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水乡歌》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共13篇)由网友“早点点早点”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北师大版《水乡歌》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仅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大家喜欢!
篇1:北师大版《水乡歌》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
《水乡歌》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老师今天要带你们去一个美丽的地方。想知道那是个怎样的地方吗?我们一起去看看吧!(播放录相)看到这么美的画面,你想说些什么呢?
美丽的水乡有青山绿水环绕,有小桥流水人家。(板书:水乡)
二、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听老师读这首诗歌,大家闭上眼睛,想想你眼前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范读)
2、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这首诗歌。
要求:a.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b全诗共几个小节?每小节中哪一句话是相同的?(用“~~~~”画出来)
“水乡什么多?”(疑问句和标点符号)
过渡:到了水乡,就像进入了一幅美丽的画卷中一样。水乡的美景就像一幅流动的水墨画。我们该先画什么呢?
三、精读第一小节
1、要想画好水,必须知道水是什么样的?请同学们自己读读第一小节。
2、反馈:水乡的水是怎样的?(重点理解“渠”和“荡”)
3、指导朗读:你们现在已经进入了水乡,水慢慢地从千条渠里流过,从万条河里流过,从你们的桌子旁边流过,从你们的椅子下面流过,轻轻的、柔柔的,多美呀!谁能带着这种感觉美美的读一读?
4、指名读第一小节 (读得不错,谁愿意再读一遍,比他读得更好)
5、板画水:江南水乡处处绿水荡清波,水乡的水美,水多。
四、以画促读,朗读鉴赏
1、自己读读二、三小节,看看还应该画些什么?
2、请一位小朋友来画船。指导:用什么颜色的粉笔?应该画在什么位置?画一只行吗?(师生共画)
3、水上有白帆,天上还有云朵。(画云朵)你想起书上的哪句话来了?
4、指导朗读:白帆点点从湖面上轻轻地滑过,就像是片片白云漂浮在天空中一样美丽迷人!谁能通过自己的声音把这幅美景读出来?
过渡:水乡的水多、桥多、船多,水乡的歌更多(板书:歌) 大家想想这里的歌是什么意思。(歌颂、赞扬)
5、指名读第四小节:(师画歌)
6、小组交流:谁在唱歌?为什么唱歌?(水乡人们通过辛勤劳动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他们能不唱歌吗?)
7、指导朗读:水不仅给水乡带来美好风光,更给水乡人带来了幸福生活,这一小节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呢?(赞美)让我们一起歌唱咱们水乡的新生活。(齐读诗歌)
五、诵读全诗
下面我们一起来试着背一背这首诗歌,你可以站起来,也可以加上自己的动作。(师引背全文)
六、拓展延伸
小朋友想一想,再对照树上的插图,江南水乡除了水多、桥多、船多,看看还可以画什么?(楼房、鸟、树)我们来作一回小诗人,学着水乡歌的样子来说一说水乡的其他特点,再续写一小节。也可以学着水乡歌的样子来说说家乡的特点,把它写下来。
七、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水乡歌
水多
桥多 (打鱼的)人多 歌多
船多
[北师大版《水乡歌》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
篇2:水乡歌 教案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
一.导入。
多媒体出示祖国的图,学生寻找陕西的大体位置,然后,用明亮的色彩显示长江,揭示“江南”的含义。如果有学生去过,让他们说说所见所闻,使学生明白,我们的祖国地域广阔,各地气候、风土人情等差异巨大。前一课《小山村》描绘的是北方的景致,今天就到江南看看那里的风光。
二. 多媒体出示江南水乡的风光。
教师配乐范读。江南美不美?自己试着读读课文,不认识的字,查课后拼音或请教别人,想象用什么办法能最快地记住。
三. 指导学生小组合作识字。
1 说说自己最得意的识记方法。
2 互相用卡片检查识字情况,教师重点辅导学困生。
3 组词练习,用“接、扬、飘、首”组词。
四. 读课文,体会诗的意境美,学习语言。
1. 自己把课文读两遍,读通顺,遇到不流利的句子反复读一读。
2. 齐读课文,想想水乡什么多。读完后,用笔标出关键词。
3. 师生接读课文,在读中体会意境。
师:水乡什么多?生:水多。
师:什么样?生:“千条渠、万条河……”
师: 水乡什么多?生:桥多
……
为什么歌那么多?可以从多角度理解,比如,家乡风光好,歌唱家乡;家乡物产多,歌唱家乡;家乡变化大,生活幸福,歌唱家乡等等。
五. 出示多媒体画面,配乐朗读。分男女生对读等。指导学生读出喜悦的感情和对江南美景的赞美。
六. 背诵课文。
七.质疑。
八.快速认读生字卡片。
第二课时
一、复习。
认读生字卡片。指名认生字组词。
二、练习。
说话练习:“我爱江南,因为……”
三、指导学生写生字。
四、作业:
1 练习写生字。
2 配乐朗诵课文,可以录下来,跟大家交流。(选作)
3 根据自己的理解或者参考相关资料画一幅江南水乡的风光画(选作)
[水乡歌 教案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
篇3:水乡歌 教案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播放舒缓优美的背景音乐)教师口述:音乐,能让我们展开想象的翅膀,观赏绿草如茵、碧波荡漾的山水画,聆听山泉流淌、群鸟欢唱的交响乐。此时此刻,优雅的音乐将我们带到风光秀丽的水乡。(黑板上徐徐展开画卷)
2、你喜欢水乡吗?为什么?(教师相机概括为“白帆如云”、“青山绿水”等优美词语。)
【舒缓的音乐、素雅的画卷、优美的语言共同把学生带入水乡那独特的意境中感受美,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过渡揭题:水乡的美可以用音乐来渲染,用画面来展现,还可以用诗来描绘呢!
板书课题。读课题。
师:这是一首献给水乡的赞歌。
2、教师配乐《秋湖月夜》范读课文。
3、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4、同桌互读,相互评价。
5、指名读,相机指导。如:轻声、前后鼻音的读法。
【本诗采用问答的形式,回环复沓,琅琅上口。教师通过让学生充分地读,逐渐丰富意象,体会诗歌鲜明的节奏感和韵律美,帮助学生进入诗歌境界。】
三、自读自悟朗读交流
1、自读课文,思考:水乡留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怎么体会到的?
2、全班交流:①水多、桥多、船多、歌多。②你是怎么体会到的?并进行朗读指导。(指明“千”“万”是虚指,形容很多。)相机创设情境理解“飘满湖面飘满河”,启发联想从而体会水乡人民的勤劳。
【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尤其是理解、鉴赏文学作品。这儿,教师充分让学生自主阅读,在读中悟,在悟中读,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以形成良好的语感。教师指导朗读时,不是技巧的传授,让学生简单地模仿,而是努力帮助他们把握诗的内容和基调来完成对本诗的二度创作。】
四、鼓励质疑引导解惑
1、再读课文,学生质疑。(教师有选择地把问题写在黑板上)
2、小组选择问题讨论,然后组际交流。
3、教师对学生不能解决的问题给予指导、帮助。
如:①“渠”、“河”、“塘”有什么不一样?(出示三者交融的画面,请学生一一指出来意会)
②“歌”怎么会装在“船”里?
