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小山村》教学设计(精选17篇)由网友“asado”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整理过的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小山村》教学设计,欢迎您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篇1: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小山村》教学设计
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小山村》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11个生字、认识6个认读字及相关词语。
2.在学习课文中积累词语。
3.朗读课文,感受小山村的美丽,产生对小山村的喜爱之情及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重点】
在学习课文中积累词语。
【教学难点】
正确规范书写生字。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一定喜欢图画吧,现在老师就送给大家一幅画。
(点击课件)
师:喜欢这幅画吗?画上是一个小山村,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进小山村看一看。认真看老师板书。(板书:3、小山村)
1.指名领拼“村”字。
2.齐读课题。
3.你怎么记住“村”字?(引导木加寸或熟字加偏旁)
4.用“村”还可以组成什么词?(生组词)
导:小山村里有什么呀,那里的景色美不美呀,快快打开书,读读课文就知道了。
二、初读
1.听清要求:借助拼音,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生读)
2.同桌2人互相读读课后生字,读得好就夸夸他,如果他不会读你就来帮助他。(两人互读,纠正字音)
3.检查字音:
刚才同学们读书特别认真,合作的也很好,课文中的生字都会读了吗?
出示课件
①小老师领拼②指名读③说一说你家住在那儿?(理解“住”的意思)
4.导:同学们记字音真是又快又准,我们再来读一遍课文,相信你们肯定能比刚才读得还好,老师又有一个要求,边读边找一找课文都写了小山村的那些地方?(生答)
三、品读
1.学习山坡上。
①师:我们先一起到山坡上看看都有什么?(在黑板的简笔画上板书“山坡上”)认真读第2自然段。(生读)
②师:用书上的话说说山坡上都有什么?(教师相机画简笔画)(形象感知)
③山坡上有什么样的桃花?桃花多吗?从哪个词中能看出来?(理解“开满”的意思)
④想象一下:当我们看到山坡上有这么多的桃花和梨花,你的心情是什么样的,能读出来吗?生读
⑤想象:山坡上除了非常好看的桃花和梨花还会有什么呢?
补充:山坡上有的()(积累词语)
带着想想再齐读一遍这段。
⑥让学生认字,回忆识字方法。
2.学习山脚下。
师导:山坡上景色美,山脚下也很美。(板书山脚下)读一读第3自然段。生读。
师:还是用书上的.话说说山脚下都有什么?(相机画出新房子和小楼)
师:看到这么漂亮的新房子,你有什么感受?同桌两人读一读,指名读。(引导你住进了新房子,在漂亮的小楼里上课,什么心情读出来?)
3.学习学校门前。
师:请你们随我到学校门前看一看,那里更美。(板书村前)读一读第4自然段。
读读学校门前有什么?(相机完成简笔画)
观看视频资料,让学生想象当时情景,再读本段,读出美的感受。
[鲜活的视频资料,可以使学生置身其中,被美景陶醉,遐想联翩。]
4.学习远处。
5.回归整体。
师:再回过头来看看我们都到了小山村的那些地方?都有什么?教师指着板书学生说。
师:你认为这里的景象美不美?你喜欢这里吗?(图画)
师:齐读第6自然段。
师:谁能把整篇课文读一遍,注意语气,其他同学边听边想着那里的美景好吗?
(配乐朗读)
师:小山村像图画般的美丽,我们的家乡比小山村还美呢,请看(课件)
【作业设计】
多漂亮呀,回去以后拿起画笔把我们的家乡画下来好吗?
篇2:《小山村》一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小山村》一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师: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乡,谁知道自己的家乡(老家)在哪里?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吗?
我们书中小作者的家乡可美了,让我们一起去参观吧! 出示教学挂图。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自己介绍家乡,把全班学生的注意力迅速吸引过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
师;在读课文的时候,遇到不认识的字用我们学过的方法去解决,同时,给每一段标上序号。(学生自读课文,教师巡视。)
[设计意图:在初读课文时,对学生提出最简单实在的要求并引导学生在读书中自己解决字音问题,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
2、检查自读情况,进行正音。
(1)全文有几个小节?谁愿意再把课文读给大家听?要求:其他小朋友认真听,想一想,他把生字读准了吗?并用手指着字,读到哪儿,指到哪儿。
(2)每一小节读完,学生进行评价:你想对他(她)说点什么吗? 要求:先肯定优点,再提出不足。
[设计意图: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讲,培养良好的倾听习惯并学会适当的评价是极为重要和必要的。在学生读书时,师生一起认真听,随后帮助读书的同学读准每个字音,真正做到了师生共同参与学习过程。]
3、同桌同学互读课文,进一步读准字音。
三、识字指导。
师;有一些生字宝宝出现在课文中,你们都认识它们了吗?
1、老师出示学生较易识记的生字:坡、脚、漂、底、抬、望、修、伸、远等,激励学生合作识字。要求:运用字加字、换偏旁、数笔画、组词、造句、编儿歌、编谜语、讲故事等多种识字法和同桌自主识字。
2、识字竞赛。用多媒体课件出示这些生字。 比赛规则:以同桌为单位,读对了,给对方小朋友以掌声,表示鼓励和肯定。
[设计意图:通过自主合作学习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字,既分散识字难度,又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
3、认识2个多音字:漂和曲。 要求:学生当小老师给学生讲解,并用每个字不同的音进行组词练习。
[设计意图: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不同的音在不同的语境中所表示的意思。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四、学习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以小组为单位学习课文:
(1)互相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2)你最喜欢哪一段?为什么?你愿意把这一段背下来吗?
(3)在课文中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可以请教大家。
[设计意图:进一步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让学生体会到合作学习的快乐。]
2、以小组为单位朗读课文:
要求:(1)合作读书,每人读自己喜欢的那一段,读完全文。 (2)可以小组齐读课文。 教师加入到小组中去,与学生一同学习。
3、请2至3个小组分别在全班进行朗读。
[设计意图:给学生充分的学习空间,让学生没有压力地学习,使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快乐。师生共同参与学习过程。]
4、播放多媒体课件,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记忆课文。
五、引导学生复述课文。
1、师:通过刚才的学习,你们知道果树林、学校、小河、山间公路在哪里?(引导学生看教学挂图)
学生边回答,教师边板书:山坡上果树林 山脚下学校 学校门前小河 抬眼望去山间公路
[设计意图:通过看挂图,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加速学生的`理解和记忆过程。]
2、同桌小朋友互相说一说,课文都写了什么? 要求:不看书,可以互相补充。
3、请12名学生在全班进行复述课文。教师要及时给学生鼓励和肯定。
[设计意图: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时时刻刻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六、画课文。
1、师:同学们,你们爱这个小山村吗?你爱它什么?你们愿意用自己手中的画笔把小山村画下来吗?
2、师:大家想一想小山村还可能有哪些景物,你也可以把它画出来。
[设计意图:通过画画,打开了学生想象的闸门,想象的翅膀更会展开翱翔,这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提高了记忆力。]
七、指导书写生字。
1、利用多媒体课件学习生字,掌握书写顺序。
2、师:还有哪些字需要老师帮忙带着写?
3、指导书写:果和条。(1)讲解这2个字的笔顺。 (2)区分这2个字最后两笔的不同。
[设计意图:先自己书写简单的生字,再在老师指导下书写较难的字,学习呈现了梯度,降低了难度,效率大大提高。学生自己观察字的结构,有助于提高写字效率,同时也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能力和写字能力。]
八、小结:
同学们,我们游览完了小山村,你有什么想法呀?我们每个人的家乡都很美丽,你能用画笔把你的家乡画出来吗?
[设计意图:联系生活,扩展语文知识是学习语文的目的。]
九、板书设计:
小山村
《小山村》
挂图
山坡上果树林
山脚下学校 果 条
学校门前小河
篇3:北师大版《小山村》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
《小山村》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使学生感受到小山村的美丽,产生对小山村的喜爱之情。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学习课文,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使学生感受到小山村的美丽,产生对小山村的喜爱之情。
教具:课件、投影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这节课让我们一起去一个地方,那里特别美,你们想去感
受一下吗? 马上打开语文书90页,让我们走进课文当中去感受这个地方
的美吧!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由读课文。
(1)借助音节把字音读准确,不丢字、不加字,不会读的字多读几遍。
(2)自由读课文,检查所标自然段的序号是否正确。
(3)指名分段读,纠正字音。
三、细读课文,体会感情
1、自由读第一段:想一想,别人问你住在哪儿,你怎样回答?
2、自由读2、3、4、自然段,用“--”画出小山村里有什么?什么样子?你最喜欢什么,把自己最喜欢的句子读给同桌听。
3、说出你知道小山村里有什么?
出示填空:山坡上有( );山脚下有( );
村前有( );河里有( )。
4、出示投影:比较辨析,指导朗读。
树上有苹果,梨。
树上有红红的苹果,黄黄的梨。
村前有一条小河,在水上面游这小鸭。
村前有一条小河,在绿绿的水面上,游着白白的小鸭。
你喜欢哪句话?读给大家听一听。
说一说,为什么喜欢这句话?
5、啊,多美的图画,多美的小山村,你怎样读课文呢?
(1)教师范读课文
(2)指名读课文。
四、归纳总结:
小山村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请你读出来。
五、指导书写“村”。
说一说你是怎样记得?观察田字格中的写法。
指导熟字加偏旁,左右结构,注意左右避让。
六、作业: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板书设计:
17小山村
果树林结满果实 爱
山村美景 新建民房和学校 家
小河的美丽景色 乡
[北师大版《小山村》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
篇4:一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发现并运用识字规律和识字方法。
2、学习联系上下文分辨多音多义字。
3、引导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积累词语,感悟词语的搭配。
【教学重点】
掌握和运用一种新的识字方法。
【教学难点】
积累词语和句子。
【用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想】
“我的发现”要充分体现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可放手让学生去观察、讨论,鼓励学生发表个人见解。生字条中的七个生字,可让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巩固刚学的识字方法。“日积月累”中“我会读”要让学生反复读词语,并感悟词语的搭配。“读读背背”首先要让学生自己朗读,读熟以后,可让他们读给小组的同学听,读给老师听,读给家人听。“展示台”中可引导学生通过各种途径认字。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直接导入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语文园地四”。
二、我的发现
1、我们的小伙伴又发现了一种有趣的识字方法,先考考你,看你能发现吗?
⑴课件出示四组字,学生动脑筋,找规律:
①学生自主观察。
②自主发表见解,集体归纳方法:月字旁的字和身体有关等。
⑵用生字扩词巩固。
⑶我们学过的哪些字象这样呢?小组讨论。
⑷老师总结:
形声字,分两半。形一半,声一半。形旁相同是同类,形旁不同意思变。
2、我会认:
⑴课件出示生字,学生小组合作,自主识字。
⑵我们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生字?
