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戌变法的教学反思(锦集20篇)由网友“芝毛衣”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戊戌变法的教学反思,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篇1:《戊戌变法》教学反思
本单元内容为“近代化的探索”,是向西方学习探索救国道路的过程,学习本课时力求让学生对该单元内容形成整体的认识,并逐步学会辨证分析问题的方法。
《戊戌变法》这一课是第二单元较重要的一课,此时正是中国的近代化艰难起步的阶段,中国逐步由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这一课是较难理解的一课,维新派为了兴民权,发展资本主义,领导了戊戌变法运动,虽然没有成功,但它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
1、在教学目标这一点,紧承课标要求,结合教学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达到三维目标,又要解决教学中的重点、难点。
2、在“自学检测”题设计的主要思路是:针对学习目标进行设计,同时开启学生思路,在上新课前让学生做准备,查找相关的图片与资料,为重点掌握“百日维新”内容打下基础。
3、运用学习小组评价机制,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在说中学,在争论中加深理解,效果较好。
4、不足:学生对于戊戌变法的性质和影响还是理解得不好,部分学生其实是蛮想事的,联系到戊戌变法中的历史背景是比较复杂,因为维新派依靠的是封建皇帝,但又没有实权,掌权的是慈禧太后,所以戊戌变法中又牵扯到封建势力争权夺利的斗争。有学生在课后还问到什么是资产阶级,这些学生看来是学进去了,这一点就是平时成绩相当好的也并非知道这个概念,理解其内涵
篇2:戊戌变法的教学反思
戊戌变法的教学反思
本课处于本教科书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探索”的第二课。一方面,它是先进的中国人挽救民族危亡,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继续;另一方面,“戊戌变法”标志着先进的中国人开始跳出了“中体西用”的迷局,越过学习“器物”的层面,开始学习西方的制度。说明在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另外,戊戌变法也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因此,本课的内容在整个中国近代史上的地位非常重要。
本课的教学思路大体是:以多媒体呈现诗歌,并请学生朗诵诗歌,将学生从、带入19世纪末帝国主义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华民族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这样一个历史时刻,整课内容围绕诗歌来提问,从而制造一种身临其境、感同身受的历史氛围。另外一方面为学生探究创设情境,并提供探究的材料。这样一来,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加深学生对知识要点的理解,又可以帮助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更好地将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更好地结合在一起。
当然,我的教学还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一、在以后的.课堂中创设更多的情境,努力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历史学科的内容非常的丰富,展现的形式也可多种多样。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应该注意多归纳中外古今历史的特点,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地从历史知识本身提出各种具有较强启发性的问题,组织学生去讨论,让他们去探索问题的答案,多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
二、应注意教给学生一些科学的记忆方法,这样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和复习巩固。
三、在理清课文线索、掌握教材的基础上应该多抓住重点和难点。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自己确定重点。可以引导学生从以下四个方面确定教材中的重点:第一,能够说明历史唯物主义最基本观点的内容;第二,对历史发展有重大影响的历史人物和事件;第三,属于“中国之最”和“世界之最”的内容;第四,教科书上有插图,课后有练习题的内容。学生掌握了上述原则,就比较容易抓住教材的重点和难点。
四、教给学生一些学习方法,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在教学工作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平时的教学中,在传授知识时,也要教给学生一些学习方法,比如概括、归纳、比较、判断等诸方面的综合能力,让学生养成勤于复习旧知,善于总结归纳,做题条理清晰,规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都是中学生必备的技能。教师平时训练的好,不致于在考试中顾此失彼。
最后,我用荷兰著名的绘画大师梵高的名言作结:“相信我吧,……实实在在的,老老实实是最好的办法,宁肯不厌其烦地严肃钻研,而不是投机取巧,哗众取宠。”
篇3:《戊戌变法》历史教学反思
《戊戌变法》历史教学反思
康梁两个早年经历与他们的经历与他们的思想有一定关系。有必要向学生介绍。课本中有一结论戊戌变法失败说明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中国行不通,应该是本书最荒谬的一个结论,没有科学依据,不伦不类,违背归纳法推理原则。
教学需要拿来主义,下面三篇文章对我启发较大。
《戊戌变法》一节中引梁启超《戊戌政变记》一段:“人人封章,得直达于上。举国鼓舞欢蹈,争求上书,民间疾苦,悉达天听。每日每署,封章皆数十,上鸡鸣而起,日哺乃罢。”这个材料是教材上的,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利用好,甚至有人会用错。
拿到这个材料后,我们要加以辨析:梁启超是在什么情况下写这本书的?戊戌政变后,梁启超等流亡海外。海内外舆论相当大部分是指责康梁等人。在这种情况下,康梁等人要为自己的行为辩护,而且还想争取海内外舆论尤其是海外舆论的支持,以解救光绪皇帝。所以,在戊戌政变结束后的`两三个月内,梁启超就匆匆写成此书。
这样特定的背景和写作目的,决定我们不能完全相信梁启超的这段话。梁启超之所以描述当时的形势是“举国鼓舞欢蹈,争求上书”,是想证明变法得到了全国人民的普遍支持,是正义的。梁启超之所以描述光绪皇帝“鸡鸣而起,日哺乃罢”,是想树立光绪皇帝勤政、民主的开明形象。至于变法是否真的得到全国人民的支持,光绪皇帝是否真正勤政和民主,那是另外一个问题,仅凭这段材料我们还无法下结论。
那我们该如何利用这份材料呢?
首先,我们能从材料中获取如下信息:梁启超认为当时变法的形势一片大好,光绪皇帝勤政、开明。
其次,我们要分析梁启超为什么会这么认为。这是因为:他想树立光绪皇帝的良好形象,他要证明变法的合理性。
再次,我们要分析梁启超的叙述是否是客观的,这就需要我们将这段材料和其他材料作比较。相当多的史料揭示,戊戌变法的群众基础比较薄弱。教材也是持这种观点,而且还认为这是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从逻辑角度来讲,正因为群众基础薄弱,所以变法才会失败。所以,梁启超的叙述肯定有夸大的地方。这种夸大,如果是无意的,这就表明康梁等人十分幼稚,没有看到变法危机四伏的恶劣形势;如果是故意的,是因为他要证明变法的合理性。实际上,梁启超后来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中承认,当时为情势所逼,自己有夸大地方,是故意的。
最后,我们能从这段材料中做出什么结论呢?从方法角度来讲,不要轻信所谓的一手材料,一手材料的可信度同样受作者的立场、期望、动机的影响;从知识角度来讲,这段材料不能用来证明变法受到人民群众的普遍支持。
篇4:《戊戌变法》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公车上书、百日维新、戊戌政变和戊戌六君子等历史基础知识。
结合课文,利用各种历史资料培养学生的历史想象能力和分析能力,能从中找出维新变法运动发生的社会原因、政治原因以及经济原因。就变法对比社会各界的反应,加深对变法运动失败的理解。
通过学习,认识维新变法人士的进步立场,激发其热爱祖国、振兴中华的高尚情操和历史责任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公车上书和维新变法运动,“百日维新”。
难点: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
【学法指导】
1.指导观察插图,收集历史证据,探索公车上书的影响,培养学生研究历史的兴趣和能力。
2.运用对比方法,了解社会各界对变法的不同反应,从而理解变法的失败。中学生由于学习能力的限制,容易停留在现象上比较、低层次上比较,或在枝节上比较,难以切入事物本质。因此教师应事先指明比较的目的和方向(“理解变法的失败”)、比较的对象(“社会各界的反应”)等等。解决为什么比较和在哪方面比较的问题,找出历史现象的异同,促进新思想观点的产生。
3.制作历史大事年表,列举1895~18中国维新变法运动的重大事件。
【教法过程】
1.学生历来崇敬英雄人物。描述谭嗣同在刽子手面前大义凛然、慷慨就义的史实,提问:“清政府为什么要杀害谭嗣同?”“谭嗣同要杀的是盗贼吗?”“后人为什么称这些遇害者为‘戊戌六君子’?”
2.“公车上书”。利用插图和康有为寻求出路的资料设计问题:为什么会有那么多应试举人要求拒签《马关条约》?为什么人们在拒签条约的同时又请求变法?……根据这些提问组织学生讨论。
指导学生从帝国主义、清政府内部矛盾方面、人民群众反帝反封建斗争方面、资产阶级经济政治要求等多方面对比归纳,帮助学生构思对变法运动于19世纪末在中国的兴起进行合理的解释。
3.公车上书未获成功,但影响很大,主要是指它冲破了长期以来沉闷的`局面,康梁从此成为维新运动的领袖。上书失败后康梁创办《万国公报》、组织强学会等活动,进一步理解公车上书的影响。
4.“百日维新”,制表格,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逐项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分析,逐项设问,政治方面:“改革政府机构时,为什么不见兴民权、设议院呢?”经济方面:“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对中国资本主义发展起多大作用?”文化方面:“开办新式学堂,翻译西方书籍会不会引起思想文化界的剧烈变化?”等等。通过这些设问,使学生了解变法法令虽对封建顽固势力做出了一些让步,带有较多的局限性,但对资产阶级参与政权、发展资本主义经济,传播资产阶级思想,是十分有利的。
5.关于变法的失败,组织学生开展讨论:“康有为多次上书,显示当时官民向上陈述政治主张渠道畅通”,“光绪帝支持变法,是中国最大的维新者和爱国者”,“光绪帝的大力支持使维新派实施变法全无障碍”,“‘举国欢蹈鼓舞’,‘人人皆谈西学’表明变法在全国深得人心”等等。通过这些讨论,引导学生对比社会各界的反应,了解新旧势力关系紧张的具体表现,理解变法失败的原因。
6.问题探究:①思考一下,谭嗣同放弃生的机会甘愿一死,值得吗?
