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下语文人教版第四单元教学设计

时间:2023-05-09 07:33:07 语文教学设计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五下语文人教版第四单元教学设计(共17篇)由网友“大白牙大白狼狗”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五下语文人教版第四单元教学设计,仅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大家喜欢,并能积极分享!

五下语文人教版第四单元教学设计

篇1:语文第四单元教学设计

语文第四单元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结合意象品味诗歌意境,感受诗歌表达的丰富情感。

2.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了解本诗复沓叠唱的手法,感受其声韵美,并领会其对表达情感的作用。

3.体会诗歌中表达的对故土、祖国深切的眷恋之情,并理解其作为人类美好情感的共通之处。

核心素养

语言建构与运用:赏析诗歌采用复沓叠唱结构技巧的妙处。

思维发展与提升:理解诗歌的意象特点,分析意象在主旨表达方面的作用。

审美鉴赏与创造:分析诗中称呼转变的作用,体会诗歌在抒情方面的艺术技巧。

文化传承与理解:体会迷娘思乡和追求美好世界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

赏析诗歌采用复沓蠡唱结构技巧的妙处。

难点:

理解诗歌的意象特点。

课前准备

1、指导学生完成预习

2、制作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诗歌是人类最古老的发明,也是最珍贵的瑰宝。它是语言的精华,是智慧的结晶,是美的灵光,也是我们纯粹的精神家园。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外国诗歌,歌德的《迷娘(之一)》,让我们一起在诗歌的世界里翱翔。

二、写作背景

歌德从一个反叛作家变成了一个封建小朝廷的官吏和宫廷文人,但是,他的内心充满矛盾,为了行政工作他不得不在许多方面对外妥协,对己克制,在他在也无法忍受这种令人窒息的环境时,《迷娘(之一)》就是在这种境况下写出的。1786年他来到早已向往的意大利,在意大利,他游遍各个城市和西西里岛,宏伟的大自然、丰富的文化遗产、纯朴的民间生活,都使他心旷神怡。

三、作者介绍

歌德(1749-1832),德国著名诗人,欧洲启蒙运动后期最伟大的作家。他曾短时当过律师,但主要志趣在文学创作方面,是德国“狂飙突进”运动的中坚。歌德不仅善绘画,对自然科学也有广泛研究。其创作囊括抒情诗、无韵体自由诗、组诗、长篇叙事诗、牧童诗、历史诗,历史剧、悲剧、诗剧,长篇小说、短篇小说、教育小说、书信体小说和自传体诗歌、散文等各种体裁的文学作品。最著名的是书信体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诗体哲理悲剧《浮士德》和长篇小说《威廉迈斯特》。

四、题目解读

“迷娘”,《威廉麦斯特的学习时代》的小说人物。

五、层次结构

本文共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节,表现了故国意大利的美好景物。

第二节,描述了迷娘幼年生活的房子。

第三节,描述了迷娘被拐到德国的沿途风景。借助不同场景的描述,表现了迷娘对故国的热爱与思念。

六、全文分析

1.第一节中“你知道吗,那柠檬花开的地方”是什么地方?诗歌选取哪些意象来描写“那柠檬花开的地方”的美好的?请结合诗歌做简要分析。

明确:

“那柠檬花开的地方”指迷娘的祖国意大利。诗歌在描写意大利景色时,选取具有意大利典型特征的意象,比如用柠檬花、蓝天、和风、静立的桃金娘、高展的月桂等来描写意大利,并把对故国的情感融入景物之中,抒发了浓郁的思乡情感。诗歌就是这样通过具体感人的意象来描绘迷娘故国意大利的美丽风光,抒发迷娘对故国的依恋、思念之情的。

2.诗歌中哪些意象具有象征意义?其对诗歌主旨的表达具有怎样的作用?

明确:

桃金娘和月桂。桃金娘为维纳斯的神树,而维纳斯是罗马神话中爱与美的女神,象征着爱情与美;月桂为阿波罗的神树,阿波罗是古希腊神话中的光明、预言、音乐和医药之神,消灾解难之神,具有太阳神的属性,象征着光明和美好。

桃金娘和月桂与其他意象一起营造出美动人的画面,承载了主人公对故乡的热烈情感,同时也使诗歌的主旨拓展延伸到对美好世界的追求这一更高的层面,起到升华和深化主旨的作用。

3.本文三个诗节描写的意象众多,各不相同,但又有共同特点,那么共同特点是什么?

明确:

共同特点:都与故乡有密切的关系,都表现出故乡的美好和魅力。

首节选择的意象有柠檬花、橙子、蓝天、和风、桃金娘、月桂等,具有鲜明的意大利地域特征,描绘出一幅优美动人的自然风光图景;第二节所写的圆柱、厅堂、居室、大理石立像等,具有古罗马和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建筑的鲜明特征,宏伟而壮美;第三节则以迷雾、岩洞龙种、危崖、瀑布等意象,展现阿尔卑斯山的险峻之美和神秘色彩。这三幅图景从不同角度表现了迷娘的故乡意大利的美好、迷人和无穷魅力,构建起了一个迷离而又优美、令人神往的艺术世界,抒发了迷娘对美好故乡浓郁的思念之情。

4.《迷娘(之一)》借助各种意象就是为了塑造一个人物形象——迈斯特,为什么诗中会有“爱人”“恩人”“父亲”三个不同的称呼?

明确:

这首诗以对知心人倾诉的形式完成。倾诉的人是迷娘,而被倾诉的对象分别是这三个称呼者,事实上,这三个被倾诉的人实际上是同一个人——迈斯特。迷娘在心中深深地爱着他,可她知道这是无法实现的,于是就由“爱人”转而称呼他为“恩人”,进而称呼他为“父亲”。这三种称呼在诗中的转换,表达了迷娘对迈斯特怀有的那种复杂、真挚而又深沉的情感,既哀怨,又美好。从感情上看是一种递进关系!这种炽热的爱被升华为一种美好的对父亲的爱,又和思乡之情扭结在一起,让两种感情都得到了升华和强化,但又互相掩映,具有哀婉、含蓄而又深沉的美感效果。

5.这首诗在结构上的特点是什么?有什么好处?

明确:

这首诗运用了复沓叠唱的艺术结构技巧。每一节第一句开头和第五句都采用了反复的手法,加强了询问力量,加深了想念的程度;每一节的最后两句也采用了基本相同的架构句式,只在个别关键的地方替换一两个字,不仅使诗歌的思想内涵增大,使诗歌所表达的感情更加热切和复杂,而且使诗歌具有音乐复唱的旋律美感,增强了诗歌的抒情性和艺术感染力。

6.对于《迷娘》这首诗的抒情主人公,有人认为是迷娘,有人认为是作者本人。你认为呢?结合“写作背景”及相关“资料链接”,谈谈你的看法。

明确:

观点一:迷娘。

①诗歌标题为“迷娘(之一)”。

②从《威廉迈斯特的学习时代》中的迷娘来看,迷娘的故乡在意大利,而诗中的意象多具有意大利的典型特征。

③从诗中的称呼“爱人”“恩人”“父亲”的转换来看,抒情主人公的身份符合迷娘爱上迈斯特,感恩、依恋迈斯特的特点。

④诗中的意大利建筑,宏伟壮美,应是迷娘幼时居住之所,与迷娘是一个贵族与自己的妹妹私通生下的孩子这一身份符合。

⑤《威廉迈斯特的学习时代》中的迷娘被诱拐到德国,过着饥寒交迫、颠沛流离的生活,渴望有心爱的人相伴,回到故乡意大利开始一种美好的生活,这与诗歌的情境一致。

观点二:作者本人。

①诗歌《迷娘》创作于《威廉迈斯特的学习时代》之前,诗中的迷娘并非小说中的迷娘,而应该是诗人自己借以抒情的化身。

②意大利是文化氛围浓厚的国度,厌倦魏玛公国小朝廷的庸俗公务的歌德渴望到意大利汲取创作灵感,接受古希腊和古罗马艺术的滋养。在创作《迷娘曲》之前,歌德已经两次从瑞士的山上眺望过山南的意大利,并在创作此诗三年后前往意大利居住。诗中的美好景象是诗人对意大利的想象。

③《威廉迈斯特的学习时代》是一部成长小说,主人公迈斯特是个满怀理想、充满朝气的热血青年,他不满现实的平庸和混沌污浊,追求人性完善和崇高的美好世界。而对美好世界充满渴望与向往,正是这首诗所要表达的深层主题。

七、中心思想

《迷娘》以最委婉优美的形式,表达了历经坎坷的迷娘对故乡的思念,对美好世界的追求,以及她执着、深挚、哀婉而美好的心声。诗篇明里是写迷娘对故国的思念,内里也表达了诗人自己对意大利的热爱和向往。

八、写作特点

1、运用正歌和副歌的形式。

诗歌共三节,每一节都由正歌和副歌组成。正歌分别描写了意大利的美好景物、迷娘幼年生活的房子、迷娘返回故国途中所见的景物。副歌则抒发了强烈的故国之思。正歌所描写的景物是副歌所抒发情感的基础,正歌和副歌相互配合,寓情于景,相得益彰,把感情的抒发推向极致。

2、运用重章叠唱的表达技巧。

诗歌三节正歌部分的第一句和第五句都采用了反复的手法,加强了询问的力度,加深了思念的程度;副歌部分采用了基本相同的结构和句式,只在个别关键的地方替换一两个字,不仅使诗歌的思想内容增大,使诗歌所表达的感情更加热切和复杂,而且使诗歌具有音乐复唱的旋律美感,增强了诗歌的抒情性和艺术感染力。

3、意象鲜明,意境优美。

诗歌选取的意象带有鲜明的意大利景物的特色,而且同是意大利景物,三节诗歌所选的意象的特点是不同的:第一节的景物高洁、宁静,第二节的景物庄严、肃穆,第三节的景物神秘、古朴。同时,诗歌中,意象和迷娘的情感完美融合,构成了优美的意境,画面有尽而情意无穷,令人陶醉。

九、补充资料

了解“意象”

所谓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简单地说,意象就是寓“意”之“象”,就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在比较文学中,意象的名词解释是:所谓“意象”简单说来,可以说就是主观的“意”和客观的“象”的结合,也就是融入诗人思想感情的“物象”,是赋有某种特殊含义和文学意味的具体形象,简单地说就是借物抒情。

布置作业

《迷娘》这首诗的三节正歌第一句开头和第五行都采用了诗句反复的手法,加强了询问力量,增加了想念的程度;副歌部分采用了基本相同的架构句式,只在个别关键的地方替换一两个字,不仅使诗歌的思想内涵增大,使诗歌所表达的感情更加热切和复杂,而且使诗歌具有音乐复唱的旋律美感,增强了诗歌的抒情性和艺术感染力。请你运用反复的手法,描摹一种事物。150字左右。

课后训练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月下

[俄]费特

我和你一道漫步,在月亮的清辉里。

我的心快醉了,在神秘的沉默里。

池塘像一块闪亮的明镜,小草在呜咽不息,磨坊、小河和远处都已沉浸

在月亮的清辉里。

能够悲伤?能够不活着?

在这迷人的世界。

我们静静地走着,

篇2:语文第四单元的教学设计

关于语文第四单元的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默第四单元生字词。

第二课时:复习第四单元。

一、容易写错的`字。

厚 竭 霆 盗 规 啄悬罐 傲 禁

二、容易读错的字。

浊(zhuo) 纵横(heng)交错 血(xue)液 惩(cheng)罚 渗(shen)出 不禁(jin)

三、解词。

1、精疲力竭:形容非常疲劳,一点力气也没有了。

2、冉冉上升:慢慢上升。

3、纵横交错:横一条竖一条相互交叉。

4、甘霖:久旱以后所下的雨。

5、巍峨:形容山或建筑物的高大雄伟。

6、小心翼翼:形容举动十分严谨。

7、大发雷霆:比喻大发雷霆,高声训斥。

8、完好无损:完好,没有损坏,没有残缺。

9、日复一日:日子一天一天地过去。

四、成语归类。

反映盘古开天辟地的经过:混沌不分 昏天黑地 大刀阔斧 开天辟地 与日俱增

顶天立地 变化万端 改天换地

五、课后题。

P76 :3 、4 P79: 4

六、背课文。《开天辟地》6——8节

作业:

1、默写第三单元字词看拼音写词,自己批改。

2、自己设计课文填空。

3、读第三单元课文。

4、背诵复习内容。

篇3:语文七年级第四单元教学设计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第四单元教学设计

一、单元教学目标:

1、能带着美好的情怀、丰富的想象和联想,用优美的声调抑扬顿挫地朗读课文。

2、能品赏散文精彩生动的语言,加以点评与积累,神游优美深远的诗化意境。

3、能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说出自己的情感体验,力求走进作家的心灵世界。

4、能培养细致观察的能力,学会抓住景物特征状物抒情的写法。

5、能以“多彩四季”为背景,确定各种主题并展开相应的探究活动。

6、能积极参与说话活动,使语言具有针对性,有吸引力,打动别人。

二、单元课时安排:共13课时

单元整体学习1课时

《春》 2课时

《三峡》 1课时

《济南的冬天》 2课时

《夏》 1课时

写作 3课时

口语交际 1课时

专题交流或语文活动 1课时

单元专题小结 1课时

三、教学设计:

本单元所选的课文都是描写大自然的。色彩斑斓的大自然,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愉悦。这些作品不但描绘了迷人的景色,而且蕴涵着作者真挚而又浓烈的情感。色彩明丽、诗意盎然的《春》就是一曲“春”的颂歌;《济南的冬天》,山美,水美,树美,雪美……一切都充满了诗情画意;《三峡》篇幅虽短,却充溢着对大自然的叹服和赞美之情;《夏》用紧张、热烈、急促的旋律赞美作者心目中黄金的夏季。《古代诗歌四首》都是写景抒情的佳作,精美的景物描写、独特的思想感情,让我们与诗人同喜共悲。

学习这个单元要指导学生欣赏美的景物,体会美的情感,品味美的语言;培养他们发现美、欣赏美、表现美的能力,以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以学生为主体,尝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本单元的诗文文质兼美,是绝佳的朗读材料,要在朗读中体味感情。

本单元的写作目标是要求学生带着对大自然的爱与敬畏,走近大自然,去观察,去感受,把观察到的景物和内心的感受写出来,具体、生动,就会是一篇感染人的好文章。

四、教学过程

第1课时 确定本单元的学习内容

第一块:明确单元专题含义: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后反思

1导语:明确任务听讲

2布置活动:让学生阅读单元提示阅读、做好批注。教后反思

3布置活动:谈谈你最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准备3—5分钟,然后口头作文,注意要说出真实而独特的感受,若能情景交融就更好。讨论,结合阅读提示,谈谈自己对四季的理解。

第二块:了解单元大概内容: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后反思

1导入:让学生浏览目录、课文(还可以延伸到发展性评价手册)明确任务

2巡视、指导浏览目录、课文

3布置讨论:本单元的内容结合你的兴趣、爱好及你的理解确定一个专题内容作为本单元的探究问题。(如探究中外文学作品“春夏秋冬”所蕴涵的生活哲理等等)讨论、组建学习小组

第三块:确定单元活动方案: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后反思

1布置学生商定单元的活动主题及计划(活动要有广泛性和趣味性要结合单元专题,如从四季中选取感兴趣的专题,收集各方面的材料,编制一期 “春意常在”、“冬日浪漫”、“秋日私语”等为主题的壁报或网页、组织一次散文朗诵会等。)讨论、交流

第四块:学习评价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教后反思

1出示评价内容:1、你对大自然有自己独特的情感体验吗?2、你有自己的专题吗?3、本节课你发言了吗?(组内或班上)4、你能品味散文中优美、诗化的语言并做了一定的摘抄吗?5、你有自己的学习伙伴和小组吗?6、你参与了以“多彩四季”为背景的探究活动吗?自我反馈

2小结:自我小结

第2课时 《春》(一)

学习目标

1、能反复朗读课文,体会字里行间洋溢着的对春的喜爱、赞美之情。

2、能品味文中精妙语句的含义,学会赏析散文的一般方法。

3、能充分发挥联想和想象,感受课文所展现的情境,为其配诗、配画。

课前学习:

1、在网上查阅朱自清简介及他的作品,把朱自清简介及作品篇名写在摘抄本上。

2、读课文2遍,把你认为写得最美最精彩的句子画出来,体会美在哪里,精彩在哪里。

课堂学习:

第一块:整体感知课文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后反思

1导入:组织学生了解朱自清。互相交流相关内容。

2播放《春》的朗读录音,让学生边听边展开联想和想象。听完后,谈谈自己的感受。(从哪个角度谈都可以)边听边想、班内交流。

3要求学生在协作组内模仿朗读录音自由地有感情地朗读,注意读准字音、语音的高低和速度的快慢。组内朗读、互相改进朗读方式,推选出代表在班内做示范朗读。

4要求学生在听示范朗读时,用简洁的语言理出全文的线索,并分别用“xx图“的形式概括春天的美好景色。边听边思考,在书上做好批注。

5组织交流、评价班内交流、互评。

第二块:赏析“春景图”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后反思

1导入:组织学生研读课文,对精彩的或自己喜爱的语句进行圈点勾画,并做好点评。阅读、勾画、批注

2组织协作组内交流、评价交流

3布置协作组任务:在“绘春”部分任选其中一幅图画进行赏析,可从描写顺序、角度、方法、语言、精彩语句等多角度赏析。组内交流,讨论,完成一篇简单的赏析性文章

4组织交流、评价小组推荐交流,组与组之间互评

第三块:语文活动:为文章配诗、配画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后反思

1组织、参与活动学生根据对课文的理解用古诗名句或自拟小诗圈点评注春草、春花、春雨等图,并展开想象为文章配相应图画。

课后学习:1、背诵全文。

2、在网上查阅并摘抄描写春天的诗或文

第3课时 《春》(二)

学习目标:

1、能领悟课文的内涵,从中获得有益的生活哲理。

2、能欣赏绘春作品,并能说出自己的情感体验。

课堂学习:

第一块:整体感知课文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后反思

1导入:组织学生交流课前学习的体会谈体会

2创设问题情境:作者眼里的春天具有怎样的生活哲理。阅读、思考、圈画、讨论

3组织交流、评价交流,互评

4师生共同仿照“春天像……”写一组比喻或拟人句构成排比,看谁写得多、写得好。 描写、交流、互评

第二块:领悟“春“的内涵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后反思

1组织学生反复朗读“颂春”部分,体会其含义。阅读、勾画、思考、讨论

2组织交流、点拨、评价交流

3学习评价:学习了本课你有什么情感体验,根据自己的生活实际说:春天究竟在哪里?或在哪里能找到春天?或在你眼中春天应该是怎样的(描绘你眼中的春天)?思考、自由发言

第三块:语文活动:朗读比赛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后反思

组织、参与活动朗读、评比

课后学习:

1、根据你对“春”的理解改写《春天在哪里》的歌词。

2、从“春花”、“春草”、“春风”、“春雨”、“春勤”等内容中选取你最感兴趣的专题,写一段文字,或分类收集诗句,编制一期以“春意常在”为主题的壁报。

第4课时 《三峡》

学习目标:1、了解关于《水经注》的一些常识。

2、对照课文注释,疏通文意,感知课文内容。

3、朗读成诵,学习洗练的写景笔法,感受三峡的奇丽风光。

课前学习:

1、熟读课文,查工具书解决课文中的生字词,对照课文注释,疏通文意,感知课

文内容。

2、收集有关三峡的图文资料,摘抄精彩的描写片断。(如李白的《下江陵》、刘白羽的《长江三日》、电视片《话说长江》、《神女峰的传说》等等。)

课堂学习:

第一块:整体感知课文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 后 反 思

1导入,播放电视片《话说长江》有关“三峡”的片断,让学生根据课前学习的内容谈谈自己对三峡的感受。交流、讨论

2简介作者和《水经注》,示范朗读,让学生画出难读或易错的字音。听讲、做好批注

3组织学生自由朗读朗读、互评

第二块:精读课文内容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 后 反 思

1组织学生协作学习:参看页下注释及工具书,试译课文,如有困难,提出后由其他小组的同学或教师帮助释疑。协作翻译全文

2指定学生翻译,其他学生纠正、完善。交流、完善

3创设问题情境:课文写了三峡哪些景观?这些景物各有什么特点?你认为课文按这样的顺序来写是否合理?说说自己的理由。组内讨论、全班交流

4组织学生试背自由背诵

5创设问题情境:以洗练的笔法写景,是本文的一大特色。试以文中对某一季节景象的描绘为例,分析这一特色。思考、讨论、交流

第三块:语文活动:畅想“三峡”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后反思

1组织学生展开研究活动:至,三峡工程完工后,水位将抬高至175米。请对照课文,推想一下,到那时,郦道元所描写的景色有哪些变化?要求:要尽可能地通过上网或在相关图书里查找资料,学会收集、保存、归纳、分析、整理并应用文字或图片进行推想,整理成文。以协作组的形式完成研究活动,整理成文。

2组织协作组之间交流研究成果。交流、互评,选出最受欢迎的畅想家。

课后学习:

1、学习本文后,你联想到李白的哪一首诗,还联想到哪些描写三峡的作品,将你所喜欢的文章内容选抄在摘抄本上。

2、谈谈你对“三峡工程”有哪些建议和具体措施。

第5课时 《济南的冬天》

学习目标:

1、反复朗读课文,从不同角度感知济南冬天的特点,体会作者的赞美之情。

2、能找出文中选用的准确生动的词语及形象贴切的比喻、拟人句,并分析它们的精妙之处。

课前学习:

1、在网上查阅老舍简介及他的作品,把老舍简介及作品篇名写在摘抄本上。

2、有感情地朗读全文,并根据自己的理解在文中做好适当的批注。

课堂学习:

第一块:整体感知课文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后反思

1导入,组织学生谈谈对老舍的了解。交流

2播放朗读录音,出示多媒体画面(冬景图)听、看

3组织学生比赛朗读(要求:边读边展开想象)分组比赛

4创设活动情境:假设要给一个从没到过济南的人讲讲济南美丽的冬天,参照课文,你将讲述济南冬天的哪些景物, 这些景物各有何特点?济南冬天的总体特点是什么? 请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复述济南的冬天的主要内容阅读全文后理清文章脉络,准备复述。

5组织学生复述、评选优胜者。复述、互评

第二块:赏析精彩片段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后反思

1导入,根据学生的复述创设问题情境:文中写了三幅山景图,还写了水色 ,四幅景物图你最喜欢哪一幅,为什么? 思考、交流,分析自己喜欢的精彩片段。(在片段旁注好你喜欢的理由)

2组织学生背诵自己喜欢的精彩片段。背诵

3组织学生研讨本文的语言:(1)你喜欢文中哪些优美的`语句?为什么喜欢?用简洁的语言来分析。(2)文中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试分析其作用。并模仿举例。协作组内讨论、研究,在文中做好圈点勾画。

4组织学生交流学习成果,教师小结交流、互评

课后学习:1、背诵全文。

2、选做发展性评价手册。

第6课时 《济南的冬天》(二)

教学目标:

1、能学会作者抓住景物特征展开描写,情景交融的写法。

2、能欣赏相关的优秀散文

课前学习:在课外阅读或网上查阅有关描写冬景的文章。

课堂学习:

第一块: 比较阅读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后反思

1组织学生进行比较阅读:通过和《春》的比较,小结归纳出景物描写的一般方法。由学生自己合作、探究完成,教师以实例点拨,尽量不要告诉学生现成答案。小组合作探究、归纳总结。

2组织交流、教师小结交流、互评

第二块:欣赏、实践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教后反思

1组织学生协作组内交流课前学习时准备的描写冬景的文章。交流、选出最好的文章

2在全班交流各组推荐的文章交流、谈感受

3布置任务:在小组或班上向大家说说你家乡的冬天是什么样子,再借鉴课文的某些写法,将你家乡冬天最有特点的景物写出来,字数不限想或写

4组织学生发言交流、互评

第三块:语文活动:

课后学习:

编辑小册子:将同学搜集的描写冬天的文章和自己所写的对冬天的感受整理成文

为文配图,编辑成一本《我眼中的冬天》

第7课时 《夏》

教学目标:

1、用校园网、互联网自主查寻收集相关资料,拓宽视野,感受夏的独特魅力。2、2、感受作者笔下的夏的特征,体味作者对夏的赞美之情。

3、学习本文生动、准确、表现力强的语言。

课堂学习:

网络教学环境的设计:

1、供一人一机的网络教学环境,多媒体教室。

2、教师提供一些相关网站和新浪、百度搜索引擎。

第一块:网上学习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后反思

1讲解操作注意事项,提供网址和搜索引擎让学生查找有关“夏”的诗文。让学生感受“夏”在文学作品中的不同象征意义。明确任务要点。

2巡视、指导上网搜索、下载、

3组织交流资料汇报查找的内容随机交流自己的收获

第二块:回归课文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后反思

1自由地有感情地朗读全文,完成以下任务:一读,读准字音(画出难读的字);二读,读准节奏;三读,读出意象,即了解文章描绘了哪些画面;四读,读出氛围和感情;五读,读出自己的感受和见解。朗读、根据相关任务在书上做好批注。

2组织学生比赛朗读 朗读

3交流,以“我学会了 ”为话题,交流对文章的美点品析。参考话题:(1)我学会了一组优美的词语。(2)我学会了用拟人和比喻的手法表现情感。(3)我学会了“夏”的新的象征意义。(4)我学会了用对比手法来表现主题。(5)我学会了想象,可使景物栩栩如生。等等思考

4组织学生交流交流

第三块:网上创作活动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后反思

1组织学生在学习本文后进行一系列的网上创作活动(1)任选文中的一些你喜欢的词语,写一段话。(2)作者对夏天是充满好感的,结合你的生活体验,写一写你对夏天的独特感受。在word文档中完成。

2组织学生资源共享资源共享,交流文章

3组织学生在网上搜集一些描绘春夏秋冬四季的古诗文名句。上网搜索、下载

4学习评价:谈谈对本堂课学习的感受。谈谈感受

第8、9、10课时 写作

本单元的写作训练

引导学生通过对文本的阅读积累,了解本单元几篇写景美文在写法上的成功之处,作为自己习作的借鉴,再结合本单元的写作指导语指导学生(1)从多方面观察景物,多侧面感知景物特点。(2)注意把握不同时间、不同地点景物的特点。并选取特定的景点(或学生自选喜爱的景物)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校园,花一定的时间进行细致的观察,鼓励学生培养观察和思考习惯,多写观察日记,以求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第八课时:

学习目标:学会观察和描写景物的特点和方法

课堂学习: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后反思

1组织学生自学自学“观察和描写景物的特点”

2写作指导口头完成习题一

课后学习:任选周围你熟悉的景物进行观察(如校园、小街、某植物等)

第九课时: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后反思

1提供参考题目:“我眼中的校园”、“家门口的风景”、“我最喜欢的植物”等学生讨论自定也可以

2明确写作要求写作

3组织学生自改自己修改

课后学习:进一步自改作文。

第十课时: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后反思

1出示评改标准和要求组内交流,互改

2学生推荐作文师生互动评改作文

3教师听取各组意见指导学生评分

课后学习:在课外阅读中或网上寻找一些写景散文欣赏并摘抄或下载。

第11课时 口语交际:说话有针对性,有吸引力,善于打动别人

课时目标:学会有针对性地说话,并能有吸引力,善于打动别人。

课前学习:回顾自己在生活实践中说服人、打动人的实例

课堂学习: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后反思

1让学生自学口语交际“说话有针对性,有吸引力,善于打动别人阅读

2让学生谈自学体会和自己在生活中的成功实例。交流

3布置任务:请学生按口语交际的要求,任选其中一个任务来完成(1)准备自荐演说的内容(如竞选班长、班委等)。(2)准备一个能吸引人、打动人的故事。(3)自创情景:*如何劝说因追星而荒废学业的同学 *如何说服家长不给自己请家教等等任选一个任务完成,在协作组内评比,选出优胜者。

4组织每组代表在班内交流,选出最佳交流、互评

第12课时 单元专题交流或语文活动:

(1)专题交流,师生互动评价。

(2)根据“1、”中的活动计划开展活动,以学生为主体,师生共同参与。学生自己设计,自己组织,老师给予指导和帮助。

单元活动参考选题

1、参观一次山水画展,联系本单元课文描绘的图景,培养观察、欣赏能力。

2、组织一次愉快的郊游。游玩过程中,请你让景物像人一样活起来,同它展开心灵的对话,试着结交几个自然界的“朋友”。郊游结束后,在班里组织一次以“我有一个‘朋友’ 的主题班会,介绍自己的一两个自然界的“朋友”,并说说以它为友的原因。

3、将同学们自己撰写的有关自然的文章装订成册,并为其设计图画,“出版”一本班级刊物,可请老师或作家为刊物写“序”或“跋”。

4、收集有关描写春夏秋冬各个季节的诗句,熟读成诵。在班里组织与此有关的朗诵赛、赛诗会等活动。

5、从四季中选取你感兴趣的专题,收集各方面的材料,编制一期如“春意常在”、“冬日浪漫”、“秋日私语”等为主题的壁报或网页。

6、探究中外文学作品“春夏秋冬”所蕴涵的生活哲理。

第13课时

综合本单元的内容,进行学习总结,分析自己在学习中的得与失,对自我正确反思和分析,以便在接下来的学习和生活中更多地获得成功的体验。可就以下几个方面让学生总结:

总结方面获得收益存在问题

(1)课堂发言的情况。

(2)完成作业的情况。

(3)参与活动的情况。

(4)学习兴趣的增强。

(5)学习能力的提高。

(6)情感态度的升华。

(7)对老师建议、评价

篇4:人教版上册第四单元单元教学设计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单元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组课文由《钓鱼的启示》《落花生》两篇精读课文和《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珍珠鸟》两篇略读课文组成。每篇课文都包含着深刻的如何做人的哲理。四篇课文围绕本单元的学习专题“生活中的启示”,分别告诉我们:道德判断也许很简单,实践起来却很难;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生活也是这样;做人不能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信赖,往往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让人真切地感受到,生活的确是一本永远读不够,也读不完的书,虽然书上没有一个字,却处处都是学问,就看我们善不善于去读它。

单元教学整体预设:

本组所选的四篇课文,情节性强──学生爱读;语言质朴简洁──学生能读;含义深刻──也许会影响学生一辈子,可他们不一定能真正读懂,这正是本单元课文教学的重点所在。好在每篇课文,特别是两篇精读课文,都有直接点明文章主旨的重点句,我们可以凭借这些关键词句,引导学生深入体会,不仅读懂课文本身,而且能延伸到生活,从中有所发现,得到启示──这也是本单元重点要培养的语文能力和需要落实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

分析学生情况:

五年级孩子思维活跃、求知欲强、乐于表达、愿意交流。他们已不是低年级的小学生,想法开始更加独特,对生活有所体验与感悟,思想也开始向成熟发展,正是引导他们明事理、辨是非,培养人文素养,提高语文能力的关键期。学习上,他们也具有一些学习能力,掌握了一些学习方法,但是这就更需要教师的进一步引导,循循善诱,关注每名学生的个性体验。用文本为学生架起通向生活的一道桥梁,让学生在学习中生活,生活中学习,会学习,会生活。

教学目标:

1、 要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为文本中的人和事所感动,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

2、 带领学生走出文本,回到多彩的现实中,联系生活实际,感悟待人

3、 再回到文本:对于课文中给人深刻启示的重点语句,能够熟读成诵,牢记于心,自觉用这些富有哲理的话来指导和规范自己的行为,做一个诚实善良、乐观向上、有益于社会的人

教学重点

联系生活实际,感悟待人。

课前准备

1、学生熟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

2、教师准备课件、图片。

课题:

《钓鱼的启示》与《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   《落花生》与《珍珠鸟》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认读38个生字,会写2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捕捞、鱼饵、鱼钩、小心翼翼、操纵、皎洁、沮丧、诱惑、告诫、实践”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了解单元主题。

3、理解基本词语的意思及了解本单元的近反义词。

教学过程:

一 、解决本单元生字词

(一)、词语解释

涟漪:细小的波纹。

小心翼翼:非常小心,丝毫不敢疏忽。

翕动:翕,收敛。(嘴唇)一张一合。

皎洁:(月亮)明亮而洁白。

乞求:请求(对方)答应。

不容争辩:不允许争论、辩解。

诱惑:吸引。

抉择:挑选,选择。

告诫:警告,劝诫(多用于上级对下级或长辈对晚辈)。

星罗棋布:像天上的群星和棋盘上的棋子那样罗列分布。形容数量众多,散布的范围很广。

环抱:围绕,多用于自然景物,如“群山环抱”。

大喜过望:望,希望。所得超过了原来的期望,因而特别高兴。

心灵手巧:心思灵敏,手艺精巧。

挑拨:搬弄是非,引起纠纷。

络绎不绝:络绎,往来不断,前后相继。形容过往的人或车辆连接不断。

开辟:开拓发展。

居然:表示出乎意料;竟然。

吩咐:口头指派或命令。

爱慕:由于喜爱或敬重而愿意接近。

分辨:辨别。

体面:(相貌、样子或穿着)好看;有气派。

深幽:深而幽静。

斑斑驳驳:指一种颜色中夹杂有别种颜色,花花搭搭的;也指阳光透过物体的缝隙照射下来,形成许多不规则的光点,明明暗暗的。本文指吊兰的叶子在阳光下明明暗暗,颜色不一,相互交错。

生意葱茏:文中形容草木生长旺盛,充满生命活力。

索性:直截了当,干脆。

流泻:迅速流出。本文指作者无法控制自己的感情,感受从一下子从笔端流淌出来。

信赖:信任并依靠。

(二)、近义词

启示:启发    乞求:请求    争辩:争论    依依不舍:恋恋不舍

面临:面对    和蔼:和善    教导:教诲    挑拨:挑唆

大喜过望:喜出望外    可惜:惋惜    居然:竟然    吩咐:命令

爱慕:喜爱    立即:立刻    信赖:信任

(三)、反义词

熟练:生疏    漂亮:丑陋    皎洁:暗淡    筋疲力尽:精力充沛

和蔼:粗暴    素净:鲜艳    消失:出现  垂头丧气:兴高采烈

便宜:昂贵    可贵:可鄙    爱慕:厌恶    舒适:难受    自在:拘束   完整:残缺

第二课时

教学任务:学文《钓鱼的启示》

1、 根据“我”的心情变化,填空。

当“我”钓到大鲈鱼时,________________;爸爸要“我”把鱼放回湖里时,________________,但因为爸爸的话没有商量的余地,我只好________________。事情过去三十四年后,我从中得到了深刻的启示:________________。

2.读下面的句子,写出“我”不想放掉鲈鱼的理由。

“过了好长时间,……溅起不少水花。”

“啊,好大的鱼!我还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大的鲈鱼。”

“到处是静悄悄的……我再次把乞求的目光投向了父亲。”

从中体会“我”实践道德的艰难(诱惑难挡)。

3.根据提示,写句子。

三十四年前的那个夜晚是一个怎样的夜晚?(可以写月色,也可以写事情,还可以写得到的启示。)

14* 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

本篇为略读课文,应以学生自读自悟为主。初读课文时,可设定以下任务:

1 、读准生字词,读通课文。

2、提出读不懂的地方。

3、大致理清课文脉络:一个场景,两件事,一段结语。

4.初读后交流:课文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事或句子是什么?