教师提问启发:谁在唱歌?水乡人民用箩装什么?望着船里满载的劳动成果,水乡人民会唱些什么呢?学生再次感情朗读第三小节。
【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有利于学生在自主活动中提高语文素养。体现在:鼓励学生质疑,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组织小组讨论,合作选题、解疑,为学生提供选择和尝试的空间;优化教师引导探究的策略,唤起学生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巧妙地突破了篇末点睛之笔的理解难点。】
五、表情朗读鼓励创作
1、用问答的形式师生合作朗读全诗。
2、鼓励学生独立或合作模仿创编诗歌。
【采用朗读、创编,进一步体会作品语言特色的同时,提升了对水乡景美、人欢的情感体验,使热爱家乡的教育取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六、指导书写教认新偏旁
1、练读生字并组词。
2、学生看笔顺图,描红课本上的生字。
3、师生共议书写要点:注意“北”的笔顺;“南”、“面”、“首”三个字的中间都是两横;“片”共四画,最后一笔是横折;“乡”字学生往往写不稳,教师可出示几种典型的“病症”让学生在比较中领悟写法……(教师可适当示范书写)
4、学生在习字册上描红、仿影、临写生字,教师巡视指导,提醒书写姿势。
[水乡歌 教案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
篇4:北师大版《家园》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
材料分析:
本文是一篇反映农民工在城里生活的小说。这篇小说通过父亲带儿子到城里谋生的故事,写出了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社会上弱势群体生活的艰辛。他自己创造的“桃源居”成了别人的居住地,自己却露宿街头,这个结局给城市化的迅速发展打上了一个大大的问号。
教学设想:
让学生围绕主人公“无家--建家--护家--失家”分析文章内容,从“自己创造的‘桃源居’却成了别人的居住地,自己仍然流落街头。”感知小说主题。
教学目标:
1在阅读中感知文章内容,了解故事情节。
2. 分析人物,探讨小说主题。
教学重点:
分析人物,探讨小说主题。
教学难点:
体会文中细节描写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家,无论富裕或贫穷,都会给人以安全感。是心的港湾,是心的依靠,让我们带着家的温馨感受走进周海亮的《家园》。
二、整体感知:
1、朗读短文
要求:划出文中的生字、生词。查字典或与同学交流。
2、默读短文
要求:
①在文中找出无家、建家、护家、失家时心情变化的词语。
②概括文章内容。(提示:什么人 + 做了什么事 + 结果怎样)
三、主题探讨
1、无家的他们到城里做什么?
2、他们是怎样建家园的?
3、男人是如何护家园的?
4、他们努力建设的“桃源居”却成了别人的居住地,自己仍然流落街头。你怎样看待这个问题?
分组讨论,自由发言。
四、拓展延伸
以“我爱我家”为话题,说一段话。
五、布置作业
根据本文内容,写一篇读后感。
板书设计
无家--建家--护家--失家
[北师大版《家园》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
篇5:北师大版《小山村》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
《小山村》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使学生感受到小山村的美丽,产生对小山村的喜爱之情。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学习课文,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使学生感受到小山村的美丽,产生对小山村的喜爱之情。
教具:课件、投影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这节课让我们一起去一个地方,那里特别美,你们想去感
受一下吗? 马上打开语文书90页,让我们走进课文当中去感受这个地方
的美吧!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由读课文。
(1)借助音节把字音读准确,不丢字、不加字,不会读的字多读几遍。
(2)自由读课文,检查所标自然段的序号是否正确。
(3)指名分段读,纠正字音。
三、细读课文,体会感情
1、自由读第一段:想一想,别人问你住在哪儿,你怎样回答?
2、自由读2、3、4、自然段,用“--”画出小山村里有什么?什么样子?你最喜欢什么,把自己最喜欢的句子读给同桌听。
3、说出你知道小山村里有什么?
出示填空:山坡上有( );山脚下有( );
村前有( );河里有( )。
4、出示投影:比较辨析,指导朗读。
树上有苹果,梨。
树上有红红的苹果,黄黄的梨。
村前有一条小河,在水上面游这小鸭。
村前有一条小河,在绿绿的水面上,游着白白的小鸭。
你喜欢哪句话?读给大家听一听。
说一说,为什么喜欢这句话?
5、啊,多美的图画,多美的小山村,你怎样读课文呢?
(1)教师范读课文
(2)指名读课文。
四、归纳总结:
小山村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请你读出来。
五、指导书写“村”。
说一说你是怎样记得?观察田字格中的写法。
指导熟字加偏旁,左右结构,注意左右避让。
六、作业: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板书设计:
17小山村
果树林结满果实 爱
山村美景 新建民房和学校 家
小河的美丽景色 乡
[北师大版《小山村》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
篇6:《大熊猫》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
《大熊猫》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语文S版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七课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14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并认识新偏旁。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学习课文,了解大熊猫的外形,习性等特点,培养学生喜欢小动物
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1.认识本课生字并会写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 学习课文,了解大熊猫的外形、习性等特点,培养小学生从小喜欢小
动物的情感。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引课:教师口述或者课件展示:
身穿黑白袍子,足蹬黑色靴子,
戴副黑边眼镜,爱吃嫩绿竹子。
一、回顾课文内容
1.听写生字:巴 爪 皮 黑 双 许 动 全
评价:(同学们真棒,如果生字能写的再工整一些会更好)
2.组词:(出示课件展示:组词)
一、生字识记并组词:
巴( )许( )
皮( )黑( )
动( )全( )
双( )爪( )
二、比一比,再组词:
色( )瓜( )
午( )又( )
波( )云( )
里( )会( )
评价:(同学们的记性真棒)
二、学习课文,赏析课文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大熊猫》这篇课文,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大
熊猫的特点呢?
(1)师:安排学生放声自由读课文,教师巡视批改部分同学的听写。批改后简单评价。
(2)初读:(出示课件展示:初读)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交流学生读书体会和阅读效果。
这是一篇介绍( )的文章。
课文共有( )个自然段。
第1自然段:介绍( )是动物园最吸引人的动物。
第2自然段:介绍大熊猫可爱的( )。
第3自然段:介绍大熊猫( )的时候和长大以后不同的生活习性。
第4自然段;介绍大熊猫( )
三、学习课文第2 自然段
过渡:大熊猫这么可爱活泼,你觉得它的哪一点特别吸引你:引出第二自然短学习大熊猫的外形特点。
2.学习大熊猫憨态可掬的样子。
(1)指名学生朗读第2自然段谈读书收获。
(2)出示课件:外貌,对照课件提示内容学习指导。
细读第2自然段,感悟想象大熊猫的外貌特征:
按课文内容填空。
大熊猫的身子( ),尾巴( ),全身
的毛( )。它的四肢和肩膀是( ),
身子和头是( )。最逗人的四那双圆圆的( )
眼圈,那对毛茸茸的( )耳朵。
(3)练习检测:出示课件叠词填空
叠词填空,指导朗读,感受大熊猫憨态可拘的样子。
的身子 ()的尾巴
()的黑眼圈 ()的黑耳朵
四、学习课文第3自然段
出示课件:小熊猫
大熊猫小的时候很活泼,喜欢( ),像个顽皮的孩子。联系自己的观察与了解,说说小熊猫都喜欢干什么?
五、学习课文第4自然段
出示课件:大熊猫
长大以后,熊猫不大爱活动,常常用爪子抱着头,呼呼( )。
说说大熊猫是怎样睡觉的?
大熊猫睡觉的时候,你去( )它,它( )
眼睛看看你,接着又呼呼地( )了。
大熊猫睡醒以后。说说睡醒的大熊猫爱做些什么?
大熊猫睡醒以后,就( )着胖胖的身子,( )
找东西吃。
六、学生课内能力拓展
出示课件:词语积累
词语积累训练:
例:大熊猫走来走去找东西吃。
1.小鸟在雨丝里( )来( )去。
2.鱼在水里( )来( )去。
3.小狗在院子里( )来( )去。
七、学生课外能力拓展
出示课件:课外拓展
并在小组交流汇报。
1.大熊猫是世界上最珍贵的动物之一,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称
为( )。
2.大熊猫不但被世界野生动物协会选为( ),还担负( )的任务,深受各国人民欢迎。人们还为它发行邮票。
3.大熊猫还被选为奥运会“ ”,取名福娃晶晶。
八、布置作业
介绍一种小动物
九、板书设计
大熊猫
珍贵
大熊猫 外形(可爱)
小时候(活泼 顽皮)
长大以后(爱睡觉)
爱吃竹叶
[《大熊猫》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
篇7:《爱护》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
6 《爱护》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识字30个,写字15格。
2、学习四点底、言字旁,自己填偏旁表。
3、熟读《特别的作业》和《纪念》,能回答课后问题,背诵《鸟》。
4、了解人与自然怎样和睦相处,增强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理解课后问题。
教学时数
6课时
纪念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知道什么是最珍贵的纪念。
2.识字15个。
3、树立爱护公物、爱护建筑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识字。
教学难点
理解为什么“这才是最珍贵的纪念”?
