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数》教学方案设计

时间:2023-07-26 07:43:29 更多教学设计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平均数》教学方案设计(锦集19篇)由网友“面包兽”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平均数》教学方案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平均数》教学方案设计

篇1:《平均数》教学方案设计

“平均数的应用”,是上教版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本五年级(上)P38—39的内容,为小学数学“统计与概率”课程范畴。平均数是统计学中最常用的一个统计量。在具体应用中,平均数除了可以用来比较同类数据的一般水平或整体情况。但当无法得到“大数据”的平均数,而又需要这个“大数据”的整体情况时,我们一般还可以用部分(样本)平均数来推出整体的平均数水平,或者用来归纳、、分析、预测全体样本的情况或趋向。

“平均数的应用”正是通过简单抽样,旨在引导学生运用部分平均数来推测总体平均数水平,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因此,本节课不仅是本单元的重点和难点,甚至在整个统计学中都占有重要的地位,对培养学生统计素养有着重要作用。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平均数的概念、计算以及简单应用的基础上教学的。之前,学生还学习过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有了一定的分析、描述统计数据的能力。本节课正是让学生在解决简单实际问题中,进一步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的方法,发展统计观念,培养统计素养。

基于以上认识、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⑴理解部分平均数,并可用它推测总体平均水平;

⑵会用部分平均数推测总体平均水平的方法解决相关简单的实际问题;

⑶经历用部分平均数推测总体平均水平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统计素养。其中,教学重点是会用部分平均数推测总体平均水平并解决问题;教学难点为理解部分平均数,并推测它的总体平均水平。

在设计本教学方案时,本课试图体现以下特点:

⒈为学而教的学习内容组织。

数据分析是统计的核心。因此,在教材例题的基础上,我增加了小胖的84个步幅(即84个数据),这就为学生分析、解读数据提供了素材。同时,这些数据还承载着“运用部分平均数推测总体平均水平”的“使命”。

除此之外,我还试图将本课例题中“算教学楼的大约长度”分成三个层次推进,即步幅乘步数、步数乘平均步幅以及平均步数乘平均步幅,努力为学生逐步解决问题搭好台阶。

⒉注重学生的经历和体验。

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除了要掌握数学基本知识、训练数学基本技能,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领悟数学基本思想,积累数学基本的活动经验。本节课,可以看作为统计单元中“解决问题”的教学。所以,解决问题的策略就显得尤为重要。

用“步幅乘以步数”算教学楼的长度是学生的生活经验。当学生看到84个步幅的不同长度时,经验的合理性备受质疑,自然过渡到“平均步幅乘以步数”。但平均步幅计算的繁琐却成了学生亟待解决的问题。“你有什么好的建议?你觉得选择几个数据合适?”我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尝试、去体验。然后,再通过计算,将部分步幅平均数下的教学楼的长度与总体步幅平均数下的教学楼长度进行比较,继而得出“运用部分平均数可以推测总体平均水平”的策略,可以说是水到渠成。接下来“平均步数”的计算,便是运用策略解决问题的最好证明,等等。

整个教学过程,我以“计算教学楼的大约长度”为情境,以一个个问题为驱动,试图给学生思考、体验、感受空间,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去分析数据,培养数据分析观念。同时,早期经验的多样化和适当优化也可以为以后学习正规的统计图表和统计量奠定比较牢固的基础。在这一系列活动、过程中,教学重难点得以突破,学生的统计观念和统计素养得到提升,为进一步领悟统计思想打下基础。

⒊重视意义的建构和运用。

“应用意识”是课程标准十个核心概念之一。统计中的平均数是生活中经常用到的知识,所以学生能将本节课中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也是本节课所要达到的目标之一。在练习活动时,我尝试让学生去分析生活中的数据,不仅要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还要结合生活实际进行比较、思考,特别是当部分平均数为一组极端数据的平均数时,更是给学生的思维带来挑战,从而对运用部分平均数来推测总体水平有更深的认识。

篇2:《平均数》教学方案设计

教学目标:

1. 结合具体情境,在动手操作、观察、讨论等活动中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

2. 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灵活运用平均数相关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3. 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体会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成功的愉悦,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

理解平均数的意义,理解并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突破方法:通过学生自主探究,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平均数的意义,灵活运用平均数的相关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突破方法:

结合生活实际,帮助学生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教法与学法:

教法:动手实践与引导探索相结合。

学法:动手实践与自主探究相结合。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有关平均数的数据统计表。

教学过程:

一. 浏览信息,引出平均数

1.引入信息:

师:同学们,我今天带来了一些我们生活学习中的信息,请看屏幕。(课件出示信息)

(1)四(1)班踢毽子的4位选手平均每人1分钟踢50个。

(2)一年级第一小组的3位男生的平均身高是120厘米。

(3)三年级平均每个班开展了3项课间活动。

(依次出示信息,分别请3名同学读题,其他同学认真的看屏幕并倾听)

2.感知平均数:

师:同学们,在这些信息中都用到了同一个词,你们发现了吗?(都有“平均”这个词,课件再次用红色显示信息中的“平均”)

对,(指着50个,120厘米,3项,课件同时用粉色显示这些数据)这些数据都是“平均数”。(板书课题:平均数)

3.进行质疑:

师:看到这个课题,你想通过今天的学习了解那些知识? 生可能会说:

a:平均数是一个什么数?

b:平均数与平均分有什么关系?

c:怎样计算平均数?

d:平时在生活中那些地方常用平均数?(如果学生不能提出这个问题,教师可提出问题,并引导学生,说一说平时生活中见到或听到过哪些类似的“平均数”,学生举完例子后教师可举“这次数学考试平均成绩是80分,说说这里的平均数,你们是怎么理解平均数的,是

不是每个同学的成绩都是80分?)

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来研究今天的知识。

[设计意图:选取学生熟悉的数学信息,让学生感知平均数,激发学习兴趣,培养问题意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 探究交流,认识平均数

1. 出示情境,提出问题:

师:我们每周都要开展“爱心回收站,争做环保小卫士”保护环境活动,这是一年级4位小朋友收集的矿泉水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他们收集的情况。(课件出示统计表)

师:你看到什么信息?(学生说看到的信息老师板书统计表中的内容) 师:请同学们思考这个问题(课件出示问题)

思考:怎样求这4个学生平均每人收集多少个瓶子?

(生可能会说:先求4个人收集的瓶子总数,再除以4,或者会说把所有的瓶子加起来,再平均分成4份,每份就是平均每个人收集的瓶子数量,教师都要给予肯定)

师:要求这4个学生平均每人收集多少个瓶子,也就是指假如每个人收集的瓶子数量是同样多,这个数量是多少?

2. 出示条形统计图,探究方法:

师:请看屏幕(课件出示主题图),这是他们4人收集瓶子的统计图,你能发现什么数学信息吗?

(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图中的数据,说明横轴分别表示什么,每个人收集的数量是多少,谁最多谁最少,请同学汇报)

师:你们观察的真仔细,他们每个人收集的瓶子数量同样多吗?(不一样多)(教师板书:“不一样多”)

你能想办法,把他们4个人收集的瓶子数量变成同样多吗?(板书“同样多?”)

活动要求:4人小组合作,可以看着统计图说一说,比划比划,页可以动手算一算。(学生以4人小组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3. 交流算法

(1).移多补少法

师:怎么样才能让每个人收集的瓶子数量同样多呢(或平均每个人收集多少个瓶子)?(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汇报自己的想法) 请你给大家说说你的想法.

(学生可能会说把小红的瓶子给小兰1个,,小明的瓶子给小亮2个,如果学生说出先算他们的总数在除以4,老师可以让这位同学把他的想法告诉大家,并把算式写在黑板上)

师:大家听明白了吗?那位同学的想法和这位同学的想法一样,请你演示给大家看一看,边演示边说。其他同学仔细看,看他的方法和你的方法是否一样,想一想他为什么这样做。(学生利用课件演示说明自己的方法)

师:谁看明白了?他是怎样移动瓶子的?(学生再次说明移动过程,课件用箭头出示移动的路线和数量)

师:你为什么要把小红的瓶子移给小兰?(小红的多,小兰的少)他是把多的移给少的,这样每个人收集的瓶子数量就怎么样了?(同样多)

师:刚才这几位同学都是通过把多的瓶子移出来,补给少的同学,让每个同学的瓶子数量同样多,这种方法就叫“移多补少法”(板书“移多补少法”)

师:现在每个人的矿泉水瓶子同样多吗?(同样多)那同样多是多少个?(13个)(同样多的下面板书13个)13个就是他们收集瓶子数量的平均数。(课件13个后面出线红色虚线)在图中红色虚线就表示平均数是13个(板书“平均数”)

(2)先求和再平均分

师:谁还愿意交流?还有不同的方法吗?请把你的计算过程(算式)写在黑板上。

生:

(14+12+11+15)÷4

=52÷4

=13(个)

师:【指着算式14+12+11+15)÷4】我们来看看这位同学的方法?请你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生可能会说:我是先把他们4个人收集的瓶子总数加起来,再平均分成4份或我是先算他们一共收集了多少个瓶子,再算平均每个人收集多少个瓶子。)

师:听懂了吗?谁和他的方法一样?再给大家说一说。(学生交流)

篇3:《平均数》教学方案设计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P42页 例1

教材简析:

