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笔画鱼教学设计

时间:2023-06-27 08:26:47 更多教学设计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简笔画鱼教学设计(整理16篇)由网友“李三光”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简笔画鱼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简笔画鱼教学设计

篇1:简笔画鱼教学设计

绘画意图:

简练、概括、直观、迅速的简笔画形式,在较短时间内将物象特征表现出来。让自然界中的事物直观地表现在人们面前,为形象地理解知识与事物,提供广阔空间。

绘画年龄:

三岁以上

绘画步骤:

1、画个圆。

2、圆上开个口。

3、口的上面画小圈,小圈的后面画条线。

4、尾巴画成扇,肚皮底下小圆圈。

5、画出背鳍像小山,最后点上黑眼圈。

1.太阳教学设计

2.教学设计格式

3.《重力》教学设计

4.将心比心教学设计

5.白杨教学设计

6.《狼》教学设计

7.《山行》教学设计

8.《太阳》教学设计

9.《山雨》教学设计

10.《白鲸》教学设计

篇2:简笔画教学设计

教学课题:简笔画训练授课人:王美凤

教学目标:

1、认识简笔画、教学简笔画的概念;

2、学习简笔画中线的种类,并学会画各种线;

3、学习简笔画中几何图形的分类,练习徒手画各种几何图形,练习用几何图形概括法画简单动物形象;

4、培养我们对幼教事业的热爱!

教学难点:目标2、3。

教学重点:简笔画几何图形的概括画法。

教学准备:教师课件,学生课本、练习本、中性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新授课:

1、完成目标一:ppt出示题目,学生看书后作答。

2、完成目标二:ppt出示题目,学生看书后作答,并做线的练习,教师巡堂辅导。

3、完成目标三:ppt展示,教师作解释,学生练习。

要求概括物象外形,徒手画不得借助工具。

三、课后延伸:渗透情感教育。

四、课堂小结。

五、布置作业。

篇3:《简笔画》教学反思

我初步的设想是课件出示一些简笔画人物的图片,让学生与以前画的人物作比较,由此导入到新课。试了一节课后我发现,虽然能够顺利地导入到下一环节,但是学生没有眼前一亮的感觉,并没有被这儿副画深深地吸引住。进入一年级不久的学生本就还带有许多学前班时的习惯,课前准备难以做到很安静,于是,我上网搜索了下看是否有简笔画人的动画片,要找到合适的动画还真是不容易。经过不断地剪接修改,最终展现在学生面前的是长短刚好合适、内容也健康但又能达到预期效果的约两分钟的动画。学生的眼球一下子吸引过来,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前段的自学、总结作画步骤过程中,我都是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我发现,我只是做引导作用。这一过程都还不错。为了让学生积极参与,我本设计请一学生上台做动作,一人在黑板上画,其它学生在下面猜的游戏。在试课的过程中,问题出现了,有一个学生的反应较慢,没有我想的那么快,以致于下面的学生没事可做,课堂就出现一片混乱。于是我就改变策略,让每一个学生都跟着课件上出示的动态人物来画,还限制他们画的时间。这样一改,效果就大不同了,每个学生都有活干,而且还要有速度,这使得学生都无暇做其它的小动作。当我发现图片刚出来时,有个别学生去评价这张图片,我就说一句“电脑听到有声音时,图片就消失得越快”。我自己都觉得很好笑,但是学生信以为真了,没发出一点声音。这么简短的一句话起到了很好地组织课堂的作用。在后阶段的重点部份,我总觉得有一点卡住了,不是很流畅。在我备课的时候,没有细致地去组织语言,导致有点含糊不清。在初次尝试作业展示时,有点太仓促,只是展示了两个人的作业。如果每位学生在自己的作业纸上写上自己的名字,那我在展示的时候,学生的成就感会更好,这节课上学生的积极性会更高些。

在绘画这一阶段中,原本设计四人分一小组,组内成员轮流做动作,其它三人画的检测过程。我没有想到学生的表演欲是这般地强烈,每个学生都去表演动作,而画的人却很少,课堂上立马乱成一片,我知道这是分组时没处理好。经过反复思量,于是我把四人一组改成相邻的两人一组,这样子学生的位置也不用变,我发号施令,整列的学生做动作,另一列人画画,这样子,既没有学生乱起来,而且整列的学生做动作,就像是排队表演一样,视觉效果也不一样,乱得有秩序。每个学生画了四五个动态后,我不能让他们再动了,还动的话,课堂就很难收了,于是我灵机想了一个法子,与其让学生动还不如让学生静,让我来做动作,这也是一个动静结合,于是,我把学生叫停,让学生来画画老师。想不到,这个方法让学生刚刚有点玩腻的心再一次点起激情。

在备课时,我一直不知道怎样做一个好的总结,在苦脑之时,听了一堂颜主任的讲座,这给了我启发,我可以在总结时让学生带着疑问到一堂课。于是才有了我这样的总结,使学生有兴趣去上下一堂美术课。

总体来说,我觉得这一堂课基本上还算是成功了,为了适应一年级的小朋友,整堂课都是在游戏中完成的,学生学得很快乐,我教得也轻松。如果我说话语气再儿童化一些那就更好了,还有就是以后在上课前要把问题想得更透彻、更具体,特别是在师生互动环节,要尽可能把会出现的问题都考虑周到。一堂好的美术课,课前准备非堂重要,课件、教具要一一齐全。有了这一次的经历,我学到了很多的东西。相信自己,只要你想做好,就一定能做好。

篇4:《简笔画》教学反思

《美术课程标准》提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美术课程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审美能力;

二,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和交流;

三,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四,形成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技术意识;

五,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

应该说,课程改革给美术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不仅仅停留在过去的以学习美术技能为主的教学模式,而是加入了更多人文性质的内涵,要达到这样的目标,需要美术教师有很高的综合素养、人文素养。我一直在思考:什么样的美术课称得上好?怎样上好美术课呢?在思考的同时,我在一次次实践的检验中寻找答案。

首先,美术课前的准备,美术课的准备绝不仅仅是教具的准备,它要有更广泛的内容。比如,学生的基础如何,要做哪些课件,怎样激发学生的兴趣等等。本节课,我准备了古诗、猜字谜、动脑筋等内容,还把自己画的画做成幻灯片进行新课的导入,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其次,美术课堂教学。课堂教学当然是重点,很多问题都值得深入探讨。为了更好地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创造性。我准备了范画,学生看到老师画得这么好,积极性自然也被调动起来了。在绘画过程中收放自如,既不放纵,也不压制。让学生的创造性充分发挥出来。

最后,美术作业的评价。大人看孩子的画往往摇头,画的是什么呀,乱七八糟!殊不知,儿童绘画贵在无序、天然童真,去雕饰的浪漫稚拙,而且个性鲜明,想象力丰富。有的孩子喜欢色彩,有的孩子画画喜欢用线条。还有的孩子只喜欢画抽象的形状。所以对于儿童画的批改、评价应该有多重的标准,要善于发现儿童画中闪光的东西。