让学生用手作相应的动作来帮助理解字意,教师有针对性的指导。
⑶检查生字认读:
①齐读。
②指名读。
③开火车。
3、我会读:
⑴课件出示句子,学生自己练读。
⑵指名读句子,师生共同纠正:
引导学生学会联系上下文读准多音字。
⑶自由读、比赛读,看谁读得好。
三、小结
〖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四
小松鼠长着一条长长的尾巴。
听音乐是一件快乐的事。
望着窗外的大雨,奶奶心里很着急。
〖教学后记〗
“我的发现”中识字方法学生较容易发现,要求认读的生字学生识记不太好。多音字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很容易读正确。
第二课时
一、导入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语文园地四”。
二、日积月累
1、读读记记:
⑴课件出示词语,学生自由练读。
⑵谁想读给大家听?比一比谁读的好。
⑶齐读。
(可采用多种方式认读)
⑷分别用上自己喜欢的词口头造句:
①自己思考。
②指名说,及时纠正错误。
③同桌互说。
⑸打乱顺序,学生连一连,巩固词语。
2、我会读:
⑴课件出示短文,教师范读。
⑵生自由练读,也可同桌一起读,互相帮助。
⑶检查自读情况:
①齐读。
②男女生分读。
③指名读。
⑷生尝试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⑸检查背诵情况。
三、展示台
有个小女孩在大街上认识了许多字,你呢?能不能读给大家听。
1、同桌交流:
互相说说自己在大街上通过看招牌认识了哪些字,互相学习。
2、集体交流:
指名说,其他同学补充,师可适当板书。
3、互相学习:
看着板书,把自己不认识的字学会。
4、你还从什么地方认识了许多字?也说一说。
〖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四
医院
专卖店
联想
〖教学后记〗
“读读记记”中学生通过多读,了解了词语的搭配,变换形式连一连,学生很容易做对。短文学生非常感兴趣,所以能够有感情的读出来。“展示台”时学生把自己在平时看到的招牌积累下来,又多了一条识字的好途径。
篇5:一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理念]
阅读教学是学生、老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创设适合于本课教学的情境,通过对比观察、课件展示等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让学生体会不同情景下角色的转换及心情的变化,体会大自然的神奇美妙,感悟课文的奇妙所在。课内教学与课外延伸融为一体,从而从小树立孩子们的科学探究精神。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学会“玩、弟、真、巴、条、角、爪、拉”8个字,会认“蓝、像、抬、尾、根、伸、朝、扑”8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二)情感目标:
通过课文的学习,使学生感受到白云神奇的变化,激发学生观察自然的兴趣,引导学生举一反三,积极用心地去发现自然界的奇妙景象。
[教学重难点]
认识“蓝”等8个生字,学会“玩”等8个生字。充分运用课件展示,重点读好2-4自然段中描写云朵样子的语句,通过朗读的指导,培养学生的语感,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能力。
[教学方法]
1、充分发挥电教媒体功能,有效突破课堂的重难点,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理解的作用。
2、通过朗读的指导,培养学生的语感,给学生营造丰富的想象空间。
[教学预案]
一、欣赏激趣,引入新课
1、蔚蓝的天空,白云朵朵飘,当白云飘过头顶时候,谁细细欣赏过他们?是什么样的?
2、一对兔兄弟的可有发现呢?让我们坐在松软的草地上看看蓝天、白云吧。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扫除生字障碍
1、自由读课文,注意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顺。
2、生字卡片认读
3、指名读,让我们来听听课文吧。学在书上圈出生字并标出自然段。兔兄弟看到了什么?
三、创设情境,深化领悟
(一)学习1-2段
1、“我们来瞧瞧可爱的兔兄弟,在神奇的天空中发现了什么?”请学生们自由的读一读课文第1、2自然段,找出白云共发生变化的句子。
指导朗读--兔哥哥高兴的叫声:“快看!这朵白云,像马儿在跑!”请学生用高兴、兴奋的语气读读兔弟弟的话,其余学生评一评他读的怎么样?
2、“兔哥哥说是马儿,兔弟弟怎么回答?你来瞧一瞧觉得像吗?哪儿像?”引导学生读课文后回答老师提问。高高的马头、大大的尾巴、长长的腿、奔跑
3、分角色兔兄弟的对话。在学生的朗读中,白云发生了变化
4、白云还变成了什么样子,我们下节课再学
四、识字写字
1、认读“玩、弟、真、巴”
2、自由识记、组词
3、描红、评价
篇6:一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 元宵节
教学内容:“元宵节”为主题,两篇主体课文和一片自读课文,安排了识字、写字等基础知识的学习,设计了笔顺指导、扩词、造句、积累偏旁及口语交际等语文活动。
教学目标:1。认字25个,写字16个。
2.复习看拼音识字。学习方框、火字旁、目字旁。学填常用偏旁表。
3.用“圆、灯、年”组词。用“觉得”造句。续编灯谜。
4.背诵《元宵节》,初步认识对联。
5.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元宵节地习俗,体会亲情、友情,更
加热爱生活。
教学重点:加强朗读训练
第一课时 元宵节
教学目标:认识10个生字,能正确流利得朗读课文,并能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认识10个生字。
教学难点:认识10个生字,并能正确流利得朗读课文。
教具准备: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方法:听读法。
教学过程:
激趣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正月十五是什么节日吗?在这个节日里我们都干些什么?吃些什么?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首诗《元宵节》。
教学新课:
一.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 师范读课文,生用手指课文,听清字音。
2. 学生练读课文。(1)自己读。(2)同座互读。(3)指名读。
窗外/月儿/圆又远,
全家/欢聚/吃汤圆。
正月/十五/元宵节,
家家/户户/庆团圆。
3.学习生字。
宵 节 窗 圆 吃 汤 正 户 庆 团
(1)以小组为单位在识字小先生的带领下认字。
(2)师指导认识方框儿。
(3)谁愿做小老师。
(4)生字组词接力游戏。
二.背诵课文。
1.自己背。
2.开火车背。
总结:这节课我们学得真棒!
板书设计:
元宵节
窗外/月儿/圆又远,
全家/欢聚/吃汤圆。
正月/十五/元宵节,
家家/户户/庆团圆。
宵 节 窗 圆 吃 汤 正 户 庆 团
教学回顾:这节课同学们能认真读课文,读的有感情,并能背诵。基本上都能掌握认识的字。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会写本课生字
2.学习偏旁“方框”
教具:
生字卡片、幻灯
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趣: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儿歌《元宵节》,谁能把这首儿歌读给同学们听,也可以试着背一背。
2.检查生字的读音并组词
用多种形式读字音:指名读、开火车、集体读、学生A读字音,学生B组词
二、识字、写字:
1.分小组自学,然后汇报:
学生A:按结构进行分类学习。“节”是上下结构的,“欢”“吃”是左右结构的,“庆”是半包围结构的,“围”是全包围结构的??
学生B:“节”的偏旁是“草字头”??
学生C:正的笔顺是: ??
学生D:我会给节组词:“节日”??
2.重点直到“欢、吃、团”三个字,请学生当小老师
欢 “又”字旁的最后一笔是点,第四笔是横钩,书写时左宽右窄
吃 “口”字旁要写的小,最后一笔是横折弯钩注意区别“ ”
团 写方框时注意距离天字格上下、左右距离要相等
3.课件显示生字结构笔画
三、范写生字、个别指导
四、板书设计:
元宵节
欢吃 团
五、课堂作业:
1.完成拼音田字格
2.写出带下列偏旁的字并组词
( ) ( )()
( )() ( )()
( )()
六、教学回顾:
本课掌握较好,“团”字书写还要加强练习。加强说话练习。
(教学后记:学生都觉得比较容易学,基本上能掌握好,有大部分学生都能够把它背出来。“宵”字比较多的学生还没掌握好。)
看花灯
教学要求:
1.思想教育要求:调动学生相关的情感体验,知道“元宵节”也叫“灯节”
2.知识要求:学习本课生字词语并能正确规范书写
3.能力要求:培养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想象花灯的样 子。
重点:
培养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的能力。识字和写字是本课教学重点
篇7:一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
一、课前导入
1.课前拍手小游戏。
2.谈话导入:同学们以前读过《三字经》吗?有谁会背呢?(指名背诵)她背得真好,太厉害了!《三字经》是我们的国学经典之一,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第8课就是从《三字经》里选出的'两节内容。请大家翻开课本!(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
1.师出示PPT,指名大声朗读PPT上的自读要求。
“大家都听清要求了吧?下面大家就开始自由朗读吧!”
2.指一名学生说说课文一共有几句话。
“这位同学说得很对,课文共有4句话,大家请看白板。第三句在这儿是个问号,表示这一句是个?(生答:问句)那课文有几节呢?”再指一名学生回答。“非常正确,两节。请问你是怎么分出来的呢?”(生答)
师总结评价:“你真是爱观察的小朋友,请坐!大家仔细看,第一句和第二句紧紧地挨在一起,第三句和第四句也紧紧地挨在一起,但是第二句和第三句的中间却?(生答)没错,这就是空排的格式。就像自然段前面会空两格一样,诗歌每一节的前面就会空排,大家明白了吗?”
3.指名分别朗读四句话。(强调要读准字音,声音洪亮)
4.男女生配合读文。
师:“以上几位同学一个比一个读得认真,大家肯定也都想读一读了。下面请咱们班的男生和女生比赛读,看哪一队的声音最响亮,字音最标准!”
5.拍手合作朗读。师引导学生同桌之间拍手读,再指名一组站起来表演读。
三、品读课文
1.师引导:“同学们对课文内容很熟悉了,也会读了,那你们知道我们为什么要学习《三字经》里的内容吗?”指名回答,师引导小结:“因为《三字经》这样的国学经典呀,里面都藏着很多大道理哦,下面我们就去看看课文里有什么道理等我们去发现吧!”
2.指名读第一句,并解释“人之初,性本善”的意思。师评价:“初”就是指人刚出生的时候,他回答的很不错。
3.课件出示《孟母三迁》,师解释题目意思并加以提问:“下面老师想和大家一块儿看一下这个故事,但是老师有两个小问题。请同学们听好:①孟子的母亲为什么要搬家?②孟子的母亲认为搬到那里住是的呢?为什么?请同学们带着这两个问题仔细看视频。”
4.指名回答第①个问题。师评:“你真是既会看又会听的好孩子!孟子的妈妈因为想给孩子一个好的环境,所以搬了家。那她觉得哪儿最适合孟子居住呢?”再指名回答第②个问题。师评:“对,你很会思考。孟子的妈妈也是认为住在学
校附近对孟子,所以一直定居在这里。那同学们,你们也和孟子差不多大,谁来说一说,你们现在最应该做的是什么?”指名回答,师加以引导:“是的,好好学习才是我们应该做的。我们现在就是在孟子妈妈和你们妈妈认为的的环境里,既然坐在学校里,就要好好学习。如果不好好学习,大家的性格就会变得越来越不一样,差别就会很大了。这就是“性相近,习相远”的意思了。”
5.师:“那“苟不教,性乃迁”是什么意思呢?这里的“苟”指的是小狗吗?”(生答:不是)师出示课件,再引导:“这里的“苟”指的是如果,“迁”是改变、变化的意思。那谁能来说一说这句“苟不教,性乃迁”的意思?”师指名回答,再相机评价,再全班齐读句意。
6.讲解“教之道,贵以专”。师引导:“如果人没有受到良好的教育,性格就会发生改变。所以大家一定要好好学习。“教之道,贵以专”就是说老师教育你们的时候,最重要的就是专心。你们读书、学习要和老师教育你们一样认真才行啊!”
