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平方根》说课稿(锦集15篇)由网友“阿泽阿泽阿泽阿”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6.1平方根》说课稿,欢迎大家分享。
篇1:《6.1平方根》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本节内容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六章第一节的第二课时,在此之前,刚学过平方根,而平方根这一节内容不仅是为今后学习二次根式、一元二次方程准备知识,而且它完成了数的范围的扩大,从有理数扩充到了实数,同时让代数运算得以了完善,在乘方的基础上引入了开平方运算,因此学好本节知识是学好后续知识的主要纽带,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使学生理解平方根的概念,了解平方与开平方的关系。学会平方根的表示法和求非负数的平方根掌握平方根性质。
(2)数学思考通过用类比的方法探寻出平方根的运算及表示方法,并能自我总结出平方根与平方根的异同。
(3)解决问题通过学平方根,培养学生理解概念并用定义解题的能力。
(4)情感态度①发展学生的求同存异思维,使他们能在复杂的环境中明辨是非,并做出正确的处理。②通过探究活动,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习热情。
(三)教材的重点与难点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平方根的概念及性质。
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求一个数的平方根及平方根和平方根的联系与区别。
二、教法学法
教法设想采用引导探索法。采用递进练习法。
用类比及引导探索法由浅入深,由特殊到一般地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得出平方根的定义,将定义的应用融入到探究活动中。
学习方法观察猜测交流讨论分析推理归纳总结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1)为了趣味接力比赛,要在运动场上圈出一个面积为100平方米的正方形场地,这个正方形场地的边长为多少?
(2)学校要举行美术作品比赛,小明很高兴,他想裁出一块面积为50平方厘米的正方形画布,画上自己的得意之作参比赛,这块正方形画布的边长应取多少厘米?
采用多媒体播放问题情境,前一个问题很好直接回答,而第二个问题就会使学生产生思维上的困惑,从而引发学生的思考,导入平方根。
(二)启发诱导探索新知
概念:(类比平方根的定义)
一般地,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a,那么这个数叫做a的平方根或二次方根
从学生熟知的乘方运算入手,让其积极参与数学创造活动,初步形成概念。
篇2:《6.1平方根》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平方根”是省编教材初中数学第三册第十章“实数”的第一节内容。由于实际计算中需要引入无理数,使数的范围从有理数扩充到了实数,完成了初中阶段数的扩展。运算方面,在乘方的基础上以引入了开方运算,使代数运算得以完善。因此,本节课是今后学习根式运算、方程、函数等知识的重要基础。
2、教学目标:(依据教材和大纲确定)
⑴、使学生理解平方根的概念,了解平方与开平方的关系。
⑵、学会平方根的表示法和求非负数的平方根。
⑶、通过上述知识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实践第一”的观点;体验数学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的思想。
⑷、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的思想教育。
3、教学重点、难点与关键:
重点:平方根的概念。
难点:平方根的概念和表示。
关键:求平方根(即开平方)运算要靠它的逆运算平方来进行。
二、教学方法和手段:
根据教材内容结合初二学生的认知特点,采用边启发、边分析、层层设疑、讲练结合的教学方式。同时,利用媒体形象直观地展示引例、例题及练习。帮助学生理解概念,活跃课堂气氛,增大教学密度,提高教学效率。
三、学法指导:
学生通过动手、动口、动脑等活动;主动探索,发现问题;互动合作、解决问题;归纳概括、形成能力。增强数学应用意识、协作学习意识,养成及时归纳总结的良好学习习惯,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体现。
四、教学程序:
教学环节教学程序设计意图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创设情境
引入新课
1、出示引例1:(投影片显示)
一艘轮船由A码头出发,朝正东方向行驶3千米至C处,然后朝正北方向行驶2千米至B处,问A、B相距多少千米?
2、提出问题:⑴已知一个数要求这个数的平方,该如何求?
⑵已知一个数的平方,要求这个数,又该如何求?