教学时数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熟读课文,知道什么是最珍贵的纪念。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小动物们自己盖了一间小亭子,大家都想在上面留下纪念,它们都留下什么纪念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自读课文,圈出生字、生词。
2、自学生字:互教互学。
3、指名读生字词。
4、标出自然段落。
四、再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指名读第一、二自然段。
2.讨论
(1)小动物们都留下了什么样的“纪念”?
(2)刺猬为什么不动。
3、汇报、总结。
4、学习三、四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
(2)讨论:小刺猬到底留下什么样的纪念?为什么这是最珍贵的纪念?
5、汇报。
6、总结:最珍贵的纪念不是刻什么字,而应像小刺猬那样在亭子周围种上花草,爱护它,美化它。
五、学生自由读课文,喜欢读哪段,就读哪短。
六、课堂总结:
板书设计
纪念
小熊
小猴子 刻名字
……
小刺猬 种花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写字7个。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今天由冬冬来教我们学写字好吗?
二、学习写字。
1.出示生字
同学们,这7个字你们都认识吗?请读一读吧!
2.你觉得哪个字难写呢?指出自己认为的难写的生字,冬冬就教你
这个字。
3.比较“该、刻”两个字。
4、讨论怎样改进才把字写的漂亮。
5..学生抄写。
三、巩固练习。
1.描一描,该、刻两个字。
2.生字组词。
板书设计
纪念
该 石 刻 名 字 台 阶
特别的作业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识字15个。
3、使学生知道要自觉的爱护花草树木。
教学重点
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识字。
教学难点
理解课后问题。
教学时数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春天到了,老师布置同学们到大自然去找春天,同学们纷纷找来桃花、桑叶、小草等作业,可小丽却交上一份特别作业,它是什么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
二、学习新课。
1、听读课文。
2、自读课文,圈出生字。
3、互教互学生字。
4、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认读。
5、给生字找“邻居”。
6、再读课文,思考
(1)老师布置了一项什么作业 ?
(2)同学们都交了什么?小丽交了什么?为什么大家认为小丽的作业最好?
7、讨论上面问题。
8、汇报。
9、总结:
任何花草树木都是有生命的,我们应尊重他们的生命,做自觉爱护花草树木的人。
10.指导朗读课文。
三、巩固练习
1、指名读词语。
2、朗读课文。
四、课堂总结:
你们知道特别作业是什么了吗?学习了这篇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写字。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分角色读课文。
2、指名读词语。
二.学习写字。
1.出示要写的字:作 业 昨 桌 画 玉 兰 让
2.齐读生字。
3.学生分析结构、笔顺。
4.示范写“昨、作”。学生分析为什么它们的偏旁不同?这两个字都是左边偏旁占格少,右边占格多。再描红。
5.“画”学生观察“田”字在田字格的什么位置,并说怎样才好看?然后描红。
6.学生在田字格里练写。
三.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写了8个生字,同学们写得很认真。
板书设计
特别的作业
作 业 昨 桌 画 玉 兰 让
语文天地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抄写音节。
2、学习四点底、言字旁。
3、学习使用近义词,练习使用修饰词。
教学时数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抄写音节,学习四点底、言字旁,学习使用近义词,练习使用修饰词。
教学过程
一、抄写词语的音节。
1、复习ü的拼写规则。
2、一个音节内字母要靠近。
3、讨论:o 和uo的区别。
4、抄写。
二、学习使用近义词。
1、出示例:高兴 快乐
让学生分别用这两个词造句,体会近义词的意义。
2、写出:温暖、美丽 、珍贵的近义词。
三、练习使用修饰词。
( )的桃花 ( )的桑叶 ( ) 的小草 ( )的纪念 ( )的柳枝 ( ) 的作业
四、复习四点底、言字旁的字,填写偏旁表。
1、灬:
讠 :
2、填写偏旁表
偏旁 表示的意义 例字
灬
讠
板书设计
语文天地
( ) 的桃花 ( ) 的桑叶 ( )的小草
( )的纪念 ( ) 的柳枝 ( ) 的作业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讨论怎么爱护动植物,并进行写话练习。
教学过程
一、观图:
1、说一说图上都画的是什么地方?都有什么?
2、讨论:我们应怎样爱护公园里的小动物?
3、为牌子写句话。
4、选出有创意的句子,让大家一起欣赏。
二.听故事《一棵小树》。
三.课堂总结:
我们应爱护花草树木,保护环境。
单元反思
[《爱护》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
篇8:《认真》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
7.《认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教育学生要养成认真观察事物的好习惯。
2、加强朗读课文训练;
3、了解课文内容,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认真观察事物的习惯。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认真观察事物的习惯。
教学难点
一些词语的理解,如:发现、细毛、柄上、小刺。
教学时数
6课时
燕子妈妈笑了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要求会认、会写的生字的生字,认识“金”字旁
2、用“认真”说一句话。
3、理解燕子妈妈笑了的原因,分角色朗读,注意读出不同语气。
教学重点
加强朗读课文训练;学会本课生字,会用“认真”说话。
教学难点
理解燕子妈妈笑了的原因,分角色朗读,注意读出不同语气。
教学时数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 导入课题:
1、齐读课题。
2、质疑: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3、教师范读。
二. 初读课文:
1、学生自由读全文。
要求:(1)借助音节读准字音,不认识的生字多读几遍。(2)读后在书上标出自然段序号。
2、反馈生字词及自然段。
三. 细读课文:
讲读第一自然段。
1、自由读后思考:第一段告诉我们什么?(冬瓜躺在地上,茄子挂在枝上。)
2、理解“躺”、“挂”。
(1)提问:冬瓜是怎么“躺”在地上的,茄子是怎么“挂”在枝上的?
(2)学生演示。(突破“躺”、“挂”)
3、指导朗读。
讲读第二自然段。
问:图上画的是谁和谁,他们在干什么?
2、指名读第二自然段。
问:他们在说什么呢?
3、读燕子妈妈的话。
4、问:燕子妈妈叫小燕子去菜园干什么?
5、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讲读第三自然段至第五自然段。
过渡语:燕子妈妈叫小燕子到菜园里去了几次?
1、请学生分别读三、四、五自然段。
2、回答去了几次。(板书)
3、小燕子第一次到菜园看到了什么?
(1)请一名学生读第三段,其他学生思考。
教师板书:→大、小
(2)燕子妈妈先是怎样说的?
读妈妈的话,回答。理解“不错”这个词语。
(3)指导朗读燕子妈妈的话。
(4)总结学习方法:
刚才我们是怎样学习第三段的?
方法:看到什么--说了什么。
4、学生自由读第四、五自然段,读后小组讨论。
①小燕子飞到菜园里看到了什么?
②燕子妈妈是怎么说的?
5、学生汇报讨论结果。
(1)第二次看到了什么?(板书:青、紫)
(2)妈妈是怎样说的?理解“很好”。
(3)指导朗读。
6、第三次看到什么?
(1)问:小燕子飞到菜园里看到了什么?(板书:皮上细毛、柄上小刺)
(2)小燕子是怎样看到的?理解“发现”。
(3)指导朗读。
7、讲读第六自然段。
(1)燕子妈妈为什么笑了?联系前面,看着板书想一想。
(2)小组讨论。
(3)燕子妈妈为什么让小燕子去菜园观察了三次?
(4)对比冬瓜和茄子的不同。
两种方法:①对比说 ②分类说
板书设计
1.大 小
燕子妈妈笑了 2.青 紫
3.皮上细毛 柄上小刺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指导在田字格中正确规范书写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还记得燕子妈妈为什么笑了吗?
2、这节课,我们要象小燕子一样认真观察,好吗?
