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图形的拼组》的教学反思

时间:2022-10-04 08:13:12 教学反思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平面图形的拼组》的教学反思(共20篇)由网友“kill”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整理过的《平面图形的拼组》的教学反思,欢迎您阅读,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平面图形的拼组》的教学反思

篇1:《平面图形的拼组》的教学反思

《平面图形的拼组》的教学反思

“图形的拼组”是小学数学新课标版第二册的内容,能在学校组织的这次教研活动中来执教这节课,我感到很幸运,尤其是市教研员王红老师能亲自来到课堂听课,语重心长的评课,让我倍受感动和鼓舞,多难得的一次与专家面对面零距离的接受指导与学习的机会呀,虽然这节课留下了一些遗憾,但是,本次活动让我充分的感受到了“遗憾”带来的“美丽”。

这节课虽然内容不多,时间不长,但是,课后重新来回顾重新来审视的时候,却给我留下了很多的思考,首先,我对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比较明确,而且教学设计能紧密的围绕教学目标来进行,环节很清晰,课堂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能以学生为中心,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与人合作的能力,通过一系列活动,比如:折一折,量一量,减一减,拼一拼等,让学生体会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但是,在讲解长方形与正方形的边的特征的时候,处理的不够得当,我让学生自己找到证明边的特征的方法,但是没有让学生完全进入自己思考的状态,给学生一张纸,强调了纸的作用,束缚了学生的思维,总结的时候也仅仅说出了两种方法,没有展开。在动手做风车的时候,由于课前预设不足,课堂上出现了小问题,由于让学生准备的纸比较硬而且比较滑,所以,学生用胶棒粘不上,浪费了许多时间,结果,导致后面的内容时间不充分,没有充分的练习,整堂课前松后紧。在后面的拼组练习时,孩子是以小组的形式进行的,由于特别感兴趣,以至于,课堂没办法控制,尽管我想尽了一切办法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但是,最终的效果也不是很如人意。本堂课确立了教学重点,也很准确,只是落实的不够扎实,在教学难点的处理上,活动的设计较好,但是具体的实施上不是很顺利,在课堂上,感觉自己的应变能力不是很强,不能根据实际出现的情况随意控制自己的课堂。一节课很少有完美的,关键是找到缺憾,努力弥补,认真反思,不要错过遗憾带给我的美丽,通过这节课我反思我的数学教学,总结出以下几点:一在教给学生知识之前,一定要吃好吃透教材,把握编者意图,进行研究二要转变旧的.教学思想,以学生为本,符合农村孩子的特点三要结合具体的活动讲述知识,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形成发展观念四课前要做好充分的预设,不仅要备知识,备学生,还要备教具,给学生的教具要自己先试试,看对学生是否合适五课堂上要多问学生为什么,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六要学会正确的引导,而且引导要到位,注重小组合作,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七要敢于放手,不要束缚学生,要相信学生的能力,学生能做到的一定要让他们自己做,不要老师包办代替八要注重所教的知识与生活的联系,不要脱离开生活,要让学生知道,学习数学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九课堂上要注重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评价,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十课堂要保证全员参与,老师心里要清楚自己的学生是不是全学会了,哪里需要加强,哪位学生需要加强。

以上,是我对自己执教的这节课的一点发现,一点思考,一点想法,一点感受。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我的教学生涯还很长,我会认真备好每一节课,珍惜每一次“遗憾”带给我的“美丽”,相信,我的课堂会永远充满阳光!

篇2:平面图形的拼组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在学生认识了一些平面图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在教学中既不是上学期知识的再现,更不知识的拔高,而是让学生通过摆一摆、折一折、拼一拼等一系列活动中体会平面图形的一些特征,如,知道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长方形的对边相等,并感知平面图形间的关系,因此本节课我主要采用学具和电教,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拼组。

课的开始先复习了上学期学过的一些平面图形有什么?学生回答有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这个时候让学生拿出一张长方形纸看一看、动手验一验、折一折,观察长方形的边有什么特点,这个时候就出现了点难度,因为学生们还从来没有自己动手验证过一些物体的特点,这个时候我就进行了提示教学“动手折一折”;下一个环节是研究正方形边的特点,由于刚才验证了长方形,学生有了思路,照猫画虎进行了验证,这个时候我给予了很高的评价,鼓励学生。接下来让学生轻松轻松,动手做一个风车,这个是学生爱做的事情,但是在做风车的过程上,我提出了要求,就是让学生观察在做风车的过程上,你发现了什么图形?学生能够回答出,刚开始是长方形,然后是正方形,接着是四个三角形,风车转开以后又看到了圆形,从而发现了图形之间的关系。做完风车后,开始用平面图形进行图形的拼组,学生这时只能拼出极简单的图形,比如用4个小正方形拼出一个大正方形等等,老师抓住时机向学生展示现成的作品,进行作品欣赏,学生看了以后觉得大开眼界,顿时有了自己的'拼法,这时的课堂又一次进入了高潮。

最后在练习环节中,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电脑,拼组熊猫的拼图,可是我却忽略了他们只是一年级的小孩,还不会用电脑,就临时改 成了学生说我操作,这一点是我的疏漏。总而言之,这节课虽然学生的学习兴趣很高,但是老师引导的还是多,可是过后一想,如果学生没有老师的引导,这节课的任务根本完不了,因此有哪一位老师有好的想法,请留言转告,谢谢!

