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心木》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共16篇)由网友“wangzhuan0907”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桃花心木》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您。
篇1:桃花心木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桃花心木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模板
一、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体会种树人的用心,理解作者从中领悟的道理,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的看法。
3,体会作者情感的变化。
二、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三、教学过程:
导入:
1,了解种树人奇怪的种树方法,自读课第3~7节,说说种树人是怎么浇水的?
板书: 时间不定
浇水量不定
2,对此,你最想了解什么?(为什么不像栽培盆花那样每天定时浇水?)
作者观察到这种现象后感到。
导读,读出奇怪的语气,按作者的想法该怎么浇水泥?
让我们一起推断种树人浇水没有规律的原因。
品读,读好反问句。
1,懒人怎么会知道有几棵树会枯萎呢?
映现:
2,忙人怎么可能做事那么从从容容?
引导体会作者百思不得其解的情感。
(二)导读种树人的话
看来真是得问问他,究竟为什么这样做。
自读第12节,用自己的话说说种树人这样做的原因。
理解不确定(板书)
学生回答后,接读第4,5节部分语句。
小结:种树人是想让树苗在不确定中生长。
想象:假如你是一棵桃花心木,在这种情况下,你会怎么想,怎么做?
相机映现课文内容所表现的两种情况:1,如果无法在这种不确定中汲水生长,树苗自然就枯萎了。2,但是,在不确定中找到水源,拼命扎根的树,长成百年的大树就不成问题了。
指导读出脆弱,坚强两种情感。
填空:这样浇水,浇出了树苗的( )(适应能力,顽强精神,克服困难的本领)。
从这里看出,种树人的.话是经验之谈。事实有没有证明这一点呢?
导读第15,16节。(他们已经学会了找到水源,拼命扎根。)
(三)导读作者的感悟。
自读第14节
作者从桃花心木苗生长的道理联想到了什么?
引导读出作者的感受之深。
由作者的感悟你想到了些什么?
理解不确定,小组讨论,各抒己见。
(根据学生回答点拨:不确定指环境变化无常,会经受困难或遭遇不幸。)
我之所以感动,是因为从种树人的一番话,明白了做人的道理。能举例说说受到的启发吗?
(学习方面:如什么都由他人帮助,自己不独立思考,能不能取得好成绩? 生活方面:如家长一切包办代替,学生一切依赖父母,能否成才?)
回读作者的感悟,进一步读出感情。由此你联想到哪些名言警句(如1,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2,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3,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或历史故事(如最近播放的电视剧《孝庄秘史》中的豪格和多尔衮的生活遭遇)。
板书安排:
6,桃花心木
时间不定
桃花心木 浇水量不定 找到水源
(不确定) 拼命扎根
变化无常 独立自主
做人
不确定 努力生长
篇2:《桃花心木》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深入理解课文体会种树人的用心,理解作者从中领悟的道理。
2、在阅读、交流、想象的过程中理解、积累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
3、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的看法,提炼人生格言。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引发情理
1、师讲故事。
2、发表看法。
3、小结过渡:让我们学完课文之后再告诉姐姐和弟弟该怎么办吧?错在哪里?
二、品读想象,体会情理(12、13自然段落)
1、回顾种树人的种树方法。
2、齐读作者的疑问。
3、创设情境:
如果老师是疑惑不解的作者,你们是种树人,请你帮我解开疑问好吗?
4、学生读文回答。
5、引导品读、想像:
⑴ 理解“不确定”(老天下雨、风沙、虫害)
⑵ 观看插图中的种树人:种树人的表情怎样呢?(笑)
⑶ 他仿佛看到了什么?(引导说出形容树的词语)
⑷ 这样“笑” 包含着什么?
⑸ 你现在是桃花心木,你会想说什么?
假如我是( ),我想对种树人说( )
6、指导朗读:种树人自信地回答、种树人语重心长地回答。
三、联系实际提升情理
1、过渡:作者听了也明白了
2、齐读作者的感悟。
3、理解段中“不确定”。
4、从正反事例讲对这段话的理解。
5、多次朗读,读中深化情理。
四、提炼名言,内化情感
1、回顾故事。
2、从课文中提炼名言或展示课外名言积累。
3、把名言赠给别人并说明赠的原因。
4、齐读作者感悟。
五、教师总结、课后拓展
1、谈话促情:
生活的海洋并非永远风平浪静,人生的旅途也决非平原纵马,永远一路顺风。人的`一生总要经历这样或那样的挫折与磨难。在不幸与磨难中,有的人悲观消沉,最后被困难所击倒。而有的人却不甘沉沦,将腰杆挺的更直从而成为杰出的人才。
2、课外阅读林清玄的作品。
【板书设计】
种树喻育人
不定时 经受考验
不定量 独立自主
(不确定)
篇3:《桃花心木》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继续学习课文,通过朗读和学习种树人的话,理解“树苗就会养成依赖的心,根就会浮在地表上,无法深入地底,一旦停止浇水,树苗会枯萎得更多。幸而可以存活的,遇到狂风暴雨,也是一吹就倒了。”
【教学重点】
理解作者的联想: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
【教学难点】
能在理解作者和种树人的话后,联系自己的实际。
【教学用具】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回顾
师说:上节课我们一起初步了解课文的内容,请同学们回忆种树人是怎样种桃花心木的?
为此,作者感到莫名其妙,就去问种树人,种树人是怎样回答的呢?
这节课我们一起看一看。
二、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种树人的话
种树人的话都明白了吗?
生:明白了。
师:是吗?现在找一个同学做本文的作者了,你们就是种树人,我可是有几个问题要问你们,你们能给我以满意的答复吗?
生:能!
师:回答我的问题可不许看书,老师建议你们再读一读种树人的话,最好能记住。
生读种树人的话。
师:不看书能回答我的问题吗?
生(信心十足):能!
师走到一位小姑娘身边,问:我说你这个种树人可真是的,既不按时给树苗浇水,又不浇一定量的水,瞧,树苗都枯萎了,后悔吧?
(生笑。)
生:不后悔。我之所以不不按时给树苗浇水,不浇一定量的水,是要让它们自己学会在土里找水源,自己会找水源的,才能长成百年的大树,自己不会找水源的,枯萎了也没什么可后悔的。
种树人,我有个问题要向你请教。
生:没问题,你问吧!
师:嗬!口气不小啊!
师:我问你,如果按时给树苗浇水,浇一定量的水,结果会怎么样?
生:树苗就会养成依赖的心,根就会浮在地表上,无法深入地底,一旦停止浇水,树苗会枯萎得更多。幸而可以存活的,遇到狂风暴雨,也是一吹就倒了。
师:噢,我明白了,开始我还以为你很懒呢,原来不是啊!
三、问题讨论
那么,你认为种树人的种树方法是否非常合理呢?
请你们小组讨论。
四、联系生活实际,领悟其蕴含的道理
种树人讲的是种树的道理,我很受启发,联想到了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
请同学们一起读“我”悟出的道理,大家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对这段的理解。
生1:要锻炼独立的生活能力!
生2:要做一个独立自主的人,不能什么事都依靠爸爸妈妈。
生3:自己要主动地学习,不能总是等着老师教。
生4:要学会自己学习,不需要家长和老师的督促,自己能主动地学习。
师:理解得好!老师读了种树人的话也颇受启发,老师需要锻炼、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今天,你们就表现得非常好。建议你们为自己良好的表现而鼓掌。
生:种树的人不再来了,桃花心木也不枯萎了,这是因为桃花心木自己学会了在土里找水源。
师:理解得真好!
五、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读出自己不同的感受
赞美、感激、欣慰、骄傲……
假如你就是这“桃花心木”中的一棵,把你想对育苗人说的话写下来。
篇4:《桃花心木》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体会种树人的用心,理解作者从中领悟的道理。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的看法。使学生感悟到作者是借种树喻育人,懂得人应经得起生活的考验,学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学会自立、自强。
4、学习文章叙事事物层次清楚,层层加深的写作方法。
【重点、难点】
通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如:“不确定”在种树中指什么?在人的成长过程中又指什么情况?在如:“在不确定中深化了对环境的感受与情感的感知会因所处的环境的艰辛而变得深刻。”这句话的理解,进而悟出课文是借种树喻育人,体会其中所蕴含的深刻道理。
【教学时间】
二课时。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新课
1、复习: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种树人育苗的方法很特别,谁能用一两句话概括种树人怎样给树苗浇水的?(从“浇水的时间不一定”和“浇水的量也不一定”认识种树人浇水的无规律性。板书:浇水无规律。)
2、引出新课:
教师:种树人来的时间并没有规律,浇水量也不一定,他为什么要这么做,这样做是不是有道理?
二、研读课文,感悟哲理
1、学生带着问题自由读课文,小组合作探究。探讨话题:种树人为什么这么做?
(在这过程中教师有选择地参与到相对薄弱的小组中去,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有目的地帮助后进生。)
2、汇报交流,种树人是从哪两方面说明他这样做的原因?
通过抓住“百年的基业”,“不确定中”“种树的人不再来了,桃花心木也不会枯萎了”“老天下雨是算不准的”等词句,引导学生体会种树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那漫漫的岁月中,不可能像种菜或种稻子那样能够得到外界的精心照料,在变幻莫测的自然界中,只有依自己的力量(相机板书:会找水源拼命扎根)才能生存下去(板书:长成大树)。从而明白“万物竞天,适者生存”的道理。
3、指导朗读:
⑴ 种树人是怎样说这些话的?该怎样读?理解“语重心长”的意思。
⑵ 指名读、互读、自由读、评读、全班读创设情景,进行口语交际,让学生在交流与倾听中感悟浇水的道理。
三、发表见解──感悟人生哲理
1、理解作者的感悟:
⑴ 从“给树苗浇水”这件事中,作者联想到了什么?从课文中找出有关语句读一读,想一想,作者想表达什么的见解。(相机板书:(树苗)──(人))
⑵ 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见解。
(让学生先说说自己的理解,教师可相机从如下几点加以点拨。)
① “不确定中生活”是什么样的生活?你能联系课文和生活上的例子说一说吗?
② 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与课中的桃花心木一样会有很大的收获,有什么样的收获?
(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会像桃花心木一样能够经受生活的考验,克服依赖性,学会生存和发展,努力成长。相机板书:接受考验锻炼自主努力成长。)
理解“为什么在不确定中,人会深化了对环境的感受与情感的感知,能学会把很少的养分转化为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长”?
③ 反向思考,在“确定中生活的人”会是怎样的?
⑶ 引读,加深理解:
(听了种树人这番意味深长的话,“我”心中无比感动,“我”明白了──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
2、抒发自己的见解:
读到这里,你认为自己在生活这方面做得怎样?该往哪方面努力?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和体验小组交流、集体交流。)
引导:
⑴ 联系父母的'教育方式,你想对自己的父母说些什么话吗?
