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生长素》说课稿

时间:2023-08-07 08:33:34 说课稿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植物生长素》说课稿(集锦14篇)由网友“苏百闻鸡起舞”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植物生长素》说课稿,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植物生长素》说课稿

篇1:《植物生长素》说课稿

一、说教学目标

1、概述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2、体验发现生长素的过程和方法。

3、评价实验设计和结论,训练逻辑思维的严密性。

二、说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2、教学难点

(1)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

(2)科学实验设计的严谨性分析。

三、课时安排:

1课时

四、说教学步骤

〖引入以“问题探讨”引入,生思考回答师提示。

1、弯向窗外生长。

2、是较长时间的单侧光刺激引起植株弯向窗外光源生长。这样,可以使植株获得更多阳光,从而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更多的有机物,满足自身生长发育的需要。

3、植株的弯曲生长发生在幼嫩部位。

教师讲述:以上都与生物体本身所具有的调节功能有密切的联系,而不同种的生物调节方式不同,植物是通过激素调节,动物则是通过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其中神经调节的作

教师:“生长素是什么?科学家是怎样发现生长素的?”

〖板书一、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教师:给出达尔文向光性实验示意图。1880年,达尔文研究了光照对金丝雀?草胚芽鞘生长的影响。

实验一:胚芽鞘受到单侧光照射时,弯向光源生长。

实验二:切去胚芽鞘的尖端,胚芽鞘既不生长,也不弯曲。

实验三:用锡箔小帽罩住胚芽鞘的尖端,胚芽鞘直立生长。

实验四:用锡箔套住胚芽鞘尖端下面一段,单侧光只照射胚芽鞘尖端,胚芽鞘仍然弯向光源生长。

〖旁栏思考题1生思考回答师提示

1、提示:分别遮盖胚芽鞘顶端和它下面一段,是采用排除法,观察某一部分不受单侧光刺激时,胚芽鞘的反应,从而确定是胚芽鞘哪一部分在起作用。胚芽鞘弯曲生长的是顶端下面的一段,感受光刺激的是顶端。这说明,是胚芽鞘顶端接受单侧光照射后,产生某种刺激传递到下面,引起下面一段弯曲生长。

(让学生分别回答。最后总结:达尔文推想,胚芽鞘尖端可能会产生某种物质,这种物质在单侧光的照射下,对胚芽鞘下面的部分会产生某种影响。(鼓励学生从科学家的用词教育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要养成严谨的思维习惯,要有事实求是的态度。))

教师:“学生们继续思考胚芽鞘尖端真的会产生某种物质吗?这种物质怎么会影响下面部分的生长呢?

1928年,荷兰科学家温特,把切下的胚芽鞘尖端放在琼脂块上,几小时后,移去胚芽鞘尖端,并将这块琼脂切成小块,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切面的一侧,结果胚芽鞘向放琼脂的对侧弯曲生长。

教师:“现在能说明达尔文的推想是正确的吗?”

学生分析,并说明理由。有的学生说是正确的;有的说是不能说明,因为不能排除琼脂块的影响。

教师总结:不能。因为没有排除琼脂本身对去尖胚芽鞘的影响。

(介绍实验的设计原则:)

1、单一的变量

2、要有对照组

〖旁栏思考题2、3生思考回答师提示

2、提示:因为该刺激(生长素)在向光一侧和背光一侧的分布(浓度)存在差异,因而引起两侧的生长不均匀。

3、提示:没有。他是在对实验结果进行严密分析的基础上作出这个推断的。要得出这样的结论,既需要以事实为依据进行严密的逻辑推理,还需要一定的想像力。

〖讲述由此说明,胚芽鞘尖端确实会产生某种物质,这种物质从尖端运输到下部,并能促使胚芽鞘下面某些部分的生长。这种物质是什么呢?学生阅读教材,得出1934年,荷兰科学家郭葛等人从一些植物中分离出了这种物质,经鉴定这种物质是吲哚乙酸。吲哚乙酸具有促进植物生长的功能,因此给它取名为生长素。后来科学家又陆续发现了其他植物激素包括赤霉素、细胞分裂素、乙烯和脱落酸。

〖板书植物激素: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称作植物激素。

师生共同回顾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设计实验 提出假说 实验验证 得出结论(指出:这是真理发现的模式之一)

〖板书三、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

产生部位:叶原基、嫩叶和发育中的种子

运输方向:从植物形态的上端向下运输,不能反向。

分布情况:生长旺盛部位。

〖技能训练生阅读思考回答师提示

1、提示:不严密,没有考虑将胚芽鞘倒过来放置时的情况。

2、提示:结论2不严谨。没有实验证明生长素不能从形态学下端运输到形态学上端。

3、提示:应该增加一组胚芽鞘形态学上端朝下的实验,以研究生长素能不能从形态学下端运输到形态学上端。

篇2:《植物生长素》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三第三章第1节,是在对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和生命活动的调节之后,基于对植物体维持稳态的调节方式——激素调节的相关知识的学习,目的是帮助学生认识植物个体水平的稳态和调节,并与1、2章内容并列共同组成生物有机体稳态调节知识体系。本节作为本章的第一节内容,深入揭示了植物向光性这一生命现象是在生长素调节作用下产生的个体适应性,随着生长素的发现学生认识到植物激素的存在,并初步了解生长素的作用——促进生长,这为进一步学习生长素的其他生理作用及激素的应用奠定了基础,本节内容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概述生长素的发现过程;说明植物向光生长的原因;说明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

能力目标:通过学习探究实验的设计方法,训练学生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利用生长素发现过程进行科学发展史教育,教育学生关注生活现象,体验科学发现之美,形成积极探索、勇于进取的求知精神和追求真理的良好意志品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生长素发现过程。

难点:科学实验设计的严谨性分析。

四、学情分析

通过前两章内容的学习,学生对于人和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和稳态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那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方式又是怎样的呢?它与动物的调节方式又有什么区别?学生对这方面的知识是有很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的。

学生在高一的时候已经学习了一些简单的实验设计,并且在学习孟德尔豌豆实验时,又学习了“假说演绎法”,已经有了基本的生物学科素养,小组合作意识较强,所以对于本节课“生长素的发现历程”的四个实验的设计,以及层层递进的推理过程都能很好地理解。但对于实验的设计还有待提高,所以本节课要着重培养这方面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

多媒体出示:向日葵图片。

讨论:

(1)图中向日葵的生长方向有什么特点?

(2)可能是哪种环境刺激,引发了向日葵生长方向的改变?

向日葵会朝向太阳生长,这是大家都知道的现象。其他植物会出现这种现象吗?多媒体展示更多图片。师生共同总结出向光性的概念。

向光性:植物在单侧光的照射下,植物朝向光源方向生长的现象。

那么,植物为什么会表现出向光性的现象呢?单侧光是如何引起植物的向光性生长呢?

这节课就让我们和达尔文一起“思考”,与詹森,拜尔同感“刺激”,随温特揭示生长素的奥秘。

(一)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设计意图:采取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人公,为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创造环境和条件。让每个小组推荐一人分别阐述达尔文,詹森,拜尔和温特的实验和结论,教师适时给予总结。

1、达尔文的实验(19世纪末)

19世纪的时候,达尔文就已经注意到了植物向光性的问题。他用金丝雀虉草进行了简单的实验。

多媒体出示:

学生发言:在单侧光照射下,实验一:生长,向光弯曲;实验二:不生长,不弯曲;实验三:直立生长,不弯曲;实验四:生长,向光弯曲。

设疑:

(1)实验一与实验二对照,说明了什么?

(2)实验一与实验三对照,说明了什么?

(3)实验一与实验四对照,说明了什么?

(4)你觉得达尔文的实验设计,遵循了什么原则?

师生总结:胚芽鞘的尖端产生某种影响,在单侧光的照射下,这种影响传递到下部的伸长区时,造成背光面比向光面生长快,因而出现向光性弯曲。

【过渡】但这毕竟是达尔文的设想,要想证实这种影响究竟是什么呢?为什么它会引起背光面生长快呢?它真的可以向下传递吗?就需要达尔文之后的其他科学家进一步研究。接下来让我们看看詹森的实验设计。

2、詹森的实验(1910)

多媒体出示:

教师:詹森的实验可以看出什么?

学生发言:尖端产生的影响可以透过琼脂片向下传递。

你觉得这个实验需要补充吗?

学生思考。教师展示云母片的图片。

【过渡】达尔文的实验,我们设想产生了某种影响;詹森的实验,证明确实产生了某种影响,并且这种影响还可以透过琼脂片向下传递。那么,为什么影响传递到下面,就会引起胚芽鞘的弯曲呢?下面就让我们来感受拜尔的实验方案。

3、拜尔的实验(1914)

多媒体出示:

教师:拜尔的实验为什么要在黑暗的环境中进行?拜尔为什么要将尖端放置在左侧或右侧?拜尔的实验是如何体现对照的?

