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说课稿

时间:2024-02-06 07:27:01 说课稿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说课稿(锦集12篇)由网友“一只米虫”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汇总后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说课稿,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一起分享。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说课稿

篇1: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材简析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六册第四单元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着重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估算能力。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估算在日常生活与数学学习中有着十分广泛的作用,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发展学生的估算意识,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让学生拥有良好的数感,具有重要的价值”。

乘法估算不是单一的估计得数大约是多少,而是不仅要求学生学会估计得数大约在什么左右,还要求学生学会估计得数的范围,也就是估计得数比什么大,比什么小。

乘法估算是个难点,教材的安排是:例题通过创设学生喜爱的牧场的情境列出算式,引导学生发现问题中的“大约”,培养学生观察的能力,然后通过思考、交流、引导、小结,用语言表述出来,指出2种不同的估计方法,即估计得数的范围,以及得数大约在什么左右。并通过一系列的练习来巩固该学习内容。

2、教学目标

应用新课标理念,依据教材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我制订了如下教学目标:

①经历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估算方法的过程,能估算一些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积比什么大,比什么小,在什么左右。

②在具体情境中合理选择不同的估算方法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进一步发展数学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教学重点、难点

篇2:两位数乘两位数乘法估算说课稿

一、说教材

(一)说课内容

《乘法估算》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P59页的教学内容,包括例2以及相关的练习。

(二)教材简析

本课是在三年级上册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估算的基础上来进行学习的。此前学生已经掌握了整十整百数乘法的口算方法,能进行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学好本节课内容,能为今后学习多位数除法估算以及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计算做好知识上的准备。

(三)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的理念,结合学生的知识现状和年龄特点,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问题情境让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过程,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初步理解估算方法。

2、给学生创设主动探索估算知识的空间,解释估算过程,培养学生的数感,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比较推理能力。

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培养估算意识。

难点:合理选择估算方法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二、说教法学法

1、说教法:为了培养学生估算的意识,我设计了估座位数、准备钱买书、师生互动等生活场景,激发学生的主体探究热情,让学生主动结合生活情境进行估算。

2、说学法:本课设计力求突出“自主学习实践感知”的特点,采用个体探究、小组合作的学习形式,创设有利于学生参与探索活动的学习情境,使学法与教法和谐统一在“促进学生能力发展”这个教育目标上。

三、说教学过程

为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从以下五个环节设计教学。

(一)复习铺垫,引出新知

1、口算

20×20=24×10=40×50=12×30=

2、下列算式,你能估算各题的结果吗?你是怎样想的?

28×4≈62×7≈

[这里通过复习旧知,抓住知识的内在联系,为知识的迁移做好铺垫,并由此引出课题。]

篇3:两位数乘两位数乘法估算说课稿

(二)创设情景,自主探究

1、创设情景,引出主题

由全镇各校都在开展气象知识学习的情况入手,以气象局的叔叔来我校开展气象知识讲座为情境,出示主题图,并让学生完整地说一说你收集到了哪些信息?

紧接着问:“能坐下吗?”是什么意思?[引导学生明白,“能坐下吗?”其实就是要将座位数和人数作比较。]

又问:要比较座位数与人数的大小,必须先求出什么?(座位数)你会列式吗?(板书算式:18×20)

再问:只要比较座位数与人数的大小,需要知道准确的结果吗?(不需要)既然不需要,那我们就试着用估算去解决会比较便捷一点。

2、尝试估算,探索方法

让学生先独立完成,再小组交流,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

方法小结: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它与一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相类似,估算时可以把其中的一个两位数看成整十数,也可以把两个两位数都看成整十数,再用口算确定估算结果。但同样是估算,为什么会出现几种不同的结果呢?

3、巧理信息,探究明理

根据学习卡(一)的内容,四人小组交流误差产生的原因,完成学习卡,小组汇报。

根据学生汇报的结果分析小结:估算的时候我们可能把因数看大了,这时估算的结果比实际结果大,也可能会把因数看小了,这时估算的结果比实际结果小,不同的估算方法会有不同的估算结果,但都会与实际的结果之间存在一定的误差。

[这样设计促进学生在问题情景中积极参与,把探究的过程留给学生,运用生活素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主动全面参与意识。]

4、运用策略,解决问题

刚才我们用了3种不同的方法进行估算,得出3种不同的结果,那350人到底能不能坐下呢?

引导学生在刚才讨论的基础上,逐步理清,在第(3)种方法中,采用估小的方法得到的360都大于350,那么实际结果应该比360还要大,肯定能坐下350人。

同时指出:虽然估算的方法有很多,但在这道题中,用估小的方法来进行估算,相对而言比较有把握解决“够不够坐”的问题。

[这样设计使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通过分析比较、合作交流、层层递进的认知环节,逐步形成了估算策略,从而让学生实现从多样化到最优化的过渡。]

5、指导看书,质疑释疑

(三)、应用提高,巩固深化

1、随堂练习,检验效果

让学生独立完成书本P62第10题第一行和书本P59做一做。

[这样做是从本课的教学重点出发,在巩固新学知识的同时,还可以让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达到本节课的'的教学目标。]

2、配对练习,突破难点

《气象知识知多少》这本书每本19元,李老师决定买12本,你认为李老师大约应该准备多少钱?

