较一下这三张圆形纸片的大小怎样?

①学生折“1/2”,涂色。

②学生折“1/4”,涂色。

③比较涂色部分大小。

张贴一个学生的涂色纸片。问:这两张纸中的涂色部分各用什么分数表示?你能比较这两个分数的大小吗?

板书:1/2>1/4。还可以怎样说?(1/4<1/2)

④学生用第三张圆纸片折出它的1/8,涂色。张贴一生的涂色纸片。

⑤用“1/8”与前面两个分数分别比较。板书:1/2>1/8,1/4>1/8。

⑥通过这三个分数的比较,你发现了什么?

(分的份数越多,每一份就越小。联系生活经验理解:可以把圆纸片看作大西瓜,平均分给的人越多,每人吃到的就越少。)

评:在操作中体会,在做中比较大小。有了丰富的感性认识,学生容易发现规律。适时拓展,发展学生思维。

①做99页“想想做做”第3题。

第一张纸条全部涂色,用“1”表示。第2、3张纸条呢?

你是怎么知道第3张纸条涂色部分占整体的1/6?

(有的静止地看第3张纸条数出1/6,有的联系第2张纸条推出:1/6。)

今天所学的分数和以前学过的“1”有什么联系?

评:结合纸条图,把新学的分数纳入已有的数的知识结构中,建立数感。

四、巩固深化

我们做一个游戏:拿出第二张长方形纸,与同组的小伙伴比较一下它的大小。

折出你最喜欢的几分之一,并涂上颜色。

篇7:《认识分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丰富的操作活动认识几分之几。会用直观的方法比较同分母的两个分数的大小。。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观察能力。

3、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进一步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兴趣。

教学重点:认识几分之几。

教学难点:认识分子的含义和几分之几与几分之几的比较。

教学准备:光盘

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一)认识几分之几

1、 出示:分西瓜场景图(用圆片代替西瓜)

(1)问:他们一家打算干什么?

(2)教师口述:小红吃了一块,妈妈吃了三块。

问:小红和妈妈各吃了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呢?同桌说一说

追问:什么是3/8呢?

(3)问:剩下的爸爸吃,那么爸爸吃了多少呢?

追问:什么是4/8?同桌讨论一下

(4)师:3/8 4/8也是分数(教师板书:分数)

(5)师:今天学的分数跟我们以前学的分数有什么不同?

2、出示:一张正长方形纸,

要求:折成同样大小的4份,给其中的几份涂上颜色。

展示交流:你涂的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为什么?

3、出示:一张长方形纸

提问:你能折出这张长方形纸的几分之几?请你折一折,并涂上颜色

学生折一折,涂一涂

展示交流

4、 那么,如果把一张纸平均分成10份,涂了2份,是(2/10);涂了3份呢?4份,5份呢?

教师小结:涂了10份中的几份就是(十分之几)?

5、出示:试一试

提问:每个图里的涂色部分各表示几分之几?你是怎样想的?

观察判断,同桌交流想法

独立填写,全班交流

6、完成想想做做第1、2题。

(二)分数的大小比较

二、比较大小

1、出示3/5和2/5

提问:3/5和2/5谁大谁小?有什么方法可以比较?

小组讨论比较方法,全班交流

(1)折一折,涂一涂

(2)推理:平均分成5份,取3份

平均分成5份,取2份

2、练习:出示书本P103 第4题

(1)涂一涂,比一比

(2)指明学生介绍自己的作业。

3、 如果没有图,你会比较分数的大小吗?

出示:1/32/3 4/73/7 4/95/9 5/83/8

(1)小组里交流

(2)出示

1/2 � 1/4

1/2和1/4分子一样大,它们相等吗?

(3)总结方法:分母相同,就看分子。

4、比较大小:

5/63/6 2/75/7 3/52/5 3/124/12 9/1001/100 1/61/5

(1)和同桌比一比(2)交流

5、出示:3/9 <( )<8/9 1/7<( )

三、巩固练习:

1、 出示:(红领巾试验田)这块地的3/9种了西红柿,1/9种了茄子,4/9种了青菜。

(1)你知道了什么?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2)交流。

师:还剩下多少?你打算干什么?

