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数学《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教学设计

时间:2023-04-02 08:04:40 数学教学设计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初二数学《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教学设计(共19篇)由网友“想改个名字”投稿提供,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初二数学《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教学设计,希望大家喜欢!

初二数学《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教学设计

篇1:初二数学《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教学设计

初二数学《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教学设计

一. 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在信息社会“数字”社会里,常常需要在不确定的情况下,根据大量纷繁杂芜的数据做出一个合理的决策,而统计正是通过对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为人们更好地制定决策提供依据及建议。平均数,众数,中位数是描述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的3个统计特征量,是帮助学生学会用数据说话的.基本概念。本节内容是继平均数学习之后的后续内容,既是对前

面所学知识的深化与拓展,又是联系现实生活培养学生应用数学意识和创新能力的良好素材。

2、课时安排和说明

参照新教材教师用书建议:“10.2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这一节准备安排三个课时,第一课时主要承上启下地回顾探索平均数的一些性质及简单应用。第二课时探索得到众数和中位数的概念,并会正确计算众数和中位数,了解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的各自适用范围。 第三课时是练习实践课,目的是巩固和深化本节知识及会用计算器计算平均数,用计算机计算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本次说课内容为第二课时。

3、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众数和中位数两概念的形成过程及两概念的简单运用。

教学难点:利用收集的数据整理分析,对刚接触统计不久的学生来说,他们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尚缺乏这方面的知识经验,因此,对统计数据从多角度进行全面分析,使学生形成一定的统计观念(即数据感)是教学难点。

二.学情分析

认知分析:学生已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及会计算平均数,这两者形成了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

能力分析:学生已初步具备一定的归纳、猜想能力,但在数学的应用意识与应用能力方面尚需进一步培养。

情感分析:多数学生对数学学习有一定的兴趣能够积极参与研究,但在合作交流意识方面,发展不够均衡,有待加强;少数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不够强,尚需通过营造一定的学习氛围,来加以带动。

基于以上分析,在学法上,引导学生采用自主探索与互相协作相结合的学习方式,尽量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研究,并最终学会学习。

三.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分析和学生的认知特点,本节课设置的教学目标为:

知识目标:理解众数和中位数的含义,会正确计算众数和中位数。

篇2: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教学设计

关于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教学设计

一、问题提出

1.一名警察在高速公路上随机地观察了6辆车的车速,然后他给出了这样一份报告:

调查时间:12月1日8:00——8:15。

调查地点:高速公路某路段。

调查车辆数目:6辆

调查结果如下表和下图。

看到以上的统计图表,传递给我们的一组数据:

66、57、71、54、69、58

现在我们对收集来的这些数据进行分析,找出这一组数据的代表。小学我们已学习过的平均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一个代表。

通过计算这6辆车的车速的平均值为:(66+57+71+54+69+58)÷6=62.5(km/h)

除了平均数可以作为这一组数据的代表之外,今天我们还要学习常用的中位数和众数。

所谓“中位数”,就是把一组数据由低到高重新排列,用去掉两端逐

步接近正中心的办法可以找出处在正中间位置的那个值,即中位数。

如果正中间位置有两个数呢?那么它的中位数就是这两个中间数的平

均数。

上述66、57、71、54、69、58

重新由低到高排列为:54、57、58、66、69、71。

去掉两端逐步接近正中心有两个数是58和66。那么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为(58+66)÷2=62。

所谓“众数”就是一组数据中出现频数最多的那个数,叫做众数。如果一组数据中出现频数最多的是并列的两个数,不是用这两个数的平均数做它们的众数。而是说这两个值都是它们的众数。如果一组数据中没有哪一个数值出现的次数比别的.多,我们就说它们没有众数。

上述66、57、71、54、69、58中就没有哪一个数值出现的次数比别的多,我们说这一组车速没有众数。(切记:没有众数,不能说众数为0)

小结:

平均数是描述一组数据的一种常用方法,反映了这组数据中各数据的平均大小。

中位数是描述数据的第一种方法,将一组按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好的数据平分为左右两部分(这两部分所含的数据个数相等)中位数就

是这两部分数的分界线。这里要注意的是统计数据个数的时候,相等的数据不能结合起来只当一个数据。

“众数”告诉我们,这个值出现的次数最多,一组数据中可以不止一个众数,也可以没有众数。

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从不同侧面给我们提供一组数据的面貌,正因为如此,我们把这三种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

2.阅读课文P99表10.22

表中给我们提供哪些信息(给我们31个城市208月23日8时预报的各地当日最高气温值)。

这些数据的平均值为30.2℃。

它们的中位数是:31℃。

它们的众数为32qZ。

二、练习

P101 1、2

三、用计算器计算平均数

当数据个数很多时,用计算器来算就显得方便。只要我们按照指定的顺序按键,将各个数据输入计算器,然后按一下有关的键,就可以直接得到所要的结果。

篇3:平均数中位数众数 教案教学设计

1、课前板书:

平均数: 一组数据的平均值。

中位数: 在有序排列的一组数据中最居中的那个数据

众  数 : 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那个数据。

2、同学们,这是三种统计量的定义,咱们来齐读一下。

在大家读的过程中我在想,我们的汉字真伟大,用红笔点点。

3、谁能说出三种统计量的求法

4、我们在解题过程中绝大多数同学会求这三种量,困惑较多的是面对一组数据到底该选择哪种统计量。你能说说什么情况用什么统计量吗?(众数用于销售、选举)

5、2个月后将要举行升学考试,比较海港区各个小学毕业生数学平均成绩应该选取那种统计量?

板书:适用于大量事物的整体水平

(每一个同学的成绩都影响铁新里小学的排名,希望每一个人尽全力为母校争光。)

6、假设十年后-----同学成为了一名射击运动员,有一天-----找他去学射击,俩人各打4枪,A的成绩为   10  9   8      2  B   9     4   3   2  那么我们用平均数代表二人的射击水平合适吗?为什么?(平均数易受极端数据影响)用那种统计量合适?(中位数)为什么?(板书::适用于个别数据过大或过小)

7、请家里有两个孩子的同学起立,请家里有两个以上孩子的同学起立,好咱班有---同学是独生子女。在刚才的统计中众数是什么?是“独生子女”而不是----人,板书  适用于非数值性资料时  需要注意的是---人是统计的过程,是产生众数的过程。而不是众数

8、在0、0、0、2、2、2、2、5、5、5、5。这列数中,众数是(    )。

A、5           B、0 、2、5            C、2、5        D 、没有

(去掉2、5各一个再练一次)结论是没有众数。

众数还有的特点是不止一个或没有众数。

假设后这一组的同学都是维和部队的战士,在和恐怖分子的作战中需要炸毁敌人一个碉堡,小组内投票产生一个人去炸碉堡,谁是众数?……结果人人都为了胜利不惜牺牲自己,每人都选了自己,一人一票,有没有众数?

9、看书:

10、从上面统计表中你能看出哪些信息?

11、最容易得出的是哪个统计量?(众数)

12、还有哪个比较容易?说说你的方法。

13、用什么统计量表示上面这两组数据的一般水平比较合适?

14、计算平均数。

谁有巧妙的方法?

(取一个标准,在此基础上加减)

15、练习廿二P113第4、7题。

过程要求:(1)认真审题,弄清题意。(2)独立解决问题。

16、本课要点小结

这节课复习了什么内容?在用平均数、中位数或众数表示一组数据的一般水平时要注意些什么?

六、课堂板书设计

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

平均数: 一组数据的平均值。    总体水平        适用于大量事物的整体水平

中位数: 在有序排列的一组数据中最居中的那个数据   一般水平   适用于个别数据过大或过小

众  数 : 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那个数据。       集中趋势    适用于非数值性资料

篇4:第三册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

第三册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

(使用教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数学》(华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第10章第2节,第97~104页)

一.            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在信息社会“数字”社会里,常常需要在不确定的情况下,根据大量纷繁杂芜的数据做出一个合理的决策,而统计正是通过对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为人们更好地制定决策提供依据及建议。平均数,众数,中位数是描述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的3个统计特征量,是帮助学生学会用数据说话的基本概念。本节内容是继平均数学习之后的后续内容,既是对前

面所学知识的深化与拓展,又是联系现实生活培养学生应用数学意识和创新能力的良好素材。

2、课时安排和说明

参照新教材教师用书建议:“10.2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这一节准备安排三个课时,第一课时主要承上启下地回顾探索平均数的一些性质及简单应用。第二课时探索得到众数和中位数的概念,并会正确计算众数和中位数,了解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的各自适用范围。 第三课时是练习实践课,目的是巩固和深化本节知识及会用计算器计算平均数,用计算机计算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本次说课内容为第二课时。

3、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众数和中位数两概念的形成过程及两概念的简单运用。

教学难点 :利用收集的数据整理分析,对刚接触统计不久的学生来说,他们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尚缺乏这方面的知识经验,因此,对统计数据从多角度进行全面分析,使学生形成一定的统计观念(即数据感)是教学难点 。

二.学情分析

认知分析:学生已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及会计算平均数,这两者形成了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

能力分析:学生已初步具备一定的归纳、猜想能力,但在数学的应用意识与应用能力方面尚需进一步培养。

情感分析:多数学生对数学学习有一定的兴趣能够积极参与研究,但在合作交流意识方面,发展不够均衡,有待加强;少数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不够强,尚需通过营造一定的学习氛围,来加以带动。

基于以上分析,在学法上,引导学生采用自主探索与互相协作相结合的学习方式,尽量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研究,并最终学会学习。

三.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分析和学生的认知特点,本节课设置的教学目标 为:

知识目标:理解众数和中位数的含义,会正确计算众数和中位数。

能力目标:进一步发展学生类比、归纳、猜想等合情推理能力;让学生接触并解决一些现实生活中的问题,逐步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

情感目标:通过各种真实的,贴近学生生活的素材和适当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和兴趣;在合作学习中,学会交流,相互评价,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与能力。

四.教学方法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从发展学生认识问题、探索问题、研究问题的能力角度考虑,准备采用“以问题为中心”的讨论发观法:即课堂上,教师或学生提出适当的数学问题,通过学生与学生(或教师)之间相互讨论,相互学习,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发现概念的产生过程,思想方法的概括过程从而逐步建立完善的认知结构。

具体说本节课由五个基本环节组成: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合作交流,探索问题--理性概括,构建新知DD实践应用,鼓励创新DD归纳小结,反思提高。

五.教学过程

1.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    创设情境(用多媒体课件演示)

某小厂欲招工人一名,小张应征而来,经理告诉他:“我们这里报酬不错,平均工资水平是每周300元。”小张工作几天后,找到经理说:“你骗我,多数工人的工资水平没有超过每周200元,”这时,工会主席过来说:“小张,经理说得没错,其实我们厂有一半人达到或超过中等工资水平即每周250元,不止每周200元的!不信,看看这张工资表。”看后,小张感慨:“难道是我错了?”

