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颗钻石 教学设计(人教版三年级下册)

时间:2022-12-07 07:55:35 更多教学设计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七颗钻石 教学设计(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精选13篇)由网友“温迪戈”投稿提供,这次小编给大家整理过的七颗钻石 教学设计(人教版三年级下册),供大家阅读参考。

七颗钻石 教学设计(人教版三年级下册)

篇1:七颗钻石 教学设计(人教版三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1、学会课后生意,重点指导写“唾沫”二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引导学生想象,感知童话作者丰富的想象力。

4、从水罐一次次变化中,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

5、联系实际,懂得关心别人,懂得用心对待生活。

重点难点

1、水罐一次次变化中,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

2、联系实际,懂得关心别人,懂得用爱心对待生活。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同学们见过钻石吗?板书:钻石  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几张世界上最名贵的钻石图,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课件图)漂亮吗?这钻石啊,不光是漂亮,它还是这世界上最珍贵的宝石,它晶莹剔透,纯洁无暇,它象征着高尚,纯洁和永恒啊!今天,我们要学的这篇课文就与钻石有关。不全板书“七颗钻石”

2、孩子们,读一篇课文都是从课问题目开始的,看到这个题目,在你的小脑袋瓜里产生了什么问号呢?

3、太好了,那下面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一起走近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写的这篇著名的童话故事七颗钻石(课件展示课题和作者)

二、【讲读课文】

1、同学们打开书80页,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生字(课件展示六个句子)

a、很久很久以前,地球上发生过一次大旱灾,所有的河流和水井都干涸了,草木丛林也都干枯了.……

b、当她醒来的时候,拿起罐子一看,罐子里竟装满了清澈新鲜的水。

c、她匆匆忙忙,没有注意到脚底下有一条小狗,一下子绊倒在它身上,水罐也掉在了地下。

d、她又把水罐递给小姑娘,就在这一瞬间,水罐又变成了金的。

e、这时,小姑娘再也忍不住,正想凑上水罐去喝口水的时候,突然从门外进来一个过路人讨水喝。

f、小姑娘咽了一口唾沫,把水罐递给了这个路人。

2、孩子们,这六个句子非常重要,因为这篇课文中所有的生字都在这六句话当中,读好这六个句子,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你也就读懂了。来自己读读句子,用自己的方式去读。

3、指名读相关的句子,要求读准字音。

4、引导理解“干涸”

5、匆匆忙忙还能怎么说(急急忙忙)

6、引导理解“瞬”(此字与眼睛有关)

7、引导书写“唾沫”(学生拿出纸笔自己写)

8、齐读六个句子。

三、【整体感知课文】

1、大家想一想,木水罐是在什么情况下变成银水罐的?

(生汇报)

2、银水罐又是在什么情况下变成金水罐的?

a、汇报

b、课件展示(指名读/齐读)

小姑娘回到家,把水罐交给了母亲,母亲说:“我反正要死了,还是你自己喝吧。”她又把水罐递给小姑娘,就在这一瞬间,水罐又变成了金的。

3、金水罐又是在什么情况下变成七颗钻石,七颗钻石升向天空变成七颗星星的?

4、课件展示课文片段,老师范读。

(小姑娘往手掌里倒了一点水……七颗星星)

5、怎么样,感动吧,老师相信,这个时候,课文中也有很多让你感动的句子,同学们再去读一读,把最令自己感动的句子饱含深情地读出来。(自由读)

a、指名读

b、老师指出齐读(小姑娘回到家……变成七颗小星星)

四、【总结】

现在同学们知道为什么用“七颗钻石”作题目了吗?

(小姑娘那颗善良的心,如钻石般珍贵啊!)

[七颗钻石 教学设计(人教版三年级下册)]

篇2:《七颗钻石》教学设计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

基本信息     名称 《七颗钻石》

执教者 王瑞云 课时 第一课时

所属教材目录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80页

教材分析

《七颗钻石》是人教版课标本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中的一篇精读课文,是19世纪俄国文学巨匠列夫托尔斯泰写的一篇童话故事。课文以浅显易懂的语言和清晰有序的脉络,为我们讲述了一个小姑娘在地球上发生了大旱灾,许多人和动物都焦渴而死之时,为她生病的母亲找水,而当得到水的时候却几次让水,使得水罐一次又一次发生神奇变化的故事。鉴于三年级的学生对童话有浓厚兴趣的特点,教学目标设计为在对语言文字充分理解感悟的基础上,培养大胆想象的能力,同时知道要做一个有爱心的人。由于对象是三年级的学生,他们对知识的把握需要教师的正确指引,学生对课文的内容虽容易把握,但对情感的体验不是很深,因此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创设一定的情境,方能更好地实现预期目标。为此确定的教学重难点是:能从水罐的一次次变化中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能发挥丰富的想象力为课文“补白”。

学情分析

本班现有学生25人,期中男生13人,女生22人。调皮好动的男生多。表现为自制力差,上课精力不集中,搞小动作,小声说话,没有听课的习惯,不管老师说什么,他们一律听不见;懒懒散散,从来紧张不起来,女孩相对比较文静,大部分孩子上课思维活跃,发言积极,但是也有个别女生的性格更像男孩子,上课搞小动作,说笑话,听讲不认真等等。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能正确读写本课15个生字及其所组成的词语;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目标

从感悟描写水罐一次次变化的语言文字中,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感知童话丰富的想象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体会懂得关心别人,懂得用爱心对待生活。

教学重难点 重点 从感悟描写水罐一次次变化的语言文字中,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感知童话丰富的想象力;

难点 体会懂得关心别人,懂得用爱心对待生活。

教学策略与 设计说明 《七颗钻石》是人教版课标本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中的一篇精读课文,由于对象是三年级的学生,他们对知识的把握需要教师的正确指引,学生对课文的内容虽容易把握,但对情感的体验不是很深,因此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创设一定的情境,方能更好地实现预期目标。为此确定的教学重难点是:能从水罐的一次次变化中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能发挥丰富的想象力为课文“补白”。

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发想象

1、出示:旱灾干涸干枯焦渴

指名读,齐读,注意读准字音。

“看到这四个词语,你仿佛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生想象后自由表达)

2、出示:很久很久以前,地球上发生过一次大旱灾,所有的河流和水井都干涸了,草木丛林也都干枯了,许多人和动物都焦渴而死。

指名读。分别出示反映旱灾的图片,指导感情朗读。

3、“就在这所有的河流和水井都干涸,草木丛林也都干枯,许多人和动物都焦渴而死的时候,一天夜里,一个小姑娘拿着水罐走出家门,为她生病的母亲去找水。小姑娘哪儿也找不着水,累得倒在沙地上睡着了,当她醒来的时候却发现水罐里竟装满了清澈新鲜的水,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儿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童话故事《七颗钻石》。(板书:七颗钻石)

二、理解──感知想象

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的字音,读不通顺的地方多读几遍。

(生自由读文)

你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故事?(板书:神奇)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课文。用横线画出最让你感到神奇的地方。

3、有感情地朗读相关句子,引导读出神奇的味道。

重点指导读好以下句子:

①当她醒来的时候,拿起罐子一看,罐子里竟装满了清澈新鲜的水。(屏幕出示)

②她以为,水一定都洒了,但是没有,罐子端端正正地在地上放着,罐子里的水还是满满的。(屏幕出示)

③当小姑娘再拿水罐时,木头做的水罐竟变成了银的。

④就在这一瞬间,水罐又变成了金的。

⑤这时突然从水罐里跳出了七颗很大的钻石,接着从里面涌出了一股巨大的清澈又新鲜的水流。(屏幕出示)

⑥那七颗钻石越升越高,升到了天上,变成了七颗星星。(屏幕出示)

4、“你认为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水罐发生了一次又一次神奇的变化的呢?”(板书:爱心)“迅速浏览课文,用波浪线把描写小姑娘富有爱心的词语和句子画下来,读一读”

5、学生交流汇报,着重顺学而导以下句子。

①一天夜里,一个小姑娘拿着水罐走出家门,为她生病的母亲去找水。小姑娘哪儿也找不着水,累得倒在沙地上睡着了。

②小姑娘喜出望外,真想喝个够,但又一想,这些水给妈妈还不够呢,就赶紧抱着水罐跑回家去。

③小姑娘往手掌里倒了一点水,小狗把它舔净了,变得欢喜起来。

④母亲说:“我反正要死了,还是你自己喝吧。

⑤小姑娘咽了一口唾沫,把水罐递给了这个过路人。

抓住“哪儿也找不着”、“累得倒在”、“喜出望外”、“真想喝个够”、“赶紧”“咽了一口唾沫”等词句,重点指导朗读,感受这些词句所蕴含的情感。

三、创造──发挥想象

选择下面其中一个情节,展开想象编故事。

①小姑娘出门找水累得倒在沙地上睡着了,她会做一个什么样的梦呢?

②小狗把小姑娘绊倒了,在小狗身上曾经发生了什么样的故事呢?

③从水罐里涌出了清澈又新鲜的水流,大地上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学生练写)

四、延伸──拓展想象

介绍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等优秀儿童读物,感受童话魅力。

教学环节(注明每个环节预设的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堂小结

2分钟 围绕“爱心”和“想像”做结。

布置作业

1分钟 1、把小姑娘梦中的情景写成一段文字(150字左右)。

2、课外阅读一篇童话作品,要求做好读书笔记。

板书设计 19、七颗钻石

空水罐

装满

神奇 还是满满的 爱心

变成了银的

又变成了金的

跳出涌出

教学反思 这一节课结束了,可是留给我得是深深的反思。现在回过头来细细反思课堂,我总结出以下几点做的不完善,今后应该改正:

1、时间分配有点不合理,造成前松后紧的课堂节奏。

2、读书指导上有点不到位,过渡型语言不简洁明了,有些不准确。

我会用汲取本节课总结的经验和教训,用于以后的课改之路上。

[《七颗钻石》教学设计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

篇3:七颗钻石教学设计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分析、概括、想像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文中人物美好的心灵,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点

1、学习文中体现的爱心。

2、了解小姑娘的水罐发生了哪些变化.

