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在日喀则教学设计(推荐15篇)由网友“zxd8585”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我的家乡在日喀则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篇1:我的家乡在日喀则教学设计
一、课题:歌曲《我的家乡日喀则》
二、年级: 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小学音乐三年级上册。
三、课型:唱歌综合课。
四、教学目标
1、了解藏族歌舞的风格特点,培养对藏族歌舞的兴趣。
2、能够用欢快、热烈的声音演唱《我的家乡日喀则》。
3、能够运用藏族基本舞步初步表现歌曲《我的家乡日喀则》。
五、教学重点难点
1、用欢快、热烈、奔放的情绪表现歌曲。
2、藏族基本舞步的掌握及运用。
六、教具
钢琴、录放机、多媒体课件等。
七、设计理念:
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力求在每个环节中突出音乐课的趣味性、生动性,让学生在宽松的氛围中轻松地学习音乐、接受音乐、创造性地表现音乐。以培养学生音乐情趣为出发点,突出审美深化歌曲为主题,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课件,引导学生感知——体验——理解——创造”贯穿教学始终,树立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的教学理念, 在探究中激发求知欲,培养敢于发现、大胆质疑、合作交流、勇于创新的精神。
八、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复习印度尼西亚民歌《恰利利,恰利》
2、感受藏族题材歌曲的风格特点
师:同学们,老师播放一首歌曲,(《走进西藏》)大家听一听是什么民族的歌曲?生:藏族师: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那么今天呢,老师要带着大家到西藏去旅游,看一看那里的美丽风光,听一听他们藏族歌曲,大家说好吗?(下面请学生听一首歌曲)(设计意图: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从中进一步导入课题)
2、师: 刚才我们听到的这首歌曲中唱到了西藏的哪个地方?生:日喀则
3、教师介绍日喀则
师:对,刚才我们听到歌曲中唱到了日喀则,日喀则市已有600多年历史、是西藏第二大城市、也是历代__大师的驻锡地,具有悠久历史和深厚民族文化底蕴,是一个历史文化名城。
其实“日喀则”是一句藏语,翻译为汉语的意思是“如意庄园” 那么今天我们要来学习一首藏族民歌《我的家在日喀则》(设计意图:充分让学生对歌曲感兴趣,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藏族歌曲)
3、学生复听范唱
4、教师范唱:教师自弹自唱,让学生熟悉歌曲。(设计意图:目的让学生感受歌曲,并进一步熟练歌曲的旋律。)
5、节奏练习:在学习歌曲以前,我们进行节奏练习。目的增强学生的节奏感。(设计意图:通过节奏练习,增强学生的节奏感,目的为学生演唱歌曲做铺垫)
(二)、自主学习(主动学习)
1、学唱曲谱
(1)随伴奏轻声视唱,要求划拍;
(2)用母音Lu模唱歌曲旋律。(设计意图:增强学生的识谱能力,使学生对歌曲进一步了解)
2、突出重点
3、朗读歌词(吐字、正音)
4、学唱歌曲:随伴奏轻声唱词。(设计意图:通过这一环节目的让学生熟练地演唱歌曲)
(三)、情感体验
师:同学们已经熟悉了这首歌曲,下面我们一起来讨论一下
这首歌曲的风格特点怎样?(热情、奔放)
师小结:这首歌曲表现藏族人民热情、奔放的性格。(教师伴奏,引导学生用热情、奔放的情绪来演唱这首歌曲。) (设计意图:通过处理歌曲,使学生能有感情的演唱歌曲,从而带动歌曲的情绪)
(四)、情感表达(创造表现)
1、复习《大海啊,故乡》,由此歌曲调动学生的感情。
2、比较这两首歌曲,然后让学生用热情、奔放的情绪唱《我的家乡日喀则》。
(五)、课堂总结、综合表演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歌曲《我的家在日喀则》,了解了藏族民俗文化,通过音乐实践活动(对藏族舞蹈的学习及运用)获得了愉悦的感受与美的体验。下节课我们将用舞蹈进一步表现这首歌曲,好,同学们让我们在一首欢快的藏族歌曲中结束本课!
(设计意图:教师通过总结,让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进一步巩固,以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九、板书设计
歌曲《我的家乡日喀则》
节奏训练 模唱练习
十、教学反思:
学生能有感情地演唱本课歌曲。学生能感受乐曲的美感,融于歌曲中自我创造力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合作意识较强较好的完成了本课任务。
篇2:我的家乡在日喀则教学设计
教材:人教版二年级下册 科目:学唱与表演 课题:我的家乡日喀则 课型:新授课 课时:一课时
一、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我的家乡日喀则》。
2、学习藏族踢踏舞基本动作。
3、表演《我的家乡日喀则》。
二、教学目标:
1、能用轻快的声音、富有表情的演唱藏族歌曲《我的家乡日喀则》。初步了解藏族的风俗文化和音乐舞蹈风格。
2、引导学生学习藏族踢踏舞的基本动作,并能用形体动作表现欢快的情绪。
3、乐于与他人合作进行集体舞表演。
三、教材分析:
《我的家乡日喀则》是一首藏族民歌,唱出了对家乡的热爱。日喀则在西藏的西面,日喀则在藏语中是“如意的庄园”的意思。歌曲的曲调属于藏族踢踏舞曲。踢踏舞是藏族的一种民间舞蹈,热烈奔放。歌曲的旋律活泼、跳跃,节奏感强,具有很强的舞蹈性。歌曲为三段体的音乐结构,丰富了音乐的表现力。
四、学生分析:
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喜爱表演。二年级学生已经具有初步的发现美、欣赏美的能力。大部分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音乐活动当中,并能充分的表现自己。在教学中应把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放在首位,充分运用各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在玩中掌握音乐知识和技能。
五、教学重、难点:
1、正确掌握歌曲《我的家乡日喀则》的节奏、情绪。
2、唱好歌曲七拍长音。
3、学习藏族踢踏舞的基本动作并进行集体舞表演。
六、设计理念:
《我的家乡日喀则》是一首西藏民歌,由于学生没有去过西藏,对西藏不是很了解,西藏的民间舞蹈就更不熟悉了。如何让我们农村的孩子感受、理解和体验藏族歌舞和藏族文化,是我们需要探索的问题。为了让他们更好的理解想象歌曲的音乐形象,课堂上我以“到西藏旅游”为主线,通过看幻灯片、跳集体舞等手段让学生充分了解这一民族的文化,进而产生对音乐的情感共鸣。
七、设计思路:
1、激趣导入:
通过对饰品的认识和运用巧妙的渗透相关文化,这种身临其境的引入方式亦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的欲望。视听结合,帮助学生积累对藏族音乐和歌舞的感性认识,了解藏族风俗文化,使学生对藏族歌舞产生兴趣。在此环节中我主要采用了情境诱导式和兴趣诱发式的教学方法。
2、学唱歌曲:
通过充分而完整聆听歌曲的基础上分别用“u”“lu”模唱歌曲旋律。引导学生学唱歌曲,在反复练习中把握歌曲的音准、节奏变化,体验歌曲欢快、活泼的情绪,引导学生声情并茂,字正腔圆地演唱歌曲。在此环节中,我主要采用了体验感受式和自主探究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多听,学生已经具备初步的自学能力,能够随着音乐旋律学唱歌曲。
3、学跳藏舞:
学跳踢踏舞对于学生来说很新奇,很特别,我们引导学生在旅程中积极参与学跳踢踏舞的活动,并能随着歌曲的节奏跳集体舞。通过队形的变化和交替表演让学生感受到跳集体舞的乐趣和与其他舞蹈的不同之处。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将踢踏舞的教学有机地融合到音乐活动中,让学生在丰富多样的活动中愉快的学习和掌握音乐技能。在此环节中我主要采用了自主探究式和合作表演式的教学方法。
4、小结:
让学生用藏语“扎西德勒”结束音乐课,跳着集体舞离开教室。使学生延续对藏族音乐和文化的兴趣,对本课有一个完整的感受。
八、教具准备:
钢琴、多媒体教学资料、响板、哈达
九、教学过程:
(一)藏舞导入,走进西藏。
1、教师舞蹈表演,请同学们观看是哪个民族的舞蹈?