篇3:平面图形的拼组教学反思

《平面图形的拼组》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动手进行拼组,了解各种图形之间的关系。

这节课中我主要是依据学生已经掌握的平面图形,结合我们校本课程剪纸课,开展了拼图游戏。我让学生自由的进行拼组。有的学生拼出了松树:三角形和长方形;有的学生拼出小鸡:圆形;有的学生拼出了房子: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还有的学生拼出了花朵。

我则把他们拼组出的图形一一进行粘贴,组合,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碧绿的草地上,一座漂亮的小房子,房前几只小鸡在吃着虫子,房子旁边是高大挺拔的松树,蓝蓝的填空飘着几朵白云,一轮红红的太阳……学生欣赏着美丽的图画,欣赏中掩藏不住的喜悦。这喜悦来自对自己作品的喜悦,来自对自己成功的喜悦……这样的活动培养他们丰富的想象力,同时也让学生体会到了图形的奇妙和学习数学的乐趣,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篇4:平面图形的拼组

教学内容:教科书27页例1、例2,28页做一做,练习六1、2题,30页折纸飞机。

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活动,使学生体会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

1、 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

3、能根据要求自己操作学具。

4、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教学重点:

篇5:平面图形的拼组

学具准备:教师:各种平面图形的图片;学生:学具袋中的平面图形。

教学过程():

一、 激趣导入:

小朋友们,老师知道大家平时特别喜欢折纸,今天我们一起来折一折好吗?

二、学生自主探索有关平面图形相互转换的知识:

1、 做小风车:

(1) 小朋友们,我们一起来做一个小风车。

(2) 拿出一张长方形的纸和一张正方形的纸根据例1要求:沿虚线折一折。

(3) 汇报交流自己折后的发现,教师小结:长方形的对边相等,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

(4) 做小风车,使学生既体会平面图形的特征又看到它们之间的关系。如把长方形纸折成正方形利用了正方形四边相等的特征,把正方形纸剪成四个三角形时,看到了三角形和正方形的关系,转动风车时,又看到了风车所转动的路径是一个圆。

2、 平面图形的关系:

(1) 学生准备好学具(各种平面图形的`卡片)。

(2) 教师提出要求:能不能用几个相同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能不能用几个相同的长方形拼成一个正方形?学生独立操作。

(3) 用你手中的图形拼组,可以拼学过的图形,也可以拼没学过的图形。学生独立操作。

(4) 小组互相交流:用了几个什么图形拼成了一个什么图形。

(5) 全班共同交流,学生到黑板上演示。

(6) 说一说你通过这些平面图形的拼组有什么收获?

三、练习:

1、完成28页做一做:你会用一个       剪出一个       吗?

(1) 先让学生独立思考,想各种办法。

(2) 教给学生最简单的方法。

(3) 让学生说一说通过用圆形纸剪成一张正方形的纸,你发现了什么?使学生看到有时圆和正方形是可以转化的,从而学习用变化的观点来看问题。

2、完成练习六第1题:用     拼一拼。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增加学习的兴趣。

3、 完成第2题。

4、 自己想想还能用什么拼成什么?

5、 30页教你折纸飞机。

四、小结:

1、 小朋友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内容?

2、 谈一谈你的收获。

篇6:《平面图形的拼组》教学设计

《平面图形的拼组》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教材第3页例2

【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目的是在学生认识几种常见的平面图形后,通过拼图的活动,让学生进一步认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和平行四边形这五种基本平面图形,并能对简单的图形进行拼补,以初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创新意识,进一步使学生加深对平面图形的认识与理解。

【学情分析】

学生在生活中对平面图形已经有了大量的感性认识,前面又学习了《认识图形》这一节课,学生已经在操作观察中认识和了解了常见的五种平面图形有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和平行四边形,在这个基础上来动手拼一拼,学生们是非常喜欢的。有的学生动手能力很强,能拼出好几种图形,有的仅能拼出一种图形。针对学生认知水平的不同,在教学设计中应照顾到学生的认知水平。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体会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并能用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

2.初步感知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

3.通过摆、拼、剪等活动,初步让学生学会用变化的观点看待事物,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初步认识这些几何图形,形成一定的空间观念。

难点:感受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在生活中的存在。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长方形纸、风车、平面图形若干。

教学设计

【情境导入】

六一儿童节那天,小明的爸爸给他买了一个礼物。你们想知道是什么吗?