2、 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3、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

四、总结全课:

今天我们除了学习了几分之几外,还学了什么?(分数的比较大小)

板书设计:

认识几分之几

1/4 2/4 3/4 4/4

2/5 3/5

篇8:认识分数教学设计

一、谈话

小朋友们,你们好!我叫徐远敏(板书),你们可以叫我徐老师。初次与你们见面,我本该先自我介绍一下,可我这个人没什么特点,也没什么优点,更没有多少的缺点,让你们马上记住我,难呀。你能记住我了吗?为什么?

谢谢你们,能记住我。

走进这幢房子,我就感觉自己像似一个灰姑娘(灰姑娘的故事听过吗?我现在就是灰姑娘),魔术棒给了我一次和你们三(5)小朋友交流和学习数学的机会,我真是太幸运了,所以我今天也一定要记住我们三(5)班的每一个同学,你叫什么?谁能介绍一下我们三(5)班的一些情况。我们班共有几个人?女生有几人?

我们通过交流相互都有些了解了,相信接下来数学学习会让我们成为知己。现在,我们可以开始上课了吗?师生问好!

二、创设问题情境,产生需要。(约5分钟)

1、如果我把这四苹果分给他们两个,我可以怎么分?

生:每人两个。

师:为什么这样分?

生:这样公平。

师:这种分法,数学上叫什么分?

生齐说:平均分。(板书:平均分)

师:谁能用一个式子表示这种平均分。

生:4 2=2(教师板书)

2、我再想把这2个苹果平均分给这两个小朋友,每个人几个?用哪个式子表示。

生:2÷2=1(师板书)

4、我再把这个苹果平均分给后面两个小朋友,(师用小刀切出苹果)每人又得到几个?用哪个式子表示

生:1÷2=0.5(师板书)

5、半个,可以用0。5表示,还可以用怎么表示呢?(学生40妙钟没有学生发言,但在思考,教师也没有引导,)

6、师:你们想知道数学上还可以用什么表示吗?生:想

7、师:数学上还可以用这个数来表示(板书1/2)

师:谁知道它怎么读?

生:一分之儿;

生:二分之一;

师:它叫二分之一,我们应该从下往上读(师在分数旁边画上一个箭头)

生齐读

师:这个数叫做分数,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分数(板书:认识分数)

生;没有平均分。

师:你能再说一遍吗?(生重新再说一遍)

生:我把窗户……

生:我把文具盒……

6、师:图形、黑板、铅笔,其实就是把什么平均分成两份?

生:物体、东西

师:其实就是把一个东西平均分成两份,其中的一份就的它的1/2。

7、如果我把这个一排同学人数看作是一个东西,把它平均分成两份,其中的一份是多少:

生:1/2。

师:那这个1/2里有多少个人?

生:4个。

师:如果我把全班同学平均分成两份,其中的一份是多少?这个1/2里又有多少人。

生:1/2

生:18人。

三、认识其他分数(约8分钟)

1、师:其实,在生活中我们不只只把一个东西平均分成两份,有时候可能要分成3份、4份……更多的份数。

师:现在,我要把这个圆形平均分给四份(教师对折,再对折),我取其中的一份,用一个什么分数来表示?

生齐答:1/4

师:如果取其中的两份,又用哪个分数来表示

生:2/4

师:你知道我要出哪个分数?

生:3/4

师,那我要取几份?

生:3份

师生齐叫出4/4

3、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几个分数?他们有什么特点?

生:他们都是平均分

生:他们都是把圆形中的一部分

师:请同学们听清楚老师的问题:是观察这几个分数有什么特点?

生:他们的分母都是4

师:为什么都是4?

生:因为他们都是把圆平均分成了四份

生:分子一个比一个多。

师:为什么?

生,分子代表他们取的份数,所以才会这样

师:那也就说分子表示的是……

生:涂色部分的份数。

生:所取的份数。

2、如果我把这个圆形平均分成8份,取其中的一份是它的几分之几?

生:1/8(板书)

师:5份又是几分之几?

生:5/8(板书)

师:如果把它平均分成100份,其中的一份又是多少?

1/100(板书)

师:板书29/100,它表示什么呢?

生:表示把这个圆形平均分成100份,取其中的29份。

3、师:现在,你能说出一个分数吗?