总之,在每一节教学中肯定会有更多的新问题新现象新思路值得我们去思考,这确实是十分有意思的事情。

篇5:《简笔画》教学反思

简笔画是绘画中最基本的画发,简笔画能体现出画的物体的特点,简笔画一般有三种画法分别是选择角度显示结构特点、抓住细节突出个性特点、运用骨线把握动态特点,简笔画属于形体结构,简笔画是通过活动目、心、手等和简洁的笔法画出来的,用简单的线条勾画、设计画图完成,这就是简笔画。

中班幼儿在园的年龄不算小也不算大,我今天给幼儿上了一节美术课简笔画《冰箱》,现在真是生活好了,家家都有冰箱,孩子们都认识,我虽然是90后,但在我小时候都没有冰箱,看看现在的孩子多幸福。这节课讲完感觉还行,说到冰箱里能装好吃的,孩子们就更喜欢冰箱了。我在教绘画冰箱时特意问了一句会画回家里的冰箱,是为了挑起幼儿想学画冰箱,抓住幼儿都有爱比之心,想画出自己家的冰箱,好比一比谁家的好。

这节课上的效果还行,就是感觉本课对孩子们太简单了,让幼儿没用挑战度,幼儿一遍就学会了,虽然我很高兴,但觉的还是应该加深点难度,本课还有在研究。

篇6:幼儿园动物简笔画教学设计《獾》

幼儿园动物简笔画教学设计《獾》

体形粗实肥大,四肢短,耳壳短圆,眼小鼻尖,颈部粗短,前后足的趾均具强有力的黑棕色爪,前爪比后爪长。通常獾的`毛色为灰色,下腹部为黑色,脸部有黑白相间的条纹。耳端为白色。主要吃蚯蚓,但也吃昆虫、甲虫和小型哺乳动物。

绘画目的:

了解獾的特征,积极参与活动并体验活动的愉悦。

绘画年龄:

大班幼儿。

绘画步骤图:

第一步

第二步

第三步

第四步

第五步

第六步

温馨提示:

在画画选择时,教师既要考虑幼儿的技能水准,还要留给幼儿自由表现的余地。

篇7:《化石鱼》教学设计

《化石鱼》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内容,知道化石鱼是小金鱼的祖先。

2、有语气地朗读课文。

3、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质疑的能力。

教学重点:

了解课文内容,有语气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河公公的话。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图片

一、导入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17课《化石鱼》。在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还认识了一些生字朋友,这些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你记住了吗?

读一读: 稀奇、原来、祖先、所有、一块岩石、一条小金鱼、附近

课文中说小金鱼在谁的附近游来游去?

2、出示化石鱼图片:这就是那条化石鱼,小金鱼会在哪游啊?请你把小金鱼贴在化石鱼的附近。教师小节:因为离的太远或者挨上就不是附近了。你能试着用“附近”说一句话吗?

二、整体感知

1、轻声读这篇课文,想想讲了一件什么事?出示:小金鱼开始以为化石鱼是( ),后来知道了化石鱼是( )。指名说。

2、初步读完课文你有什么问题?

三、精读

(一)学习1—5自然段

1、默读1—5自然段,想一想,小金鱼刚看到化石鱼有什么感觉?

(稀奇)

问:你还能用什么词?(奇特 少见 奇怪)

2、越看越觉得稀奇,它会想什么呢?出示:小金鱼在它附近游来游去,越看越觉得稀奇,心里想: 。

3、小金鱼对化石鱼说什么了?

找到小金鱼的话读读。

出示小金鱼的话,读一读。比较1、2句有什么相同点。(问句)指导读问句,如何读出问的语气?练习。指名读。

都是问句,小金鱼说时心情一样吗?再读课文3、4段。(心情不同,语气也会不同。)

小结:听出来了小金鱼特别想问个明白。

小金鱼以为自己找到了答案,它说什么了?

4、小金鱼为什么会认为化石鱼是假鱼?读课文看化石鱼有什么表现。(指名说,出示:化石鱼的尾巴一下也不摆,眼睛一下也不动。化石鱼的嘴巴一下也不张。)

读句子,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一下”是什么意思?能把”一下”换个词语吗?(化石鱼的尾巴一摆也不摆,眼睛一动也不动。化石鱼的嘴巴一张也不张。)(一点)

5、分角色读:师生合作读课文2-5自然段。

过度:小金鱼的答案正确吗?谁告诉了它正确的答案?

(二)、学习课文6-10段

1、读课文6—10自然段思考:河公公是怎么说的?用直线画出河公公的话。

(1)出示:“最老最老的爷爷 ”听了河公公的这段话,你知道了什么?(“最老最老”变红)怎么用了两个最老啊?

谁愿意做河公公告诉小金鱼这段话。小金鱼听了,摇摇头说:“……”学生读

(2)出示:河公公笑着说:“你爷爷的爷爷又是谁?就是这条化石鱼,到现在已经有四亿多年了。”读句子,看看你读懂了什么?

板书:400000000多年。

你感受到了什么?再读读这句话。

3、现在小金鱼知道了,化石鱼是谁呀?(最老最老的爷爷 祖先)

小金鱼多高兴呀,它说了什么读读书上句子。

4、小金鱼看着这条化石鱼,越看越觉得有趣,(板书:有趣)它要把这件事告诉所有的朋友们。看这些都是小金鱼的朋友,想想小金鱼的朋友还会有谁?它会怎样告诉朋友们?

(三)质疑

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没有解决?

板书:

17 化石鱼

金鱼图化石鱼图

有趣

篇8:《观察鱼》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目标:

1.了解鱼类有适应水生环境的鳃、鳍、鳞片等身体结构,具有呼吸、运动等生命体基本特征。

2.知道鱼用鳍运动,用鳃呼吸。

科学探究目标

1.经历和体验从整体观察到局部观察小动物的探究过程。

2.能用图画、文字(或拼音)、语言等方式记录、描述鱼的主要特点。

科学态度目标:

发展学生研究小动物的兴趣,树立起认真细致、实事求是的.科学观察态度。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懂得在观察活动中珍爱生命,观察结束后把小动物放归大自然,学会保护小动物。

【教学重难点】

重点:观察鱼的身体特征,用画简图的方式记录下来。

难点:观察鱼的运动和呼吸。

【教学准备】

学生:鱼、鱼缸、学生活动手册。

教师:备用鱼养在鱼缸里、教学课件、班级记录单等。

【教学过程】

一、聚焦新课

1.课件出示谜语:

没胳膊没腿,

从来不离水。

走路不用脚,

摇头又摆尾。

(谜底:鱼)

2.课件分别出示鱼在小溪、池塘、大河和大海里的图片,边出示边讲解:在小溪、池塘、大河和大海中都生活着鱼。

3.教师:大家发现了没有,能看到鱼的这些地方都有一个共同点――水。鱼的生活离不开水,它为什么能生活在水中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观察鱼,探索鱼身上的秘密。

书:观察鱼)

二、观察描述鲫鱼

(一)观察与画鱼

1.教师导入:鲫鱼是我们常见的鱼类,今天老师带来了鲫鱼跟我们一起来学习科学,(板你了解鲫鱼吗?知道它的身体特征吗?观察你们小组的鲫鱼,上,看谁画得像。教师示范,边观察边画:先画出躯干(呈梭形,两头较尖)最后画鳞。请你也将你们小组的鱼画在活动手册上。并将观察的鲫鱼画在活动手册,再画出头、眼睛和鳍等。

