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小数加减法教学设计

时间:2024-04-21 07:20:50 更多教学设计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新人教版小数加减法教学设计(精选16篇)由网友“我的新事业”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整理过的新人教版小数加减法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分享。

新人教版小数加减法教学设计

篇1:《简单的小数加减法》教学设计(人教版三年级下册)

教学内容:人教版三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并结合生活情境让学生提出问题,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经历一位小数的加减计算方法的形成过程,体验小数加减法的算理和算法。

3.通过让学生试算小数加减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4.通过创设生活化的情境,使学生感受到学生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情感和团结合作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点:使学生学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并根据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列竖式计算小数加减法,尤其要注意小数点对齐。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导入:

1.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整数加减法,现在男女生进行一场比赛,看谁做的又对又快。

出示:32+54 68-27 48+9 25-17

学生独立完成后全班交流

找学生说出计算过程,整数加减法计算的方法是什么?列竖式计算应注意什么问题?

2.说一说。1.28元表示      元     角    分,0.03元表示     元      角     分,2.50元表示      元      角      分,3元5角表示      元。

3.引入新课,板书课题。

谈话:学习了整数的加减法,今天这节课,我们将一起来学习简单小数的加减法(板书课题),希望大家认真学习,好好表现好不好。。。

(二)新授。

1.谈话引入:“家家文具店赶在六一节开张了,很多小朋友都在购买优惠商品,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2.(出示课件热闹文具店)仔细观察,你能从中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学生收集信息。

3.例3.一个卷笔刀和一支铅笔一共多少钱?(该怎样列式,该怎样计算,你是怎样想的。。。)

4.例4.一支橡皮头铅笔比一支铅笔贵多少钱?(你会计算吗,该怎样列式,你能用小数直接计算吗?)

1.2-0.6=0.6元( 学生回答怎样列式,用小数列竖式计算,一生板演,学生说一说计算要点。)

5.试一试。任意选两种物品,先求它们单价的和,再求它们单价的差,并与同桌交流。

6.讨论:想一想,小数加减法和整数加减法计算有什么相同的地方?要注意什么呢?

7.教师小结。

小数加减法和整数加减法在计算时,都是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减,都从最低位算起,而且同样是“满十进一”或“退一当十”,只是小数加减法要注意小数点对齐。

(三)巩固练习

算一算:

0.6+0.9=    0.9+0.3=   1.9+0.4=    7.8+1.1=

1.1+2.8=    2.6+0.8=    3.9+2.5=   6.2+3.9=

(四)全课总结

1.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内容?

2.教师:这节课有很多很多同学表现得非常棒,只要你认真去学习,努力发现和积累,你一定会有很多很多的收获,一定会越来越聪明。

篇2:新人教版小数的性质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课标版小学数学第八册第四单元的例1、例2、例3及“做一做”。

二、教学目标

(1)借助实物和直观图,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性质,会应用小数的性质把一个小数化简和把一个数改写成指定位数的小数。

(2)通过小数性质的概括,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通过应用小数性质,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通过理解小数的性质,渗透“变”与“不变”的辩证思想。

三、教学重点

小数性质的推导和理解,真正掌握并正确运用这一性质解决相关问题。

四、教学难点

掌握在小数部分什么位置添“0”去“0”,小数大小不变。

五、教具准备.三条米尺、题卡

六、教学过程。

1、情景导入,激趣揭题。

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今天老师给大家讲一个《西游记》唐僧师徒一起去西天取经的故事。有一天,他们口渴了,唐僧要把三根甘蔗分给三个徒弟吃,事先他把甘蔗分别装进三个袋子里,上面标注着长度:0.l米、0.10米、0.100米,馋嘴的八戒抢先一步说:“我的肚子大,我吃长的。”说着拿回了标有“0.100米”的袋子。沙和尚好不服气,上前对师傅说:“八戒好吃懒做,长的应该让给大师兄悟空吃。”悟空笑了笑说:“两位师弟别吵了,无论哪个袋子都一样呀!”唐僧听了悟空的话,微笑着点了点头。

同学们,你们知道为什么师傅对悟空的话点头微笑呢?这是因为大师兄悟空掌握了小数很重要的性质,学习了这节课,我们就知道其中的奥秘了”。(板书:小数的性质)

【设计意图】这样的设汁,旨在把枯燥的数学知识贯穿在小学生喜闻乐道的故事中,引发起学主的学习兴趣,点燃他们求知欲望的火花,从而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为主动探究新知识聚集动力。

2、教学例1

(1)用米尺演示0.1米、0.10米、0.100米。

①0.1米、0.10米、0.100米分别可以写成哪个比米小的单位表示?

②用分数又怎样表示

③你发现了什么?

(2)小组汇报得出:(师板书)

①0.1米是1/10米→1分米

0.10米是10/100米→10厘米

0.100米是100/1000米→100毫米

②0.1米、0.10米、0.100米都是指米尺上同一段的长度。(找三位同学演示)

又因为1分米=10厘米=100毫米

所以0.1米=0.10米=0.100米(多请几个学生说一说)

【设计意图】这样,学生根据小数的意义,主动从“0.l米、0.10米、0.100米”出发研究问题。在问题得以解决的过程中,学生锻炼了运用已有知识解答新问题的能力,培养了运用数学知识的意识。《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这样教学,也正是使本节课牢牢地扎根于小数意义的基础上,是小数意义的运用,而不是简单的重复,因而是有意义学习。

(3)观察得小数的性质

①这三个数从左往右有什么变化?(小数的末尾添上0,小数的大小不变)

②这三个数从右往左有什么变化?(小数的末尾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③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小数的末尾添上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这就是小数的性质。(点题)

呼应课始,揭示奥秘:由于悟空掌握了小数的性质,所以他面对两位师弟的争执说:“无论哪一袋都一样”。

【设计意图】这样教学,把静态的知识结论转化动态的求知过程,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对所学的内容理解深刻,记忆牢固,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同时,还培养了学生归纳概括事物本质属性的能力。

(4)练习:

①辨别下面各数中的“0”,哪些“0”是属于小数末尾的“0”(按数位说)

0.080 0.6030 050 0.1000

②58页做一做(学生先在书上练,再出示卡片展示)

【设计意图】这样使学生的思维从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思维,达到突破难点的目的,同时,通过看书交流,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合作意识。

3、小数性质的应用: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可以根据需要,有时要把某些小数化简,有时则要把某些小数改写成含有指定小数位数的小数。怎样才能满足这些需要呢?请大家带着这两个问题自做下面两道题:

(1)、教学例2:化简下面的小数

0.70= 105.0900= 10.000=

练一练:下面各数中,哪些“0”可以去掉59页做一做1

(2)、教学例3:不改变数的大小,把下面各数写成三位小数

0.2= 4.08= 3=

(注意:整数的右下角点上小数点,再添0。)

练一练、59页做一做2

4、探究练习

1、0.70去掉末尾的0大小有变化吗?

4.08去掉0会怎样?

0.31可以填0吗?

2、小结:添“0”或去“0”只能在小数的末尾。

七、巩固练习

1、校外超市进了一批冰块,你能帮忙设计一下价格标签吗?