学生发言:避免单侧光照射对结果造成影响。

学生发言:由实验可以看出,将尖端切下,放置在左侧,胚芽鞘会向右弯曲;放置在右侧,会向左弯曲。我们小组推断,尖端放置在左侧时,影响顺着左侧向下传递,导致左侧分布多,右侧分布少,就向右弯曲;反之,尖端放置在右侧,影响顺着右侧向下传递,导致右侧分布多,左侧分布少,就向左弯曲。

师生总结:拜尔的实验证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因为尖端产生的影响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匀 造成的。

学生发言:拜尔的实验体现了相互对照。

【过渡】根据上述几个实验,科学家推测:“影响”可能是一种化学物质,这种化学物质的不均匀分布造成了胚芽鞘的弯曲生长。那么,这个推断成立吗?让我们来领略温特的实验过程。

4、温特的实验(1928)

多媒体出示:

学生发言:由实验可以看出,放置过尖端的.琼脂块,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左侧,会使其向右弯曲;反之,没放置过尖端的琼脂块,不会产生这样的作用。

教师设疑:大家觉得温特的实验严谨吗?有没有需要补充的地方?

师生总结:温特的实验,进一步证明了造成胚芽鞘弯曲的影响确实是一种化学物质,并把它命名为生长素。

5、生长素研究的后续进展

1931年,科学家首先从人尿中分离出生长素,即IAA(吲哚乙酸)。

1946年,人们才从高等植物中分离出生长素,后来又分离出植物体内具有生长素效应的物质如苯乙酸(PAA),吲哚丁酸(IBA)等。

【小结】:植物的向光性是由于生长素分布不均匀造成的:单侧光照射后,胚芽鞘背光一侧的生长素多于向光一侧,因而引起两侧的生长不均匀,从而造成向光弯曲。

教室设疑:为什么单侧光照射下,背光一侧的生长素多于向光一侧?是向光侧生长素向背光侧运输了,还是向光侧生长素被分解了呢?

展示实验设计,证明是由于向光侧生长素向背光侧运输了。

教师:至此,我们终于弄清了植物向光性的原因。人类每一次的科学发现,都经历了科学家一步一步的研究,最终所有科学家的成果汇总才使科学前进了一大步。现在,仍有很多问题人类还不清楚,也许将来,我们在座的各位同学就会

为科学发现贡献自己的力量。

【过渡】:接下来,我们考虑一下,除生长素外,植物体还有哪些激素?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

6、植物激素

多媒体展示:赤霉素、乙烯、细胞分裂素的共同特点:

(1)植物体内产生

(2)能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

(3)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

(4)微量

(5)有机物

【过渡】:学习了以上内容,接下来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48,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的有关内容。

(二)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

多媒体展示以下问题,请同学阅读课本后回答:

1、生长素的合成部位在哪里?

2、生长素是如何运输的?

3、生长素一般分布在哪里?

学生发言:

1、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

2、极性运输(由上到下)幼嫩组织 属于主动运输

非极性运输 成熟组织

3、集中于生长旺盛的部位

例如:胚芽鞘,芽和根尖的分生组织,茎的形成层,发育中的种子和果实。

【回顾】:我们本节课的内容就学习到这里。下面请四位同学扮演科学家,帮我们再一次重温“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四位同学在讲台上扮演科学家,进行表演:

“达尔文”说:我设想胚芽鞘尖端产生了某种 “影响”;

“詹森”说:我初步证明了“影响”可以透过琼脂块向下面传递;

“拜尔”说:我初步证明,由于“影响”在下段分布不均匀,才造成了弯曲;

“温特”说:我进一步证明了尖端产生的“影响”是一种化学物质。

至此,课堂气氛达到高潮。

教师:宣布下课,课后请同学们自主学习P49的“技能训练栏目”,并思考有关问题。

六、板书设计

第1节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

1、生长素发现过程

(1)达尔文 推测:产生了影响

(2)鲍森·詹森 证实:影响可以向下传递

(3)拜尔 证实:影响分布不均匀

推测:影响是化学物质

(4)温特 证实:影响是化学物质,命名为生长素

2、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

七、教学反思

在讲授本节时,以向日葵作为切入点,利用学生想知道向光性原因的欲望为动力,采用探究式教学方法,让学生自己观察现象后小组讨论,得出答案,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随着一步步揭示真相,学生参与了科学研究的历程,体会了科学发现的不易,培养了学生持之以恒的科学精神,以及创造性思维的品质。

在探究过程中,老师作为主导,学生作为主体的新课改教学理念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授课中注意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注重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知识的得出都来源于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和讨论,这样学生掌握知识比较容易。

篇3:植物生长素说课稿

说教材

本节课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第三章《植物激素的调节》中有关于生长素的内容。由于这节课是一节复习课,学生在之前的学习已经对本章内容有了初步的学习,打下了一定的基础,所以这节课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对生长素的知识有一个系统归纳。从高考的考点入手,一个一个知识点的把重难点进行突破。本节课的重点是生长素的发现史和生长素的生理作用,难点是光照偏转问题和生长素的双重性。对于重难点,采用例题加习题的方法,结合学生的自主分析进行突破。

说学情

这节课我面对的学生是高二(28)班的学生,这个班学生的中男生占大多数,因此课上课气氛较活跃。学生反应较快,思维灵活。但是28班男生的普遍存在的缺点是对基础知识的不重视。一味的去追求难,偏的题目。而高考中,出现偏题怪题的可能性不大,高考注重的还是一些基础和重点内容。所以针对28班学生这种特殊的知识现状,我力求从最基础的开始,通过反复的强调一些该掌握的知识点,考点。加深,加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辅以从基础知识延伸出来的相关习题的变形,逐步提高学生对基础的重视和解题的`能力。

说设计

作为一节复习课,传统的的教学方法是罗列知识点,强调学生去记忆,而这种强调记的过程,会让学生感觉到枯燥无味,也很容易被学生遗忘,这样,复习的效果就会很不理想。所以这节课,我设计的亮点是对于生长素的发现史这个知识点采用 “引导----探究”式探究性教学。这种教学模式是以布鲁纳认知心理学学习理论为基础的一种探究性学习模式。它要求在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主动学习,强调让学生自己思索、探究和发现事物。要把学习知识的过程和探究知识的过程统一起来。而“引导”的作用主要在于要对事物原有的发现过程从教学的需要加以编制,以缩短、减少发现过程的难度,使之沿着最简捷的路线进行。

另外我注重书本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使学生在现实生活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注重科学研究的过程,而并非是只强调结果。而且设计的问题,环环紧密相扣,对学生思维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认同生物学知识主要来自科学实验,领会生物学实验中材料选取、理化技术的使用、巧妙的设计以及对复杂的结果进行理性分析的重要性。

说反思

通过这节课,也使我体会到:新理念下的生物课堂教学设计,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重视将知识的获取过程化,学生知识获取的过程是一个科学研究过程,是提高学习能力的过程。运用新理念指导生物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并非否定和忽略教师的主导作用。事实上,教师的责任不是减轻了,而是加重了,其主导作用更突出了。当然由于本节课是复习课,概括的结论性知识比较多,加上课时的限制也不可能过多的展开,因此每个知识点,我都力求精选习题,通过习题训练活动使学生“动”起来,对考点进行逐一突破。从教学效果上看,这种处理方法也是正确的,当然,在一些细节上的处理,还有待加强,如更应该关注个别学生,了解学生在知识层面的上差异,从而在整体的教学效果上有进一步的提高。

篇4:高中生物《植物生长素》说课稿

高中生物《植物生长素》说课稿

一、说教材

本课的内容是人教版生物必修3第3章第1节,本课题的参考课时为1课时。主要内容包括:植物生长素的发现;生长素的产生、分布和运输。植物激素调节一章是必修3植物个体水平的稳态与调节内容,揭示了植物体维持稳态的调节方式──激素调节的原理和应用知识,与第1、2章内容并列共同组成生物有机体稳态调节知识体系。植物生长素的发现一节作为本章开篇一节层层深入揭示了植物向光性这一生命现象是在生长素调节作用下产生的个体适应性,随着生长素的发现学生认识到植物激素的存在,并初步了解生长素作用──促进生长,这也为继续探索第二、三节生长素的其他生理作用及激素应用奠定基础,本节内容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这一节内容其中“生长素的发现过程”隐含的科学研究的方法与过程,在整个必修课本中处于相当重要的地位,也是培养学生科学研究能力的很好的载体,更是历年高考的热点。因此学习本课,具有重要意义。下面继续分析我的教学对象。

