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派作文教学设计

时间:2023-07-28 07:39:36 更多教学设计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新派作文教学设计(集锦21篇)由网友“在逃打工鹅”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新派作文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新派作文教学设计

篇1:新派作文教学设计

一、作文教学目标:

1、总结初中以来的学习、生活的得失,为投入中考复习和今后更高一段的学习鼓劲。

2、读写结合,让学生在读文赏文评文上获取写作的技巧与经验,提高写作能力。

3、让学生通过本次习作,学会用平和的心态面对生活,正视生活中的苦与乐,学会享受生活。

二、学情教况分析:

1、面对紧张的初三生活,很多学生感到一种学习生活的“苦”,但对于初中生活并没有真正用心去感受,停留于人支亦云的层面;

2、学生课外文字交流很棒,但写起作文总感觉有难度,兴趣不浓;

3、教师平时不注重作文教学,甚至没有认真投入上过一节作文课;

4、教师只要求学生写作,而不习惯于写下水文,与学生没有真正沟通交流。

三、教学设想:

1、借助话题作文“我的初中生活”,引导总结初中以来的学习、生活的得失,为投入中考复习和今后更高一段的学习鼓劲,正视生活中的苦与乐,学会享受生活。

2、用教师下水文再现自己初中时代的生活,让学生评价,在过程中自然渗透对写作的`知识与技能的形成教学,让学生产生交流与表达的欲望。

四、教学流程:

(一)、课前交流

今天呢,教师是第一次来到大家面前,相信大家都有自己的好奇心,所以老师要给大家三次机会给给老师提问题,请抓住机会,开始……

(二)、导入课题

其实呀,李老师今天来到大家跟前主要是想和大家聊聊我们的初中生活,所以我首先来问一句:你们的初中生活还好吗?.......一个个来说,谁先来说说(作业很多,学习压力很大;包含了酸甜苦辣各种滋味……

如果在以大家的初中生活高话题来写作文,大家觉得难不难?(难)难在哪?请坦诚地告诉老师(不知道从何写起;三年时间,太长了,写不完;太精彩了,来不及抓住就溜走了…….

篇2:新派作文教学设计

1、教师读下水文:

感谢同学们向老师敞开了心扉,说出了自己的难处,其实呀,老师也是从初中生活走来的,我时常回想起我那段日子,不知道大家愿不愿意分享一下,希望大家能通过了解老师的初中生活来启发启发自己。

2、学生评点作文:

1)学生分小组合作学习,三分钟讨论,形成对教师作文的评价意见。提示可从题目、语言、结构、选材等多角度入手。

2)特聘助手,把同学和老师发言讲话当中你认为对写作有关的语文记录下来。

3)学生发表意见。

3、教师点拨:

1)引用著名评论家刘勰所说的一句话: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自然之道也。(一个人有了表达需要,自然就会有相应的话产生,有了相应的语言,你能够把客观存它说得明白,那你的作文就写得很清楚了,这是很自然很自然的道理。

2)写作“四”字简析:

新情

1)教师承诺所写都是真实,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回忆,我们都可以把它坦诚地写出来,所以写文章首先必须讲“真”字;(艺术的“真实”)

2)我们要在写真事时追求自己的个性,这就要求我们要写出新意来。

3)有了自己的个性,我们要追求更高的层次,那就是“深”

4)你所写的东西是一堆情绪的垃圾还是思想的结晶,能够带给别人多大的启发呢,这就要求我们自始至终用“情”述说。

4、看同龄人写的文章,发表看法:

5、助手把记录公布:

6、教师进行写作的点滴感悟总结:(师生互补)

(屏幕展示定作建议)

1)写真事,抒真情,表真意;(在生活中寻找材料,在回忆中打开源泉)

2)写出属于自己的独特感受,有个性,有新意;(“爆笑怒骂皆成文”)

3)有目的地取舍,有条理地表达;(初中生活那么多,选什么来写呢?)

4)“文章不是无情物”,蘸着感情的墨去描绘初生的生活。

(四)、学生习作

举例题目,启发学生灵感;可以直接写文,也可以先写写作的设想

(五)、总结全课

初中生作文十大病

一、察物不精,浮光掠影,以至作文时叙述描写抽象空泛。

二、语言干瘪,没有文采,行文不够丰满。

三、机械模仿,生搬硬套,没有创新精神。

四、生造词语,适用语汇,令人劳神费解。

五、言重词复,不重推敲,不懂得锤炼字句。

六、追求“文气”,故作文雅,有哗众取宠之嫌。

七、前后抵触,自相矛盾,不合思维逻辑。

八、孤立写景,无助主旨,为写景而写景。

九、浅吟低唱,孤芳自赏,缺乏在气与豪放。

十、轻视标点,一逗到底,有的甚至王文不加标点。

篇3:写人新派作文教学设计

写人新派作文教学设计

一、作文教学目标:

1、总结初中以来的学习、生活的得失,为投入中考复习和今后更高一段的学习鼓劲。

2、读写结合,让学生在读文赏文评文上获取写作的技巧与经验,提高写作能力。

3、让学生通过本次习作,学会用平和的心态面对生活,正视生活中的苦与乐,学会享受生活。

二、学情教况分析:

1、面对紧张的初三生活,很多学生感到一种学习生活的“苦”,但对于初中生活并没有真正用心去感受,停留于人支亦云的层面;

2、学生课外文字交流很棒,但写起作文总感觉有难度,兴趣不浓;

3、教师平时不注重作文教学,甚至没有认真投入上过一节作文课;

4、教师只要求学生写作,而不习惯于写下水文,与学生没有真正沟通交流。

三、教学设想:

1、借助话题作文“我的初中生活”, 引导总结初中以来的学习、生活的得失,为投入中考复习和今后更高一段的学习鼓劲,正视生活中的苦与乐,学会享受生活。

2、用教师下水文再现自己初中时代的生活,让学生评价,在过程中自然渗透对写作的知识与技能的形成教学,让学生产生交流与表达的欲望。

四、教学流程:

(一)、课前交流

今天呢,教师是第一次来到大家面前,相信大家都有自己的好奇心,所以老师要给大家三次机会给给老师提问题,请抓住机会,开始……

(二)、导入课题

其实呀,李老师今天来到大家跟前主要是想和大家聊聊我们的初中生活,所以我首先来问一句:你们的初中生活还好吗?.......一个个来说,谁先来说说(作业很多,学习压力很大;包含了酸甜苦辣各种滋味……

如果在以大家的初中生活高话题来写作文,大家觉得难不难?(难)难在哪?请坦诚地告诉老师(不知道从何写起;三年时间,太长了,写不完;太精彩了,来不及抓住就溜走了…….

(三)、评点教师作文

1、教师读下水文:

感谢同学们向老师敞开了心扉,说出了自己的难处,其实呀,老师也是从初中生活走来的,我时常回想起我那段日子,不知道大家愿不愿意分享一下,希望大家能通过了解老师的初中生活来启发启发自己。

2、学生评点作文:

1)学生分小组合作学习,三分钟讨论,形成对教师作文的评价意见。提示可从题目、语言、结构、选材等多角度入手。

2)特聘助手,把同学和老师发言讲话当中你认为对写作有关的语文记录下来。

3)学生发表意见。

3、教师点拨:

1)引用著名评论家刘勰所说的一句话: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自然之道也。(一个人有了表达需要,自然就会有相应的话产生,有了相应的语言,你能够把客观存它说得明白,那你的作文就写得很清楚了,这是很自然很自然的.道理。

2)写作“四”字简析:

新 情

1)教师承诺所写都是真实,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回忆,我们都可以把它坦诚地写出来,所以写文章首先必须讲“真”字;(艺术的“真实”)

2)我们要在写真事时追求自己的个性,这就要求我们要写出新意来。

3)有了自己的个性,我们要追求更高的层次,那就是“深”

4)你所写的东西是一堆情绪的垃圾还是思想的结晶,能够带给别人多大的启发呢,这就要求我们自始至终用“情”述说。

4、看同龄人写的文章,发表看法:

5、助手把记录公布:

6、教师进行写作的点滴感悟总结:(师生互补)

(屏幕展示定作建议)

1)写真事,抒真情,表真意;(在生活中寻找材料,在回忆中打开源泉)

2)写出属于自己的独特感受,有个性,有新意;(“爆笑怒骂皆成文”)

3)有目的地取舍,有条理地表达;(初中生活那么多,选什么来写呢?)

4)“文章不是无情物”,蘸着感情的墨去描绘初生的生活。

(四)、学生习作

举例题目,启发学生灵感;可以直接写文,也可以先写写作的设想

(五)、总结全课

初中生作文十大病

一、察物不精,浮光掠影,以至作文时叙述描写抽象空泛。

二、语言干瘪,没有文采,行文不够丰满。

三、机械模仿,生搬硬套,没有创新精神。

四、生造词语,适用语汇,令人劳神费解。

五、言重词复,不重推敲,不懂得锤炼字句。

六、追求“文气”,故作文雅,有哗众取宠之嫌。

七、前后抵触,自相矛盾,不合思维逻辑。

八、孤立写景,无助主旨,为写景而写景。

九、浅吟低唱,孤芳自赏,缺乏在气与豪放。

十、轻视标点,一逗到底,有的甚至王文不加标点。

篇4:小学新派作文教学论文

古典文学常见论文一词,谓交谈辞章或交流思想。当代,论文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简称之为论文。下面是小学新派作文教学论文,请参考!

小学新派作文教学论文

小学语文作文先导式教学实践

摘要: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发展,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意义日益凸显,作文教学属于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内容,对于学生语言能力的提升一级文学素养的积累具有重要意义。文中重点分析了新课标下小学语文作文先导式教学的重要意义以及其在课堂中有效应用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 作文教学 作文先导教学

长久以来,小学语文课堂存在着讲解模式单一、课堂气氛沉闷等缺陷,导致课堂教学效果不佳。尤其在作文教学方面,由于实际情感匮乏、语言组织能力不足等,很多学生的写作能力难以得到实质性的提高。新课标对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为此进行全面的课堂模式创新十分必要。

一、小学语文“作文先导式教学”概述

作文先导教学模式主要在低年级的教学过程中被应用,这一模式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体验,将这种实际的感觉带入到作文表达中。口语化的表达是作文先导教学的主要内容,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情感表达以及语言逻辑能力,总体来说属于一种对学生的作文能力进行提前训练的一种现代化的语言教学模式。作文先导模式兼具整体与个性,课堂氛围生动活泼,在低年级作文教学中效果良好,同时课堂先导作文模式更加强调与学生实际生活的联系,能够让学生将真情实感带入到作文写作中,从而实现情感表达能力的提升。作文先导式教学的突出优势在教学方法、教学目的等方面均有所表现:首先从作文先导教学的方法来看,作文先导模式强调学生自身的体验,充分尊重了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进而有效提高了课堂的趣味性,将更多的学生吸引到作文学习过程中来,实现对课堂气氛的有效调动。同时,在作文先导模式下,学生可以更加自由的表达自己的想法,教师也能通过这个环节进一步了解学生的情感以及对于作文知识的掌握水平,从而增加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教师可以进一步对学生做出针对性的指导,提高学生的阅读量、识字量,最终实现作文水平的提高;其次,从作文先导教学的主要内容来看,学生的口语化表达是其主要内容,代替了单调的理论知识讲解,更加富有情感,更加生动。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和学习能力适当的调整先导教学的逻辑性和知识量。低年级学生往往比较容易被新鲜的事物所吸引,传统的书面教学和填鸭式教学难以有效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甚至很多学生对作文学习秉持着比较抵触的态度。先导式作文教学的形式相对丰富,比如看图写作、儿歌仿写、观察日记、故事编写等,不同形式的写作更容易激发学生对作文写作的兴趣,从而提高作文教学的整体效率。另外,作文先导模式可以通过绘画说写、玩耍说写、动手说写、听听说写、阅读说写、背诵说写等形式,帮助低年级的学生在短时间内积累更多的写作知识和素材,帮助学生在写作文的时候“有话说”,丰富写作情感,提高写作质量。

二、“作文先导式教学”应用于小学语文课堂的有效策略

作文先导式教学在教学中的有效应用需要教师充分明确该种教学模式的特点,坚持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作为最终的教学目的。为此,教师需要充分了解不同学生主体的实际写作能力和理解能力,对教学模式进行全面的创新。比如对于低年级小学生而言,教师要更加熟练的应用看图写作、故事编写等写作形式,了解学生在生活中获得的实际情感以及这种情感的总体特点。通过对学生写作作品的检查和分析等,教师需要总结小学生在写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言语、情感、逻辑等方面表达的不足,并对作文教学的方法和内容进行个性化的调整。而相对于高年级的小学生来说,他们的文学素养积累更加丰富,语言及情感的表达更加流畅。对于他们来说,基础的作文先导教学模式显然并不适用,因此写作知识和写作形式的拓展和延伸,在高年级学生的作文教学中十分必要。此时可以利用其它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辅助,比如学生分组讨论、情境教学等,进一步激发学生对写作题目的思考和讨论,充分的释放学生的写作情感,实现写作质量的提高。另外,作文先导教学模式属于语文教学模式的创新,为了确保教学效果,教师需要加强对作文先导模式的分析与研究,做好充足的课堂准备,注重融合不同的语文教学模式,确保作文先导教学模式的不断创新与形式的灵活。为此,教师需要充分的考虑新课标的作文教学要求、学生的学习理解能力等内容,充分调动课堂的参与度,保证先导教学的整体质量。比如分组教学,教师可以按照不同标准对学生进行分组,比如学习能力分层组合,兴趣爱好搭配等。将分组讨论的形式应用于作文先导教学模式中能够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团结协作意识与竞争意识,将作文写作与团队竞争相互联系起来,能够激发学生以更加认真的态度去对待作文写作。并且,学生通过小组沟通与讨论,能够使更多新奇有趣的想法和建议被激发出来,在积极融洽的课堂气氛中,学生的写作情感会更加丰富,写作的内涵与质量也将会得到进一步的提升。或者,教师也可以将情境教学的模式于作文先导教学模式相互结合,通过“情感”“情境”的带入,使学生更加直接的了解到什么是写作、写作的目的与意义,将更加丰富、真实的情感带入到作文写作的过程中,在不断的日积月累的过程中实现写作水平的提升。

三、结语

综上所述,作文先导教学在低年级语文作文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了确保其充分发挥教学优势,文中对该种教学模式在语文教学中的有效应用措施进行了尝试性的阐述,希望与相关教学人员共勉。

参考文献:

[1]王春峰,单玉环.探究“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高效应用[J].学周刊A版,,(16).