三、教学难点:

1、展开想象,感受小姑娘美好的心灵.

2、体会小姑娘美好的心灵与七颗钻石的关系

四、教学过程

A、引入课题

1、展示图片引入课题

2、写课题

3、学生自由读课文

B、活动一 进入播音室,我是播音员

1、检查读书情况

展示句子,请生进行朗读并出示朗读要求。

师生正音

C、活动二  来到智慧泉,谁是智慧星?

1、提问:这个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当时发生了什么事?

出示文段:   很久很久以前,在地球上发生过一次大旱灾,所有的河流和水井都干涸了,草木丛林也都干枯了。许多人和动物都焦渴而死

重点理解词语 :  干涸   干枯  焦渴而死

展示图生让生判断区别三个词语

2、提问: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说说你的第一感觉.

3、提问:其中最让你觉得神奇的是什么?

4、提问:这个神奇的罐子发生了哪些变化?

师生互动:你说停我就停

师读课文,当发现罐子发生变化时,学生喊停.

D、活动三  穿越故事中,我们在行动

1、学生化身为神仙去帮助文中的小姑娘,请一个学生读课文,其他同学听.看,回答:

①你为什么要帮助这个小姑娘?

②她哪里动了你?

一起施魔法,帮助她,齐读罐子发生变化的句子

2、是什么让你们一次又一次地感动呢?老师只写一个字.

板书:  爱

3、课文中都写了谁对谁的爱?

展示并小结:   对亲人的孝心感天,

对动物的善心若银,

伟大的母爱似金

对他人的大爱如钻

4、七颗星星后来变成了什么?他会告诉我们什么呢?

出示:爱可以战胜困难,爱可以创造奇迹

5、课文小结:

当一个人在自己处于困境时.也能够想到处在困境中的他人,并且给予他无私的关爱和帮助----这是真正的爱心,它比金子还要闪亮,比钻石更加珍贵,它会像星星一样永恒地闪耀在天空,用它的光芒指引我们前行的道路!

E、活动四、大胆创作园, 我有一支神奇的笔!

选择下面其中一个情节,展开想象编故事。

02①小姑娘出门找水累得倒在沙地上睡着了,她会做一个什么样的梦呢?02

②小狗把小姑娘绊倒了,在小狗身上曾经发生了什么样的故事呢?

02③从水罐里涌出了清澈又新鲜的水流,大地上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02五、板书

19、七颗钻石

[七颗钻石教学设计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

篇4:三年级下册《七颗钻石》教学设计

三年级下册《七颗钻石》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有感情朗读;能复述故事;概括探究课文主旨;培养想象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图片与投影辅助教学。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列举有爱心的人和事,激发他们对待生活要充满爱心。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当我们仰望夜空,会看见满天璀璨的星星,它们闪闪烁烁,似乎想要告诉我们无数的秘密。你知道有关一些星星的秘密或者故事吗?(学生谈)是的,天上的每一颗星星都寄托着人们美好的愿望,他们的背后都有一个美丽的故事。(出示大熊星座的投影片)在那正北方,有排列成斗形的七颗星,闪闪发光,它指示着前方,这就是大熊星座,又叫北斗星。同学们,你们可知道这七颗晶亮的,玲珑剔透的星星是怎样来的吗?(介绍大熊星座的来历:在古希腊神话传说中,有个美丽的少女,叫卡力斯托。她成天跟着狩猎女神在深山密林中追逐野兽。有一天,天上最大的神宙斯从这儿经过,他爱上了她。后来,卡力斯托便怀了孕,不久,她生下了一个小男孩,取名阿卡斯。这件事被宙斯的老婆神后赫拉知道了,女人的嫉妒心使她再也按奈不住,她便来到密林,使用法力把这个美丽的少女变成了一只丑陋的大狗熊,临走还抢走了她的儿子阿卡斯。过了,阿卡斯已长成了一个英俊的少年,神后便设法使他们母子俩在林中相会。阿卡斯来到卡力斯托所在密林中打猎,卡力斯托一眼便认出眼前的少年是自己的儿子,于是张开双臂去拥抱他,阿卡斯看到一只大狗熊向他扑来,便张弓搭箭准备一箭把她射死。危急之时,宙斯来了,为了拯救她们母子俩的性命,也使用法力把阿卡斯变成了一只小狗熊。阿卡斯一变成小狗熊,马上认出眼前的大狗熊是自己的母亲,于是扑上去,娘俩紧紧地偎依在一起。为了使其母子免受神后加害,宙斯把他们提升到了天界,并且给了他们两个荣耀的'宝座,这就是大熊座和小熊座的来历。)

可是,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利用想象的翅膀,带给我们另一个美丽而感人的故事,他重新阐释了大熊星座的来历。一起去感受吧。

二、整体把握

1、学生分散朗读,四人一组,每人一节,一生读,其余三人听。再推选代表朗读。

(投影加点字,在书上注好音;思考本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读准字音:

干涸(hé) 水罐(guàn) 绊(bàn)倒 舔(tiǎn)净

一瞬(shùn)间 咽(yàn)了一口唾(tuò)沫(mo)

2、学生复述故事情节:

这是写一个干旱之年,一个小姑娘为母亲找水,小姑娘和母亲让水的感人故事。

三、课文探究

出示探究题,学生分小组讨论解决。

1、罐是神奇的,神奇在哪里?

2、罐发生了哪些变化?

空木水罐──有水木水罐──掉在地上端端正正──银水罐──金水罐──从中跳出了七颗很大的钻石,接着从里面涌出了一般巨大的清澈而新鲜的水流。

3、是什么让这个罐变得如此神奇?为什么?

女孩→母亲(孝心)母亲→女孩(母爱)女孩→小狗(善心)女孩→陌生人(爱心)

4、最让你感动的情节是什么?朗读并说说理由。

提示:小姑娘为母亲找水、给小狗喝、给过路人喝。三个情节比较得出爱心的主题。

小结:大熊星座真的是这样来的吗?作者为何要这样想?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美好愿望?(童话)

提示:爱心像北斗七星那样普照人间,愿每个人都拥有爱心。

四、拓展延伸

提示:这个罐子之所以神奇是因为它周围的人都充满了爱心,是爱让这个罐子变得神奇起来。同学们,你身边肯定也有许多充满爱心的人,许多充满爱心的事,请把你知道的和爱有关的故事讲给我们大家听,好吗?

五、当堂作文训练

列夫·托尔斯泰利用想象的翅膀,带给我们一个美丽而感人的爱心故事,我们不得不惊叹作家奇妙的想象本领,其实,我们大家的想象也是很丰富的,接下来,让我们也来腾飞我们的想象:

1、文中小姑娘找水曾累得睡着了,你认为这个充满爱心的小姑娘会梦到什么呢?如果你是她会梦到什么?

2、小姑娘对母亲的爱心深深的感动了我们,也一定感动了否则,等他醒来时水罐里怎么会有水呢?这小狗和过路人都是真的?还是上帝的化身同学们想一想,是上帝的话他又是怎么想的呢?写出上帝的心理活动。

3、课文开头是一片荒芜的旱灾景象,试想,从水罐里涌出了一股巨大的清澈而新鲜的水流,人们、大地将会怎样?反映久旱逢甘露的欣喜之景。

4、试想,如果没有爱心,这个世界会成怎样的世界?

六、总结

是啊,如果没有爱心,这个世界是不可想象的。因为有了爱心,我们才感到温暖,我们不但要沐浴爱心的温馨,更要懂得对别人付出爱,正如歌词唱得那样:只要人人都付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愿你们都能成为充满爱心的人,相信,拥有爱心会让你充满神奇的力量。

七、作业

1、发挥想象,另创一个故事,讲述大熊星座的来历。

2、制作爱心贺卡,送给你周围有爱心的人。

篇5:三年级下册《七颗钻石》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是俄国作家列夫 托尔斯泰的一篇童话,描述了地球上发生了大旱灾,许多人和动物都焦渴而死,一个小姑娘抱着水罐出门为妈妈找水,爱心使水罐一次又一次的发生着神奇的变化,最后水罐里涌出了一股巨大的清澈又新鲜的水流,从水罐里涌出的七颗钻石升到了天上,变成了七颗星星。故事虽然短小,但字里行间却表达着爱心的永恒。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经过三年来的学习,已具有初步的阅读能力。能抓住文章的关键词,体会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通过多媒体课件的气氛渲染,拉近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同时也引导了学生感知童话故事丰富的想象力。

【设计理念及特色】:

《课程标准》中对童话的教学要求是:学会初步鉴赏文学作品,能感受形象、品位,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能受到一定的感染和启迪。为此,我在教学设计了先以兴趣情景作为渲染,把学生引进文本,然后在学生整体感知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走进文本,走近文中角色,体会角色内心世界,从而去挖掘文本的内涵。感悟出爱的伟大。让浓浓的爱意充斥了整个课堂。

以人为本,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自读自悟、引导学生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感知童话的丰富的想象力。

在本课有几处设计,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如

①找出句子中让你感动的词语,读一读,说说你的体会。

②你看到小姑娘出门到过哪些地方找水呢,她看到的又是什么情形?你能来说说看吗?

①自由朗读第三自然段,找出让你感动的句子用“——”画出来。

②圈出重点词语,边读边想象。

③品味重点词语,说说自己的体会,读出爱的力量。让我们一起来感受这一神奇的变化!

