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下册第4课《外国诗》的说课稿(共9篇)由网友“小无聊了”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整理过的九年级下册第4课《外国诗》的说课稿,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1:九年级下册第4课《外国诗》的说课稿
九年级下册第4课《外国诗两首》的说课稿
《祖国》和《黑人谈河流》是两首抒发爱国思乡情怀的外国诗歌。俄国诗人莱蒙托夫从独特的角度,以自己的方式,抒发了对祖国的“奇异的爱情”。全诗平实中见真情,最平常的景色,最普通的农家生活,蕴蓄着的是诗人纯洁而真挚的情感。《黑人谈河流》是豪放的黑人诗人兰斯顿·休斯的成名诗作。诗中“河流”是一个高度凝练的意象。我们可以将其理解为历史的象征,黑人对河流的追溯,就是对自身历史的追溯,就是对祖先和故土的寻根。全诗在深邃中显自豪。
教读课文,要引导学生了解作品中表现的异国情趣,如俄罗斯风情、黑人种族的文明史。教读过程中,要结合两位诗人各自国家和种族的特点,选用恰当的助读资料,帮助学生形象直观地去认识和理解。把握诗中艺术形象的意义及诗人由此抒发的思想感情,是教学的重点。由于民族文化背景不同,准确地把握诗人的意念和情绪并深入诗中的意境,则是教学的难点。教读中,要通过多种形式组织学生反复诵读,体会诗歌的内容及形式特点。
知识目标
1.了解莱蒙托夫、休斯的经历及其创作。
2.领略诗歌深厚的文化底蕴。
能力目标
1.理解诗中的艺术形象,感受诗人的爱国思乡情怀。
2.品味诗歌语言,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体会诗歌的内涵。
3.体会诗歌或平实中见真情,或深邃中显自豪的特点。
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爱国情感和健康高尚的审美情操。
教学重点
1.了解诗歌的深厚文化背景。
2.理解诗中的艺术形象及诗人由此抒发的思想情感。
教学难点
由于民族文化背景不同,准确地把握诗人的意念和情绪并深入诗中的意境。
教学方法
1.诵读法 教师通过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反复诵读,体会诗歌的内容及其形式特点。
2.合作研讨法 休斯的诗意象凝练、表意深刻。《黑人谈河流》中“河流”意象以及以夸张手法回顾历史等,可引导学生合作研讨,加深认识和体会。
教具准备
多媒体CAI课件、投影仪、录音机及示范朗诵带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要点]
了解诗人简历及写作背景,诵读、研讨、理解诗歌内容。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投影演示莱蒙托夫和休斯画像)
同学们,爱国主义是诗歌的永恒主题,是民众。更是诗人的永恒歌唱。在我国诗歌长河中是这样,在外国优秀的作品中也不乏其例。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外国诗两首》,去聆听俄罗斯诗人莱蒙托夫和美国诗人休斯的吟唱。(板书文题、作者)
二、资料助读
投影:
1.密哈依尔·莱蒙托夫(1814~1841)十九世纪俄国继普希金之后的伟大诗人。十四岁开始写诗,1837年他为普希金因决斗而死写的《诗人之死》一诗名震文坛。由于反抗专制统治,因此屡遭流放和入狱,最后死于预谋的决斗,年仅二十七岁。 莱蒙托夫在短短十三年的创作生涯里,一共写下了四百多首抒情诗,名篇有《帆》《浮云》《祖国》,长诗二十余部,以《恶魔》《童僧》为代表,还有剧本《假面舞会》和杰出的长篇小说《当代英雄》等。诗人继承了普希金和十二月党人诗人的传统,把热爱祖国和歌颂自由作为诗歌创作的基本主题,其风格沉郁中有刚劲,手法上既能出色地运用浪漫主义,又擅长现实主义的描写。 《祖国》发表于1841年4月号的《祖国纪事》杂志。1839年俄国斯拉夫派诗人霍米亚柯夫发表一首《祖国》,认为俄罗斯的伟大在于人民的温顺和对东正教的虔信,沙皇统治集团的御用文人也借爱国主义来炫耀他们的文治武功,莱蒙托夫针锋相对地提出了自己对祖国的“奇异的爱情”,把祖国美好的大地和勤劳的人民视为祖国概念的真正内涵,表现出他想了解和接近人民并休戚与共的强烈愿望。 2.休斯(1902~1967)美国黑人诗人、小说家,美国黑人文艺复兴运动的领导者,被誉为“黑人桂冠诗人”。 休斯写过小说、剧本、自传和新闻速写,以诗歌方面的成就最为突出。他创作了十多部诗集,比较重要的有《哈莱姆的莎士比亚》《单程票》《延迟的梦之蒙太奇》等。 休斯的创作植根于美国黑人生活,对他们痛苦生活给予同情,讴歌他们美好的情感,颂扬了他们源远流长的文化传统。诗歌的主题思想有积极的社会意义,休斯创造性地把黑人民歌艺术引进诗歌创作,吸收了黑人爵士音乐和布鲁斯民歌的形式和手法,形成了轻松活泼豪迈奔放的风格,对美国黑人诗歌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
三、研读《祖国》
1.学生听读课文录音,整体感知诗意。
教师提示:诗句“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是解读诗意的关键。诗人把对祖国的感情比喻为“爱情”,统摄全诗。
2.学生自由诵读,认真领会诗句、诗段所表达的意思,思考:
从诗歌内容看,诗人对祖国奇异的“爱情”指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点拨、明确:
诗人没有用豪言壮语去盛赞祖国的光荣历史、英雄业绩,也没有去歌颂名山大川,无尽宝藏,而是以平实的笔调描写俄罗斯原野的景色和农家生活。平实中见真情,奇异的“爱情”表现在诗人把自己对祖国的爱和对俄罗斯大自然、对普通百姓的爱糅合,化为一体;即对俄罗斯山河景物和淳朴乐观的人民的热爱。
3.多媒体演示俄罗斯风情图片,学生直观感受山川之美。
4.以俄罗斯抒情名曲《卡秋莎》为伴奏音乐,师生有感情诵读全诗。
思考:《祖国》一诗充分显示了诗人在描摹自然景物上的卓越才能。诗中构置了哪些充满浓郁诗意的画画?
学生归结体会,教师明确:
诗人对俄罗斯山河风景和人民生活热烈讴歌。冷漠沉静的草原,随风晃动的森林,奔腾的激流,村间的小路,苍黄的田野,闪光的白桦,苍茫的夜色,颤抖的灯光,远近相映、声色兼备,把俄罗斯山河的雄壮之美和秀丽之美交织在一起,构成一幅绚丽变幻而朦胧流动的`画面。打谷场丘堆满丰收的谷物,农家茅舍覆盖着稻草,小窗上的浮雕窗板,更有节日夜晚,农人醉酒笑谈、尽情舞蹈的场面,恰似一幅绝妙的民俗图,洋溢着俄罗斯的生活气息。
5.合作研讨:
诗人所抒发的爱国之情主要是通过描写俄罗斯的夜色及夜色中人们的活动来表现出来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学生研讨后回答,教师明确:
诗歌在对原野景色和农家生活的描述中,隐含着诗人对祖国的真挚感情,即“真实地、神圣地、理智地理解对祖国的爱”(比勃罗留波夫语),这种爱是真实的,也是最本色的。
6.学生熟读全诗。
四、指导自读《黑人谈河流》
1.学生自由诵读全诗,整体感知诗意。
教师提示:这首诗在语言结构上。长句、短句互相交错,参差跌宕;四个排比句,上半句结构相似,下半句发生变化。均不相同。这样的变化既有涛行结构整齐均衡的一面,又不失之呆滞化一;既有诗行形式上的跳跃,又不失节奏上的宫商之声。
2.学生合作研讨:
(1)诗人想通过谈“河流”来表达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2)“我的灵魂变得像河流一般深邃”应该怎样理解?这句诗两次出现有什么表达效果?