[2]胡玉青.小学语文“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尝试[J].中国校外教育(下旬刊),2015,(09).

[3]程立新.解析小学语文“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J].新课程小学,,(03).

[小学新派作文教学论文]

篇5:新派作文教学的有效性研究论文

新派作文教学的有效性研究论文

[摘要]新派作文教学能开发学生的写作潜能,提高学生的写作素质,改变作文教学效果不佳、质量不高的现状。积累是新派作文的基础,训练是作文新派的保证,方法是新派作文的翅膀,创新是新派作文的生命。新派作文的训练要遵照循序渐进的原则,通过写作强化训练,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写作潜能,让学生掌握写作的方法和技巧,从而使学生作文达到快速、优质、高效的要求。

[关键词]新派作文;有效教学;作文创新

传统教学方法造成学生怕写作文、教师怕改作文的问题,作文教学普遍存在“少、慢、差”问题,学生写的作文数量少、速度慢、质量差。新派作文实验为作文教学走出低谷探索了一条崭新的途径。新派作文不但要求学生写得多、作文质量高而且特别要求写作速度快,让学生写作文做到“多、快、好”。新派作文训练是开发学生写作潜能、提高学生写作素质的需要,可以让学生变得思想活跃、思维敏捷,具有广泛性、独立性、敏捷性、批判性和创造性等良好的思维品质。

一、积累:新派作文的基础

写作素材是作文的基础,积累写作素材是写作文首先要解决的问题。鉴于学生平时的生活范围有限,教师要引导学生走进大自然、深入社会,进行观察和体验,让学生养成汲取写作素材的意识。

(一)素材来自生活

教师要引导学生热爱生活、熟悉生活,通过多种途径去感受生活,不仅要关心身边的事,积极参加学校的各项活动,直接采撷生活的浪花,还要关心国家大事,从各种生活渠道汲取写作养分,做生活的有心人。生活是丰富多彩、千变万化的,到处都有可供写作的生活素材。教师只要善于引导,通过思维发散训练,就能快速打开学生的写作素材宝藏。

(二)素材来自媒体

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学校、社会的事,阅读书籍报刊,收集可用的网络上的资料,这是必不可少的素材积累途径。学生占有的素材越多,思路就越宽,写作的速度就会越快。学生要通过各种媒体渠道收集写作素材,有意识地将收集的资料应用到写作中。积累就是储备创作的能源,积累越多,能量就越大。

(三)在积累的基础上整理

学生要不断积累素材,也要学会分析整理,培养分类、概括、比较、筛选的思考能力。教师要教给学生素材取舍的能力,素材取舍能力是根据文章中心的需要对各式各样的素材进行充分分析、研究、比较、鉴别的.选材能力。素材取舍的成败直接关系作文的优劣。在积累的基础上,学生还要加强作文素材取舍的能力训练,思维发散图的多级训练可以帮助学生快速有效地从丰富多彩的生活素材中选出“优料”,作为作文的材料。在选择合适的材料的基础上,学生可以进入谋篇布局、运用语言文字表达、改定稿的实际写作过程。

二、训练:新派作文的保证

(一)科学训练

要让学生写得快、写得好,训练是必不可少的。新派作文训练具有科学性,遵循“观察—体验—表达”的系列过程。写作是一种精神的旅行,是一种思想的探索,要让学生淋漓尽致地表达,需要教师进行必要的点拨、引导、总结、归纳。因此,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掌握新派作文的写作技巧和方法,让学生用科学的方法指导自己的写作实践活动,按照“写作—提高—再写作—再提高”的循环往复的过程进行训练,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训练效果。

(二)循序渐进原则

新派作文训练必须遵照循序渐进的原则。新派作文训练是一种有目的、有步骤的强化训练,教师必须分步骤制订具体计划,克服作文教学中无目的、无计划的盲目现象。第一步进行的是基础训练,基本做法是多读多写、读写结合。训练内容包括提高写作兴趣,培养写作情感,积累写作材料,丰富写作语言,训练书写能力。第二步是思维训练,基本做法是多思多辩、虚实结合。训练内容包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加强抽象思维训练,加强形象思维训练、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第三步是进行技巧训练,基本做法是专题指导、讲练结合。训练内容包括情感激发、寻找素材、谋篇布局、快速行文、语言运用等技巧,分专题进行归纳、总结和指导。第四步进行速度训练,基本做法是严格要求、限时作文,学生要当堂完卷。一节作文课是四十五分钟,时间分配如下:审题立意和谋篇布局不超过五分钟,写作三十五分钟,修改五分钟。

(三)“化整为零”训练法

在开始训练阶段,很多学生的写作速度比较慢,有的学生一节课完成不了一篇600字的作文,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采用“化整为零”训练法,帮助学生树立能写好的信念,让学生体验成功,这是新派作文训练的关键。第一阶段是结合教材进行短时训练。例如,在肖像描写的训练课上,笔者让学生对班级里的某一位同学进行肖像描写,写好后请学生朗读,全班同学根据描写的特征辨认,一起评判肖像描写是否抓住了描写对象的特征,然后笔者进行方法上的点拨和指导。通过这样的专项训练方法指导,学生不仅有素材可写,而且很喜欢写,写得也很快,有了写作的信心。第二阶段是由零到整的训练。这一阶段要求学生在规定的三十五分钟内写出500字,随后逐渐增加,一节课下来必须完成650字左右的文章。在训练过程中,教师要求学生有明确的时间观念,写作时间到必须收卷,促进学生养成写作的良好习惯。实践证明,通过定时定量的作文训练,学生写作的速度提高了。只有经过严格的训练,作文的速度和质量才有保障。

三、方法:新派作文的翅膀

(一)审题的方法

快速审题是写好作文的关键一步,教师要教学生审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新派作文的审题方法有很多,如添加因素法、掌握重心法、借题发挥法、大题小做法、反向思维法等。学生只要提高审题能力,切实吃透题意,熟练运用一定的审题方法,就能准确地把握命题的意图,快速确定文体,明确选材范围,把握题意重点。教师不能生搬硬套审题方法,要根据实际需要有选择地应用,进行分项训练,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

(二)构思的方法

新派作文要求审题、立意、选材、布局快速完成,要达到这个要求,必须将选材和布局结合在一起,为什么写、写什么、怎样写、哪些详写、哪些略写,这些问题要在三五分钟内解决。这样,学生就必须熟悉各类文体的基本结构模式,做到快速谋篇布局。教师可以根据文体特征进行快速构思法训练,对不同文体采用不同的构思法。根据文章的需要,教师要让学生熟练运用正向思维、逆向思维、纵向思维、横向思维、内向思维、外向思维、对比思维等构思作文,紧紧围绕文章的“意”展开多角度、多方面的思考,选择最佳的构思方法来谋篇布局。掌握了不同文体的基本结构特点和不同的构思技巧,学生可以快速提高构思能力。

(三)快速行文的方法

快速行文是解决怎样写得快的问题。首先,学生要有高度的时间观念,要有分秒必争的心态。其次,要进行各种表达方式、各类文体、各种作文形式的快速综合训练。学生可以牢记几种常见文体的基本写法。最后,要找准目标,围绕中心,一鼓作气,让作文一挥而就。

(四)快速修改的方法

学生要以最快速度把文章修改好,就要抓住关键,讲究方法。学生可采用三点跳视法:快速游览文章的开头、中间、结尾;看看开头是否简洁入题,中间是否扣题,内容是否丰富充实;结尾是否短小扣题,边看边改。也可快速游览全文,凭语感检查,修改不通顺的地方,删去多余的字句。

四、创新:新派作文的生命

快速、优质、高效是新派作文的最终目标。快速的能力是低层次的目标,既快速又优质是新派作文的最终目标。新派作文的核心是“新”,创新是新派作文的生命。在审题、构思、行文、修改等方面的强化训练之后,教师还需要在质量方面下功夫,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也是作文训练的热点,教师可以在立意、选材、布局、语言等方面进行创新训练,指导学生进行创新性写作。教师要强化创新意识,善于引导学生创新,让学生循序渐进、不断提高、不断创新。在立意方面,教师要主张学生标新立异。新颖别致的立意能使文章熠熠生辉、意蕴隽永,立意创新的方法可采用正向立意创新、逆向立意创新、多角度立意创新的专题训练。在选材方面,教师也要主张创新。作文创新,关键是题材出新,选择材料最忌人云亦云,应善于舍旧取新,独辟蹊径,凸现个性。从“小中选新”“熟中出新”,选材创新靠的是敏锐的洞察力和仔细的分析,靠的是坚持不懈的训练。在构思方面,除了快速构思的十法,教师可要求学生创新,形式创新有别于常见文体,运用有个性化的“变式”让文章脱俗出新。在语言方面,也需要多加锤炼。作文语言不仅要求准确、简练,更要求生动、活泼,富于表现力。要做到语言生动活泼、富有魅力,学生要积累语言素材并善于运用修辞,要调配句式,让句式灵活多样,长短变化,整散结合,营造参差美、匀称美、音韵美,使文章层次丰富、内容饱满。

参考文献:

[1]袁刚,陆云.新派作文基础理论[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

[2]陆云,袁刚.新派作文实践与操作[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14.

篇6:作文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用心观察和感受生活,学会捕捉自己心灵的细微触动。

2、从寻常小事入手,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3、展开联想和想象创造悠远意境。

教学重点:

1、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增强表达信心;

2、帮助学生挖掘生活中可以写作的素材,引导学生细心观察。

教学难点:

1、掌握一定的写作技巧,并进而内化为能力;

2、选取提炼写作素材。

教学策略:

1、借助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指导学生观察,积累写作素材;

2、学习经典,分析并归纳写作方法;

3、写作演练,体会并落实方法。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流程:

一、导入

一提起写作文,许多同学就感到头痛,提起笔望着题目发呆,总觉得无话可说。有一副对联就生动地描写出了同学们面对作文题时的痛苦情形。

上联:苦坐苦想苦不堪言下联:愁事愁情愁眉苦脸横批:写不出来

但是班里一些作文写得好的同学,拿到作文题目总是思如泉涌,有写不完的新鲜事。文章生动有趣能吸引别人,得到老师的表扬,同学的羡慕。他们的作文成功的秘诀在哪里呢?我想,首先一定有一双慧眼,有一颗敏感的心,善于观察和感悟生活,并从中选择贴切的材料,表达我们阳光向上的人生志向和情趣。相信你一定能写出打动人的文章。

二、检查预习

问题一:请从你学过的课文中选择你喜欢的一篇,说说最打动你的一个片段。

设计意图:通过回顾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去发现生活中可写的素材。

师生活动:学生发言。

三、指导学生阅读《热爱生活,热爱写作》,教师做分析归纳

“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写作中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选材:

(一)从家庭生活中选取素材。我们要关心身边那些普普通通的人和事,用细腻的心去寻找真善美的所在,去挖掘生活中的智慧和哲理,培养观察的敏锐性、深刻性和全面性。在家庭生活中主动承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多和家人沟通,从中找到生动有趣的写作素材。

(二)从校园生活中选取素材

1、校园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同学们的性格是各不相同的。平时善于观察,我们会发现,每天都有新鲜事发生,每天都有不同的感受,每天都能发现同学身上的微妙变化。把这些观察落实在纸上,就是一个个鲜活生动的写作素材。

2从各个学科中挖掘素材。大语文观告诉我们:处处是语文,时时是语文,事事是语文。一节精彩的生物实验课,一场激烈的篮球比赛,一堂难忘的手工劳动课无一不是作文的好素材。

(三)从社会生活中选取素材

1、走进大自然,培养丰富的情感和良好的观察力。不同的季节,大自然会呈现出不同的色彩;不同的时间,天气也会瞬息万变:或晴空万里,或大雨倾盆,或浓雾弥漫,或大雪纷飞。要学会体验,捕捉瞬间的灵感。