5.引导理解、欣赏重点语句 。

6.体会文章的写作特点:侧重体会选择材料的恰当和表达的详略得当。

7.适当引导,联系生活实际。

“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这的确是一句让人终生受益的话,人有了这样的生活理念,就能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尽管学生年纪还小,但生活中也会碰到这样那样的困难,可适当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经历(或所了解的事),以加深对“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的理解,从中切实受到教益。

第三课时

《落花生》《珍珠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体会父亲赞美花生的话的含义,学习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理解“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的含义。

2、在学生读完本课的基础上,能学习作者由落花生、珍珠鸟领悟到做人道理。

3、训练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及快速默读的能力。

教学重点:学习课文初步了解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能学习作者由落花生领悟到做人的道理,感受到爱与信任营造的美好境界。

教学难点:通过我对教材的理解,我认为本课的难点在于体会父亲赞美花生的话是什么含义,又有什么目的?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的含义。

教学内容:《落花生》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质疑激趣。

同学们,回忆第四单元的主题。

《落花生》、《珍珠鸟》又会告诉我们生活的哪些启示?

二、抓住重点,细读品味。

1、找重点。由学习小组合作读课文的吃花生、议花生部分。一名同学读,其他同学画出觉得印象最深的重点句,读给小组同学听,将学生内容引到重点上来。全班交流时将重点句呈现出来。

2、读重点:采用多种方式:如师生对读、小组齐读、分角色朗读、默读等多种形式反复朗读重点句。

3、品重点:个性展示朗读三段中自己最喜欢的句子。

“那么,父亲特别指出花生的可贵之处,目的是什么呢?”齐读12、13段,抓住“不好看”,“很有用”,“体面”等关键词,深入理解父亲教育的目的,在学生充分交流后,引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读出父亲教育我们时的语气。

4、悟重点。全班齐读重点句,说说你在学习中有什么收获?父亲的话给你什么启示?进而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说生活中有没有像花生那样的物或人?我们又要像这些人学习什么?通过再次交流学习,理解借物喻人的写法。

三、再次感知,分清详略。

《珍珠鸟》

教学过程 :

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图片导入

2、(板书:*)珍珠鸟。这是一篇?(略读课文)

3、这个单元的导读部分提示我们用什么方法来学习?

二、学习课文,整体感知。

1、快速读 ,看看需要解决哪些问题?

2、师归纳问题。

3、用学过的快速阅读方法速读课文,并结合思考习题在四人小组内试着完成填空题。时间5分钟(课文生动描述了珍珠鸟在“我”的____照料下,由____到____的变化过程,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说明_____________的。)

4、个别汇报答案,集体评议。

第四课时

回顾 拓展四

交流平台

这一板块的教学可参考以下步骤进行。

(1)回顾本组四篇课文的课题。选择一篇自己印象最深或自己最感兴趣的课文,说说主要内容和所得到的启示。

(2)独立摘抄各课的重点词句。

(3)选背自己最喜欢的句段,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从中受到的启发。

(4)拓展。说说学了本单元课文后其他方面的收获(例如,对作者的了解,所引起的联想,对课文表达上的感悟)。

日积月累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这是一句汉族谚语,意思是说,只要肯下决心去做,世界上没有什么办不好的事情,困难总是可以克服的。

“欲要看究竟,处处细留心。”欲,想。究竟,结果,原委。留心,注意。这句话的意思是:想要把事情(问题)搞清楚、弄明白,那就要处处注意观察。

“虚心万事能成,自满十事九空。”虚心,不自以为是,能够接受别人的意见。自满,满足于自己已有的成绩。这句话的意思是:虚心能帮助你把许许多多的事办成功;而自以为是,骄傲自满,那十件事可能会有九件办不成,也就是说事情办成的可能性就很小了。

“滴水能把石穿透,万事功到自然成。” 这句话说的是:滴水可以穿石,只要有恒心,不怕花时间和力气,坚持下去,事情就一定能成功。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这句话的意思是:宝剑的锋利,需要经过反复磨砺,梅花的清香是经历了严冬的考验才释放出来的。人要成材,事要成功,都得付出代价,经历考验。

(1)自读自悟。

(2)组织交流。

(3)背诵、摘抄自己感兴趣的格言。

(4)拓展。补充交流积累的名言警句。

(5)延伸。建议学生课外继续收集警句名言,有条件的,鼓励他们分类摘抄,以方便查找引用,或者做成卡片,作为座右铭置于书桌、床头,用来经常提醒、激励自己。

成语故事

本单元安排的成语故事是《水滴石穿》。故事脉络清晰,文字浅显易懂,理解的重点是故事的原意和现今引用的转换意。

教学时,以下步骤可参考选用。

(1)让学生自读故事,然后同桌交流:“水滴石穿”是谁在什么时候对谁说的话?它的意思是什么?

(2)“水滴石穿”这一成语现在一般用在哪些地方?

(3)讲成语故事“水滴石穿”。如有可能还可以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读了这一成语故事的体会。

[人教版上册第四单元单元教学设计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

篇5:第四单元教学设计

第一节质量守恒定律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通过实验的测定,使学生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及守恒的原因;能解释一些简单的实验事实;能推测物质的组成。 能力培养:初步培养学生应用实验的方法来定量研究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科学思想: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树立相信科学、尊重科学和依靠科学的思想。 科学品质:通过实验的操作,培养学生认真仔细、严谨求实的科学品质。 科学方法: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记录、分析,使学生学会由感性到理性,由个别到一般的研究问题的科学方法。 重点和难点 1.重点:质量守恒定律的涵义及应用。 2.难点:质量守恒定律的涵义的理解及应用。 探究过程 【复习提问】 1.分别写出实验室制备氢气和氧气的文字表达式。 2.化学变化的实质是什么?(利用原子、分子的观点) 【探究新知】 [引入]由实验室制备氢气和氧气的两个文字表达式可以看出,用文字表达式写起来很麻烦,而且不能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组成,也无法反映各物质间量的关系,是否可用一个式子来表示物质之间的化学反应呢?新的一章我们将重点研究这个问题。 [板书]第四章 化学方程式 我们知道,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化学变化中:

分子

原子

新分子

新物质

破裂成

重新组合

聚集成

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原子种类没有改变,物质种类、分子种类一定改变,那么,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是否发生变化呢?同学们可以猜测一下。 下面我们通过实验来研究这一问题。 [演示1]白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  [结论1]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相等 [演示2]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 [结论2]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相等 [问题讨论]两个实验所得到的结果是巧合、还是具有普遍意义? 无数实验证明,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我们把这个规律叫做质量守恒定律。 一、质量守恒定律 1.定律内容: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个规律叫做质量守恒定律。 [问题讨论]①铁生锈后的质量大于铁的质量,能否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②蜡烛燃烧后化为乌有,是否符合质量守恒定律?③100g 水加热蒸发得到100g 水蒸气,能否用质量守恒定律来解释? 2.注意:①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中的“参加”二字是指真正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②生成物的质量应包括沉淀、气体等全部的生成物的质量。③质量守恒定律适用于化学反应。 [问题讨论]为什么参加化学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化学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呢? 二、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守恒的原因

原子的种类

原子的数目

原子的质量

三不变

[练习]1.化学反应前后,下列各项中肯定无变化的是__________。 ①原子的数目 ②分子的数目 ③元素种类 ④物质的总质量 ⑤物质的种类 ⑥原子的种类 2.蜡烛燃烧后的产物有二氧化碳和水,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该物质的组成中一定含有_________元素,可能含有_______元素。 3.现有a、b、c三种物质的混合物,a占25g,b有10g,c有5g,将混合物置于密闭容器中共热至反应停止后,发现容器内含有a为10g,b为21g,并有新物质d。求:该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 4.将4.6g某化合物放入纯氧中完全燃烧,生成8.8g二氧化碳和5.4g水。问这种化合物中含有哪几种元素?试写出该化合物的化学式。 [小结]①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 ②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 ③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作业]课本p70 1、2

篇6:《语文》八下第四单元设计

吴兴旺 -8-18 来源|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www.xwbs.com24

单元说明

本单元以民间文化为主题,所选文章涉及趣味盎然、生动丰富的民俗以及民间艺人轶事,文笔生动,妙趣横生。《云南的歌会》出自现代作家沈从文之手。作者用他精妙的文笔描绘了三种不同场面的民歌演唱。在“歌会”的大标题下,描绘了三个场合在内容上各有侧重,在手法上也各不相同。文章字里行间洋溢着对自自然、对人、对艺术的品味与赞赏。《端午的鸭蛋》十分典型地体现了汪曾祺散文“小叙事”的特点,文章信笔写来,从容闲适;文笔自然生动,语言平实有味。所写内容虽然简单,但作者灌注深情于文章,写出了其中的人生滋味。善于在平实的生活中发现诗意的美,这正是汪曾祺散文的一大特点。《吆喝》写的是现实中业已渐行渐远的“生活交响曲”质朴简单,但趣味良多。往昔生活片断,人生的种种印象都仿佛都随着这吆喝声而鲜活起来。《春酒》则是一篇诗化的散文。作者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故乡浓浓的风土人情,抒发了对童年、故乡和对母亲的无限追思之情。如诗一般的童年,而作者又用如诗般语言描绘出这一切:儿童圣洁的心灵,美好的生活情趣。《俗世奇人》塑造了两位有着独特技艺、独特性格的民间高人的形象。从一个小角度切入,一人仅写一事,却写得形神兼备,三笔就能够勾画人物的神韵。语言幽默奇崛,弥漫着浓浓的津腔津味。

本单元的阅读教学应注意以下几点:1、要从文章出发,以语言教学为立足点,在教学中应该为学生提供示范并引导学生揣摩味文中重要的词语句子,要注意语言的感悟和积累,还要加强朗读教学,使学生深入理解文中的思想感情。2、教学范围可以适当扩大。教师要借助音像资料适当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与体验。3、注意开发利用课程资源,引导学生走向社会、走向生活,利用当地民风民俗,使语文课鲜活、有趣。

《云南的歌会》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设想:由谈“个人演唱会”牵出全文,为学习本文作比照对象,以更准确鲜明的理解云南歌会的形式、内容、手法等特点。

教学目标 :读课文,了解三种场合下的云南歌会的特点;

教学过程 :

一、导语 :相信同学们都喜欢听歌吧 。近几年来,各种个人演唱会风起云涌。你最喜欢谁的演唱会? 能把当时的场面描述一下吗?(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其情绪,活跃气氛。)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及时评价。

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了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歌会――云南的歌会,我们一起欣赏一下。二、学生读书,整体感知全文。

1、积累字词 迤西yí 熹微xī 凤哕huì 当行háng 出色 规矩

2、读了全文,你从中获得了哪些信息?(学生可能说得五花八门,教师可引导学生归纳出三种不同场合下的民歌演唱会。)

三、深入理解

1、进一步读课文,看看三种场合下的演唱会在内容、写作手法上有何特点,与个人演唱会有何不同?(学生读书、思考)

2、小组合作、交流

3、班内交流、总结:A、三种场合下的演唱会,内容上有的侧重于比赛性质 ,有的侧重于自由漫歌,有的侧重于流传性质 ;手法上有的.侧重于描绘人物,有的侧重于描写环境,有的侧重于场面描写。B、个人演唱会中的歌者只有一人,是既定的;而云南歌会中的歌者 有多个,可自由参加。C、个人演唱会演唱的歌曲是早已计划、准备好的;而云南歌会的歌唱内容是即兴而作、随意而发。D、个人演唱会的舞台是固定的,显得严肃又辉煌;而云南歌会没有特意搭设的舞台,它 多疑乡村山野为舞台,自然灵动。

4、教师评价学生的观点,然后引导学生总结出云南歌会的特点 :自然、淳朴、自由、气势壮观。

5、回读课文 ,进一步领会云南歌会的特点,体味作者对它的喜爱之情。

四、作业  搜集你学过或听过的几首云南民歌。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赏析、积累文中优美的词句;

2、体味文中蕴含的喜爱之情

教学过程 :

一、1、我们已经了解云南歌会这种民风民俗 ,你喜欢它吗?作者把对它的喜爱都融进了优美的字里行间。请同学们边读课文边找出这些词句,并赏析、品味(运用圈点批注的形式)

2、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教师可以补充“山路漫歌”中环境描写对人物心情的衬托作用)

4、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深入体味文中蕴含的喜爱之情,并摘抄、积累优美的句段

二、复述

选择文中你喜欢的一种云南歌会场面,口头复述 (一是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二是训练口头表达力)

三、展出搜集的云南民歌,看一看属于哪种歌会形式,动情的唱一唱。

《端午的鸭蛋》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设想:本课时在朗读课文的基础上把握作者感情,梳理文章思路,培养概括能力。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理清思路。

2、理解文意,理解作者感情。

教学过程 :

一、导入  :同学们知道端午节是哪一天吗?能不能介绍一下我们这儿在这一天有什么风俗?(激趣)

二、整体感知:1、朗读课文。标画积累词句。(门楣 粽子 门槛 苋菜 车胤 莫明其妙 曾经沧海难为水)

2、集体交流阅读感受;梳理文章思路。(端午风俗―家乡的鸭蛋―端午的鸭蛋)

三、重点研读:1、细读课文,对自己喜欢的句子或段落圈点批注、质疑。(思考提示)

A、哪些句子或段落充分体现了作者的感情?

B、文中详写了哪几种风俗?目的是什么?

C、题目是“端午的鸭蛋”为什么写到了种种风俗?