人员

经理

领工

工种一

工种二

学徒

合计

工资x(元)

2000

260

250

200

100

/

人数f(人)

1

5

6

10

1

23

f.x(元)

2000

1300

1500

100

6900

(2)  问题:真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平均数真能客观反映工人的真实工资水平吗?

基于学生原有认知结构的问题情境,更诱发了学生的认知冲突,从而引发学生提出问题:究竟什么数据能反映工人的真实工资水平?

2.    合作交流,探索问题

在导出以上问题后,分三人小组开小型辩论会(三人分别充当经理、小张、工会主席三个角色展开辩论)。各小组再拿出最能反映工人真实工资水平的数据全班交流。

学生会用人数最多的工种的工资200元或中等水平工资250元来回答,从而引出:今天要学习的内容----众数和中位数。

通过学生合作交流,相互完善,在自主探索中发现概念的形成过程。让学生体验生活中的角色,认识到研究数据的必要性。

3.理性概括,构建新知

(!)启发建构

在上述数据中象“200”这样的数我们就叫做这组数据的众数,象“250” 这样的数我们就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它们与其它几个数相比是不同的,有何不同?我们能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它们吗?在学生描述的基础上为加深印象,教师可适时补充说明:“众数”中“众”即多,也就是某个数据在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而“中位数”中“中位”是指位置居于中间,即某个数据在按照大小顺序排列的一组数据中,位置处于最中间。形象语言的描述更易新知的构建。

(2)完善建构

练习:

①    在一次英语考试中,11名同学得分如下:80  70  100  60  80  70  90  50  80  70  90 请指出这次英语考试中,11名同学得分的中位数和众数。

②      10名工人某天生产同一零件,生产的件数是:13  15  10  14  19  17  16  14  12

你能说出这一天10名工人所生产零件数的众数和中位数吗?

学生独立思考后讨论回答。

结合学生回答的实际情况,对练习追问:a、能说出1 2 3 4 5 6 的众数吗?b、如何求一组数据的中位数?c、在一组数据中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会都是同一个数吗?d、实话实说,对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知道多少?谈谈它们的区别和共同特点.

归纳探索结果:

众数、中位数都是用来描述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数据;一组数据中的众数可能不止一个,也可能没有。中位数是指:将一组数据按大小依次排列,处在最中间位置的'一个数据(或最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一组数据中的中位数是惟一的。

这一环节,由浅入深设置问题链,使学生思维分层递进,目的是突出本节重点;通过追问层层引导,又把学生的探索逐步引向最近发展区,启发学生运用类比、归纳、猜想等思维方法探究问题,揭示概念的实质,不断完善新的知识结构。同时体验了知识的形成过程和发现的快乐,继而转化为进一步探索的内驱力。

4.实践应用,鼓励创新

(!)请你当厂长

某鞋厂生产销售了一批女鞋30双,其中各种尺码的销售量如下表所示:

鞋的尺寸(cm)

22

22

23

23

24

24

25

销售量(双)

1

2

5

11

7

3

1

①       计算30双女鞋尺寸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

②       从实际出发,请回答①中三种统计特征量对指导本厂的生产是否有实际意义?

问题①在同一具体问题中分别求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目的是为了比较三个量在描述一组数据集中趋势时的不同角度,有助于了解三个概念之间的联系与区别。问题②具有很强的生活色彩,体现了众数,中位数在日常生产上的应用。

(2)请你评判

甲、乙两班举行电脑汉字输入速度比赛,参赛学生每分钟输入的个数经统计计算后得到下表:

班级

参加人数

中位数

平均字数

55

149

135

55

151

135

请你评判两班的学生成绩的平均水平、优秀率(每分钟输入汉字数≥150个为优秀)的高低。

由已知中位数估计"中间"位置,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同时也是从不同角度理解概念。

(3)请你参政:

某市实行中考改革,需要根据该市中学生体能的实际状况,重新制定中考体育标准为此抽取了50名初中毕业的女学生进行一分钟仰卧起坐次数测试,测试情况见如下统计图:

(图中右边的人数是指取得对应左边次数的女生人数)

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对以上数据进行分析,并思考:该市中考女生一分钟仰卧起坐项目测试的合格标准应定为多少次较为合适?请简要说明理由。

由学生独立思考后,全班交流。在学生解答的基础上追问:

追问:据上述你认为合格的标准,试估计该市中考女生一分钟仰卧起坐项目测试的合格率是多少?

让学生会用数据多角度进行全面分析,制定科学决策,在用数学中学会创新.

这一环节通过对实践问题的分析解决,突破教学难点 ,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促进知识的迁移、深化、巩固,进一步完善知识结构;鼓励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分析实际问题,增强用数学意识。

引例的解决:

略解:经理的工资数据与其它数据大小悬殊,用平均数不能反映工人的真实工资水平。这时用众数(200元)或中位数(250元)来表示工人的真实工资水平比较合适。

追问学生:如果你找工作,你会怎样去了解工作报酬?

由于前面已将问题的难点进行分解突破,问题的解决水到渠成。同时也使学生更深层地意识到:要学会用数据说

篇5: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初中数学说课稿

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初中数学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是华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十章《统计初步认识》中,第三节的内容。主要让学生认识数据统计中三个基本统计量,是一堂概念课,也是学生学会分析数据,作出决策的基础。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能直接指导学生的生活实践。

(二)教学的目标和要求

知识目标:理解平均数、众数与中位数的含义,掌握平均数、中位数与众数计算方法,明确平均数、中位数肯定有,众数却不一定有的事实;

能力目标:会计算一组数据的平均数,会确定一组较简单的数据的众数与中位数,培养独立思考,勇于创新,小组协作的能力;

情感目标:体验事物的多面性与学会全面分析问题的必要性,渗透诚实、上进道德观念,培养吃苦创新精神。

(三)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三个基本统计量的概念以及其计算和确定方法;

教学难点:平均数的计算,中位数众数的.确定。

二、教法与学法

本节课使用多媒体教学平台;概念教学中,主要以生活实例为背景,从具体的事实上抽象出三个统计量的概念,通过三个统计量的计算与确定的练习帮助学生理解并巩固概念;在教学活动中主要是以问题的方式启发学生,以生动有趣的实例吸引与激励学生;在整个过程中采用情境教学法。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与自学协作能力,在教学过程中主要以学生“探究自学”“小组讨论”“相互学习”的学习方式而进行。

三、教学过程的分析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3分钟)引入采用“故事法”引入——《从四十名到第十名》。通过这个生动有趣的故事使学生充分体验到全面了解并分析数据的必要性。如何能对数据全面了解分析?今天我们将学习从三个不同侧面反映一组数据的三个统计量——平均数、中位数与众数。通过生动的故事,也是集中学生注意力的一种有效方式。

(二)自学辅导,建构新知(11分钟)

提出概念:(3分钟)

在学生还沉浸在有趣的故事情节的中时,对故事的情节设问:主人公的成绩在哪一档次?中等成绩约是多少?哪一档分数的人最多?学生一一作答。在此基础上,老师把平时生活中的说法(如:中等成绩)规范化并抽象出统计中的基本概念(如:中位数)。

这样可以使新的概念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上,便于理解和记忆。自学辅导:(8分钟)

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结合教材,必须想办法求出故事中的三个统计量,并找出平均数、中位数与众数的计算方法。(小组讨论、教师辅导)。

因为新教材的编写比较适合学生阅读,这一节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较多,学生多有体验,要让学生理解并没有太大的困难。这样也可以充分发挥学生主观性,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与小组协作的能力,充分利用“学生资源”,使他们互相帮助,体验在集体中的成长与发展。巩固整理:(20分钟)

篇6: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第二课时”

徐小路   (浙江省杭州市长征中学)

(使用教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数学》(华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第10章第2节,第97~104页)

一.            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在信息社会“数字”社会里,常常需要在不确定的情况下,根据大量纷繁杂芜的数据做出一个合理的决策,而统计正是通过对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为人们更好地制定决策提供依据及建议。平均数,众数,中位数是描述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的3个统计特征量,是帮助学生学会用数据说话的基本概念。本节内容是继平均数学习之后的后续内容,既是对前

面所学知识的深化与拓展,又是联系现实生活培养学生应用数学意识和创新能力的良好素材。

2、课时安排和说明

参照新教材教师用书建议:“10.2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这一节准备安排三个课时,第一课时主要承上启下地回顾探索平均数的一些性质及简单应用。第二课时探索得到众数和中位数的概念,并会正确计算众数和中位数,了解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的各自适用范围。 第三课时是练习实践课,目的是巩固和深化本节知识及会用计算器计算平均数,用计算机计算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本次说课内容为第二课时。

3、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众数和中位数两概念的形成过程及两概念的简单运用。

教学难点 :利用收集的数据整理分析,对刚接触统计不久的学生来说,他们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尚缺乏这方面的知识经验,因此,对统计数据从多角度进行全面分析,使学生形成一定的统计观念(即数据感)是教学难点 。

二.学情分析

认知分析:学生已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及会计算平均数,这两者形成了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

能力分析:学生已初步具备一定的归纳、猜想能力,但在数学的应用意识与应用能力方面尚需进一步培养。

情感分析:多数学生对数学学习有一定的兴趣能够积极参与研究,但在合作交流意识方面,发展不够均衡,有待加强;少数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不够强,尚需通过营造一定的学习氛围,来加以带动。

