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词说课稿

时间:2022-10-08 07:41:20 说课稿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李清照词说课稿(精选11篇)由网友“麻辣兔丁”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汇总后的李清照词说课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李清照词说课稿

篇1:《李清照词》说课稿

各位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酒意诗情谁与共”。《李清照词两首》在必修四第二单元。《醉花阴》《声声慢》虽同为言愁,但情调有别,前者属“闲愁”,后者属“家国之愁”。

学生在必修一第一单元已系统了解诗歌鉴赏的相关知识,并初步形成了诗歌鉴赏的能力。

因而结合《课程标准》中阅读文学作品,“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的要求,确定本课三维教学目标如下:

1.以诵读为纲,以分析为线,知人论世,解读李清照之“愁”。

2.揭开神秘之纱,探究相关意象的丰富内涵。

3.两词对比鉴赏,了解李清照南渡前后创作风格的变化。

其中,两词对比阅读,感受二者“愁”之不同为重点;挖掘词中意象丰富的内涵为难点。

有一位女子,用自己的灵性穿越古今,用自己的艺术在水星的`环形山上留下美丽的名字。在她的笔下,青春少女是如此娇羞俏皮:“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在她的笔下,夫妻间的相思是如此浓烈、难以开解:“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词苑千载,群芳竞秀,盛开一枝女儿花。让我们回到1000多年前,和这位被誉为“一代词宗”的女子握一下手,谈一下心。借此导入新课。

让学生初读感知,把握情感基调,体悟出“愁”绪。

在此基础上再次自由诵读,寻词中之愁(寻愁)。

《醉花阴》开篇言愁:“薄雾浓云愁永昼”,直抒胸臆,景中有愁,愁中有景。继而又有铺叙白描之景,比喻灵动之词,句句含愁,愁思不绝。

《声声慢》“怎一个愁字了得”直抒胸臆,以看似平静之语道出心中不堪承受之愁,在词尾喷薄而出。其他词句亦句句愁思缭绕,令词人深困其间,不可开解。

在“愁”之基调上再次诵读词作,以“怎样表现愁?”为中心,互相质疑解疑,紧扣文本、感知意象,达到“析愁”的目标。

意象是情感的寄托,引导学生从意象看端倪。本文所选意象均被愁思笼罩,而且符合传统审美标准,可引导学生激发记忆库,回顾总结含有“东篱”“酒”“黄花”“雁”“梧桐”等意象的相关诗句并探究拓展其丰富内涵。

如意象“梧桐”:“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显示梧桐“孤然傲立,品行高洁”;“梧桐相待老,鸳鸯合双死”更显梧桐“伉俪情深”;“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则代指“愁闷苦思”。诗歌虽然含蓄,但并不神秘,因为情感在诗歌意象上留下了鲜明的印记。(由此完成本课教学难点)

叠词运用是《声声慢》的一大特色,也是愁思的集中体现处。可引导学生分析其艺术效果。(就此完成“析愁”目标)

在“析愁”基础上联系背景探究“为何而愁?”并进一步比较两词“愁”之不同(比愁)。

《醉花阴》是李清照婚后独居青州所作,独自一人孤单,思念一个人更孤单,故作此词,抒发重阳佳节思夫念夫的愁情。愁情较为单纯,属南渡前“闲愁”之作。

创作《声声慢》时的李清照经历靖康之变和亡夫之痛,各味杂陈。靖康之变是那个时代每个个体灵魂里抹不去的腐朽的刺青。人的情意可无期,但人的寿命却有限,丈夫赵明诚不幸病逝,时光一莞尔,便是物是人非。夫妻琴瑟相和的二三事就稳稳当当的躺在她的记忆里,在时光流转中永不褪色。当美好在孤单的湖水中荡漾,个中滋味唯有心知。这个女子的愁怨渗进了骨子里,再一点点从她的视线里流淌开。《声声慢》就溢满了情感孤寂之愁、南渡漂泊之愁、国运不堪之愁——是为“家国之愁”。(由此完成本课教学重点)

“两首词”一切因愁而起,一切为愁而设。丝丝缕缕,绵延不绝;翻江倒海,汹涌澎湃。相思之愁、国运之愁,种种“愁”绪诉诸笔端,营造了一种凄迷之美。李清照就有这种“化愁为美”的神奇能力。

为便于同学们系统掌握李清照不同时期的词风,用背投出示李清照的《如梦令》《点绛唇》和《一剪梅》作为拓展延伸,让学生推测背景、体会情感,教师点拨补充。

李清照出身书香门第,少女时代正是北宋后期,社会虽危机四伏,但还有一抹回光返照,是暴风雨到来之前宁静的黄昏。女词人常流连于山川美景,词风轻快活泼,《如梦令》正是绝佳代表。《点绛唇》则把一位活泼娇媚、天真纯洁、情窦初开、感情丰富又略带几分矜持的少女形象描绘地活灵活现。《一剪梅》创作于新婚不久,丈夫赵明诚离家在外,闺中少妇思夫之情挥之不去。

经历是季节的冷暖交替,文字是情感的花开花落,由拓展延伸让学生更系统把握李清照不同时期词风,更深切体会“文学即人生”的内涵。李清照擅长将情意杂糅进她眼中的一花一草,深情流转却又不动声色,她的一颦一笑、一喜一怒、一感一伤、一叹一吸都会在她的文字中流淌,让1000多年后的我们和她一起笑语盈盈,一同黯然神伤。

李清照的“愁”氤氲在《醉花阴》与《声声慢》中不可散去,剪不断,理还乱。汪国真说:悲观是瘟疫,乐观是甘霖;悲观是一种毁灭,乐观是一种拯救。请同学们从现代人的角度劝慰深陷愁思的李清照。用300字左右的文字来表达。以此作为课下作业——“劝愁”。

即使西风凄紧、众芳摇落,但来年仍是群芳争春、姹紫嫣红、莺歌燕舞。快乐不在于事情,而在于我们自己。正如杨万里所说:风力掀天浪打头,只须一笑不须愁。

板书设计:

酒意诗情谁与共

——《李清照词两首》

寻愁——析愁——比愁——劝愁

文学即人生

篇2:李清照词之《声声慢》说课稿

李清照词两首之《声声慢》说课稿

我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必修4《李清照词两首——声声慢》,我说课的结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1说教学理念;

2说教材;

3说学情;

4说整合点,

5说教学设计;

6说教学反思。

第一,我的设计理念是借助信息手段化抽象为具体,变枯燥为生动,缩短作品与学生的时代差距,以最新鲜的画面和最生动的感官冲击,将学生直观形象地带入知识的殿堂.我根据新课标和教材的要求制定了以下三维教学目标,

并根据学情制定以下教学重点与教学难点。教学重点:自主探究——把握词人的思想情怀和创作风格。教学难点:交流合作——通过网络资源扩大学生的知识空间,感受古典诗歌的艺术魅力,丰富学生的审美体验。

为此我制作了《李清照——声声慢》专题网站,我网站的特点是内容丰富,图文并茂。包括关于作者,同学们在网站上可以了解到李清照的生平,词的常识,欣赏到优美的Flash朗读。图片中心,在这里大家可以看到很多关于李清照故居的图片,诗词赏析包括点绛唇赏析、蝶恋花赏析、声声慢赏析、醉花阴赏析等。研究论文精选近年来李清照研究方面的论文,给有探究能力的学生一个更高层次的提升,例如《浅谈李清照诗词的情感色彩》、《论李清照词之用典》等。还有同学们都非常喜欢的《百家讲坛》栏目。配以优美画面的李清照词全集。

通过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可以突破传统教学达到以下教学目的:

(一)可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通过浏览网页感受古典诗词的艺术魅力,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通过搜集的图片,影音资料和赏析文字,帮助学生从整体上了解李清照,从而把握作品与生平之间的联系。为合作探讨打下基础。

(二)拓展知识空间利用网络提供大量信息资源,使学生不仅仅局限于《声

声慢》一人一篇,而能在更广阔的知识空间,以点带面,深入走进李清照,走进宋词,感受古典诗词的艺术魅力,增强学生的文学积淀

(三)有利于创设自由浓厚的研讨氛围。中学语文是我利用学校内网搭建的一个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广泛交流的平台,通过这个平台可以鼓励学生思考、质疑、评价,勇敢发表自己的见解。(这个图片就是论坛的截图)以上三点是我的信息整合点与整合方法。

下面说说我的教学流程。

主要包括五个环节的内容:论坛导入、诵读感知、自主探究、交流研讨、写作延伸。

(一)论坛导入,激发兴趣。课前我已学生在论坛上发表了对李清照的初步认识,一上课我就精选同学们的帖子进行导入,可以直接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以下是同学的发帖情况)

(二)创设情境,美读课文。为了创设环境,美读课文,我搜集制作了非常精美的flash动画,整个教室被唯美的画面,优美的音乐所包围,一下子便把同学们带入了古韵盎然的诗情画意当中。

(三)自主探究,个性解读。新课程强调语文教学应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能力,是以课本为例子,而不是以课本为纲。为了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我将全班54位同学分为三个大组,每组确定本组要探究的题目:第一大组:探究李清照的生平经历对其创作的影响 第二大组:鉴赏李清照的《声声慢》,找出自己最喜欢的一个句子或感受最深的意象,进行鉴赏。第三大组:李清照词与其他婉约派词人或豪放派词人的比较研究 。从生平深入作品,从作品扩展延伸,以点带面,进行个性化解读。

(四)交流研讨,思想碰撞。经过了自主探究阶段,就到了合作交流思想碰撞阶段。首先,我将每个大组组成3个6人的小组,先进行组内交流,形成本组观点,再推选一个代表将本组最优秀的探究成果在全班进行交流(这是我们小组交流的情况,这是我们全班交流的情况)高一的学生普遍求知欲、表现欲强,整个交流环节气氛热烈,时常碰撞出思维的火花,真正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这一新课程理念。