2、小组合作交流学习收获。

四、推荐作业 :思考课后练习第三题。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品味文章独具特色的语言风格。

2、领会文章主旨,学会在平淡的生活中发现情趣,表达思想。

教学过程 :一、朗读训练:师生共同朗读全文。(本文的语言魅力主要靠反复朗读才能体会得出。有些语段还应指导学生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来读,体会文章情趣。)

二、语言赏析:1、结合课后练习第二题及自己在文中标画的语句

篇7:《语文》八下第四单元设计

人教版《语文》八下第四单元设计

吴兴旺 2004-8-18 来源|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www.xwbs.com 24

单元说明

本单元以民间文化为主题,所选文章涉及趣味盎然、生动丰富的民俗以及民间艺人轶事,文笔生动,妙趣横生。《云南的歌会》出自现代作家沈从文之手。作者用他精妙的文笔描绘了三种不同场面的民歌演唱。在“歌会”的大标题下,描绘了三个场合在内容上各有侧重,在手法上也各不相同。文章字里行间洋溢着对自自然、对人、对艺术的品味与赞赏。《端午的鸭蛋》十分典型地体现了汪曾祺散文“小叙事”的特点,文章信笔写来,从容闲适;文笔自然生动,语言平实有味。所写内容虽然简单,但作者灌注深情于文章,写出了其中的人生滋味。善于在平实的生活中发现诗意的美,这正是汪曾祺散文的一大特点。《吆喝》写的是现实中业已渐行渐远的“生活交响曲”质朴简单,但趣味良多。往昔生活片断,人生的种种印象都仿佛都随着这吆喝声而鲜活起来。《春酒》则是一篇诗化的散文。作者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故乡浓浓的风土人情,抒发了对童年、故乡和对母亲的无限追思之情。如诗一般的童年,而作者又用如诗般语言描绘出这一切:儿童圣洁的心灵,美好的生活情趣。《俗世奇人》塑造了两位有着独特技艺、独特性格的民间高人的形象。从一个小角度切入,一人仅写一事,却写得形神兼备,三笔就能够勾画人物的神韵。语言幽默奇崛,弥漫着浓浓的津腔津味。

本单元的阅读教学应注意以下几点:1、要从文章出发,以语言教学为立足点,在教学中应该为学生提供示范并引导学生揣摩味文中重要的词语句子,要注意语言的感悟和积累,还要加强朗读教学,使学生深入理解文中的思想感情。2、教学范围可以适当扩大。教师要借助音像资料适当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与体验。3、注意开发利用课程资源,引导学生走向社会、走向生活,利用当地民风民俗,使语文课鲜活、有趣。

《云南的歌会》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设想:由谈“个人演唱会”牵出全文,为学习本文作比照对象,以更准确鲜明的理解云南歌会的形式、内容、手法等特点。

教学目标:读课文,了解三种场合下的云南歌会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导语:相信同学们都喜欢听歌吧 。近几年来,各种个人演唱会风起云涌。你最喜欢谁的演唱会? 能把当时的场面描述一下吗?(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其情绪,活跃气氛。)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及时评价。

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了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歌会――云南的歌会,我们一起欣赏一下。二、学生读书,整体感知全文。

1、积累字词 迤西yí 熹微xī 凤哕huì 当行háng 出色 规矩

2、读了全文,你从中获得了哪些信息?(学生可能说得五花八门,教师可引导学生归纳出三种不同场合下的民歌演唱会。)

三、深入理解

1、进一步读课文,看看三种场合下的演唱会在内容、.写作手法上有何特点,与个人演唱会有何不同?(学生读书、思考)

2、小组合作、交流

3、班内交流、.总结:A、三种场合下的演唱会,内容上有的侧重于比赛性质 ,有的侧重于自由漫歌,有的侧重于流传性质 ;手法上有的侧重于描绘人物,有的侧重于描写环境,有的侧重于场面描写。B、个人演唱会中的歌者只有一人,是既定的;而云南歌会中的歌者 有多个,可自由参加。C、个人演唱会演唱的歌曲是早已.计划、准备好的;而云南歌会的歌唱内容是即兴而作、随意而发。D、个人演唱会的舞台是固定的,显得严肃又辉煌;而云南歌会没有特意搭设的舞台,它 多疑乡村山野为舞台,自然灵动。

4、教师评价学生的观点,然后引导学生.总结出云南歌会的特点 :自然、淳朴、自由、气势壮观。

5、回读课文 ,进一步领会云南歌会的特点,体味作者对它的喜爱之情。

四、作业 搜集你学过或听过的几首云南民歌。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1、赏析、积累文中优美的词句;

2、体味文中蕴含的喜爱之情

教学过程:

一、1、我们已经了解云南歌会这种民风民俗 ,你喜欢它吗?作者把对它的'喜爱都融进了优美的字里行间。请同学们边读课文边找出这些词句,并赏析、品味(运用圈点批注的形式)

2、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教师可以补充“山路漫歌”中环境描写对人物心情的衬托作用)

4、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深入体味文中蕴含的喜爱之情,并摘抄、积累优美的句段

二、复述

选择文中你喜欢的一种云南歌会场面,口头复述 (一是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二是训练口头表达力)

三、展出搜集的云南民歌,看一看属于哪种歌会形式,动情的唱一唱。

《端午的鸭蛋》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设想:本课时在朗读课文的基础上把握作者感情,梳理文章思路,培养概括能力。

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理清思路。

2、理解文意,理解作者感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同学们知道端午节是哪一天吗?能不能介绍一下我们这儿在这一天有什么风俗?(激趣)

二、整体感知:1、朗读课文。标画积累词句。(门楣 粽子 门槛 苋菜 车胤 莫明其妙 曾经沧海难为水)

2、集体交流阅读感受;梳理文章思路。(端午风俗―家乡的鸭蛋―端午的鸭蛋)

三、重点研读:1、细读课文,对自己喜欢的句子或段落圈点批注、质疑。(思考提示)

A、哪些句子或段落充分体现了作者的感情?

B、文中详写了哪几种风俗?目的是什么?

C、题目是“端午的鸭蛋”为什么写到了种种风俗?

2、小组合作交流学习收获。

四、推荐作业:思考课后练习第三题。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1、品味文章独具特色的语言风格。

2、领会文章主旨,学会在平淡的生活中发现情趣,表达思想。

教学过程:一、朗读训练:师生共同朗读全文。(本文的语言魅力主要靠反复朗读才能体会得出。有些语段还应指导学生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来读,体会文章情趣。)

二、语言赏析:1、结合课后练习第二题及自己在文中标画的语句,归纳文章语言特点。

例:A、双黄鸭蛋味道其实无特别处,还不就是个鸭蛋!B、我的家乡是水乡。出鸭,高邮大麻鸭是著名的鸭种。鸭多,鸭蛋也多。高邮人也善于腌鸭蛋。C、端午的鸭蛋,新腌不久,只有一点淡淡的咸味,白嘴吃也可以。D、咬一口油就冒出了。

2、交流归纳:本文口语色彩浓厚,平淡而有蕴味,不乏风趣。古汉语的点缀又增添了典雅之美。

3、积累本文具有特色的语言。(抄写或背诵)

三、再读课文,体会作者浓浓的故乡情结。

四、拓展延伸:回想一下我们这儿具有地方特色的风俗,在日记上介绍一下。

《吆喝》教学设计

教学设想:

本文以平易又不乏生动幽默的语言介绍了旧北京街市上动人的一景,缓缓的追忆语调中流露出的是愉悦和怀想,引人体味蕴含的浓郁的生活情趣。本文教学中宜引导学生课内外结合,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教学时先由生活现象或教学媒体示范,使学生对吆喝有一个比较全面的感性认识。在自读中理清文章思路,领会作者情感,品味语言。学习课文之后适当开展一些活动,加深对文章的认识和兴趣。

教学目标:

1、感知课文,积累重点字词。

2、理解课文,体会作者对往事的怀念。

3、品味文章平易而又生动幽默的语言。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大家在家或集市上认真听过叫卖声吗?试着吆喝一下,当你听到这些声音时有什么感受?罗曼•罗兰有句名言:“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其实,叫卖声也是美好生活的一部分,今天我们就来欣赏一下这种街头文化。(板书课题)

二、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

(1)积累字词:(会读、会写、会用)

囿yòu 钹bó 招徕lái 铁铉xuàn 饽饽bōbo 秫秸秆shú jiē

随机应变 合辙押韵 油嘴滑舌

(2)读完课文,结合自己以前听到的吆喝声,谈谈自己有什么新的想法?(可以多角度,

重点谈好自己的真切感受)

三、研读课文

1、速读课文,针对文章结构、主题、语言等方面进行圈点批注、质疑提问。(本文文字浅显,内容易懂。故以学生自读为主)

2、小组合作讨论,理解主题:

主问题:(1)你认为作者介绍五花八门的吆喝声时,是否很杂乱,他按什么顺序介绍的?

(2)介绍各种吆喝声的过程中流露了作者什么情感?(怎样表现的?)

(3)你觉得本文语言方面有什么特点?举例谈谈。

提示:(1)从时间方面介绍,然后介绍吆喝的主要内容,声调变化,音韵节奏,使读者有了较为全面深入的了解。

(2)对往事一种美好回忆,引人体味生活中浓郁的情趣。

(3)运用北京口语来写,富有浓郁的地方特色。(举例略)

3、选读课文,领会作者的感情:选择富有蕴味的句段运用恰当的语调、语速表情朗读。

四、拓展延伸:

吆喝其实是一种广告,随着时代发展,这类广告在逐渐消失。但作为一种文化遗产,自有其独特魅力,应注意抢救,把家乡的吆喝或类似吆喝的文化遗产记录下来,仿照本文,写出自己的体会。

五、推

篇8: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语文园地四》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口语交际:“教你学一招”,和同学交流自己最拿手的本领,交流时做到自然、大方,表达流利,通过介绍、演示、学习,增强生活实践能力。

2.习作练习:写自己学会的一样本领,把由不会到会的过程写具体,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3.自主发现:能发现形声字的构字规律,在发现规律的同时积累词语。

4.日积月累:在填空练习中丰富语言,形成语感,初步感受“的”“地”“得”的初步用法,并读读背背12个词语,在运用中感悟词语的意思和用法,进行词语积累。

5.拓展延伸:通过阅读图画,“看图说成语”,培养观察、阅读、理解能力。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教你学一招

1、激趣导入

上节课,同学们学习《绝招》,都非常佩服小柱子,而且表示,如果自己在场,一定也会有令人吃惊的绝招,老师让你们回去准备准备,咱们这节课就来展示展示,好吗?

2、示范交际

抽一个准备充分的同学,进行演示,老师扮演记者,进行采访,其余学生也可以就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提问。

引导学生对示范交际进行评议。

3、自由交流

首先交代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教的人要说清楚自己准备教别人哪一招,应该怎么做,这一招好在哪里,你是怎么练成的。学本领的同学有什么疑难问题,可以马上提出来 。

学生自由组合,互教互学,自由交流。

4、全班交流

在自由交流的基础上,每组推荐出介绍得好的、大家都感兴趣的到班上进行交流,共同探讨,进行评价,评出班上的绝招得主。

5、小结延伸

刚才同学的表演确实令大家佩服,其实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长处,只要我们勤学苦练,就能练就一身好本领。希望大家好好练习,今后有机会展示出你们更拿手的绝招。

第二课时

习作指导 写自己学会的一样本领

1.谈话:在口语交际中,同学们展示了许多本领,再回忆一下,你还会哪些本领,可以是日常生活中学到的本领,如:煮面条、洗碗、洗手绢……可以是在学校学到的本领,如:画画、速算、弹钢琴、做手工……

2.学生自由交流:你都会哪些本领?

3.引导学生注意阅读习作提示:这些本领是怎么学会的,在学习本领的过程中,有哪些趣事,有什么体会,写的时候要把由不会到学会的过程写具体,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4.学生构思后自主习作,教师巡视,对有困难的同学进行个别辅导。

4.放声朗读,检查修改。读读句子是否通顺,词语是否恰当,标点是否正确。

5.学生相互交流,相互评议。

6.全班交流,用实物投影仪展示,师生共同评议。

7.再次修改,大声读读。

8.誊写作文,字迹工整。

第三课时

自主探索 日积月累

一.我的发现

1.自由轻声朗读课本中的词语,读准字音。注意词语中的带点字,想想自己有什么发现。

2. 同桌交流:把你的发现告诉同学,听听同学的发现跟自己有什么不同,讨论交流。

3. 全班交流,说说你的发现。

4. 教师引导、小结:这些词语中,每组两个词语中带点的字读音完全相同,左边那个字是右边那个字的声旁,左边那个字加上部首就成了右边那个字。

5. 齐读词语,积累词语。

6. 拓展练习:你能找出也具有这种规律的词语吗?

二.日积月累

我会填:

光彩夺目的(春天)(宝石)(焰火)

清澈见底的(小溪)(湖水)(池塘)

弯弯曲曲地(流淌)(爬行)(流向远方)

和颜悦色地(说)(点点头)(看着我)

鲜花开得(很美)(正艳)(像一幅五彩缤纷的织锦)

时间过得(真快)(太慢了)(像闪电一样)

三.读读背背

1、借助拼音读词语,要求读准确。

2、用自己熟悉的词语练习说话。

3、哪些词语是你不懂的,提出质疑。

4、你发现这些词语都是说什么的?

5、读读背背这些词语,看谁记得多,记得快。

四.看图说成语

仔细观察图画,了解图上画了些什么,再根据画面以及自己的成语积累,猜出谜底:开门见山、大材小用、一举两得、三长两短、小题大做、百发百中。

再收集一些画迷来互问互猜。

根据成语,画出图画。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语文园地四》教学设计]

篇9:人教版四年级语文第四单元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会默读课文,边默读边思考,深入体会老牛表现出的伟大的母爱。

2.有感情朗读课文,明确读法,能抓住重点词句,揣摩语言,从内容中体会思想。

重点难点:

感悟老牛伟大的母爱;根据课文特点,揣摩作者是怎样通过具体描写,来表达深深的母爱的写法。

教学准备:

幻灯片课件、伴奏音乐。

教学过程: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母爱》。(板书课题,齐读。)

回忆一下这篇课文写了一个什么故事?(生答)

故事发生在怎样的环境中?打开书看课文的第一自然段,读一读。(自己读)

你有什么感受?(汇报)从哪看出来的?(生答)

师:几斤水对我们来说是微不足道的,但是在当时的环境中,却是非常珍贵的,水真是太重要了。

二、学习第二、三、四自然段

在这种环境下,我们认识了一位母亲,他是谁?(老牛)它是位什么样的母亲?读二、三、四自然段,思考这个问题。(生读书)

师根据学生回答汇报并板书:慈爱、倔强

(一)第二自然段

师:现在自由朗读第二自然段,拿出笔圈一圈,划一划哪些词句体现了老牛的这种倔强呢?(先读书再汇报)随机出示:

(1)五分钟过去了,十分钟过去了,双方僵持着。

(2)人和牛就这样对峙着。性急的司机反复按响喇叭,可老牛仍然一动不动。

师:僵持和对峙什么意思?这两个词又有什么区别呢?

(对峙与僵持都能体现当时的紧张气氛。但对峙的程度更深一些。)

谁能够把这种僵持、倔强的紧张场面读出来呢?(读句子)

生读(评价:你觉得他读的怎么样?)(师:边读边感受老牛此时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执着)---同桌读----再指生读。

(二)第三自然段

师:这么倔强的一头老牛接下来会做什么呢?大声读第三自然段,哪些词句进一步体现了老牛的倔强呢?(先交流再汇报)

适时出示:(大家看这句话)谁来读一读?

后来牛的主人来了,(恼怒地)扬起长鞭,(狠狠地)抽打(瘦骨嶙峋的)老牛。老牛被打得(哀哀)叫唤,但是还是不肯让开。它(凄厉)的叫声,和着沙漠中(阴冷)的风,显得分外悲壮。

出示:去掉括号里的这几个词,再看一下。

后来牛的主人来了,( )扬起长鞭,( )抽打( )老牛。老牛被打得( )叫唤,但是还是不肯让开。它( )的叫声,和着沙漠中( )的风,显得分外悲壮。

师:读一读?(生读)与刚才的句子相比,它有什么不同?为什么?(生答)(引导学生认识到:句子这样写更加具体生动,在我们以后写作文的时候也要学会这样用词。使自己的文章有声有色。)

师:这几个词把这个老牛拼死索水的场面渲染得分外悲壮,异常凄婉。想象这样一幅画面,练习朗读这段话。(生练读,指生读)出示原文片断:

后来牛的主人来了,(恼怒地)扬起长鞭,(狠狠地)抽打(瘦骨嶙峋的)老牛。老牛被打得(哀哀)叫唤,但是还是不肯让开。它(凄厉)的叫声,和着沙漠中(阴冷)的风,显得分外悲壮。

师:看到这悲壮的场面,司机和小战士为什么都哭了?(生答)

小结:在场的人们被深深地感动了,他们多么希望这宝贵的半盆水能够缓解老牛的极度干渴,然而,这时却发生了一件出人意料的事。

(三)默读第四自然段

默读第四自然段。读过之后,你要说说,你烈最真实的感受是什么?(生读书,汇报)

师适时指导,(书上是怎么说的?)并解决如下问题:老牛为什么流泪,小牛又为什么流泪?

师:看到这一幕,我相信那位曾经呵斥驱赶过老牛的司机,那位忍不住潸然泪下的小战士,还有那位忍痛鞭打老牛的牛主人,一定心潮澎湃,思绪起伏,下面就请你们,从中选一个角色,联系课文,说一说:此时此刻他们会想些什么?