基于以上分析,在学法上,引导学生采用自主探索与互相协作相结合的学习方式,尽量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研究,并最终学会学习。

三.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分析和学生的认知特点,本节课设置的教学目标 为:

知识目标:理解众数和中位数的含义,会正确计算众数和中位数。

能力目标:进一步发展学生类比、归纳、猜想等合情推理能力;让学生接触并解决一些现实生活中的问题,逐步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

情感目标:通过各种真实的,贴近学生生活的素材和适当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和兴趣;在合作学习中,学会交流,相互评价,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与能力。

四.教学方法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从发展学生认识问题、探索问题、研究问题的能力角度考虑,准备采用“以问题为中心”的讨论发观法:即课堂上,教师或学生提出适当的数学问题,通过学生与学生(或教师)之间相互讨论,相互学习,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发现概念的产生过程,思想方法的概括过程从而逐步建立完善的认知结构。

具体说本节课由五个基本环节组成: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合作交流,探索问题--理性概括,构建新知DD实践应用,鼓励创新DD归纳小结,反思提高。

五.教学过程

1.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    创设情境(用多媒体课件演示)

某小厂欲招工人一名,小张应征而来,经理告诉他:“我们这里报酬不错,平均工资水平是每周300元。”小张工作几天后,找到经理说:“你骗我,多数工人的工资水平没有超过每周200元,”这时,工会主席过来说:“小张,经理说得没错,其实我们厂有一半人达到或超过中等工资水平即每周250元,不止每周200元的!不信,看看这张工资表。”看后,小张感慨:“难道是我错了?”

人员

经理

领工

工种一

工种二

学徒

合计

工资x(元)

2000

260

250

200

100

/

人数f(人)

1

5

6

10

1

23

f.x(元)

2000

1300

1500

100

6900

(2)  问题:真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平均数真能客观反映工人的真实工资水平吗?

基于学生原有认知结构的问题情境,更诱发了学生的认知冲突,从而引发学生提出问题:究竟什么数据能反映工人的真实工资水平?

2.    合作交流,探索问题

在导出以上问题后,分三人小组开小型辩论会(三人分别充当经理、小张、工会主席三个角色展开辩论)。各小组再拿出最能反映工人真实工资水平的数据全班交流。

学生会用人数最多的工种的工资200元或中等水平工资250元来回答,从而引出:今天要学习的内容----众数和中位数。

通过学生合作交流,相互完善,在自主探索中发现概念的形成过程。让学生体验生活中的角色,认识到研究数据的必要性。

3.理性概括,构建新知

(!)启发建构

在上述数据中象“200”这样的数我们就叫做这组数据的众数,象“250” 这样的数我们就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它们与其它几个数相比是不同的,有何不同?我们能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它们吗?在学生描述的基础上为加深印象,教师可适时补充说明:“众数”中“众”即多,也就是某个数据在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而“中位数”中“中位”是指位置居于中间,即某个数据在按照大小顺序排列的一组数据中,位置处于最中间。形象语言的描述更易新知的构建。

(2)完善建构

练习:

①    在一次英语考试中,11名同学得分如下:80  70  100  60  80  70  90  50  80  70  90 请指出这次英语考试中,11名同学得分的中位数和众数。

②      10名工人某天生产同一零件,生产的件数是:13  15  10  14  19  17  16  14  12

你能说出这一天10名工人所生产零件数的众数和中位数吗?

学生独立思考后讨论回答。

结合学生回答的实际情况,对练习追问:a、能说出1 2 3 4 5 6 的众数吗?b、如何求一组数据的中位数?c、在一组数据中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会都是同一个数吗?d、实话实说,对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知道多少?谈谈它们的区别和共同特点.

归纳探索结果:

众数、中位数都是用来描述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数据;一组数据中的众数可能不止一个,也可能没有。中位数是指:将一组数据按大小依次排列,处在最中间位置的一个数据(或最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一组数据中的中位数是惟一的。

这一环节,由浅入深设置问题链,使学生思维分层递进,目的是突出本节重点;通过追问层层引导,又把学生的探索逐步引向最近发展区,启发学生运用类比、归纳、猜想等思维方法探究问题,揭示概念的实质,不断完善新的知识结构。同时体验了知识的形成过程和发现的快乐,继而转化为进一步探索的内驱力。

4.实践应用,鼓励创新

(!)请你当厂长

某鞋厂生产销售了一批女鞋30双,其中各种尺码的销售量如下表所示:

鞋的尺寸(cm)

22

22

23

23

24

24

25

销售量(双)

1

2

5

11

7

3

1

①       计算30双女鞋尺寸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

②       从实际出发,请回答①中三种统计特征量对指导本厂的生产是否有实际意义?

问题①在同一具体问题中分别求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目的是为了比较三个量在描述一组数据集中趋势时的不同角度,有助于了解三个概念之间的联系与区别。问题②具有很强的生活色彩,体现了众数,中位数在日常生产上的应用。

(2)请你评判

甲、乙两班举行电脑汉字输入速度比赛,参赛学生每分钟输入的个数经统计计算后得到下表:

班级

参加人数

中位数

平均字数

55

149

135

55

151

135

请你评判两班的学生成绩的平均水平、优秀率(每分钟输入汉字数≥150个为优秀)的高低。

由已知中位数估计"中间"位置,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同时也是从不同角度理解概念。

(3)请你参政:

某市实行中考改革,需要根据该市中学生体能的实际状况,重新制定中考体育标准为此抽取了50名初中毕业的女学生进行一分钟仰卧起坐次数测试,测试情况见如下统计图:

(图中右边的人数是指取得对应左边次数的女生人数)

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对以上数据进行分析,并思考:该市中考女生一分钟仰卧起坐项目测试的合格标准应定为多少次较为合适?请简要说明理由。

由学生独立思考后,全班交流。在学生解答的基础上追问:

追问:据上述你认为合格的标准,试估计该市中考女生一分钟仰卧起坐项目测试的合格率是多少?

让学生会用数据多角度进行全面分析,制定科学决策,在用数学中学会创新.

这一环节通过对实践问题的分析解决,突破教学难点 ,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促进知识的迁移、深化、巩固,进一步完善知识结构;鼓励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分析实际问题,增强用数学意识。

引例的解决:

篇7:初中数学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第三册教案

初中数学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第三册教案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在信息社会“数字”社会里,常常需要在不确定的情况下,根据大量纷繁杂芜的数据做出一个合理的决策,而统计正是通过对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为人们更好地制定决策提供依据及建议。平均数,众数,中位数是描述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的3个统计特征量,是帮助学生学会用数据说话的基本概念。本节内容是继平均数学习之后的后续内容,既是对前

面所学知识的深化与拓展,又是联系现实生活培养学生应用数学意识和创新能力的良好素材。

2、课时安排和说明

参照新教材教师用书建议:“10。2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这一节准备安排三个课时,第一课时主要承上启下地回顾探索平均数的一些性质及简单应用。第二课时探索得到众数和中位数的概念,并会正确计算众数和中位数,了解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的各自适用范围。 第三课时是练习实践课,目的是巩固和深化本节知识及会用计算器计算平均数,用计算机计算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本次说课内容为第二课时。

3、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众数和中位数两概念的形成过程及两概念的简单运用。

教学难点:利用收集的数据整理分析,对刚接触统计不久的学生来说,他们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尚缺乏这方面的知识经验,因此,对统计数据从多角度进行全面分析,使学生形成一定的统计观念(即数据感)是教学难点。

二.学情分析

认知分析:学生已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及会计算平均数,这两者形成了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

能力分析:学生已初步具备一定的归纳、猜想能力,但在数学的应用意识与应用能力方面尚需进一步培养。

情感分析:多数学生对数学学习有一定的兴趣能够积极参与研究,但在合作交流意识方面,发展不够均衡,有待加强;少数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不够强,尚需通过营造一定的学习氛围,来加以带动。

基于以上分析,在学法上,引导学生采用自主探索与互相协作相结合的学习方式,尽量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研究,并最终学会学习。

三.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分析和学生的认知特点,本节课设置的教学目标为:

知识目标:理解众数和中位数的含义,会正确计算众数和中位数。

能力目标:进一步发展学生类比、归纳、猜想等合情推理能力;让学生接触并解决一些现实生活中的问题,逐步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

情感目标:通过各种真实的,贴近学生生活的素材和适当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和兴趣;在合作学习中,学会交流,相互评价,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与能力。

四.教学方法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从发展学生认识问题、探索问题、研究问题的能力角度考虑,准备采用“以问题为中心”的讨论发观法:即课堂上,教师或学生提出适当的数学问题,通过学生与学生(或教师)之间相互讨论,相互学习,在问题解决过程当中发现概念的产生过程,思想方法的概括过程从而逐步建立完善的认知结构。

具体说本节课由五个基本环节组成: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合作交流,探索问题--理性概括,构建新知DD实践应用,鼓励创新DD归纳小结,反思提高。

五.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创设情境(用多媒体课件演示)

某小厂欲招工人一名,小张应征而来,经理告诉他:“我们这里报酬不错,平均工资水平是每周300元。”小张工作几天后,找到经理说:“你骗我,多数工人的工资水平没有超过每周200元,”这时,工会主席过来说:“小张,经理说得没错,其实我们厂有一半人达到或超过中等工资水平即每周250元,不止每周200元的!不信,看看这张工资表。”看后,小张感慨:“难道是我错了?”

基于学生原有认知结构的问题情境,更诱发了学生的认知冲突,从而引发学生提出问题:究竟什么数据能反映工人的真实工资水平?(2)问题:真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平均数真能客观反映工人的真实工资水平吗?