课件出示礼物—— 一架大风车镶嵌着许多各式各样的小风车。

【探究新知】

一、体会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1.猜一猜做风车的纸张是什么形状的。(学生猜测,答案有长方形也有正方形。)

2.研究长方形的特征。

教师出示一张长方形纸,询问学生长方形有什么特征。

提问:要想验证两条长边相等,两条短边相等,你有什么好方法?请同学们讨论一下。

学生介绍方法:

方法一:用尺子分别量一量两条长边和短边。(教师肯定方法但不做演示。)

师:通过测量的办法比较长短,真是好方法。还有其他方法吗?

方法二:对折边的方法。(学生边演示边介绍。)

生:两条边对齐了,证明两条长边的长度相等。

生:这样折,我发现两条短边的长度相等。

师:刚才我们用对折的办法,验证了两条长边相等,两条短边相等。两条长边的位置是相对的,两条短边的位置也是相对的,我们也可以说长方形的对边相等。

3.研究正方形的特征。

师:我们一起验证了长方形边的特征,风车是不是用长方形纸张做出来的呢?我们把风车拆开看一看。

学生发现纸的形状不是长方形而是正方形。

学生归纳正方形的特征: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

4.长方形、正方形的转化。

教师出示长方形纸,要求把它变成制作风车用的正方形纸,向学生寻求方法。建议学生自己动手试一试。(学生进行活动)

活动之后,汇报交流。

方法一:用眼睛看,估计一下把纸直接向里折。

学生质疑折出的不一定是正方形,这样折不标准。

方法二:用尺子量出短边的`长度,在长边上画好,得到正方形后再折。

提问:这样能不能折出标准的正方形?还有没有更简单的办法呢?

方法三:用短边贴长边折纸。(学生边演示边介绍折法。)

师:我们都用这个方法折一折,一起摸一摸正方形的四条边,看看四条边在哪呢?

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摸边,边摸边说明:有两条边凑到一起了,我们能看出它们的长度相等。另外两条边,它们的长度也相等。

5.验证正方形的特征。

师:怎样折能验证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呢?(学生再次活动,并介绍折纸的方法。)

师:这样折一下就能看出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折出了一个标准的正方形。

小结:我们一起通过折叠的方法,研究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还利用长方形纸折出了一个标准的正方形。

二、建立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之间的关系

1.在长方形中找到正方形。

2.在正方形中找到三角形。如图教师描出折痕。

三、简单平面图形的拼组

1.出示材料。

教师首先要求学生观察学具中材料的形状、数量和大小。

2.各小组进行拼图活动。

师:请大家用自己手中的材料拼一拼,看看能拼出什么新图形,看谁拼得又快又好。

学生汇报交流。教师把学生的作品在黑板上贴出展示。

(1)拼出长方形。

(2)拼出正方形。

师:把几个这样的作品再拼到一起,你们看,拼成了什么形?

小结:虽然我们用的材料不同,但是都依据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拼出了长方形和正方形。

(3)拼出其他图形。

学生展示并介绍拼图方法。

四、拼组图案

师:用你们手中的材料拼一只小兔子。(出示课件)

学生分组合作完成拼图。

【巩固练习】

完成教材第3页下面“做一做”。

【课堂小结】

师:今天我们一起验证了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还发现了图形折一折、拼一拼就能变成新图形,同学们还用新知识拼出了小兔子,你们真了不起!只要大家平时注意观察思考,就能发现图形世界里更多的奥秘。

篇7:《平面图形的拼组》教案

《平面图形的拼组》教案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下册P27平面图形的拼组,例1、例2。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体会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边的特征。

2.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

3.通过学生大量拼摆图形,发现图形可由简单到复杂的变化及联系,感受图形美。

4.通过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用数学进行交流、合作探究和创新的意识。

教具准备:长方形、正方形、圆、三角形纸各一张,磁铁10个,风车(大头针、铅笔、长方形纸),圆形纸,剪刀,课件、小刀。

学具准备:长方形、正方形纸、圆形纸各一张, 16个三角形。

小组(两个大小一样的长方形、四个大小一样的正方形、小棒10根、两个一般的三角形)、剪刀。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几张图片,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

(师一一出示几个图案。)问:这是什么?

出示:

师:房子、汽车是由哪些图形拼成的?( )

师:这些美丽的图案,都是由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拼成的。

(师一一贴出)

二.认识图形的特征

1.师:在这些图形中,有一对好兄弟,他们长的很像,猜猜他们是谁?

(长方形和正方形)

师:为什么是它们呢?(他们都有四条边、四个角)

2.(都有4条边。)

师:你能来指指它们的4条边吗?

(指名一个学生指)一起指。

师:(指着这2个图)他们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呢?