(3)全诗的艺术构思是跳跃的,但又有严密的思维逻辑。请归结诗歌内在的思维逻辑。
学生研讨,教师点拨:
(1)在《黑人淡河流》一诗中,“河流”是个高度凝练的意象。我们可以将其理解为历史的象征。黑人对河流的追溯,就是对自身历史的追溯。就是对祖先和故土的寻根。
(2)“我的灵魂像河流一般深邃”,可以理解为由于黑人对“河流”(历史)的见证,人类文明、文化的成果都在黑人的“灵魂”里有所沉淀。这句诗,是作者代表全体黑人发出的自豪的宣言:黑人种族是有着悠久传统的种族。这句诗在第二节和第五节两次出现,形成结构上的前后呼应。
(3)我认识河流——它亘古如斯。比人类久远——我在河流的哺育下发展、繁殖,河流是我生存的见证——因此我认识河流——活折磨了我,教育了我。我的思想、灵魂和河流一样深沉。
3.学生有感情诵读,体会诗歌深邃中显自豪的特点。
五、课堂练习
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老 马
臧克家
总得叫大车装个够, 这刻不知道下刻的伞,
它横竖不说一句话, 它有泪只往心里咽,
背上的压力往肉里扣, 眼里飘来一道鞭影,
它把头沉重地垂下! 它抬起头望望前面。
1.选出语句分析不当的一项……………………( )
A.“背上的压力往肉里扣”,形象地展示了老马的负重与悲苦。
B.老马“把头沉重地垂下”“有泪只往心里咽”,看出老马逆来顺受、不思反抗、心胸狭窄的情态。
C.表面是写马,而实际是写人。写旧中国备受奴役的劳苦大众。
D.诗人善于用动词,“扣”“垂”“咽”等词语,都深深地烙上了作者的感情色彩。
2.选出赏析不恰当的一项……………………………………………………………( )
A.这首诗只截取了装车那一刻的情景,画面也突现了老马头部的动作,却表现出老马凄惨的处境和悲苦的命运。
B.诗中的老马在肉体上和精神上都受着沉重的压力,它在苦难的生活中挣扎、企盼,它的性格中有善良、有坚韧,更有不屈的反抗。
C.这首诗,有人认为表现了中国的劳苦大众,有人认为有诗人的影子,也有人认为诗人要表现的就是一匹可怜的老马。读者如何理解,自可见仁见智。
D.这首诗语言朴素而传神,像“横竖”“扣”本是极平常的口语,用于诗中却能真切地反映出老马的命运及诗人对它的深切同情。
参考答案:
1.B 2.C
六、课堂小结
同学们,爱国,是一面飘扬在世界各国上空的永不褪色的旗帜。无论是平实中见真情的莱蒙托夫的《祖国》,还是深邃中显自豪的休斯的《黑人谈河流》,他们的心声是相通的。那种深沉的历史感与强烈的时代感,都是令人荡气回肠的。掩卷遐思,备感肩上使命崇高,恰如一代伟人毛泽东吟唱的“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愿我们能挂帆济海,谱写出热爱祖国、建设祖国的磅礴诗章。
七、布置作业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什么是牵挂?牵挂是一种思念,牵挂是一种情怀。牵挂有如高飘的风筝挣不脱细长的线绳,牵挂有如皿豆的藤蔓缠绕着篱笆。
请以“牵挂”为话题写一篇抒怀短文。
注意: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③题目自拟。
板书设计
祖 国
莱蒙托夫
“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
(统摄全诗)
俄罗斯原野景色:草原 森林 河流 白桦
农家生活:打谷场 农家茅房 小窗 饮酒 笑谈 舞蹈(平实中见真情)
黑人谈河流
休 斯
核心词“河流”(历史的象征)
中心诗句:
“我的灵魂变得像河流一般深邃”
(黑人种族是有着悠久传统的种族)
幼发拉底河沐浴
深邃 刚果河畔盖茅舍
中显 尼罗河畔建金字塔
自豪 密西西比河听歌声
篇2:九年级下册《外国诗》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外国诗两首》教案
教学目标:
1、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特点
2、写景诗的特点
3、分析写景诗的意境
4、欣赏和热爱大自然,培养生活的情趣
重点难点:如何欣赏写景的诗歌的意境
课时安排:1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学习和欣赏
第一首:《蝈蝈与蛐蛐》
作者简介:济慈,美国浪漫主义诗人,出身卑微,少年既成孤儿,自幼喜爱文学,他的一生写了不少的著名诗篇,如《夜莺颂》等,可惜正当他初展宏才的时候,就不幸与世长辞,时年才25岁。
三、读熟诗歌,注意体会所表达的感情
四、整体把握;
这是一首大自然的颂歌,他通过对盛夏“蝈蝈的乐音”和冬日“蛐蛐的歌儿”的描写,赞美“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
五、问题研究:
这首诗在构思上有什么特点?
(提示:开头一句与“大地的诗歌呀,从来没有停息“相对应分为两部分;动静相衬,意境优美。)
六、课后练习一:
诗人这样写,借以歌颂大自然的无限美好和勃勃生机,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和赞美之情。
第二首:《夜》
一、作者简介:
叶塞宁,俄罗斯诗人,他的诗感情真挚,格调清新,并擅长描绘大自然景色。
二、赏析,归纳这首诗的内容,并体会诗歌所描写的意境美
第一节:写夜的静谧
第二节:写溪水的歌唱
第三节:写月光下大自然的美丽
第四节:再次写到美丽的月色
三、结合课后练习二训练:
1用自己的话,描绘所写的夜景
2这首诗传出诗人怎样的心境 ?
四、反复朗诵这首诗,体会诗中所描绘的美景
五、布置作业
篇3:九年级语文下册《外国诗》教学设计
九年级语文下册《外国诗两首》教学设计
教师寄语:“谁不说俺家乡好。”
学习目标:
1.能有感情的诵读诗歌,感受诗的节奏。
2.理解诗中的艺术形象,感受诗人的爱国思乡情怀。
3.品味诗歌语言,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体会诗歌的内涵。
4.学生爱国情感和健康高尚的审美情操。
学习重点:1.了解诗歌的深厚文化背景。2.理解诗中的艺术形象及诗人由此抒发的思想情感。
学习难点:由于民族文化背景不同,准确地把握诗人的意念和情绪并深入诗中的意境。
关于写作背景:
《祖国》发表于1841年4月号的《祖国纪事》杂志。1839年俄国斯拉夫派诗人霍米亚柯夫发表一首《祖国》,认为俄罗斯的伟大在于人民的温顺和对东正教的虔信,沙皇统治集团的御用文人也借爱国主义来炫耀他们的文治武功,莱蒙托夫针锋相对地提出了自己对祖国的“奇异的爱情”,把祖国美好的大地和勤劳的人民视为祖国概念的真正内涵,表现出他想了解和接近人民并休戚与共的强烈愿望。
《黑人谈河流》这首诗是休斯乘车去墨西哥的旅途中一气呵成的,他自己说“用了十分钟至一刻钟时间”。诗人在谈到这首诗的写作过程时,从他父亲对自己同胞的那种“奇怪的厌恶感”,说到他不理解父亲的想法,因为“我是个黑人,我非常喜欢黑人”。接着,诗人谈到列车缓缓从密西西比河上的铁桥上驶过,他由这条古老的河想到黑人的命运,想到林肯总统为了废除奴隶制,亲自乘木筏沿着密西西比河顺流而下到新奥尔良,他又想到黑人过去生活中的其他河流——非洲的刚果河.尼日尔河和尼罗河。诗就这样产生了。
学习过程
一、基础知识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虔信( ) 镶嵌( )深邃( )晨曦( )沐浴( )潺潺瞰望( )黝黑( )
2.解释下列词语
理智:
虔信:
神圣:
慰藉:
深邃:
晨曦:
沐浴:
二、理解探究
1.怎样理解“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一句的内涵和作用。
2.思考:《祖国》一诗充分显示了诗人在描摹自然景物上的卓越才能。诗中构置了哪些充满浓郁诗意的画面? 这些内容在诗中起何作用?
3. “我认识河流”在《黑人淡河流》诗中有什么深刻含义?
4. 《黑人淡河流》诗人想通过谈“河流”来表达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三、合作释疑
1. 在《祖国》中,诗人主要采用了什么方式来抒发感情的?
2. 《黑人谈河流》中排比句的内涵是什么?
3.诗中反复出现“我的灵魂变得像河流一样深邃”,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这句诗两次出现有什么表达效果?