生:2/5,3/9、23/50……

师:我们能把所有的分数都说出来吗?

生:不能,有无数个。

目的:1、认识其他的分数;2、让学生知道分子、分母各表示什么?

感悟:学生在观察比较1/4、2/4、3/4、4/4的特点中,知道了分子和分母所表示的意义,这一环节的教学很成功,在后面的练习中得到了验证。让学生任意说出一个分数,全班36个人,3/4的人得到了发言,学生参与面广。

四、巩固练习(约8分钟)

1、师:小朋友,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已经认识了分数,那我要考考大家,哪些小朋友是真正了解分数? 用下面的分数表示涂色部分对吗?

2、用分数表示下面各图中的涂色部分。

3、看到这个图,你会想到哪些分数?

五、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约5分钟)

1、今天,我们通过分一分,认识了分数这个新朋友。那我们回顾头来看看,分数与我们的老朋友除法,有没有联系?

4 ÷ 2 =2

2 ÷ 2 =1

1 ÷ 2 =1/2

1 ÷ 4 =1/4

1 ÷ 8 =1/8

学生观察后:

生:有联系。

生:分子就的被除数,分母就是除数。(教师用箭头表示)

师:其他同学,也发现了吗?

师:如果,我写一除法式子,你知道等于多少吗?1 ÷ 8

生齐答:1/8

师:板书2 ÷ 3等于多少

生:2/3

师:真得等于2/3吗?这个知识大家可以课后去研究一下,以后我们也会学到。

2、通过练习,我们发现很多知识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如果我们能善于发现数学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那我们就一定能学好数学。

六、课堂总结(3分钟)

师:和好朋友在一起的时间总是过得很快,钟声马上要响起,魔力马上就要消失了,在最后的这一分钟的时间里,我想做一个调查: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收获吗?静静地想一想。

师:有收获的请起立?用一个分数怎么表示?

生:36/36

师:我采访几个小朋友,你有什么收获?

生:我

认识了一种新的数——分数。

生:用分数表示必须要平均分。

师:谢谢,你们的收获,你们的快乐,就是我这次灰姑娘之行的最大收获。你们的表现,我也非常的满意(板书1/1)。下课,朋友们,再见!

篇9:认识分数教学设计

分数的初步认识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第132~133页第4~7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会读、写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名称,会初步比较两个简单分数的大小。

2、会计算简单的分数加减法。

【教学重点 读、写分数,比较两个简单分数的大小。计算简单的分数加减法。

难点】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这节课复习分数的初步认识。通过复习要进一步认识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会读写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名称,会比较两个简单分数的大小,能熟练计算简单的分数加减法。

二、复习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

1、(1)做期末复习第4题。

(2)说一说每个分数表示的意义。

(3)以为例,说一说分数各部分名称,并说明分子、分母各表示什么?

(4)用分数表示图中的空白部分。

2、做期末复习第5题。

(1)学生做在书上,米、米表示什么?

(2)补充练习:

7分米是米; 56分米是米。

6厘米是米; 28厘米是米。

3、是( )个, 是( )个。

米是( )个米。

4、做期末复习第6题。

(1)学生练习指名板演。

(2)说—说○、○是怎样比较的?

5、在( )里填上合适的分数,再比较它们的大小。

三、简单的分数加减法

1、(1)做期末复习第7题。

(2)补充练习

2、(1)甲乙两个工程队修一条铁路。甲队修了这条公路的,乙队修了这条公路的。两队共修了这条公路的几分之几?

(2)小明从家到学校路程是千米,他已走了千米,还剩多少千米?

学生列式计算,指名板演。

四、全课总结

这节课复习了什么内容?你认识了分数哪些知识?