在引导学生列出算式后,让学生帮老师拿个主意,应该选择下面哪种建议?

A、12看成1010×19=190(元)

B、19看成20xx×20=240(元)

在学生的争论中,让学生逐渐明白:像这种准备钱购物的情况应该尽量选择估大的方法来进行估算,才能更为有效地解决问题。

同时作出小结: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由于因数的不同特点,估算的方法可能有几种,但我们在解决不同的情景问题时,一定要考虑具体情况,灵活地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

[本题练习设计和例题教学分别从两个不同的角度来分析解决问题,使学生初步体会根据具体问题情境来选择估算方法,有效提高估算能力,掌握估算的策略。]

(四)、实践生活,升华教育

设计学生采访的师生互动环节,巩固所学知识。

内容A、我们组采访的是老师,他家每月水费支出大约是()元,一年大约支出水费元。我们是这样估算的。

内容B、我们组采访的是()老师,他每天批改作业()本,每个星期(5天)大约批改作业本,每学年(40个星期)大约批改作业本。

看到这么大的数字,你有什么感受或想法?

[这个环节的设计体现了数学的应用性,在这个过程中不但提高了学生估算的应用能力,还让孩子们在估算中体会到老师工作的艰辛,老师适时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实现教育升华。]

(五)、互动总结,课外延伸

互动总结:在今天的学习中你有什么感受?又有什么收获呢?

课外延伸:请你把你是怎样用估算来解决实际问题的小故事记录下来,写一篇生动的数学日记。

[这样设计促使学生把本节课的学习兴趣延伸到课外,从而体现数学学习的“大课堂”思想。]

四、说板书设计

[本节课的板书,简明扼要,图文并茂,条理清楚,重点突出,不但可以让教学内容对学生产生暗示效应,还可以使学生充分体验到数学的艺术美。]

篇4: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材简析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六册第四单元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着重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估算能力。

乘法估算不是单一的估计得数大约是多少,而是不仅要求学生学会估计得数大约在什么左右,还要求学生学会估计得数的范围,也就是估计得数比什么大,比什么小。乘法估算是个难点,教材的安排是:例题通过创设学生喜爱的牧场的情境列出算式,引导学生发现问题中的“大约”,培养学生观察的能力,然后通过思考、交流、引导、小结,用语言表述出来,指出2种不同的估计方法,即估计得数的范围,以及得数大约在什么左右。并通过一系列的练习来巩固该学习内容。

2、教学目标

应用新课标理念,依据教材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我制订了如下教学目标:

①经历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估算方法的过程,能估算一些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积比什么大,比什么小,在什么左右。

②在具体情境中合理选择不同的估算方法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进一步发展数学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教学重点、难点

篇5: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说课稿

4、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数字卡片

二、说教法、学法

1、在教学环境中,创设适当的、有利于学生主动求知的教学情境,应用不同的形式组织教学,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感悟知识,为学生对信息的处理和应用提供条件。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提高解答实际问题的能力。

2、在学法指导上,我重视观察法、发现法和讨论法等应用,充分调动学生各种感觉器官,通过多媒体教学帮助学生积极思维,发展智力,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并相信自己有能力找到获取新知的能力。

3、教学中,严格遵守学生的认知规律,合理组织教学,配合现代教学手段的使用,吸引和带领学生在数学空间尽情漫游。

三、说教学过程

恰当的目标,科学的方法,是教学取得成功的前提,但要真正实现教学目标,关键还在于教学过程。本课我设计了这样几个环节:

一、情境导入

出示例题,教师解说,明明邀请我们去他家美丽的牧场参观,谁来替他介绍一下?其他小朋友认真听,看你能了解牧场的哪些情况?

要求学生列出算式:

29×42=

[这一环节是以学生感兴趣的牧场情境引入,在巩固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接下来的.教学打好了基础,有力地促进教学效果。]

二、探索方法

1、在计算之前,老师把问题分类,先请大家估计,明明家1天大约最多可挤奶多少千克?最少可挤奶多少千克?

小组讨论,交流各自估算的方法。

2、全班交流:

①最少可挤奶800千克

[你是怎样估算的?估计29×42的得数比800多。为什么用“多”这个字?(把数字都看小,20×40=800。)]

②最多可挤奶1500千克

[你是怎样估算的?估计29×42的得数比1500少。为什么用“多”这个字?(把数都看大,30×50=1500。)

3、再请学生估计出明明家一天挤奶的千克数最大约最接近多少吗?

学生交流:最接近1200千克。你是怎样估算的?估计29×42的得数在1200左右。为什么用“左右”这个词?

(把数都看成与它接近的整十数,30×40=1200。)

(估算方法要讲清、讲细,让学生理解清楚怎样估算)

4、计算验证:

有什么方法验证我们估算得对不对?(用竖式)请你试一试,做好的同学自己说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提醒学生注意竖式计算过程中连续进位的问题)

比较交流:比较笔算与估算的结果,你有什么想法?