【媒体设计】:录音:教师舞蹈时,藏族歌曲作背景音乐。
2、介绍藏族风土人情,藏饰。
哈达:是藏族人民作为礼仪用的丝织品,是社会活动中的必备品,哈达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双手捧哈达,高举与肩平,然后再平伸向前,弯腰给对方,哈达正与头顶平,这表示对对方尊敬和最大的祝福——吉祥如意。)
【媒体设计】:VCD情景演示美丽、自然的青藏高原风光。 【学生行为】:认真观看。
【设计意图】:通过对饰品的认识和运用巧妙的渗透相关文化,这种身临
其境的引人方式亦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的欲望。视听结合,帮助学生积累对藏族音乐和歌舞的感性认识,了解藏族风俗文化,使学生对藏族歌舞产生兴趣。在此环节中我主要采用了情境诱导式和兴趣诱发式的教学方法。
(二)学唱歌曲,体验风格。
1、离开了大草原,我们要到下一个景点,西藏第二大城市,是哪里呢?听!日喀则的小朋友唱着歌儿来欢迎我们了。(教师范唱。)
2、演唱歌曲。
(1)有感情的朗读歌词。 (2)随琴轻声哼唱。(慢速) (3)随音乐唱。(原速)
(4)欢快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
3、分析歌曲。
(1)歌曲的情绪。
(2)听辨歌曲中的基本节奏。
4、难点处理。
在听赏时,我利用响板提示难点的地方(歌曲第三行七拍长音之处)。 让学生很快能在歌中找到答案。帮助学生清晰、均匀的打出七拍。唱的时
候要求同学们声音要非常优美、连贯,把藏族人民的豪放性格唱出来。这样难点很快就突破了。
【媒体设计】:在大屏幕上出示此节奏。
5、运用多种形式演唱歌曲。 【学生行为】:
1、学生认真聆听,积极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2、学生跟随音乐学唱歌曲。
【设计意图】:教师提供学习资源,引起欣赏注意,唤起同学们的演唱
欲望。在此环节中,我主要采用了体验感受式和自主探究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多听,学生已经具备初步的自学能力,能够随着音乐旋律学唱歌曲。
(三)学跳藏舞,延伸体验,
美的旋律,美的歌词,更需要美的舞姿。
1、介绍踢踏舞的特点:
踢踏舞,最初为宫廷舞。跳舞时,脚穿硬底皮鞋,通过踏出有变化的节奏表达内心的感情。节奏由慢而快,达到高潮时以结束步突然结束。踢踏舞的实质就是踏、点、踩。
2、在教师带领下,学习藏族舞基本踢踏舞步:退踏步、原踏步、跳踏步。
3、小组合作、动作组合、创编舞蹈。 在此过程中我注意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
4、各小组展示。
【媒体设计】:歌曲录音,为学生伴奏,增强气氛。 【学生行为】:
1、学生跟老师学习踢踏舞的基本动作。
2、小组合作创编舞蹈并展示。
【设计意图】:将踢踏舞的教学有机地融合到音乐活动中,让学生在丰富多样的活动中愉快的学习和掌握音乐技能。在此环节中我主要采用了合作创编式的教学方法。
结语:
今天我们领略了美丽的藏族风光,感受体验了藏族歌舞及其风土人情,并用自己轻快的歌声、优美的舞姿表现了自己的情感。西藏作为中国的一部
分是不能分割的。我们愿西藏在祖国的怀抱下蒸蒸日上。西藏的人们用藏语“扎西德勒”相互祝福,让我们用藏语“扎西德勒”共同祝福,结束今天的音乐课。
十、教学反思:
为了让孩子们在西藏之旅中享受到快乐,感受西藏音乐文化特色,我设计了“感知体验——自主学习——合作表演”这一主线。采用“寓教于乐”的教学策略,综合运用了情境法,探究法,表演法等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视听结合,创设情境让学生自主参与,自主探究,合作表现,从而培养其能力。同时充分利用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使之贯穿于整个旅程中,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整个教学活动成为师生之间不断进行思维交流与心灵沟通的过程,以达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这节课的不足之处就是由于歌曲比较长,而本课也是一节集体舞课,所以对于歌曲的演唱扣的不够精细,在集体舞表演时学生情绪还应在饱满一些。
篇3:我的家乡在日喀则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用饱满的情绪,欢快而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我的家乡日喀则》。
2、能积极参与学跳藏族基本舞步的活动,并能随着歌曲的节奏进行舞蹈。
3、初步感受藏族歌舞的风格特点,了解相关文化,对藏族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
【教学重点】
学会演唱歌曲《我的家乡日喀则》。 【教学难点】
能有感情地演唱歌曲一声部,并用藏族基本舞步参与表演。 【教学过程】
一、走进西藏
1、导语:同学们,扎西得勒!谁知道这是哪个少数民族的语言吗? 师:对,藏族。“扎西得勒”的意思是吉祥如意。西藏是个神奇而美丽的地方。你对西藏有多少了解呢?(学生畅所欲言)