3、检查生字读音并组词
4、多种形式读字音
二、识字、写字教学
1、分小组自学,然后汇报
2、重点指导“屋、错、细”三个字
屋:尸字旁,第三笔要写成竖撇
错:重点知道金字旁写法
细:两个撇折方向要相同
三、个别指导
板书设计
屋 错 认 发 现 皮 细
丁丁写字
教学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会写其中的“丁、字、对、用、正、也”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懂得怎样才能把字写好。
教学重点
掌握6个生字的音、形、义,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会认真的态度和良好的习惯是做好事情的关键。
教学时数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初读课文,理解内容
教学过程
导入
同学,老师发现你的字在全班是写得最漂亮的了!你能告诉大家,你 是怎么写字的吗?(学生介绍自己写字的方法,教师评介鼓励)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丁丁写字》。
一、板书课题,初读课文。
1、导入新课,板书课题:丁丁写字。
2、听课文录音,初步感知文章内容。
3、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遇到生字、生词做上记号,多读几次。
4、把你标出的生字、生词读给同桌听一听。
5、教师用卡片检查生字、生词的读音。
6、学生熟读课文,进一步熟悉文章内容。
二、精读课文,理解内容。
1、出示第一幅图,仔细观察,你认为丁丁的字写得好吗?他为什么写 不好字呢?你从图上可以知道吗?
2、学生自读1-3自然段,画出描写丁丁写字写得怎样的句子。
3、小黑板出示句子。
丁丁写字,写来写去写来好。
他用姐姐的纸写字,写来写去写不好。
他用姐姐的纸、姐姐的笔,写来写去写不好。
⑴读一读以上三句话,理解“写来写去”、“还是”两个词语的意思。
写来写去:写了很多次。
还是:用姐姐的纸和笔来写,他和开始一样写不好。
练习用“还是”说句话。
⑵指导朗读。
4、出示第二幅图,观察姐姐的字写得好吗?她是怎样写的?
5、指名读第4自然段,其他同学思考姐姐字写得好的原因,把关键词 画 上横线。
6、从姐姐的身上,你明白怎样才能把字写好吗?
小组讨论后全班交流。
7、齐读第4自然段的最后一句话:“瞧,她写的字多好!”读出赞叹的语气。
8、出示第三幅图,丁丁的字写好了吗?这一次他是怎样写的?
9、指名读最后一自然段,联系上文想想丁丁明白了什么。
10、齐读最后一句话,理解“也”的意思,并学着用“也”说句话。
三、总结课文。
结合课文内容,联系生活实际,说说怎样才能把字写好。
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生字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卡片抽读生字、生词。
2、说说写好字的方法。
二、指导学生识记生字字形。
1、出示6具生字,学生边读边观察字形。
2、学生交流你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
3、学生对照课后生字表,观察生字结构,注意每一笔在田字格里什么位置。
4、教师边范写边指导学生书写。
丁笔顺:一丁。
第二笔竖钩在中线上。
用笔顺:
注意里面的第二横在横中线上,竖在竖中线上。
也 笔顺:
注意第二笔竖比第三笔竖弯钩起笔要高。
正笔顺:
第二笔竖在竖中线上,第三笔横在横中线上。
字笔顺:
上下结构
对认识新偏旁(又字旁)
左右结构,又--寸。注意“又”的第二笔是点。
(1)学生描红。
(2)学生在作业本上练习书写,教师辅导评价。3、用生字口头组词、扩词。
语文天地
教学目标
1、在田字格中正确描写“星、爪”
2、换部首,复习生字。积累ABB型的词语以及反义词,并能正确地运用。
3、认识动物,并对它们进行分类。
4、阅读《谁来了》,背诵古诗。
教学重点
1、积累ABB型的形容词,初步感知这类词语的形式,体会表达的效果。
2、学习成对使用几组单音反义词。
教学难点
背诵《绝句》,模仿短文《谁来了》进行续编。
教学时数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换部首,复习生字。认识动物,并对它们进行分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学生准备参加“智慧大比拼”的比赛。
2、宣布活动规则,并把学生分成两大组。
二、活动一:抄一抄。
1、出示拼音,照拼音读音节。
2、板书部分音节,适当补充一些w打头的音节。学生练写。
3、出示今天要描、写的字,指名读一读。
4、引导学生观察“耳、星、爪”在田字格里面的位置,指导书写。
5、引导、参与学生评价、评比作品。
三、活动二:部首变换小魔术。
1、帮助学生弄明白例子的符号。以“推”为例:“推”字减掉提手旁,加上言字旁,就成为“谁”
2、小组讨论:“波、抱、把”的部首能换成什么?
3、比一比:看谁换字又快又多。选择一组换前和换后的生字,组词、搭配词组、造句。
4、在书上填一填
四、活动三:照样子说词语。
1、读“胖乎乎”“毛茸茸”,仔细观察,说说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2、胖乎乎可以用来说明什么?毛茸茸又是形容什么的?
3、以大组为单位,照样子说几个这样的词语。比一比谁说得多?
五、活动四:填一填。
1、出示图片:大象、小白兔等,学生看图并读一读这三个句子。
2、出示:“长-短、高-矮、大-小”这三对反义词,读一读。生生相互出句子填空、对答。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古诗。
教学过程
一、读一读,背一背。
1、课件演示:“两个黄鹂鸣翠柳”的画面。
学生观察黄鹂是什么样子的,柳树是什么色彩,以及黄鹂在柳树枝头干什么。
2、学生想像黄鹂会歌唱什么?
3、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绘眼前的画面,再有感情朗读。
4、学生说诗意并朗读。
5、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诗情意境,有感情地吟诵。
二、自读诗歌并仿编句子。
1、边看插图,边听教师范读。
2、借助拼音自读短文,读懂短文内容。
3、借助插图评读短文。小组讨论:说说你发现了什么相同的地方?
4、照样子说句子。
(1)小组交流、推选。
(2)全班交流。
(3)谈谈体会。
三、回顾自检。
1、共同评读。提出要求,在小组内背一背自己最喜欢的一篇课文。
2、学生自己进行自评,要求实事求事。
3、教师点拔学法:
在学习中自检,就是养成经常“回头看”的习惯,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单元反思
[《认真》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
篇9:《元宵节》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
《元宵节》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识字23个,写字12个。
2、看拼音识字。学习方框、火字旁、目字旁。
3、“圆、灯、年”组词。续编灯谜。
4、背诵《元宵节》,初步认识对联。
5、了解元宵节的习俗,体会亲情、友情,更加热爱生活。
教学重点
加强朗读训练,初步建立生字的音、形、义之间的联系。
教学难点
了解农历正月十五的中国的传统习俗,训练学生的朗读能力。
教学时数
6课时
元宵节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6 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得朗读课文,并能背诵课文。
3、了解元宵节的习俗。
教学重点
认识10个生字。
教学难点
认识10个生字,并能正确流利得朗读课文。
教学时数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课文,了解元宵节习俗。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正月十五是什么节日吗?在这个节日里我们都干些什么?吃些么?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首诗《元宵节》。
二、学习新课:
(一)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师范读课文,生用手指课文,听清字音。
2、学生练读课文。
(1)自读。(2)同座互读。(3)指名读。
窗外/月儿/圆又圆,
全家/欢聚/吃汤圆。
正月/十五/元宵节,
家家/户户/庆团圆。
3、认读生字。
宵 节 窗 圆 吃 汤 正 欢 庆 团
以小组为单位在识字小先生的带领下认字。
师指导认识大口框。
生字组词接力游戏。
(二)背诵课文。
1、自己背。
2、开火车背。
总结:这节课我们学得真棒!