赋于人的多元化。思路一:从献身精神给后人的激励。思路二:逃脱后继续斗争的作用。
②如果袁世凯支持光绪帝,中国早就进入资本主义社会了。你是否同意这样的观点?请陈述理由。
7、巩固小结:结合板书要点总结。
布置作业:复习与预习下一课《辛亥革命》
【教学后记】
篇5:《戊戌变法》教学设计
重点:康梁的维新思想、及评价
难点:康有为维新思想的特点、的评价
教学手段:
教学方法:
教师讲解、学生讨论的综合法;
教学用具:相关历史图片、视频资料
教学过程:
导入: 引导学生思考、讨论“19世纪末,帝国主义侵略加深的表现,侵略的加深引起了中国社会怎样的变化?”由此,导入“的背景”。
一、 的背景
在学生回答,帝国主义侵略加深所引起的中国社会变化后,教师进行总结:
二、康、梁的维新思想
指导学生采用烈纪年表的方法,将基本史实理清。在理清史实后,重点讲述《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 在理清史实后,重点讲述《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 讲《新学伪经考》,先通过阅读注解,明确“新学”“伪经”作为历史名词的概念。随之强调,康有为是以维护孔子的名义进行的,以考据辨伪的方式,通过指斥封建统治阶级奉为维护封建专制制度的精神支柱(理论基础)的古文为伪造之作,这就从根本上推翻了封建统治者恪守的祖训,反对变法的理论根据。让学生分组分析、讨论:康有为为什么打着孔子的旗号宣传维新思想?在学生分析讨论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历史根源、康有为的思想根源、社会现状等方面思考这一问题。 同时,教师应指出:康有为的维新变法思想是由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同儒家思想相结合形成的。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使中国面临着生死存亡的危机,显示了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的强大的优势。伴随着侵略势力的深入,资产阶级的思想文化、政治学说和制度传入中国,这一切都是客观存在,必然反映到康有为的头脑中。而其思想的主体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转变,所以,康有为主张的仅是清朝封建统治下的变法,而反对推翻清朝封建统治的革命。
三、维新派同封建顽固势力的论战
主要是指导学生阅读本节教材相关的小字内容,并根据此内容归纳论战中双方的对立观点,制成表格。对照论战的三个问题,启发学生认识是资本主义思想同封建主义思想的正面交锋。作用:使一些知识分子开始摆脱封建思想的束缚;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的高涨。
四、百日维新
通过提问、回答、归纳讲述,使学生在明确的历史背景时,掌握章节之间内容的内在联系。 重点讲解康有为的《应诏统筹全局折》。强调在《应诏统筹全局折》中实际上提出了资产阶级维新派在当时形势下的施政纲领。指导学生阅读思考教材中的小字部分内容。 指出维新派成立保国会是为变法进行的组织准备。保国会一成立,顽固派与维新派的斗争更加激化。一则壁垒分明了,二则意味着思想领域的维新变法即将转变为政治领域的付诸实施阶段,斗争更加激化、这是必然的。
具体分析变法诏书的进步性和局限性:
进步性:①“提倡官房上书言事”须讲清楚两点:一是从发展来看,清朝旧制不仅平民不能上奏章言事,就是一般的四品以下的京官和三品以下的地方官也都没有资格上书言事。由此,也就不难理解康有为多次上书被轻易地扣压了。如今加以提倡,而且光绪帝极为重视,这无疑是一大进步。二是从当时的实际情况分析,一般的老百姓大多为生计操劳,没有文化,当时能够上书言事的大多是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成为资产阶级维新派参政一种方式和途径,有利于打破封建统治思想。 ②“消闲散重迭机构,裁汰冗员”有利于打破封建政治体制,提高政府办事效率。 ③经济方面的举措,无疑有利于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这是符合世界历史发展潮流的进步举措。 ④文化教育方面的举措,一是不仅有利于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而且有利于传播和学习西方先进的思想文化和政治制度。二是废除八股取土,改试策论,开设经济特科,这实际是在改变官僚机构的构成,用现代话说就是政治体制改革,无疑是有利于资本主义变革的。
局限性:①没有触动封建顽固派的实权地位。突出的是慈禧太后牢牢地控制着光绪帝和左右局势的权力。维新派幻想顽固派会放任他们去变法。反映出维新派对资本主义制度与封建制度的严重对立性认识不足,也缺乏政治斗争的经验。 ②没有涉及设议院、开国会、定宪法等政治主张。反映出康有为等在当时选择的是渐进的变革道路。从当时中国社会状况考虑,有它现实性的一面。这是历史发展客观的局限性,非维新派主观的局限性。 ③军事方面的举措,没有采取由维新派掌管军队的措施,以至于面对政变阴谋,束手待毙,运动失败了。反映出维新派对政治斗争残酷性认识不足,没有认识到军队在政治斗争中的重要作用。不可避免地失败,也就不足为怪了。
五、的历史意义和教训
这一点可启发学生讨论,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能力。教师应引导学生从变法的性质、失败原因、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对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影响等方面思考。教学设计思想 通过学生分析的背景、变法的内容,评价变法的意义,制作有关表格等,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提供相关图片、视频资料,引导学生分析、讨论问题,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
篇6:《戊戌变法》一课的历史教学反思
《戊戌变法》一课的历史教学反思
历史学科所具有的独特性质,使其拥有丰富的课程资源。这些资源包括文字资料、影视资料、历史文物、历史遗迹遗址等,现在越来越多的影视资料取材于历史长河中的某些事实,虽然各界对之褒贬不一,但是,这却为历史教学增添了一笔宝贵的课程资源,将中的某些历史信息巧妙引入课堂教学中,有利于拉近了学生与历史之间的距离,在很大程度上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培养历史学习的兴趣,可谓一举多得。
我在执教中国历史8年级上《戊戌变法》一课时,就选取了电视剧《走向共和》中的历史信息,创造性的提出了“历史场景(影视资料)——合作、探究”模式开展探究教学,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1、巧用主题曲导入新课
好的开头就是成功的一半。课堂教学亦是如此。为了给学生一个既熟悉有可以调动兴趣的情景,笔者首先想到了历史味很浓的《走向共和》主题曲。在制作教学软件的时候,笔者根据《走向共和》主题曲和本课的内容制作了一个“导语powerpoint”:以《走向共和》主题曲为背景音乐,配上从《走向共和》中“抓取”的图片。课堂上,学生在“导语powerpoint”的歌声中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专注,甚至有同学开始小声议论。在音乐声结束的时候,我开始引用歌词中的一句“风吹过,雨打过,铁蹄践踏过”,过渡到本课的教学——甲午战争之后,中国再一次被“铁蹄践踏”!学生开始溶入本课悲壮的历史气氛中。
2、大胆运用电视剧视频剪辑创新历史教学
如何利用影视资料视频剪辑为课堂教学服务?我从历史学科的特点和历史课程改革的要求出发,创造性的开展了“历史场景——问题——合作探究”模式的教学。我设计了5个历史场景。根据这些历史场景,确定了相应的5个探究主题。
3、利用影视留下学生继续探究的兴趣
课堂教学的最后,我引用了报纸上对《走向共和》中历史情节的一些质疑,提出了本课的最后一个问题:在《走向共和》是否存在历史事实的错误呢?你想不想和小组的同学运用学习过的历史知识来找找这些错误呢?学生的'兴趣很高,都表示要认真去看一看,争取能找到一些错误。至此,我感到了学生的对历史真正的兴趣和热情——这却是一部电视剧中剪辑的妙用!如果又是传统的教法,谈何引起学生兴趣和培养创造性?
4、点评
如何利用现有的影视资源开展历史教学。笔者创造性的提出了利用“历史场景(影视资料剪辑),开展合作、探究”模式的教学方法。采用这种方法,在最大限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兴趣,拉进了历史和现实的距离;也课本解决了课本历史不能重现的问题,给学生提供了鲜活的历史场景。利用历史场景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开展合作、探究学习,是实现新课程改革目标的重要有益的尝试。
篇7:戊戌变法
教学目标
1.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戊戌变法的背景。早期维新思想及代表人物。康有为的维新思想及《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梁启超的《变法通议》。《公车上书》和强学会。维新派同封建顽固势力的论战。《应诏统筹全局折》和保国会。百日维新及戊戌政变。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和教训。
2.通过学习戊戌变法的背景,使学生认识到:民族危机严重和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是19世纪末中华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的社会条件,他们承担起救亡图存、发展资本主义的历史任务是当时国情决定的;通过学习维新派与封建顽固势力的论战,使学生认识到:论战是资本主义思想同封建主义思想的正面交锋,它开阔了知识分子的眼界,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高涨;通过分析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和失败原因,使学生认识到:戊戌变法是一次资产阶级领导的爱国救亡政治运动,也是一次思想解放潮流,它符合当时中国历史发展的趋势,由于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和妥协性,这次变法注定失败,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行不通的,其深刻教训又为资产阶级革命派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3.通过学习维新志士为变法图强勇于牺牲的事迹,培养学生爱国救国的意识,树立以天下为己任的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学建议
教材地位分析
19世纪末,由于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了救亡图存的戊戌变法运动。由于反动势力的强大和维新派缺乏群众基础,戊戌变法运动失败了,但是,它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有利于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开始形成中国近代思想解放的潮流。它的历史经验教训也为资产阶级革命派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重点分析
康、梁的维新思想和戊戌变法及评价是本课重点。康、梁的维新思想是当时中国人向先进的西方全面学习的思想。其集“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的精华,继承发展了早期维新思想。其产生发展表明中国三思想领域又发生了重大变化,也说明在中国危亡之际,爱国知识分子挺身而出,担负起救亡图存的历史重任。学习这一内容不仅有助于学生系统的了解中国近代思想领域的变化,也能了解到康、梁等人崇高的爱国救国意识和品质,从中受到教育,得到启发,有利于良好人格的塑造。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戊戌变法是康、梁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奔走呼号、努力奋争的最终结果。改革内容虽与最初提出的要求相去甚远,但还是涉及到社会的诸多方面,成为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件大事。变法虽然失败,但其进步性、积极作用不可抹煞。了解这一点,可以使学生认识到社会发展的曲折复杂性,可以加深对中国国情的认识。对重大历史事件进行客观的实事求是的评价,是历史学科教学的目的之一。在理解认识本节所学内容的基础上进行综合评价,对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事件,理解历史事件内在联系是很有帮助的。因此,康、梁的维新思想和戊戌变法及评价是本课重点。
难点分析
康有为维新思想的特点和戊戌变法的评价是本课难点。学生掌握的史实有限,很难理解康有为在宣传资产阶级维新思想时为什么要利用孔子,利用儒家思想。评价戊戌变法需要学生有较强的分析理解、综合、概况能力。而这恰恰是学生的弱点因此,一说评价,往往就事论事,难以从宏观上、整体上认识把握。对资产阶级的软弱性表现,容易把阶级与个人混为一谈,认为资产阶级的软弱性与谭嗣同等人不怕流血牺牲的勇敢献身性是相矛盾的。所以,康有为维新思想的特点和戊戌变法的评价是本课难点。
重点、难点突破方案