2、播放课件,配音乐,概括介绍藏族相关文化:地理位置、风景、服饰礼仪、特产、歌舞等。
二、藏族的舞
1、老师范跳师:藏族人民能歌善舞,今天老师给同学们表演两段舞蹈,请你们看看这两段舞蹈各有什么特点?教师表演“踢踏”与“弦子”。
2、引导学生总结:踢踏——欢快,弦子——优美。
3、学一学、跳一跳,感受藏族基本舞步。教师讲解动作要领,学生先在座位上学,再起立跳。
4、听赏歌曲《天路》,体会藏族人民的欢乐、幸福。
师:以前的西藏很平穷、交通又不便利,外人很少走进美丽的西藏,而藏族人也很少有机会能走出来看看外面的世界。于是,国家下决心花大力气,终于在开通了一条通往这人间天堂的青藏铁路,这是一条神奇的天路,带领我们走进了人间天堂。今天老师把一首《天路》送给大家,让我们来感受一下藏族现在心情怎么样?引导学生说出幸福、快乐的感受。
1/3
5、初听歌曲《我的家乡日喀则》,感受歌曲情绪,了解歌曲内容。 师:自从青藏铁路开通以后,很多人都来到美丽的西藏旅游,藏族人民十分的热情好客。这不,有一群藏族小朋友争着当小导游,邀请我们去做客呢,听一听小导游的家在哪里?他们在用怎样的方式欢迎我们?这首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学生回答后纠正读音“喀”)
6、再听歌曲,熟悉旋律,体会歌曲的情绪变化。
师:(出示歌谱)这首歌曲的整体情绪是欢快地,但有一句却相对比较柔和、优美。再听一听歌曲,你能找出这一句吗?当你听到欢快的乐句时请随节奏点点头,听到优美的乐句时轻轻摆动身体。
师:这样一段欢快、动听的歌曲,应该怎样配上藏族舞步呢?说说哪几句适合跳踢踏,哪几句适合弦子?为什么?
7、学生跟音乐表演藏族舞步,进一步感受歌曲的旋律,用舞蹈表现歌曲的情绪。
三、学唱《我的家乡日喀则》
1、听老师弹钢琴范唱,张嘴不出声音的跟唱。师:刚才同学们用优美的舞蹈表达了藏族人民的热情好客,下面让我们来学一学演唱这首歌曲吧!首先,让我们听着音乐,不出声音的跟唱。
2、小声、有表情的跟钢琴唱。
3、学生跟唱旋律,感受并表现出歌曲的情绪变化。
课件出示不同场景,学生体会欢快的情绪和站在高山上呼喊的感觉。学生与老师合作呼喊——演唱,体会“换气记号”的作用。再将学生分成两部分,用“回声”的方式轻声演唱“唉索—唉索—”。
4、跟钢琴完整的演唱歌曲第一声部。
5、跟音乐伴奏完整演唱歌曲。情绪饱满、声音富有弹性。
四、歌舞结合
1、师:同学们,让我们融入西藏这片美丽而神奇的地方与藏族小朋友们一同唱起来、跳起来吧!用上我们新学的藏族舞步。
2、请几位同学上台表演,在每小节的第四拍可以创编一个动作。
3、全班再次表演唱《我的家乡日喀则》。
2/3
五、课堂小结师: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走进西藏,走进了藏族人民的生活!你们感受到了什么?(学生回答:幸福、快乐等)师:那让我们一起献上洁白的哈达,祝福藏族人民吉祥如意!扎西得勒!(学生模仿敬献哈达的动作)。下课,学生随着欢快的音乐离开教室。
篇4:我的家乡在日喀则教学设计
一、教学背景:
教材分析:本课的教学内容以藏族民间音乐为主题,___对于孩子们来说,是一个神秘而又令人向往的地方。教材选取了原汁原味的藏族民歌《我的家乡日喀则》作为教学内容,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在参与听赏,演唱等生动有趣的音乐活动中,多方位感受和体验藏族歌曲的魅力,了解___的音乐文化特点及风土人情。
学情分析:四年级大部分学生,对音乐课有着浓厚的学习兴趣。而且,四年级学生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进一步发展,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活动能力增强,对音乐学习的渴求与期望也进一步增强了,但由于我校的学生有大部分是农村留守儿童,孩子对于我国的少数民族文化了解甚少。
二、教学目标:
1.初步感受藏族歌舞的风格特点,了解相关文化,并对藏族文化和藏族歌舞艺术产生兴趣。
2. “激趣、感受、铺垫”, 激发学生学习本堂音乐内容的兴趣。
三、教学方法: 藏族服装 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1.教师身着藏族服装跳一段藏族舞蹈。
师:同学们,老师刚才穿着的漂亮服装表演的舞蹈你们知道是哪个民族的吗?
生:(藏族)
2.(多媒体课件展示藏族相关文化资料)师:藏族除了特有的服饰,藏族还有许多吸引人的地方,同学看一段视频,你在视频中看到了什么?
生:„„
3.师总结:藏族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南的___自治区,___是个神秘而美丽的地方,这里有气势宏伟的布达拉宫、美丽的雪域风光,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 ,蓝蓝的天空下是辽阔的草原,草原上盛开着鲜艳的格桑花,还有成群的羚羊 牦牛„„
这么美丽而神秘的地方,大家想到这里旅游吗?(设计意图: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从中进一步导入课题。)
生(想)
师: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来到___的第二大城市日喀则,日喀则藏语的意思是土地肥沃的庄园。听!日喀则的小朋友唱着歌欢迎咱们呢!