二、说学情

学生通过前面两章内容的学习,对生物体的调节作用有了一定的认识并且在必修一和必修二中已经学习过“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等多个包含生物科学史的内容,对科学研究的方法有了初步的了解,观察思维能力较强,但逻辑思维能力及对实验现象的分析能力、表达能力有待提高。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注重激发学生进行探究和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分析和理解能力。

因此基于以上分析,结合新课程标准对于教学目标多元化的要求,我将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概述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2.概述植物生长素的产生部位、运输和分布。

3.说出具有生长素效应的物质和植物激素的概念。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尝试分析经典实验,提高逻辑思维的严密性。

2.通过对科学家实验的分析和技能训练,提高科学实验设计的严谨性。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利用生长素发现过程进行科学发展史教育,学生关注生活现象,体验科学发现之美,形成积极探索、勇于进取的求知精神和追求真理的良好意志品质。

在此基础上,我进一步确定我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为: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

生长素发现过程。

【难点】

科学实验设计和推理的严谨性分析。

五、说教学方法

1.在探究胚芽鞘向光生长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层层设疑、合作探究设计实验来解决。使学生学会分析实验设计,得出相应结论,训练逻辑思维的严密性。

2.学生对胚芽鞘、形态学上端和下端等知识缺乏感性认识,可通过图片展示加深印象,感悟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转换。

接下来,我重点讲解我的教学过程。

六、说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1.通过让学生回答学过的诗句“春色满园关不住,_______?”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2.借机提出问题。

(1)这是植物生活中的什么现象?

(2)环境中哪种刺激引发了红杏出墙?

(3)红杏出墙对它的生活有什么益处?

“红杏”为什么会向光生长,在这个过程中植物体是怎样调节的?

由这些学生身边的生活现象唤醒学生的好奇天性,激发全体学生的学习情趣,调动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此时我板书课题: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这一串问题的设计,能起到较好的引导作用。

环节二:新课教学

(一)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1.达尔文实验

(1)观察图片,认识胚芽鞘结构

为使学生对实验材料有细致的认识,以便更好的接受后面的知识,我展示了胚芽鞘的图片:尖端和尖端下部,让学生观察图片,认识胚芽鞘结构,并进行背景介绍。接下来分析达尔文的实验。

(2)分析达尔文实验

首先,展示达尔文的实验示意图。

其次,解释锡箔纸,不透光。

第三,引导学生描述实验现象:①完整的胚芽鞘受到单侧光照射,朝向光源弯曲;②去掉尖端后单侧光照射,胚芽鞘不生长不弯曲;③用锡箔罩住尖端,胚芽鞘直立生长;④锡箔罩住尖端下部,单侧光照射,尖端下部朝向光源生长。

第四,描述各组的实验处理(对照实验,自变量、因变量),归纳实验现象。

第五,逐步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分析和推测,教师归纳:①感受单侧光刺激的是胚芽鞘的尖端,发生弯曲的是尖端下部。②植物弯向光源生长需要尖端和单侧光。

第六,提问:为什么胚芽鞘的向光性与尖端有关,而弯曲的却是尖端下部?尖端和下部可能的联系是什么?

第七,引导学生分析,作出推测:单侧光照射使胚芽鞘尖端产生某种刺激(像动物的神经接受外界刺激产生冲动),并传到下部,造成背光面比向光面生长快,使胚芽鞘向光生长。

以上教学培养了学生从实验示意图中获取信息的能力。

最后,归纳总结,提出问题:用什么方法可以证明这种刺激从尖端传到了下部呢?让学生思考,以此来引出詹森 拜尔 温特实验。

2.詹森的实验

展示实验示意图。

接着让学生观察实验示意图,并描述实验处理和实验现象。

最后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回答。

问题:

①观察示意图,能得出什么结论?

(是尖端通过产生的刺激影响下部生长,这种刺激可以通过琼脂片)

②詹森的实验存在一定的缺陷,你们认为在哪里?怎样改进?

这样从对实验的分析及詹森实验的质疑中,可以训练学生的推理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让学生进一步体会了对照实验的思想。

当这个版块的知识学习完后,可以采用如下的语言去过渡:

接下来让我们再来看下拜尔的实验?

3.拜尔的实验

展示实验示意图。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分析:

①拜尔为什么要选择黑暗的环境?

②拜尔为什么要将切下的尖端放在胚芽鞘的一侧?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

③单侧光所起的作用是什么?

鼓励学生大胆做出推理,并给予鼓励性评价。

学生思考,作出合理推测: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因为尖端所产生的刺激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匀造成的。

总结詹森和拜尔的实验,对达尔文的假说进行评价和修正。

引导学生总结归纳:这些实验初步证明尖端产生的刺激可能是一种化学物质,这种化学物质的分布不均匀造成了胚芽鞘的弯曲生长。

提出问题:如果想要证明这种“刺激”是一种化学物质,最好的方法是直接将这种化学物质加在胚芽鞘的上方,然后观察现象。但詹森和拜尔的实验都还是离不开胚芽鞘的尖端。那么结合之前的几个实验,你有没有更好的实验设计,从而引出温特的实验。

4.温特的实验

先介绍实验中用到的介质转移方法,使学生领会介质转移实验的方法,体会科学实验的巧妙。

让学生思考并讨论实验设计,并注意对照组的设置。

说明温特实验进一步证明了前面的推测:造成胚芽鞘弯曲的刺激的确是一种化学物质。温特认为这可能是一种和动物激素类似的物质,并命名为生长素。

介绍生长素的化学名称(吲哚乙酸),提取、结构和在植物体中的含量,以及植物体内具有生长素效应的其他物质(苯乙酸、吲哚丁酸等)。

总结向光性的原因

师生共同表述:单侧光照射后,胚芽鞘背光一侧生长素含量多于向光侧,引起两侧的生长不均匀,从而造成向光弯曲。

回顾生长素的发现历程,提出进一步探究的问题

强调人类的许多科学发现就像生长素的发现这样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探索,才一步一步接近事实的真相。每一位科学家取得的进展可能只是一小步,众多的一小步汇合成科学前进的一大步。关于植物向光性的研究还在继续,科学往往在这样的争议中发展。

鼓励学生就前面的实验及推理,结合教材P48中科学家对向光性原因争议的介绍,提出自己的疑问,鼓励有兴趣的学生在课后继续探究。

(二)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

结合前面的实验及教材,引导学生概述:

生长素的合成部位(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

生长素的运输方式是极性运输(主动运输,单方向)、横向运输和非极性运输;举例说明形态学上端和下端,板图、动画解释植物向光性的原因。

分布部位(生长旺盛的部分,如胚芽鞘、分生组织、形成层、发育中的种子和果实等)。

(三)介绍植物激素的概念

让学生阅读教材P48对植物激素概念的描述,说出其他植物激素的名称。

说明继发现生长素后,科学家又陆续发现了与生长素的作用特点相似,对植物生命活动起重要作用的物质,把它们统称为植物激素。总结植物激素的概念,全体学生朗读。

环节三:总结与收获

根据实验引导学生总结知识要点,用顺口的句子呈现出来,便于学生掌握记忆,提升学生归纳、总结等能力,掌握解题方法。通过活动设计,提高归纳总结能力,建构知识概念图。通过作业,让学生检测与巩固新知。

根据实验引导学生得出如下结论:生长不生长看有没有生长素;向(单侧)光不向光(弯曲)看有没有尖端;弯曲不弯曲看生长素是否分布均匀。

收获1:游戏:选出四名同学分别代表达尔文、詹森、拜耳和温特,假设他们在一起开了一个座谈会,设计一个片段,都用简洁的一两句话概括“自己”在生长素发现过程中的贡献。(要求:语言要生动、准确)