通过引导学生分析、讨论康有为为什么打着孔子的旗号宣传维新思想,使学生理解康有为维新思想的特点。通过教师引导学生重点分析康有为的《应诏统筹全局折》、戊戌变法内容,使学生认识到戊戌变法的进步性和局限性。教师还应强调新政内容没有涉及维新派提出的设议院、开国会、定宪法等君主立宪的政治主张,是有一定的现实性的。通过对变法进步性和局限性的分析,使学生能够较容易对戊戌变法进行正确的评价。
教学设计方案
篇8:戊戌变法
重点:康梁的维新思想、戊戌变法及评价
难点:康有为维新思想的特点、戊戌变法的评价
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师讲解、学生讨论的综合法;教学用具:相关历史图片、视频资料
教学过程:
导入:
引导学生思考、讨论“19世纪末,帝国主义侵略加深的表现,侵略的加深引起了中国社会怎样的变化?”由此,导入“戊戌变法的背景”。
一、 戊戌变法的背景
在学生回答,帝国主义侵略加深所引起的中国社会变化后,教师进行总结:
二、康、梁的维新思想
指导学生采用烈纪年表的方法,将基本史实理清。在理清史实后,重点讲述《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
在理清史实后,重点讲述《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
讲《新学伪经考》,先通过阅读注解,明确“新学”“伪经”作为历史名词的概念。随之强调,康有为是以维护孔子的名义进行的,以考据辨伪的方式,通过指斥封建统治阶级奉为维护封建专制制度的精神支柱(理论基础)的古文为伪造之作,这就从根本上推翻了封建统治者恪守的祖训,反对变法的理论根据。让学生分组分析、讨论:康有为为什么打着孔子的旗号宣传维新思想?在学生分析讨论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历史根源、康有为的思想根源、社会现状等方面思考这一问题。
同时,教师应指出:康有为的维新变法思想是由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同儒家思想相结合形成的。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使中国面临着生死存亡的危机,显示了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的强大的优势。伴随着侵略势力的深入,资产阶级的思想文化、政治学说和制度传入中国,这一切都是客观存在,必然反映到康有为的头脑中。而其思想的主体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转变,所以,康有为主张的仅是清朝封建统治下的变法,而反对推翻清朝封建统治的革命。
三、维新派同封建顽固势力的论战
主要是指导学生阅读本节教材相关的小字内容,并根据此内容归纳论战中双方的对立观点,制成表格。对照论战的三个问题,启发学生认识是资本主义思想同封建主义思想的正面交锋。作用:使一些知识分子开始摆脱封建思想的束缚;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的.高涨。
四、百日维新
通过提问、回答、归纳讲述,使学生在明确戊戌变法的历史背景时,掌握章节之间内容的内在联系。
重点讲解康有为的《应诏统筹全局折》。强调在《应诏统筹全局折》中实际上提出了资产阶级维新派在当时形势下的施政纲领。指导学生阅读思考教材中的小字部分内容。
指出维新派成立保国会是为变法进行的组织准备。保国会一成立,顽固派与维新派的斗争更加激化。一则壁垒分明了,二则意味着思想领域的维新变法即将转变为政治领域的付诸实施阶段,斗争更加激化、这是必然的。
具体分析变法诏书的进步性和局限性:
进步性:①“提倡官房上书言事”须讲清楚两点:一是从发展来看,清朝旧制不仅平民不能上奏章言事,就是一般的四品以下的京官和三品以下的地方官也都没有资格上书言事。由此,也就不难理解康有为多次上书被轻易地扣压了。如今加以提倡,而且光绪帝极为重视,这无疑是一大进步。二是从当时的实际情况分析,一般的老百姓大多为生计操劳,没有文化,当时能够上书言事的大多是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成为资产阶级维新派参政一种方式和途径,有利于打破封建统治思想。
②“消闲散重迭机构,裁汰冗员”有利于打破封建政治体制,提高政府办事效率。
③经济方面的举措,无疑有利于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这是符合世界历史发展潮流的进步举措。
④文化教育方面的举措,一是不仅有利于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而且有利于传播和学习西方先进的思想文化和政治制度。二是废除八股取土,改试策论,开设经济特科,这实际是在改变官僚机构的构成,用现代话说就是政治体制改革,无疑是有利于资本主义变革的。
局限性:①没有触动封建顽固派的实权地位。突出的是慈禧太后牢牢地控制着光绪帝和左右局势的权力。维新派幻想顽固派会放任他们去变法。反映出维新派对资本主义制度与封建制度的严重对立性认识不足,也缺乏政治斗争的经验。
②没有涉及设议院、开国会、定宪法等政治主张。反映出康有为等在当时选择的是渐进的变革道路。从当时中国社会状况考虑,有它现实性的一面。这是历史发展客观的局限性,非维新派主观的局限性。
③军事方面的举措,没有采取由维新派掌管军队的措施,以至于面对政变阴谋,束手待毙,运动失败了。反映出维新派对政治斗争残酷性认识不足,没有认识到军队在政治斗争中的重要作用。戊戌变法不可避免地失败,也就不足为怪了。
五、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和教训
这一点可启发学生讨论,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能力。教师应引导学生从变法的性质、失败原因、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对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影响等方面思考。
教学设计思想
通过学生分析戊戌变法的背景、变法的内容,评价变法的意义,制作有关表格等,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提供相关图片、视频资料,引导学生分析、讨论问题,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
板书设计
篇9:戊戌变法
一、戊戌变法的背景
1.甲午战争以后民族危机严重
2.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二、康、梁的维新思想
1.早期的资产阶级维新思想及代表人物
2.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
3.梁启超的《变法通议》
4.《公车上书》和强学会成立
三、维新派同封建顽固势力的论战
四、百日维新(1898.6.11-9.21)
1.康有为的《应诏统筹全局折》
2.保国会的成立(1898.4)
3.《定国是诏》及变法内容
五、戊戌政变
1.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阴谋破坏
2.戊戌政变--戊戌变法失败
六、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和教训
篇10:戊戌变法
教学目标
康有为再次上书;康、梁组织保国会;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和历史意义;戊戌政变和“戊戌六君子”;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通过对戊戌变法内容的分析,引导学生认识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引导学生对戊戌变法成败得失分析、概括,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逐步掌握辩证的观点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以康、梁为代表的中国近代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在民族危难之际,为改变现状,救亡图存,努力向先进的西方学习,要求维新变法。培养学生关心时政,关心祖国的前途命运,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戊戌政变过程的教学,以维新志士为变法图强勇于牺牲的事迹为榜样,培养学生爱国救国的意识和优秀品德。
教学建议
“百日维新”
这是本节课的重点。教师首先在电脑屏幕上显示变法诏书的主要内容,通过设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分析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主要围绕:有利于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参与政权、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有利于西方科学技术的传播来设问。然后指导学生回答书上的思考题。从而得出变法反映了资产阶级的愿望和要求,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有利于资产阶级思想传播。
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及其历史意义
百日维新是康、梁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奔走呼号,努力奋争的结果,集中体现了维新派的变法的具体要求,是学习和认识这场变法运动的重点。变法虽然失败,但其进步性、积极作用不可抹煞。了解这一内容,可使学生认识到社会发展的曲折复杂性,加深对中国国情的认识。对戊戌变法历史意义的认识,使学生认识到这场运动的进步性,同时对培养学生全面、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很有帮助。
保国会的成立
这一目教师只要讲清帝国主义的瓜分狂潮促使维新变法运动进一步发展,为了宣传和筹划变法,康有为、梁启超在光绪帝的支持下,组织保国会即可。
如何认识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和失败原因
对戊戌变法的评价需要学生有较强的分析、理解、综合、概括能力。这对初中学生比较困难。因此,需要教师向学生讲清楚戊戌变法的性质、作用,或给学生提供思路。失败原因中涉及对资产阶级的软弱性、脱离群众等特点的认识,学生理解起来有困难。
篇11:戊戌变法
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封建顽固势力为什么要反对变法,然后按照书上的材料讲清政变的经过,指出戊戌政变标志着戊戌变法的失败。书中戊戌六君子的事迹可以通过学生阅读教材并播放教学课件中的视频资料,让学生认识到谭嗣同等爱国志士为了挽救民族危亡,不惜抛头颅、洒热血,这种爱国主义精神是值得我们今天学习的。最后,就戊戌变法为什么会失败,教师可组织学生展开讨论,然后由教师加以归纳概括。
导入新课
教师可以提问学生“公车上书”在当时起了什么作用?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进一步指出:18冬,德国强占胶州湾,帝国主义开始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康有为再次上书光绪帝,不久,光绪帝召见康有为,颁布《定国是诏》,正式开始变法。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戊戌变法”。
教学设计示例
重点: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及其历史意义。
难点: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和失败原因
教学思想:
本课涉及的理论知识较多,特别是重点、难点部分,初中学生理解起来有困难,教学中教师要把讲述、体温、讨论等方法结合起来,精心设问,引导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尊重学生,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自主学习的意识和关心时政的.精神。
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提问:“公车上书”在当时起了什么作用?学生回答: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然后教师指出:公车上书后,全国的维新变法运动不断发展,帝国主义掀起的瓜分狂潮进一步刺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高涨,186月,光绪帝下诏变法,这就是历史上的“戊戌变法”。
二、保国会的成立:按书中材料讲清保国会成立的背景和目的即可。
三、百日维新
屏幕显示“百日维新”的内容,教师设问,引导学生分析。
师:哪些内容会损害封建顽固势力的利益?
生:改革旧制部分(学生可能会回答具体内容)
师:对。这样变法必然会遭到他们的反对,这也变法失败的原因之一。
师:“允许官民上书言事”反映了哪些人的愿望?
生:人民、当官的。
师:这里的“民”具体指什么人?
学生可能不会立即答出,教师要分析“民”指的是新兴的资产阶级,所以,政治方面的改革就是让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有机会参与政权,反映了资产阶级的愿望。
师:经济方面的改革会起到什么作用?
生:(概括)有利于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增强国家的经济实力。
师:文化方面的改革呢?
生:(概括)有利于文化、教育、科技的发展,有利于西方科技的传播。
师:军事方面会产生什么影响?