⑶符合这样条件的数有几个?该如何表示?(依据己有的知识经验估计学生会回答------正方形的面积是边长的平方。)
思考,探索问题解决的途径。
复习己学知识
复习乘方运算法则。
培养学生逆向思维能力。
诱发学生寻找解题途径。
交流对话
探索新知引例2:(投影片显示)
已知一个正方形的面积等于4c2,求它的边长。
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思考。
强调指出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边长的值。
总结:
已知某数的平方要求这个数,用式子来表示就应是:已知x2=a,求x的值。这和我们一开始提出的问题,求一个已知数的平方正好相反。要解决这样一个问题,就须在数学上引进一个新的概念――平方根。
引导学生举例。
简要介绍数的产生与发展。思考、发现:
逆用乘方运算。深入探究,如设一边长为xc,依题意有x2=4,∵22=4,(-2)2=4
∴满足x2=4的x的值可以是2,也可以是-2,但正方形的边长不能是负数,∴x=2即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2c。
归纳总结得出平方根的概念: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a,那么这个数叫做a的平方根(也叫二次方根)。
理解并会表示平方根
举例。
了解培养学生用逆向思维的观点去分析问题,发现问题中蕴涵着的一些相互联系的量(面积与边长),再通过设未知数,从而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方程与乘方运算问题,体验问题解决的思想方法。
使学生养成及时归纳总结的良好学习习惯
巩固平方根概念
突出教学重点
向学生渗透“实践第一”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
课堂练习
比较探究
归纳总结教材第87页练习,个别口答。
通过练习,引导学生比较探究,寻找规律,得出法则(用投影片显示)。
强调正数有两个平方根,决不能丢掉任何一个。若丢掉了一个,都是错误的。
平方根的表示法。(强调,特别注意的是≠±,其中a是非负数。)
开平方的定义。
求一个数的平方根就是开平方运算,要靠它的逆运算平方运算来进行。独立思考完成。
共同校对,矫正。
得出法则:一个正数有正、负两个平方根,它们互为相反数;零的平方根是零;负数没有平方根。
共同校对,矫正,使语言精练准确。
理解,掌握。使学生及时巩固用平方根的概念来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类比能力;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
让学生明确平方与开平方是互为逆运算关系。
例题分析
反馈调控
形成能力出示例一:下列各数有没有平方根?若有,求出它的平方根;若没有,请说明理由。
⑴36⑵0.16⑶(-4)2⑷-32⑸0⑹⑺-|a|-4⑻2
引导学生分析比较:⑴、要判断一个数有没有平方根,就要看它是不是负数,若是负数就没有平方根,不是负数就有平方根。⑵求平方根时,要注意利用平方根的定义来求。
板书解题过程:……
指出:在解具体问题时,要灵活运用法则;带分数开平方时,要先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结合平方根的概念与法则,探索思路方法,口述解题思路。
掌握解题过程的书写格式。培养分析比较能力。
领会解决问题的思路。
渗透比较思想,让学生体验数学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的思想。
梳理概括
形成结构师生一起讨论得出(投影片显示):1、一个正数有正、负两个平方根,它们互为相反数;零的平方根是零;负数没有平方根。
2、正数a的平方根的表示方法为±。
3、带分数开平方时,要先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
师生一起讨论得出
突破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应用新知
体验成功出示练习(投影片显示):
1、判断正误,并且改错:(用投影片显示题目)
⑴100的平方根是10
⑵非负数一定有平方根
⑶9的平方根是±3
⑷2的平方根是±
2、教材第89页练习2、3、4
巡视、小组辅导
选取小组代表回答,给予积极的评价,并强调注意点:正数有两个平方根,决不能丢掉任何一个。若丢掉了一个,都是错误的。②正确表示平方根。
③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适用的方法。
小组讨论,互相质疑,校对,矫正。共同完成。
书写练习4的解题过程。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使学生及时巩固用平方根的定义和法则解决问题的方法,规范解题格式。同时使学生注意解题的关键。
变式练习
扩展新知
深入探究
问题迁移出示练习(投影片显示)
1、什么数的平方根是它的本身?
2、求下列各式中x的值:
⑴x2=25⑵2x2-32=0
⑶4(x+2)2-81=0
(这里估计学生会联想到引例2解决过类问题)巡视、小组辅导。
投影有代表性的学生的解答过程,给予积极的评价。阅读题目
先独立思考后分小组讨论,发现,质疑,达成共识。
书写解题过程。
使学生再深入探索平方根的定义与法则,培养学生的转化思想、发散思维和合作精神。
规范书写解题过程。
知识整理
形成系统提问:
①这节课学习了用什么知识解决哪类问题?②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是什么?应注意哪些问题?
③并学到了哪些思考问题的方法?④介绍开方最早见于我国的《九章》,比国外早一千多年。
出示“想一想”:2=?(-)2=?