(第3种,最接近;第1、2种估计出了算式的范围)

5、讲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要求只是确定成绩在什么范围内,估算策略是多样的,只要合理,都可以的。把乘数分别看作与他们接近的整十数,估算的结果会准确些。

[这一环节的设计意图:本环节在教学的过程中问题指向性明确,分散了难点,把乘法的估算分成两个部分,一是估接近、一是估范围,先分散后总结,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学生生掌握起来比较容易。]

三、巩固深化

1、“想想做做”第2题

40×2030×5060×30

47×2334×5868×35

50×3040×6070×40

(1)每组3道题,上下2道题可以口算,中间一道题要列竖式计算。请大家任选其中的一组题进行计算。

(2)独立计算。然后把这3道题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

(3)说说自己的发现。

(中间算式的得数比上边算式的得数大,比下边算式的得数小,可以用上、下的算式来估算中间的算式)

(4)那这个算式最接近多少呢,我们也来估算一下。(学生估计,全班交流)

重点说一说第3题的中间一题,这里出现了35这样的中间数,当出现这种数的时候,我们一般看另一个乘数,看它接近哪个整十数,如果是把它看大的,那么就把35看小,如果是把它看小了,那就把35看大。

2、游戏:选一选(“想想做做”第3题)。

课前发给每个学生1800、2800、3500、4800、1000、1800、600、1200等数字卡片。

让学生进行找朋友的游戏,如果你认为你手中的数利用估算的方法能填入老师出示的括号中,请起立。

教师逐个出示

24×53得数比大,比()小;在()左右

(第1题可引导学生来完成,让学生理清题意,清楚第1部分是估范围;第2部分是估接近。)

37×65得数比()大,比()小;在()左右

28×32得数比()大,比()小;在()左右

76×59得数比()大,比()小;在()左右

让选择正确或错误的学生说说自己的理由。

适时反馈。

小结:两个乘数分别看做比它们相近的较小的整十数和较大的整十数,可以确定积的大致范围。而把乘数分别看作与他们接近的整十数,估算的结果最接近。

3、书本P37第4题

师:其实估算不仅在我们数学计算时有用,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很多地方需要用到估算。选择学生日常生活中熟悉的写作文的例子,让学生了解。

出示题目。

说说你了解了哪些数学信息?

你估计这里大约有多少个字?(学生列式估计)

全班反馈。

4、“想想做做”第5题

从图中你了解了哪些信息?

你认为他可能买哪种篮球?你是怎样想的?

(1)48×24≈1000(元)

(2)38×24≈800(元)

(3)28×24≈600(元)

小结:生活中要根据具体情况,合理选择不同的方法估算。第2种比较合适。

[本课的练习分了专项练习,基本练习和综合练习三类,练习设计有针对性、层次性、思考性。这样既激发学生的兴趣,又训练了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个性,有利于学生对新知理解的深化。]

四、总结延伸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介绍“你知道吗?”

五、布置作业

六、说板书

板书是微型教案,好的板书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有利于对知识进行梳理,纳入知识结构,同时也为日后的回忆提供了线索。本课我是这样设计板书的:

估算

(1)20×40=800

估计(2)30×40=120

(3)30×50=1500

篇6:三年级数学《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说课稿

一、说教材

(一) 说课内容

《乘法估算》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P59页的教学内容,包括例2以及相关的'练习。

(二) 教材简析

本课是在三年级上册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估算的基础上来进行学习的。此前学生已经掌握了整十整百数乘法的口算方法,能进行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学好本节课内容,能为今后学习多位数除法估算以及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计算做好知识上的准备。

(三) 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的理念,结合学生的知识现状和年龄特点,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问题情境让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过程,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初步理解估算方法。

2、给学生创设主动探索估算知识的空间,解释估算过程,培养学生的数感,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比较推理能力。

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四)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培养估算意识。

难点:合理选择估算方法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二、说教法学法

1、说教法:为了培养学生估算的.意识,我设计了估座位数、准备钱买书、师生互动等生活场景,激发学生的主体探究热情,让学生主动结合生活情境进行估算。

2、说学法:本课设计力求突出“自主学习实践感知”的特点,采用个体探究、小组合作的学习形式,创设有利于学生参与探索活动的学习情境,使学法与教法和谐统一在“促进学生能力发展”这个教育目标上。

三、说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引出新知

1、口算

20×20= 24×10= 40×50= 12×30=

2、下列算式,你能估算各题的结果吗?你是怎样想的?

28×4≈ 62×7≈

(二)创设情景,自主探究

1、创设情景,引出主题

由全镇各校都在开展气象知识学习的情况入手,以气象局的叔叔来我校开展气象知识讲座为情境,出示主题图,并让学生完整地说一说你收集到了哪些信息?