“作业”完成了对课文学习的拓展与延伸。

【教学目标】:

1、会认、会写本课生字,能正确读写词语。

2、从水罐的一次次变化中,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感知童话丰富的想象 力。

3、懂得关心别人,懂得用爱对待生活。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小姑娘的水罐发生的一次次变化,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

2、学习完这个神奇的爱心故事,懂得关心别人,懂得用爱心对待生活。 教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出示北斗七星图片:同学们,你们看到了什么?在湛蓝深邃的夜空中,无数星星像钻石般璀璨,给美丽的夜空增添了迷人与光彩。其中最耀眼的就是这七颗闪亮的星星,它叫北斗七星,在她的背后有许多美丽的传说。今天让我们走进一个有关北斗七星神奇而动人的童话故事《七颗钻石》。(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

通过创设的神奇情景,为下文学习做好铺垫。拉近了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 激发了学生的想象,使其身临其境,“言又尽而意无穷”。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想知道这是一个怎样的故事吗?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注意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想:这是个什么样的故事?

2、读完了没有,下面老师来考考你。来看大屏幕:出示六个句子:这节课的生字都在这六个句子里面,读好了他们,文章的内容就能基本掌握了。(自己先读一读)

谁愿意读给大家听一听。生读:(评价:一字不差,正确流利)

你是怎来理解“干涸”与之相近的词语是哪个“干枯”你是怎么理解这两个词语的?

“匆匆忙忙”你可以给他换一个词吗?

看这个“瞬”字,左边是一个“目”字,。“唾沫”是唾液或是口水,来试着咽一口唾沫。这个字连大人都容易写错,看老师写。齐读词语。(只有看得准,才能记得住)我们再来读一读这六个句子。

【设计意图】

在朗读的过程中,把文章的一些相关的重点词语巧妙地结合起来,扎实了词语教学,并帮助学生进一步强化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的学习意识。

读了课文,你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故事?(水罐的变化)板书

是啊,真是太神奇了。那你知道这个神奇的故事是在什么背景下发生的吗? 发生在在一次大旱灾。怎么理解“大旱灾”?

生交流汇报。

1、下面就让我们目睹一下那干涸的场面。

播放录象,教师一边读课文第一自然段,作为解说词。你从那些词语感受到旱灾的严重。“所有、都、也都、焦渴而死”

此时此刻,人们最需要什么?(水)谁还想把自己的感受读一读(评价::听了你的`读,老师都觉得焦渴难耐。)

是啊,没有水等待我们的就只有——死亡

【设计意图】

“未成曲调先有情”,在语言、图片的渲染下,一幅灾难图就深深地印在孩子心灵,为下文的阅读做了好的情感铺垫。激发了学习的欲望。

三、精读课文,领悟内涵

再细读课文,看看围绕“水”发生了哪些动人而又神奇的故事?边读边画出你感到奇妙的句子。

交流找到的句子。

出示句子,学生读,谈感受。

【设计意图】

在默读的基础上,画出最受感动的句子,然后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使学生更深入的体会课文所蕴含的情感,同时也教会了学生学习读书的方法

1、小姑娘哪儿也找不着水,累得倒在沙地上睡着了。

2、当她醒来的时候,拿起罐子一看,罐子里竟装满了清澈新鲜的水。

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你能把你的体会放进课文中去读一读吗? 小结:正是因为小姑娘有一颗纯洁的孝心,才使空空的水罐装满了清亮清亮的水。是啊,不光孝顺,他还是个有毅力的孩子。再来读一读这句话。

出示:比较句子

小姑娘找不到水,倒在草地上睡着了。

小姑娘哪儿也找不到水,累得倒在地上睡着了。

想一想,你更喜欢哪一句?

学生体会,评价。

用课文中的词说一说小姑娘发现水时的心情?(喜出望外)

指名读

后来小姑娘又做了什么,使水罐又发生了哪些变化?自由读第三自然段。

小组交流

小姑娘因同情焦渴而“哀哀地尖叫”的小狗带来了快乐,因为这颗善良的心 使她的水罐变成银罐在没有喝到水之前,小狗是怎样的?

出示句子:小狗哀哀地尖叫起来。

小狗在哀求什么?(说话练习)小姑娘也听懂了,善良的她把水倒了一点给它(引读并出示)

我们再来看这两句,是什么使这只小狗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爱心的力量 真是太伟大了,让一个濒临死亡的动物变得如此欢喜!再让我们一起来感受这一神奇的变化!(齐读体会小狗的高兴)

过渡:就是因为她的爱,让水罐由木的变成了银的。母亲对女儿的爱你是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

出示句子:母亲说:“我反正要死了,还是你自己喝了吧。”又把水罐递给了 女儿。从这句话中你感受到了什么?把你的感受放进去,读一读。指名读,并评价。

【设计意图】:

通过对比朗读,给学生“情动于中而言于表”的抒怀机会。

同时引导学生在品悟读法的同时,主动参与评价。

小姑娘爱自己的母亲,她把生命之水交给了母亲,但母爱,无私的爱,宁 愿自己死去,也要把水留给自己的女儿,在这场灾难面前,她们想的都是对方,多么无私的爱呀!多么伟大的母亲,真是母爱似金啊!母亲把水给了女儿,也把生的希望给了女儿,小姑娘多么想喝呀!母亲把水给了女儿,也把生的希望给了女儿。

小姑娘多么想喝呀!把那种干渴的感受带进你的朗读中。

过渡:就在小姑娘正要喝水的时候,更令我们感动的事情发生了

出示句子:小姑娘咽了一口唾沫,把水罐递给了这个过路人。

自读,看看自己读出了什么?说的真好,你一定能读好!

小姑娘很想喝水,但她还是把水给了一个素不相识的过路人,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爱啊?她给路人的仅仅是水吗?是啊,他给的不仅仅是水,而是生命啊!。此刻你们对小姑娘敬佩的情感已经写在了脸上,让我们怀着满心的感动再来读一读吧!

【设计意图】

这一环节,通过让学生自主探究,抓住重点词句加以品味,在深情的语言渲染下,让学生真正懂得文本所蕴涵的内在价值,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了道德熏陶,让他们感受到了“爱”。

四、唤起共鸣,升华情感

过渡:

1、是什么让地球战胜了这次大灾难?正是因为小姑娘充满了爱心,才是奇迹一次又一次发生,让我们带着感动齐读最后一段。

2、一颗又一颗代表着爱的钻石越升越高,升上了天空,变成了七颗星星,组成了今天的大熊星座。

3、多么美丽而感人的爱心故事啊!我们不得不惊叹作家奇妙的想象本领。其实在现实生活中,也有这样感天动地的人和事。下面就让我们走进我们的灾区西南,一起感受干旱给我们带来的灾难吧!

出示课件:播放灾区视频,接着在《爱的奉献》的歌声中展示全校师生共献爱心的图片

【设计意图】:

时时处处让学生在感受爱:女儿对母亲的爱,人对动物的爱,母亲对女儿的爱,人与人之间的爱。这是一部爱的协奏曲,让学生懂得“爱能改变一切”,感受爱的温暖、伟大。激发他们学会去关爱他人。

五、课外拓展作业

愿爱心这颗种子,在我们心中慢慢发芽、长大。看着你们专注的眼神,老师知道,此刻你们的心中早已充满了感动,让我们把这份感动凝聚在笔端,为小姑娘、为所有善良、有爱心的人写出你心中最美的祝福吧!课后让我们把爱继续延续,让爱在我们心中再一次荡漾。

1)爱读书的你:读一篇有关爱的故事。

2)爱唱歌的你:为小女孩唱一首赞歌。

3)爱制作的你:设计爱心卡送给周围有爱心的人。

4)爱写作的你:为自己的星座编一个感人的故事。

【设计意图】:

“给学生多大的舞台,他们就能跳出多美的舞蹈”, 利用语言艺术的感染力、学生的自主阅读、品评,使“人人献出一点爱,世界将更美好。”的主题得以凸显。课后作业的拓展,不仅陶冶了孩子的情操,还提升了孩子的情感。

板书设计:七颗钻石

空 星星

↘ 爱 心

孝心 ↗ 博爱

满 金

爱心↘ ↗母爱

篇6:《七颗钻石》教学实录(人教版三年级下册)

一、教学设计与策略

(一)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及依据

《七颗钻石》是苏教版七年级语文教科书里收编的新篇目,是第六单元的第二篇课文,体裁为童话,符合本单元“奇思妙想”的主题,符合初中学生爱幻想的特点,深得学生喜爱。这篇文章篇幅短小,情节简单,但“爱”的主题非常鲜明。教师一定要在学生自己阅读的基础上,让学生在感知课文“爱”的同时,以课本为引子,掌握童话的阅读方法,感悟生活,关注社会。《课程标准》对文学作品的教学要求是学生初步鉴赏文学作品,能感受文学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能受到一定的感染和启迪。本着新课改的要求、符合学生的年龄和个性特征,这节课我将采用质疑法、朗读法、讨论法、探究法等教学方法。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读懂故事,积累词句,培养理解、鉴赏、想象创造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读----悟----赏---写等过程掌握童话的阅读方法,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感悟到“爱”这种博大的感情,从而感受生活中的美,树立正确的“爱心观念”。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童话的阅读方法,自主地感知并理解本文的内涵。

教学难点:分类积累与写作实践

(三)教学过程

结合本课的内容和教学目标,我是如此来设计教学过程的:

1、课前准备:

把以前读过的童话故事找来,再读童话,每人至少收集一则故事。

推荐资料:《安徒生童话故事集》《格林童话》

2、 导入新课:

你最喜欢的是哪一篇童话?请说出你的理由。

3新课讲授

(1)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教师范读指导朗读    学生配乐朗读

要求:边听读边思考这是一篇怎样的童话?

要求学生在听读的过程中,能够细心领会作者寄寓在文中的感情。

教师引导多角度感知课文

(2)精读课文,多角度品味

四人一小组讨论、交流四个话题,然后由四人一小组的小组长派代表回答问题,争取做到人人参与。

话题①:不写开头不行吗?

话题②:不写小狗路人不行吗?

话题③:不写水罐的“变”不行吗?