2、关注社会生活,扩大信息量。为避免作文立意肤浅、缺乏新意,我们应当关注社会生活,多读书,听广播,收看有意义的电视节目,扩大信息接收量,让生活的源头活水滋润心田。

选材的注意事项:

1、切入点要小。所选择的事例,要“小”而“典型”。“小”,主要指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不宜写“大”。“典型”,主要指不要落入俗套。

2、运用细节描写。抓住细节,写出特点。可以通过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细节,精心选择最准确、最恰当的词语进行描述,使文章更生动更有感染力。

3、多角度感受生活,表达自己独特的体验,将观察对象与自己的情感联系起来,产生鲜明生动、印象深刻的感受和体验。

四、触动与分享(例文赏析)

问题二:阅读下面这篇文章,说说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最打动你的是什么?为什么能打动你?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对生活的敏感性,引导学生要善于从平凡的生活中发现感动点。

师生活动:师生交流互动。

例文:踮起脚尖

夜很深了,躺在床上辗转反侧,父母还未回来,我有些怕了,也有些生气。一家三口挤在这二室一厅的房子里,家具很少,却还是有一部老掉牙的黑白电视机,虽然穷,却仍是不愿低头。

在这个陌生的大城市,我没有钱去上优秀的高中。但我有自己的理想与目标,我虽然衣着破旧,却有自己的尊严。今年是高三下学期了,高考是我实现人生梦想的转折点。

唯一让我心中有一丝不满的便是父母,他们每天总是那么早地起床离去,又是那么晚地回来。我多么想有一次我们一家三口在周末去公园游玩,去河边吹风,可是连这一点小小的要求,上天也没有满足我一次。

不行,今天一定要等到他们回来。我知道他们是为了挣钱,是为了我,可是我不愿他们如此劳累。我愿意过得更艰苦些,毕竟我还有很长的明天。

门外的楼梯隐约传来了一丝丝响动,那么轻、那么微弱、缓慢,那声音慢慢地靠近,到了门口,突然停下。

过了好一会儿,才慢慢地听到一丝轻微的金属碰撞声,一个物体慢慢地插入锁孔,又是一声轻轻的转动声。门,悄然打开了,“轻点,孩子睡着了”,这是母亲的声音。

我能感受到她正踮着脚尖向我走来。

没有声音,我却能感受得到,那个轻轻的脚步,正一步步地温暖我的心。“又踹了被子!”

母亲轻轻地拉过被子,慢慢地移到我的身上,又抽身慢慢地离去……

自始至终,家中的灯没有亮一下,也没有发出什么很大的声音,只有父母那踮起的脚尖,一步步踩在我的心头。

拉过被子蒙住头,我强忍着不发出声音,泪水却一行一行地滑落。这一晚,我不知道自己哭了多久,我只知道枕头湿了一大片。

男儿有泪不轻弹,今夜我却泪千行!多少年了,多少个日日夜夜!每晚父母都是这样踮着脚尖,在一片漆黑的房间里慢慢地移动,我还有什么要感到生气呢?

朱自清有父亲的背影,史铁生有母亲推着轮椅的身躯,傅聪有傅雷先生殷切的家书,而我,我有什么?我有父母踮起的脚尖!

父母是平凡的,父母对子女的爱却是伟大的,是无与伦比的,是一个人一生最大的财富。

踮起脚尖,父母的爱,今生永不忘,也不敢忘!

问题三:讲述最让你难忘的一件事,与同学一起分享。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到自身,回忆自己身边的人和事,学会感悟被自己忽视的真情,从自己的生活储备中提取触动心灵的人和事。

师生活动:师生交流互动。

过渡语:白居易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真挚的感情最容易打动人。现实生活中,有时一句话、一个动作、一个眼神都能让我们感动。抓住它,叙述出前因后果,描绘出它令你感动的具体细节,让自己感动了,也一定能打动别人,引起别人的共鸣,给人以思想上的启迪和美的享受。

五、技法探寻

问题四:在《踮起脚尖》这篇文章中,作者抓住父母亲的一个细微的动作展开,除此之外,还可以从哪些方面入手,把文章写具体、丰富?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探寻一些写作技法。

师生活动:师生交流互动。

明确:细节描写是指作品中对一些富有艺术表现力的细小事物、人物的某些细微的举止行动,以及景物片段等的具体细腻的描写。是指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写。

细节描写方法:

1、提取细小的传神动作。

2、捕捉人物特色的语言。

3、描摹个性外貌神态。

4、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动。

5、刻画典型的景和物。

六、目标检测

1、将刚才自己讲述的最难忘的一件事整理出来。要求:写具体,100字左右。

2、展示学生习作,并让同学们进行点评。

七、课堂小结

罗丹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生活中也不缺少触动我们心灵的人和事,只是需要我们用心感受生活。当我们怀着敏感之心、感激之情去感悟身边的人和事,生活一定很充实,一定有很多可写的东西。

八、作文练习

1.在成长过程中,每个人都会有欢笑,有感动,当然也会有泪水,有悲伤……这些都是人生必不可少的体验,一点一滴都是生命中宝贵的财富。在你成长的过程中,有什么经历让你一直难以忘怀,想和大家分享吗?回忆一下,把它写下来。题目自拟,不少于500字。

2.刚上初中,来到新校园,走进新教室,见到新老师,结识新的同学,你一定有许多新的见闻、感受和想法吧?请拿起笔,从中选择一个方面,把它写下来,字数不限。

篇7:作文教学设计

摘要:我们对自己所执教的内容、选用的手段、思维的深度等诸方面进行反思,有助于我们梳理和剖析自己教学过程中的“败笔”。便于而后重新整理改进教学,这一思考的过程也是一提升的过程,是教师总结、积累经验、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的有效手段,有助于教师自身专业的发展。

关键字:反思 重建 启发

一、再现教学设计

在学校草根化校本研究的结题活动中,我执教了一堂五年级的作文课《下雪了》。以下是我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指导学生回忆今年的这场大雪,在回忆的过程中指导学生选材,并有顺序地将所选内容写下来。要求在写的过程中突出重点。在确定内容后给自己的文章取上一个吸引人的题目。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今天,老师想和你们一起来谈谈关于“雪”的话题。板书:下雪了!

2、同学们记得今年的那一场大雪吗?雪,对于我来说就像一个久别重逢的老友,看到它漫天风舞时,我内心涌动着重逢的激动与喜悦。自古以来,雪在那些文人墨客的眼中也各有各的`风采: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是雪的灿烂;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这是雪的壮观;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这是雪的绮丽;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这是雪的浪漫;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这是雪的孤寂。

二、指导习作

1、勾起回忆

在这样的雪天里,你的感受和老师,和诗人肯定是不同的。请你用词或短语,写下你对雪的真实感受,写得越多越好,等会比比谁写得多,时间2分钟。

2、寻找联系

A、刚才我们写下了那么多对这场雪的真实感受,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

B、你们的感受让老师想到了这样一些句子,想与你们一同分享,我来读,你们把它们记录下来,好吗?

(雪,这位冬之精灵,迈着轻盈的舞步走来,来给我们的世界梳妆打扮。

雪,给我们带来了无尽的快乐。

这场突如其来的大雪也给许多人带来了不便。

下雪了,终于下雪了,我已在每片雪花上写下了祝福。)

C、指名读,教师评价。

D、偷偷告诉你,这四句话都是老师准备写进自己文章中的句子,我将把它们放在每小节开头。你能猜猜在每句话的后面老师分别会写些什么吗?

E、这些都是老师所想告诉大家的,那么你呢?你最想告诉大家的是什么呢?你也能像老师一样,写上一句话,作为一小节的开头吗?请你马上写下来。

F、学生写后交流。

3、取个好题目

我们都知道,一个好的题目能抓住读者的视线,吸引他一睹文章内容。可见,给自己的文章取个好题目也是非常关键的。好好想想,根据你所要写的内容,准备给自己的文章取个什么题目?

三、学生习作,教师巡视。

现在,请你接着你刚才所写的话,围绕你最感兴趣的话题,把这段内容写完整,写具体,等会和老师一同来分享你对雪的独特感受。友情提醒:写的时候,你可以选择性地运用刚才我们交流的那些词或短语。

四、指名朗读,进行评价,提出修改意见。

五、总结

今天,顾老师与同学们就“雪”这一话题展开了讨论,我们谈到了关于雪的方方面面,并且你们还选择了自己最感兴趣,感受最深的话题写了一段精彩的文字。在这过程中,同学们有没有发现,“处处留心皆文章”,只要我们做个有心人,就不愁写不出感人的文章来。(板书:处处留心皆文章)

二、课堂上的不尽如人意

真实的课堂总会或多或少留下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在这堂课上也不例外。主要问题有这样几个:

1、学生所回忆和记录的雪局限于20xx年末的那一场。课堂上,未能激起学生对其他关于雪的经历与体验的回忆,体验内容不够广泛。

2、教师与学生分享的四句话在起到示范引领的同时,也框定了学生的习作思路,情感体验不够深入。

3、教学手段过于单一。这样一场已经过去三个多月的大雪,虽给学生留下了深刻印象,但印象却是模糊的,粗线条的。课前,教师没能考虑到这一点,因此课堂上也没能借助更多,更有效的手段帮助学生铺展回忆。

4、没能很好得利用课堂资源。引入时所用的古诗,与学生课堂上的有价值的发言都是很好的课程资源,都没能很好得利用起来。

三、假如让我再上一次

如果让我再次回到刚才的课堂,我想从以下三个方面努力,让我的学生更具活力。

1、体验内容的广泛性

20xx年年末,这场百年罕见的大学虽然深深地烙在学生的心中,但是,在学生的记忆库中应该还有许多丰富的雪的经历,有的是通过媒体获得的,有的是外出旅游经历的,课堂上,教师应尽可能地去唤醒这些深藏着的记忆,让学生对雪的印象、雪的感受不要仅停留在末的这场雪,这样,就能帮助学生拓展思路,丰富写作材料,寻找“属于自己的那一场雪”。

另外,在我的课堂上还有这样一个设计环节。我请学生用词或短语写下自己对这场雪的真实感受。这无意中将学生的思维框定在了年前的这场雪。我想,我是否能将这个环节改为:请学生写写雪的属性。就如我们作文课上写电脑、写水等事物的属性一样,使他们能从不同角度去认识,去感受雪。而不仅仅局限于这一场雪,引导学生由这场雪发散开去。

2、体验情感的深刻性。

课堂上,我与学生分享了四句话:

雪,这位冬之精灵,迈着轻盈的舞步走来,来给我们的世界梳妆打扮。

雪,给我们带来了无尽的快乐。

这场突如其来的大雪也给许多人带来了不便。

下雪了,终于下雪了,我已在每片雪花上写下了祝福。

分享时我先请学生记录下这四句话,而后请他们猜测老师在这四句话后面分别会写些什么内容,这个猜的过程其实也是学生自主体验的过程。学生的发言涉及到:雪的美,雪中玩耍的快乐,雪带给我们的不便,以及雪中情。但可惜的是,我未能及时抓住生成性的资源,加以引导。如果在回到课堂上,我会抓住“雪中情”这一方面,继续追问:“这雪中浓浓的情你是怎么感受到的?你能给大家说说吗?”“你同样也感受到了这雪中之情吗?”除此以上学生谈到的四个方面以外,老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感受雪的无私,以便学生更为深入、全面地认识雪,使学生的情感体验更为深刻。

当然,这样的引导并不是将教师的认识深度强加于学生,而是基于学生现有的能力水平基础上的一种引导。因为,学生能走多远,作为教师,我们就有责任引导他们走多远。

3、体验手段的多样性。

在课堂上,我仅以自己的叙述,以古诗来引发学生回忆雪,体验雪。这样的手段显得过于单一,如果再来上,我会在学生自己写一句话前,增加一个环节,利用一些图片勾起学生多雪的更为丰富的回忆,然后再请学生动笔写句子。

当学生借助媒体手段,将一幅幅生动形象的画面再现于脑海时,便是学生习作的最佳时期了,此时,不妨提醒我们的孩子再来读读诗句,体会诗人眼中的雪的独特,并可以将之运用到自己的文章中去。

四、由此给我的启发

从上课到发现问题,想办法解决问题,这其实是一个“二次备课”的过程。这也是课堂结构改革的过程,它有利于课堂效率的提高。

虽然我们课前会做充分的准备,考虑多方面的因素,但当踏入千变万化的课堂中,面对一个个活生生的,具有敏锐的思维、丰富的想象,一定的观察力、思考力的学生时,在彼此思维火花的碰撞下,教师会发现一些因备课时考虑得不够深入、周到,而致使我们的课堂教学存在或多火少的“瑕疵”时,我们有必要对自己所执教的内容、选用的手段、思维的深度等诸方面进行反思。这有助于我们梳理和剖析自己教学过程中的“败笔”。以便而后重新整理改进我们的教学div>,这样一个思考的过程也是一个提升的过程,是教师总结、积累经验、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的有效手段,有助于教师自身专业的发展。

换句话说,如果每一堂课,教师都能积极反思,对自己的课堂作出一个正确的评价,便能使接下来的教学设计更科学、更合理,从而更积极、更有效地促成教学目标的实现。而且教师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也能避免类似问题的再次出现,从而学会一套能准确判断教学变化的、能出色驾驭课堂教学的本领。

可见,如果要想成为一位“反思型”教师,就不能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

篇8:作文教学设计

习作目标:

1、看例图,读例文,了解图文的主要内容。

2、阅读“习作要点提示”,初步懂得观察多幅图作文的方法。

3、根据“习作要求”,完成看多幅图作文。

作文准备:挂图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观察画面,学习例文,总结要点

1.图上有几个人物?能说清图上人物的关系并给他取个名字吗?