【作业设计】

补充,用分数表示下面涂色部分。

2、填空。

(1)是( )个。

(2)是( )个。

(3)米是( )个米。

篇10:认识分数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这部分教材是在学生掌握了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初步认识分数的含义,从整数到分数是数概念的一次扩展。按照课程标准“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的基本精神。本节课把各知识点教学用一系列的活动串联起来,使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在实际参与动手操作、合作实践、亲身经历的过程中全身心的参与数学活动,认识分数,充分体验理解几分之一的实际意义,为后面进一步学习有关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本节课突出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活动为主线,努力实现课堂上学生自身多种感官、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立体的多维互动这一指导思想。

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实践活动初步认识几分之一,经历几分之一的形成过程,理解体验“几分之一”的意义,会读写“几分之一”的分数。

2、通过一系列的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数学思考与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初步的创新意识和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

认识几分之一。

教学难点:

把谁平均分成几份,其中的一份就是谁的几分之一。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习材料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提出问题

师:老师想问同学们一个问题:在日常生活中,你们分过东西吗?

生:分过,生1:我分过桔子。生2:我分过饼干。生3:我分过面包·······

师:看来同学们都有分东西的经历,现在老师想请你们帮我分一分。出示课件:(4个苹果,2个小朋友)

师:怎样分才能使两个小朋友都高兴?

生:一人分两个。

师:两人分得的个数同样多,我们把这种分法叫做“平均分”,接着往下分。出示课件:(2个苹果,2个小朋友)

师:每人分到几个苹果?

生:1个。

师:出示课件:一个苹果,2个小朋友,每人分到几个苹果?

生:生1:半个。生2:一半。生3:1/2。

师:请回答1/2 的同学介绍自己是怎样认识的1/2 。

师:“一半”用我们以前学的数能表示吗?

生:不能

师:老师向大家介绍一种能用来表示“半个”的数——分数。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分数的初步认识”(板书:课题)

二、动手操作,探究交流

(一)认识1/2

师:过中秋节时,大家都吃了各种品味的月饼,ZIP和ZUM听说了,也要尝一尝,出示课件:

可是我只有一块月饼了,怎么办呢?还是请小精灵帮我们分月饼吧!出示课件:

师:像这样把一块月饼平均分成了2份,每份是它的一半,这半个月饼我们就可以说是这整块月饼的1/2,跟老师一起读一下这个分数“二分之一”这个分数是怎样写成的呢?边板书边讲解(先画一条短横线,叫分数线,它表示平均分。平均分成两份就在分数线的下面写2,我们叫它分母。1表示任取其中的1份,叫分子,写在分数线上面,读作:二分之一)。

师:请同学们在练习本上练习1/2的写法,然后同桌互相说一说分数的各部分名称。

师:你能在这个月饼中找到另外一个二分之一吗?

生:到大屏幕上指出另一个二分之一。

师:我们已经认识了1/2,老师这里有一个长方形,你想在这个长方形上创造一个二分之一吗?来看学习提示:

师:巡视,发现三种折法,贴在黑板上:明明折法不同,为什么涂色部分都是1/2呢?

生:因为都是把长方形平均分成两份,表示其中的一份,就是它的二分之一。

师:我们用这三种折法折出长方形的1/2,那么同一个图形的1/2表示的大小相等吗(讨论回答)?不直接判断学生的对错,用课件演示验证学生的答案。出示课件:

生:这三种折法折出的1/2大小相等。

师:下面图形里的涂色部分能用二分之一表示吗?说明理由,出示课件:

师:小结:不管是一个正方形、一个圆形、一个三角形、还是一个六边形,只要是平均分成两份,每份都是它的1/2。

(二)认识1/4

师:现在我们已经完全认识了1/2,你还想认识几分之一?

生:认识1/3、1/4、1/5、1/6……

师:(选择1/4、1/6、1/7板书)想不想也用一个图形表示出你想认识的几分之一。

师:到小组内选择你喜欢的纸折一折(学具袋中有圆形、正方形、长方形)并用涂色表示出你想认识的几分之一。

生:小组活动,折出并涂色表示不同图形的几分之一

师:组织学生展示汇报

师:(分别挑选圆形、正方形、长方形的1/4贴在黑板上),这几个图形形状不同为什么涂色部分都是1/4呢?

生:都是把一个图形平均分成4份,表示其中的一份,就是它的1/4。

师:引导折一折分母是单数的分数(1/3、1/5、1/7 ……)。

师:像我们刚刚认识的1/2、1/3、1/4、1/8……这样的数都叫分数(板书)。把一个物体或图形平均分成几份,其中的一份就是它的几分之一,你能不能找一找生活中的几分之一?