四、课内精读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我了解河流:
我了解像世界一样古老的河流;
比人类血管中流动的血液更古老的河流。
我的灵魂变得像河流一般深邃。
晨曦中我在幼发拉底河沐浴。
在刚果河畔我盖了一间茅舍,
河水潺潺催我入眠。
我瞰望尼罗河,在河畔建造了金字塔。
当林肯去新奥尔良时,
我听到密西西比河的歌声,
我瞧见它那浑浊的胸膛
在夕阳下闪耀金光。
我了解河流:
古老的黝黑的河流。
我的灵魂已变得像河流一般深邃。
1.你怎样理解“河流”这一高度凝练的意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二节诗在结构上的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三节诗列举了四条河流,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古老的黝黑的河流”比喻:______________。
5.最后一节在文中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拓展延伸
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老 马
臧克家
总得叫大车装个够,这刻不知道下刻的伞,
它横竖不说一句话, 它有泪只往心里咽,
背上的压力往肉里扣, 眼里飘来一道鞭影,
它把头沉重地垂下!它抬起头望望前面。
1.选出语句分析不当的一项……………………( )
A.“背上的压力往肉里扣”,形象地展示了老马的负重与悲苦。
B.老马“把头沉重地垂下”“有泪只往心里咽”,看出老马逆来顺受、不思反抗、心胸狭窄的情态。
C.表面是写马,而实际是写人。写旧中国备受奴役的'劳苦大众。
D.诗人善于用动词,“扣”“垂”“咽”等词语,都深深地烙上了作者的感情色彩。
2.选出赏析不恰当的一项 ( )
A.这首诗只截取了装车那一刻的情景,画面也突现了老马头部的动作,却表现出老马凄惨的处境和悲苦的命运。
B.诗中的老马在肉体上和精神上都受着沉重的压力,它在苦难的生活中挣扎、企盼,它的性格中有善良、有坚韧,更有不屈的反抗。
C.这首诗,有人认为表现了中国的劳苦大众,有人认为有诗人的影子,也有人认为诗人要表现的就是一匹可怜的老马。读者如何理解,自可见仁见智。
D.这首诗语言朴素而传神,像“横竖”“扣”本是极平常的口语,用于诗中却能真切地反映出老马的命运及诗人对它的深切同情。
达标测试
一、积累与运用
1.写出下列形近的字读音并组词。
凄( )( )耀( )( )
萋( )( )曜( )( )
稻( )( )畔( )( )
蹈( )( )判( )( )
滔( )( )叛( )( )
2.文学常识填空
《祖国》一诗的作者是 (国别)诗人 (姓名);《黑人谈河流》一诗的作者是美国黑人文艺运动的领袖 (姓名),被誉为“ ”。
3.如何理解这首诗中“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一句的“奇异”的含义?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明天,天一亮
雨果
明天,天一亮,原野露曙色,
我就要动身。我知道你在跻望。
我行经森林,我行经山泽,
我再不能长此天各一方。
我注视着思念踽踽地走,
什么也不闻,什么也不见,
怀着忧心,俯着背,交叉着手,
白昼,我觉得如同黑夜一般。
我不看直下江流的远帆,
也不看落日散成的彩霞,
几时我到了,就在你的墓前,
放下一束青枝和一束花。
1.第一节诗中“我知道你在跻望”这一句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2.“我注视着思念踽踽地走”,这一句写得好在哪儿?
3.为什么诗人认为“白昼,我觉得如同黑夜一般”?
4.诗人在这首诗中是如何来表达他对女儿的深切思念的?试找出诗句加以分析。
篇4:人教九年级语文上册外国诗说课稿
人教九年级语文上册外国诗两首说课稿
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外国诗两首》,我将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程序四个版块对本课的教学进列说明。
第一版块:说教材
1、教材在本单元所处的位置及单元教学目标
《外国诗两首》编排在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这一单元共有5篇课文,分别是《沁园春 雪》、《雨说》、《星星变奏曲》、《外国诗两首》和《桂林山水歌》,所选的都是诗歌,都是由寻常的事物激起心灵之声,语言优美且贴近生活,容易激起学生的共鸣。前两课是讲读课主要通过朗读指导训练,品味文中的语言充分感受作者的感情;后三课是自读课,在前两课朗读训练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自主赏析课文,掌握诗中作者的思想感情的表达与意象之间的关系。
本单元主要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阅读和欣赏诗歌的能力,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展开联想和想象。感受诗歌中的天然美景,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品味含蓄、精炼、优美的诗歌语言。
2、学习目标和重点难点的确立
结合本单元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我把本课学习目标定为:
知识目标: 识记积累生字词,掌握作家作品常识。
能力目标: 分析两首写景诗的意境,体会诗人思想感情。
情感目标: 欣赏和热爱大天然,培养生活的情趣。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因此教会学生本人赏析文章,尤为重要,我把文章的重点定为两点:1、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品读欣赏文章。2、通过对诗歌意象的分析和理解,掌握诗歌的主旨和感情。但是由于学生知识结构等的欠缺,为此,我把有感情的朗读以及把握意象、感悟诗歌内涵作为本文的难点。
第二版块:说教法
教读课文,重在引导学生揣摩语句,感受形象,通过联想和想象进入诗的意境。教师只须作适当的点拨,为学生创设充分的体悟思考的空间,培养学生对诗歌的兴趣。另外就诗歌的题材看,课文的两首诗都是田园诗,可以从田园诗的角度,对比阅读两首诗,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基于以上分析,我采用下列方法,解决重点,突破难点。
1.诵读感悟法;指导学生反复朗读,采取多种形式,有层次、有梯度地将朗读教学贯彻到课堂始终;
2.联想想象法;引导学生展开联想、想像,解读意象,促进朗读的提升;
3.比较阅读法 运用同题材诗的扩展阅读,培养学生对诗歌的鉴赏能力。
4.探究学习法;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发挥其主体地位。
在教学中我还预备用多媒体课件等辅助手段加大课堂的容量,以便促进学生的理解。
第三版块:说学法
《纲要》明确提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索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据此,我预备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注重朗读体会,联想想像,记忆背诵。
第四版块:说教学程序
第一步,导入: 面对大天然,诗人总有唱不完的歌,即使极为平常的昆虫的叫声,在诗人的笔下也会变得情味浓郁,富有内涵。即使是最平常的夜景,在诗人的笔下也能变得美丽而熠熠生辉。今天,让我们走进英国诗人济慈的《蝈蝈与蛐蛐》和俄罗斯诗人叶赛宁的《夜》,去倾听他们用身心和天然熔铸而成的美的赞歌。
第二步,研读赏析《蝈蝈与蛐蛐》
1、作者简介(各学习小组交流在图书馆、网络、材料室等收集到的有关济慈的材料,整理后推举出各组发言人)。
作者简介:济慈,是英国浪漫主义诗人中最有才气的诗人之一,他的诗对后世的影响很大,维多利来时代诗人、唯美派诗人、“意象派”诗人都受到他的影响。
2、字词积累(各学习小组组内交流补充,互相抽写2――3个词语,而后进列小组对抗)
此处完成知识目标
3、教师范读,学生闭目聆听,展开想象,用“我感受到 ”的句式讲述听读之后的感受。
此处设计,在于让学生抓住诗中的意象,想象诗中的画面,进入诗歌意境。
4、学生自由朗读,整体感知,把握主旨。
进列朗读感知,提出朗读应思考的问题:在朗读过程中,你在诗歌的情感表达上发现了什么?交流句式为 :我发现了 。或文中“借助的意象,表达了的情感”。
此设计,便于学生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让学生感受这首诗所描绘的景象,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把握全诗的主旨:这是一首大天然的颂歌,作者通过对盛夏“蝈蝈的乐音”和冬日“蛐蛐的歌儿”的描写,赞美“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歌颂大天然美好如诗,永远歌声不断,永远充满生机。
5、学生齐读,生生点评,进而有感情的朗诵。
注意处理朗读语调,注意语气和轻重音的正确掌握,掌握读诗的方法。
6、合作探究,赏析文章。
(1)各学习小组采用“朗读诗歌提出见解或困惑”的方式展示本组朗读能力,提出本组理解意见或困惑。
(2)学生自由发言,答疑解惑。
(3)向同学推荐你最欣赏的语句。(可以从内容、情感、结构、技巧、字词等方面赏析。)
参考问题:
1、盛夏的蝈蝈和冬天的蛐蛐是怎样联系起来的。
2、作者为什么把昆虫的叫声称为“大地的诗歌”?