2.这四幅图写了一件什么事?

3.分图简洁说说图的意思。

(1)妈妈给儿子穿上棉衣。

(2)一棵小树在寒风中发抖。

(3)两个小朋友为小树捆稻草。

(4)小树也穿上了棉衣。

4.师生共同观察第二幅图上的景物,然后引导学生思考叙述图上场景的顺序。

(1)要交代小树所在的地方。

(2)要描写小树在寒风中的样子。

(3)想象两个小朋友的对话。

(4)引导学生看图口述。

5.阅读全文。

6.教师小结:交代了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他们看到了什么,是怎么想,怎么说,怎么做的。

二、观察画面,运用要点,分图口述

1.分别观察这两组图,说说每组三幅图分别讲了一件什么事。给这件事加个题目,给图中人物起个名字。

2.观察组图中第一幅图:说说图上都有谁,他们在干什么。

3.观察组图中第二幅图:他们做了什么,想象他们可能会说什么,适当描述人物的表情。

4.观察组图中第三幅图:结果怎样?(同样结合人物的表情、动作来写,合理想象人物的语言。)

三、积累词汇,理解运用

自言自语 姹紫嫣红 兴奋不已 优美典雅

得意洋洋 耷拉脑袋 抓耳挠腮 目不转睛

灵机一动 夜以继日 身心投入 专心致志

一丝不苟 悄无声息 喜上眉梢 无言以对

(1)指名读

(2)师生共同理解

(3)指名说说这些词的意思或用法

(4)齐读

四、学生练写,指名点评,修改文稿

1.同桌先看图口述

2.指名连起来完整地说

3.师生点评

4.学生练写,师指导。

五、指导誉写

篇9:作文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通过生活中的一件小事,突出表现人物的优秀品质、特长或本领。

2、能够把事件写具体,突出人物的个性形象。

3、使用个性化语言,抒发自己真情实感。

教学重点:选择具体事例,通过具体的描写,表达敬佩之情。教学难点:语言、动作和神态的具体描写。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唤醒学生记忆

同学们,在第八单元,我们认识了敢于挑战权威的伽利略,全神贯注的罗丹,勤奋专注画鱼的聋哑青年,勤劳执著的父亲。他们的身上都闪烁着一种可贵的精神品质令我们肃然起敬。其实在我们的身边,我们熟悉的人同样具有令人敬佩的地方。这节课,我们就来练习写《我敬佩的一个人》(板书题目)。

二、明确敬佩对象及原因,选择习作素材

1、敬佩就是敬重佩服,什么样的人值得我们敬佩呢?

(认真负责,无私奉献,专心致志、勤奋好学,拾金不昧,见义勇为,身残志坚,坚强乐观、宽容善良,诚实守信,尊老爱幼,助人为乐,自控能力强,不妨碍他人,体谅谦让,)具有这些优秀精神品质的人都让我们油然而生敬意。

2、“我们的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如果你真正用心去观察,你一定会发现,在我们身边,你熟悉的人身上肯定有令你敬佩的地方。想一想,你敬佩谁?你敬佩他的什么?

3、那么,怎样写才能写出人物的特点,表达出自己的敬佩之情呢?

三、品读片段,领悟写法。

1、怎样把人物写得鲜活、感人,让自己敬佩的人生动起来,丰满起来,鲜活起来呢?回忆一下,我们刚刚学过的第八单元写人的文章,一般都抓住人物的哪些方面来写,写出自己的敬佩之情的?

(1)《全神贯注》描写了罗丹的什么,表达了作者的敬佩之情?(外貌、动作、语言、神态、等等。教师板书)

(2)《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作者除了写伽利略之外,还写了周围的人,为什么?(侧面描写其他人,衬托出伽利略不畏权威的精神。)

2、我们再看看一个同学写的作文片断,思考作者是怎样写出自己的敬佩之情的?

出示例文:(一)《运垃圾的叔叔》

早晨,我拉开窗户向外边看去,到处是白茫茫的一片,没有一丝风,鹅毛般的大雪轻轻地飘落着。送垃圾的`时间到了,也许今天运垃圾的叔叔不会来了吧!正想着,只见一个“雪”人,推着车子,拐进了大院门口。车轮压着冰雪,发出“咯吱咯吱”的响声。啊,他来了!我赶紧下楼去送垃圾。只见他的帽子上、衣服上落了厚厚的一层雪,睫毛和眉毛上结了一层霜花。本来就黑里透红的脸庞,这会儿却冻得更红了。要不是我熟知他那肥胖的中高身材,一双又大又黑的眼睛,

几乎快认不出来了。我忙说:“叔叔,看把您冻的,快进屋喝杯热茶再走吧!”可他却说:“我没事。别的家属院里的垃圾还等着送呢!”话音刚落,他便装满垃圾,推起车子踩着厚厚的积雪,又伴着“咯吱咯吱”的响声去了。这时,雪还在下着,大片大片的雪花纷纷扬扬地飘下来,盖住了叔叔留下的足迹,然而,他的那种形象在我的心目中却是显得越来越高大!

作者是怎样表达出自己的敬佩之情的?

(除了语言、动作之外,还描写环境、外貌和自己,侧面衬托)再来看一段,看看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表达自己的敬佩之情。

(二)《王老师》

当王老师走进教室时,我发现王老师有些反常,只见他面红耳赤,走路都有点摇摇晃晃的,而且说话的声音也怪怪的。我越想越不对劲,我怀疑王老师生病了。突然,我心里不由得为王老师担起心来。但我又思绪万千:为什么他生病了不请假?为什么不好好休息一下,放松放松?上课时,王老师不停地咳嗽,这让我们全班同学心惊胆战,就像十五个吊桶――七上八下,生怕他会突然在教室在我们面前晕到。“叮铃铃”下课铃响了,王老师依然靠着他惊人的毅力,给我们讲完课,我们悬着的心总算放下来了。

王老师没说话,我们依然感到他很让人敬佩。作者是用什么方法写出来的?(作者的心理活动)

3、看来,要想把人物特点写鲜明,表达出自己的敬佩之情,既可以正面描写人物的语

言、动作、神态、外貌等,还可以侧面描写环境、其他人的表现,进行衬托。写人的方法还有很多,你读的书越多,你学到的方法也越多。

板书:我敬佩的一个人

动作语言其他人

特点→正面神态侧面→敬佩

外貌环境

四、迁移写作知识,指导习作练习。

1、有一个同学写的作文我不太满意,我想听听你们的意见。出示:《清洁工阿姨》

连绵的秋雨下了一天一夜,气温一下子降了很多。马路上湿漉漉的,路面上贴了一层枯枝败叶。远远地,我看到了一个瘦小的身影,那是一个清洁工阿姨。她正挥动着扫把清扫马路。她干得很带劲,很认真。阿姨那认真敬业的精神实在让我佩服。

(1)自己先读一遍,你有什么想法?

(2)怎么才能写出对清洁工阿姨的敬佩之情?

2、要想表达自己的敬佩之情,让你笔下的人物形象鲜活起来,必须把人物的特点写鲜明。是不是这些方法都要用上?(不是)我们应该根据文章的内容,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细致的描写。但是不管用哪一种方法,都必须能够表达出自己的敬佩之情。

3、让你敬佩的那个人,他留在你心中一直激励着你、感动着你的那一幕是什么呢?口头作文,谁来挑战一下。随机具体指导。

4、多么令人敬佩啊!你写出来的文章也一定能流淌出纯真的情

感,打动读者。现在,让我们把自己敬佩的人写下来。

篇10:作文教学设计

课前谈话:

一、我们昨天见过面,今天又见面了.你有什么要说的吗?(三个字,怎么说?四个字,怎么说?)

还有十分钟才上课呢,谁有什么好主意?(一生:“别听我的”)

谁来帮姜老师来介绍一下:“姜”上下分析,上面是“羊”,“美女”的“美”上面也是“羊”,下面是“女”,所以,也可以把“姜老师”的“姜”是美女“姜”.

“姜”上面是“羊”,“羊”是很温柔的动物,可见这个老师也很和蔼可亲.

二、自我介绍:

教学过程:

一、智力测验.

1、人早晨醒来的第一件事情,是干什么?

2、小明过生日,爷爷却一脚踢开,为什么?

二、实验演示.

(要求)三只水杯,一张薄薄的纸,在不借外力的情况下,谁能利用纸把一只杯子稳稳的放上另一只杯子上,不掉下来.

1. 询问演示者,你紧张吗?(请其他同学说说,从哪些细节看出,他很紧张?)

2. 指生当众演示,成功后说说演示过程.

3. 其他同学现场采访.

4. 再请一位同学做(整个过程基本一样)

5. 老师也做一遍.(请同学们计时)(故意失败了一次,又继续做,终于成功了).

6. 看了三遍,你们有什么想法?……当刚才两个同学一举成功的时候,你有什么话要对他们说呢?

7. 看到老师失败时候,你最想说的是什么?

三、拟题.

1. 当我来建湖实小上课的时候,我们班级的孩子都问:“去上什么内容呀”,现在,你们可以用什么办法告诉他们呢?(写信、打电话、传真、电子邮件)

2. 这些方法都不错,但少不了都要有一个稿子.你准备给这篇稿子取一个题目,(想好了题目,就到前面来.)

3. 学生在黑板上写题目,并把自己的名字写在题目的后面(字可以潦草).〔这是胆大妄为的提示哟〕

4. 读题目,略加评点.(成功的杯子、成功与信心同步、功夫不负有心人、成功与失败、我们的实验课、有趣的实验课、与众不同的姜老师、自信就是成功、幽默的姜老师.)这些题目闪烁着个性,一定可以写出好的文章.

四、写作.

1. 要求:十分钟时间,写一个片断.

2. 学生写作.

3. 老师真不忍心打断同学们的写作,我刚才看了,所有同学写得都很好.谁愿意把自己的作文读给大家听?(提问了一个没有举手的同学,为什么不举手DD有点儿紧张DD我们就把机会给他好吗?)

4. 生读自己的习作.《有趣的实验课》

5. 再提名,请同学们拿笔记记自己的听读的体会.生读《弱不禁风的纸张》

篇11:作文教学设计

从你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你就有了家。别无选择,无论贫富,无论父母的学历高低。你与父母所组成的这个图形有个温馨的名字--家。--题记

自从搬到新房子后,我的生活空间变大了,但我们原有的家具已填充不满这个房子。于是,我们只好用彼此的爱填充着它,使这个家变的充实。

我想十个人中有九个会抱怨自己的母亲是一个制造唠叨的机器。我妈又何尝不是呢?有时弄得我心烦意乱的,真想和她“大干一场”。但又想,她也是爱我,也是用另类的方法传递着她对我的爱。这么一来,她的作法我又可以接受一点。对,当妈妈再唠叨的时候记住她对我的爱。

父亲们都不会像母亲对我们爱得那样“激情”。他们只认为拼命干活,为我们营造出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学习基础,他们的爱是那么含蓄,就像一条地下的河流,汩汩地流着。爸爸很累,为生计而奔波,送他一杯茶,让他除去疲惫,这是我对他的爱。

三个人在一起生活,必定会有些磨擦,但不要选择沉默,有什么不满要对大家说,共同“研究”。就拿我们家来说,洗碗就是一难点,谁也不愿洗。于是我们家经“研究”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经过“整顿”后,就比以前好多了。虽然我也会偷懒几次,但都会遭到“耐心”的教导。

忘不了我生病时,坐在床头,握着我的手的爸爸;忘不了妈妈受累后凹陷的眼睛;忘不了爸爸为生计奔波时嘴中吐出的烟圈;忘不了母亲瘦削而憔悴的脸。而我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不辜负他们对我的期望,好好学习,将来用我百倍千倍的爱来报答他们。

我要用一个凹面镜,把我们对彼此的爱会聚到一点,用这明亮的光照亮我们的将来。哈!我爱我家。

【简评】

作者用满含神情的笔触描写了三口之家的温馨和爱意融融。文章开头构思新颖,在写出家庭空间变大的同时点明了文章的主题,即用“爱”来填充家里的剩余空间。并领起全文,奠定了文章“爱”的感情基调。主体部分分写家庭成员的不同特点,以及对家爱的不同表现方式,妈妈对家庭的爱用唠叨表现出来,爸爸对家庭的爱用拼命干活表现出来,而我对家庭的爱则是通过努力学习来表现。作者通过选取典型材料写出对家的热爱,更是通过自己的感受,体悟到家庭的温暖,可见作者细心的、善于发现的学生,也是一个很孝顺的孩子。文章结尾,作者把爱聚焦,并升华了主题。

篇12:作文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一.指导观察,激趣导入

游戏导入: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小游戏------看动作猜动词。

1, 推,举,压,

2, 摸,拍,捏

同学们真了不起,看得细,猜的准,今天我们就学习和动作有关的习作------------动作描写。(板书课题)齐读。

生活中哪些动作引起了你的注意?从动作中又感受到什么了?(让学生注意对生活的观察)

(小结:动作一闪即逝,更需我们观察格外用心、细致,才会捕捉昙花一现的美丽。)

过渡:通过观察我们发现,动作大多是内心的展现,当然,动作不仅和心理有着紧密的关系、,还和很多因素有关系,如:年龄、身份、心理、性格等。那么今天我们就重点研究如何通过动作描写来展现人物的内心。

二、品析词句,体会用词准确

下面请同学们欣赏片段,看看从动作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当我的指尖触摸到那神物时,我的心缩了一下,只拈了一小撮,舔了。”

1、读片段,找出动词,突出动词再来读一读。

师交代文本来源:这段话来自我们刚学过的文章《苦糖》。

2、抓动词谈体会,品析用词准确。

你最喜欢哪个动词?为什么? 从中你又体会出了什么呢?