(五)拓展延伸,写作交流。正所谓“学以致用”,为此我安排了一个写作环节,要求大家在论坛上“用几句诗意的话写出自己的酸甜苦辣,并试着用景物去抒情”,从而有效的将课内学到的知识迁移到课外。这是我班高媛同学模仿李清照用景物去抒情所写的一段文字。(抬头看看表已是深夜,刚刚还有三三两两的脚步声,现在却只剩下雨声,夜显得格外的寂静,我喜欢这点点滴滴的雨,任由它敲进我落寞的心房,在里面肆意淋漓,亦如我想家的情绪。——高媛) 以下是我的教学反思,谢谢各位评委老师的指导。

篇3:李清照词全集

李清照(1084-1155),济南章丘(今属山东)人,号易安居士。宋朝诗人,婉约词派代表。早期生活优裕,与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流寓南方,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李清照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人有《李清照集校注》。

篇4:李清照词全集

《夏日绝句》作者是宋代文学家李清照。其古诗全文如下: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译文】

人活在这个世界上,就应该做人中的豪杰!即使是已经死了,也应该成为鬼中的英雄!我至今还在怀念楚汉争雄时的项羽,即便是自刎于乌江,也不逃离江东的场景。

《如梦令》作者是宋代文学家李清照。其古诗全文如下: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翻译】

依旧记得经常出游溪亭,一玩就到傍晚,但是喝醉而忘记回去的路。乘舟返回时,迷路进入藕花池的深处。怎样才能划出去,拼命地划着找路,却惊起了一滩的鸥鹭。

《武陵春》作者是宋代文学家李清照。其古诗全文如下: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译文】

春风停息,百花落尽,花朵化作了香尘,天色已晚还懒于梳头。风物依旧是原样,但人已经不同,一切事情都完了,想要诉说苦衷,眼泪早已先落下。听说双溪春光还好,也打算坐只轻舟去观赏。只是恐怕漂浮在双溪上的小船,载不动许多忧愁。

《一剪梅》作者是宋代文学家李清照。其古诗全文如下:

红耦香残玉蕈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译文】

红藕香残,鲜艳的荷花凋谢了,从竹席上感到深深的凉意,轻轻提起薄纱罗裙,独自泛一叶兰舟。天空中燕群排成队形飞回来(有没有)传回谁的家书?鸿雁飞回的时候,(转眼间)已是夜晚,如洗的月光倾泻在西楼,(我在这盼望着)花,自在地飘零,水,自在地飘流,一种离别的相思,你与我,牵动起两处的闲愁。啊,无法排除的是这相思,这离愁,刚从微蹙的眉间消失,又隐隐缠绕上了心头。

《声声慢》作者是宋代文学家李清照。其古诗全文如下: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译文】

苦苦地寻寻觅觅,却只见冷冷清清,怎不让人凄惨悲戚。乍暖还寒的时节,最难保养休息。喝三杯两杯淡酒,怎么能抵得住早晨的寒风急袭?一行大雁从眼前飞过,更让人伤心,因为都是旧日的相识。

园中菊花堆积满地,都已经憔悴不堪,如今还有谁来采摘?冷清清地守着窗子,独自一个人怎么熬到天黑?梧桐叶上细雨淋漓,到黄昏时分,还是点点滴滴。这般情景,怎么能用一个“愁”字了结。

《醉花阴》作者是宋代文学家李清照。其古诗全文如下: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译文】

稀薄的雾气浓密的云层掠起烦愁直到白昼,雕着兽形的铜香炉里,龙脑香已渐渐烧完了。美好的重阳节又到来了,洁白的瓷枕和轻纱笼罩的床厨,才刚刚被凉气浸透。

在东篱饮酒直饮到黄昏以后,淡淡的黄菊清香飘满双袖。别说不会消损神魂,珠帘卷起是由于被受西风,闺中少妇比黄花更加消瘦。

《忆秦娥》作者是宋代文学家李清照。其古诗全文如下:

临高阁,乱山平野烟光薄。烟光薄,栖鸦归後,暮天闻角。

断香残香情怀恶,西风催衬梧桐落。梧桐落,又还秋色,又还寂寞。

【译文】

起伏相叠的群山,平坦广阔的原野,笼罩着一层薄薄的烟雾,烟雾之中又渗透着落日的最后一缕余辉。的叫声总使人感到“凄凄惨惨”,尤其在萧条荒凉的秋日黄昏,那叫声会显得更加阴森、凄苦。鸦声消逝,远处又隐隐传来了军营中的阵阵角声。那阵阵秋风,无情地吹落了梧桐枯黄而硕大的叶子,风声、落叶声使人的心情更加沉重,更加忧伤了。

《鹧鸪天》作者是宋代文学家柳永。其古诗全文如下:

吹破残烟入夜风。一轩明月上帘栊。因惊路远人还远,纵得心同寝未同。

情脉脉,意忡忡。碧云归去认无踪。只应曾向前生里,爱把鸳鸯两处笼。

【译文】

夜幕降临,倏忽间清风吹散了薄烟,在窗棂竹帘之外,渐渐升起了一轮明月。因畏路途杳杳更忧人心未合,即使能结同心,恐不能同处一地。

情义绵绵,思绪翩翩。剪不断,理还乱。云儿啊,再回去只怕了无踪迹(认不得归路)。这样的事、情思应该只有在前世里显现,总是喜欢将两地鸳鸯放一起。

《玉楼春·红梅》作者是宋代文学家李清照。其古诗全文如下:

红酥肯放琼苞碎,探著南枝开遍末?

不知酝藉几多时,但见包藏无限意。

道人憔悴春窗底,闷损阑干愁不倚。

要来小看便来休,未必明朝风不起。

【译文】

这是一首著名的咏梅词。傲立霜雪,一枝独秀的梅花是历来文人墨客的吟诵对象,特别是宋代咏梅词更多 ,其中能尽得梅花神韵的上乘之作却并不多见。清照的这首《玉楼春》当属其中的佼佼者者,不仅写活了梅花,而且活画出赏梅者虽愁闷却仍禁不住要赏梅的矛盾心态。

《渔家傲》作者是宋代文学家李清照。其古诗全文如下: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彷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漫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译文】

满天晨雾云涛,水天相接,天河正在转动,象无数的船儿在舞动着风帆。梦魂仿佛回到了天庭,天帝殷切地问我:你打算到何处去?

我告诉天帝,自己的前途茫茫,人又老了,空有一肚子才学,却毫无用处。九万里长空大鹏鸟正展翅高飞。风啊!千万别停息,快快将这一叶轻舟直接送往蓬莱三岛去。

《鹧鸪天·寒日萧萧上琐窗》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清照。其古诗全文如下:

寒日萧萧上琐窗,梧桐应恨夜来霜。酒阑更喜团茶苦,梦断偏宜瑞脑香。

秋已尽,日犹长,仲宣怀远更凄凉。不如随分尊前醉,莫负东篱菊蕊黄。

【译文】

深秋惨淡的阳光渐渐地照到镂刻着花纹的窗子上,梧桐树也应该怨恨夜晚来袭的寒霜。酒后更喜欢品尝团茶的浓酽苦味,梦中醒来特别适宜嗅闻瑞脑那沁人心脾的余香。秋天快要过去了,依然觉得白昼非常漫长。比起王粲《登楼赋》所抒发的怀乡情,我觉得更加凄凉。不如学学陶渊明,沉醉酒中以摆脱忧愁,不要辜负东篱盛开的菊花。

《凤凰台上忆吹箫·香冷金猊》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清照。其古诗全文如下:

香冷金猊,被翻红浪,起来慵自梳头。任宝奁尘满,日上帘钩。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

休休!这回去也,千万遍阳关,也则难留。念武陵人远,烟锁秦楼。惟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

【译文】

铸有狻猊提钮的铜炉里,熏香已经冷透,红色的锦被乱堆床头,如同波浪一般,我也无心去收。早晨起来,懒洋洋不想梳头。任凭华贵的梳妆匣落满灰尘,任凭朝阳的日光照上帘钩。我生怕想起离别的痛苦,有多少话要向他倾诉,可刚要说又不忍开口。新近渐渐消瘦起来,不是因为喝多了酒,也不是因为秋天的影响。算了罢,算了罢,这次他必须要走,即使唱上一万遍《阳关》离别曲,也无法将他挽留。想到心上人就要远去,剩下我独守空楼了,只有那楼前的流水,应顾念着我,映照着我整天注目凝眸。就在凝眸远眺的时候,从今而后,又平添一段日日盼归的'新愁。

《清平乐·年年雪里》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清照。其古诗全文如下:

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挼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

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

【译文】

小时候每年下雪,我常常会沉醉在插梅花的兴致中。后来虽然梅枝在手,却无好心情去赏玩,只是漫不经心地揉搓着,却使得泪水沾满了衣裳。

今年梅花又开放的时候,我却一个人住在很偏远的地方,而我耳际短而稀的头发也已斑白。看着那晚来的风吹着开放的梅花,大概也难见它的绚烂了。

《忆秦娥·临高阁》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清照。其古诗全文如下:

临高阁,乱山平野烟光薄。烟光薄,栖鸦归后,暮天闻角。

断香残酒情怀恶,西风催衬梧桐落。梧桐落,又还秋色,又还寂寞。

【译文】

起伏相叠的群山,平坦广阔的原野,笼罩着一层薄薄的烟雾,烟雾之中又渗透着落日的最后一缕余辉。的叫声总使人感到“凄凄惨惨”,尤其在萧条荒凉的秋日黄昏,那叫声会显得更加阴森、凄苦。鸦声消逝,远处又隐隐传来了军营中的阵阵角声。那阵阵秋风,无情地吹落了梧桐枯黄而硕大的叶子,风声、落叶声使人的心情更加沉重,更加忧伤了。

《菩萨蛮·归鸿声断残云碧》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清照。其古诗全文如下:

归鸿声断残云碧,背窗雪落炉烟直。烛底凤钗明,钗头人胜轻。

角声催晓漏,曙色回牛斗。春意看花难,西风留旧寒。

【译文】

大雁南归,声声鸣叫,使人断肠的鸣声消失在布着丝丝残云的碧空中。窗外飘下了纷纷扬扬的雪花,室内垂直地升起了一缕炉烟。在微微烛光的映照下她头上插戴着明亮的凤钗,凤钗上所装饰的人胜首饰那么轻巧。