教材从现实生活出发,选取学生身边的事例,将生活素材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的始终,遵循了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理念。让学生在动手实践的活动中学会用平均数来比较两组数的总体情况,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平均数是统计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通常用于表示统计对象的一般水平,它是描述数据集中程度的一个统计量。平均数的概念与平均分的意义是不完全一样的,平均数是一个“虚拟”的数,它是借助平均分的意义通过计算得到的。它具有直观、简明的特点,在生活中经常用到。

学情分析:

平均数是统计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而求平均数是统计的基本方法之一。此时的学生虽已初步具有了信息的分析、处理和对实际问题的决策能力。但他们的思维仍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的转折时期,仍需要依据实际经验或借助具体形象的支持,通过下定义的方式获得概念。针对这一特点,在理解平均数的概念时,我让学生根据自身已有的生活经验操作实践和通过动态演示,把概念的关键属性和学生的认知结构相联系,使学生掌握概念。另外,三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具有一定的探索意识,故在教学时,学生将通过数学活动了解数学与生活的广泛联系,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而教师只是作为组织者、合作者的身份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发现生活中所包含的丰富的数学信息,探索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鼓励学生尝试独立地解决某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设计理念:

有意义的数学学习必须建立在学生的主观愿望和知识经验的基础之上;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该是现实的、有趣的、富有挑战性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本课教学在新理念的指导下主要设计了“创设情境、初步感知—合作探究、深化理解──应用知识、解决问题──拓展延伸、深化提高”的数学学习过程。

教学目标:

1、知道平均数的含义和求法。

2、加深对“平均数”和“平均分”意义的理解。

3、运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生活中有关平均数的问题,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4、进一步增强与他人交流的意识与能力,体验运用已学的统计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建立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平均数的含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移多补少”、“先合并再平分”的实际意义和应用。

难点:理解平均数的含义,让学生知道平均数是一个不“真实”的数。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

1、问题引入:现在黑板上摆两排圆形磁铁第一排有9个,第二排有5个,我想请同学们帮忙,重新整理一下,使每排磁铁同样多。

2、感知。

(1)学生思考,想移的过程

(2)教师操作引导:现在每排都有7个,7是这组数的什么数?

(3)像这样把几个不同的数,通过“移多补少”、“先求和再平分”的方法,得到相同的数,就是这几个数的平均数。

师: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平均数”这个新朋友。(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从生活导入,自然引出平均数的概念,让学生初步感知平均数是表示一组数据的一般情况,为后面深化对平均数意义的理解做好了铺垫。]

二、合作探究,深化理解

1.操作:

师:在黑板上用圆形磁铁摆:第一排放8个,第二排放4 个,第三排放3个,注意摆的时候,要一一对应地摆齐。

2.学生合作探究:

师:平均每排有多少个圆形磁铁?你是怎样想的?

3.交流汇报

a.移多补少:只要从8 个中拿1个放到第二行的4个中,拿2个放到第三行的3个中,它们就一样多了,所以这三行圆形磁铁的平均数是5。

b.先算总数再平均分:把三行圆形磁铁合在一起,先求出一共几个,然后再除以3就可得到这三行的圆形磁铁的平均数。

[设计意图:“活动”是儿童感知世界,认识世界的主要方式,也是儿童社会交往的最初方式。在这个环节中,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活动材料──圆形磁铁,让学生通过摆来体验和感悟新知识。学生的手、脑、眼、口等多种器官直接参与了学习活动,不仅解决了数学知识高度抽象性与儿童思维发展具体形象性的矛盾,而且使全体学生都积极主动参与,培养了合作能力和探究精神,使学生在生活化的情景中感受数学,体验数学,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开发了学生的思维。]

4、教学例1

(1)、出示情景图,收集数学信息

师:为了保护环境,我们学校三年级6班的第一小组同学利用课余时间收集矿泉水瓶,做环保小卫士,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统计图。从图中你知道哪些数学信息?

生:小明收集15个,小亮收集11个

生:小红比小兰多收集2个

师:他们平均每人收集多少个?你是怎样理解“平均每人收集多少个”的?

生:就是让我们求出平均数。

师:你同意他的说法吗?你是怎样理解的?

(2)利用情境图,处理数学信息

A: 移多补少

师:怎样才能让他们收集的瓶子变得一样多呢?利用这个统计图,你们有什么办法解决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矿泉水瓶这个问题?

生:小明给小亮2个,小红给小兰一个,他们收集的个数就一样多了。都是13个

师:这13个是不是他们每个人实际收集的瓶子数量?(不是)那么13应该叫做这组数的什么数?(平均数)

生:13就是14、12、11、15这组数的平均数

B:先求和再平均分

师:如果没有这个统计图,这四位同学只是告诉你自己收集了几个瓶子,你还其它方法求出他们平均每个人收集多少个瓶子吗?

生:先求和再除以4.就可以求出他们平均每人收集多少个瓶子。

生:14+12+11+15=52(个)52÷4=13(个)

师:13是这组数的什么数?(平均数)

生:13就是14、12、11、15这组数的平均数

C:理解平均数是一个不“真实”的数。

师:平均每人收集13个瓶子,表示每个同学都收集13个瓶子吗?你能举举例子说说吗? 生:不是

生:他们平均每人收集13个,但是小明实际收集了15个,小兰实际收集了12个。

师:这个平均数和平均分不一样,平均数比较好的表现了这一小组的整体水平,并不表示每一个人真的收集了13个瓶子

师:现在同学们来观察平均数13和原来这一组数,你发现了什么?

生1:小红和小明收集的瓶子个数比平均数多的,小兰和小亮收集的瓶子个数比平均数少。 生2:平均数在最大的数和最小的数之间。

生3:“平均数是一个虚的数,比最小的数大一些,比最大的数小一些,在它们中间。”

生4:“平均数不是某一个人具体的收集瓶子数量,它代表的是几个人收集瓶子的平均水平。” D:归纳“平均数”的含义

师:同学们,你们真是太棒了!平均数正如你们所说,平均数的大小在最大的数和最小的数之间。它不是一个“真实”的数,而是表示的'是这组数的平均水平,并不一定这一组数都等于平均数,有些数可能比平均数大,有些数可能比平均数小。

E:小结求平均数的方法,知道平均数在生活中的运用。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你能说一说求平均数有几种方法?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1、移多补少

2、先求和再平均分

师:虽然这两种方法都可以求出平均数,但是我们做题时要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方法。数量少,相差不大,用移多补少的方法简单;数量多,相差大,用先求和再平均分。

师:用平均数表示一组数据的情况,有直观、简明的特点,所以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要用到。如平均产量、平均速度、平均成绩、平均身高等等。

『设计意图:从生活中搜集,整理数据,并求出平均数,使学生体会“平均数”反映的某段时间内具有代表的数据,在实际生活、工作中人们可以运用它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计算的引入,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

三、巩固应用

1、算一算

在一次数学测验中,小芳得了98分,小强得了96分,小明和小兰都得91分。你能算出这四位同学的平均成绩吗?

2、辨一辨

(1)白沙县第一小学的老师平均年龄是38岁,那么王老师一定是38岁。

(2)白沙县第一小学全体同学向希望工程捐款,平均每人捐款3元。陈良同学不可能捐4元。

3、想一想:

星期天,小丽高高兴兴去学游泳。她碰到一个难题,原来游泳池的水平均深是126厘米,小丽身高134厘米,她在这个游泳池中学游泳会有危险吗?

□会 □不会 □可能会 □可能不会

师:平均水深只是一个代表数,他的实际水深并不知道,可能比126厘米高,可能比126厘米深,我们在对待实际问题时就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分别对待。

[设计意图:深化了学生对“平均数”概念的理解,让学生体验了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提升了他们数学交流的能力。]

四、全课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设计意图:引导知识穿线,自己和大家共同分享自己的收获,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自我评价。]

五、拓展延伸,深化提高

1、刚才我们利用平均数解决了这么多的问题,其实,生活中很多问题都需要用平均数的知识来解决。想一想,你能举出生活中的实例吗?看谁是有心人,试着说一说。

[设计意图: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让他们时刻体会原来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

反思:平均数是统计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它也是一个非常抽象的概念。以往在教学平均数的概念时,教师往往把教学重点放在平均数的求法上。新教材更重视让学生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基于这一认识,我在设计中突出了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为什么要学习习近平均数,注重引导学生在故事中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在比较、观察中把握平均数的特征,进而运用平均数解决问题,了解它的价值。这节课我注重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创设情境,沟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通过故事引导学生展开交流、思考。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从而深刻认识到数学的价值与魅力。在学生的讨论中,感受平均数是实际生活的需要,产生学习“平均数”的需求。

二、探究学习,理解平均数意义和归纳求平均数的方法

分桃子活动从多方面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让每一位学生主动从事数学活动,让学生自己探索出求平均数的方法。一种是先合再分,一种是移多补少。由于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学生中有一部分已经知道用移多补少的方法找出平均数;还有一部分数感较强的学生,能够根据提供的一组数据感觉出平均数大概是多少;而用总数除以份数得到平均数的计算,也不难,学生肯定会有这种思维。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自主探索,找到求平均数的方法,再小组合作学习,互相将自己探索的方法交流,达到共识。学生虽然求出了平均数,但概念也是非常模糊的,平均数”的概念比较抽象,很多人对平均数的含义不理解。移多补少对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很有帮助,让学生在移多补少中建立平均数的表象,通过学生移一移、说一说,教师直观板书,从感官上理解平均数的由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三、练习有坡度,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发展