7.课件出示“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并加以讲解。师先解释“非、宜”的意思,然后指名说说这句话的全意,再用课件出示句意并分男女生读句子及句意。接着提问:“这一句中有一对反义词,谁能用火眼金睛将它们找出来?”(生答:幼、老)师评价再提问:“那幼、老二字在这里是什么意思呢?”(生答)师解释“何为”的意思并利用课件出示
字义。指名说说句意,然后利用课件出示句意,再让男女生分别读句子和句意。
8.讲解最后一句。首先课件出示句子,师指导学生看图并提问:“这两块玉石,大家喜欢第一块还是第二块?”(生答)师再顺势提问:“为什么你喜欢第二块?”师指名回答再小结:“对啊,我们都喜欢这块精美的玉佩,但是大家知道吗,它一开始就是这一块普普通通的玉石,但是经过打磨、雕琢以后,它就成了这一块精美的玉器。所以玉石如果没有经过这么认真地雕琢,那它就不能成为精美的器物了。那我们人呢?人不学会怎么样?哪位同学来解释一下“人不学,不知义”这一句的意思?”指名说,师再小结。“那谁能站起来说一说,学了这篇课文,你明白了什么道理呢?”指名回答,相机板书:好好学习。
9.师配乐朗诵古诗。师:“同学们,老师已经会背诵这篇课文了,请大家听老师背一遍好吗?”师背诵,再让学生跟着音乐背诵。“老师觉得配上音乐以后,课文读起来都变得很好听了,同学们想不想试着背诵一次?”学生背诵以后,师评价:“大家的声音真动听,配上音乐以后更加美妙了,老师忍不住给你们两个大拇指,你们也给自己一点掌声吧!”
四、指导书写
1.PPT出示书写的规范姿势图并提醒:“坐要坐直,头要摆正,手脚放平。”
2.课件出示生字“相”,请学生试着讲一讲生字的结构、读音及组词。师:“请大家仔细观察“相”字,观察好以后,老师会请一个同学为大家讲一讲这个字!”学生观察。师指名说说生字的读音、结构、偏旁、组词。学生说后,师再提问:“这位小老师讲的头头是道,大家表扬他!还有没有小老师来提醒一下同学们,写这个字时要注意什么?”指名回答,师评价:“你的小眼睛真亮,观察得非常仔细哦!老师就喜欢你这样认真的小朋友!”
3.课件出示生字的拼音和组词,师范写生字并及时指导。板书“相”字,师:“写这个“相”字时,左边的“木”要比右边的“目”长,起笔要稍微高一些,右边的“目”起笔竖画是和“木”字旁的横画一样高的,里面是两横,不要写成“日”了哟!”
4.学生在田字格本上练写,师巡视指导。投影展示学生作业并让学生自行评价,师再总结。
篇8:一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理解并背诵《三字经》从“人之初,性本善”到“教不严,师之惰”。以文章内在含义指导自己的行为,为学生创设传统文化的氛围,激发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知识的兴趣。
2.明白教育和学习对儿童成长的重要性,后天教育及时,方法正确,可以使儿童成为有用之材;强调儿童要懂礼仪要孝敬父母、尊敬兄长。
二、教学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
理解并背诵《三字经》从“人之初,性本善”到“教不严,师之惰”。以文章内在含义指导自己的行为,为学生创设传统文化的氛围,激发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知识的兴趣。 教学难点:
明白教育和学习对儿童成长的重要性。
三、教学策略选择(教法、学法)
启发式教学、培优辅差 学 法:小组合作
四、教学资源准备
课件、小黑板、生字卡片、布置学生观察晴朗的夜空,歌曲《静夜思》。
五、教学过程
第1~2课时
一、谈话导入
1.教师:《三字经》是传统中国社会众多的儿童启蒙读物中最著名、最典型的一种。宋朝之后的读书人基本上由此启蒙。
2.《三字经》让我们懂许多礼仪之道,今天老师就带大家学习《三字经》中第一部分从“人之初,性本善”到“教不严,师之惰”。看看你平时做的哪些事和《三字经》中的一样?
二、多种方式诵读 (一)、静心自读; (二)、指名接读; (三)、齐读; 三、理解含义
1.今天我们学的这段里你知道哪一句的含义,给老师和同学们讲一讲,指名讲含义。
2.今天我们学的这段里你不知道哪一句的含义,提出来讨论。
重点解释“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这一段。
3.老师补充《三字经》中的故事《孟母三迁》《窦燕山五子登科》,学生认真听故事,听后讨论。
四、再读
1.接龙读。 男生读一段,女生接一段(四句为一段) 2.学生赛读
3.师生拍手齐读。
4.让我们再来感情地读一读。 五、尝试背诵
1.自由背诵。自己小声背或和同桌一起背一背。 2.师生互动,考考你
(1)老师考学生。老师说上句,学生接下句。 (2)学生考老师。学生说上句,老师接下句 3.全班拍手背。
4.比一比,看谁背得又快又好(过关者画上红旗)。
六、拓展升华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七、小结
同学们,老师希望你们不仅把《三字经》背好,在生活中还要按《三字经》中说的那样做,明白教育和学习对我们成长的重要性,做一个文明有礼、孝敬父母、尊敬兄长的人。
六、板书设计:
8.人之初
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新版部编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人之初》说课设计》全文共1345字
篇9:一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复习巩固本课的生字、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中国人的传统姓氏文化。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了解传统姓氏文化中的复姓,感受中国人的传统姓氏文化。
学前准备:
制作字词卡片、多媒体课件。(教师)
一、检查复习。(用时:3分钟)
1.出示词语卡片,组织学生开火车复习上节课的词语。
2.全班齐读姓氏歌。
3.板书课题。
1.开火车认读词语。
2.齐读姓氏歌。
3.齐读课题。
8.听写词语。
什么 一双
二、品读课文。(用时:25分钟)
1.听课文第二小节录音,边听边画出要求认识的生字,自由练读。
2.指名朗读句子,注意停顿。
3.播音乐,加动作,自由轻声读课文。
4.按顺序出示词语卡片,齐读课文。
5.认读词卡:
赵 钱 孙 李 周 吴 郑 王 诸葛 东方 上官 欧阳
6.讲解复姓。
补充:司马 公孙 皇甫等等
7.介绍自己知道的姓氏
(1)介绍前,老师先要提出要求。要求同学在介绍时,声音要洪亮,吐字要清楚,面带微笑看着全体同学来介绍。
(2)开火车,来介绍。
(3)同学评一评,谁介绍得好。
(4)同学之间交流一下自己知道的有关中国姓氏的一些趣事。
(5)观看有关中国《百家姓》的演唱视频。
8.指导书写生字“国”“王”“方”
(1)指名朗读,正音。
(2)师通过课件范写,学生练写,同桌交流,全班交流,并评价。
1.齐读课文第二小节,小组合作解决问题。
2.男女生分角色读第2小节。
3.汇报自己了解的复姓
4.介绍自己知道的姓氏,同学评一评,谁介绍得好。
5.观看有关中国《百家姓》的演唱视频。
6.在课后田字格中书写生字“国”“王”“方”。
7.同桌交流,全班交流。
9.朗读第二小节,要求读得又好又快。
10.我会连线。
xìnɡ 赵
zhānɡ 官
zhào 姓
sūn 张
ɡuān 孙
11.我会写。
国 王 方
12.生字变魔术。
“玉”减一笔:__________
“万”加一笔:__________
三、朗读表演。(用时:7分钟)
1.指导分角色朗读课文。
2.给学生戴上头饰,组织学生姓氏歌朗读表演。
3.组织全班评议。
1.熟读课文,先在小组里合作准备和表演,然后在全班表演。
2.戴上头饰,汇报朗读。
3.全班评议。
13.比一比,再组词。
王( ) 玉( )
万( ) 方( )
四、拓展延伸。(用时:3分钟)
1.知识拓展:我们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姓氏文化就是其中的一部分,我们要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热爱祖国。
2.引导学生说说:班里的同学有哪些姓。
学生观看《弟子规》视频。
14.观看《弟子规》,你的感受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总结全文。(用时:2分钟)
1.活动总结:同学们,中国的古代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课外阅读中,学到更多的中国传统文化识。
2.结束语:
大家一起来说:不管我们姓什么,我们都是中国人!。
1.学习方法的总结: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借助插图理解课文内容,读好角色说话的`语气,表演好百家姓游戏。
2.和父母一起收集生活中的姓氏。
篇10:一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姑娘等7个生字, 会写只 星等6个字。
2.分角色朗读课文, 读好请求的语气。
3.认识一些对人类有用的鸟类和益虫。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验故事中角色的内心世界。
教学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对话的语气。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查阅有关益鸟和益鸟的资料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好,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一个谜语,谜面是
2.出示课件(谜语)“小树长桃多又大,桃儿裂了开白花。结的籽儿能榨油,采下花儿能纺纱”。
生猜
3.真聪明!瞧,这就是棉花。(课件出示)她美吗?(美)谁来夸夸她?那谁知道棉花可以干什么用?(棉衣、棉袜、棉球、被子、鞋子)
4.是啊,棉花不仅漂亮,而且用处又这么多。让我们亲亲热热地和她打声招呼——棉花姑娘(出示课题)指名读,教学生字:姑 娘 。随机正音,轻声:娘 花。
二、设疑激趣,初读课文
可是不久,棉花姑娘变成了这个样子(点击课件:生病图)你看她,皱着眉头,低着脑袋,一幅无精打采的样子,小朋友,你想对她说什么呢?
1.生自由发言
小朋友多么关心棉花呀,她到底怎么了?想知道吗?快把书翻到137页,自己读读故事吧!
2.自读课文,注意,边读边把自然段标上序号,碰到不认识的生字读拼音,尽量把课文读正确, 读通顺。
3.小朋友学得非常认真,想不想把你读的故事读给大家听。这样吧,一人读一个自然段,我们开火车读,其余同学认真听,听听他们有没有把字音读正确。(随机纠音)
三、学习生字词,指导书写
1. 小组合作读一读生字词。
2. 全班交流。
3. 重点指导书写“块、非”等7个字,并扩词。
四、课后练习
1. 能正确书写生字。
2. 熟练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二、学习第一自然段
棉花姑娘遇到了一件什么麻烦事,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出示生病的棉花图)(愁眉苦脸)
1.出示:棉花姑娘生病了,叶子上有许多可恶的蚜虫。
2.感受可恶:棉花为什么会生病?随机教学生字“蚜”, 你有什么办法来记住它?