生:学习西方先进的训练方法,增强国防力量等
这时,教师引导学生回答书中的思考题。答案略。
最后,师生共同总结出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
四、戊戌政变
以学生自学为主。(电脑屏幕显示有关资料,帮助学生了解戊戌政变的经过)认识慈禧太后的专权凶残、袁世凯的阴险狡诈、谭嗣同的英勇无畏。记住戊戌六君子的名字。教师最后指出:戊戌政变标志着戊戌变法的失败,从光绪帝下诏变法到变法最终失败,前后仅103天,因此,这场变法又称为“百日维新”。
小结:戊戌变法的失败使中国丧失了一次摆脱民族危机,走向富强的机会。但是维新志士们满怀爱国热情,为变法就往而奔走呼号,殚精竭虑,他们的行动是符合维护民族独立和发展资本主义这一历史潮流的,是爱国的、进步的,显示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必将激励和指引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为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而继续奋斗。
板书设计
--
篇12:重读戊戌变法
重读戊戌变法
中国的宪政移植运动发轫于戊戌变法,文化抵抗也自此揭开了“民族主义”的旗号,并打上了意识形态的烙印。康有为在戊戌五六月陆续进呈的《日本变制考》中,说明了他的变法主张:购船置械,可谓之变器,不可谓之变事;设邮局、开矿务,可谓之变事,未可谓之变政;改官制,为选举,可谓之变政,未可谓之变法;日本改定国宪,变法之全体也。在康氏看来,制定宪法,行民选议院才算变法,可以“摄百千万亿臣民之心智”,人民不会与朝廷疏离,而会竭尽心智能力,使政举法行,国家可长治久安。康有为认为,政治改革的最终结果是激烈的,但改变的过程必须缓慢平和。在实现全民共知的“太平世”之前,中国必须经过君主立宪的过渡时期。在《日本变制考跋》中,康建议“我朝变法,但操鉴于日本,一切已足”。康氏也明白“升平世”的君主立宪与“据乱世”的绝对王政有着根本的区别,因此必须作若干之说明与预备:由于宪法之定,出于公天下之民,以人民之福利为重,则通国上下之官皆为民事而设,而事有今昔之不同,常变之各别,而官也因之有异,此与中国过去专制政体之设官分职,欲家天下,防范人民,而制定《律例》及《会典》,其立法精神是迥然不同的。
显然,宪政有着与专制大异其趣的精神与文化。至此康有为遇到了一个难题:中国没有宪政的实践,但有没有宪政的精神呢?若有,为什么产生不出宪政?若没有,是否意味着文化上也跟着全盘西化?康氏陷入了二难选择:若主张有,必须冒大不韪,推翻千年之定识,重新解释儒教;若主张无,有伤民族自尊,等于宣布“文化自杀”,并根本上动摇儒教作为清政府的立国基础,这不但皇帝不同意,官吏不同意,也肯定招致士人阶层的普遍反感,最后可能是天下共诛康氏本人。两害取其轻,他选择了第一种方式:西方国家以行政、立法、司法三权来实现民主政府,而在中国已有这样的理论存在。中国在民主实施上落后于西方,不是因为孔子的学说有缺点,而只是他的许多门徒误解了他。这就是康氏《新学伪经考》(1891)和《孔子改制考》(1896)要说明的问题。
康有为不但认为儒教有宪政的理论(如《孔子改制考》说尧舜为民主、为人道之极至),而且已经深入到操作层面上的“阶段论”。他在《论语注》中写道:“春秋之义,有理乱世,升平世,太平世”,而每一世都有他相应的政治制度:绝对王政适于据乱世,君主立宪适于升平世,共和制度适于太平世。当人类从较低的社会层次发展到高层次,政府的形式也要相应改变。在《论语》中,孔子有言“天下有道,礼乐征伐自天子出”。传统的理解是大夫不能控制政府,百姓不议政治。康氏批评此屡见的“不”字乃系误植,误植之人盖不明孔子的真正意思,因此必须删去。康氏评论孟子所说“民为贵”时有云:此孟子立民主之制,太平法也……公平所归乃举为民主,如英、法制总统然……近于大同之世。经这么一解释,儒教本来就有君主立宪和民主立宪思想了,并明示了二者的更迭和渐进过程。康有为于是主张设制度局以定宪法,并以孔子自称为素王,孔子亦主张改制,为其变法立宪确立了经典依据。就这样,通过对儒教本土资源的`重新挖掘,宪政理论大可自给自足,移植西方宪政而不必同时引进西学,难怪梁启超称呼康有为系“孔教马丁・路德也”。
康有为提出以儒变法和以儒教为国教还有直接抵抗基督教文化的动机。康氏认为“耶教言灵魂界之事,其圆满不如佛,言人间世之事,其精备不如孔子”。他觉得儒、佛、基督三教虽讲基本上相同的真理,但以基督教最不如人意。他相信儒教比世界上任何其他学说都优越,在理论上适宜全人类,是在目前情况下惟一适合中国的宗教。为了保全帝国的目的,中国的法律、行政和经济制度都必须按照西方的模式改变;但如果放弃儒教,企图对整个道德生活西化,则将是文化自杀。因此,康氏在《孔子改制考》一书中所取的立场,可说是一种“文化民族主义”。
综上所述,康有为认为戊戌变法的直接目标是开议院,制宪法,行君主立宪,以解释后的儒教为指导思想,而不能引进基督西学作基础。尽管康有为对儒教经典的“重新解释”引起了较多的非议,但光绪皇帝除不答应明确立国教外,其他主张大多被接受,并任命康有为作整个变法的“总设计师”。因此可以说,康的思想基本上代表了变法时期关于“宪政移植与文化抵抗”的样式。我认为,康有为与戊戌变法对二十世纪中国宪政的重大影响主要体现为以下三方面:
第一,康有为的所有努力,在我看来,是为了中国的宪政移植寻求一种能为国人所认同的合法性基础。这种基础根植于传统文化,与意识形态休戚相关,而又不能根本违逆世界之大潮。于是,便有了对儒教经典的重新解释,但康的用心良苦反而加重了文化的认同危机,使他的“合法性基础”一直处于边缘地带:传统的实权派和士人阶层斥康为“其貌则孔也,其心则夷也”;而革命派和西学派也不买康的账,视之为极端保守的顽固分子。对此,费正清指出:“康氏为了弥补漏洞,经常不得不违背已被大家所接受的解释,乃引申经文以便将平等、自由、共和与宪政诸义注入儒学,他的做法乃是善意地使中国的道德遗产现代化以保存之,使清廷的思想基础合时以挽救它的危亡。假如康氏依据家法,他不过是另一个可敬的公羊家,与他之所为完全不一样”。尽管说得不客气,但后继者发现康思考的问题是不能绕过的,并且几乎走上了同一条道路:宪政移植与文化抵抗。前者为西化和现代化,后者为民族化和本土化。最终,中国移植了宪政之体,而排拒了宪政之魂。
第二,康有为主张渐进改革,认为中国先行君主立宪为实现真正的民主宪政所必需的过渡阶段,而急功近利的革命只能导致历史的轮回。“仆戊戌以来,主张君主立宪;自辛亥以来,主张虚君共和”。康认为虚君可置身于政治竞争之外,可作为国家团结和安定的象征,既顺应传统民情,又为宪政建设提供了一个和平环境。孙中山先生当时提出要革命,要“民治”的宪政,二者区别不在于目标,而在于和平与暴力的手段分歧。但越往后看,孙中山先生的做法就越清楚了:他不得不承认,民治宪政只能是渐进的,而不能“毕其功于一役”,于是便有了“宪政三段论”,而长达的训政时期人民根本上无权可言。皇帝被赶走了,却迎来了无数个“皇帝”,军阀混战,国无宁国,民不聊生,还谈得上什么人权、民主、宪政。本世纪的宪政遭遇不幸被端方和康有为言中,而戊戌的思想本来是可以直接避免这种情境的(辛亥革命后若行虚君立宪根本无阻力可言)。后继者的实际操作者在暗渡康氏陈仓,但却为表面的形式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第三,康有为“渐进论”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民智未开”,尚须教化,此为康最初主张君主立宪和开明专制的缘起。康氏认为,中国人民在专制统治下几千年,既无能力也无欲望取得政权,因此在他们有资格动用权力之前,给予他们政权是愚蠢的,最安全的方法是尽量利用现存设施作大转变的准备。康氏认为适用于“太平世”的民主尚未到来,操之过急,将适得其反:伸民权平等自由之风,协乎公理,顺乎人心……将来全世界推行之,乃必然之事也……须有所待,乃可为也……中国果服革命之药,则死矣。民国成立后的局势证实了康氏对于未成熟宪政改革的诸多忧虑。他说,“所谓民权者,徒资暴民之横暴恣睢,堕实桀颉而已。所谓平等者,纪纲扫尽,礼法荡弃而已。所谓自由者,纵欲败道,荡廉扫耻,灭尽天理,以穷人欲而已。”
孙中山先生当初主张激进革命,并在民国成立后宣布人人平等、自由,享有天赋人权。但他很快就发现:正如康有为所言,中国人民实际上还停留在需要引导,才能走上民主宪政的地步。因此,他提出了“训政论”―――宪政保母论,寄希望于“先知先觉”的精英。与此同时,胡适、蔡元培、丁文江等大学者也呼唤“好人政府”,这样,某某主义和儒教文化的巧妙结合使千百年来中国人民希翼救世主的心态和官方的“牧民”意识得以实现一个在道德和智识上无可置疑的“好人政府”。
戊戌变法时,康有为基于“民智未开”而主张君主立宪的开明专制,用皇权教化人民,使宪政权利次第实现,康氏的思想自然遭口诛笔伐。但那些谴责康的人后来掌权了也走上了他的老路,只不过少提一个“皇帝”罢了。这种“巧合”是必然的:宪政是从西方那里搬过来的,但头脑还是中国的。它的源头是儒教的人性哲学:上等的“圣人之性”先天就是善的,不需要教育;“中民之性”和“斗筲之性”需要经过教化、改造,方可“化性而起伪”,臻于完善,圣人君主官吏自然“承天意,以成民之性为任者也”。呼唤救世主和好人政府不就是“内圣外王”,“修齐治平”的政治产物吗?
中国之所以自己开不出宪政,移植又不成功,从康有为氏的“变法”主张中已可以看出其中端倪:以“民智未开”而主张集权训导、教化人民,看似有理,实际上是一个祸害致深的伪命题。其一,“民智未开”并不构成政府干预的正当理由,因为政府本身也存在类似的难题,政府本质上不是超越个人之上的实体,并非全知全能,它也是由一个个具体的个人组成的,这些人往往也是“官智未开”的,起码在中国行宪前,不会存在一个宪政素养良好的官吏集团足以示范教化人民,因为官吏和人民一样只有在宪政的环境里才能逐步培养宪政素养并提高参政议政的能力。其二“人民未能自事其事”绝不是“政府代行其事”的充分条件,在宪政生活中,公民拥有权利,可以行使,也可以弃权,但没有授权,任何人不能越俎代疱。通过开明专制大包大揽来推行民治宪政,本身就构成了手段与目的的悖论。其三,人民没有行宪的热情和能力,或者宪政一开,就导致民情混乱,自由滥用,纵欲败道等诸现象,往往并非“民智未开”,而是宪政自身的制度设置尚未产生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这是行宪初期的必然现象,而政府一旦热衷干涉,可能会返回专制状态。最后,以民智未开而行训导教化政策,必然用权至极并视人民为掌中可任意揉搓的试验品。其无法避免的结局是“为政者打着人民的旗号反人民,官吏以行公益之名中饱私囊”。“权力容易使人腐化,绝对的权力绝对会使人腐化”,二十世纪的经验为这个真理提供了太多的例证。
重读戊戌变法一文由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请注明出处!