练习在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中是必须的,但新课程的背景下,练习也要注入新的内涵,在进行基本训练的同时,努力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发展。第一个层次是巩固新知求平均数,通过先估计再验证的方法使学生感知平均数的区间,从中渗透估算的数学思想和方法;第二个层次是通过计算4个人的平均分而只给出3个数据,目的让学生进一步感受计算平均数时,总数要与份数相对应;第三个层次是课件设计通天河横截面图,让学生直观辨别平均数是一个虚拟数。

四、拓展延伸,让数学回归生活

课堂小结时,给教师表现打分及计算平均分再次强化了本节课的知识;体现了平均数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 又得到了这节课的真实信息的反馈;作业的布置是对课堂的拓展延伸 , 进一步激发学生继续探究生活中的平均数的兴趣。

五、不足与遗憾之处

一是在学生合作交流的细节上还要落到实处。教学中在小组合作、同桌讨论之前缺少足够的独立思考的时间,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参与的程度还不完全均衡。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在今后教学中要对小组合作给予必要的组织和引导,面向全体,关注个别差异,注重组际之间的评价,把合作学习的每一个细节落到实处,这样才能实现学生间的协调互助、共同发展;二是教师对课堂中的生成问题处理不够灵活。教学中我们应顺应学生的认知需求,因势利导,让我们的教学富有灵性;三是教育要以促进人的发展为本,本节课中缺少对学生润物细无声的人文感染,要加强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注重对学生的人文思想教育 。

篇4:《平均数》教学反思

平均数是统计工作中常用的一种“特征数”。这是一堂求算术平均数的课,从基础知识来看,一是“平均数”的概念;二是求平均数的方法。前者属于数学思想,后者属于数学方法。求算术平均数的基本思想是将几个大小不等的数,通过移多补少使它们都相等,而求得的这个相等的数,就是原来各个数的平均数。数学方法是先求大小不等各数的和,再进行等分,于是概括成:“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这一组数量关系式。在这组数量关系式中,重要的是确定总份数,也就是按什么平均分配的,它是分配的标准。

在引入课题时,设计甲、乙两个小队进行拍球比赛,由于人数不相等,不能用总的拍球数作比较,启发学生想到各组平均每人拍球数作比较,从而引出平均数。不仅引出新课题,更重要的是渗透了数学源于生活实际需要的思想。使学生初步体会到数学来自我们周围的生活,而人们的生活也离不开数学。但在现实的教学过程中,学生还是很难想到用求平均每人拍球的个数来定输赢这一方法。因为学生对于平均数这一概念来说还是全新的,我在设计时没有很好的考虑到学生的状况,而想当然的认为学生能想到求在人数不等的情况下能够想到通过求平均每人拍球数这一方法来定胜负。今后在设计教案时应更多的考虑学生的状况及学生在课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的解决方法。

对于求平均数的方法,我放手让学生讨论,是想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能够产生多种想法,从而达到学生的互补。但是讨论结果却只有一种方法,讨论时间只给了3分钟似乎也不够,使人有走过场之感。虽然我最后以合作者身份提出了移多补少的方法,但学生并没有真正的理解。而我却因为怕教学内容完不成而缩减了这部分的时间,导致教学效果不是十分理想。这再让我一次思考教改下的教学是否就一定得按预先的教学设计完成,能否进行调整?

对于习题的设计,我的目的性十分明确,紧紧围绕求平均数的基础知识,由典型题(求平均每天售出的门票数)到变式题,通过选择题(求小刚家平均每月节水的吨数),强化“总份数”的重要,防止学生产生一种错误的思维定势,即看到几个数相加就除以几,最后到开放题,让学生预测老师家六月的用电量。老师给的是三月、四月、五月的用电情况统计表,并没有考虑到六月可能因天热用到空调用电量会大增这一实际情况,如能给学生连续几年老师家六月用电情况统计表的话,预测可能会更接近生活实际。可见教师对任何一道习题的设计都应该深思熟虑。

篇5:《平均数》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1、教师教学可能存在的问题:

(1)就本论本,不能很恰当地列举典型的、贴近学生生活 的现实例子,以具体的实际问题为载体,创设问题情景,提示概念:

(2)不能设计有效的数学问题,使学生通过有思维含量的数学引导学生对“权”的意义和作用有深刻的理解;

(3)过分强调知识人获得,忽略了统计思想的提示和统计观念的建立;

(4)对前两个学段中学生已经具的的相关平均数的知识经验了解不足,致使引入的问题太过简单或难度要求过高,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

2、学生学习中可能出现蝗问题:

(1)由于生活经验不足,同时受认知水平的影响,对抽象的“权”的意义和作用的理解 会有困难;

(2)尽管在第一、二学段已经学习了统计的简单知识,但对统计的意义和统计思想的理解尚处在比较粗浅的认识层面,另之对“权”理解 的困难,所以可能会感到这部分知识的学习比较抽象,缺少学习的激情。

篇6:《平均数》教学反思

教学完这节课后,我进行了认真地反思,下面我主要从本节课的优点、存在问题和我的收获三方面来谈一谈对本节课的反思内容。

优点:

一、教学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不管是探索新知部分还是练习巩固部分,都为“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理解平均数的意义”这一重、难点展开,力争每个教学内容都踩在教学目标的点上。

二、练习安排充分让学生参与,并加入判断题练习。

练习1:笔筒操作题,注重让学生动手操作解决问题;

练习2:估算3条丝带的平均长度,注重学生动脑思考根据平均数的规律解决问题;

练习3:判断对错,注重学生的动口说,让学生的学习外显于语言;

练习4:解决问题,让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列式计算,注重学生的独立动手解题能力。总之,练习的设计充分让全体学生参与,使每一个学生对教学重难点都得到巩固、深化。

三、问题设计细化,引导自然到位。上这节课之前的每一天,教案都在不断修改,问题的设计都在不断改变、改进,总在思考,某一个问题到底怎样提出,学生会更明确,引导会更到位,对问题的揣摩细化到每一个词、每一个字。例:在引导学生观察统计图运用移多补少法求出男生套圈的平均数时,不能直接告诉学生用移多补少法,因为还没学,要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可以用这种方法,再总结出移多补少法。那么这个问题到底该怎样引导提出呢?我反复揣摩、思考,最后对学生提出:我们怎样移动方块能一眼看出4名男生平均每人套中多少个圈呢?问题一提出,学生马上知道要用移多补少法。确实,问题设计细化,能够使引导自然到位。

存在问题:

一、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但不要急于求成。

本节课在教学“男生平均每人套中多少个圈”时,经讨论、探究得出4名男生套圈的平均数是7,接着让学生讨论平均数“7”和每个男生套圈个数间的关系。学生说到:7是中间数、7比9小比6大。学生说到这里,其实已经把平均数在一组数据中的规律说的很清楚了,但作教师的却还不满足,总想让学生总结的和老师教案所预设的准确的数学语言一样,实际上,又喊了两个学生总结,也还是不能像老师所想像的一样能够准确运用难度较大的数学语言。其实这时,学生表达完正确的规律意思后,教师接着出示准确的数学语言规律,让学生大声读一读,教学效果就会很好,不应急于求成。因此,有难度的数学语言,对学生的培养一定要循序渐进。

二、在教学过程中没在真正意义上做到以学生为本。

由于上课时使用的预案是多次修改后形成的,所以在上课时感到自己的思想不够灵动,不敢对教案擅自改动,一旦教学实际与原来的教学设计有出入,心中就有些紧张着急。

在进行练习2时,请学生估测三条丝带的范围,学生估测的数值不对,不符合平均数的规律。这时,教师就有些紧张,因为备课时根本没有想到学生对此题的估测会出现问题。其实,这时,教师正好可以借机再强调平均数在一组数据中的规律来引导学生进行正确估测,这样,既能起到强调难点的作用、又能很好的引导学生解答此题,使难点迎刃而解。结果呢,教师因为教学实际和教学预案不一样,一着急,草草了事,这一环节就略显紧张和不踏实。

但在这堂课教学中,我也有困惑:首先问题的设计是否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进行合作讨论、探究,更深层次地理解概念;其次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有流于过场的倾向,怎样实现这一学习方式优化及发挥其最大功用,这些问题仍值得不断探究和实践!