话题④:请自己设计一个问题

师生共同对学生回答的问题进行评点,之后教师作归纳小结。

(3)寻读课文,分类积累:

教师引导分类收集雅词佳句,当堂记诵

(5)回读课文,想象写作

在这一环节中,我设计了如下三题(学生任选一题,发挥想象,然后全班交流):

1、童话说“小姑娘哪儿也找不到水,累得倒在草地上睡着了”。如果小姑娘这时候做了个梦

她会做一个怎么样的梦呢?发挥你的想象说说梦中的情景。

2、课文开头是一片荒芜的旱灾景象,试想,从水罐里涌出了一股巨大的清澈而新鲜的水流,

人们、大地……将会怎样?

3、试想,如果没有爱心,这个世界会成怎样的世界?

4、课堂小结:

5、课后作业(任选一题):

1、童话的内容(包括童话的含义,优美的童话故事,童话作者等),做成手抄报。

2、你是什么星座?以自己的星座为题材,写一篇童话。

附:板书设计:           七颗钻石

二、教学过程实录

师:今天老师能和七年九班的同学共同上一节课,老师觉得非常高兴,希望通过广泛的生生互动,师生互动把这节课上好!同学们有没有信心?

生(众):有!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童话吗?平时读过哪些童话呢?

生1:《丑小鸭》《七个小矮人》《睡美人》

生2:《皇帝的新装》《白雪公主》------

师:还有许多同学举手,老师看出同学们的阅读是非常广泛,大家之所以喜欢童话家,老师觉得童话确实充满魄力,它确实是为儿童写作的,它往往通过丰富的联想想象及夸张的手法来反映生活来塑造形象。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篇课外的童话,它的题目叫《七颗钻石》。老师希望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同学们都能掌握童话的阅读方法,等到学习教材第六单元童话时,能够拿到一把登堂入室的钥匙。好现在让我们走进课文,把童话读起来。

师:大家想一想童话应当怎样读呢?

生1:速度稍慢,有感情。

生2:读的生动一些。

生3:像讲故事一样读。

生4:读人物时,读出人物的特点。

师:老师综合了的大家的观点和想法,提出这样的阅读要求:(展示投影)读出故事味,读出文中情。

师:(解释)“读出故事味”就是要想象自己周围坐着许多小朋友,把故事读给他们听,像讲故事一样读给他们。“读出文中情”要用稍慢的语速注意句子中的关键词。

师:(范读)第二自然段。本段朗读时是如和处理的?

生1:稍慢。

生2:读的有抑扬顿挫

师:把哪个字读的重一些?

生:“竟”字。

师:对!把关键的影响故事发展的字突出一些。下面请同学出声练读!(生练读)

师:好!下面我们来朗读课文。同学们想听谁来读,推荐四位好不好?

生:推荐三位(表扬一名自荐的同学)

师:老师给配上音乐。请听读的同学思考这是一篇怎样的童话呢?(播放钢琴曲《秋日私语》)

师:请同学们点评一下以上四位同学的朗读。

生1:胡静文读的很好,注意了抑扬顿挫。

生2:胡静文读的很好,很富有生机,给别人的感觉就像真的一样。

师:声情并茂的朗读,能把听者带入一种意境当中......

生3:我感到肖翱同学平翘舌应注意一些,分不清,希望他改正

生4:我听到 卢毅 把干涸的涸读错了。

师:你听的很仔细。请同学们动笔标上字音。

师:四名同学都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表扬读的好的同学)纠正最后一名同学语速过快,应尽可能读得有种余味无穷的感觉

师:(范读)结尾的语段!朗读就指导到这,大家课后还应多多 练习!

师:(展示投影)提问这是一篇怎样的童话?说说你初读的感受吧!

生1:这篇课文是美好的!

师:怎么“美好”能解释两句吗?

生1:人物的性格、品质是美好的!

师:他从人物形象上感知了课文。

生2:文章赞颂了舍己为人的精神

师:他从主题思想上感知了课文。

生3:这篇寓言童话讲小女孩为母亲找水喝,表现舍己为人的精神

师:寓言和童话还是有区别,他从情节上感知了课文,此外还可以从语言,画面,技巧等方面再谈......

生4:这是一篇深刻有哲理的童话,语句也很优美

生5:这篇课文告诉我们要有爱心!

生6:这是一篇很生动的童话,人物和情节很生动

师:什么样的人物情节能说的具体些吗?

生7:这篇通话描写了一个非常善良的小女孩。

师:(追问)他有哪些善举呢?

生7:他找水,找到水不自己喝给生病的母亲喝,看到小狗,给小狗喝,看到过路的人给路人喝, 表现他舍己为人的孝敬母亲的美好的心灵。

师:(评价)你概括的比较简洁,确实是写女孩为母亲找水喝而母亲给女孩让水喝,而女孩又把水让给路人的故事!(指导)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的角度--可以从语言情节、 主题、人物。写作技法等方面多角度感知。这一环节同学们评价活动的很好。

师:(出示投影)下面我们来品读课文--局部感知课文。 老师设计了四个话题:

(一)不写开头行吗?

(二)不写小狗和过路人不行吗?

(三)不写水罐的“变”不行吗?

(四)请你自己来提一个问题

要求:四人一小组,每个人主讲一个话题,其他三个人来补充!

生:四人一组研讨  全班共议四个话题

生1:不写开头不行。开头讲到“所有的河流,水井都干涸了” 不写他不能突出这罐水的重要性。

生2:说明水来之不易非常珍贵

师:和人物有关系吗?(来之不易的水、旱灾)

生3:不写不能突出小女孩谦让,舍己为人的精神

师:第一自然段哪两个字非常重要?

生(齐答):旱灾

师:(板书)“旱灾”两个字交代了故事的起因,也可以说是背景。把人物放在比较困难的背景当中,然后再展现人 物的行为,然后进而更能突显人物的品质。在如此大旱的条件下,女孩能为母亲找水,母女俩还能双双让水,体现人物什么精神?

生:无私的爱心!

师:(板书) 爱心

生1:不写“小狗和路人”不能表现女孩舍己为人的精神。

师:具体点说说。(追问)光写为妈妈找水不也可以体现 这一精神吗?

生2:光写为妈妈找水只能体现出他对亲人的关爱加进“小狗”可以体现他对动物的关加进“路人”可以体现他对陌生人的关爱

师:(强调)更好地体现小女孩对所有人的“关爱”之情,同时加进“小狗”“路人”使文章有了波折,也更能体现人物的精神品质

讨论话题三:不写水罐“变”不行吗?

生:不写水罐的变,文章就没有层次感。直接写水罐变成七颗钻石没有经过。

师:水罐的变围绕什么“变”?

生:围绕小女孩的善良

师:怎么“变”?

生:木罐-银罐-金罐-七颗钻石

师:人物的每一次善举之后,水罐都要发生一次变化这说明了什么?

生:做好事有好报

生:爱不分大小只要你有付出就会有回报

师:实际上大作家列夫托尔斯泰他这样写,也表达他个人内心的美好心愿,当你无私奉献的时候,当你给予别人帮助的时候,你会在某种程度上得到更为丰厚的回报。实际上水罐是不能变的,大作家这样诗意的写是表达一种美好的愿望,是一种诗意的烘托。

师:文章开头背景的铺垫,中间情节曲折,结尾诗意的烘托使文章更加引人入胜

(指导)旁批

讨论话题四:让同学提一个问题

生1:不写结尾不行吗?

生2:让读者知道七顺钻石怎么样了!

生3:作者想让读者知道钻石任务的并置同时永恒存在的。

师:在夜晚有什么作用?

生:发光,闪亮

师:是什么变成生的啊!

生:作者希望小姑娘美好的心灵永存。

师:作者希望让小姑娘的爱心能永远普照人间,能够永存。经过上述的品读活动。我们情节、人物、主题、技法等方面有了深刻的了解。那么这么好的文章有哪些地方可以积累,哪些地方的技法可以学习,可以将来为同学们所用呢?(出示媒体)寻读课文----分类积累

师:要求边勾画你喜欢的语句边读出来,同时将勾画的语言材料整理归类!

师:(出示媒体)提示积累的角度

我积累了一批动词…………………….

我整理出一组美词

我找到一组美句

我归纳了比较雅的四字词语(鼓励多角度积累)

生:我找了四字词语   端端正正  匆匆忙忙  喜出望外   焦渴而死

师:(表扬)并希望“另辞溪境”

生:我找了几个形容词。哀哀地  满满的 端端正正的

师:纠正有些不是形容词。例如“哀哀地”可以视为修饰性用语。在名词或动作之前脚上修饰性词语能更生动形象。

生:我找了几个心情的词语。喜出望外  欢喜

师:有找动词的吗?实际上文章动词的运用更叠的很频繁

生:第二自然段 拿  找  抱  跑 。

师:为什么积累这些词?换个词体会一下例如小姑娘拎着水罐走回家不可以吗?

生:“抱”体现出水的珍贵。“跑”体现了急切的心情。用“拎”和“走”不能体现小姑娘特殊条件下的特殊情感。

师:看来作家在运用词语之前还是经过慎重思考的,动词的运用并非随意使用

生:我积累了一些表示时间的词语  这时  一瞬间  很久很久以前

师:(出示媒体)赠给同学语言积累卡

字形、字音  舔净   干涸   绊倒   唾液

四字词语   喜出望外  匆匆忙忙   端之飞飞  哀哀       尖叫 越升越多

一组量词   一次   一天   一个  一条  一下  一点   一罐   一口  一粒

鲜活动词   跳出  涌出   讨水   咽  睡着  装满

近义词  干涸 ---干枯 匆忙---赶紧   很大 ---巨大

开头结尾 句子

师:(指导)积累的事做实  适当的归类  将来便于查找

(出示媒体) 回读课文----学用实践

1.想象小姑娘累倒之后做了一个怎样的梦

2.描述一个好梦

3.想像一个场景

(生动笔写作)

生1:她装了一满罐的水, 送给母亲 ,母亲的病好了。

师:她心系母亲,表达希望母亲病好的美好愿望,她会做到这样一个梦。讲述的比较真实,好贴近文章情节,语言还应该美一些。

生2:梦见了地球下了一场大雨,  河流、 水井都丰盈不在干涸。

师:噢,你给罐中涌出巨大的水流一个合理的解释。

生3:梦见一位老爷爷, 给他的罐中加入了水------

生4:小姑娘找不到水哭了起来,哭声惊动了一位神仙, 神仙来到小姑娘身边问她为什么哭?小姑娘说了实话, 神仙以为小姑娘所感动了,把手一挥, 水罐里有了满满一罐水。  小姑娘笑了,醒来发现这一切都是真的。

师:他的想象非常好。加入了神仙帮助的情节,而且叙述中还有神仙与小姑娘对话的描

生:路过的人头发零乱,衣衫褴褛地讨水喝------

师(小结):好 ! 同学们将要写的地方课下完善。实际上我们今天亲身体验了阅读童话的过程 ,实践了阅读童话的方法。

(出示媒体)学法指导

朗读课文---------整体式概括

析读课文---------多角度品味

寻读课文--------板块式积累

回读课文---------学用式实践

师:希望同学们掌握更多把开启阅读之门的钥匙。祝同学们语文学习之旅一路欢歌马到成功!