教师提示:

(1)从侧面观察鱼,边观察边画,画得越像越好。

(2)不打扰小鱼,观察过程中保持安静,不可用手及其他物体触碰水和鱼。

2.学生观察并记录下鱼的外形特征,教师巡视指导。

3.学生展示交流。

学生边展示边介绍自己观察到的鱼的身体特征,教师适当追问并补充。

预设:

(1)我观察到鱼有头,头上有眼睛、嘴巴、鼻子、鳃等。

追问:它们是什么样的?(引导学生细致观察)学生介绍:鱼的眼睛没有眼睑,头上有两个鼻孔,嘴巴一直在一张一合,鳃长在鳃盖里,鳃盖会一开一合。

(2)鱼的身体上有很多鳍。追问:鱼有几个鳍?分别长在什么地方?(引导学生细致观察)教师介绍:鱼长有背鳍、胸鳍、腹鳍、臀鳍和尾鳍。

(3)鱼的身上有鳞片,鳞片呈半圆形,有光泽。

4.交流之后学生再观察,完善自己画的鱼。

5.通过比较鱼和蜗牛身体的软硬不同,引出鱼长有骨骼的知识。鱼的骨骼坚硬,课件出示鱼化石的图片,再一次突出鱼有骨骼且坚硬的特征。

(二)观察鱼是怎样呼吸的。

1.教师:鱼嘴和鳃盖不停地一开一合,这是在干什么?

2.引导学生说出鱼在呼吸。

3.设问:你知道我们人是靠什么来呼吸的?鱼又是靠什么来呼吸的?

4.引导学生通过比较自己的呼吸和鱼的呼吸的不同之处,讨论鱼在水中是如何依靠鳃呼吸的。

5.教师课件展示鱼鳃的图片,并播放鱼的呼吸的微视频,帮助学生了解和理解鱼的呼吸过程。

(三)观察鱼是怎样运动的。

1.教师:鱼没有脚,在水中是靠什么来运动的?请你仔细观察,然后把你的发现告诉同学们。

2.学生观察,教师巡视指导。

教师提示:如果鱼在此过程中比较安静,可用棉签轻轻触碰鱼的身体,再观察其运动。

3.学生交流自己的发现,然后用手模仿鱼鳍的运动。

4.小结:鱼是靠身体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运动的。

三、研讨小结

1.今天我们观察了鲫鱼,说说你对鲫鱼有哪些新的认识。

2.说说鱼在水中是靠什么运动、靠什么呼吸的。

四、知识拓展

观察下面几幅图中的蚂蚁,判断哪只蚂蚁画对了。

篇9:《报纸鱼》教学设计

《报纸鱼》教学设计

活动目标:

1、能用报纸条卷曲固定成鱼的外形,并用彩纸设计、装饰花纹。

2、尝试自主解决操作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3、增强幼儿的环保意识、废的报纸等可回收利用。

活动准备:

课件、海底世界背景图、报纸鱼范例一件、各类报纸、彩色即时贴条、铅笔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了解鱼的外形特征。

(1)猜谜语:“五颜六色穿花衣,鳞光闪闪真美丽。祖祖辈辈不离水,整天摇头又摆尾。”小朋友,你知道谜底是什么吗?(鱼)

(2)那你们看一看,小鱼漂不漂亮呀?它是什么颜色的呀?

(3)(出示鱼在海底畅游图)哇,你们看,老师这里有好多好多漂亮的小鱼,你们看看,它们都是胖的,还是瘦的呀?(有胖有瘦)那你们再看看,它们是什么颜色的呀?(五颜六色的条纹)

2、观察范例

(1)(出示海底世界图)小朋友看,老师这里呢,有一片蓝蓝的海洋,可是这片大大的海洋呢,只有一条小鱼(出示范例),它很孤单,我们要帮帮它,我们应该怎么办呢?(做一些其它的小鱼)

(2)那你们看一看,这条小鱼是用什么做的.呀?(废旧报纸)

(3)它是怎么做成的呢,我们一起来看看(拿出范例鱼,一点点摘掉,让孩子观察)

a、首先,小鱼的漂亮衣服是什么做的呢?(彩色的即时贴条)

b、那小鱼的身体呢?(报纸) 哦,是用报纸搓成的纸条做成的!

3、教师带领幼儿做鱼,边示范,边讲解。

那我们一起来报纸鱼吧!

(1)首先,我们每个小朋友拿出一张报纸,然后折一折,拧一拧,搓一搓。(教师一边操作卷纸棒,一边讲解并观察幼儿,强调注意事项)小朋友,要注意哦,在拧得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不能把报纸拧断!

(2)拧好纸棒后,我们将纸棒交叉,形成鱼尾形状,然后用彩色的即时贴粘合。瞧,鱼宝宝的外形做好啦!大家把你做好的鱼宝宝轮廓拿起来让老师看看,我看看你们是做的是胖鱼还是痩鱼!你们做的真好!

(3)鱼的外形做好啦,我们现在要干什么了?(给鱼宝宝穿漂亮的衣服)

对,我们要给鱼宝宝设计一件漂亮的衣服。我们利用这些彩色的即时贴条,给鱼宝宝设计一件漂亮的衣服吧!(观察每位幼儿)

(4)大家都设计好啦,宝贝们为鱼宝宝的设计的衣服真漂亮,可是鱼宝宝现在还少了什么呀?(眼睛)

对,鱼宝宝有了眼睛才能和大家一起玩耍,那现在小朋友拿起铅笔,在小鱼宝宝最前面的即时贴上给它画上一只大大的眼睛吧!

(5)大家做的小鱼宝宝真漂亮,那现在我们一起去吧鱼宝宝送到大海中,让它们一起去玩吧!(一起把小鱼贴在大海背景图中)

4、结束部分

篇10:《观察鱼》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观察鱼》一课是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教材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第5课。本单元指向对生物特征的认识,前几课主要观察的是陆生动物,本课将开展对水生动物的观察活动,以鱼为对象,继续观察动物个体。鱼类分布广泛,易得、易养,是水生脊椎动物的代表,它们的身体形态与蜗牛等陆生动物有较大的区别,具有明显的适应水生环境的身体特征,如有鳍、鳃等,这既是动物分类的重要依据,也展现了动物世界的多样性,指向动物适应环境的特点。

本课以观察、描述鱼的形态特点、运动特点和呼吸为主要内容。通过引入“鱼的身体是什么样的?”这一问题,引导学生对鱼的身体结构特点进行探究。接着思考鱼嘴不停地一张一合、鱼鳃一开一闭,是在干什么,引导学生观察鱼是怎样呼吸的。然后通过观察发现鱼的运动主要是靠鱼鳍来完成的。最后通过观察—思考—讨论—模仿—讲析,让学生明白:鱼因为生活在水里所以用鳍运动、用鳃呼吸、身上还长有鳞片等特征,从而归纳出动物身体的外形特点与生活环境是有关系的。

