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秋天的图画》优秀教学设计

时间:2023-04-17 08:09:54 更多教学设计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二年级上册《秋天的图画》优秀教学设计(锦集16篇)由网友“jiangwea”投稿提供,这次小编给大家整理过的二年级上册《秋天的图画》优秀教学设计,供大家阅读参考,也相信能帮助到您。

二年级上册《秋天的图画》优秀教学设计

篇1:二年级上册《秋天的图画》优秀教学设计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秋天的图画》优秀教学设计

《秋天的图画》是人教社课标版二年级上册第1课。主要写了秋天丰收的绚丽美景,并由景联想到对勤劳人们的赞美之情。

我和我的徒弟朱明雅老师是这样寻求科学的设计过程的:

沈旭林(以下简称“沈”):新课标强调“阅读是老师、学生、文本间的对话行为,一切的一切都是在对话基础上层开的。”

朱明雅(以下简称“朱”):那么应该在课始让学生多读课文,把课文读通读顺,读后谈自己的整体感受。

沈:对,一般学生会说出:“秋天的美景”和“大雁排成‘人’字南飞”、“是入画了美丽的秋天”等等意思。

朱:应该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独特感受,但是假如有学生说“科天不仅仅是美景。也可以是落叶萧条景”,该怎么办?

沈:也应予以肯定,但还需教师引导,比如可以这样引导:“秋天的确是……,我们今天学的课文是美丽的,课后再去搜集你感受到的秋天的文章。”

朱:课文以“梨、苹果、稻海、高梁”四景来描绘秋天的美好与丰收,该通过何种途径让学生感受到呢?

朱:多读体验是不能少的。但怎么让学生饶有兴趣地读呢?还要考虑到读的增量,总不能一遍又一遍毫无目的地读!

沈:我在反复读课文时,有了多种体验:色彩美──金黄、红色、金色、蓝色的天。成熟的美──梨子、苹果、稻子、高粱。描写美──“挂、露、翻、举”描绘出秋天景色的勃勃生机,一种作者的喜爱之情流露其中。这是我们教师自己的“深入”与文本对话,但怎样“浅出”给学生,应该找一个恰当的载体。

朱:还是让学生带着“你能读出是怎样的秋天”的问题读句子,学生就会把自己独特的感悟表达出来。

沈:对,这样的设计的确能给学生一个多元感悟的空间,同时使课堂也有了更多的.生成因素。当学生说感受到秋天的色彩美丽时,教师还要学生用朗读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注意对文中色彩词的强调;当学生说感受到作者描写很独特时,还是要求学生读出这种感悟──朗读时注意文中。灯笼、脸颊、波浪、火把”等比喻物的强调……

朱:个性阅读在这样的设计中得到了充分发挥。感悟理解与情感熏陶两不误。句子的表达方式独特是本文的写作特色,是否可以给学生一个语言运用的机会,让学生练写秋天的“菊花、花生”等成熟的景物,学生会表达出“菊花绽放多彩的笑容”等句子,说明他们已经领悟课文描写景物的表达方式。

沈:是啊!语文教学在很多时候就是只能意会,不能言传。文本中的表达方式是很有特点,靠教师讲运用了比喻、拟人等手法,那我们的语文课就会黯然失色。刚刚设计的迁移运用训练是一种“意会”的好方法。而且还可以过渡到下文的学习:我们可以这样设计过渡语:“不仅仅是景物写得好,下面句子更是写得势扭了!”顺势引出句子“谁使秋天这样美丽?看,蓝天上的大雁作出回答,它们排成一个大大的‘人’字,好像在说──勤劳的人们画出秋天的图画。”要求学生读这句子,回答你能知道什么?

朱:巧妙的过渡是阅读教学艺术之一。而且过渡后。要学生读句子,回答句子中隐含着的“秋天大雁排成‘人’字南归”和“赞美勤劳的人们带来的丰收”两层意思。把原本难教的句子简单化。真是环环相扣,一语两得。

沈:当学生读后明白句子中的两层含义后,运用多媒体展示“劳动人们的勤劳画面”,但仅仅是动作画面还不够,语文教学要发展学生语言,还可出示一些描写劳动人民的诗句、语言,如“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等。这样学生的语文素养才会提高,使学生有更多的语言实践机会。当学生有了真切感受后再来读文本中句子“勤劳的人们画出了秋天的图画。”这时朗读会使得课堂充满人文味,而且这时的读学生的露受是真切的,实现文本价值的效率就高。

朱:更多的语言实践机会是不是还要学生写写?如最后句子中的“大雁南飞”,与“赞美人们”两个意思在同一句式中表达出来。

沈: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写这样的句子是有点难度的,那么难的句子让学生多读就够了,不需要达到运用的程度,将来的文本教学中有这样运用的机会。

把我们设计此文的研讨过程记录下来,相信大家能悟到阅读教学的一点灵性!

篇2:二年级上册《秋天的图画》的教学设计

二年级上册关于《秋天的图画》的教学设计

【教材简介】

《秋天的图画》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材中的第一课《秋天的图画》,这是一篇描写秋天丰收美景的散文。作者运用比拟的手法和色彩浓艳的笔墨,寥寥数笔,便把秋天丰收的热闹情景与人们喜悦的心情描绘出来了。课文中“谁使秋天这样美丽?”的设问,使我们对创造这一切的勤劳的人们油然而生赞美之情。整篇课文句式错落有致,读来朗朗上口,很适合低年级儿童的朗读训练。

【教学目标】

1.认识“图、梨”等8个生字,会写“波、浪”等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对秋天美丽景象和勤劳人们的喜爱、赞美之情。

3.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懂得欣赏大自然的美;激励学生努力提高朗读能力的热情。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

【教学难点】

朗读感悟。

【教学准备】秋天的图片,。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说说读了课题后你想知道什么。

3.引入新课,出示课文。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1.自读课文,并完成以下任务:

(1)把不认识的字画出来,然后通过“苹果”里的拼音或向别人请教来

(2)把课文读通顺。

2.教师检查读书情况,指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3.合作识字。同桌互相认读“我会认”中的生字,不会认的请教对方,相互交流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生字。

4. 笼 浪 粱 燃 勤

读一读,你发现了么?(“燃、勤”是前鼻音的字,“笼、浪、粱”是后鼻音的字。)

5.出示词语:灯笼 高粱

指导:“笼”、“粱”在上面的词中都读轻声。

6.吃瓜果游戏。用多媒体把课文中的'“我会认”和“我会字”的字按不同顺序分别藏在不同的瓜果中,请学生挑选自己喜欢的瓜果,教师点击鼠标,水果就翻出一串生字,学生能正确认读生字,瓜果就“奖”给他。

三、感悟课文

1.请学生仔细观察课文插图,用自己的话说说秋天的图画是怎样的。

2.教师范读。

3.学生自读,边读边想象秋天的图画。

4.小组合作。

(1)选自己最喜欢的句子读给小组其他同学听,再说说自己为什么喜欢这个句子,然后互帮互学,读好每个句子。

(2)比赛读,看谁读得美。

5.提出自己在读中弄不明白的问题。

6.配乐齐读课文,读出秋天的美好,读出人们的喜悦。

四、指导写字

1.出示“波、浪”两个字。说说两个字有什么区别?

2.范写。

3.学生在书上的田字格中描红、临写。

第二课时

一、指导背诵全文

1.全文共有四句话,让学生一句一句地试背。

2.齐背课文、指名背、配乐背。

二、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灯、作、字、苹、丽、劳

2.给这些生字组词。

3.写字指导。

作:左窄右宽,注意“作”字右边的写法。

丽:上下结构,上边一横不要写断成两画。

劳:上中下结构。

4.学生在课本上描红。

5.学生在练习本上写生字,写后互相评议。

三、指导实践活动

1.自由读“我会读”中的句子,边读边想象句子描绘的图画。

2.开火车读这四个句子。

3.课外实践活动指导。

(1)讨论:我们用什么方式表现秋天呢?