三、教学反思

世界上没有完美,完美只存在于对它不懈追求的过程中。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它已经成我语文课堂教学所追求的目标之一。我进行了思考及探索性的尝试。

(一)深入备课,对文本进行充分的开掘。

高度决定视野,语文教师的高度在于对文本的精准把握和深度的解读。《七颗钻石》一文参考资料较少,但它也给了我更多发挥的空间。于是我一遍又一遍地研读文章,反复咀嚼,感受童话曲折的情节,质朴的语言,出人意料又极富哲思的结尾。每读一遍都有思想的火花,每读一遍都有新的收获,同时读出疑难处,精妙点。进而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学生易掌握什么,还应该学什么。哪些地方是兴奋点,疑点,

难点,这样教学的内容也就成竹在胸了。

(二)感知品味,扩宽教学的空间

语文教学的必然使命之一应是引领学生走进文章的情境中去,和作者一道对语言进行有效的品味。应营造一种实质性的课堂教学氛围,为学生开辟自主发现和探索的空间。操作中我借助练读、朗读、寻读、回读等多种针对性的读,让学生自主思考,合作思考,激活其个性化体验,使其主动地提出问题,主动分析问题,互相启发,品味语言的精致与微妙之处,同时通过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尽情表达,使学生加深对文章的理解,态度情感价值观获得提升。同时在感知,品味中有意识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思维习惯,语言表达习惯和人际合作交往习惯,一点一滴地为学生终身发展建立一种长效机制。

(三)积累与写作--嫁接有价值的语言点

在整体感知和品味之后,教师在教学行为操作中设计了积累这一环节,表面上看是词语教学,但实质上是在学生对文本阅读深度加深之后,引领学生多角度广泛积累,将有价值的语言点嫁接,拓宽、分类、归纳、并深刻体会,以便使知识量增加获得巨大空间。如,故意改换重点词语,设置比较点,让学生分析后有感而发,深刻体会“字斟句酌”、“遣词造句”对写作的重要影响;同时较为有效的语文课堂应该是语言的学用课,教师在训练学生写作的过程中,设计了几处切入点,敏锐地设计恰当情境,给学生一双挥洒灵性的手,让他们将心语尽情书写出来。

由理解---发现---积累---创造,逐步使学生把浅层的语言表象变成深层的语言积累,从“读的进”一步步提升到“用的出”,进而在一套时效性很强的语言实践体系中,为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作好了积淀。

参考文献

1、《语文教学通讯》 1-12期

2、余应潮《阅读艺术》

3、《有效教学策略》丛书

[《七颗钻石》教学实录(人教版三年级下册)]

篇7:《七颗钻石》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

19、七颗钻石

教学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15个字词,能正确美观的书写“钻石、焦渴”等11个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联系上下文理解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3、细读2、3自然段,能从文中人物的做法和语言中体会他们的美好心灵,感悟爱心的神气力量。

4、能够用自己的语言简单复述故事。

5、感受想象在文中所起的作用,并在写作中学习运用想象,学习起因、经过、结果的写作顺序并尝试运用。

教学重点:

从人物的做法和语言中体会她们的美好心灵,感悟“爱心”的神奇力量。

教学方法:自读、讨论、探究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你们喜欢读童话吗?快来猜一猜这是哪个童话。

生:说自己读过的童话故事。

师:书读得越多懂得就会越多。童话,就是用儿童的语言讲述生动有趣的故事,它往往寄托了作者美好的愿望。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童话故事, 故事的名字是?生读题目。伸出小手和老师一起板书。

师:(边板书边提示)“颗”是“颗粒”的“颗”,右边是“页”字,不要写错了。

生:(齐读)七颗钻石。

二、合作交流

1、自读课文

师:首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2、检查词语

同学们读得真投入。生字都认识了吗?

出示:竟然、绊倒、凑近、一瞬间

出示:匆匆忙忙、喜出望外

出示:舔净、累倒、唾沫

出示:钻石  递给   咽下

三、品读体验

1、整体感知课文

师: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一次大旱灾,一个小姑娘为了(救母亲)去找水,空木罐变成了(有水木罐)、又变成了(银水罐)、(金水罐),最后从水罐中跳出(钻石)、涌出(水流),钻石又变成了(星星)。

学生说水罐变化经过教师板书。这就是故事的经过。

2、品读课文

(1)起因(详细讲)

师:故事起因于一次大旱灾。请同学们读第一自然段,你觉得文中哪些词语作者用得特别好,写出了旱灾的严重,在文中圈出来。从这些词语中你体会到了什么?读出体会。

师:干涸的什么?干枯的什么?能说干枯的河流吗?师:(干涸 干枯 焦渴)这三处的描写顺序能改变吗?为什么?

(2)品读水罐变化过程

师:故事中水罐是怎样变化的?为什么会发生这些变化呢?请同学们默读2、3自然段,边读边画出让你感受深刻的词语、句子,并把自己的体会写在句子旁边。感受深刻的地方多读几遍。

师:请同学们停下笔,我们一起来交流。水罐的哪一次变化给你的感受最深?(超级连接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进程跟学生走重点讲第一次和第四次)

水罐第一次变化:(详细讲)

生:水罐的第一次变化给我的感受最深。

师:你觉得哪些词语或句子作者用得好,让你感受深刻?(“”这个句子让我感受深刻。)你体会到了什么?怎样体会到的?用自己的话说。

重点体会“竟”“喜出望外”

水罐第二次变化:

哪句话让你感受深刻?你体会到了什么?(小姑娘善良,有爱心)

水罐第三次变化:

师:哪句话给了你深刻的感受?你体会到了什么?把你的体会读出来。

师:怎样体会到的?(母爱的伟大。)

水罐第四次变化:(详细讲)

你觉得哪些词语作者用得好,让你感受深刻?你体会到了什么?怎么体会到的? 小姑娘的做法体现了什么精神?(雷锋精神)

把你的体会放到朗读中。读

想一想:是什么力量让水罐发生了神奇的变化。(爱心的力量)

(3)结果:

师:语文就在我们生活中。故事的结果是怎样的?作者为什么不把钻石送给小姑娘,而是让他们变成了星星。

3、写作练习

师:作者通过丰富的想象力,运用起因、经过、结果这样的写作顺序,向我们讲述了一个神奇又感人的故事。下面请同学们发挥想象力,结合我们学习的知识,开始我们自己的童话创作。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希望同学们学会关爱别人,懂得用爱心对待生活。

四、拓展延伸

1、课下把这个故事用自己的话讲给家人听。

2、读《收集阳关》把体会写在读书笔记上。

板书              19  七颗钻石

起因   大旱灾

经过   空→有水→银→金→钻石水流

结果   星星

[《七颗钻石》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

篇8:七颗钻石教学设计

七颗钻石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水罐的一次次变化中,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感知童话丰富的想象力。

3、体会懂得关心别人,懂得用爱心对待生活。

二、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朗读,了解水罐的一次次的变化及原因,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学会关心别人,学会用爱心对待生活。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看过钻石吗?想看吗?今天呀,老师带来了几张世界上最名贵的钻石图片,咱们一起去欣赏欣赏吧!(出示课件)

2、解说:这钻石呀,是世界上最珍贵的宝石,它晶莹剔透,纯洁无暇,象征着高贵、纯洁与永恒。

3、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就和钻石有关,它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写的童话故事《七颗钻石》(出示课件)

二、新授

(一)、入情入境

1、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并学习了第一自然段,知道了:“在很久很久以前(教室配乐深情朗读第一自然段)”(并出示课件)

2、此时此刻人们最需要的是什么?(水)

(二)、透过神奇,体会变化,感受“爱”

1、就是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中,一天夜里,一个小姑娘拿着水罐走出家门,为她生病的母亲去找水,她的水罐发生了怎样的神奇变化呢,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第2、3自然段,并回答老师的问题。(出示课件)

2、学生汇报,多媒体出示相应的句子。

3、教师贴相应的'水罐图:空水罐――满水罐――银的――金的――钻石――水流――星星。

4、分组读.

5、一个普通的水罐发生了那么多的变化,真神奇!那空水罐怎么会装满水呢?快到课文中去找找答案吧!

(1)指名回答。

(2)出示句子课件。

(3)问:小姑娘为谁找水?(母亲)她为什么要为妈妈找水?你体会到了什么?(对妈妈的爱)你觉得她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孝顺)小姑娘找到水了吗?(没有)你从哪里可以看出?(哪儿也找不到)此时的小姑娘已经非常累了,谁来读读这段话?指导朗读。(“哪儿”要读出着急,“睡着了”要轻些,不能吵醒她)

(4)我想请女同学读读。

6、当小姑娘得到水后,心情怎样?你从书上的哪句话可以看出?