收获2:作业:多媒体展示。

篇5:植物生长素的发现 教案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 教案

第三章  植物的激素调节 第一节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 教案   授课学校:汕头市第一中学 授课班级:高二(2班) 授课教师:梁 淳 授课时间:11月5日第5节 授课地点:课室楼A205   一、教学设计思想 利用高中教材中科学研究的过程与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相结合,以“问题→问题的解决→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为主线,通过主体性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以多种方式、多种途径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从而真正实现对学生科学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的培养,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目标。 二、教学内容分析 1. 教材分析 (1)本节是高中生物实验教材必修③《稳态与环境》第3章第1节的内容,是本章后面几节的过渡。安排在第1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以及第2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之后来讲,与前面所学内容形成鲜明对比,能反映植物和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差异。本节以科学探索的过程为脉络安排教材内容,以科学发现中折射出的科学研究的严谨与科学的魅力为主线。目的是使学生了解生长素的发现过程,体验科学探究的实验方法、曲折及发展历程,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及发展的科学观。 (2)课时安排:1节课 2. 教学重点 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3. 教学难点 (1)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 (2)科学实验设计的严谨性分析 三、学情分析 学生已学习了前面两章的内容,对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有明确的认识,进而能猜测到植物的生命活动也受到某种方式的调节。知道一些日常生活事例,如植物生长与阳光有关。汕头一中的学生基础知识扎实,思维能力高。 四、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概述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2. 能力目标 评价实验设计和结论,训练逻辑思维的严密性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体验发现生长素的过程和方法 五、教学方法 启发式、探究式、讲述法 六、教学媒体 多媒体教学平台、多媒体课件。 七、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的组织和引导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问       题                     探                         究 引入:章首的图、诗 请同学们比较教材P46这幅图和提供的图 提出问题:两幅图有什么相同之处? 请同学们讨论P46彩图右边的问题探讨?   引出新课 植物向光性的内、外因是什么? 探究一:植物具有向光性的外因(示图)   结论:植物向光性的外因是单侧光   探究二:植物具有向光性的内因 示图:胚芽鞘尖端保留或去掉 (胚芽鞘图片) 结论:植物向光性与胚芽鞘尖端有关 问题1.单侧光是被哪个部位感受到的?即感光部位在哪里?   探究三:感光部位在哪里? 结论:向光生长与胚芽鞘尖端有关,尖端是感光部位   问题2. 弯曲部位在哪里?什么原因导致弯曲,即向光侧和背光侧生长速率是否相等? 推论:单侧光照射使胚芽鞘的尖端产生某种“刺激”,这种刺激传递到下部的伸长区时,会造成背光侧比向光侧生长快,因而出现向光弯曲。     问题3.这种“刺激”真的能传递到下部伸长区并决定向光性吗?(詹森的实验19) 结论:“刺激”可以穿透琼脂传递给下部,引起向光性   问题4.既然这种“刺激”能向下传递,它对向光侧和背光侧生长速率有什么影响?这种刺激可能是什么?(拜尔的实验19) 结论:刺激在尖端以下的部位分布不均匀导致向光性,分布多,生长快   教师小结:这些实验证明,尖端产生的“刺激”可能是一种化学物质,这种物质在单侧光的条件下分布不均匀造成尖端下部的伸长区弯曲生长。   示温特的实验:(1928年) 结论:证实了“刺激”确实是一种化学物质,并把它命名为“生长素”。   生长素的发现:1931年荷兰科学家郭葛提取生长素――吲哚乙酸(IAA)   解释胚芽鞘向光生长的原因   构建生长素运输的简易模式图: 1.单侧光照射下,哪侧生长快? 2.生长快慢与生长素分布是否均匀有关吗? 3.单侧光下,生长素分布为何出现这种情况?  尖端能感光,生长素横向运输(向光侧→背光侧)  尖端下部不感光,生长素只能极性运输 (形态学上端→形态学下端) 运输方式:主动运输   总结向光性的内因:生长素分布不均。   胚芽鞘向光性的另一种可能的解释 在单侧光的刺激下,生长抑制物在向光一侧积累,导致向光侧生长受到抑制而背光侧生长正常,引起向光性。   观点博弈擂台:解释胚芽鞘向光生长的原因: 背光侧积累了生长素/向光侧积累了生长抑制物   小结:为什么单侧光照会导致背光侧积累生长素? 1.生长素从向光侧运输到背光侧。 2.向光侧生长素见光分解。 3.光照可以抑制生长素的合成,尖端向光侧合成的生长素少,背光侧合成的生长素多。   植物激素的概念及特性 植物激素的特性:内生性、可移动性、高效性、微量性   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   技能训练 学生朗读 观察图片   学生回答       学生探究       学生探究           学生探究     学生探究           学生探究       学生探究                    学生探究                     学生总结1和2             学生小结                 学生总结           学生阅读P48概念,注意关键词     学生阅读P48   学生讨论、自主完成 点明本章的内容 ①以朗读、图片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问题情景,引出新课;  引出向光性的概念  出示三种情况  引导学生得出结论   植物向光性与尖端的关系 以1880年达尔文实验为范例,(教师示范出教学思路给出思维的方法,引导学生去分析实验、体验探究) 引导学生去自主探究,去理解实验探究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评价,结论的得出等能力  (也可以利用多媒体的演示实验,来强化设计实验时应该控制的变量问题,从而在学生的认知领域里初步构建出设计对照实验的知识体系。)                材料:燕麦                       教师引导、解释形态学上、下端的'含义   复习主动运输的特点 教师引导     教师介绍,培养学生质疑的能力,培养发展的观点,理解科学在不断发展中前进的科学思维观,培养提出问题的能力           教师强调植物激素与动物激素的区别,特别是产生部位的不同 教师总结   教师点评 八、板书设计 第三章 植物的激素调节 第一节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 一、植物生长的向光性 1.向光性的含义 2.向光性的意义 二、植物向光性生长的外因 三、植物向光性生长的内因 1、达尔文的实验 1880年 2、詹森的实验  1910年 3、拜尔的实验  1914年 4、温特的实验  1928年 四、生长素的发现 五、植物激素的概念和特性 六、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    

篇6:生长素的生理作用的说课稿

一、说教材

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是人教版《高中新课标实验本·生物必修③》第三章“植物的激素调节”中的第二节。主要包括“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和“尝试运用生长素促进插条生根”两部分内容。

本节知识是对上节“植物生长素的发现”的延伸,通过实例分析生长素的生理作用,而实验“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为学生进行自主性科学探究提供了基础。因为符合高考思路“加大考查学生创造思维力度,加强理论与实际的结合”,所以本节内容在高考中受重视程度不断增加,成为考试的重点和热点。

重点和难点

1、重点: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2、难点:

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

二、说学情

高二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和观察思维能力,但逻辑推理能力及对实验现象的分析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和培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启发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通过精心设置疑问,激发学生进行探究和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分析和理解能力。

三、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概述植物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2、尝试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实例分析,明确生长素生理作用的分析方法。

2、通过探究实验,提高学生实验探究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树立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意识。

2、理论联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生命科学的兴趣,使学生乐于探索,勤于思考。

四、说教学策略

1、教法:

引导-探究式教学。

2、学法:

讨论法,探究法。

五、说教学过程

课堂小测验

1、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运输方式。

2、胚芽鞘产生生长素部位和感光部位分别是什么?

3、植物向光性的原因是什么?

设计分析:

“课堂测验”这一环节的进行,可以实现:①督促学生课前复习上节课内容,达到巩固强化的目的,并为本节课的学习做好铺垫;②引导学生尽快进入到课堂中来,做好学习新课的准备。

(一)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1、特点

观察根、茎、芽三种器官对不同浓度生长素反应图,从上图可得出什么结论?

2、两重性的表现

讨论:为什么松树会呈现塔形结构?

3、应用

顶端优势原理的应用。

(二)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

1、阅读教材,小组讨论,理顺实验思路。

2、进行实验设计,并比较各小组的实验方案,组织学生讨论各自方案的优劣和应该关注的细节。

3、实验的实施。

设计分析:

放手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自主设计探究方案。然后展示各自的成果,师生共同进行评价,设计出最合理的实验方案。通过老师与学生思维的碰撞,学生的认识得到了升华。随后顺理成章提出课下探究课题,使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发散,课堂教学得到了延伸。

六、说板书设计

第3章 第2节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一、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1、生长素生理作用的两重性

2、顶端优势的现象和原理

3、生长素及其类似物的应用

二、运用生长素促进插条生根

1、实验原理

2、实验设计思路

3、实验过程

4、实验现象和结论

七、说教学评价

本节课的教学评价从课堂问答、反馈练习和课后作业三个方面进行。课堂问答通过不断设置问题,引导学生分析和回答,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反馈练习可以检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以便及时调整教学进程,同时可以理论联系实际,帮助学生对知识进行深化和应用;课后作业则从思维能力、知识应用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等方面进行综合检测。

篇7: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的教学反思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的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涉及的实验,在现有的实验室条件下是不可能完成的,在传统的教学中,都是老师滔滔不绝地讲,学生默默地听,课堂气氛沉闷,教学效率低下,更谈不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探究能力。采用了引导探究式的教学方法后,教师通过创设自主合作的学习情景、平等融洽的人际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由单纯的信息表达者转变成信息的加工者、组织者,处于主导地位;学生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走进科学家的探究历程,在观察和思考中,愉快地学习,处于主体地位。这样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让课堂充满了活力,新课改理念得到了落实。

本教学设计依据课程标准,挖掘了教学内容中的科学探究内涵,充分利用它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达尔文、詹森、拜尔和温特的实验。既包含了科学家持之以恒的宝贵品质,又反映了科学家在研究过程中的创造性思维过程(将胚芽鞘进行各种处理)。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造性思维品质。

篇8:《植物生长素与植物生长》 教学反思

《植物生长素与植物生长》 教学反思

建构主义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本课以“设计探究实验”为情境,通过师生的“协作”、“会话”,完成“意义建构”。