4.听赏歌曲《我的家乡日喀则》
(设计意图:让学生初步了解___相关文化,采用视听结合法激发学生的兴趣与求知欲望。)
五、教学总结:
本课教学导入我设计了“藏族舞”引进,因为新的课程标准强调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藏族舞”在调动课堂气氛的同时使孩子们产生共鸣,让他们在“听、看、说”中感受西___特的音乐文化和地理环境。首先,我穿着藏族服装跳一段藏族舞蹈,立即吸引了学生的眼球,接着我自然的引出“藏族”,学生马上对藏族产生好奇的心理,为了让学生直观地感受,藏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我立刻播放一段藏族相关文化视频,学生对藏族的兴趣更浓了,(视频的背景音乐为《我的家乡日喀则》,在不知不觉中孩子们的脑海里留下歌曲的印象)。看了视频后总结出___是个美丽而神秘的地方,孩子们对___向往,然后我设计老师带着大家到___旅游,引出日喀则,介绍“日喀则”在什么地方?日喀则在藏语里是什么意思?最后听日喀则的小朋友唱着歌曲《我的家乡日喀则》进入课堂学习歌曲„„ 一气呵成,完成导入。
篇5:我的家乡在日喀则教学设计
集体舞《我的家乡日喀则》是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五十六朵花中的一课。对于这节课的教学说实话开始我没有什么把握,尤其是面对外校学生就显得有些紧张。
在设计教学时,我反复琢磨究竟是用一课时完成还是两课时,最后我还是决定用两课时完成,因为这节课的重点是感受歌曲的情绪、难点是让学生学会藏族踢踏舞的基本动作,所以第一课时我安排让学生们先学习《我的家乡日喀则》这首歌曲,充分感受藏族歌曲的风格,再让他们初步学会两个藏族的基本舞步——退踏步,这样就为学生在第二课时学习藏族踢踏舞的动作做了充分的准备。
有人曾说过“美的情感,看似无形却有形,它渗透在教师的一举一动中。教师的一言一行,甚至微小的一个面部表情,都是学生注重模仿的焦点。”这句话在这堂课中就得到了充分的验证,上课前好几个学生就跟我说,“老师你长得怎么这么漂亮?”学生的表扬让我感到很意外,因为前一天我与他们接触时,他们显得那样顽皮,也许是今天我吸引了他们,他们是那么愿意和我在一起,那么可爱,真是让我感动。
正式上课了,我首先让学生唱了自己喜欢的歌曲,因为我觉得我们不应该局限于课本,而应该把课堂设计成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的音乐活动,这样就使学生们对我的音乐课有了兴趣。我形象的导入,一下子就把他们吸引住了,孩子们的注意力一直在跟着我的思路,孩子们的兴趣、情绪一下子就得到了释放。
歌曲学得又快又好,这就为我们学习藏族舞的基本动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教学中我也积极的为孩子们创设一种能激发他们积极性、创造性的环境,营造一种轻松、活泼的氛围,来指导学生进行丰富多彩的音乐活动。最后藏族舞基本舞步的学习也大大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
学生刚刚接触藏族舞蹈,确实有一定的困难,学生情绪高涨,显得课堂秩序有些乱。由于时间的关系,两个藏族舞的基本动作,有的学生没有完全掌握,教师没有给予充分的指导,我觉得这是我这节课不太成功的地方。下课了,学生们都围着我让我给他们签名,问我是不是真的还会给他们上课,我感觉和学生真的成为朋友了,所以我认为这节课我上的还是成功的。在课堂中我始终保持着对学生“美”的感染,情感的交流,所以学生们的表现很不错。新的教育理念指出:“淡化教育活动中赤裸裸的知识传授过程,代之以师生双方主动投入、互相吸引的情感交流活动”、“注重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以人的发展为本”,我觉得在今后的教学中还要更加注重新课标与教学实践的结合,让音乐课更具魅力,感染学生!
篇6:《我的家乡在哪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知道家乡在哪里,能正确辨认地图上的方向,知道家乡的地理位置,培养识看地图的能力,知道家乡所属的行政区。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看一看、找一找、说一说等丰富的活动,了解自己的家乡在哪里。
3、情感态度目标:
通过对地图的认识,知道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增强对家乡的感性认识,萌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培养孩子勤于思考、乐于探究、善于学习的好习惯。
学习重难点
重点:认识自己家乡的地理位置,能说出家乡相邻的县市。
难点:如探寻家乡的地理位置,培养初看地图的能力。
学习过程
一、视频导入,激发动机。
1.课前听春锣《赞萍城》。
2.问:这首歌唱的是什么地方?学生回答后听导言:萍乡是生我养我的地方,是我们的家乡。今天我们要了解、认识我们自己的家乡。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的家乡在哪里吗?通过学生的回答引出我们的家乡是江西萍乡。
二、识看地图,寻找家乡。
听导言:想知道萍乡在哪儿吗?让我们一起走进地图乐园去看看吧!
1、识看地图
展示给学生一张中国地图,提问:你从地图上知道了什么?
(祖国版图的形状犹如一只傲然挺立的雄鸡,雄赳赳气昂昂地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2.小组合作,了解方位
学生分学习小组学习要求如下:
认知方向图标,正确感知各个方位。查看地图,尝试找一找祖国的东西南北分别有哪些城市?我再补充讲解:中国由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 2个行政特区组成。
3、寻找家乡
导言:我们祖国有23个省,我们的家乡在哪个省呢?你能在地图上找到吗?请学生找找江西省在哪,并请一名学生上来指一指,说一说他是怎么找的。告诉学生,江西地图像一个妇女的头。
3.打开江西省地图让孩子们找到萍乡。
4.找邻居。
课件出示:萍乡在江西省的什么位置?形状像什么?他的邻居都有谁?他们分别在萍乡市的哪个方位?学生分小组讨论。
5、画一画
找到了家乡,让我们把它样子画一画吧!