篇7:《平均数》教学反思

“中学数学核心概念、思想方法结构体系及其教学设计的理论与实践”初中第四次课题会上,山西省阳泉市赵军才老师承担了人教版“20.1.1平均数”第一课时研究课。结合在北京市第一六六中学的授课情况,现写出几点反思意见,供大家参考。

问题引导学习,揭示概念本质。

数学概念是从现实世界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抽象出来的客观对象的本质特征。课堂教学中,要全面理解数学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紧抓概念的核心,通过适当的情景设计,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用数学形式体会概念的特征,揭示数学概念的本质属性。

在“平均数”的教学中,核心概念是“加权平均数”,概念的核心是学生对“权”的意义的理解。权即权数或权重,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针对某一指标而言。某一指标的权重是指该指标在整体评价中的相对重要程度。权重表示在评价过程中,是被评价对象的不同侧面的重要程度的定量分配,对各评价因子在总体评价中的作用进行区别对待。

本节课的导入部分出示了两幅山西、北京两个班级的全体学生在班内学习的情景照片,通过这两幅照片,教师设计了计算这两个班的平均人数和平均成绩的问题,激发学生动手活动的热情,从而引入平均数的学习。当学生在计算两个班级的平均分数的问题上出现不同的解法分歧时,教师适时地引导学生对比、分析、讨论,学生经过充分的思考之后,认为在两个班级人数不等的情况下,加权平均数的计算方式能更好地反映这两个班级学生成绩的平均水平。

篇8:《平均数》教学反思

平均数作为一个统计学上的概念,在生活中的'应用是无处不在,同学们在以往的生活中是有一定的接触的,在三年级的时候曾经简单的涉及到过。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求平均数的方法并不难,重点是体会理解平均数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

新的课程改革要求我们老师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要给孩子提供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要变听数学、看数学为做数学,关注孩子在数学活动中学习,关注孩子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相结合,关注孩子对学习过程的经历和体验。因此,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本节课在设计之初,是要将平均数的比较和用部分的平均数去推测全体的情况结合在一起上,用一个相同的可以连续的情景进行过渡,中间还涉及到一个新的概念步幅。实际在上下来以后,发现如下问题

1、用部分来推测全体情况的实际体验过后,没有及时进行提炼,学生对这一体验所获得的经验比较模糊,没有形成清晰的概念。

2、在两组同类数据要进行比较时,由于个数的不同,直接进行总数的比较没有意义,所以要转化成平均数来比较。在比较的过程中,我发现其单位往往是复合单位,不像小时,吨,升等单个单位。

3、在学生讨论的时候,涉及到只有架次没有具体的时间不能比时,应该及时的追问,总数不能比,那怎么办?应该及时的总结学生的发言。

4、在列出21633=721(架次) 56427=806(架次)时,应该让学生来说一说算式的含义,渗透强化平均数的概念。在比较721<806时,渗透比较两个数的单位必须是相同的。

5、从局部推算整体的讨论中,知道五一十一的平均起降次数,可不可以推算出五月和十月的总体起降次数?这里应该加强过渡铺垫,通过平均数能否算总数?十一的平均数代表的是十一7天期间的一般水平,由于十一期间是假期,乘客的流量相对平时较大,所以用十一的平均数来推算十月的总流量的误差太大,不适用。那么,用十月普通一个星期的平均数可以吗?也不行,应为在十月里有一个7天的假期,假期后的流量会有明显减少,普通星期的平均数去推算十月,误差也会很大。那么用6月的一个普通星期的平均数可以吗?可以,应为6月是普通月,流量比较稳定。最后推测出的结果误差小。

6、每一个平均数的算出都要说出它的含义,要体现出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7、在第一部分平均数的比较时,缺失一定的巩固练习,最好再有一些的数据的特点,可以渗透移多补少的思想。

8、在讲授步幅时,对于步幅这一新的概念没有做到详细的解释。应当在出现步幅的概念是,先问问同学们对步幅的认识,从他们已有的认识出发,一步一步的引导出具体步幅是从一只脚尖到另一只脚尖或者一只脚的脚跟到另一只脚的脚跟之间的距离,叫做步幅。

9、本课的定位缺少与单元目标之间的沟通,本课是应用平均数来解决问题,那么在本课中,应该体现出本单元中所有涉及到的概念,比如说移多补少,平均数,求总平分等等。重点对平均数的比较和用部分推测整体的体会,要进行适当的强调,和应用这两种方法来解决问题。

10、总体来说,本节课的每一环节之间的衔接,我的引导语如果能有更明确的指向性和目的性那就更好了。每一环节之间要有有效果的总结,来体现出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这样在最后总结回顾本堂课内容的时候,就会减少出现学生左耳进右耳出的现象,避免冷场。

篇9:平均数教学课件

平均数教学课件

平均数是统计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小学数学里所讲的平均数一般是指算术平均数,也就是一组数据的和除以这组数据的个数所得的商。

一、教材分析

“求平均数”是人教版小学三年级第六册第三单元42页的内容。它是新教材“统计与概率”领域内容的一部分。小学数学里所讲的平均数一般是算术平均数,用来表示统计对象的一般水平,它是描述数据集中程度的一个统计量。它与我们的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现代社会的公共媒体大量使用统计图表示信息,所以看懂统计图表是现代公民必备的数学素养。基于此本课教学把重点放在运用平均数的理念分析数据、理解数据的意义上,放在根据数据做出必要推断上,另外,平均数的概念与过去学过的平均分的意义是不完全一样的。平均数是一个“虚拟”的数,是借助平均分的意义,通过计算得到的。

二、学情分析

我校是一所农村小学,多数孩子来自农村,因此我在教学是选材尽量贴近孩子们的生活,我在课堂中运用了多媒体辅助教学,让学生能在直观形象的情境中学到知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必须注意从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在这一理念下,为他们创造一个发现、探究的空间,使学生能更好地去发现、去创造。

三、教学目标

1、初步掌握求“平均数”的基本思想(移多补少的统计思想),理解“平均数”的概念。

2、掌握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并能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用方法进行解答。

3、培养学生估算的能力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灵活选用“求平均数”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平均数的意义

五、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秒表、绳子

六、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我听体育老师贾老师说咱们班的第一小组和第二小组的6名同学的“跳绳”成绩挺不错的!我很想知道两个小组,哪个更好些?有什么办法?

生:比赛,在规定1分钟内看哪个小组跳的总数多,就是胜利者。

师:哦,好建议。不过,一节课只有40分钟,谁来出个好主意,在短时间内得出结果?

生:6人一起跳,分组数数。

师:哦,好主意!那就按你的方法比赛吧!

{课伊始,趣已生。从同学们体育测试项目——跳绳入手,激发起他们的学习兴趣,让同学们自己想出比赛方法,把自主权留给了学生}

(二)解决问题,探求新知

1、引出“平均数”,体验“平均数”产生价值。

6名学生开始比赛,其余学生认真地数着。生汇报,师板书如下:

第一组:82、86、81第二组:78、83、82

师:请同学们以最快的口算算出结果,并汇报补充板书如下:

第一组:82+86+81=249第二组:78+83+82=243

师:(热情洋溢)通过比总数,第一组以248大于243获胜了,恭喜你们(师与他们一一握手表示祝贺,这时发现第二组同学鸦雀无声,面无表情)

师:我加入第二组,让老师也来跳一跳,你们帮我数着。(学生欢呼)

师跳了83下,改板书如下:第二组:78+83+82+(83)=326,现在第二组获胜了吧,你们高兴吗?

生:(议论纷纷,有几个喊叫)不公平的,第二组4个人,当然获胜了。

师(面带疑惑)哎呀,看来人数不相等时,用比总数办法来决定胜负是不公平的。难道就没有更好的办法来比较这两组总体跳绳水平的高低了吗?

(全班寂然无声,学生思索着,半晌,有学生举手了)

生:我在电视上看到过这种类似的情况,比较平均数就可以了。

(这时有很多学生表示赞同,并投去了赞赏的目光)

师:(赞赏)哦,你知道的知识真多,老师佩服你!

{在学生的认知思维冲突中,在解决问题的`需要中,学生请出“平均数”。学生们感受着“平均数”此时出现的价值,产生了学习的迫切需求。}

2、探索求平均数的方法

师:怎样计算每个组跳绳的平均数呢?

(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提出了方法,师要求任选一组说想法)

生1:我用算术法求第一组的平均数,我是这样算的:(82+86+81)/3=83

生2:我从86里拿出3个,给82加1也变成83,给81加2也变成83,每人都是83,那平均数就是83

师:谁听明白了吗?(再指5名学生说)

师:(看着生2)你能给你的这种方法取个名字吗?

(由于平时有渗透过这种方法,生2很自然地说出是“移多补少”)

师板书:算术法移多补少法

师小结:刚才生1和生2分别用算术法和移多补少法求出了第一组的平均数是83,那有谁求出第二组的平均数了?

(生摇头,大胆学生说:除不尽的)

师:(乘机)那你们有什么好办法?

生:用我们学过的“估算”

师:好,那你们试试吧!(指1名板演)

板书:(78+83+82+83)/4~81

师:从两组平均数83和81中,你知道了什么?

生:第一组平均数大,所以还是第一组总体水平好一些。

{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自己发现并解决问题,提高了学生的解题应用能力,而且在教学中,强调生生交流,使每个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3、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师:第一组的83表示什么?你怎么理解“83”这个数?

(引导学生明白:“83”是个“虚数”,第一组的83不表示每人真跳了83下,有可能小于83,有可能大于83,还有可能等于83。)

师:通过刚刚的情景,当人数不相等,比总数不公平时,是谁帮助了咱们?(平均数),那你想对“平均数”说什么心里话?

生(自由发言)生1:平均数,你真厉害,使不公平的事变公平了。

生2:平均数,因为有了你,世界上才会太平

。。。。。。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体会描述对平均数意义的理解,并通过学生自由发言增强对平均数应用价值的理解,有助于将抽象知识内化为自己头脑中的知识}

4、沟通平均数与生活的联系。

师:在平时生活中,你们见过平均数吗?