板书设计
元宵节
窗外/月儿/圆又远,
全家/欢聚/吃汤圆。
正月/十五/元宵节,
家家/户户/庆团圆。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学写本课生字。
2、学习偏旁“大口框”。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激趣: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儿歌《元宵节》,谁能把这首儿歌读给同学们听,也可以试着背一背。
2、检查生字的读音并组词。
3、用多种形式读字音:指名读、开火车、集体读、学生A读字音,学生B组词
二、识字、写字:
1、分小组自学,然后汇报:
A:按结构进行分类学习。“节”是上下结构的,“欢”“吃”是左右结构的,“庆”是半包围结构的,“围”是全包围结构的……
B:“节”的偏旁是“草字头”……
C:正的笔顺是: ……
D:我会给节组词:“节日”……
2.重点指导“欢、吃、团”三个字,请学生当小老师
欢 “又”字旁的最后一笔是点,第四笔是横钩,书写时左宽右窄。
吃 “口”字旁要写的小,最后一笔是横折弯钩注意区别“ ”。
团 写大口框时注意距离天字格上下、左右距离要相等。
3、范写生字、个别指导。
三、总结
看花灯
教学目标
1、调动学生相关的情感体验,知道“元宵节”也叫“灯节”。
2、学习本课生字词语并能正确规范书写。
3、培养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想象花灯的样子。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的能力。识字和写字也是本课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说一说自己看过的花灯
教学时数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花灯样子。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上节课,我们了解了中国传统的节日“元宵节”,谁还记得它还叫什么节?元宵节的时候,大街小巷挂起各种各样的花灯,你们想不想去看一看?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去看花灯。(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自由读课文,不仅要读准字音,还要边读,边画出生字。
2、出示生字卡片,以多种形式巩固生字读音。
a齐读生字卡片,开火车读。
b猜字游戏
三、理解课文内容,练习有感情朗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说一说看到了什么样的花灯?请你介绍给同学。
2、指导朗读
a当你看到这么多花灯时,你想说什么?
元宵节,看花灯,大街小巷人欢腾。
各种彩灯真奇妙,明年我也做花灯。
b说一说你最喜欢课文中哪一种花灯?能画出他的样子吗?
c结合生活实际,想一想“明年我也做花灯”,要做什么样子的?
d请你带着这种心情再有节奏地读一遍儿歌。
3、试背儿歌:
板书设计
看 花 灯
“金鱼” 吐 “奥运”邓
“猴子” 眨 看--做 “字母”灯
“小猫” 追
“蜻蜓” 立 “山羊”灯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会认、会写本课生字
2、学习偏旁“火字旁”“目字旁”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出示一盏花灯笼)同学们,你们看这是一盏什么灯笼?你能给他起个名字吗?这节课,我们就和这些汉字朋友交朋友。
二、识字、写字
1、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自学生字表。
2、检查汇报,给汉字找家
3、巩固生字读音,建立音形联系
4、小组自学
说一说自己是怎样记住这个字的?说一说你帮助了谁,谁帮助了你?
5、重点指导“灯”、“金”“真”三个字书写。
灯 “火”字旁的最后一笔是点,书写是注意做高右低,左窄右宽。
金 “金”字是上下结构的字,最后一笔长。
真 三横,空档要匀称。
6、范写生字,独立书写,个别指导。
语文天地
教学目标
1、准确抄写单韵母。
2、能用“圆、灯、年”扩词,能用“觉得”造句。
3、初步认识对联。
教学时数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抄写单韵母,用“圆、灯、年”扩词,用“觉得”造句,认识对联。
教学过程
一.听写:节日 立正 家家户户 欢庆 花灯 金鱼 真好 一年
二.正确抄写6个单韵母。
三.组词,看谁组得多。
圆:( ) ( ) ( ) ( )
灯:( ) ( ) ( ) ( )
四、仿照例子说一说。
这个彩灯,我觉得很奇妙。
这个 ,我觉得很好吃。
五、认识对联
出示两幅对联
明月照九州 明月皎皎千门雪
花灯映万家 华灯盏盏万户春
1.学生借助拼音读对联。
2.观察对联有什么特点。
3.你还看到那里有对联。
六、总结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学看日历,了解“华人”的含义。口语交际:节日待客。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背诵《元宵节》。
2.用“圆、灯、年”扩词。
3.用“觉得”造句。
二.学习看日历。
1.拿出准备的日历讨论:阳历、阴历。
2.“元宵节”是我们中国人的传统节日,在阴历的什么时间?
3.讨论:你知道世界上那些地方的人们过元宵节?
讨论后汇报。华人遍布世界各地,虽然他们离开祖国很久,但他们还是按照华人的习俗过华人的节日,比如元宵节、春节。
三.口语交际:学习招待客人。
1.看图说一说:元宵节那些人道家里来了?你欢迎他们来吗?为什么?
2.以小组为单位表演。
3.全班表演。
4.评比。
四.续编谜语
1.自学《猜灯谜》,说一说什么是灯谜?灯谜跟普通谜语有什么不同?
2.续编灯谜。每小组商量编一个谜语,并汇报。
五.总结
单元反思
[《元宵节》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
篇10:《春天》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
《春天》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掌握本单元的生字。
2、观察春天,感受春天的美好,激发学生热爱春天、热爱生活的情感。
3、背诵《春天的手》、《插 秧》。
教学重点
观察春天,感受春天的美好。
教学难点
发现提手旁表示的意思并体会带提手旁的动词词义。
教学时数
6课时
春天的手
教学目标
1、认字15个,运用各种喜欢的方式识字。
2、发现提手旁表示的意思并体会带提手旁的动词词义。
3、阅读、背诵《春天的手》,观察春天,感受春天的美好,激发学生热爱春天、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点
观察春天,感受春天的美好。
教学难点
发现提手旁表示的意思并体会带提手旁的动词词义。
教学时数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课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一年有几个季节?今天老师要考考大家,我们来听一首歌,看谁能听出歌中唱的是什么季节.
放录音《春天在哪里》这首歌好听吗?你喜欢春天吗?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歌唱春天的儿歌《春天的手》。
二、听录音,读课文:
1、先让学生说出自己以前已经认识的字。
放录音。
2、谁愿意再把课文读给大家听?(一人一段。)
3、要求:其他人认真听,想一想,春天的手都做了什么?
4、小组内互相学习读课文。
5、一组一段,根据课文词语模仿 抚摸,掠,拂,排,拍
6、比赛:看哪个组学得最快最好。
7、创设情境,指导朗读.提问:读了这篇文章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三、巩固生字:
1、出示生字卡,请学生来说一说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找出其中我们已经学过的偏旁部首以及一些笔画。
春 温 暖 轻 柔 抚 摸
传 拍 肩 膀 泼 健 壮
2、学生观察后说说应注意什么?
板书设计
春天的手
春 温 暖 轻 柔 抚 摸
传 拍 肩 膀 泼 健 壮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复习生字、儿歌、学会本课7个生字。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春天的手》。
二、复习:
朗读《春天的手》。
开火车读生字。
指五名学生分段读一读。读音请学生自己纠正。
学生读后说说春天到了,你周围发生了什么变化?
三、学写字:
1、出示生字卡,请学生来说一说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找出其中我们已经学过的偏旁部首以及一些笔画。
2、你认为这个字怎样写好?
3、学生自由讨论字的笔顺师纠正并在田字格里示范:
春 乐 树 拍 朋 友
学生观察后说说应注意什么?(乐字第二笔是竖折;树字左中右结构,每部分要写得细长才好看。)
4、学生在练习本上每个字写2个。教师巡视,发现问题,及时指正。
四、师生沟通:
春天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我们应该走到大自然中观察春天的变化。学完课文你还了解到哪些?说给大家听好吗?
板书设计:
春 乐 树 拍 朋 友
插秧
教学目标
1. 认识6个生字,会写“田、照、蓝、农、民”5个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让学生感受春天的美,大自然的美,人的劳动之美,然后进行续写。
教学难点
感受春天的美,大自然的美,人的劳动之美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时数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插秧》这首儿歌,认识6个生字。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春姑娘回来了,大自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把你画的春天的景色说给大家听好吗?
春天是播种插秧的季节,让我们一起看看农民伯伯在干什么?
二、新授
1、(放音乐,老师朗诵儿歌)
要求:边听边看,标出你还不认识的字。
2、分组读课文,说一说,通过读课文你都知道了什么?
3、指名读课文,集体纠正读音。
4、找一个你记得最牢的生字,把你的好方法介绍给大家。
5、谁想当老师带领大家读一读。
6、游戏:我说你对。
7、小组合作进一步学习生字。
8、谁能说说自己是如何记住生字的。(鼓励学生用学过的字分析生字)
9、开火车读课文,小组比赛。
想一想,城市的春天是什么样的?