三、赞美家乡。
(1)导言:萍乡是我们的家乡,我们的家乡有许多的名人和特产。同学们在课前进行了搜集,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
(2)学生展示自己搜集的资料。
(3)教师补充:
萍乡名人:
浩气长存的文廷式,萍乡市人;抵御外侮的吴希,莲花县人;勤勉治学的李有棠,上栗县人;黄海怀,萍乡市人,刘凤诰(1760-1830),萍乡市人;张国焘,萍乡上栗人;柳斌,萍乡上栗人;凯丰,萍乡湘东人等。
萍乡特产:
1、花果(用水果作为原料,味道比较甜,现在基本只有外地人买,本地人一般都不吃)
2、烟花爆竹(以所辖的上栗县产量为最大,但这个特产属危险品,携带不便)
3、腊肉(萍乡人很喜欢吃,在农村几乎家家户户都生产,但全国叫得响的品牌少,在市内一村、福林两个牌子的腊肉算是比较好的)
4、盐果子(味道还可以,但多在街头小贩摊上卖,卫生状况不理想)
5、工业陶瓷(工业用品,萍乡产量全国第一)
6、煤炭(萍乡有江南煤都之称,是长江以南的重要煤炭产地)
7、玻璃(萍乡有多家浮法玻璃和工程玻璃工厂,在全国有着重要地位)
8、电瓷(不是电池,也是工业用品,所辖的芦溪县是全国最大的电瓷产地)
四、课后延伸、热爱家乡。
1.以“我为家乡建设出力”为主题,自己能为家乡做的事情写在心愿卡上。
2.继续搜集有关家乡的资料。
板书设计:
我的家乡在哪里
县市 萍乡市 上栗县
称号 赣 萍
名人
特产
反思:
《我的家乡在哪里》情感线在于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为此,我在上课伊始便让学生先观看萍乡春锣(这是萍乡的一个文化特色),使学生在欣赏萍乡风光的同时,了解家乡的风俗,萌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然后通过“找家乡”、“画家乡”、“赞家乡”等活动,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自己的家乡,为自己是一个萍乡人而骄傲。在上完这课之后,我觉得自己有点偏重于上地理课了,位置的认识花的时间多了一些。另外,没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因为居住在上栗县,去萍乡城的学生少,所以对它不够了解,如果能拍摄一些关于上栗的风光,搜集一些关于上栗的民情风俗,我想应该会更好一些。
篇7:《我的家乡在哪里》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本课的教学主要让学生在活动中,认识、了解家乡,激发他们热爱自己家乡的情感;在交流、参与中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
教材分析
《我的家乡在哪里》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我的家乡》的第一课。从历史到现实、从文化到经济、从地理环境到人文风情,全面展示了家乡的可爱、可亲、可喜,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我的家乡在哪里》由如何在地图上寻找自己的家乡这一问题展开教学主题,学生通过在地图上寻找家乡的过程,掌握相关的地图知识,认识地图上的简单图例、方向,知道家乡的地理位置、知道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目标
1、能在地图上查找本地(社区、县、市)、本省及省会城市的位置;
2、能正确辨认地图上的简单图例、方向;
3、知道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
教学重难点
认识地图,知道家乡的地理位置,知道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
教学准备
中国地图、黑龙江省地图、课件、图片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揭示课题
1、谈话:同学们爱听歌曲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首动听的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请大家认真地听一听,仔细的想一想:歌中所唱的是什么地方?
2、听歌曲,交流感受。
3、教师小结:是呀,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乡,家乡是我们出生、成长的地方。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地图乐园,到那儿去找找“我的家乡在哪里”。(板书课题)
二、家乡探寻
1、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科书2页的内容,请学生说说书上的同学们是怎样介绍自己的家乡的。
2、学生讨论:
⑴、你们打算从哪些方面了解家乡呢?
⑵、用什么方式来了解自己的家乡?
⑶、学生交流、汇报。
⑷、教师小结:是啊,家乡是生我们养我们的地方,在同学们眼里,家乡是美丽的,也是可爱的。每个人都对自己的家乡怀着一种深深的眷恋之情,每个人都热爱着自己的家乡。
三、地图上找家乡
1、看地图,找家乡。
⑴、看中国地图,请同学们在地图上找到自己的家乡。
⑵、看一看地图,看到它让你想到了什么?要是别人问你:你的家乡在哪里?你怎么说?(引导学生用“我的家乡在省()市或县
⑶、请学生在小组内说说。
⑷、全班交流。
2、出示黑龙江省地图,小组合作找家乡。
⑴、过度:我们黑龙江省风景优美,人杰地灵,有好多地方呢。那我们家乡的省会在那呢?黑龙江省的版图像什么呢?我们家乡的具体位置在哪呢?请同学们带着问题去找找吧。
⑵、小组合作,找家乡。
⑶、全班交流。
(4)、教师小结: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我们的家乡在祖国的鸡颈处。
3、认识地图图例、方位。
⑴、出示中国地图,请学生指出地图上的方位。教师介绍地图的简单图例、方位。
⑵、开展“我们的邻居是谁”的活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中国地图上找一找家乡黑龙江省与哪些省份相邻?它们在家乡的哪个方位?
⑶、小组代表发言。
⑷、班级抢答赛:师提问学生抢答,巩固复习地图方位及家乡的邻省有哪些。
⑸、完成5页填空,请学生独立在政区图上找到自己生活的地方。
四、全课总结
孙吴县是黑龙江省的一部分,黑龙江省又是祖国的`一部分,黑龙江省孙吴县是祖国版图上一小块地方,这就是生我们、养我们的地方,是我们心中最美丽、最富饶、最可爱的地方。让我们把最美好的祝福送给家乡吧——祝家乡的明天更美好!
篇8:《我的家乡在哪里》教学设计
关于《我的家乡在哪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我们的家乡湖北省的有关知识,了解宜昌市在湖北省的位置;
2、能正确辨认地图上的方向,从而了解湖北省相邻省市及其大致方位;
3、知道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能通过认识家乡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点:知道家乡的具体位置。
教学难点:认识地图上的方位,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教学用PPT。
教学方法:观察法、小组合作学习法。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教师介绍自己的家乡(PPT),引起学生的自豪感。
2、谈话导入新课并板书课题。
二、活动一:地图上找家乡
1、了解地图的相关知识。提问:我们的家乡在中国的哪个省?
2、谁能在图上迅速地找到湖北省?
3、了解小资料:湖北省的`位置、省会城市、面积、人口、民族(汉、满、苗、蒙、回、土家——按顺序容易记)。
4、总结:我们的家乡在什么省?——湖北省。(一问一答。)
三、活动二:爸爸去哪儿?
1、情境导入,引入新知。
2、观察书38页地图,找一找:洋洋能去哪些地方?(找出与湖北省相邻的城市)
说一说:为什么洋洋能去这些地方?(因为它们都是湖北省的邻居)
四:活动三:我带洋洋去旅游。
1、了解地图上的基本方位: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2、出示指针图标,认识八个方位。
3、我来当导游:同桌两个人一组,角色扮演,一个说景点,另一个说方位。如:我要去陕西秦陵兵马俑?你应该往西北方向走,因为陕西省在湖北省的西北方。
4、抢答巩固:教师问,学生答。
四、活动四:找找我的家
1、出示湖北政区图。你能找出自己生活的地方吗?