盐水棒冰每支5角

随便每支1元5角

可爱多每支2元5角

2、判断理解:(“末尾”能否说成“小数点的后面)

(1)、0.080=0.8 ( )

(2)、4.01=4.100 ( )

(3)、6角=0.60元 ( )

(4)、30=30.00 ( )

(5)、小数点后面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 )

八、拓展练习。

1、智力游戏。谁能只动两笔,就可以在5、50、500之间划上等号。

2、帖数游戏。让自愿参加的九位学生,每人拿一个数(卡片),教师板书“50.3”,要求学生在“50.3”的下面贴上与它相等的数,不相等的贴在旁边。

50.03 5.30 5.3 50.300 50.30 503 50 五十又十分之三 500.3

【设计意图】这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这一阶段是学生巩固知识,形成技能,技巧,发展智力的重要过程。在这一阶段,特别是抓住学生的求胜心理进行了练习、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有了思考的方向,为探究和提炼改写规定小数部分位数的方法提供了很好的方法指导,同时也为各个能力阶段的孩子提供了自主探究的空间和机会。确保学习任务的圆满完成。

九、全课小结

1.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十、作业布置

63页第1题、第2题、第3题。

篇3:新人教版小数的性质教学设计

本节课立足于学生的主体发展,重视学生的主动参与,学生能根据教师的导,积极主动地学。知识与能力同步发展,智育与德育容于一体,较好的实现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觉得做的比较好的有这几个方面:

学生要获得终身可持续发展,在数学教学中,既应注重知识的获取和能力的培养,更应注重数学思想方法在学习中的渗透。本节课多次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探索精神。

1、教学0.1米= 1分米、0.10米=10厘米、0.100米=100毫米时,渗透了等量替换思想。并由此展开学生积极运用类比推理方法进行探究式学习。

2、在探究活动中,充分体现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主动参与了数学问题的提出和数学结论的获得及数学知识的应用全过程,学会了一些学习策略。

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应用意识。数学是日常生活和进一步学习必不可少的基础和工具,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在生活中处处有应用。本课采用联系生活,引入新知--联系生活,应用新知的教学过程,很自然的从生活中引入、探究和应用。

篇4:新人教版小数的意义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教学设计:小数的意义

教学内容:人教版四年级数学第八册第50页、51页例1

教学目标:

1、了解小数的产生过程,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意义。

2、经历小数的发现、认识过程,感知知识与生活以及知识间的密切联系,体验探究发现和迁移推理的学习方法。

3、了解数学知识的产生过程,受到历史唯物主义的教育,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动手实践,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意义。

教学课件:多媒体课件。米尺。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小数的意义。

二、学习目标:1、了解小数产生的过程,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意义。

2、经历小数的发现、认识过程,感知知识与生活以及知识间的密切联系,体验探究发现和迁移推理的学习方法

三、自学指导(一):课前预习思考:

你在哪里见到或者用到小数?举例说明。

小数是在什么情况下产生的?

生:针对以上两个问题,谈认识,交流感知。

师:出示米尺,请一位同学测量黑板的长,用米作单位是多少米?

明确说明:当测量时,得不到整数的结果,这时常用小数来表示。

那么小数究竟表示什么意义呢?

四、先学

1、自学指导(二):认识一位小数。

自学看书50页,思考:

把1米平均分成( )份,每份是( )分米,用分数表示是( )米,也可以写作小数是( )米。

这样的3份是多少?用米作单位是多少米? 这样的7份呢?

2、生思考后汇报。

3、师:这些小数都是怎么得到的呢?

五、后教:

明确:把1米平均分成10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就是十分之一或者十分之几,写成小数就是0.1或者0.几,

师;这些小数的小数点后面都是只有一位,我们就把这样的小数叫做一位小数,那么象这样的一位小数表示什么呢?(明确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

六、认识两位小数,(方法同上)

七、认识三位小数。(方法同上)

师:把1米平均分成了10份,认识了一位小数,为了测量的更精确,还可以把1米平均分成多少份呢?(100份)那么你又会有什么新的认识和发现呢?

生以小组的形式思考,讨论,研究,汇报结论。

知道了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每份就是1厘米,1/100米,0.01米,两份就是2厘米,2/100米,0.02米,-------;小数点后面有两位的就叫两位小数,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

把1米平均分成1000份,每份就是1毫米,1/1000米,0.001米,两份就是2毫米,2/1000米,0.001米,------,小数点后面有三位的就叫两位小数,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

八、延伸:

师:这样继续分下去,可以把1米平均分成10000份,100000份------,表示这样的1份就是0.0001米,0.00001米-------,

九、总结小数的意义:

师:回顾刚才的认识学习,小数到底是什么样的数?它究竟表示什么意义呢

明确:小数就是把1米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表示这样一份或几份的数可以用小数来表示,一位小数就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就表示百分之几,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简单的用一句话概括:小数就是 表示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的数。

十、课堂练习,运用反馈:

a) 说出下面小数表示的意义:

0.3元 0.45米 0.089千克

b) 7厘米=分米=()米 56克=()千克

c) 一块蛋糕两人平均分吃,每人分得()块?

十一、全课总结:你获得什么知识呢?

十二、布置作业:略。

十三、板书设计:

小数的意义

1分米 1/10米 0.1米 一位小数

6分米 6/10米 0.6米 表示十分之几

1厘米 1/100米 0.01米 两位小数

13厘米 13/100米 0.13米 表示百分之几

1毫米 1/1000米 0.001米 三位小数

123毫米 123/1000米0.123米 表示千分之几

表示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的数,叫做小数

新人教版小数的意义教学反思

本课要求结合具体的情境,进一步体会小数的意义及其与生活的广泛联系。在创设情境中,我尽量让学生多说说自己在生活中看到过的小数。如自己的身高、体重、物体的大小或长度等。让学生感受到小数实际在生活的应用是非常广的,因此我们有学习小数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对于小数的知识,学生在三年级已经学过,学生基本掌握了在人民币背景下小数的意义和小数的读写。而四年级的目标是“体会小数产生的过程,体会十进分数与小数的关系并能进行转化,明确小数的计数单位,理解并掌握小数的意义。”所以多数学生对于小数的意义的理解还是肤浅的,可能并没有真正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上的理解。小数是十进分数的另一种表示形式,十分之几用一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用两位小数表示,尽管这是一种规定,但教学时,我是通过举例的方式,一是从元角分入手,从1角,5角转化成0.1元,0.5元,学生理解0.1元,0.5元所表示的意义再慢慢的抽象出小数的意义。再从一位小数入手,让学生经历具体分析一位小数的意义的过程,为后面理解二位、三位小数的意义作铺垫,在此基础上再实现对小数的整体意义的概括,降低了教学难度。

学生学到的不仅仅是知识,还有迁移、合情推理和逻辑思维能力。整个教学过程力求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理念。既重视学生独立思考的过程,又重视发挥集体智慧,组织好学习同伴间的合作与交流活动。允许并鼓励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大胆发表个人见解,这样从根本上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孩子们在静思、合作中,轻松、愉快地学到知识,增长本领,从而达到乐学、会学、创造性学的境界。让学生切身感受到了数学的魅力。

在教学中我还觉得,小数的意义属于比较抽象的知识,而教学抽象的知识比较好的方法是采用直观形象的手段进行教学,而且越形象具体学生越容易理解。通过直观模型和实际操作,让全体学生都从一位小数画起、学起,积累一定的认知经验,再画两位小数、三位小数时就比较容易,也更能借助分数来理解的小数的意义。不过,通过教学也发现学生对小数的意义的表述、理解、应用还是有困难。可能学生一下要理解抽象的东西还是比较困难,如果能有合适的学具让学生亲自分一分,画一画就更好了。学生通过自己亲手把单位1平均分成10份、100份的过程,来感受十进分数与小数的联系,这样一步步的操作,学生的理解也要容易些了。

篇5: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三年级下册)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教学目标:

1、理解小数加减法的意义,并掌握计算方法。

2、通过引导让学生自行探索得出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3、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迁移类推能力。

4、引导学生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小数加减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道理。

教学准备:

购物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情境    激发兴趣

同学们,你们经常去超市购物吗?都买些什么?今天老师想带同学们去数学乐园的商店逛一逛,你们愿意吗?那我们去看看吧!(课件出示文具货架主题图)你看到了什么?你能找出哪些数学信息?(学生回答每种学习用品的单价)你能提出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吗?

