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山》教学设计

时间:2022-09-19 07:55:01 更多教学设计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爬山》教学设计(精选17篇)由网友“TC”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整理过的《爬山》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分享。

《爬山》教学设计

篇1:《爬山》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默读课文,体会父亲说话的深刻含义,教育学生做事要有信心,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最后一个自然段。

3、认识“逞、崎、岖、煌”四个字,会写“斯、凝、煮”等九个字,结合课文理解词语。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理解父亲说的话,体会父亲持之以恒的精神,教会学生做什么事情都要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精神。

教学难点:

结合自身体会,理解父亲说话的含义,激发学生做事要有信心、恒心,尽力做事的精神。

课时安排:2课时

一、谈话导入

1、出示简笔画——山,问:同学们,这是什么?引导学生说爬山的感受。

2、引出课题,板题,质疑

3、过渡:同学们提出的这些问题都可以在课文中找到答案,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了解事情的经过。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出示要求:

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然后和同桌交流一下怎么学会这些生字和新词。

2、检查自主、合作学习生字的情况。

出示本课生字、新词,运用多种形式的朗读检查,了解学生识字情况,引导学生读准字音,识记生字。

三、再读课文,概括课文内容

快速朗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描写“我”和父亲爬山的是那些段落?在爬山的过程中是按什么顺序进行描写?

2、引导汇报交流。

四、学习课文第一段

1、出示学习要求:

齐读,思考:从这段话中你知道了什么?

2、尝试解决课题质疑的问题:谁爬山?为什么爬山?

五、课堂小结

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作者的父亲是一个热爱大自然的人,也是一个疼爱我的好父亲。那么他又是怎样教育“我”的呢?我们下节课继续讨论。

六、布置作业

登记作业

出示作业:

1、给下面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朝(zhāo cháo)阳 逞(chěng cěng)强

辉煌(kuáng huáng)似(sì shì)懂非懂

2、词语巧搭配。

( )的蝉声( )的都市 ( )的双手

( )的色彩( )的山路 ( )的山林

3、抄写生字词。

篇2:《爬山》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有默读课文,体会父亲说话的深刻含义,教育学生做事要有信心,要尽自己最大努力。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最后一个自然段。

3、认识“逞、崎、岖、煌”四个生字,会写“斯、凝、煮、蝉、哲、燃、煌、智、慧”九个字,结合课文理解词语:煮熟、燃起、灯火辉煌、崎岖、智慧、似懂非懂、若隐若现、慢条斯理、一五一十。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理解父亲说的话,体会父亲持之以恒的精神,教会学生做什么事情都要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精神。

教学难点:

结合自身体会,理解父亲说话的含义,激发学生做事情要有信心、恒心,尽力做事的精神。

教学准备:

字、词卡片,预习课文,查字典词典解决不懂的字、词,演示文稿。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结合课文内容理解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3、引导学生质疑,培养学生阅读质疑的习惯。

教学准备:

生字词卡,课后第三题演示文稿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谈话:同学们爬过山没有?说说你们爬山的感受。

2、板书课题:爬山

3、学生齐读课题,进行课题质疑。

预设问题:谁爬山?为什么爬山?爬到了山顶吗?爬的什么山?爬山的结果如何?

4、小节:同学们提出的这些问题都可以在课文中找到答案,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了解事情的经过。

二、学习本课生字词语。

1、导入:请同学们借助字典词典,运用掌握的学习生字词语的方法,自学生字词。

2、自学生字词。

3、检测:①认读生字,指导书写。注意“煮、燃、煌”的写法。

②指读新词。

③出示课后题3,点学生说说带点词语的意思。

三、自由练读课文。

1、练习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2、默读课文,尝试解决课题质疑的问题,记下读不懂的地方。

3、交流初步成果。

①看副板书,回答。

谁爬山?为什么爬山?(读第一自然段,明白爬山的目的)

爬到山顶了吗?(读出回答问题的语句)

爬山的结果怎样?(读第十自然段,重点读“从青山那里,我学到了沉静;从父亲那里,我学到了智慧”。)

②提出自己阅读中新发现的问题。

③再次默读课文,思考未解决的问题。

四、总结。

这节课,同学们边读边思考,对课文有了一定的了解,知道作者的父亲是一个热爱大自然的人,也是一个十分爱“我”的好父亲。父亲带“我”爬山,给予我们怎样的启示呢?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五、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把喜欢的语句记录在词语花篮中。

2、继续练习朗读课文,思考自己未解决的问题。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讲出父亲说的话的含义,引导体会父亲话的含义,教育学生做事要有信心,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一自然段。

3、能结合自己生活的体验,交流经验。继续养成在阅读中质疑的习惯。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理解父亲说话的含义,懂得任何事最重要的是有信心,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做。

教学难点:

理解“从青山那里,我学到了沉静;从父亲那里,我学到了智慧”。

教学准备:

演示文稿、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导语: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爬山》,在课文结尾,作者说“从青山那里,我学到了沉静;从父亲那里,我学到了智慧。”,为什么会这样说呢?让我们一起和作者去经历爬山的过程吧!