1.意义建构的过程激发学生的创造性

本课从20xx年开始尝试,经过多节课的修改实施。从几节课的情况来看,学生的思维确实被调动起来了,课堂气氛活跃,学生踊跃发言。教师设定的探究任务之一,“生长部位是胚芽鞘尖端下一段”,并未提出尖端可能是生长部位或是生长部位之一,在讨论的过程中,有学生提出“尖端以及尖端下一段”都有可能是生长部位,这表明学生真正在思考问题。在设计实验中,出现在胚芽鞘尖端及尖端下一段的区域上划均等的线段的方法,来研究生长部位,与科学家研究根尖生长部位的方法相同,对于学生来说,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能设计出此方案,是很有创造性的。

反思本节课建构概念的过程发现,往往有一部分学生对植物生理知识不感兴趣,或兴趣不高,使相关的知识基础较薄弱,或影响其探究的积极性。今后应思考如何在探究前充分了解学生的状况,为调动学生的探究热情作好相应的铺垫。

2.时间与思维空间的矛盾

本课虽然采用“产婆术”,教师只起“助产”的作用,但教师需在一节课内完成“任务”,故在实际教学中,在学生遇到困难需要时间时,往往存在急于解决问题的'情况。如在设计“产生生长素在胚芽鞘尖端”的实验方案中,学生感到困难。由于时间的关系,我没有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思考与讨论,而是将解决的思路分解成趋向解决问题的几个小问题,再插入介绍琼脂,将学生引向即定方向。这影响了学生思维的质量,使建构的过程打了折扣。这也是探究性学习一般所面临的“时间与思维空间”的矛盾问题。“现在的思路是,如何既切去尖端,又不失去生长素,而且这里的生长素必须来自尖端。”这个思路,我的本意是要学生讲出来,但怕花费太多的时间,使一节课的中心主线不清晰,仍然由教师讲出,这一来,留给学生的更多是在解答问题,使思维的质下降。

也许可以通过增加课时,或课前布置,课内外结合解决这一矛盾。但探究性学习需花费大量的时间,使课内探究不能成为家常课。这也许是为什么上海二期课改的课程分为基础型、拓展型、研究型三类课程的原因。学生自主探究的功能主要由研究型课程来实现。

3.探究如何面向全体学生

一节课的时间有限,一般只能有一半的学生积极参与。积极参与讨论的学生反应快,往往会带来“学生都掌握了”的假相,掩盖了可能其他学生还未很好理解的问题,这也是教学无法面对全体学生的缺憾。新的教学形式呼唤减少班级人数。

篇9:公开课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教案

一、教材分析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节选自人教版新课程标准教材必修3第3章第1节,是在前面学习了有关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基础上学习的。学生对激素调节的机理有所理解。通过学习本节,学生体验科学家探索的过程和科学知识形成的过程,领悟科学家是怎样发现问题、寻找证据、在严密推理的基础之上作出判断的,理解科学的本质和科学研究的方法。

二、设计指导思想

本节课突出对学生科学素质的培养,精心设计课堂教学,以科学探索的脉络为主线安排内容,适当总结提升科学的特点。以科学发现中折射出的科学研究的严谨与科学的魅力为主线,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体会其中的科学方法。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 概述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2. 体验发现生长素的过程和方法 3. 说明植物向光性的原因

(二)能力目标

评价实验设计和结论,训练逻辑思维的严密性

(三)情感目标

通过生长素发现过程的学习,养成严谨的科学作风、不断探索新知识的精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2.教学难点:生长素发现的实验设计,及科学实验设计的严谨性分析;植物向光性的原因

五、教学方法

教的方法:教师引领,步步为营,寻根问底,以问题为中心,以思维训练为基准,以科学史为背景,以生动形象的语言和逻辑推理为手段。

学的方法:小组合作交流,让学生选择不同方式展示本小组对“生长素发现过程”的理解。

六、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视频展示,植物生长

长寿花表现出生长弯曲的特征,这是生活中非常常见的现象,是什么环境刺因素导致这种变化的?也就是说,如果我们给予单侧光刺激,植物会弯向光源生长,我们把这种特性叫做植物的向光性。许多人可能对植物向光性的现象视若无睹,然而,正是对向光性的研究,揭开了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奥秘,发现了第一种植物激素-生长素。今天我们就一起随科学家探索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历程,体会科学的研究方法。

设计意图:由这些学生身边的生活现象唤醒学生的好奇天性,激发全体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

(一)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1.1880年,达尔文的实验

【过渡】科学研究总是在问题中产生,达尔文提出“植物为什么向光弯曲生长”呢? 【教师描述】介绍胚芽鞘,实验过程:

实验一:单侧光的照射胚芽鞘一段时间后,发现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 实验二:单侧光照切去尖端的胚芽鞘,发现胚芽鞘不生长,不弯曲; 实验三:用锡箔小帽套住胚芽鞘顶端,用单侧光照射,幼苗继续直立生长;

实验四:用锡箔小帽环套住胚芽鞘尖端下面的一段,用单侧光照射,幼苗向光生长。 (胚芽鞘的生理状况相同) 【学生讨论】思考:

1.达尔文的实验组中哪些可以形成对照,为什么?各种对照分别能得出怎样的结论? 预设问题:③与④是否能形成对照?为什么? 2.达尔文实验的巧妙之处在何处?

设计对照实验,实验材料,无关变量处理相同

胚芽鞘:单子叶植物,特别是禾本科植物胚芽外的锥形状物。

分析实验结论:植物的向光弯曲与尖端有关,植物的感光部位在尖端,不在伸长区。 【教师归纳】

实验设计的原则: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

达尔文提出:单侧光照使胚芽鞘向下面的伸长区传递某种“影响”,传递到伸长区的“影响”会造成背光面比向光面生长快

达尔文的结论其实是一种推论,科学重视实证,也需要一定创造性思维。推论正不正确,还需要实验去进一步验证。

设计意图:

1.通过教师对实验描述为学生做示范,注意实验语言的规范和准确

2.通过对达尔文实验组的分析讨论,小组内交流,体会合作学习的快乐。

3.通过实验结果对照分析,学会评价实验设计和结论,训练逻辑思维的严密性,总结实验设计的原则。

2.19,詹森实验 【过渡】“这种影响究竟是什么”爱因斯坦说,科学永远是一本写不完的书,我们一起来看看詹森的实验: 【学生展示】

实验过程:在单侧光照射一段时间后,切去胚芽鞘的尖端后加上琼脂片,再将琼脂片上放置尖端。

【教师提问】

1. 詹森的实验设计严谨吗?如果不严谨,如何改进?(设置对照,排除琼脂本身的影响) 2. 詹森实验的巧妙之处在哪里?(选择琼脂)如果选用云母片呢? 【教师提示】教师介绍阻断运输的材料:

云母-水分和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琼脂片-水分和小分子物质能通过

【教师归纳】该实验的自变量是琼脂片上是否有尖端产生的影响,詹森的实验就很好的证明了胚芽鞘的尖端确实产生了一种影响,这种影响可以通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

设计意图:

1.描述科学家的实验,体验正确的实验设计思路及过程,训练规范的语言描述,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

2.通过对实验的改进,使学生产生满足感,进一步增加学习兴趣,学会评价实验结论和结果必须有一定逻辑性。

3.19,拜尔的实验 【学生展示】

实验过程:黑暗环境中切去胚芽鞘的尖端放在胚芽鞘的一侧,结果发现胚芽鞘弯向对侧生长。 【教师提问】 1.实验的自变量是什么?从实验结果中我们能得出怎样的结论?

尖端的位置(影响分布不均匀,有尖端的位置“影响”分布较多,无尖端的位置影响几乎没有);结论: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因为尖端产生的影响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匀导致的。

2. 拜尔的实验设计思路是什么?即他进行了怎样的假设?(胚芽鞘弯曲生长是因为影响分布不均匀导致的)

3. 该实验为什么要在黑暗环境中进行?(排除单侧光的影响,控制单一变量)

【教师归纳】拜尔的实验证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因为尖端产生的影响在其下部分不均匀造成的。在拜尔的实验中,是什么因素导致分布不均匀的?在达尔文的实验的钟,是什么因素导致影响分布不均匀的呢?