二、教学例3

㈠、1、求一共多少钱?用什么方法计算?0.8和0.6是什么数?这就是我们接下来要学习的“简单的小数加法”(教师板书“加法” )

提问:怎样列式?(教师板书0.8+0.6=)

提问:怎样计算呢?

2、学生试算:用不同的方法计算出结果 。

(教师请一位学生板演,其他同学在练习本上独立完成)

3、引导学生比较两种方法:

①以元为单位相加的算式(0.8+0.6)    ②把元改写成角(8角+6角)

提问:你喜欢哪种方法?

4、引导学生说一说用竖式计算小数是先做什么,再做什么?

思考:在小数加法中要使相同数位对齐,只要对齐什么就行了?(小数点)

5、练习: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两种学习用品计算出一共多少钱?

引导学生小结:小数加法与以前所学的加法在计算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怎样计算小数加法?

㈡、教学减法

师:你还能提出用不同方法计算的问题吗?(教师先选择一个十分位不够减的问题板书在黑板上)

师:你会解决吗?应该怎样列式?(板书算式)这是一个什么数相减的算式呢?(小数)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简单的小数减法”(在课题“加” 和“法” 中间板书“减” ,完成课题)

学生尝试计算:用不同的方法计算出结果。

①以元为单位相加的算式             ②把元改写成角

教师讲评时引导学生说一说用竖式计算小数是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最后做什么??(强调小数点对齐)

练习:完成导学提纲(二)

提问:①、如果老师买两本练习本一共要多少钱?

②、如果老师每人发2元钱的购物卷,你想买什么?

三、反馈训练:

师:老师这里有一张超市购物小票,你能从小票上看出什么信息?

万客来超市

品名           单价         数量           金额

毛笔           2.5元          1             2.5元

书包           25.8元         1             25.8元

橡皮           0.5元          1             0.5元

墨水           3.5元          1             3.5元

总额32.3元

同学们能用我们今天所学到的知识,每人提出一个数学问题,把它解答下来吗?

四、生活实践:

1、老师身高1.5米,老师站在0.6米高的凳子上能摸到2.4米高处的国旗吗?

2、老师带同学们去划船,大船限载100千克,小船限载80千克,4人租用一大一小两只船行吗?该怎样乘船?

小明: 37.2千克          小林:33.6千克

小红:  32.7千克           老师: 57.2千克

小组讨论:有几种不同的乘船方案.

五、小结:

今天老师带同学们逛商店、划船大家玩的开心吗?你有什么收获?小数加减法与以前学习的整数加减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篇6:简单小数加减法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95、96页例3、例4及“做一做”。

教材分析: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是在学生学过万以内数的加、减法和初步认识一位小数含义的基础上教学的。教材创设了学生十分熟悉的文具店购物情境,学生一般都有自己购物付钱的经历,这方面的经验和整数加减法的认知经历,对于理解小数加减法的算法和算理有比较直接的帮助。 “做一做”主要巩固一位小数的加、减法,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这部分内容的学习是后面学习复杂小数加减法的基础。

学生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已学过整数加减法,绝大多数的同学能正确熟练地计算整数加减法。他们已经初步认识了一位小数的含义,对元、角、分也比较熟悉。且三年级学生一般都有自己购物付钱的经历,这些生活经验和认知经历都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⑴理解并掌握一位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一位小数的加减法计算。

⑵通过解决有关小数的实际问题,提高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主动探究精神。

情感与态度:体会小数加减法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理解并掌握一位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设计理念:自主建构,互动生成,以学定教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1. 1元4)角=( )元 1.5元=( )元( )角

2. 列竖式计算

239+41746-18

师:你能说一说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吗?(数位对齐,满十进一,退一当十)

【设计意图:简单小数的加减法,既涉及到“元,角,分”的知识,也和整数加减法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在新课前复习这两个知识,为后面的学习奠定知识基础。】

二、创设情境,探究小数加法的计算方法。

1.创设情景,引出问题。

师:同学们刚才表现得真棒!很快就是同学们的节日了,“佳佳文具店”赶着“6.1”前夕开业,咱们一起去看看吧!(出示文具店图)瞧,还真热闹呢!看着这幅图,你了解到了哪些商品信息?

生:我了解到一个卷笔刀要6角??

师:这位女同学说要买一个卷笔刀和一枝铅笔,要多少钱呢?怎么列式呢?

生:6+8=14(角)

师:这是用角作单位来计算的,如果用元做单位要怎么列式呢?

生:0.6+0.8(如果学生回答不出来,就引导学生说出6角=0.6元,8角=0.8元)

师:这和我们刚才做过的加法有什么不同?

生:这是小数加小数。

师:对!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小数加法,老师边说边板书课题:简单的小数加法。这可有点难度哦,同学们敢不敢试一试?

【设计意图:利用主题图,设置常见的购物情境,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可以通过让学生观察主题图,获得数学信息,并提出问题,引出本节课要探究的学习内容——小数加法。利用数学在生活中的运用让学生感觉到研究小数加减法的必要性,再用语言激发学生的好胜心,使学生产生探究的欲望。】

2.小组合作,探究算法

师:如果要列竖式该怎么列呢?请同学们小组合作完成下面的问题:

(1) 小数的整数部分表示什么?小数部分表示什么?

(2) 想想列竖式时,什么和什么要对齐?

(3) 列竖式计算0.6+0.8

老师板书“元,角”后指定一个小组板演并说一说自己的想法,老师适时介入,引导学生说出表示角数的和表示角的数要对齐,表示元的数和表示元的数对齐。

师指着学生的汇报板书提问:这个式子中小数点的位置有点意思,你发现了什么?

0.6

+0.8

1.4

生:3个小数点都是对齐的。

师:也就是说加数和加数的小数点对齐,得数的小数点也和加数的小数点对齐,是吗?

师:为什么要对齐呢?

生:只有小数点对齐了,才能表示角数的和表示角的数要对齐,表示元的数和表示元的数对齐。

师:如果我们擦掉元、角,你还能说一说为什么小数点要对齐吗?小组内同学互相讨论。

讨论后生汇报,学生的说法可能不一定完善,有的可能会说如果小数点没有对齐,个位就不是和个位相加了等等。老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总结出:只有小数点对齐了,数位才会对齐。

师:接下来你是怎么算的?计算方法和整数加法比有没有改变?

生:没有。

师:如果老师要把笔算小数加法的方法记录下来,你建议我写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小数点对齐,再按照整数加法的计算方法来计算。

【设计意图:先让学生在0.6有0.6元的实际意义的背景下列出竖式,因为有了实际意义的支撑,学生比较容易列出算式。再让学生通过观察算式找到小数点对齐的规律,并进一步追问为什么小数点要对齐,如果擦掉元、角,你还能说一说小数点为什么要对齐吗?一步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让学生从表面的现象深入到数学的本质,理解小数加减法的算理。】

3.游戏激趣,巩固算法。

师:我们一起来玩开车的游戏,你们当指挥官,你们说出发就出发,你们说停就停。

(1)老师课件出示8.1,在8.1的下面开过来一辆卡车,卡车的上面写着+ 5.6。老师根据学生的提示出发、停下,并问一问为什么要在这里停,学生会说,这样小数点才会对齐。卡车停下形成一个竖式,让学生在练习本上演练,集体评议时重点让学生说说得数的小数点应该点在那里。

(2)老师课件出示5.7,卡车上写着+ 6.4,学生说出发后,卡车开动,当7和6对齐时突然停下,要学生说说停在这里可以吗?为什么?学生回答后,继续前进,当学生喊停时,故意不停,当5和4对齐时,再停下,让学生说一说这样为什么不可以,当全体学生都达成共识后,卡车退回来,让两个小数点对齐,形成一个竖式,让学生在练习本上演练,集体评议时重点让学生说说得数的`小数点应该点在那里。

【设计意图:利用游戏的形式,用轻松幽默地语言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并让学生在老师刻意准备的两次小数点没对齐的情况下感受没对齐的感觉,有破才有立,体验过没有对齐,才能更深刻体会对齐,相信通过这样的对比以及有趣的形式,小数点对齐这一方法已经深入学生的内心。】

三、自主迁移,探究小数减法的计算方法。

1.师:我想知道带橡皮的铅笔比不带橡皮的铅笔贵多少元?你能帮帮我吗?怎样列式?