现在,这你怎么看待老牛的“倔强”呢?(生汇报)

师:老牛与车对峙的倔强,老牛以死抗争的壮举,都缘于对小牛的慈爱啊!让我们带着这份暖暖的温情轻声齐读这个自然段。(配乐齐读)

三、回读全文

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去感受这世界上最伟大的母爱吧!(朗读全文)

四、总结、作业

师:这就是母亲,这就是母爱! (板书 )希望我们都能感动于母爱,对所有的母亲都能怀着深深的敬意。让我们共同献给母亲一首诗。

出示:

师:母爱如山,它沉浸于万物之中,充盈于天地之间。关于母爱的故事很多,课后大家要多读多看。(布置作业:可以全部完成或任选其一完成。)

出示:

1.收集有关母爱的故事、格言、诗歌,办一期小报。

2.小战士把水给了老牛,他回到部队怎么向首长交代呢?想象一下当时的情景,写一段话。

最后,希望大家都成为懂得爱,会爱的好孩子!

《母爱》教学反思

这节课我着力体现的是:使课堂教学更有实效。

这篇课文的重点难点是:感悟老牛伟大的母爱;根据课文特点,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具体描写,来表达深深的母爱的写法。

为此,我认真阅读原文,自己先体会文章主旨,揣摩课文特点。在教学设计中我引导学生逐步学会通过对字词的理解,进而感悟句子的含义,从而整理出整段的主旨,体会作者的写法。我希望学生学会的是方法,不只是课文内容。

但在教学过程中,我觉得自己处理预设预生成的教学机智不足,仍有些牵制的痕迹。

“以学定教,顺学而导”,在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教师的“教”从根本上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这样的课堂教学才能真正达到实效。这将是我今后的努力方向。也希望大家提出宝贵意见帮助我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篇10:人教版四年级语文第四单元教案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了解事情的经过,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2、品读句子,体会牛的倔强、悲壮、慈爱,体会母爱的伟大。

3、总结全文,拓展延伸,启发学生爱自己的父母。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了解母牛拦路索水的原因,体会强烈的母爱。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欣赏《游子吟》,导入新课。

1、欣赏课件――动画《游子吟》。

2、师导:这是一首大家熟悉的诗,短短的几行诗,母爱的平凡、伟大、无私表达得淋漓尽致。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将再次展现母爱的伟大。

二、检查预习。

1、检查生字。

(1)出示本课的生字新词卡片,指名读一读,其他正音。

(2)指导学生认读生字,并强调生字的注意点。

读音:“漱”和“刹”是卷舌音,“和”和“刹”是多音字。

字形:“挪”的笔画比较多,要注意将笔画适当收紧,“哀”的中间是“口”,不能写成“中”。

(3)出示生字新词,集体开火车读一读。

(4)再读新词,读中巩固生字的认读。

2、指名分段读课文,其他评议。

三、提纲导路,学生自学。

引导学生从下面几个问题去感知课文内容:

1、说说文章的主要内容。

2、这个故事发生在什么地方?那里环境怎样?

3、这头老牛为什么如此倔强?

4、把你读文后的感受写下来。

四、整体感知,体会环境的恶劣。

1、指名反馈:课文围绕母爱写了一件什么事?

2、教师和指名反馈:这个故事在什么地方?

3、课件出示地区严重缺水图,引导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

4、教师指导学生相机理解:极度缺水 珍贵的水

师介绍:这儿是我国西部的青海省,非常缺水。那的人在干旱年不得不背井离乡逃水荒;许多地方为争抢饮用水而经常发生纠纷和械斗,强壮的劳动力不得不留在家里担水拉水,而不能外出务工,目的仅仅是为了日常的基本吃水。除了人之外,那里还有300多万头牲畜需要喝水。

在最缺水的时候,部队就要担负起周围老百姓的用水任务,水是从56公里外拉来的,每日限定两趟。送水,对战士来说,这是一项重要任务。如果在运水的过程中,出现了丢失水的问题,就是违反纪律,就要被处分。

干旱的时候,水只能用来救命,救人的生命,救牲畜的命。水是维持生命的。

5、指导学生读一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读出水的珍贵。(“每人每天”、“只有几斤”“全部依赖”“从很远”)

6、全班再读这些句子,突出沙漠环境的恶劣以及人们用水的珍贵。

五、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抄写本课的生字新词。

第二课时

一、简要概括课文内容,引入课文的学习。

二、学习2到4自然段。

1、其实,每一段向我们描述了关于老牛的一个画面,请你默读3个自然段,从每一个自然段中分别找出一个词概括描写老牛画面的特点。

2、我们一起走进这三个画面。

(1)读“倔强”。自由读第二自然段,找出认为能表现老牛“倔强”的词句。课件出示句子:

“老牛立在车前,任凭司机怎么喝斥驱赶,它就是不肯挪动半步。五分钟过去了,十分钟过去了,双方仍然僵持着。”“人和牛就这样对峙着,性急的司机反复按响喇叭,可老牛仍然一动不动。”

指导读。要突出:任凭、就是、半步、反复、仍然,“五分钟过去了”读得稍慢

(2)读“悲壮”。在双方相持不下的时候,牛的主人来了。他恼怒地举起鞭子,抽打老牛。老牛怎么样呢?

课件出示句子:“牛被打得哀哀叫唤,但还是不肯让开。它凄厉的叫声,和着沙漠着阴冷的风,显得分外悲壮。”

指名读。读这两句时,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它如果能说话,会说什么?

老师的眼前浮现的是这样一个画面:

鞭子越抽越急,像雨点般的狠狠抽在这个瘦骨嶙峋的老牛身上,牛皮筋拧成的长鞭在空中“飕飕”地作响,直打得老牛皮开肉绽,几乎支撑不住脆弱的身体了,可它只是“哀哀”地惨叫,还是不肯离开半步。它浑身伤痕,鼻子也被主人用力拉的鲜血直流。但抬起的眼睛里却没有一丝的怨恨,还是那副可怜的眼神。它身上的鲜血“滴答”“滴答”地流了下来,染红了脚下的沙土,连鞭子也被血染红了。那老牛还是“哞哞”地哀求着,凄凉的叫声和着沙漠阴冷的寒风“呜呜”作响。那叫声,传送得越来越远,越来越凄惨,在旷野中显得是那样的悲壮。这哪里是在哞叫,分明是用生命在乞求啊,乞求的仅仅是一盆水!一盆水呵!我们听得很清楚,它叫出的声音竟然像人在说话:“……水……水呵……”

想象这一画面,再读这两句。

师小结:司机和送水的战士都哭了,送水的战士取了半盆水给老牛。明明知道这宝贵的水是要救命的水,明明知道给出了水就要被处分,送水的战士还是给了老牛半盆水。送水的战士是怎样想的?

(为了这点水,老牛可以连命都不要。从哪里可以看出?老牛肯定是非常需要水了。再不给它水,它可能会被打死的。)

小结:他被老牛感动了。被老牛的拚命争水感动了,被老牛的悲惨情形打动了。看着这样的情形,谁又能受得了呢?

(3)读“慈爱”。

师:可是,出人意料的是,老牛的这样拚着自己的命要来的水并不是要给自己喝,而是给它的孩子喝的。

出示句子齐读:

“老牛慈爱地看着小牛贪婪地喝完水,伸出舌头舔舔小牛的眼睛,小牛也舔舔老牛的眼睛,静默中,人们看到了母子眼中的泪水。”

读到这里,再回过头想想老牛的倔强和被打时悲壮的场面,你明白了什么?

(明白了老牛拚命要水,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孩子。“倔强”表现的是爱,冒着被打死的危险也是为了爱。)

师小结:原来,老牛与车对峙的倔强,老牛的以死抗争的壮举,都来源于对小牛的慈爱啊!想一想:老牛为什么流泪,小牛又为什么流泪?

(水之难得的痛苦,能给水给孩子的高兴。看到老牛遍体鳞伤的痛苦,能喝到水的高兴。)

三、总结。通过这样一个故事,你想到了什么?你还知道哪些关于母爱的故事吗?说说:你的妈妈是怎样爱你的?

板书设计

母爱

倔强

老牛拦路索水 悲壮 为了孩子

慈爱

篇11:人教版四年级语文第四单元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10个,会写8个字。参照“我的词语库”自主积累词语。

2.学会默读课文,边默读边思考,深入地体会老牛表现出的伟大的母爱。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明确读书方法,能抓住重点语句,揣摩语言,从内容中体会思想。

教学难点:

感悟老牛伟大的母爱;根据课文特点,揣摩作者是怎样通过具体描写,来表达深深母爱的写作手法。

教学准备:

字词卡片、课文朗读磁带、挂图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

爱,不仅仅只存在我们人类之间。动物间的爱同样让人震撼。这堂课我们要读的是一则感人至深的故事——《母爱》。

二、整体感知。

1.同学们已经自读过课文,哪位同学来概括说说这则故事叙述了怎样一件事?简要概述课文内容。

2.听录音,圈画出文中最能感动自己的语句。

师:动物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演绎出这一幕悲剧,作者将怎样一种爱呈现给了大家?让我们再度走进课文,一边认真倾听,一边把你认为描写得很感人的语句圈画出来。

三、话题讨论。

我们先在小组里回味一下课文。把你圈画的语句带着你的理解读给你的伙伴听听,再谈谈你的感受。

结合自己的圈画,以“最感动我的”为话题,读一读,议一议。

1.小组讨论,朗读各自圈画的语句,并谈感受。

2.班级交流,感受老牛的母爱。

我们用自己的心演绎了文中的情,请你把刚才小组讨论中的精彩拿来回放,让我们共享你的感受。

四、质疑探究,交流感受。

1.提出自己尚存在的疑问,交流在学习过程中新的感受。

通过初步朗读与交流,我们感受着老牛圣洁的母爱。如果你觉得还有一些值得大家讨论的问题还没有解决可提出来,或者你读了这个故事后有了一些新的感受,乃至有一些超越这则故事的感悟可交流一下。

五、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1.你在学文过程中已经认识哪些生字?

2.学生独立思考识记: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们?

3.认读带有生字的词语。

洗漱、包括、缰绳、刹车、驱赶、挪动、凄厉、违反、舔、吆喝

4.指导书写要求会写的字。

“赖”注意左边“束”的最后一笔。

“挪”写时注意靠紧,不要写得太宽。

“舔”注意右边下部是“?”,不要写成“小”。六、作业设计。

1.收集母亲常说的饱含母爱的话语。

2.每个人设计一张卡片,内容:最想对母亲说的一句话。

第二课时

一、情感导入。

纪伯伦说:人的嘴唇所能发出的最甜美的字眼,就是“母亲”,最美好的呼唤,就是“妈妈”。

请你讲一讲你熟悉的饱含母爱的话语和一个最让你感动的关于你和母亲的故事。

(学生自由发言,进行交流)

二、整体把握。

1.通过这个故事,你看到了一位怎样的“母亲”?请你试着填空:

读了《母爱》,我看到了一位的“母亲”。

请学生自由发言,可以是:温顺、倔犟、慈爱……

2.作者抒发了怎样的情感?(赞美)

三、研读语言。

哪些话语、哪些细节让你动情?请在书上圈点批注。并把自己对作品的感悟通过朗读展现出来。

四、品析课文。

1.学习第一自然段。

理解“极度缺水”和“驻军”。

2.学习2—4自然段。

师:“倔强”表现在哪里?为何温顺的老牛会突然变得倔强?表现出了什么?

(1)“牛被打得哀哀叫唤……显得分外悲壮。”

A?想象凄厉的叫声里包含了老牛怎样的话语?

B?假设你是一位画家,请你想象当时的画面。

画面:恼怒的主人、瘦骨嶙峋的老牛、凄厉的叫声、漫天的黄沙、阴冷的风、爆裂的土地、干裂的嘴唇……

C?一边读文一边想象。

D?指导朗读。

(教师在语速、重音、停顿等朗读技巧方面要给学生作出示范,引导学生体会渗透在文字中的情感。)

师:画面的凄凉,老牛的悲壮,触击了人的心灵深处,战士们哭了。取出半盆水,放在老牛面前。可出人意料的是,那头任凭司机怎么呵斥驱赶,都不肯挪动半步的老牛;那头被打得哀哀叫唤,还是一动不动的老牛,却没有喝一滴水。它渴吗?它痛吗?

(2)你听它在呼唤,它在呼唤什么?你们想想那会是一种怎样的呼唤?

师:假如请你用一个词语来形容这位母亲的话,你会用上什么词语?

(无私的母亲伟大的母亲……)

师:你现在感受到老牛的倔强中饱含了什么?

(3)此刻时间仿佛停止了,没有了哭声,没有了阴冷的风声,没有了一切嘈杂声,人们静默着,我们的心灵也都静默着,人们在思考什么?在感叹什么?

五、当堂练笔。

师:此时此刻,你们一定有很多话想要说,对母亲说,请大家说出自己的真实感受。

A?听着凄厉的叫声,和着沙漠中阴冷的风,我想对这位母亲说……

B?看着母子眼中的泪水,我想对这位母亲说……

C?回想着生活中母亲对我点滴的爱,我想对我的妈妈说……

六、与学生一起设计作业。

小结:所有的母爱,其实表现出来都是这样简单,它没有做作,没有张扬,有的只是极其普通却又撼人心魄的细节!在收获爱的同时,你们还要学会付出你的爱。

1.搜集关于爱的文章(把爱扩大到植物、动物、世界上的每个角落)。

2.以“妈妈,我想对你说”为题写一封信。

3.利用查到的资料开一个《母爱》的主题队会或办一期手抄报。

4.课外阅读推荐:《感悟母爱——震撼心灵的118个真情故事》。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第四单元教案

篇12: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作文教学设计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作文教学设计

一、复习

我们先来回忆一下,写看图作文要注意些什么?怎样做才能把看图作文写好呢?

1、观察要细而全。

首先,要从整体着眼。图上有多少人,有哪些物„„这些大体上的情况先要做到心中有数。

其次,再进行细致观察。要注意图中的细节:人是什么身份,长得什么样,有什么特征,物是什么形状、颜色等,需全面细致地观察,不要轻易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2、依据图意,展开联想。

联想是写作中常用的方法。一幅图受篇幅限制,能画出的形象毕竟有限,如果只把图上所画的写出来,即使观察得很细致,很全面,也不一定能写得生动、具体。所以,看图时要注意结合图上的形象,大胆地展开联想,联系实际生活,使文章变得更真实可信。

3、围绕中心合理组织材料。

中心是文章的统帅。我们从图上观察到的内容,以及由观察所联想到的内容,不一定都可以写入文中,必须根据确定好的中心进行选择,写前要想一想:这次作文应以写什么为主?哪些材料可以作辅助材料?哪些材料可以不用?确立了重点内容之后,再根据中心表达的需要,安排好结构层次,选择合适的表达方式。按要求进行写作前的准备。

二、明白习作要求

下面这张照片是1937年8月28日,日本侵略者轰炸上海火车南站时,被记者拍下来的真实情景。仔细观察照片,想一想这个小孩子为什么哭?他的父母在哪里?当时可能发生了什么事?这个孤独的孩子以后命运如何?联系照片的人和景,把你看到的和想到的写下来。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

三、指点习作方法

战争是多么的残酷──它会使有的人失去生命,使有的人流离失所,使文明惨遭浩劫,而战争中的儿童更为不幸,我们眼前的这张照片就是有关战争,有关战争中的儿童的。小朋友你知道战争中的儿童是怎样的遭遇吗?请你仔细观察这张关于战争的照片,围绕“控诉侵略战争,热爱和平”这一主题,用心写好这次看图作文吧!

1.查找资料,了解历史背景。

同学们都是出生于这场战争后半个多世纪的孩子,对这场战争是缺乏了解认识的。因此,这次习作让,我们重温历史,搜集有关这场战争,有关日本侵略者罪行的资料、图片,阅读有关书籍,观看抗日战争题材的影片,拓展自己的视野,增强自己对这场战争的感性认识,为更好地完成这次习作创造条件。

2.围绕主体,有序观察照片。

观看这张战争照片,应抓住照片的主体──照片中哭泣的小孩,按照一定顺序进行全面、仔细观察。怎么观察呢?

首先,抓住照片的主体部分,关注照片传递的主要信息。这张照片映入眼帘的是照片中央坐地而哭的男孩:他悲伤的啼哭,他的孤立无助让人揪心。

然后,围绕这一中心人物,采用由主体到环境、由近及远的顺序,一一观看照片的各部分内容,进行全面、细致地观察。

瞧,男孩蜷曲双腿坐于被炸坏的铁轨中间,四周是被炸成废墟的火车站,月台建筑倒塌,钢架摇摇欲坠,远处破壁残墙,一片悲凉„„由近及远,由人及物,让我们对70多年前拍下的这张照片,有了清晰而深刻的认识:这幅拍摄战争创伤的照片,沉痛而有力地揭示了侵略者在中国大地上犯下的血腥罪行!