(2)讨论后了解可用以下方式表现秋天:画秋天的果园、画秋天的田野、用落叶作书签、用自己的画做贺卡、用日记赞美秋天、唱赞美秋天的歌曲、读赞美秋天的诗等。

(3)课外可在家长的帮助下开展实践活动。

五、作业(1题必做,2.3题选做)

1.日积月累

本课学习我积累了描写秋天的词语有

2.妙笔生花:仿照本文形式,描写出自己心目中的秋天。

3.画秋天的果园、树林、或田野。

板书设计

1 秋天的图画

梨树挂灯笼 山野美丽

苹果露笑脸 人们勤劳

稻海翻波浪

大雁排“人”

篇3:秋天的图画 教学设计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

一、教材分析:

秋天的图画是一幅色彩艳丽的图画。画上有金黄的梨和红红的苹果,有稻海翻起的波浪和高粱举起的火把。它是人们用汗水绘出的山水画,它是山野对人们辛勤劳动的报答。“秋天来啦,秋天来啦,”这不正是人们怀着喜悦的心情,呼朋引伴地来欣赏秋天的图画吗?作者运用比拟的手法来描写,在色彩的搭配上以金黄、火红为主色调,简单几笔,便把丰收的热闹情景与人们喜悦的心情描绘出来了。“谁使秋天这样美丽?”这一设问,把我们的思路从山野引向人们,从丰收的景象引向丰收的原因,对勤劳的人们的赞美之情,油然而生。

二、教学目标:

⒈会认8个生字。会写8个字。

⒉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对秋天的景象和勤劳的人们的喜爱、赞美之情。

⒊喜欢秋天,愿意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秋天。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熟读课文,并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难点:感悟秋天的美好。

四、教学课时:2课时

五、教学准备:课件、词卡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教学目标:

⒈正确、流利得读课文,通过反复认读,认识8个生字,能正确书写4个生字。

⒉、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句。体会对秋天的美丽景象和用词的生动、形象。

㈠情景导入

⒈ 昨天我们学习了很多有关秋天的好词语,你能用那些词语描述你眼中的

秋天吗?(并出示秋天的图片,指导学生把句子说完整。)

⒉ 你们说得秋天真美啊,就像一幅幅图画。(出示课题)

⒊ 谁来美美得读读课题呢?(指名读--齐读)

㈡初感课文

⒈秋天的图画到底是怎么样的呢?请小朋友打开课文,借助拼音大声地读读

课文,把生字读准,把课文读通顺。

⒉生自由读课文,师巡回检查,把学生容易读错的生字书写在黑板上,正音。

⒊指名读词语--齐读;说说记住生字的好办法。

⒋开火车分句朗读课文,随时纠正。

㈢精读句子(第二句)

⒈小朋友,秋天的图画画了哪些景物呢?你能找到吗?用波浪线划下来。

⒉指名读,随机出示:“秋天来啦,秋天来啦,山野就是美丽的图画。梨

树挂起金黄的灯笼,苹果露出红红的脸颊,稻海翻起金色的波浪,高粱举起燃烧的火把。”

⒊你觉得哪个景物最美丽?为什么啊?

*屏幕出示灯笼、梨树、红苹果、稻海、高粱等对比的图片让学生更好的认识事物,理解句子。

*拓展:出示稻海的图片,小朋友你们看,这是一望无际的稻田,每当风吹来,稻田翻起一层一层金黄的波浪,我们把它称为--稻海。(出示云海、花海、林海、人海等图片)一望无际翻滚的云我们称它为--云海;春天到了,田野上开满了各种各样的花,数也数不清,我们就称它为--花海;一片片茂密的树林连在一起,我们就称它为--林海;那么许许多多数不清的人站在一起,我们就称之为--人海……

⒋秋天的美是五彩的,有着缤纷的色彩,你能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吗?“秋天来啦,秋天来啦,山野就是美丽的图画。梨树挂起金黄的灯笼,苹果露出红红的脸颊,稻海翻起金色的波浪,高粱举起燃烧的火把。”(指导朗读,体会秋天颜色的丰富,比喻的形象。)你还能说出一些更美的表示颜色的词语吗?(黄澄澄、绿油油、金灿灿、红彤彤)

⒌小朋友,这些迷人的景物展现方式可不一样啊!你发现了吗?谁再来填一填? “秋天来啦,秋天来啦,山野就是美丽的图画。梨树挂起金黄的灯笼,苹果露出红红的脸颊,稻海翻起金色的波浪,高粱举起燃烧的火把。”(指导朗读,体会秋天的生机勃勃,用词的生动形象。)

㈣指导书写“波、浪、灯、作”。

⒈出示要写的生字,再认读。

⒉让学生说说 “波”、“浪”两字的相似点、结构、笔画等。

⒊师范写,学生跟着书空,并观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⒋学生练习,老师巡视指导。

第二课时

课时教学目标:

⒈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三、四句。体会对人们的辛勤劳动才换来秋天美丽的丰收。

⒉、巩固生字,能正确书写“苹、字、丽、劳”。

㈠精读句子(第三、四句)

⒈出示第二句,指名朗读。

⒉秋天真美啊!是谁使秋天这样美丽呢?出示:谁使秋天这样美丽?(指导

学生读好这句话。)

⒊再出示第四句(指导学生读好句子,体会人们的辛勤劳动)指名读--师生配合读。 为什么说是勤劳的人们画出了秋天的图画?

㈡说话练习。

⒈我们读着读着,发现这篇文章写得真美啊!你知道为什么吗?(引导从颜色美,动态美的角度说出喜欢的原因。)

⒉你们说得真有道理!那我们再来读读、说说这些优美的句子吧!

* 梨树 挂起 灯笼

苹果 露出 脸颊

稻海 翻起 波浪

高粱 举起 火把

大雁 排成 人字

* 秋天真美啊。我看到( ),听到( ),闻到( )。

㈢背诵课文

这么美的景色不光要留在小朋友的眼睛里,更要深深地印在小朋友的脑海里,看着画面用自己的话说说秋天,再比一比看谁能把课文背出来。

㈣指导书写“作 字 劳 丽”。

⒈出示要写的生字,再认读。

⒉让学生说说生字的注意点、结构、笔画等。

⒊师范写,学生跟着书空,并观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⒋学生练习,老师巡视指导。

㈤布置作业

⒈回家把课文背给父母听

⒉仔细观察,看看秋天里有些什么?现在你们就把它画下来吧? 可以画秋天的田野、小河、校园等。

板书:

秋天的图画

梨树 挂起 金黄的灯笼

苹果 露出 红红的脸颊

稻海 翻起 金色的波浪

高粱 举起 燃烧的火把

画出

谁使秋天这样美丽?

(大雁告诉) 勤劳的人们

[秋天的图画 教学设计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

篇4:二年级语文上册《秋天的图画》教学设计

一、课前导入,创设情境

1、导语:小朋友,你们喜欢秋天吗?说说你为什么喜欢秋天?(生答)。

是啊,秋姑娘一路欢歌一路笑迎着我们走来了。她来到果园,果园里的果子都成熟了;她来到田野,田野一片丰收的景色。她灵巧的双手把山野装扮成了一幅美丽的图画,你们想欣赏秋天美丽的图画吗?

2、课件演示:学生欣赏秋天的景色

3、师:看谁看得最认真,告诉老师你都看到了些什么?(生答)

4、过渡:秋天的景色美不美?我们今天要学的文章也很美,小朋友们想读一读吗?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1、自由读课文,用喜欢的符号画出文中的生字,把字音读准,句子读通顺,看看课文一共有几句话。

2、检查读书情况(指名读、分组读)

3、师:小朋友把课文读得真准,为了表扬你们,老师带你们做个游戏。

(出示布景:一棵树,树上结满各种果子)

师:这可是一棵神奇的大树,树上结满了各种各样的果实,你们想摘到这些果子吗?不过呀,要摘到这些果子可不容易,必须付出辛勤的劳动。每个果子后面都有一个本课的生字,谁把生字读准了,这个果子就属于你了。

4、学生摘果子,认字并组词

5、过渡:小朋友通过自己的劳动,都有了收获,你们想有更大的收获吗?学习了课文,你们会有更大的收获。

三、精读课文,欣赏秋天

1、我们再来读课文,把你最喜欢的句子有感情地多读几遍,想想为什么这样读,然后读给你周围的小朋友听。你那组哪个小朋友读不好的,大家帮帮他。

2、学习练读

3、检查、欣赏、指导朗读

(学生读一句,课件出示相应句子和画面)

①课件演示:出示第一句话及山野画面

(提示:你喜欢不喜欢秋天,用喜悦、兴奋的语气和同学传一传这个消息)

②课件演示:出示第二句话及梨树、苹果、稻海、高梁画面

(提示:这些果子可爱吗?表演动作、指读、范读、齐读、分组读)

③课件演示:出示第三句话

(提示:这是个什么句子?读会读?)