生:1.2-0.6,师板书。

师:两个小数相减应又该怎么计算呢?

2.请同学们在练习本上计算,老师巡视,在巡视过程中找出有代表性的错例上台板演,并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集体评议。在评议后老师可以说:“原来这几位同学是故意做错,用来考考我们大家,看大家能不能看出来。”以免打击这些学生的积极性。

3.师:同学们觉得刚才在计算小数减法时除了小数点要对齐以外,还有什么要提醒大家注意的?

让学生尽情地说,如果没有说道整数部分是0的不能省略。则老师提出问题:整数部分是0的能省略吗?为什么?师生共同小结小数减法的算法,老师补充完整课题“简单的小数加减法”,和板书“按照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来计算,整数部分是0的不能省略”。

【设计意图:通过前面的探究,学生已经能掌握了小数加法的计算方法,再把加法的知识迁移到减法上并不困难,所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尝试,老师利用课堂生成做教学资源,全班共同探究小数减法要注意的事项。这样的指导更有针对性,真正体现以学定教的理念。也让学生体会了成功的乐趣,从而激发学习兴趣。】

四、练习巩固。

1、我们来做个游戏好吗?如果算式的得数大于1,就请男生举手,女生认为对的话就鼓掌。

如果小于一就请女生举手,男生认为对的话就鼓掌。如果等于1就都举手。

2.完成书本96页做一做

观察上页商店图。

1)买2个练习本多少钱?

2)小东有2元钱,能买什么东西?

3)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

【设计意图:计算课中,如果单纯的计算会让学生觉得枯燥,也不利于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因此我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来巩固计算方法。并通过一个开放的问题——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五、课后总结

师:同学们,这节课你们有什么收获?关于小数的加减法,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注意的?

【设计意图:通过老师的提问引导学生回顾整节课所学的知识,让学生对这节课所学的知识有一个全面的概括。“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换一个角度提问,给学生一种使命感,更能激发他们的兴趣和欲望。】

六、作业布置

完成练习二十三第3题(书本第97面)

【设计意图:这是一道拓展练习,是两位小数的减法,属于学生跳一跳可以摘到的“桃子”,这样适当地对本节课进行一定的拓展,让学生在体会迁移运用知识的乐趣的同时进一步巩固本节课的知识,也加强了和后面知识的联系。】

板书设计:

篇7:小数加减法教学设计

小数加减法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内容延续了例3的情境,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买东西时钱数是否够用的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小数的含义,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

教材第97页的例4、相对应的“做一做”,练习二十一的第5-11题。

教学目标:

1、掌握一位小数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2、提高合作意识,培养主动探究精神,体会小数的加减法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运用小数加、减法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多种策略解决问题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小数加减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月月有9元,买两种玩具价格分别是3元和5元,够吗?(两种方法)

今天,我们继续解决在商店里购物方面的问题。

二、探究新知

教学例4

1、多媒体课件出示教材第96页的商店购物图和第97页的例4。

要求学生认真读题,说出从题目中获得哪些数学信息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呈现出本题完整的信息,小丽有10元钱,买了1个文具盒,还想买1个笔记本和一支铅笔,她的钱够吗?如果把普通铅笔换成带橡皮的铅笔,钱够吗?

2、自主探究

学生根据收集的信息,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师巡视,进行个别辅导。

3、交流讨论,解决问题

(1)、同学们在小组内交流各自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方法。

(2)、全班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

(3)、分组汇报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

方法一:

①、先算买了文具盒后,还剩多少钱?再计算买一本笔记本和一支普通铅笔一共多少元?最后买笔记本和铅笔的钱数与买文具盒后剩下的钱比一比,得出结果。

列式:10-6.8=3.2(元)

2.5+0.6=3.1(元)

3.1<3.2 小丽的钱够

②、如果把普通铅笔换成带橡皮的铅笔,

2.5+1.2=3.7(元)

3.7>3.2 所以钱不够

方法二:

先算买了文具盒后,还剩多少钱?再计算买了笔记本又剩下多少钱?最后看剩下的钱

够不够买普通铅笔

列式:

10-6.8=3.2(元)

3.2-2.5=0.7(元)

0.7>0.6, 买普通铅笔够

0.7<1.2, 买带橡皮的铅笔不够

方法三:

还可以把要买商品的价钱都加起来,看比10元多还是少?

6.8+2.5+0.6=9.9(元)

9.9<10,买普通铅笔,够

6.8+2.5+1.2=10.5(元)

10.5>10,买带橡皮的铅笔,不够

教师提示:不同的方法可以互相检验。

三、巩固提升

1、完成教材第97页的“做一做”。

2、完成教材练习二十一的第6、7题

课堂小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作业

篇8:小数加减法教学设计

课题课时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认识到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加法同样适用,能正确运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一些小数加法的简便运算

2、使学生在探索与交流的活动中,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增强优化意识;逐步形成积极的自我评价和自我反思的意识,体验学习数学的成就感。

教学重难点:知识的迁移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师生活动思考与调整

一、引入

1、口算

用卡片出示练习九的第1题,指名口答。

2、出示例3中的四种文具。

如果让你任意购买其中的两种文具,你想买哪两种?你会计算出所需要的钱数吗?

二、探究

1、出示例3

这四种文具,小华各买了一件,他一共用了多少元?解答这个问题可以怎样列式?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

引导学生探索算法

你会计算这道题吗?先算一算再把你的计算方法在小组内交流。

学生独立计算,注意选择学生采用的不同的方法,并指名板演。

比较:刚才同学们用不同的方法算出了小华一共用的钱数,请同学们比较这些算法,你认为哪种算法更简便些?

进一步追问用简便算法的学生:你这样算的依据是什么?

小结: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加法也同样适用。应用加法运算定律可以使一些小数加法的运算简便。这就是我们今天研究的内容。

我们以前学习过哪些加法的运算定律?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加法交换律:

加法结合律:

师生活动思考与调整

这里的字母a、b、c可以表示怎样的数?

指出:因为整数加法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加法同样适用,所以这些字母公式里字母所表示的数的范围既包括整数,也包括小数。

三、练习

1、完成“练一练”的第1、2两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让学生说说怎样算简便

完成练习九的第2题

学生练习

比较每组算式的计算过程和结果,你有什么发现?

指出:整数减法的一些规律小数减法里同样适用,也能使一些计算简便。

完成练习九的3~5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交流第4、5题的思考过程,说出每一步计算结果的实际意义。

四、总结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对自己的学习表现怎样评价?

教学得与失:

课题小数加减法课时4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简单了解数的产生过程,对人类发展进程中所出现的计算工具有一个初步的了解,简单了解一些计算工具计数的方法,接受数学事实的教育。

2、认识计算器面板上的按键名称和功能,学会用计算器进行整数、小数的四则运算,探索简单的规律。

3、通过对计算器的运用,体验它的有用性,培养学生的辨证思维能力。

教学重难点:认识计算器面板上的按键名称和功能,学会用计算器进行整数、小数的四则运算,探索一些简单的规律。

课前准备小黑板、多媒体展台

教学过程

师生活动思考与调整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大家都去过广润发吧?它每天都有很多顾客,特别是到了节假日,那更是人山人海。当顾客推着满满一车物品去付款时,营业员总是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告诉他应该付多少钱,为什么营业员会算得那么快呢,你知道吗?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学习用“计算器计算”。

二、学习用计算器计算

1、认识计算器

你知道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用到了计算器吗?