(都有4个角)

师:你能来指指它们的4个角吗?(一生指)同桌指

3.师:刚才我们找出了两兄弟相同的地方,再仔细观察,他们又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呢?

(出现对边)

师:你指的对边是什么?能拿着你的长方形纸来说说吗?

(学生边指边说)

(没出现对边)

生:长方形的边不一样长,正方形的边一样长。

师:长方形的四条边都不一样长吗?

哪两条边是一样的?你来指一指。

师小结:像这样上面的边对着下面的边,这样相对的边我们把它叫做对边。(板书:对边)

齐读对边。

师:上面一条边的对边是下边,那下面一条边的对边呢?(上边)

这是一组对边,长方形有几组对边?

(生指另一组对边)

4.验证。

师:长方形的对边真的一样长吗?你有什么办法告诉大家长方形的对边是一样长的?

请你拿出长方形纸,利用手中的工具,动手试一试。

学生活动。学生对折。(上下对折,发现长的一组对边相等,左右对折,发现左右一组对边相等。)

师:把你的方法先和小组里的小朋友说一说。

反馈:谁愿意来说说你的方法?

师小结:大家想到了折一折的方法,真了不起。(电脑演示)一起来看一下。先上下对折,发现上下这组对边完全重合,他们就是一样长的。再左右对折,左右两条边也是一样长的。

5.正方形验证。

师:我们通过折一折,发现了长方形的对边相等。(板书:相等)那正方形的.四条边呢?你又发现了什么?

(师板书:四条边都相等。)

师:真的相等?这只是我们的猜测,(?)请你拿出正方形纸,自己动手也来试一试,看能发现什么?

学生活动。

反馈:(一生折。)

师:你发现了什么?

我们也来看一看吧。(先斜着对折,再对折,四条边完全重合在一起了。他们确实是一样长的。)

现在我们可以把这个?给擦掉了。一起读一下。(学生齐读)

三、实践操作,感知关系。

1、师:小朋友们真了不起,通过自己的观察、动手验证了两种图形边的特点。

你能拼一个长方形或者正方形吗?请你用这个信封里的材料,拼一个长方形或者正方形。

(提供4组材料:1。小棒。2。两个长方形。3。4个正方形。4。两个不能拼成正方形的长方形)

师:拼好的小朋友,告诉你的同桌小朋友,你用什么东西拼成了什么图形?

反馈。(1)小棒。你用了几根小棒,拼出了什么图形?

还有哪些小朋友也是用小棒摆的?你拼出了什么图形?(上台展示)

为什么正方形用4根小棒,而长方形要用6根小棒呢?

(2)长方形。你还拼出了什么图形?

同样是这2个图形,还有其他不同的拼法吗?

这样,其实是把哪两条边拼在一起?(长边)

这样呢?是把哪两条边拼在一起?(短边)

师: 2个相同的长方形可以拼成长方形,也可以拼成正方形。那是不是所有的长方形都可以拼成正方形呢?

(3)生:不是。(上台)这样的两个长方形无论把长边拼在一起,还是把短边拼在一起,都还是长方形。

师:是吗?也就是说只有特殊的两个长方形才能拼成正方形。

(4)正方形。你拼出了什么图形?

拼出正方形的小朋友举手。

用这4个小正方形,拼出的一定是正方形吗?(生:长方形)

师:你来拼一拼。(学生上台拼)

如果现在只有3个正方形,可以拼成一个大正方形吗?(不能,只能拼成一个长方形。)

2、师小结:通过刚才的拼一拼,我们知道正方形可以拼成长方形。现在老师给你一个长方形,你能把它变成正方形吗?

生说,师操作。请你拿出长方形纸,用××说的方法把它变成一个正方形。验证一下,确实是个正方形。

师:观察一下,现在多了些什么?(三角形)

师:我们可以剪开这些三角形,做一个风车呢?(师操作)

这样一个漂亮的风车做好了。瞧,风车转动了。(媒体)

师:现在你又看到了什么图形?(圆)

3.师小结:通过做风车,我们把长方形变成了正方形,正方形里发现了三角形,做成了风车后,又看到了圆。其实,圆通过折一折,剪一剪,也可以变成正方形呢?看 !

媒体出示。师:你看明白了吗?

指名说。师:他的话你听明白了吗?再来说一说。

学生动手做。师:请你拿出圆纸片,把它变成一个正方形。

已经完成的小朋友,举起你的正方形纸片。

四.欣赏

师:正方形可以变成圆,圆也可以变成正方形,生活中还有许多漂亮的图形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师:简简单单的图形,通过拼一拼,组成了各种美丽的图案,这就是今天我们学习的图形的拼组。(板书课题:图形的拼组)

你能用手中的材料,也拼一个美丽的图案吗?

学生活动。反馈。他拼出了什么?