二、细读课文,感悟理解。

1、默读课文,找出父亲说的话,打上记号。说说父亲是在什么地方,什么情况下说这些话的。

2、大家读一读,互相交流,教师检查。

3、理解父亲第一次说的话。

(1)出现父亲说的话,齐读。

(2)讨论:“我们”爬山与别人有什么不同?

①引导想象:爬山会遇到什么困难?(累、渴、饿、害怕、危险等)

遇到这些困难,人自然会产生什么不良情绪呢?

②“征服”还可以换成什么词?“征服山”和“征服自己”是什么意思?

③一起朗读父亲说的话,体会父亲说的目的。

4、理解父亲第二次说的话。

(1)出示插图和父亲说的话,指名朗读。

(2)谁来说一说父亲的话强调了什么?(爬山的过程重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

启发:为什么我的脸就像煮熟的虾一样红?结合“我”的话理解“自以为是”。

(3)你能举出一个自己尽力做一件事情的例子吗?(自己发言,老师作必要的引导)

(4)分角色朗读对话。

(5)小结提问:父亲说话的目的又是什么呢?(教育我做任何事,最重要的是在过程中去努力)

5、理解父亲第二次说的话。

(1)出示父亲说的话,齐读。

(2)议论:父亲为什么要说这些话?

启发:父亲是怎样做的`?

(3)学生闭眼听自然界的各种声音。(虫鸣、汽车喇叭声、风、雨声等)

(4)交流自己的体验。

(5)教师示范读父亲说的话。

(6)学生展示读。

(7)说一说这位父亲的话给你什么启示?(从自然美景中得到美的享受和陶冶)

6、把父亲说的话连起来读一读。

7、自由朗读末段,让学生质疑。

(1)重点引导理解“青山的沉静”指的是什么?(沉着、冷静、不动摇)“父亲的智慧”指什么?

(2)齐读末段

(3)个别朗读

三、拓展延伸。

让学生走进大自然,欣赏大自然,看一看、听一听,用心体会,用脑思考并记录下来。

四、总结。

这次我们和作者一起经历爬山,让我们也受益匪浅,知道了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做任何事要有信心,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是呀,四川人即使遭受了汶川大地震,也要充满信心地重建家园。我们相信只要有信心,尽力去做,有什么困难可以难倒我们呢?

五、作业。

(1)背诵最后议自然段。

(2)摘抄好词好句。

附:父爱格言

有一种爱,它是无言的,是严肃的,在当时往往无法细诉,然而,它让你在过后的日子里越体会越有味道,一生一世忘不了,它就是那宽广无边的父爱。

父爱其实很简单。它像白酒,辛辣而热烈,容易让人醉在其中;它像咖啡,苦涩而醇香,容易让人为之振奋;它像茶,平淡而亲切,让人在不知不觉中上瘾;它像烈火,给人温暖去却令人生畏,容易让人激奋自己。

父亲的爱,是春天里的一缕阳光,和煦地照耀在我的身上;是夏日里的一丝凉风,吹散了我心中的烦热;是秋日里的一串串硕果,指引着我走向成功;是冬天里的一把火,温暖着我那颗冰冷的心。父亲的爱,无处不在!

父亲的爱,藏在严厉的目光背后。

父之爱,深而沉重。

篇3:《爬山》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课文记叙了26年前父亲带着十岁的我沿着又弯又窄的山路去爬山,在爬山的过程中父亲告诉我能不能爬到山顶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是否尽力了,在下山途中又告诉我要用心欣赏沿途的美景的事情。我从父亲身上学到了智慧,从大山的身上学到了沉静。

教学目的要求:

1、学习本课生字,理解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重点句子的含义。

3、激发学生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有坚持不懈的信念和持之以恒的精神。

教学中难点:

1、学习课文,体会重点句子的含义。

2、说说我跟父亲爬山时学到了什么。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法、讲授法、讨论法等。

教学内容:

学习生字,初读课文,学习第一自然段。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导入新课。

二、 检查预习情况。

1、 指名朗读课文。要求学生读正确、流利,不读破词破句。

2、 师生共同评价朗读情况。

3、 幻灯出示本课生字。

1) 指名认读生字,并口头组词。

2) 出示文中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 指定小组进行开火车读生字、新词比赛。

4) 学生自由轻声朗读课文,找出最令你感动的句子,并在句字旁加上自己的感受。

三、 再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1、 以小组为单位,小组讨论: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内容?

2、 个小组内先互相讨论交流,进行改进。并推荐出代表发言。

3、 个小组互相修改自然段的段意。

4、 小组内互相朗读课文中自己喜欢的段落或喜欢的语句。

5、 划分结构段。

第一自然段(1):父亲在一个夏日的清晨带我去爬山。

第二段(2—7):在上山途中父亲告诉我其实能不能爬上山顶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是否尽了力。

第三段(8—9):在下山去中,父亲告诉我大自然的没不只是用眼睛去看,还要用耳朵去听,更重要的是要用心去体会,左后用脑子去思考。

第四段(10)我从青山那里学到沉静,但是更重要的是我从父亲身上学到了智慧。

四、 学习课文第一段

1、 全班同学齐读课文第一段。

2、 你读懂了什么?(小组内先互相交流,互相纠正。)

反馈学习情况:

主要介绍了时间、人物。

3、 你从课文的第一句体会到了什么?