紧接着问:“能坐下吗?”是什么意思?又问:要比较座位数与人数的大小,必须先求出什么?(座位数)你会列式吗?(板书算式:18×20)

再问:只要比较座位数与人数的大小,需要知道准确的结果吗?(不需要)既然不需要,那我们就试着用估算去解决会比较便捷一点。

2、尝试估算,探索方法

让学生先独立完成,再小组交流,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

方法小结: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它与一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相类似,估算时可以把其中的一个两位数看成整十数,也可以把两个两位数都看成整十数,再用口算确定估算结果。但同样是估算,为什么会出现几种不同的结果呢?

3、巧理信息,探究明理

根据学习卡(一)的内容,四人小组交流误差产生的原因,完成学习卡,小组汇报。

根据学生汇报的结果分析小结:估算的时候我们可能把因数看大了,这时估算的结果比实际结果大,也可能会把因数看小了,这时估算的结果比实际结果小,不同的估算方法会有不同的估算结果,但都会与实际的结果之间存在一定的误差。

4、运用策略,解决问题

刚才我们用了3种不同的方法进行估算,得出3种不同的结果,那350人到底能不能坐下呢?

引导学生在刚才讨论的基础上,逐步理清,在第(3)种方法中,采用估小的方法得到的360都大于350,那么实际结果应该比360还要大,肯定能坐下350人。同时指出:虽然估算的方法有很多,但在这道题中,用估小的方法来进行估算,相对而言比较有把握解决“够不够坐”的问题。

5、指导看书,质疑释疑

(三)、应用提高,巩固深化

1、随堂练习,检验效果

让学生独立完成书本P62第10题第一行和书本P59做一做。

[这样做是从本课的教学重点出发,在巩固新学知识的同时,还可以让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达到本节课的的教学目标。]

2、配对练习,突破难点

《气象知识知多少》这本书每本19元,李老师决定买12本,你认为李老师大约应该准备多少钱?

在引导学生列出算式后,让学生帮老师拿个主意,应该选择下面哪种建议?

A、12看成10 10×19=190(元)

B、19看成20 12×20=240(元)

在学生的争论中,让学生逐渐明白:像这种准备钱购物的情况应该尽量选择估大的方法来进行估算,才能更为有效地解决问题。

同时作出小结: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由于因数的不同特点,估算的方法可能有几种,但我们在解决不同的情景问题时,一定要考虑具体情况,灵活地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

(四)、实践生活,升华教育

设计学生采访的师生互动环节,巩固所学知识。

内容A、我们组采访的是( )老师,他家每月水费支出大约是( )元,一年大约支出水费 元。我们是这样估算的 。

内容B、我们组采访的是( )老师,他每天批改作业( )本,每个星期(5天)大约批改作业 本,每学年(40个星期)大约批改作业本。

看到这么大的数字,你有什么感受或想法?

(五)、互动总结,课外延伸

互动总结:在今天的学习中你有什么感受?又有什么收获呢?

课外延伸:请你把你是怎样用估算来解决实际问题的小故事记录下来,写一篇生动的数学日记。

篇7:三年级数学两位数乘两位数乘法估算说课稿

一、说教材

(一)说课内容

《乘法估算》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P59页的教学内容,包括例2以及相关的练习。

(二)教材简析

本课是在三年级上册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估算的基础上来进行学习的。此前学生已经掌握了整十整百数乘法的口算方法,能进行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学好本节课内容,能为今后学习多位数除法估算以及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计算做好知识上的准备。

(三)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的理念,结合学生的知识现状和年龄特点,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问题情境让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过程,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初步理解估算方法。

2、给学生创设主动探索估算知识的空间,解释估算过程,培养学生的数感,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比较推理能力。

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培养估算意识。

难点:合理选择估算方法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二、说教法学法

1、说教法:为了培养学生估算的意识,我设计了估座位数、准备钱买书、师生互动等生活场景,激发学生的主体探究热情,让学生主动结合生活情境进行估算。

2、说学法:本课设计力求突出“自主学习实践感知”的特点,采用个体探究、小组合作的学习形式,创设有利于学生参与探索活动的学习情境,使学法与教法和谐统一在“促进学生能力发展”这个教育目标上。

三、说教学过程

为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从以下五个环节设计教学。

1、复习铺垫引出新知

2、创设情景自主探究

3、应用提高巩固深化

4、实践生活升华教育

5、互动总结课外延伸

(一)复习铺垫,引出新知

1、口算

20×20=24×10=40×50=12×30=

2、下列算式,你能估算各题的结果吗?你是怎样想的?

28×4≈62×7≈

[这里通过复习旧知,抓住知识的内在联系,为知识的迁移做好铺垫,并由此引出课题。]

篇8:三年级数学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乘法估算》说课稿

(二)创设情景,自主探究

1、创设情景,引出主题

由全镇各校都在开展气象知识学习的情况入手,以气象局的叔叔来我校开展气象知识讲座为情境,出示主题图,并让学生完整地说一说你收集到了哪些信息?