师小结:通过拼一拼,我们发现图形中的奥秘真不少,只要我们肯动脑筋,就会创造出更多美丽的图形。

篇8:《平面图形的拼组》说课稿

《平面图形的拼组》说课稿

我说课的内容是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平面图形的拼组》。首先简单的介绍一下本课教学内容及教学目标。

一、说教学内容

平面图形的拼组是在一年级上册“认识物体和图形”的基础上教学的,通过上学期的学习,学生已经能够辨认和区分所学的平面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了,本次学习是要通过摆、拼、剪等操作活动,让学生体会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的一些特征,并感知平面图形间的一些关系。

可以看到,教材利用随手可得的纸和小棒作为教学资源,并设计了折、拼、剪纸等活动,在设计上充分考虑的普遍性。但实际情况如何呢?采用传统教学,学生需要准备大量的图形,材料的准备异常麻烦。此外,由于一年级学生动手能力弱,用实物拼接时操作上比较困难,效率低且易出现较大误差,久而久之出现厌烦情绪,影响了教学效果。如何改善这种状况?在本节课中,我充分利用了Mp-lab这一软件的展开教学。Mp-lab是为小学数学专门设计的数学实验操作平台,这一操作平台具备图形的拼、接、旋转等功能,同样能实现图形的拼组,且大大节约了时间资源、空间资源和材料资源。

接下来,我就具体的谈一谈我是如何应用Mp-lab 操作平台为教学服务的。

二、说教学活动设计

第一教学环节:图形展示,激趣导入

让学生欣赏上个学期学生用平面图形拼组好的美丽图案,这些美丽图案很快抓住学生的眼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二教学环节:实践探索,建构新知

这个环节中设计了两个活动:

1.活动一:探索正方形和长方形特征

学生对长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的认识不是一无所知的,只是他们的认识只停留在感性层面,教师充分利用学生原有经验,让学生自主探索:“正方形和长方形的边有什么特征?”学生主要用纸对折和测量的方法。但是,这样的探索是有局限性,学生只能对自己手中的一、两个正方形或长方形进行研究,即使全班有50人也只能说明这50个正方形或长方形具有这样的特征,谁能保证第51个正方形或长方形也具备这样的特征呢?这种通过不完全归纳法得出正方形和长方形边的特征,从数学角度来说是不科学、不严谨的,不利于学生建构严谨科学的探索方法。可是,现实教学中,我们又不可能研究所有的正方形和长方形,利用Mp-lab操作平台则恰好可以解决这方面的问题。(幻灯:文字“探索正方形和长方形特征”)

Mp-lab操作演示:

方法一:教师在学生自主发现的基础上通过在Mp-lab上任意画正方形,利用数据测量的方式验证,再利用“相似缩放”让学生看到无论正方形大小如何变化,四条边的长度都是一样的。而长方形边的特征可采用类似的方法。最后归纳出:所有“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长方形的对边相等”的特征。

方法二:另外,还可以通过移动、旋转正方形的四条边并重合的方法,同样可以让学生清楚看到正方形的四条边是一样长的`。

经历了这样的过程,学生的体悟一定是深刻的,从而有利于在原有认知的基础上进行自主建构,将感性认识提升为理性认识。同时,学生也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学会从多个角度进行观察和思考。

2、活动二:拼组图形

首先让学生明确拼组要求:你能用几个相同的平面图形拼成一个更大的平面图形?接下来,Mp-lab平台就成为学生自主实验、探索的平台。(幻灯:照片“学生电脑”)

Mp-lab操作演示:

教师通过在Mp-lab平台建立图库的方式,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图形,要求学生独立尝试进行拼组。如:用两个这样的长方形既可以拼组成正方形,还可以拼组成另一个长方形。学生在对平面图形的原有认知基础上进行拼组操作、实验,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利用Mp-lab的操作方便且高效。Mp-lab平台更使得学生自己的多种思考方法和拼组结果可以同时呈现,打破了利用实物拼组时拼新图形要将旧图形拆掉的局限性,利于学生自已的多种拼组结果进行观察、对比和思考。

学生独立完成后,教师调用学生机上的作品用大屏幕进行展示,通过作品展示,互动交流等方式呈现学习效果。通过对比不同的拼组方法,初步体会平面图形的关系。

一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在知识的建构上依赖于大量观察与动手操作。Mp-lab操作平台就如同一个小小模拟数学实验室,学生可以在上面进行充分的探索实验。每个学生有了充分自主探索的空间,有了充分自我比较和与他人比较的机会,也就有了更充分的体验和感悟,更利于知识和能力的建构。

第三教学环节:趣味拼图,激励创新

利用Mp-lab的操作玩拼图游戏,将9块拼图拼成一幅完整的图,看拼成了什么,比一比谁拼得快,拼好后是一只可爱的小熊。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感受几何美。