2.合作交流,探索问题

在导出以上问题后,分三人小组开小型辩论会(三人分别充当经理、小张、工会主席三个角色展开辩论)。各小组再拿出最能反映工人真实工资水平的数据全班交流。

学生会用人数最多的工种的工资200元或中等水平工资250元来回答,从而引出:今天要学习的内容----众数和中位数。

通过学生合作交流,相互完善,在自主探索中发现概念的形成过程。让学生体验生活中的角色,认识到研究数据的必要性。

3.理性概括,构建新知

(!)启发建构

在上述数据中象“200”这样的数我们就叫做这组数据的众数,象“250” 这样的数我们就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它们与其它几个数相比是不同的,有何不同?我们能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它们吗?在学生描述的基础上为加深印象,教师可适时补充说明:“众数”中“众”即多,也就是某个数据在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而“中位数”中“中位”是指位置居于中间,即某个数据在按照大小顺序排列的一组数据中,位置处于最中间。形象语言的描述更易新知的构建。

(2)完善建构

练习:

① 在一次英语考试中,11名同学得分如下:80 70 100 60 80 70 90 50 80 70 90 请指出这次英语考试中,11名同学得分的中位数和众数。

② 10名工人某天生产同一零件,生产的件数是:13 15 10 14 19 17 16 14 12

你能说出这一天10名工人所生产零件数的众数和中位数吗?

学生独立思考后讨论回答。

结合学生回答的实际情况,对练习追问:a、能说出1 2 3 4 5 6 的众数吗?b、如何求一组数据的中位数?c、在一组数据中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会都是同一个数吗?d、实话实说,对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知道多少?谈谈它们的区别和共同特点.

归纳探索结果:

众数、中位数都是用来描述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数据;一组数据中的众数可能不止一个,也可能没有。中位数是指:将一组数据按大小依次排列,处在最中间位置的一个数据(或最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一组数据中的中位数是惟一的。

这一环节,由浅入深设置问题链,使学生思维分层递进,目的是突出本节重点;通过追问层层引导,又把学生的探索逐步引向最近发展区,启发学生运用类比、归纳、猜想等思维方法探究问题,揭示概念的实质,不断完善新的知识结构。同时体验了知识的形成过程和发现的快乐,继而转化为进一步探索的内驱力。

4.实践应用,鼓励创新

(!)请你当厂长

某鞋厂生产销售了一批女鞋30双,其中各种尺码的销售量如下表所示:

② 从实际出发,请回答①中三种统计特征量对指导本厂的'生产是否有实际意义?  ① 计算30双女鞋尺寸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

问题①在同一具体问题中分别求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目的是为了比较三个量在描述一组数据集中趋势时的不同角度,有助于了解三个概念之间的联系与区别。问题②具有很强的生活色彩,体现了众数,中位数在日常生产上的应用。

(2)请你评判

甲、乙两班举行电脑汉字输入速度比赛,参赛学生每分钟输入的个数经统计计算后得到下表:

由已知中位数估计"中间"位置,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同时也是从不同角度理解概念。  请你评判两班的学生成绩的平均水平、优秀率(每分钟输入汉字数≥150个为优秀)的高低。

(3)请你参政:

某市实行中考改革,需要根据该市中学生体能的实际状况,重新制定中考体育标准为此抽取了50名初中毕业的女学生进行一分钟仰卧起坐次数测试,测试情况见如下统计图:

(图中右边的人数是指取得对应左边次数的女生人数)

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对以上数据进行分析,并思考:该市中考女生一分钟仰卧起坐项目测试的合格标准应定为多少次较为合适?请简要说明理由。

由学生独立思考后,全班交流。在学生解答的基础上追问:

追问:据上述你认为合格的标准,试估计该市中考女生一分钟仰卧起坐项目测试的合格率是多少?

让学生会用数据多角度进行全面分析,制定科学决策,在用数学中学会创新.

这一环节通过对实践问题的分析解决,突破教学难点,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促进知识的迁移、深化、巩固,进一步完善知识结构;鼓励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分析实际问题,增强用数学意识。

引例的解决:

略解:经理的工资数据与其它数据大小悬殊,用平均数不能反映工人的真实工资水平。这时用众数(200元)或中位数(250元)来表示工人的真实工资水平比较合适。

追问学生:如果你找工作,你会怎样去了解工作报酬?

由于前面已将问题的难点进行分解突破,问题的解决水到渠成。同时也使学生更深层地意识到:要学会用数据说话,科学地分析身边的事例,以免上当受骗。

5.归纳小结,反思提高

教师采用谈话法与学生小结交流:

(1) 列表对比

作业:(2)在生活中可用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这三个特征数来描述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它们各有不同的侧重点,需联系实际选择。

(1)巩固型作业:课本P101,练习:1 2

(2)实践操作型作业:(一周后交)

每分钟的心跳次数也称为心率,请你们分组抽样调查初一年级50名同学的心率,并思考若你是医务室的医生,请你谈谈初一年级学生的心率情况,据此数据向校长提出一些合理建议。

布置一短一长作业,巩固本节和上节知识,也为下节课学习作好铺垫,同时也是为课本P125的课题学习“心率与年龄”的开展打好扎实基础;既让学生了解自身,同时引导学生参与研究性学习,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六、设计说明:

1.板书设计

2.时间安排

课题引入约5分钟,概念探索约18分钟,实践应用约17分钟,小结与作业约5分钟。(注:一节课45分钟)

3。 教学特色

1)以问题作为教学主线,在趣味性情境中发现问题,在层层递进的问题链中,展开探索,在实践应用性问题中感悟数学的思维与方法,培养统计观念。

2)以课堂作为教学的辐射源,通过教师、学生、多媒体多点辐射,带动和提高所有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

个人简介:徐小路,男,1971年生,浙江杭州人,杭州市长征中学一级教师,硕士

通讯地址:310005 浙江省杭州市长征中学 电话:0571-88084357-8034

篇8:《中位数和众数》数学教学反思

《中位数和众数》数学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虽然本课知识点是小学阶段第一次出现,但课本中对中位数和众数的概念阐述很清楚。为了避免学生由于预习而造成思维定势,把课本中的概念进行生搬硬套而得出答案,于是我把课本内容进行了创造性使用。从故事的导入及工资表的内容和呈现方式经过精心设计,学生在不知不觉的探究中发现问题,通过判断分析,使问题得以解决,继而把过程内化为经验,自然而然升华为概念。整堂课学生在探究中得出结论,又在巩固中验证结论,并发现新问题。学生学得轻松,印象深刻。

本节课教学中,师生在共同研讨、交流、互动中三维目标得到了很好的落实,学生的能力得到了提高。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加深了对概念的理解,并且体会到平均数、中位数、众数三者的不同特征及其实际意义。

回顾本节课,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一)有冲突才有探究,有认知才会建构。

通过开放性的问题设计引发学生思考,使学生在认知结构上产生冲突,使之成为学生重新建构认知的良好契机。在学生主动探索、思考、发现过程中,体会到中位数的产生过程及实际背景。这样,学生不但完成了对新知的整合与建构,而且把探索求知、发现新知的权利真正交给了学生。

(二)有合作才有交流,有补充才愈完善。

在本节课中,无论从概念的得出、问题的解决、还是决策的制定,合作与交流贯穿整个教学过程。通过组内讨论、同桌交流体现了各层次学生对知识的不同理解;在交流过程中,每个学生的思维与智慧都被整个群体共享,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更全面,更深入。

我认为本堂课有以下亮点:

1、创造性使用教材。

2、所呈现的问题紧扣知识点。

3、把课堂还给学生。

4、作业设计有代表性,把问题引向深处。

5、板书体现了本课的.重难点和问题的关键。

6、真正做到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

缺憾之处:

本节课仍然存在着遗憾和不足:例如中位数和众数到底表示一组数据的什么水平,学生还是有些糊涂,认识比较浅显,如果能再充分地利用几组数据,引导学生发现一组数据中中位数和众数各表示什么水平,那样学生对中位数和众数的认识会更全面,更具体。因此如何使学生明白中位数和众数的意义,还值得我进一步去研究。

要是课堂时间再把握紧奏些,最后多留点时间让学生把所学知识联系于生活运用,这样不仅加深理解,还把知识用活,进一步达到课堂的升华。

总之,整节课学生经历着在观察中思考,在思考中发现,在发现中争论,在争论中提升的过程。我们把课堂真正还给了学生,师生在共同的研讨、交流中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

篇9:《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选用》教学反思

《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选用》教学反思

一、改造教材

本人认为,这节课在用教材方面有两个特点:

第一、教材中的三个例题都是开放性的,学生很可能会大多指向平均数,从而忽视了中位数和众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故本课仅采用了和学生生活最贴近的例.1(比较三人成绩)来展开,同时增加了中位数、众数的例子,把相关的知识点纳入其中,既巩固了知识点,有起到了以题激情,题情交融的效果。

第二、改变了例题与习题的界限和跨度。每一例题呈现后,我都安排学生有默读的时间,让学生独立地在读中研,在研中读,有意识地使学生学会提取、处理和加工信息,培养他们的阅读数学数据的能力,在这个基础上再开展合作交流。老师主要进行方向性的引导,从而使例题的'探究交流过程就是习题的解决过程,改变了例、习题之间单纯的示范,记忆和模仿,加大例题之间的思维跨度,让学生的思维不断地产生认知冲突。

一、从关注教到关注人

首先、从关注教到关注学,小组讨论时,我走进学生中间,巡问、点拨,“引而不发”,激发学生主动精神,让学生始终保持求知欲,为了让问题讨论更加广泛和深入,我及时删掉了一个例题。整节课教师尽可能多地引发并适应学生的观念,参与学生开放式的探究,引领学生掌握真正的研究方法,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从而让师生相互交流和启发,共同分享彼此的思考和经验,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其次,从关注学到关注人。由于我在该班开展“指导——自主学习”的教学活动,同学的大胆质疑否敢于发表自己的想法,课堂气氛相当活跃。课堂教学从关注学转向关注人就意味着要求教师要改变学科本位观,有更高的人文素质。既要关注每一位学生,多一些尊重和关心;还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用“心”施救,体现教师的人文关怀,力求从“目中有人”到“心中有人”;还要关注学生的人格养成,从而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一种丰富的人生体验,让我们的教学服务于“完整的人”的成长。