(1)指名回答。

(2)出示句子课件(小姑娘喜出望外・・・・・・跑去)

(3)“喜出望外”是什么意思?你们有喜出望外的时候吗?说一说。谁来读读(指名读)。

(4)尽管小姑娘也想喝水,但她还是先想到谁?(母亲)从这里我们再次感受到了什么?(对母亲的爱)让我们带着惊喜与对母亲的爱齐读这句话吧!指导朗读。

教师小结:同学们,正因为小姑娘对母亲的爱,才使空水罐变成了满水罐呀。

7、那木水罐为什么变成银水罐呢?你又是从课文的哪里知道的呢?

(1)指名回答。

(2)出示句子课件。(小姑娘往・・・・・・・・欢喜起来)

(3)小姑娘自己舍不得喝,却把水给了谁?(小狗)小狗是动物呀,你体会到了什么?(对小动物的爱)

小结:小姑娘不仅爱母亲,也爱小动物。因此木水罐变成了银的。

(4)想想,喝到水的小狗会对小姑娘说什么呢?(感谢的话)学生自由说,文中还有一处描写小狗的,快去找找。

(5)指名回答,并出示课件。

小狗哀哀地尖叫起来。这时小狗又会对小姑娘说些什么呢?(哀求的话)

(6)现在咱们男生和女生比比赛,看谁读得有感情。

8、银水罐又变成了金的,你知道为什么吗?到书上去找找吧。

(1)学生回答,师出示课件。

(2)母亲把水让给了谁?(小姑娘)她为什么要让给小姑娘?(对小姑娘的爱,也就是母爱。)

(3)生病的母亲会怎样将话呢?谁来读读?(指导朗读,适时表扬)

(4)让我们这些做子女的一起来体会这伟大的、深深的母爱吧!齐读。

小结:多么伟大的母亲,多么伟大的母爱,正因为这样,银水罐变成了金水罐。

9、那小姑娘喝道水了吗?你从课文哪里可以看出。

(1)学生回答,教师出示课件。(这时・・・・・过路人)

(2)小姑娘渴吗?你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再也忍不住、咽了一口唾沫变红)

(3)谁来读读小姑娘焦渴的样子?指导朗读,男生读

(4)就在这样焦渴难忍的情况下,小姑娘把水递给了谁?(过路人)她为什么要给过路人?你体会到了什么?(对陌生人的爱)她是一个怎样的小姑娘?(有爱心)

小结:是呀,正因为小姑娘广博无私的爱心,使一个奇迹又发生了。一个什么奇迹呢?

指名回答,(出示课件)让我们大声齐读这个奇迹吧。

教师总结:(出示课件)在焦渴难忍的情况下,小姑娘想到的是,是(),是(),却唯独忘了(),因为她有一颗()。(板书:画)这广博、无私的爱心创造了一个个奇迹。

三、学习第四自然段

1、那代表爱心的七颗钻石又到哪里去了呢?让我们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2、出示课件,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大熊星座,也叫北斗七星,愿爱心像星星一样普照人间。

四、联系生活,深化主题

1、童话中的爱心故事让我们感动,让我们进入“爱心故事大家谈”聊天室,说说你生边的爱心故事吧。评价适时表扬。

2、生活中,我们不仅要爱自己的父母、家人,也要爱周围的每一个人,爱需要帮助的人和动物。一首《爱的奉献》送给你们。(出示课件)

3、教师总结:是呀,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五、布置作业

今天的作业是:(课件出示“爱心小超市”)

六、板书设计

篇9:七颗钻石教学设计

【教材与学情分析】

《七颗钻石》是课改实验教材第6册第五单元的起始课文。这一单元主要选取了以爱的力量为主题的文章,使学生懂得做人要有爱心。这篇课文是俄国著名作家托尔斯泰写的一篇童话,本文描写的是在一次大旱之年,一个小姑娘拿着水罐为生病的母亲找水,由于她的爱心,水罐最后变成金的,从水罐里涌出清澈的水流,射出七颗钻石,升上天空。从水罐的这一次次变化中使学生知道:广博无私的爱能带来意想不到的奇迹,爱心能创造美好的未来。

文章第一自然段不仅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而且还为小姑娘一次又一次的把水给别人喝做了铺垫。全文以“水罐的变化”为主线,而这些变化又都是以“爱心”为前提,因此紧紧围绕“爱心”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从水罐的一次次变化中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则成为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从单元教学要求看,结合上下文理解重点句的意思,整体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以及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读书,深入领会文本所表达的内容是这节课中所要体现的。从学情分析的角度看,童话故事对于三年级学生有极大的诱惑力,因此了解课文内容对学生来说并不难,但是理解水罐为什么会有神奇的变化及小姑娘美好的心灵与七颗钻石的关系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我将引导学生体会小姑娘美好的心灵与七颗钻石的关系定为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教学目标】

1、通过对重点词句的品味和感悟使学生从水罐的一次次变化中,体会小姑娘的美好心灵。

2、根据课文内容,展开想象,感受小姑娘的美好心灵,理解七颗钻石与小姑娘美好心灵的关系,使学生懂得关心别人,懂得用爱心对待生活。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描写七颗钻石的句段。。

【教学过程】

一、复习词语,感受词性,回顾文章主要内容

1、复习词语,感受词性

水井、绊倒、钻石、涌出、咽唾沫

清澈、清亮、喜出望外、旱灾、水罐

表示人或事物名称的:

表示动作的:

表示样子或状态的:

【设计意图:分别从音义方面帮助学生复习巩固词语,引导学生将这些词语按照提示分成三类,进而感受词性,为后面学习感受词性做铺垫。】

2、用上其中几个词语,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设计意图:选择词语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初步培养学生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

二、抓住主线,质疑探究,引领学生走入文本

1、默读课文,思考:每一次水罐发生了那些神奇的变化?用直线画下来。

―――交流中出示课件:

● 当她醒来的时候,拿起罐子一看,里面竟然装满了清凉新鲜的水。

● 她以为水一定洒光了,但是没有,水罐端端正正的在地上放着,里面的水仍旧满满的

● 当小姑娘再拿起水罐时,木制的水罐变成了银的。

● 就在这一瞬间,水罐又从银的变成了金的。

● 突然从水罐里射出七颗闪闪发光的钻石,接着从里面涌出一股清澈、新鲜的水流。

● 那七颗钻石越升越高,升到了极高的天空,变成了七颗灿烂的星星。

2、试着用这些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语说一说。(出示词语:先、然后、又、随后、接着、再、最后)

3、教师针对学生发言进行小结,梳理线索

空木水罐----装满清凉新鲜的水----端正地放着水满满的----银水罐----金水罐----七颗钻石----巨大的水流

4、针对水罐的这一神奇变化进行质疑:看着这神奇的变化,你有什么疑问吗?

预设:这一系列的变化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生的?

为什水罐会发生这么神奇的变化?

为什么水罐不一下就射出钻石呢?……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发学生阅读期待。】

三、深入感悟,品读交流,感悟女孩美好心灵

一、探究水罐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这些神奇的现象

1、请同学再次默读课文,思考:水罐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这些神奇现象?

2、小组讨论:当小姑娘 的时候,水罐 。

3、全班汇报

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小组讨论,全班交流,最后达成共识:

当小姑娘给生病的母亲找水,累得倒在地上睡着了,醒来的时候,水罐由空的变成了满满的。

当小姑娘赶紧回家给妈妈送水被小狗绊倒,赶紧捡水罐的时候,水罐还是满满的。

当小姑娘看到小狗干渴,把水分给小狗喝的时候,水罐由木质的变成了银的。

当小姑娘用小勺一口一口的喂妈妈,自己不肯喝的时候,水罐由银的变成了金的。

当小姑娘把仅有的一点水递给过路人的时候,水罐射出七颗钻石,涌出了清澈新鲜的水流。

【设计意图:一是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读书再次默读课文,培养学生潜心读文的能力;二是通过句式,规范学生的语言,训练学生表达;三是学而导,由学生的好奇,引发他们自主归纳罐子的变化为寻求原因做好心理铺垫】

二、透过现象看本质,深入体会和感受女孩美好心灵

1、初步探究水罐变化的原因

读一读这些神奇的现象,想一想水罐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神奇的现象呢?

读中交流,顺学而导:

因为小姑娘有孝心,所以水罐由空的变成了满满的。

因为小姑娘怜爱小动物,所以水罐由木质的变成了银的。

因为小姑娘孝顺妈妈,所以水罐由银的的变成了金的。

因为小姑娘关爱他人,所以水罐射出七颗钻石,涌出了清澈新鲜的水流。

【设计意图:通过探究使学生初步感受是因为小姑娘的爱心使水罐发生了变化,为进一步感受水罐的变化与女孩美好心灵的关系作铺垫变化】

2、深入感悟变化背后的意义

小姑娘把自己千辛万苦找来的水全都给了别人,难道她不需要水,不渴吗?你是从哪感受到的?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做简单批注

预设一:学生可能结合第一段内容说明小姑娘也需要水。

很久很久以前,地球上发生过一次大旱灾。所有的河流和水井都(干涸)了,草木丛林都(干枯)了,许多人和动物也都(干渴)而死。

(1)自由朗读第一段,引导学生抓住“干涸、干渴、干枯” “都”感受旱灾的严重。

(2)借助图片想象干旱的情景,感受水的重要。

(3)通过朗读表达情感(对水的渴望)

是啊!此时,水就是生存的希望,生命的象征。这可是位“小姑娘”啊,一个为妈妈找水奔波了一夜,干渴而晕倒过的小姑娘啊,她太需要水了!应该怎样读呢?学生自由练读、指名读、评读

预设二:学生也可能抓住“真想喝个够”来说明小姑娘需要水。

出示1:小姑娘在哪儿也找不到水。她累得倒在草地上睡着了。当她醒来的时候,拿起罐子一看,里面竟然装满了清凉新鲜的水。小姑娘喜出望外,真想喝个够,但又一想,这些水得给妈妈留着,就赶紧抱着水罐往家跑。

(1)引导学生抓住“哪”来理解小姑娘找水的艰难。

发挥自己的想像,她可能都去了哪儿?