生举例:统计考试成绩需要平均数;平均每月用电量;节目比赛打分用到平均数。。。。。。

师:我这儿有一些生活中的信息:

(1)我国10周岁儿童的平均身高为140厘米,平均体重为34千克;

附:中国10周岁儿童身高、体重的正常值

(3)我国地下水有8300亿吨,河流流量2.7亿吨,总数量居世界前列,但是人平均占有量却只有2600吨,低于世界平均水平。(2)2月27日我市的平均气温为6摄氏度,2月28日我市的平均气温为3摄氏度;

师:看了这些信息,你知道了什么?有什么感想?

生自由发言,渗透营养学、锻炼身体、关注天气变化、节约用水,保护环境。。。。。。及“平均数”是“虚数”的理解。

{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谈了对平均数的感受,进一步理解了平均数的意义,感受平均数与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同时,思想品德教育润物细无声地寓于教学之中。}

(三)、联系生活,拓展应用

1、多媒体呈现:下面是某县—家庭电脑拥有量的统计图。

图略:350台,600台,1000台,1600台,202500台

(1)求出这五年来,平均每年拥有电脑多少台?

(出现算术法和移多补少法两种方法)

(2)估计一下,到这个县的家庭电脑拥有量是多少?为什么?

(3)从图上你还知道些什么?

2、多媒体呈现一幅统计图,内容为:小刚家每个季度用水分别是16吨、24吨、36吨、27吨

师:请你帮他算一算平均每月用水多少吨?应该选择哪个算式?

(1)(16+24+36+27)/4

(2)(16+24+36+27)/12

(3)(16+24+36+27)/365

a、生举手表决

b、辩论交流得出正确答案(2)

c、师生小结:计算平均数时,得从问题出发去选择正确的总数和总份数后,再总数/总份数=平均数

3、判断并说理由

(2)四(3)班每个人的分数都要比另两个班的同学分数高(1)四(1)班每个人的分数都是85()

(3)四(3)班的总体成绩最好,四(2)班最差()

4、星期天,小明高高兴兴去学游泳。他碰到一个难题,原来游泳池的水平均深度是126厘米,小明身高是134厘米。他在这个游泳池学游泳会有危险吗?

会()不会()可能会()可能不会()

a、把自己想法与同桌交流

b、指名汇报后交流

c、学生评价

d、师小结:平均水深只是一个代表数,它的实际水深并不知道,可能比126厘米浅,也可能比126厘米深,还可能正好是126厘米。我们在对待实际问题时就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分别对待。

{从生活中搜集、整理数据,求出平均数,使学生体会“平均数”反映的是某段时间内具有代表的数据,在实际的数据,在实际生活,在工作中人们可以运用它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预测}

5、拓展练习:小强刚发下的成绩单不小心被墨水弄污了,你能帮他算出数学成绩吗?

a、学生先独立思考后同桌交流

b、汇报说想法(算术法或移多补少)

(四)、总结评价,提高认识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师:你觉得这些知识对你以后生活或学习有什么影响或作用?

{通过学生的自我反思,不仅对知识有整理效果,而且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关系:数学源于生活,回归于生活,并高于生活,增强了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了解题能

七、板书设计

求平均数(算术法移多补少法)

第一组:(82+86+81)/3=83第二组:(78+83+82+83)/4~81

当人数不相等,比总数不公平时,我们就得看“平均数”。

“平均数”是个“虚数”(大于平均数 ;小于平均数 ; 等于平均数)“平均数”可用来预测未来发展趋势。

八、教学反思

根据儿童追求公平心理,创设了“跳绳”人数不相等时比较总数来决定胜负这样一个不公平的问题情境,引出“平均数”这个概念。让学生初步感知平均数的意义,领悟可以用算术法或移多补少法求平均数。在教学时,我结合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发、挖掘教材,便于学生在循序渐进过程中不断地掌握新知。鼓励学生进行积极的反思性的学习,在课堂上经常问这样的问题,“说说你是怎么想的?”“你有什么好主意?”“谁明白你说什么?”这样让学生充分地把他们的思维过程展示出来,而且调动了生生间的交流,教学效果大大提高。

篇10:《平均数》教学反思

培养学生多角度地思考问题,培养学生迁移类推能力。我在教学中,很注意学生在什么知识点上会产生思维障碍,就在这个地方解决,为了弄清例2怎样计算,让学生运用例1探索的方法,类推迁移,尝试做,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然后类推到“做一做”练习之中。

积极引探,发挥两主作用。课标指出:“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教学时,教师通过积极的“引”,来激发学生主动地“探”,使教与学产生共振,和谐发展。如出示例2时,问与例1相对有什么不同?启发学生积极思维;让学生主动探索出:求平均数先算什么,后算什么,同时注意培养学生的归纳思维能力。

精心设计练习。大纲指出:“练习是使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练习主要在课内进行,练习要有层次,有针对性,讲究方式,使全班学生都得到较多的练习机会等。”我在课堂练习中,除基本训练打基础外,还出示了“尝试题”,诱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边算边讨论,成功地解答尝试题后。

加强了信息交流,促进尝试成功。尝试成功的重要条件之一是学生讨论,是在学生获得自己的努力结果之后进行的生动活泼、独具一格的“语言和思维训练”,这种讨论使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在情感上得到交流和满足,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和分析推理能力,发展学生思维,加深理解教材。我在课堂教学中设计了三次学生讨论,然后根据学生输送的信息,针对学习新知识的缺陷,作画龙点睛式的讲解,确保学生系统地掌握知识。与此同时,我也参与讨论,及时了解情况,并根据学生输来的信息,及时进行针对性的讲解,以“教”促“学”,“学”中有“教”,密切了教与学的关系,保证了尝试成功。

篇11:《平均数》教学反思

平均数是统计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它也是一个非常抽象的概念。以往在教学平均数的概念时,教师往往把教学重点放在平均数的求法上。新教材更重视让学生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注重引导学生在故事中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在比较、观察中把握平均数的特征,进而运用平均数解决问题,了解它的价值。这节课我注重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创设情境,沟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通过三位老师投篮的情境引导学生展开交流、思考。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从而深刻认识到数学的价值与魅力。在学生的讨论中,感受平均数是实际生活的需要,产生学习“平均数”的需求。

二、探究学习,理解平均数意义和归纳求平均数的方法

老师的投篮活动从多方面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让每一位学生主动从事数学活动,让学生自己探索出求平均数的方法。一种是先合再分,一种是移多补少。由于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学生中有一部分已经知道用移多补少的方法找出平均数;还有一部分数感较强的学生,能够根据提供的一组数据感觉出平均数大概是多少;而用总数除以份数得到平均数的计算,也不难,学生肯定会有这种思维。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自主探索,找到求平均数的方法,再小组合作学习,互相将自己探索的方法交流,达到共识。学生虽然求出了平均数,但概念也是非常模糊的。“平均数”的概念比较抽象,很多人对平均数的含义不理解。移多补少对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很有帮助,让学生在移多补少中建立平均数的表象,通过学生移一移、说一说,课件演示,教师直观板书,从感官上理解平均数的由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三、练习有坡度,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发展

练习在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中是必须的,但新课程背景下,练习也要注入新的内涵,在进行基本训练的同时,努力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发展。第一个层次是巩固新知求平均数,通过先估计再验证的方法使学生感知平均数的区间,从中渗透估算的数学思想和方法;第二个层次是通过计算3个成员的平均成绩和4个成员的平均成绩,目的让学生进一步感受计算平均数时,总数要与份数相对应;第三个层次是课件设计河流横截面图,让学生直观辨别平均数是一个虚拟数。

四、拓展延伸,让数学回归生活

课堂小结时再次强化了本节课的知识;体现了平均数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又得到了这节课的真实信息的反馈;作业的布置是对课堂的拓展延伸,进一步激发学生继续探究生活中的平均数的兴趣。

五、不足与遗憾之处

一是在学生合作交流的细节上还要落到实处。教学中在小组合作、同桌讨论之前缺少足够的独立思考的时间,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参与的程度还不完全均衡。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在今后教学中要对小组合作给予必要的组织和引导,面向全体,关注个别差异,注重组际之间的评价,把合作学习的每一个细节落到实处,这样才能实现学生间的协调互助、共同发展;二是教师对课堂中的生成问题处理不够灵活。教学中我们应顺应学生的认知需求,因势利导,让我们的教学富有灵性;三是教育要以促进人的发展为本,本节课中缺少对学生润物细无声的人文感染,要加强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注重对学生的人文思想教育;四是平均水深和平均寿命这两道说理题,目的是加深学生对平均数意义的理解。在教学中,学生有形成问题,但教师未给予充足的讨论交流时间,教授得不够深刻。

篇12:《平均数》教学反思

平均数教学是统计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平均数的知识,以前总是把它当作一种典型应用题来教学的,即所谓的求平均数应用题。但是,从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数学对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作用来看,教学中更应该强调学生对平均数的意义、特征的把握,注重其统计含义的理解,让学生在新的问题情境中,正确地运用它去解决问题。

怎样才能使三年级的小学生感受平均数是一种需要呢?课标上指出:小学中年级、高年级的学生开始对“有用”的数学更感兴趣。此时,学习素材的选取与呈现以及学习活动的安排更应当关注数学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的应用应该是现实的、具体的问题解决。使他们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而且学数学是有用的、必要的,从而愿意并且想学数学。于是,课的引入部分我设计了在两个笔筒里放着7枝笔和5枝笔,让学生帮整理成每个笔筒的笔一样多,引出一个结论:把几个不同的数,通过移多补少的方法,得到的相同数,就是这几个数的“平均数”,所以我们就来研究有关“平均数”的问题。