⑵ 联系老师的教育方式,你想对自己的老师说些什么话吗?
⑶ 联系自己的生活方式,你想对自己也说句什么话吗?
四、作业设计
1、小练笔:
选择自己喜欢的话题,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日记、随笔、书信等)写一写自己的感想。
2、拓展阅读:
阅读有关张海迪、陈景润、爱迪生等文章或《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书籍,找时间跟自己的小伙伴讲一讲他们的故事。
3、发表见解:
“懒老师”的教法,你赞成不赞成?跟同学们说说你的见解。{补充阅读材料附后}选择自己喜欢的话题,喜欢的方式写一写自己的感悟。
篇5:《桃花心木》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一、回顾导入
1、师:同学们,一位种树人,一片桃花心木,使作者的内心有了触动,继而产生对人生的哲学思考——作者说,种树人使他的桃花心木学会了一些本事,这些本事是什么?
学生回答要点如下扣住:在不确定的环境中生存、扎根很深,汲水生长。语言可自己发挥,也可说书上的语言。
2、师:同学们,你们再读课文,认真批注,联系生活,联系自己,看看又有什么想法?一会儿大家交流一下。
(学生自己批注,教师巡回看,指导学生在重点段落上研读,并注意把描写树和人的语句联系起来,这其实在教学生一种阅读思考的方法)
(设计意图)
这个环节批注相当重要,要给学生较充分的时间,因为“阅读要有自己的心得”“说出自己的体验”,读书要联系生活,读出自己,所以本课时将学生感悟人生哲理,引导发表见解作为重点。
二、交流感受
1、研读第12、13自然段
2、引导对话,突破重点,指导朗读
(1)师:如果你们就是种树人,老师就是文中的“我”,你能回答好“我”的问题吗?
师生对话(教师在学生的回答中不断追问)预设如下:
你到底应该什么时候来,多久浇一次水?
你为什么要模仿老天下雨呢?
如果你每天来浇水,桃花心木该不会枯萎了吧?
树苗正是需要你精心呵护的时候,难道不能等他们长大些再这样做吗?
(2)师:你们虽然都明白了种树人的话,可是你们还不像种树人,请注意种树人说话的提示语。对了,谁能笑着对我说?
指导学生朗读——扣住“笑”,体会种树人的有礼貌和自得、自信。
指导读好语重心长,让学生配上动作读好这两小节。
3、总结过渡:
难怪你会隔三岔五地给树浇水,不是没有规律,而是在模仿老天下雨;起先我还以为你懒呢,原来是为了让桃花心木自己学会在土地里找水源;起先我还以为你忙呢,原来是想让桃花心木长成百年的大树。啊,你真是一位了不起的种树人!种树人与我的对话被一棵棵桃花心木苗听得清清楚楚。它们会想些什么呢?会对种树人说些什么?
请联系上下文,想一想:如果我是一棵( ),我会想:( )……
【设计意图】
生本、师生、生生的对话,以及角色的转换,让学生进入文本、进入情境,真正读懂了文章,而且训练了表达。
4、在学生朗读过程中,梳理出重点段落词语之间的联系。
树苗 人
定时定量浇水 不确定浇水 不确定环境
↓ ↓ ↓
依赖 不依赖 独立自主
↓ ↓ ↓
根生地表 扎根很深 转化能量
↓ ↓ ↓
易枯易倒 汲水生长 努力生长
三、研读14自然段
过渡:不止是桃花心木苗,本文的作者听了种树人的这番话,也是非常感动。
[出示]14自然段
植树者言,使我非常感动,想到不只是树,人也一样,在不确定中,我们会养成独立自主的心,不会依赖。在不确定中,我们深化了对环境的感受与情感的觉知。在不确定中,我们学会把很少的养分转化为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长。
(1)师配乐范读。然后生齐读文字。
(2)师生讨论:先根据对“浇水模仿老天下雨”的理解到人生“不确定的风雨”,体会“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万物竞天,适者生存”的道理。
提问:
树木的“不确定”是指什么?
人的“不确定”又是指什么?
生活中的“不确定”有哪些?
引导学生能通过理解树木的“不确定”指上文“老天下雨是算不准的”,从而理解人的“不确定”指生活的变化无常,会经受困难或遭遇不幸等。
(3)想一想,生活中还有这样的事例吗?下面老师有一个故事讲给你们听:
学生自由发表见解。
(4)结合生活经历,把感受最深的一两句话写成格言。
引导学生能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知道的在艰苦环境中自强自立的人的事例,有的学生还能从反面谈到一些人被优越条件娇惯成了“温室里的花草”,经不起生活的风雨的事例,两相对比,最后归纳到问题 “为什么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 上。学生通过事例很快就明白了那些生活在艰苦环境的人,接受的考验和磨练更多,为了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克服依赖性,学会生存和发展的本领。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为了生存与发展,必须通过自己亲自去实践,去竞争,去拼搏。只有在这个过程中,才会对社会环境、人际关系等产生切身的感受,才会真正感知“尊重”、“艰辛”、“珍惜”等情感,从而学会与他人合作,体验到奋斗的艰难,珍惜来之不易的一切。
【设计意图】
避免繁琐的讲解,通过朗读和结合事例来理解,在把体会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四、介绍作家,推荐文章。
其实,《桃花心木》这篇文章所讲的正是作家林清玄人生经历的真实写照,他在这种风风雨雨、坎坷磨难中积累了丰富的生活经验和写作素材,成了一名海内外著名的大作家。老师这儿有他的几篇精短的散文,如《吉祥鸟》,同学们读了,一定会有更多的收获。(师生共同读)“不要着急把棋盘下满,也不要勿忙的走人生之路。好的围棋要慢慢地下,好的生活历程要细细品味…………”(师)好的文章也要慢慢口味——(下发林清玄散文)
【设计意图】
设计拓展,为了让学生举一反三,喜欢阅读,广泛阅读。
板书设计
桃花心木
树苗 人
不确定浇水 不确定环境
↓ ↓
不依赖 独立自主
↓ ↓
扎根很深 转化能量
↓ ↓
汲水生长 努力生长
特别建议:
《 桃花心木》一课的教学,构建了较为开放的自读自悟、自能读书的课堂,可以看到,两个课时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学生在读书、批注、讨论、研究,教师在引导、点拨、疏通、提升,并不失时机的进行阅读方法的渗透。学生的阅读能力从哪里来,只有从阅读中才会获得,所以,放手让他们自己读,使他们练一双慧眼,铸一颗真心。
篇6:《桃花心木》的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桃花心木》的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体会种树人的用心,理解作者从中领悟的道理。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的看法。使学生感悟到作者是借种树喻育人,懂得人应经得起生活的考验,学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学会自立、自强。
4、学习文章叙事事物层次清楚,层层加深的写作方法。
【重点、难点】
通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如:不确定在种树中指什么?在人的成长过程中又指什么情况?在如:在不确定中深化了对环境的感受与情感的感知会因所处的环境的艰辛而变得深刻。这句话的理解,进而悟出课文是借种树喻育人,体会其中所蕴含的深刻道理。
【教学时间】
二课时。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新课
1、复习: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种树人育苗的方法很特别,谁能用一两句话概括种树人怎样给树苗浇水的?(从浇水的时间不一定和浇水的量也不一定认识种树人浇水的无规律性。板书:浇水无规律。)
2、引出新课:
教师:种树人来的时间并没有规律,浇水量也不一定,他为什么要这么做,这样做是不是有道理?
二、研读课文,感悟哲理
1、学生带着问题自由读课文,小组合作探究。探讨话题:种树人为什么这么做?
(在这过程中教师有选择地参与到相对薄弱的小组中去,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有目的地帮助后进生。)
2、汇报交流,种树人是从哪两方面说明他这样做的原因?
通过抓住百年的基业,不确定中种树的人不再来了,桃花心木也不会枯萎了老天下雨是算不准的等词句,引导学生体会种树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那漫漫的岁月中,不可能像种菜或种稻子那样能够得到外界的精心照料,在变幻莫测的自然界中,只有依*自己的力量(相机板书:会找水源拼命扎根)才能生存下去(板书:长成大树)。从而明白万物竞天,适者生存的道理。
3、指导朗读:
⑴ 种树人是怎样说这些话的?该怎样读?理解语重心长的意思。
⑵ 指名读、互读、自由读、评读、全班读创设情景,进行口语交际,让学生在交流与倾听中感悟浇水的道理。
三、发表见解──感悟人生哲理
1、理解作者的感悟:
⑴ 从给树苗浇水这件事中,作者联想到了什么?从课文中找出有关语句读一读,想一想,作者想表达什么的见解。(相机板书:(树苗)──(人))
⑵ 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见解。
(让学生先说说自己的理解,教师可相机从如下几点加以点拨。)
① 不确定中生活是什么样的生活?你能联系课文和生活上的例子说一说吗?
② 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与课中的桃花心木一样会有很大的收获,有什么样的收获?
(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会像桃花心木一样能够经受生活的考验,克服依赖性,学会生存和发展,努力成长。相机板书:接受考验锻炼自主努力成长。)
理解为什么在不确定中,人会深化了对环境的感受与情感的感知,能学会把很少的养分转化为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长?
③ 反向思考,在确定中生活的人会是怎样的?
(在确定中生活的人,则会养成依赖的心。相机板书:种树喻育人。)
⑶ 引读,加深理解:
(听了种树人这番意味深长的话,我心中无比感动,我明白了──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
2、抒发自己的见解:
读到这里,你认为自己在生活这方面做得怎样?该往哪方面努力?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和体验小组交流、集体交流。)
引导:
⑴ 联系父母的教育方式,你想对自己的父母说些什么话吗?
⑵ 联系老师的教育方式,你想对自己的老师说些什么话吗?
⑶ 联系自己的生活方式,你想对自己也说句什么话吗?