10、朗读挑战赛:
比一比,谁读得最好。
可以边读边表演。
四、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
插 秧
水田是镜子,
映照着蓝天,
映照着白云,
映照着青山,
映照着绿树。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背诵儿歌、复习生字、学会写本课5个生字。
教学过程
一、复习:
读生字卡片。
背诵课文。
二、学写生字:
读生字,纠正字音,
出示“农、民”,学生自己交流谈区别及书写规则。
结合语文天地中,描一描、写一写。
出示“田、照、蓝”:
你能说出这些字的笔顺吗?
小组同学说一说,再指名回答。
你能把这些字写的漂亮吗 ?
学生自己独立写,然后小组评议。说说这些字的笔顺,先在小组中互相说说,再指名说说。
学生可就难写的字书空或描一描后再书写。
学生书写教师巡视检查指导。
板书设计
田、照、蓝、农、民
语文天地
教学目标
1、写好农、民、心三个字。
2、体会动词的意义。
3、背诵《春晓》。
4、能恰当搭配词语。
教学重点
体会动词的意义。
教学难点
能恰当搭配词语
教学时数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完成语文天地中的内容。
教学过程
一、抄一抄:
齐背声母、韵母。
默写声母、韵母。
抄写gkhjqxzcs
zhchshr
注意:抄写音节时字母要间隔距离。
同桌比一比,看谁写得又快又好看。
二、想一想,填一填:
进行看图猜字。
写出日字旁的字:日时暖
读一读。
分组交流写字,推选一个最好的,说给全班听。
评选最佳写字小组,奖励。
三、连一连
温暖的 快乐的
节日 家 小朋友 阳光 小鸟 手
小组讨论完成,集体订正。
扩展练习,还能说出什么样的句子?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完成语文天地中的内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先请同学们说一说假期里,你都学会了哪些儿歌?听过哪些故事?又多认了多少字?说给大家听一听。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几首课外的小儿歌,多认几个字。
二、读一读,唱一唱:
春天是一个美丽的季节,歌唱春天的歌曲也有很多,今天老师教给大家一首非常美丽的歌曲,先请同学们听一听,有谁知道这首歌的名字这首歌的名字?
谁会读?会读的学生读一读。
从儿歌中,你知道了什么?
你能唱出这首歌吗?
大家一起加上动作表演。
金钥匙
丁丁又告诉我们什么啦?谁为大家读一读?
(一边阅读,一边想象,读起课文来特别有意思。)
这些字你都认识吗?
小组同学互相交流。
全班交流。谈谈自己的理解,,
三、学习古诗《春晓》
请会读的同学朗读古诗
学生自己朗读,找出不明白的字小组讨论。
谁能将整首古诗的意思说个大家听?
四、指导朗读
小组进行比赛,评选出最佳朗读奖。
五、你还知道哪些有关春天的古诗或者儿歌,说给大家听,看谁知道得最多,评出一名小博士。
单元反思
[《春天》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
篇11:《雨》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
《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识字26个,能正确读、认。
2、在想象感受春雨的美,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认识生字,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理解课后题。
教学时数
6课时
雨铃铛
教学目标
1、识字11个,能正确读、认。
2、在想象感受春雨的美,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认识生字,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理解课后题。
教学时数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千条线,万条线,落到水里看不见。同学们你能猜出谜语是什么?“雨”。对,这节课我们学习《雨铃铛》。
二、学习新课。
1、自读课文圈出生字。
2、互教互学生字。
3、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认读。
沙 响 洒 房 檐 珠 串 铃 铛 招 盖
4、找出生字的“邻居”互相读一读。
5、找朋友游戏。
6、开火车游戏(生字组词)。
7、读课文注意“沙沙”要读轻一点,“丁零当啷”要读轻快一些。
8、说一说春雨的声音怎样。
9、想象春雨落在房檐上和雨珠从房檐商落下来的情景。
10、你听过雨声吗,你觉得雨声像什么?
先组内讨论后选代表说一说。
三、背诵课文
1、自己试着背课文。
2、指名背。
课堂总结:
板书设计
雨铃铛
沙 响 洒 房 檐 珠
沙沙响 洒在 房檐 水珠
串 铃 铛 招 盖
串串 铃铛 招呼 盖新房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写字。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指名读课文。
2、出示生字组成的词语,指名读。
沙沙响 洒在 房檐 水珠 串串 铃铛 招呼 盖新房
二、学习写字。
1、出示生字:沙 响 房 串 招 呼 快 新
2、齐读生字。
3、分析字型、笔顺。
4、利用学过的旧字记新字。
(1)填括号 ( )+ ( )=响 ( )+ ( )=沙
( )+ ( )=呼 ( )+ ( )=招
引导学生观察这四个字,书写时有什么特点?
a都是左右结构。b左边偏旁占格少,右边占格多。
5、学生在田字格里练习写。
6、讲评。
三、课堂总结:
四、作业:在田字格里每个字写两遍。
板书设计
雨铃铛
沙 响 房 串 招 呼 快 新
美丽的彩虹
教学目标
1、认识15个生字,能正确读、认。
2、在想象中感受彩虹美,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熟读课文,感受彩虹美。
教学难点
理解课后题。
教学时数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听儿歌《彩虹》。
2、谁见过彩虹,说一说彩虹的形状、颜色。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首儿歌《美丽的彩虹》。
二、学习新课。
1、自读课文,圈出生字。
2、互教互学生字。
3、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读。
虹 晴 空 神 遥 银 仙 女 戴 定 顶 滑 巨 颜 淡
4、给生字找“邻居”。
5、熟读课文。
6、分角色读课文。
7、说一说丁丁的眼里的彩虹像什么?冬冬的眼里的彩虹像什么?小弟看到彩虹想到什么?小妹妹看到彩虹想到什么?
8、他们的眼里彩虹这么美?你觉得彩虹像什么?
9、学生自由想象,然后说一说。
三、巩固复习。
1、读课文。
2、开火车游戏。(看生字卡片组词)
3、找朋友游戏。(音节和生字)
四、课堂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美丽的彩虹,你喜欢彩虹吗?回家以后画一幅彩虹图。
板书设计
美丽的彩虹
虹 晴 空 神 遥 银 仙 女
戴 定 顶 滑 巨 颜 淡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写字。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指名读课文。
2、出示生字组成的词语,指名读。
彩虹 晴天 天空 神奇 遥远 银河 仙女 戴上 越来越淡
二、学习写字。
1、出示生字:美 丽 空 河 定 七 巨 笔
2、齐读生字。
3、分析字型、笔顺。
4、课件出示:“巨”的书写过程,最后一笔的竖折红色闪烁。学生描红。
“美”课件演示。学生看清笔顺后再书空,然后描红。
“丽”学生说一说写时注意什么,再描红。
5、学生在田字格里练习写。
6、讲评。
三、课堂总结:
四、作业:
在田字格里每个字写两遍。
板书设计
美丽的彩虹
美 丽 空 河 定 七 巨 笔
语文天地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抄写双音词音节,练习给音节标调。
2、复习带金字旁和绞丝旁的字并填写偏旁表。
3、积累词语;续写《下雨了》。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抄写双音词音节,给“雨”扩词,续编诗歌。
教学过程
一、抄写音节。
Chūn yǔ shǔi zhū cǎi hóng zǒu guò yáo yuǎn měi lì
1、学生独立抄写,自己检查。
2、给音节标调号。
Shui you zhe yang ju da de bi
谁 有 这 样 巨 大 的 笔
二、复习带有金字旁和绞丝旁的字,并填写偏旁表。
1、写出带有下面偏旁的字,看谁写得多。
金字旁:( ) ( )( )( )
绞丝旁:( ) ( ) ( ) ( )
2、填写偏旁表。
偏旁 表示的意义 例子
钅
三、给“雨”扩词。
1、读词语:倾盆大雨 雨过天晴 泪如雨下 挥汗如雨
2、自己扩词,看谁说的多,说得好。
例:雨霖霖 雨萧萧 雨蒙蒙 牛毛细雨 狂风暴雨 零星小雨……
四、续编诗歌。
下雨了,蜗牛说:“不怕,我把房子背来啦。”
下雨了,蘑菇说:“不怕,我有 。”
下雨了, 说:“不怕,我 。”
分组完成,回去思考,在班上讨论。
例:下雨了,蘑菇说:“不怕,我有小花伞一把。”
下雨了,甲虫说:“不怕,我有一件防雨褂。”
板书设计
语文天地
给音节标调号
Shui you zhe yang ju da de bi
谁 有 这 样 巨 大 的 笔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自读《伞》,复述,能搞清人物之间的关系;背诵《春夜喜雨》;总结自己的热字方法。
教学过程
一、自读《伞》。
1、自己读一遍。
2、提问:这个故事里说了几个小朋友呀?