(从知识、能力等方面)对所学内容加以概括,相互讨论,回答,补充,共同整理。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形成知识系统,为今后继续学习实数性质的应用打下基础。
爱国主义教育。
加深学生对平方根概念及其表示法的理解。
布置作业巩固提高⑴完成作业本上的题目。
⑵兴趣题:已知某数的平方根是x+2和3x-14,求这个数。课后结合自身水平独立完成相应的习题:
⑴基础一般的学生完成作业本。
⑵基础稍好的学生完成作业本和兴趣题。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并进行自我评价,但考虑学生基础的差异性,故进行分层次要求。
五、板书设计
10.1平方根
投影学生练习
六、设计说明:
㈠、指导思想:
依据学生已有的基础及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遵循现代教学思想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在教学中让学生在学习知识技能的同时,注意数学思想方法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的思想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个人品质;使学生体验数学的“实践第一”和数学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的思想。
㈡、教学目标的确定: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使学生理解平方根的概念,了解平方与开平方的关系;理解并学会平方根的概念和表示。),结合教材内容及学生实际,从知识、能力、情感等方面确定了这节课的教学目标。
㈢、关于教法和学法
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及情感教学,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用实例和生活语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节学习情绪,让学生在乘方运算及其逆运算及平方根性质法则的比较中主动发现问题;应用数学思想方法分析讨论,解决问题;在练习训练中提高解题能力,培养良好学习习惯。同时,采用媒体辅助教学,增大教学密度,更好地揭示了问题的本质,突破教学难点,提高教学效率。
㈣、关于教学程序的设计
在教学程序设计上,充分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突出以下几个注重:
①注重目标控制,面向全体学生,启发式与探究式教学。
②注重学生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体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
③注重师生间、同学间的互动协作,共同提高。
④注重知能统一,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掌握方法,灵活运用。
篇3:《6.1平方根》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1、说课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数学八年级上册第十三章《实数》第一节《平方根》第一课时:平方根。
2、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本课教材所处位置是本章的第一节,学生对数的认识要由有理数范围扩大到实数范围,而本课是学习无理数的前提,是学习实数的衔接与过渡,并且是以后学习实数运算的基础,对以后学习物理、化学等知识及实际问题的解决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3、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的重点:平方根概念的引入
教学的难点:解决实际问题,动手操拼图
二、教学目标设计:
知识与技能:
1、说出正数a的算数平方根的定义,记住零的平方根;
2、会用表示一个非负数的平方根;
3、知道非负数的平方根是非负数;
数学思考:通过学平方根,建立初步的数感和符号感,发展抽象思维;
解决问题:通过拼大正方形的活动,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发展形象思维;在探究活动中,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探究的结果。
情感态度:通过学平方根,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通过探究活动,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提高学习热情。
三、教学分析:
1、学情分析:学生已掌握一些完全平方数,能说出一些完全平方数是哪些有理数的平方,同时对乘方运算也有一定的认识。
2.相应的教法:从一些完全平方数入手,引入概念,设置疑问,动手操作,再根据实践需要,教师从方法上指导师生合作探究。
3.具体措施:精讲多练,教师担任设计活动、调节气氛、整理归纳的导演作用,学生是表现者、活动者。运用多媒体提高课堂容量,增加形象感与趣味性。通过声像并茂、动静皆宜的表现形式,生动、形象地展示教学内容,扩大学生视野,有效促进课堂教学的大容量、多信息和高效率,有利于学生开发智能、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将教学引入了一个新的境界。
四、教学过程设计:
1、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结合通过神州七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引入新课,从而激发兴趣,增强学生的爱国热情。
2、师生互动,学习新知
以秋天的长白山为话题,师创设问题,已知正方形的面积,求边长。通过分析问题,引导学生归纳平方根的概念。在此基础上师通过想一想试一试练一练加深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突出本课的重点,从而归纳出:负数没有平方根,平方根具有双重非负性。
3、动手操作,学以致用
从生活中提炼数学问题,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勤于实践,活学活用,善于用所求的知识解决一些身边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通过拼大正方形的活动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发展形象思维,在探究活动中,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探究的结果。
4、随堂检测,反思教学
通过小测试,及时检测学生对本课知识的掌握情况,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同时反思教学,查漏补缺。
5、提出疑问,留下伏笔