一夜凄凄角声把晓色催来,看晓漏已是黎明时分,斗转星横,天将破晓。转眼天光大亮,报春的花儿想是开放了吧。但是时在早春,西风还余威阵阵,花儿仍然受到料峭春寒的威胁,那有心思出来争春。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作者为宋代诗人、文学家李清照。其古诗全文如下: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翻译】

昨夜雨虽然下得稀疏,风却刮得急猛,沉沉的酣睡却不能把残存的酒力全部消尽。问那正在卷帘的侍女:庭园里海棠花现在怎么样了?她说海棠花依然和之前一样。你可知道,你可知道,这个时节应该是绿叶繁茂,红花凋零了。

《渔家傲·雪里已知春信至》作者为宋代诗人、文学家李清照。其古诗全文如下:

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香脸半开娇旖旎,当庭际,玉人浴出新妆洗。

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珑地。共赏金尊沈绿蚁,莫辞醉,此花不与群花比。

【翻译】

白雪皑皑,满眼银色世界。就在这银色的世界里,一树寒梅点缀其间。那覆雪悬冰的梅枝,晶莹剔透,别在 枝头的梅花,丰润姣洁。就是从这傲雪而放的梅花,人们才知道了春天就要到来的消息。梅花含苞初绽,娇美可怜,芳气袭人,就像庭院里刚刚出浴,换了新妆的美人。

大自然可能也有偏爱,她怜爱这娇艳的梅花,作为陪衬,才让月光这样皎洁清澈,玲珑剔透,洒满大地。让我们举杯开怀畅饮吧,值此花好月圆雪白的良宵,品酒赏梅,一醉方休。要知道,群花竞艳,谁也逊色于梅花呀。

《偶成二首其一》作者为宋朝文学家李清照。其古诗全文如下:

十五年前花月底,相从曾赋赏花诗。

今看花月浑相似,安得情怀似往时。

【翻译】

十五年前的花前月下,我们相伴游园,并作赏花的诗。如今的花还是与往年的一样,怎么我的心情却与往年不一样了。

《念奴娇·萧条庭院》出自宋词三百首,作者为宋朝诗人李清照,其古诗全文如下:

萧条庭院,又斜风细雨,重门须闭。宠柳娇花寒食近,种种恼人天气。险韵诗成,扶头酒醒,别是闲滋味。征鸿过尽,万千心事难寄。

楼上几日春寒,帘垂四面,玉阑干慵倚。被冷香消新梦觉,不许愁人不起。清露晨流,新桐初引,多少游春意。日高烟敛,更看今日晴未。

【翻译】

萧条冷落的庭院,吹来了斜风细雨,一层层的院门紧紧关闭。春天的娇花即将开放,嫩柳也渐渐染绿。寒食节即将临近,又到了令人烦恼的时日,推敲险仄的韵律写成诗篇,从沉醉的酒意中清醒,还是闲散无聊的情绪,别有一番闲愁在心头。远飞的大雁尽行飞过,可心中的千言万语却难以托寄。

连日来楼上春寒泠冽,帘幕垂得低低。玉栏杆我也懒得凭倚。锦被清冷,香火已消,我从短梦中醒来。这情景,使本来已经愁绪万千的我不能安卧。清晨的新露涓涓,新发出的桐叶一片湛绿,不知增添了多少游春的意绪。太阳已高,晨烟初放,再看看今天是不是又一个放晴的好天气。

《永遇乐·落日熔金》出自《宋词三百首》,其诗人为宋朝诗人李清照。其古诗全文如下:

怎知他、春归何处?相逢且尽尊酒。少年袅袅天涯恨,长结西湖烟柳。休回首,但细雨断桥,憔悴人归后。东风似旧。问前度桃花,刘郎能记,花复认郎否。

君且住,草草留君翦韭。前宵更恁时候。深杯欲共歌声滑,翻湿春衫半袖。空眉皱,看白发尊前,已似人人有。临分把手。叹一笑论文,清狂顾曲,此会几时又。

【翻译】

落日金光灿灿,像熔化的金水一般,暮云色彩波蓝,仿佛碧玉一样晶莹鲜艳。景致如此美好,可我如今又置身于何地哪边?新生的柳叶如绿烟点染,《梅花落》的笛曲中传出声声幽怨。春天的气息已露倪端。但在这元宵佳节融和的天气,又怎能知道不会有风雨出现?那些酒朋诗友驾着华丽的车马前来相召,我只能报以婉言,因为我心中愁闷焦烦。

记得汴京繁盛的岁月,闺中有许多闲暇,特别看重这正月十五。帽子镶嵌着翡翠宝珠,身上带着金捻成的雪柳,个个打扮得俊丽翘楚。如今容颜憔悴,头发蓬松也无心梳理,更怕在夜间出去。不如从帘儿的底下,听一听别人的欢声笑语。

篇5:李清照词全集

李清照词全集「精选」

1、《忆秦娥》

临高阁。乱山平野烟光薄。

烟光薄。栖鸦归后,暮天闻角。

断香残酒情怀恶。西风催衬梧桐落。

梧桐落。又还秋色,又还寂寞。

2、《玉楼春》

红酥肯放琼苞碎,探着南枝开遍未。

不知酝藉几多香,但见包藏无限意。

道人憔悴春窗底。闷损阑干愁不倚。

要来小酌便来休,未必明朝风不起。

3、《渔家傲》

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

香脸半开娇旖旎。当庭际。玉人浴出新妆洗。

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珑地。

共赏金尊沈绿蚁。莫辞醉。此花不与群花比。

4、《清平乐》

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

挼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

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

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

5、《南歌子》

天上星河转,人间帘幕垂。

凉生枕簟泪痕滋。起解罗衣聊问、夜何其。

翠贴莲蓬小,金销藕叶稀。旧时天气旧时衣。

只有情怀不似、旧家时。

6、《渔家傲》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谩有惊人句。

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7、《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沈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8、《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9、《多丽(咏白菊)》

小楼寒,夜长帘幕低垂。

恨萧萧、无情风雨,夜来揉损琼肌。

也不似、贵妃醉脸,也不似、孙寿愁眉。

韩令偷香,徐娘傅粉,莫将比拟未新奇。

细看取、屈平陶令,风韵正相宜。

微风起,清芬酝藉,不减酴醿。

渐秋阑、雪清玉瘦,向人无限依依。

似愁凝、汉皋解佩,似泪洒、纨扇题诗。

朗月清风,浓烟暗雨,天教憔悴度芳姿。

纵爱惜、不知从此,留得几多时。

人情好,何须更忆,泽畔东篱。

10、《菩萨蛮》

风柔日薄春犹早。夹衫乍着心情好。

睡起觉微寒。梅花鬓上残。

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

沈水卧时烧。香消酒未消。

11、《菩萨蛮》

归鸿声断残云碧。背窗雪落炉烟直。

烛底凤钗明。钗头人胜轻。

角声催晓漏。曙色回牛斗。

春意看花难。西风留旧寒。

12、《浣溪沙》

小院闲窗春色深,重帘未卷影沈沈。

倚楼无语理瑶琴,远岫出山催薄暮,

细风吹雨弄轻阴,梨花欲谢恐难禁。

13、《浣溪沙》

淡荡春光寒食天,玉炉沈水袅残烟。

梦回山枕隐花钿,海燕未来人斗草。

江海已过柳生绵。黄昏疏雨湿秋千。

14、《凤凰台上忆吹箫》

香冷金猊,被翻红浪,起来人未梳头。

任宝奁闲掩,日上帘钩。

生怕闲愁暗恨,多少事、欲说还休。

今年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

明朝,这回去也,千万遍阳关,也即难留。

念武陵春晚,云锁重楼,记取楼前绿水,

应念我、终日凝眸。

凝眸处,从今更数,几段新愁。

15、《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16、《蝶恋花》

泪湿罗衣脂粉满。四叠阳关,唱到千千遍。

人道山长山又断。萧萧微雨闻孤馆。

惜别伤离方寸乱。忘了临行,酒盏深和浅。

好把音书凭过雁。东莱不似蓬莱远。

17、《蝶恋花》

暖日晴风初破冻。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

酒意诗情谁与共。泪融残粉花钿重。

乍试夹衫金缕缝。山枕斜欹,枕损钗头凤。

独抱浓愁无好梦。夜阑犹剪灯花弄。

18、《鹧鸪天》

寒日萧萧上锁窗。梧桐应恨夜来霜。

酒阑更喜团茶苦,梦断偏宜瑞脑香。

秋已尽,日犹长。仲宣怀远更凄凉。

不如随分尊前醉,莫负东篱菊蕊黄。

19、《小重山》

春到长门春草青。江梅些子破,未开匀。

碧云笼碾玉成尘。留晓梦,惊破一瓯春。

花影压重门。疏帘铺淡月,好黄昏。

二年三度负东君。归来也,着意过今春。

20、《怨王孙》

湖上风来波浩渺。秋已暮、红稀香少。

水光山色与人亲,说不尽、无穷好。

莲子已成荷叶老。青露洗、萍花汀草。

眠沙鸥鹭不回头,似也恨、人归早。

21、《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似黄花瘦。

22、《好事近》

风定落花深,帘外拥红堆雪。

长记海棠开后,正是伤春时节。

酒阑歌罢玉尊空,青缸暗明灭。

魂梦不堪幽怨,更一声啼F774。

23、《诉衷情》

夜来沈醉卸妆迟。梅萼插残枝。

酒醒熏破春睡,梦远不成归。

人悄悄,月依依。翠帘垂。

更挼残蕊,更捻余香,更得些时。

24、《行香子》

草际鸣蛩。惊落梧桐。

正人间、天上愁浓。

云阶月地,关锁千重。

纵浮槎来,浮槎去,不相逢。

星桥鹊驾,经年才见,

想离情、别恨难穷。

牵牛织女,莫是离中。

甚霎儿晴,霎儿雨,霎儿风。

25、《满庭霜》

小阁藏春,闲窗锁昼,画堂无限深幽。

篆香烧尽,日影下帘钩。

手种江梅更好,又何必、临水登楼。

无人到,寂寥浑似,何逊在扬州。

从来,知韵胜,难堪雨藉,不耐风柔。

更谁家横笛,吹动浓愁。

莫恨香消雪减,须信道、扫迹情留。

难言处,良宵淡月,疏影尚风流。

26、《添字丑奴儿》

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

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余情。

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霖霪。

点滴霖霪。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

篇6:李清照词

李清照词

一代词人李清照

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

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

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点绛唇

寂寞深闺,

柔肠一寸愁千缕。

惜春春去,

几点催花雨。

倚遍栏干,

只是无情绪!