三、教学效果

在本节课中,我充分借助mp-lab操作平台,为学生搭建创作、交流、反馈的平台,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1、 自主创作的平台。学生动手操作进行图形的拼组,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喜欢的图形进行拼组,操作也更方便快捷,学生自主创作的空间更大了,个性思维有了更广阔的展示空间。

2、展示交流的平台。在进行作品的展示交流时,可及时调用学生作品进行演示,大大提高了学生课堂生成资源的使用率,让每个孩子得到充分展示的机会满足了学生的表现欲,这一种无声的评价激励手段,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

3、及时反馈的平台。教师的利用控制台进行监控,节约走动时间,使反馈更及时,指导更有针对性,评价更有效率,提高了教学效率。

篇9:小学数学《平面图形的拼组》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平面图形的拼组》教学反思

《平面图形的拼组》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平面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基础上,通过动手拼组,进一步认识平面图形的一些特征及图形之间的一些关系。这是一节操作性很强的课,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参加活动来体会平面图形的特征。

课的设计着重体现平面图形的这样一些特征及图形之间的一些关系:

(1)长方形和正方形对边的关系;

(2)几个相同的图形可以拼组成一些图形;

(3)通过学生自己动脑拼组图形,能很好的.了解图形之间的变化,并能从图案中得到美的感受。

针对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在课的导入时,我选择了学生很感兴趣的画入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通过让学生自己动手找一找画面里有哪些我们学过的图形,让学生把从画的注意力当中转移到平面图形的知识点上。既复习了一年级学习的旧知,又过渡到正方形、长方形边的特点的认识。

通过课堂实践,我觉得课的设计要有些改动:

1、可以启示学生:不一定要拼出有规则的图形。

2、动手操作,感知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这部分可以删除不上,一方面可减少教学量,缩短教学时间,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动手实践;另一方面,这部分与教学重点“图形间是可以互相转换的”没有太大的联系。

3、整节课的重点应改成研究图形之间的转换。

4、在剪圆的活动中,应该为学生准备两个圆,第一个圆是在没有提示的情况下让学生自己探索尝试,第二个圆是在大家交流得到方法后再实践证实一下,有利于加深学生的印象。要先尝试,再得结论,不要把结论硬塞给学生。

在教学过程中,还有一些地方要注意和改进:

1、小组合作时,小组长和小组成员之间要分配好工作,要确立小组长的权力。并培养学生学会动静结合。

2、对学生的作品要有个明确的评价标准,可从“多、好、新”三方面评价学生“创作的速度、作品的美观、作品的与众不同”,并且在黑板上开辟一块展示区,写上小组号。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荣誉感。

3、在学生汇报时,要求学生语言表达完整,如:“我用4个小正方形拼出…”应该说成“我用完全一样的4个小正方形拼出……”。类似于“同样大的、一样的”等关键词不能漏掉。

4、是否要限制学生用基本图形的个数还值得探讨。

5、要将“图形”和“图案”的概念分清楚。学生在拼图形的时候,一部分学生拼出的是图案,一部分学生是用小图形拼出了大的图形。如果在这个时候,我适当的加以引导,可能学生能很快的被引导过来。

一节课上下来,我感觉一年级的学生还有待于课堂常规的训练,这将是我在近段时间内要好好思考和有效改进的地方。

篇10:图形的拼组教学反思

《图形的拼组》是新课程四年级下册的一个内容,这个内容在以前的教材中是没有的,该内容是在学习了三角形的分类、内角和的基础上出现的。我认为教材出现这样一个内容有两个原因:首先在于为以后的平面图形,特别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推倒做铺垫的,第二是为了沟通知识之间的联系。

一、由易到难,促使学生主动探索。

用三角形拼组图形,第一步让学生用三角形拼出四边形,有的学生能拼出四边形,有的学生不能拼出四边形,学生操作,教师提问:你是怎么拼的?你任意取两个三角形就一定能拼组成四边形了吗?你用的两个三角形有什么特点?你觉得怎样的两个三角形一定能拼组成一个四边形?学生得出结论:不是任意两个三角形就能拼成四边形。只要有一条边的长度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就能拼成一个四边形。

再用三角形拼出学生学过的四边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梯形,从一般到特殊,让学生逐一研究它们形式拼法,让学生在拼的过程中逐步获得成功,进一步一会三角形的特征,体会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学会用联系变化的观点看待事物,并为后面图形面积的学习打基础。

二、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发展空间观念。

空间观念的建立,必须有学生的'亲身经验做基础,在学生掌握了用三角形拼四边形的拼法以后,教师提问:在拼的过程中你还有什么新的发现?生答:两个完全一样的一般三角形它的拼法有三种,()两个完全一样的等腰三角形它的拼法有两种,两个完全一样的等边三角形它的拼法只有一种。

在一起研究了三角形的简单拼组后,安排了欣赏这个环节,设想让学生用三角形拼组美丽的图案,欣赏了几张图片后,问学生,你看到了什么?学生已经有了按自己的意愿和喜好进行创作的冲动时,让学生用两个以上的相同三角形和不同三角形,把它们拼组在一起,设计美丽的图案。