(体会到了父亲是一个热爱大自然的人,也是一个十分疼爱我的好父亲。)

4、 你知道父亲为什么要带我去爬山呢?(学生自由发言,只要围绕课文内容都可以)

五、 小结

我们学习了这篇课文第一课时,我们知道了作者的父亲是一个热爱大自然的人,也是一个疼爱我的好父亲。

六、 作业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写生字词。

篇4:爬山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教材说明:

《爬山》这篇课文是语文S版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课文讲的是一对父子一同爬山时,父亲怎样教育儿子要努力征服自己,尽力做好每一件事,还启发儿子怎样欣赏大自然的景物。课文中父亲说的话含义深刻,耐人寻味,给人以深刻的启示,是需要细细品味和解读的,也是教与学的重点所在。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伟大的父爱。

2.抓住重点词语和句子理解,引导学生体会父亲的话的深刻含义,懂得做事要有信心,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理解父亲在爬山过程中说的三次话。

教学难点:

1.理解体会父亲的话的深刻含义,激发学生做事情要有信心、恒心,培养学生尽力做事的精神。

2. 理解“从青山那里,我学到了沉静;从父亲那里,我学到了智慧”。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复习生字词

师:孩子们昨天我们初步学习了21课《爬山》,孩子们还记得我们上一节课所学的生字吗?(认识)那老师来考考孩子们吧!敢接受挑战吗?

指名读生字词语。

师过渡:孩子们已经用你们的出色表现告诉我:在上一课的学习中你们都用心了。现在请孩子们快速地浏览课文,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二、 整体感知

1.快速默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师:谁来说一说?(主要讲26年前的一个夏日,我和父亲爬山的事)那在这次爬山中,我有什么收获?

2.作者和父亲一起爬山的经历让他终生难忘,从中也学到了很多,学到了什么,快速从课文中找出句子。

“从青山那里,我学到了沉静;从父亲身上,我学到了智慧。”(课件出示)

3.初步理解这句话:理解“沉静”

师:孩子们一起读读这句话,有什么问题想问吗?孩子们提的问题都很有价值?那我们先来看看,“沉静”是什么意思?(寂静、沉着、冷静、稳定) “山的沉静”是什么意思?在爬山过程中,父亲在什

么时候,什么地方,说了哪些耐人寻味的话?他的话让我学到了什么智慧呢?现在请同学们自由默读课文,边读边用波浪线划出相关的语句,并将自己的体会写在旁边。

三、品读感悟父亲的话,体会其中蕴涵的道理

1.默读课文,从文中找出父亲富有智慧的话,用波浪线标出,在读一读把你的感悟和体会批注在旁边。

2.在上山的途中,父亲说了什么?指名读句子思考:

“对于我们爱流汗的人来说,爬山是一件格外辛苦的事。别人爬山是为了征服山,我们爬山是为了征服自己。”(课件出示)

① 孩子们自由读读父亲的这句话。你从父亲的话语中,知道了什么?(别人爬山是为了征服山,我们爬山是为了征服自己)“征服”可以换成什么词?怎样做才叫征服山?征服自己呢?(战胜困难) ② 师:在爬山的过程中我们会遇到哪些困难呢?孩子们读读2至4自然段,划出描写在爬山时我和父亲的样子的词句,想象一下我和父亲在爬山时会遇到哪些困难?

生:不知不觉已浑身是汗。

师:谈谈自己的理解。

生:太阳才刚出来,我和父亲就出汗了。

师:这时可能遇到什么困难。

生:太热了,不想爬了。

师:才走了这么一会儿,你就出汗了,山那么高,你们能爬上去吗?别爬了吧?

生:不行,我相信我能爬上去。

师:真是有信心的孩子。这就叫征服自己。你还划出了哪些词句? 生:父亲说着,脱下湿透了的外衣。我体会到他们很热。 师:是啊,把外衣都湿透了,太热了,别爬了吧?

生:不行,我一定要坚持爬到山顶。

师:真是有毅力的孩子。这就叫征服自己。还有其他句子吗? 生:太阳越来越烈,

师:这时,我们会遇到什么困难

生:我们会很热,很渴,累得筋疲力尽。

师:既然你们又累又热,就坐下来休息一下吧,别爬了。 生:不行,我一定要坚持。

师:坚持到底,说得真好。这就是征服自己。现在谁来说说征服自己是什么意思?

师:非常棒。这就是我从父亲身上学到的智慧。

③ 我理解了父亲说的话了吗?从哪个词知道的?“似懂非懂”怎样理解?“格外”还可以换成什么词?

④ 父亲的话富有哲理又饱含深意,他说这句话时会是什么语气,带着你自己的理解读一读。

⑤ 指名读,鼓励学生读出自己的'独特体验。

2.师:爬上山顶我们看见了什么?(只见山下一片碧绿的树海中,几座房子若隐若现)什么叫“若隐若现”?此时,我们的心情怎样?(战胜自己,征服自己的快乐)父亲又说了什么?(多媒体出示句子) “爬到山顶固然令人高兴,但爬山的过程更让人愉快。其实能不能爬到山顶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是否尽了力。”(课件出示)

师:父亲在这句话中想告诉我们什么?(其实不只是爬山要尽力,做任何的事情都要尽力)

①师:什么叫尽力? 在这次的数学考试中,文中的我尽力了吗?你是从哪些语句看出来的?