④课件演示:出示第四句话和大雁飞行的画面。

(提示:看,快些往天上看,勤劳的人们画出秋天的图画,赞美、自豪的语气),为什么喜欢这一句!

4、师生配合读。小朋友读得真好听,老师也想和你们一起读了。

(看课件上的图和文,师生配合读)

5、这么美的景色不光要留在小朋友的眼睛里,更要深深地印在小朋友的脑海里,比一比看谁能把课文背出来。(字隐去,学生背诵)

四、扩展课文,歌颂秋天

1、昨天老师布置小朋友回去观察,看看秋天里有些什么?现在你们就把它画下来吧?

(录音)学生在音乐声中画画。

2、学生上黑板贴画

3、这真是一幅美丽的秋天的图画,而对这么美的图画,你想说什么呢?在这美丽的季节里,你还想做些什么?

(学生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表达对秋天的喜爱)

五、品尝秋天的果实

勤劳的人们获得了丰收的果实,我们小朋友通过这堂课的学习也有了收获,也将得到甜美的果实。让我们品尝一下劳动的果实吧!

(学生品尝水果),这些果实甜不甜?用劳动换来的果实是最甜的。

六、版面设计

黑板中间用卡通字写出“秋天的图画”几个字,周围贴上同学们画的画。

七、练习设计

1、学生画一幅秋天的画,课外举办画展。

2、制作一个送给秋天的礼物。

八、自问自答:

这真是一幅美丽的秋天的图画,而对这么美的图画,你想说什么呢?在这美丽的季节里,你还想做些什么?

(学生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表达对秋天的喜爱)

篇5:二年级语文上册《秋天的图画》教学设计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在你们的眼里,秋天是个怎样的季节?

2、让我们一起到秋天的山野、果园去看看吧!(课件出示:秋景图片)

3、欣赏了秋天的美丽风光,你们想说点什么?是的,秋天就象一张美丽的图画。板题。

4、“图”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会认字,你们能用什么好办法记住?相机识字:图。(谜语:四四方方一间房,里面住着冬姑娘。)

二、初读课文

1、课文为我们描绘出了一幅怎样的图画?自由读课文,把字音读准确。不认识的字请红苹果帮帮忙。

2、认读生字。

(1)认读带拼音生字卡片。

(2)去拼音读一读。

(3)相机指导识记生字:

A.笼:形声字规律识记。

B.粱:看图认识高粱。高粱的茎秆特别高大,花开在顶部,果实可以食用,还可以酿酒,所以梁字下面有个“米”字底。

C.浪:读词语波浪。变魔术,辨析识记娘、狼、粮,渗透换偏旁的识字方法。

D.勤劳:用勤劳说一句话。

3、把生字送回到课文中,同桌互相读一读,看谁把课文读的通顺流利。

4、谁能把自己读的好的句子读给大家听听?

三、品读重点句,感受秋的美

1、当学生读到“秋天来啦,秋天来啦,山野就是美丽的图画”时;你会怎样欢呼着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小伙伴们?再读句子。

2、当学生读到“梨树挂起金黄的灯笼,苹果露出红红的脸颊,稻海翻起金色的波浪,高粱举起燃烧的火把”时,大屏幕出示句子:

(1)同学们也把这句话读一读,读着读着,你好象看到了什么?又好象听到了什么?

(2)指名说一说。

(3)你们看,这就是秋天的山野。(课件:梨黄苹果红红稻海翻起金色的波浪高粱举起火把的情景)

(4)创设情境:秋天到了,果子熟了。一个个梨就象一盏盏金黄的小灯笼,挂满枝头。苹果露出圆圆的、红红的脸蛋,笑眯眯地站在树上,可爱极了。稻子也熟了。一阵秋风吹过,一望无际的稻田就象金色的海洋,泛起波浪。假如此时你就置身于这山野,你有什么感受?

(5)师小结:这秋天的山野,是(美丽的)山野,是(热闹的)山野,是(喜庆的)山野,是(快乐的)山野。带着你们刚才看到的,自己体会到的,再把这句话读一读。

(6)体会读,齐读。

(7)还有谁在秋天里给我们带来了美丽 和收获的喜悦?能仿照课文的样子试着说一说吗?

屏幕出示:葡萄挺起了( )。石榴( )。――――――

学生仿编课文。

(8)这样美丽的山野,你一定会情不自禁地问——(谁使秋天这样美丽?)你会不由自主地感叹——(谁使秋天这样美丽?)我们都会问:谁使秋天这样美丽?

3、谁使秋天这样美丽?让我们来听听大雁的回答吧!

齐读课文最后一句:看蓝天上的大雁作出了回答,它们排成一个大大的“人”字,好象在说——勤劳的人们画出秋天的图画。

板书:勤劳的人们 画

4、没有人们的辛勤劳作、精心照料,怎会有这五谷丰登、瓜果飘香、景色宜人的金秋时节?如果你就是那梨树、苹果、稻子,你会对人们说些什么?

自由说一说。

5、千言万语难以表达心中的谢意。那就让我们把这幅秋天的图画,这首美丽的小诗送给勤劳的人们吧!(大屏幕以诗歌的形式出示全文,配乐齐读)

四、指导书写生字

感谢勤劳的人们,我们来学习写这个“劳”字。

五、总结全文

秋天是美丽的,秋天是富饶的。人们用多种不同的方式表达着自己对秋天的喜爱。有的写诗,有的画画,有的唱歌,课后同学们也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对秋天的喜爱。

篇6:秋天的图画教学设计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品读优美语句,激发积累好词佳句的兴趣,丰富语言。

3,感受秋天的美丽,懂得勤劳创造美的道理。

教学重点

品读优美语句,丰富语言积累。

教学难点

仿写,描写秋天景色。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检查读书情况。

1,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秋天的图画》,先跟我们的老朋友打声招呼吧,

(课件出示词语:图画、梨树、波浪、燃烧、勤劳、灯笼、高粱)

2,师:谁先来?他读对了,其他同学跟读。(听“灯笼、高粱”轻声是否准确,

相机正音)

3,师:一起读两遍。

4,师:整篇课文会读吗?(指名读课文,相机正音,评议是否正确、流利)

【设计意图:读准生词,读通句子,是学生应具备的基本能力。检查学生读书情

况,是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的必要手段,有助于将学生的语文基本能力训练扎实,

为深入学习课文做好铺垫。】

二、图文并茂感受美.

1,看图说美景

(1)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幅图(课件出示课文插图)。图上有些什么呢?

你可以按照从上到下或从下到上的顺序说说,也可以按照从远到近或从近到远的

顺序说说。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观察图画,使学生弄懂图意,教给学生按一定顺序观察事

物的方法,有助于提高他们口头语言表达的条理性。】

(2)学习第一句:秋天来啦,秋天来啦,山野就是美丽的图画。

师:这是一幅什么季节的图画?你怎么知道的?

师:果园里的果子成熟了,田野里的庄稼丰收了,这番景象美吗?看着这番美丽

景象你的心情怎样?