从富有现实意义的数学问题“移笔”导入,自然的引出“平均数”概念,并巧妙地使学生直观感知平均数是表示一组数据的一般情况,并不表示一个实际存在的数量,为后面深化对“平均数”意义的理解和把握作好预设。

最后,为了加深学生对平均数意义的理解及特征的把握,我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和开头相互呼应,设计了小明的身高为127厘米,一天他来到一个池塘边玩,看见池塘边有个木牌,木牌上写着:这个池塘的平均水深为1米。小明看了高兴地说:我在池塘里玩水一定不会淹死的?请问你认为小明的看法对吗?为什么?让学生展开讨论,从对“平均水深”的理解中找到正确的答案。

通过以上教学,使学生切实感受到数学的魅力与应用价值,为树立应用意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使学生初步形成了解决日常生活工作中的数学问题的能力,并通过这一应用过程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将数学课中的统计与生活有机的结合,体会到数学中的生活,生活中的数学,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篇13:平均数教学反思

良好的问题情境可以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可以引发学生产生各种各样的疑问,使学生觉得数学就在身边,丰富的问题情境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掌握数学。课堂中一个巧妙的提问,常常能收到点击关键的效果。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在学中做,在做中学,一节好的数学课让学生得到的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平均数》这一课时,大致体现了以下几个特点:

一、问题情境,激发兴趣

我以学生熟悉的活经验向学生提问:“猜一猜,发生什么现象?”把学生一下子引入了课堂,使死板的数学题目变得特别有趣、富有密切感,另外通过多媒体的演示让学生从中感悟截长补短、移多补少的思惟,在教学中引入生活实例,沟通了平均数与生活的联系,帮助学生初步理解求平均数的意义,为下面的学习奠定了基础。从而对数学产生极大的兴趣。

二、问题情境,激活思维

新课程强调:“教学应当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在新课中,设计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踢毽子比赛入手,使学生感受到人数不相等时,比总数不公平,在矛盾激化的情况下,提出了不公平?公平?的困惑,掀起学生积极思维的高潮,开始了激烈的讨论,使学生亲身感觉到当两队人数相等时,可以比总数或平均数,人数不等时,只有比较平均数才公平,突出了平均数的比较功能。

三、问题情境,学以致用

利用身边有效的数学资源来学习数学知识。把学生对生活的体验融入课堂,发掘现实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的问题情境显得更有现实意义。随堂检测的题目也都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这样的教学实现了数学教育的多种价值。

四、让我感动,令我激动。

学生课堂中展示的不仅是一种智慧,更是一种精神,给了我很多启发,在这有一点小高兴,评课时杜校长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学习素材丰富,学生体验充分”。要说本节课的不足,在演示上再慢一些,让全体学生都能消化,就更好了,另外,就像张校长在评课中所说,课堂中有部分处理的比较粗,有些快,如果慢一些,再慢一些,学生完成的会更完美。

篇14:平均数教学方案

平均数教学方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初步学会简单的平均数的方法。

2、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

3、培养应用所学知识合理、灵活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初步学会简单的平均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

培养应用所学知识合理、灵活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学校“捡回一个希望”角学生参加收集矿泉水瓶情境,谈话导入。

1、他们在干什么?其中有一个红领巾小队收集的情况是这样的(给出数据、、7个 、、5个 、、4个 、、8个、、、、、、、)。

2、看了这些数据,你获得了那些信息?你是怎么发现的?

二、探索新知

1、刚才有同学发现了这四位同学平均每人收集了6个矿泉水瓶,谁能说说平均是什么意思?

2、这四位同学收集的个数如果都一样多的话,每个人收集了6个,这个数,你能给他取个名字吗?

3、他是怎么得到平均每人收集6个的呢?请同学们拿出学习材料,四人小组讨论一下。最后,推选一位同学介绍你们小组的'学习成果。

小组汇报

1、他们用到了估算的方法,我们一起来估算一下,(教师把一根水平线移到7块的高度),平均数会是这么多吗?(继续往下移动水平线到4块的位置)会是这么多吗?(继续把水平线慢慢往上移)体验平均数。为什么呢?

2、通过这样的方法,使得不一样多的数量,在总数不变的情况下同样多,就得到了他们的平均数。你们能给这种方法取个名字吗?

(板书)还有其他方法吗?(以多补少)

3、那平均数是不是就是以前学过的每份数呢?为什么?(7+5+4+8)表示什么?

总数量(板书)4又表示什么呢?总份数,那你们知道平均数可以怎么求吗? 4、刚才同学们通过自己讨论,尝试,发现了平均数,学会了求平均数。知道这个红领巾小队平均每人收集6个。如果我们全班40名同学都去参加,一次可以收集多少个呢?你是怎么想的?这就是平均数的一个用处。我们还可以推想出全年级的收集的个数。

三、巩固

1、我们已经学会了求平均数的方法,你们能解决有关平均数的问题吗?老师这里有一组来自会展中心博览会的消息。出示下列信息:

(1)美食节开幕后,第一天参观的有3万人;第二天参观的有4万人;第三天参观的有1万人。

(2)李刚参加打靶比赛,第一次中了7环,第二次中了9环,第三次与第四次共中了16环。

2、你能求什么问题?请大家做在练习本上。

反馈时强调:我们在求平均数时要找准总数量与总份数之间的对应关系。

3、平均数问题在我们生活中有很广泛的应用,我从统计部门了解一组平均数。出示:

(1)1959年南宁市女性平均寿命是52岁,南宁市女性平均寿命是72岁。

(2)1978年南宁市平均每人住房面积4平方米,19南宁市平均每人住房面积9平方米。你发现了什么? 是不是南宁市每个人都拥有住房面积9平方米呢?

我们同学家里的住房面积有多大?你们能算出你们家里平均每人的住房面积吗?

我们同学家里的人均住房面积比9平方米大的有多少?

100%的同学都比9平方米大。生活是很幸福的,我们一定要珍惜这样幸福的日子,好好学习。

四、拓展

生活当中还有那些地方也用到平均数呢?谁举例

1、平均数在生活中的用处确实非常广泛,我们学校的校医非常关心我们同学的身体健康,经常要了解我们同学的平均体重,平均身高等,(出示班级座位图):

如果老师想要了解三(5)班第一组6位同学的平均身高的情况,你们想一想老师还需要了解些什么?

2、老师了解了这么些数据:(出示)你们能求出这一小组同学的平均身高吗?自己试一试。

3、请一位同学来说一说。

老师这里还有一组数,是第一排同学的身高,你能很快的求出平均身高吗?说说你是怎么求的?

4、这样同一个班里,抽取了两组数据,求出的平均身高是135厘米和130厘米,到底那一个更接近全班同学的平均身高呢?请认为是135厘米的同学说说理由。

五、总结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篇15:平均数教学课件

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42~45页。

教材分析:

平均数是统计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它非常抽象。以往在教学平均数的概念时,教师往往把教学重点放在平均数的求法上。新教材更重视让学生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基于这一认识,我在设计中突出了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为什么要学习习近平均数,注重引导学生在统计的背景中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在比较、观察中把握平均数的特征,进而运用平均数解决问题,了解它的价值。

教学目标:

1.知道平均数的含义和求法。

2.加强学生对平均数在统计学上意义的理解。

3.运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生活中有关平均数的问题,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

理解平均数的实际意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平均数的实际意义。

教学方法:悟学式教学法

教学过程:

一、预习思考:(感动、感觉)

《课前小研究》

1. 整理自己家里的书架,怎么使每层书架上的数一样多?

2.2人1个小组比赛跳绳,并记下每个人跳的次数,和另一个小组比,说说哪个小组赢?

二、问题讨论:课前小研究的交流与汇报(感知)

师:昨天,蒙老师给大家布置了课前小研究,请各小组拿出来,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师:哪个小组来汇报一下这2小题?

【设计意图:“悟学式教学”中强调了学生的课前预习与汇报交流的重要性,让我们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全面依靠学生。因此,我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了课前小研究环节,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等途径,丰富平均数的相关知识,感知平均数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并通过交流汇报,体验成功的喜悦。】

三、教材分析:(感悟)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谈话引入:(出示幻灯教师家的书橱)现在我的书架上上层有12本书,下层有10本书,我想请同学帮忙,重新整理一下,使每层书架上的书一样多。

2.感知

(1)学生思考,想象移的过程。

(2)教师操作并问:现在每层都有11本书了,这个11是它们的什么数?

(3)师:像这样把几个不同的数,通过移多补少,先合并再平分等方法,得到的相同数,就是这几个数的平均数。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平均数”这个新朋友,好吗?

(板书:平均数)

【设计意图:从现实生活导入,自然引出平均数概念,并巧妙渗透了平均数的区间范围,让学生初步感知平均数是表示一组数据的一般情况,并不表示一个实际存在的数量,为后面深化对“平均数”意义的理解和把握作好预设。】

(二)探究新知

1.理解含义,探求方法。

提出问题:小组合作按要求叠圆片,第一排叠2个,第二排叠7个;第三排叠3个。

师:看着面前的圆片,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生:我想使每排的圆片同样多?