【教师归纳】总结三位科学家的实验,这些实验初步证明尖端产生的影响可能是一种化学物质造成的,这种化学物质的分布不均匀造成了胚芽鞘弯曲生长。

设计意图:学生体验实验设计的思路,学会分析实验的方法,注意实验设计的一般原则,单一变量原则

【过渡】影响究竟是不是化学物质呢?科学的脚步依然没有停止,探究总是在新问题中产生。温特为我们揭开了谜团,下面我们有请学习小组为我们展示温特的实验:

4.1928年,温特的实验

【学生展示】 小组展示(小组板书模式图)

实验过程:把切下的燕麦尖端放在琼脂块上,几个小时后,取下胚芽鞘的尖端,将琼脂切成小块。再将处理过的琼脂块放在切去尖端的燕麦胚芽鞘一侧,结果胚芽鞘会朝向对侧弯曲生长。但是如果放置的是没有接触过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胚芽鞘将既不生长也不弯曲。

1. 温特实验的自变量是?实验结论是? 自变量:胚芽鞘的尖端是否接触过琼脂块。

温特的实验结论:胚芽鞘弯曲生长确实是由一种化学物质引起的,并且这种化学物质留在琼脂块上。

2.温特的实验想要解决什么问题?即他实验的假设是什么?(这种影响是一种化学物质) 3.琼脂在实验中起什么作用?(介绍物质转移法,化学物质可以在琼脂中扩散)

4.温特的实验和拜尔实验比较区别在于何处?有什么意义?(单一指向性)

【教师归纳】温特认为这可能和动物激素类似的物质,并给这种物质命名为生长素。温特提出植物体内存在生长素时,有没有提取出这一种物质?没有。要得出这样的结论,既需要以事实为依据进行严密的逻辑推理,还需要一定的想像力。

这种化学物质究竟是什么呢?1931年,科学家首先从人尿中分离出具有生长效应的化学物质-吲哚乙酸。1946年,郭葛等人从植物中分离出生长素,并确认它就是IAA,进一步研究发现,植物体内具有生长素效应的物质除了IAA以外,还有苯乙酸,吲哚丁酸等。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换角度的思考问题。利用琼脂将该物质转移到琼脂上,再用空白琼脂作对比,从而排除琼脂材料本身对实验的干扰,遵循单一变量原则,从而弥补了詹森的实验,让学生感受到执着严谨的科学精神科学进步发展的灵魂。

【总结】科学的发展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从19世纪末达尔文最先注意到植物的向光性,提出问题,作出假说,到1946年人们从植物中分离出生长素并确认就是吲哚乙酸的过程,实验验证,得出结论,经历了约50年的时间,人类的许多科学发现,就是像这样经过一代又一代的探索,才一步步接近事实的真相。

科学研究的方法:提出问题-作出假说-实验验证-得出结论

(二)对植物向光性的解释

【过渡】那么,联系科学家的实验,你现在能解释为什么植物具有向光性了吗? 【设置情境】

1、甲乙两组实验条件不同,而结果却相同,我们从中可以得到结论,植物为什么能向光生长的原因吗?

学生思考总结向光性的机理:

尖端以下部分背光面生长素浓度高于向光面的生长素浓度,所以背光面的生长速度要快与向光面的生长速度,导致植物出现向光性生长现象

设计意图:通过对不同现象相互比较,找出两者内在联系,从而揭示了植物向光性的本质—生长素分布不匀

2.为什么植物在单侧光照射下,背光侧的生长素浓度高于向光侧呢? 学生可能提出的:

①光抑制了向光侧生长素的合成②光促进向光侧生长素的分解③光促进生长素从向光侧转移到背光侧

设计意图:培养思考问题能力

3.我们比较倾向于第三种解释,总结植物向光性原因:

在单侧光照射下,背光侧生长素生长素从向光侧横向运输至背光侧,在向下运输至尖端以下,导致背光侧生长素浓度高于向光侧,背光侧生长速度比向光侧快。

外因:单侧光刺激

内因:生长素分布不均匀。

机理:背光侧生长素分布多,细胞生长快,向光侧生长素分布少,细胞生长慢。 【学生活动】

学生根据描述画出生长素的运输方向示意图。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将复杂的理论用简单的图示表示,既加深理解,又便于记忆。

(三)植物激素的概念

【过渡】继发现生长素之后,人们又陆续发现了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和乙烯等植物激素。人们把这类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称作植物激素。而生长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植物激素。

【提问】生长素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所以产生部位小于积累部位。和动物激素一样,它是一类微量高效的有机物,所以我们预测生长素一旦发挥完作用可能被植物体内的酶水解了。

(四)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 【教师总结】

主要合成部位:幼嫩的叶、芽和发育中的种子 主要分布:生长旺盛的部位

运输方式:极性运输(形态学上端运到形态学下端) 思考:极性运输消耗能量吗?

(设计意图:理解植物激素是从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的,加深印象。)

(五)课堂小结 你有哪些收获?

(六)课堂检测

练习,判断胚芽鞘生长和弯曲的方向

(七)板书设计 第一节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

〖板书〗

一、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科学研究的方法:提出问题-作出假说-设计实验-得出结论。 实验设计的原则:单一变量原则和对照原则

二、植物向光性的解释 外因:单侧光刺激

内因:生长素分布不均匀。

作用机理:背光侧生长素分布多,细胞生长快,向光侧生长素分布少,细胞生长慢。

三、植物激素

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称作植物激素。

篇10:公开课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教案

教学过程设计

I、导课:

设问:

1、久放窗台的植物为什么向着窗外生长?这对它的生长有什么意义呢? 引导学生向阳光这方面想,阳光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植物向光生长是植物为了争取阳光,合成有机物,满足生长需求。既然,阳光对植物如此重要,哪么„„

2、植物是如何感知光的存在的呢?也就是在这个过程中植物体是怎样调节的呢?

以这个疑问引入达尔文实验。达尔文早在1880年就发现这个问题,并设计了实验开始来研究这个现象。

II、新课

1、达尔文实验

达尔文以金丝雀虉草胚芽鞘作为研究材料,因为呢胚芽鞘生长快、现象明显。那他,想用这个材料知道什么呢?首先,他假设向光生长跟胚芽鞘的尖端有关。于是他设计了这样两个试验如图示:

一个胚芽鞘切掉尖端,另一个不作处理。结果呢,切除尖端的胚芽鞘停止生长了,而没有切除的向单测光方向生长。这说明什么呢?

学生:

1、尖端与胚芽鞘生长有关;

2、尖端与向光生长有关;

这两种回答都很好,因为有尖端的确实生长了,而且是向光生长。教师应该同样给予肯定。哪么感受光的部位是不是就是尖端呢?于是他假设胚芽鞘尖端就是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所以他又设计了这两个实验:试验3和试验4 一个胚芽鞘的尖端用锡箔罩子盖起来,而另一个胚芽鞘的尖端下部用锡箔遮住。同样放在单侧光下。为什么达尔文要这样设计实验呢?设置这个问题主要让学生理解实验设计过程中变量控制,及对照设置的必要。

结果呢,盖住胚芽鞘尖端的胚芽鞘直立生长,而遮住胚芽鞘尖端下部的向光生长。 提问:如果我们是达尔文我们会得出什么结论呢? 学生:

1、胚芽鞘尖端是感受光的部位。 达尔文也得到这样的结论:胚芽鞘尖端是感受光的部位。但是达尔文不知道尖端怎样影响胚芽鞘使它向光生长,因为科学是严谨的,于是达尔文只是笼统的说,尖端产生了某种“影响”,这种“影响”在单侧光刺激下传作用于尖端下部的生长部位,导致胚芽鞘发生了弯曲,向光生长。

可是,这个所谓的“影响”是什么呢?它是如何起作用的呢?以这个设问引出詹森、拜尔实验。

2、詹森

1910年詹森就想:尖端的“影响”是作用于它的下部,导致发生弯曲生长,哪么这种影响能不能透过某种介质传递呢?拜尔假设“影响”透过介质传递。

于是他设计了这样一组实验:

一个胚芽鞘切下尖端,然后在切除部分加一层琼脂,再把尖端放在琼脂层上;而另一个胚芽鞘切掉尖端后放一层同样的琼脂,但上面不放尖端。放在单侧光环境下。

结果呢,放有尖端的胚芽鞘向光生长,而没有放尖端的不生长。 提问:通过这组实验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呢?

教师引导:他们的不同点是一个在琼脂层上放有尖端,另一个没有。说明琼脂对生长没有影响,那么,生长的胚芽鞘肯定是受到尖端的作用。

学生:尖端的“影响”穿过琼脂,向下运输到达尖端下部,导致植物向光生长。 但是,这种“影响”又是如何使得胚芽鞘向光生长呢?

3、拜尔 拜尔想,既然是尖端产生的这种“影响”向下传递,哪么这种“影响”的分配不均匀可能是造成植物弯曲生长的原因。于是他设计这样一组试验。他将两个胚芽鞘的尖端切下,然后按图示放置。

结果:两个胚芽鞘均向放有尖端的相对方向生长。 提问:同学们你们能得出什么结论吗?