紧接着问:“能坐下吗?”是什么意思?[引导学生明白,“能坐下吗?”其实就是要将座位数和人数作比较。]

又问:要比较座位数与人数的大小,必须先求出什么?(座位数)你会列式吗?(板书算式:18×20)

再问:只要比较座位数与人数的大小,需要知道准确的结果吗?(不需要)既然不需要,那我们就试着用估算去解决会比较便捷一点。

2、尝试估算,探索方法

让学生先独立完成,再小组交流,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

方法小结: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它与一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相类似,估算时可以把其中的一个两位数看成整十数,也可以把两个两位数都看成整十数,再用口算确定估算结果。但同样是估算,为什么会出现几种不同的结果呢?

3、巧理信息,探究明理

根据学习卡(一)的内容,四人小组交流误差产生的原因,完成学习卡,小组汇报。

根据学生汇报的结果分析小结:估算的时候我们可能把因数看大了,这时估算的'结果比实际结果大,也可能会把因数看小了,这时估算的

结果比实际结果小,不同的估算方法会有不同的估算结果,但都会与实际的结果之间存在一定的误差。

[这样设计促进学生在问题情景中积极参与,把探究的过程留给学生,运用生活素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主动全面参与意识。]

4、运用策略,解决问题

刚才我们用了3种不同的方法进行估算,得出3种不同的结果,那350人到底能不能坐下呢?

引导学生在刚才讨论的基础上,逐步理清,在第(3)种方法中,采用估小的方法得到的360都大于350,那么实际结果应该比360还要大,肯定能坐下350人。

同时指出:虽然估算的方法有很多,但在这道题中,用估小的方法来进行估算,相对而言比较有把握解决“够不够坐”的问题。

[这样设计使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通过分析比较、合作交流、层层递进的认知环节,逐步形成了估算策略,从而让学生实现从多样化到最优化的过渡。]

5、指导看书,质疑释疑

(三)、应用提高,巩固深化

1、随堂练习,检验效果

让学生独立完成书本p62第10题第一行和书本p59做一做。

[这样做是从本课的教学重点出发,在巩固新学知识的同时,还可以让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达到本节课的的教学目标。]

2、配对练习,突破难点

《气象知识知多少》这本书每本19元,李老师决定买12本,你认为李老师大约应该准备多少钱?

在引导学生列出算式后,让学生帮老师拿个主意,应该选择下面哪种建议?

A、12看成1010×19=190(元)

B、19看成×20=240(元)

在学生的争论中,让学生逐渐明白:像这种准备钱购物的情况应该尽量选择估大的方法来进行估算,才能更为有效地解决问题。

同时作出小结: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由于因数的不同特点,估算的方法可能有几种,但我们在解决不同的情景问题时,一定要考虑具体情况,灵活地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

[本题练习设计和例题教学分别从两个不同的角度来分析解决问题,使学生初步体会根据具体问题情境来选择估算方法,有效提高估算能力,掌握估算的策略。]

(四)、实践生活,升华教育

设计学生采访的师生互动环节,巩固所学知识。

内容A、我们组采访的是老师,他家每月水费支出大约是()元,一年大约支出水费元。我们是这样估算的。

内容B、我们组采访的是()老师,他每天批改作业()本,每个星期(5天)大约批改作业本,每学年(40个星期)大约批改作业本。

看到这么大的数字,你有什么感受或想法?

[这个环节的设计体现了数学的应用性,在这个过程中不但提高了学生估算的应用能力,还让孩子们在估算中体会到老师工作的艰辛,老师适时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实现教育升华。]

(五)、互动总结,课外延伸

互动总结:在今天的学习中你有什么感受?又有什么收获呢?

课外延伸:请你把你是怎样用估算来解决实际问题的小故事记录下来,写一篇生动的数学日记。

[这样设计促使学生把本节课的学习兴趣延伸到课外,从而体现数学学习的“大课堂”思想。]

四:说板书设计

篇9:三年级数学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乘法估算》说课稿

18×22≈

18×22≈40018×22≈44018×22≈360

(20)(20)(20)(20)

卡通头像卡通头像卡通头像

答:能坐下。

篇10: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说课稿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一位数(每位乘积不满十),并且掌握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单元主要内容有:口算乘法、笔算乘法。

本单元的口算乘法主要包括两项内容,第一项内容是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它是在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第二项内容是估算,即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它是在学生学过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和掌握了乘法的基本口算方法的基础上教学的。口算是笔算的基础,也是估算的基础。教材先安排口算,在扩大学生的口算范围的同时,为学生学习新的估算和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方法做好必要的准备。并且,在估算和笔算教学活动中,又可以进一步巩固口算。这样,有利于培养、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本单元的笔算乘法的内容是两位数乘两位数,是在学习了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单元的笔算乘法分两个层次编排。先出现不进位的,突出乘的顺序及部分积的书写位置,帮助学生理解笔算的算理。接着,编排进位的,让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需要进位的笔算过程,帮助学生掌握笔算乘法的方法。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因为,学生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不仅可以解决与之有关的实际问题,还为学习多位数四则混合运算打下基础。而且,为学生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因数是更多位数的乘法问题,奠定了基础。