师:是个好问题!下面我们就以小组为单位来研究怎样才能使三排圆片同样多。先动手活动,再互相说说法。

小组活动讨论。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然后解决问题,极大地激发了学生探索的热情。

汇报交流。

生1:我们先从7个里拿出1个给3个,再从7个里拿出2个给2个,这样每排的圆片就同样多了。

生2:我们是以最少的一排2为标准。从7个里拿出5个,再从3个里拿出5个,然后把这6个平均放到三排,每排放2个,和原来2个合起来,每排都是4个,也同样多。

师:不管怎样移,我们都是把个数多的移给个数少的

请你想一想:在刚才移动过程中,有什么相同的规律?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从不相等到相等

小结:像这样,在总数不变的前提下,几个不相同的数通过移多补少变得同样多,同样多的那个数就是原来这几个数的平均数。

【设计意图:“平均数”与“平均分得的结果”是不同的概念。平均分得的结果是一个实实在在的量,而平均数只是一个表示中间状态的抽象数量,这里又一次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平均数”的实际意义。

2.初步应用,内化拓展。

师:刚才同学们用各种方法示出了平均数,请你选择最喜欢的方法,并说说你是怎样想的?(出示:7,3,6,4的平均数是多少?)

生1:我是这样想的(7+3+6+4)+4=5,所以7,3,6,4,的平均数是5,我在加的时候还用了凑十法。

生2:我是从7拿出2给3;6拿出1给4,通过移多补少得出7,3,6,4的平均数是5。

出示幻灯:身高情况

先估计一下平均身高大约是多少?(148,147,149,……)算一算,比较一下估计准不准,谁先算好自己上来写到黑板上。

生1:我是这样想的,152拿出3个给146,151拿出2个给147,那么这组数据的平均数就是149。

生2:我是这样想的,这列数从146到153,里面少148与150,148与150的中间数是149,所以这些平均数是149。

【设计意图: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让学生主动进行观察、估计、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教学活动,及时内化了各种求平均数的.方法,鼓励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

(三)拓展练习

1.应用一。

小组活动:拿出准备好的调查表,先用计算器求出平均数,再互相交流看法与观点。(调查表有小组成员的体重,身高,家里近几个月的电话费、电费,上周的气温情况等)

交流反馈。

【设计意图:从生活中搜集,整理数据,并求出平均数,使学生体令“平均数”反映的某段时间内具有代表的数据,在实际的数据,在实际生活、工作中人们可以运用它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计算器的引入,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

2.应用二。

请用计算器帮这位小选手算算最后得分。

生1:最后得分(84+70+88+94+82+86)÷6=84(分)。(大部分学生表示赞同)

生2:我不同意,我认为应该去掉一个最高分、一个最低分。最后得分(84+88+82+86)÷4=85(分),这样才公平、合理。

师:这种求平均数的方法,你有没有在哪里见过?(奥运会、电视比赛等)为了使比赛更公平,通常在比赛中采用这种方法求平均数。

【设计意图:结合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展开交流、思考。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从而深刻认识到数学的价值与魅力。】

3.应用三。

师:星期天,小丽高高兴兴去学游泳。她碰到一个难题,原来游泳池的水平均深是126厘米,小丽身高134厘米,她在这个游泳池中学游泳会有危险吗?

□会 □不会 □可能会 □可能不会

(1)把自己的想法与同桌交流。

(2)指名说说(3个)

(3)学生评价。

师:平均水深只是一个代表数,他的实际水深并不知道,可能比126厘米高,可能比126厘米深,也可能正好是126厘米,我们在对待实际问题时就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分别对待。

【设计意图:深化了学生对“平均数”概念的理解,让学生体验了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提升了他们数学交流的能力。】

(四)课堂总结

师: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还有问题吗?

(五)课外延伸

推荐作业:1、现在你对教师上课开始的问题“我们班的平均身高是多少?”

能解决吗?这一问题就留给大家课后去解决。

【设计意图:呼应开头,并通过课外实践活动延伸,进一步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反思:

悟学理念提出,学习目标应由“关注知识”转向“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指出“五感”是一个循环的过程。课堂设计应由“给出知识”转向“引起活动”得到“感动、感觉、感知、感悟、感恩”。从本节课的教学可知,学生在生活中已经储备了“平均数” 的相关知识,因而我就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去设计教学的各个环节,注重学生的课前小研究,让学生借助各种资源——同学的互助等,进行自主的探究学习,主动建构关于平均数的知识体系,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自信、科学态度和理性精神,实现教学的发展功效和育人的本质功能。

悟学理念认为,要让学生获得知识经验和发展,就必须教他们参与各种实践活动。新课程改革也视学习为“做”的过程、“经验”的过程,凸现学生学习的实践性特点。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不是把教材内容的移植和照搬,而是进行了创造加工,将教材内容变成学生自己去学习、去研究、去感悟的活动内容,并把它纳入到学生的“生活世界”中加以组织,这才是我们在当前设计教学时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

篇16:《平均数》教学设计

以往在教学平均数的概念时,教师往往把教学重点放在平均数的求法上,整理了平均数的教学设计,希望可以帮助到老师。

[教学目标]

1、在丰富的具体问题情境中,感受求平均数是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需要,并通过进一步的操作和思考体会平均数的意义,学会计算简单数据的平均数(结果是整数)。

2、在运用平均数的知识解释简单生活现象、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的方法,发展统计观念。

3、进一步增强与他人交流的意识与能力,体验运用已学的统计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学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时间]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屏幕出示)看,三(1)班的几个男女生正在进行套圈比赛呢,他们每人套了 15 个圈,老师用两幅统计图分别表示出了男生和女生套中的个数。

从图中你得到了哪些信息?

二、自主探究,理解新知

1、初步引出平均数

问:你们的眼睛真亮!那根据这些信息你知道男生套得准一些还是女生套得准一些吗? 猜猜看。

师:到底事实情况怎样?我们必须想个方法来说服对方,请你们开动脑筋, 有了想法后小组内相互交流。

小组讨论,教师行间巡视。

问:有结果了吗?谁来说一说你的想法?你认为应该比什么?

师:你觉得哪一种比法更加合理?说明你的理由。 指名回答。

师: 在刚才的讨论中, 我们明白了参加比赛的人数不一样多, 算总数不好比, 也不公平,就不能用这种方法。只有求出男生平均每人套中的个数,女生平均每 人套中的个数,才能一比胜负。

(出示:男生平均每人套中的个数、女生平均每人套中的个数)

2.移多补少法。

⑴(出示:男生统计图)问:你能看图说说男生平均每人套中多少个圈呢?小组里讨论一下。

(预设 :把张明的 9 个移 1 个给陈晓杰,1+6=7,张明还有 8 个,再移 1 个 给李小钢,1+6=7,最后大家都是 7 个。(生答,师演示) )

师:通过把多的移一些补给少的,使每个人都一样多。我们给这种方法起个 名字。

⑵你能用移多补少法看出女生平均每人套中的个数吗?(生答,师演示)

3、先合再分

⑴提问:还有其它办法得到男生平均每人套中多少个吗?

(生答,师演示) 会列式吗?板书:6+9+7+6=28 (个),28÷4=7(个)

师:这种方法是先怎样,再怎样的?也给它取个名字“先合再分”。这里的 28 指的是什么?为什么要除以 4?不管用什么方法,最后都求出了男生平均每人套中 7个圈,反映了男生套中的平均水平。

⑵.求女生平均每人套中的个数。

(出示:女生统计图)那么你会计算女生平均每人套中多少个圈吗?自己算一算。 (指名答,师板书)10+4+7+5+4=30(个) ,30÷5=6(个)。

问:刚才男生中用总数除以 4,到了女生中,怎么就除以 5 了呢?(因为女 生是 5 个人) 通过算平均成绩, 现在你能比较出是男生套得准一些还是女生套得准一些了吧?(出示:答:男生套得准一些。)

4、揭示课题。

(出示男、女生统计图)同学们,刚才我们算出男生每人套中 7 个,这个 7 就是 6、9、7、6 这一组数据的平均数。(出示课题:平均数)这个 6 是哪几个数的平均数呢?

5、理解平均数的范围。

(1)比较。 男生实际上是不是每个人都套中 7 个?把这 7 个跟男生实际套中的个数比一比,哪些人套中的个数比 7 个多?哪些人套中的个数比 7 个少? 女生中哪些人套中的个数比平均数多?哪些人套中的个数比平均数少?

(2)提问:平均数会比这里最大的数大吗?会比最小的数小吗?

(3)小结:平均数是通过把多的部分移给少的部分,使大家都相等而得到的数,所以平均数在最大数与最小数之间。

三、联系生活,灵活运用

学习了平均数能为我们解决一些生活中的问题吗?让我们继续研究。

1、想想做做第1题。

指名口答。 师小结:当数据较少而且数据之间相差不大时,适合用“移多补少”的方法 来算平均数。

2、想想做做第2题。

(课件出示) 快来解决小丽的问题吧。

问:这三条彩带中最长的有多长?最短的呢?这道题要求什么?想一想,你能不能估计出这三条丝带的平均长度在( )cm――( )cm 之间?当数据之间相差较大时,适合用先求和再平均分的方法。 学生尝试练习后评讲。 (实物投影)

3、想想做做第3题。

(课件出示) 看,篮球队员们的比赛多么激烈呀,你能解决这里的数学问题吗?

师:我们对平均数又有了更深的了解,让我们用所学的知识一起来帮帮小明 吧!