(理解动词的含义)

3、还有哪些动词与它意思相近,哪个更好?师相机解词,品词,体会”碰、拿、抓、吃、吞”等词都不能准确的展现人物第一次偷糖时复杂的心理。

4、师小结:通过细致的品析,让我们真切的感受到作者运用动词,那是反复斟酌的,动词用得那样恰如其分.

5、带着这种理解再来读一读这段话。

三、通过对比体会修饰语的妙用

课件出示:《燕子专列》插图补白:

“小贝蒂伸出双手,捧起燕子,送到嘴边用呵气为小燕子取暖。”

1.

读片段,找出动词品析(伸出、捧起、送到)

加上修饰语和修辞对比说说有什么体会?(小贝蒂慢慢地伸出双手,小心翼翼地捧起燕子,像捧起珍贵无比的宝贝一样,轻轻地送到嘴边用哈气为小燕子取暖。)

通过理解修饰语更加突出小贝蒂对小燕子的关心、呵护。

总结:修饰语能更好的丰富人物的内心世界。

小结:写好人物动作,首先要进行细致地观察,准确地运用动词,再适当地运用修饰语或修辞方法,更加生动地展现人物的内心。

篇13:作文教学设计

老师想提醒你两点:

第一,自己起一个很吸引人的题目,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1、先自己修改一下。看看有没有把敬佩之情写出来。然后和组内的同学交流修改。

2、谁给大家读读自己最满意的部分,让大家分享你成功的欢乐。

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调动学生观察思考和练笔的积极性,真正让习作练笔成为学生生活的需要。

2、选择身边值得佩服的人,通过具体事例表达出自己的敬佩之情,做到内容具体,语言通顺。

3、学会评改习作,并在互评互改中感受写作的快乐。

教学重点:选择具体事例,通过具体的描写,表达敬佩之情。

教学难点:通过语言、动作和神态的具体描写,表现人物的品质特点以及自己对人物的敬佩之情。

教学准备:拜访自己身边最值得敬佩的人,进行观察或记录,为习作做好准备。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审题立意

1、师:早就听说四(2)班的同学聪明能干,个顶个的棒,今天我想考考大家,你们有信心接受挑战吗?这是一段绕口令。

出示ppt:门口吊刀,刀倒吊着。

谁来试试?指名说,师说。第一次就能说得这么流利,我由衷地敬佩这些同学,引出“敬佩”。

其实在我们身边有许多人都具有令人敬佩的地方。这节课,我就和同学们一起

练习写《我敬佩的一个人》(板书题目)。

2、ppt出示习作要求,这次习作有什么要求?

1、指名读

2、学生汇报

3、这个人可以是谁呢?

4、出示ppt,教师小结:同学们很善于从习作要求中把握信息,这次作文要求写人,是我敬佩的一个人,他(她)可以是熟悉的人,也可以是陌生的人。重要的是要用具体的事例写清让人敬佩的原因,我们可以概括为:抓品质(特征),具体写(板书)

二、确定对象,抓住品质

1、“三人行,必有我师”你敬佩的人是谁呢?请在纸上写出来。

2、他(她)长什么样子呢?真想见识一下呀,谁想介绍一下你最敬佩的人?在请大家介绍之前,我们先来认识一位小朋友。

ppt出示文段1:小虎子不但名字帅,长相也帅。圆圆的脸庞上嵌着一对虎里虎气的大眼睛,看上去是那样有神,他那乌黑的眼珠在眼眶里骨碌碌地转着,是那样的机灵。高高的鼻梁下面长着一张肉嘟嘟的小嘴,两个深深的小酒窝,印在那活泼可爱的小面孔上。

指名读,你从这段话读明白了什么吗?(运用外貌描写表现了小虎子帅气可爱的形象,我们作文的时候只要抓住人物的外貌特征进行描写,也能突出表现物的形象。)

3、在写人的文章中外貌描写必不可少,现在就请你们像这样介绍一下你敬佩的这个人吧。生介绍,师适当指导。

4、你为什么敬佩他呢?请你接着名字在纸上继续往后写,用一句话写出他(她)的高尚的品质或特长本领。

ppt:伽得略是一个不迷信权威、敢于质疑的人。

哥哥骑自行车的技术好极了。

5、生汇报。

6、根据学生汇报,ppt展示:孝敬父母生活节俭、工作认真、善解人意、宽厚待人、爱读书、讲卫生、聪明机智、热心、幽默、技能出众……

三、文段导航,把事情写具体师:同学们,你们写出的这句话就是你今天作文的中心句,你的作文就要围绕这个句子展开。怎样才能证明他(她)的精神品质或特长本领值得你敬佩呢?那就要用到具体事例。

1、以文段为例,讨论怎样才能把事写具体?

ppt出示文段2:我佩服他最爱画画。备好颜料,拿起毛笔,挥笔作画,还真有小画家的气派呀!小虎子一笔一画地画完一只小鹿,兴致勃勃地拿给我看。“哈哈,这哪儿像鹿,简直是一头驴。”被我这一取笑,小虎子的脸刷的一下子红了,我本以为他会扔掉毛笔,跑到一边去。可是没想到小虎子又换了一张纸,重新作画,我赶忙凑过去,像老师一样指导他,看他那酷爱学习的样子,真像个小学生。

教师读,你又读懂了什么吗?

a 、运用多种描写方法b、好词佳句c、总分的写法

(板书: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活动等等。)

2、请你像这样围绕你写的中心句,抓住你敬佩的人的品质,说件最能体现他的品质或本领的事给同桌听。

3、口述所取的事件,然后全班共议,教师点拨。拓宽选材范围,丰富写作素材。

4、小结:“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也没有两个相同的人。”要想把人物特点写得鲜活,就要将人物在特定环境下的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活动等方面写具体。那在一篇作文中,是不是每一种描写都要运用到呢?选择适合这件事的,选择自己擅长的。

指导:如果写两件事最好用到过渡句,这样文章的结构就会清晰。

出示提示:过渡句(关联词的运用)

1、爸爸不仅待人宽厚,还很关心我的学习。

2、我的朋友不仅自行车技术好,还很幽默。

3、李伯伯不仅讲信用,还很乐于助人。

4、老师不但讲课有趣,而且很有爱心。

5、爷爷不仅生活节俭,还喜欢关心国家大事。

四、回顾板书过渡到习作:要把金针度与人

指着板书小结:同学们,现在咱们再来回顾一下,写我敬佩的一个人,要描述他的外貌特征,让我们知道他是什么样子,还要通过具体的事例表现人物内在的优秀品质,然后表达自己的敬佩之情。其中,要把事例写具体,就要通过我们观察到的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神态等描写,即“抓品质,具体写”。现在动笔写有困难吗?写之前老师有四点建议:

1、题好一半文,题目是文章的眼睛,你可以直接点题,如《让我敬佩的人》《令人尊敬的老师》等。也可以用“特点+人名”的方式,如《永不言弃的爸爸》《要强的同桌》《能歌善舞的小琴》等。

2、开头结尾举例

开头:

a、在我的脑海里,有许许多多的人。有我讨厌的,有我喜欢的,也有我敬佩的。其中有许多人都已经被我淡忘了,但有一个人却深深地映在我的心中。

b 、要是说起让我敬佩的一个人,那这个位置就非他莫属了――一个和蔼可亲的清洁工

c 、设问

d 、排比

结尾:

a 、xxx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乐于助人,正值、诚实,付出代价不图回报。 b 、她真是一位好老师啊!真值得我敬佩的啊!

c 、我要学习……

3、要一气呵成,不要因为一个字不会写就停下来翻字典或问别人,这样就把思路打断了,先用拼音代替,最后集中解决。

4、如果认为时间够用可以写全文,觉得时间不够的话可以写片断,写完后要自己认真修改。

篇14:作文教学设计

我的新朋友

从小学走人中学,我告别了旧时的伙伴,走进了一个崭新的世界――初一(3)班。这个新组成的集体对我来讲是那么陌生。这里都是新的老师、新的同学,使我感到十分生疏和寂寞。

9月1日参加完开学典礼,我们便回到班里坐着听班主任曹老师说事情。一会儿,曹教师说:“下面你们抄一下课程表。”我忽然一惊,哎呀,我忘记带纸和笔了!报到那天老师还提醒我们了呢,可是我还是忘记了。不抄课表,怎么知道上什么课呢?我想着,汗珠慢慢顺着我的脸颊往下流。

“怎么了?没带纸?”我被一声细小的声音从失望中拉了回来。我一看,说话的是我的同桌。

“嗯!”我无可奈何地点了点头。她听了马上从她那漂亮精致的小笔记本上撕下了纸,又从铅笔盒中拿出一枚圆珠笔:“给你。”

我惊讶地望着她:我们并未相识,我感激地对她点了点头,并且说了声:“谢谢!”

就这样,我对我的同桌――那位热心帮助我,而我又不知道她姓名的小女孩产生了好感。

开学两天了,这两天中,我跟我的同桌交上了朋友。

第一天上课时,老师在黑板上写字,我坐在最后一排往前看,总是模模糊糊的,很多字都看不清。这回我又着急了:这可是笔记啊!我抄不下来,回去怎么复习啊!我不禁扭头看了看我的同桌,她正低着头专心致志地写着。这可怎么办?我又扭回了头。突然,一个写着工工整整的字的本子,推到了我的面前。我一扭头,又是她!那个梳着长辫子,文

文静静的女孩。我心中充满感激地抄完了笔记,把本还给了她。下了课,我对她说道谢的话,她却说:“谢什么,我们是同桌。交个朋友吧!”我非常愿意,满口答应了。这样,我们两个就成了新班级里的新朋友。我们彼此介绍后,我也知道了她的名字――李伊娜。

我为我能有这样一个好伙伴而高兴。我相信,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们彼此间的帮助会更多,我们彼此间的友谊会更深厚。

(张扬)

讨论:

1.在日常生活中,你遇到过类似这篇文章写的“小事”吗?

(提示:从各个方面想想,尽量回忆印象深的触动自己的一些事。)

2.你准备怎样把它写出来?