3.小朋友见过蚜虫吗?出示“蚜虫”,你觉得蚜虫怎么样?
如果那么多蚜虫爬在你的身上,你会有什么感受?
(疼 可怕)指名读,齐读
4.这时候,棉花姑娘多么盼望(引读)(出示:她多么盼望有医生来给她治病呀!)你读懂了什么?
哪个词表达了棉花姑娘的这种心情呢?
随机教学“盼”你记住它了吗?“治”强调翘舌音
这种苦苦等待,苦苦盼望的心情你有过吗?指名读——齐读
三、学习课文第二至四自然段
1.大自然里的医生可多了,请大家再读读课文2——4自然段,圈出棉花姑娘请谁为它治病。
2.交流(指名说,师板书。)随机教学生字“啄”,老师觉的这个字很难记,谁能帮帮我?
比一比,谁最能干。
出示:棉花姑娘请( )、( )、( )帮它治病。
自由练说——请生说——同桌互说
3.燕子、啄木鸟、青蛙治好了棉花姑娘的病吗?这是为什么呢?再读一读2——4小节。
4.瞧,棉花姑娘看到燕子飞来了,它会怎么想呢?又会怎么说呢?指名读, 连忙, 高兴 , 大声
可是,燕子说(出示)生读,再自由读读,你读懂了什么?板书:空中飞
这时,燕子会怎么说?
师生分角色——同桌分角色对话——教师引读 , 棉花姑娘高兴地说: 可是,燕子抱歉地说:
5.燕子飞走了,棉花姑娘请了()来为它治病,选择一个同桌分角色读
6.交流展示
啄木鸟为什么不能给棉花治病?板书:树干里(做啄木鸟的同学站起来,师生对读。)
你知道青蛙为什么不能帮棉花的忙吗?板书:田里
男女分角色读
7.出示:棉花与三个医生的对话。再读,你发现了什么?
(有礼貌) 棉花姑娘的话一样,心情一样吗?你能说说怎么不一样吗?
8.生分角色读。
9.燕子、青蛙、啄木鸟都帮不上棉花姑娘的忙,谁来帮她的忙?他它在哪里呢?
四、学习课文5 --- 6自然段
1.自由读5 ---- 6自然段, 想想是谁治好了她的病
2.指名说, 课件出示七星瓢虫, 介绍
3.七星瓢虫怎么治好棉花姑娘的病的? 医生的本领大吗? 从哪 句话, 哪个词知道的?
4.这时棉花姑娘会是什么心情? 她会对医生说些什么? 指导读对话
5.棉花姑娘的病好了吗? 碧绿碧绿是什么样子?(课件出示棉花图) 雪白雪白呢? 还有哪些东西是碧绿碧绿的, 雪白雪白的?
6.看着棉花姑娘美丽的样子, ,你们高兴吗?齐读最后一段
五、总结拓展
学习了这一课你知道了什么? 你还知道哪些动物是庄稼的好朋友?
【课后反思】:
20 咕咚
教学目的:
1.能借助汉语拼音和插图,读懂课文。
2.理解课文,知道遇事要弄清事实真相,先问为什么,不要盲目地跟着别人跑的道理。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是弄明白“咕咚”到底是什么东西,以及兔子听到“咕咚”声拔腿就跑,许多动物也跟着瞎跑的原因,最后野牛怎样给大家解除了误会。
难点:是理解故事所揭示的道理:做什么事,不应该盲目地跟着别人跑,而要问为什么,弄清事实真相。
教具准备:课文插图、配乐录音、卡片、小黑板。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上新课前,老师想出个问题考考大家:一个木桶中,装了满满的一桶水,假如你们把一块石子扔进水中,这时会发出什么声音呢?(咚,咕咚。)(板书:咕咚)就是这声音,曾经吓跑过好几种动物呢!你们想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想)好,老师今天就和大家一起来学习一篇新课文,这篇课文的题目就叫《咕咚》。
2.这是一篇阅读课文。这篇课文到底讲了什么事呢?下面请听录音。
二、听全篇课文的朗读录音,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要求:仔细听,认真想,故事中的“咕咚”是什么?故事中讲了哪几种动物?(咕咚是熟透了的木瓜掉进湖里发出的声音。故事中讲了小兔、小鹿、小猴、狐狸、山羊、大象和野牛这些动物)
三、借助汉语拼音,再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1.标好自然段的序号。
2.画出你不理解的字、词。
3.指名朗读课文,进行朗读指导。
4.出示小黑板,思考回答问题。
全文共有____个自然段,____幅图,讲了____听到“咕咚”的声音,没有弄明白,拔腿就跑,后来____、____、____、____、____也跟着跑,只有____没有跟着跑。帮助大伙儿弄清了真相的事。
四、指导看图,说清图意。
出示课文中的一、二、三、四幅挂图,要求学生按照“谁、在干什么、为什么这样”的顺序,说说每幅图的意思。
图意参考:
1.兔子听到木瓜熟后掉进湖里的“咕咚”声,吓了一跳,拔腿就跑。
2.听到兔子的叫喊,小猴、小鹿、狐狸、山羊也跟着跑。
3.大象也跟着跑。野牛拦住了大伙儿,问“咕咚”在哪里,谁看见了?
4.兔子领着大家来到湖边,弄清了“咕咚”是什么,大家都笑了。
五、小结过渡。
刚才,老师和大家听了录音,读了课文,看了插图,同学们对《咕咚》这篇课文所讲的故事有了初步的了解。这篇课文中,兔子听到“咕咚”声为什么拔腿就跑,其它几种动物为什么也跟着就跑,野牛为什么拦住它们,故事的结果怎样?这些问题你们想知道吗?(想)老师下一堂课再和大家一起继续学习。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新课。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们知道“咕咚”是什么?
2.这篇课文讲了什么事情,它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呢?下面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二、阅读课文一、二自然段。
1.(出示挂图1)这幅图讲了什么?(小兔听到木瓜掉进湖里发出的“咕咚”声,吓了一跳,拔腿就跑)
2.小兔为什么跑?(它认为咕咚可怕极了)
3.它有没有仔细看一下?(没有)
4.木瓜从高高的树上掉进湖里,发出“咕咚”一声,这声音太响了,胆子很小的兔子听到这个声音会怎么样?(害怕)
5.从哪儿可以看出来?(吓了一跳、拔腿就跑、边跑边叫)(随机理解:拔腿就跑)
6.它边跑边叫,对谁叫?叫什么?(对小猴叫:“不好了,‘咕咚’可怕极了。”理解:这里的“咕咚”是指一种东西的名称)
7.指导朗读:“不好了,‘咕咚’/可怕极了!”(注意停顿、重音、语气)
三、阅读课文三、四自然段。
1.(出示挂图2)这幅图讲了什么?(听了兔子的叫喊,小猴、小鹿、狐狸、山羊也跟着跑起来了。)
2.小猴为什么也跟着跑?从哪儿看出来的?(小猴听了兔子的叫声,认为“咕咚”追它们来了。从小猴子边跑边叫:“不好了,不好了,‘咕咚’来了,大家快跑哇!”可以看出)
3.“咕咚”追它们来了,小猴子心里会怎样?(非常害怕)
4.指导朗读:“不好了,不好了,‘咕咚’来了,大家|快跑哇!”(注意语气、停顿、重音。句中第二个“不好了”和“快跑哇”音要读得重一些,调要拉得长一点)
5.小猴子那可怕的叫声,震动了整个森林。这一下森林里可热闹了。听!(放第四自然段的配乐朗读录音)
6.这一自然段中讲到了哪些动物?它们怎么样?“大伙儿”指谁?(有狐狸、山羊、小鹿。它们也跟着跑起来,边跑边叫:“快逃命啊,‘咕咚’来了!”“大伙儿”指狐狸、山羊、小鹿)
7.它们为什么叫“快逃命啊”?(它们认为“咕咚”是一种可怕的东西,要来吃它们了)
8.比较“兔子”“小猴”“大伙儿”说的话。它们讲的话相同吗?不同在哪里?(小兔子只是说“咕咚”可怕极了;小猴子认为“咕咚”追它们来了;其它的动物以为“咕咚”吃它们来了。它们把“咕咚”越传越厉害)
9.分角色朗读“兔子”“小猴”“大伙儿”说的话。
10.就这样,很平常的一声“咕咚”声,由于动物们的误解、误传,它成了一种很怪的动物,吓坏了森林中的许多动物,它们一个跟一个跑起来,就连大象也怎样了?(跟着跑起来)
四、阅读课文第五自然段。
1.(出示挂图3)这幅图讲了什么?(野牛拦住大伙儿问“咕咚”在哪里?谁看见了?)