师:是呀,秋姑娘已经不知不觉地来到我们的身边,她还给我们带来一个好消息

呢!(课件出示句子:秋天来啦,秋天来啦,山野就是美丽的图画。)

师:谁愿意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大家?(指名读,相机指导有感情朗读)

师:一起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全校的同学吧。(齐读)

【设计意图: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激活学生情感,真切地感受“美丽”,激

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有情感体验的基础上进行有感情朗读,提高读的效

率。】

2,品佳句、析好词

(1)师:我们的课文里就有一句话写出了图上的美丽景色,快到课文中找找一

边读,一边用铅笔把它划出来。

(2)学生读找到的句子,课件出示第2句:梨树挂起金黄的灯笼,苹果露出 红

红的脸颊,稻海翻起金色的波浪,高粱举起燃烧的火把。

(3)师:这句话里写了哪些景物,请读一读,想一想。

(4)师:这些景物是怎样的呢?这些句子都有什么共同特点呢?(初步感受比

喻句,颜色的词语的作用,相机理解“稻海”,借助插图认识“高粱”)

师:为什么把梨比作灯笼?为什么把苹果比作脸颊?为什么把高粱比作火把,为

什么说稻海翻起波浪呢?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语言文字特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训练

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敏感度,同时了解比喻句的特点--本体和喻体有相似特点,

领略遣词造句的准确性。】

(5)去掉颜色词语对比,深入感受色彩的美丽。课件出示“梨树挂起灯笼,苹

果露出脸颊,稻海翻起波浪,高粱举起火把。”

师:读读这句话,你发现和文中有什么区别?加上表示颜色的词语好还是不加

好?为什么?

(6)师:有了这些表示颜色的词语,把景物染上了丰富的颜色,图画更美了,

句子也更美了,我们该带着什么样的心情来赞美这美丽的秋天呢?(有感情朗读)

(7)课件出示:“梨树挂起金黄的灯笼,苹果露出 红红的脸颊,稻海翻起金色的

波浪,高粱举起燃烧的火把。”

师:红色的词有什么共同特点?那就让我加上动作再读一读吧。

师:谁愿意一个人来读读这句话,比一比谁读得最好。

【设计意图:低年级学生阅读量少,语言表达能力较弱,通过对比分析让学生感

受把句子写具体的妙处,渗透把句子描写具体的技巧,同时帮助学生积累词汇,

久而久之,学生的描写技巧会逐步提高。】

(8)指导背诵。

师:多么美的图画呀!让这么美的景色,这么美的句子牢牢地留在我们脑海里吧。

老师想了两个办法来帮助大家:

方法一:课件出示我会填:

梨树(   )金黄的灯笼,苹果(  )红红的脸颊,

稻海(   )金色的波浪,高粱(  )燃烧的火把。

说说填进去的都是什么词。

方法二:课件出示我会填:

梨树挂起(    )灯笼,苹果露出(    )脸颊,

稻海翻起(    )波浪,高粱举起燃烧的火把。

说说填进去的都是什么词。

师:你会背了吗?比比谁是背书大王。

【设计意图:背书是学生积累语言文字的重要方式,但机械识记的效率较低,会

给学生带来压力,而采用填空形式帮助背诵既可以降低背诵难度,激发学生自信,

又可以渗透背书方法的指导,同时也是对本课文本特点的再一次回顾,学生熟练

地掌握了写作技巧,小练笔部分的仿写训练才能水到渠成。】

3.悟情感。

师:真是好一幅秋收的美丽画卷,是谁使秋天这样美丽呢?大雁会告诉你们答案

的。读课文找出答案吧。

师:为什么说是勤劳的人们画出这美丽的图画呢?

师:秋天里还有哪些美丽的图画是勤劳的人们画出来的呢?你想对勤劳的人们说

些什么?

【设计意图:教材本身是“文”和“道”的统一体。让学生感受秋天丰收之美的

同时渗透了勤劳才能创造美的思想教育,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三、小练笔,仿写

师:勤劳的人们画出的图画还有许多许多,老师就拍下了几张,让大家欣赏一下。

1.说图

(1)课件出示桔树图,让学生说说看到了什么?怎样的桔子?

(2)课件出示桂花图,让学生说说看到了什么?怎样的桂花?

2.练写

出示枣树图、板栗图、菊花图。

师:请你也来写一写秋天图画,可以写屏幕上出现的景物,也可以写自己看到的

喜欢的景物。

3.教师巡视指导,读优秀作品。

【设计意图:先说后写,先扶后放,循序渐进帮助学生攻克写话难关,实现习作

指导梯度上升。并尊重学生意愿,让学生写自己想写的,激发学生的写话兴趣。】

板书设计:                        秋天的图画

梨树

创造            苹果

勤劳------美丽    稻海

高粱

[秋天的图画教学设计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

篇7:二年级《秋天的图画》的教学设计

二年级《秋天的图画》的教学设计

1、秋天的图画

教学目标:

德育点:

1、喜爱秋天的美丽景色,愿意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秋天。

2、培养学生对勤劳的劳动人民的热爱。

知识点:

1、认识8个字,会写8个字

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能力点:

1、鼓励学生按照自己喜欢的方法识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置疑问难,解决问题的能力。

4、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

教学重点:

1、有观察大自然、了解大自然的兴趣,并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

2、认识8个字,会写8个字。。

教学难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方法:导、引

学生学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教学模式:“课前参与--课中研讨--课后延伸”

教学用具:教学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2课时

教材分析:

秋天的图画是一幅色彩艳丽的图画。画上有金黄的梨和红红的苹果,有稻海翻起的波浪和高梁举起的火把。它是人们用汗水绘出的山水画,它是山野对人们辛勤劳动的报答。

作者运用比拟的手法来描写,把丰收的`热闹情景与人们喜悦的心情描绘出来了。“谁使秋天这样美丽?”这一设问,把我们从丰收的景象引向丰收的原因,表达了作者对勤劳的人们的赞美之情。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初步理解课文内容,学习生字。

教学重点:认识8个字,会写8个字。。

教学难点:根据自己的感受,用自己认为最好的方法读一读本文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设计目的

一、激趣引读1、指导学生看图,导入课文。

2、范读。

3、教师巡视,指导学生读书。

4、检查读书效果

1、细心观察,用自己的话描述画面。

2、学生自由读文,要求学生读正确、流利。通过画面欣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还学生自主练习读书的时间,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读书的过程中,练习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

二、个性化阅读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鼓励学生自由提问。

2、根据学生的问题,相机引导。

1、个性化阅读,有感情地朗读自己喜欢的句子。

2、提出问题,学生各抒己见。

让学生充满自信地读书,敢于表达自己的感受。

三、自主合作识字1、提出阅读要求。

2、描红临贴,指导写字。

1、根据自己的感受,用自己认为最好的方法读一读本文。

2、认读生字。

3、端正姿势。

4、认真描写。

1、引导学生探究性、创造性地感受、理解、评价、鉴赏文本。

2、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有观察大自然、了解大自然的兴趣。

教学难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设计目的

一、再读感悟:

1、教师范读,给学生营造一个优美的氛围,把学生带进情境,体会秋天的美丽。

2、电脑出示多幅秋天美景图。

1、生注意体会教师在朗读中表达的喜爱与赞美的情感。

2、学生自由读,边读边想象秋天的图画。使学生通过眼、耳、口等多种感官充分感受秋天的美好。

二、深究研读:

1、秋天的景色这样美,是谁使秋天这样美丽呢?