培养学生总结归纳知识的能力,反思教学,发现问题及时弥补.师设悬念,激发学习的动力。
说课综述: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力求为学生创造一种宽松、和谐、适合学生发展的学习环境,创设一种有利于思考、讨论、探索的学习氛围。本节教学充分发挥远教资源的便利,在例题的设计上、在思考题、拓展练习的编排上,在教学重难点的突破上,合理而有效的使用了远教资源,使数学教学与远教资源的运用形成新的整合模式。整个教学环节层层推进、步步深入,融基础性、灵活性、实践性、开放性于一体,注重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把知识的形成过程转化为学生质疑、猜想和验证的过程,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操作为重要手段,以感悟为学习的目的,以发现为宗旨,重视学生的自主探索、亲身实践、合作交流学生在活动中理解掌握基本知识、技能和方法,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提高兴趣、增强信心、提高能力。
篇4:《6.1平方根》说课稿
一、说教材
《平方根》是人教版七年级数学第六章实数的第一节内容。本节课学习第一个课时----平方根,是学习实数的准备知识,为学习二次根式作铺垫,提供知识积累。
二、说教学目标
结合着七年级学生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让学生理解平方根的概念,正确的读写有关平方根的式子,会用平方运算求完全平方数的平方根。
2.让学生经历从实际例子归纳出平方根概念的过程,理解概念的本质。
三、说教学的重难点
教学重点:平方根的概念
教学难点:掌握平方根的概念和性质、能正确求出完全平方数的平方根及利用双重非负性解决问题
四、说学情
1、学生现有基础:学生在上学期时已学过了乘方的运算,有助于本节的学习活动。
2、学习的现状:此阶段的学生对新鲜事物或新内容特别感兴趣,但缺乏学习的方法。
五、说教法与学法
教法:以前学生虽然学过乘方运算,但由于间隔时间过长,他们会有不同程度的遗忘,甚至有些概念已没了印象,同时也为了实现新旧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接轨,结合本课特点,我采取以下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2)对比教学法:把二次方与平方根的概念,计算过程等对比起来进行教学,降低了学生的学习难度。
学法:小组交流合作法和自主学习法.把过程还给学生,让过程与结果并重。
六、教学程序:
本节课的主要流程为:
预习新知、激趣引入→新知探究、合作交流→巩固练习、强化认识
(一)、预习新知、激趣引入
由画布问题引出平方根的概念:如果一个正数的平方等于a,即2=a,那么这个正数x就叫做a的平方根。这样的设计,其目的是通过表格填空,与正数的平方比较引出平方根的概念,沟通二者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
(二)、新知探究合作交流
这一环节是整节课的重点环节,引导学生对平方根的概念和性质进行了探究,在此基础上掌握a的平方根的表示方法及被开方数a的限制。
(三)、巩固练习、强化认识
由于学生还不熟平方根的表示方法,所以在书写时尽量规范。对平方根的读记练习,让学生通过具体的事例明白各式所表示意义,亲自操作,进而总结归纳,共享经验,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在对本节课进行归纳总结时重点围绕以下问题:1、什么是一个非负数的平方根?2、正数、0的平方根有什么规律?3、怎么样求一个数的平方根?正数a的平方根怎么表示?
(四)、板书设计
6.1平方根
投影课文画布问题及表格
1、平方根的概念例1学生
2、平方根的表示方法例2演板
3、平方根的性质例3
七、设计说明:
11、指导思想:
依据学生已有的基础及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在教学中让学生在学习知识技能的同时,注意数学思想方法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2、关于教法和学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及情感教学,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激发学生兴趣,调节学习情绪,让学生在乘方和平方根的性质法则的比较中发现问题;在练习训练中提高解题能力,培养良好学习习惯。同时,采用媒体辅助教学,增大教学密度,提高教学效率。
3、关于教学程序的设计
在教学程序设计上,充分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突出以下几个注重:
①面向全体学生,启发式与探究式教学。
②注重学生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③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掌握方法,灵活运用。
篇5:七年级数学下册《6.1平方根》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本节内容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六章第一节的第二课时,在此之前,刚学过算术平方根,而平方根这一节内容不仅是为今后学习二次根式、一元二次方程准备知识,而且它完成了数的范围的扩大,从有理数扩充到了实数,同时让代数运算得以了完善,在乘方的'基础上引入了开平方运算,因此学好本节知识是学好后续知识的主要纽带,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使学生理解平方根的概念,了解平方与开平方的关系。学会平方根的表示法和求非负数的平方根掌握平方根性质。
(2)数学思考通过用类比的方法探寻出平方根的运算及表示方法,并能自我总结出平方根与算术平方根的异同。
(3)情感态度
①发展学生的求同存异思维,使他们能在复杂的环境中明辨是非,并做出正确的处理。
②通过探究活动,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习热情。
(三)教材的重点与难点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平方根的概念及性质。
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求一个数的平方根及平方根和算术平方根的联系与区别。
二、教法学法
教法设想采用引导探索法。采用递进练习法。
用类比及引导探索法由浅入深,由特殊到一般地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得出平方根的定义,将定义的应用融入到探究活动中。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1)为了趣味接力比赛,要在运动场上圈出一个面积为100平方米的正方形场地,这个正方形场地的边长为多少?
(2)学校要举行美术作品比赛,小明很高兴,他想裁出一块面积为50平方厘米的正方形画布,画上自己的得意之作参比赛,这块正方形画布的边长应取多少厘米?