四、作业设计
1、小练笔:
选择自己喜欢的话题,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日记、随笔、书信等)写一写自己的感想。
2、拓展阅读:
阅读有关张海迪、陈景润、爱迪生等文章或《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书籍,找时间跟自己的小伙伴讲一讲他们的故事。
3、发表见解:
懒老师的教法,你赞成不赞成?跟同学们说说你的见解。{补充阅读材料附后}选择自己喜欢的话题,喜欢的方式写一写自己的感悟。
【板书设计】
树人 (借种树喻育人) 育人
浇水无规律 不确定中生活
会找水源 深化感知
拼命扎根 转化能量
长成百年大树 经得起考验
说明:懒老师的做法(放手让学生自学)与种树人可以说是异曲同工的,其用心都是培养独立自主的能力。以这个阅读材料作为拓展,既可以让学生进一步明白人生哲理,又可以作为阅读要有自己的见解的进一步实践。教师的教法既贴近学生又是学生感受最多,最有体会的一个兴趣点。由于学生的经历不同,肯定见解各异。在交流时,能够联系自己的实际发表自己的见解。
篇7:《桃花心木》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深入理解课文,体会种树人的用心,理解作者从中领悟的道理,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的看法,提炼出人生格言,感受作家作品的魅力。
2、在阅读、交流、想象的过程中理解、积累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用所学的语文来诠释生活,干预生活。
教学准备:
ppt课件、林清玄作品。
教学程序:
一、生活导入:
同学们,老师想请大家帮个忙,(愿意吗?)事情是这样的,我老家隔壁住着姐弟俩,从小就失去父母。姐姐为了照顾弟弟,很早就工作,赚钱供弟弟上学,生活上更是照顾得无微不至,甚至洗脚水都端到弟弟的面前。他的弟弟现在已经上高一,成绩非常棒。可是弟弟除了成绩好以外,生活上什么都不会,甚至袜子都不会洗,方便面都不会煮,更不愿与人说话。我总想找这位姐姐谈谈,可一时又不知该怎么跟她说,同学们能帮帮老师吗?我相信,学了今天的课文,同学们一定能帮我。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种树人给桃花心木苗浇水时间不一定,浇水的量也不一定,好像没有一点规律,文中的“我”感到非常奇怪,忍不住去问那位个子很高的种树人:(学生读)
[投影一]我忍不住问他,到底应该什么时间来?多久浇一次水?桃花心木为什么无缘无故会枯萎?如果你每天来浇水,桃花心木苗该不会枯萎吧?
二、研读第12。13自然段:
1、种树人是怎么回答的?在课文的——12、13自然段。请大家自由地朗读这两个自然段。
2、如果你就是种树人,老师就是文中的“我”,你能回答好“我”的问题吗?别忙,请“各位种树人”再精心地准备一下。学生个别朗读。
3、现在,哪位种树人来解答我的疑问呀?指名回答。(师问生答,您好,我到您这儿来,头脑当中装满了问号……师从不明白,到有点明白,到还有疑问,到完全明白。请他生说时)(三个问题一起解决。当学生答到最后一个问题时,强调一下意味深长。)
4、学生评价。教师引导:种树人是怎么说的呢?
[投影二]文中插图。请看图,你看到了什么?看看种树人的表情。(笑着说),啊,种树人为什么要笑着说呢?你们懂他笑的意思吗?
(对问者的有礼貌,宽容“我”的不知,自得他的种树技术,自信他的桃花心木一定能成材。)
再看这位种树人,他悠然地坐在田埂上,看着桃花心木苗,仿佛看到到了什么?
(用一些词来形容大树:如枝繁叶茂、参天大树、树形优美、高大而笔直;长得与屋顶一般高,是那么优雅自在,显示出勃勃生机。)
总结:看来这一笑,笑出了种树人的涵养,笑出了种树人的大肚,也笑出了种树人成竹在胸的独到的种树艺术,这一笑,可谓意味深长啊。
5、你们这些种树人可以笑着对“我”说吗?如果再加些动作,你会讲得更生动,我一定会听得更明白。请同桌分别扮演种树人和文中的“我”练一练。
6、请各位种树人一起笑着对我说一说好吗?接读——种树人语重心长地说。(学生齐读)
7、总结、过渡:哦,这下我全明白了,难怪你会隔三*五地给树浇水,不是没有规律,而是在模仿老天下雨;起先我还以为你懒呢,原来是为了让桃花心木自己学会在土地里找水源;起先我还以为你忙哩,原来是想让桃花心木长成百年的大树。啊,真是一位了不起的种树人!
[投影三]种树人与我的对话被一棵棵桃花心木苗听得清清楚楚。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它们会想些什么呢?会对种树人说些什么?请联系上下文,想一想,如果我是一棵( ),我会想:( )……
(如果我是一棵(茁壮成长的桃花心木苗),我会想:(我真高兴,我已经学会了在土地里找水源;原来种树人不是不关心我们啊。)
[师:啊,你经得起考验,已经有了一颗独立自主的心;在不确定的生活中已经深化了对情感的感知,你真是一棵懂事的好苗。];
如果我是一棵(即将枯萎的桃花心木苗),我会想:(我得把根扎得更深,学会自己寻找水源;我要汲好种树人浇一的每一滴水。)
[师:这棵桃花心木苗已经深化了对环境的感受,你真了不起;啊,你已经学会了把很少的养分转化为巨大的能量,你一定会长成参天大树的。]
如果我是一棵(已经枯萎的桃花心木苗),我会想:(我怎么能只知道依赖种树人的浇的水呢?)[师:你虽然不能长成参天大树了,但给其它还有你这种想法的桃花心木苗也是一个很好的启发啊。]
小结:你们真是一群爱思考,懂情感的桃花心木苗啊!
三、研读14自然段:
过渡:不止是桃花心木苗,本文的作者听了种树人的这番话,也是非常感动。
[投影四]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在不确定中,深化了对环境的感受与情感的感知,就能学会把很少的.养分转化为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长。
1、师配乐《秋日私语》朗读。齐读这段饱含哲理又充满激情的文字。
2、请认真地读一读,想一想,生活中还有这样的事例吗?
3、过渡:你们的生活体验让我想起了姐弟俩,弟弟除了成绩以外,生活上什么都不会,以后考上大学,姐姐不在身边,弟弟怎么生活下去哟?请学生根据刚才的学习和理解帮个忙,与姐姐聊天(师扮姐姐。)
4、请结合你的生活经历,把你感受最深的一两句话写成格言,并在下面注上你的名字。一起带给那位好心的姐姐,当然也可以写给自己或亲人。(选教:你为什么将这条格言送给某某?)
5、用实物投影交流感悟。师适当评价(质朴的语言从心田流淌;姐姐会按照你说的做;未来的思想家。)
6、总结:现在,窗前的桃花心木苗已经长得与屋顶一般高,我把这些格言和同学们的热情带给那位姐姐,也希望他的弟弟能像文中的桃花心木苗那样长得优雅自在,勃勃生机,拥有一颗独立自主的心,早日成为真正的人才。[板书:独立自主 早日成材]
四、介绍作家,推荐文章。
其实,《桃花心木》这篇文章所讲的正是作家林清玄人生经历的真实写照,他在这种风风雨雨、坎坷磨难中积累了丰富的生活经验和写作素材,成了一名海内外著名的大作家。老师这儿有他的几篇精短的散文,如《吉祥鸟》,同学们读了,一定会有更多的收获。(师生共同读)“不要着急把棋盘下满,也不要勿忙的走人生之路。好的围棋要慢慢地下,好的生活历程要细细品味…………”(师)好的文章也要慢慢口味——(下发林清玄散文)
五、板书:
桃花心木 不确定 独立自主 成材
篇8:《桃花心木》第二课时教学教案设计
《桃花心木》第二课时教学教案设计
《桃花心木》是台湾作家林清玄的一篇散文。课文借平凡的生活小事给树苗浇水,喻深刻的育人道理。学习本文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阅读,领会作者的见解,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提高阅读能力,并联系生活实际,发表自己的见解。本课教学设计宜依据《课程标准》精神,注重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突出语文课程性质的整合以及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课程目标的整合,注重引导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感悟,并通过大量的语文实践活动,在感悟的基础上有自己的阅读感受,引导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课堂教学中力争实现自主阅读、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主动发展。
一、关于训练
观点:随着课程改革不断深入,我们的语文课堂的确发生了许多的变化:人文性凸显了,语言感悟强调了,合作学习体现了,探究过程重视了然而,一段时间以后,许多语文教师陷入了一种困惑:新课标基本不提双基的训练,是不是双基训练从此就不复存在了呢?答案是否定的。在语文教学中学生人格的养成、精神的建设,又无法离开字、词、句、篇的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的基本能力,否则就不成其为语文学科了。标准没有提语言文字训练,绝不是不要语言文字训练。事实上,《语文课程标准》仍然把母语学习作为语文学习不变的目的,指出语文学科要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中华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使他们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同时,《标准》中的积累、理解、运用等词语指明了学习语言文字的正确途径。由此可见,课程标准只是淡化了语言文字训练的提法,实际上一点也没有削弱语言文字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语文课不仅要加强语言文字的训练,而且要训练扎实,我们很难想象,一个连走路都不会的人能健步如飞?一栋没有基础的高楼能高高耸立?所以,夯实双基,加强训练,这应是语文教学不变的目标。语文教师应将课堂根植在语言和文字这两块肥沃的土壤之中,帮助学生打好厚实的语文功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语文教学的改革。
设计举例:
1、听写本课词语:
(检查学生对新字新词的正确书写。正确书写是正确运用的前提,如果学生错别字连篇,很难说他的语文能力会很强。在很多公开课上,一般不容易看到教者利用课堂时间检查学生字词掌握情况,真实的课堂应该有这些最基础的东西在里面,否则会误导许多的新人。)
2、对种树人浇水无规律一段的训练:
⑴ 谁来给大家读读写种树人浇水的句子?
⑵ 课文中哪个短语最能说明种树人浇水的特点?(板书:浇水无规律。)
⑶ 请用你的朗读告诉大家他怎么个没规律?
⑷ 引读4~7自然段,指导学生读出奇怪、疑惑不解的语气。
引读:
看到种树人的举动,作者感到奇怪,奇怪的是:__________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越来越感到:__________
更奇怪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这部分的训练扎实、有序,通过学生自读到抓关键词无规律读再到引读,层层推进,既让学生理解了种树人浇水的特点,又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该怎样一步步去读懂一段文章。
3、请同学们翻开作业本,将文中这段话工工整整地抄写一遍,让它永远镌刻在我们的心灵深处。
(眼过十遍不如手过一遍,通过对课文重点句子、段落的抄写,将语言文字的积累落实到了实处。)
4、这里的不确定还指树吗?在这里指什么?那人的不确定指什么?谁能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对人的不确定性的理解?
(就本课来讲,不确定这个词是全篇的题眼,背后蕴含着丰富的内容,关于树木的、关于人的抓住这个词语进行研读,可以帮助学生很好地体会种树人的用心和育人的道理。)
二、关于自主性
观点: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的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由此可见,学生在阅读活动中具有自主性、独立性和选择性,教师则是学生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和引领者,教师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唤醒、激励和鼓舞。
设计举例:
1、学习目标的自主性:用你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后半部分,看看你读懂了些什么?