人何处?

连天衰草,

望断归来路。

点绛唇

蹴罢秋千,

起来慵整纤纤手。

露浓花瘦,

薄汗轻衣透。

见有人来,

袜铲金钗溜,

和羞走。

倚门回首,

却把青梅嗅。

(此首一作无名氏词,见《花草粹编》卷一)

浣溪沙

莫许杯深琥珀浓,

未成沈醉意先融,

疏钟己应晚来风。

瑞脑香消魂梦断,

辟寒金小髻鬟松,

醒时空对烛花红。

浣溪沙

小院闲窗春己深,

重帘未卷影沈沈,

倚楼无语理瑶琴。

远岫出山催薄暮,

细风吹雨弄轻阴,

梨花欲谢恐难禁。

浣溪沙

淡荡春光寒食天,

玉炉沈水袅残烟,

梦回山枕隐花钿。

海燕未来人斗草,

江梅已过柳生绵,

黄昏疏雨湿秋千。

浣溪沙

髻子伤春慵更梳,

晚风庭院落梅初,

淡云来往月疏疏,

玉鸭薰炉闲瑞脑,

朱樱斗帐掩流苏,

通犀还解辟寒无。

浣溪沙

绣幕芙蓉一笑开,

斜偎宝鸭亲香腮,

眼波才动被人猜。

一面风情深有韵,

半笺娇恨寄幽怀,

月移花影约重来。

菩萨蛮

风柔日薄春犹早,

夹衫乍著心情好。

睡起觉微寒,

梅花鬓上残。

故乡何处是?

忘了除非醉。

沈水卧时烧,

香消酒未消。

菩萨蛮

归鸿声断残云碧,

背窗雪落炉烟直。

烛底凤钗明,

钗头人胜轻。

角声催晓漏,

曙色回牛斗。

春意看花难,

西风留旧寒。

诉衷情

夜来沈醉卸妆迟,

梅萼插残枝。

酒醒熏破春睡,

梦断不成归。

人悄悄,

月依依,

翠帘垂。

更挪残蕊,

更拈馀香,

更得些时。

好事近

风定落花深,

帘外拥红堆雪。

长记海棠开後,

正是伤春时节。

酒阑歌罢玉尊空,

青缸暗明灭。

魂梦不堪幽怨,

更一声啼□(左“决”右半,右“鸟”)。

清平乐

年年雪里,

常插梅花醉,

挪尽梅花无好意,

赢得满衣清泪!

今年海角天涯,

萧萧两鬓生华。

看取晚来风势,

故应难看梅花。

忆秦娥

临高阁,

乱山平野烟光薄。

烟光薄,

栖鸦归後,

暮天闻角。

断香残香情怀恶,

西风催衬梧桐落。

梧桐落,

又还秋色,

又还寂寞。

摊破浣溪沙

揉破黄金万点轻,

剪成碧玉叶层层。

风度精神如彦辅,

太鲜明。

梅蕊重重何俗甚,

丁香千结苦粗生。

熏透愁人千里梦,

却无情。

摊破浣溪沙

病起萧萧两鬓华,

卧看残月上窗纱。

豆蔻连梢煎熟水,

莫分茶。

枕上诗书闲处好,

门前风景雨来佳,

终日向人多酝藉,

木犀花。

添字采桑子

窗前谁种芭蕉树?

阴满中庭;

阴满中庭,

叶叶心心、舒卷有馀情。

伤心枕上三更雨,

点滴霖霪;

点滴霖霪,

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

武陵春

风住尘香花已尽,

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

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

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

载不动、许多愁。

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

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

玉枕纱橱,

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後,

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

帘卷西风,

人比黄花瘦。

南歌子

天上星河转,

人间帘幕垂。

凉生枕簟泪痕滋,

起解罗衣聊问、夜何其?

翠贴莲蓬小,

金销藕叶稀。

旧时天气旧时衣,

只有情怀不似、旧家时!

怨王孙

湖上风来波浩渺,

秋已暮、红稀香少。

水光山色与人亲,

说不尽、无穷好。

莲子已成荷叶老,

青露洗、苹花汀草。

眠沙鸥鹭不回头,

似也恨、人归早。

鹧鸪天

寒日萧萧上锁窗,

梧桐应恨夜来霜。

酒阑更喜团茶苦,

梦断偏宜瑞脑香。

秋已尽,

日犹长,

仲宣怀远更凄凉。

不如随分尊前醉,

莫负东篱菊蕊黄。

鹧鸪天

暗淡轻黄体性柔,

情疏迹远只香留.

何须浅碧深红色,

自是花中第一流.

梅定妒,

菊应羞,

画栏开处冠中秋.

骚人可煞无情思,

何事当年不见收.

玉楼春

红梅

红酥肯放琼苞碎,

探著南枝开遍末?

不知酝藉几多时,

但见包藏无限意。

道人憔悴春窗底,

闷损阑干愁不倚。

要来小看便来休,

未必明朝风不起。

小重山

春到长门春草青,

红梅些子破,

未开匀。

碧云笼碾玉成尘,

留晓梦,

惊破一瓯春。

花影压重门,

疏帘铺淡月,

好黄昏。

二年三度负东君,

归来也,

著意过今春。

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

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

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

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

才下眉头,

却上心头。

临江仙

欧阳公作《蝶恋花》,有“深深深几许”之句,予酷爱之。用其语作“庭院深

深”数阙,其声即旧《临江仙》也。

庭院深深深几许,

云窗雾阁常扃,

柳梢梅萼渐分明,

春归秣陵树,

人老建康城。

感月吟风多少事,

如今老去无成,

谁怜憔悴更雕零,

试灯无意思,

踏雪没心情。

临江仙

庭院深深深几许,

云窗雾阁春迟,

为谁憔悴损芳姿。

夜来清梦好,

应是发南枝。

玉瘦檀轻无限恨,

南楼羌管休吹。

浓香吹尽有谁知,

暖风迟日也,

别到杏花肥。

蝶恋花

暖日晴风初破冻,

柳眼梅腮,

已觉春心动。

酒意诗情谁与共,

泪融残粉花钿重。

乍试夹衫金缕缝,

山枕斜欹,

枕损钗头凤。

独抱浓愁无好梦,

夜阑犹翦灯花弄。

蝶恋花

昌乐馆寄姊妹

泪湿罗衣脂粉满,

四叠阳关,

唱到千千遍。

人道山长水又断,

潇潇微雨闻孤馆。

惜别伤离方寸乱,

忘了临行,

酒盏深和浅,

好把音书凭过雁,

东莱不似蓬莱远。

蝶恋花

上巳召亲族

永夜恹恹欢意少,

空梦长安,

认取长安道。

为报今年春色好,

花光月影宜相照。

随意杯盘虽草草,

酒美梅酸,

恰称人怀抱。

醉里插花花莫笑,

可怜人似春将老。

渔家傲

天接云涛连晓雾,

星河欲转千帆舞;

彷佛梦魂归帝所,

闻天语,

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

学诗漫有惊人句;

九万里风鹏正举,

风休住,

蓬舟吹取三山去。

渔家傲

雪里已知春信至,

寒梅点缀琼枝腻,

香脸半开娇旖旎,

当庭际,

玉人浴出新妆洗。

造化可能偏有意,

故教明月玲珑地。

共赏金尊沉绿蚁,

莫辞醉,

此花不与群花比。

[歹带]人娇

後亭梅开有感

玉瘦香浓,

檀深雪散,

今年恨探梅又晚。

江楼楚馆,

云间水远。

清昼永,

凭栏翠帘低卷。

坐上客来,

尊前酒满,

歌声共水流云断。

南枝可插,

更须频剪,

莫待西楼,

数声羌管。

(此首一作无名氏词,见《梅苑》卷九)

行香子

七夕

草际鸣蛩,

惊落梧桐,

正人间、天上愁浓。

云阶月地,

关锁千重。

纵浮槎来,

浮槎去,

不相逢。

星桥鹊驾,

经年才见,

想离情、别恨难穷。

牵牛织女,

莫是离中。

甚霎儿晴,

霎儿雨,

霎儿风。

行香子

天与秋光,

转转情伤,

探金英知近重阳。

薄衣初试,

绿蚁新尝,

渐一番风,

一番雨,

一番凉。

黄昏院落,

凄凄惶惶,

酒醒时往事愁肠。

那堪永夜,

明月空床。

闻砧声捣,

蛩声细,

漏声长。

孤雁儿

世人作梅词,下笔便俗。予试作一篇,乃知前言不妄耳。

藤床纸帐朝眠起,

说不尽、无佳思。

沈香烟断玉炉寒,

伴我情怀如水。

笛声三弄,

梅心惊破,

多少春情意。

小风疏雨萧萧地,

又催下、千行泪。

吹箫人去玉楼空,

肠断与谁同倚?

一枝折得,

人间天上,

没个人堪寄。

满庭芳

小阁藏春,

闲窗销昼,

画堂无限深幽。

篆香烧尽,

日影下帘钩。

手种江梅更好,

又何必、临水登楼?

无人到,

寂寥恰似、何逊在杨州.

从来,

如韵胜,

难堪雨藉,

不耐风揉。

更谁家横笛,

吹动浓愁?

莫恨香消玉减,

须信道、扫迹难留。

难言处,

良窗淡月,

疏影尚风流。

满庭芳

芳草池塘,

绿阴庭院,

晚晴寒透窗纱。

□□金锁,

管是客来[口沙]。

寂寞尊前席上,

惟□□、海角天涯。

能留否?