3.展开想象,探究前因后果。

这张照片只是历史瞬间的一个具体场景,但它不是这段历史的全部,不能看出侵略者如何狂轰滥炸,屠杀无辜的全貌。因此,同学们必须敞开心扉,大胆想象,探究前因后果。根据照片所拍摄的人和景,想象与照片相关的故事:照片中的孩子怎么到了这个地方?他为什么哭?他的家呢?他的父母呢?这个地方怎么没有人?人呢?照片中的房子、天桥、铁路原来是什么样子?这个小孩能活下来吗?他未来的命运怎么样?先想了来,再说出来,然后写下来。

• 那个记者拍完照片后会怎么做?这个孩子以后的命运如何?

• 当时,日本在中国的领土上烧杀抢夺、狂轰滥炸,一定会有更多可怜的孩子,他们

又会有怎样的命运?

• 我想,那个记者一定会在拍完照片后帮助他的。他一定会在好心人的怜爱中成长为

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为新中国的建设做出贡献。长大后的他也一定会对需要帮助的孩子们伸出援助之手。

• 可是,我又想到,在那个年代,日本侵略者对我们中国的践踏远远不止一个火车站。

一定还有很多可怜的孩子,他们在日本鬼子无情的炮火中失去了亲人,又得不到帮助。那些孩子很可能还没长大就死了,因为没人给他饭吃。还有的孩子也许能活下来,但是如果没人管他,他们很可能会变成小偷。因为没人给他钱,让他生存,更没人告诉他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4.具体描述,表达真情实感。

同学们在写作时要以孩子为重点,可从孩子的视角来写,也可以用我们的视角写,要用凄凉的景物烘托孩子悲惨的处境和命运。习作要按一定的顺序写,可以先写人,再写景;也可以先写照片上的内容,再想象以前可能发生的事;最后想象孩子未来的命运。

内容要具体生动,要真实再现当年战争的凄惨情景,可以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字里行间要流露出对侵略者的憎恨,对孩子的同情,对和平的热爱与向往。

• 想到这些,我真恨日本侵略者。他们毁了多少个幸福的家?他们让多少孩子没有了

父母,没有了关爱,只能在街头流浪?我看着这幅照片,觉得我们的生活比那些孩子幸福多了。我很同情那些经历战火、硝烟的孩子,我想这世界上要是没有战争,那该多好啊?那些孩子就可以像我们一样过上幸福的日子了。

四、点拨习作思路

思路1──习作开头描述照片,中间主体引出丰富合理的想象,结尾点明中心(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思路2──习作开头点明时代背景(时间和历史事件),中间主体再现当年的具体情景,结尾对战争的发动者提出忠告!

思路3──习作倒叙开头,写“我”现在的生活情况;其次,回忆“我”悲惨的童年生活;然后,叙述一个的老人收留了“我”;最后,描述解放后的幸福生活和“我”对和平的呼唤。

五、品读优秀例文

一张照片

当我手持这一张照片时,我感慨万分。小时候,我就不断听妈妈重复这样一句话:“日本人太坏了,坏得丧失了人性!”(点明时间和历史事件。)

我看到这张照片,眼中浮现了当时的情景,这是一张1937年8月28日,日本侵略军轰炸上海火车南站被记者拍下来的真实情景:

一个可怜的孩子,坐在一堆废墟中,伤心地用脏兮兮的手捂着脸大哭起来,他身旁的繁华在一刹那间变成了废墟,他伤心极了──因为他失去属于自己的家园,他失去了自己最最熟悉的亲人,他在心里默默的叫喊着:“爸爸„„妈妈„„你们„„在„„在哪呀!”他望了望周围,又用迷茫的眼睛望着砖头,用稚嫩的小手一点点的搬开砖头:“妈„„妈别扔下我!”他眼里已经没有希望,如果他懂事了,他一定会想:为什么会这样,我的家,我的亲人们都到哪儿去了!是呀!这个小男孩的亲人到哪里去了呢?原来在日本飞机轰炸时,妈妈用全身护住了自己的孩子,不幸被炸死,孩子艰难地活了下来。后来他被一位拍照的记者看到,送进了孤儿院里。(动作和心理描写恰当好处。)

这时,我想起了妈妈对我说的一句说:“日本人太坏,坏得失去了人性!”没错,我总是认为,日本人难道没有孩子、亲人吗?难道他们就不知道失去亲人的危机感和恐惧感吗?难道他们就只会拿刀枪去杀些无辜的人吗?我痛恨日本侵略者,在他们的身上充满着血腥和野心!在他们不像其他国家那样:热爱和平,拥抱和平。(发表看法,反问有力。)

直到现在,以日本首相为首的日本人还不肯承认历史,承认自己给其他邻国造成的伤害,他们这样只会玩火自焚。

日本人呀,请珍爱他人的生命,为世界和平作出自己的贡献吧。(结尾提出忠告。)

评论:

本文围绕照片上的孩子进行了细致的动作、心理描写并放飞了想象的翅膀,再现了当时的情景,催人泪下,陈述了战争的罪恶,盼望和平。开头清楚点明时代背景,结尾对战争的发动者提出了忠告;文中的反问、感叹句表达了强烈的感情。

• 可选择使用的词语:

• 断裂的天桥 扭曲的铁路 残破的房屋 满地的碎砖碎片 繁华的景象

“翁翁”的敌机声 “轰轰”的巨响 残酷的战争

• 摧毁 坍塌 倒塌 摧毁 喧哗 热闹 偶尔 呻吟 片刻 硝

烟 怜爱 贡献 践踏 报仇

• 顷刻间 一瞬间 一片废墟 号啕大哭 狂轰滥炸 横七竖八

川流不息 硝烟四起 乱作一团 不知所措 四处逃窜 流落街头 烧杀抢夺

篇13:一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3个复韵母aieiui和它们的四声,能够读准音、认清形,并能正确书写。

2、能够认读声母与aieiui组成的音节,会拼读本课的复韵母音节,会读拼音词。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学会3个复韵母aieiui和它们的四声,能够读准音、认清形,并能正确书写。

2、能够认读声母与aieiui组成的音节,会拼读本课的复韵母音节,会读拼音词。

难点:能够认读声母与aieiui组成的音节,会拼读本课的复韵母音节,会读拼音词。

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挂图 拼音小黑板 拼音卡片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学会3个复韵母aieiui和它们的四声,能够读准音、认清形,并能正确书写。

课时重难点:准确读出复韵母aieiui和它们的四声。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看见过把两个单韵母放在一起的拼音字母吗?这样的字母叫复韵母。我们今天就来学习复韵母。

板书:aieiui

问:这里的复韵母都是由几个字母合成的?

讲:像这样由两个或三个字母组成的韵母就叫复韵母。

二、看图学习语境歌,引出aieiui

1、图上画的什么时候,谁在干什么?

教学语境歌:扎篱笆,围树苗,一棵矮来一棵高。éiéiéi,小羊羔,快快过来吃青草。

2、这两棵小树苗怎样?引出高矮的“矮”。

小女孩在干什么?引出围篱笆的“围”。

小男孩在干什么呢?嘴里会发出什么声音?引出“éi”。

3、只要把高矮的“矮”,嘴里会发出的声音“éi”,围篱笆的“围”,都读成第一声就是我们要学的aieiui。

三、看图学习字母ai

讲:图上的两棵树苗一棵高,一棵矮,“矮”就是字母ai的音,ai要先发a的音,开口度大,声音响亮,然后迅速向i滑动,i的发音轻短,合起来一口气读成ai。

教师范读:ai。

学生学读ai。

ai有四个声调:āiáiǎiài。

(集体读字母和四声,个人读,分行读)

记忆āi的形。

四、看图学习字母ei

1.图上的小孩子在喂羊羔,他嘴里会发出什么声音呢?

讲:ei发音的方法和ai一样,要先发e的音,e读重一点,i读轻短一点,模糊一点,就成了ei的音

教师范读:ei。

学生学读:ei。

ei有四个声调:ēiéiěièi。

(运用多种方法练习读。)

2.怎样记字母的形呢?

可以根据发音来记形。

五、看图学习字母ui

问:1.图上的小女孩在干什么?

讲:围篱笆的“围”发第一声就是ui的音,要先发u的音迅速向i滑动就是ui的音。

学生练习读准ui的音。

板书四声进行练习。

2.怎样来记ui的形呢?

六、巩固练习

看板书采用多种形式读准音

课中休息:

儿歌:复韵母,真有趣,两个字母在一起,

口形变化要注意,合成一音要牢记。

七、讲标调方法

aieiui都是由两个单韵母合成的,那么标调的时候应当写在谁的头上呢?

老师教你们一首儿歌,这首儿歌就告诉我们怎样标调。

儿歌:有a不放过,没a找oe,

iu并列在一起,注意标在后一个。

八、指导书写:

两个字母靠的近一些,占格的方法和以前学的一样。

九、作业

练读aieiui的四声。

连写aieiui。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能正确快速认读声母aieiui组成的音节,会准确拼读本课的复韵母音节词。

2、会发现我们身边有许多藏着aieiui的音节。

3、试着用拼音词讲故事。

课时重难点:

能正确快速认读声母aieiui组成的音节,会准确拼读本课的复韵母音节词。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以旧引新,作好铺垫。

1、师:小朋友,我们拼音王国里呀又多了3个复韵母朋友,你看他们来了:多媒体出示aieiui,谁能叫出他们的名字?

生:aieiui

2、师:已经认识他们了!那他们的兄弟姐妹认识吗?你看他们也来了:多媒体出示:aiaiaiaieieieiei uiuiuiui

师:谁来读ai的兄姐妹

生:āi ái ǎi ài

师:ei的兄弟姐妹呢?

生:ēi éi ěi èi

师:ui的兄姐妹也想让你们喊喊,谁来?

生:uīuí uǐ uì

师:齐读:

3、师:如果他们的队伍排乱了,你们能认出他们来吗?

出示打乱的aieiui的四声谁能认出他们来呢?

师:那我们来开火车!

师:我们一起来叫叫他们的名字!

师小结:小朋友,你们真是了不起,不按顺序也可以认出他们来!为了奖励大家,老师要讲一个故事给你们听,想听吗? 那就脚放平――腰挺直!

二、故事导入,激发兴趣,探究新知。

㈠听一听

师:有一天呀,乌龟和白兔碰到了一起,小白兔嫌乌龟爬得慢,乌龟不服气,于是他们之间进行了一次比赛。你们看,他们正在比赛呢?多媒体出示:龟兔赛跑图,小朋友们,他们各自都在干什么呀!

㈡说一说:

生:乌龟在拼命地爬 小白兔在睡觉

师:哦,乌龟在爬,白兔在睡觉。

多媒体相应出示:wū guīpá báitùshuì

㈢找一找

师:小朋友们,你们找找看,我们学过的复韵母藏在什么地方?看谁的火眼金睛能把他们找出来。

生:藏在乌龟的guī中 生:白兔的bái中 师:还有呢? 生:睡觉的shuì中

师:对,就藏在这儿。(边说边操作,红色闪烁u??iu?)

㈣拼一拼

1、师:你们真棒,一下子就找出来了!是呀,我们平常说的每一句话,书中的每一个字都是由我们学的拼音字母组成的! 拼音王国里多了这3个复韵母,声母们都来欢迎他们,都想和他交朋友。

你们看:ai找到了朋友。出示:bpkh ai

2、师:ai找到了哪几个好朋友,谁来说说他们的名字

生:bpkh

3、师:声母b和ai交朋友,拼读的时候怎么拼呢?先听老师拼?b-aibaibai 谁告诉我,老师是怎样拼的?

生:声母要轻一点。 生:韵母要响一点,拼得时候要快一点。

师:是呀,声母轻短 生:韵母响, 师:两音相连 生:猛一撞。

师:说的好!我们一起来拼一下: 生:baibaibai

4、师:那其余几个怎么拼呢?自己先试试。 师:谁先来: 生:paipaipai

5、师:跟声母kh交朋友,谁来拼? 生:kaipaipai 生:haihaihai 师:好,谁来领大家一起读:(一位学生领大家一起读)

6、师:ai交了朋友,ei也想要交朋友呀!他的朋友谁来喊。

出示:mw ei

7、师:怎么读好他们呢?我们男女生来比赛好吗?先自己试一试。 师:这个谁来读:男生来,派一个代表先来读! 生:meimeimei 师:男生齐读。 师:这个女生来读,也先派一名代表! 生:weiweiwei 师:女生齐读! 师:不分胜负:那交换后再读!(女生先读,再男生读)。

8、师:aiei都有了朋友,ui当然也要有朋友啊!谁能来读好它?

先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学生练读) 师:呆会儿我们开火车读,看哪列火车开得顺,要不要准备一下。(学生积极的准备) 师:准备的怎么样了?再请同学互相读给同桌听,同桌之间也要交好朋友。(同桌互读) 师:火车哪儿开? 师:哪两列火车并列一起来开!

三、联系生活,拼读音节,自主探索。

1、师:小朋友们,老师又要带大家出发了,去认识三样新事物,想去吗?那就(师:一二三生:坐端正)

2、师:你们认识他们吗?多媒体出示:白菜梅花书柜 生:一棵白菜,一枝梅花,一个木柜(注意学生用的量词)

师:这是我们常吃的白菜出示:白菜báicài bái是由什么组成的呀? 生:bái是由声母b和韵母ái组成的。 师:谁来把它拼出来:生:báibáibái师:一起来拼? 师:cài是由什么组成的? 师:谁来拼?生:càicài 师:谁能把这个音节连起来拼一下: 生:báicài师:说的真好,奖给你一个大拇哥! 师:我们一齐读!

3、师:那这两个音节词谁来拼读,先自己试一试。 师:谁来读第一个? 生:shuguì师:第二个谁来读? 生:méihuā 师:huā是三拼音,读时要注意:声轻介快,韵母响。 师:齐读。 师:男同学读梅花,女同学读书柜。 师:调过来读

四、回归生活,给物标音。

1、师:小朋友真聪明,为了奖励大家,老师跟大家来做个游戏!猜一猜,谁能猜出我做的`是什么动作?(师做“飞”、“拍”、“睡”的动作)

2、师:老师在干什么?(老师做飞的动作) 生:老师在飞。 师:对,这就是小鸟飞的音节,谁来拼?你能带大家读一读吗? 生:feifeifei 师:你带领大家读得真好,老师把这个好看的图片送给你,课间游戏时你带同学一边飞一边拼读,好吗? 生:好的。(学生非常高兴地坐下了)

3、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吗?我们周围也有好多藏着aieiui这3个音节的词语,我们来找一找好吗? 生:好的。 师:(老师指着黑板问)这是什么? 生:黑板。 师:黑板是什么颜色的? 生:黑色的。 师:开动小脑筋,想想这里藏着谁? 生:“黑”里藏着ei。 师:真聪明,谁来读这个音节! 生:heihei 师:我们把它贴在黑板上标出来。

师:墙壁是什么颜色的?这里藏着什么? 生:“bái”里藏着ái。 师:这是我们小朋友用的水杯,这里藏着什么? 生:这里藏着ēi。 师:还有吗? 生:这里还藏着?i。 师: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些音节,然后把他们贴上去。生拼读音节)

4、师:小朋友们,其实生活中还有好多地方可以用我们学的音节去标出来,请小朋友在课后找出来告诉老师,看谁找得最多。

五、运用音节,自主讲话

1、师:小朋友们,刚才老师讲了龟兔赛跑的故事,但是,龟兔赛跑结果怎样呢?要请小朋友自己来讲!你们行吗? 那在讲故事之前,先要把这些音节读熟。出示:龟兔赛跑图 谁来读。 生:wuguipabaitushui师:读得真棒,这里有个整体认读音节wu都读好了,应直接读,不能拼,我们一起读。(生齐读)

2、师:那谁来根据汉语拼音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先自己试试。 生:有一天,乌龟…… 师:讲得真好!如果把故事中的白兔和乌龟的话讲的更生动些,故事肯定会更好听。请小朋友们回去作充分的准备,下节课我们进行故事比赛。

3、老师这里还有一句关于龟兔赛跑句子呢,能读出来吗?

小白兔,白又白,要和乌龟来比赛,你猜猜,谁厉害?