(这样的目标设计不是用一刀切的学习目标来代替学生自己的目标。学生可以根据个体的实际,或朗读,或默读,或轻读,不一概而论,增强学生学习主人翁的意识,促进他们自主性的发展。)
2、体验感悟的自主性:
思考:种树人这样浇水有没有道理?请你联系身边的人种树种花的经验来说;请你联系种树人的话,说说这样浇水的好处、不这样浇水的坏处;再请你联系下文说说这样浇水的道理。
对于种树人这样浇水有没有道理?这个问题,学生并不难于理解,但在这里却下大力来引导,目的在于引领学生学会发表自己见解的方法。本次课程改革强调学生个性,强调学生独特见解的发表,强调学生自主探究、自己摸索。这给聪明的、成绩优秀的学生提供了充分的施展空间,但也使许多一般的、中等以下的学生感到无所适从,出现课堂被优生霸占,中下生甘当听众的局面,结果优生更优,差生更差,导致两极分化更加明显。对于许多学生来说,教师充分的扶、讲、导往往还是必要的,该扶的时候一定要扶,该指导的地方,就要明确指导,发挥好教师的主导作用,尽量运用启发、引导,扶在学生的疑处,扶在学生的难处,扶有困难的学生。语文教师要明确,把课堂还给学生并不意味着教师就完全当学生的听众,语文课要防止从以前的教师包办代替走向另一种极端──优生独唱主角。
三、关于朗读
观点: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做的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就是引导学生逐步深入地读书,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中文是最适合读的语言,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掌握了母语的灵魂。由读而记,他们学到的东西可以伴随一生。因此,语文课要坚持以读为主线,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记得一位老特级教师在课堂上告诉学生不会读书,书如干草。会读,书如甘草。有感情地朗读是课文教学需要达成的最高教学目标之一,也是学生获得语感体验的重要手段。指导朗读的方式方法很多,因人而异,因生而异,因文而异,但不管采用哪种方法,都不能脱离学生的感悟,更不能单纯地强调朗读技巧的使用,要让学生用心来读书。
设计举例:
1、看看课文的插图,多么和蔼可亲的一位大叔啊,他笑着说的话该怎么读呢?
2、看来你有些害怕这位身材高大的种树人,所以读得有些胆怯;你读的速度太快了,连珠炮似的发问让种树人有些应接不暇,谁再来读得更清楚一些?明显进入了角色。你的朗读把大家带入了一定的情景中。来,像他这样读这段话。
3、那就请你语重心长地给大家读读这段话吧。
4、让我们沉稳地读读这两句话;让我们再充满激情地读读这两句话!
以上的这些朗读指导,并没有把朗读指导停留在让学生随心所欲的想怎么读就怎么读,它是在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的基础上,结合着老师巧妙地点评,通过同伴互助,自悟自得,这样的朗读训练才是有效的、富有个性色彩的朗读,是诗意的扎实的训练。
四、关于提问
观点:提出问题有时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所以在语文教学中要尽量保护学生的问题意识,致力于问题情景的创设,把问题作为学生阅读文本的金钥匙。学生提出的问题可能有各种不同的情况,教师要善于把握、引导。比如,在学生提出了有价值的问题后,教师要因势利导,顺藤摸瓜,作为课堂重点探究的内容;在学生提出一些零散的问题后,教师要引导学生梳理、归类,形成一些提纲挈领的问题。此外,由于学生心理、年龄、知识结构、认知水平等等方面的.限制,对于一些重点的、关键的问题关注不到,教师是否就放弃呢?不是的,教师此时的点拨、启发反而显得特别重要了。最打动人的教学,就是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自己发现问题,自己分析问题,自己解决问题。
设计举例:
1、你有什么不懂的地方或产生了什么疑问吗?
2、针对他的发言,你有什么问题要向他请教?
3、再去读种树人说的话,相信大家能够自己解决刚才提出的这些问题。
4、刚才在交流的过程中,我发现有几句话很有意思,我们一起来品读品读。
五、关于背诵
观点:背诵被誉为语文学习的千古真经。将名言警句、优美句段、经典篇章等语文材料熟读成诵、烂熟于胸,无疑是积累和掌握语言的捷径。课堂上的背诵训练指导能帮助学生快速、准确而又轻松地完成背诵的任务。遗憾的是很多老师都忽略课堂的背诵,总是将课文的背诵当作课下的作业布置给学生。其实,课堂上教给学生背诵的方法,聆听他们流畅的背诵是一种十分惬意的享受,课堂上师生同背,则又是一道令人感动的风景。作为语文教师,要求学生背诵的课文和段落,在上课之前一定要先能背诵,做到率先垂范,从而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许多小语界的老前辈,像于漪老师、于永正老师、白金声老师都曾经谈到,他们备课首先从读书开始。朗朗有声地读,有滋有味地读,读到滚瓜烂熟,读到倒背如流,在吟咏中促使自己尽快进入课文之中,达到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其意皆若出于吾之意的境界。真可谓站得高才能看得远,读得细才能有深刻而独到的感悟。大师们尚且如此,何况吾辈?很难想象,一个对课文都不熟悉的老师,在课堂上能挥洒自如、激情四溢?所以,我一直以前辈为榜样,备课时好好读书,要求学生背诵的,我一定先于学生背诵。
设计举例:
1、说得多好啊!老师第一次看到这段话就被它深深地打动了,现在,我已经把它熟读成诵牢记在心,能允许我背给大家听听吗?
2、老师相信大家一定会很快把这段话记住的,给大家几分钟时间,赶紧试试。
3、谁第一个向老师挑战?
基于上述的几个观点设计的这一节课,呈现出来以后应该是一堂自然的、流淌的、美好的、实实在在的很语文的语文课,体现了语文的简单与深刻,充满着浓浓的语文味,而这也正是我所努力追求的真实的、有效的、理想中的语文课。
篇9:语文桃花心木课时教学设计
语文桃花心木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反复诵读文章中描写桃花心木的句子,积累文中描写树的词,并尝试用文中的词,自己的词来赞美桃花心木。
3、抓住重点句段,联系生活实际,重点从从从容容一词,感悟这是一个怎样的种树人,并领悟文章蕴含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题质疑
1、你最喜欢的书?
2、你最喜欢的作家?
老师喜欢的作家也挺多,在现代作家中,台湾作家林清玄就是我非常仰慕的一位。臧克家说,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如此说来,林清玄也可以算是老师非常心仪的一位朋友,今天,我要把这位朋友真诚地介绍给大家,并将他的一篇散文与同学们分享,同学们愿意吗?(真好,有了好东西,能有人与自己分享,那也是一种莫大的快乐!)散文的题目是──《桃花心木》。看老师写完题目,心里面有什么疑问吗?
二、初读课文,了解桃花心木
1、好,听老师来读课文,到文章中去找答案,并把能解答问题的有关词句划下来。
2、现在明白什么是桃花心木了吗?简单点说,一个字,桃花心木是──树,怎样的树?
3、真棒,能马上用文中的词(句)来形容文中的事物。
4、文章中描写桃花心木的句子主要有两处,咱们一起来读读。
5、这是刚才同学们提到的一些词,我们一起来读读,然后我们来说说,你最欣赏它哪个特点?
6、谁能读出桃花心木的这些特点?谁先来试试?我们一起来试试。
7、就这样,读着读着,你心里产生了怎样的感受与想法?你真希望怎样?
8、说得真好!刚才,我们是用文中的词来形容桃花心木,现在,你能用自己的词来(如刚才那些描述自己感受的词来形容桃花心木吗?)
(真好!会用文中的词来形容文中的'事物,说明你读懂了,而会用自己的语言来形容文中的事物,则说明你对文章内容有了自己独到的感悟。老师还想告诉大家的是,它可是名贵的木材。)
9、看,这就是桃花心木(看图),让我们漫步在这桃花心木的林荫道中,把这美丽的桃花心木记在心中──读。
三、细读课文,了解种树人
1、看到这些美丽的树,你心里还会产生怎样的疑问?──是一个怎样的人种出了这么美丽的树?
2、带着这个问题,自由地细细地去读课文,再看看课文中哪些词可以用来形容种树人。
⑴ 个子很高。
⑵ 奇怪的人。
(种树苗的人三个不一定:浇水时隔的天数不一定,浇水的时间不一定,浇水的量也不一定,反正就是不确定。)
⑶ 做事从从容容的人。
什么叫从从容容?(保留学生的回答)从从容容的反意词在这里可以有哪些?
⑷ 读到这儿是不是又有疑问了?种树人为什么能这么从从容容?
⑸ 交流,引出文章的12、13自然段。
⑹ 让我们再来读读这两段,男生读12自然段,女生读13自然段。看看,这两段话分别是从哪两方面来说理的。
⑺ 发现了吗?12自然段是人正面来说,而13自然段则从反而来讲,这样一正一反就把道理说得深入人心了!如果让你在这两段中挑选一句话来概括种树人的这一番意思,你会选哪一句呢?──齐读:在不确定中找到水源、拼命扎根的树,长成百年的大树就不成问题了。
四、再现结尾,写下心语
1、在种树人独特的照顾下,现在,桃花心木苗已经长得与屋顶一般高,是那么优雅自在,显示出勃勃生机。种树的人不再来了,桃花心木也不会枯萎了。又是一年春来到,昨夜春雨潇潇,窗外传来沙沙的响声,那分明是桃花心木的诉说,它在对种树人说些什么呢?请写下来。
2、交流。
3、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由树而及人,又能给我们怎样的启发呢?
(出示14自然段中的一段话,齐读。)
老师相信,随着年岁的增长,我们会对这番话有更深的感触,而在不确定的生活中,常想想这句话,又能使我们充满力量!
4、看,林清玄就是这样一位作家,他善于在生活中观察思考,记叙生活中的一些小事来告诉我们一些做人的哲理,他的文笔清新流畅,总在平易中有着感人的力量。
篇10:《桃花心木》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桃花心木》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的
(一)、知识教学点
1、学会生字,掌握音、形、义。理解新词“优雅自在”、“勃勃生机”等。
2、学习文章叙述事物层次清楚,层层加深的写作方法。
(二)、能力训练点
1、培养学生掌握理解含义深刻句子的学法,提高自学能力。
2、培养学生注重联系实际分析问题、认识问题的习惯和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渗透自立、自强的教育。
二、教学重难点:理解种树人的话和“我”从中感悟到的育人的道理。
三、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一)音乐导入
(二)学生独立阅读课文,扫清文字障碍
1、要求学生默读或小声读课文,将遇到的生字词画出,、联系上下文理解或同桌讨论解决。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2、了解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三)再读课文,找出不懂的问题
要求学生小声读课文,将不懂的问题写在本子上,把课文多读几遍,尽量自己解决问题。
(四)小组讨论,生生互动,交流自学情况
1、小组成员每人都要发言,其它同学要认真倾听。
2、发给每小组一张纸,由组长记录己解决和未解决的问题
3、讨论中,教师有选择地参与薄弱小组的讨论。
(五)全班交流,各组展示学习成果
1、小组推荐代表发言,汇报解决了什么问题,还有什么问题没有解决?
2、交流过程中,师生互动,共同探讨。教师调控课堂局面,指导学生对含义深刻的地方加深理解,指导朗读,指导理解共性的问题,如:
桃花心木是一种什么树?
种树人的'做法有没有道理?
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不确定”是什么意思?