3、再读,然后复述。
二、读背古诗。
1、自己读,自己背。
2、提示:你看,杜甫发现下雨了,一夜没睡,静的几乎听不见雨声,真实‘春夜喜雨’啊!
3、讨论:诗人为什么高兴的一夜未谁?
4、说一说你还读过杜甫的那些诗句。
三、总结自己的认字方法。
读金钥匙的一段话。
课堂总结:这一单元你有学会了什么?
单元反思
[《雨》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
篇12:《时间》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
《时间》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道时间是宝贵的,懂得要珍惜时间,学会科学、合理利用时间。
2、运用多种方法自主识字,掌握多音字“长、少、行”。在田字格中正确的书写生字。
3、练习积累词语,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长歌行》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理解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个别诗句。
教学时数
6课时
长歌行
教学目标
1、通过理解重点词句,知道时间是宝贵的,是一去不复返的,要珍惜时间。
2、学会本课生字既有生字组成的词语,理解诗句的意思。
3、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诗歌,借助插图,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通过理解“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两句诗句的意思,知道时间是宝贵的,是一去不复返的,要珍惜时间。
教学难点
知道江水与时间都是一去不复返的,互相作比。
教学时数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认读生字,理解诗句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我们来才一个谜语好吗?
2、出示谜语:看不见,摸不着,跑得快,又没脚。一去永远不回头,千金万金买不到。
3、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关于时间的诗歌。
二、自读课文,读准字音。
1、借助拼音,自己读诗。
2、出示生字卡片,认读生字。
3、长:cháng 少: shào
三、细读诗文,理解诗意。
1、观察插图,思考:老爷爷和小孙子站在江边,看到了什么?
2、逐句理解
①指名读诗。
②说你对诗句的理解。
③老师对学生不懂的诗句做出解释。
3、指名读诗,说说对诗句的理解。
4、齐读全诗,同桌互相说一说全诗意思。
5、观察插图,启发学生想一想:小孙子对老爷爷说了什么?老爷爷对小孙子说些什么?
6、学生自由汇报。
7、有感情的朗读全诗。
四.总结
1、学了这首古诗,你有哪些收获?
2、老师总结。
让我们一起珍惜时间,珍惜青春年华,发愤努力,不要等到老了以后再后悔。
板书设计
长歌行
时间
珍惜
一去不复返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继续理解诗句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
1、有感情的朗读诗歌。采取赛读、齐读的形式。
2、指名说说全诗的意思。
3、指名读。
条条江河向东奔去,流入大海。什么时候才能回来呢?时间也是这样一去不复返啊!如果年轻的时候不努力,到老时再伤心后悔就来不及了。
二、学习生字
1、认读字音。
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认读。
歌 川 海 努 力 伤 悲
2、扩词练习。
3、书写生字。
三、课堂练习。
1、看拼音写词语。
nǔ lì shāng bēi dàhǎi guógē bāichuān
( ) ( ) ( ) ( ) ( )
2、比一比,看谁在三分钟内背的古诗多。
3、收集一些有关时间的谚语合格言。
板书设计
长歌行
歌 川 海 努 力 伤 悲
小闹钟
教学目标
1、认读生字,读准字音,了解字意。
2、了解课文内容。知道要树立时间意识,学会科学合理的利用时间。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树立时间意识,学会科学合理的利用时间。
教学时数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出示小闹钟图片,板书课题。
今天我们来学习小闹钟的故事。
二、初读课文。
1、借助拼音自读课文。
2、出示生字卡片,认读生字。
3、自己读文,把生字的读音读准。
4、画出自然段。
5、思考:小闹钟分别来到谁的家?
三、感知内容。
1、指名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小闹钟到猫头鹰、小兔子、小熊的家都看到了什么?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2、学习第2段:指名读,回答问题:
小闹钟到猫头鹰家看到了什么?你体会到什么?
3、学习第3、段:指名读,回答问题:
小闹钟到小兔子家里,看到了什么?你体会到什么?
4、学习4、5自然段:指名读,回答问题:
说说在小熊家里,看到什么?体会到什么?分角色朗读。
5、学习第6段:指名读,想一想你读懂了什么?
6、思考:如果没有小闹钟,小熊能改掉坏习惯吗?
四、总结全文。
讨论:小闹钟找到朋友了吗?谁是他的朋友?
板书设计
小闹钟
猫头鹰 每天写下自己做的事 抓紧时间
朋友 小兔子 订作息时间表 支配时间
小熊 订努力目标 克服坏习惯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生字。
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评读
3、思考:小闹钟找到朋友了吗?谁是它的朋友?
二、学习生字。
1、认读字音:出示生字卡片。
2、识记字型。
用学过的识字方法,进行识记
重点指导:纸 使 劲
纸:左右结构,右下没点
使:左右结构,右边一不要丢
劲:左右结构,左上不能写成又
3、扩词练习
4、书写生字
三、课堂总结。
板书设计
小闹钟
naò zhong zhǐ zaǒ xí shǐ jìn chuáng
闹 钟 纸 早 习 使 劲 床
语文天地
教学目标
1、掌握字的间架结构,能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
2、能根据汉语拼音正确书写词语,巩固汉语拼音。
3、培养学生时间观念,从小养成爱惜时间的好习惯
教学时数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描一描,写一写。
教学过程
一、描一描,写一写。猜一猜。
悲 纸 使 劲
方法:(1)先说一说这几个字的结构。
(2)讨论:书写时应注意什么。
二、猜一猜。
看不见,摸不着,跑得快,又没脚。
一去永远不回头千斤万斤买不到。
(时间)
方法:(1)先自读内容,读通顺,指名读。
(2)猜一猜。
三、讨论:一分钟能做什么?
方法:(1)提问:一分钟有多长?感知时间概念。
(2)小组讨论:一分钟能做什么。
(3)亲自实践。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阅读《小河流过我门前》。
教学过程
一、读一读。
小河流过我门前
小河流过我门前,小河摇头不答应,
我请小河玩一玩,急急忙忙去发电。
小河摇头不答应,小河不肯玩一玩,
急急忙忙去浇田。小河不肯站一站,
小河流过我门前, 一分一秒也不停,
我请小河站一站, 日日夜夜奔向前。
1、借助汉语拼音自读诗歌,同桌讨论解决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
2、小组互读、评议,推选朗读优秀学生,在班级竞赛。
3、评选朗读能手。
4、集体朗读。
二、讨论:
这首诗歌告诉我们了什么?说明了什么?你今后应该怎样做?
三、读一读,背一背。
一年之计在于春, 一寸光阴一寸金,
一日之计在于晨。 寸金难买寸光阴。
单元反思
[《时间》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
篇13:《愿望》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知道为别人奉献爱的愿望是美好的,培养学生关心他人的好品质。
2、识字15个。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识字15个。
教学难点
理解课后题。
教学时数
2课时
丁丁和牵牛花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正确认读15个生字,能用生字组词、扩词,并会用部分词语造句。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能回答课后问题。
3、懂得为别人奉献爱的愿望是美好的,从而培养学生关心他人的好品质。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能回答课后问题。
教学难点
懂得为别人奉献爱的愿望是美好的,从而培养学生关心他人的好品质。
教学时数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都有什么愿望?你们又是怎样去实现自己的愿望? 你们想知道我的愿望又是怎样实现自己的愿望的吗?那么就请读一读课文吧。
二、学习新课。
1、自读课文,圈出生字。
2、互教互学生字。
3、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认读。
4、给生字找“邻居”,读一读。
5、再读课文,标出自然段。
6、学生讨论:丁丁有什么愿望,它是怎样实现的?