你了解计算器吗?今天假如你是一位计算器的推销员,你打算怎样向大家介绍你手中的这款计算器的构造?(同桌之间相互说一说后再全班交流)

让学生了解计算器的最常用的一些键,熟悉加减乘除等运算和运算顺序。

2、用计算器计算

大家已经认识了计算器,你会操作他吗?现在咱们就用计算器来算一些题目,请把计算器准备好。

3、教学例4

要求李芸一共用了多少元应怎样做,先把算式列出来。

你会在计算器上按出买铅笔的钱数吗?同桌交流按键的方法。

你会用计算器算出结果吗?核对结果。

同桌之间说说是怎样用计算器计算的。

4、完成“试一试”题目

你怎样求应找回多少元?

可不可以把刚才的计算结果用起来?

试着求出结果。

用计算器计算方便了我们的计算,当然也方便我们检验了,你会检验吗?怎样判断你的计算是正确的呢?

师生活动思考与调整

5、巩固练习

通过计算,我们发现,用计算器计算时只要从左往右依次按键就可以了。现在我们要来比一比谁算的最快,请准备好。完成“练一练”的第1、2题

提醒学生看清数目和运算符号,认真按键进行计算,对正确率较高的同学给予鼓励。

6、完成练习九的第8题

先示范计算出“小明开学缴费”后的余额,使学生明确计算每次收支后余额的方法。再让学生分别算出其余各栏的余额。

合计支出数怎样算,合计结余数呢?最终余额是多少?与刚才的计算结果一样吗?

三、用计算器探索规律

1、我们已经能用计算器进行计算了,那么计算器还有没有其他的作用呢,下面我们就来一起探索。

学生用计算器计算在计算器位数不够的情况下学生小组讨论发现计算的规律,再集体交流。

2、自主探索:

1122÷34=

111222÷334=

11112222÷3334=

再出示:111111222222÷333334=

111…122…2÷333…34=

1002

四、布置作业

最后我们来一次比赛,分两组:一组用计算器,一组用笔算,愿意用计算器的请举手。

完成练习九的第7题

五、全课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用计算器计算,你有什么体会?你觉得今天的学习对你有用吗,能不能说说?

教学得与失:

篇9:简单小数加减法教学设计

小数点对齐,从最低位算起,按照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来来计算,整数部分是0的不能省略。

元 角 1.2-0.6=0.6(元)

6角 0. 6 元 1.2

篇10:小数加减法教学设计

小数加减法教学设计模板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探索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体会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在算理上的联系,初步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解决与之相关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让学生进一步增强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探索并解决新问题的意识,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体会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难点】

对小数加、减法算理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听说我们班的同学计算能力特别强,这儿准备了两题你会算吗?

出示:用竖式计算。

475+34= 473-34=

指名两人板书,其他同学在随堂本上独立完成,完成后核对。

结合刚才的计算过程想一想,用竖式计算整数加、减法要注意些什么呢?

预设学生回答结果:①相同的数位对齐。②从个位算起。

追问最终达到:整数中的个位就是它的什么位?(最低位)

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板书:相同的数位对齐 从最低位算起

二、探究新知

(一)教学例1。

1.出示例1情境图

提问:从图中你获得哪些信息?(指名说)根据图中三位同学所说的话你能提出哪些用加法或减法计算的问题(学生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教师在必要时应适时引导,并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出示例1和试一试中的问题。)

同学们真厉害!提出了这么多有价值的数学问题,这节课我们就从这些问题中选出这四个问题进行研究。

先看这两题(例1的两个问题),怎样列式?(指名说)

观察这两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都是小数)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讨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出示课题)

A、教学例1第(1)问。

根据这道算式你能估算出小明和小丽一共用了多少元吗?(指名估算,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接着问:用竖式你会算吗?

(预设:①出现例题中的两种不同的答案。②只出现正确的答案。结合实际引导学生讨论“你赞同哪种答案?说说赞同的理由。)

我们再一起回顾用竖式计算的过程。(师边讲边板书竖式,完成解答。)

小结:用竖式计算小数加法时,把两个加数的小数点对齐,就能使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

B、教学例1第(2)问。

同学们!你们刚才用竖式计算了小数的加法,那么小数的'减法你会用竖式计算吗?试试看!(学生独自完成,指名扮演。)

学生完成后,指名说说是怎样算的,并适时强调在计算小数减法时被减数和减数中的小数点也要对齐。

(二)比较算式“12.55+5.65=?”

出示两位学生的作业。(得数一个是18.20,一个是18.2)

比较这两个答案,哪个更好一些?(强调要化简。)

(三)总结、归纳。

(出示复习题的两道算式和例1中的两道算式的计算过程)

提问:比较这两组题,想一想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在列式计算时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用竖式计算小数加、减法要注意些什么呢?先请同学们独立想一想,再和小组的同学交流。

组织交流。

引导学生归纳:①小数加、减法和整数加、减法在计算时方法一样都要把相同的数位对齐,从最低位算起。②在小数加、减法中,只有把小数点对齐相同的数位自然就对齐了。小数部分末尾有“0“要去掉0把结果化简。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一练“第一题。

学生独立完成,让学生说说需要注意的地方。

2、完成“练一练“第二题

先让学生思考,独立找出错误的地方,再分别改正。

3、完成练习八第3题。

先组织完成(1)~(3)题,并分别讲评,最后引导学生自由提出问题。

4、课堂作业:练习八1~2题。

四、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小数加减法:(1)小数点对齐(也就是相同的数位对齐)(2)从低位算起(3)满十进一(4)末尾有零要去掉

小数加减法教学设计由数学网提供,希望能够帮助得到同学们的学习,如想了解更多数学知识,请继续关注数学网。

篇11:小数加减法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提高学生小数加、减法的计算能力。培养学生比较、归纳等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

—、揭示课题

这一单元,我们学习了小数加、减法的汁算。这节课我们复习小数加、减法的计算。通过复习,要进一步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提高小数加、减法的计算能力。

二、复习小数加、减法的计算。

I.做复习第1题第(1)题。

指名三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集体订正。

提问:这三道题计算时都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小数加法要怎样算?小数加法计算的关键是什么?

2.做复习第1题第(2)题。

指名三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集体订正。

提问:这二道题计算时都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小数减法要怎样算?小数减法计算的关键是什么,

3、整理计算方法。

提问:你们认为小数加、减法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小数加、减法要怎样汁算?关键都是什么?

三、加、减法综合练习。

1、口算。

小黑板出示复习第2题,让学生口算,老师板书得数,并结合得数末尾去0、整数部分的O要写的题让学生说说计算时要注意的问题。

2.做复习第3题。

指名三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集体订正,检查计算过程和验算方法。

3.做复习第5题。

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集体订正,重点检查第二小题列竖式后怎样算比较简便。

4.做复习第6题。

指名学生说—说题意。

让学生解答在练习本上。

学生口答算式和得数.老师板书。

提问:做这道题时是怎样想的?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复习厂什么内容?你在复习中有哪些收获?

五、课堂作业

篇12:小数加减法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冀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95、96页。

教学目标:

1.在自主选择信息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经历探索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

2.会笔算小数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

3.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活动,感受自主学习的乐趣,培养知识的迁移能力。

教学方案:

教学环节

设计意图

教学预设

一、问题情境

1.让学生交流自己购买物品的经历。并引出教材中的购物问题。

2.让学生读,鼓励学生说说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交流学生的购物经历,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话题,自然引出本课主题。

了解问题中的数学信息,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事物。为解决问题作铺垫。

师:同学们,我知道大家都常买东西的经历。除了学习用品、零食和饮料外,谁还给自己买过其他物品?说一说买了什么?花了多少钱?