采用多媒体播放问题情境,前一个问题很好直接回答,而第二个问题就会使学生产生思维上的困惑,从而引发学生的思考,导入平方根。
(二)启发诱导探索新知
概念:(类比算术平方根的定义)
一般地,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a,那么这个数叫做a的平方根或二次方根从学生熟知的乘方运算入手,让其积极参与数学创造活动,初步形成概念。
篇6:新课标七年级数学下册《6.1平方根》说课稿
新课标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6.1平方根》最新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本节内容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六章第一节的第二课时,在此之前,刚学过算术平方根,而平方根这一节内容不仅是为今后学习二次根式、一元二次方程准备知识,而且它完成了数的范围的扩大,从有理数扩充到了实数,同时让代数运算得以了完善,在乘方的基础上引入了开平方运算,因此学好本节知识是学好后续知识的主要纽带,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使学生理解平方根的概念,了解平方与开平方的关系。学会平方根的表示法和求非负数的平方根掌握平方根性质。
(2)数学思考通过用类比的方法探寻出平方根的运算及表示方法,并能自我总结出平方根与算术平方根的异同。
(3)解决问题通过学习习近平方根,培养学生理解概念并用定义解题的能力。
(4)情感态度①发展学生的求同存异思维,使他们能在复杂的环境中明辨是非,并做出正确的处理。②通过探究活动,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习热情。
(三)教材的重点与难点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平方根的概念及性质。
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求一个数的平方根及平方根和算术平方根的联系与区别。
二、教法学法
教法设想采用引导探索法。采用递进练习法。
用类比及引导探索法由浅入深,由特殊到一般地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得出平方根的'定义,将定义的应用融入到探究活动中。
学习方法观察猜测交流讨论分析推理归纳总结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1)为了趣味接力比赛,要在运动场上圈出一个面积为100平方米的正方形场地,这个正方形场地的边长为多少?
(2)学校要举行美术作品比赛,小明很高兴,他想裁出一块面积为50平方厘米的正方形画布,画上自己的得意之作参比赛,这块正方形画布的边长应取多少厘米?
采用多媒体播放问题情境,前一个问题很好直接回答,而第二个问题就会使学生产生思维上的困惑,从而引发学生的思考,导入平方根。
(二)启发诱导探索新知
概念:(类比算术平方根的定义)
一般地,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a,那么这个数叫做a的平方根或二次方根
从学生熟知的乘方运算入手,让其积极参与数学创造活动,初步形成概念。
篇7:《算术平方根》说课稿
《算术平方根》说课稿
一、 教材分析:
1、说课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数学八年级上册第十三章《实数》第一节《平方根》第一课时:算术平方根。
2、 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本课教材所处位置是本章的第一节,学生对数的认识要由有理数范围扩大到实数范围,而本课是学习无理数的前提,是学习实数的衔接与过渡,并且是以后学习实数运算的基础,对以后学习物理、化学等知识及实际问题的解决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3、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的重点:算术平方根概念的引入
教学的难点:解决实际问题,动手操拼图
二、 教学目标设计:
知识与技能:
1、说出正数a的算数平方根的定义,记住零的算术平方根;
2、会用 表示一个非负数的算术平方根;
3、知道非负数的算术平方根是非负数;
数学思考:通过学习习近平方根,建立初步的数感和符号感,发展抽象思维;
解决问题:通过拼大正方形的活动,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发展形象思维;在探究活动中,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探究的结果。
情感态度:通过学习习近平方根,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通过探究活动,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提高学习热情。
三、教学分析:
1、学情分析:学生已掌握一些完全平方数,能说出一些完全平方数是哪些有理数的平方,同时对乘方运算也有一定的认识。
2. 相应的教法:从一些完全平方数入手,引入概念,设置疑问,动手操作,再根据实践需要,教师从方法上指导师生合作探究。
3. 具体措施:精讲多练,教师担任设计活动、调节气氛、整理归纳的导演作用,学生是表现者、活动者。运用多媒体提高课堂容量,增加形象感与趣味性。通过声像并茂、动静皆宜的表现形式,生动、形象地展示教学内容,扩大学生视野,有效促进课堂教学的大容量、多信息和高效率,有利于学生开发智能、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将教学引入了一个新的境界。
四、教学过程设计:
1、创设情境 引入新课
结合通过神州七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引入新课,从而激发兴趣,增强学生的爱国热情。
2、师生互动,学习新知
以秋天的长白山为话题,师创设问题,已知正方形的面积,求边长。通过分析问题,引导学生归纳算术平方根的概念。在此基础上师通过想一想试一试练一练加深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突出本课的重点,从而归纳出:负数没有平方根,算术平方根具有双重非负性。
3、动手操作 学以致用
从生活中提炼数学问题,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勤于实践,活学活用,善于用所求的知识解决一些身边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通过拼大正方形的活动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发展形象思维,在探究活动中,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探究的结果。
4、随堂检测 反思教学
通过小测试,及时检测学生对本课知识的掌握情况,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同时反思教学,查漏补缺.