生:举例生活中的几分之一。

(四)比较大小

师:请看大屏幕,出示课件(情境图):

仔细地观察游乐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你发现哪里有我们今天学习的几分之一?

生:我发现月饼那里有1/2和1/4。

生:我民现鸽子的食盒那里有1/3和1/4……

师:我们来比较一下1/2和1/4,1/3和1/4(板书)。出示课件:

生:通过观察画面发现1/2○>1/4,1/3 ○>1/4

师:你能发现什么?(同桌交流)

生:分子是1的分数,分母小的反而大。

生:分子是1的分数,分母越大表示分的份数越多,其中的1份就越小。

三、实践作用

师:今天我们认识了这么多的分数,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你能准确地运用分数吗?让我们一起试一试。下面的图画让你联想到几分之一?出示课件习题一:

出示课件习题二:

出示课件习题三

四:小结

师:分数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它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今天这节课我们认识了几分之一,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还要继续走近分数,了解分数,去探索更多有关分数的奥秘。

篇11:《认识分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分数,知道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能用实际操作的结果表示相应的分数;能读、写简单的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2、学会运用直观的方法比较分子都是1的两个分数的大小。

3、体会分数来自生活实际的需要,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兴趣。

教学重点:

1、认识几分之一。

2、比较分子都是1的几个分数的大小。

教学难点:

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长方形纸、圆纸片、正方形纸、水彩笔。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讨论揭题

1、故事引入:在一次愉快的队日活动中,老师让同学们两人一组分食品,小强和小丽拿到的是4个苹果、两瓶矿泉水和一个蛋糕。(课件演示)你愿意帮他俩分一分吗?怎样分比较公平呢?(平均分)板书:平均分。

师生交流:“把4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分得几个?请拍手表示!”学生拍手表示,教师板书“2”(课件演示分的结果);“把2瓶矿泉水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分得几瓶?”学生拍手表示,教师板书“1”(课件演示分的结果);“把1个蛋糕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分得几个?”(学生无法拍手表示半个)“你会用一个数来表示这半个吗?”(学生尝试,并说明理由,教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引入1/2)

A:(学生中没有用1/2表示)谈话:你们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了这个蛋糕的一半,说明你们都很有办法,不过,我要向大家介绍一种更简便而且科学的表示方法。当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两份,要表示其中的一份时,可以用1/2来表示。(课件演示)

B:(学生中如果有用1/2表示)谈话:“1/2是什么意思?”(充分发挥学生的作用,认识、强化平均分)“你在那里见过二分之一?”(学生回答后,教师给以肯定。并结合课件演示,介绍分数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

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数家族的新朋友——分数。(板书课题:认识分数)

二、认识分数、操作深化

1、(课件演示):“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一份就是这个蛋糕的二分之一。”(同桌之间相互说一说)

谈话:这一半蛋糕是这个蛋糕的1/2,那么,另一半蛋糕又是这个蛋糕的几分之几呢?(指名板书1/2)为什么也用1/2来表示?(学生表述)大家想的和他一样吗?(课件演示)

小结: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份都是它的二分之一。

2、谈话:想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吗?(课件演示,学生读)

3、谈话:“分数该怎样写呢?”(如果是B种情况,让学生讲,师补充;如果是A种情况,师讲解并示范)“写这个数的时候,先画一条横线表示平均分。”“这个蛋糕平均分成了几份?”(两份)“2就写在横线的下面,这半个蛋糕是其中的1份,就把1写在横线的上面,这就是分数1/2的写法。”“你们想试一试吗?”

学生自己在练习本上写1/2,同桌互相说说是怎样写的,检查一下谁写得更标准、更漂亮。

4、谈话:我们已经会读、会写1/2了,想不想动手做一个1/2呢?

活动要求:拿出老师发的长方形纸,先折一折,再把它的1/2涂上颜色,然后在小组里说一说,你是怎样表示这张纸的1/2的?

全班交流:你是怎样表示这张纸的1/2的?(把一张纸平均分成2份,涂上其中的一份,就是1/2)把学生的作品贴在1/2下面。

“还有谁与他的折法不一样的?”