1、学生读文回答。

2、模仿写句。体会作者对勤劳的人们的赞美之情

三、品味美读

1、小组合作,互帮互学,读好每个句子。

2、指名读,检查阅读效果。

3、用电脑出示一些描绘秋天的优美的片段。

1、学生选读,并说说为什么喜欢。

2、谁读得美。

3、背诵自己喜欢的语句或课文。使学生的情感得以升华,拓宽知识面,积累词句,培养语感,同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

四、扩展学习1、教师提出要求。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秋天,制作书签,画画,做贺卡等。

2、全班分工合作,办个小小展览会。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使学生能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

教学目标:

德育点:

1、喜爱秋天的美丽景色,愿意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秋天。

2、培养学生对勤劳的劳动人民的热爱。

知识点:

1、认识8个字,会写8个字

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能力点:

1、鼓励学生按照自己喜欢的方法识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置疑问难,解决问题的能力。

4、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

教学重点:

1、有观察大自然、了解大自然的兴趣,并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

2、认识8个字,会写8个字。。

教学难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方法:导、引

学生学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教学模式:“课前参与--课中研讨--课后延伸”

教学用具:教学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2课时

教材分析:

秋天的图画是一幅色彩艳丽的图画。画上有金黄的梨和红红的苹果,有稻海翻起的波浪和高梁举起的火把。它是人们用汗水绘出的山水画,它是山野对人们辛勤劳动的报答。

作者运用比拟的手法来描写,把丰收的热闹情景与人们喜悦的心情描绘出来了。“谁使秋天这样美丽?”这一设问,把我们从丰收的景象引向丰收的原因,表达了作者对勤劳的人们的赞美之情。

篇8:《秋天图画》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观察图画,初步学习观察要有顺序、观察要抓住特点的方法。

2、初步学习基本的表达方法,鼓励学生用平时积累的词语来表达。

3、学会以欣赏的眼光来评判他人的习作。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多彩的秋天”的画及相关课件。

2、学生准备自己喜欢的画(可以选,也可以自己画。

教学时间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1、自由联想教学引入

我们本单元学习了“多彩的秋天”。同学们,一提到“秋”字,你想到些什么?一提到“多彩的秋天”,你的脑海里又出现了哪些画面呢?你们喜欢秋天吗?说说为什么喜欢。秋天是一首诗,秋天是一幅画,“万美之中秋为最”。让我们走进秋天,去感受秋天给我们带来的美景,去欣赏秋天绚丽多彩的图画。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习作三》。首先来看看本次习作的要求。

出示要求,引导读题

板书课题:秋天的图画(学生齐读课题)

2、观察美景激活语言

(1)课件呈现多幅秋景图。

图1:田野里那一大片一大片的南瓜成熟了,他们懒洋洋躺在那里享受着太阳浴。

图2:那缤纷的落叶像是一条花被子,给大地妈妈添上了一件神秘的彩装。

师:你能用优美的词语来表达你看到的画面吗?

(2)教师出示一幅秋景图,指导观察。

①整体感知图画内容,指名说图。图上画了什么?

②引导按顺序观察图画。谁能按从上到下或从左到右的顺序再说说图上都画了什么?

③引导把内容说清楚。再仔细看看,这些景物是什么样子的?

3、展开想象,丰富语言

图画是静止的,要把画面写得生动优美就需要发挥想象。根据画面内容,结合具体题目,联系生活实际。对只要人物的语言、心理活动等进行合理的想象,让静止的画面活起来,使人物活灵活现,使景物生动形象,故事完整。

4、小组交流,自由练说

(1)同学们,你们也收集了一些秋天的图片,让我们在小组里互相交流欣赏一下,把你的画介绍给同桌听。

(2)选代表交流,师生评议。

5、写一写学生把说的写下来。自主写作,独立完成作文。教师巡视,并对习作有困难的学生作个别辅导。

提示:

先给你的文章拟个题目,题目可以以你喜爱的秋色命名,可以直接表明你对秋天以及秋天中景物的喜爱之情。

教学反思

一、指导学生仔细观察图画、培养观察能力。

直观教学,有利于学生的想象思维、说话能力。指导学生的看图时先出示美丽的秋景图,引导学生观察,培养学生按一定的顺序观察的习惯。如从上到下或从下到上观察;先中间后四周;从整体到部分等顺序观察。再让学生根据图画的内容有条理说话。

二、启发学生边看边想:培养想象力。

在学生能安书序看图,抓住景物的特点叙述后引导学生展开大胆丰富的想象,即把无声的画面变成有声,如想象“大雁边飞边说什么?”把静止的画面变成活动的画面,如想象一阵秋风吹过,稻田、玉米、高粱等会发生什么变化?农民伯伯收割庄稼的动作、语言等,丰富画面的内容,让学生的习作有声有色。

三、充分引导,加强说写的能力。

在学生看清楚图意,回答有关问题的基础上,为了更好地使学生把了解到的内容清楚,并准确地,有条理地表达出来。在教学中先激发学生说的兴趣,我运用“看谁说得好。”等带有鼓励性质的话激发学生说话。具体分三个步骤进行训练,一是让基础好的学生分别上台说说,说时要根据老师提示的问题边看图、边思考、边回答,教师在旁启发,学生说完图意是与否、好与差,老师给予肯定、纠正或补充。二是让学生同桌之间或小组互说互听,这时老师要注意巡回了解,并参加到中下生这里去活动,以便具体指导。三是指引让优生把整幅图的具体内容有条理地说出来。让学生的思维得到进一步的强化,通过老师的点拨,学生讲得更完整,更有条理,这样的效果我觉得更佳。

篇9: 《秋天图画》教学设计

人教国标版实验教材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三》习作的主要内容是写“秋天的画”。编者意图是让三年级学生借助图画,训练观察,学习表达,实际上是看图作文训练。对于刚接触习作的三年级学生来说,“观察”与“表达”都是看图作文的难点。这两个难点中,前者是基础,是前提,是关键;而后者往往是教者所忽略的。我们教学应该注意引导学生初步学习观察与表达的基本方法。

教学理念:

看图作文教学,一般模式是学生先看图再习作,结果学生往往生厌失趣。如何突破“观察”与“表达”的难点而又不使学生失趣厌写呢?本次习作教学设计打算以欲擒故纵的策略来实现这个愿望。即为了让学生更好“观察”却故意在开始时不要学生从容“细致”地看图;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表达”,学生有画却故意藏起来,让学生说画猜画,以此来突破本次看图作文的难关。

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观察图画,初步学习观察要有顺序、观察要抓住特点的方法。

2、初步学习基本的表达方法,鼓励学生用平时积累的词语来表达。

3、学会以欣赏的眼光来评判他人的习作。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多彩的秋天”的画及相关课件。

2、学生准备自己喜欢的画(可以选,也可以自己画。

教学时间: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1、自由联想教学引入

我们本单元学习了“多彩的秋天”。同学们,一提到“秋”字,你想到些什么?一提到“多彩的秋天”,你的脑海里又出现了哪些画面呢?你们喜欢秋天吗?说说为什么喜欢。秋天是一首诗,秋天是一幅画,“万美之中秋为最”。让我们走进秋天,去感受秋天给我们带来的美景,去欣赏秋天绚丽多彩的图画。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习作三》。首先来看看本次习作的要求。

出示要求,引导读题

板书课题:秋天的图画(学生齐读课题)

2、观察美景激活语言

(1)课件呈现多幅秋景图。

图1:田野里那一大片一大片的南瓜成熟了,他们懒洋洋躺在那里享受着太阳浴。

图2:那缤纷的落叶像是一条花被子,给大地妈妈添上了一件神秘的彩装。

师:你能用优美的词语来表达你看到的画面吗?

(2)教师出示一幅秋景图,指导观察。

①整体感知图画内容,指名说图。图上画了什么?

②引导按顺序观察图画。谁能按从上到下或从左到右的顺序再说说图上都画了什么?

③引导把内容说清楚。再仔细看看,这些景物是什么样子的?