(提示:想到了一些事后,确定自己要写的一件或几件事。想清楚具体情景。整体把握事情的过程,当时自己的情况,对方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语,把要描述的地方捕捉住,就像这篇文章所写的那样。将客观事物和主观情意结合起来,写出来的事情才有动人之处。

篇15:作文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学生在写作中往往会遇到“无米下锅”的问题。学生的生活范围有限,且容易忽视身边的事情,不容易挖掘身边的题材,导致学生很容易感悟迟钝和麻木。为了让学生有一双慧眼和一颗慧心,让他们学会“摄取生活素材”,养成良好的观察生活、思考生活的习惯,要引导学生把真实的体验过程成为写作的“下锅之米”。

生活是写作的唯一源泉。“生活素材”摄取得好,写作就“自有源头活水来”,否则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那么怎样让学生学会“摄取生活素材”再过渡到写作呢?最主要的方法是通过眼睛这个“摄像机”,耳朵这个“录音机”把生活中的种种体验过程一一存储在大脑这个“硬盘”里,成为自己的作文素材。我从体验作文的几种形式和作文指导的具体步骤两方面谈谈看法。

教学过程:

1.生活体验

小学语文教科书安排在三年段开始,有习作练习。于是有的常常误认为写作训练是在三年级开始。其实,写作训练可以从一年级开始。也许你会诧异,一年级才认识几个字能写作吗?当然可以的。小学生生活丰富多彩,他们可以把生活中的喜怒哀乐全部写进日记里,不会写的字可用拼音代替。他们年纪小,对生活观察不明,思考不深,体验不真,所以对他们不能高要求。想写什么就写什么,只要连贯地把听到的、见到的、感受到的写下来就行,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例如一位学生的生活日记:“今天早上,我还在shuì梦中妈妈拍着我的pì gǔ叫dào:鹏鹏,快点儿起床,我们家的mǔ zhū生小zhū l!我一听就从床上bèng起来直bèn猪juàn。一看,那小猪全身白里tòu红,毛róng róng的真可爱!”日记才短短的几十个字,却写出了农村孩子心中的快乐。

2.观察体验

用眼睛观察事物是我们最习惯的方式,但观察一定要仔细有序。如要求学生写一篇有关虎皮兰的习作,我便把自家种植的虎皮兰放在讲台上,供学生近距离地观察,接着介绍虎皮兰的最初产地,植物种类及适宜生长的环境,然后指导学生有序地观察。先总体观察虎皮兰的外形:叶子一片片地簇拥而立,叶片挺拔直立,每一片叶子都像一把利剑。继而摘下一片叶子传到每个学生的手里看看有什么特点?经过仔细观察后学生便知道虎皮兰远看是绿色的,但是每片叶缘有金黄色的镶边,叶面上还有类似于老虎身上的斑纹(有的学生说像波浪;有的说像花猫身上的斑纹。)。学生因此而悟出“虎皮兰”的名称来源于它的叶纹特征像虎皮兰。观察之后让学生以《虎皮兰》为题写一篇说明文就顺手摘来。

3.操作体验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是一种很好的生活习惯。直接的好处就是培养良好的劳动意识,使你的手变得越来越灵巧,将来独立生活就没有问题了,间接的好处是有利于作文。如让生以《系鞋带》为题习作时(事先要求每位学生都穿有鞋带的鞋子),有学生当场就不屑一顾地做个鬼脸说:“咳!系鞋带?不是小菜一碟吗?”此时教师应提醒他们说,系鞋带是容易,但是写起来却不那么简单,边说边把一双未系鞋带的鞋(已洗净)放置讲台,现场操作一遍系鞋带的过程。关键之处一定要提醒学生仔细观察,并要想一想每个动作该用什么动词描述较恰当。然后,让学生系自己脚上的鞋带进行反复操作,边操作边口述系的步骤(穿带D对齐D再穿带D打结)。最后把这个过程中看到的、想到的、做过的一步一步记录下来即成文。

4.阅读体验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各学段的阅读量,总计不少于145万字,目的在于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积累语言材料。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如在教学成语故事《坐井观天》时,我紧紧抓住学生戴头饰表演朗读课文这一高潮,不失时机地引导:我们在学习上可不能坐井观天,只仅仅捧一本语文书啃,而要像蜜蜂采蜜一样,采过许多花才能酿出蜜来。课后,你们可到图书馆或新华书店看一看像这样有趣的成语故事很多,你们看完后下节课再讲给大家听听,并把你的体会写下来,好吗?于是,在下节课,学生便绘声绘色地交流了《拔苗助长》、《刻舟求剑》、《狐假虎威》等成语故事。老师要恰当地引导他们讨论:你从故事中学到了什么或体会到了什么?学生互相交流之后,再以《读××××有感》为题的习作便有话可说。

5.说话体验

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素质,所以要注重学生说话能力的培养,也可以为写打下基础。从三年级开始,每个单元都编排有“口语交际”这项练习。教师应鼓励学生把握好这一说话的体验,让学生把心里话说出来。不管多么可笑,多么幼稚,只要是真实的都应当加以表扬。如在教学苏教版第五册《说笑话》时,事先布置学生收集笑话,然后分组轮流讲,看谁说得有趣,也可说现实生活中的笑话。其中一个学生在说时,还应注意观察说和听的人的表情、动作及认真听清笑话的内容。活动后要评出每组的“笑话大王”,给予适当奖励。课后要求学生把其中记忆最深的说笑话场面及感受记录成文,这样习作起来可谓水到渠成。

6.活动体验

喜爱活动是小学生的共性,节日活动、体育活动及有趣的语文活动课会深深地吸引学生,而在活动中学习写作,更使作文化难为易。如在一次习作课时,我带了60片口香糖走进课堂并对孩子们说:“这节课啊,吴老师请同学们吃口香糖,同学们高兴吗?”“耶!耶DD”学生一蹦三尺高,高兴之余反感纳闷:“老师不是规定上课不能吃东西吗?怎么还发口香糖给我们吃呢?”我明白他们心中的疑惑就说:“今天老师请你们吃口香糖可不是让你们白吃的噢!吃后要求你们以《口香糖》为题写一篇作文。”于是,我先指导他们观察口香糖外观绿色包装纸上的小字说明,并要求他们小声读出名称、生产日期和主要配料,接着用鼻子闻一闻有什么味道。(柠檬味、果香味、薄荷味?)当小家伙们垂涎欲滴时才准他们用手摸一摸(软)后再吃。边吃边交流刚进嘴时是什么味道?(很甜且有清凉感)过了十几分钟后又问他们味道变了吗?变得怎样了?(甜味越来越淡)吃完后你应该怎么做?(不能吞到肚里,应吐出来用纸包好扔到垃圾桶里。)品尝完后开始动笔写作,此时习作就犹有源头活水。

篇16:作文教学设计

作文教学,是整个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却也始终处于低谷,尤其少数民族边远地区广大初中生的作文水平,着实让人忧虑,很值得广大教育界同仁思考。

一方面,这些学生多来自贫困农村,家境贫寒不说,父辈多是文盲,多靠经商、种地、卖苦力养家糊口,大多家长供子女上学的目的仅是睁睁眼睛,识几个字而已。另一方面,这些学生,由于社会信息摄取量少,生活内容单调化,思想视野受局限,再加上小学时的语文基础太差,大多学生的初级作文能力早在进初中前,就已经深感是“老大难”了。值得引起注意的是,这些初中毕业生三年后的去向又是如何?就以笔者所在的学校为例,每年近60%多的学生刚毕业即“功德圆满”,步先人之后尘,种地或做生意,甚至学生中约10%的未毕业就决意待家琢磨“就业”了。每年升入高中继续深造的学生仅有20%左右,再加上各类读小中专的学生,总共不足50%。可以想象,对大部分学生而言,初中阶段是他们最后的也是最重要的求学时期。如何在这有限的时间内,教给学生在学习、工作、生活等方面一辈子都用得着的语文知识,扎实的作文基本功是其中最重要的方面。实践证明,作文基本能力的过关,对他们各方面的发展极为重要。同时,心理学研究也告诉我们,初中生的思维发展,正处于一个由具体到抽象,由低级到高级的过程,他们的思维正由经验型抽象逻辑思维逐步向理论型的抽象逻辑思维发展转化,这个时期是学生思维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语文学习、训练写作的最佳时期。因此,初中阶段的作文训练在整个中学语文能力的训练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鉴于以上原因,究竟如何提高初中生,尤其是少边区初中生的作文水平就显得特别重要了。

一、少边区学生作文训练效果不明显的主要原因

1、就教的方面看

(1)作文教学的目标好高骛远,不切实际。尽管现在通用的《标准》适当降低了难度,减轻了学生过重的负担,课程内容有一定的弹性,为适当充实地方性课程内容留有余地,但教师在实际教学和升学考试中,总是自觉不自觉地拔高要求,与作文训练目标背道而驰,随意性大,训练目标模糊,严重脱离了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学生作文的基础现状,而且在应试教育阴影的笼罩下,作文训练跟着考试指挥棒转,有部分老师甚至从初一开始,瞄准中考,偏重应试技巧的训练,极大的忽视了作文基本功的训练和培养。

(2)作文教学缺乏科学系统的训练体系,缺乏好的作文教材。在现行教材中,训练作文的这根主线仍不够突出。

(3)作文教学的地位仍在传统的阅读教学之下,老师常随意“机动”本来不多的作文课时为阅读教学课时后补,每周仅两课时的写作练习时间得不到切实保证;并随意压缩“综合性学习口语交际作文”环节,使以说促写环节常成为空谈。

(4)作文练习中重数量轻质量的现状,严重影响并制约着作文教学质量的提高。在现行教育管理制度下,大多数教师仅为完成、应付学校的教学量化管理(多数学校每学期对作文篇数及批改均有量的规定,而且教师要精批细改)而努力。从另一方面来说,语文教师常常带两个班,终日疲于应付作业、作文篇数的达标,无力顾及作文训练的质的要求,甚至为应付领导检查,学生作业、作文本上应付性的红色评语杂有套话、空话。

另外,更多教师多满足于以教材要求为目标,很少考虑教材中作文训练要求与学生实际作文水平间的差距,对怎样做才能“因材施教”这一问题考虑不多或不深。

2、就“学”的方面看

多数学生缺乏作文的原动力。碍于各方面的原因,学生惧怕作文,甚至讨厌而逃避作文;在作文课上,不重视练写,应付拼凑字句,勉强作文,最后写出的作文,错别字满篇,词不达意,表意不清;更坏的是以抄袭来应付作文,对作文训练,毫无兴趣可言,仅为完成任务而已,更不要说多想多改了。

二、少边区学生作文训练效果不明显的对策和思考

1、正视学生现状,因地制宜地使用教材。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综合实践,作文水平是语文水平的集中体现。在作文教材尚未问世之前,要想整体提高本地学生的作文水平,须读写并重,统筹兼顾。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写作的熟练技巧。”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注重结合学生的实际语文水平施教的同时,更要注重作文训练,要充分给予学生大胆练习的机会,保证一定量的作文训练时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教的目的是为了不教。”并有计划,有要求,循序渐进,追求质量,而且要成倍增加作文练习篇幅,加大日常训练密度。实践证明,全收全改,精批细改,事倍功半,劳而无功,既加重教师的负担,又压抑学生的创造性,泯灭学生写作的兴趣。因此对于本地学生,尤其适合写观察日记、读书随笔等等。在不断的练习中,自然使学生经历从感知到想象,从形象思维到分析综合、抽象概括,从内部言语到外部言语的心理过程。这些方式重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和基本的写作,从而使课外自由作文成为课内作文训练的主要补充,这样,课内与课外双管齐下,激发学生多写多练,能够逐步扎实地整体提高本地区学生的写作水平。

2、进一步革新教法,坚持“两主”原则在作文实践中的充分体现,尤其要充分突出写作者的主体地位。

总之,农村作文教学,尤其少数民族边远地区农村初中学生作文能力的培养,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语文教师作为这个系统中教学方法的调控者,其教学思想必然决定着作文教学的方向和作文训练的方法,并自然影响到作文教学的效果。所以,作为一名少数民族边远地区的语文教师,首先,要牢固树立为提高学生的作文素质,培养学生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基本作文能力的最基本的教学思想。当然,作文水平的提高,不能仅靠作文教学自身来完成,有必要呼吁各科教师、家长、教育行政部门领导的共同重视,共同努力才行。

篇17:作文教学设计

一、前言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过:“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什么文章”(《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所以说到根本,除了不间断地向着充实的路走去,没有其他的捷径。可见,作文是语言的表达,而语言的表达要以生活为基础。

1.初中新课程标准对作文教学要求

多角度的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

2.初中作文教学的方向

教会学生观察生活,了解生活,积累写作素材。

二、探索在新课标指导下的初中作文教学要求

1.重视积累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为了让学生的读书活动达到预想的目标,我主要采用了以下做法:

(1)海量阅读法

引导学生海量阅读课外书籍,如优秀作文选上的学生优秀作文,著名作家的优秀作品……以此接受其熏陶,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作文能力。

首先,我每个星期利用一次课堂时间让学生阅读一篇优秀作品;每个星期要求学生利用家庭时间阅读两篇优秀作品。其次是要求学生在阅读中运用好读书卡。由学生记录阅读的时间、作品名称、经典词句或喜欢的段落、阅读感受,并按规定上交检查。以此监控学生阅读内容的落实,积累经典词句或喜欢的段落。

(2)触类旁通的阅读拓展法

向学生推荐阅读一组与课上学的文章相类似的好文章。

如学了一篇《背影》,体会到了在那个特定年代和特定背景下父爱的朴实和真挚的不易。在这前提下,向学生推荐阅读一些旧中国人民生活艰难的作品,体会生存之难。同时再推荐阅读一些关于亲情的作品,感受这一人类永恒主题的深刻含义。

在《故乡》这篇课文学完后,学生还沉浸在鲁迅先生那种对迷茫现实的揭露及对未来的追求的情绪中,适时向学生推荐一些鲁迅先生其他意味深长的小说和犀利尖锐的杂文,拓展学生的文学视野,感受一代文豪深刻的思想内涵。

(3)注重语言规律的积累

只有丰富的积累才会形成语感,而锤炼语感就要锤炼对语言规律的感觉。重视早读课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朗读,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流利地朗诵学完的每一篇文章,积累丰富多彩语句,为写作服务。

(4)加强语言典范的积累

如记诵古今中外精彩的语段、篇章等。在教师精心组织下,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充分利用好学生手头阅读材料,利用早读课、辅导课来指导阅读,特别是名著推荐阅读,少做题,多读书。

2.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要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课文的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坚决摒弃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有效教学就是要采用多种方式引导所有的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特别是要关注后进学生和学习困难的学生。