3、本文的写作特点是什么? (提示:开头一句与“大地的诗歌呀,从来没有停息“相对应分为两部分;动静相衬,意境优美。)
盛夏――蝈蝈的乐音
大地的诗歌 充满生机
严冬――蛐蛐的歌儿
4、这首诗在构思上有什么特点?
此处设计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掌握品诗的方法。读诗品诗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学生融入主体体验和个性见解的过程。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情感体验,使他们能最大限度地融入读诗品诗的过程;鼓励学生发表富有个性的见解,通过交流合作达成较为一致的看法;对诗歌内涵和诗人感情的把握是建立在学生充分诵读、充分品味、充分交流基础之上的。总体上看,读诗经验指导读诗感知,激活诵读时的情感投入和品读时的个性理解,结果达到“与诗人心灵对话”的.最终目标。
5、教师小结:抓住诗中意象的特点,可以体会诗歌的情感,《蝈蝈与蛐蛐》这首诗选取了具有生命活力的蝈蝈和蛐蛐作为代表,表现了大天然四季“歌声”不断的特点,构思巧妙、意境精美,这可算是诗人济慈对大天然的敏锐的心灵感应吧,我们也可以深深感受到诗人对大天然的无限热爱和由衷的赞美。
第三步,指导自主学习《夜》
赏析诗歌的方法是相通的,请同学们将刚刚学过的方法,迁移到另一首诗歌上,请大家自学《夜》。
1、作者简介(学生介绍教师补充)
叶塞宁,俄罗斯诗人,被称为“天才的农民诗人”。他的诗以纯朴的浓郁的农村生活情趣和色彩绚丽、想像力奇特的语言引起了诗坛的惊奇,诗歌的主题大都是讴歌或哀叹俄国农村和美丽的大天然。
2.学生听读录音后自由诵读,感受并形象描绘诗人笔下的夜景。思考:这首诗主要内容是什么?
明确:这首小诗主要写了夜的静谧、美丽,传达出诗人对大天然的热爱和他安适、宁静的心境。
3.学生感情品读,体会诗人对天然的心灵感应。思考:诗歌传达出诗人怎样的心境?
4.学生反复朗诵诗歌,深层感受夜色。
第四步,深入探究,比较两首诗在内容、形式与主题等方面的异同:
相同点:
(1)题材相同,都是田园诗。
(2)写作手法相似,都是以大天然极常见的事情作为感情表达的意象,情味浓郁,意蕴悠长。
(3)两位诗人都表达出了对大天然由衷的热爱之情。
不同点:
主要表现在构思方面:《蝈蝈与蛐蛐》一诗,短小精致,而又十分大气,仅仅描写了蝈蝈与蛐蛐两种昆虫的鸣唱,而没有写大地上其他百鸟千虫的歌唱,大天然一年四季“歌声”不断的景象着墨不多,却能以少胜多,富有内涵,给人广阔的想象空间,角度新颖独到构思颇具匠心。叶赛宁的《夜》,纯然写景,反复吟咏,在写景中渗透着诗人对天然的心灵感应,渗透着生命的底蕴。
此处设计,让学生结合所学方式赏析文章,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第五步,教师总结:面对大天然,诗人有唱不完的歌。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济慈敏锐地捕捉到两种极为平常的昆虫的叫声,发出“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的感叹;而在俄国田园诗人叶赛宁的笔下,夜是那么静谧、美好,让人产生无限的遐想。人们常说,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对诗歌的感悟有所不同。但是,赏析诗歌的方法是相通的。我们今天这有限的45分钟,只是为同学们提供了一次赏析实践的机会,希望以后你能运用我们今天学到的方法,真正进入诗歌美妙的境界。
作业布置:
1、诵读诗歌。
2、本人寻找其它的田园诗,进列赏析。如《过故人庄》《田园乐》等。
以上是我对本课的浅显说明,有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篇5:九年级语文下册《外国诗祖国》教学反思
九年级语文下册《外国诗两首祖国》教学反思
“教师要成为课堂对话的首席(语文课程标准)。”巴赫金的对话理论告诉我们,理解是对话得以发生的关键要素。因此,只有在理解的前提下,才能构建具有真正意义的对话关系平台,下面以《外国诗两首》教学片断为例,加以阐释。
1.提供对话教学的基础。
诗歌贵形象思维,且讲究含蓄。当诗人描绘事物时,他的目的往往不在于说这事物怎样,而在于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写景则是借景抒情,咏物则是借物言志。而这些形象也好,情感也好,无不依赖于诗歌语言的表述。因此,在进行诗歌教学时切不可从“抽象”再次走向“抽象”。教师可以充分运用表情与动作的感染;教师板画的直观;录音配乐、CAI课件的使用……化“抽象”为“形象”。让学生对审美对象从直接感知开始,并在这过程中不断地丰富和深化。
2.创设对话教学的氛围。
我们更要运用一切可行手段,如借助物像、借助画面、借助音乐、借助美读、借助移情等,从而丰富学生的.审美感知,使学生对诗歌作品的思想内容有深刻的领悟和启迪,情感产生强烈的共鸣,染上作者的情绪色调。所以我们进行诗歌教学时,要充分挖掘诗歌本身的美感,让学生感到,即使是“枯燥的哲理”,也是美的,美就能够接受。方能使整个诗歌教学过程笼罩在师生所创造的特定的气氛和情调中,使学生在和谐、热情、活泼、充满美感的课堂氛围中感知美、欣赏美。
3.拓展对话教学的视野。
教师还应当善于引导学生在赏析诗歌语言的基础上拓展对话教学的视野。如在诗意拓展环节,教师的两个问“同学们,假如你就是一名黑人,你将还会用什么来见证你的历史?假如你就是世界的著名河流,你将会对黑人说些什么?”是对诗歌内涵理解基础上的一个延伸,实践证明:这个拓展很有必要,也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充分展示的时空,搭建了对话教学的渠道,拓展的效果也是很明显的。
篇6:高一下册第4课《诗经》语文教案
人教版高一下册第4课《诗经两首》语文教案
《氓》
诗经——《氓》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匪我愆期,子无良媒。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
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尔卜尔筮,体无咎言。
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
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渐车帏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
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言既遂矣,至于暴矣。
兄弟不知,咥其笑矣。
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
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采薇》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靡室靡家,猃(xiǎn)狁(yǔn)之故。不遑(huáng)启居,玁狁之故。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归曰归,心亦忧(yōu)止。
忧心烈烈,载(zài)饥载渴。我戍未定,靡使归聘(pìn)。
采薇采薇,薇亦刚止。曰归曰归,岁亦阳止。
王事靡盬(gǔ),不遑(huáng)启处。忧心孔疚,我行不来!