3、展开想象,丰富语言

图画是静止的,要把画面写得生动优美就需要发挥想象。根据画面内容,结合具体题目,联系生活实际。对只要人物的语言、心理活动等进行合理的想象,让静止的画面活起来,使人物活灵活现,使景物生动形象,故事完整。

4、小组交流,自由练说

(1)同学们,你们也收集了一些秋天的图片,让我们在小组里互相交流欣赏一下,把你的画介绍给同桌听。

(2)选代表交流,师生评议。

5、写一写学生把说的写下来。自主写作,独立完成作文。教师巡视,并对习作有困难的学生作个别辅导。

提示:

先给你的文章拟个题目,题目可以以你喜爱的秋色命名,可以直接表明你对秋天以及秋天中景物的喜爱之情。

教学反思

一、指导学生仔细观察图画、培养观察能力。

直观教学,有利于学生的想象思维、说话能力。指导学生的看图时先出示美丽的秋景图,引导学生观察,培养学生按一定的顺序观察的习惯。如从上到下或从下到上观察;先中间后四周;从整体到部分等顺序观察。再让学生根据图画的内容有条理说话。

二、启发学生边看边想:培养想象力。

在学生能安书序看图,抓住景物的特点叙述后引导学生展开大胆丰富的想象,即把无声的画面变成有声,如想象“大雁边飞边说什么?”把静止的画面变成活动的画面,如想象一阵秋风吹过,稻田、玉米、高粱等会发生什么变化?农民伯伯收割庄稼的动作、语言等,丰富画面的内容,让学生的习作有声有色。

三、充分引导,加强说写的能力。

在学生看清楚图意,回答有关问题的基础上,为了更好地使学生把了解到的内容清楚,并准确地,有条理地表达出来。在教学中先激发学生说的兴趣,我运用“看谁说得好。”等带有鼓励性质的话激发学生说话。具体分三个步骤进行训练,一是让基础好的学生分别上台说说,说时要根据老师提示的问题边看图、边思考、边回答,教师在旁启发,学生说完图意是与否、好与差,老师给予肯定、纠正或补充。二是让学生同桌之间或小组互说互听,这时老师要注意巡回了解,并参加到中下生这里去活动,以便具体指导。三是指引让优生把整幅图的具体内容有条理地说出来。让学生的思维得到进一步的强化,通过老师的点拨,学生讲得更完整,更有条理,这样的效果我觉得更佳。

篇10: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秋天的图画》教学设计

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秋天的图画》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写本课生字。

2、能背诵课文。

3、能模仿课文句式写话。

教学过程:

一、写课题认识“图”字。

二、初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生字。

三、认读本课生字。

1、出示八个带拼音生字,指导学生认读。

2、出示去拼音生字,指导认识字形。

梨 笼 浪 燃 勤

图 粱 劳

(偏旁用黄色粉笔突出)

(1) 梨、笼、浪、燃、勤为形声字。

根据偏旁说说,这些字的构造特点,并进行组词。比如“梨”是一种水果,所以是木字底,而“利”表示读音。学到“浪”时,让学生再说几个“三点水”旁的生字,并组词。

(2)识记第二排生字,组词。并认识“高粱”,出示图片,说说高粱像什么?为介绍为什么是米字底,因为它是一种粮食,就像我们吃的大米。学习“劳”后,再说几个草字头的字并组词。

(3)出示生字卡片,进行朗读。

3、学习词组。

美丽的图画 金黄的灯笼 金色的波浪 红红的脸颊

燃烧的火把 大大的“人”字 勤劳的人们

(1) 指导读好词组。

(2) 灯笼、波浪为什么是红色的?联系课文,理解。

(3) 指一指,脸颊指哪个部位。

(4) 用勤劳的( )来夸一夸我们的同学,家人。

四、读课文。

1、第一句:秋天来啦,秋天来啦,山野就是美丽的图画。

(1) 指导读。

(2) 比较:“秋天来啦,秋天来啦”表示人们都很高兴。因为秋天是个丰收的季节。引导学生联系识字一说一说。

(3) 读出秋天来临时,人们的愉快的心情。

2、第二句:梨树挂起金黄的灯笼,苹果露出红红的脸颊,稻海翻起金色的`波浪,高粱举起燃烧的火把。

(1) 指导读正确,读流利。

(2) “金黄的灯笼、红红的脸颊、金色的波浪、燃烧的火把”指什么?为什么不说“秋天到了,梨头、苹果、稻谷、高粱都成熟了。”

(3) 指导学生读一读。

(4) 理解“挂、露、翻、举”几个动词的用法。

(5) 根据填空,背一背这句话。

秋天来啦,秋天来啦,山野就是( )。梨树 ________ ( )的( ),苹果 _______ ( )的( ),稻海 _______ ( )的( ),高粱 _______ ( )的( )。

(6) 模仿写几句话。

秋天来啦,秋天来啦,山野就是美丽的图画。菊花( ),牵牛花( ),石榴( )。

3、余下句子:谁使秋天这样美丽?看,蓝天上的大雁作出了回答,它们排成一个大大的“人”字,好像在说——勤劳的人们画出秋天的图画。

(1) 指导读一读。

(2)师:谁使人们这样美丽?水中的小鱼作出了回答,它们好像在说(生:)

五、以比赛的形式,有感情读整篇课文。

六、写生字。

七、作业:

篇11: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秋天的图画》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秋天的图画》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      1、会认8个生字,会写8个字。

・・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      3、喜欢秋天,体会对秋天的景象和勤劳的`人们的喜爱、赞美之情。愿意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秋天。

・・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

・・      教学难点:朗读感悟

・・      教学准备:字卡、词卡、挂图、小黑板

・・      教学时间:两课时

・・      第一课时

・・      一、导入:

・・      昨天我们学的识字(一)是讲述了秋天的知识,今天让我们继续认识秋天吧。

・・      二、揭题

・・      1、板书课题,齐读,思:读后想知道什么?

・・      (1)秋天是怎样一幅图画?(秋天的图画里有些什么景物?)

・・      (2)它的色彩是怎样的?

・・      2、翻书,自读课文。

・・      3、思考:课文共有几句话?(4句)

・・      4、指名分句朗读,读后评议。

・・     (注意轻声音节:灯笼高粱)

・・      5、小组合作读,好的帮助差的,读正确,读流利。

・・      三、认读生字

・・      1、找出课文中要求认读的生字,自读。

・・      2、出示生字卡片,认读。

・     &

篇12:秋天的图画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二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喜欢秋天,体会对秋天的景象和勤劳的人们的喜爱、赞美之情。愿意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秋天。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

教学难点:朗读感悟

教学准备:字卡、词卡、挂图、小黑板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昨天我们学的识字(一)是讲述了秋天的知识,今天让我们继续认识秋天吧。

二、揭题

1、板书课题,齐读,思:读后想知道什么?

(1)秋天是怎样一幅图画?(秋天的图画里有些什么景物?)

(2)它的色彩是怎样的?

2、翻书,自读课文。

3、思考:课文共有几句话?(4句)

4、指名分句朗读,读后评议。

(注意轻声音节:灯笼高粱)

5、小组合作读,好的帮助差的,读正确,读流利。

三、认读生字

1、找出课文中要求认读的生字,自读。

2、出示生字卡片,认读。

重点字音:梨笼颊浪勤劳

四、朗读感悟

1、教师范读,学生注意体会教师在朗读中表达的喜爱与赞美的情感。

2、学生自由读,一边读一边想象秋天的图画。

3、小组内读,说说自己的感受。

4、小组内选出自己喜欢的句子来读,并说说为甚么喜欢。

5、比赛读,看谁读得美。

6、寻找自己喜欢的学习小伙伴,读喜欢的句子。

7、看着画面用自己的话说说秋天,再试着背诵。

五、扩展活动

根据本课内容,创编一个秋天的童话。“秋天来啦,秋天来啦”,山姑娘兴高采烈地呼喊着、欢笑着,她招呼大家来开一个庆丰收的晚会。梨弟弟、苹果妹妹、稻谷阿姨和高粱伯伯一起赶来布置会场……

六、作业

1、小黑板出示“我会读”中的句子,读熟至背。

2、练习背诵。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认读课文中要求认的生字

2、背诵课文

二、新授

(一)认记生字字音

出示要求写的生字,认读。

重点字音:浪灯作字苹丽劳

(二)识记字形

采用自己最喜欢的识字方法:

提示:编字谜

加偏旁

换偏旁

做动作

(三)组词语理解字义

(四)范写指导

重点写好含有三点水和草字头的字。

三、作业

1、我会画:画秋天的果园

2、我会做:

(1)用落叶做书签

(2)用自己的画做贺卡

(3)用句子、短诗赞美秋天

[秋天的图画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二年级上册)]

篇13: 二年级上册《秋天》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秋天》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上册,是何其芳的一首明朗纯净的诗篇。在这首诗中,诗人用最精粹的语言描写农家生活,每一句诗都是一幅画面,三节诗又组成三幅复合画面。画面的组合造成了既流动又整合的特殊氛围。画面清静,悠远,朦胧。品味本文优美的语言是一种艺术享受。

[教学目标]

一、引导学生以审美的眼光来诵读诗歌,体会作者的审美情感。

二、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用富有特征的景物来表现美的方法。

三、引导学生学会用美的语言来表现秋天的美。

[指导理念]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重视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和审美素质”,要求培养学生“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为了让学生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我首先从感知诗歌美的情感入手,进而引导学生欣赏美的语言,想象美的图景,体验美的意境,表达美的感受,最终达到培养美的情趣的目的。

[设计思路]

一、单元回顾,诗情导入。

同学们。这几天,我们一起在“多彩四季”的美景中徜徉,这里有朱自清热情赞颂的《春》,有老舍笔下温晴的《济南的冬天》,还有梁衡所描绘的“紧张、热烈、急促”的《夏》,那么本单元课文里有没有对秋的描写呢?