对“在不确定中,深化了环境的感受与情感的感知,就能学会把很少的养分转化为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长。”理解。
从课文中得到什么启示?等等
(六)自由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七)作业
联系生活实际和体验,写一写自己对这篇课文的感悟。
板书设计:
6、桃 花 心 木
拼命扎根
树苗 百年大树
汲水生长
在不确定中
经得住考验
生活的人 独立自主 努力生长
养分---能量
篇11: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要点]
1、分析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如华老栓、夏瑜、康大叔等。
2、引导学生研究性分析小说的主题。
[教学过程]
一、检查作业
抽查三位同学,朗诵分别以《华老栓一家》《夏瑜的故事》《康大叔其人》为题改写的故事。
二、学生四人一小组,讨论分析小说的主要人物形象
学生自由发言,然后明确:华老栓是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底层的贫苦人民的形象。他具有勤劳、善良、俭朴的本质,又有着在长期封建统治下所形成的愚昧、落后、麻木的一面。用人血馒头治病,本是一种荒唐可笑的迷信传说,然而他却信以为真,为了买到它来为儿子小栓治痨病,他便不顾深秋黎明后的寒冷,走在黑沉沉的街口“倒觉爽快”,少年似的“跨步格外高远”。当他交出了辛苦积蓄起来的几个钱,在恐惧和屈辱里得到人血馒头往家走时,竟然激动得“仿佛抱着一个十世单传的婴儿,别的事情,都已置之度外了”。由此可见,华老栓的愚昧无知达到了令人颤栗的程度。
作品中的夏瑜未露一面,作者全从侧面措笔。他出身贫寒,生活困苦,但敢于造封建统治的反,具有革命热忱和顽强斗志,即使被投入监狱,也丝毫没有丧失信心,在狱中继续坚持斗争,宣传“这大清的天下是我们大家的”,甚至就义前还要“劝牢头造反”。当阿义打了他,他反而说阿义“可怜”,对其愚昧深表哀痛。最后终于为革命事业献出了年轻的生命。作者在对血腥屠杀革命者的反动统治表示强烈抗议及对革命志士英勇斗争、不怕牺牲的高尚品质表示赞扬的同时,更深刻地表达了革命者的牺牲是多么寂寞、多么可悲啊!
作品中的康大叔是封建统治阶级的爪牙,是一个十足的刽子手。进茶馆时,他是突然“闯”进来的,而且进门便“嚷”,显得粗野无礼,目中无人;他的穿着打扮,是披着布衫,“散”着纽扣,腰带胡乱“捆”在腰间,流氓相十足;讲到小栓的病,他说,“这样的人血馒头,什么痨病都包好!”丝毫不顾及别人对“痨病”的忌讳,丑恶卑劣,毫无人性。
三、研究性阅读
研究课题:关于小说《药》的主题
研究方法:1、阅览室查阅相关资料。2、在网上搜索查阅相关资料。
切入角度:1、从分析写作背景入手。2、从分析小说的双线结构入手。3、从分析人物形象入手。
研究形式:分小组讨论并形成观点,然后自由发言。
研究成果:
学生甲:小说主题表现亲子之爱和革命者的悲哀。华老栓和华大妈都将整个的心放在小栓的身上,放在小栓的病上。不惜“一包洋钱”买来“人血馒头”,并神秘地烧制,这足见出老栓夫妇爱儿子的心专到怎样程度。革命者的血也只是为群众增加了微乎其微的“福利”,他们是寂寞的,难以得到愚昧群众的理解和同情。
学生乙:小说的主题在于反映革命者脱离群众的弱点,批判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小说通过用人血馒头治病的故事,在揭露反动统治阶级残酷镇压革命的罪行,热情赞扬夏瑜大义凛然的革命精神的同时,着重对辛亥革命不发动群众和不依靠群众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对贫苦群众在长期的封建统治下所形成的严重的精神痼疾,表示了深切的悲愤,提出了只有唤起群众的觉悟,才能进行彻底的社会革命这一重大问题。
学生丙:小说的主题在于表现群众的愚昧落后,暴露国民性的弱点。
学生丁:小说的主题在于歌颂革命先烈的牺牲精神,号召人民不要让烈士的鲜血白流。
学生戊:鲁迅对友人说过:“《药》描写群众的愚昧和革命者的悲哀;或者说,因群众的愚昧而来的革命者的悲哀;更直接说,革命者为愚昧的群众奋斗而牺牲了,愚昧的群众并不知道这牺牲为的是谁,却还要因为愚昧的见解,以为这牺牲可以享用,增加群众中的某一私人的福利。”(孙伏园《鲁迅先生二三事〈药〉》)鲁迅还说:“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人们中,意思是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鲁迅《我怎么做起小说来》)因此小说的主题可表述为:描写群众的愚昧和革命者的悲哀,或者因群众的愚昧带来的革命者的悲哀;革命者为群众而牺牲了,群众却因为愚昧而吃革命者的血。
学生己:小说《药》直接表现了鲁迅“弃医从文”的主旨。这从小说的艺术结构中可以看出。小说取自生活的素材主要是:仙台学医时看到的关于许多中国人在“鉴赏”日本军人杀害同胞的幻灯片;秋瑾被杀;关于人血馒头治痨病的传统迷信。鲁迅把三者糅合在一起加以艺术概括,设计了一个“城里杀了犯人,还有一个生痨病的人,用馒头蘸血舐”(《狂人日记》)的故事。这故事本身就表现了国民的冷漠冷酷和愚昧麻木。因为作品述及的革命者是辛亥革命家,势必要以辛亥革命作为大背景。而且小说的结构,以华老栓买革命者的血为主线,并正面描写刑场上麻木不仁的人们“鉴赏”屠杀革命者的场面,无疑是为了突出主题。由此可以说,《药》从“死者的悲凉和生者的麻木”中表现人们的麻木不仁和冷漠冷酷,表明了鲁迅“弃医从文”的宗旨:革命的“第一要著”是要改变“愚弱的国民”的精神。
学生讨论后,教师点拨。
明确:甲生说的“表现亲子之爱”是错的。这是只看表面现象,没看到问题的本质。表现“革命者的悲哀”是对的。乙生的说法,可以说在客观上,“揭露革命者脱离群众的弱点”。至于“批判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不合作品实际和作者当时的思想状况。丙生说法对,但只讲了一个方面。丁生说法也对,但只讲了次要方面。戊生的说法相对客观而全面。学生己的观点很有新意,且言之有理,应当鼓励。
四、学生思考并讨论
小说以“药”为题,有何作用?
明确:作用如下:第一,概括情节。小说围绕“药”展开情节:买药―吃药―谈药―吃药后的结果。第二,连接线索。作为“药”的人血馒头,连接了华、夏两家的故事,使明暗两条线索互相连接。第三,揭示主题。落后、麻木的群众享用的革命者的鲜血,不是医治病苦的良药;革命者严重脱离群众的革命,不能疗救中国社会;要医治群众的痛苦,疗救中国社会,必须启发群众觉悟,动员群众起来革命,这才是取得革命胜利的一剂良药。
五、布置作业
认真阅读小说的语言、行动及环境描写,体味其妙处。
篇12: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本课生字新词,指导书写“名、站”两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感悟小刺猬留下的纪念给大家带来的快乐,帮助学生树立爱护公物、爱护建筑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小刺猬留下了什么纪念,为什么它甜甜地笑了?从而感悟小刺猬的纪念的实在意义。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出示词语:纪念亭子名字应该 台阶周围 旁边五颜六色甜甜地笑
小朋友,这些词语你还记得吗?
指名一行一行读,齐读。
二、感悟纪念
(一)由课题《纪念》引出文中有关纪念的句子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动物们在山坡上盖了一间小亭子,它们都想为自己亲手盖的亭子留个纪念,(板书课题:纪念)齐读课题。
2、故事中的小动物们围绕纪念这件事说了很多话,请你自己读读课文,找出有“纪念”这个词的句子。学生读课文找句子。
3、你找到了哪句?指名交流,相机出示以下三个句子:
小熊说:“亭子是我们建的,我们应该留个纪念。”
小刺猬说:“我在想,留个什么样的纪念才好呢?”
梅花鹿说:“这才是应该留的纪念啊!”
让我们一起读读这三句话。
(二)了解小熊等小动物们的纪念(第二自然段)
1、(出示句子)小熊说亭子是我们建的,我们应该留个纪念,(板书:小熊)那么小动物们留下了什么纪念呢?自己读读课文第二自然段,去找一找。(出示第二自然段)
2、组织汇报交流:
(小熊刻名字)你从哪句话里知道的?出示句子:它在旁边的一块大石头上,刻下了自己的名字。小熊的名字刻在哪儿?教师在“大石头,刻,名字”下加红色的点,并板书:刻名字
(小猴等小动物写名字)出示句子:其他小动物也纷纷在柱子上、座位上和台阶上写上了自己的名字。
其他小动物在哪里写了名字?在“柱子、座位、台阶、写、名字”下加红色的点。(板书:……)
“纷纷”这个词你注意到了没有,(泛红)从这个词我们可以知道小动物们?(没有动脑筋,没有经过思考就跟小熊一样去写名字留纪念)
3、出示图一,看动物们刻名字的图。
小朋友们看,小熊在一块大石头上刻下了自己的名字,其他小动物也纷纷在柱子上、座位上和台阶上写上了自己的名字。你能看看图,用“在()写上了自己的名字。”来说一说吗?
4、小动物们为什么要刻下自己的名字呢?
5、小动物们都希望大家一来到小亭子就看到他们的名字,知道这亭子是他们建的。谁有不同的想法?
出示句子:我在想,留个什么样的纪念才好呢?
指名读句子,从小刺猬的想法中你知道了什么?在“好”下加点。(板书:?)
小刺猬真爱动脑筋,它思考要留下一个好的纪念,谁来读好这句话?指名读,(真是一只爱动脑筋的小刺猬呀!)齐读句子。
(二)感悟小刺猬的纪念的美好、有意义(三、四自然段)
1、那么,小刺猬留下了什么纪念呢?(出示三、四自然段)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三、四自然段。
2、第二年春天,小动物们又到小亭子来玩,他们看到了什么景象?指名回答。出示句子:啊!-----小亭子更美了。小动物们看到亭子周围开满了------(在“五颜六色的鲜花”下加点。)(出示图二)看!这里遍地鲜花,多美呀!他们还看到了什么?(蜜蜂在花丛中唱歌。)小蜜蜂都飞来了,它们会唱些什么呢?(是谁栽了这么多美丽的花,我要好好谢谢它。在花丛中唱歌真快乐呀!---------)蜜蜂在花丛中唱歌多快乐呀!
他们还看到了什么?(蝴蝶在花丛中跳着舞。)小蝴蝶一边飞一边会说些什么呢?蝴蝶翩翩起舞,多快乐啊!