【学情分析】

鱼是学生比较熟悉的动物,也是餐桌上常见的食物。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和前几课的学习积累,已经对人体和蜗牛的运动、呼吸比较熟悉。在本课教学中,可以从学生熟悉的情景引入,引导他们观察,并能科学地描述鱼身体的主要结构特征。一年级学生对“鱼是怎样运动、怎样呼吸的”这些问题的认识比较笼统,一般会回答尾巴、身体、嘴巴等答案。如何通过观察寻找支持自己猜想的证据,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有难度,这时教师可以采用播放微视频等方法,将原本看不见的“呼吸”、“游泳”等现象呈现在学生眼前。然后,教师再引导学生将鱼的运动和呼吸与人进行比较,进而发现:人用脚走路,鱼用鳍游泳;人在陆地上呼吸,鱼在水里呼吸;鱼呼吸时鳃在动等等。这样才更有效地促进学生对鱼的认识。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知道鱼有鳞片、鳍、腮等身体特征。

2.知道鱼生活在水中,它的身体适应水生环境。

科学探究目标

1.观察鱼,描述鱼的身体特征。

2.了解鱼用鳍运动、用腮呼吸。

3.能用简图描述鱼的主要特征。

科学态度目标

1.对鱼的运动和呼吸表现出探究兴趣。

2.能认真观察鱼的形态和运动,乐于表达自己的发现。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体会动物和植物一样,是有生命的,体会爱护动物的意义。

【教学重难点】

重点:观察鱼的身体特征,能用画简图的方式将鱼的身体特征记录下来。

难点:观察鱼的运动和呼吸。

【教学准备】

每组学生准备:水槽、鱼、棉签、烧杯、鱼食、培养皿、学生活动手册。

教师准备:养在鱼缸里的备用鱼、教学课件、各种形状的卡纸自制教具。

【教学过程】

一、聚焦新课,激趣导入

1.课件出示谜语:

没有胳膊没有腿,

生活从来不离水。

有翅寸步飞不起,

无脚五湖四海行。

(打一动物:鱼)

2.课件出示图片,鱼生活在哪里?在小溪、池塘、江河和大海,为什么鱼生活在这些地方呢?它的生命离不开什么?

3.对,鱼的生活离不开水,和它的身体结构是有关系的,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观察鱼,探索鱼身上的秘密。(板书课题,齐读)

【设计意图】:激趣导入,点明鱼生活的环境,再顺势导入探索观察环节,引导学生将观察重点落在鱼的身体特征上。

二、探索观察,记录分享

(一)观察鱼的身体特征

1.导入:鱼的种类有很多,今天我们就选用常见的鲫鱼来观察,了解它的身体特征。

(观察前,教师要做好观察顺序和观察方法的指导,引导学生用眼睛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鱼的身体是怎样的。也可以放一点鱼食进去,能观察到鱼全身和局部的更多动作,便于学生将鱼的身体结构和生命活动联系起来。)

2.小组观察,汇报。

3.拼一拼:教师出示各种形状的'卡纸教具,让学生根据观察到的鱼找出合适的形状将鱼拼在黑板上,一边拼图,一边让学生介绍观察所得,教师适当追问。

【设计意图】:在学生第一次观察的基础上,用彩色纸将鱼的各部分逐步拼在黑板上,不仅能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鲫鱼的兴趣,而且能在教师的追问中更加仔细的观察鲫鱼的身体结构,加深学生对鲫鱼身体结构特征的印象,为下一步教学做好铺垫。

4.课件出示图片,教师补充介绍鲫鱼的鳃以及各部位的鳍。

5.出示课件,进行画法指导:先画出躯干(呈梭形,两头较尖),再画出头、眼睛、鼻子、嘴巴和鳍等,最后画鳞片。

(在充分指导之后再让学生动手画图记录。)

6.课件出示观察提示:

·请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鱼,边观察边画,画得越像越好。

·观察过程中保持安静,不打扰小鱼,不可用手及其他物体触碰水和鱼。

【设计意图】:在学生记录前,先用课件按顺序逐步出示画法,让学生学会有顺序的记录;再对观察方法进行提示,引导学生学会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观察,为有效的观察活动提供保障。

7.学生观察并记录下鱼的外形特征,教师巡视指导。

8.学生展示观察记录的图画,交流分享观察所得。

学生边展示边介绍自己观察到的鱼的身体特征,教师可以将之与黑板上鲫鱼拼图做对比进行点评,并且适当追问并补充。

预设:

(1)我观察到鱼有头,头上有眼睛、嘴巴、鼻子、鳃等。追问:它们是什么样的?(引导学生细致观察)

学生介绍自己的观察结果,如:鱼的眼睛没有眼睑,头上有两个鼻孔,嘴巴一直在一张一合,鳃长在鳃盖里,鳃盖会一开一合。

(2)鱼的身体上有很多鳍。追问:鱼有几个鳍?

(3)鱼的身上有鳞片,鳞片呈半圆形,有光泽。

9.通过比较鱼和蜗牛身体的软硬不同,引出鱼长有骨骼的知识。鱼的骨骼坚硬,课件出示鱼化石的图片,再一次突出鱼有骨骼且坚硬的特征,简要讨论一下鱼骨骼的作用。

(二)观察鱼的呼吸

1.播放微视频,提问:鱼嘴和鳃盖不停地一开一合,这是在干什么?引导学生说出鱼在呼吸。

2.课件播放鱼呼吸的微视频,帮助学生了解和理解鱼的呼吸过程。

3.人是靠什么来呼吸的?鱼又是靠什么来呼吸的?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先感受自己的呼吸,再模仿鱼的呼吸动作,比较自己的呼吸和鱼的呼吸的不同之处,讨论鱼在水中是如何依靠鳃呼吸的。

4.课件出示鱼鳃图片,简要介绍鳃的结构和作用,小结:鱼在水中是用鳃呼吸。

(三)观察鱼的运动

1.课件播放视频。鱼没有脚,在水中是靠什么来运动的?请你仔细观察,然后把你的发现告诉同学们。

课件出示观察提示:

先静静地观察鱼的运动,特别是鱼鳍的作用。然后再用棉签靠近鱼,轻轻碰一下它的身体,再观察鱼是怎样运动的。

2.学生观察,教师巡视指导。

3.学生交流自己的发现,然后用手模仿鱼鳍的运动。

4.课件出示小结:鱼是靠身体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运动的。

【设计意图】:通过播放视频的方式,引导学生将关注点聚焦到鱼鳍,在观察中鼓励学生观察不同运动速度的鱼,能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地观察到鱼的运动;再用模拟鱼的运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探究兴趣,将科学探究的灵活方式传授给学生。

三、研讨小结,巩固新知

1.今天我们观察了鲫鱼,说说你对鲫鱼有哪些新的认识?它的身体有什么特点?