篇11:图形的拼组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一节数学活动课,教学过程融生活性、趣味性、知识性于一体。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验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教师是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根据学生情况,对教材进行重新组合,留足够的时间给学生参与到活动中去。“图形的拼组”是一节可视性、操作性很强的课,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参与活动来体会平面图形的特征、平面图形之间的转换。整堂课都以活动为主,让学生亲身体验,实际操作,合作交流,让学生在充分参与中真正认识图形的特征,体会各种图形之间的关系,获得对数学的体验。

课堂上尽量让学生进行合作,集思广益,相互切磋,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通过实践活动的教学,拓宽了小学数学教学的空间,体现了现代的主体性教育思想。在教学中,不仅让学生巩固知识,而且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同时给予了美的熏陶。新课程倡导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在教学中教师根据一年级学生的特点,提出具体合作要求,使合作具有极强的可操作性,同时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习了合作的技巧,在交流中寻找、探究、体验、掌握数学知识,充分感受数学的魅力和乐趣。

篇12:图形的拼组教学反思

“图形的拼组”是在一年级上册初步认识了常见的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基础上编排的,其目的是让学生用所学的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拼摆出新的图形,体会平面图形间和立体图形间的关系。针对新教材,我在设计本课时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为主,让学生亲身体验,实际操作,合作交流,让学生在充分的参与中去感悟,去体验。自认为成功的地方有以下几点:

一、折中生趣,折中学知

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已经对平面图形有了比较多的感性认识。因此,在教学这部分内容的时候,应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进行。首先,我利用多媒体展示大风车片片头情境,让学生玩风车,让他们进一步体验数学好玩,从而很自然的引出新知,激发了学生对新知识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然后,我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正方形纸,要求对折再对折,看一看可以折出什么形状?学生动手折,然后在小组内交流折的方法和折出的形状。大家发现一张同样的纸有的折出了四个长方形;有的折出了四个正方形;有的折出了四个三角形。由于对折的方法不同,竟然折出了那么多形状,他们兴奋地起名叫多功能的纸。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自然、顺利地掌握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之间的转换,他们不再为剪同样大小的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犯愁。

二、拼拼摆摆去创造

学生按上次折的折痕剪下小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后,我鼓励他们再拼拼摆摆,当个小小设计师,比一比看谁能拼出好看的图案。学生纷纷动手拼起来。同学们拼出的图案还真多,出乎我的意料。我发现学生用四个同样大小的正方形拼大正方形的有几个,拼长方形的几乎没有,我出示了一道判断题:四个同样大小的正方形只能拼成一个大正方形。好多学生都赞同只有一人意见分歧,当他出示自己拼的图时,大家顿时茅塞顿开。学生经过拼摆才明白:原来自己常常看到的美丽图案就是这样做出来的,数学真有趣还能学到这样有意义的知识。

三、操作中培养空间思维能力

记得有人说过:听过的'忘记了,看过的记住了,做过的理解了。学生在亲身经历了做正方体的过程后,他们对正方体的空间位置感知的很好。所以我认为学生空间思维能力的培养首先应该从直观感知入手。

篇13:图形的拼组教学反思

《图形的拼组》是人教版一年级(下)第三单元的内容,其中平面图形的拼组是图形的拼组第一课时。本节的教学目标是通过操作活动,使学生发现所学的平面图形的边的特征并能用语言来描述。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感知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教学重点是通过摆、拚、剪等活动,体会平面图形的一些特征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教学难点是用准确的数学语言来描述平面图形的特征及从图形拼摆活动中感受图形之间的关系。为了更好的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我设计了如下的教学流程:

一、课前请学生每人准备一个长方形和正方形。首先引导学生回忆我们以前认识了哪些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通过这些立体图形又知道了哪些平面图形?(长方形,正方形,圆和三角形)当学生都回忆起来后我们就从最常见的平面图形(长方形与正方形)入手,先观察长方形它有什么特点,着观察正方形的特点。引导学生从各个角度进行观察和折一折,共同总结出长方形与正方形的特点,(长方形的对边相等,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三角形由三条边组成的)结合实物增强想像、理解,从中培养学生有条理思考问题的习惯和概括归纳能力,并重视学生语言描述,然后引导交流形成规范语言。

二、通过学生自由拼摆,加强学生间的合作和交流,让学生发现各种图形的分解与组合,充分发展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性。出示2个形状相同,大小相等的长方形让学生进行拼组。看谁拼的方法多,学生很快的拼出了不同的图形。如:2个短边相接拼组成一个大长方形,2个长边相接拼组成一个大长方形。又出示4个形状相同,大小相等的正方形让学生进行拼组。看谁拼的方法多,还能最先拼好。学生的积极性很高很快的拼出了不同的图形。如:边与边相接拼组成一个大正方形,角与角相接拼组成一个大正方形。面对学生的不同拼法,教师及时给以鼓励,尊重学生的选择,也体现了新课程标准所提倡的新理念。