2.野牛为什么没有跑?它是怎样做的呢?(野牛想搞清楚“咕咚”是什么。它拦住了大伙儿)
3.(出示“拦住”一词)你会做“拦”的动作吗?野牛是怎么拦的?(让学生通过演示理解)
4.野牛拦住了大象和大伙儿后是怎样问的?(指导学生用“先问____,再问____、____、____、____、____,最后问____”的句式回答。)
5.分角色朗读“野牛”的问话和“大象”“兔子”的答话。
五、阅读课文六、七自然段。
1.(出示挂图4)这幅图讲了什么?(大伙儿知道“咕咚”的真相后,笑了)
2.大伙儿是怎样知道事情真相的呢?(出示课文第六自然段和第一自然段)指导学生比较朗读后思考:
(1)木瓜为什么会自己掉下来?(木瓜熟透了)
(2)木瓜掉进湖里为什么会发出很响的声音?(从高高的树上掉下来撞击水面)
(3)“咕咚”究竟是什么?(“咕咚”是熟透了的木瓜从树上掉进湖里所发出的声音)
3.知道了“咕咚”的真相后,它们都怎样呢?(大伙儿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笑了)
4.这里的“大伙儿”指谁?为什么都笑了?(“大伙儿”指:兔子、小猴、小鹿、狐狸、山羊、大象。它们知道了“咕咚”是木瓜掉进湖里发出的声音,弄清了事情的真相后,觉得自己刚才的行动十分可笑,所以笑了)
5.这时候,它们会想些什么呢?(诱导学生进行合理想象。如:小猴想:我以后要向野牛学习,不再瞎跟着别人跑,而要问个为什么,弄清事情真相)
六、总结课文。
1.这篇课文主要写了兔子听到“咕咚”的响声,没有弄明白,就边跑边叫“咕咚”非常可怕。小猴子听了兔子的话,跟着跑起来,并且叫大家也快跑。狐狸、山羊、小鹿听到后,一边跑一边叫大家逃命。大象看见了也跟着跑起来。野牛却不这样。他拦住大家问“咕咚”在哪里,谁看见了。最后兔子领着大家来到湖边,弄清了事情真相。
2.在这个故事中,你喜欢谁?不喜欢谁?为什么?(在这个故事中,我喜欢野牛,因为它遇到事情不慌张,能先问个为什么,不盲目地跟着别人跑。我不喜欢兔子、小猴子、山羊、狐狸、小鹿、大象,因为它们遇事不先问为什么,别人怎么说,也跟着别人怎么说;别人怎么做,也跟着别人怎样做)
3.我们同学们以后遇到事情应怎么办?(遇事先问个为什么,弄清事实真相)
【课后反思】:
21 小壁虎借尾巴
教学目的:
1.会认“壁”、“虎”等9个生字,会写“河”、“姐”等6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对话的不同语气。
3.初步了解一些动物尾巴的作用。
教学重点:认识9个生字,会写6个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对话的不同语气。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探究
教学用具: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小朋友,你们见过壁虎吗?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小壁虎借尾巴》。(板书课题,齐读)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借助图画独立读课文,同学之间互相提醒字的读音,注意平翘舌音。
2.分小组互助读书,把课文读通顺。全班交流:你们小组新认识了什么字?是怎么认识的?(学生没说到的,教师帮助)
3.出示词语(带拼音):
小壁虎 借尾巴 蚊子 一条蛇 逃走 难过 姐姐 新尾巴
A指名读,齐读。
B去掉拼音再读。
4.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读生字。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小壁虎向谁借尾巴了?借到了吗?请大家带着问题自由读课文。
2.指名回答,学生边回答教师边相机贴出小鱼、老牛、燕子的图片。
四、再读课文,读中感悟
1.小壁虎的尾巴断了很难看时,它心情怎样?(伤心、难过)那就请你们难过地读一读,比一比看谁读得最难过。(指名读、齐读)
2.小壁虎先向谁借了尾巴?(自由读第三段)学生比赛读小壁虎说的话,比比谁读得最好。
3.从哪个词可以看出它很有礼貌?为什么小鱼不把尾巴借给它呢?(出示:小鱼的尾巴要用来 。
小鱼的尾巴是用来拨水的,请你们用手做做拨水的动作。
小结:如果尾巴没了,小鱼就会淹死,所以它不能借给小壁虎。
4.分角色朗读小壁虎与小鱼的对话。(教师范读,男女分角色读。)
五、指导写字
1.学生认读要写的生字。
2.学生观察特点,并说一说它们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教师范写,学生书空。
4.学生练写,展示评议。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
1.找好朋友,把认识的生字读给对方听。
2.看图说说小壁虎向 借尾巴,结果 。
二、继续学习课文,感悟理解
1.自由读四、五段,学生交流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
2.全班交流读懂的问题,教师相机指导。
3.学生读老牛与小燕子说的话,想想为什么他们都不借尾巴给小壁虎。
4.教师利用挂图,帮助学生了解动物尾巴的用途。
的尾巴要用来 。(学生用黑板上的图片边摆边说)
5.指导学生读好老牛、燕子的话(注意各自的语气)。
(教师范读,学生练读,以小组为单位分角色朗读)
三、小结延伸,拓展交流:
小壁虎借不到尾巴多伤心呀!它还会去向谁借呢?他们会怎么说呢?(仿照课文续说)
学生借助收集来的资料,分小组说说其他动物尾巴的用途,并演一演。
(1)小壁虎借不到尾巴心里很难过,他该怎么办呢?(师引读第六段)
(2)结果怎样?为什么?
指导朗读:优生范读,学生自由读,男女比赛读。
四、课堂演练,加深理解
1.分角色朗读全文,喜欢谁就读谁说的话。
2.以小组为单位,小组长分配角色,学生进行表演。
3.指名小组上台表演,全班评议。
五、课堂总结,课后延伸
1.再分角色朗读全文。
2.布置课后作业——编故事:小壁虎长出了一条新尾巴,它高兴极了,它会把这个好消息告诉谁呢?朋友们又会说些什么呢?请小朋友们来讲给家长听。
板书设计:
17.小壁虎借尾巴
尾巴作用
小鱼: 拨水
老牛: 赶蝇子
燕子: 掌握方向
小壁虎: 再生
【课后反思】:
语文园地八
教学目标:
1.在生活情境中,正确认读、积累“卫生间、牙刷”等11个词语,认识“卫、刷”等8个生字。
2.能根据生活经验将词语分类,培养在生活中主动识字的意识。
3.发现反犬旁、鸟字边、虫字旁所代表的含义,复习巩固形声字偏旁表意的规律。
4.借助插图,积累表示心情的词语,结合生活情境,体会四种不同心情,并进行说话写话的训练。
5.借助拼音,正确朗读、背诵古诗《画鸡》。
6.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寓言《三只白鹤》,和大人一起读边思考,并能结合生活经验作出判断。
教学重点:
1.正确认读、积累“卫生间、牙刷”等11个词语,认识“卫、刷”等8个生字。
2.发现反犬旁、鸟字边、虫字旁所代表的含义,复习巩固形声字偏旁表意的规律。
教学难点:
1.发现反犬旁、鸟字边、虫字旁所代表的含义,复习巩固形声字偏旁表意的规律。
2.结合生活情境,体会四种不同心情,并进行说话写话的训练。
教学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字卡。
教学准备: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识字加油站
1.导言:同学们,看看我们的好朋友谁来了?(课件播放喜羊羊起床、穿衣,来到卫生间的动画。出示:喜羊羊早早起,来到卫生间要考考你。)
2.课件依次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说出相应的词语:卫生间、毛巾、牙刷、香皂、梳子、脸盆。
3.引导学生利用字卡,同桌之间自由交流识字:卫、巾、刷、皂、梳、盆。
(1)读准字音:刷shu、皂 zào、梳sh。
“刷”和“梳”是翘舌音,“皂”是平舌音。
(2)认清结构:“卫”和“巾”是独体字,“刷”和“梳”是左右结构的字,“皂”和“盆”是上下结构的字。
(3)交流识字方法。
(4)同桌互相考一考:抢读生字,看谁读得准确。
4.以小组为单位,开火车认读生字。
5.导学:喜羊羊为大家鼓掌,大家真棒!听一听,他又说了什么:“毛巾、牙刷、香皂、梳子、脸盆这五种物品分别是干什么用的呢?”(课件出示。)
6.引导学生说出五种物品的用处,并一一课件出示:毛巾——擦手、牙刷——刷牙、香皂——洗澡、梳子——梳头、脸盆——洗脸。
7.引导学生利用形声字的特点识记生字:“擦”和“澡”。
8. 指导学生男女生读、小组读、齐读词语。
二、认真观察,我的发现
1.导言:由于同学们表现非常棒,现在喜羊羊带我们去动物王国逛一逛。一年一度的动物王国运动会的开幕仪式就要开始了,让我们随着喜羊羊一起看看都有哪些队伍参加。
2.课件播放第一支走来的队伍——小狗队,并相应出示生字猫、猴、狮。
(1)齐读生字,引导学生观察这三个字有什么共同点。(课件出示“反犬旁”。)
(2)引导学生思考“反犬旁”的字大都和什么有关,然后指名汇报。
(3)导言:这支队伍想扩充,哪些动物还可以参加呢?(预设:狗、狼、猪、狐狸等。)
3.课件播放第二支走出来的队伍——小鸟队,并相应出示生字鸡、鸭、鸦。
(1)导言:观察生字,你又发现了什么?(课件出示“鸟字旁”。)
(2)引导学生思考“鸟字旁”的字又和什么有关,再举几个例子。
4.课件播放第三支走出来的队伍——蜘蛛队,并出示词语蝴蝶、蜻蜓、蚂蚁。
(1)导言:最后一支队伍比较特殊,看看都有谁。(生齐读。)
(2)引导学生观察这一组字又有什么相同点。(课件出示“虫字旁”。)
(3)“虫子旁”的字多数和虫子有关,学生举例子。(螳螂、蟑螂等。)
三、情感体验,字词句运用
1.导言:虽然这三支队伍相差悬殊,但是,大家看在第一场“穿针引线”比赛中,在蜘蛛队长的领导下,他们取得了第一场胜利。
(1)同学们,观察他们的表情,你想到了哪个词语?(课件播放比赛场景并出示:高兴。)
(2)引导学生认识并理解:高兴。
(3)学生小组讨论交流平时生活学习中令自己高兴的事,然后学生代表汇报。说的比较好的句子教师板书写在黑板上,全班同学齐读。
2.引导学生观察其他队伍是什么表情。(课件出示:难过。)指名回答难过的事情有哪些,师生共同评价。
3.课件出示狮子生气的面孔,引导学生体会什么是生气,看见过谁在什么情况下生气。
4.课件出示蝴蝶受惊的画面,引导学生用一个词描述蝴蝶,了解体会什么是害怕,并说说在什么情况下害怕。
5.指导学生用这四个词语各写一句话,语句通顺、内容完整、书写工整。
6.小结:高兴、难过、生气、害怕这四个词语描述的是心情,是内心情感的一种表现。你还知道哪些情感表现呢?(愤怒、伤心、兴奋等。)
第二课时
一、诵读古诗,日积月累
1.导言:运动会各项比赛进行得热火朝天,这时喜羊羊发现了什么呢?
2.喜羊羊发现这次运动会要求运动员们读出古诗后,才能起跑。
3.教师播放古诗《画鸡》的多媒体课件,会读的同学可以跟着视频一起诵读。
4.学生自由练读古诗,要读准字音,不认识的字可以请教老师和同学。
5.同桌交流学习情况互相纠正字音,反复练读。
6.教师范读,学生模仿老师的节奏和语调练习诵读。
7.想象交流:这首古诗是明朝诗人唐寅写的。请你一边朗诵古诗,一边看图,看看大公鸡的样子,想象公鸡打鸣叫醒千家万户的情景。
8.课件播放《画鸡》的公鸡插图,学生一边观察公鸡的样子,一边用自己的语言说诗意。
9.齐声诵读,背诵古诗。
二、共同阅读,感悟道理
1.导言:同学们请看,天空中飞来了三只美丽的什么动物?(课件出示:三只白鹤)这三只白鹤想向我们讲述一个什么故事呢,就让我们和喜羊羊一起来听一听吧。(课件配图播放故事。)
2.学生初步了解内容。教师出示字卡,指导学生学习发音易错的生字。
3.指导朗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4.引导学生思考交流:哪只白鹤找到鱼了呢?另外两只白鹤为什么找不到鱼?通过这个小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5.讨论交流:如果今后你遇到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做呢?