酴[酉縻]落尽,

犹赖有□□。

当年,

曾胜赏,

生香熏袖,

活火分茶。

□□龙娇马,

流水轻车。

不怕风狂雨骤,

恰才称、煮酒残花,

如今也,

不成怀抱,

得似旧时那。

(□:原缺字)

凤凰台上忆吹箫

香冷金猊,

被翻红浪,

起来慵自梳头。

任宝奁尘满,

日上帘钩。

生怕离怀别苦,

多少事、欲说还休。

新来瘦,

非干病酒,

不是悲秋。

休休!

这回去也,

千万遍阳关,

也则难留。

念武陵人远,

烟锁秦楼。

惟有楼前流水,

应念我、终日凝眸。

凝眸处,

从今又添,

一段新愁。

声声慢

寻寻觅觅,

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

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

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

正伤心,

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

憔悴损,

如今有谁堪摘?

守著窗儿,

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

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

怎一个、愁字了得!

庆清朝慢

禁幄低张,

雕栏巧护,

就中独占残春。

客华淡伫,

绰约俱见天真。

待得群花过後,

一番风露晓妆新。

妖娆艳态,

妒风笑月,

长[歹带]东君。

东城边,

南陌上,

正日烘池馆,

竞走香轮。

绮筵散日,

谁人可继芳尘?

更好明光宫殿,

几枝先近日边匀,

金尊倒,

拚了尽烛,

不管黄昏。

念奴娇

春情

萧条庭院,

又斜风细雨,

重门须闭。

宠柳娇花寒食近,

种种恼人天气。

险韵诗成,

扶头酒醒,

别是闲滋味。

征鸿过尽,

万千心事难寄。

楼上几日春寒,

帘垂四面,

玉栏干慵倚。

被冷香消新梦觉,

不许愁人不起。

清露晨流,

新桐初引,

多少游春意!

日高烟敛,

更看今日晴未?

永遇乐

落日熔金,

暮云合璧,

人在何处?

染柳烟浓,

吹梅笛怨,

春意知几许?

元宵佳节,

融和天气,

次第岂无风雨?

来相召、香车宝马,

谢他酒朋诗侣。

中州盛日,

闺门多暇,

记得偏重三五。

铺翠冠儿,

拈金雪柳,

簇带争济楚。

如今憔悴,

风鬟霜鬓,

怕见夜间出去。

不如向、帘儿底下,

听人笑语。

多丽

咏白菊

小楼寒,

夜长帘幕低垂。

恨潇潇、无情风雨,

夜来揉损琼肌。

也不似、贵妃醉脸,

也不似、孙寿愁眉。

韩令偷香,

徐娘傅粉,

莫将比拟未新奇,

细看取、屈平陶令,

风韵正相宜。

微风起,

清芬酝藉,

不减酴[酉縻]。

渐秋阑,

雪清玉瘦,

向人无限依依。

似愁凝、汉阜解佩,

似泪洒、纨扇题诗。

朗月清风,

浓烟暗雨,

天教憔悴瘦芳姿。

纵爱惜、不知从此,

留得几多时。

人情好,

何须更忆,

泽畔东篱。

长寿乐

南昌生日

微寒应候,

望日边六叶,

阶[艹冥]初秀。

爱景欲挂扶桑,

漏残银箭,

杓回摇斗。

庆高闳此际,

掌上一颗明珠剖。

有令容淑质,

归逢佳偶。

到如今,

昼锦满堂贵胄。

荣耀,

文步紫禁,

一一金章绿绶。

更值棠棣连阴,

虎符熊轼,

夹河分守。

况青云咫尺,

朝暮入承明后。

看彩衣争献,

兰羞玉酎。

祝千龄,

借指松椿比寿。

减字木兰花

卖花担上,

买得一枝春欲放。

泪染轻匀,

犹带彤霞晓露痕。

怕郎猜道,

奴面不如花面好。

云鬓斜簪,

徒要教郎比并看。

瑞鹧鸪

双银杏

风韵雍容未甚都,

尊前甘橘可为奴。

谁怜流落江湖上,

玉骨冰肌未肯枯。

谁教并蒂连枝摘,

醉后明皇倚太真。

居士擘开真有意,

要吟风味两家新。

篇7:李清照词

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1、词的上阕是如何表达离愁的?

上阕“薄雾浓云愁永昼”写一天从早到晚,天空都布满了“薄雾浓云”,这种阴沉沉的天气最使人感到愁闷难挨。“瑞脑销金兽”一句便转写室内情景:诗人独自看着香炉里的瑞脑香的袅袅青烟出神,真是百无聊赖!又是重阳节了,天气骤凉,睡到半夜,凉意透入帐内枕上,寥寥数语把一个闺中少妇心事重重地愁态描摹出来。“佳节又重阳”的“又”字突出表达了伤感情绪。最后两句,丈夫不在家,玉枕孤眠,纱帐内独寝,又会有什么感触!“半夜凉初透”,不只是时令转凉,而且别有一番凄凉滋味。

2、下阕开头两句写重阳对酒赏菊,不乏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的诗意,照例说诗人应该是快乐的,为什么流露出来的仍是愁闷?

作者本想以饮酒赏菊驱愁逐闷,不料反更触动了思夫的情弦。酒要夫妇对饮才有情趣,菊要两人共赏才有韵味,现在形单影只,只能自酌自饮; ,只有人菊相吊;虽有“暗香”,只好徒叹奈何。

3、“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是千古传诵的佳句,试分析其艺术性?

(1)比喻新巧。“人比黄花瘦”是词人的独创,词人为情所伤,日渐憔悴,故以人比黄花。秋风卷帘,相思的人儿倚门翘盼,其形容之娇弱、其神韵之妩媚,令人遐想,撩人情思。

(2)形貌描写富有审美情趣。这三句诗共同创造出一个凄清寂寥的深秋怀人的境界。“帘卷西风”一句,更直接为“人比黄花瘦”句作环境气氛的渲染,使人想象到一幅西风瘦菊、佳节冷落,佳人对花兴叹的图画,如果没有时令与环境气氛的烘托,孤零零地说一句“人不黄花瘦”,就没有多少深厚的意境了。

4、本词的.词眼是哪句话?表达了什么?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①人与花比拟,相映衬,情境、神情相似

②因花瘦,触及己瘦,物我交融,同病相怜

③表达词人的相思离愁之感

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确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1、“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包含几层意思?这几句在用语上历来为人称道,请简要赏析。

(1)“寻寻觅觅”写人的动作神态,似在寻找失去的东西,追索过往的陈迹;“冷冷清清”写环境凄凉、寂寞;“凄凄惨惨戚戚”写内心世界的愁苦、哀伤。

(2)七组叠字,很好地统领了全词的内容,展示出一种凄凉、萧条的意境;选用叠字,造成一种往复的效果,为全词的抒情定下基调;使用叠字更显感情之强烈;平字见奇,字字传神。

2、“雁过也,正伤心,确是旧时相识”这几句在写景抒情上有哪些巧妙之处?请简要分析。

(1)从写景来说:雁南归,冬将至。词人以季节的特点来衬托内心的凄凉。另外,古人有鸿雁传书的说法,而自己现在只能眼看着雁儿飞过,却无书可寄,无信可收,更显惆怅。

(2)从抒情上来说:景中含情,情景交融:“旧时相识”让作者感受到:大雁可以南来北往,而自己却滞留在南方不能北归,表现了作者强烈的思乡之情和一种沦落异地的流浪之感。

3、“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几句在写法上有何特点?请简要分析。

这几句是环境描写,用以烘托作者内心的孤独寂寞。点点滴滴的雨打在梧桐叶上,可在凄苦的作者听来却像打在自己的心上,是那么强烈的敲击着、震撼着作者的心扉。

4、首句十四字写了什么?

写作者想寻觅美景,排遣愁绪,遇到的却是冷冷清清的环境,结果心里更加凄惨、悲戚了。

5、“独自怎生得黑”写出了什么?

写她老来失去丈夫后的孤寂之苦,说时光真正难熬。

6、 “怎一个愁字了得”写出了作者处于什么样的境况?写出了她无法把愁绪排遣的苦况。

7、词的上半阙写出了此人出于怎样的境况?

写词人无法排解愁绪,借酒浇愁愁更愁的苦况。

8、上半阙写见到“旧时相识”的雁飞过表明了什么?

勾起对往日的怀念,更增强了感伤的气氛。

9、作者在首句写了那几个层次?

①精神状态

②生活环境

③内心世界

篇8:一剪梅李清照词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了解李清照其人,赏析其词,学会“知人论世”的欣赏方法。

2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来鉴赏诗歌的思想内涵,提高学生初步鉴赏诗歌主旨的水平。

3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和探究精神。

教学重点:李清照生平简历的了解及其作品的赏析。

教学难点:掌握“知人论世”的方法并能够运用这种方法来初步鉴赏诗歌。

教学方法:引导法 体验式 合作探究式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交流作业:

①、《蜀相》与《登岳阳楼》中“泪满襟”与“涕泗流”有何异同?

②、《蜀相》与《阁夜》中都提到了诸葛亮,表达的情感有何异同?