二、跳出模式,走向理念

为了让课堂形式适合初一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更好地服务于教学目标和内容,我一方面改变了例题的呈现方式,把“效果评价”放入课堂,创设真实的学习环境,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积淀,一下子拉近了师生间的心理距离;另一方面尽可知多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经验背景,设计有一定挑战性、开放性的教学任务,通过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而非形式上的热闹,促使学生在较复杂的水平上理解这三种数,从而较好地达到了有效教学的目的。

另外,从构建探究性教学模式到超越模式,课堂教学更多地关注研究性教学的理念,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教室,走向生活。课堂教学是创生问题的起点,不必过于追求探索教学的形式,更改地是问题与方法的迁移、发现,让学生有进一步探究的愿望。

三、几点不足

虽然我还是比较注意运用“延迟判断”,给学生较充足的思考与发言的时间和空间,但有些地方还是过早地介入了学生的发言。

这节课对学生中的“弱势群体”关心也不够,新课程要求我们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我觉得学生评价老师的主要标准应该是他在课堂中有没有真正的收获。本课中虽然只有个别学生认为自己收获不大,给老师打了80分以下的分数,但也足以说明我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更多地关注了中上水平的学生,忽视了对困难生的关爱和帮助。

篇10: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选用教学反思

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选用教学反思

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是三种反映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统计量。本课教学我主要体现了以下两个特点:

一、创设情境,引发认知冲突。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有了问题才会思索,有了问题才可以引发学生认识上的冲突。这节课通过具体问题情景:这个公司员工收入到底怎样呢?引起学生对“月工资水平”的认知冲突,发现单靠“平均数”来描述数据特征有时不合适,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轻松的学习。

二、在分析讨论中促进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中位数和众数的概念,我没有直接给出,二是通过学生观察、分析、讨论、在共享集体思维成果的基础上逐步建构的`。这样做使学生逐步体会到这两个统计量都反映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但是描述的角度并不同,可以比较全面、争取地理解所学知识。在教学中,学对学生的各种回答给予肯定,各人从不同的角度理解会得到不同的结论。然后通过学生合作交流,相互完善,在自主探索中发现概念的形成过程。让学生认识到研究数据的必要性。然后针对几个数据的特点,向同学们介绍中位数与众数的概念。

在学生描述的基础上为加深印象,我适当补充说明:“中位数”中“中位”是指位置居于中间,即某个数据在按照大小顺序排列的一组数据中,位置处于最中间(或最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众数”中“众”即多,也就是某个数据在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形象语言的描述让学生更易理解、掌握这两个概念。

三、在学以致用中体会区别

这一环节,由浅入深设置问题串,使学生思维分层递进,目的是突出本节重点,分解了难点;通过追问层层引导,启发学生运用类比、归纳、猜想等思维方法探究问题,揭示概念的实质,不断完善知识结构。

练习时,在同一具体问题中分别求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目的是为了比较三个量在描述一组数据集中趋势时的不同角度,有助于了解三个概念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这样更加具有很强的生活色彩,让学生体现了众数,中位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并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篇11: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选用教学反思

一、改造教材

本人认为,这节课在用教材方面有两个特点:

第一、教材中的三个例题都是开放性的,学生很可能会大多指向平均数,从而忽视了中位数和众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故本课仅采用了和学生生活最贴近的例。1(比较三人成绩)来展开,同时增加了中位数、众数的例子,把相关的知识点纳入其中,既巩固了知识点,有起到了以题激情,题情交融的效果。

第二、改变了例题与习题的界限和跨度。每一例题呈现后,我都安排学生有默读的时间,让学生独立地在读中研,在研中读,有意识地使学生学会提取、处理和加工信息,培养他们的阅读数学数据的能力,在这个基础上再开展合作交流。老师主要进行方向性的引导,从而使例题的探究交流过程就是习题的解决过程,改变了例、习题之间单纯的示范,记忆和模仿,加大例题之间的思维跨度,让学生的思维不断地产生认知冲突。

一、从关注教到关注人

首先、从关注教到关注学,小组讨论时,我走进学生中间,巡问、点拨,“引而不发”,激发学生主动精神,让学生始终保持求知欲,为了让问题讨论更加广泛和深入,我及时删掉了一个例题。整节课教师尽可能多地引发并适应学生的观念,参与学生开放式的探究,引领学生掌握真正的研究方法,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从而让师生相互交流和启发,共同分享彼此的思考和经验,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其次,从关注学到关注人。由于我在该班开展“指导——自主学习”的教学活动,同学的大胆质疑否敢于发表自己的想法,课堂气氛相当活跃。课堂教学从关注学转向关注人就意味着要求教师要改变学科本位观,有更高的人文素质。既要关注每一位学生,多一些尊重和关心;还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用“心”施救,体现教师的人文关怀,力求从“目中有人”到“心中有人”;还要关注学生的人格养成,从而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一种丰富的人生体验,让我们的教学服务于“完整的人”的成长。

二、跳出模式,走向理念

为了让课堂形式适合初一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更好地服务于教学目标和内容,我一方面改变了例题的呈现方式,把“效果评价”放入课堂,创设真实的学习环境,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积淀,一下子拉近了师生间的心理距离;另一方面尽可知多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经验背景,设计有一定挑战性、开放性的教学任务,通过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而非形式上的热闹,促使学生在较复杂的.水平上理解这三种数,从而较好地达到了有效教学的目的。

另外,从构建探究性教学模式到超越模式,课堂教学更多地关注研究性教学的理念,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教室,走向生活。课堂教学是创生问题的起点,不必过于追求探索教学的形式,更改地是问题与方法的迁移、发现,让学生有进一步探究的愿望。

三、几点不足

虽然我还是比较注意运用“延迟判断”,给学生较充足的思考与发言的时间和空间,但有些地方还是过早地介入了学生的发言。

这节课对学生中的“弱势群体”关心也不够,新课程要求我们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我觉得学生评价老师的主要标准应该是他在课堂中有没有真正的收获。本课中虽然只有个别学生认为自己收获不大,给老师打了80分以下的分数,但也足以说明我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更多地关注了中上水平的学生,忽视了对困难生的关爱和帮助。

篇12: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选用教学反思

《中位数与众数》脑子里最直接的反映是:什么是中位数,有什么应用价值。什么是中位数比较好理解,但是,为什么学习中位数呢?平时生活中,我们用得最广的是平均数,对平均数的体验也较多,要学生舍弃平均数选用中位数体验的过程就需要相当地清晰。因此,我把课的难点定位为:理解中位数的意义,即学习中位数的必要性;教学的重点是理解中位数的意义,掌握求中位数的方法。然而众数的概念更好理解一些。

一、创设情境,引发认知冲突。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有了问题才会思索,有了问题才可以引发学生认识上的冲突。一开课,我提供某公司技术部门有总工程师1人,工程师1人,技术员6人,见习技术员1人;现需招聘技术员1人,小范前来应征赵总经理说:“我们这里的报酬不错,平均工资是每月元,你在这里好好干!”“小范在公司工作了一周后,找到总经理说:”你欺骗了我,我己问过其他技术员,没有一个技术员的工资超过2000元,平均工资怎么可能是每月2000元呢?“总经理说:”平均工资确实是每月2000元。“下表是该部门月工资报表:

却有疑问了。同学们经理是否欺骗了小范?

问题(1):结合表中的数据,计算该公司技术部门员工的月平均工资是多少?

问题(2):平均月工资能否客观地反映一般技术员工的实际收入?。

二、在分析讨论中促进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中位数和众数的概念,我没有直接给出,主要让学生通过小组的合作学习,交流讨论,认识到不按顺序排列,处于中间的数是不确定,而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排列后中位数是确定,从而理解求中位数时,数据应该排序。

通过学生观察、分析、讨论、在共享集体思维成果的基础上逐步建构出这两个概念,这样做使学生逐步体会到这两个统计量都反映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

在教学中,对学生的各种回答给予肯定,各人从不同的角度理解会得到不同的结论。由于教材出现的一组数据的个数是奇数,直接找中间的数作为中位数。“老师,如果一组数据的个数是偶数,该怎么办?”初二三班的张晋硕和四班的孙凯旋问道。多好的问题,这一问题引发起其他学生的思考。自学,看书上有没有教我们。这时有学生读出教材的方法:当一组数据的个数是偶数时,中位数取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根据这两位学生的提问,我立即与学生一起构建求中位数的思维,帮助学生梳理求中位数的`方法与步骤。

“中位数”中“中位”是指位置居于中间,即某个数据在按照大小顺序排列的一组数据中,位置处于最中间的数。“众数”中“众”即多,也就是某个数据在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形象语言的描述让学生更易理解、掌握这两个概念。

三、在学以致用中体会区别

练习时,在同一具体问题中分别求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目的是为了比较三个量在描述一组数据集中趋势时的不同角度,有助于了解三个概念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感到学生的参与交流、探索知识。需要强调的是:学生有自己的看法和意见,教师不可一味的否定学生。教师要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过程,千万不要代替学生思考,更不可强加给学生固定的思维模式。

篇13:中位数和众数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对数据的分析,会求中位数与众数,并能根据具体问题解释其实际意义。

2. 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具体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探究意识和合作能力。

3.感受统计在生活中的应用,增强统计意识,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大胆探索创新的良好品质。

重点:会求中位数与众数,能结合情境理解这两个统计量的意义。

难点:能根据具体情境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的不同特征。

教学过程:

一、问题引入──骗人的平均数

教学活动一:师[课件演示]考考你:某次数学考试,婷婷得到78分。全班共30人,其他同学的成绩为1个100分,4个90分,22个80分,以及1个2分和1个10分。婷婷计算出全班的平均分为77分,所以婷婷告诉妈妈说,自己这次成绩在班上处于“中上水平”。

问题:婷婷的说法合理吗?为什么?

生(思考后)回答:合理。

师:请想一想,为什么合理?

生:因为婷婷的成绩78分高于全班的平均分77分。

师:引导:在班上30名学生中,少于78分的有多少?

生:有两个,1个2分和1个10分。

⑴ 将学生成绩按从高到底的顺序排列,30名学生中处于中间位置的是什么位置?处于中间位置的学生考试分数是多少分?假如要你要给他的考试分数(数据)命名,你会如何命名?并给它下定义?