指名几个人说购物情况。

师:我们书中的几个同伴也一起到商场给自己买物品,我们看一看他们想买什么?看课本第95页。

学生读书。

师:图中有什么物品?价钱是多少?几个同学想买什么?

生1:图中有两种帽子,一种毛线的一顶12.55元,一种皮的一顶45.8元。

生2:图中有两种手套,线手套一双5.65元,皮手套一双10.35元。

教学环节

设计意图

教学预设

二、小数加法

1.教师谈话,提出“选择自己喜欢的帽子和手套,算一算需要多少钱?”的问题,给学生充分计算的时间。

2.交流学生选择的物品和计算的过程及结果。

12.55+5.65的竖式计算采取学生说,教师板书做法,重点解决进位问题。45.8+10.35的竖式采取让学生板书出竖式,教师提问的方式,重点解决不同位数的小数相加问题。

让学生解决自己“购物”需要的钱数,激发学习的积极性,经历自主尝试小数进位加法的计算。

交流计算方法的过程是学生相互学习,理解计算方法的过程。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交流,有利于解决不同的问题时的讨论。

生3:他们想买一个帽子和一副手套。

生4:丫丫想买毛绒的帽子和手套。

生5:亮亮想买皮的帽子和手套。

生6:聪聪说有好几种选择呢。也许他想买毛绒帽子和皮手套;也许想买皮帽子和毛绒手套……

师:同学们知道了红红和亮亮喜欢什么样的手套和帽子。那么,你喜欢什么样的呢?下面,请选择你喜欢的一顶帽子和一双手套,算一算一共多少钱?

学生自己选择计算。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师:谁来说一说你喜欢什么样的?计算结果是多少?是怎样算的?

学生可能有不同选择,结合学生说的算法,教师板书竖式。如:

生1:我喜欢毛线的。帽子是12.55元,手套是5.65元,一共要花18.2元。

师:是怎样计算的?

生:我用竖式计算的,12.55+5.65将两个加数的小数点对齐,从右往左依次计算。

教师板书:

12.55+5.65=

教学环节

设计意图

教学预设

12.55

+5.65

师:百分位上5加5等于几?

生:等于10,向十分位进1,和的百分位上写0。

教师板书:

12.55

+5.65

生1:再算十分位上的数,5+6=11再进上1等于12,向整数部分进1,在和的十分位上写2。

师:小数加法和整数加法一样,某一位上相加满10,可以向前一位进1。

接着完成竖式,写出横式上的数。

12.55+5.65=18.20(元)

12.55

+5.65

18.20

师:写出结果时,小数末尾的0可以省略不写。

这种选择,如果有学生用口算,让学生说一说怎样算的。给予鼓励,然后让学生试着用竖式计算。

师:谁和××同学选择的不一样?

教学环节

设计意图

教学预设

3.提出“小数进位加法和整数的进位加法有什么共同点?”的问题,使学生理解“小数点对齐就是相同数位对齐,”都是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向前一位进1。

通过讨论,把小数加法和整数加法的计算方法整合,理解计算方法的一致性。

生2:我和××一样,也喜欢皮的。皮帽子48.5元,皮手套10.35元,一共需要56.15元。也是用竖式计算的。

师:你到黑板上来写一下竖式好吗?

学生写出竖式:

45.8

+10.35

56.15

师:这个8为什么要和10.35的3对齐,而不和5对齐呢?

生:小数点对齐,就是相同数位对齐,45.8的8在十分位上,就应该和10.35十分位上的3对齐。

如果还有其他选择,继续交流,学生说,教师板书。

如果只出现上面中的一种选择,可以教师选择其他的搭配,让学生计算。

师:刚才,我们在解决选购帽子和手套的问题中,学习了小数的进位加法。请大家讨论一下,小数的进位加法和整数的进位加法有什么共同点?

学生可能会说:

●在计算小数加法时小数点对齐其实也就是相同数位对齐,这一点和计算整数加法时是一样的。

●都是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

教学环节

设计意图

教学预设

三、小数减法

1.教师谈话,由前面计算结果差的多,引出皮帽子、皮手套都比毛线的贵,然后提出两个问题,让学生选择一个计算。

2.请两个板演的同学介绍计算的过程和结果,帮助学生将整数减法的知识迁移到小数中来,使学生理解:百分位上的数不够减,可以从前一位借“1”。使学生了解小数末尾的“0”可以省略不写。

由前面计算的结果引发问题,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积极尝试小数减法的计算。

满10向前一位进1。

师:观察我们刚才计算的结果,老师有一个问题,大家选择的都是一顶帽子、一幅手套,为什么计算的结果相差那么多呢?

生:皮帽子、皮手套都比毛线的贵。

师:那么,皮帽子比毛线帽子贵多少钱?皮手套比毛线手套贵多少钱?请你选择一种,试着算一下。

学生自主计算,教师个别指导。请两个学生板演。

师:我们请两个在黑板上计算的同学说一说是怎样算的?

生1:我计算的是“皮帽子比毛线帽子贵多少钱”。45.8的百分位上没有数,可以看作0。

45.8-12.55=33.25(元)

45.8

-12.55

33.25

百分位上0-5,不够减,就从十分位上借“1”,这一点和计算整数减法时是一样的。……

生2:我计算的是皮手套比毛线手套贵多少钱?

10.35-5.65=4.7(元)

教学环节

设计意图

教学预设

3.提出:小数减法和整数减法有什么联系?的问题,让学生发表意见。

四、课堂练习

1.练一练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

2.练一练第2题,学生明白题意后,独立用竖式计算。

在掌握计算计能的基础,讨论计算方法的联系,是对已有经验和知识的整合和提升,理解计算方法的一致性。

考察学生对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掌握情况。

考察学生发现信息,处理信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0.35

-5.65

4.70

百分位上5减5等于0,十分位上3减6不够减,从整数部分个位上借“1”,个位上是0,再向十位上借,十位上借1是10,个位上剩9。十分位上13减6等于7,整数部分个位上9减5等于4。写竖式时,4.70可以写成4.7。

师:大家讨论一下小数减法和整数减法有什么联系呢?

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

师:刚才我们学习了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现在我们进行一组练习,请在本上做练一练第1题。

教师巡视,辅导计算有困难的学生。做完后,集体订正。

师:看练一练第2题,谁来说一说,图中告诉我们什么?要解决什么问题?

生:我们知道了红红去年体检时身高1.39米,今年体检时身高是1.52米,算一算红红长高了多少。

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全班订

教学环节

设计意图

教学预设

3、练一练第3题,学生明白题意后,独立用竖式计算。

4、练一练第4题,学生自由选择信息提出问题并解答。

具体量的计算,考察计算的是否正确。

给学生创造自主发展的空间,满足学生学习的需求。

正。

师:第3题是一些具体量的计算,写在练习本上,注意计算结果不要忘记写单位。

师:请同学们观察第4题的情境图,自己选择信息,提问题并解答。

订正时,给学生充分交流的时间。

篇13:小数加减法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冀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78、79页。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自主尝试简单的一位小数加、减计算的过程。2、会计算一位小数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知道用竖式计算时小数点要对齐的道理。

3、经历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体验算法的多样性。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设计意图

教学预设

一、谈话引入

师:你们自己去买过东西吗?

师:有没有同时买过几样东西呢?今天,我们就一起到商场走一走?怎么样?