篇13:戊戌变法说课稿
戊戌变法说课稿
大家好!很高兴在此献课。
下面开始我的说课,我说课的题目是《戊戌变法》,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和学法以及教学过程这五个方面进行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
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戊戌变法》,它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学习主题“近代化的探索”的第7课的内容。课文一共包括二个子目,分别是公车上书、百日维新。主要从戊戌变法的产生、发展和失败的线索,讲述了中华民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以康有为、梁启超等为代表的维新派发动了一场挽救中华民族命运的救亡图存的变法运动。课文是构成中国近代化探索这一主题的重要内容。按照课程标准,本课教学时数为1课时。
二、说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感知公车上书的历史,识记变法法令的主要内容,学会归纳历史知识和记忆历史知识的能力。
2、分析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和失败原因,明白戊戌变法是一次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理解在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封建的政治体制下,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中国是行不通的。
(二)过程与方法
1、制作图表,归纳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形成知识的系统化。
2、以谭@同英雄事迹为例,探讨谭@同有哪些精神值得借鉴。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习维新派向西方学习的主张,体会维新派为拯救腐朽的清王朝向他国学习的精神。
2、学习维新人士为变法图强勇于牺牲的事迹,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振兴中华的高尚情操和历史责任感,树立以天下为己任的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教学内容,我确定的教学重难点如下:
【重点】
公车上书的概况、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
处理办法:主要采用谈话法、讲解法,分别从政治、经济、文化教育、思想和军事五个方面具体讲解。
【难点】
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和失败原因。
处理办法:主要采用读书指导法、问题探究法,从变法从变法内容上一步步引导分析戊戌变法深刻的历史意义和失败原因。
四、说教法和学法
人们常说,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根据基础教育改革,转变教学方式,我制定如下教学方法:
【教法】
1、谈话法:采用师生问答方式引入本课主题,引导学生思考问题。
2、图表法:以图表形式,系统归纳变法历程,形成知识的系统化。
【学法】
1、阅读指导法,按照自主学习,学会从中提取有效信息,并进行归纳整理。
2、问题探究法,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合作探究,突出教学重难点。
五、说教学过程
按照中学历史教学过程感知―理解―巩固―运用的学科教学方法理论,结合讲解-接受教学模式,我将教学过程分为四个环节。
第一环节:导入新课
回顾洋务运动的史实,说明洋务运动作为地主阶级为维护封建统治而进行一场自救运动没能挽救中华民族的危亡。向学生提出在民族危机加深的背景下,中华民族资产阶级的先进知识分子掀起的变法图强的自救运动又会如何的问题进入新课学习。
在新课学习这一环节,我把教学内容按照开始-高潮-结束这个思路进行整合,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策略,进行新课学习。
第二环节:讲授新课(展示课件)
开始――公车上书.
设置问题思考,让学生阅读教材,归纳公车上书的原因,展示图片,介绍康有为、梁启超等变法人士的活动。通过创办报刊,建立强学会,推进变法运动地开展,突出公车上书,揭开了戊戌变法的序幕。
高潮――百日维新
这是本课的核心内容,其中百日维新变法的主要内容是本课的重点,我将通过学生朗读课文,感知变法的具体内容,运用图表方式,梳理变法的主要内容,运用讲解的方式,引导学生掌握变法内涵,突出重点知识的学习。
结束――失败
戊戌变法的失败,这是本课的难点内容,提出变法失败的原因和主要历史意义的.问题展开探究,深化课文学习,并结合谭@同在变法期间的表现,加强学生情感教育。
第三环节:课堂巩固。我将要求同学们重点掌握变法内容和变法历史意义,,强调说明维新志士们满怀爱国热情,为变法奔走呼号殚精竭虑,他们的行动是符合历史潮流的是爱国的进步的,显示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他们的爱国精神必将激励和指导这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民为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继续奋斗。最后以“谭嗣同的死值得吗”?为题,要求同学们根据自己的想法写一篇300字的议论文作为学习的拓展延伸。
第四环节:拓展延伸。以“谭嗣同的死值得吗”?为题,要求同学们根据自己的想法写一篇300字的议论文作为学习的拓展延伸。(展示)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大家。
篇14:戊戌变法说课稿
戊戌变法说课稿
一、教学背景:
(一)教学资源
本课的教学资源除了学生手上的教材之外,我们教师手上还有课程标准,但除此之外,我们教师还应阅读一些与戊戌变法相关的学术著作和论文,并关注其最新的学术动态,以更加真实和全面地了解这段历史。
(二)教材分析
在新史观的引领之下,我们可以从近代化史观和文明史观两个视角来认识戊戌变法:从近代化史观来看,戊戌变法上承洋务运动,但又超越了其学习西方“器物”的层面,开启了学习西方“制度”的时代,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为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奠定了基础。从文明史观来看,戊戌变法推动了中国由传统文明向近代文明的转变,在中华文明发展史上具有特殊的地位。
(三)学情分析:
然而我们所面对的是八年级学生,他们虽然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理解分析和逻辑思维能力,但仍以感性认知为主。而且通过课前调查发现,他们虽然对这段历史已经有了一些浅显的认知,但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评价常带有感情化和片面性的色彩。
二、教学与学法:
因此,我决定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历史情境,打通时空隧道,再现历史抉择,带领学生进行角色体验,回到历史现场,参与历史进程,并从中对戊戌变法形成比较客观的认识。
三、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依据课标,结合以上分析,我将三维目标制定如下:
让学生通过角色体验了解戊戌变法的基本史实,探究其失败的原因及对近代社会的影响,并从中感悟到近代先进知识分子身上那种强烈的爱国之情和社会责任感。
同时,将本课的教学重点定为:戊戌变法的主要经过及内容;
而本课的难点则是:如何让学生理解变法过程之艰辛和影响之深远?
四、教学过程:
【整体思路】那么如何实现以上目标呢?我在这里依据历史学科时序性和线索性的特点,按照历史发展的时序,以变法作为本课的线索,通过创设历史情境再现了这样4个历史抉择,并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下面,我就以这4个历史抉择的解决为重点,向大家讲解具体的教学过程。
(一)公车上书——签还是不签?
首先,我将历史情境设定在1895年的春天,让学生把自己想象成一名正在北京参加科举考试的举人。这时,《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来,康有为和梁启超马上起草了一份请愿书,反对议和,请求变法。并邀请各省举人联名上书。在这里,我设置了第一个历史抉择:现在,这份请愿书就在你的面前,你是签还是不签呢?请说明理由。在学生回答之后,我给出了历史的答案:当时有1300多名举人不顾朝廷禁令,联名上书!从而让学生感受到他们身上的那种强烈的爱国精神和社会责任感。【通过这一环节的设计,一方面可以让学生调动已学知识,初步认识到历史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另一方面也初步实现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
公车上书虽然失败了,却使康梁等人认识到了“群体”的力量,接着,我继续向学生讲解康梁等人创办报刊和强学会的过程及意义。
(二)御览上书——变还是不变?
然后,我再次创设情境,先展示了几张具有震撼性的图片:1811月,德国强占胶州湾;1897年12月,俄国强占旅顺和大连;18,英国强租新界和威海卫;以及1898年的一幅漫画——时局图,让学生感受到:瓜分狂潮来袭!这时,我设置了第二个历史抉择:此时康有为又上书光绪,倡议变法。那么光绪是决定变还是不变呢?请说明理由。在学生回答之后,我告诉学生:光绪帝最终还是以国家民族的利益为重,决定变法!【通过这一环节的设计,让学生认识到,救亡图存不仅是那些先进知识分子的责任,也是当时每一个中国人的历史责任!】
(三)变法开始——是大刀阔斧还是循序渐进?
光绪帝宣布变法后的第5天,召见了康有为并与他商讨变法的步骤和措施。这时,我又设置了第三个历史冲突:那么他们是应该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呢?还是步步经营,循序渐进呢?在这里,我设计了一场历史辩论会,将学生分成正方和反方两部分,同时,为了让整个辩论过程更有意义,我还出示了当时社会各界对变法的态度让学生参考。辩论过程中,正方认为国家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不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就要亡国啦!而反方则认为当时反对的声音如此之大,必须进行循序渐进的改革才能减小改革的阻力。那么维新派是怎么做的呢?我在辩论结束后出示了“变法的主要内容”这一表格,并让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加以完成。然后逐项引导学生分析这些措施对推动中国近代化的意义。由此,学生自然得知戊戌变法是一场大刀阔斧的改革,并从中认识到了变法的进步意义。【通过这一环节,突破了本课的重点。】
那么,变法的结果又如何呢?我先让学生从教材中找出答案,然后趁他们疑惑之时让他们回顾刚才的辩论,学生马上想到是不是由于变法的措施太多?还是反对的人太多了呢?这时,我并没有立即予以肯定,而是向学生出示了这样几则材料,引导他们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并最终认识到:变法的失败既有客观上的原因,又有主观上的原因。【通过这一设计,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另一方面,也使学生认识到,在当时的中国,改良主义的道路是走不通的,中国近代化的道路是漫长而坎坷的。】
变法失败了,是不是说戊戌变法就失去了意义呢?我接着又向学生出示了这样两则材料:第一则材料是《时务报》的畅销情景、第二则材料是梁启超在上面发表的部分文章的标题,通过分析使学生认识到,戊戌变法在当时起到了思想解放的重要作用。
(四)变法失败——中国又将何去何从?
紧接着,我设置了第四个历史抉择:变法失败了,中国又将何去何从呢?正如杨天石教授所讲的那样,一些知识分子开始投身革命,而康有为和梁启超则继续坚持改良的道路,但更多的人则陷入了迷茫。【这里我并没有给出答案,而是设下了一个悬疑,为下一节课《辛亥革命》的教学做了铺垫。】
【课堂总结】最后,我引导学生回顾本课所学,并认识到:戊戌变法既是一场爱国救亡的_运动,又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
【现实连线】在课堂小结之后,我还设计了一个“课堂延伸”。让学生思考:“身处改革开放大潮中的我们,能够从一百多年前那那场变法中感悟到些什么?我们今天又该怎样继续推进改革开放呢?在学生回答之后,我出示了今年两会期间温家宝的两句话。通过这两句话,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本课的认识,还能让学生坚定改革开放的信念。
五、课后反思
回顾本课的教学过程,我充分考虑到了初中生的实际情况,根据历史发展的脉络,让学生在感知历史上那些重要的人和事的基础之上,适当地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和独立的判断力,并强化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而这三者也是衡量一个人是否成为合格的现代公民的重要标准。培养合格的现代公民是我们现代历史教育的重要责任。作为一名历史教师,应该勇于担起这份责任,在以后的教学中奋力前行!