本单元加强了“解决问题”的教学。首先,把计算内容都置于实际生活的背景之下,如送报纸(送信)、估座位、购书等。让学生在现实问题情境中理解计算的意义和作用,探讨计算方法。然后,为学生提供生动有趣、有意义的、联系生活的情境材料,让学生运用所学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有利于学生体会计算的作用,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并且,对于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良好的数感是十分有利的。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口算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会口算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2、使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过程,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3、使学生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乘法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

4、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重点难点:

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

第二课时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估算

教学内容:

教材第59页例2及做一做,练习十四第7~8题。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景,在积极参与和讨论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进行乘法的估算,会说明估算的思路。

2、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给学生创设主动探索估算知识的空间,培养估算意识,提高估算能力。

重点难点:

会进行乘法的估算,会说明估算的思路。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你能说出下列各数的近似数各是多少吗?

39、74、68、99、17、44

2、下列算式,你能估算各题的结果吗?你是怎么想的?

28×4

62×7

89×7

12×8

37×3

81×6

二、亲身经历,探索新知

1、出示例题2的主体图。

引导学生观察:用自己的话叙述一下主体图向我们提供了有关多媒体教师里的哪些信息?

2、教学例题2。

教师:根据画面的内容,口头编一道应用题。

出示例题2:多媒体教室一共有18排,每排22个座位,现在有350名同学来听课,能坐得下吗?

(1)教师:这一道题只要我们判断多媒体教师能否坐得下350名同学,因此不用大家计算,只要估一估就可以了,大家想应什么方法估算?以四人为一小组进行讨论。

(2)汇报:要判断350名学生能否坐得下,必须估算出多媒体教室大约有多少个座位。

方法一:18≈20 22≈20 20×20=400(个)所以350名学生能坐下。 方法二:18≈20 22×20=440(个)所以,350名学生能坐下。 方法三:22≈20 18×20=360(个)所以,350名学生能坐下。

小结:大家根据已学在估算知识,想出了三种方法,通过这一道我们知道估算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是非常大的。

(3)总结出估算的方法

估算时,先把两位数看成最接近它的整十数,然后再进行计算。

三、巩固练习,运用新知

1、完成教科书第59页的做一做

让学生看清题意,独立完成。然后教师讲评。 提问:你是怎么估算的。

2、完成教科书第61页练习十四的第7题。

(1)引导学生观察图,说说你从图中得到什么信息?

(2)独立完成,将估算结果写在课堂本上。然后教师讲评。

3、完成教科书第61页练习十四的第8题。

(1)理解题意,根据题目画面的内容说说从“学生已经种了93棵树苗”中,你可得到什么信息?

(2)说一说你是怎么估算的?

四、课堂总结

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篇11: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说课稿

一、教材内容

(P.59例2做一做 和 练习十四的第5~11题)

二、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是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第两课时,内容是估算,即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口算是笔算的基础,也是估算的基础,教材先安排口算,在扩大学生的口算范围的同时,为学生下一步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和笔算方法作好必要的准备。并且,在估算和笔算教学活动中,又可以进一步巩固口算。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三、教学目标

1.了解估算在日常生活中的意义,掌握估算的方法,能正确地进行估算;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进行估算,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

2.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展示不同的估算方法。

3.体会估算的作用,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1.复习

练习十四第5、6题。

整十整百数的口算方法是怎样的?

组织学生在小组中开展比赛,看谁算得又对又快。然后集中订正答案。

2.新课引入

计算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但在实际生活中,有些计算并不要我们得出准确的结果,只要估算一下大致的结果就行了,这就要求我们学会估算,

(揭示课题: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

(1)出示教材第59页例2的情境图。

师:请同学们观察图画,图上的小朋友在议论什么呢?

从小朋友的话语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师:要知道礼堂里的座位能否坐下350名同学,你是怎么想的?

(学生根据已有知识经验都能很快回答出来。)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22×18)

(2)师:请大家回忆一下,以前我们在估算乘法的时候,是怎样估算的呢?

师:22×18怎样估算?同学们小组合作讨论一下。

教师巡视,指导估算能力较差的小组。

师:通过上面三种估算方法得到的结果,大家认为有350名同学来听课,能坐下吗?

(3)教师:刚才同学们通过运用不同的方法,估算得到三种不同的结果,你们认为哪一种估算的结果最接近准确结果?

组织学生再在小组中讨论、分析。

教师鼓励学生开动脑筋,大胆地思考。

(4)小组合作交流后,引导学生出估算的方法:

估算时,先把两位数看成最接近它的整十数,然后再进行计算,尽量接近准确数。

生:估算乘法时,把接近整十整百的因素,看作是整十整百的数,再进行口算,就能估算出乘法的结果。

生:分小组汇报估算的方法,教师根据估算的方法板书:

①18≈20 22≈20

20×20=400

大约有400个座位

②18≈20

22×20=440

大约有440个座位

③22≈20

18×20=360

大约有360个座位

生齐答:能。

六、巩固练习

1)第59页“做一做”

①看清题意,独立完成。

②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算。

③说一说你是怎样估算的。

(2)第61页第7题:投影出示情境图。

引导学生观察图,说说从图中得到什么信息。

①人人动手独立完成,将估算结果写在作业本上。

②同桌交流,说说估算的方法。

③投影展示学生的算式,说说估算方法,集体讲评。

(3)第61页第8题。

①小组合作学习,理解题意。说说从“学生们已经种了93棵树苗”中,你可得到什么信息?