7、交流。
8、师小结:丁丁的愿望是让奶奶足不出户就能看到牵牛花,在牵牛花的帮助和自己的努力下终预实献了自己的愿望。这种为别人奉献爱的愿望是美好的。
9、指导朗读。
三、巩固复习。
1、指名读词语。
2、说一说学了这篇课文,你想把自己种的植物摆在哪里?为什么?
四:课堂总结:我们每个人都要像丁丁学习,学习他关心他人的好品质。
板书设计
丁丁和牵牛花
久 芽 盼 晚 根 竿 或 者
不久 发芽 盼望 晚上 一根 竹竿 或者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写字。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丁丁和牵牛花》,谁能说一说丁丁有什么愿望?他是怎样实现愿望的?
2、出示词语指名读:
不久 发芽 盼望 晚上 一根 竹竿 或者
绳子 满足 记着 感谢 实现
二、学习写字。
1、出示生字:阳 久 对 给 足 记 路 吹
2、指名读生字。
3、分析生字的结构、笔顺。
4、课件演示“足、路”的写法。
足:演示笔顺后再描红。
路:演示后提问:让学生说一说第六、七笔和第九笔为什么用红色?使学生知道“足”字做偏旁时将撇、捺改为竖、题。第九笔横撇用一笔写成。
5、学生在田字格里练习写。
6、讲评。
三、课堂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8个字的写法,这里写时需要注意的是“足、路”。再和老师一起书空一下好吗?
板书设计
丁丁和牵牛花
阳 久 对 给 足 记 路 吹
想飞的乌龟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出现的15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进行说话练习。
2、学习朗读课文,进行情感渗透。
3、培养学生追求理想的信心。
4、培养学生对小动物的同情心、爱心。
教学重点
学习本课的生字词语、句子练习。
教学难点
体验乌龟的内心情感。
教学时数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初识课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画:教师画乌龟简笔画。
问:“乌龟的背上有好多裂纹,你们想知道它的来历吗?”
板:课题《想飞的乌龟》
二、初识课文。
1、看动画听故事(放课文录音。)要求:听准字音,听清故事内容。
2、落实要求:听了故事你知道了什么?
师:自己读书,你会知道的更多。
3、请小朋友用手指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自己来解决:
(1)借助拼音学习。
(2)请教小老师。
(3)向老师请教。
(4)联系上下文认读。
4、同桌互相听读课文,遇到障碍,合作解决。
5、脱手试读课文,多读几遍。
三、学习第一部分。(从前--乌龟很伤心)
1、指名试读课文,请小朋友认真听,进行评议。
2、师问:乌龟为什么“很伤心”?请小朋友看图再读课文,小组合作讨论“乌龟为什么很伤心”,并试着说一说。
3、联系生活,体验情感:
师问:你伤心过吗?什么时候什么事情你很伤心?
4、指导有感情地读:
师:乌龟想飞飞不起来很伤心,你能把乌龟伤心的样子读出来吗?
5、分角色朗读课文,小组评议。
出示这几句话读一读:从前,有一只想飞的乌龟。
我们走吧!我们快走吧!
我们要去一个很美的地方。
四、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继续学习课文。
教学过程
一、朗读第一部分内容。
二、继续学习课文。
师:乌龟多么想和小鸟一起飞到很美的地方去呀,可是,它不会飞,它伤心得--
师:谁为它想一个办法?想了什么办法?请小朋友自己读课文第二部分。(小鸟想出了一个办法--乌龟很高兴,他喜欢飞的感觉。)
1、合作学习:说一说小鸟想出的办法。
演一演小鸟带着乌龟飞的样子。
议一议乌龟的心情。
2、联系生活,体验情感:你什么时候很高兴,你有什么高兴的事?
生:小组讨论交流。
3、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
三、继续学习课文。
1、读一读:请同学们读一读课文。
2、说一说:说一说乌龟看到了什么。
3、画一画:画一画乌龟在天上看到的美丽的景色。(充分激发学生的想像力,让学生在画中充分发散思维,教师及时表扬鼓励。)
4、想一想:这时候,乌龟的心情怎样?(开心!)
5、体会:你什么时候最开心?
6、扩展思维,合理想像:
①乌龟从天上掉下来了,它会想什么?
乌龟想:天上太美了,我还要飞。
乌龟想:小鸟太不注意安全,我找孙悟空带我飞。
②乌龟还想飞,请你为它想想办法。
生:乌龟,你坐着月亮船飞到天上去。
乌龟,你坐着宇宙飞船飞到天上去。
乌龟,你开飞机飞到天上去。
③句子练习:--从--。
7、自主探究:你有什么问题,请提出来:
生:乌龟掉下来,小鸟为什么不去救它?
这只乌龟这样,为什么现在所有的乌龟都这样了?
乌龟身体上摔出了裂纹,为什么剥不下来呢?
乌龟从天上掉下来,心情又会怎样?
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让学生体验自主学习的快乐。
8、请小朋友带着自己的情感体验朗读课文。
四、通读全文,整体回顾。
语文天地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抄写带鼻韵母的词语音节。
2、复习心字底和竖心旁的字,并填写偏旁表。
3、练习积累近义词并造句。
教学时数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复习心字底和竖心旁的字,积累近义词,抄写带鼻韵母的词语音节。
教学过程
一.抄写音节:
yuàn wàng zhēn guì gǎn xiè
shí xiàn bá miáo zhù zhǎng
1、拼读音节。
2、注意:声调标在ng上。
3、抄写。
二、看一看,填一填。
心:(感) (愿) ( ) ( )
竖心旁:( ) ( ) ( ) ( )
1、学生自己填写。
2、填写偏旁表。
偏旁 表示的意思 例字
心
忄
三、读一读,选一个词造句。
马上 连忙 立刻 赶快
1、学生选一个词语造句。
如:上课铃声响了,我立刻走进教室。
2、填空:
上课铃声一响,我( )走进教室,坐在座位上。老师一进门,全班同学( )站起来。跟老师互相问好,我们( )坐下,开始了紧张愉快的学习。
3、总结:
多处需要表示使用动作急迫时,可以使用近义词避免词汇贫乏。
四、课堂总结:
板书设计
语文天地
看一看,填一填。
心:(感) (愿) ( ) ( )
竖心旁:( ) ( ) ( ) ( )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听故事《卖火柴的小女孩》,自读课文《你别问这是为什么》,口语交际。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写出带有下面偏旁的字,看谁写的多。
心:
竖心旁:
2、用“立刻”造句。
二、听故事《卖火柴的小女孩》。
1、认真听故事。
2、简介安徒生:丹麦伟大的童话作家。
3、听了故事后,你想为买小火柴的小女孩做些什么?
三、听了《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故事,同学们都想为卖火柴的小女孩做点什么,下面我们看一看刘倩倩小同学他想做些什么?
学生自读课文《你别问这是为什么》。
1、注意指导学生感情朗读。
2、读后讨论:
刘倩倩小朋友准备把蛋糕、棉衣、歌片送给谁?
四、口语交际。
1、小力很想有一个文具盒,但她的储蓄罐里钱不够。她该怎么做?请你帮她想想办法。
2、学生自己先想一想,在交流。
3、以《我很想有一个……》为题,在练习本上写下自己的愿望,写下自己打算如何做。
单元反思:
[《愿望》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
★ 品德说课稿
★ 说课稿品德

【北师大版《水乡歌》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共13篇)】相关文章:
《枫桥夜泊》说课稿2022-07-29
小学品德与社会:《珍惜时间》说课稿2023-03-08
《我的责任》三年级品德说课稿2023-03-04
西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教材分析 备课资料(西师版三年级下册)2022-11-15
小学品德与社会说课稿《从一滴水说起》2022-06-03
二上教案 1、秋游2023-05-18
《一图四式》教学反思2022-06-22
《南亚一》教学反思2024-05-02
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期末考试卷2023-03-22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说课稿2022-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