二、问题情境

⒈出示情景图

仔细观察,说说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⒉提出问题。

师:根据图上给出的信息,谁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

3.师:下面,咱们先来解决“一共花了多少钱?”的问题。

三、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⒈学生自己尝试解决问题。

师:自己在练习本上试着做一做,你是怎样算出得数的,把过程写下来。

(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进行解答。教师巡视为下面的交流做准备。)

⒉小组讨论。

3.交流算法。

学生可能会出现的情况。

(1)、2元加4元等于6元,

4角加5角等于9角,

6元加9角等于6元9角。

(2)、2.4元=24角

4.5元=45角

24+45=69(角)=6.9元

(3)、用竖式计算。

2.4

+ 4.5

6.9

竖式计算,如果学生没有写出来,教师应参与其中,与同学们一起交流。

3、讨论。

(1)、五种算法有什么共同点?

(2)、用竖式做小数加法时,为什么“小数点”一定要对齐?

通过讨论使学生明确:

①这三种方法都是元和元相加,角和角相加,即相同单位的数相加。

②用竖式计算小数加法时,小数点要对齐,也就是相同单位的数要对齐。

4、检验与应用。

师:孩子们,今天的知识你们学会了吗?那,我可要考考大家了。

问题:买鸡蛋比买豆腐多花了多少钱?

(1).选择你喜欢的方法,学生自己列式计算。

(2).交流算法。

(3).总结用竖式计算小数减法的方法。

四、尝试练习。

第1题: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交流时,说一说自己是怎样算的,强调:用竖式计算,小数点一定要对齐。

第2题:此题有多种答案,鼓励学生独立选择信息,列式计算,说出算法。

第3题:

(1) 出示情境图,了解图上的数学信息。

(2) 每位同学做一个就餐计划,全班交流。

教师要注意关注学生食品搭配是否合理。

谈话入手,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入手,拉近了课堂与学生的距离,趣味性高。学生非常愉悦、轻松地进入课堂。

让学生观察情景图,并说一说发现的数学信息,培养了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事物的意识和能力。

问题具有开放性,训练了学生的发散思维。

一句导语,过渡到新授课上来。非常自然,水到渠成。

充分挖掘学生的生活经验,把学习的主动权让给学生,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先自己思考,再交流,学生经历了自己解决问题的过程,交流时可以互相分享。整个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意识,也让学生在这个学习活动中有成就感。

一题多解,体现多样化的解题方法。活跃学生思维。

教师是课堂学习中的一员。与学生一起共同完成教学任务,是学生的大朋友。

先让学生自己总结,有利于提高他们的总结归纳能力。

这一环节,体现了数学知识间的融会贯通及密切联系。是要孩子们明白,这几种算法虽然不同,但道理却是相通的。都是相同单位的数相加,理解了这一点,那么,在做小数加法时,小数点要对齐的道理也就迎刃而解了。

有了前面的学习基础,这一环节其实是对前面学习班复习、巩固再拓展。要给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机会,是学生在已有知识水平的基础上自主解决问题,培养自主学习的好习惯。

注意培养学生认真审题以及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

同时也要注意了培养学生认真计算、书写工整的良好学习习惯。

培养学生节约、爱惜粮食的传统美德,合理搭配自己的饮食。

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会很高,这是他们切身体会的,他们定会对这个问题感兴趣,踊跃发言。

经过两年多来的数学学习,学生完全能够说出情境图给出的数学信息。

孩子们会提出用“一共花了多少钱?”和“买鸡蛋比买豆腐多花了多少钱?”两个问题。

学生可能会列出以下算式:

① 2元4角+4元5角=

2元+4元=6元,

4角+5角=9角,

6元+9角=6元9角。

②2元 4角

+ 4元 5角

6元 9角

③2元4角+4元5角=

2.4元=24角

4.5元=45角

24+45=69(角)=6元9角

④2元4角+4元5角=6元9角

元 角 分

240

+ 450

690

答:一共花了6元9角。

⑤2.4+4.5=6.9(元)

2.4

+ 4.5

6.9

答:一共花了6.9元。

这一环节,学生有可能不知道如何去说,去描述它们的相同点。也可能是只言片语,说不完整,但,只要学生说出来,都要给予鼓励。

学生可能会列出以下算式:

①4元5角- 2元4角=

4元 - 2元= 2元,

5角 - 1角= 1角,

2元+1角=2元1角。

②4元 5角

- 2元 4角

2元 1角

③4元5角 - 2元4角=

4.5元=45角

2.4元=24角

45-24=21(角)=2元1角

④ 元 角 分

450

- 240

210

4.5 - 2.4 =2.1(元)

4.5- 2.4=2.1

答:买鸡蛋比买豆腐多花2.1元。

估计用最后一种方法的同学会最多。

篇14:小数加减法教学设计

教材来源:

教内容来源:

主题: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授课对象:

设计者:

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

(1)能分别进行简单的小数、分数(不含带分数)加、减、乘、除运算及混合运算(以两步为主,不超过三步)。

(2).能解决有关小数、分数和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3).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

2.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熟练掌握了整数加减法、一位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以及学习了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3.教材分析

主要内容有:小数加、减法;混合运算以及整数的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通过创设恰当的数学情境,帮助学生理解小数加减运算要数位对齐的道理,通过迁移旧知来正确运用定律进行小数的简算。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基本相同;计算的重点、难点都集中在小数点的处理问题上,计算的结果都要考虑是否要用小数的基本性质使之变成最简。

学习目标:

1、巩固小数加减法的法则,加减法关系并掌握小数加减法应用题。

2、提高解题能力。

评价任务

任务一:巩固小数加减法的.法则,加减法关系并掌握小数加减法应用题。

任务二:培养学生细心检查的好习惯。

学习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评价要点

环节一

复习检查:

1、小数加减法的方法是什么?

2、口算下列各题

0.7+0.94.7-0.50.56-0.461.2+0.8

1-0.40.39+0.157.7+0.63.6-0.8

4.8-35.7+0.23.6-1.67+2.3

学生独立

完成并验

揭示课题复习旧知,引出新知。

环节二

用小数计算下面各题

3、板演下面各题并演算

8.02+15.28

108.5-35.05

25-16.07

4、王叔叔一天卖菜的收入如下表

(1)白菜比萝卜多卖多少钱?

(2)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计算的重点、难点都集中在小数点的处理问题上,计算的结果都要考虑是否要用小数的基本性质使之变成最简。

得数的小数部分末尾出现什么了?像这样的情况你知道还可以怎么写吗?根据是什么?

环节三

练习

1、小组内互相讨论,然后指名说一说。

2、抽生板演检测。

学生认真看书

教师巡视

环节四

总结

回顾总结

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回顾提高

总结做题经验

板书设计

小数加法和减法

王叔叔一天卖菜的收入如下表。

(1)白菜比萝卜多卖多少钱?(2)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篇15:小数加减法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探索小数加、减法计算的过程,体会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在算理上的联系,切实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使学生进一步增强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探索并解决问题的意识,不断体验成功的乐趣。

教学重点: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小数点对齐”就是“把相同数位对齐”的道理。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去书店买过书呢?老师我最喜欢看去书店买书了,因为里面有各种各样的书本任你挑选。现在,比如老师想再去书店买几本书,分别是数学家的故事和童话选,单价各是6.45元和4.29元,根据这两本书的价钱你们可以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

生1:数学家的故事和童话选一共需要多少钱?

生2:数学家的故事比童话选多多少钱?

师:非常好!谁来解决第一个问题?

生:6.45?+4.29

师:第二个问题,谁来?

生:6.45?-4.29

师:很好!那6.45?+4.29和6.45?-4.29到底等于几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小数加减法.

师:这两道算式你们会算吗?请同学们拿出草稿纸来列竖式算一算吧!师:同学们,你们算好了吗?来看看黑板上这两位同学做的,(念一下竖式)你们同意吗?

师:(指着竖式)像这样一位对着一位减,你们觉得陌生吗?那这样列竖式以前我们在哪见过

生:在计算整数加减法时用过.