(1)开展课堂观察活动,指导学生如何攫取写作素材

教学案例:《扳手腕》作文课堂实录:上课我让学学生相互比比手劲。要求在老师喊出“1、2、3”才可以开始。学生们都准备好了他们间双手已经握在了一起。我喊“1”,但没有喊下去,让学生们观察一下大家现在的样子像什么?学生们说:“像海浪,像三角,像小山……”,通过这一步教会学生的如何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接着我说“这次正式开始了”。我喊“1、2”,然后我马上喊“停”,学生们大笑。我要求学生们给大家介绍一下你的对手。学生们争着介绍对手,不但把对手介绍得比较具体,而且还抓住了对手的个性特点。通过这一步教会学生的如何组织语言运用语言,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这回准备好了吗?”学生们异口同声地回答“好了”,我喊“1、2”,接着还是喊“停”,学生们都面面相觑。这是我抓准时机说:“你们能说说你此时的心里想法吗?”同学们有的已经领会到了老师的意图。有的学生说:“那时,我在想,我的对手是个女同学,如果我输了,可就难为情了,我一定要赢。”有的学生说:“我的对手学习成绩一直比我差,比赛一定要像学习一样,要赢他”……学生们突然明白了:原来老师在引导我们如何写当时的心理活动。通过这一步教会学生如何把文章写具体,写出真情实感。

最后我问同学们:“《扳手腕》作文会写了吗?”学生们信心十足地说“会了”。在批阅《扳手腕》这篇作文时,我明显感到学生比以前的作文写得要真实、出色得多,因为他们都写出了自己最真实的、最新鲜的感受。

(2)组织参观和户外活动,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观察的习惯

要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于一言一动之微,一沙一石之细,都不要轻易放过。农村是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要让孩子们平日养成认真观察的习惯,摄取反映农村特点的景和物、人和事,指导学生现场观察,调动学生观察思考和练笔的积极性。

例如,让学生回家跟妈妈做一件家务事,教师提示三方面的内容:学做家务事的时间、地点、名称;做这件事的经过、结果;你学到了什么,妈妈的态度怎样。这种作文是教师创设一个情景,让学生有意识地观察思考,将这个情景写出来DD即情境作文。这种作文由于学生的参与和有意识地观察、记忆、思考,能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学生也有话可说可写。作文要有真情实感,实事求是,不说空话、假话。因此,这个训练一定要让学生事先准备,如果个别学生未参加跟妈妈学做家务事的活动。宁可让他们以后补作,也不要让他们编造,以免养成不良文风。

3.教师要做好学习引导者和组织者的角色

教师应转变观念,更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不能成为教学参考书的搬运工。教师要精心备课,要在独立钻研教材的基础上使用教学参考书,每一堂课教师至少提一个有思维含量,又能激发学生思考的有价值的问题。

4.重视学生思维的全面性、深刻性培养

新课程改革,倡导对文本做多元解读,尊重学生对文本的个性化理解,但学生的多元不一定代表深刻,不一定代表全面,个性化理解不代表对学生对文本肤浅的解读,甚至是错误解读的姑息,教师有责任引导学生对文本作深度理解,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和全面性。

5.注重教师自身语文素养的提升

教师如果忽视学科素养的提升,缺乏问题意识,欠缺独立分析教材的能力,语文教师就会在提高自身阅读、分析和写作能力,引导和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和深刻性上出问题。

三、结语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首先要注重学生的积累,其次要有效地组织教学,同时还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提升自己的素养,重视学生思维的全面性和深刻性。

篇18:作文教学设计

本节课内容属中学阶段语文学科,它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第一单元的写作指导课。本单元的课文都是记叙性散文,在此基础上开启初中阶段对记叙文写作的指导,对学生的写作基础进行培养,这是他们步入文学殿堂的第一步。导引中说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活水,要留意生活,观察生活,提炼生活,所以本节记叙文写作的指导,也从生活中开启。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了解记叙文文体,培养学生对景物描写的能力。

2、过程和方法:

让学生学会在生活中取材,通过生活感受自然景物的美。通过讲授分析与课堂练习,让学生了解及把握记叙文中景物描写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景物描写的方法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方法:讨论法,练习法

教学准备:有关于雨的视频,记叙文写作课件 教学过程:

1、课程导入,介绍记叙文。

在以往的语文课中,作文一直是同学们比较头疼的事情,但是作文又是考试中占分最多的一个板块,所以作文是绝对不能抛弃的,初中阶段的主打文体是记叙文,所谓记叙文就是,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等方式表现实际生活的一种文体形式。随后的写作课程也会围绕记叙文来开展,但这次只是同学们上初中以来的第一次写作课,不要求大家一开始就写出很精致的文章,先从细节方面开始我们的写作。

2、学会在生活中取材。

我们的生活在自然界,它的变化无时无刻都影响着人类的生活,也给我们带来一个多彩的世界。无论是春、夏、秋、冬,风、霜、雨、雪等气候变化;还是春耕秋收等节气变化;或是鸟兽虫鱼、花草树木等动植物变化,还有数不清名山大川,草原、沙漠、海洋等地理,自然界为我们带来了无限的色彩和景象。我们去感受、去接触,再用文字记下,就是通常所说的景物描写。

前面我们说到,记叙文有记人、叙事的方式写作,在写人叙事为主的记叙文中常常会有景物的描写,一般用来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时间、地点,起渲染气氛、衬托人物、显示中心的作用。写景状物本身也是记叙文的一个大类,今天主要学习的就是写景状物的记叙文。我们先来看一个视频,感受一下自然界的魅力。

[播放一个“雨”的三分钟视频]

下雨,是我们常见的一个天气状况。刚才播放的视频记录了很多场雨,那这些雨有着什么特点呢?(请学生回答视频中雨的特点并在黑板中列出 例如:毛毛细雨 倾盆大雨等)

光是从雨水的特点,我们就能总结出来这么多,下面再看一次视频,仔细观察,视频中除了雨以外,有哪些事物是被雨所影响的,发生了什么变化?(再次播放视频,请学生回答被下雨影响的事物,并列在黑板上。 例如:花朵被倾盆大雨打蔫了,荷叶被细雨蒙上了一层水珠等)

3、如何正确把握景物描写方法

写景状物的记叙文,重点在于要抓住景物的特征,对事物的声、光、色、态、貌、形等多角度进行精细的描摹。刚才我们视频中的雨就有着千差万别,各有特点,我们描写的时候就要抓住在不同地区、不同季节、不同时间里的景物颜色、形态、声响、变化等方面的特征,例如说下面这段:秋天到了,树上的叶子黄了,黄黄的叶子像一只小鸟在树上休息;叶子落在空中像飞鸟,叶子稀疏落在地上像睡觉;还有那些成片成片落在地上的,就像给大地重新穿上金黄色的新装。 (课件展示选段,把形容叶子的词句标注出来)

这段描写秋天叶子的文字,首先是描写了在树上的叶子,结合它黄色的特征,将它幻想成有着黄色羽毛的小鸟,正站在树上休息,这里就写出了叶子的颜色、形态。当叶子落下,就像飞鸟一样,这里是叶子的变化。在地上的叶子也是不同的,稀疏分布的像把地面当床了在睡觉,成片成片的就像布料一样给大地穿衣裳。同样都是树叶,树上树下空中的都有着不同的特点。

当然要想在作文中抓住景物特征,就要在平时的生活中多观察体会,与同类的事物进行比较,加上适当的幻想。也要结合实际,不能把一些作文中好的文字硬是生搬过来,“春天”就是春光明媚的,“秋天”就是满地黄叶的景象,像在我们南方,春天很多时候都是阴雨连绵,秋天也许一点黄叶都看不见。

同样是前面的选段,第二个重点就在描写景物的时候还要注重表达的顺序,像选段中的,先描写的是树上的叶子,然后叶子飘落下来,最后飘落到地面。如果我们把这些语句换一换位置,先写地面的,突然又跳到树上,后来又掉落,就会显得很奇怪了。一般写景状物的记叙文有几个顺序,请同学们也记下来。

1、空间方位顺序。

上下、左右、前后、远近等等。

2、时间顺序。

可按季节变化和一天的时间变化 。

3、地点转换顺序。

即参观、游览顺序。先看、再看(把3个顺序展示在课件上)除了顺序,写景的文章还要动静结合 ,不仅要写出景色的静态,而且要写出它的动态,只有这样笔下的景色才能使读者的印象深刻。像选段中写了树叶飘落时候的动景,也写了落叶之后的静态。(课件列出 动态静态及作用)

下面我们来做一个课堂练习,刚才看了雨的视频嘛,我们就用一小段文字,描述一下雨滴这个景物特征,记住前面所说的颜色、形态、声响、变化等等特征,现在开始五分钟时间,无论是写毛毛细雨、中雨、倾盆大雨都可以。(五分钟后请同学展示,并对景物特点进行简单分析。例如:黄豆般大小的雨点、带着滴答滴答的声音)

除了前面提到的抓住特征之外,还应运用多种描写方法和修辞手法,使所绘之景具体、真实、生动、形象。 运用适当的修辞手法可以为作文添彩,但在修辞的时候要注意使用得恰不恰当,例如我们刚才描述的雨滴,描写的场景是毛毛细雨,但如果用上了“黄豆般大小的雨点”就谓之修辞不合理了。(课件列出一般的修辞手法)

4、总结及课后作业

今天给同学们大概介绍了记叙文这个文体,还介绍了如何从生活中学写作,重点在于观察体会,以及关于景物描写的一些方法,希望大家能学以致用。布置一个课后作业,在春、夏、秋、冬四季中任选一季进行300字左右的景物描写片段,要求是描写的景物不少于两个,注意运用今天所教的景物描写方法,结合实际进行描写。

篇19:作文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以课标理念为指导,关注学生自主习作的主体地位,凸现“童真童趣,快乐作文”,注重开发和利用学生身边的课程资源,选取学生熟悉的夜晚星空为话题,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进行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

【教材来源】

苏教版第十册习作7

【教学目标】

让学生由“星、月”这有趣的自然现象,写一篇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习作。

【教学重点】

激活储备,引发学生奇特的想象,写出自己的奇思妙想。

【教学难点】

能展开丰富的想象和幻想,进行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

【教学时间]

40分钟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一)课前交流,激趣导入

1。由古诗引话题。

2。让我们把丰富的想象带到课堂中来。

(二)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晴朗的夜空中有很多有趣的现象,你们近来看到过哪些有趣的现象呢?(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关于描写星空的词语,如月圆月缺、群星闪烁、流星飞逝、银河灿烂……)

【习作前,积极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从自身观察到的、了解到的说起,结合平日自己的愿望,来谈自己对星月世界有什么奇思妙想。】

师:同学们还记得神舟九号成功探月吗?美好的情景总能激起人无限的遐想。面对浩瀚的星空和皎洁的月色,我们不禁沉醉其中。这节课就让我们张开想象的翅膀,看着这迷人的星月展开无穷的遐思……(出示课题:星月遐思)

(三)揭示学习目标

(四)欣赏图片,奇思妙想

师:下面就请跟随老师一起来欣赏那璀璨的星空和迷人的月色,相信你在欣赏这些美妙的情景时定会产生许多奇思妙想。(教师一边配音乐叙述,一边出示课件中带有“奇思妙想”的月亮图片。)

师:我喜欢深邃静谧的夜。夜让人恬静,月令人心醉,星使人痴迷。于是我穿过林间幽长的小径,寻着月光的味道和星星的笑声来到空旷的田野上,在一片草地上驻足仰望。

仰望星空,浩瀚无边,深蓝深蓝的。是谁在不经意间抛下了深蓝色的绸缎?那调皮的眨着眼的星星、纯洁恬美的月儿,又是谁为了点缀这夜空而洒下的美景?

我不懂她们是怎么来的,但我懂得欣赏她们的美。月是轻柔的,月光如流水般倾泻下来,给大地镀上了一层银霜。凝视着月,久久不忍将视线移开,那洁白如玉的月似乎害羞了,匆匆地顺手牵了一片薄云,遮住了秀美的脸,一切变得朦朦胧胧。如此纤尘不染的月光,使得多少人驻足欣赏,引起多少人的遐想,勾起多少诗人的情怀。月儿弯弯,那是月亮在深情絮语。月儿如此可爱,又如此迷人。而调皮活泼的星星发出点点荧光,闪闪烁烁,散发出甜美柔和的微笑。原来这些可爱的星星是为妈妈串起的项链哪!我站在月牙之上快活地荡着秋千,一边荡一边捡起那闪烁的星星,来装点我的幸福生活。

忽然,不知是哪颗星星讲了一个笑话,把一群星星全惹笑了,她们有的优雅地笑笑,有的捂着嘴巴偷着乐,有的哈哈大笑,有的半掩芳唇。细细聆听,似有阵阵笑声入耳。星星们可能是觉得太好笑了,跳动着,翻滚着。有的星星大概按捺不住内心的兴奋与喜悦,飞快地笑着,闪电般地跑着,用身后的银线将缀满星斗的静静夜空划破,留下点点闪亮的光圈,渐渐融入了天穹中。我想,这可能就是流星吧!不对,那是大力神正在倾倒星月能量水,所以星月才会如此娇媚,才会有珍珠般的夜幕,才会使人们有探月的好奇。我不知道我的想法是否幼稚可笑,但我喜欢这个大胆有趣的设想。

师:因为我总认为:一碧如洗的夜空是一个幸福美好的大家庭。我看着迷人的月色,产生了这样奇特的想法。(投影出示:月牙是花瓶,星星是花朵。)

师:那你们能把自己头脑中瞬问产生的奇特想法用一个词、一句话写在书上吗?