2、你能说出自己的家乡在湖北省的方位吗?
3、我的家乡在湖北省宜昌市,它在湖北省的——方。
4、课堂知识小结,再次回忆巩固。
五、活动五:知识小竞猜。
1、再读书上第37页关于湖北省的介绍,加深印象。
2、进行知识小竞猜。
六、结束新课。
1、完整地说出自己的家乡的位置。
2、教师总结,在歌声中结束新课。
渔峡口镇枝柘坪小学陈荣
篇9:我的家乡在哪里教学设计
我的家乡在哪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学生能够认识自己家乡的地理位置,知道家乡所属的行政区。
在地图上查找本地(社区、县、市)、本省及省会城市的位置。知道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
重点难点:
能够认识自己的家乡,并能够正确地向别人介绍家乡所在的地理位置。知道思念亲人,想念家乡,是爱家乡的表现。
教学准备:
中国地图、宁夏省地图。
学生准备彩笔,剪刀胶水、信封。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歌曲导入:播放《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问:听听这首歌描写了什么?
二、谈话引导,导入。
是啊,家乡是生我们养我们的'地方,家乡在你的眼里是怎样一个地方?在同学们的眼里,家乡是美丽的,也是可爱的。每个人都对自己的家乡都怀着一种深深的眷恋之情,每个人都热爱着自己的家乡。
今天,就让我们先认识自己家乡的地理位置。
三、看地图,找家乡。
指名学生,问:你的家乡在哪里?
2、出示中国地图,“让我们一起来找找自己的家乡”。
以一人为例,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找找家乡所在的省和省会城市。
说一说在地图上的大概位置。
四、全课小结
第二课时
一、上节回顾
二、新授
1、小组合作,找一找家乡。
2、游戏:“12345,你的家乡在哪里?”“在这里,在这里,我的家乡在这里。”
3、老师这里有几位小朋友一下子找不到自己的家乡,请大家帮帮他们。
4、竞赛:老师缩小地图的范围,请大家自己找找家乡,比一比,看谁找得快找得准。
三、找家乡,画家乡。
1、每个学生拿出自己带来的小地图,在地图上把自己的家乡所在省份剪下来,然后贴在彩色纸上。
2、说说你对家乡的了解。
3、用手中的笔在贴画的四周画上一些美丽的图案,把自己的家乡打扮得更美丽。
4、学生上台展示。
四、遐想:二十年后的我。
一转眼,你长大成人了。你会为家乡做点什么?
你对家乡会有一种怎样的感情?
五、小结
篇10: 《我的家乡在哪里》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第36页第6课《我的家乡在哪里》。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知道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能在地图上查找本地、本省及省会城市的位置;能正确辨认地图上的简单图例,方向。
2、情感态度价值观:在了解家乡的基础上萌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3、方法与过程:合作学习。教学重点:在地图上查找本地、本省及省会城市的位置。
教学难点:
能正确认地图上的'简单图例,方向。教学准备:中国地图、湖北省地图。
教学过程:
一、激发动机同学们,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家乡,家乡是生我养我的地方。 在这片土地上,有我们成长的足迹,欢乐的笑声。
让我们走进家乡,拥抱家乡吧。在幅员辽阔的祖国版图上,我们的家乡在哪里呢?这节课老师和大家一起走进我们的家乡,了解自己的家乡。
二、启发感染
1、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第36页,看看书上的同学是怎样介绍自己的家乡的。
2、你们打算从哪些方面了解家乡呢?学生介绍自己的家乡。
(湖北省 荆门市)提示:位置、物产、风俗、英雄人物、历史故事。
3、教师出示中国地图,引导学生在地图上找家乡,并给家乡涂上颜色。
4、请学生在小组内说说家乡在哪里?你还有什么新的发现?请同学们阅读第37页左下角一段话。
5、小组讨论:家乡的产物 英雄人物
6、教师小结: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我们的家乡在祖国的腹地中心,主产小麦和水稻,是“鱼米之乡”,宇航员聂海胜是家乡人,运动员杨威、李小双、程飞都是家乡人。
名人(刘华清、李先念、董必武、孟浩然)。
篇11: 《我的家乡在哪里》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第36页第6课《我的家乡在哪里》。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知道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能在地图上查找本地、本省及省会城市的位置;能正确辨认地图上的简单图例,方向。
2、情感态度价值观:在了解家乡的基础上萌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3、方法与过程:合作学习。
教学重点:在地图上查找本地、本省及省会城市的位置。
教学难点:能正确认地图上的简单图例,方向。
教学准备:中国地图、湖北省地图。
教学过程:
一、激发动机
同学们,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家乡,家乡是生我养我的地方。在这片土地上,有我们成长的足迹,欢乐的笑声。让我们走进家乡,拥抱家乡吧。在幅员辽阔的祖国版图上,我们的家乡在哪里呢?
这节课老师和大家一起走进我们的家乡,了解自己的家乡。
二、启发感染
1、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第36页,看看书上的同学是怎样介绍自己的家乡的。
2、你们打算从哪些方面了解家乡呢?学生介绍自己的家乡。(湖北省 荆门市)
提示:位置、物产、风俗、英雄人物、历史故事。
3、教师出示中国地图,引导学生在地图上找家乡,并给家乡涂上颜色。
4、请学生在小组内说说家乡在哪里?你还有什么新的发现?请同学们阅读第37页左下角一段话。
5、小组讨论:家乡的产物 英雄人物
6、教师小结: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我们的家乡在祖国的腹地中心,主产小麦和水稻,是“鱼米之乡”,宇航员聂海胜是家乡人,运动员杨威、李小双、程飞都是家乡人。名人(刘华清、李先念、董必武、孟浩然)。
三、演绎深化
活动:认识地图方位。
活动准备:教师准备一张较大的中国地图及湖北行政图。
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中国地图,请学生指出地图上的方位(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今天,我们再认识四个方位。
西北、东北、西南、东南。
2、说一说我们的邻居是谁?家乡湖北与哪些省市相邻?
这些省市在家乡的'哪些方位?
3、小组讨论。
4、小组代表发言。
5、班级抢答题,教师提问学生抢答。
(1)湖北的东面是________,北面是________,南面是_______,西面是________,西北面是_________,东南面是_________。
四、行为指导
1、今天,我们每个同学都了解家乡,明天我们将为家乡做些什么呢?