六、总结

今天我们读了声母与aieiui相拼的音节,小朋友们学的很认真,大家要好好学拼音,学好了拼音我们就能说好普通话,能自己读懂故事书了。

篇14:一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⑴学会复韵母ie、ue和特殊韵母er及其四声,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⑵学会整体认读音节ye、yue。

⑶学习声母与复韵母ie、ue组成的音节,能准确拼读。

⑸培养观察和表达的兴趣和能力。

教学重点:

1、学会ieueer的音、形、书写;

2、ye、yue两个整体认读音节的音形。

教学难点:

两个整体认读音节与两个复韵母的字形区别。

养成教学训练点:

培养学生看图学拼音的能力。

课前准备:

字母卡片、音节词卡片、生字卡片、词语卡片及教学挂图。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⑴大屏幕出示“拼音王国”的动态画面。(学生学过的声母、韵母都包含其中)

谈话激趣:在拼音王国里,我们已经认识了许多拼音朋友。这儿有几位老朋友可想念大家了!来,跟它们打打招呼。(声母b、p、m、f、d、t、n、l、j、q、x、y、w和复韵母ai、ei、ui、ao、ou、iu从画面中一跃而出,排成两排)全班齐读。

⑵导入:今天,老朋友们还要介绍我们认识其他的新朋友呢!

二、学习复韵母ie和整体认读音节ye

⑴学习ie和ye的读音和四声。

a、借助图画读准音。

出示图画(椰子树),学生观察后交流;图上画着什么?你知道哪些跟椰子有关的东西?(如椰汁、椰树、椰子糖)

学生试读图下的ie、ye。

交流:你是怎么知道ie、ye的读音的?(借助图画,或是跟哥哥姐姐学的)。教师适时告诉学生:ie是复韵母,ye是整体认读音节,它们的读音相同。

教师示范读,学生一边听一边仔细观察老师的口型。

学生模仿,交流发音方法,教师加以梳理、总结。

同桌互读互检,教师巡视、指导。

b、借助语言积累巩固ie、ye的读音:我们平时说话,什么时候会说到ye(ie)这个音?同桌互说,全班交流。

c、学习ie、ye的四声。

小老师按四声顺序领读。

打乱顺序开火车读。

⑵学习拼音。

a、谈话激趣:小朋友,你们知道ie的声母朋友有哪些吗?我们赶紧让它们见见面吧!出示声母b、p、m、d、t、n、l、j、q、x。(展示课件)

b、学习上述声母与ie相拼的音节。

复习两拼音的方法。

出示相关音节(带调),学生练习拼读。个人轻声拼读,同桌互相拼读,指名拼读,小老师领读。

借助音节发展语言:从刚才拼读的音节中自选一个来说词语或句子。小组内互相说,指名说。

⑶指导书写ei、ye。

a、识记字形:ie和ye在字形上有什么不同?你想用什么方法把它们记牢?

b、指导书写。

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

三、学习复韵母ue和整体认读音节yue

⑴学习ue和yue的读音和四声。(教学方法、步骤与ie、ye的教学相同)

提示:教师范读ue后,要引导学生将ue的发音特点(尤其是口型)与ie作比较,然后让学生模仿、练读。

比较ue和ie在字形上的区别和联系之前,先复习v上两点省略规则。

⑵学习拼音。

a、学生看课本,试着拼读n、l、j、q、x与ue相拼的音节。教师巡视,了解学生情况,个别指导。

b、展示相关课件,指名拼读,教师相机指导。

c、出示带调音节nue、lue、jue、jue、jue、que、que、que、xue、xue、xue、xue,学生开火车读,全班齐读。

d、借助音节发展语言:从上述音节中自选音节说词语或句子。

⑶指导书写ue、yue。

学生练写,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四、巩固练习

引导学生自编儿歌或顺口溜记牢ie、ue和ye、yue。(例如:“月儿圆,树叶绿,大家一起吃月饼。”)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⑴师生问答,复习ie、ue、ye、yue。如教师问:“谁是整体认读音节ye、ye、ye?”

持卡的学生迅速举起卡片回答:“我是整体认读音节ye、ye、ye。”

⑵交流课前自编的儿歌或顺口溜。

⑶开火车用音节说词语和音节词和词语说句子:bie、die、ye、ye、yue、nue、lue、que、jue、xue、you、

二、学习特殊韵母er

⑴学习er的读音。

a、学生观察图画(耳朵),试着发音。教师巡视,了解学生情况。

b、交流发音体会:小朋友在试读时遇到什么困难?

c、教师范读,告诉学生这是一个特殊韵母。学生模仿、练读。

d、师生合作,小结发音方法。

e、学生练习。(边读边配以手势)同桌互读,教师巡视、指导。

⑵学习er的发音。

a、按顺序开火车读,打乱顺序指名读,全班齐读,。

b、用er、er、er分别说词语或句子,比比谁说得多。

⑶指导书写er。

学生试写一遍;师生评议;教师范写;学生练写。

教学反思:

在教学上,我也强调孩子是学习的主人,是课堂是主人,所以,我还是安排了个别读、开火车读、同桌互读等多种学生活动的方式,提高参与的密度和效率。但在我的游戏设计环节上,忽略了可能还有很多孩子并没会拼读。这样,那些还没读好的孩子可能就失去了一个拼读的机会,我在以后的教学中会注意的,这样,也避免出现“差生”的情况。

认一认4

教学目标:

1、能够正确认识16个汉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2、能够根据图画,初步了解这些字的意思。

教学重难点:理解“东、西、南、北”四个主要方向。

教学准备:小黑板、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复习前面“认一认”中学过的10个生字。

多种形式读

二、学习16个汉字

1、认读生字中学习过的红色音节

小黑板出示:

学生自由练读、指名读、齐读

2、小黑板出示本课16个生字

请同学们说一说有哪些字是已经认识的。教师相机表扬能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的学生。

(1)师范读

(2)学生结合插图识记字形

(3)检查读

3、运用游戏巩固。

(1)第一组词语(做游戏识字)

过渡:小朋友们读得这么好,下面老师请大家玩个送字游戏,根据老师的动作,找一个字送给我。

a、教师走出教室

指名说,领着大家读

b、老师出去后进来

学生齐说入,齐读

c、老师打开灯

指名说:开开火车读

d、关上灯

指名读

e、练习用开关说话

我们还可以说开关什么?

(2)第二组词语(运用动作识字)

a、运用动作识字

看老师做动作找字,和可以说字请学生做出相应的动作。

b、多种形式读

(3)第三组词语(运用儿歌识字)

过渡:小朋友们学得这么认真,做得这么端正,老师奖励你们一首儿歌:早晨起床,面对太阳,前面是东,后面是西,左边是北,右面是南。(为下文做铺垫)

a、小朋友们,你知道早晨太阳从哪边升起吗?

用手指着东的方向读东

b、到了傍晚,太阳从哪边落下?

老师走到西面,学生用手指着西读。

c、根据儿歌内容读南、北

南边同学、北边同学拿着南北读

d、学生比赛读

(4)第四组词语(联系生活实际识字)

a、指名前后两人说说谁在前,谁在后,生拿卡片读

b、练习说话:我的前面是谁?后面是谁?

c、我们回答问题举哪只手?写字呢?

d、生举卡片读,多种形式读

4、打乱顺序检查读

齐读、开火车读、指名读

三、写音节

过渡:你们真的和16个汉字交上了朋友,现在自己选三个音节来写一写,比一比谁写的漂亮。

1、师生同做写字操

2、写音节

3、评价。

篇15: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培养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的习惯,了解有些病句就是由于错用、漏用标点所致。

2,通过诵读帮助学生学习欣赏自然美,学习写景的用词和方法,积累词句,丰富文化知识,加深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3,写好钢笔字,注意整体布局。

4,练习口语交际,学会在介绍时有条理、有选择、有重点地叙述。

5,学写毛笔字。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一题

1、教学第一部分。

(1)学生读句子,看看这个句子可能会有几种意思。

(2)通过阅读,说出这个句子会出现两种截然相反的意思。

(3)教师引导学生说出出现句子意思表述不明确的原因。

(4)学生给句子加标点。

2、教学第二部分。

(1)学生读小芳的日记。

(2)学生试着改日记加标点。

(3)指名读出自己所加的标点,说出理由。

(4)教师拓展:在学习和生活中要注意句意表述的明确,注意标点的使用。把语文学习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养成时时学,处处学的好习惯。

二、教学第二题

1、审题。(讲明出处与阅读要点)

2、指导。

(1)学生自由读,不认识的字可以查字典。

(2)教师范读。

(3)同桌讨论:这个片段描绘大明湖、千佛山的景色,文字精彩大哪些地方?

(4)指名回答上面问题。

(5)小结:一边读一边体会色彩、光影的变化对写景的作用。

3、练习

(1)根据上面的方法练习诵读,学生自练,再分组、分角色练习。

(2)同桌练习背诵。

(3)教师巡回个别抽读、抽背。

三、教学第三题

1、指导

(1)指读题目,教师进一步明确练习要求。

(2)要求学生朗读这段话,指明这段话选自《埃及的金字塔》。

(3)引导学生观察书写的格式,字与字之间、字与标点之间的距离以及每个字放在一行的位置。

(4)让学生说出哪些字与相邻的字的繁简相差较大,笔画的间架要匀称。

(5)教师重点指导“矗立、埃及、智慧”等词的间架结构和整体布局。

2、练习。

(1)学生练习描红。

(2)教师根据描红情况及时小结。

四、教学第四题

1、课前准备。

(1)课前布置学生查找世界名城的资料。

(2)让学生就其中的一个自己感兴趣的世界名城,找寻它的雅号与城市特点之间的密切关系,有侧重的准备材料。

2、审题。

(1)复习《音乐之都维也纳》。

(2)学生说出上文在介绍时的方法和特点。

(3)教师进一步明确本次口语练习的要求:学会在介绍时有条理、有选择、有重点地叙述。

1、练习。

(1)学生分组,在小组里介绍各自感兴趣的城市。

(2)每组派代表上台介绍。

(3)全班同学评议:介绍的哪些地方讲得精彩?

2、反馈。

五、教学第五题。

1、审题。 明确本次学写的字:亚、赤。

2、指导。

(1) 学生读贴,小结写好“亚、赤”的要点。

(2) 教师范写,讲解“亚、赤”的结构特点和写法,以及在米字格的位置。

3、练习。

4、反馈。

习作4

教学要求:

1、鼓励学生走近山川河流,“行万里路”,领略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无限风采。

2、引导学生在观察的过程中,进行诗意的思考,从而发出由衷的赞叹。

3、本次习作的重点是指导学生按参观或游览的顺序,有选择地进行介绍和描写,有详有略,重点突出。

4、激发学生对祖国河山的热爱和对劳动人民智慧的敬仰之情。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习作准备

在本次习作之前,教师要求学生大量阅读名人游记,并从内容和思路上做适当的`记录和摘抄。 推荐:福克纳-《日本素描》;卡夫卡-《族途札记》;夏多布里昂-《金字塔感言》 阅读要求:1,把你觉得作家描写最传神、最细致的部分反复朗读,并摘抄。2,选择其中的两篇,就的思路做一个提纲式的记录。

二、赏析部分作品

1、同学们,我们最近一段时间阅读了不少的名人游记,有哪些收获呢?

2、请同学们从自己所读的作品中选择一篇向大家作一个汇报。

(1) 在小组里交流。

(2) 大组汇报、交流,教师相机指导。

3、师生共同阅读习作例文。

(1)是围绕哪句话展开描写的?号称“中华一绝”的龟山汉墓,就开凿在这只“大乌龟”肚子里。

(2)读了,你感觉到了“绝”吗?为什么?

(3)小作者重点写了哪些部分?是怎样抓住一个“绝”字来介绍和描写的呢?

三、指导练笔

1、同学们,你参观、游览过哪些地方?请学习例文的写法,写一篇参观记或游记。老师相信在我们如此丰富的积累的基础上,同学们的习作也一定是精彩纷呈的!

2、指导学生写提纲。

提纲要求:(1)列出写作的顺序。(2)在提纲中反映出重点部分。(3)一些精彩语言。

3、交流写作提纲。

(1)在小组内交流,小组成员互提修改意见。

(2)小组推荐在大组交流、汇报。

4、学生练写习作。

篇16:七年级语文第四单元(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㈠对对联

⒈___________________,十万家烟火。

⒉虚心竹有低头叶,___________________。

㈡以下两题任选其一

⒈题目:我的梦

提示:初中生是花季少年,正处于多梦的年华,你可以以写萦回脑际的亲历梦境,也可以写涌动心中的美好梦想。

⒉___________________也是一种美

A卷答案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

1、ái  mì  yīn  sū

2、茏 盈 塌 孤

3、①比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可以作为标志的大事。

②安静。

4.①微弱 ②柔和

5.(逗号),(逗号),(分号);(逗号),

二、古诗文阅读理解

6.①茅檐长扫静无苔 ②似曾相识燕归来

7.①屋檐 ②高 ③同“才” ④突然

8.①经常是多年看不见一次。

②有的人倚墙伏栏,有的人直身站着,各人的形态都不一样。

9.蒲松龄。(凡有关作者的字号、生活的朝代、籍贯、作品等,只要正确,皆可作为答案。)有,如蓬莱、日照的海市蜃楼,沙漠中的海市蜃楼。

三、现代文阅读理解

(一) 10.我们还可以根据云上的光彩现象,推测天气的情况。

11.相同点:都是圆环形。 不同点:产生地点不同,晕产生在卷层云上,华产生在高积云边缘部分。光圈色彩排列顺序不同,晕里红外紫,华里紫外红。

12.可写文中两条谚语。鼓励写课外搜集的谚语。

13.傍晚观察到彩虹必在东方,晚霞也在东方,预示天气不会再下雨。晚上又观察到月亮周围有光环,如果是月晕,明天午时会有风;如果是月华,华环一般会由小变大,预示明天好天。(预测只要不违背文中所述知识则可以算正确)

14.人们有时需要在野外活动,有时还会遇到意外,学会看云识天气还是有好处的。(同意那种说法亦可。只要言之成理、能自圆其说即可给分。)

(二) 15.怎样追求生命(或说“体细胞”)永生。

16.癌细胞和生殖细胞可以无止境地分裂下去(或说“永生、不衰老死亡”)的原因。

17.作者认为海弗利克的观点在揭示生命永生的奥秘方面很有价值,但是,对其是否已经完整而深刻的揭示了全部奥秘还不能肯定,所以使用了“也许”一词。(“认为这一观点还需要深入研究和验证”、“生殖细胞和癌细胞永生的机理尚未完全弄清楚,因而还不能彻底肯定这一观点”等说法亦可作为理由)

18.第一段中列举的具体事例是:海拉早已死亡多年,而她的癌细胞却能永生。作者列举海拉细胞永生的例子,为的是说明生命(或说“癌细胞”亦可)不一定都会自动衰老和死亡。

19.这个实验的目的,是为了探讨体细胞与外界进行遗传信息交换,从而无限期分裂的可能性。体细胞本来毕生只能分裂50次左右,此后便衰老死亡,而实验所用的神经细胞(体细胞之一)已分裂了100次尚未衰老,说明探讨的方向是正确的。

四、作文(略)

B卷答案

一.1.峦  霎  禅  亘

2.枯   弱 强   膛 肚  津津   甍    黯 缥

3. C

4.B

5.例:蚂蚁可以搬动骨头,是在告诉我们团结就是力量。符合要求即可

⒍(1)张敏在批评金娜不注意公共卫生  (2)对不起,我今后会注意的。

⒎①志在千里,烈士暮年;②青山郭外斜;③却话巴山夜雨时;④思而不学则殆⑤几处早莺争暖树;⑥刚落地的娃娃⑦健壮的青年;⑧肥硕的瓜果。

8.前者指盛着酒的桶,后者指空无所有的桶。

9.指肚里有货、对人有用、受人欢迎。

10.有真才实学的人;不学无术的人。

二.11.主要用途  组成部分    分类别

12.能承受起飞、上升和轨道运行阶段的各种应力和环境条件。

13.①设置可靠的防热保护层。②使返回过程中的制动过载装置非常有效。 ③提高落点精度。

14.(1)工作:①对飞船各系统和设备进行可靠设计。②在严格的环境条件下进行地面测试。③进行模拟飞行试验。(2)目的:保证高可靠性,力争万无一失。

三.作文(略)

作者邮箱: qian1719@eyou.com

篇17:七年级语文(下)第四单元教学设计

七年级语文(下)第四单元教学设计

一、单元教学目标:

1、接触动物世界,了解一些动物,激发关爱、保护野生动物的热情。

2、感受课文中准确的说明,生动、形象、细致的描写,学习准确、生动的语言。

3、学习辨别文章的优劣,选择指定内容的文章,能初步理解并向别人推荐。

4、学习观察动物的特点,并能向别人介绍。

5、积极参加保护野生动物的活动,增强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并进行社会宣传。

二、单元课时安排:共15课时

单元整体学习1课时

《松鼠》 2课时

《松树金龟子》 2课时

《国宝——大熊猫》 2课时

《黔之驴》 2课时

诵读欣赏 1课时

写作 3课时

综合实践活动 2课时

三、单元教学设计

本单元我们将跟随着布丰、法布尔等数位作家一起走进神奇而美妙的“动物世界”。在这个星球上,和我们最亲近的物种之一就是动物。各种动物都以其自身的特点,为人类展现了一个异彩纷呈的“动物世界”。初一学生年龄还小,天真烂漫,对自然界的动物有着浓厚的兴趣。相信不论是漂亮、驯良、乖巧的松鼠,具有“音乐天赋”的金龟子,还是憨态可掬、温厚活泼的大熊猫,庞大而技穷的黔之驴,都将会使孩子们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因此,学习这个单元,可以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让学生在阅读思考中了解动物的形态、习性、性格等方面的特点,教师适当地加以点拨、引导,让学生在反复的阅读中体味文中说明语言的准确性、生动性。此外,教师要因势利导,激发学生关爱、保护野生动物的热情,增强学生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并能积极地开展一些保护野生动物的活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本单元的写作教学着眼于指导学生学习观察动物的特点,并能抓住某一种动物的特点,使用准确、生动、形象的语言向别人介绍,能给人留下鲜明而深刻的印象。

四、教学过程:

第1课时 单元整体学习

学习目标:1、了解单元学习内容,确定探究专题

课前学习:1、利用图书馆、网络资源收集各种动物的相关知识。

课堂学习:

第一块:明确单元专题含义:

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1导语:明确任务听讲

2布置活动:让学生阅读单元提示阅读、做好批注。讨论结合提示,利用课前收集的相关知识畅谈自己所了解的动物世界。

3布置活动:谈谈在现实生活中你最喜爱的一种动物,并能说出你喜爱它的理由。(最好能抓住你感受最深的某一特点进行阐述。)讨论,交流

第二块:了解单元大概内容: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1导入:让学生浏览目录、课文(还可以延伸到发展性评价手册)明确任务

2巡视、指导浏览目录、课文

3布置讨论:本单元的内容结合你的兴趣、爱好及你的理解确定一个专题内容作为本单元的探究问题。(如对已经灭绝的野生动物与濒临灭绝的动物等专题的探究)讨论、组建学习小组

第三块:确定单元活动方案: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1布置学生商定单元的活动主题及计划(活动要有广泛性和趣味性,要结合单元专题,如从“动物世界”中挑选自己最感兴趣的一个专题,可以开展一次调查活动,撰写一篇调查报告,写一份保护动物的倡议书等等)讨论、交流

第四块:学习评价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1出示评价内容:1、你对“动物世界”有了新的认识了吗?2、你有自己的专题吗?3、你有自己的学习伙伴和小组吗?4、你能说出哪些课文题目,作者,以及文中动物的哪些特点?自我反馈

2小结:自我小结

第2课时 《松鼠》(一)

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介绍的松鼠的特点,激发学生对小动物的兴趣,培养热爱动物、保护动物的意识。

2、理清作者的思路,掌握文章合理的说明顺序。

课前学习:1、利用工具书扫除字词障碍。

2、在网上了解作者布丰的相关资料,搜集松鼠的有关知识和生活图片。

课堂学习:

第一块:整体感知课文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1导入:组织学生了解作者布丰互相交流相关内容。

2师范读,要求学生边听边思考。听完后,说说你从课文中了解了松鼠的哪些特点边听边思考,在书上作好批注。

3组织交流,评价。班内互评、交流

第二块:精读课文内容: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1组织学生自由朗读课文,为课文编写提纲朗读课文,并在书上进行圈点、勾画、批注

2布置任务: 编写课文提纲列写提纲

3组织交流,评价。班内互评、交流

4情境创设:有人认为文章最后说“松鼠也是一种有用的小动物。他们的肉可以吃,尾毛可以制成画笔,皮可以制成皮衣。”读到此处时,让人感到很别扭。如果我们真心喜欢一个小动物,比如说小狗,我们在夸奖它一番后,会告诉别人,它的肉可以吃,皮可以制成皮袄吗?所以,课文结尾是全文一个极不和谐的音符。对于上述观点,你持怎样的观点呢?思考,交流

第三块:语文活动:看谁复述文章最棒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1以协作组为单位,先在协作组内复述,选派代表,然后大组交流学生推荐,互评

课后学习:1、能将文中松鼠的外形、特点、习性等知识介绍给自己的亲朋好友。

2、摘抄课文中你认为描写生动的句子,并能反复阅读。

第3课时 《松鼠》(二)

学习目标:1、体会用准确、生动、形象的语言说明事物,提高表达能力。

2、学习本文细致观察事物特征、抓住事物特征描述事物的方法。

课前学习:1、整理松鼠的相关知识与图片。

2、搜集动物邮票。

课堂学习:

第一块:体味科学小品文的语言特点及作用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1导入:作者用带有文学色彩的笔调来说明松鼠的有关情况,写得生动而形象,(1)你最喜欢的句子是哪些?为什么喜欢?用简洁的语言来分析。(2)文中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试分析其作用。并模仿举例。朗读、勾画(在句子旁注好你喜欢的理由)

2组织协作组内交流,评价。教师小结。交流、互评

第二块:比较阅读: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1教师提供初中生物教材中关于松鼠的介绍:(1)要求学生就语言特点将课文与其进行比较分析,指出两者的不同之处。(2)两种语言风格,你更喜欢哪一种?请简要阐述理由。阅读、思考、比较

2组织协作组内交流,评价。交流

第三块:语文活动:设计一组邮票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1布置活动:如果以松鼠为题材发行一组邮票,你觉得设计的邮票应该从哪些方面反映松鼠的生活?你能给每枚邮票取个名吗?你能用简要的语言阐述你的创意吗?设计、命名

2组织协作组内交流,评价。班内交流、互评

课后学习: 1、选择你身边的最令你感兴趣的某一种小动物,写一篇三百字左右的观察日记。

2、搜集此种小动物的相关资料,进行归纳,整理,仿照生物学体系,编写一篇生物课文。

第4课时 《松树金龟子》(一)

学习目标:1、从观察入手,了解松树金龟子的生态习性。

2、感悟在说明中兼用文艺的笔调,揣摩语言的准确和形象。

课前学习:1、预习课文,借助工具书,扫除字词障碍。

2、借助相关书籍、网络资源查找有关法布尔的生平与故事,金龟子的图片及其相关知识。

课堂学习:

第一块:整体感知课文: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1导入:作者法布尔是法国著名的昆虫学家、作家。你知道他的著作名称吗?你能根据课前所了解到的相关资料向同学们讲述一个关于他的故事吗?互相交流相关内容与感受

2根据你所搜集的资料,能否向同学们介绍你所了解的金龟子?(比如金龟子的种类、危害、生活习性、防治方法等。)班内交流资料,比比谁查找的资料最充足。

3、组织学生有表情地朗读课文,独立思考,归纳松树金龟子的外形特征和生态习性。朗读、圈注、勾画、批注

4、组织交流,互评交流、互评

第二块:精读课文内容: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1导入:法布尔以毕生精力写出的〈〈昆虫世界〉〉被誉为是“科学与诗的完美结合”,而本文正是选自〈〈昆虫世界〉〉,你能否结合课文内容来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研读课文,圈点勾画,作好批注。

2组织协作组内交流,互评交流、互评

3、学习评价:本文用词的准确与生动与作者细致入微地观察是分不开的,难怪著名生物学家达尔文称赞法布尔是“难以效法的观察家”,通过本文的学习,你获得了怎样的启示?交流

课后学习:1、提出自己对课文感兴趣的问题,互相交流,有疑问的.可查找相关资

料。如:搞清楚昆虫究竟为什么要叫这个问题有什么含义吗?

2、补充、整理自己收集的有关金龟子的材料

第5课时 《松树金龟子》(二)

学习目标:1、走进大自然,仔细观察,并能用准确生动的语言描写自然生物。

2、搜集昆虫的相关知识,激发热爱昆虫的感情。

课前学习:1、以协作组为单位,去郊外观察某一种昆虫,并作好记录。同时,借助书籍、网

络资源对所观察昆虫作进一步的了解。

2、复印一篇你所喜爱的描写昆虫的小品文,并在文后写上推荐理由。

课堂内容:

第一块:推荐、欣赏科学小品文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1向同学们推荐一篇自己喜爱的描写昆虫的科学小品文,并阐述推荐理由。认真听

2组织学生在协作组内交流,然后每组推荐一篇在班内作交流。班内交流,了解更多的昆虫知识。互评推荐理由。

第二块:写一篇观察日记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1布置任务:结合课前的观察记录与感受,就你所观察对象的外形特征、动作、生活习性等任一方面的内容写一篇250字左右的观察日记。并将设置一、二、三等奖。写作

2组织学生在协作组内互相交流作品,进行比较,作出点评,并将评价内容及修改意见逐一附在文后。根据协作组的评议结果,将佳作在班内作交流,互评。

3设置一、二、三等奖,并请同学交流活动感受交流

课后学习:1、课后将文章进行进一步地修改,并将修改前后的文章分别进行打印。

2、学生联系学校,将文章整合成册,人手一份,仔细阅读,提出建议与

意见。

第6课时 《国宝——大熊猫》(一)

学习目标:1、自主学习,了解我国大熊猫的特点及习性等相关知识。

2、小组协作学习,确立大熊猫的探究专题。

3、体味生动形象的语言。

课前学习:1、预习课文,扫除生字词障碍,熟读课文。

2、在反复阅读课文的基础上,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课堂学习:

第一块:整体感知课文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1组织学生观看以熊猫为主题的录象片段,增强学生对熊猫的感性认识。交流感受

2自由地有感情地朗读全文,完成以下任务:概括大熊猫的外形、分布、生活环境、习性、繁殖、现状等知识。朗读、根据相关任务在书上做好批注。交流

第二块:品味语言,确立专题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1反复朗读自己喜欢的句子,并阐述喜爱的理由。朗读,交流

2反复阅读课文,提出自己还想了解大熊猫的哪些知识?以协作组为单位,确立探究专题

第7课时 《国宝——大熊猫》(二)

学习目标:1、利用网络资源对大熊猫的相关知识作更为全面的了解。

2、增强保护大熊猫的意识,号召社会一起关注野生动物。

网络教学环境的设计:

1、供一人一机的网络教学环境,多媒体教室。

2、教师提供一些相关网站和新浪、百度搜索引擎。

第一块:网上学习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1讲解操作注意事项,提供网址和搜索引擎让学生查找有关“大熊猫”的生存现状、环境等知识。明确任务要点。

2巡视、指导上网搜索、下载、

3组织交流资料汇报查找的内容随机交流自己的收获

第二块:回归课文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1根据自己收集的资料,对课文做补充交流

第三块:网上创作活动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1查找我国13个大熊猫自然保护区,联系课文,用简要的文字写下建立保护区的意义。在word文档中完成。

2组织学生资源共享资源共享,交流文章

3学习评价:谈谈对本堂课学习的感受。谈谈感受

课后学习:1、以小组为单位,写一份以“保护野生动物”为主题的倡议书。

2、根据资料,仿照生物书体系,编写一篇生物课文:介绍大熊猫的知识。

第8课时 《黔之驴》(一)

学习目标:1、了解寓言的一些常识。

2、能疏通文句,把握文章内容。

3、能口头翻译课文,在熟悉文句的基础上,复述课文内容。

课前学习:熟悉课文内容,准备好《常用古汉语字典》。

课堂学习:

第一块:整体感知,精读课文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1结合注释,疏通文句,通过反复的朗读,基本理解文意。学生有感情的朗读,结合书下注释和字典,尽量扫除文字解释的障碍。

2组织学生互相翻译讨论、评价

3教师根据学生翻译的情况提示一些重要语句学生进行标注,划出重点。

4组织学生再次互相翻译学生熟悉字词句的翻译

第二块:语文活动:复述课文内容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1以小组为单位,先小组复述,选派代表,然后大组交流学生推荐

课后学习:1、回家将文章内容复述给自己的家人听。

2、抄写一定量的字词句解释,最好是自己不熟练的。

第9课时 《黔之驴》(二)

学习目标:1、了解课文寓意的深广含意。

2、揣摩文中描写动作与语言的句子,能熟读成诵。

课前学习:1、能流畅地讲述一个中国古代寓言故事,并能说出其中的寓意。

课堂学习:

第一块:整体感知课文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1检查学生的复述情况交流

第二块:精读课文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1组织学生讨论这则寓言的深刻寓意。阅读、讨论

2组织学生交流交流,学生互评

3引导学生找出有关描写老虎惧驴、识驴、吃驴的行动,心理的句子,进而认识老虎的特征。阅读,讨论

4组织交流、评价组内交流,讨论

第三块:语文活动:讲述寓言故事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1组织,参与讲述、交流、评价

课后学习:1、反复诵读课文,直到能正确、流畅地背诵全文。

2、自己创作一个寓言故事。

第10课时 诵读欣赏

教学目标:1、能在熟悉诗歌内容的基础上有感情的朗读诗歌

2、能体会诗歌所描写的景物和表达的情感。

课前学习:1、收集诗歌的相关资料,熟悉诗歌的内容,并且能够熟读成诵。

2、准备匹配的背景音乐磁带或CD。

课堂学习: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1小组学习自己选定的诗歌,分派组员,担任不同的工作,有专职朗诵的,有负责讲解的,有负责做背景的。朗读,思考,准备

2检查情况:学生上台朗诵诗歌,并进行解释意境。其他同学可质疑。 朗诵,解释,质疑

3 评优秀组,最佳朗诵思考、讨论

课后练习:1、熟读背诵诗歌。

2、自由创作一首咏物诗,并为其配画。

第11、12、13课时 写作

本单元的写作训练

引导学生通过对文本的阅读积累,了解本单元几篇科学小品在写法上的成功之处,作为自己习作的借鉴,再结合本单元的写作指导语指导学生(1)要培养自己善于观察、善于思考、乐于表达的习惯。(2)能抓住观察对象的特点,并用准确、生动的语言向别人介绍,鼓励学生走进大自然,多写观察日记,以求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第11课时:

学习目标:学会观察和抓住特点介绍动物的方法。

课堂学习: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1组织学生自学自学“抓住特点介绍动物”

2写作指导口头完成习题一

课后学习:任选周围你熟悉的某一种植物进行观察,并写一篇观察日记。

第12课时: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1明确写作要求: 展开想象的翅膀,编写童话故事。发挥想象,题目自拟,字数不限。写作

2组织学生自改自己修改

课后学习:进一步自改作文。

第13课时: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1出示评改标准和要求组内交流,互改

2学生推荐作文,师生互动评改作文

3教师听取各组意见,指导学生评分

课后学习:1、将自己本单元的观察日记、诗歌创作、寓言和童话故事、编写的生物课文等作品整理成册,并请老师或家长为其写卷首语、评价、建议等。

第14、15课时 综合实践活动:

学习目标: 1、使学生对野生动物有更直接、更具体的了解,培养学生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

2、培养学生互相协作的精神、提高探究目前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3、号召全社会都能关注野生动物,保护动物。

活动过程:

1、制定调查计划,调查你所在地区目前野生动物的生存现状。

2、自由组成协作组,参观调查,采访记录。

3、根据自己的记录,查找资料,充实内容。

4、小组交流记录,并及时补充修改。

5、讨论并选择一个感兴趣的论题,展开研讨、探究,组长记录。

6、小组合作完成一份学校所在地保护野生动物的调查报告。评选出好的调查报告送给新闻单位或环保部门

7、每个小组开展各种形式的保护野生动物的宣传活动,可以是壁报、手抄报、电脑小报、宣传栏、广播讲演等形式。

8、宣传活动后,每人写一篇活动小结,谈谈参加活动的感受,可装订成册。

人教版五下语文教学计划

人教五下语文教学计划

五下第六单元研究报告

小学五年级英语上册寒假作业参考答案

数学五下《打电话》教案设计

五下范文 敬佩的人

五下语文教学工作计划

五下园地二作文范文

五年级寒假作业答案英语(上册)

五下数学课件

五下语文人教版第四单元教学设计
《五下语文人教版第四单元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五下语文人教版第四单元教学设计(共17篇)】相关文章:

五年级下学期语文教学计划2023-04-05

五下道德与法治2022-11-08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022-04-30

新人教版小学五下数学教学设计2023-04-20

实验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2022-08-24

《猴王出世》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2022-08-02

人教版五下儿童诗两首教学设计2023-05-08

人教五上数学教学计划2023-02-18

五下美术第8课课件2023-03-13

五下科学教学计划2023-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