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彼路斯何?君子之车。
戎车既驾,四牡(mù)业业。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驾彼四牡,四牡骙(kuí)骙。君子所依,小人所腓(féi)。
四牡翼翼,象弭(mǐ)鱼服。岂不日戒?玁狁孔棘(jí)!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yù)雪霏(fēi)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教学目的】
1、理解《关雎》所表现的青年男子对美丽善良女子的热烈追求和青年男女真挚美好的爱情生活
2、了解作品所运用的反复和赋、比、兴手法
【教学重点】
诗歌的反复吟唱所表现出的情感
【教学难点】
比兴手法的运用。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介绍文学常识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自西周初年到春秋中期五百多年间产生的诗歌作品305篇,当时称为《诗》,又称《诗三百》。到了汉代,被尊为儒家经典,才定名为《诗经》。《诗经》按体裁分为“风、雅、颂”三类。而“风、雅、颂、赋、比、兴”,《毛诗序》称之为“六义”。《诗经》由于其内容丰富,在思想和艺术上的高度成就,在中国以至世界文化史都有重要地位。它的广泛而深刻地描写现实、反映现实的精神,对后代文学影响很大。
二、学习《关雎》
1、老师范读课文,学生跟读,解决字词。
2、学生看注释,借助工具书,老师点拨,弄清课文的'意思。
首章从对雎鸠的和鸣,触动了男女爱慕的心情,联想到淑女是君子的佳偶。
第二章再用采荇起兴,接着步步加深地描述日夜思念,梦寐以求的心情。重叠“游哉”,用以表现思念之深;“辗转反侧”,形象地写出了求而未得时的苦闷焦躁。
第三章用了类似第二章的复叠方式,意思却有进一步发展。男子以音乐挑动女子,博取她的欢心,借美妙的音乐,达成美满婚姻。
3、讨论全诗用了“兴”的表现手法。
4、主题归纳:
《关雎》是一篇民间情歌,描述了一个男子对一个姑娘一往情深的追求。表现了古代劳动人民内心的朴实愿望,这是日常生活中思想感情的自然流露,所歌唱的是他们生活中真实感受到的,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生活情趣。抒发的感情热诚真挚、纯洁朴实,全无庸俗虚伪之态,有一种发自内心的纯真之美。
三、学习《蒹葭》
1、老师范读,学生跟读,然后自读。
2、学生看注释,老师点拨,弄懂课文的意思。
⑴通过“溯洄”“溯游”的连用,侧面刻画了诗人追求的一往情深与执著、内心的焦急与忧愁。再结合最后的“宛在”,由这种一往情深与执著得到的始终却只是“可望而不可即”,就更突出了这种一往情深与执著带来的无尽的惆怅。
⑵虚实相间,富于朦胧美。“伊人”的理解可以千千万万、彼此不同,是为虚也;诗人的追求是实的,感情的惆怅凄切是实的。虚实相间给了本诗巨大的想象空间。
⑶通过“重章叠句”的运用、押韵、叠词,一方面增加了句式的齐整、音律的优美,使之琅琅上口,收到一咏三叹之效;另一方面,通过三次重复“溯洄”、“溯游”、“宛在”、“所谓伊人,在水……”,以及“为霜”、“未晞”、“未已”的变换,都侧面刻画出了诗人等待时间之长、追求之坚持不懈,并通过这种复现增加了全诗惆怅凄迷的兴味。
⑷《蒹葭》这首诗的每章开头的前两句都是写景: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蒹葭凄凄,白露未晞”,“蒹葭采采,白露末已”。这些景物描写给人展现了秋天的清晨,河边的苍苍芦苇沾满了霜露的景象,给人以萧瑟冷落之感。此情此景,使得热恋者感到分外的凄凉,更加思念“在水一方”的恋人,于是他去寻找“在水一方”的恋人。因此这每章开头的前两句是“兴”,从而引起正文。
⑸描写了河水的苍茫浩淼、飘忽不定,更写出了它把诗人与“伊人”隔绝造成的痛苦与无奈。
⑹善于营造意象。所谓意象,指客观物象经创作主体独特审美活动而创造出来的固化的一种艺术形象,是主体与客体、心与物、意与象的有机融合,是主观情思与客观物象相融合的产物,是融入了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或借助客观物象表示的主观情意。
中国古典文学中亦不乏意象,如岁寒三友、四君子、杜鹃、莲花、菊花、灞桥柳、月亮、香草美人、秋天、乌啼等等。
四、小结
五、布置作业
《古诗两首》教学反思
这节课的开始,我启发学生领读,充分尊重了学生的已有经验,注重了资源开发;在生字教学中,抓住字词,扎实训练,夯实基础。然后让学生自由质疑,引发自主学习,师生互动学习交流,促进学生知识的建构和生成。符合学生心理需要,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抓住“读”的根本,结合古诗情境美的特点,积极创设情境,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促进学生理解感悟。然后让学生反复吟诵,感悟诗句的意境,培养读书能力,激发阅读兴趣。
写字教学环节,让学生自主写字,注重提高学的生观察能力和书写水平。
本节课的背诵坚持以读为本,促进学生感悟。
1、采用自读、对读、齐读、表演读等方式,引导学生诵读,背诵。
2、出示画面,引导观察,播放音乐,引导学生读背。特别注意指导学生读出诗的韵味。注意韵尾“流、柔、头”的读法。
篇7:《诗两首》导学案(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4课)
第一课时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学习目标】
1、了解外国诗两首的写作背景;背诵这两首诗。
2、理解两首诗以说理而见长的特点。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
3、感受诗人真诚博大的情怀和坚强乐观的思想情感。
【预习自测】
1、这首诗写于普希金被沙皇流放的日子里,是以赠诗的形式写在他的邻居奥希泊娃的女儿叶甫勃拉克西亚尼古拉耶夫娜伏里夫的纪念册上的。那时,俄国革命如火如荼,诗人却被迫与世隔绝。在这样的处境 下,诗人却并没有丧失希望与斗志,他热爱生活,执著地追求理想,坚信光明必来,正义必胜。
2、基础知识注音
忧郁( ) 镇 静( ) 路径( )
瞬息( ) 涉足( ) 诱人( )
幽寂( ) 伫立( ) 足迹( ).萋萋( )
污染( )
【合作探究】阅读文本:
1、诗歌的两部分各表现了怎样的内容?
2、怎样理解“生活欺骗了你”?
3、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人生态度?
4、从刚才初步的分析中,我们知道了这首诗表达的是诗人面对困境时的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可是,从诗句上看,我们只能说“不要悲伤”是一种乐观;可诗人又说“须要镇静”, “镇静”岂不就是“忍耐、忍让”?那不就是消极、无所作为吗,难道这也能说是“积极乐观”?
5、怎样理解“而那过去了的,就成为亲切的怀恋”?
【解难答疑】
1、解释下列诗句加点词的意义。
(1)我在那路口久久伫立。
(2)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
【反馈拓展】
1、选出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 )
A.欺骗(piàn) 忧郁(yù) 来临(lín) 镇静(zhèn)
B.瞬息(shùn) 怀恋(liàn) 涉足(shè) 丛林(cónɡ)
C.幽寂(yōu) 伫立(zhù) 足迹(jì) 诱人(yòu)
D.萋萋(qī) 污染(ǎn) 叹息(tàn) 路径(jìn)
第二课时
未选择的路
【学习目标】
1、了解诗人和诗人创作此诗的背景。
2、 能够流利的朗读、背诵本诗,悟出本诗歌中所蕴涵的哲理。
3、了解一点关于象征的知识,初步掌握品味、欣赏诗歌的能力。
【预习自测】
1、走近作者 弗罗斯特(1874-1963),美国诗人。生于加利福尼亚州,11岁父亲去世,随母亲到英格兰马萨诸塞州定居。在哈佛大 学肄业二年,曾前后做过纺织工人、教员,经 营过农场,并开始写诗。他徒步漫游过许多地方,被认为是“新英格兰的农民诗人”。他的诗歌往往以描写新英格兰的自然景色或风俗人情开始,渐渐进入哲理的境界,诗风质朴无华,细致含蓄耐人寻味,著名诗集《山间》《白桦树》《西去的溪流》等。
2、走近文本
19时弗罗斯特已经38岁,这一年他作出了一个重要的选择:放弃他在一所师范学校教书的职业,放弃本来可能更加平坦、安稳的生活,而选择了诗歌。他对自己说:“写诗吧,穷就穷吧。”夫妻二人商量后,决定到异地去闯一条路,找一个生活水平比较低,但更利于写诗的环境。这样他们来到大海对岸的英国,在离伦敦不远的一个村子里找到了一座木板茅屋的新家。不久之后,他的第一本诗集《孩子的意愿》出版了,很快就以其特有的朴素坦率和真诚赢得了诗人们的好评。美国著名诗人庞德特别撰文推荐,说它是美国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最好的一本诗集。
【合作探究】阅读文本:
(一)整体感知
1、《未选择的路》中,“路”包含了什么深刻的含义?这是一种怎样的表现手法?你还学过使用这种手法的课文吗?
(提示:诗人这种言在此而意在彼的手法是是象征。把看不见摸不着的含义(抽象的东西)寄托在一个实实在在(看得见摸 得着)的物体上表达。)
2、理结构,本诗分四节,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每小节的意思。
(二)、深读课文,回答问题。
1、诗中第二节,诗人说另外一条路“荒草萋萋,十分幽寂”,为什么又说它“显得更诱人,更美丽”?他为什么要选择这 条路?如果是你,你会选择哪条路?为什么?