因为前面有假设,所以学生很容易回答出:这与拜尔的假设一样,尖端产生的这种“影响”,传递到下部,而这种“影响”的分配不均匀造成植物弯曲生长。

但,这个“影响”的本质是什么呢?引出温特实验。

4、温特实验

1928年,温特总结前人的实验结果,觉得这个“影响”可能是一种化学物质,这种化学物质从尖端产生并传递到下部,导致植物生长,而它的分布不均造成生长速度不同,导致植物向光生长。为了验证他的想法,他设计了这样一组实验:

他将一些胚芽鞘的尖端切下放在琼脂片上一段时间,然后将琼脂片切成小块,按图示放在切除尖端的胚芽鞘上。同时,他将另一些胚芽鞘切去尖端,然后在切除尖端的胚芽鞘上放置没有尖端接触过的琼脂块儿。强调实验对照设置,变量控制。

结果是,胚芽鞘向放有琼脂块儿的对面方向生长。 提问:同学们我们从这个实验能得出什么结论呢?

学生:

1、尖端产生的“影响”有促进生长的作用。如果学生有这样的回答,教师应肯定他的回答,然后追问:说说你得出这个答案的理由?

师:他是不是化学物质呢?

师引导:温特实验与拜尔实验的不同点是什么? 温特将尖端先放在琼脂片上一段时间,而拜尔直接将切下的尖端放置在切除尖端的胚芽鞘上。这说明这种“影响”肯定是化学物质,而非场类、波类。因为如果是磁场、电场的话,温特试验不可能成功。

师总结:温特通过实验证得这种“影响”是一种化学物质,而且它就有促进植物生长的作用,于是就把这种物质称为“生长素”。

但是既然它是化学物质,它是那种化学物质呢?分子式如何呢?

这个问题教师介绍即可。直到1931年才有所突破,荷兰科学家郭葛等人首先从人尿中分离出了具有“生长素”效应的物质——吲哚乙酸(IAA)。

具有生长素效应,也就是说它的作用和生长素一样,能促进植物生长。但由于技术限制,没有在植物体中提取出“生长素”,所以也不知道它到底是不是温特实验所所述的“生长素”。

直到1946年,人们才从高等植物中分离出了生长素,并确认它就是IAA。

至此,植物生长素才真正被人们认识。但是,为什么在单侧光照射下,生长素会发生分布不均,导致植物向光生长呢?我以这个疑问引出生长素的运输内容。

篇11:公开课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教案

一、设计理念

根据新课程理念,高中生物学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科学方法、科学精神等生物学科学素养,因此,本节课以“自主探究科学发现的过程来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为设计理念,切实落实主体性教学,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训练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

二、教材分析 1.地位和作用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一节是新课程标准教材人教版生物必修3第三章第1节的内容,是在前面学习了有关动物和人生命活动的调节基础上学习的。学生对激素调节的机理有所理解。通过本节的学习,让学生了解生长素的发现过程和生长素的发现、运输及分布。

本节内容在结构体系上体现了人们对科学理论的认识过程和方法,是进行探究式教学的极佳素材。在教学中,通过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优化课堂结构,妙用科学史实例,把知识的传授过程优化成一个科学的探究过程,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从而渗透科学方法教育。 2.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教学难点

(1)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 (2)科学实验设计的严谨性分析。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概述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2)了解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 2.能力目标

(1)尝试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 (2)进行实验设计和实验结论的评价。 3.情感目标

学习科学家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和科学态度以及对真理不懈追求的科学精神,进一步激发学生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树立。

四、教学模式

根据主体性教学目标,以“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为学生学习的三个基本维度,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为指导,以侧重科学方法教育为归宿,本节课采用“引导探究”教学模式,融合讨论法、比较法、归纳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并配以多媒体辅助教学,引导学生模拟科学发现过程,进行分析、讨论、归纳和总结。

“引导探究”教学模式流程: 设疑导入→引导探索→归纳总结→拓展升华

五、教学程序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设疑导入

多媒体展示向着窗外生长的植株

请同学们说一说在野外能否明显见到这种生长状况? 从而引导学生思考:

1、图中植株的生长方向有什么特点?

2、可能是哪种环境刺激引发了这株植物生长方向的改变?这种改变有什么适应意义?

3、这种生长方向的改变,是发生在植物的幼嫩部分还是成熟部分?

学生根据日常生活经 验获取的信息回答:

在野外不易看到明显弯曲的生长状况。

植株弯向光源生长,可能是单侧光引发了生长状况的改变;这种改变使植株更好的接受阳光,进行光合作用;

这种方向的改变发生在植株幼嫩的部分。

联系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景,以此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引导探索

一、植物向光性的概念 指导学生阅读P46第一节

二、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教师用多媒体展示达尔文的实验示意图(四组,见教材46页)。并提出问题:(提出问题供学生讨论,教师深入小组成员中参与讨论。)

1.

实验第一组得到什么结论?

2、第

一、二组对照的目的是什么?

3、对比分析第

一、三组说明什么?

4、第

三、四组与第一组对照说明什么?

5、该实验的结论是什么?

多媒体展示詹森的实验,(一组,见书P47。)并提出问题: 詹森的实验可以得出什么结论?詹森选择什么材料证明“刺激”向下传递?

多媒体展示拜尔的实验,(一组,P47)回答下列问题:

1、

拜尔的实验为什么选择黑暗的环境?

2、

实验结论是什么?

詹森和拜尔的实验都证明了“刺激”可以向下运输,“刺激”是什么?科学家推测可能是一种化学物质。

多媒体展示温特实验,(P47)提出问题:

把接触过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的一侧,胚芽鞘的生长方向如何?

若用没有接触过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的一侧,胚芽鞘的生长方向如何? 由此说明这种物质的作用是促进细胞生长。 温特把这种物质命名为生长素。

1934年首次从人的尿液中分离出生长素,其化学本质为吲哚乙酸。为什么能够从人的尿液中分离出植物生长素? 1942年从高等植物中分离出生长素。(IAA)

进一步发现,植物体内还有具生长素效应的物质还有吲哚丁酸(IBA)、苯乙酸(PAA)。

植物向光弯曲的原因是生长素分布不均造成的:单侧光造成生长素分布不均,背光侧比向光侧生长素含量多,引起两侧生长不均而造成向光弯曲。

三、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 请学生阅读书P48,回答下列问题。

1、生长素主要合成的部位在哪?

2、生长素的运输,分析书P49,技能训练, ①这个实验的设计是否严密?

②从这个实验结果到结论之间的逻辑推理是否严谨? ③如果要验证上述结论是否正确,应该对实验方案如何改进?

师生共同探讨得出结论:

实验设计不严密。也不严谨。缺少对照实验,说明生长素不能从形态学下端向形态学上端运输,因此这个实验需要把胚芽鞘倒置的对照。

总之生长素的运输方向:极性运输和非极性运输。 运输方式:主动运输。

3、生长素的分布:主要分布在生长旺盛的部位。

学生阅读思考概念中的重点词-------单侧光。

分组讨论、观察并用语言描述实验过程。最后得出结论。

第一组的实验说明在单侧光的照射下,胚芽鞘背光面比向光面长得快,具有向光性。

第一、二组起对照作用,证明向光性可能与尖端有关。由此推断:尖端可能产生某种刺激。

第一、三组说明了尖端可能产生的刺激与光照无关。

第三、四组与第一组对照说明了感光部位在胚芽鞘的尖端,而向光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以下。

该实验的结论是:单侧光照射使胚芽鞘的尖端产生某种刺激,这种刺激传递到下部的伸长区时会造成背光面比向光面长得快,因而出现向光性。

实验证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刺激可以透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

选择黑暗是排除单侧光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实验结论: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尖端“刺激”向下传递时分布不均造成的。

向琼脂块的对侧弯曲生长。

胚芽鞘既不生长,也不弯曲。

幼嫩的芽、叶和发育着的种子。

学生、分析、讨论问题。

让学生把握好概念。

1.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

2.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处理信息和归纳总结能力 4.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培养学生探究问题与设计实验的能力及创新意识。

归纳总结

教师让学生分析、总结本节的主要内容:

1、

胚芽鞘向光性的原因是生长素分布不均造成的。感受光的部位是胚芽鞘的尖端。向光弯曲的部位是尖端以下的部位。

2、

生长素的作用是促进细胞的伸长生长。注意不是细胞分裂。

3、生长素的产生的主要部位幼嫩的芽、叶和发育的种子。运输的方向分极性运输和非极性运输两种,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生长素的主要分布在生长旺盛的部位。

学生分析、讨论:

培养学生分析、总结的能力。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开拓升华

1.请学生思考并回答教材课后习题。

2.结合达尔文、詹森、拜尔、温特等人的实验,分析; ①上述一系列实验体现出生物科学研究的基本思路:提出(发现)问题→提出假设→设计实验证明→得出结论。

②实验中运用了对照思想,增加实验结论的可靠性。 ③实验中体现了设计实验的单一变量原则。

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篇12:《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教学反思