提问:他是这样把这张纸平均分成2份的,涂上其中的一份表示1/2,可以吗?还有不一样的吗?(选择不同表示形式的作品也贴在1/2下面)

5、练习,完成“想想做做”第1、2题。

谈话:认识了1/2,你还想认识其它的分数吗?

(1)(课件出示第1题)学生读题目。

指导完成第1幅图。“这幅图是把这个圆平均分成了几份?这其中的一份怎样表示?请在括号里表示出来。”“你是怎样写的?为什么用1/3来表示?”

其余几幅学生独立填写,完成后集体反馈。“怎样表示?为什么?”

(2)(课件出示第2题)学生读题目。

交流:你选第几幅图?为什么?其他三幅图有什么问题?

强调:只有把一个图形或者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几份,每份才是它的几分之一。

三、自主探索、比较大小

1、教师板书:1/2、1/4、1/8,让学生读出各数。

谈话:“看到这三个分数,你能说出它们谁大谁小吗?”(学生猜测,交流)“究竟谁说的有道理呢?需要大家动手来验证一下,请从老师为你们提供的学具里选择合适的学具,折一折,比一比,然后在小组里交流你的发现。”

组织学生汇报、交流,教师小结。

2、练习,完成“想想做做”第3、5题。

(1)(课件出示第3题)谈话:三张纸条的长度怎样?(一样长)

第一张纸条全部涂色,该怎样表示?

第二张、第三张纸条的涂色部分会表示吗?(生答,师演示)

你能根据三张纸条涂色部分的大小,比较出这三个数的大小吗?

(2)(课件出示第5题)指名读题目,并说出题目的要求。

学生独力完成,集体反馈。

四、延伸拓展、总结评价

1(课件出示)“想想做做”第6题图。

谈话:这次的黑板报有哪些板块?《科学天地》大约占黑板报版面的几分之几?《艺术园地》大约占黑板报版面的几分之几?哪一部分大一些?

谈话:这就是我们生活中的分数,我们的生活中不光有整数,也有分数。

2、总结:这节课你有哪些新的`收获?今天学习的分数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你觉得还要学习什么样的分数?让我们课下找一找生活中还有哪些分数,好吗?

篇12:《认识分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分数,能正确地读写分数,掌握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2、借助直观演示、操作、观察、概括,等方法,引导学生感受几分之一的形成过程。

教学方法:

观察分析合作探究法

教学重点:

理解只有“平均分”才能产生分数。

教学难点:

使学生头脑中形成“几分之一”的表象。

课前准备:

多媒休、师生各准备长方形纸,正方形纸,圆形纸各3张,水彩笔1支。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喜欢听西游记里的故事吗?

有一天,唐僧师徒在去西天取经的路上,走得又饿又渴。这时刚好路过一个桃园地,“哇,好大的桃子呀!”八戒见了直流口水说:“师傅可以吃桃子吗?”唐僧说:“吃桃子可以,不过我得先考考你。”唐僧说:“有4个桃子,平均分给你和悟空,每人分几个?请写下这个数。”猪八戒很快就写下了这个数。唐僧又说:““有2个桃子,平均分给你和悟空,每人分几个?请写下这个数。”猪八戒想了想,又写下了这个数。唐僧见猪八戒回答得这么快就说:“很好,那么1个桃子,平均分给你和悟空,每人分几个?该怎么写?”这可把八戒难住了。同学们,你们知道每人分几个吗?(有的说每人分一半,有的说每人得半个。)半个桃子可以用什么数来表示呢?看来同学们想不出该用什么数来表示,没关系,今天老师特意请了一位新朋友来帮助大家解决这个难题。它就是——分数。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分数的初步认识。(出示课题)

二、观察操作,探求新知

1、借助形象,认识 。

多媒体演示平均分月饼,问:请同学们注意观察老师把这个月饼怎样了?(切开了)两块月饼的大小怎样?(同样大)说明老师怎么分?(平均分)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整个月饼的多少?(一半)一半是日常生活中的说法,用数学语言来说,是整个月饼的二分之一。(教师板书 )短短的横线表示平均分,横线下面的2表示平均分成2份,横线上面的1表示1份,这个数读作二分之一。全班同学读一读这个数。(生读)这一块是这个月饼的 二分之一,(指另一块)这一块是这个月饼的多少呢?