②人人动口在小组交流估算方法。

③请个别同学汇报。

(4)第62页第9题,夺小红旗游戏。

①以小组为单位,按箭头所指的方向开始计算。

②请优胜组派代表介绍经验。

③给优胜小组插上小红旗。

(5)独立完成练习十四第12题。

七、全课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八、作业

练习十四第10、11题。

九、教学反思

教学中通过出示情境图,引出估算这一问题让学生思考。由于学生已经学习过乘数是一位数的乘法估算,教师在教学中让学生自己探索估算结果与方法。学生在探索中得到三种不同的估算方法,估算完再让学生笔算出精确的结果,通过比较估算结果与精确结果,让学生明白把两个乘数分别看作与它们最为接近的整十数,估算的结果会准确些,同时让学生知道先估算再计算,可以帮助验算。

板书设计: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

22×18≈

(1)18≈20 22≈20 22×18≈20×20=400

(2)18≈20 22×18≈22×20=440

(3)22≈20 22×18≈20×18=360

篇12:《三位数乘两位数》说课稿

整体分析:

计算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归于小学阶段数学学习的四大领域之一。纵观整个小学阶段,学生学习计算是按整数计算,小数计算,分数计算的顺序进行的。本套教材根据儿童已有的经验、心理发展规律按螺旋上升的编排原则进行教学。计算运算形式无非就是+、-、×、÷。其中乘法的教学苏教版教材从二年级上册就开始安排了。

单元地位:

本单元教学主要是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与口算。这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基础上教学的。也是本套教材整数乘法的最后一个单元。通过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可以使学生相对完整的掌握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小数乘法打好基础;又能使学生在联系问题情境学习乘法计算和应用乘法计算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进一步体会计算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

教材通过2个例题和1个试一试以及一个单元练习,分6课时教学:2时教学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2课时教学乘数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2课时教学单元练习一。

今天和大家交流的是乘数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的第1课时。

学情分析:

学生在三年级上册学习了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三年级下册学习了整十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以及在此之前刚刚学习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这些都为学生今天自主探索乘数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提供了知识基础。

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学情,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说教学目标:

1、通过口算题组的练习,沟通学生对整十数乘一位数、整百数乘一位数、整十数乘整十数的口算算理与算法。

2、根据例题中具体情境提出问题,列出算式,自主探索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利用笔算经验,学会用简便方法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乘数末尾有0的笔算乘法。

3、通过试一试的教学丰富学生对乘数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方法的理解。

4、通过练习中的几道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练习,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本节课笔算简便方法的理解。

5、通过计算、比较,让学生在实际计算中感知积的变化规律,帮助学生更深刻地体会简便算法的依据。

说教学重难点:

掌握乘数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吩方法以及明确简便竖式计算的格式。

说教学流程:

一、复习旧知。

21×47×20

21×407×200

210×470×20

(1)你觉得这两组乘法口算有什么特点?

(2)独立口算,挑两题让学生说说你是怎样计算的。

(设计意图:通过这样2个题组的口算,让学生回顾末尾有0的乘法口算我们是如何添0的,添几个0,为什么这样去添0。唤醒学生对算法和算理的沟通。)

二、新授教学

1、教学例题。(出示例题情境图)

(1)仔细读一读题中的信息,要解决“月星小区的草坪每天大约能释放氧气多少克”这个问题,你需要选择哪些信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中,读题、审题能力,灵活选择信息)

(2)你能列出算式吗?这道题用竖式怎样算?先试一试,再和同桌交流。

预设:(生1:没有简写。生2:简写)

(设计意图:这里让学生自己独立尝试列式计算,学生应该是有基础,在前两节课里学生已经学习了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这里对学生来说正确算出结果并不难,)再有在三年级上册教学几百几十乘一位数的笔算时学生就已经知道先将乘数末尾的0不看进行简算。这样可以让学生利用旧知的迁移对本题进行简算。)

(3)汇报、沟通算式(将学生的不同竖式计算逐一展示。没有简算的、简算计算正确的。)(请两生代表板书)

(4)通过追问,沟通算法与算理。

①你能给我们解释解释你的竖式吗?

预设:这样可以简算,只要算85×15,再在积的末尾添1个0

②追问:你们觉得他这样算有道理吗?为什么要在积的末尾添1个0呢?