2.说说鱼在水中是靠什么运动、靠什么呼吸的。

【设计意图】:回顾本课学习的新知识,巩固加深对课文的印象,用简明扼要的问题和课件帮助学生巩固知识。

四、知识拓展

课后到校园中观察蚂蚁,判断:下面几幅图中的蚂蚁,哪只蚂蚁画对了?把你观察到的蚂蚁画下来。

【设计意图】:将课堂上的观察活动延续到课后,鼓励学生用学到的观察方法去观察更多的生物,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篇11:《观察鱼》教学设计

【教学准备】

1、教师收集有关鱼的生活习性和行为特征方面的资料。

2、预测学生提出想研究的有关鱼的问题,从而制定相应对策并准备相关研究材料。

【教学流程】

一、课前延伸

(将装有鱼的水槽放在桌上,让学生课前5分钟进入课堂。先让学生自由地、无目的地、随兴所至地观察。同时在 黑板上贴出一张大的评价表。)(3分钟后)

师:同学们在桌上发现了什么?喜欢吗?

生:鱼!喜欢!

师:刚才老师发现同学们都在认真地、专注地观察鱼,讨论鱼。学科学就需要这种认真的态度和专注的精神,为此,老师给每组奖励一个圈。(在评价表上给各组贴圈)黑板上这张表是用来干什么的?

生:用来比较哪个小组在各项活动中表现最好,得到的圈最多。

师:对了,我们看哪个小组表现最好,获得的圈最多,就把他们评为优秀研究小组。

(创设一种随意的情境,评价一种共同的表现,不仅仅是让学生在正式学习前有一种真实的感知,更激发了学生探究的热情和欲望。)

二、开门见山,简约导入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观察鱼”。课前各个小组都得到了一个圈,在接下来的活动中想要得到圈,就不那么容易了。首先,要求各组认真听清活动的要求;其次,要相互团结合作,共同努力完成好活动的任务,才有可能得到圈。

(低年级的学生学科学,明确活动要求很重要,将常规的教育与评价激励有机融合,一举多得。)

三、小组竞赛,观察、认识、描述鱼

师:第一项活动要求每个小组仔细观察鱼。先把观察和发现到的,轻声在组内交流,然后在组里选一位绘画好的同学把鱼画出来。只有观察得越仔细,才能画得越像。其他同学当参谋,尽可能把观察到的都画出来,比一比,哪些小组不但画得像,而且画得快。(教师参与各小组了解活动情况后)下面大家看看画得怎么样。(教师将各组的作品投影展示)这些画画得像不像?为什么像?能说说像的部分叫什么吗?

(没有直接指导学生认识鱼的各部分名称,而是通过展示学生的作品,在画得像与不像的比较中,去认识鱼的各部分名称,这样显得很自然。同时让学生评选出画得好的小组并奖励小圈,及时肯定学生的努力,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

四、引发自主探究,体验探究全程

1、自主提出问题

师:下面的活动是提问题,关于鱼,你最想研究哪些问题?

生:我想研究鱼为什么能生活在水里。

师:我们人不能在水里生活是因为人无法呼吸氧气。那鱼需要的氧气从哪里来?

生:水里。

师:对,鱼在水里是怎样呼吸的呢?这个问题提得很好。

生:我想研究鱼鳞有什么作用。

师:你认为呢?

生:起到保护作用。

师:是吗?待一会儿老师可以提供一些鱼鳞给你们观察研究。

生:我想研究鱼能否听到声音。

生:我想研究鱼是怎么生出来的。

师:好的,也就是鱼是怎样繁殖的。

生:我想研究鱼吃什么。

生:我想研究鱼的尾巴有什么用。

(对学生的问题不能原版照抄,而是进行合理的整合,概括提升,上升到科学的层面。)

2、自主选择问题。

师:同学们提出了这么多关于鱼的问题,如果让一个小组在一节课内来研究,能不能全部研究完?为什么?这些问题当中,有的难度大,有的不适合在课堂上进行研究。怎么办?

生:选择最感兴趣的、比较重要的问题来研究。

师:就按同学们说的办。请各个小组选择一个你们最感兴趣的并能研究的问题。

(学生小声商量,各小组选择问题。接着教师对小组进行统计。在黑板上板书问题并在问题后面写上相应的组别,以明确研究同一问题的小组。)

(民主、平等氛围下的教学对白,在启发学生思考怎样选择问题、选择怎样的研究方法、怎样来研究、怎样做结论等方面显示出了很大的魅力。“对白”不是告诉,“对白”是一种智慧的启迪。)

3、自主制定研究计划

师:各个小组都有了自己的研究问题,下面的活动要求各小组成员围绕你们的问题,认真讨论商量:准备怎样来研究,需要哪些研究材料,弄清楚具体的步骤。

(学生商讨研究计划,教师参与各组的交流,了解各小组问题的研究计划,适时给予指导,并下发研究记录单,要求将研究计划用图或文字简单地记录下来。)

4、交流、完善计划

师:现在来交流一下你们各小组的研究计划。其他同学认真听,有不同意见和建议的同学等他们说完了再补充。

生:我们组研究的问题是“鱼是怎么呼吸的”。准备先拿些蓝墨水放在鱼的嘴边和鳃边,观察从哪里吸进去。

师:如果从鳃里进去了,这说明什么?

生:说明是含在水里的氧气被鳃吸进去了,证明鱼是用鳃来呼吸的。

师:是不是这样的,过一会儿试一试。老师这里只准备了红水和滴管,滴红水时要注意什么?

生:少滴些。

生:鱼动的时候,小心地滴在靠近鱼的鳃边和嘴边。

师:说得非常好。希望实验的时候要注意这些。

(我让8个小组全部交流了他们的问题研究方案,对出色的小组奖励小圈,此过程略。)

(研究的问题有了,但怎么去研究,这是非常关键的。让问题小组交流自己的研究计划,并修改完善,以进一步明确研究的步骤和方法,为后面的成功探究打下基础。)

5、自主探究

师:接下来的活动最为重要。要求各组根据你们制定的计划展开研究,小组成员要相互合作,仔细观察,及时将观察到的、发现的或者收获填写在记录单上。比一比,哪一组研究得最认真。

(教师提供自助餐式的研究材料,让各小组根据各自不同的问题,自主领取相应的材料。教师准备的材料有:米饭、面包屑、颗粒鱼食、细屑青菜叶、双面胶、夹子、橡皮筋、筷子、红水、滴管、暗箱、新鲜鱼鳞、放大镜及相关问题的资料。)

(对研究主题的分解、研究材料的取舍、相关问题资料的收集,这些准备工作都是上好一节科学课的前提。)

6、汇报交流研究成果

师:把你们的研究情况和收获汇报一下。

(让学生把研究记录单在投影仪上展示,进行汇报交流。)

生:我们研究鱼尾巴的作用。我们用双面胶将鱼的尾巴粘牢,放入水中后发现鱼不灵活了。游得没有原来快了。我们认为鱼尾巴主要是用来游泳的。

生:我们是用夹子夹住鱼尾巴的,放入水中后,发现鱼想不停地摆动尾巴,头也不停地动。可是游不起来了,身体也斜着。我们的发现是鱼的尾巴是用来游泳和稳定身体的。

师:非常好,观察得很仔细。

生:我们组研究的是鱼鳞的作用。我们用手摸了摸鱼鳞,很滑。上面有一层黏液。大概是用来防止碰撞的。又用笔戳了戳,发现很硬,说明有保护身体的作用。

生:我们组研究的是鱼能否听到声音。我们用筷子敲鱼缸,发现鱼不怎么动。仔细一看,鱼的`尾巴和胸鳍有一点儿反应。每敲一下,胸鳍就轻微地一张,这说明鱼能听到一点声音。

生:我们还查了资料,发现鱼没有外耳,只有内耳,在头骨里,所以听力很弱。

师:研究得很认真。查资料也是很重要的研究方法。

生:我们组研究了鱼是怎样呼吸的。我们先用滴管在鱼鳃边滴了一滴红水,发现鱼鳃一张一合的。红水没有进去,而是被排出来的水流冲散了,后来再用滴管在鱼的嘴边滴了一滴,发现被吃了进去。说明鱼的呼吸是从嘴里吸气进去,又从鳃里呼气出来的。

师:现在来看看,哪个小组得的圈最多,表现最棒?