5、提出疑问 留下伏笔
培养学生总结归纳知识的'能力,反思教学,发现问题及时弥补.师设悬念,激发学习的动力。
说课综述: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力求为学生创造一种宽松、和谐、适合学生发展的学习环境,创设一种有利于思考、讨论、探索的学习氛围。本节教学充分发挥远教资源的便利,在例题的设计上、在思考题、拓展练习的编排上,在教学重难点的突破上,合理而有效的使用了远教资源,使数学教学与远教资源的运用形成新的整合模式。整个教学环节层层推进、步步深入,融基础性、灵活性、实践性、开放性于一体,注重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把知识的形成过程转化为学生质疑、猜想和验证的过程,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操作为重要手段,以感悟为学习的目的,以发现为宗旨,重视学生的自主探索、亲身实践、合作交流学生在活动中理解掌握基本知识、技能和方法,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提高兴趣、增强信心、提高能力。
篇8:数学算术平方根说课稿
一、说教材
《算术平方根》是人教版七年级数学第六章实数的第一节内容。本节课学习第一个课时----算术平方根,是学习实数的准备知识,为学习二次根式作铺垫,提供知识积累。
二、说教学目标
结合着七年级学生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让学生理解算术平方根的概念,正确的读写有关算术平方根的式子,会用平方运算求完全平方数的算术平方根。
2.让学生经历从实际例子归纳出算术平方根概念的过程,理解概念的本质。
三、说教学的重难点
教学重点:算术平方根的概念
教学难点:掌握算术平方根的概念和性质、能正确求出完全平方数的算术平方根及利用双重非负性解决问题
四、说学情
1、学生现有基础:学生在上学期时已学过了乘方的运算,有助于本节的学习活动。
2、学习的现状:此阶段的学生对新鲜事物或新内容特别感兴趣,但缺乏学习的方法。
五、说教法与学法
教法:以前学生虽然学过乘方运算,但由于间隔时间过长,他们会有不同程度的遗忘,甚至有些概念已没了印象,同时也为了实现新旧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接轨,结合本课特点,我采取以下教学方法:
(1)情境教学法:
(2)对比教学法:把二次方与算术平方根的概念,计算过程等对比起来进行教学,降低了学生的学习难度。
学法:小组交流合作法和自主学习法,把过程还给学生,让过程与结果并重。
六、教学程序:
本节课的主要流程为:
预习新知、激趣引入→新知探究、合作交流→巩固练习、强化认识
(一)、预习新知、激趣引入
由画布问题引出算术平方根的概念:如果一个正数的平方等于a,即2=a,那么这个正数x就叫做a的算术平方根。这样的设计,其目的是通过表格填空,与正数的平方比较引出算术平方根的概念,沟通二者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
(二)、新知探究合作交流
这一环节是整节课的`重点环节,引导学生对算术平方根的概念和性质进行了探究,在此基础上掌握a的算术平方根的表示方法及被开方数a的限制。
(三)、巩固练习、强化认识
由于学生还不熟算术平方根的表示方法,所以在书写时尽量规范。对算术平方根的读记练习,让学生通过具体的事例明白各式所表示意义,亲自操作,进而总结归纳,共享经验,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在对本节课进行归纳总结时重点围绕以下问题:1、什么是一个非负数的算术平方根?2、正数、0的算术平方根有什么规律?3、怎么样求一个数的算术平方根?正数a的算术平方根怎么表示?
(四)、板书设计
6.1算术平方根
投影课文画布问题及表格
1、算术平方根的概念例1学生
2、算术平方根的表示方法例2演板
3、算术平方根的性质例3
七、设计说明:
11、指导思想:
依据学生已有的基础及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在教学中让学生在学习知识技能的同时,注意数学思想方法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2、关于教法和学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及情感教学,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激发学生兴趣,调节学习情绪,让学生在乘方和算术平方根的性质法则的比较中发现问题;在练习训练中提高解题能力,培养良好学习习惯。同时,采用媒体辅助教学,增大教学密度,提高教学效率。
3、关于教学程序的设计
在教学程序设计上,充分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突出以下几个注重:
①面向全体学生,启发式与探究式教学。
②注重学生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③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掌握方法,灵活运用。
篇9:平方根
一、教学目标
1.理解一个数和算术的意义;
2.理解根号的意义,会用根号表示一个数的和算术;
3.通过本节的训练,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4.通过学习乘方和开方运算是互为逆运算,体验各事物间的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激发学生探索数学奥秘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和算术的概念及求法.
教学难点:与算术联系与区别.
三、教学方法
讲练结合.
四、教学手段
幻灯片.
五、教学过程
(一)提问
1.已知一正方形面积为50平方米,那么它的边长应为多少?
2.已知一个数的平方等于1000,那么这个数是多少?
3.一只容积为0.125立方米的正方体容器,它的棱长应为多少?
这些问题的共同特点是:已知乘方的结果,求底数的值,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这就是本节内容所要学习的.下面作一个小练习:填空
1.( )2=9; 2.( )2 =0.25;
3.
5.( )2=0.0081.
学生在完成此练习时,最容易出现的错误是丢掉负数解,在教学时应注意纠正.