②相机理解“自以为是”。

师:什么是“自以为是”?(自己以为自己是正确的)谁能带着“自以为是”的语气读读我说的话?

③父亲赞同我的话吗?父亲说了什么,又是怎么说的?理解“凝视”。

④体会比喻句的表达效果。

篇5:爬山教学课件

爬山教学课件

《爬山》是一篇说理性很强的课文,讲的是一对父子一同爬山时父亲教育儿子要努力征服自己,尽力做好每一件事,还启发儿子怎样欣赏大自然的景物。...

教材分析:

课文记叙了26年前父亲带着十岁的我沿着又弯又窄的山路去爬山,在爬山的过程中父亲告诉我能不能爬到山顶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是否尽力了,在下山途中又告诉我要用心欣赏沿途的美景的事情。我从父亲身上学到了智慧,从大山的身上学到了沉静。

教学目的要求:

1、学习本课生字,理解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重点句子的'含义;

3、激发学生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有坚持不懈的信念和持之以恒的精神。

教学中难点:

1、学习课文,体会重点句子的含义;

2、说说我跟父亲爬山时学到了什么。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法、讲授法、讨论法等。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第周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生字,初读课文,学习第一自然段。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二、检查预习情况。

1、指名朗读课文。要求学生读正确、流利,不读破词破句。

2、师生共同评价朗读情况。

3、幻灯出示本课生字。

1)指名认读生字,并口头组词。

2)出示文中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指定小组进行开火车读生字、新词比赛。

4)学生自由轻声朗读课文,找出最令你感动的句子,并在句字旁加上自己的感受。

三、再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1、以小组为单位,小组讨论: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内容?

2、个小组内先互相讨论交流,进行改进。并推荐出代表发言。

3、个小组互相修改自然段的段意。

4、小组内互相朗读课文中自己喜欢的段落或喜欢的语句。

5、划分结构段。

第一自然段(1):父亲在一个夏日的清晨带我去爬山。

第二段(2-7):在上山途中父亲告诉我其实能不能爬上山顶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是否尽了力。

第三段(8-9):在下山去中,父亲告诉我大自然的没不只是用眼睛去看,还要用耳朵去听,更重要的是要用心去体会,左后用脑子去思考。

第四段(10)我从青山那里学到沉静,但是更重要的是我从父亲身上学到了智慧。

四、学习课文第一段

1、全班同学齐读课文第一段。

2、你读懂了什么?(小组内先互相交流,互相纠正。)

反馈学习情况:

主要介绍了时间、人物。

3、你从课文的第一句体会到了什么?

(体会到了父亲是一个热爱大自然的人,也是一个十分疼爱我的好父亲。)

4、你知道父亲为什么要带我去爬山呢?(学生自由发言,只要围绕课文内容都可以)

五、小结

我们学习了这篇课文第一课时,我们知道了作者的父亲是一个热爱大自然的人,也是一个疼爱我的好父亲。

六、作业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写生字词。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课文2-10自然段;理解重点句子的意思,背诵最后以自然段。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新课。

二、学习课文第二段。

1、指名朗读课文第二段。

2、学生评价朗读情况。

3、学生自主学习本段。

4、反馈学习情况:你读懂了什么?你有哪些质疑?

5、在爬山过程中,父亲对我说了什么?找出父亲的话。

6、听懂父亲的话吗?找出说明的词语来。(似懂非懂)

7、一起朗读父亲说的话后思考: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这句话你是怎样理解的?

8、当登上山顶时,父亲又对我说了什么?我理解父亲说的话了吗?从哪句可以看出?

9、为什么我的脸就像煮熟的鸭子一样红?

(因为在这次数学考试中我没有尽力,只考了61分,可我却说已经尽力了,被爸爸识破了。)

10、全班一起朗读我和父亲的对话。

三、学习第三段(8、9)

1、指名朗读课文,其余学生思考:下山的时候,父亲对我说了什么?我听懂了父亲的话吗?

2、反馈思考情况。

3、父亲告诉我应该怎样欣赏大自然的美丽呢?(学生自由发言)

4、读了父亲说的这句话,你知道他的意思吗?

(不论做什么事情,我们都要尽自己的最大努力,不管遇到什么事情都要用心来体会,用脑去思考。)

四、学习课文第四段

1、齐读本段内容,自主学习本段。

2、学生质疑。

(1)你认为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

(2)读了这段话,你有什么话要说?

3、反馈学习情况。

4、父亲是怎样带着我走那个黑暗而又宁静的山林的?

5、你是怎样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的?

爬山

1、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体会?(学生自由发言)

2、你懂得了一个什么道理?