⑵ 30名学生的考试分数中,哪一个分数出现的次数最多。假如要你给这个出现次数最多的分数命名,你又如何命名?并给它下定义?

生:情绪非常兴奋,思维非常活跃。按老师要求进行排序、探究、讨论、解决上述三个问题。

师:巡视课堂,参与到学生的学习探究活动之中,与学生一起研究、讨论并指导部分学生的学习。

师:通过将30名学生成绩从低分到高分排序,处于中间位置的是什么位置? 生:处于中间位置的是15、16。

师:位置在15、16的学生的考试分数是多少?

生:都是80分。

师:根据以前学过的知识,你如何命名?

生:可命名为:中位数。

师:怎样定义中位数?

生:在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是众数。将一组数据按大小顺序排列,把处在中间的一个数(或两个数的平均数)叫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师:为什么要补充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

生:因为数据个数可能是偶数

师:在学生的考试分数中,哪一个分数出现的次数最多?你又如何给这个分数命名?

生:80分出现的次数最多,可命名为众数。

师:怎样定义众数?

生:在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是众数。

2.理性解读──认识本质特征

教学活动三:(分小组活动)

师:请同学们在反思活动二的基础上仔细阅读课本中对中位数、众数的定义,并将定义中的关键词找出来,指出定义的本质特征。解决下面问题[课件演示]:

⑴理解中位数概念:

①中位数的意义是什么?

②定义中为什么要分数据的个数是奇数和偶数?

③求中位数:首先应该做什么工作?然后做什么?特殊情况如何处理? ⑵解读众数概念:

①众数的意义是什么?

②求众数要注意观察什么?

生:细读、思考、找出定义中的关键词并与同组同学讨论交流。

师:抽查活动结果,并要求每个学习小组选代表汇报本组学习结果。

组1:我们对中位数概念的理解是:

生1:①中位数的意义是:一组数据按顺序排列后中间位置上的数值。

生2:补充:强调顺序、位置关系。

生3:任何一组数据的个数有奇数个和偶数个两种可能。

生4:求中位数,首先是将数据从大到小(或从小到大)排序,然后确定数据个数的奇偶性;当数据个数是奇数个时,则处于中间位置的数称为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当数据个数是偶数个时,求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

组2:众数概念的理解是:

生1:众数的意义是:在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是众数。

生2:补充:众数只和一个数据出现的次数有关,与位置无关。

三、巩固新知──解决实际问题

1.运用新知──树立学习信心

练习[课件演示]:求下列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

⑴ 1 2 2 2 3

⑵ 5 3 2 3 2

⑶ 3 -2 5 9 -1 4

生:独立练习。

师:提问、讲评。

生:回答

师:观察上面的解题结果,你发现了什么?

篇14:中位数和众数的教学设计

一 、教学目标

1.在实际情境中,认识并会求一组数据的中位数、众数,并解释其实际意义。

2. 根据具体的问题,能正确选择运用平均数、中位数或众数。

3.感受统计在生活中的应用,增强统计意识,发展统计观念。

二、教学重点、难点

1. 教学重点:会求一组数据的中位数、众数。

2. 教学难点:能正确选择运用平均数、中位数或众数。

三、教学活动

(一)基础训练

1.口算下列各题

128+92 34+48 800+750 396÷12 850÷4 57÷2

2.只列式不计算

(二)创设情景,谈话引入

1.师生谈话引入

师:同学们这么小就充满爱心,要为祖国献爱心,那你们长大后想当什么呢? 学生自主回答,说出自己的志愿,老师及时给与评价。

师:看来你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为了实现你们的理想,一定要从小做起加倍努力呀!老师想问你们一个问题,假如你现在刚刚大学毕业,在找工作时你应该关注什么?

生:关注公司的实力。

生:关注公司的工作环境。

生:我比较关注我的工资是多少?

师:是啊,工资的确是人们比较关注的一个条件,很多人在找工作时都要考虑这个问题。我的一位好朋友张明在求职的过程中就遇到了这方面的问题,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2.出示招聘启示,指名读出。

招聘启示

本商场由于扩大规模,现招聘工作人员若干,月平均工资1000元,有意者请到经理处面谈。

多又惠超市

20xx年4月20日

师:从招聘启事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

生:月平均工资有1000元。

师:是啊!张明认为月平均工资1000元,待遇不错,于是来到这家公司。一个月后他拿到了650元的工资,觉得十分不满,他的工资水平远远低于1000元,

于是找到了经理。经理拿出了该公司工作人员月工资表,并再三强调月平均工资没有错,那么问题究竟出在哪呢?

3.师:大家认真观察这组数据,你发现了什么?

生:员工的工资全都低于1000元。

师:月平均工资1000元有没有错?

生:我算了一下,9个数的平均数是1000,月平均工资1000元没有错? 师:但大部分员工都没达到1000元,那问题出在哪里呢?

生:因为经理的工资高,所以把平均值拉高了。

小结:同学们分析得很有道理,由于平均数1000受到较大数据的影响,已经不能合理地反映这家公司工作人员工资一般水平了。

(三)、揭示问题,自主探究新知

1.中位数的定义

(1)引入中位数

师:再观察这组数据,你认为哪个数据最能代表员工工资的一般水平?自己先想一想,然后和你的同桌或其他同学交流一下。

(学生交流并汇报。)

生1:我认为是750元,因为它在中间更能表示员工工资的一般水平。 生2:我认为是750元,因为它不高也不低,能代表一般水平。

……

(2)导出中位数的特点

师:通过讨论,大家都能达成共识,认为750元最能代表员工工资的一般水平。观察750在这组数据中处于什么位置?

生:中间位置

(板书:中间)

师:再观察,这9个数据是怎么排列的?

生1:从大到小。老师用手势指示方向

生2:从小到大

(板书:从大到小(或从小到大))

师:我们把具有这种特点的数叫做中位数。(板书:中位数)

(3)总结中位数的定义

师:你能不能根据自己的理解说一说什么是中位数?

根据学生的说法,补充定义,完善中位数的定义。

全班齐读定义。

2. 中位数的即时练习

完成课本p88试一试

求出下面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1). 数的个数是奇数情况

10151825323448(中位数:25)

(2). 数的个数是偶数的情况。(在原题基础上加50)

1015182532344850

指出:中位数取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

3. 众数的定义

师:过了一段时间,超市又聘请了两位新员工,请大家看看新的工资统计表。

特点?

生:发现有3个员工的工资是一样的,都是600元。

师:说明600出现的次数最多。

(板书:出现次数最多)

师:具有这样特点的数我们就叫众数。(板书:众数。)

师:根据你的理解说说什么是众数?

根据学生的说法,补充定义,完善众数的定义。

全班齐读定义。

4. 探索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作用

小组交流

(1)平均数1000元和中位数650元,哪个数表示工作人员的工资水平更合适呢?你是怎么想的?

(2)可以用众数600元表示工作人员月工资水平吗?为什么?

5.反馈交流情况。

师:平均数会因为一些特别偏大或特别偏小的数据的影响,不能很准确地反映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而这种极端的数据对中位数、众数没有影响。中位数650元,众数600元,反映的是中等水平的工资,能表示这组数据的中等水平。

6.点名课题

通过我们共同研究,不仅对平均数有了新的认识,还结识了两位新朋友:中位数和众数。(板书课题:中位数和众数)

(四)、巩固练习

【基础练习】

(1)在10、16、48、20、17、50、40中,中位数是( )。

(2)在52、60、48、60、41、72中( )是众数,( )是中位数。

(3)在1,2,3,4,4,3,2,1中,众数是( )

指出:中位数是唯一的数,而众数不是唯一的。

(4)红星电子配件厂第一生产组有11名工人,4月份每人的日均生产零件个数是:42,44,44,46,48,48,48,50,51,51,56,请根据这组数据求出这些工人日产

量的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

提出:在一组数据中,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可以是相同的数。

【提高练习】

1. 某小组进行跳绳比赛,每个成员1分钟时间跳的次数如下:

234,133,128,92,113,116,182,125,92.

(1)分别计算这组数据的平均数和中位数。

(2)你认为平均数、中位数哪一个能更好地表示这组同学的跳绳水平?

2. 某商店销售5种领口尺寸分别为38cm,39cm,40cm,41cm,42cm的衬衫,

商店统计了某月的销售情况(见下表)。

(五)、联系生活 突出现实意义

8月8日,北京举行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在28大项,302小项的运动项目中,跳水比赛是受欢迎的比赛项目之一,那你知道跳水比赛是怎么打分的?为什么这样做?

篇15:数学教案-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第二课时)]

“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第二课时)”的说课

徐小路   (浙江省杭州市长征中学)

(使用教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数学》(华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第10章第2节,第97~104页)

一.            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在信息社会“数字”社会里,常常需要在不确定的情况下,根据大量纷繁杂芜的数据做出一个合理的决策,而统计正是通过对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为人们更好地制定决策提供依据及建议。平均数,众数,中位数是描述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的3个统计特征量,是帮助学生学会用数据说话的基本概念。本节内容是继平均数学习之后的后续内容,既是对前

面所学知识的深化与拓展,又是联系现实生活培养学生应用数学意识和创新能力的良好素材。

2、课时安排和说明

参照新教材教师用书建议:“10.2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这一节准备安排三个课时,第一课时主要承上启下地回顾探索平均数的一些性质及简单应用。第二课时探索得到众数和中位数的概念,并会正确计算众数和中位数,了解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的各自适用范围。 第三课时是练习实践课,目的是巩固和深化本节知识及会用计算器计算平均数,用计算机计算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本次说课内容为第二课时。

3、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众数和中位数两概念的形成过程及两概念的简单运用。

教学难点 :利用收集的数据整理分析,对刚接触统计不久的学生来说,他们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尚缺乏这方面的知识经验,因此,对统计数据从多角度进行全面分析,使学生形成一定的统计观念(即数据感)是教学难点 。

二.学情分析

认知分析:学生已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及会计算平均数,这两者形成了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