师:是呀,那我们一起回忆一下,在计算整数加减法时要注意什么?

生:相同数位对齐.

师:是的,瞧,我们来看看小数加减法,你发现了什么?

生:小数点对齐.

师:小数点对齐,也就确保了相同数位对齐.太棒了!你们已经找到了小数加减法最关键的地方.

二、探究小数加法的计算方法

师:看到同学们这么爱动脑筋,小精灵要送给大家一些礼物,瞧

数学家的故事:6.45元 神奇的大自然:8.3元 童话故事:4.25

问:你们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一道数学问题并列式解决吗?能吗?拿出草稿本来提出自己的问题并列式解决。

师:怎么样,同学们都写好了吗?老师收了几位同学做的题,我们一起来看看,有两位同学都提了水彩笔比跳绳贵多少元?

8.3-6.45,谁做对了,你们同意第几种?

8.30 8.3

-6.45 6.45

1.85 1.95

生:第一种。

师:那为什么是这样做的,你有想法吗?

生:8.3中有隐形的“0”

师:想一想,为什么我们可以在百分位上添“0”?

师:对,根据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那谁来说一说第二种哪错了?

生:0-5忘了退位减.

师:好了,虽然这位同学出错,但给了我们很重要的提示.

师:刚才这个问题提得真好,让我们有了新的收获,还有同学提出不同的问题,咱们来看看.

如:6.45+4.25=10.70(元)

师:仔细看看这道题的得数是10.70,你们有什么新的想法吗?

生:得数上,小数的末尾出现了“0”

师:那你知道结果可以怎样写?

生:10.7

师:为什么?

生:小数的性质.

师:以后,当计算小数加减法,如果小数的末尾是0,我们要对结果进行,去掉0,在把化简结果写在横式里,这也是我们数学简洁美的体现.

师:老师这再列出两个式子。.

9.6+60.4=70.0(元)

师:你们对它有什么建议吗?

生:得数可以写成70.

师:对,最后的得数能化简的就要化简.

师:大家再瞧:9.6-7.53=2.07(元)这个得数上也有0,能去掉吗?

生:不能.

师:为什么?(它起到占位的作用)

师:刚才我们做了这么多的小数加减法都从哪一位算起?

生:从低位算起.

师:其实这小数加减法的算法和什么算法相同?

生:和整数加减法相同.

师:那它们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吗?

生:得数要点上小数点.

师:嗯,说得太好了,这确实是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最大的不同之处。

师:谁来说一说在计算小数加减法要注意什么?同桌间相互讨论.

生:...

三、练习巩固

师:很好,接下来请同学们做一下书本72页的做一做的第一题

四、课堂总结:

同学们们,这节课你们学习了什么?要注意什么?(小数的加减法,小数点要对齐也就是数位要对齐,小数的得数末尾的0可以省略。)

五、作业

篇16:《简单小数加减法》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教材第96页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体会小数加减法的意义与整数加减法的意义相同点。

2、经历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会正确计算小数加减法。

3、能根据创设的现实生活情境,灵活地运用小数的相关知识解决现实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重点难点:

1、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2、正确计算小数位数不同的小数加减法。

一、情景导入

1、教师谈话:我们以前学习了整数加减法,那么,整数加减法是怎样计算的呢?让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老师这里有2道题,请2个同学来做一做,其他同学一边看他们的计算过程,一边思考3个问题:

①写竖式时要注意什么?

②计算是从哪一位先算?

③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2、指名计算:48+9=,25-17=,教师引导学生观察。

3、反馈题目是否正确,指名回答三个问题。

4、教师小结:通过练习,我们知道在计算整数加减法时:

①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低位开始计算。

②哪位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哪一位不够减要向前一位退“1”当10再减。这是以前学的整数加减法,那么小数怎么计算呢?今天请你们来研究简单小数的加减法。

板书课题:简单小数的加、减法

二、新课讲授

1、利用主题图,提出问题并列出算式。

(1)出示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通过观察你能说一说图中告诉了我们什么吗?(开学了,同学们到文具店买学习用具,每个蓝色笔记本0.9元,每个书包25.8元,每个文具盒6.8元,每个红笔记本2.5元……)

(2)利用你获取到的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呢?你会列式吗?引导学生一人说提出的问题,一人说怎样列式,教师板书学生所说的算式,在学生提问并列式的基础上,教师引出主题:如果一个同学买了一个卷笔刀和一支铅笔,我们可以提出几个问题?是什么问题呢?(一个卷笔刀和一支铅笔共花多少元?一个卷笔刀比一支铅笔贵多少元?一支铅笔比一个卷笔刀便宜多少元?)教师肯定他们的说法后反问:你们会列式吗?(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列式)

“0.8+0.6=,0.8-0.6=”这2道题怎么算呢?请你们来研究研究。

2、学生互动探究“0.8+0.6=,0.8-0.6=”。

(1)教师:你打算怎样计算呢?请你试着在数学作业纸上算一算,然后把你的想法和同桌同学说说。学生活动,教师巡视交流。

(2)汇报反馈:可能会出现这样几种情况:

①学生用口算就算出结果了,但要让学生说明他是怎么想的;

②把0.8元和0.6元改写成8角和6角,相加减后在改写成以元为单位的小数;

③按照前面复习整数加减法的方法写成竖式。

教师总结板书:

0.8+0.6=1.4(元)0.8-0.6=0.2(元)

答:一共用了1.4元,卷笔刀比铅笔贵0、2角。

教师提问并说明:在这里,“8”和“0.8”一样吗?为什么?所以在用小数直接加减时,在竖式上面也可以写上单位,元和元相加、减,角和角相加、减,目的是将相同数位对齐,这和整数加减法的道理是一样的。

3、学生互动探究“1.2-0.6=”。

(1)老师引导:刚才同学提问带橡皮的铅笔比不带橡皮的铅笔贵多少元时,

列式:1.2-0.6=,请你根据刚才的学习经验自己试着列竖式计算。

学生完成后说一说不同的做法,教师总结板书。

方法1:把1元看成10角,加上2角,12角减6角就是6角。

方法2:2减6不够减,向他的前一位退1当10,加上原来的2是12,12减6得6,写在6的下面,前面0减0还是0,所以得0.6。

(2)你在计算时,怎样就保证元和元、角和角相减呢?(只要把小数点对齐就行了)

4、对比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复习本节课学习的内容,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1)相同数位对齐,从低位算起。

(2)都是满十进1,退1当十。

不同点:做小数加、减法时,只要小数点对齐就是相同数位对齐了。

5、引导学生总结:小数加、减法该怎样计算呢?

三、课堂作业

算一算:

0.8-0.5=0.7+0.4=1.6+2.3=

1.9-1.3=2.3-2.3=5.3+1.6=

0.5+3.1=0.8+1.5=3.6-0.6=

四、课堂小结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是怎样计算的,请你说说。

五、课后作业

教材第98页“练习二十一”第1、2、3题”。

教学板书

第3课时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相同数位对齐

0.8+0.6=1.4(元)

答:一共用了1.4元。

小数点对齐

0.8-0.6=0.2(元)

答:卷笔刀比铅笔贵0.2元

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复习教案有哪些

人教版四年级小数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新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

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作文范文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新人教版小学五下数学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课程教学计划202

小数的认识教学设计人教版

新人教版小数加减法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小数加减法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新人教版小数加减法教学设计(精选16篇)】相关文章:

新人教版六上比的意义教学设计2022-08-05

新人教版五年级英语教学计划2022-06-14

新人教版解方程解决问题教学设计2023-10-23

五年级数学教学计划人教版2023-03-29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微课教学设计2024-01-17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教学计划2023-02-01

新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教学设计2023-10-17

初中数学课程教学计划2022-06-14

四年级下学期工作计划2024-03-16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教学设计大全2022-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