(学生交流自己的奇思妙想。师指名学生说说奇思妙想,大家一起听听,互相启发。)

师:美好的情景总能激起人无限的遐想。面对浩瀚的星空和皎洁的月色,我们不禁沉醉其中。就让我们张开想象的翅膀,说说这迷人的星月世界……

生1:每当夜晚,这星空就变成一座瓦蓝色的漂亮房子,很大很大。里面住着月亮妈妈和星星宝宝。

生2:看着星星周围一圈温暖明亮的光圈,我想起了棉花糖甜甜的味道。

生3:月亮、星星给天空增添了诗情画意,所以才会有许多人对月抒情写诗,思念家人,让人们团圆过中秋节,元宵节……

生4:月牙是花瓶,那这花瓶后来为什么越来越满,再后来花朵越来越少呢?

【在欣赏图片的过程中,采取看、听、想、忆等方法,让学生形成个体感悟,而后展开“交流借鉴”活动。在相互印证、相互补充的基础上,形成不同感知。】

(五)梳理思路,指导写法

师:面对着充满神奇与幻想的星空和月色,我们头脑中产生了许多奇思妙想,有的是神秘的仙境,有的是动人的故事,有的是冒险的历程,还有的是那美妙的传说……(板书)

二、遐想接龙

师:接下来我们就进行遐想接龙游戏吧!请先闭起双眼,放飞想象的翅膀,去那仙境或传说中领略一番,遨游一番,好吗?

师:(抬起头)我乘坐探月车行走在如银的月光中――

生l:我被那晶亮闪耀的密集的星群惊呆了一

生2:恰似瀑布飞溅的火花――

生3:定睛一看是星星宝宝在追逐打闹――

生4:星星啊月亮啊,她们即将举办一个童话故事节,还邀我参加呢――

生5:我乐于同星星交流感情,我喜欢和月亮姐姐诉说悄悄话――

生6:深蓝色的夜空中,一轮弯弯的月牙在对我们嬉笑着,真不知道月牙姐姐在嬉笑什么呢――

生7:她们在笑,我的探月车被她们藏起来了,我居然还没有发现一

生8:闪闪发光的星星在眨着眼睛,好像在说玩困了,不跟我玩了,转眼间那颗星就不见了――

师:这是一种多么神秘的仙境啊!我们都沉浸在其中了。谁还能起头描述另一种境界呢?

生9:白茫茫的小银河,躺在深蓝色的天空里,仿佛是一条静静流淌着的小河流,这便使我想起了――

生10:牛郎和织女的故事来――

师:谁还想起头?

(学生争相举手)

师:还等什么?赶紧拿起你的笔,把它接着写下来,相信你的灵感一定能打动人!动笔之前老师有个小提示:联系遐想接龙,想象丰富奇特。

【课前初交流仅仅靠学生自己搜集的资料和自己的观察所得可能造成师生交往范围过窄,不利于调动广大学生的积极性,因此结合看图可以采用遐想接龙游戏的方法。这样信息交流量更大,使信息呈立体交叉方式传递,有利于激励广大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想象的能力,激发创作欲望。】 三、作中指导 学生当堂练写片段,教师个别指导。

一气呵成,学生写好后自己给习作定个题目。

四、作后小结

1。激发想象,真情表达。

2。课后请学生继续关注天空,仰望星空,将这篇稿子写成完整稿。

篇20:作文教学设计

<?xml:namespace prefix =o ns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教学目的】

1、              让学生建立团结合作的精神。

2、              训练学生朗读能力。

3、              查阅资料,在这过程中,积累知识,直观地了解作品的中心思想、写作特点、语言特点等等。

4、              让学生去找自己喜欢的作文,不仅发挥了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而且便于他们接受。而不是老师或教材强加于人,教学效果会更好,最终达到提高写作水平的目的。

【教学重点】

1、              抓住同学所选文章优点进行教学。

2、              抓住文章立意、结构、语言、表达等特点。

3、              训练学生分析能力和总结归纳能力。

4、              从学生所选文章中寻找德育教育点对其不失时机地进行的德育教育。

5、              仿写一篇好文章。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步骤 】

一、课前准备

(一)        根据班级人数分成几个小组,每一组选定一个负责人,把分的几个小组分序(第一组,第二组等)。

(二)        给一周时间让学生课下查阅有关资料,选定一篇好的作文。

(三)        每组指派一名同学把本组找的作文录入磁带备用。

二、教学过程 

l         教师放同学录的磁带,让全班同学有个初步的印象。教师再播放磁带,让同学评价朗读者的朗读效果。

l         让录磁带的一组,指派一名同学分析找这篇文章的目的、文章的优点、对以后的写作带来的好处。

l         全班一起讨论文章得优、缺点。教师不参与意见,让学生发挥能动性,通过自身内心的感受说出自己的看法。

l         学生评论结束,教师作适当的总结性发言。对学生讲评的遗漏点补充完整,指导学生写类似的文章。

【教学过程 示意图】

<?xml:namespace prefix =v ns =“urn:schemas-microsoft-com:vml” />                                                                    第一层次:

小组同学评论

寻找资料   分析评论                                                                         教师总结

(初步感知)                                       第二层次:   (补充完善)

全班发表评论

(理性升华)

【家庭作业 】

模仿例文(构思、结构、语言等)写一篇作文

篇21:作文教学设计

作文教学设计

作文教学设计作者:杏坛思想者写人作文教学设计:开放创新放飞个性

作者:商德远特级教师

该设计发表于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小学教学参考》(广西)

[习作内容]

写一写你自己,或者周围的人,是怎么解决生活中、学习中的难题的。

[设计理念]

“开放・创新”是青岛市近年来重点研究的国家级课题。本教学设计力求体现开放创新的教学理念。

一、体现开放性

此教学设计真正体现了让习作教学向课前和课后开放,体现了让习作走进生活的理念。课前先引导学生自己解决生活或学习中的一个难题。或在生活中观察、寻访身边的人,了解他们是怎样解决难题的,做好记录。

二、体现创新性

在继承优秀教学传统的基础上,本设计真正体现出新的课改理念,有下列几个创意点:

1.设计答“记者”问。在引导学生说具体时,设计了答“记者”问的小环节。学生在相互答问中,把经历或看到的内容说具体。这就遵循了由说到写、说是写的前提的原则,很好地体现了主体性。

2.彰显学生个性。在引导学生说、写的过程中,力求引导每一个学生都能说出、写出与众不同的经历或观察到的独特经历,真正彰显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写出童真童趣,让习作真正展现出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充满生命的活力。

[课前准备]

在习作之前,在学完《用冰取火》一文后,让学生自己尝试着解决生活中的一个难题,也可以观察或调查身边的人,如邻居、亲朋好友等,看他们是怎样解决生活中的难题的。

[教学过程]

一、谈话创境导入。激发写作兴趣

同学们,我们学习了《用冰取火》一文后,受到了很大的启发,大家回去都尝试着自己解决生活或学习中的一个难题。有的同学还观察、寻访了周围的人是怎么解决难题的…这次经历一定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咱们把这次经历写下来,办一期墙报,然后评选出数名解决问题的“金剪子奖”和“作文大王奖”,好吗?

二、明确习作要求,确定习作素材

1.出示要求,引导审题。

课件出示:“写一写你自己,或者周围的人,是怎么解决生活、学习中的难题的。”

同学们读一读,读了这个要求你明白了什么?(引导学生审题)

教师引导学生弄明白:

从内容范围看:是写解决难题的事。

从人物范围看:可以写“自己”怎么解决难题,也可以写周围的“人”怎么解决难题。

从选材范围看:可以写解决生活中的难题,也可以写解决学习中的难题。

从重点来看:应重点写出是“怎么解决难题的”,也就是说解决难题的经过要重点写好,要写具体些。

2.回顾经历,指导选材。

(1)想一想。每个同学都解决过一些难题,你准备写自己解决难题,还是想写周围的人解决难题呢?想写解决什么难题?是生活中的还是学习上的?然后同桌互相交流自己的想法。之后再全班交流,互相启发。

(2)议一议。在交流过程中,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初步了解哪些是好的习作材料。

在比较中,引导学生明白哪些是与众不同的内容,启发学生选日常生活中的小事,鼓励学生选出富有创意的材料。

(3)引导学生尝试给自己的写作内容起个题目。

三、回顾解决难题经历,鼓励个性表达

1.回顾解决难题经历。

(1)确定了要写的内容之后,引导学生弄清事情的起因、经过。回顾自己或是周围的人,遇到的是什么难题,这个难题到底难在哪里。

(2)学生回顾解决难题经过,教师引导梳理。

当时你或周围的那个人是运用什么办法来一步步解决难题的?引导学生有步骤地说一说。第一步先干什么,接着又怎么干的,最后怎么做的。在引导学生思考这一系列问题时,启发学生回顾解决难题时人物的动作、语言、表情、神态、心理活动以及周围的情况等。

(3)弄明白事情的结果。这次解决难题的经历,让你受到了什么启示,或有什么收获。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独特的、

2.鼓励个性表达。

(1)在上面引导的基础上,课件出示口头表达的提示:

①先想一想,遇到的是什么难题,难在哪里。

②你或他人是怎样一步步解决这些难题的,先怎么做的',接着怎么做的,最后怎样了。

③想一想是用什么方法解决的。

④要把人物解决难题的语言、动作、表情、神态、心理活动等内容说清楚。

(2)学生先与同桌互相说说自己或周围的人与众不同的解决难题的过程。

(3)教师找习作水平好、中、差但选材不一样的三位同学在全班交流。每一位学生交流完之后,师生结合本次习作要求进行评价,指

出好的方面,找出不足之处。

(4)4人小组答记者问:同学轮流说经历,要注意实话实说。同组的其他同学则以小记者的身份对同学说得不明白的地方进行询问,直到该同学说清楚为止。

四、引导个性写作,多元互动评价

1.学生在说具体的基础上开始打草稿。教师注意鼓励学生写出童真、童趣,实话实说,尤其要体现出个性特点,写与众不同的内容。

2.打完草稿后,师生共同互动评价。老师示范评价一篇好的习作和一篇写得不具体的习作,再引领同学评价一篇习作,最后可尝试让学生四人小组独立评价。在评价时,可以重点围绕解决难题的过程是否写清楚了来进行。在评价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找出不足之处,并进行修改。

五、总结升华,领悟规律

总结本次习作的几种写作方法,引导学生领悟把事情经过写清楚、写具体的规律。

六、办一期墙报

用学生的习作办一期墙报,由学生自己当评委,评出本次的“习作大王奖”和解决问题“金剪子奖”数名。

[设计点评]

本设计除了具有传统的“先说后写”等好的做法之外,还体现了下列几个突出特点:

1.本设计较好地体现了开放性。

既做到了向课前开放又做到了向课后开放。向课前开放,重在引导学生走进生活,体验生活,感悟生活。如果没有真实的生活体验,学生就不会有鲜活的材料可写。这样,学生的习作就只能是胡编乱造,说假话和空话,很难做到言之有物、表达真情实感,从而使习作失却了童真、童趣。独特的生活体验是学生在体验中积累材料,写出童真、童趣,表达真情实感的前提。习作教学设计注重在课前引导学生先尝试着解决生活中一个难题,或亲自观察他人解决难题的过程。这样,学生就有了思考、实践、观察、感悟的过程。有了亲身经历才会产生真实的生活感受,有了亲身感受也就有了内容可写。这时教师没有给学生以过多的束缚,只是启发引导学生把其经历的事情想清楚、说清楚,把其独特的感受表达清楚,这样学生就能写出真实的生活感悟。向课后开放,引导学生对习作自评自悟,让学生在评价中互相取长补短,在评价中学会表达清楚。在评价的同时也学到了在生活中解决难题的好方法,可谓一举多得。

2.注意了学生个性化的表达。

写出个性,有创意,才是作文的关键。在指导学生选取写作素材的时候,注意引导学生敢于选择与众不同的材料。学生选出材料后,再引导学生说出独特的解决难题的经历,最后在写作时又引导学生写出自己独特的感受。整个教学设计过程,注意引导学生有创意地表达,敢于写自己独特的感受和体验,较好地体现出了学生的主体性。只有个性化的表达,才能真正体现出童真、童趣,表达出真情实感。

写人新派作文教学设计

文采训练之广告口号

戊戌变法教案

《戊戌变法》教案

浅析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戊戌变法的教学反思

给唐僧的一封信作文500字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三教学设计

ipad广告的口号是什么

教学改革心得体会

新派作文教学设计
《新派作文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新派作文教学设计(集锦21篇)】相关文章:

特色烧烤的创意广告词2023-01-15

牛年开业横幅标语2022-11-17

日照绿茶广告口号2022-05-18

海飞丝广告的口号2022-12-08

开业横幅标语2023-04-18

关于爱心广告口号2023-07-29

广告口号2022-09-12

oppo广告口号2022-08-28

经典广告口号2023-06-16

烧烤大排档策划书2023-10-30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