知识创造财富。
2、学生交流。(保护环境、努力学习、宣传家乡、建设家乡,绿化家乡等。)
3、教师小结:家乡是看得见的祖国,祖国是我们炎黄子孙共同的家乡,一个深爱祖国的人是永远不会忘记养育自己的家乡的,同学们,就让我们从现在开始、从今天开始行动吧!
4、作业
我的家乡所在市_______________
它在湖北省的方位---_____________
篇12: 《我的家乡在哪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在初步了解家乡的基础上萌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能力目标:
能正确辨认地图上的简单图例、方位。知识目标:知道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能在地图上查找本地、本省及省会城市的位置;了解与湖北省相邻的省份及它们的方位。
教学重点:
能在地图上查找本地、本省及省会城市的位置;了解与湖北省相邻的省份及它们的方位。
教学难点:
能正确辨认地图上的简单图例、方位。
教师准备:
中国地图、湖北省地图。学生准备:课前通过上网、查资料等不同的途径了解自己的家乡。
课时安排1课时。完成教材P36—P39页内容,话题为“我的家乡在哪里”。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揭示课题
1、谈话:同学们爱听歌曲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首动听的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请大家认真地听一听,仔细的想一想:歌中所唱的是什么地方?
2、听歌曲,交流感受。
3、教师小结:是呀,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乡,家乡是我们出生、成长的地方。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地图乐园,到那儿去找找“我的家乡在哪里”。(板书课题)
二、家乡探寻
1、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科书36页的内容,请学生说说书上的同学们是怎样介绍自己的家乡的.。
2、学生讨论:
(1)你们打算从哪些方面了解家乡呢?
(2)用什么方式来了解自己的家乡?
(3)学生交流、汇报。
(4)教师小结:是啊,家乡是生我们养我们的地方,在同学们眼里,家乡是美丽的,也是可爱的。
每个人都对自己的家乡怀着一种深深的眷恋之情,每个人都热爱着自己的家乡。
三、地图上找家乡
1、看地图,找家乡。
(1)出示中国地图,请同学们在地图上找到自己的家乡,并给家乡家乡涂上颜色。
(2)看一看中国地图,看到它让你想到了什么?要是别人问你:你的家乡在哪里?你怎么说?(引导学生用“我的家乡在xx省xx市xx镇”的形式来回答。)
(3)请学生在小组内说说。
(4)全班交流。
2、出示湖北省地图,小组合作找家乡。
(1)过度:我们湖北省风景优美,人杰地灵,有好多地方呢。
那我们家乡的省会在那呢?湖北省的版图像什么呢?我们家乡的具体位置在哪呢?请同学们带着问题去找找吧。
(2)小组合作,找家乡。
(3)全班交流。
(4)游戏:“12345,你的家乡在哪里?”“在这里,在这里,我的家乡在这里。”
(5)教师小结: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我们的家乡在祖国的腹地中心。
3、认识地图图例、方位。
(1)出示中国地图,请学生指出地图上的方位。教师介绍地图的简单图例、方位。
(2)开展“我们的邻居是谁”的活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中国地图上找一找家乡湖北与哪些省份相邻?它们在家乡的哪个方位?
(3)小组代表发言。
(4)班级抢答赛:师提问学生抢答,巩固复习地图方位及家乡的邻省有哪些。
(5)完成39页填空,请学生独立在政区图上找到自己生活的地方。
(6)师介绍《小资料》,学生自主谈一谈,提出不明白的地方。
四、全课总结
仙桃市是湖北省的一部分,湖北省又是祖国的一部分,湖北省仙桃市只是祖国版图上一小块地方,这就是生我们、养我们的地方,是我们心中最美丽、最富饶、最可爱的地方。让我们把最美好的祝福送给家乡吧——祝家乡的明天更美好。
篇13:三年级下册《我的家乡在哪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自己家乡的地理位置,知道家乡所属的行政区。
2.在地图上查找本地(社区、县、市)、本省的位置。知道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
教学重点
认识自己的家乡,并能够正确向他人介绍家乡所在的地理位置。
教学难点
知道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准备
1.制作课堂小调查表格;
2.给每位同学打印一张中国政区地图。
3.给每位同学准备一张16白纸。
4.学生准备彩色笔。
教学设计
一、情境导入
1.同学们,今天老师能跟大家一起度过这快乐的40分钟,真是一种缘分呀!为了和大家交个朋友,老师先自我介绍一下。我姓肖,大家可以叫我肖老师。(板书:肖)我的家乡在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福全镇。(板书: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福全镇)同学们,下面轮到你们介绍自己啦!你们叫什么名字,家乡在哪里呀?(生答)(板书学生回答的地址)
2.今天老师就带大家来学习《我的家乡在哪里》这一课,大家把书本翻到第27页。(板书课题:我的家乡在哪里)
二、看地图找家乡
1.下面老师给大家看一张地图,大家猜猜地图上画的是哪个地方?(PPT出示杨汛桥地图)
2.杨汛桥是一个小镇,那么比小镇再大一点儿的行政区叫什么呢?
3.比柯桥区再大一点儿呢?比绍兴市再大一点儿呢?比浙江省再大一点儿是什么呢?(PPT依次出示柯桥区、绍兴市、浙江省、中国政区图)
4.请大家拿出手中的中国地图,拿出彩色笔,给家乡所在的省份涂上你喜欢的颜色。
5.大家看手中的中国地图,说一说家乡的名称是什么?家乡的位置在祖国的哪个位置呢?(提醒学生在中国地图上标注:东南西北)家乡周围有哪些邻居?
6.小游戏:请一个学生上台指出大屏幕上中国地图里家乡的位置。在寻找家乡的过程中,全班同学先喊:一二三四五六七,你的'家乡在哪里?上台的同学喊:在这里,在这里,我的家乡在(浙江)。
三、爱我家乡
1.现在老师要做一个小调查,老师特别想知道,同学们的家乡都有哪些特产呀?名胜古迹呀?名人呀?
2.学生拿出《课堂小调查》表格填写。
3.填写好后,学生朗读展示。老师给予肯定和赞美。
四、画家乡
1.家乡真美呀!我们来画画家乡吧!把家乡涂上你喜欢的颜色,想像一下它像什么?