6.布置作业:回家和大人一起来朗读这个小故事,并把你学到的内容讲给大人听。
篇11:一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
一、设计意图
设计这节活动,意在让学生在相关物品中、生活中找找、想想、说说反义词。根据我班孩子在中班末期对反义词表现出比较浓厚的兴趣,并能说一些的特点。开学后,我在日常活动中指导孩子们尝试用反义词来形容事物,但在实际的运用中学生经常发生错误,因此便选择设计了指导活动。
设计中,考虑到孩子刚升人大班,且发展存在着差异性。因此我在材料的投入上更注重了材料的生活化、多样化、层次性,确保每一个孩子都能在活动中获得满足与成功。
同时,根据孩子们的思维特点,我便从孩子们身边熟悉的实物着手,并逐步过渡到能够摆脱实物、根据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讲述。孩子们从两种物品中找出了一对反义词,从两种物品中找出多对反义词,最后到只出现一种物品找出多对反义词。孩子们的思维也由此得到了锻炼。
在活动中,孩子们思维的敏捷性、正确性在游戏速度的快慢与变化,形式的集体与个体变化中得到发展与强化。
二、活动目标
1.鼓励学生大胆探索,通过找一找,想一想。寻找生活中的反义词。
2.鼓励学生积极思维、表述声音响亮,清楚。
三、活动准备
学生经常接触的东西(纸、笔、书、玩具等)
自制图片一张两个人区别(略)
①笑、哭②胖、瘦③高、矮④头发多少⑤穿长袖、穿短袖⑥一个红短裤、一个黑短裤
⑦ 一睁眼、一闭眼
四、活动设计
(一)在物品中寻找反义词
1.今天我们做个游戏,叫“说相反”。这儿有许多的东西,等会儿请你们去找两样东西,再找找这两样东西里意义相反的地方。学生去寻找,并请每一位学生都将自己找的东西说出来。
规则:①你找的两样东西里必须有“反义词”朋友。
②别人说过的尽量不说。
2.出示图片,鼓励学生能够找出多对反义词。
规则:同上
3.出示一杯水,请学生说出多对反义词。
规则:①你找的东西和我手里的东西必须是有“反义词”朋友的。(多和少、轻和重、左和右、上和下、大和小)
②别人说过的就不能说。
(二)在生活中寻找反义词
1、想想在家里、电视里、马路上、教室里还有哪些“反义词”朋友,找到后等我说“开始”就站起来,(自由地站起来表述)等会儿告诉大家。
规则:①你说的两样东西里必须有反义词朋友。
②别人说过的就不能说。1.老师问,学生答(如师说软,学生找硬)。速度由慢到快。
2、学生合作玩,一问一答。
两个好朋友组成一节车厢,一个问一个答,说对了就拍一下手,表示通过。全说对了,这列火车就可以出发了。
五、延伸活动
鼓励学生继续寻找身边的反义词朋友。
篇12:小山村 教案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
一、导入。
从单元学习目标入手。师板书“家园”二字,是以学生读出来,然后问:你怎么理解这个词?鼓励学生充分说出自己的见解,引导他们得出广泛的理解。即家园可以指家庭,也可以指家乡。说到这里,你想起我们学过的哪些诗歌了?齐背诵《我的家》夸完了自己的小家,也夸一夸咱们的大家。鼓励学生说说对家乡的了解。多媒体出示黄土高原的鸟瞰图,近景图。从总体上认识居住地的环境特点。
师:今天,我们来学一首小诗,看看别的小朋友怎样夸自己的家乡的。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学习认读生字词。
1 教师读课文,如果有学生跟着读,不去制止,相反用表情肯定。指名学生读课文。读完后,反问:你怎么也读了?课文中的生字是怎么认识的?鼓励、引导学生继续巩固预习的好习惯,重点培养自主识字的能力。
2 自主识字。
1) 多媒体出示含有生字的词,让学生自己读一读,哪个字不认识,就在书上的生字表里面画出来,拼一拼,或请教旁边的同学。
2) 齐读生字词,请读得好的同学当小老师给大家领读。
3) 交流识字方法,教师帮学生总结出几项好的方法。比如偏旁归类法,形声字识字法
4) 在小组内把刚才画出来的认识困难的字进行交流,记忆。并宣布下面要进行识字游戏的比赛,促使学生更主动地投入到识字活动中。
5) 把生字从词里面抽出来,再进行认读。用游戏“摘蘑菇”。
6) 用“”组词。
3 再读课文,说说自己有什么进步。快速标出自然段。
三、再读,理解课文,感受家园的美和语言文字的美。
1 读了课文,你有什么感受?这个小朋友都夸了他家乡的什么?用笔画出关键词来。(学习做简单的阅读笔记)交流。
2 果树林有多美啊?读一读。看屏幕上放大的插图。(指导学生在读中体会,感受景色的美。)
新房子呢?河水是什么样的?新修的公路又是什么样的?看屏幕上放大的插图。
3 鼓励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先自己试一试。(给学生自己体会,提高、练习的机会)
老师再说:“你们来读,让老师闭上眼享受一下家园有多美”“听你们读得这么好,我都想跟你们比赛了,咱们换个位置,我来读,你们想象。”
4 说说,你好像看到了什么?大屏幕出示填空:
粉红的雪白的()清澈的()
弯曲的()漂亮的()奇妙的()
四、自由练习朗读,可以找人比赛。把自己最喜欢的句子背下来。有什么问题可以提出来。
五、复习巩固生字。快速认读字、词。
六、作业:
1 “咱们的家乡什么多。”收集有关家乡的资料,夸一夸家乡的变化。
2 把课文朗诵给爸爸妈妈听,让他们帮助考察生字的记忆情况。如果都会了,就奖给自己一个星星。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词。
开火车轮读、指名读(主要针对那些学习稍困难的学生)
二、拿出自己搜集的图片或其它资料,先分小组在各派代表发言,说说家乡的特点和变化,课后把资料贴到展示台上,鼓励有能力的同学办成手抄报的形式。
三、指导书写生字。
1 比较分析那些的字的字形、笔画、笔顺。
2 观察每个字的部件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 范写,边指导学生在田字格中写字。
四、作业:
1 练写生字。
2 整理识字卡,把“イミ提手旁”的字归类,看看自己能人多少个。
[小山村 教案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
篇13:小山村 教案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内容。
2、正确、流利、有语气地朗读课文。练习背诵课文。
3、感受小山村的美丽。
教学重点:
了解课文内容。正确、流利、有语气地朗读课文。练习、背诵课文。
教学用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前提诊测:
(1)读生字说词语
坡 结 满 苹 楼 鸭 图
(2)拼读认读字:梨
二、导入过程:这位小作者的家住在小山村,他邀请同学们去他的家乡参观,你们想不想去呀?好!那我们就一起去“小山村”吧!
大屏幕打出课题:21、小山村(齐读课题)
老师:小山村的景色什么样?那里到底有多美呢?看课文吧!(打开课文)
三、学习新课:
1、初步感知:
(1)初读:借助拼音、自读课文,要读准字音。
(2)再读:轻轻地读课文,要读通顺。看看作者打算向我们介绍小山村哪些地方的景色?(小组里读一读、讨论)
板书:山坡上、山脚下、村边、村前。
2、学习课文:
(1)齐读第一段,问:你知道了什么?(指名回答)
(2)我们跟随作者去山坡上看风景,请你找到这段读读,山坡上有什么?(大屏幕:山坡上)
“红红的苹果”、“黄黄的梨”怎样读让别人感觉出它们的颜色?(练习后,指名读)注意轻声“上”、“的”的读法。
(3)离开山坡,我们又来到山脚下,那里有什么?请你找到读读。(大屏幕:山脚下)
指导朗读:表达出“一排排”“新”的语气。课文接着写哪?村边有什么?(大屏幕:村边,学校)指导朗读。
完整地朗读第3自然段。
(4)我们又和小作者来到村前,请你找到这段读读,告诉老师知道了什么?(指名读,其他同学想象。)
大屏幕:小河、小鸭自读:看谁读得美(指名展示)
(5)通过我们对小山村的山坡上、山脚下、村前的参观,你们觉得小山村怎样?那么我们就一起夸夸小山村吧!(齐读第5自然段)
4.老师:(1)假如你家住在小山村,你的心这种心情读课文吧!
(2)请5名同学接段配音朗读。
(3)集体朗读
5、我们要离开小山村了,你们还有什么话要说吗?
6、小作者给我们准备了他家乡的特产要送给我们,但他有个要求,为了让同学们记住小山村,希望同学们把这课背下来,现在大家自由练习背诵吧!
(1)请几名同学背诵课文。
(2)请一个小组的同学看图背诵课文
(奖励苹果和梨)
四、练习
(1)连一连,读一读
红红的 梨
黄黄的 苹果
清清的 小鸭
白白的 河水
(2)把句子补充完整
山坡上( )。
五、课后延伸:画一画你心中的小山村。
[小山村 教案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
篇14: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猜字谜》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猜字谜》教学设计
课前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字卡、词卡。(教师)
2.制作本课字卡。(学生)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谁来说个谜语让大家猜一猜?
2.导学:刚才的同学说出来让大家猜的部分叫“谜面”,你们猜出来的答案叫什么?(谜底)
3.教师说猜谜的窍门:“猜谜语,动脑筋,会观察,抓特征,跳出谜面想一想,谜底就在话里藏。”
4.揭题: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两则字谜,你们想猜一猜吗?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二、读文识字
(一)初读课文。
1.教师范读。要求学生仔细听,听准生字的字音。
2.导学:多有趣呀!你们想读吗?请大家自由读课文,如果遇到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
3.检查读文。教师相机正音。
(二)随文识字。
学习第一则字谜。
1.指生读第一则字谜。
2.指生评议朗读。
3.赛读。
4.相机学习生字“相、遇、喜、欢、怕”,认识“又字旁”。
(1)指多个学生领读词语:相遇喜欢最怕
(2)同桌互读三个词语,并分别用“相遇”“喜欢”和“最怕”说话。
(3)学生用“相遇”“喜欢”和“最怕”说话,教师相机指导。
(4)导学:谜语中说的是“谁和谁相遇?”“什么喜欢什么?”“什么最怕什么?”
(5)引导学生小组内认读生字并交流识记方法。
(6)汇报交流。
相机指导:
①“相、欢、怕、遇”可以用“加一加”“猜字谜”等方法识记。
②“喜”可以用“猜字谜”“扩词”等方法识记。
5.指导朗读。
(1)导学:把这些字宝宝放回句子,你们还能读准吗?
(2)男女生赛读第一则字谜。
6.指导猜谜。
(1)导学:谁来猜猜谜底?(生:秋)说说你为什么会这样猜。
(2)揭底:我们来看看谁猜得对呢?(出示大苹果上的谜底)评一评谁说得最有道理,就把大苹果奖励给谁。
(3)导学:哪些同学猜错了,说说你猜错的原因。
(4)朗读:多有意思的字谜呀!让我们再来读一读吧!一边读,一边回想谜底是怎样猜出来的。
学习第二则字谜。
1.指生读第二则字谜。
2.相机学习生字“言、互、令、动、万、纯、净”。
(1)指多个学生领读短语。
互相尊重令人感动万里无云纯净透明
(2)同桌互读四个短语,选择喜欢的两个短语说话。
(3)学生用喜欢的短语说话,教师相机指导。
(4)导学:把四个短语放回到谜语中还能读好吗?