2、诗人选择了自己的路,可为什么诗题却取为“未选择的 路”?本诗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解难答疑】
1、你怎样理解“而我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 从此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这句诗。请同学们列举你曾作出的一次选择。
【反馈拓展】
1、填空:《未选择的路》是 国诗人_______写的一首具有象征意味的哲理诗。“路”象征 ,诗中升华全诗旨意的诗 句是 。
雷真民
[《诗两首》导学案(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4课)]
篇8:《外国诗《(《祖国》《黑人谈河流》)学案学生版 (九年级下册)
《外国诗两首《(《祖国》《黑人谈河流》)学案学生版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
4.《外国诗两首》学案学生版
学科:语文 班级:九年级1、2、4班 主备人:窦双军 张旭辉 审核: 时间:
学习目标:
1.能有感情的诵读诗歌,感受诗的节奏。
2.理解诗中的艺术形象,感受诗人的爱国思乡情怀。
3.品味诗歌语言,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体会诗歌的内涵。
4.学生爱国情感和健康高尚的审美情操。
第一课时
课前预习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虔信( ) 镶嵌( ) 深邃( ) 晨曦( )
潺潺( ) 瞰望( ) 黝黑( ) 沐浴( )
2.莱蒙托夫是 文学史上的天才作家之一,被别林斯基誉为“ ” 。除此之外,还有先与他、被果戈理和别林斯基尊为“民族诗人”的普希金,以及后与他、被高尔基誉为“民族诗人”的叶赛宁。我们曾经学过的后面两位诗人的作品分是: 和 。莱蒙托夫的〈〈 〉〉哀悼了普希金这轮俄罗斯诗歌的太阳的陨落,这首诗宣告了反对暴政的伟大诗人--莱蒙托夫的.诞生。莱蒙托夫在诗歌、小说和戏剧等文学领域都有独特的建树。
理解探究
1.怎样理解“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一句的内涵和作用。
2、《祖国》一诗中的中心句是哪一句?
3、在《祖国》一诗的第一节中,作者连用了“无论……”这样表示让步的句子,它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4.《祖国》一诗充分显示了诗人在描摹自然景物上的卓越才能。诗中构置了哪些充满浓郁诗意的画面? 这些内容在诗中起何作用?
5、《祖国》一诗中,诗人主要采用了什么方式来抒发感情的?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第二课时
预习:
1、解释下列词语
理智: 虔信:
神圣: 慰藉:
深邃: 晨曦:
沐浴:
2、兰斯顿休斯,是 国著名的黑人诗人、小说家、剧作家和政论家。他是20世纪代哈莱姆文艺复兴的杰出代表,被誉为“ ”。
1.你怎样理解“河流”这一高度凝练的意象?
2.第二节诗在结构上的作用是什么?
3.第三节诗列举了四条河流,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4.最后一节在文中有何作用?
5.诗中反复出现“我的灵魂变得像河流一样深邃”,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这句诗两次出现有什么表达效果?
窦双军
篇9: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19课《外国诗两首》导学案
1.易错字
忧郁(yōu) 瞬息(shùn) 伫立(zhù) 萋萋(qī) 幽寂(yōu)
2.多音字
假
将
更
3.形近字
4.近义词辨析
词语 词义 不同点 巧辨
欺骗 用虚伪的言行隐瞒真相,使人上当。 侧重指用虚假的言行骗人。 言行骗人用“欺骗”;
恶劣欺骗用“诈骗”。
诈骗 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款额较大的财物的行为。 侧重指用恶劣的手段进行骗人。
5.词语释义
瞬息:一眨眼一呼吸的短时间。
萋萋:形容草长得茂盛的样子。
极目:用尽目力(远望)。
伫立:长时间地站着。
普希金(1799-1837),俄国著名的文学家、伟大的诗人、小说家。19世纪俄国浪漫主义文学的主要代表,同时也是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现代标准俄语的创始人,被誉为“俄国文学之父”“俄国诗歌的太阳”(高尔基)。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上尉的女儿》,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该篇塑造了俄罗斯文学中第一个“多余人”的形象,成为普希金最重要的作品之一。【出处:】
弗罗斯特(1874-1963),美国诗人。他曾当过新英格兰的鞋匠、教师和农场主,从农村生活中吸取题材,被认为是“新英格兰的农民诗人”。代表作品有诗集《波士顿以北》,还有《林间空地》《雪夜林边小驻》等。
【文题解说】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以假想生活中遭遇的挫折为题,从劝慰的角度,告诉人们要正确对待挫折,坚信未来是光明的、美好的。以此为题,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未选择的路》:用“未选择的”修饰“路”,揭示了诗歌的切入点--他虽然写了已走的路,但重点却放在未选择的路上。题目发人深省,耐人寻味。
【创作背景】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写于1825年普希金被沙皇流放的日子里。那时俄国革命如火如荼,诗人却被迫与世隔绝。在这样的处境下,诗人仍没有丧失希望与斗志,他热爱生活,执着地追求理想,相信光明必来,正义必胜。这首诗是普希金在流放期间为邻居家的小女孩写的,题在她的纪念册上。
《未选择的路》首次发表在1915年8月的《大西洋月刊》上。第二年作者又把它作为首篇编入诗歌集《山间低地》。诗的内容与诗人的经历有关。弗罗斯特读高中时就开始写诗,17岁发表了处女作。以后一直坚持写诗,但很少能发表,20年中仅在小刊物上发表了6篇。他抱着当诗人的梦想打算去英国发展。那么是继续留在家乡(新英格兰),还是去英国;是当一名农场主,还是当诗人,他面临着两种选择。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诗中阐明了这样一种乐观坚强、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当生活欺骗了你时,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在苦恼之时要善于忍耐,一切都会过去,未来是幸福、美好的。生活中不可能没有痛苦与悲伤,欢乐不会永远被忧伤所掩盖,快乐的日子终会到来。
《未选择的路》一诗借自然界的路来写人生之路,告诫人们人生只能选择一条路,如果选择了就不能回头,因此必须慎重,不能随波逐流。21教育网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选自《普希金诗集》,这是一首哲理抒情诗,诗人以普普通通的句子,通过自己真真切切的生活感受,向女孩提出慰藉。这首诗以劝告的口吻和平等的娓娓动听的语言写来,语调亲密和婉,热诚坦率;诗句清新流畅,热烈深沉,有丰富的人情味和哲理意味,表达了诗人真诚博大的情怀和坚强乐观的思想。《未选择的路》是一首哲理抒情诗,它表面平实,实则蕴含深邃的哲理;看似倾诉个人经历,实则表达人们的共同感受。在这首诗里,弗罗斯特抓住林中岔道这一具体形象,用比喻的手法引发人们丰富生动的联想,烘托出人生岔路这样具有哲理寓意的象征。诗人选择的是人们司空见惯的林中岔道,来阐发如何抉择人生道路这一生活哲理。
诗歌的四步教学法。读诗--说诗--悟诗--品诗,使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鉴赏能力同步提高。通过设计分明的朗读教学层次,突出让学生在朗读感受中获得知识积累与高尚情感的熏陶感染,培养审美情趣。
《外国诗两首》应着重帮助学生理解诗中的象征意义,区分诗中的象征与比喻的区别,在反复诵读中理解诗中所蕴含的生活哲理,从而自觉接受思想教育。
本课为1课时。
1.指导学生把握诗歌基调。
2.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3.发挥想象,充分联想诗歌创设的意境,理解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1.朗读并背诵《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和《未选择的路》这两首诗。
2.诵读诗歌,揣摩诗歌中优美精练的语言,并把握诗歌的主题思想。
体验人间的至爱亲情,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重点】
反复诵读,感悟诗歌的思想感情。
【难点】
揣摩诗歌中优美精练的语言,并把握诗歌的主题思想。
导入方法引领研学《假如……》自读《未选择的路》
导入一:音频型
[设计意图] 让学生听歌曲,解大意,明事理,引出课题,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播放歌曲】“你的所得,还那样少吗?你的付出,还那样多吗?生活的路,总有太多不平事,请你不必在意,洒脱一些过得好……”这首歌就是写给在逆境中的人们的。同学们!在你们的学习、生活中,有没有不顺心的事呢?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你将如何面对?诗人普希金给了我们这样的叮咛和嘱咐。【板书课题。】
导入二:文常型
[设计意图] 通过介绍诗歌这一文学常识,让学生在了解中外主要诗歌的基础上,导入新课,丰富学生的认知,启发学生热爱诗歌,喜欢诗歌。
大家已经接触到许多诗歌,那么在上课之前,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什么是诗歌?”词典上的解释是“文学体裁的一种,通过有节奏、有韵律的语言反映生活、抒发情感”,我认为诗歌的最大特点就是表现一种美的追求。《荷马史诗》表现了一种悲壮雄阔的英雄之美;《繁星春水》表现了一种自然纯真的美,即使是《恶之花》《死水》这样的诗篇,写了丑恶的事物,也是为了表现对逝去的美的留恋和对现实毁灭美的愤慨,这是一种追求之美。同样,我们可以从抒发个人情感的爱情诗中看到美的存在,而描写人生哲理的诗歌也同样是美的乐园。我们学习这两首诗歌,首先要去体会这种诗歌的美,通过我们的朗读,通过我们的体会,通过我们的品味来感知这种美。
俄国文学博大精深,在世界范围内有着广泛的影响,且大师辈出。同学们能说说他们的名字吗?【譬如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马雅可夫斯其、莱蒙托夫、普希金等】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广为传诵的俄国诗篇,它的作者就是普希金。
一、方法引领
[设计意图] 通过方法指导,让学生明白如何鉴赏诗歌,学会方法。
我们应该怎样阅读诗歌?