(现在再来让学生评选出优秀研究小组,这种过程性评价让学生把注意力高度集中到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

五、总结评价,让探究延续

1、自主总结,多元评价

师:通过这节课的研究,你知道可以怎样来研究一种小动物吗?

生:可以把观察到的写出来、画出来。

生:对它提出问题,然后来研究。可以制定计划做实验,再讲给大家听。

师:要研究小动物可以先观察,再提出问题,围绕问题想想怎么来研究,再按定好的计划展开研究,最后把研究中的发现和收获像今天这样记录下来。

(启发学生对自己的研究进行反思,是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素养的一种很好的方法,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能得到一种清晰的概括。)

师:同学们对自己组的表现最有发言权。假如满分是100分,给你们组打打分,并说说理由。

生:我给我们组打100分。因为我们组研究得最认真,而且得的圈最多。

师:好,能勇于肯定自己组的成绩。

生:我给我们组打60分,因为我们还没研究完。

师:很诚实。希望你们能在课后继续研究。

师:来给老师打打分。

生:我给老师打满分,因为我们学得很有趣。

生:我打90分,因为在汇报时,你没有让我们汇报。

师:说得对,老师也意识到了,今后一定注意。

(让学生充满激情地、很好地反思自己小组的研究,而且教师也从学生的评价中得到启发,从而反思、改进自己的教学。)

2、激趣拓展

师:这些鱼怎么办?

生:送给我们。

师:可以,但你们准备怎样来对待它?

生:我会好好照顾它。

生:我会天天给它喂食。

生:我会给它买玩具。

生:我想在家里继续研究鱼的问题。

师:鱼是我们人类的朋友,特别是一些珍贵的鱼类,我们应该爱护它。希望同学们要好好照顾它们。

(将鱼送给学生,使得对鱼的探究更加开放,延续到课外。学生在呵护小生命的过程中,将进一步关注、研究鱼的相关问题,同时也会逐渐学会珍爱生命。)

篇12:《观察鱼》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会用文字和图画观察记录鱼。

2 能对鱼的形态特点提出问题,并选择适合自己探究的问题。

3 能倾听其他同学的想法和建议,并与他人交换意见。

知识与技能:

知道鱼的生活习性和行为特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验到探究鱼的特征方面的兴趣。

2 愿意与他人合作并交流看法。

教学重点、难点:

能对鱼的形态特点提出问题,并选择适合自己探究的问题,并进行探究。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鱼、鱼缸、放大镜、水槽、回形针、直尺、记录纸

学生准备:鱼、鱼缸、放大镜、水罐、直尺、

教学过程:

一、指导观察并描述鱼的特征。

1、教师指导学生明确观察目标、观察要求、并描述观察到的鱼把观察到的鱼画下来。

2、学生自主观察。(注意提醒学生不要把鱼捞出水来)

3、学生汇报观察情况,

4、指导学生对他们的发现进行猜测、推测。

二、研讨感兴趣的问题并分组。

1、指导学生讨论:关于鱼,你想研究什么问题?

2、师生讨论。(教师板书问题)

可以研究的问题主要有:

① 鱼听得见声音吗?

② 鱼知道饥饱吗?

③ 鱼怎样运动的?

④ 研究鱼鳞花纹的年轮。

⑤ 鱼怎样睡觉?

⑥ 于是怎样呼吸的?

……

3、指导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问题,把学生按研究的问题进行分组。

5、指导小组学生制定研究计划、方案。

6、全班讨论、研究、完善研究计划。

三、分组研究感兴趣的问题。

学生分组自主研究(教师参与其中一个小组的研究或者巡视各组研究的情况)

四、交流研究成果。

1、各小组汇报交流研究成果。(汇报展示成果的形式可以多样,如:描述、画、

数据等)

小组汇报时有组长主要发言,其他组员补充,其他小组的同学可以提出疑问请这个小组回答。这样共同研讨,活跃课堂气氛。

2、教师简要小结。

五、教师课堂小结

鱼听得见声音吗?

鱼知道饥饱吗?

鱼怎样运动的?

篇13: 鱼的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民美术出版社小学第八册的内容,属新课程标准中“造型表现”学习领域课程,是一节集欣赏性创造性互动性于一体的课程,这节课是学生在三年级了解彩墨游戏的基础知识上的一个拓展,根据新课程标准要求,初步认识形色与肌理等美术语言,学习使用各种工具,体验不同媒体的效果,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大胆、自由地把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激发丰富的想象力与创作愿望。本课通过造型不一颜色各异的鱼,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采用彩墨画的形式进行结合教学,使学生对色彩的运用和绘画工具的使用方法欣赏图片,教师演示画鱼过程,使学生更进一步了解中国画,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

二、学情分析:

由于四年级学生已对彩墨画有一定的认识,对色彩有一定的感知能力,并且他们的思维活跃、想象丰富、联想奇特,喜欢动手实践。而《用彩墨画鱼》这节课就是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动手学习来展示出小组的绘画作品,并对绘画作品进行介绍,符合学生发展的特点,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学得主动、学得愉快、学得有成就感。

三、教学目标:

根据《美术新课程标准》的精神教材要求,结合四年级学生的特点,本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想像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

①知识与技能

通过了解彩墨画的绘画形式,初步认识中国画,并能运用到以后绘画当中。

②过程与方法

采用装饰、变形手法画鱼,培养学生对绘画用具的使用方法及用色。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更加热爱中国画,提高审美意识。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让学生发现彩墨与宣纸产生特殊的变化,以及鱼的变形手法和鱼磷排列。

难点:特殊技法的运用。

四、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画具,课件,学生用纸、墨、色、碟、水桶、印泥。

学生准备:画毡或报纸,毛笔、板刷、橡皮印章。

五、教法学法

美术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能力,如何培养这一教学任务,教师教学方法就是显得非常重要,这节课重在用彩墨绘画形式进行表现鱼的过程,充分发挥学生发现彩墨与宣纸的特殊变化,进一步认识中国画,因此,在教学中我采用演示法,引导发现法范例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以便学生生动活泼的情境中,通过范例的欣赏,感受绘画乐趣的过程,从而发现美、创造美。

本课在学法上,我根据新课程标准要求和教材内容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发展情况,在教学中注重指导学生运用问题讨论的学习方法,探究动手尝试练习的学习方法。

六、教学过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回顾上节课学习内容,明确本课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