以上就是我今天说课的内容,不当之处,敬请各位专家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戊戌变法的意义
戊戌变法虽告失败,但戊戌政变后,光绪帝被慈禧幽禁在三面环水的南海瀛台。康有为逃至香港,后转至加拿大,在187月20日组织保皇会,又名中国维新会,颂扬光绪皇帝,鼓吹君主立宪,而梁启超则逃至日本,创刊《清议报》,丑诋慈禧太后。
在康梁两人出逃的时候,宫内传来康有为毒杀光绪皇帝的消息,后来又传光绪久病,由太后训政。民间议论纷纷,中外盛传光绪皇帝已不在人世。两江总督刘坤一警告道:“人情危惧,强邻环视,难免借起兵端。”时任英国驻华公使窦纳乐亦称假若光绪皇帝去世,将为各国所不谅。结果大内允许法国使馆医生入宫中诊治光绪,云无大碍。
守旧派大臣恐光绪怨于将来,纷纷怂恿慈禧太后废掉光绪,但议论未决。各国公使听闻消息后,于元旦入觐诘问理由。慈禧太后恐引起列强干涉,为测试列强态度,遂依荣禄建议,于191月24日,以光绪帝名义颁诏,称其不能诞育子嗣,乃立端郡王载漪之子,15岁的溥俊为大阿哥,史称己亥建储。
不过该诏书一出,随即令天下哗然,1900年1月27日,上海电报局总办经元善领衔通电要求光绪皇帝“力疾临御,勿存退位之思”。签名者有叶瀚、马裕藻、章炳麟、汪贻年、丁惠康、沈荩,唐才常、经亨颐、蔡元培、黄炎培等1231人。同时发表《布告各省公启》,要求各省共同力争,“如朝廷不理,则请我诸工商通行罢市集议”。各国公使认为立储事件影响中国形势稳定,随之提出警告,拒绝入贺。慈禧太后对列强怨恨甚深,在守旧派大臣怂恿下,对义和团采放任态度,终酿成八国联军入侵的大祸。
一开始维新党人在清朝体制内寻求政治革新的方法,戊戌政变后他们却成了被官府缉捕的罪犯。戊戌政变使得这批人与革命党人在日本相会,当时宫崎滔天、犬养毅、以及其他热心支那问题的日本浪人,皆努力撮合同在日本的“兴中会”(孙文)与“维新派”(康有为),希望两党能携手一同造反。 戊戌政变直接导致1900年夏维新派与革命党尝试合作,趁义和团事件及八国联军时发动自立军起义。此维新起义失败后,代之而起的是主张推翻满清,激烈变革,推翻原有制度和政府的革命者,最后清朝亦画上句号。
篇15:重读戊戌变法
重读戊戌变法
中国的宪政移植运动发轫于戊戌变法,文化抵抗也自此揭开了“民族主义”的旗号,并打上了意识形态的烙印。康有为在戊戌五六月陆续进呈的《日本变制考》中,说明了他的变法主张:购船置械,可谓之变器,不可谓之变事;设邮局、开矿务,可谓之变事,未可谓之变政;改官制,为选举,可谓之变政,未可谓之变法;日本改定国宪,变法之全体也。在康氏看来,制定宪法,行民选议院才算变法,可以“摄百千万亿臣民之心智”,人民不会与朝廷疏离,而会竭尽心智能力,使政举法行,国家可长治久安。康有为认为,政治改革的最终结果是激烈的,但改变的过程必须缓慢平和。在实现全民共知的“太平世”之前,中国必须经过君主立宪的过渡时期。在《日本变制考跋》中,康建议“我朝变法,但操鉴于日本,一切已足”。康氏也明白“升平世”的君主立宪与“据乱世”的绝对王政有着根本的区别,因此必须作若干之说明与预备:由于宪法之定,出于公天下之民,以人民之福利为重,则通国上下之官皆为民事而设,而事有今昔之不同,常变之各别,而官也因之有异,此与中国过去专制政体之设官分职,欲家天下,防范人民,而制定《律例》及《会典》,其立法精神是迥然不同的。
显然,宪政有着与专制大异其趣的精神与文化。至此康有为遇到了一个难题:中国没有宪政的实践,但有没有宪政的精神呢?若有,为什么产生不出宪政?若没有,是否意味着文化上也跟着全盘西化?康氏陷入了二难选择:若主张有,必须冒大不韪,推翻千年之定识,重新解释儒教;若主张无,有伤民族自尊,等于宣布“文化自杀”,并根本上动摇儒教作为清政府的立国基础,这不但皇帝不同意,官吏不同意,也肯定招致士人阶层的普遍反感,最后可能是天下共诛康氏本人。两害取其轻,他选择了第一种方式:西方国家以行政、立法、司法三权来实现民主政府,而在中国已有这样的理论存在。中国在民主实施上落后于西方,不是因为孔子的学说有缺点,而只是他的许多门徒误解了他。这就是康氏《新学伪经考》(1891)和《孔子改制考》(1896)要说明的问题。
康有为不但认为儒教有宪政的理论(如《孔子改制考》说尧舜为民主、为人道之极至),而且已经深入到操作层面上的“阶段论”。他在《论语注》中写道:“春秋之义,有理乱世,升平世,太平世”,而每一世都有他相应的政治制度:绝对王政适于据乱世,君主立宪适于升平世,共和制度适于太平世。当人类从较低的社会层次发展到高层次,政府的形式也要相应改变。在《论语》中,孔子有言“天下有道,礼乐征伐自天子出”。传统的理解是大夫不能控制政府,百姓不议政治。康氏批评此屡见的“不”字乃系误植,误植之人盖不明孔子的真正意思,因此必须删去。康氏评论孟子所说“民为贵”时有云:此孟子立民主之制,太平法也……公平所归乃举为民主,如英、法制总统然……近于大同之世。经这么一解释,儒教本来就有君主立宪和民主立宪思想了,并明示了二者的`更迭和渐进过程。康有为于是主张设制度局以定宪法,并以孔子自称为素王,孔子亦主张改制,为其变法立宪确立了经典依据。就这样,通过对儒教本土资源的重新挖掘,宪政理论大可自给自足,移植西方宪政而不必同时引进西学,难怪梁启超称呼康有为系“孔教马丁・路德也”。
康有为提出以儒变法和以儒教为国教还有直接抵抗基督教文化的动机。康氏认为“耶教言灵魂界之事,其圆满不如佛,言人间世之事,其精备不如孔子”。他觉得儒、佛、基督三教虽讲基本上相同的真理,但以基督教最不如人意。他相信儒教比世界上任何其他学说都优越,在理论上适宜全人类,是在目前情况下惟一适合中国的宗教。为了保全帝国的目的,中国的法律、行政和经济制度都必须按照西方的模式改变;但如果放弃儒教,企图对整个道德生活西化,则将是文化自杀。因此,康氏在《孔子改制考》一书中所取的立场,可说是一种“文化民族主义”。
综上所述,康有为认为戊戌变法的直接目标是开议院,制宪法,行君主立宪,以解释后的儒教为指导思想,而不能引进基督西学作基础。尽管康有为对儒教经典的“重新解释”引起了较多的非议,但光绪皇帝除不答应明确立国教外,其他主张大多被接受,并任命康有为作整个变法的“总设计师”。因此可以说,康的思想基本上代表了变法时期关于“宪政移植与文化抵抗”的样式。我认为,康有为与戊戌变法对二十世纪中国宪政的重大影响主要体现为以下三方面:
第一,康有为的所有努力,在我看来,是为了中国的宪政移植寻求一种能为国人所认同的合法性基础。这种基础根植于传统文化,与意识形态休戚相关,而又不能根本违逆世界之大潮。于是,便有了对儒教经典的重新解释,但康的用心良苦反而加重了文化的认同危机,使他的“合法
[1] [2] [3]
篇16:《戊戌变法》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戊戌变法》教案
教学目标
基础知识
了解公车上书、百日维新、戊戌政变、戊戌六君子等历史基础知识
掌 握 1895~18中国维新变法运动的重大事件名称和顺序
能力训练过程方法 搜集整理资 料 从课文和插图中搜集历史证据,探索“公车上书”的时代背景及其所产生的社会影响
比较分析理性说明 社会各界对于戊戌变法的不同反映,了解新旧势力关系紧张的具体表现,理解变法失败的原因
讨论探索 变法法令内容在政治方面的局限性和经济、文化、思想方面的进步作用(由此理解变法性质属于资产阶级改革)
情感态度价 值 观 爱国情感 谭嗣同等人不惜牺牲生命,希望通过变法改变中国积贫积弱的局面,符合当时的历史发展潮流,值得后人景仰和怀念
思想意识 充分理解维新变法人士的进步立场,陶冶爱国爱民族的高尚情操,增强新时代青年振兴中华的历史责任感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公车上书、百日维新
教学难点 戊戌变法的性质及其历史意义
教学工具
多媒体工具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组织学生回顾上一节课学过的线索,讨论回答问题:
1、从洋务派的目的来看,洋务运动具有什么样性质?(是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2、从封建统治者的目的来看,洋务运动是失败了。但是它却在客观上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工业。它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刺激并促进了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承上启下,教师讲授: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失败了,但是中华民族还有许多爱国知识分子不甘落后挨打,继续展开挽救民族危机的活动,并一度形成波及全国的大规模运动。(要求学生阅读32—34页全课内容,对重要的年代、人名、地名等做出醒目的阅读标记,先按小组交流个人看法,取得初步的一致意见后,抽2—3个小组的代表在全班交流,接着转入探究性学习。)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公车上书
1、为什么有那么多的“公车”(应试举人)要求拒签《马关条约》?(提示学生从条约危害性和“公车”爱国情感方面分析)
2、为什么人们还同时要求变法?(提示学生从帝国主义的侵略、清政府的内部矛盾、人民起义、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要求等方面进行思考)liuxue86.com
小结、过渡:中华民族具有优良的爱国传统,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紧急关头,民族的精英分子总会登高一呼,力图扭转颓势。所以,洋务运动刚刚失败,“公车上书”就接踵而至,它冲破了长期以来的沉闷局面,造就了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运动的领袖人物,拉开了戊戌变法运动的序幕。
百日维新
1、公车上书后百日维新前,康有为和梁启超有哪些主要的维新活动?(创办《万国公报》宣传变法,组织政治团体“强国会”,上书光绪帝等)
2、光绪帝按照维新派的意图,所颁布的法令有哪些主要内容?
3、请出几位组学生,根据34页 “阅读文字”和35页“自由阅读卡”的内容,表演康有为与荣禄在总理衙门的那一场对话以及康有为与自己女儿的对话。(教师可以通过“画外音”形式进行启发引导,调控课堂纪律和氛围)
4、想一想,当时社会上哪些人赞成维新变法?哪些人反对?哪些人无所谓?造成什么后果?(资产阶级维新派、开明的地主官僚和知识分子、不愿意当“亡国之君”的光绪帝等人赞成;以慈禧太后为代表的顽固派反对;广大的缺乏文化知识的农民、手工业者等“社会底层”无所谓。因此,手中握有实权的顽固派很轻松地扼杀了这场维新变法运动。)
5、根据35页“活动与探究”:维新派要杀的“贼”指哪些人?(清政府中阻挠维新变法的顽固派)他们为什么觉得“无力回天”?(实权掌握在顽固派手里)谭嗣同为什么说自己“死得其所”?(他愿意为变法流血牺牲以唤起民族觉醒,品格高尚)
6、根据34页“动脑筋”:你同意谁说的意见?为什么?(赋于学生人格多元化的选择权,允许他们自圆其说。但是教师也可以进一步设问:他的献身精神对后人有什么激励作用吗?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领袖脱逃后,有没有继续斗争?由此对学生进行正面导向)
课后小结
1、为什么戊戌变法又叫做“百日维新”?(变法法令的颁布,从1898年6月到9月,前后只经历了103天就被顽固派扼杀了,所以叫“百日维新”。实际上,维新变法运动从1895年“公车上书”就开始了。)
2、指导学生当堂完成课本第34页选择题:应选B(1895年——《马关条约》引发“公车上书”)
课后习题
1、“公车上书”是怎么回事?