3、小亭子周围,鲜花盛开、香气扑鼻、蝶飞蜂舞,多美呀!谁能美美地读读这句话?指名读,评议。(你读得真美,仿佛把我们带到了小亭子边。你读得很美,谁能比他读得更美? 老师也想读一读,行吗?)齐读句子。
4、看到这么美丽的景象,小动物们会觉得怎样?(高兴)为什么?能通过你的朗读表达出来吗?指名读。
除了高兴,小动物们还会觉得怎样?(惊讶、意外)谁也能读出他们的惊讶?我们一起读读这句话。(齐读句子)
5、是呀,此时的小亭子更美了,小动物们来这里玩也会更加快乐了,怪不得梅花鹿会说:出示句子:这才是应该留的纪念啊!齐读句子。
小朋友们,什么才是应该留的纪念呢?(板书:栽花)栽了花,小亭子周围就能开满五颜六色的鲜花;栽了花, 蜜蜂就能在花丛中唱歌;栽了花,蝴蝶就能在花丛中跳舞。这才是应该留的纪念啊!谁能读好长颈鹿的话?让我们再读读上面的句子。(齐读句子)
(指板书)小熊和其他小动物刻名字的纪念应该留吗?
小结:小动物们只想到自己要留个纪念,不顾爱护公物、不顾保护环境,刻下了自己的名字,这样的纪念是不应该留的,应该留这样的纪念:齐读上面的两句话。再读梅花鹿的话。
5、这个美好又珍贵的纪念是谁留下的呢?(板书:小刺猬 )你是怎么知道的呀?点击“甜甜地笑了”变红。为什么小刺猬在一旁“甜甜地笑了”?(小动物们不知道是它留下了这个美好的纪念,给了它们一个惊喜。它看到小亭子更美了,很高兴。 它能带给大家美丽的景象心里充满了快乐。 它为能给别人带来快乐而快乐。)
6、小动物们你看着我,我看着你,正疑惑着是谁栽的花呢。当他们知道自己留下的纪念是何等的不文明,看到小刺猬留下的纪念是多么的美好,多么的有意义时,心里会怎么想呢?
7、拓展延伸
师:其实小动物们在山坡上盖了这间漂亮的亭子,也已经给大家留下了一个美好的纪念了。小刺猬栽了花,小亭子更美了。如果你来到小亭子边,你会留下什么纪念呢?
三、指导书写
1、小动物们看到大家这么爱动脑筋,学习这样认真,打算也送给大家一份礼物,谁读对气球上的字,就送给他留作纪念。出示:念 亭 该 周 舞 名 站应
2、出示:名 站 认读生字
谁会当小老师教大家写?你会教哪个?范写
学生描红,练习写字。老师希望你们能把最漂亮的字送给老师留作纪念。
板书: 纪念
小熊 刻名字?
……
小刺猬栽花
篇13: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文本解读:
《养花》这篇课文以朴实的语言记叙了老舍为什么养花,从养花中得到了什么乐趣。课文层次清楚,句和句,段和段之间连接紧密,过渡自然,逻辑性很强。作者老舍虽然是著名的作家,但是他行文语言娓娓道来,简洁生动,明白晓畅,如话家常,让读者感到亲切自然,感情丰富。例如:“摸着门道,花草养活了,而且三年五载老活着,开花,多么有意思呀!不是乱吹,这就是知识呀!”这平常的语言表达出掌握了一些养花方法之后的喜悦,感情充沛,溢于言表。此类语言,课文中比比皆是。文中有几处议论明理的句子学生理解稍困难些,而这又恰恰是老舍在养花过程中的感悟,既可以说是养花的乐趣,也可以说是生活中的情趣、获得知识的智趣和获得真理的理趣。由此处我们可以把作品中心定位于热爱生活、热爱劳动、追求真知真理、积极奋斗的的情感价值观。可见,作者之情、文中的精妙皆在于此,应此,当“重锤猛敲”,细细咀嚼,咬得字根香,嚼出文化味来。
设计理念:
培养语感,穿透语言的模糊性,读出文字背后蕴含的信息,感受语言的精妙;引导价值,走进作家的雅趣,感悟其中的情、智、理趣;引发思考,把结论(文章中心)转化为有价值的问题或活动,落实“课堂真正的主体是思维的主体”这一教学理念;设置阶梯,降低难度,让学生跳一跳,摘得到。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爱花之情和从养花中得到的乐趣(情趣、智趣、理趣)培养热爱生活、健康向上的情操。
2、培养语感,理解作者是怎样把养花的乐趣写具体的,学习作者组材有序、叙事具体、过渡自然的写作方法。
3、练习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培养语感,理解课文中几处议论说理的句子。
教学准备:
1、完成第一课时学习生字新词整体感知课文的教学任务。2、自制课件
教学过程:
课前互动,练习感觉:
1、动作感觉:师动作演示,生感受烫、酸、冷
2、语言感觉:冰()火()花()蜜()
“千朵万朵压枝低”让人感觉花()
“日出江花红胜火”让人感觉花开得很()
“一枝红杏出墙来”让人感觉花有挡不住的()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让人感觉花开得很()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让人感觉花丛中很()
一、谈话引入,瞄准感觉。
从课前的感觉练习中,我们感觉到,花儿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缤纷的色彩,给了我们丰富而敏锐的感受。自古以来,诗人作家写花的很多,不同的诗人和作家对花的感觉不一样。我们已经读过《养花》这篇课文了,知道著名作家老舍正因为爱花,所以才养花。今天,我们来深入学习《养花》一文,一起来感觉老舍养花的乐趣?(板书)
(设计说明:从动作感觉到语言感觉再到感觉老舍养花的乐趣,这一阶梯式的训练旨在要求学生仔细观察、用心感觉体验。老舍是生活的有心人,才能从养花这一平凡小事中感受到无穷乐趣,孩子们也应该在具体的教学环节中培养一颗“心眼”去感觉体验,才能发现作家之趣,文章之妙。)
二、导学难段,感觉引路。
《养花》这篇课文写得很细腻,不仔细读还真难找到感觉。请你选择本文中最难理解的一段,和老师一起来找找感觉了,好吗?你认为哪一段最难?
1、这个自然段中哪句话让你感觉到作者爱花?说说你的感受。
2、这个自然段是围绕养花乐趣中的哪一点来写?
(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须劳动,又长见识,这就是养花的乐趣。)
(设计说明:这两个问题提纲挈领,能统领全文的教学,使课堂收放自如,而不会让人觉得支离破碎。由学生选择“最难理解的一段”,意在做到以学定教,按需施教。通过教学难段、扶学重点词句再到放手自读自悟,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预测:学生可能会选择第四自然段,可展开如下导学:
1、默读本段,思考以上问题。
2、汇报交流,设置思维阶梯引路。
阶梯一老师小时候学这篇文章时,总以为老舍是自讨苦吃,因为他有腿病,还要弄得自己腰酸腿疼、热汗直流,这不是自讨苦吃是什么呢?你能帮老舍找到他养花的乐趣吗?补充:教书作事,均甚认真,往往吃亏,亦不后悔。
阶梯二抓“循环”这个词体会“浇浇这棵,搬搬那盆”与“全家动员抢救花草”感觉有什么不同。
3、读文,女同学读到“胜于吃药”读慢一点,读出轻松悠闲的感觉来,男同学读抢救花草,可稍快一点,读出紧张剌激的感觉来,读出作者的感受来。
(设计说明:要使学生明白老舍爱花之切,必须要深入体会。因此,把老师初学时的感悟告诉学生,把学生注意力引至“以苦为乐,自得其乐”的中心,使学生明白“吃苦”才能成功,“吃苦”才能得到锻炼和调节,总之,吃亏是福。)
三、自学余文,捕捉感觉。
1、用以上那个纲领性的问题自学其他段落。
2、除回答以上两个问题外,各段还需深钻以下几点,并选择第五、第六及第三自然段的最后两句话进行朗读训练:
第一自然段在“只要开花,我就高兴。”处补充:作者简介(闲时喜养花,不得其法,每每有叶无花,亦不忍弃。)联系下文“像好朋友似的关切他们”“看着一棵好花生病要死是件难过的事。”引导:与花情深,养的不是普通的物,而是宝贵的生命,因此,才如此善待生命。)
第二自然段好种易活的自己会奋斗的花草,花草是怎样自己奋斗的?引导学生想象春夏秋冬四季中花草都对自己说了些什么?这样的花草谁能不爱呢?花草都能自己会奋斗,那么我们人呢?花如其人,由此可推想老舍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第三自然段怎样才能把花草养活?从老舍养花得知识中你受到了什么启发?(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按规律办事,才能摸着门道,才能增长见识。)
第五自然段“秉烛夜游”给人一种什么样的感觉?还有哪些也是养花的劳动成果带来的喜悦?
第六自然段a、写乐趣为什么要写伤心事呢?(养花有成功有失败,一个人如果只有成功,那他的生活也就单调无味了,因此失败的心酸苦楚反而衬托出成功的不容易,衬托出快乐的珍贵。失败挫折和成功喜悦并行,才构成丰富多彩的人生。)b、这几天里,全家除了没笑容之外,还怎么处理这些被砸的菊秧的?
(设计说明:每个自然段都有一个思维阶梯,其目的是为了逐步深入体会老舍爱花之切和养花乐趣,挖掘文本的内涵,引导学生透过文字读出文字背后蕴含的信息。每段的问题都很有思维价值,使语言文字的训练做到了以思维为主体。)
四、补充空白,强化感觉。
1、(老舍在劳动中发现了真理,其实我们还可以从他的文章中发现不少真理,继续读下去,你也会发现不少真理的。)
不劳动,就(),这也是真理。
2、你的生活中也有不少真理,联系你的生活说说:
不劳动,就(),这也是真理。
3、养花的乐趣在于“八个有”和“既……又……”之中,但刚才我们读文的时候,绝不止这些,请你补充:
有()有(),这也是养花的乐趣。
(设计说明:这三个问题的补充是为了丰化文本的内涵和丰富学生的认知。如“不劳动,就不能摸彩着门道”,迁移至学生的生活就是“不劳动,就不能得到知识”。“有得有失,这也是养花的乐趣。”文中言已及而意未露之处由学生来补充,既训练了语言和思维,又提高了认知。)
五、引发交际,内化感觉。
老舍爱爱养猫和养花,我们在课文中已经学习过。我有一个学生也爱养小动物、爱养花草,可是他的爸爸却认为会“玩物丧志”,学了《养花》之后,你能帮小明说明他爸爸吗?