一、对教师自身教学状况的反思:

本节课,我通过多媒体教学,把科学家抽象的实验通过一幅幅图片很形象的展示在学生面前,引导他们通过一幅幅的对比,一点一点的得出结论,一步一步的得出结果。让他们体会到科学探究道路的曲折艰难。同时利用flash动画演示:植物向光性的原因,把抽象的过程具体化,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植物的向光性。

以前我上这节课,无非就是我讲实验过程、结论,学生听、记,效果不好,学生能听懂,但记不牢,也不会用,通过这次学习,本节课我大胆采用“探究”教学模式,通过模拟科学家探索、讨论法、比较法、归纳法等教学方法,辅以多媒体教学,引导学生再现科学发现过程,从而使学生获得相关知识、探究技能和思维能力。

“探究”教学模式流程: 设疑导入→引导探索→质疑补充→归纳总结→拓展升华。我在知识建构上引导学生建立知识网络,理解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将生长素发现→生长素化学本质→生长素产生→生长素运输→生长素分布→生长素作用→生长素应用这些知识点串联起来,使学生知识归纳有条理,让学生能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这堂课在对科学史分析的时候,总的体现出老师提出问题环环相扣,循序渐进,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由学生得出结论。在对科学家实验的分析总结这一块,让学生进行分析总结。课上尝试让学生唱主角的教学模式,进而锻炼自己作为教师的引导、总结能力。

二、对学生学习状况的反思

本节内容是在学习了前面有关动物和人生命活动的调节基础上进行的。学生对激素调节的机理有了一定的理解。通过本节的学习,让学生了解生长素的发现过程和生长素的发现。在授课中我积极鼓励学生通过自学生长素发现实验,模拟科学家探索过程,说出实验设计的目的和实验结果的意义。对于同学们来说,这样做法有一定难度,但比起以前的老师满堂灌效果要好,学生学习积极性明显提高,对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也很快。为了弥补学生活动的不足,在授课过程中我也注意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由浅入深导入课程,如以家里窗台上盆景为例讲述向光性,以棉花打顶为例讲顶端优势等等,同学们对此表现出了很大的兴趣,能引起他们的共鸣和学习动机。另一方面我精心设计问题,促进学生思维,例如:温特实验有没有不足之处呢,如何完善它呢。有的同学也能发现缺乏对照实验。我又提出如果你是达尔文,请你设计一个完整实验,一次性发现生长素,你将如何设计实验呢?这种问题扩大学生的视野,又激起学生探索的兴趣,训练了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

三、对授课内容、方式、技能技巧的反思

我总是在想,如果课堂上多给学生一些时间,让他们真正动手,去体会探索科学真理的快乐,让他们在轻松的气氛中掌握所学的知识。那么学生的学习一定会有质的飞跃。学生们常常说,课堂上我听的非常明白,但是真正自己做题的时候,就没有思路了。其实这就是我们不重视动手能力的原因。如果这节课之前就让学生观察生长素的相关实验,使学生在真正的探究中学习,我想效果一定会更好,可是限于目前实验条件,这个想法暂时还做不到。

这几天,我在课堂上开始注重学生的动手训练,发现了许多问题,对学生的知识掌握起到了促进,对我的教学也很有帮助,真是教学相长啊。今后需要加强对学生动手、动脑、动嘴的培养,努力减少老师占用的时间,把课堂还给学生。

四、对课堂整体状况的反思

根据新课程的要求,高中生物学教学着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科学方法、科学精神等生物学科学素养。所以,本课以“自主探究科学发现的过程”为教学策略核心,通过自主探究,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训练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培养学生的生物学素养。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涉及的实验,在现有的实验室条件下是不可能完成的,在传统的教学中,都是老师滔滔不绝地讲,学生默默地听,课堂气氛沉闷,教学效率低下,更谈不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探究能力。

我采用了引导探究式的教学方法后,教师通过创设自主合作的学习情景、平等融洽的人际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由单纯的信息表达者转变成信息的加工者、组织者,处于主导地位;学生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走进科学家的探究历程,在观察和思考中,愉快地学习,处于主体地位。这样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让课堂充满了活力,新课改理念得到了落实。

本节课依据课程标准,挖掘了教学内容中的科学探究内涵,充分利用它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达尔文、詹森、拜尔和温特的实验。既包含了科学家持之以恒的宝贵品质,又反映了科学家在研究过程中的创造性思维过程(将胚芽鞘进行各种处理)。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造性思维品质。

篇13:《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教学反思

1、本课主要运用了“假说-演绎”法进行实验的探究,通过生生合作,教师指导制定探究方案,体验了科学探究的实验方法及过程,同时训练了严密的思维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生物素养。在教学中还锻炼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这些都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特点。但是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较弱,在教学过程中会出现设计时间长的问题,同时也会出现生生讨论效率低的情况,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加强对学生学习方面的指导,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2、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涉及的实验,在现有的实验室条件下是不可能完成的,在传统的教学中,都是老师滔滔不绝地讲,学生默默地听,课堂气氛沉闷,教学效率低下,更谈不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探究能力。采用了引导探究式的教学方法后,教师通过创设自主合作的学习情景、平等融洽的人际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由单纯的信息表达者转变成信息的加工者、组织者,处于主导地位;学生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走进科学家的探究历程,在观察和思考中,愉快地学习,处于主体地位。这样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让课堂充满了活力,新课改理念得到了落实。

本教学设计依据课程标准,挖掘了教学内容中的科学探究内涵,充分利用它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达尔文、詹森、拜尔和温特的实验。既包含了科学家持之以恒的宝贵品质,又反映了科学家在研究过程中的创造性思维过程(将胚芽鞘进行各种处理)。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造性思维品质。

篇14:《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涉及的实验,在现有的.实验室条件下是不可能完成的,在传统的教学中,都是老师滔滔不绝地讲,学生默默地听,课堂气氛沉闷,教学效率低下,更谈不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探究能力。我主要是采用了引导探究式的教学方法,通过创设自主合作的学习情景、平等融洽的人际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样教师由单纯的信息表达者转变成信息的加工者、组织者,处于主导地位;学生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走进科学家的探究历程,在观察和思考中,愉快地学习,处于主体地位。这样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让课堂充满了活力,新课改理念得到了落实。

本节课还通过多媒体教学,把科学家抽象的实验通过一幅幅图片很形象的展示在学生面前,引导他们通过一幅幅的对比,一点一点的得出结论,一步一步的得出结果。让他们体会到科学探究道路的曲折艰难。同时利用flash动画演示:

植物向光性的原因,把抽象的过程具体化,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植物的向光性。但是,这节课理论性偏强,在我设计的时候也把重心放在教师讲解,因此存在着以下几方面的不足:

1、这堂课在对科学史分析的时候,总的体现出老师讲得偏多,在对科学家实验的分析总结这一块,可以让学生进行分析总结。在这一方面我争取在以后的课上多多尝试让学生唱主角的教学模式,进而锻炼自己作为教师的引导、总结能力。

2、引导问题提得不够。虽然在讲述其他科学家的经典实验的时候,我尝试用问题的形式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但整节课下来,我感觉我提的问题还没有提到点子上,中间缺少一些过渡性的语言,使得学生在短时间内无法想到正确答案。因此,在问题的设置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下节改进之处:

1、由于上课时前后联系拓展,增大了信息量,使教学时间不足,“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分布”这部分比较赶,不能很好的展开。

2、有效组织教学语言,提高自己陈述的连贯性与逻辑性。使自己的教学更通俗,有趣,易掌握。

3、学案在教学时没有得到充分的应用,我觉得还是时间安排不合理造成的。可能是刚接触新教材的缘故吧,以后要重点在这下点功夫。

土壤的成分说课稿

《植物种子的萌发》说课稿

《植物的叶》说课稿

《细胞》说课稿

雨点儿说课稿

初中生物说课稿《根的生长》

三年级科学下册《根和茎》说课稿

小学语文《小松鼠找花生》说课稿

三年级科学植物领域说课稿

四年级美术《生活与艺术中的花》说课稿

《植物生长素》说课稿
《《植物生长素》说课稿.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植物生长素》说课稿(集锦14篇)】相关文章:

《爬山虎的脚》四年级语文说课稿2022-08-08

高中生物《细胞中的无机物》说课稿2022-05-07

幼儿大班数学《生活中数字》说课稿2023-01-21

七年级生物说课稿2024-03-23

三年级科学校园里的植物说课稿2023-09-09

《小松鼠找花生》说课稿件2022-11-19

初中生物说课稿《开花和结果》2022-07-26

生物说课稿2022-07-21

大班散文诗找家说课稿2022-08-21

小学说课稿2022-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