2.教师展示别的同学画的图片,并问同学们画得好不好。
(预设:如果学生回答说好,那么老师就说,你们有信心超过这位同学吗?如果学生回答说不好,那么老师就说,同学们画得一定比这位同学美多了,老师特别想看看。)
3.学生一边看中国地图,一边在白纸上作画。
4.画好之后,学生上台展示美丽的家乡。
五、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了解了自己家乡所在的位置,体会到了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家乡十分美丽,有特产、名胜、名人,是我们成长的摇篮。无论走到哪儿,我们都不会忘记自己的家乡。下节课,老师将带大家了解书信的一些基本常识。这节课就到这儿,下课!
篇14:《我的家乡在哪里》教案课件教学设计
《我的家乡在哪里》教案课件教学设计
1、我的家乡在哪里
目的要求:
1、学生能够认识自己家乡的地理位置,知道家乡所属的行政区。
2、在地图上查找本地(社区、县、市)、本省及省会城市的位置。知道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
3、了解书信的一般常识,使学生萌发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
1、能够认识自己的家乡,并能够正确地向别人介绍家乡所在的'地理位置。
2、知道思念亲人,想念家乡,是爱家乡的表现。
教学准备:
1、中国地图、江省地图。
2、与当地邮局联系,准备实地参观采访。
3、学生准备彩笔,剪刀胶水、信封。
一、谈话引导,激情导入。
1、家乡是生我养我的地方,家乡在你的眼里是怎样一个地方?
2、是啊,同学们的眼里,家乡是美丽的。每个人都对自己的家乡都怀着一种深深的眷恋之情,每个人都热爱着自己的家乡。
3、今天,就让我们先认识自己家乡的地理位置。
二、看地图,找家乡。
1、指名学生,问:你的家乡在哪里?用“我的家乡在 省 市 县”填空说话。
2、出示中国地图,找找自己的家乡。
3、自主合作,找到家乡。
(1) 几个学生自由组合成“找家乡小队”,在省地图上找家乡。
(2) 小队上台指着地图汇报。
4、开展小型的在地图上找家乡比赛活动。
三、找家乡,画家乡。
1、每个学生拿出自己带来的小地图,在地图上把自己的家乡所在省份剪下来,然后贴在书本的空格中。
2、用手中的笔在贴画的四周画上一些美丽的图案,把自己的家乡打扮得更美丽。
3、学生上台展示。
四、小结谈体会。
篇15:三年级品德下册《我的家乡在哪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自己家乡的地理位置,知道家乡所属的行政区。
2.在地图上查找本地(社区、县、市)、本省的位置。知道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
教学重点
认识自己的家乡,并能够正确向他人介绍家乡所在的地理位置。
教学难点
知道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准备
1.制作课堂小调查表格;
2.给每位同学打印一张中国政区地图。
3.给每位同学准备一张16白纸。
4.学生准备彩色笔。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同学们,今天老师能跟大家一起度过这快乐的40分钟,真是一种缘分呀!为了和大家交个朋友,老师先自我介绍一下。我姓肖,大家可以叫我肖老师。(板书:肖)我的家乡在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福全镇。(板书: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福全镇)同学们,下面轮到你们介绍自己啦!你们叫什么名字,家乡在哪里呀?(生答)(板书学生回答的地址)
2.今天老师就带大家来学习《我的家乡在哪里》这一课,大家把书本翻到第27页。(板书课题:我的家乡在哪里)
二、看地图找家乡
1.下面老师给大家看一张地图,大家猜猜地图上画的是哪个地方?(PPT出示杨汛桥地图)
2.杨汛桥是一个小镇,那么比小镇再大一点儿的行政区叫什么呢?
3.比柯桥区再大一点儿呢?比绍兴市再大一点儿呢?比浙江省再大一点儿是什么呢?(PPT依次出示柯桥区、绍兴市、浙江省、中国政区图)
4.请大家拿出手中的中国地图,拿出彩色笔,给家乡所在的省份涂上你喜欢的颜色。
5.大家看手中的中国地图,说一说家乡的名称是什么?家乡的位置在祖国的哪个位置呢?(提醒学生在中国地图上标注:东南西北)家乡周围有哪些邻居?
6.小游戏:请一个学生上台指出大屏幕上中国地图里家乡的位置。在寻找家乡的过程中,全班同学先喊:一二三四五六七,你的家乡在哪里?上台的同学喊:在这里,在这里,我的家乡在(浙江)。
三、爱我家乡
1.现在老师要做一个小调查,老师特别想知道,同学们的家乡都有哪些特产呀?名胜古迹呀?名人呀?
2.学生拿出《课堂小调查》表格填写。
《我的家乡在哪里》课堂小调查
姓名:班级:
我的家乡在()省(市、自治区)。
家乡所在的城市名字。
家乡相邻的省(市、自治区)有。
家乡的特产有:。
家乡的名胜有:。
家乡的名人有:。
3.填写好后,学生朗读展示。老师给予肯定和赞美。
四、画家乡
1.家乡真美呀!我们来画画家乡吧!把家乡涂上你喜欢的颜色,想像一下它像什么?
2.教师展示别的同学画的图片,并问同学们画得好不好。
(预设:如果学生回答说好,那么老师就说,你们有信心超过这位同学吗?如果学生回答说不好,那么老师就说,同学们画得一定比这位同学美多了,老师特别想看看。)
3.学生一边看中国地图,一边在白纸上作画。
4.画好之后,学生上台展示美丽的家乡。
例:我画的是(),它像()。
我画的是(),那里有()。
五、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了解了自己家乡所在的位置,体会到了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家乡十分美丽,有特产、名胜、名人,是我们成长的摇篮。无论走到哪儿,我们都不会忘记自己的家乡。下节课,老师将带大家了解书信的一些基本常识。这节课就到这儿,下课!
★ 老家作文750字
★ 民族风俗作文
【我的家乡在日喀则教学设计(推荐15篇)】相关文章:
小学生我的家乡600字一年级作文2022-09-26
家乡的巨变的作文2023-03-03
关于民族风俗的作文2023-12-07
我爱我的家乡劳作文650字2022-07-16
民族节日风俗作文2022-05-06
家乡巨变作文2023-02-11
边防证的介绍信2022-05-07
家乡的巨变-叙事作文2022-09-28
《我的家》教学设计2022-11-03
家乡的四季优秀作文300字2023-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