自选一题,写一段分析文字,不少于400字。

2、教师示范解析。

A杜甫的经历和诗歌创作可以分为四个时期:

(一)读书和漫游时期(三十五岁以前)

(二)困居长安时期(三十五至四十四岁)《兵车行》、《丽人行》

(三)陷贼和为官时期(四十五至四十八岁)

“三吏”:为“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

“三别”:为“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

(四)西南飘泊时期(四十八至五十八岁)

《春夜喜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蜀相》、《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登高》

B史传材料与后人评述:

①世界文化名人之一:一九六二年斯德哥尔摩举行的世界和平理事大会上杜甫被列为世界文化名人之一,以此得到了全世界人民的纪念。

②朱熹眼中的“五君子”:汉代诸葛亮,唐代杜甫、颜真卿、韩愈,北宋范仲淹

③闻一多评价:杜甫是四千年文化中最庄严、最瑰丽、最永久的一道光彩。

C杜甫诗解析:

杜诗中生动地表达出诸葛武侯的雄才大略和生平业绩,也表现出他忠贞不渝、坚毅不拔的精神品格。传达了诗人对诸葛亮献身精神的崇高景仰和对他事业未竟的痛惜心情;同时也借诸葛亮的贤愚同归,表达自己伤乱思乡之情,国家动荡之伤,身世悲苦之感。

杜甫目睹国势艰危,生民涂炭,而自身又报国无门,因此遗憾壮志未酬,感慨晚年处境孤苦,个人遭遇悲惨而无可奈何,无论在那一首诗中,我们都看到了杜甫的忧国忧民的荧荧泪光。

3、知人论世法:我们在欣赏、吟咏古人的诗歌作品时,应该深入探究他们的生平和为人,全面了解他所生活的环境和时代,与作者成为心灵相通的好朋友。这就是所谓“知人论世”的欣赏方法。

二、师生共同学习讨论李清照的《一剪梅》。

讨论问题:

1、这首词中“花自飘零水自流”中的“花”与“人比黄花瘦”《醉花阴》、“奴面不如花面好”《减字木兰花》中提到的“花”所传达的感情有何不同?

2、词中“闲愁”如何理解?比较“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声声慢》、“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武陵春》中的“愁”。

答案解析:

1、“花自飘零水自流”:青春易逝之花

“奴面不如花面好”:幸福甜蜜之花

“人 比 黄 花 瘦”:思念憔悴之花

2、前期闲愁:物质条件优越、夫妻感情深厚、女性多愁善感。后期深重的国破、家亡、夫死之仇。

四、课堂小结:

知人论世的赏析诗歌应有如下三个方面的条件:

1、利用现存的史传材料和后人评述,把握作者的心灵历程和精神世界。

2、弄清作品的具体创作时间,把握诗人不同时期的情感基调和旨趣。

3、全面了解作者所处时代的社会风气和时代精神,深入欣赏其中的内容和旨趣。

五、布置作业:

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赏析陆游的《书愤》和鲍照的《拟行路难》,自选其中一首,写一段赏析文字,不少于400字。

篇9:李清照的词浅论

李清照的词浅论

本文拟探讨李清照不同时期生活状态对其词作的影响。主要论述少女时代的李清照在家庭环境及自然环境中受到熏陶,培养了良好的文学素质,造就了她率真自然的个性和心灵,奠定了她独立自由的创作风格;婚后的李清照与丈夫感情厚笃,意趣相投,这种两情相悦、刻骨相思的夫妻之情深深影响了李清照词作的内容,赵明诚给李清照的情感体验成为她闺情词的创作的土壤; “靖康之变”打破李清照原来的生存状态,生活动荡不安,她从个人感受的角度侧面反映社会现实,国破家亡之痛成为李清照人生中实实在在的生命体验。

李清照是中国古代罕见的才女,她擅长书画,通晓金石,精于诗词。她的词作独步一时,将真挚的感情和完美的形式交融一起,浑然一体,在艺术上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她将“语尽而意不尽,意尽而情不尽”¹的婉约风格发展到了顶峰,赢得了婉约派词人“宗主”的地位。她的词作之所以给人以强烈的真实感,是由于词中的情感和生活都是她的亲身经历与亲身体验。既然李清照的词与她的生平有如此密切的联系及因果关系,那么,追寻她的生活轨迹便可更深刻地理解其词作的思想内容及艺术个性。本文拟探讨李清照在其婚前、婚后及其丈夫赵明诚病逝后三个阶段其词作的思想内容及艺术个性。

(一)婚前:幸福美好的生活,多情浪漫的情怀

李清照出生在文化氛围浓厚、颇有声望的仕宦之家,有着优越的家庭教育。她的父亲李格非是北宋著名学者、文学家。李格非博学多才、文思敏捷,他下笔尚“诚”,提出“诚著”为文学批评的标准,要求诗文要有真情实感,“字字如肺腑出”。②李清照的母亲也善文工词,颇有文化素养。李格非夫妇思想开放,并没有“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迂腐之见,他们带领小清照踏进了广阔的知识领域,诵读经史子集、诗词歌赋,浏览笔记小说、轶事遗闻,使小清照从丰富的历史和文学资料中吸取营养。自小聪明过人的李清照幼年在风景如画、人文荟萃的历城度过,五六岁后随父母迁居东京汴梁。因此,李清照早年人生得意,生活安定幸福,其词作也相应受其生活状态影响,词中人物形象多有浪漫之情,且乐观向上 ,感情热烈。所以在这段时期内李清照的词多以浪漫为基调,直抒胸臆,生机勃勃。

少女时代的李清照是一个性格活泼开朗、无比热爱生活的女子。她不像一般的大家闺秀,把自己的生活圈子局限于闺房绣楼之内,而是踏出重门深院划小船、荡秋千,与家人游东京、观花灯、逛街景,投入大自然的怀抱之中,寄情于山水,表现出她那蓬蓬勃勃的春春气息。

她在早年所作的《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写道: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李清照在这首小令中真实地描述了她年少时一次愉快的郊游。在宋朝礼学鼎盛的阶段,封建礼教对女子诸多束缚的时期,我们从她身上却根本看不到什么封建规范、礼教枷锁的影子,她驾舟游玩,不觉天色已晚,却丝毫不担心回家受家长的责骂,由此其家庭开明程度可见一斑。正是因为词人这种与一般的封建大家闺秀所不同的生存状态,才让她比别的女子有了更多的自由与特殊的生活体验,使她信手拈来某一生活场景入词也显得那样的与众不同,充满了健康明快的色彩。而大自然的晚霞落日、绿水红莲这些著名的'景物,被融入词中,好像一幅清新别致的图画。透过这首词,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李清照少女时代那活泼开朗的性格,她无拘无束,无忧无虑,自由健康地成长着,令人真实地感受到她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怀。这种开朗率性和蓬勃朝气,即使到了成年,在她的词中仍能找到痕迹。婚后经历与丈夫别后重逢的她,心情又渐渐开朗。在《庆清朝慢》(禁幄低张)中,她那无拘无束、活泼率性的性格再次生动地表现出来:春天牡丹盛开的时节,她随着香轮竞走的游园行列前去赏花。她陶醉在明媚的春光和盛开的鲜花当中,快乐得如痴如狂,饮酒赏花直至深夜。词中洋溢的蓬勃朝气和对大自然由衷的热爱跃然纸上,毫不矫揉造作,让人身临其境。

再看《点绛唇》(蹴罢秋千):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这首词以生动明快的笔墨勾出了一个富贵人家少女天真烂漫的形象。她生活快乐,性格活泼,甚至有些不拘小节,你看那位如花少女刚“蹴罢秋千”,颇有倦意,连纤纤玉手也懒得抬,正“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时,听得有人来了,连鞋子都顾不得穿,光着袜子害羞地往屋里跑,头上的金钗都滑落了,却又倚着门回头嗅嗅青青的梅子,实则是想偷偷地看看把自己弄得如此狼狈的人到底是谁。那“和羞走”“倚门”及“却把青梅嗅”等一系列的描写,多么真实而细腻,而把这样一位天真活泼累态可掬的少女活化出来的李清照,当时不就是一位热爱生活、天真烂漫的如花少女吗?这正是李清照早年的自画像啊!你看她没有忧虑也没有烦恼,在天真活泼之中又带着几分顽皮羞涩。我们还可以从李清照另外几首早期词中进一步窥探到作者这一形象,例如《浣溪沙》中那个“绣面芜蓉一笑开,斜飞宝鸭衬香腮,眼波才动被人猜”的多情少女;那个在《如梦令》中叫嚷“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的率性女孩;还有那个在《怨王孙》中唱着“水光山色与人亲,说不尽无穷好”的快乐女孩,这一幅幅生动的画面,无一不在显露她率真、率性、爽快而多情的个性!透过她的词,我们还可以得知她并不是一个一味贪玩、不知所静的女孩,她也会在“淡荡春光寒食天”(《浣溪沙》)里,做甜甜的梦;她还会“倚楼无语理瑶琴”(《烷溪沙》),独自一人默默地暗想心事。

这个时期由于社会安定,家庭生活富足,加之个人心情舒畅,因此李清照的词作内容和格调都是欢快无忧的,其词境也充满着乐趣。加上其细腻的笔法,景物和感情的交叉描绘,使得这个时期的词作个性鲜明,充满浪漫主义情怀。

(二)婚后:守望爱情,愁多于乐

唐代女道人鱼玄机在《赠邻女》中说:“易求无价宝,难得有情郎。”在女性地位大大提升的现代,许多女性还在感叹有情郎难觅,而在婚姻大事全凭“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封建时代,有才情的女性要想找到与自己琴瑟相和,在精神和情感上能够沟通的理想伴侣,更是难上加难。而李清照幸运地嫁给了才情兼备,又与她意趣相投的赵明诚。

赵明诚人品学识俱佳,是一位学者型的青年,他读书极博,酷好书画,是一位金石学家。他与李清照成婚后,两人吟诗填词,互相唱和,赏玩书画,研究金石,生活充满了诗情画意,十分美满,可以说他们的感情建立在志同道合的基础上的。赵明诚非常敬佩妻子的才华,称她为“亦师、亦友、亦妻房”。李清照在《金石录后序》中写道“每获一书,即共同勘校,整集签题,得书、画、彝、鼎,亦摩玩舒卷,指摘疵病,夜尽一烛为率。” “余性偶强记,每饭罢,坐归来堂烹茶,指堆积书史,言某事在某书某卷第几页几行,以中否角胜负,为饮茶先后,中即举杯大笑,至茶倾覆杯中,反不得饮而起。”④这两段文字从一个侧面表现了李清照夫妇的感情厚笃、情趣相投。《古今女史》卷一引江之淮语:“自古夫妇擅朋之胜,从来未有如李易安与赵德甫者,佳人才子,千古绝唱。” ⑤李清照的词中表现出来的两情相悦、刻骨相思都是基于这种深厚的夫妻之情。可以说,是赵明诚给予了李清照的情感体验使她写出了那么多动人的闺情词。