(不论遇到什么事情都要尽力去做,并且告诉我们大自然的美不只是用眼睛去看,还要用耳朵去听,更要用心灵去体验,用脑去思考。)

六、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背诵课文最后一段。

板书设计:

21、爬山

上山-----尽力

爬山下山-----留心

自然----用眼、用心、用脑

篇6:爬山

清明节到了,我们一家回时村老家祭祖,祭祖后,我们到贡山的姑姑家去爬山。

来到贡山脚下,我抬头一看,贡山连绵起伏,漫山遍野都是大大小小的乱石头,周围很荒凉。这是一座名副其实的荒山哦!我们在向导小表哥的带领下向贡山进军,一路上那是蝴蝶在为我们跳欢迎舞;野鸡在为我们唱前进歌。不知不觉间,我们爬到了半山腰。这时,妈妈和姐姐越朝下看越害怕,渐渐打起了退堂鼓。不到山顶非好汉,我和爸爸相互鼓励,历尽千辛万苦,终于登上了山顶!

山上的风很大,山下的景色美不胜收:一块块绿油油的麦田就像一个宽阔的足球场;翡翠似的老汪湖(在地图上可查到哦),就像那七仙女的绿纱巾一样美丽;一片连着一片的桃花林·杏花林,给大地绣上了美丽的图案……

姐姐和妈妈也慢慢地爬到山顶,我们一起兴致勃勃地观察起硕大无比的山蚂蚁,胡须似的山蜈蚣来……

爬山可真好玩哦!

三年级:王兴旺

上一篇:我的生日礼物——文具盒 下一篇:手机涂改带 相关推荐 我的书屋我的梦作文800字 《捉妖记》观后感300字 小黄人作文300字 家乡的桥作文400字 我的家乡—哈尔滨作文300字 我最喜欢的一项体育运动作文400字 有趣的泰迪狗作文300字 牛首山作文_我喜欢牛首山作文300字 我的志向 与众不同的妈妈作文300字 春暖花开作文300字 看图写话:放假第一天

篇7:爬山

一望山路无尽头,

疑似山高几千丈。

来来往往爬山者,

登上山顶最威风。

上一篇:给解放军叔叔的一封信 下一篇:风 相关推荐 易烊千玺 月亮离我有多远作文800字 鸭妈妈带小鸭子过马路 的第一场雪 三爱三节 剪纸的故事 我的老师作文_以老师为话题的作文600字 葡萄作文_葡萄的自述600字 我是一棵大树作文500字 留守儿童给父母的一封信800字 《光之塔》观后感450字 童年趣事——洗盐作文500字

篇8:爬山

清明节假期,我们一家去爬山。

山脚下的植物种类非常多,有竹子、笋芽儿、不知名的野花……种类各样,数也数不清。我看见笋芽儿冒出尖头来,我懂得,她们是在喊:“春天来了吗?春天来了吗?”我相信,她们长大后一定会长得很强壮。那些不知名的野花就像一双双小眼睛,让我感到很新奇。

往前走是斜坡,我拉着妈妈往前走了五分钟,一步一个脚印,小心翼翼的,生怕滑倒。许久,终于走到了半山腰。那里的书非常多,一棵挨着一棵,就像一位位小战士,守护着这片树林。

过了一会儿,我们到了山顶。我们欢呼着看到了美丽的风景,欢呼着采到了美丽的野花。

妈妈说过,站得高才能看得远。果然没错,站得越高看到的风景就越美丽。

这真是一次愉快的爬山经历啊!

篇9:爬山

在离我家不远处,有一座山。我和爸爸妈妈准备爬山,这座山是离我们家近,且又最高的一座山,上面还有许多的柿子树,那些柿子树没有人看管,一到秋天就会有很多人来摘这里的柿子,一是因为这些柿子树没有人看管,二是因为这些柿子树界结的柿子比市场上的柿子更新鲜,更甜。

我们顺着一条幽静的小路,向半山腰的柿子林走去,一路上,我看到了许多城市里我们看不到的动物和植物。刚上山时,我就看到了一个“怪物”,这个“怪物”浑身是刺,每一根刺都立着,让人觉得不寒而栗。我从地上捡起了一根树枝,正准备向它捅去时,它却不见了,我揉了揉眼,暗暗在心里想着:咦?难道是我眼花了吗?刚刚明明有一只“怪物”在这儿呀?怎么会不见了呢?我正纳闷的时候,又看到了一丛奇怪的植物,那植物上结满了红色的小果果,我摘了一个下来放在嘴里咬了一下,之后马上就吐了出来,那果子虽然红红的,看起来是熟透了的样子,但你只要咬一下,那味道能把你的牙都酸掉了。

终于到了柿子林了,我抬起头,看着那挂满了整棵树的黄澄澄的柿子,顿时口水泛滥了,我伸着手拼命的往上跳,想摘一个下来解解馋,可那柿子就好像在和我过不去似的,我刚碰到它,它就从我的手下溜走了。爸爸看到了,就给我从树上摘了一些柿子下来。我手里捧着黄澄澄的柿子,高兴地不得了。

最后,我们爬到了这座山的山顶。山顶上没有树,也没有灌木丛,只有平坦的草坪,我们三个坐在草地上,吃着柿子,一会儿做做游戏,一会儿看看山下的风景,快乐的度过了下午的时光。我们坐在山顶,望着夕阳,最后还是恋恋不舍的离开了。