2、简述“戊戌变法的时间及内容。
戊戌变法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公车上书,百日维新及其戊戌政变等 历史史实。
2.结合课文,利用图表分析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与历史意义。
3.通过学习本课,使学生认识到戊戌变法是一场救亡图存的_,具有爱国和进步的意义,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与正确的价值取向。
教学重难点
【重点】“公车上书”“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及其历史意义
【难点】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教学过程
【导入】活动激趣,引入新课
通过康有为被请到总理衙门“问话”与军机大臣荣禄进行舌战的历史短剧,我将亲自一人饰演两个角色,历史再现,带领学生穿越时空,回到19世纪末的清朝亲自了解戊戌变法。
【活动】揭示目标 自主学习
1.知道公车上书,“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
2.理解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自主学习(一)序幕
阅读课本第32页、33页回答下列问题
(1)两位举人是指谁?发生的时间地点是?
(2)请愿书中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3)这次上书起了什么作用?
(4)这次上书失败后,他们又是通过什么方式传播维新思想的?
自主学习(二)高潮
观看百日维新视频,并阅读课本第33页,回答以下问题
(1)百日维新的具体时间是什么?当时的皇帝是谁?
(2) 关于变法法令内容,制作一个表格对各项内容逐项讲解,帮助学生分析这次变法的历史意义。
类别 内容
政治方面
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
经济方面
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思想文化方面
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创办报刊,开放言论
军事方面
训练新式军队。
(3)变法损害了以谁为首的顽固派的利益?她发动戊戌政变,变法结果怎样?
【活动】合作探究 交流展示—(结局)
戊戌政变——失败
?运用图文结合的史料,以“谭嗣同”为例回答以下问题:
(1)“贼”指的是谁?
(2)为什么“无力回天”?
(3)为什么说自己“死得其所”,体现出他什么样的精神?
(4)这次变法的失败说明了什么?
【练习】当堂检测 巩固达标
1、对联具有记载历史的功能,是时代的见证。“宣传民主维新,倡西学,发展资本主义;批判专制守旧,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此对联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五四运动 D.新文化运动
2、成为中国近代维新变法运动导火索的不平等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3、19世纪末康有为、梁启超掀起戊戌变法运动的目的是( )
A.建立共和国 B.扶清灭洋
C.推翻清王朝 D.救亡图存
4、戊戌变法期间,慈禧太后代表的政治派别是 ( )
A.地主阶级洋务派 B.资产阶级维新派
C.地主阶级顽固派 D.资产阶级革命派
5、谭嗣同被慈禧太后杀害后,街头巷尾的人们议论纷纷,你认为符合史实的议论是( )
A.他是洋人的密探,卖国求荣 B.他甘为变法而捐躯
C.慈禧太后杀的是贪官 D.他是没有地方可逃
6、十九世纪末,戊戌维新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变法图强的社会呼声日益高涨。对“思想启蒙”理解正确的是( )
A.使人们开始了解西方生活习俗
B.使人们知道社会改革的合理性
C.使人们认识到要发展农工商业
D.使人们开始追求政治制度变革
篇17:戊戌变法说课稿
戊戌变法说课稿
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第二课《戊戌变法》。接下来,我将从这样五个方面对本课的教学进行分析和讲解。首先,向大家讲解本课的教学背景。
一、教学背景:
(一)教学资源
本课的教学资源除了学生手上的教材之外,我们教师手上还有课程标准,但除此之外,我们教师还应阅读一些与戊戌变法相关的学术著作和论文,并关注其最新的学术动态,以更加真实和全面地了解这段历史。
(二)教材分析
在新史观的引领之下,我们可以从近代化史观和文明史观两个视角来认识戊戌变法:从近代化史观来看,戊戌变法上承洋务运动,但又超越了其学习西方“器物”的层面,开启了学习西方“制度”的时代,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为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奠定了基础。从文明史观来看,戊戌变法推动了中国由传统文明向近代文明的转变,在中华文明发展史上具有特殊的地位。
(三)学情分析:
然而我们所面对的是八年级学生,他们虽然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理解分析和逻辑思维能力,但仍以感性认知为主。而且通过课前调查发现,他们虽然对这段历史已经有了一些浅显的认知,但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评价常带有感情化和片面性的色彩。
二、教学与学法:
因此,我决定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历史情境,打通时空隧道,再现历史抉择,带领学生进行角色体验,回到历史现场,参与历史进程,并从中对戊戌变法形成比较客观的认识。
三、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依据课标,结合以上分析,我将三维目标制定如下:
让学生通过角色体验了解戊戌变法的基本史实,探究其失败的原因及对近代社会的影响,并从中感悟到近代先进知识分子身上那种强烈的爱国之情和社会责任感。
同时,将本课的教学重点定为:戊戌变法的主要经过及内容;
而本课的难点则是:如何让学生理解变法过程之艰辛和影响之深远? 四、教学过程:
【整体思路】那么如何实现以上目标呢?我在这里依据历史学科时序性和线索性的特点,按照历史发展的时序,以变法作为本课的线索,通过创设历史情境再现了这样4个历史抉择,并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下面,我就以这4个历史抉择的解决为重点,向大家讲解具体的教学过程。
(一)公车上书——签还是不签?
首先,我将历史情境设定在1895年的春天,让学生把自己想象成一名正在北京参加科举考试的举人。这时,《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来,康有为和梁启超马上起草了一份请愿书,反对议和,请求变法。在这里,我设置了第一个历史抉择:现在,这份请愿书就在你的面前,你是签还是不签呢?请说明理由。在学生回答之后,我给出了历史的答案。
【通过这一环节的设计,一方面可以让学生调动已学知识,初步认识到历史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另一方面也初步实现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
公车上书虽然失败了,却使康梁等人认识到了“群体”的力量,接着,我继续向学生讲解康梁等人创办报刊和强学会的过程及意义。
(二)御览上书——变还是不变?
然后,我再次创设情境,先展示了几张具有震撼性的图片:1811月,德国强占胶州湾;1897年12月,俄国强占旅顺和大连;1898年,英国强租新界和威海卫;以及1898年的一幅漫画——时局图,让学生感受到:瓜分狂潮来袭!这时,我设置了第二个历史抉择:此时康有为又上书光绪,倡议变法。那么光绪是决定变还是不变呢?请说明理由。在学生回答之后,我告诉学生:光绪帝最终还是以国家民族的利益为重,决定变法!【通过这一环节的设计,让学生认识到,救亡图存不仅是那些先进知识分子的责任,也是当时每一个中国人的历史责任!】
(三)变法开始——是大刀阔斧还是循序渐进?
光绪帝宣布变法后的第5天,召见了康有为并与他商讨变法的步骤和措施。这时,我又设置了第三个历史冲突:那么他们是应该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呢?还是步步经营,循序渐进呢?在这里,我设计了一场历史辩论会,将学生分成正方和反方两部分,同时,为了让整个辩论过程更有意义,我还出示了当时社会各界对变法的态度让学生参考。辩论过程中,正方认为国家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不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就要亡国啦!而反方则认为当时反对的声音如此之大,必须进行循序渐进的改革才能减小改革的阻力。那么维新派是怎么做的呢?我在辩论结束后出示了“变法的主要内容”这一表格,并让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加以完成。然后逐项引导学生分析这些措施对推动中国近代化的意义。由此,学生自然得知戊戌变法是一场大刀阔斧的改革,并从中认识到了变法的进步意义。【通过这一环节,突破了本课的重点。】
那么,变法的结果又如何呢?我先让学生从教材中找出答案,然后趁他们疑惑之时让他们回顾刚才的'辩论,学生马上想到是不是由于变法的措施太多?还是反对的人太多了呢?这时,我并没有立即予以肯定,而是向学生出示了这样几则材料,引导他们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并最终认识到:变法的失败既有客观上的原因,又有主观上的原因。【通过这一设计,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另一方面,也使学生认识到,在当时的中国,改良主义的道路是走不通的,中国近代化的道路是漫长而坎坷的。】
变法失败了,是不是说戊戌变法就失去了意义呢?我接着又向学生出示了这样两则材料:第一则材料是《时务报》的畅销情景、第二则材料是梁启超在上面发表的部分文章的标题,通过分析使学生认识到,戊戌变法在当时起到了思想解放的重要作用。
(四)变法失败——中国又将何去何从?
紧接着,我设置了第四个历史抉择:变法失败了,中国又将何去何从呢?正如杨天石教授所讲的那样,一些知识分子开始投身革命,而康有为和梁启超则继续坚持改良的道路,但更多的人则陷入了迷茫。【这里我并没有给出答案,而是设下了一个悬疑,为下一节课《辛亥革命》的教学做了铺垫。】
【课堂总结】最后,我引导学生回顾本课所学,并认识到:戊戌变法既是一场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又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
【现实连线】在课堂小结之后,我还设计了一个“课堂延伸”。让学生思考:“身处改革开放大潮中
的我们,能够从一百多年前那那场变法中感悟到些什么?我们今天又该怎样继续推进改革开放呢?在学生回答之后,我出示了今年期间温总理的两句话。通过这两句话,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本课的认识,还能让学生坚定改革开放的信念。
五、课后反思
回顾本课的教学过程,我充分考虑到了初中生的实际情况,根据历史发展的脉络,让学生在感知历史上那些重要的人和事的基础之上,适当地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和独立的判断力,并强化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而这三者也是衡量一个人是否成为合格的现代公民的重要标准。培养合格的现代公民是我们现代历史教育的重要责任。作为一名历史教师,应该勇于担起这份责任,在以后的教学中奋力前行!
以上就是我今天说课的内容,不当之处,敬请各位专家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篇18:戊戌变法 习题
戊戌变法 习题
戊戌变法习题1.选择:保国会成立后,维新变法运动在全国迅速高涨,这主要是因为:( )
A 保国会议救亡图存为号召,宣传变法,符合时代要求
B 保国会在各省府县设立分会,扩大了影响
C 光绪帝支持保国会
D保国会扶植清朝统治,得到广泛支持
答案:A
2.戊戌变法运动的实质是:( )
A光绪帝与慈禧太后的斗争 B开明地主与顽固官僚的斗争
C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的斗争 D西方文化与传统儒学的斗争
分析:
本体主要考查学生对戊戌变法性质的认识,要透过现象看到本质。戊戌变法是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它的实质当然是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的斗争。
答案:C
3.在戊戌变法的诏令中,致使“举国守旧迂廖之人,失其安身立命之业,自是日夜相聚,阴谋与新政为敌”的内容是: ( )
①改定律例,裁撤冗员②兴办商会、农会等民间团体
③改革科举制度,废除八股④裁汰旧军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②③④ D ①③④
分析:
这是一道材料选择题,材料中的“守旧迂廖之人”指的是封建顽固官僚,由于变法法令中改革旧制的部分损害了他们的利益,他们自会“阴谋与新政为敌”。因此,答案应该是涉及到改革旧制的内容。
答案:D
4.问答:戊戌变法为什么会失败?