现在谁能用一话把刚才分饼的过程说完整?(把一个饼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它的二分之一 。)这句话中你觉得哪些字词很重要?(学生各自发表见解,说出自己觉得重要的字词)教师先给予肯定:其实同学们说的那些字词都重要,那究竟哪些更重要呢?

多媒体演示不平均分的圆。如果像这样分,每一块能不能用 表示?

(不能)可见这里能不能漏掉“平均”两个字?

“每一份”是什么意思?(两份都是它的 )所以这里强调“每一份”

这句话中“它”是指谁?(这里的整个饼)老师从口袋中拿出一个比大屏幕上的饼小得多的真饼,问:能不能说这里的每一份是我手上的这个真饼的 ?(不能)可见这里的“它”字重不重要?(重要)能请全班同学齐读

2、仔细观察,认识 。

多媒体演示平均分成三份的圆形。教师提问:这个圆形被平均分成几份?(3份)涂阴影的部分能不能用一个分数来表示?(教师板书 )只有这一份是它的三分之一吗?(另外两份都可以表示它的 )

谁能用一句话说说 表示什么意思?(把一个圆形平均分成三份,每一份是它的 三分之一) “它”指的是谁? (这个圆形)

3.动手操作,认识 。

刚才我们认识了三分之一,接下来还想认识什么分数?(教师板书 )

现在请你们拿出课前准备好的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纸。四人小组先研究研究,再分工合作,用不同形状的纸分别折出它的,并用水彩笔画出阴影。看哪一组的办法多。

教师在黑板上展示学生的各种不同折法,请同学到台上当小老师评讲各种折法正确与否,并说出道理。讨论:为什么折法不同,但都能表示出 ?(不管怎样分,只要平均分成4份,每份就是它的四分之一 。)

4.自主学习,认识 五分之一 。

我们已经认识了分数这个大家庭里的3位成员,还有许多分数想和我们交朋友,你们愿意和它们见面吗?下面请你们打开书76页,自学例4、例5。

例4、(1)看书,填空。(多媒体出示。)

(2)学生汇报,订正。

(3)教师指阴影部分问:它为什么能用 表示?

例5、 (1)请学生到台上当小老师讲解:把1分米线段平均分成10份,这一份是它的 。(投影出示)

(2)你们有没有问题要问这位小老师?

学生的问题由学生回答。若学生提不出好的问题,老师可以对台上的同学提问。

三、归纳认识,学写分数

(1)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个月饼的 ,把一个圆形平均分成3份,每一份就是这个圆的 ,把一个长方形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这个长方形的 ,把一条线段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这条线段的 。通过这些例子,你发现了什么?(把哪个物体平均分成几份,每份就是那个物体的几分之一。)

(2)像____这样的数,都是分数。(指黑板上的.分数)你知道分数各部分名称吗?请在76页上找答案。(请学生说,师板书)

(3)今天学的分数都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分子都是1。)今天我们所认识的分数是几分之一的分数。

(4)写分数时我们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先写分数线,再写分母,最后写分子)下面就来写几个分数,看谁写得漂亮。(学生写完后一起读这三个分数)

(1)十分之一 (2)九分之一 (3)分母是8分子是1的分数

四、巩固练习,理解应用

1、 做一做第2题:哪个图里的涂色部分是 ,在( )里划√。

2、请你联系生活实际,从身边找一找分数。

五、布置作业:练习二十一的第1~5题

分数的再认识说课稿

《分数的再认识》说课稿

《真分数、假分数》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说课稿《分数的初步认识》

人教版百分数的认识优秀教学设计

百分数的认识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百分数的认识教学设计

分数的初步认识说课稿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百分数的认识》优秀教学设计

《 分数的认识》教学设计
《《 分数的认识》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 分数的认识》教学设计(共12篇)】相关文章:

百分数的认识教学设计2023-02-14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与反思2022-05-04

百分数认识教学设计2023-05-15

百分数的认识说课稿北师大版2022-05-07

三年级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2022-11-03

《认识百分数》教学反思2022-10-02

认识分数教学反思总结2022-09-25

分数的初步认识一等奖说课稿2023-04-21

小学三年级数学第七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上册)2022-12-03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案例2023-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