能力分析:学生已初步具备一定的归纳、猜想能力,但在数学的应用意识与应用能力方面尚需进一步培养。

情感分析:多数学生对数学学习有一定的兴趣能够积极参与研究,但在合作交流意识方面,发展不够均衡,有待加强;少数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不够强,尚需通过营造一定的学习氛围,来加以带动。

基于以上分析,在学法上,引导学生采用自主探索与互相协作相结合的学习方式,尽量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研究,并最终学会学习。

三.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分析和学生的认知特点,本节课设置的教学目标 为:

知识目标:理解众数和中位数的含义,会正确计算众数和中位数。

能力目标:进一步发展学生类比、归纳、猜想等合情推理能力;让学生接触并解决一些现实生活中的问题,逐步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

情感目标:通过各种真实的,贴近学生生活的素材和适当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和兴趣;在合作学习中,学会交流,相互评价,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与能力。

四.教学方法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从发展学生认识问题、探索问题、研究问题的能力角度考虑,准备采用“以问题为中心”的讨论发观法:即课堂上,教师或学生提出适当的数学问题,通过学生与学生(或教师)之间相互讨论,相互学习,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发现概念的产生过程,思想方法的概括过程从而逐步建立完善的认知结构。

具体说本节课由五个基本环节组成: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合作交流,探索问题­­­--理性概括,构建新知――实践应用,鼓励创新――归纳小结,反思提高。

五.教学过程

1.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   创设情境(用多媒体课件演示)

某小厂欲招工人一名,小张应征而来,经理告诉他:“我们这里报酬不错,平均工资水平是每周300元。”小张工作几天后,找到经理说:“你骗我,多数工人的工资水平没有超过每周200元,”这时,工会主席过来说:“小张,经理说得没错,其实我们厂有一半人达到或超过中等工资水平即每周250元,不止每周200元的!不信,看看这张工资表。”看后,小张感慨:“难道是我错了?”

人员

经理

领工

工种一

工种二

学徒

合计

工资x(元)

2000

260

250

200

100

/

人数f(人)

1

5

6

10

1

23

f.x(元)

2000

1300

1500

100

6900

(2) 问题:真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平均数真能客观反映工人的真实工资水平吗?

基于学生原有认知结构的问题情境,更诱发了学生的认知冲突,从而引发学生提出问题:究竟什么数据能反映工人的真实工资水平?

2.    合作交流,探索问题

在导出以上问题后,分三人小组开小型辩论会(三人分别充当经理、小张、工会主席三个角色展开辩论)。各小组再拿出最能反映工人真实工资水平的数据全班交流。

学生会用人数最多的工种的工资200元或中等水平工资250元来回答,从而引出:今天要学习的内容----众数和中位数。

通过学生合作交流,相互完善,在自主探索中发现概念的形成过程。让学生体验生活中的角色,认识到研究数据的必要性。

3.理性概括,构建新知

(!)启发建构

在上述数据中象“200”这样的数我们就叫做这组数据的众数,象“250” 这样的数我们就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它们与其它几个数相比是不同的,有何不同?我们能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它们吗?在学生描述的基础上为加深印象,教师可适时补充说明:“众数”中“众”即多,也就是某个数据在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而“中位数”中“中位”是指位置居于中间,即某个数据在按照大小顺序排列的一组数据中,位置处于最中间。形象语言的描述更易新知的构建。

(2)完善建构

练习:

①    在一次英语考试中,11名同学得分如下:80  70  100  60  80  70  90  50  80  70  90 请指出这次英语考试中,11名同学得分的中位数和众数。

②      10名工人某天生产同一零件,生产的件数是:13  15  10  14  19  17  16  14  12

你能说出这一天10名工人所生产零件数的众数和中位数吗?

学生独立思考后讨论回答。

结合学生回答的实际情况,对练习追问:a、能说出1 2 3 4 5 6 的众数吗?b、如何求一组数据的中位数?c、在一组数据中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会都是同一个数吗?d、实话实说,对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知道多少?谈谈它们的区别和共同特点.

归纳探索结果:

众数、中位数都是用来描述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数据;一组数据中的众数可能不止一个,也可能没有。中位数是指:将一组数据按大小依次排列,处在最中间位置的一个数据(或最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一组数据中的中位数是惟一的。

这一环节,由浅入深设置问题链,使学生思维分层递进,目的是突出本节重点;通过追问层层引导,又把学生的探索逐步引向最近发展区,启发学生运用类比、归纳、猜想等思维方法探究问题,揭示概念的实质,不断完善新的知识结构。同时体验了知识的形成过程和发现的快乐,继而转化为进一步探索的内驱力。

4.实践应用,鼓励创新

(!)请你当厂长

某鞋厂生产销售了一批女鞋30双,其中各种尺码的销售量如下表所示:

鞋的尺寸(cm)

22

22<?xml:namespace prefix =v ns =”urn:schemas-microsoft-com:vml“ /><?XML:NAMESPACE PREFIX =O />

23

23

24

24

25

销售量(双)

1

2

5

11

7

3

1

①       计算30双女鞋尺寸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

②       从实际出发,请回答①中三种统计特征量对指导本厂的生产是否有实际意义?

问题①在同一具体问题中分别求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目的是为了比较三个量在描述一组数据集中趋势时的不同角度,有助于了解三个概念之间的联系与区别。问题②具有很强的生活色彩,体现了众数,中位数在日常生产上的应用。

(2)请你评判

甲、乙两班举行电脑汉字输入速度比赛,参赛学生每分钟输入的个数经统计计算后得到下表:

班级

参加人数

中位数

平均字数

55

149

135

55

151

135

请你评判两班的学生成绩的平均水平、优秀率(每分钟输入汉字数≥150个为优秀)的高低。

由已知中位数估计"中间"位置,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同时也是从不同角度理解概念。

(3)请你参政:

某市实行中考改革,需要根据该市中学生体能的实际状况,重新制定中考体育标准为此抽取了50名初中毕业的女学生进行一分钟仰卧起坐次数测试,测试情况见如下统计图:

(图中右边的人数是指取得对应左边次数的女生人数)

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对以上数据进行分析,并思考:该市中考女生一分钟仰卧起坐项目测试的合格标准应定为多少次较为合适?请简要说明理由。

由学生独立思考后,全班交流。在学生解答的基础上追问:

追问:据上述你认为合格的标准,试估计该市中考女生一分钟仰卧起坐项目测试的合格率是多少?

让学生会用数据多角度进行全面分析,制定科学决策,在用数学中学会创新.

这一环节通过对实践问题的分析解决,突破教学难点 ,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促进知识的迁移、深化、巩固,进一步完善知识结构;鼓励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分析实际问题,增强用数学意识。

引例的解决:

略解:经理的工资数据与其它数据大小悬殊,用平均数不能反映工人的真实工资水平。这时用众数(200元)或中位数(250元)来表示工人的真实工资水平比较合适。

追问学生:如果你找工作,你会怎样去了解工作报酬?

由于前面已将问题的难点进行分解突破,问题的解决水到渠成。同时也使学生更深层地意识到:要学会用数据说话,科学地分析身边的事例,以免上当受骗。

5.              归纳小结,反思提

教师采用谈话法与学生小结交流:

(1)   列表对比

平均数

众数

中位数

概念

注意点

(2)在生活中可用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这三个特征数来描述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它们各有不同的侧重点,需联系实际选择。

作业 :

(1)巩固型作业 :课本P101,练习:1 2

(2)实践操作型作业 :(一周后交)

每分钟的心跳次数也称为心率,请你们分组抽样调查初一年级50名同学的心率,并思考若你是医务室的医生,请你谈谈初一年级学生的心率情况,据此数据向校长提出一些合理建议。

布置一短一长作业 ,巩固本节和上节知识,也为下节课学习作好铺垫,同时也是为课本P125的课题学习“心率与年龄”的开展打好扎实基础;既让学生了解自身,同时引导学生参与研究性学习,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六、设计说明:

1.板书设计

投影屏幕

众数和中位数

1.  归纳探索结果         3.实践应用

............. ...........

............. ...........

2.练习....... ...........

............. ...........

 

2.时间安排

课题引入约5分钟,概念探索约18分钟,实践应用约17分钟,小结与作业 约5分钟.(注:一节课45分钟)

3. 教学特色

1)以问题作为教学主线,在趣味性情境中发现问题,在层层递进的问题链中,展开探索,在实践应用性问题中感悟数学的思维与方法,培养统计观念.

2)以课堂作为教学的辐射源,通过教师、学生、多媒体多点辐射,带动和提高所有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

个人简介:徐小路,男,1971年生,浙江杭州人,杭州市长征中学一级教师,硕士

通讯地址:310005  浙江省杭州市长征中学     电话:0571-88084357-8034

篇16:数学教案-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第二课时]

徐小路   (浙江省杭州市长征中学)

(使用教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数学》(华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第10章第2节,第97~104页)

一.            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在信息社会“数字”社会里,常常需要在不确定的情况下,根据大量纷繁杂芜的数据做出一个合理的决策,而统计正是通过对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为人们更好地制定决策提供依据及建议。平均数,众数,中位数是描述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的3个统计特征量,是帮助学生学会用数据说话的基本概念。本节内容是继平均数学习之后的后续内容,既是对前

面所学知识的深化与拓展,又是联系现实生活培养学生应用数学意识和创新能力的良好素材。

2、课时安排和说明

参照新教材教师用书建议:“10.2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这一节准备安排三个课时,第一课时主要承上启下地回顾探索平均数的一些性质及简单应用。第二课时探索得到众数和中位数的概念,并会正确计算众数和中位数,了解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的各自适用范围。 第三课时是练习实践课,目的是巩固和深化本节知识及会用计算器计算平均数,用计算机计算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本次说课内容为第二课时。

3、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众数和中位数两概念的形成过程及两概念的简单运用。

教学难点 :利用收集的数据整理分析,对刚接触统计不久的学生来说,他们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尚缺乏这方面的知识经验,因此,对统计数据从多角度进行全面分析,使学生形成一定的统计观念(即数据感)是教学难点 。

二.学情分析

认知分析:学生已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及会计算平均数,这两者形成了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