答案:
倡导变法的资产阶级维新派及其所依靠的力量过于弱小,而反对变法的封建顽固势力过于强大;变法措施急于求成,使社会各阶层难以接受;此外,维新派缺乏反帝反封建的勇气,不敢组织和发动群众。
篇19:戊戌变法所有知识点
戊戌变法
1.历史背景
(1)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空前严峻。
(2)阶级矛盾和社会矛盾激化,清政府面临统治危机。
(3)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为戊戌变法奠定了经济和阶级基础。
(4)康、梁维新思想为戊戌变法奠定了思想基础。
2.康梁的维新思想:
(1)理论著作:
①康有为《 新学伪经考 》和《孔子改制考》。
②梁启超《变法通议》。
(2)基本主张:
①学习西方,变法图强。
②发展 资本主义 ,实行君主立宪。
(3)思想特点:将西方的资产阶级学说同中国的 儒家思想 相结合。
(4)思想传播:康有为、梁启超等人通过开学会、办报刊宣传变法维新思想,维新变法新局面逐渐形成。
3.百日维新
(1)政治:鼓励官绅士民上书言事;精简机构,裁减冗员。
(2)经济:设立农工商总局,鼓励发展农工商业。
(3)文教:改革科举制度;鼓励私人办学;准许民间创办报馆、学会;设立译书局。
(4)军事:建立新式军队,装备新式兵器,按新法练兵。
3.失败原因
(1)根本原因:资产阶级维新派势力过于弱小,封建顽固势力十分强大。
(2)主观原因:既缺乏坚强的组织领导,又脱离广大人民群众。
4.历史意义
(1)戊戌变法是一场政治改革运动,维新派以变法图强、救亡图存为目标,表现出强烈的爱国热情。
(2)是资产阶级变革社会制度的初步尝试,他们试图实行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符合历史发展趋势。
(3)是近代中国一次思想解放潮流,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
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化由“器物”到“制度”层面发展的表现,它反映了民族资产阶级要求摆脱民族危机、变法图强的强烈愿望。但其失败的结果则证明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难以行通。
戊戌变法的高考真题
【高考真题例解】
1.(高考新课标全国卷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1月29日,慈禧太后以光绪帝名义在西安发布变法诏谕:“我中国之弱,在于习气太深,文法太密。庸俗之吏多,豪杰之士少……误国家者在一私字,困天下者在一例字。至近之学西法者,语言文字、制造机械而已,此西艺之皮毛,而非西政之本源也”。“舍其本源而不学,学其皮毛而又不精,天下安得富强耶?”“著军机大臣、大学士、六部、九卿、出使各国大臣、各省督抚,各就现在情形,参酌中西政要,举凡朝章国故、吏治民生、学校科举、军政财政,当因当革,当省当并,或取诸人,或求诸己,如何而国势始兴,如何而人才始出,如何而度支始裕,如何而武备始修,各举所知,各抒所见”。
以奕劻、李鸿章、荣禄等人为督办政务大臣,以刘坤一、张之洞为参预政务大臣,共同负责主持新政工作。在随后五年左右的时间中,改革逐步推行。史称“清末新政”。
——据《清德宗实录》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新政与戊戌变法的共同之处。
(2)戊戌变法与清末新政两次改革的结果差异很大,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并指出清末新政的实质。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戊戌变法和清末新政的根本不同。(1)问可从两者的形式、侧重点、学习的对象方面入手分析。(2)问“原因”结合所学知识从背景、领导者、地方实力派对改革的态度、具体执行情况、结果等方面分析差异;“实质”要突出清末新政是清政府的自救措施,维护其统治是根本目的。
[答案] (1)向西方学习;自上而下的改革;侧重制度改革。(2)原因:改革主导者不同;地方实力派对改革的认识与支持程度不同;推行过程不同;面临的国内外情势不同。实质:维持专制统治,抵制革命。
2.阅读下列材料:
早期维新派对中国近代史上的不平等条约,不主张废除之,而是建议清政府据理更改。他们认为:
材料一 “夫不许通商,或可借以启衅。欲行增税,断难因此兴戎……”
材料二 “每届各国修约之期,必加其税,不出十年,中国税则不亚欧洲各国,商民可富,饷源可充。中国转亏为盈,转弱为强之基,实在于此。”
——以上摘自马建忠《适可斋纪言纪行》
材料三 “今欲顿弃前约,彼必不肯从也,是莫如存其名而去其实,使彼相忘于不觉。……此诚省事之良法也,‘利益均沾’之文不必去,而其弊(条约的弊端)自去矣。”
——薛福成《筹洋刍议》
材料四 改约是公理,必然能胜强权,改约是论理而非论势。
请回答:
根据以上材料,评述早期维新派建议清政府更改条约的主张。
要求:内容应包括早期维新派建议更改条约的目的、主要途径及其评价。
[答案](1)目的:克服不平等条约的弊端,富民强国。
(2)途径:据理更改对外条约,每届修约,加其税;存其名而去其实,以公理战胜强权。
(3)评价:改革是反对外来侵略的一种方式,但对外国侵略者的本性认识不足,体现了早期维新派的阶级局限性。
历史知识的记忆方法
1、相似联想记忆法(横向、纵向)
很多历史事件其发生、发展的特点极为相似,这种相似是客观事物的某种联系。相似联想记忆法是反映客观事物这种联系的方法。
2、浓缩记忆法
浓缩记忆就是要抓住主要头绪,紧扣关键性的字眼,把繁杂的识记材料家以概括和压缩来进行记忆的一种方法。浓缩记忆法常有以下几种形式:
(1)内容浓缩法
内容浓缩法就是将材料内容的核心进行高度压缩或分解,用最简单、最本质、最概括的文字表达出来。如《中英南京条约》,可将其内容浓缩为?割地、赔款、五口通商、议定关税?。
(2)字头浓缩法
字头浓缩法就是将句子、短语或词的字头提出并按顺序串联起来进行记忆。尤其在记忆较多的人名、地名时能发挥良好的效果。如记忆丝绸之路的几个地名,可将长安、河西走廊、、安息、西亚、大秦等提取浓缩为?长河新,安西大?。
(3)数字浓缩法
数字浓缩法就是在理解的基础上经过高度归纳,将历史知识概括成数字来进行记忆。如隋朝大运河的有关内容,可用?一、二、三、四、五、六?进行归纳和记忆,即?一条大动脉,二百万人开凿,三地(啄郡、余杭、洛阳),四段(永济渠、通济渠、邢沟、江南河),五河(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六省(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浙江)?。
(4)口诀浓缩法
口诀浓缩法就是以整齐押韵的句式概括出所要记忆的内容。如我国封建朝代歌:?战国秦朝和两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和十国,辽宋夏金元明清;统一王朝共九个,余为分裂各政权。
3、网络记忆法
掌握历史全貌,要理清历史脉络,对历史阶段进行整理,使头脑中零碎的知识走向网络化。例如,从战争到五四运动之间的历史可作如下梳理。
(1)这段历史是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不断进行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历史。
(2)在这一历史时期,一方面是资本主义列强对中国发动了五次侵略战争(战争、第二次战争、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另一方面是中国人民掀起了三次革命高潮(太平大国运动、义和团运动和辛亥革命)。
(3)书本上其他章节的内容都可以看成是这八大事件的?附件?。例如,禁烟运动是战争的前奏;洋务运动是清政府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和同资本主义国家打交道的过程中产生的。
篇20:戊戌变法的课件
戊戌变法的课件
教学目的:
要求学生了解戊戌变法的过程和内容,认识戊戌变法是资产阶级维新派为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而进行的自上而下的'改良运动,具有爱国、进步的意义,但不发民众力量,任何进步的政治运动都不可能成功。
教学重点:
光绪帝诏书的主要内容和变法的历史意义。
教学难点:
历史意义。
教学方法:
讲练结合。
1.复习提问:
甲午中日战争后,康有为、梁启超等人进行了哪些维新变法运动?这活动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
2.导入新课:
一千多名举人参加的“公车上书”,使京师哗然,国人震惊,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南北呼应的舆论宣传,使要求民权,发展资本主义的维新思想广泛传播。康梁等人为 挽救民族危亡,实现维新图强的政治抱负四处奔走,百折不挠。随着维新变法运动在全国的迅速开展,康、梁的“上层路线”也终于感动了深居“大内”的光绪帝,法即将成为现实。下面我们来学习1898年那不寻常的一幕。
3.讲授新课:
一.保国会的成立
1.康有为再次上书
康有为1897年再次上书光绪帝,痛陈变法的重要。(让学生阅读P81-P92内容)
2.康、梁组织保国会
1894年产值月,康、梁在北京组织保国会,制定章程,倡议在和省设立分会,呼吁救国,宣传变法。
二.百日维新
1.光绪帝下诏变法
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百日维新开始。
光绪帝
2.变法主要内容及历史意义
让学生看P82-83表格,了解变法的具体内容,老师通条分析。
三.戊戌政变
1. 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
慈禧太后
9月21日,慈禧太后和荣禄等发动政变,囚禁了光绪帝。慈禧太后宣布“亲政”。下令手势搜捕维新派,废除变法法诏令。
2. 百日维新失败
去留肝胆两昆仑
康、梁逃走
谭等六人被杀,是为“戊戌六君子”
从变法到失败,前后仅103天,因此又称“百日维新”。
小结:
“戊戌变法为什么那么快就归于失败?”学生讨论发言
从根本上说,是因为当时中国资本主义还不够发展,资产阶级力量还不够强大,代表民族资产阶级的维新派势力太小。而他们又只是依靠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相反,当时的封建顽固势力则十分强大。因此,变法的失败是必然的。但这次变法时日虽远,其影响却相当深远。失败会换取教训,流血会唤起国民的觉醒。在将踏入另一个世纪门槛的时候,每一个探索中国自强之路的中国人,都不会忘记维新志士们的呐喊和他们所留下的那一串带血的脚印。
课后记:
通过让学生讨论发言提高综合能力,通过分析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引向“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
【戊戌变法的教学反思(锦集20篇)】相关文章:
《少年中国说》教学反思2023-07-29
时代的选择教学设计2023-04-09
初中历史每课教学反思2022-05-02
敬业与乐业教案2024-03-28
五下美术第8课课件2023-03-13
历史反思2022-08-30
历史《思想的活跃与百家争鸣》教学反思2022-10-21
新手初中历史教学反思2022-07-26
《敬业与乐业》教案2022-11-24
初中历史教学反思2022-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