(生背诵《三峡》中写秋的语句)

你还知道哪些写秋天的诗词?(生背诵)

秋天,是一个富于诗意的季节。多少诗人因秋的到来而获得了灵感。在文人墨客的笔下,秋天呈现出各种各样的姿态。今天就让我们走进何其芳的《秋天》,去感受一个别样的秋。(板书课题)

二、朗读诗歌,体验美情。

1、学生试读,体验语气、语速、语调及重音。

2、教师范读(配乐《秋日的`私语》),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

3、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诗文。

4、说说初读后,你感受到诗歌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结合生发言板书:

栖息在农家里露珠、稻香、瓜果

秋天游戏在渔船上冷雾、白霜

梦寐在牧羊女的眼里蟋蟀(叫声)、溪水(干涸、更清冽)、牛背笛声(远去)

诗歌每节以相似的句子结尾,构成了一唱三叹的美,同时也为我们描绘了三幅多彩的乡村秋景图。那么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是“乡村秋景”呢?(讨论板书)5、作者抓住了最能体现乡村秋天景色的事物来表现秋天,那么所有这些画面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你喜欢这首诗吗?

有感情地诵读自己喜欢的句子。

指导朗读:停顿,节奏,轻重,缓急,语调语气

总结:伐木丁丁,稻谷流香,瓜果肥硕,雾冷、露清、霜白,有秋虫低鸣,有蟋蟀弹琴,有溪水清冽,这样的秋天谁人不爱,这样的秋天谁不赞美。

6、那么你们能将这首优美的诗歌背诵出来吗?

当堂背诵,指背,齐背

总结:秋已不在作家笔下,而在同学们心中,因为作者的诗已经与同学们真切的感受,尽情地体验,有感情的诵读融合在一起了。

三、挑战美诗,学写美文。

1、何其芳用独具的慧眼发现了秋天特有的美景,写出了动人的诗篇,抒发了热爱秋天的情怀。我们每一个同学同样也拥有着一双能发现美的慧眼,你注意观察过秋天的景象吗?在你眼中秋还美在何处?

(生交流)

2、我们不但要发现生活中的美,还要用美的语言来表现美。请用你最具感情的语言描绘你眼中的秋。

(背景音乐《秋日的私语》)

3、全班交流,评点。

角度:

1、秋天特有的景物及特点

2、修辞手法的运用

3、融情于景,寓理于景

四、总结:

同学们笔下的秋各不相同,可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体现了美,我想,这都是由于我们受到了何其芳诗歌的美的熏陶,才有了这么耐人寻味的秋天。“生活中并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让我们到大自然中,到生活中用一双慧眼去发现更多的美吧。

篇14: 二年级上册《秋天》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整体把握作者感情。

2、体会本诗优美的意境,品位语言凝练、形象的特点。

3、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培养亲近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学习重难点

体会本诗优美的意境,品位语言凝练、形象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宋玉也在《九辩》中言“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著名诗人秋瑾在诗中说“秋风秋雨愁煞人”。杜甫《登高》中说“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牧《山行》中说“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秋,因其成熟与收获,因其萧瑟与凄清,给了文人墨客太多感慨的话题,在文人墨客的笔下,秋天是忧伤的、哀婉的,让人顿生惆怅;秋天也有绚丽的色彩,丰收的喜悦。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秋天,感受一个别样的秋天。(板书课题)

现代诗人何其芳以他敏锐的诗心捕捉,也绘写出了秋天的风采,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欣赏他的诗作《秋天》,去倾听秋的诉说,体味动人的秋魄。(板书文题、作者)

二、预习交流

1、交流字词

2、交流作者

何其芳(1912~1977),现代散文家、诗人、文艺评论家。1936年他与卞之琳、李广田的诗歌《汉园集》出版,他的散文集《画梦录》于1937年出版,并获得《大公报》文艺金奖。诗歌是何其芳最先喜爱和运用的文学样式。

3、检查背诵。

三、精讲点拨

(一)朗读诗歌,感知情感美。

1、为什么说这是一幅乡村秋景图?

明确:因为露珠、冷雾、白霜,表明秋天的天气特征;提到农家:稻香、镰刀体现农家特色;有秋虫低鸣:蟋蟀声使田野更辽阔;溪水干涸、更清冽,暗示这是在秋天。

2、诗中刻画了几幅图画?(给它们命上整齐、漂亮的名字)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景的?

明确:(1)三幅图,农家丰收图、霜晨归渔图、少女思恋图。

(2)由远及近。

3、诗歌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你喜欢这首诗吗?为什么?朗读之后,学生四人小组讨论明确三个问题。

明确:对秋天的喜爱、赞美的感情。

(二)诵读诗歌,描绘意境美。

1、朗读最喜欢的一节诗。说说为什么喜欢。

2、想像每幅画面中人物的身份、活动、心情,用优美的语言描绘你喜欢的一幅图画。

篇15: 二年级上册《秋天》教学设计

一、课文特点

《秋天》是著名作家何其芳写的。诗不长,仅三节。为我们编织了三幅绚丽多彩的秋景图。它们具有既来自人世又远离尘俗的清静、清远、清甜、清柔的特点;表现了诗人对秋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目标及依据。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要在阅读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加强阅读方法的指导,要突出词句理解、文意把握、内容探究等方面的教学。为此,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和技能:

有感情的反复朗读并背诵全诗

把握诗歌意境,感悟诗人思想感情

2、过程和方法:反复朗读,在读中感知诗歌的内容,读中领悟诗歌的意境,在读中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健康高尚的审美情操。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反复吟诵,体味诗歌意境美

品味诗歌的语言美

教学难点是;揣摩诗歌的清丽的意象和质朴晓畅、情景交融的特色。

难点突破方法:内联(已知的同类作品),外延(课后“研讨与练习”中他人的作品)然后,以此指导对个体的解读,强化朗读训练,以读代讲,以读促悟。

四、教法学法与教学手段

1、教学方法:

根据课文文质兼美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主要采用诵读法:教会学生如何读诗,在读中如何感受语言美;引导学生通过联想和想象知诗歌的意境,体会诗人感情。激发兴趣法:引起学生阅读的兴趣;讨论质疑法:在合作中共同学习共同成长。这样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培养了朗读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想象能力。

2、学习方法:

古人主张:“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在全面推进课程改革的今天,课堂上不仅要传授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为他们今后继续教育或终身教育打下基础。语文教学的终级目标正如叶圣陶所言:不待老师讲解,学生自能读文;不老师评点,学生自能作文。因此,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尤为重要。在这堂课的教学中我将朗读训练贯彻到课堂始终,让学生掌握学习现代诗歌的方法:把握韵律,感受诗歌的音乐美;发挥想象,感受诗歌的意境美;感受诗情,体会诗歌的情感美。

3、教学手段:

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辅助手段,播放多媒体教学课件。依据教学的直观性原则,在教学中,利用学生多种感觉,通过多种形式的感知,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使学生获得生动的表象,从而比较全面、深刻地掌握材料。多媒体课件的播放可以增强直观性,提高课堂效率。

五、教学程序设计:

为完成教学目标,我是这样安排的:

第一环节:引秋(2分钟)

1、图片展示,你看了有什么印象?