出示:一天夜里,一个小姑娘拿着水灌走出家门,为生病的母亲找水。 她来到( ),这里的( )干涸了,来到( ),这里的( )干枯了;来到( ),发现这里的( )也都( )而死,哪儿也找不到水,她又( )又( )倒在草地上睡着了。

(2)小姑娘渴吗?引导想象此时小姑娘的样子――咽干、唇裂、干渴难奈……

(3)小姑娘非常需要水,可她是怎么做的?指名读4-5段。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象小姑娘的样子、动作,然后说说这是一个怎样的小姑娘?

(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抓住“把水倒在手心里,让小狗喝”“不肯喝,一勺一勺地喂妈妈”体会小姑娘的善心与孝心,把课文读好。)

(4)带着对小狗的爱,对妈妈的孝再读。

预设三:学生还可能,抓住“咽了一口唾沫”来说明小姑娘需要水。

出示2:小姑娘正想喝一点水,突然从门外走进一个过路人,要讨水喝。小姑娘咽了一口唾沫,把水罐递给了那个过路人。

(1)抓住“咽了一口唾沫”来说明小姑娘需要水。

(2)想象补白:小姑娘咽着唾沫,把水罐递给那个过路人时,她心里想些什么呢?

小姑娘咽了一口唾沫,她想: ,把水罐递给了那个过路人。(他比我更需要水,我要帮助这个人……)

【通过想象补白目的是引导学生进入角色,体会小姑娘的仁爱之心。】

3、进一步领悟女孩美好心灵

(1)情景再现,指导朗读:就在这时,奇迹发生了――齐读

(2)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追问:小姑娘给他人的仅仅是水吗?(是爱心,是生命)

(3)总结升华

出示填空:

在口渴难忍的情况下,小姑娘先想到的是( ),是( ),是( ) ,唯独没有想到( ) 。

(3)积累语言,尝试背诵

四、回归整体,总结全文,课外延伸升华主题

1、回归整体:现在你明白是什么原因使水罐发生神奇的变化了吗?

2、想象表达

出示图片,入情入境,想象表达。

看着大熊星座中的北斗七星,看着这清澈、新鲜的水流,你会联想到什么?(小姑娘、万物复苏、善良……)

想象表达:我想到(仿佛看到): 。

【借故事情境引发想象,表达自己丰富的感受。】

3、引入资料 再解变化

4总结提升:

再读课题“七颗钻石”,你看到了什么?(小姑娘美好的心灵,钻石般可贵,爱心永远在天上闪光……)

【回扣入课时的理解,反思阅读收获,提升认识。】

布置作业:

1 背诵第6、7自然段。

2 有感情朗读课文,把故事讲给别人听。

[七颗钻石教学设计]

篇10:七颗钻石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读写本课15个生字及其所组成的词语;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从感悟描写水罐一次次变化的语言文字中,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感知童话丰富的想象力;

4、体会懂得关心别人,懂得用爱心对待生活。

教学准备:

1、要求学生回忆学过的童话故事,熟读课文,了解作者的一般情况;

2、教师需通过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渲染学习气氛,带领学生进入神奇的童话世界;

3、需制作反映课文主要内容的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发想象

1、出示:旱灾干涸干枯焦渴

指名读,齐读,注意读准字音。

“看到这四个词语,你仿佛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生想象后自由表达)

2、出示:很久很久以前,地球上发生过一次大旱灾,所有的河流和水井都干涸了,草木丛林也都干枯了,许多人和动物都焦渴而死。

指名读。分别出示反映旱灾的图片,指导感情朗读。

3、“就在这所有的河流和水井都干涸,草木丛林也都干枯,许多人和动物都焦渴而死的时候,一天夜里,一个小姑娘拿着水罐走出家门,为她生病的母亲去找水。小姑娘哪儿也找不着水,累得倒在沙地上睡着了,当她醒来的时候却发现水罐里竟装满了清澈新鲜的水,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儿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童话故事《七颗钻石》。(板书:七颗钻石)

二、理解──感知想象

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的字音,读不通顺的地方多读几遍。

(生自由读文)

你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故事?(板书:神奇)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课文。用横线画出最让你感到神奇的地方。

3、有感情地朗读相关句子,引导读出神奇的味道。

重点指导读好以下句子:

①当她醒来的时候,拿起罐子一看,罐子里竟装满了清澈新鲜的水。(屏幕出示)

②她以为,水一定都洒了,但是没有,罐子端端正正地在地上放着,罐子里的水还是满满的。(屏幕出示)

③当小姑娘再拿水罐时,木头做的水罐竟变成了银的。

④就在这一瞬间,水罐又变成了金的。

⑤这时突然从水罐里跳出了七颗很大的钻石,接着从里面涌出了一股巨大的清澈又新鲜的水流。(屏幕出示)

⑥那七颗钻石越升越高,升到了天上,变成了七颗星星。(屏幕出示)

4、“你认为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水罐发生了一次又一次神奇的变化的呢?”(板书:爱心)“迅速浏览课文,用波浪线把描写小姑娘富有爱心的词语和句子画下来,读一读”

5、学生交流汇报,着重顺学而导以下句子。

①一天夜里,一个小姑娘拿着水罐走出家门,为她生病的母亲去找水。小姑娘哪儿也找不着水,累得倒在沙地上睡着了。

②小姑娘喜出望外,真想喝个够,但又一想,这些水给妈妈还不够呢,就赶紧抱着水罐跑回家去。

③小姑娘往手掌里倒了一点水,小狗把它舔净了,变得欢喜起来。

④母亲说:“我反正要死了,还是你自己喝吧。

⑤小姑娘咽了一口唾沫,把水罐递给了这个过路人。

抓住“哪儿也找不着”、“累得倒在”、“喜出望外”、“真想喝个够”、“赶紧”“咽了一口唾沫”等词句,重点指导朗读,感受这些词句所蕴含的情感。

三、创造──发挥想象

选择下面其中一个情节,展开想象编故事。

①小姑娘出门找水累得倒在沙地上睡着了,她会做一个什么样的梦呢?

②小狗把小姑娘绊倒了,在小狗身上曾经发生了什么样的故事呢?

③从水罐里涌出了清澈又新鲜的水流,大地上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学生练写)

四、延伸──拓展想象

介绍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等优秀儿童读物,感受童话魅力。

篇11:七颗钻石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从感悟描写水罐一次次变化的语言文字中,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感知童话丰富的想象力。

2、体会懂得关心别人,懂得用爱心对待生活。

教学过程:

一、复习本课生字词。出示以下四组词语:

旱灾 干涸 干枯 焦渴

劳累 水罐竟然 喜出望外

匆匆忙忙 绊倒哀哀地 舔净

反正 递给 忍不住 凑上去 咽唾沫 涌出

1、指名读,齐读。

2、指导书写。

引导学生发现本课要求会写的15个生字中,有哪些字的结构是一样的?

左右结构:渴凑咽唾沫涌舔罐

上下结构:累竟忍

重点指导:“渴”、“舔”、“罐”(相同点:左窄右宽)“累”(下面不是“系”),其它的字自己练写。

3、通过上面的四组词语,分别练习复述课文每段内容。

二、以“小小故事会”的形式,练习讲述童话故事《七颗钻石》。

三、续编故事

1. 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也可以共同合作编故事。

2. 指名说自己编的故事,教师注意在学生说的过程中点拨。

四、拓展阅读

互相介绍自己曾经读过的童话故事,简要说明推荐理由。

篇12:《七颗钻石》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理解课文重点词句;

2、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想象、联想能力;

3、展开丰富的想象,根据情境进行写作练习。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读悟理解课文内容。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爱好;

2、让学生感悟到“爱” 的博大,从而陶冶自己的情操。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重难点:

启发学生的想像力,感悟 “爱” 的博大

具体课型:

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课前准备:

1、自己上图书馆或互联网查找有关列夫。托尔斯泰的资料,了解其人其文;

2、熟悉《七颗钻石》,思考课后“探究练习二”;

3、每人收集一则“爱心故事”。

4、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 导入新课

1、(出示课件:北斗七星夜空图)师提问,指名生回答。

2、(出示课件)简介作者:

3、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这位伟大的作家所写的一篇神奇而感人的童话故事,一同去感受它的魅力吧!请打开课文23、《七颗钻石》(板出课题)。

二、回顾文本 检查预习

1、师:(出示字词课件),经过预习,你觉得哪些字词比较难记?

2、指名读生字、词语,相机区别干涸与干枯的意思。

3、全班读生字、词语。

三、走入文本、整体把握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

(1)复述故事内容,能够完整的展现故事人物和情节;

(2)有什么新问题请把它写下来。

2、交流自读情况。

3、师生共同评价。

4、小结、过渡。

三、深入文本、探讨交流

1、课件出示问题:(要求小组合作学习)

2、交流:

问题一:这个故事发生的背景是怎样的呢?你从文中哪些自然段中知道?

1、指名学生回答

2、全班齐读第一自然段

3、指名学生读第一自然段,学生说说自己从哪些词句体会到旱灾特别严重。

4、点评。

5、再指名其他学生说说。

6、课件出示旱灾严重图片,让学生感受旱灾的。严重所在。

7、指名学生感情读第一自然段。(体现朗诵指导的层次性)

8、小结、过渡。

问题二:小姑娘找水过程中,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她对妈妈的爱?

1、交流(抓住“却”“找呀找”“一座座”“一滴一滴”)。

2、点评。

3、指名学生感情读第二自然段。

5、发挥想象:

假如你是这位小姑娘你一滴一滴的终于把水罐接满了,此时你心里想些什么呢?(指名学生说说(交流)点评、感情读句子,抓住“太好了”)

6、过渡:这水罐从空的变成了装满水的罐,发生了多次变化,其中有一次是最神奇的,请默读课文,画出水罐变化的句子。说说你认为是哪一次变化最神奇?(指名学生读句子,相机感情读、引入以下问题)

问题三:课文中提到的过路人,他是普通人吗?他有可能是谁?