4、95页练习九第1题。

怎么理解“平均水深110厘米”?想看看这个池塘水底下的真实情形吗?(出 示池塘水底)看来,认识了平均数,对于我们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还真有不少帮 助呢。

四、全课总结

今天学习了平均数,静静地想一想,你有哪些收获?

总结:今天,我们认识了平均数,知道平均数在生活中有很大的作用,希望大家在生活中学会利用平均数解决问题。

五、拓展延伸

1、师:小玲参加歌唱比赛这是5位评委给她打得分,你能算算她的平均得分是多少吗?

学生自主计算,全班汇报。

2、出示打分规则,再次计算

篇17:《平均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实际再进一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的基础上,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2、能运用平均数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平均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点

难点 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体会平均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出示课件:根据有关规定,我国对学龄前儿童实行免票乘车,即一名成年人可以携带一名身高不足1.2米的儿童免费乘车。1.2米这个数据是如何得到的呢?

2、学生质疑,说一说你的看法。

二、新授。

1、解决疑惑。

学龄前儿童,即0-6岁的儿童,而这就意味着0-6岁的儿童身高普遍不会超过1.2米,那么我们首先就要调查一下0-6岁儿童的身高数据,但是我们无法确定一个准确数值,这就需要计算出数据的平均数来解决问题。

出示平均数的意义:一组数据中所有数据之和除以数据的个数。它是反映数据集中趋势的一项指标,具有代表性。

2、求平均数的方法。

出示课件:“新苗杯”少儿歌手大奖赛的成绩统计表。

评委1 评委2 评委3 评委4 评委5平均分

选手1 92 98 94 96 100

选手2 97 99 100 84 95

选手3 90 98 87 85 90

(1)把统计表填写完整,并排出名次。

(2)在实际比赛中,通常采取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然后再计算平均数的记分方法。你能说出其中的道理吗?

(3)按照上述的记分方法重新计算3位选手的最终成绩,然后排出名次。

3、教授解题策略。

题中数据众多,无法直接比较,可以先求出每位选手的平均成绩,再进行比较,这样就容易排出名次。

求平均数的方法: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

选手1:(92+98+94+96+100)÷5=96(分)

选手2:(97+99+100+84+95)÷5=95(分)

选手3:(90+98+87+85+90)÷5=96(分)

4、计算完毕请补充统计表,并排出最终名次。

板书设计

平均数的再认识

平均数的意义。

求平均数的方法: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

篇18:《平均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丰富的具体问题情境中,感受平均数是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需要,并通过进一步的操作和思考体会平均数的意义,学会计算简单数据的平均数(结果是整数。)

2、使学生在运用平均数的知识解释简单生活现象、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的方法,发展统计观念。

3、使学生进一步增强与他人交流的意识与能力,体验运用已学的统计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体会平均数的意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同学们,喜欢玩套圈游戏吗?前几天我校三(1)班举行了套圈比赛,想不想去看看?

2、(课件)师说:现在是第一小组的男女生进行比赛,每个人套15个圈。第一场单人赛开始了,男生一号队员进场(音乐,情境。)他套中几个?(7)再来看女生1号队员,(音乐。)套中几个?(4)这场比赛几个男生?几个女生?谁套得准一些?男同学为我们男生鼓鼓掌。再来看第二场双人赛,(比赛的音乐)四人同时走出来,同时套,这次比赛,几个男生?几个女生?谁套得准一些?为什么?(7+2=98+5=13)女同学为我们女生鼓鼓掌。第三场团体比赛开始了,哇,来了这么多同学,男生有几个人?女生有几个人?谁获胜?谁先说就先鼓掌。鼓掌完了问:你们男生有没有意见?有意见。(如果学生说因为,老师赶紧引过来你直接告诉大家你有没有意见?你认为哪个队获胜?)看来这场比赛情况比较复杂,怎样可以知道哪个队获胜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内容。(三次比赛的数据不能一样。)(套圈图淡去,统计图渐出。)

篇19:《平均数》教学设计

导学目标:

1.在丰富具体情境中,感受求平均数是解决一些问题的需要,体会平均数的意义。

2. 学会计算简单数据的平均数。

3、能从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并根据需要收集有用的信息,培养同学们的策略意识和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重 点:学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

难 点: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教学资源:自制课件、彩笔及笔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谈话:同学们,课间休息时玩什么?

(丢沙包、踢毽子、跳皮筋、跳绳等)

课前让同学们记录自己一分钟跳绳的次数,请一个小组汇报。

男生和女生谁获胜了?怎样比较?(求总数)

2、你玩过套圈的游戏吗?三年级第一小组的同学进行了男、女生套圈比赛,(出示成绩统计图),从图中你能获得什么信息?

你觉得男生成绩好还是女生成绩好?比什么?怎样比?

A、比男、女生的总数(质疑不公平)

B、套的最多的、最少的都是女生,不好比。

C、比男生还是女生套的准?

二.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1、提问:怎样才能说明男生套得准一些还是女生套得准一些呢?

小组内说说自己的想法。

各组代表向全班学生汇报

本组的想法。引出平均数。即:分别求出男生、女生平均每人套中的个数。

2、求男、女生平均每人套中的个数

(1)学生演示移动条形统计图中方块,使4个男生套中的个数变得同样多。

移动女生条形统计图中方块,使5个女生套中的个数变得同样多。

动手操作移动彩笔。(说清移动方法及结果)

质疑:移动有局限性,数大或者没图怎么移?(如:求平均身高)

(2)通过计算求平均数:

求男生平均每人套中的个数。(抽生讲解思路并板书)

独立计算女生平均每人套中的个数。(抽生板书)

求丝带的平均数。(P94页2题)

求平均身高。

小结:求平均数的过程及注意事项。

三、巩固练习,拓展应用。

1、提问:学校篮球队员的平均身高是160厘米。李强是学校篮球队队员,他身高是155厘米,可能吗?学校篮球队可能有身高超过160的队员吗?

(1)在小组内讨论。

(2)指名回答,要求说出理由。

2、河水平均深度110厘米,身高145厘米,下河游泳一定安全吗?

(1)在小组内讨论。

(2)指名回答,要求说出理由。

揭示平均数的意义:平均数表示的是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有些数可能比平均数大,有些数可能比平均数小,有些可能和平均数相等。

四、实际应用:

1、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平均数?

2、给本节课打分(提出对老师、同学的建议,进一步渗透平均数的应用意识。)

五.课堂总结:今天学会了什么?有哪些收获与困惑?

教学反思

用平均数的知识解释简单实际问题,体验运用统计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教完这堂课后,觉得有以下收获与困惑:

收获一:情境的成功运用。课一开始,我以学生熟悉而又喜欢的运动会跳绳的录像引入,把学生一下子引入了课堂。这一情境的创设为新课的教学做好了铺垫,同时也为求平均数的方法(移多补少法)起到了迁移的作用。在例题教学中,我让学生观看了“套圈比赛”的录象,学生注意力特别集中,兴趣盎然,既而我抛出一个实质的问题:是男生套的准还是女生套的准?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议论纷纷,有的认为男生组,有的认为女生组,学生各抒己见,各自发表了自己的意见?然后进行全班交流:有的学生用最多个体进行比较,有的学生用最少个体进行比较,有的用总数进行比较,还有的用求平均数的方法进行比较。这时候鼓励他们将心中的矛盾展示出来,让他们充分地争论,使学生切实感受到用求平均数的方法来解决这一问题的合理。当学生感受到要比较谁套得更准一些必须先求出“男、女生平均每人投中的个数”后,我并没有急着让学生讨论或者讲解“平均每人套中个数”的含义,而是让学生用移一移,画一画的,或者用计算的方法求出平均数。在此,我把思考的权利交给学生,不交流的权利还给学生,让学生充分感受所学知识的价值。

收获二: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在教学中,我还结合教材内容,遵循学生认知规律,把学生对生活的体验融进课堂,引导学生领悟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发掘现实生活中的数学素材,利用身边有效的数学资源学习数学知识。在我所选取的四个练习,由浅入深,层层深入,所选的内容都与学生生活贴近的题材,如:第一题是对平均数的理解;第二题是对平均数的应用,第三题是对平均数的深化认识。这三道巩固练习都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使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生活之中有数学,生活之中处处用数学,从而对数学产生极大的兴趣,主动地去学数学,用数学。这样的教学实现了数学教育的多重价值,使各学科起到了有效的整合作用。

但在这堂课教学中,我也有困惑:首先问题的设计是否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进行合作讨论、探究,更深层次地理解概念;其次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有流于过场的倾向,怎样实现这一学习方式优化及发挥其最大功用,这些问题仍值得不断探究和实践!

三年级数学平均数教学设计

平均数教学设计带设计意图人教版

平均数教学设计人教版博客

二年级下册《平均分》教学设计

四年级数学下册平均数教学设计

四年级平均数教学设计人教版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平均分》教案范本

平均数说课稿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说课稿

《平均数》教学设计

《平均数》教学方案设计
《《平均数》教学方案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平均数》教学方案设计(锦集19篇)】相关文章: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平均分教案2022-06-16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平均分教学设计2022-12-31

平平的手说课稿2022-05-06

平均分的教学设计2023-06-09

数学《求平均数》教学反思2023-10-14

平均数教学设计2023-03-06

二年级数学下册《平均分的认识(二)》教案2023-03-07

《平均分》优质教学设计2023-01-27

三年级下册《平均数》的教学反思2022-05-07

《平均数》教学反思2022-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