回到家,我又想起了那只“怪物”,那簇长着小野果的灌木,那又大又甜的的柿子,和那美丽的夕阳……

篇10:爬山

暑假里的一天,我们非常无聊,于是,弟弟提出建议:“我们去爬山吧!”“好啊!太棒了!”爸爸同意了,于是,我们就决定明天去爬山。

第二天,我们坐上车,拿上吃的,就出发了。我们在车上有说有笑的,就快到目的地了,弟弟说:“姐姐,你能爬上去吗?”“我当然能爬上去了!”我嘲笑弟弟说,“我看是你爬不上去,才来试探我的吧!”弟弟被我气得满脸通红,说:“哼!我一定能爬上去的!看谁笑到最后!”

目的地到了,弟弟站在山前,腿都在发抖,我看见了,就嘲笑他说:“还没爬呢!你的腿就在发抖,肯定爬不上去的!”我冲弟弟做了个鬼脸。这是,爸爸提议说:“我们来个比赛吧!看谁先爬上去吧!我先走了!”说完,爸爸就开始爬了。我看状,啊,不妙,赶紧爬啊!在第一层的时候,我碰到了两个大姐姐,她们有说有笑的,我对她们说:“大姐姐,一边说话一边爬山是很消费体力的。”“没关系的.。”我使劲爬啊爬,终于爬到了第三层,第四层,第五层,这时,我碰到了在第一层碰到的那两位大姐姐,这时,她们已经累得气喘喘吁吁了,她们看见了我,就对我说:“小姑娘,我们早就应该听你的了。真是太累了!”

第六层的时候,我已经累得气喘吁吁了,实在怕不上去了,爸爸对我说:“‘坚持就是胜利。’‘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听了爸爸的话,我顿时充满了力气,一口气跑上了山顶。

哇!山顶上真美啊!我们在山顶上拍了几张照片,就回家了。

篇11:爬山

今天是个让人放松的星期天,别人有着自己的计划,而我们家是去爬高度不超过1000公尺的山鸡公山。一到那里,山上清新的空气让人心旷神怡,还看到了许多不同种类的动植物,例如:松鼠灵活的跳跃穿梭于茂密的树林间,还有不时听到悦耳的鸟叫声,感觉这里与都市截然不同,很像世外桃源。

没多久我们开始爬山,这座山虽然不高,但是有一点陡峭,由于这座山是独立的,不与其它的山连起来,从远处看这座山会觉得有点一柱擎天的感觉。沿途尽是百花盛开,虽然曾经遭受了风灾的重创,但复原的速度也很快,只有比较严重的地方未复原外,其它地方几乎看不到风灾过后的痕迹。步道途中有着一条河,这条河被风灾破坏的痕迹依旧存在;河上的桥也因日积月累的沖刷,桥墩也偏移了许多成了S形,走在上面还会摇摇晃晃的。道路的尽头有一处几乎可算是90度的峡谷,看着古道中的峡谷吊桥,不禁让人赞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到了山顶后,竟发现这里有着一间餐馆和庙宇,而且这里人声鼎沸,好不热闹!我们在那边吃完饭后,就坐在庙前的广场欣赏这里的风景,把景色尽收眼底。到了下午山上开始起了浓浓的大雾,有如孙悟空驾着筋斗云在云雾中穿梭一样,置身于云雾中,后来我们便带着依依不舍的心情回家去了,也结束了这趟愉悦的旅程。

这个星期天,不仅让我心情无比轻快,还可以解除一周来的疲劳,真是一举两得,而我们也应该好好的爱惜这片美丽的好山好水,给后代的子孙留下一片美好的家园。

篇12:爬山

“耶,耶!“今天终于去爬我期盼已久的灵白线了!我们怀着激动的心情出发,为了防止堵车,我们选择地铁出行。可是,我却发现今天的地铁真的好慢啊!感觉像坐了一个世纪。

灵白线就是灵岩山和白马涧之间的很多个山头连起来的“一条线”。爬灵岩山,轻轻松松的。我十分高兴,觉得简直太容易了,爬山也没什么难的嘛。可是,接下来的一座山头却大大改变了我的想法。好难走呀,几乎没路,到处是石头和沙粒,特别滑,爸爸在前面为我精心挑选每一步,然后我再跟着爸爸的脚步一点一点的慢慢地移动。

经过了第一个难走的坡,我松了一口气,以为只有最后一个山头了,谁知道更难的还在后面等着我们。其中,一个下山的地方十分艰险,假如不扶稳东西,每时每刻都有可能掉到山谷去,不过有好心人为了我们爬山方便,在每棵树之间都连了绳子,我们必须扶着树或者绳子,手脚并用的一步一步下移。我有几次都差点掉下去,还好我有非常大的臂力和爸爸在前面接我,所以我们也最终度过了难关。经过了五个小时的艰难险阻,终于到达了终点。爬了一天的山,感觉体力被消耗的差不多了,我们去吃了海鲜大餐。