2、用毛笔板书课题:用色墨画鱼

(二)讲授

1、了解鱼的基本特征。

出示鱼的图片,带领学生一起了解鱼的基本特征。

鱼的结构分为:头部、躯干部、尾部;头上有鳃,身上有背鳍,胸鳍,腹鳍,身上布满鳞片。

2、欣赏各种鱼的图片,分析鱼的外形特点。

3、展示色墨表现鱼的作品,引导欣赏。(出示图片)

特点:造型简练,墨色融合,充满情趣;用笔用墨大胆,画面完整,充满童趣。

4、了解中国画留白的表现方法。

5、讲解并演示彩墨表现鱼的方法步骤画法:

(1)用线勾画:用墨线或彩线勾勒出鱼的外形,然后画出鳃、嘴、眼,再经墨线进行装饰,最后用彩墨或淡色渲染。

(2)线面结合:用泼色的`方法画出鱼的外形特征,再用墨线或彩线勾勒具体特征。

(3)用手蘸墨色直接表现。

(三)创设情境,小组创作实践

1、作业要求

(1)彩墨画鱼

(2)可画真实的鱼也可画想像中的鱼

(3)彩墨要富于变化,体现出笔趣、墨趣、水趣、情趣。

2、按4人为一组合作绘画,比一比看哪个小组画得以快又好(注意小组各人的分工要明确)

3、学生小组创作时播放音乐,教师巡视指导,对构思新颖的小组或个人提出表扬,并展示给同学学习,鼓励不足的学生。

4、多媒体再次展示绘画步骤和一些学生作品供给学生参考。

(四)情感升华

1、作业展评。各小组各派一名代表到前台展示作品,讲解创作的意图,并通过比较、推荐、自评、师生互评等生动活泼的形式对各小组画得比较好的作品进行讲评。

2、教师小结,并寻找每一幅作品的闪光点,评价以表扬为主,同时让学生明确自己的不足。

3、在上面教学的基础上,教师进行课堂小结。

七、板书设计

美术课的板书应融画与教学内容于一体,因此在教学中应将作画过程与板书相配合,将范画多媒体课件相对应,做到和谐一致。

附板书:

作业要求:

1、彩墨画鱼。

2、真实的鱼,想像中的鱼。

3、笔趣、墨趣、水趣、情趣。

4、采用毛笔和粉笔的书写方式。

(演示鱼的画法)

课后反思:

这节课是一堂以水墨为工具,运用水、墨、色与宣纸的自然渲染效果,让学生在学习创作中了解和体验水墨的乐趣,了解感悟中国传统艺术的精华。在教学过程中,我首先让学生欣赏课本中热带鱼的图片,再让学生欣赏我事先准备好的中国画范画,让学生感受用中国画形式表现出来的鱼的美感,激发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很多同学就跃跃欲试起来。

在教学技法的过程中,我通过演示帮助学生认识中国画从墨色的调配到笔墨的运用,从勾线和晕染的介绍到画面的构图,逐一示范,多数学生清楚的了解到用彩墨画鱼创作的全过程。在示范的过程中,我也通过讲解,开启学生的创作、创新思维,让学生能运用基本方法,把握鱼的基本结构,表现出各种各样的鱼在水里游来游去的画面。并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在鱼的造型、画面的构图、背景的处理等。学生在创作过程中,我鼓励他们大胆的去表现,为一些必要的个别指导和帮助。这节课因为多部分学生都是初学中国画,在作画过程中,他们的勾线、色彩的晕染都涂得比较厚重,有的或者水份太多而渗化。本节课在评价学生作品时,我采用让学生自己来谈谈看法的方法效果较好,学生的热情度也较高。

篇14: 鱼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4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对阅读课外书感兴趣。

3、初步了解动物的生长规律,知道小鱼是不可以种在地里的。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阅读兴趣。

教学难点:了解动物的生长规律,知道小鱼不可以种在地里的。

教学过程:

1、谈话揭题:(老师板书:种)同学们,认识这个字吗?你会填这个空儿吗?(种)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种鱼》

2、读题质疑:齐读课题后问:围绕课题,你有什么感兴趣的问题吗?

3、初读课文:

a)自由读问,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b)圈画生字及标出自然段序号。

c)同桌合作读书,当个小老师,纠正读错或不准确字音。

4、朗读感悟:

a)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文,思考:通过读文,你知道了什么?(相机指导朗读)。

b)图文结合,小组讨论:小猫会收获很多小雨吗?为什么?

c)出示句式,品读:

农民把 种在地里,到了秋天,收了很多 。(用着个句式练习说话)

5、拓展延伸,深化主题

I.谁能告诉小猫,他错在哪里?

II.读了这个故事,对你有什么启发?

III.(出示挂图)看图讲故事。(复述故事)

篇15: 鱼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4个生字,学会11个生字。结合上下文体会“一丝不苟、融为一体、赏心悦目”等词的含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鱼游到了纸上”和“先游到了我的心里”的关系,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培养做事勤奋、专注的品质。

4.学习作者观察和描写人物的方法。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体会文章说明的道理,受到启发。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培养做事勤奋、专注的品质。

教学难点:

理解“鱼游到了纸上”和“先游到了我的心里”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启疑导入

1、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和鱼有关的课文,不过今天的鱼可不同凡响,齐读课题

2、声音真响亮,读题不光要用嘴巴,而且要用眼睛。再读。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

3、看来同学们的疑问真不少。这说明大家初次看到这个课题心里都有一个感受,就是——。(好奇、疑惑、奇怪。)

4、就带着这种奇怪、好奇的感觉再读课题。

二、初读,感知课文内容

1、孩子们,只有用心读书,才能读出感觉,读出味道。现在带着你的疑问去课文中寻找答案。请同学们端起书,两个要求:第一个要求:放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第二个要求:思考“鱼究竟能不能游到纸上呢?好,开始大声朗读吧。(生自由读课文,师巡视。)

2、鱼真的自己游到了纸上吗?(没有。)

1)怎么上去的?(青年画上去的。)

2)这个青年是个什么样的青年?用书上的词来说(举止特别)

3,作者为什么说这个青年举止特别呢?

(首先,他是聋哑人。其次,因为他爱鱼爱到了忘我的境界)

三、再读,深入探究,感悟形象

1,再读课文,想一想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写青年爱鱼爱到了忘我的境界?(看鱼、画鱼)

2,小组交流,你从文中哪些语句中可以看出聋哑青年看鱼已经达到了忘我的境界?(师巡视,个别小组给与指引。小组选代表汇报)

课件出示句子:

a.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而且从来不说一句话。

b.围观的人越来越多,大家赞叹着,议论着,唯一没有任何反应的是他自己。他好像和游鱼已经融为一体了。

c.他似乎忘了时间,也忘了自己。

d.他告诉我,他学画才一年多,为了画好金鱼,每个星期天都到玉泉来,一看就是一整天,常常忘了吃饭,忘了回家。(生齐读)

1)谈谈你的体会。(他看鱼入神;他看鱼达到了如痴如醉的境界;他做事持之以恒,坚持不懈)

2)从哪些词里可以看出他忘我?(呆呆地、静静地、融为一体、常常、忘了吃饭、忘了回家)