由练习引出的概念.
(二)概念
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a,那么这个数就叫做a的(二次方根).
用数学语言表达即为:若x2=a,则x叫做a的.
由练习知:±3是9的;
±0.5是0.25的;
0的是0;
±0.09是0.0081的.
由此我们看到+3与-3均为9的,0的是0,下面看这样一道题,填空:
( )2=-4
学生思考后,得到结论此题无答案.反问学生为什么?因为正数、0、负数的平方为非负数.由此我们可以得到结论,负数是没有的.下面总结一下的性质(可由学生总结,教师整理).
(三)性质
1.一个正数有两个,它们互为相反数.
2.0有一个,它是0本身.
3.负数没有.
(四)开平方
求一个数a的的运算,叫做开平方的运算.
由练习我们看到+3与-3的平方是9,9的是+3和-3,可见平方运算与开平方运算互为逆运算.根据这种关系,我们可以通过平方运算来求一个数的.与其他运算法则不同之处在于只能对非负数进行运算,而且正数的运算结果是两个。
(五)的表示方法
一个正数a的正的,用符号“ ”表示,a叫做被开方数,2叫做根指数,正数a的负的用符号“- ”表示,a的合起来记作 ,其中 读作“二次根号”, 读作“二次根号下a”.根指数为2时,通常将这个2省略不写,所以正数a的也可记作“ ”读作“正、负根号a”.
练习:1.用正确的符号表示下列各数的:
①26 ②247 ③0.2 ④3 ⑤
解:①26 的是
②247的是
③0.2的是
④3的是
⑤ 的是
由学生说出上式的读法.
例1.下列各数的:
(1)81; (2) ; (3) ; (4)0.49
解:(1)∵(±9)2=81,
∴81的为±9.即:
(2)
的是 ,即
(3)
的是 ,即
(4)∵(±0.7)2=0.49,
∴0.49的为±0.7.
。
小结:让学生熟悉的概念,掌握一个正数的有两个.
六.总结
本节课主要学习了的概念、性质,以及表示方法,回去后要仔细阅读教科书,巩固所学知识.
七、作业
教材P.127练习1、2、3、4.
八、板书设计
(一)概念 (四)表示方法 例1 (二)性质 (三)开平方 |
求近似值的一种方法
求一个正数的的近似值,通常是查表.这里研究一种笔算求法.
例1.求 的值.
解 ∵92<97<102,
两边平方并整理得
∵x1为纯小数.
18x1≈16,解得x1≈0.9,
便可依次得到精确度
为0.01,0.001,……的近似值,如:
两边平方,舍去x2得19.8x2≈-1.01,
篇10:平方根
(一)概念 (四)表示方法 例1
(二)性质
(三)开平方
探究活动
求平方根近似值的一种方法
求一个正数的平方根的近似值,通常是查表.这里研究一种笔算求法.
例1.求 的值.
解 ∵92<97<102,
两边平方并整理得
∵x1为纯小数.
18x1≈16,解得x1≈0.9,
便可依次得到精确度
为0.01,0.001,……的近似值,如:
两边平方,舍去x2得19.8x2≈-1.01,
篇11:平方根
一、教学目标
1.理解一个数和算术的意义;
2.理解根号的意义,会用根号表示一个数的和算术;
3.通过本节的训练,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4.通过学习乘方和开方运算是互为逆运算,体验各事物间的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激发学生探索数学奥秘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和算术的概念及求法.
教学难点:与算术联系与区别.
三、教学方法
讲练结合.
四、教学手段
幻灯片.
五、教学过程
(一)提问
1.已知一正方形面积为50平方米,那么它的边长应为多少?
2.已知一个数的平方等于1000,那么这个数是多少?
3.一只容积为0.125立方米的正方体容器,它的棱长应为多少?
这些问题的共同特点是:已知乘方的结果,求底数的值,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这就是本节内容所要学习的.下面作一个小练习:填空
1.( )2=9; 2.( )2 =0.25;
3.
5.( )2=0.0081.
学生在完成此练习时,最容易出现的错误是丢掉负数解,在教学时应注意纠正.
由练习引出的概念.
(二)概念
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a,那么这个数就叫做a的(二次方根).
用数学语言表达即为:若x2=a,则x叫做a的.
由练习知:±3是9的;
±0.5是0.25的;
0的是0;
±0.09是0.0081的.
由此我们看到+3与-3均为9的,0的是0,下面看这样一道题,填空:
( )2=-4
学生思考后,得到结论此题无答案.反问学生为什么?因为正数、0、负数的平方为非负数.由此我们可以得到结论,负数是没有的.下面总结一下的性质(可由学生总结,教师整理).
(三)性质
1.一个正数有两个,它们互为相反数.
2.0有一个,它是0本身.