(设计说明:设计这个口语交际的话题意在让学生自己总结全文,畅谈老舍养花的收获和学生自己学文后的收获。)
六、联系生活,发现乐趣。
1、读——找到老舍的《劳动最有滋味》和《劳动的开端》认真读一读。
2、写——老舍在养花时用心感受,发现了很多乐趣,真是个生活的有心人。你能像老舍一样,用一颗敏锐的“心眼”去感觉、去发现生活中平凡小事中的无限乐趣吗?请你像老舍一样围绕“乐趣”有顺序地、自然地、具体地把它写下来。
(设计说明:读写不仅是语文课堂训练的重点,而且是课外训练的重点。“语文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这里“读”训练选择了主题拓展,开阔了学生视野,丰富了认知,让他们在与课文对比中感觉到生存中的劳动乐趣与怡情养性的劳动乐趣的同异。“写”也是同一主题的训练,旨在让学生学习作者用心感受、围绕中心组织材料的写作方法,并且在感受文本语言的同时学会模仿,提高书面表达能力。)
篇14: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复习8个要求认读的生字词,正确书写要求掌握的生字词。
2、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课文内容。试着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激发学生把自己想说的话说出来、写出来的兴趣。
4、学习泉水乐于助人,无私奉献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复习生字词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泉水》这篇课文。学生书空课题(板书课题)
2、上节课大家读了课文,还认识了几个生字朋友,请大家把这些生字从生字卡上找出来,和同桌一起大声读一读。读完坐端正。
3、出示生字词(卡片):
哦塔罐杜鹃缝一股清泉脆
指名认读。
生字大家认得不错,上节课,我们写了几个生字,现在,我们把剩下的几个字写一写。看屏幕,你们看这两个字。这两个字都有一个月字,当月字做偏旁时,撇不变,当月字在下边时,撇变竖。
4、大家看课文后边的生字表中,还有一个带月字的生字,是什么呢?请大家在田字格本上把股和脆各写一遍。把杜鹃这个词也写一遍,写完示意我。
5、展示学生写的生字。
二、学习课文
1、初读课文(看书):
⑴过渡:下面咱们来读读课文吧。
⑵你们想怎么读呢?(指名说)那就请你当回小老师,来分配分配吧。
⑶谁能简单地评价一下,这几位同学读得怎么样?你们能把这篇课文读得有感情吗?
2、学习课文:
第一自然段:
⑴看屏幕,这是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如果让你读这一段,你会怎么读?(书放下)
⑵我相信,大家在读的时候,能注意到这几点,一定能把这一段读好,自己先练习练习吧。(自由读)
⑶指名读第一自然段。学生简单评价。
⑷齐读。
第二~五自然段:
⑴上节课,我们读了课文知道了,2~5自然段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是什么呢?
⑵请大家自己读一读2~5自然段,看能不能像第一段那样读出感情。
⑶过渡:大家读得特别认真。下面,我检查一下读书情况。
⑷泉水首先流进山腰的水池。咱们一起来读这一段,读了这一段,你知道了什么?谁能把泉水又多又热情的特点读出来。
⑸泉水又流过山间平地。女生一起读这一段。谁能评价一下?你觉得女生读得怎么样?读这一段时,应该注意什么?谁再来读一读。
⑹泉水流到山坡的果园了,谁愿意读这一段?这一段,我们怎么能读好呢?
⑺泉水很多很多,泉水很清很清,泉水很甜很甜,泉水还很很美很美,怎么能把泉水穿过静静的山谷的这一段读得美一些呢?谁能美美地读一读?咱们一起美美地读一读吧。
⑻过渡:泉水流过了那么多的地方,她每到一处,都为我们呈现了一幅美丽的图画。
⑼下面请你从这四个自然段中,选一个你喜欢的自然段读一读。我们怎么读,能让人家一听就知道你喜欢这部分呢?(有感情,带表情,加动作)你们会加动作吗?
火红的杜鹃花照见了自己美丽的身影,怎么照?
果树大口大口地喝水,怎么喝呢?
画眉鸟在尽情地歌唱,小画眉们,让我看看你们怎么尽情歌唱。
⑽看来大家会加动作了,不过拿着书可不方便啊,谁有什么好主意?下面请你选择你喜欢的一个自然段开始练习。如果能背下来就更好了。
⑾我想请四个同学当代表到前面来领背。谁来领背第二自然段,第三自然段,第四自然段,第五自然段。其它同学,如果读到你喜欢的那一段你就站起来,和领背的同学一起读。
激趣写话:
⑴欢快的泉水弹着琴跑下山去,她还会经过什么地方?会遇见谁,说了些什么?想一想,写在课前老师发给你的纸上。
⑵小结:还有的同学还剩一点没写完,下去后把它写完,在咱们的展示台上展示出来,行吗?
第六,七自然段:
⑴(过渡)一股清泉,潺潺地流淌着,在路上他们由一股变成两股,三股……越聚越多,最后他们都朝着一个方向,奔向大海。
⑵我们看课文的第六,七自然段。(出示六七自然段内容)自己先读一读。可以多读几扁,读到自己满意为止。
⑶咱们一起有感情地读一读吧。我给你们配上好听的音乐。
三、指导背诵
课文读完了,你们喜欢这篇课文吗?咱们试着把她背下来吧。你喜欢哪部分就背哪部分。(自由,指名)
四、扩展延伸
1、你们看我这里还有一首写泉水的小诗,你们先自己读一读。咱们来读一读,女生读问的句子。男生读回答的句子。老师还给这首小诗配了曲子,我们来一起唱唱吧。
2、泉水多美呀,回去后,大家可以上网或从课外书上找一些写泉水的文章来读一读。
篇15: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作者从养花中得到的乐趣,从而感受生活的美好,拥有健康向上的情趣和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3、学习老舍朴实无华的语言表达,继续阅读老舍的相关文章。
【教学重难点】
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作者从养花中得到的乐趣,从而感受生活的美好,拥有健康向上的情趣和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具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搜集关于老舍养花的资料
【教学流程】一、导入新课,检测预习
这节课我们来继续学习老舍先生的《养花》。
出示课件我会读:
计较 门道 昙花菊秧 大雨倾盆
狂风暴雨 奇花异草 三年五载 秉烛夜游
有益身心 胜于吃药 置之不理 自生自灭
词语盘点中的生词,相信你能读准,我们来开火车认读,好吗?
谁来说说《养花》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师:文中有一句话总写了养花给作者带来的乐趣,是哪一句?
(出示课件2:中心句)
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须劳动,又长见识,这就是养花的乐趣。
齐读这句话,有疑问吗?(生质疑)
学贵在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其实答案就藏在文章中,我们自己去解答好不好。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巧妙地带领学生完成了知识和能力的迁移,通过质疑,承上启下,起到了较好的过度作用。】
二、围绕乐趣,自主学习
出示自学提示:(课件3)
1、文中哪些句子和词语具体写出了养花给老舍带来的乐趣,勾画出来,并在旁边批注自己的体会。
2、有感情地朗读这些句子。
3、小组交流一下自己的感悟,并相互补充完善。
哪个小组愿意最先展示你们的学习成果?(随着学生的汇报,课件出示关键句子)
1、花开得大小好坏都不计较,只要开花,我就高兴。在我的小院里,一到夏天满是花草,小猫只好上房去玩,地上没有它们的运动场。
预设1:从这句话可以体现出作者很爱花,不管花开得大与小,只要花开了,他就极其高兴。从“一到夏天满是花草,连小猫都失去了运动场所。”还可以体现出作者养的花很多,他确实把养花当成了一种乐趣。
预设2:句子中为了体现老舍对花开得大小好坏并不计较,用了一个关联词,“只要……就……”充分体现了养花给予他的快乐。
师:那你能用自己的'的读把老舍养花的快乐传递给大家吗?(生展示读)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自学,自主探究,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积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是小学高年级教学应具有的策略。】
2、我只养些好种易活的自己会奋斗的花草。
师引导:文章第一段中说道“我可没有工夫去研究和实验。我只把养花当做生活中的一种乐趣。”所以作者只养些好种易活自己会奋斗的花草。除了抓重点词语,联系上下文也是我们理解句子的一种常用方法。
师:花草奋斗是什么表达方法?(拟人)
师:怎样的花草才算是自己奋斗呢?
预设1:不管天气怎样,都能经历风吹雨打。
预设2:就像桃花心木一样,拼命扎根,努力汲取水源。
师:为什么只养好种易活,自己能奋斗的花?其实,这与老舍的性格有关,他对花草有一个内在的标准,从不追求外形大小、色泽鲜艳,而要自己奋斗。老舍的一生就是勤勉奋斗的一生。
带着对花草及老舍的敬意齐读这句话。(生齐读这句话)
3、我得天天照管它们,像好朋友似的关切它们。
抓住“天天照管”“像好朋友似的关切”感悟老舍对花的喜爱之情。
师:请你想象一下,老舍会怎样照管、关切花草,会做些什么,会说些什么?
预设1:他会帮花草施肥、锄去杂草。
师:把老舍对花草的关爱用文字读出来吧。(生展示读)
预设2:他还会在花儿受到风雨的洗礼时,鼓励他们,别气馁,一定要与恶劣的环境作斗争,绽放自己最美丽的笑容。
预设3:他会像对待初生婴儿一般轻轻地抚摸他,并在心里暗暗地告诉他:快快长大吧!
师:把老舍对花草的关爱也用文字读出来吧。(生展示读)
师:让我们把老舍对花草的关爱齐读出来吧!(全体学生展示读)
【设计意图:指导学生抓住文中的关键词来理解课文,通过阅读感悟,理解文本的内涵,使学生在与文本的对话过程中,体会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4、不是乱吹,这就是知识呀!多得些知识绝不是坏事。
这是作者学会养花后的自豪之情的流露,养花让老舍长了见识,这就是乐趣。(板书:长见识)
“多得些知识决不是坏事。”既体现了老舍对知识的追求,又体现了他因养花无异增长见识而格外开心。
用自己的读表现出老舍的自豪与开心。(生展示读)
生3:老师,我有补充,“多么有意思”指在养花实践中摸到了门道,花养得很好,是件开心的事。
5、第四段学习汇报
“我工作的时候……胜于吃药。”这句话是说养花付出的劳动,可以使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得到调节,对身体和精神都有好处,比吃药效果还好。在辛苦中作者了解了劳动的意义,得到了乐趣。
师:这也是作者感谢那些花草的原因。文中的原句是怎样说的?
生如此循环……吃药。(读文中原句)
理解“如此循环”的意思。文中能具体说明如此循环的句子是哪一句?
师:作者两次提到了“腰酸腿痛、热汗直流,”你从中体会出了什么?(养花很不容易,太辛苦了。)
师:只有苦吗?
养花虽辛苦,但苦中也有乐,保护了花草,再苦再累也不觉得是什么。(板书:须劳动)
师:累得“腰酸背痛,热汗直流”作者不但没有抱怨花草,反而还说——(出示句子,生读:这多么有意思呀!足见作者把养花当成了一种乐趣及对劳动的热爱。板书:热爱劳动)
师:“不劳动,……吗?”这是什么句?(反问句)
谁能将它改为陈述句?这句话说明什么道理?