2、你是否记得写秋的名句?

3、那诗人笔下的秋是怎样的?

(轻松的心情利于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让学生带着自己的感受进入课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观察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第二环节:诵秋(8分钟)

本环节以读为主,使学生对文中所描绘的“秋”有个总体印象。

1、初读课文,划出文中的生字、词。

2、正音

(积累字词,丰富语言材料)

3、读“课前提示”,想一想,我们该以一种怎样的语气和情感读?

“深情絮语”说明节奏不宜强,速度不宜快,做到轻松柔和舒缓,怀着对求的热爱赞美之情

(使学生朗读找到依据,明确诗歌的朗读要根据诗歌内容来确定)

4、教师范读,学生划出朗读节奏、分辨朗读语气、语调。

5、学生自读与赛读,并在学生中互评,教师给予适当的鼓励。

(这样就能使学生入景、入情的感知课文内容。使学生在初步掌握朗读技巧,培养语感的同时,还能够掌握精读的方法、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方法和习惯,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也注重了对学生智力素养中注意力的培养,使学生的认知能力以及非智力素质中的兴趣与情感得以提升,锻炼学生的自信心。同时也突出了本课的教学重点。)

篇16: 二年级上册《秋天》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在老师的指导下能读出长句子中停顿和自然段间的停顿。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感情。

2、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使学生了解秋天的特点,懂得秋天是丰收的季节,感受到秋天的美。

3、揣摩、品味本文优美的语言。

4、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

二、重点难点

1、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

2、揣摩、品味本文优美的语言,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深层意思。

三、教材分析

《秋天》是何其芳于三十年代初创作的一首优美的抒情诗。诗人用情味深长的语言描写农家生活,每一句诗都是一幅画面,三节诗组合成三幅既流动又整合的秋天意象,抒发了对秋天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四、学情分析

一年四季,各具风韵,秋天亦有她独具的风味,作者描绘了三幅秋天图画,写了一个别样的秋天。灵动的的语言、优美的画面,把学生带入了一个优美的意境。学生自学,就能品味出文中的清静、明媚、快乐。这首诗的内容简单易懂,所以教学的重点是通过反复诵读,在读中理解诗意,体会情感,品味语言。

五、课前准备

(1)课前布置学生预习课文,写出生字并正确注音。

(2)师生合作制作秋景图的图片或课件。

(3搜集有关写秋的美文或诗词。

六、教学方法。

诵读法,讨论法,想象法,比较法。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国著名女诗人秋瑾诗中写道“秋风秋雨愁煞人”,宋玉也在《九辩》中说“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秋天是杜甫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秋天是杜牧的“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秋天是王维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秋天是“碧云天,黄叶地”。在我国文人墨客的眼里,秋天往往是忧伤的,凄婉的,令人惆怅的。不过也有一些喜秋颂秋的诗章,如刘禹锡就有“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今天在诗人何其芳的眼里秋天也有绚丽的色彩,丰收喜悦。今天就让我们走进他的秋天,去感受一个别样的秋天。

(二)感知课文

1、师配乐诵读诗歌,生一边听读一边欣赏大屏幕展示的一幅幅秋景。

2、资料助读:作者简介。何其芳(1912―1977),现代散文家、诗人、文艺评论家。原名何永芳,出生于四川万州一个守旧的大家庭。1936年他与卞之琳、李广田的诗歌合集《汉园集》出版,他的散文集《画梦录》于1937年出版,并获得《大公报》文艺金奖。

诗歌是何其芳最先喜爱和运用的文学样式。何其芳对于艺术形式的完美,表现出执着的探求。在诗歌方面,他创作之初即十分讲究完整的形式、严格的韵律、谐美的节奏,并注意表现出诗的形象和意境。因此,他的诗明显地具有细腻和华丽的特色

3、齐声诵读。师作朗读指导:重音的处理。

4、指名朗读。

A、生读,全班同学找出每一诗节的中心句。(生回答后)明确:全诗依次描绘了三个场景的秋天。

B、生再读,全班同学闭上眼睛听读,脑海中想象一幅幅秋天的画面。以培想象能力,深入领会诗的意境。

5、小组合作:A一人朗读,其他三人点评得失。然后小组内推选一名同学在班内举行朗读比赛。

(三)问题探究,品味赏析

(1)三个场景分别是怎样的图画,想像每幅画面中人物的身份、活动、心情,用优美的语言描绘你喜欢的一幅图画,并说说为什么喜欢这幅图。

◆农家丰收图:清晨朝露未唏的时候,有位农人来到幽谷,丁丁的伐木声震荡山谷;田野里发散出稻香的气息,金黄的波浪此起彼伏,稻田中有个身影在挥镰割稻,晶莹的汗珠湿透衣衫;果林中还有采摘瓜果的人,瓜果飘香,沁人心脾,摘下这些沉甸甸的秋天的礼物,放进背篓,这份喜悦要与亲友一起分享……

◆霜晨归渔图:清晨的江面还弥漫着冷冷的雾气,可以感受到些许的凉意。远远地有个渔人摇着船桨向岸边驶来。依稀可见船篷上挂着层白霜,渔人熟练地撒下鱼网,网上的青鳊鱼就像乌桕叶,闪着银色的光泽。归航了,江面上传来动人的渔歌,还有阵阵爽朗的笑声……

◆少女思恋图:原野上一片蟋蟀的呜叫声,溪水清澈见底。羊儿的咩咩声阵阵传来,秋天的美景让人赏心悦目,牧羊女却失去了往日的活泼。夏日里的笛声悠远、绵长,怎不见了那吹笛的少年?姑娘的心事谁能猜得透?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2)这首诗歌写的是“乡村秋景图”,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呢?

因为露珠、冷雾、白霜,表明秋天的天气特征;提到农家:稻香、镰刀体现农家特色;有秋虫低鸣:蟋蟀声使田野更辽阔;溪水干涸、更清冽,暗示这是在秋天。

(3)诗歌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你喜欢这首诗吗?为什么?

对秋天的喜爱、赞美之情。.

(4)学生研读全诗,说出最喜欢这首诗的哪些?句子并谈谈理由。

品秋,体现阅读的个性化,旨在使学生在交流中既锻炼口语组织能力,又互相启发,加深理解和感悟。

7、师小结,生回顾。看大屏幕上一组秋景图,配乐齐声诵读全诗。

(四)拓展延伸

1、比较阅读。资料:(美)狄金森《秋景》。比较此诗与课文的异同。

2、欣赏品评。资料:沙白《秋》。谈谈认识:你认为哪个词句最生动?

3、资料交流。交流展示课前搜集的关于秋天的美文。

(五)课堂小结

1、概述课文内容

《秋天》描绘了一幅绚丽多彩的乡村秋景图。诗中各幅小画面,以及画面的各个意象和谐统一,这种氛围所赖以形成的清静、清远、清柔的特点无一不达到极致。诗不长,只有三节,每一节独立构成一幅画面,将幽谷、农舍、渔舟、牧羊女……诸多景致皆收于笔下。

2、写作技法

(1)语言生动、形象、凝练

(2)构思新奇、虚实结合

二年级上册《秋天的图画》的教学设计

二年级语文上册:《秋天的图画》教学反思

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教案设计

《会飞的图画》教学设计(3) (语文A版一年级上册)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秋优秀教学设计

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老师教学计划

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

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

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秋天的图画》课后反思(人教新课标二年级)

二年级上册《秋天的图画》优秀教学设计
《二年级上册《秋天的图画》优秀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二年级上册《秋天的图画》优秀教学设计(锦集16篇)】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2023-10-28

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方案2022-04-30

二年级上册《欢庆》教案2022-09-07

二年级语文上册的教学工作计划2023-09-04

部编一年级上册教学总结2023-06-12

上册教案2022-05-06

三年级课本语文上册第三单元作文范文2023-09-09

二年级上册语文池上教案优秀锦集2023-10-31

四季 教学设计及反思(人教版一年级上册)2022-08-18

一年级语文上册《小小的船》优秀教案2023-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