燕尔新婚的李清照在《减字木兰花》(卖花担上)中又再现从前的活泼俏皮相:

“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 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

这首词将一个沉醉在爱河的新妇那幸福和欢乐的娇憨妩媚表现得惟妙惟肖,显得清新活跃。而在《渔家傲》(雪里已知春信至)中,我们也可以找到相似的情调:“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香脸半开娇旖旎,当庭际,玉人欲出新妆洗。 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珑地。共赏金尊沉绿蚁,莫辞醉,此花不与群花比。”

时候,晚来一阵风雨过去,酷热消散,她先是理笙簧,后是淡淡妆,接着“绛鞘缕薄冰肌莹,雪腻酥香。笑语檀郎”(《采桑子》)。这些以率真之笔,抒率真之情;不扭捏造作,不矫揉造作,这不正是那个工作之余的李清照吗? 这些词都还延续着婚前的浪漫,说明李清照在新婚时期,还处于花好月圆,轻松浪漫、和谐无忧的氛围中。

但是生活在封建时代的女性,几乎与世隔绝,爱情和婚姻是她们生活的全部,除此之外,她们的生活没有更多的内容。丈夫的远离使多少女子苦涩地留守在寂寞的深闺之中。嫁入庭院深深,显赫而又森严的赵府的李清照在婚后不久就因丈夫经常外出游学、为官而面临了夫妻分离。作为一个有着丰富情感的女性,她也有无法排遣的寂寞之情,刻骨的相思之苦。在《一剪梅》(红藕香残)中,她真诚地表达着自己的思念情怀: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这首词可见李清照一改往昔活泼俏皮、不知忧虑的少女形象,成了终日思情悠悠,愁肠荡荡的思妇,她划船已不再“惊起一滩鸥鹭”,而是“轻解罗裳,独上兰舟”,已不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而是等待“云中谁寄锦书来”。她送别了丈夫,不免有些失落,举目所见,不管白云、飞雁、明月还是落花流水,时时处处皆与丈夫联系起来,这种感情既执著又缠绵,摆脱不开,又放不下,“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夫妻之间的相思之情被描写得细腻委婉,使我们仿佛看到她眉头的一颦一蹙,心头的一震一颤,使婚后不久的相思之情、思念之意跃然纸上。相思之情是人类最普遍的情感之一,它“剪不断,理还乱”,一旦萌发,难于消失;它刻骨铭心,像游丝一般萦绕于心。它可以从外在情态的“眉头”上消失,却又不自禁地钻入“心头”。李清照对这种感情作了独特、深细的体察和把握。而在《醉花阴》(薄雾浓云)中,李清照曲折委婉地抒写离别之怨、相思之苦: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薄雾浓云”、“愁永昼”这种相思多折磨人啊,它已使我们的女词人“人比黄花瘦”了。而“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此句之所以超绝,是作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其中“瘦”字是“词眼”为全篇画龙点睛之笔。作者先以“帘卷西风”一句作动态描写,借助西风把帘儿卷起,让帘外的黄花与帘内以花喻比的人相互辉映,达到了花与人浑成一体,花瘦便人比花更瘦,形象地表达了闰中人爱情之深,相思之苦,写情至此,堪称极至。女词人一路写来,或融情于景,或景中寓情,意象或隐或显,时露时藏,于词中的结尾处猛然出现,如群山的高峰,爆亮的灯蕊,令读者震动、深思。从中可见李清照既有一般女子温柔、善良、细腻的特点,也有作为文化女性多愁善感的一面。这首脍炙人口的词作,短短的五十二个字,把一个思妇的相思之苦表达得淋漓尽致。

还有她《浪淘沙》的“画楼重上与谁同?”,《小重山》(春到长门)的“二年三度负东君,归来也,著意过今春”等,大胆热烈地表白着对赵明诚的思念,让人真切地领略到李清照对爱情的苦苦守望。

综上所述,李清照在这个时期的情感和心境波动较大,除了新婚时期的词作还能找出少女时期那种轻松、浪漫、欢快的格调外,其余大多数词作则沉浸在愁情之中。李清照在这个时期是愁多于乐,悲多于喜的。

三、中晚年:凄清哀婉、忧愤深沉、苍凉悲楚

在封建时代,女性被禁锢在深闺中,不能像男子接触广阔社会,难有“言志” “治国”的传世之作。而李清照却从小生活在繁华都市,开阔了她的视野,加上受其父李格非影响,她亦十分关注国运民生。因此,她的诗文多方面反映时代现实。但因为她在主观上将诗词分别开来,所以在词中她着重抒发个人情感。到了1127年,李清照44岁时,发生了“靖康之变”,北宋灭亡。兵荒马乱之中,赵明诚与李清照先后南渡。李清照的生活状态被打破了,她背井离乡,生活变得动荡不安,开始面对一个和男性几乎相同的世界,但国破家亡的苦难又让她更深切认识社会,再次拓展了她的视野,丰富了她的词的创作空间。一般男作家对国破家亡多基于政治上的理解,作品中表现出更多的是使命感、责任感。但对于李清照来说,国破家亡之痛却是她实实在在的生命体验,她的词作从个人感受的角度侧面反映了社会现实。我们来看看她被称为“千古绝唱”的《声声慢》(寻寻觅觅):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这首词描述了她在凄风苦雨的黄昏到处找寻,似乎寻找昔日荡过的秋千和归来堂读书品茶的乐趣以及与她志同道合的亲人,然而一切都消逝了,眼前只有冷清凄惨的氛围。她只好借酒消愁,寒风中,曾为她传送过佳音的雁儿此刻从北国飞来,带来的却是北地沦陷的坏消息。她俯视满地凌乱的菊花,忆起自己曾自比黄花作词寄与丈夫的事,可叹花已残、人已老、寄无人,心更感凄楚,时间更觉漫长。而窗外不住敲打着梧桐叶的细雨,仿佛滴滴震颤自己充满忧思的心弦。这也正是李清照晚年生活的真实写照,曲折而又典型地概括了她南渡后飘零的生活、凄苦的处境和充满悲哀的内心世界。词中的“愁”,不再是之前单纯的“离愁别恨”,而是个人不幸与国家沦亡交织在一起而迸发出的国愁家恨。

在**年代,李清照常作词来表达她的心境,她在赵明诚死后,经过三个月的流亡,面对雪里寒梅,忆起往年赏梅皆有赵明诚相伴,此时却一人孤身漂泊在外,更觉内心凄苦,于是凄沧挥笔写下了《清平乐》(年年雪里)。其中“看取晚来风势”一句寓政治气候与自然气候。晚上,北风愈刮愈猛,令人更觉严寒;而北方来的金人此刻正发动疯狂进攻,更令人担忧。整首词刻画了一个在战乱年代里奔亡孀妇的寂寞悲哀形象,表现了**年代的一个横截面。

著名的《永遇乐•元宵》一词更寄托了李清照的兴亡之恨。面对元宵之夜张灯结彩歌舞升平的景象,思念故国之情油然而生。“人在何处”抒发了对亡夫的怀念。“落日”“染柳”“元宵”三组对偶句明渲临安元宵之乐,却是用问句以乐衬忧。今昔盛衰对比之下,自家之痛与故国之思联系起来,我们分明看到她的内心在咀嚼国破家亡的苦涩悲凉。

经历了多年的逃亡生涯的李清照在浙江听说金华双溪一带春色很好,便想借郊游来排解心中忧愁,但人未出游,一想到溪上一对对游人追逐嬉戏的情景会使自己陷入辛酸的回忆,她便打消了泛舟的念头,含着泪水,写下了一首《武陵春》: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蚱蜢舟,载不动、许多愁。

流离失所、飘泊天涯的疲惫令她“日晚倦梳头”,国破家亡的悲痛使她“欲语泪先流”,心头的酸楚郁闷使她想通过泛舟双溪来排遣,但是国家的破碎、身世的漂泊、孀居的寂寞,晚年的凄凉,这种种深埋于她内心的沉重愁绪又怎是那小舟承载得起的呢?李清照把自己沉痛的生命体验深植于她的词作中,倾吐了历史受难者的内心痛苦,使《武陵春》的“愁”更有内蕴,让后人千古传唱。

当然,社会的动荡并非只让李清照在词作中一味地感伤低沉,她也有颇具豪放气派的时候。在《渔家傲》中,她以“路长嗟日暮”的叹息来抒发自己身经国破家亡之痛和倍受颠沛流离之苦却渺无归宿之感。“有惊人句”表明了她的自信自负,然而一个“漫”字,又把自信自负的情怀陡然指向了对摧折人才的现实社会的指控。的确,在南北宋交替时期,女子即使满腹经纶,语出“惊人”又有何用?既不能报国也不能卫家,连“甘心老是乡” ⑥的生活也由不得已。无奈之中,从“千帆舞”的现实想象到“九万里风鹏”,以便把她乘坐的“蓬舟”吹往憧憬已久的仙山,以此暗示自己对美好理想的热烈追求。而《鹧鸪天》也抒发了李清照的不平之心。她赞叹“自是花中第一流”,是对自己才华的肯定,“梅花妒,菊应羞,画栏开处冠中秋”是她自信的表现,而“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借为桂花鸣不平,实则为自己怀才不遇鸣不平。两首词都是李清照面对投降派的诽谤和打击,倍感失望和愤慨而写下的豪放之词,颇具阳刚之气,难怪古人对她的词有“倜傥有丈夫气” ⑦和“盖不徒俯视巾帼,直欲压倒须眉” ⑧ 的赞叹。