(5)引导学生小组内认读生字并交流识记方法。
(6)汇报交流。
相机指导:
①“动、纯、净”是左右结构的字,“令”是上下结构的字,可以用“加一加”“猜字谜”等方法识记。
②“言、互、万”是独体字,可以用“扩词”“识记笔画”等方法识记。
3.指导朗读。
(1)导学:把这些字宝宝放回句子中,你还能读准吗?
(2)男女生赛读第二则字谜。
4.指导猜谜。
(1)导学:谁能猜出谜底?(生:青)说说你为什么要这样猜。
(2)揭底:我们来看看谁猜得对呢?(出示大苹果上的谜底)评一评谁说得最有道理,就把大苹果奖励给谁。
(3)导学:哪些同学猜错了,说说你猜错的原因。
(4)朗读:多有意思的字谜呀!让我们再来读一读吧!一边读,一边回想谜底是怎样猜出来的。
(三)巩固生字。
1.挑战过关。(认读生字)
第一关:读读带拼音的生字。
第二关:擦掉拼音认字。
第三关:读读你手中的生字卡片,遇到不会的及时请教身边的同学和老师。
第四关:读老师手中打乱顺序的生字卡片。
第五关:开火车读,看看哪组最棒!
2.创编字谜。
(1)导学:你能尝试着把今天的生字编个字谜吗?
(2)指导学生同桌合作编字谜。(只要学生敢于编就及时鼓励)
(3)交流字谜。
(4)小结:同学们真了不起!今天回家就把课文中的字谜和你编的字谜说给你喜欢的人猜,比一比谁说得最准确!
三、指导书写
1.课件出示生字:“字、左、右、红、时、动、万”。
2.学生读字。
3.导学:这几个生字宝宝,你能给它们按结构分类吗?
上下结构:字
半包围结构:左右
左右结构:红时动
独体字:万
4.根据结构特点,重点指导“字、右、红”的书写。
(1)教师指导书写“字”。
①导学:认真看一下,这个字的'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什么位置?书写时需要注意什么?
②教师边范写边强调:“子”的写法。
③学生书空跟写。
④学生在田字格中描红,再试写一个“字”字,教师巡视指导。
⑤教师展示字例,学生评价。
⑥学生再写两个“字”字。
(2)教师指导书写“右”。
①导学:认真看一下:这个字的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什么位置,说说书写时需要注意什么。
②教师边范写边强调:“丿”和“口”的写法。
③学生书空跟写。
④学生在田字格中描红,再试写一个“右”字,教师巡视指导。
⑤教师展示字例,学生评价。
⑥学生再写两个“右”字。
(3)教师指导书写“红”。
①导学:思考左右结构的字的书写特点是什么。观察“红”字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并说说书写时需要注意什么。
②教师边范写边强调书写要领。
③学生书空跟写。
④学生在田字格中描红,再试写一个“红”字,教师巡视指导。
⑤教师展示字例,学生评价。
(4)尝试练写其他生字。
四、作业
1、写生字
2、练习册
篇15: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春夏秋冬》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这是本册第一个识字单元,编排了《春夏秋冬》《姓氏歌》《小青蛙》《猜字谜》4篇识字课。内容丰富,有看图识字、韵语识字、字族文识字、字谜识字等,体现了识字的多样性。课文编排充满传统文化色彩,富有童趣,有助于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传承中华民族文化。
二、本单元教学目标:
1.认识44个生字和8个偏旁;会写28个字和1个笔画。
2.了解形声字的构字规律,感受形声字音形义之间的联系。
3.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及插图、字谜、形声字规律等识字。
4.朗读课文。背诵《姓氏歌》。
5.感受大自然四季的美好,培养保护环境的意识;了解传统姓氏文化,激发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喜爱之情。
三、教学重点:
借助文本进行识字教学。在诵读儿歌、韵文中,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培养语感。在识字的同时,要重视引导学生了解汉字文化,如,百家姓、字谜等等,激发儿童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
四、教学难点:
识字写字
五、教学措施:
在识字教学时,要引导学生自主借助汉语拼音读准生字的读音,既发挥汉语拼音的识字功能,又在识字过程中巩固汉语拼音的学习。教学时要借助生动直观的手段,帮助学生建立生字音、形、义之间的联系,加深学生对形声字构字特点的认识,提高识字的效率。
六、课时安排:10课时
课题识字1.春夏秋冬
教学目标:
1.认识13个汉字,正确书写7四个汉字。
2.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词语和短语,想象它们描绘的美景并理解其意思。
3.了解大自然一年四季的不同景观,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认读短语。
教学难点:初步认识四季的季节特点和美丽的大自然,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出示图片,精彩导入
1.师导入:时光老人有四个孩子,他们的名字分别叫做:春、夏、秋、冬,今天我们就来和这四个孩子交朋友。(相机板书课题,指名学生朗读,注意读准字音。)
2.多媒体出示有关春、夏、秋、冬的四幅图片,给予学生直观的认识。
3.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自主交流对这四个季节的了解。
二、初读课文,精心自学
1.学生自主观察课文插图,借助汉语拼音朗读词语和短语,多读几遍,并与同桌互相检查朗读情况。
2.检查学生的`自读情况。师出示词语卡片“春风”“夏雨”“秋霜”“冬雪”,指名学生认读,根据学生的朗读情况相机正音,强调“风、霜”是后鼻音,“春”是翘舌音。
3.图文结合,理解词语。
(1)师多媒体出示相关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图片,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图上都有什么。(微课展示)
(2)指名学生交流,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把句子说清楚,读完整。
(3)师适当小结指导:春风姐姐吹了一口气,就染绿了大自然;夏天是个急性子,经常会下起暴雨;秋天天气变凉,小草和树叶上会结霜;冬爷爷送来了雪花的礼物,小朋友们堆雪人,打雪仗,玩得可开心啦!再次出示词语卡片,学生齐读。
(4)游戏巩固:找朋友(把“春风”“夏雨”“秋霜”“冬雪”四个词语和相应的图片连起来)。
三、认读短语,巩固识字
1.学生自读四个短语,读准字音,同位相互检查。
2.指名学生朗读,注意正音:“吹”是翘舌音,“落、降、飘”都是三拼音节,要读准确。
3.引导学生发现四个短语和刚才学习的四个词语有什么不同之处,学生比较交流,师小结:不同之处是短语比词语多了一个字,这个字都是表示动作的。
4.学生再读短语,结合自己的理解配上相应的动作。
5.指导学生朗读短语,并配上相应的动作,说说这四个动作的不同之处。
6.师小结:春风很轻很温柔,所以用了“吹”;夏雨很有力气,从空中往下掉,所以用了“落”;而秋霜是因为气温下降才形成的,所以用了“降”;雪花就像快乐轻盈的小天使,在天空中飘来飘去,所以用了“飘”。相机再出示这四个要求会认的汉字卡片,全班齐读。
7.学生交流记住这些汉字的方法。如:“霜”是一种天气,用了雨字头;“飘”好像是被风吹起来的,所以用了风字旁;“降”是左右结构,双耳旁(左耳刀)。交流过程中,教师要给予充分的鼓励,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引导学生掌握一定的识字方法。
8.学生练习有节奏地朗读这四个短语。
四、指导生字书写
1.出示本节课要求会写的四个生字:春、风、冬、雪,指名生再次认读,口头组词。
2.学生自主观察,交流识记方法和写字要领。
3.教师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小结:“春”字的撇画和捺画要舒展;“风”字是半包围结构,外框空间要大一些;“冬”字下面的两点要居竖中线上,上点略小,下点略大;“雪”字是上下结构,雨字头略宽,各部分要写得扁一些才好看。
4.师范写,生观察书空后自主描红、临写。
5.师巡视指导,强调学生正确的握笔姿势和坐姿。
五、精准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认识了时光老人的四个孩子,了解了他们各自的特点,还结交了很多有趣的汉字朋友,收获可真多呀!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精彩导入
1.出示上节课学习的生字词卡片,指名学生认读。
2.师过渡:大自然是一位美丽的画家,每一个季节都有自己的美景,今天我们就一起去欣赏她的美丽景色吧!
3.师配乐播放美丽自然的图片,生欣赏。
二、学习课文,精心自学
1.学生自主观察课文插图,借助拼音认读课文中的词语和短语,与同位相互检查。
2.多媒体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图上都有哪些景物,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表达引导学生将口头语言表达完整、流畅。
3.根据学生的表达情况,相机出示词语卡片“青草”“红花”“游鱼”“飞鸟”,指名多生认读,全班齐读,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读正确。
4.鼓励学生用这四个词语练习说句子。如:春天到了,小河边长出了绿绿的青草。
5.师过渡:课文中是怎么来写这四种景物的呢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四个短语。
6.指名学生朗读这四个短语,根据学生的朗读及时正音:“池”是整体认读音节,翘舌音。
7.多种方式练习朗读短语:同位互读,拍手读,男女生对读,全班齐读。
8.游戏巩固识字效果:出示本节课的生字卡片,开火车认读,交流识字方法(如:“游”“池”都和水有关,用了“氵”旁),并练习口头组词。
三、欣赏图片,精妙群学
1.师过渡:大自然这位神奇的魔术师,宝盒里还藏着许多美景呢!不信,你们瞧!(师多媒体播放相关大自然的美丽图片,生欣赏。)
2.师引导学生根据刚才看到的图片,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大自然还有哪些景物,如:太阳、小河、大山、田野、蚂蚁等,师适当板书。
3.鼓励学生用刚才说的词语学着课文中的短语说一说,如:太阳照、小河清、大山高、田野美、鸟唱歌、蚁钻洞等,师适当板书,学生自由朗读。
四、指导汉字书写
1.出示本节课中要求会写的三个汉字:花、飞、入,指名学生认读,口头组词加强理解。
2.学生自主观察这三个汉字的笔顺,想想用什么好办法可以记住这些汉字的写法。(微课展示笔画)
3.指名学生交流笔顺和字形记忆方法。如:“花”是草字头下加个“化”,“入”和“人”要注意区别。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的想法给予充分的鼓励和指导,以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
4.师范写讲解,生观察并书空。“飞”字第一笔横折斜钩要稍呈俯势,“人”字撇短捺长。
板书设计:1.春 夏 秋 冬
一年四季:春风 夏雨 秋霜 冬雪
美丽自然:青草 红花 游鱼 飞鸟
篇16: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元宵节》教学设计
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元宵节》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元宵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同时体会亲清、友情,使之更加热爱生活。
2.能带表情有节奏地朗读、背诵课文,感受节日的欢乐。
3.用自己的学习方式来认识4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新学期开始,看到你们又来到学校真高兴,不过,老师想问你们昨天玩得快乐吗?那你们都做了哪些快乐的事?