【教师向学生介绍诗歌的“四步”阅读法:一读,二品,三诵,四背】
1.一读,指读题目,读作者,读创作背景。这一环节旨在弄清每句诗的大体意思。
2.二品,品味、揣摩诗中作者表达的情感、蕴含的道理和表现的手法。
3.三诵、四背,这两个环节常常紧密相连,因此要注意诗的节奏,分出轻重缓急、抑扬顿挫。
二、研学《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设计意图] 指导学生按照上面介绍的方法学习这首诗,引导学生在朗读中逐步品悟诗歌,理解诗意,获得丰富的诗歌学习体验。
(一)读。
1.听录音,划分节奏,把握语气。
2.师范读,生听读,把握读音。
3.自由诵读,组内齐读。
4.了解作者。
普希金,俄国伟大的诗人、小说家,史称“俄罗斯文学之父”,俄国文学语言的创建者和现代俄国文学的奠基人。生于莫斯科一个崇尚文学的贵族家庭。成年后不断发表诗歌抨击时政,歌颂自由,被视为自由主义的代言人,为此遭到沙皇政府的多次打击。他曾两次被流放,但始终不渝地信守着诗中表达的生活原则,即使付出生命也在所不惜。他虽然被沙皇政府阴谋杀害了,但他的精神却永远鼓舞着人们。他的诗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和无限的艺术魅力。
【可先让学生读有关资料,教师进行介绍,强调普希金的悲惨一生】
5.了解背景。
诗人是在什么样的环境下写出这样不朽的诗篇的?
〔明确〕 这首诗写于普希金被沙皇流放的日子,是以赠诗的形式写在他的邻居的女儿的纪念册上的。那时俄国革命正开展得如火如荼,诗人却被迫与世隔绝。在这样的处境下,诗人没有丧失希望与斗志,他热爱生活,执着地追求理想,相信光明必来,正义必胜。
(二)品。
教师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这首诗,独立思考,仔细品味、感悟诗歌的语言。
学生自由朗读诗歌,思考下列问题:
1.“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指的是什么?
〔明确〕 特指在生活中遭遇的艰难困苦甚至不幸,身处逆境。作者写这首诗时正被流放,是自己真实生活的写照。
2.诗歌的两部分各表现了怎样的内容?
〔明确〕 第一部分写如果身处逆境,不必悲伤,要耐心等待,快乐的日子一定到来。第二部分写要永远向往美好的未来,现在虽身处逆境,但当时过境迁,往事都将成为亲切的怀恋。
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人生态度?
〔明确〕 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三)悟、背。
学生再读诗歌,思考下列问题:
1.怎样理解“生活欺骗了你”?
〔明确〕 要联系诗人当时所处的环境来理解,表明正义被沙皇专制所扼杀。
2.面对逆境,我们就只有耐心等待,不予抗争吗?
〔明确〕 当时沙皇专制统治相当严酷,革命势力一时还不足以与之抗争,只能等待。
3.怎样理解“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明确〕 一方面强调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另一方面,人生的体验应该是丰富多样的,都是一笔财富,都有助于把握人生。
4.与一般诗歌相比,这首诗有什么不同?
〔明确〕 没有具体形象,只是以劝告的口吻说明道理,而一般的诗歌艺术形象都比较生动鲜明。
【学生朗读背诵诗歌,试着当堂背诵这首诗】
三、自读《未选择的路》
[设计意图] 此环节旨在引导学生运用上面所学习的方法自学另外一首诗,让学生既获得诗歌学习的体验,又培养学生的语感体验。
(一)介绍诗人。
弗罗斯特(1874-1963),美国诗人,被认为是“新英格兰的农民诗人”。其代表作有诗集《少年的意志》《波士顿以北》等。
(二)朗读诗篇。
1.听录音,划分节奏,把握语气。
2.师范读,生听读,把握读音。
3.自由诵读,组内齐读。
(三)合作探究。
1.请同学们反复读几遍全诗,思考诗中的“路”有什么含义。
〔明确〕 诗的表面是写自然界的道路,实则借写自然界的路来表达诗人对人生之路的思考。这里其实运用的是文学艺术上常用的象征手法。
2.全诗共4小节,请同学们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每小节的意思,并找出诗中最令你感动的诗句或词,谈谈你的体会。
【先朗读再由学生单独回答】
〔明确〕 伫立(思索)--决定(选择)--选择之后的怅惘--多年后的回顾、叹息。
3.诗人虽然写了自己所选择的路,但重点都放在未选择的路上,诗题也表明了这一点。既然是选择,为什么重点又写未选择呢?
〔明确〕 这主要是为了深化主题。诗人感叹人生有许多道路可供选择,但一个人往往只能走一条路,其他许多条路因为人生短暂而只能放弃。人生道路的选择带有偶然性、随意性。那些未走的路,才更让人想念,更让人留恋。诗人不写已选择的道路,而重在对未选择的道路发出感叹,更能打动读者的心灵,让人更深入地思考人生的选择问题。
4.学了这首诗后,你从中悟出了什么道理?
〔明确〕 答案不求一致,言之有理即可。譬如:人只能选择一条人生之路,必须慎重;人生道路的选择,不要随波逐流,而要经过自己的思考,做出独立自主地选择。
5.分清象征与比喻的概念。什么是象征?象征跟比喻有什么区别?