生1:0不需要参与计算,所以先不看。生2:他表示的是15×85个十,所以得到的结果是1275个十。

师:你现在知道为什么他积的末尾要添1个0了吧?指着算式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③请人再次解释这样算的理由。

(设计意图:学生对于这里的简算是有基础的,再加上课前的口算练习。

学生的能力可以简单的分为三类:

①能简算的;

②没想到怎样简算,但能看懂别人算式的;

③对于简算算式不能理解的。

这一环节通过展示第一类学生的作品带动第二类学生的积极思考帮助他们解惑,在通过第二类学生的解释推动第三类学生的理解。通过学生之间的这种互相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初步学会用简便方法计算850×15的笔算以及简便竖式的写法,这也是本节课教学的重点。)

(5)将学生的简算和没有简算的竖式计算置于一屏。仔细观察两种竖式,你有什么想说的。

(设计意图:通过直观对比,让学生自己体会两种竖式计算的不同,初步体会第二种写法的简便。)

(6)展示学生简算错题,同样是简算,你有什么想说的?

(设计意图:在学生已经对乘数末尾有0的竖式计算有了一个建构的基础之上,再来找错误,强化学生的认知。)

2、试一试的教学。(出示情景)

(1)再回到情境中,你也能像这样提出一道用乘法解决的数学问题?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2)尝试列出算式,并估一估它的积是几位数?追问:你是怎么估的。在积的末尾板书“几位数”。

设计意图:这里的估算目的有两个。一是用来验算竖式计算的结果,二是通过估算方法为后面竖式计算减算作铺垫。

(3)尝试列竖式计算。

预设:①生会简算②学生有简算意识③学生不会算

(4)共同交流、探索算法。

请不会的学生说说你计算时哪有困难?让会的学生教不会的学生。让两种简算的同学都说说自己的想法。对比交流。将学生的两种方法通过对比让学生自主内化方法,和二为一。

(设计意图:例题的教学通过学生之间的互相学习,一方面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另一方面通过学生对新知的自主学习内化的过程,建立学生学好本节内容的信心。试一试的教学尝试放手,让不会的学生充分暴露自己的错误,将被动接受学习变为主动探索求知。)

(5)理解算法。追问:你觉得积的末尾应该添几个0呢?为什么?

预设:添1个0,添2个0

设计意图: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添0的理由,进一步理解算法。这里的2个0在乘数中分别表示什么?——多少个10,那10乘10就是——100,也就是算出来最终结果是多少个百。这里让学生自由阐述观点突破本节课的难点。明确此题积末尾添2个0的道理。

(6)校正。

3、小结:

(1)回顾今天所学的乘法笔算,和前两天学习的内容对比,你觉得今天所学习的笔算有什么特点?通过对比揭示本节课题。——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笔算。

(2)你觉得像这样的乘法笔算在计算时需要注意什么呢?让学生回顾整理计算格式以及注意点。——突出“分割线”的优势。

三、巩固练习。

1、出示想想做做1——小结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笔算方法。

(1)独立尝试计算,选择一题和同桌说一说你的算法。(巩固本节课的知识)

(2)出示后2题。你觉得和刚刚几题有什么区别呢?这样的题目你会计算吗?(进一步丰富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算法的理解。)

(3)现在你能给我们总结一下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该如何计算吗?(乘数末尾有几个0就添几个0)

(4)拓展延伸,在刚才题目后面,各自添1个0,你还会计算吗?

2、想想做做第二题中120×70、40×205、500×36、30×280——规范学生简便竖式的写法。

(1)出示120×70、40×205,尝试列出竖式。关于学生对40×205出现的不同竖式此处进行2次对比:一、形式对比。你觉得那种写法好一些,为什么。二、计算过程对比。体会这类题目正确的书写格式——乘数末尾的0不看,位数多的写在上面。

(2)500×36、30×280,丰富学生对刚才知识的认识。规范学生的正确书写格式。

3、利用这样的方法我们能使很多口算变得简单。想想做做3

(1)独立完成、汇报算法。明确添0的算法

(2)仔细观察2组题有什么共同点。引导学生观察因数的变化引起积的变化。两组提从两个方向来观察。

4、解决问题

独立尝试解决。

四、全课小结。

今天的学习给你影响最深得是什么?

通过学生的回答树理本节课的知识。

五、板书设计。

乘数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三年级数学《一位数乘三位数的乘法》的优秀说课稿

小学三年级数学两位数乘两位数说课稿

数学《电影院》说课稿

三年级数学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笔算乘法说课稿

三位数乘两位数说课稿

三年级数学《乘法的估算》教案

《口算乘法》三年级数学下学期评课稿

《三位数乘两位数》说课稿

多位数乘一位数笔算乘法说课稿

《用数学—简单的乘法应用题》说课稿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说课稿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说课稿.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说课稿(锦集12篇)】相关文章:

四年级数学优秀说课稿2023-11-20

三年级说课稿2023-02-17

《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教案2023-06-23

八年级数学上册《整式的乘法》说课稿2023-10-12

三年级数学2024-02-01

三年级数学说课稿2022-11-17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说课稿2022-08-12

小数的简单加减说课稿2022-11-22

冀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2022-05-04

乘数末尾是0的乘法的教案2022-04-29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