1、交流(指名学生说、点评、引导理解小姑娘对过路人的爱)

2、同桌分角色朗读(一生读过路人说的话,一生读小姑娘的话)

3、学生角色朗读

4、师小结。

5、过渡。

6、想象:此时大地上有了充足的水了,会变成什么样呢?(出示课件,生看,交流,点评,指名读文,生点评)

问题四:小姑娘的水罐神奇在哪里?为何水罐会发生这些神奇的变化?

1、小组代表说说

2、学生点评、引导学生理解

3、小结:这个罐子之所以神奇是因为它周围的人都充满了爱心,是“爱”让这个罐子变得神奇起来。

问题五:作者为何要把水罐写得这样神奇?他想歌颂什么?

1、课件出示表格,学生填表。

2、学生汇报填表情况。

3、师生点评。

四、拓展延伸 总结全文

1、播放音乐,师总结。

2、同学们,你身边肯定也有许多充满爱心的人,许多充满爱心的事,请把你知道的和“爱”有关的事讲给我们大家听听。 (交流、播放图片、音乐)

五、布置作业 激情升华

1、童话中说:“小姑娘哪儿也找不到水,累得倒在草地上睡着了。”如果小姑娘这时候做了一个梦,她会做一个什么样的梦呢?

2、请展开自己丰富的想象,为自己的星座来历创作一个童话故事。

篇13:七颗钻石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如下词语:哀哀、咽了口唾沫、路人,并结合句子读懂这些词语在句子中写出的意思。

2、在教师的引领下,能够抓住作者描写的一次次神奇变化和变化的原因,学习作者是怎样把“爱”写具体的,并体会童话的写作特点——夸张的手法来表现人们的美好愿望。

3、抓住“竟、喜出望外、突然”等词语,联系语言环境体会这些词语所表达出来的情感态度,练习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4、结合环境描写、联系这些内心变化深入体会“哪儿也找不着水、反正”等词语的意思,建立对人物爱心的深刻体验,较为深刻体会本童话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上课前老师先请大家看一幅图片!(ppt)

2、看到这幅图片,我们是不是想到上节课读过的一篇课文啊?

我们一起说出课文题目《七颗钻石》,ppt,板书。

3、同学们,想不想拥有一颗闪亮的钻石啊?老师相信,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一定会找到好多拥有钻石的方法。

二、回忆故事,概括出主要情节。

1、上节课,我们整体认识了课文,那么接下来老师要考考你们的记忆力!ppt看来真是难不住你们,再来一组!

通过刚才这些同学们勇敢的回答问题,老师感觉到你们的记忆力还真是强!

那看你们还能不能回忆起,ppt,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在教师引导下,生回答:……你的概括能力真强!

2、是啊,故事讲述的就是一个空空的水罐变出来了七颗钻石的神奇故事。当然,在变出钻石之前,水罐还发生了几次变化。谁来按顺序说一说都发生了哪些变化?

下面我们就再次一起走进这个童话故事寻找答案!老师请一位同学读一读水罐第一次变化的内容,ppt。

同学们一边听一边思考,用笔勾划出你的答案。

谁来说一说你找到的水罐发生变化的句子?(我找到的水罐发生变化的句子是:)嗯,找的很准确。

小姑娘给生病的母亲找水喝,是对妈妈的(关心、爱、也是对妈妈的孝心)

那你认为哪些词语或句子最能写出小女孩的孝心?(追问:说说你的体会。)

3、老师相机引导:同学们老师也找了一个词“夜里”,你一个人夜里敢出门吗?

许多人和动物都焦渴而死,这样的夜晚恐怖吗?,小姑娘怕吗?怕,她为什么还要出去?

4、这水好找吗?是不是出门就找到了?你从哪些词语看出来的?

学生回答:哪儿、累的睡着了

你能体会到什么?

引导:小姑娘为了给妈妈找水,找遍了所有的地方,她一定吃了许多苦,老师请同学读一读划红线的句子,读出小姑娘找水的那种艰难的感觉!

小姑娘放弃了吗?此时,你仿佛看到了一位什么样的小姑娘?(坚持、不怕困难、)

老师总结:对呀!就是小姑娘的坚持、不怕困难,以及她对妈妈的爱和孝心PPT,让水罐发生了第一次神奇的变化——变出了满满的清水。

三、运用所学,自读自悟,体会爱。

1、同学们,看,我们在读水罐第一次变化时用到的方法有:ppt

那么,接下来水罐还会相继发生四次变化,你能用我们刚刚学到的方法自己来读一读故事吗?

那好,下面我们就开始读故事,记得用上我们刚学到的方法。

2、我看好多同学都读完了,我们就按水罐变化的顺序来交流,谁先来说一说水罐发生第二次变化的原因?

小姑娘要把水留给(妈妈)喝,这也说明小姑娘对妈妈有(孝心)。

那你觉得哪些词语或句子最能写出小女孩有孝心?(追问:说说你的'体会。)

教师引导:

同学们想象:现在你就是那个焦渴的小孩子,突然你有满满一罐新鲜、清澈的水了,你是什么心情呢?你呢?

像这种高兴,意外的心情,用书上的一个词来概括就是——喜出望外。

老师请同学来读一读划红线的句子,要读出小姑娘喜出望外的这种感觉。

同学们,小女孩把水喝了吗?没有

为什么没喝呀?

(要把水留给母亲,这是给母亲救命的水呀。)

正是这种孝心ppt,再一次展现了神奇的力量,即使水罐掉在地上,水罐里的水依然是满满的。

3、谁来说一说水罐发生第三次变化的原因?

嗯,把水给小狗喝了一些,这说明小女孩有(爱心)。

哪些词语或句子最能写出小女孩有爱心?(追问:说说你的体会。)

教师引导:

平时小狗都是怎样叫的?汪汪的叫,故事中的小狗哀哀的尖叫,说明小狗非常的渴,非常需要水,小女孩帮助了小狗,小猫来了小女孩会帮助它吗?小鸟呢,说明小女孩对小动物有爱心。正是这种爱心使水罐发生了第三次变化。Ppt变成了银水罐

4、谁来说一说水罐发生第四次变化的原因?

妈妈把水让给女儿喝,说明妈妈对女儿的(关心)

哪些词语或句子最能写出妈妈对女儿的关心?(追问:说说你的体会。)

教师引导:

抓住“反正” ,体会无论怎样做母亲都很难再活下去了,还是忍着渴把水留给女儿吧!说明母亲对女儿的 (学生尝试说出关心)。老师请同学来读一读划红线的句子,读出母亲对女儿的关心和爱!请同学正是这种关心使水罐发生了第四次变化ppt变成了金水罐

5、最后一次变化的原因,谁来说一说?

小姑娘把水给过路人喝,说明小姑娘对过路人的(爱心)

哪些词语或句子最能写出小姑娘的爱心?(追问:说说你的体会。)

教师引导:

什么是路人?既不是亲戚又不是朋友,是陌生人。咽了口唾沫,小女孩很渴,很想喝水。小女孩自己很需要水,但面对陌生人讨水喝,她是给还是不给,她内心是不是很矛盾很纠结。请同学来读读划红线的句子,感受一下小姑娘做出决定的不容易。小姑娘表面上送的是水!实际上是把生的希望送给了陌生人,这真是一位(善良,有爱心、无私奉献)小姑娘。水罐因此跳出了七颗钻石。

四、体会五次变化的不同。

1、同学们回想这五次变化,每一次都与上一次有所不同,哪次最最神奇?

学生回答:第五次。

老师请同学读一读第五次的神奇变化,既然我们都认为第五最最神奇,一定要把那种神奇的感觉带给大家!ppt

这爱如钻石,升到了天上,变成了七颗星星。

同学们看着这闪亮的北斗七星,作者为什么不把这七颗钻石送给小姑娘,而让它们高高的挂在天空呢?

学生交流回答

同学们这五次神奇的变化用一个字来概括就是( 爱 ),板书

教师引导:同学们小姑娘那美好的心灵就像钻石一样珍贵,就像星星一样闪亮,作者是想让我们每一个人都在这星光照耀下用爱心去对待周围的人和事物。

五、总结课文:

同学们课文学到这里,你找到获得钻石的方法了吗?我们再一起回顾下小姑娘获得钻石的过程。PPT(五次变化)

同学们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你学到了、懂得了什么?

(关心他人、孝敬父母、关爱动物、感恩、奉献……)

那想一想我们身边的父母、老师我们怎样去感恩?同学、朋友怎么去奉献?你打算为他们做一件什么事?

六、小结。

从同学们的回答中,我能感受到你们都是有爱心的好学生,老师很受感动!同学们的爱,让这个世界美丽、可爱。老师希望我们所有的人都像小姑娘那样,拥有一颗如钻石般珍贵、闪亮的爱心。

七、付之行动:

请同学们为师长、父母、同学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并坚持经常。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七颗钻石》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

北京版三年级语文下册《七颗钻石》教案

三年级下册《七颗钻石》教学设计

七颗钻石说课稿

七颗钻石七年级上册语文课件

七颗钻石的优秀教案设计

[苏教]《七颗钻石》说课稿

《七颗钻石》教案3

七颗钻石 教案

颗颗钻石本本好书作文

七颗钻石 教学设计(人教版三年级下册)
《七颗钻石 教学设计(人教版三年级下册).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七颗钻石 教学设计(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精选13篇)】相关文章:

《七颗钻石》课文优秀教案2024-01-14

让语文课多一些自然本色2022-05-06

三年级语文下册《苏珊的帽子》说课稿2022-07-28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6单元教案2022-12-14

《七颗钻石》教学课后反思2022-10-09

小学语文课文《七颗钻石》教案设计2023-08-24

《七颗钻石》的课后教学反思2023-02-14

七颗钻石的活动教案2022-06-07

七颗钻石教案2022-12-21

《七颗钻石》教案设计2023-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