经过这次爬山,我觉得:人生好像爬山,要想到达山顶,就必须克服重重困难。每当快要放弃的时候,再坚持一下,你就能登上巅峰。

篇13:爬山

星期六,妈妈带我去展依山公园爬山。

走进了展依山公园,我们在平台上晒了一会儿太阳,就踩着台阶向山顶走去。前面的路很好走,我和妈妈用最短的时间翻过了两座树木茂密的大山。这时,我回头一看,走过的小路就像山中的一道黄色的小河。我们心想:“都走了这么多路了,山的最高顶应该快到了吧!”没想到走过一条石头路和一段台阶路,一道笔陡的山石路呈现在我们的眼中。

妈妈说:“这么陡,不爬好了!”我想:比我小的小孩都从对面下山来了,我难道就爬不上去吗?于是我大声对妈妈说“看!发射塔快到了,坚持爬上去啊!”妈妈气喘吁吁答道:“看起来近,实际远着呢。”但说归说,我们还是奋勇登山。我像《爬天都峰》课文中的小朋友一样,奋力向峰顶爬去,一会儿攀着树藤,一会儿手脚并用向上,就像一只机灵的猴子。爬啊爬,我和妈妈踩着滚石,终于爬到了山顶,顿时心旷神怡。我俯视下面,所有的山,连绵起伏,郁郁葱葱。整个常山县城,就在我的眼下,汽车变成小老鼠了,电动车像一只只蚂蚁,行人如一粒粒芝麻。还有一排排的楼房,只有文具盒一般大小,真有趣!

看到太阳西沉,我们就朝山下走去。下山却比上山难,很多时候都没地方落脚,鞋底踩在石块上,一不小心就会滑,我只好慢慢地挪动,终于走完了那道笔陡的斜坡,然后满怀喜悦地回到了家。

这次爬山,让我既得到了身体的锻炼,还看到了平时看不到的风景,真是乐趣多多啊!

篇14:爬山

在假期里,我和家人们去登山。

我们早上刚刚起来,收拾好东西,准备出发了,到了山下,我们开车上山,开了一点后,我们买票进索道,到索道上缆车时,我心想:这次千万要比上次好啊!上次吓得我浑身发抖,希望这次能好些。缆车开动了,我带着害怕的心情在缆车上坐下,想:这缆车还能装下这么多人,不是只能装下几个人吗?怎么可能装下这么多人呢?会不会掉下去呀?下面可是深不见底的峡谷啊!一堆堆的疑问在我心中。下了车,我才放下了沉重的心,我匆匆忙忙的找到了出口,开始爬山,爬山时,旁边没有栏杆,所以我不愿意往边走,因为边上是悬崖峭壁,我可不想摔下去,我飞速的到了半山顶上,看到有餐馆,高兴的不得了,我叫妈妈快点,我准备下去接他们,但他们很快就赶来了,姥姨看见餐厅说:“吃些东西吧!”我和妈妈、姐姐都不吃东西,接着爬山,我们先爬山了,我爬得很快,我都到了,他们还在底下,我就在这里等着,姐姐和妈妈快速的往山爬,妈妈和姐姐爬上来都已经气喘吁吁了,我们等了姥姨一下,我就接着爬了,他们接着休息,我继续爬,爬到山顶了,我歇了会儿,就看看他们,结果他们还在下面呢!我去接她们,可是妈妈说:“你在上面呆着呗!下来干嘛呀!上去!”我就只好上去了,我很快就上去等着了,我还是在这里看四大天王吧!这四大天王只是太威风了!我最喜欢的就是第一大天王,他手拿青云剑,真帅!过了一会儿,她们上来了,我们烧了香,就走了。

篇15:爬山

今天,爸爸说带我去爬山,我开心得一蹦三尺高。出发前,爸爸严肃地对我说:“爬山时要穿登山鞋,要带水杯和登山棍,做什么事情前一定要做好充足的准备。”我们准备好后就出发了。

我们来到了四方山脚下,望着那高高的山峰,长长的阶梯,我不禁说道:“这么高,要爬到什么时候啊!爬上了山,那还不把我累死?”这时,爸爸走了过来,拍拍我的肩膀说:“儿子,我们俩比赛怎么样?看谁先到达山顶!”我点了点头后就立马向前冲去,一大步一大步地向山顶出发。

我爬呀爬,爬呀爬,爬了一半时,脚已经痛得不行了,汗珠大把大把地滴着,我弯下腰双手撑着腿,向上看了看——妈呀,还有那么高,我竟然才爬到半山腰!在我准备打退堂鼓时,一位老爷爷走了过来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小伙子,这里离山顶不远了,可不要前功尽弃呀,加油!”听了老爷爷的话后我又看了看周围:前方有两个比我小的孩子说着话向上爬着;身旁还有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扶着栏杆慢慢爬着,这些景象坚定了我一定要爬到山顶的决心。于是我又呼哧呼哧地继续爬,还在心里给自己默默地喊了声“加油”。

不知爬了多久,我感觉腿上像压了两块大石头那么沉重,抬都抬不起来,准备到路边的石头上休息会儿。我刚坐下,一个与我年龄相仿的小朋友看见了我,他跑过来对我说:“请问你也要爬到山顶吗?”我点了点头,接着他又对我说:“我俩一起爬吧!一路上有个伴儿就不会孤单了,就会忘记了酸痛,听说山顶的风景比这儿更美!”我说了一声好后,就一起出发向前了。一路上我们有说有笑,就像多年没见的老朋友谈谈这谈谈那。

终于我们爬到了山顶。这里真是如仙境一般:云雾在山间漂浮着,我们就像腾云驾雾的神仙。周围的美景就像涂了颜料一般,五彩缤纷,有绿的、红的、黄的、蓝的、黑的……原来他们说的没错,山顶的确有最美的风景!