3.负数没有.
(四)开平方
求一个数a的的运算,叫做开平方的运算.
由练习我们看到+3与-3的平方是9,9的是+3和-3,可见平方运算与开平方运算互为逆运算.根据这种关系,我们可以通过平方运算来求一个数的.与其他运算法则不同之处在于只能对非负数进行运算,而且正数的运算结果是两个。
(五)的表示方法
一个正数a的正的,用符号“ ”表示,a叫做被开方数,2叫做根指数,正数a的负的用符号“- ”表示,a的合起来记作 ,其中 读作“二次根号”, 读作“二次根号下a”.根指数为2时,通常将这个2省略不写,所以正数a的也可记作“ ”读作“正、负根号a”.
练习:1.用正确的符号表示下列各数的:
①26 ②247 ③0.2 ④3 ⑤
解:①26 的是
②247的是
③0.2的是
④3的是
⑤ 的是
由学生说出上式的读法.
第 1 2 页
篇12:平方根
一、教学目标
1.理解一个数平方根和算术平方根的意义;
2.理解根号的意义,会用根号表示一个数的平方根和算术平方根;
3.通过本节的训练,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4.通过学习乘方和开方运算是互为逆运算,体验各事物间的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激发学生探索数学奥秘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平方根和算术平方根的概念及求法.
教学难点 :平方根与算术平方根联系与区别.
三、教学方法
讲练结合.
四、教学手段
幻灯片.
五、教学过程
(一)提问
1.已知一正方形面积为50平方米,那么它的边长应为多少?
2.已知一个数的平方等于1000,那么这个数是多少?
3.一只容积为0.125立方米的正方体容器,它的棱长应为多少?
这些问题的共同特点是:已知乘方的结果,求底数的`值,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这就是本节内容所要学习的.下面作一个小练习:填空
1.( )2=9; 2.( )2 =0.25;
3.
5.( )2=0.0081.
学生在完成此练习时,最容易出现的错误是丢掉负数解,在教学时应注意纠正.
由练习引出平方根的概念.
(二)平方根概念
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a,那么这个数就叫做a的平方根(二次方根).
用数学语言表达即为:若x2=a,则x叫做a的平方根.
由练习知:±3是9的平方根;
篇13:平方根
±0.09是0.0081的平方根.
由此我们看到+3与-3均为9的平方根,0的平方根是0,下面看这样一道题,填空:
( )2=-4
学生思考后,得到结论此题无答案.反问学生为什么?因为正数、0、负数的平方为非负数.由此我们可以得到结论,负数是没有平方根的.下面总结一下平方根的性质(可由学生总结,教师整理).
(三)平方根性质
1.一个正数有两个平方根,它们互为相反数.
2.0有一个平方根,它是0本身.
3.负数没有平方根.
(四)开平方
求一个数a的平方根的运算,叫做开平方的运算.
由练习我们看到+3与-3的平方是9,9的平方根是+3和-3,可见平方运算与开平方运算互为逆运算.根据这种关系,我们可以通过平方运算来求一个数的平方根.与其他运算法则不同之处在于只能对非负数进行运算,而且正数的运算结果是两个。
(五)平方根的表示方法
一个正数a的正的平方根,用符号“ ”表示,a叫做被开方数,2叫做根指数,正数a的负的平方根用符号“- ”表示,a的平方根合起来记作 ,其中 读作“二次根号”, 读作“二次根号下a”.根指数为2时,通常将这个2省略不写,所以正数a的平方根也可记作“ ”读作“正、负根号a”.
练习:1.用正确的符号表示下列各数的平方根:
①26 ②247 ③0.2 ④3 ⑤
解:①26 的平方根是
篇14:平方根
(4)∵(±0.7)2=0.49,
∴0.49的平方根为±0.7.
。
小结:让学生熟悉平方根的概念,掌握一个正数的平方根有两个.
六.总结
本节课主要学习了平方根的概念、性质,以及表示方法,回去后要仔细阅读教科书,巩固所学知识.
七、作业
教材P.127练习1、2、3、4.
八、板书设计
篇15:平方根
由学生说出上式的读法.
例1.下列各数的平方根:
(1)81; (2) ; (3) ; (4)0.49
解:(1)∵(±9)2=81,
∴81的平方根为±9.即:
(2)
【《6.1平方根》说课稿(锦集15篇)】相关文章: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说课稿2022-06-03
七年级数学教学详细说课稿2023-10-02
《比较》参赛说课稿2023-08-17
《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优秀说课稿2022-11-17
小学数学的说课稿模板2022-08-16
小学说课稿模板数学2022-12-03
初中数学说课稿2023-05-10
初中数学说课稿模板2022-05-08
小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说课稿2023-09-20
小学四年级数学说课稿《面积单位间的进率》2022-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