能力分析:学生已初步具备一定的归纳、猜想能力,但在数学的应用意识与应用能力方面尚需进一步培养。

情感分析:多数学生对数学学习有一定的`兴趣能够积极参与研究,但在合作交流意识方面,发展不够均衡,有待加强;少数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不够强,尚需通过营造一定的学习氛围,来加以带动。

基于以上分析,在学法上,引导学生采用自主探索与互相协作相结合的学习方式,尽量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研究,并最终学会学习。

三.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分析和学生的认知特点,本节课设置的教学目标 为:

知识目标:理解众数和中位数的含义,会正确计算众数和中位数。

能力目标:进一步发展学生类比、归纳、猜想等合情推理能力;让学生接触并解决一些现实生活中的问题,逐步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

情感目标:通过各种真实的,贴近学生生活的素材和适当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和兴趣;在合作学习中,学会交流,相互评价,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与能力。

四.教学方法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从发展学生认识问题、探索问题、研究问题的能力角度考虑,准备采用“以问题为中心”的讨论发观法:即课堂上,教师或学生提出适当的数学问题,通过学生与学生(或教师)之间相互讨论,相互学习,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发现概念的产生过程,思想方法的概括过程从而逐步建立完善的认知结构。

具体说本节课由五个基本环节组成: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合作交流,探索问题--理性概括,构建新知DD实践应用,鼓励创新DD归纳小结,反思提高。

五.教学过程

1.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    创设情境(用多媒体课件演示)

某小厂欲招工人一名,小张应征而来,经理告诉他:“我们这里报酬不错,平均工资水平是每周300元。”小张工作几天后,找到经理说:“你骗我,多数工人的工资水平没有超过每周200元,”这时,工会主席过来说:“小张,经理说得没错,其实我们厂有一半人达到或超过中等工资水平即每周250元,不止每周200元的!不信,看看这张工资表。”看后,小张感慨:“难道是我错了?”

人员

经理

领工

工种一

工种二

学徒

合计

工资x(元)

2000

260

250

200

100

/

人数f(人)

1

5

6

10

1

23

f.x(元)

2000

1300

1500

2000

100

6900

(2)  问题:真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平均数真能客观反映工人的真实工资水平吗?

基于学生原有认知结构的问题情境,更诱发了学生的认知冲突,从而引发学生提出问题:究竟什么数据能反映工人的真实工资水平?

2.    合作交流,探索问题

在导出以上问题后,分三人小组开小型辩论会(三人分别充当经理、小张、工会主席三个角色展开辩论)。各小组再拿出最能反映工人真实工资水平的数据全班交流。

学生会用人数最多的工种的工资200元或中等水平工资250元来回答,从而引出:今天要学习的内容----众数和中位数。

通过学生合作交流,相互完善,在自主探索中发现概念的形成过程。让学生体验生活中的角色,认识到研究数据的必要性。

3.理性概括,构建新知

(!)启发建构

在上述数据中象“200”这样的数我们就叫做这组数据的众数,象“250” 这样的数我们就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它们与其它几个数相比是不同的,有何不同?我们能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它们吗?在学生描述的基础上为加深印象,教师可适时补充说明:“众数”中“众”即多,也就是某个数据在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而“中位数”中“中位”是指位置居于中间,即某个数据在按照大小顺序排列的一组数据中,位置处于最中间。形象语言的描述更易新知的构建。

(2)完善建构

练习:

①    在一次英语考试中,11名同学得分如下:80  70  100  60  80  70  90  50  80  70  90 请指出这次英语考试中,11名同学得分的中位数和众数。

②      10名工人某天生产同一零件,生产的件数是:13  15  10  14  19  17  16  14  12

你能说出这一天10名工人所生产零件数的众数和中位数吗?

学生独立思考后讨论回答。

结合学生回答的实际情况,对练习追问:a、能说出1 2 3 4 5 6 的众数吗?b、如何求一组数据的中位数?c、在一组数据中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会都是同一个数吗?d、实话实说,对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知道多少?谈谈它们的区别和共同特点.

归纳探索结果:

众数、中位数都是用来描述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数据;一组数据中的众数可能不止一个,也可能没有。中位数是指:将一组数据按大小依次排列,处在最中间位置的一个数据(或最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一组数据中的中位数是惟一的。

这一环节,由浅入深设置问题链,使学生思维分层递进,目的是突出本节重点;通过追问层层引导,又把学生的探索逐步引向最近发展区,启发学生运用类比、归纳、猜想等思维方法探究问题,揭示概念的实质,不断完善新的知识结构。同时体验了知识的形成过程和发现的快乐,继而转化为进一步探索的内驱力。

4.实践应用,鼓励创新

(!)请你当厂长

某鞋厂生产销售了一批女鞋30双,其中各种尺码的销售量如下表所示:

鞋的尺寸(cm)

22

22

篇17:中位数众数教学反思

这节,由浅入深设置问题串,使学生思维分层递进,目的是突出本节重点,分解了难点;通过追问层层引导,启发学生运用类比、归纳、猜想等思维方法探究问题,揭示概念的实质,不断完善知识结构。

练习时,在同一具体问题中分别求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目的是为了比较三个量在描述一组数据集中趋势时的不同角度,有助于了解三个概念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这样更加具有很强的生活色彩,让学生体现了众数,中位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使学生深刻体会数学源于生活,同时也服务于生活。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感到学生的参与性很强,乐于与同伴交流、探索知识。需要强调的是:学生有自己的看法和意见,教师不可一味的否定学生。教师要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过程,千万不要代替学生思考,更不可强加给学生固定的思维模式。

篇18:中位数众数教学反思

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是三种反映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统计量。让学生在观察、分析、讨论。这样做使学生逐步体会到这两个统计量都反映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但描述的角度并不相同,使学生比较全面、正确地理解所学知识。

教学中,让学生先通过一组典型数据80、6、6、6、6猜年龄的活动,唤起学生的以有经验,并引发学生的认知矛盾。使学生主动、积极的投入到解决问题活动中去。让学生在观察、对比、分析中进一步体会到平均数的缺陷,同时感受中位数、众数的作用。然后在练习中,通过商店销售衣服的活动,让学生对中位数、众数河平均数的实际价值有更进一步的体验。通过多次的练习,解决问题,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对中位数和众数有了相当的认识。

篇19:中位数众数教学反思

自我评价:

本节课主要是要解决“什么是中位数和众数,中位数和众数在实际问题中表示什么样的意义”中位数和众数的概念很好理解,它们和平均数一样都是反应数据集中趋势的三个主要特征数,但它们具有不同的特点和应用场合,所以掌握在实际问题中我们如何选择合理的统计量来描述数据的集中趋势是这节课的难点。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采用以下教学策略: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首先我用小王去找工作,看到一份招聘上写着该公司平均月工资有20xx元,感觉很不错,结果到正式上班后却发现自己的每月工资远远低于20xx元,便认为经理欺骗了他,很是气愤,当经理拿出工资表的时候,让学生分析经理是否欺骗了小王。通过学生独立思考与交流,发现有些问题单靠“平均数”来描述数据的集中趋势是不够的,转而反问学生,还有什么数可以描述数据的集中趋势呢?以此导入课题,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我先给出中位数的概念,并和同学一起理解概念,它不仅解释了什么叫中位数,还告诉了怎么求中位数。与学生一起由概念中找出求中位数的基本方法,那就是首先是把给出的数据排序,然后是分清所给数据是奇数个还是偶数个,最后按照相应情况求中位数。

明确了概念之后我便给出了教材上的例4“马拉松比赛问题”这个例题我适当进行了修改,第(1)问让学生求平均数,简单复习了平均数的内容,让学生独立完成,第(2)问要求中位数,为了让学生清楚基本步骤和格式,所以我进行了规范的板书,第(3)问是对选手成绩的评价问题,这便是本节的难点所在,所以我充分让学生进行了讨论,老师适时提示,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

接下来安排了课后的一个关于“工人日加工零件的情况”的练习题,相对于例题中的直观数据,本题中的数据均需从统计图中读出,而且容易出错,所以我首先设问这里一共有哪些数据?让学生充分辨析,进而问这里要用的是“件数”还是“人数”?通过分层设问,让学生轻松解决问题,同时这一题最后也设了一

问:“哪一个数据出现次数最多”,从而引出众数的概念。理解了众数的概念之后通过实际问题与学生一起运用众数解决问题。

最后回头看课前引入问题,分别让学生求出这个问题中的中位数和众数,让学生感觉这个问题中应该用哪一个数据来描述月平均工资更合适。让学生进一步感受这三个数之间的不同之处。达到前后呼应之效果。

最后引导学生进行归纳小结,回顾本课内容。

整节课我基本完成了教学大纲要求的教学目标,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但也有很多不足之处。

反思问题:

1、引入问题有新意但叙述上略有繁琐,

2、师生互动还不够,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还不高

3、新课改的理念体现的还不够

4、数学思想方法的提炼不够

课堂重建: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觉得自己最大的收获就是用好教材,解读好教材,挖掘好教材是上好每一堂课的关键。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教学过程中的师生地位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引导学生合作探究自主学,不能按原来“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上课了。

不足之处的改进策略及设想:

1、引入问题可让叙述更简洁,或者直入主题,或者改成如有一篇报道

说,有一个1米8的成年人在平均水深只有0.5米的一条河中淹死了,

这似乎有点奇怪,你怎么理解?

2、设置问题上还要多下功夫,以让更多的同学能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

调动大家的参与积极性。

中位数和众数教学反思

五年级数学认识众数的教学反思

人教版众数教学设计

八年级数学下册班主任工作计划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八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八年级下册数学课堂教学心得体会

八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初二数学《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教学设计
《初二数学《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初二数学《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教学设计(共19篇)】相关文章:

八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工作的计划2022-10-07

初二下学期人教版数学教学计划2023-03-06

八年数学下册教学计划2022-07-30

初二数学教学计划2023-12-03

初二数学冀教版教案2022-07-21

八年级秋季数学教学工作计划2022-08-23

八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2023-04-05

《众数》的教学设计2022-04-30

《中位数和众数》数学教学反思2023-02-18

八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022-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