篇16:爬山

生活,就像一本书,只要你细细品读,慢慢感悟,就一定会在这本书中得到教益,受到启迪。

记得有一次,我和同学们去爬山,走到山脚时我惊呆了,这座山就像一座宝塔一样,直插云霄!不知要爬多久才能爬上去。而再去看登山的路,就像一条蜿蜒盘旋的长龙。在这条龙的背上走着,肯定会被转糊涂,最主要的是还要拿着一袋砖头上山。当我看到同学们都已经拿起砖头走了,我赶紧去追他们,才走了一会儿,我就已经累得气喘吁吁,准备打道回府,可我想到到了山顶就可以看到全蓝山的美景,仿佛有一股神奇的力量推着我前进。到了半山腰,我实在走不动了,看到手里的砖头,我的脑子里出现了一个天使和一个恶魔,恶魔说:“丢了吧,就是它拖了你的后腿!”天使反驳说:“不行,只有从小就养成守纪的习惯,才能得到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就这样,天使和魔鬼在我心里打架。最后,魔鬼胜利了,我把砖头放在了半路,悄悄地,慢慢地走了。一路上,虽然我体力上轻松了不少,但是,我的步子却变得沉重起来,心里忐忑不安:要是被发现了,怎么办……各种想象,从我脑海里涌出。这时,天使又出现了,她和蔼地说:“孩子,现在回去还早……”还没等她说完,我马上奔回原地,提起那一袋砖头继续往山上走去,坚持到了山顶,一股成功的喜悦在心中荡漾。

一个人从小养成遵纪守法的好习惯,才会不受诱惑,克服艰难,获得成功。

篇17:爬山

九九重阳,代表着天长地久,更代表着我们应该敬老爱老尊老。为准备了家乡的重阳节作文:重阳爬山,希望能够让大家对尊敬老人有更深刻的认识。

今年的九九重阳节那天,我和姥姥、姥爷决定去登梧桐山。一大早,天气晴朗,阳光明媚,妈妈送我们到梧桐山入口的小路,我们开始登山了。一开始,山上没有石级,要走山路,走了一段时间,出现石级了,我们又改成登石级。

我是走一会儿歇一会儿,到了半山腰,我看到了全深圳的景色:一座座高楼好像小房子;路上的行人像小蚂蚁;还有东湖公园的大森林一片葱茏,猛一看就像一块深绿的宝石嵌镶在山脚下。几条小河变得像细细的带子,轻轻柔柔飘落在大地上。看到这样的美景,我把刚才的累都忘了。

我们又开始往上爬了,登到了差不多一大半了,我对姥姥说:“歇一会儿吧,我又累又渴。”他们答应了,我心想:这回我可要吃多点了。吃完喝完感觉又有劲了,于是我们又鼓起勇气向上登。

这次我们走了很长时间才在山路边找到一个椅子坐下来,因为走的快,我又有点支持不住了,所以很快就累了。这时我听姥姥说:“就快到山顶了,加油啊!”远处一位比姥姥还老的的老奶奶慢慢的走上来,我问:“老奶奶,你累不累啊?”老奶奶带着家乡的口音对我说:“小朋友,生命在于运动,坚持到底就是胜利。”

这番话深深的鼓舞了我,我们一道鼓起勇气,终于登上了山顶。

这个时候我的心情真高兴啊!虽然累,可我战胜了困难,取得了胜利。

坐在山顶上,望着尽收眼底的好山好水,我们陶醉了!

《爬山虎的脚》反思(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四年级语文上册《爬山虎的脚》教案

爬山虎的脚教学设计

课文《爬山虎的脚》教案

课文《爬山虎的脚》的优秀教案设计

25、爬山虎的脚-教学设计

小学四年级语文《爬山虎的脚》原文及教案

爬山虎的脚教案

四年级语文爬山虎的脚教案

爬山虎的脚教案教学

《爬山》教学设计
《《爬山》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爬山》教学设计(精选17篇)】相关文章:

《爬山虎的脚》的教案2023-04-12

《爬山虎的脚》四年级语文说课稿2022-08-08

爬山虎的脚教学设计2023-02-24

爬山虎的脚课后反思2023-09-03

《爬山虎的脚》教学反思 万香云2022-09-28

爬山虎的脚第一课时教学总结2023-04-25

――《爬山虎的脚》教学评析2024-02-10

爬山虎的脚教学设计一等奖2023-10-25

小学四年级爬山虎的脚课文原文2022-06-29

四年级《爬山虎的脚》教学反思2023-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