2.这么多快乐的事都在一天了做,那么昨天一定是个特殊的节日,让我们一起来说说《元宵节》。(师板书课题)
(小学生的思维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与学生实际生活相联系,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走入情境感悟诵读
1.读一读,说一说,初步感知。
(1)同学们的元宵节都过得这么快乐,丁丁和冬冬也不例外,他们还编了四句诗呢!你们想不想读一读?那就以小组为单位,由小组长带领,用你们的学习方法一起来读一读吧!
(2)小组汇报,读全诗,相互评价(要求读准字音,读通顺)
(3)读完全诗,你在诗中知道了什么?(元宵节月亮是圆的;元宵节是正月十五;元宵节吃元宵等)
(4)同学们全班交流。丁丁、冬冬用这么美的句子把元宵节写的这么快乐、那我们怎么读才能也读出对元宵节的喜爱呢?
2.读一读,听一听,感知韵律。
(1)老师不仅能看到同学们过元宵节的快乐,也能从丁丁和冬冬的诗中读出了快乐,你们想不想听一听?请同学们认真听,看谁最聪明,能够猜出老师是怎么读的?
师读。(按节拍范读)
(2)生练读。(按生读的情况而定,老师可借助拍手读来激起学生读的兴趣,提高学生读的质量。)
(3)全班学生齐读。(拍手读)
(4)小组读。
(5)指名读。(相机评价)
3.读一读,演一演,领悟情趣。
(1)同学们的“元宵节”都过得这么快乐,那谁愿意把你们家是怎样过元宵节的`给同学们演一演?(准备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的标志牌,黑板上画上月亮,利用教室创设家庭过节环境)
(2)边演要边背诵出《元宵节》。
(3)全班齐背。
(4)丁丁和冬冬看到同学们又说又演的可把他俩急坏了,他们也想来演一演,不过妈妈给他们出了一些生字,我们来帮帮他们好不好?
(在学生读一读、说一说、听一听、演一演的整个学习活动中,体现出学生自主的实践活动。伴随着学生的活动,通过教师的适时调控,使学生的身心始终处于高度的兴奋和激励之中,使学生对本课的学习掌握较清楚。)
三、联系课文识记生字
1.拿出本课中要求认识的4个生字和要求会写的6个生字。(黑板出示)
2.小组同学在课本中,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找一找这些字,并记住它们。
3.汇报识字方法。
4.丁丁和冬冬正急等着我们呢,想看看这些字同学们都认得怎么样了?开火车检字。
篇17:《小山村》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文正如它的题目,讲述了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山谷中有一座环境优美的小村庄,村庄周围是郁郁葱葱的森林。人们靠着手头锋利的斧头,将树木一棵棵砍下来,建造房子、制造工具、打造家具,过上了不错的“日子”。但是由于过度的砍伐树木,致使土地裸露,极大地削弱了森林的防洪能力。终于在一场连续的大雨之后,咆哮的洪水将小村庄卷走了。这个故事讲述的不仅仅是“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它揭示了生活在村庄里的人们错误的行为以及这种错误行为所引发的严重的后果――不爱护自然,必将受到大自然的惩罚。本文呼吁人们应该爱护树木,保护周围的环境,维护生态平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读懂课文,理解课文
能力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交流,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悟出课文中蕴含着蕴含着的道理。
情感目标:理解课文,了解不加节制地砍伐树木所带来的严重后果,树立环境保护意识。培养学生从小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
【教学重、难点】
读懂课文,树立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方法】
通过小村庄前后情景的的对比,揭示要爱护环境的道理。
【教学流程】
一、复习导入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还记得那个小村庄吗?再一次回到这个小村庄以前,让我们先来看看这些故事里的词语。
1、出示词语:郁郁葱葱、清澈见底、湛蓝深远、清新甜润
2、抽读
二、初读(自由读课文)
1、标出自然段
2、想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三、品读
(一)原来的村庄是什么样子?(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1、村庄给你的印象是怎么样?
2、品读句子
山上的森林郁郁葱葱,村前河水清澈见底,天空湛蓝深远,空气清新甜润。(自由读、指名读)
(1)品读,读出小村庄的美丽。教师相机板书:美丽、森林、村前、天空、空气。
(2)闭上眼睛想象:这么美丽的除了文中所描写的景物外,还会有什么?(青草、白云、小鱼、白云等等)
(3)师:听了你的朗读,我们仿佛已经看到了那个美丽的小村庄,看到了郁郁葱葱的树林,呼吸到了清新甜润的空气。
(二)小村庄后来怎么样了?
1、就是这样美丽的小村庄,后来怎么样了?
生1:小村庄被咆哮的洪水冲走了。
生2:小村庄最后什么都没有了。
2、如此美丽的小村庄没有了,此时此刻你心里有何感受?
(三)小村庄消失的原因
1、如此美丽的小村庄为什么会没有了呢?请你带着这个问题仔细读读2-4自然段,然后和小组内的同学说一说,最后形成本组的观点。(小组合作学习)
2、品读2-4自然段(汇报交流)
(1)村民是怎么对待这一片郁郁葱葱的树林的?
“谁家想盖房,谁家想造犁,就拎起斧头到山上去,把树木一棵一棵砍下来。”
①自由读句,问:你读懂了什么?(读懂了人们想砍树就去砍了,很随便。)
②问:你从哪儿看出来的?
A、“拎”:
a)如学生直接讲明原因,则:你抓住了这个“拎”字,体会得多么细腻!
B)如学生未能讲到“拎”:则教师引导:你能给它换个词吗?(“拿、抓、捡”等等)
C)这么多词都可以,为什么偏偏作者要用一个“拎”呢?
d)“拎”起斧头更能说明村民想都不想就去了。
e)指名读。
B、“谁……谁”:你能给这些“谁”取取名字吗?(指导品读,加深体会:不论是谁都可以上山砍树,而且砍树的数量不限)
a)村东头的王叔要建房,他就拎起斧头到山上去,把树木一棵一棵砍下来。
b)隔壁的张大伯想造犁,他就拎起斧头到山上去,把树木一棵一棵砍下来。
C)老李头的小儿子结婚要做家具,他就拎起斧头到山上去,把树木一棵一棵砍下来。
C、“一棵一棵”:指名读(师:是啊,抓住重点的词语去理解句子,进而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是我们品读句子的一种好方法,你这“一棵一棵”仿佛砍在老师的心上!)
(2)村民们靠着锋利的斧头得到了什么?
“树木变成了一栋栋房子,变成了各式各样的工具,变成了应有尽有的家具,还有大量的树木随着屋顶冒出的柴烟消失在天空了。”
①自由读:你读懂了什么?
②读懂了“砍掉了许多树”或者“多”,从哪里看出来?
③“一栋栋、各式各样、应有尽有、大量”、指名读
④这“各式各样”的工具和“应有尽有”的家具都是些什么呢?(桌子、椅子、斧头、犁)
⑤这么多的东西,谁来读一读?指名读
⑥树木变成了房子、工具、家具和柴烟,还会变成什么呢?(变成了……变成了……)
(学生可能回答:变成了木桥、小船、等等)
让我们最后来读读这个句子吧!齐读
(3)大量的树木变成了房子、工具、家具,大量的树木被村民手中锋利的斧头砍伐,山坡变成了什么样子?山坡上出现了裸露的土地。
“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的树木不断减少,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
①指名读,生评:你觉得他什么地方读得最好?(可能为“一年年一代代”、“不断”、“裸露”等)
a从两个“不断”中你体会到什么?“树木随着时间不停地减少”、“裸露的土地不停地扩大”。
②师:一年年,一代代,小村庄里的变化就只有这些么吗?(不是)从哪看出来?(省略号)它省略了什么呢?孩子们,从这六个小点儿里我们望过去,再望过去,你看到了什么?
(引导学生对比原来村庄的美丽,让学生真切的感受:树木不再郁郁葱葱,变得越来越少;河水不再是清澈见底,变得混浊变黑;天空不再湛蓝深远,变成茫茫一片;空气不再清新甜润,不断被污染……教师相机擦去黑板上的板书:森林、村前、天空、空气、美丽)
③师:在人们不断挥舞手中的斧头的时候,一切的一切都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山坡上的土地不再有绿色的树木做衣裳,裸露的土地无情地吞噬曾经茂密的森林。
(4)就这样,不知过了多少年,多少代,那个雨水奇多的八月,灾难降临到了这个小村庄。
“然而,不知过了多少年,多少代,在一个雨水奇多的八月,大雨没喘气儿,一连下了五天五夜,到第六天黎明,雨才停下来。”
①问:“大雨没喘气儿”是什么意思?从哪儿可以看出大雨没喘气?你能把“没喘气的大雨”读出来吗?
大雨接连不断地下,一刻也没停。 “……下了五天五夜……”
②读了这些词句,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情景?又仿佛听到了什么声音?
(可能回答:人们呼救的,婴儿啼哭的,洪水冲击的咆哮声……)
(5)一场洪水过后,小村庄怎么啦?
①“什么都没有了”,没有了什么呢?(出示:___________没有了,_________没有了,__________没有了……的句式,指名说)(从课内的到课外的)
②师:各式各样的工具(没有了),应有尽有的家具(没有了),优美的环境(没有了),眼前不错的生活(没有了),人们世世代代赖以生存的家园(没有了),就连许多鲜活的生命也(没有了),什么都_____(没有了)。
③学到这里,孩子们,你们的心情是怎样呢?请你带着你的感受读读最后一段。
④是啊,我们感到心情沉重的同时也会感到惋惜,假如你遇到灾后余生的小村庄的人们,你会对他们说什么呢?(请以下面的格式写写你的感受:假如我遇到灾后余生的小村庄的人们,我会对他们说:
⑤全班交流:可能出现的情况有:
如果(人们)不是乱砍滥伐,原本可以为村民们带来财富和幸福的生活。
(老师觉得你真了不起,你还知道,只有过度的砍伐才会造成灾难!)
早知道这样,你们就不该乱砍乱伐。
(我听出了你对他们表示惋惜的同时也对他们进行了谴责。)
你们应该边砍边种,砍得少种得多,就不会被洪水冲走了。
(多有远见呀!多好的建议啊!请你一定要把这个建议告诉幸存下来的村民!
你们要吸取教训,一定能让美丽的小村庄再次回来!
(我相信经过你们一年年一代代的努力,我们一定能够再见到那个美丽的小村庄!)
(世界上多几个你这样的环保专家,世界将会变得更加美丽!)
【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小山村》教学设计(精选17篇)】相关文章:
我多想去看看 说课稿 (部编本一年级下册)2022-11-14
丁丁学写字 教案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2023-05-03
部编版一年级《我多想去看看》教案2023-10-19
学年度丰台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测试卷2022-09-14
一年级语文教学设计2024-01-04
四年级下册古诗词三首2023-02-12
二年级语文云会告诉你教案优秀合集2023-09-06
小学语文小小的山村教学反思2023-03-16
部编本一年级下册《我多想去看看》教案2023-06-11
一年级下册七巧板教学设计2022-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