李清照的人生道路是坎坷的。少女时代的她接受的是良好的家庭教育,身心得以健康发展;她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受到美的熏陶;大都市的繁华开阔了她的视野;在父亲影响下,她广泛涉猎诗词歌赋。成婚后的她,由于与丈夫志同道合致力于金石书画的研究而倍感婚姻的幸福美满。然而南渡之后,她的生活被彻底改变了,国破、家亡、夫丧的打击一个接一个袭来,使她颠沛流离、孤寂清苦、痛不欲生。她的词作之所以有着强烈的真实感,是因为她把自己亲身经历和亲身体验的生活与情感融入了她的词作中,她的作品与她的生活状态联系是多么密切啊!正是这些人生的幸或不幸的遭遇,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李清照在词方面的创作,才最终造就了这位女词人,使她成为宋代词坛上独树一帜的女作家。

注释

①出自北宋词人李之仪的《跋吴思道小词》,转引自王坤、潘智彪编《文学研究与学术规范》,第14页。

②见元朝脱脱等撰《宋史》卷四四四/列传第二百三/文苑六/李格非传

③褚斌杰《李清照资料汇编》,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93页

④⑥出自李清照《金石录后序》,转引自罗斯宁、彭玉平《宋辽金元文学史》,中山大学出版社,版第166页。

⑤徐北文《李清照全集评注》,济南出版社,1990年版,第353页。

⑦出自沈曾植《菌阁琐谈》,转引自罗斯宁、彭玉平《宋辽金元文学史》,中山大学出版社,19版第161页。

⑧出自清代李调元《雨村词话》,转引自周笃文《宋词》,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107页。

参考书目:

1、沙灵娜译注《宋词三百首全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2、周汝昌、唐圭璋、万云骏等撰写的《唐宋词鉴赏辞典》上册,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年版。

3、刘逸生著《宋词小札》,广东人民出版社,1978年版。

4、罗斯宁、彭玉平编注《宋辽金元文学史》,中山大学出版社,年版。

5、周笃文编注《宋词》,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6、徐北文《李清照全集评注》,济南出版社,1990年版。

7、徐育民、赵慧文《历代名家词赏析》,北京出版社,1982年版。

篇10:一剪梅 李清照词

一剪梅 李清照词

一剪梅

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①。

轻解罗裳②,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注释】

①玉簟(dian)秋:指时至深秋,精美的竹席已嫌清冷。

②“裳”,古汉语音cháng,古人穿的下衣。

《诗经·邶风·绿衣》:“绿衣黄裳。”(衣:上衣。)(引)泛指衣服。《水经注·江水》:“猿鸣三声泪沾裳。”【注意】古代男女都穿“裳”,不是裤子,是裙的一种,但不同于现在的裙子。(摘自商务印书馆《古汉语常用字典(第4版)》)

【翻译】

翻译一:红藕香残,鲜艳的荷花凋谢了,从竹席上感到深深的凉意,轻轻提起下薄纱罗裙,独自划着一叶兰舟。天空中雁群排成队形飞回来,(有没有)传回谁的家书?鸿雁飞回的时候,(转眼间)已是夜晚,如洗的月光倾泻在西楼,(我这在这盼望着)。

花,自在地飘零,水,自在地飘流,一种离别的相思,你与我,牵动起两处的闲愁。啊,无法排除的是——这相思,这离愁,刚从微蹙的眉间消失,又隐隐缠绕上了心头。

翻译二:红藕香残,鲜艳的荷花凋谢了,从竹席上感到深深的凉意,轻轻提起下薄纱罗裙,独自划着一叶兰舟。天空中雁群排成队形飞回来,(有没有)传回谁的家书?鸿雁飞回的时候,(转眼间)已是夜晚,如洗的月光倾泻在西楼,(我这在这盼望着)。

花,自在地飘零,水,自在地飘流,一种离别的相思,你与我,牵动起两处的闲愁。啊,无法排除的是——这相思,这离愁,刚从微蹙的眉间消失,又隐隐缠绕上了心头。

【简评】

《一剪梅》笔调清新,风格细腻,给景物以情感,景语即情语,景物体现了她的心情,显示着她的形象特征。词人移情入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耐人寻味。

这是一首倾诉相思、别愁之苦的词。这首词在黄昇《花庵词选》中题作“别愁”,是李清照写给新婚未久即离家外出的丈夫赵明诚的,她诉说了自己独居生活的孤独寂寞,急切思念丈夫早日归来的心情。

伊世珍《琅嬛记》说:“易安结褵(婚)未久,明诚即负笈远游。易安殊不忍别,觅锦帕书《一剪梅》词以送之。”

作者在词中以女性特有的敏感捕捉稍纵即逝的真切感受,将抽象而不易捉摸的思想感情,以素淡的语言表现出具体可感、为人理解、耐人寻味的东西。

【赏析一】

这是一首抒写离情别绪的词,重在写别后的相思之情。上片虽没有一个离情别绪的字眼,却句句包孕,极为含蓄。下片则是直抒相思与别愁。词以浅近明白的语言,表达深思挚爱之情,缠绵感人。全词轻柔自然,歇拍三句尤为行家称赏。

词的上阕首句“红藕香残玉簟秋” 写荷花凋谢、竹席浸凉的秋天,空灵蕴藉。“红藕”,即粉红荷花。“玉簟”,是精美的竹席。

这一句涵义极其丰富,它不仅点明了萧疏秋意的时节,而且渲染了环境气氛,对作者的孤独闲愁起了衬托作用。

表面上写出荷花残,竹席凉这些寻常事情,实质上暗含青春易逝,红颜易老,“人去席冷”之意境。梁绍壬《两般秋雨庵随笔》赞美此句“有吞梅嚼雪,不失人间烟火气象”。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是写其白天泛舟水上之事:词人解开绫罗裙,换着便装,独自划着小船去游玩。

“轻解”与“独上”,栩栩如生地表现出她的神态、举动。 “轻”,写手脚动作的轻捷灵敏,表现出生怕惊动别人,小心而又有几分害羞的少妇心情。正因为是“轻”,所以谁也不知道,连侍女也没让跟上。 “独”字就是回应上句的“轻”字,点明了下阕“愁”字的症结。

“独上兰舟”,正是她想借泛舟以消愁,并非闲情逸致的游玩。昔日也许双双泛舟,而今独自击楫,恩爱情深、朝夕相伴的的丈夫久盼不归,怎不教她愁情满怀。

“云中谁寄锦书来?”惦念丈夫,望眼欲穿,真是一封“家书抵万金”。“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是她思夫的迫切心情,突然出现的外在表现。 作者借助于鸿雁传书的传说,画面清晰,形象鲜明,它渲染了一个月光照满楼头的美好夜景,然而在喜悦的背后,蕴藏着相思的泪水。

“月满西楼”写月夜思妇凭栏望眺。月已西斜,足见她站立楼头已久,这就表明了她思夫之情更深,愁更极。 盼望音讯的她仰头叹望,竟产生了雁足回书的遐想。难怪她不顾夜露浸凉,呆呆伫立凝视,直到月满西楼而不知觉。

下阕“花自飘零水自流”,言眼前的落花流水可不管你的心情如何,自是飘零东流。其实,这一句含有两个意思:“花自飘零”,是说她的青春象花那样空自凋残;“水自流”,是说她丈夫远行了,象悠悠江水空自流。只要我们仔细玩味,就不难发觉,李清照既为自己的红颜易老而感慨,更为丈夫不能和自己共享青春而让它白白地消逝而伤怀。这种复杂而微妙的感情,正是从两个“自”字中表现出来的。这就是她之所以感叹“花自飘零水自流”的关键所在,也是她俩真挚爱情的具体表现。当然,它所喻的人世的一切诸如离别,均给人以无可奈何之感。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由己及人,互相思念,这是有情人的心灵感应,相互爱慕,温存备致,她想到丈夫一定也同样因离别而苦恼着。这种独特的构思体现了李清照与赵明诚夫妇二人心心相印、情笃爱深,相思却又不能相见的无奈思绪流诸笔端。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这种相思之情笼罩心头,无法排遣,蹙着的愁眉方才舒展,而思绪又涌上心头,其内心的绵绵愁苦挥之不去,遣之不走。“才下”、“却上”两个词用得很好,把真挚的感情由外露转向内向,迅疾的情绪变化打破了故作平静的心态,把相思之苦表现得极其真实形象,表达了绵绵无尽的相思与愁情,独守空房的孤独与寂寞充满字里行间,感人至深。这和李煜《乌夜啼》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有异曲同工之妙境,成为千古绝唱。

【赏析二】

伊世珍《琅嬛记》说:“易安结褵未久,明诚即负笈远游。易安殊不忍别,觅锦帕书《一剪梅》词以送之。”

李清照和赵明诚结婚后,夫妻感情甚好,家庭生活充满了学术和艺术的气氛,十分美满。所以,两人一经离别,两地相思,这是不难理解的。特别是李清照对赵明诚更为仰慕钟情。这在她的许多词作中都有所流露。这首词就是作者以灵巧之笔抒写她如胶似漆的思夫之情的,它反映出初婚少妇沉溺在情海之中的纯洁心灵。词的开头是:

红藕香残玉簟秋。

篇11:李清照的词

诗人李清照的爱国思想,代表了中国古代广大妇女追求男女平等、关心国事、热爱祖国的一个侧面,让后人从中看到了中国古代女性情感世界的另一面。而且,她还在众多爱国作家中为女性争得了一席之地。哪些她的精选词有哪些?

最出名的应该是《如梦令》、《声声慢》、《一剪梅》、《醉花阴》

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蕈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词》说课稿

葡萄沟说课稿

精彩极了说课稿

海上英魂说课稿

小学语文二年级小鹿的玫瑰花说课稿

小学语文说课稿《东方之珠》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的说课稿

识字课说课稿

一年级上册《小蜗牛》第一课时说课稿

《小小竹排画中游》说课稿

李清照词说课稿
《李清照词说课稿.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李清照词说课稿(精选11篇)】相关文章:

《数星星的孩子》说课稿2022-08-24

课文《称象》说课稿2023-05-13

说课稿模板doc2022-04-30

《可贵的沉默》优秀说课稿2023-04-25

《鱼儿游游》评课说课稿2023-11-13

《菜园里》说课稿参考2022-11-07

五年级语文《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说课稿2022-08-01

万能说课稿模板2022-04-30

小学语文经典说课稿2022-07-07

可贵的沉默的语文说课稿2023-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