〔明确〕 象征:用具体的事物表示某种特殊的意义。所谓象征,就是在文学作品中,明写甲事物,借写甲事物暗示乙事物,但甲事物本身作为一种表现手段,一种具体形象,也要求给予充分注意。
比喻:用有类似点的事物来比方想要说的事物,以便表达得更加生动鲜明。
象征是一种谋篇立意的手法,比喻则是一种修辞手法;象征一般要统摄全篇,而比喻只在个别词句、语段中起作用。
在成长的道路上,阳光时时洒满你的心田,但风雨也可能不期而至。假如你觉得生活欺骗了你,你将如何面对?诗人普希金给了我们叮咛和嘱咐。人生的道路不止一条,在长长的一生中,我们有时不得不遭遇选择的尴尬和困惑。在我们的生活中同样会遇到类似的问题,正当年少的我们,也应该直面我们的人生,去思考人生的大问题。
1.背诵《未选择的路》。
2.古今中外许多诗人、作家,对“路”都有过精彩的描写。如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晏殊的“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鲁迅的“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请根据你的积累,另写出两条关于“路”的名言警句。
链接一:
《未选择的路》美点追踪
1.象征美:象征是诗歌中常见的一种表现手法,它是用具体的事物来表现某种特殊的意义。这首诗通篇采用了这种手法,增强了诗歌的形象感,使之蕴含深刻的哲理。诗人以林间岔路象征不同的人生道路,人对路的选择即对人生道路的选择。
2.哲理美:在现实生活中,生活的道路千万条,可惜我们不能“同时去涉足”,在人生的岔路口,我们必须做出选择。通过比较,你选择了其中一条,也就失去了再走另一条的机会,从此决定了你一生的道路。“可惜我不能同时去涉足”,诗人叹息人生的局限性。“路径延绵无尽头,恐怕我难以再回返”,诗人慨叹人生短暂、事业无限。读罢这首诗,我们可以悟出两点:(1)既然我不能同时去涉足,那么在人生的岔路口我必须慎重选择;(2)既然我难以再回返,那么在已选择的路上我将努力走好。
链接二: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教学反思
当把这首诗拿到课堂与学生分享时,我是这样处理的:激情导入课文之后,让学生先听录音感受诗歌,要求学生勾画做好标记,模仿录音去朗诵;接着让学生自由朗诵,并请个别学生朗读,效果还是不错的,学生都很投入。在此后设计了一个问题:诗人在诗中阐述了怎样的人生态度,请结合你感受最深的诗句说说你曾有过的体验。问题一抛出,本以为学生肯定是有话可说的,因为觉得在学生成长的道路上肯定有过那样或这样的困难,结合他们自己的体验来感受诗歌,学生的反应应该是激烈的。可是事实却相反,学生似乎没什么话好说,对于自己所遭受的挫折几乎没太多的感受。于是,我开始引导学生,比如考试失败之类的,并把有过的直接体验告诉他们。可是,我的引导并没有激起学生太多的表达欲望。
课后,我对此进行了思考,难道现在的学生都没有挫败感的体验吗?也许吧,温室里长大的孩子大多少了些风雨的洗礼。但是,反观自己的教学设计,亦是存在问题的。本诗是以“假如”开头的,普希金写给邻居的女儿时也是告诉她未来可能要经受的体验,对于课堂里的这些七年级学生,又何尝不是这样,那问题的设计是不是也应该改为“未来时”呢--学了这首诗,你会对未来可能遭遇困难的你说些什么话呢?或者把问题设计得更加宽泛自由些:读了这首诗,你有怎样的感受?总之,不应该局限于学生狭窄的体验上,毕竟他们的人生经验是不丰富的。
《未选择的路》教学反思
对于本首诗歌的教学,我精心分析了教材和学生的思维特点,从而设计了教学环节,力求按照新课改的指导思想安排教学程序。本篇文章内容属于人生哲理诗,相对于初一的学生来说较为难懂,主要是引导学生明白:在面对人生选择时应该慎重,不能随波逐流,要做出自己的选择。
因此,在教学中我吸取以前的经验教训,首先在导入上改变了以往的思路。先给学生讲述了一个“走路”的故事,如果你行进在路上正好遇到了岔路口,你该怎样走?你必须得选择一条,当你选择一条后,在走的过程中遇到了磨难,你有什么想法?学生答:“会想到自己选错了道路,会特别留恋另一条未选择的路,会调转头重新选择。”然后,我又讲道:“有两条道路,一条平顺,一条充满荆棘,你会选择哪条?”学生答:“充满荆棘的,因为它充满了挑战,可以磨炼自我。”接着我就对他们的回答加以肯定,顺势引入今天的课文:“其实人生道路的选择未必不是这样,一旦选择绝无回头的机会,因为时间已经过去,所以选择时要慎重。人生道路也是不平坦的,风雨会不期而至,你必须勇敢地面对。而且你的人生道路只有你能做主,不能随波逐流。”我没有去过多讲解,而是让他们一遍遍朗读诗歌,在朗读中感悟主题思想。学生能在朗诵中体味诗中所蕴含的感情。最后,我让他们展开讨论,人生道路如何选择?引导他们开始对于人生有更多的思考,能思考怎样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能思考如何面对人生的艰难困苦,进而正确地选择和把握自己的人生之路。最后,我结合上一首诗歌《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设计了一个问题:抓住两首诗的主旨写一段人生的哲理。学生很容易就写出来了。“在成长的道路上,阳光时时洒满你的心田,但风雨也可能不期而至。假如你觉得生活欺骗了你,你将如何面对?诗人普希金给了我们叮咛和嘱咐。不要悲伤,不要心急,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相信美好的未来在向我们招手。人生的道路不止一条,长长的一生中,我们有时不得不遭遇选择的尴尬和困惑。我们要慎重地做出自己的选择,因为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路就在脚下。”这些环节的设置,真正落实了三维目标。
这节课的成功源于对教材文本和学生的精心分析,所以我认为:离开学情的教学是没有目的的,离开文本的教学是盲目随意的。
一、积累与运用
1.对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黄色的树林里分出两条路,/可惜我不能同时去涉足。
涉足:蹚过水进入某种环境。
B.但我知道路径延绵无尽头,/恐怕我难以再回返。
延绵:延续不断。
C.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
瞬息:一眨眼一呼吸的短时间。
D.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
向往:因热爱、羡慕某种事物或境界而希望得到或达到。
2.按要求默写。
(1)《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一诗中,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未来热烈向往与追求、勇于面对现实、拥抱苦难的诗句是:
(2)《未选择的路》一诗中表现了“我”对已选择的路无怨无悔的诗句是: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假如生活欺骗了你》通篇都是劝说的口吻,使人容易接受作者的意见。
B.《假如生活欺骗了你》阐明了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C.《未选择的路》中所写的“路”指的是人生之路,也包括自然界的路。
D.《未选择的路》告诉我们,要慎重选择人生之路,不要随波逐流,要经过思考,独立选择。
4.阅读《未选择的路》全诗,回答问题。
(1)诗人笔下的路显然不是指行走的路,而是指 。
(2)树林里分出两条路,诗人选择了其中的一条路,是因为这条路 ; 。
(3)下面的理解不合诗意的一项是 ( )
A.选择什么路反映什么样的思想性格,看得出来,诗人是位善于探索、勇于探索的智者。
B.林间分出的两条路并无本质上的区别,诗人对它们都是向往的,只是“不能同时去涉足”,让他“久久伫立”。因为一旦选定了其中一条路,就失去了再走另一条路的机会。这里面透出了一丝淡淡的惆怅。?br>
C.诗人依自己的判断选择了其中的一条路,但他并不因为不能走另一条路而后悔自责。他领悟到这是人生的必然性,甚至是某种不可摆脱的局限性,因此只能以从容平静的心态去接受它。原创作品
D.诗人告诉我们,他要从荒芜的土地上踏出一条路来,他坚信: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
(4)体会诗人在诗句“啊,留下一条路等改日再见!/但我知道路径延绵无尽头,/恐怕我难以再回返”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课外类文阅读
蔚蓝的海面雾霭茫茫,
孤独的帆儿闪着白光!
它到遥远的异地寻找什么?
它把什么抛弃在故乡?……
呼啸的海风翻卷着波浪,
桅杆弓着身在嘎吱作响……
唉!它不是在寻找幸福,
也不是逃离幸福的乐疆!
下面涌着清澈的碧流,
上面洒着金色的阳光……
不安分的帆儿却祈求风暴,
仿佛风暴里有宁静之邦。
5.《帆》是俄国诗人莱蒙托夫运用象征手法写成的抒情诗。诗中的“帆”象征什么?“波涛汹涌,海风呼啸”和“碧流清澄,阳光灿烂”又分别象征什么?
6.一片孤帆在茫茫的雾海上航行为的是什么?(用诗中的语句回答)诗中这样写有何用意?
7.第一节画横线的两个疑问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内心感受?
8.试概括这首诗的主题。
【答案与解析】
1.A(“涉足”的意思是“进入某一种环境或范围”)
2.(1)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2)而我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从此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
3.C(此路表面指自然界的路,实指人生之路)
4.(1)人生之路 (2)荒草萋萋,十分幽寂,/显得更诱人,更美丽 人迹更少 (3)D(并非告诉我们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而是指选择道路时一定要慎重)
(4)说明诗人的这种选择是理智的,他对后果有清醒的认识和充分的思想准备,只因有了这样慎重的考虑,才会避免日后的后悔。
5.“帆”象征着永不服输的拼搏精神,不断奋斗的人们;“波涛汹涌,海风呼啸”象征着奋斗路上的坎坷、艰辛和挫折;“碧流清澄,阳光灿烂”象征着奋斗路上的成果以及最终的胜利。
6.“祈求风暴”。 告诉人们要不断奋进,不要满足于现在的成就,要挑战自己,到达人生最终的彼岸。
7.强调了作者对身在异乡奋斗的游子的思乡之情表示理解和同情。
8.文章的主题是努力拼搏,积极奋斗,不断挑战自我。
李杰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19课《外国诗两首》导学案]
★ 说课稿设计
★ 一年级课文说课稿
★ 木兰诗的说课稿
【九年级下册第4课《外国诗》的说课稿(共9篇)】相关文章: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语文说课稿2022-05-02
九年级下册语文说课稿2023-03-08
春晓说课稿2023-09-04
《木兰诗》优秀说课稿2022-09-05
七年级语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说课稿2022-08-23
《采薇》说课稿 (七年级下册)2022-05-06
七年级语文木兰诗说课稿2022-04-29
《画》的说课稿2024-02-08
获奖说课稿2022-08-28
《祖国印象》说课稿2022-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