预设 1:劳动可以创造一切。
预设 2:幸福生活是劳动创造出来的。
预设3:人活着就应该劳动。
师:老舍在劳动中发现了真理,其实我们还可以从他的文中发现不少真理。
出示课件:不劳动,就( ),这也是真理。
预设1:不劳动,就(不能摸着养花的门道),这也是真理。
预设2:不劳动,就(不能获得知识),这也是真理。
师:我们的生活中也有不少真理,联系生活,再说说。
预设1:不劳动,就(会一无所获),这也是真理。
预设2:不劳动,就(无法生存),这也是真理。
预设3:不劳动,就(会被社会淘汰),这也是真理。
合作读这一段,男生读黑色字显示的劳动部分,女生读红字显示的感情部分。(课件出示这一段)
6、第五段学习汇报
师:五段共三句话,从每句话中找动词提炼小标题。(夸花、看花、赠花)
师:在夸花、看花、赠花中享受,有花有果、有香有色,多么令人愉悦!
(板书:有花有果、有香有色)
师:养花给老舍带来了快乐也带来了伤心,老舍却说伤心也是一种乐趣?你们同意吗?(同意)板书:乐趣
不介意你们做老舍的代言人,让我现场采访一下你们吧!
预设如下:
师:您在养花中有伤心事吗?
生:有,今年夏天就有这么一回。三百棵……一百多棵。
师:当时,您有什么感受?
生:非常伤心,我们全家几天都没有笑容。
师:既然很伤心,你觉得有乐趣吗?
生:有,毕竟高兴的时候多,伤心的时候少。
师:那次菊秧被砸死后,你是怎么处理的?
生:菊秧被砸死后,我们收捡了残砖破瓦,却发现有一些经过拯救还有活的希望。于是,我们把那些菊秧小心地移入盆中,后来,他们果然活了,还开出了美丽的花。
师:您的心情怎样?
生1:当时我很激动。
生2:有一种失而复得的欢喜。
生3:有一种失败后成功的喜悦。
师:其他同学有过这种乐趣吗?
生:我以前养了一盆紫罗兰,花盆不小心从阳台上掉下来打破了,花也好像被砸死了,我伤心了好几天,可过几天去看时,它竟然开了花,我开心极了。
师:是的,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更有乐趣。
(板书:有喜有忧,有笑有泪)
齐读文章的中心句,看着板书齐背中心句。
师:花好人喜,花毁人忧,将花的好坏与人的情感联系在一起,从中可看出老舍爷爷一家对花的喜爱之情。生活是多彩的,即便是一时的失意也是生活中一次宝贵的经历,回想起来同样乐趣无穷。我们所要向老舍学习的还有他对生活的一种热爱。(板书:热爱生活)
【设计意图:通过各种形式的读来感悟文本,通过联系生活实际来体验情感,引导学生抓住关键句子理解课文,这正是我们高年级教学所必须的策略。】
三、感悟表达:
我们知道老舍先生被誉为语言艺术大师,他这篇文章在语言表达上有什么特点?
预设1:采用了拟人的表达方法,如:地上没有他们的运动场,养些会奋斗的花草,把花当作人来写,很生动很形象,给予了花人的感情色彩。
预设2:语言很简练。如在结尾仅用了24个字,就将养花的乐趣概括的全面而且准确。
预设3:老师的语言朴实无华。
作家巴金曾这样评价老舍先生写的《养花》一文。(出示课件)
文笔质朴无华,如水银泄地般地流畅,又像唠家常似的娓娓道来,浅显易懂。
这是我们今后在习作中要向老舍学习的地方。
【设计意图:在这篇文章中,作者对花充满了爱意,但文中没有直接说“多么美丽,多么可爱”这类空话,却把爱花的感情流露于字里行间。这位语言大师的艺术风采值得欣赏和借鉴。】
四、推荐阅读:
1、《劳动最有滋味》
2、《劳动的开端》
【设计意图:所选推荐阅读的书籍,是对这一课的延伸,也让学生继续走进老舍,感悟他文字的朴实与表达的深刻内涵。】
五、作业超市:
1、选择一种喜欢的花草写一篇短文,要写出这种花草的特点和你为什么喜欢它。如果你养过花,也可以写写自己的感受。
2、选择别人夸花,全家骄傲;昙花开放,约朋友共赏;花分根了,赠给友人中的一个内容,展开合理想象写一写,体会养花乐趣。
【设计意图:通过作业超市的练习,使阅读与写作达到了有机结合。】
【教后反思】
本课教学我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互动对话是最关键的板块。这个板块融阅读、理解、感受、体验、表达于一体,是学生的语言实践与情思激发共融互促的过程。这个过程展开的充分与否、到位与否直接影响学生对“养花乐趣”的感悟程度。纵观整堂课,容量很大,学生学得兴味盎然,让我很享受。看来,备课充分、解读教材到位是上好课的关键。
篇16: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前两行词串
2会写红花水
教学过程(略)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后两行词串
2、会写火、山、木、马
教学过程:
一、复习前两行词串
1、导语
小朋友们,上节课我们一起游玩了————公园(教师手指黑板引导学生齐说)
2、复习前两行词串的读音
(1) 你们都看到了哪些美丽的景色呢?哪个小朋友能上来指着图画说给其他小朋友听?
指名2—3个学生回答
(提示句式:来到公园,我看见了——————)
(2) 你们喜欢这些美景吗?
就请小朋友带着喜欢的心情把前两行词串读一读、
3复习生字:小、红、花、水
(1) 过渡:公园美景大家记得不错,那四个生字还记得吗?
(2) 打开公园游览图(一张画着课文插图的纸,在景物与游乐项目的旁边有一个空格前两行学过的词语除“小红花水”外出示在空格中),看看图上景色的名称写完整了吗?
如果没有你们能互相合作把它补充完整吗?
(3) 写的时候注意笔顺、笔画
(4) 小朋友写得真不错,看来上节课你们学得很扎实, 我们一起来表扬自己、
二、新授后两行词串
1、过渡:其实,公园里不但景色美丽,还有很好玩的儿童乐园呢、你们想去玩一玩吗?
好,老师答应你们,只不过有一个小小的要求:你们要把这些游乐项目的名称说准确,行吗?
2、新授后两行词串的读音
(1)在儿童乐园里,你看见了哪些游乐项目?谁能上来指着图画告诉大家?
(2)老师发现有两个游乐项目的名称很难念,你们能把它念准确吗?
师:(拿下“转椅”或“荡船”词卡)谁已经认识了?
生:我已经认识它了,它叫“荡船”。
师:你能做小老师领着大家拼读吗?
生:d—ang 荡,ch—u—an 船。
师:船是一个什么音节?
生:三拼音节。
师:读三拼音节时要注意什么?
生:声轻介快韵母响。
师:请小朋友牢记这个拼读规则,再把船拼一拼。
(指名开火车拼读)
(以此法学习其余五个词语)
(3)去掉拼音后,小朋友还会认得刚刚结识的那些好朋友吗?
(开火车读不带拼音的词卡)
(4)看来,小朋友的确认识这些新朋友了,看,这些新朋友正排着队等我们呢,我们一起
来读一读。
3.巩固后两行词串的读音
(1)好玩的东西这么多,你最喜欢玩什么呢?
请小朋友打开公园游览图,拿出小照片,把它放在你最喜欢的游乐项目上,然后告诉你的同桌:你最喜欢——————,你是怎么玩的,玩的时候感觉如何?
(2)哪个小朋友能把自己的照片带上来告诉其他小朋友呢?
(3)老师觉得小朋友真幸福,有这么多的游乐项目供你选择,可是你们知道吗?在山区有许多小朋友连公园也没去过,更别说游乐项目了,你们愿意把这些好玩的东西介绍给他们吗?打开公园游览图,拿出剪刀,胶水,及词条把图上游乐项目的名称标好。
(4)山区的小朋友如果看见了这幅公园游览图后,一定会非常高兴的。
(5)公园又美丽又好玩,我们再一起把课文读一读
4课内延伸
(1)过渡:读得真好啊,你们愿意到公园去玩吗?
(2)可以一个人玩,也可以找到好朋友一起玩,还可以上来跟老师一起玩。
录音机里播放欢乐的音乐,老师领着几个学生在上面玩,其余学生与自己的好朋友一起玩。按照后两行词串的顺序模拟玩时的动作,一边玩一边说:“转移转转转(小朋友手拉手转圈),小火车呜呜开(一串小朋友排成队作小火车),注意我们快要钻山洞了(两个小朋友手拉手做山洞,其于小朋友作火车开过去),钻出了山洞玩滑梯(用手势表示),一滑滑到荡船边(两个小朋友手拉手荡过来荡过去)骑上小木马,小木马驾驾驾。”
(音乐停,老师说:“小朋友,玩累了吧,回位子休息。”)
(3)小朋友,公园好玩吗?想到真的公园去玩吗?
那老师答应你们,可是还有一个小小的要求,如果小朋友能把这四个字写好的话,老师就一定带你到真的公园去玩。
三.识字写字指导
1.出示生字卡片“火”
(1)指名开火车读
(2)这个字经常和那些字交朋友成为词语?
指名学生给“火”字扩词
(3)这个字的笔画中有我们没有学过的吗?
没有
那谁能说说这个字的笔顺?
如果学生说对则加以表扬并让其他小朋友跟他说笔顺。
学生开火车书空并唱说笔顺
(4)老师在田字格中范写,边写边说清楚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5)学生在书上描红,老师巡回指导
2.出示生字卡片“山”,“木”,“马”,教学方法如上。
[课堂教学思路]
这篇识字课文以词串的形式将公园的景物与设施介绍给小朋友,在设计教案的时候,我便着重考虑如何让学生既扎扎实实的认识表示公园景物的词语又能切身感受到公园的美丽与有趣。基于此,在教案中,我采用的是“复习资料——新授——巩固——拓展”这一循序渐进的课堂教学模式;并用上了“公园游览图”,“把照片放在你喜欢的游乐项目上”,“在模拟公园中玩一玩”等活泼有趣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新知,体会公园的乐趣;我十分注重课堂参与的情况,指名回答问题及开火车时面广量大,让班上50个小朋友人人都成为学习的主人,人人都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 桃花心木教学实录
★ 桃花心木教学设计
★ 《桃花心木》教案
★ 桃花心木教学设计
【《桃花心木》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共16篇)】相关文章:
桃花心木课前预习教案2022-08-10
《桃花心木》的课堂教学反思2024-02-06
林清玄的散文《桃花心木》教学设计2022-11-03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教学设计2022-09-14
《桃花心木》教学反思2022-08-10
六年级人教版下册语文教学设计2022-10-22
人教版美术六年级下册教学设计2023-05-24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体育教学设计2022-05-06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统计教学设计2023-05-23
桃花新木语文教学反思2023-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