3,聋哑青年看鱼这么专心,那他又是怎么画鱼的呢?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找出相关的段落,认真读读,仔细体会体会(生读课文,教师巡视指导。)

课件出示句子:

他有时工笔细描,把金鱼的每个部位一丝不苟地画下来,像姑娘绣花那样细致;有时又挥笔速写,很快地画出金鱼的动态,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生齐读。)

1)谈谈你的体会。(他画鱼很认真)

2)从哪句话中你能感受到他画鱼认真?(他有时工笔细描,把金鱼的每个部位一丝不苟地画下来,像姑娘绣花那样细致。)

3)你从哪些词语体会到的?(每个部位、一丝不苟、细致。)

4)一丝不苟是什么意思?(做事很认真,一点儿也不马虎。)在这里呢?(青年画鱼,认真,一点不马虎。)

5)那你能不能也用一丝不苟来说句话。

6)你还感受到了什么?(他画鱼的本领很高啊。)从哪儿感受到的?(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有时又挥笔速写,很快地画出金鱼的动态,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

7)能把金鱼游到纸上来,他的技艺真是高超啊。谁能通过朗读让我们见识一下青年高超的画技?(生读)(师评价:青年画画一丝不苟,你对待朗读同样一丝不苟,真好!)

8)谁还读?(生读)(师评价:你读出了工笔细描时的细致,挥笔速写时的豪放。)

9)是啊,青年静静的画画多仔细啊,闭上眼睛,我们一边静静地听一边静静的体会,一边静静地想象青年静静地画鱼的情景。咱们开始。师配乐范读句子。

师:睁开眼睛,看到了吗?看到青年画在纸上的鱼了吗?你看到了鱼的哪些动态?(金鱼在吐泡泡。有些金鱼在摇尾巴。很多金鱼在抢食)

10)我问一下,当你在画金鱼吐泡泡、摇尾巴、抢食的时候,需不需要到金鱼缸边去看看金鱼是怎么吐泡泡的?(需要)那青年画金鱼的时候他为什么不用看,而只是静静地画就可以了呢?(因为他的心里已经把金鱼吐泡泡的样子记在心里了。)

11)是的,那位青年在静静地画画的时候,他的.心里装着只有谁?(金鱼)他心里记着的只有谁?(金鱼)他心里游着的只有谁?(金鱼)

12)孩子们,这就叫静,一心不乱地静,心中有鱼地静,来,让我们把青年静静画画的情景牢牢的记在我们的心里吧。女生读工笔细描,男生读挥笔速写(配乐)(师领)那位青年在静静地画画,生看大屏幕齐读。

四、品读:入情入境,潜心会文

1,面对如此传神的画,难怪小女孩会惊奇的叫起来,谁来替她叫一叫?

课件出示句子:

“呦,金鱼游到了他的纸上来啦。”一个小女孩惊奇地叫起来。

2,当作者把这句话写给青年的时候,青年是怎么回答的?(鱼先游到了我心里)

3,思考:鱼游到了心里和鱼游到了纸上是什么关系?

(小组交流汇报)(因果关系)

师小结:“先”,点明了“游到纸上”和“游到心里”的关系。要想把鱼画好,画活,必须先对鱼进行长期仔细的观察,抓住金鱼的特点,在头脑中形成一个准确鲜明的形象,然后才能运用绘画技巧把鱼画好,画活。“先游到了我的心里”是因,“鱼游到了纸上”是果,所以是因果关系。

4,真是“胸有成鱼“呀。从这位青年由心中有鱼到纸上游鱼的学画过程,我们可以看出他有什么样的好品质?(做事一丝不苟;做事持之以恒)

五、学习作者观察和描写人物的方法

聋哑青年那勤奋专注的形象,一定会深深地印在我们的脑海,那作者是怎样观察和描写的,才使这个人物如此生动呢?

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说说自己的发现。

(作者通过神态、动作、语言描写和侧面烘托,来表现青年人的专注与认真)

六、学习了本篇课文,说说自己的收获

七、小结

聋哑青年就是靠勤奋专注,持之以恒的精神让鱼游到了心里,游到了纸上,从此拥有了一个多姿多彩的人生,老师希望也坚信同学们能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

八、作业拓展:

课后请大家回想自己的生活经历,你有没有因为勤奋专注做一件事情而享受到成功的喜悦,把它写下来,也可以搜集一些关于勤奋专注的小故事读读,写写自己的感受。

篇16: 鱼的教学设计

活动目标:

1、学习用手指点画的方法进行绘画活动。

2、在绘画过程中,感受点和画的关系,并分辨大鱼和小鱼。

3、积极参与活动,并尽量保持画面的整洁。

活动准备:

1、每组红、黄、绿颜料,抹布。

2、幼儿每人一张画有大鱼和小鱼线条的`纸。

活动过程:

一、幼儿认识“鱼妈妈”和“鱼宝宝”。

教师出示图片,问:“大家看这是什么呀?你是怎么知道这是鱼妈妈。这是鱼宝宝的呢?”

二、尝试给“鱼妈妈”、“鱼宝宝”穿上漂亮的衣服。

1、教师示范手指点画的方法。

教师:鱼妈妈和鱼宝宝要出去玩,他们想穿一件漂亮的衣服,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呢?除了我们常用的涂色方法外,你还有什么好办法呢?(幼儿回答)

教师示范用手指在鱼身上点画,可以点出有规则的鳞片。教师特别注意示范换颜色点画时,要将手指在抹布上擦干净。

2、幼儿尝试手指点画“鱼妈妈”和“鱼宝宝”。

幼儿空手练习手指点画的方法。教师:“我们把自己的手指伸出来,用手指点一点给大鱼、小鱼穿上彩色的点点衣好吗?我们一边点一边数:一点点、二点点、三点点,沾沾颜色,一点点、二点点、三点点……

3、幼儿作画。

幼儿在画纸上进行手指点画。教师注意鼓励能力比较强的幼儿在“鱼妈妈”“鱼宝宝”的身上点出规则的鳞片。

三、展示幼儿作品。

请幼儿相互欣赏自己的作品,教师作简单评价并给予表扬。

四、结束活动。

听音乐幼儿扮小鱼,在教室里模仿小鱼游水,并开展“网小鱼”的游戏。

简笔画教案

美术活动策划

绘画教学:小狗简笔画头部教程

生物学教学

简笔画花花姑娘怎么画

儿童简笔画教学计划

小学课文《要下雨了》教学设计

《认一认2》的教案设计

小学语文《要下雨了》的教学设计

高中美术中国古代人物画说课稿

简笔画鱼教学设计
《简笔画鱼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简笔画鱼教学设计(整理16篇)】相关文章:

要下雨了教学设计2023-10-16

浅谈幼儿美术教育2022-05-14

学习五笔快速打字的方法有哪些2023-08-31

经典简笔画教程:字母C画直升机2022-08-27

《要下雨了》教学设计2023-06-07

小学一年级语文小池塘教案2022-05-08

幼儿绘画教学计划2023-02-21

含英咀华超越教材--《一去二三里》教学片断及反思2023-10-11

经典简笔画教程:英勇的消防员战士2023-09-18

《校园漫画》小学美术教学设计2023-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