三、出示教材中想一想进行拓展延伸练习,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同时要鼓励其他同学进行互帮互助,交流自己成功经验及解决过程。学生据猜想动手验证;在组内、组间互交流各自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获得的经验;学生通过操作,自已获取经验。这里给学生留下了充分的时空间,不断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合作交流和逻辑推理能力,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生有成功体验。

四、最后引导学生作小结,说一说自己在本节课中的收获,并互相交流,进一步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给学生创造展示表达能力的机会,并巩固了所学知识。

五,上完这节课,感觉学生们的兴趣很大,效果也很好.这说明低年级学生还是对动手操作和直观认识比较感兴趣,自己动手得到的结论印象更深.这就要求我们低年级老师要多注重培养孩子们的动手能力.请老师们放手开发孩子们的创造力吧,孩子们的思维是很活跃的,大胆让他们去尝试吧.

篇14:《图形的拼组》教学反思

常听人说,如今的孩子真幸福!可事实上孩子们却不是这么认为。孩子们虽然吃得好,穿得好,家长们又对他们非常宠爱。与此同时家长们也对他们寄予了很大的期望,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学习的各种压力已经使他们渐渐地觉得学习只是一种负担,一种折磨。对学习很烦!很讨厌!每个孩子都从心底期待他们想要的那种学习感觉。怎样的学习感觉呢?那就是乐学,是能让他们快乐学习的感觉,把学习当作一种快乐的享受,就像米卢所信奉的“快乐足球”一样。只要孩子们找到了这种感觉,孩子们就会提高学习的积极性,膨胀学习的欲望,根本不用担心孩子怕学,学不好了。为了帮学生们寻找这种感觉,我在平时的教学中不断努力着,探索着。

片段:

师:小朋友们,你们想变魔术吗?

生:想。

师:请你们从桌子上选择自己喜欢的图形进行拼组。(可以一个人完成,也可以合作进行。)

[反思]:

在这个环节的教学中,教师为学生提供了各种学具(长方形的纸、正方形的纸、三角形的纸、圆形的纸)五颜六色、大小不一。让学生依据自己的喜好自主选择材料,拼出自己心中的图形,自己喜欢的图形。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喜欢一个人独立操作的可以单独,喜欢与同学合作的或者一个人操作有困难的可以合作完成。给学生充分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发挥他们个人和集体的聪明才智,让学生在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感悟数学的奥妙,体会图形的变化多样。增强了学生的合作意识。不一会儿,学生们拼出许多不同的图形,有用两个长方形拼成一个正方形的,有用六个三角形拼成一个六边形的,有用九个三角形拼成一个大三角形的,有的把圆变成了正方形,有的用不同的图形拼出了shou枪、汽车、机器人……真可谓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有的是你老师无法想到的。学生在宽松的环境中学习,思维更加活跃,想象力异常丰富,个性得到了张扬;学生在愉快的教学中获得了数学知识,培养了各种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欣赏到了自己的成果,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增强了学好数学的信心。在这里真正体现了新课程创导的人人学习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发展的新理念。

篇15:《图形的拼组》教学反思

今天上了一节“图形的拼组”。课后我意识到自己在教学的道路上要学的太多了,深深的感到:要想上一堂好课,不仅需要教师的教学热情,更需要教师教学技巧,再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才能使数学教学成为真正的数学活动的教学。

本节课重点是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创新意识,而本节课我采用了多媒体辅助教学,利用课件生动地演示了小动物盖新房、七巧板来历、守株待兔故事、建筑图片欣赏,为学生创设了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在欢快的音乐声中进行拼摆活动,快乐地学到了新的知识。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转换观念,尊重学生,相信学生,让学生去摸爬滚打,在实践中发现新知,让学生感到“我能行”。“实践出真知”,让学生亲自参与实践,摸一摸,摆一摆,拼一拼,移一移,看一看,想一想,形成丰富的感性材料,再经过大脑加工,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去伪存真地辩证分析,发现其中的奥秘,总结出规律,教学效果事半功倍。如果教师不让学生动手实践,而是一味滔滔不绝地讲解分析,学生只能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听得索然寡味。数学知识是抽象的,教学不得法,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会扼杀学生的实践能力,会抑制学生的聪明才智。因此,要多给学生实践机会,把抽象的符号化的数学知识转化为可视、可摸的具体实物,让学生的各种感官充分感知,在愉悦的情景中获得知识。这样,学生就会愿学,乐学,善学,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篇16:《图形的拼组》教学反思

第一次教学一年级下册的《图形与拼组》时,我让学生准备了大量的学具(硬纸做各种平面图形、小立方体)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摆、拼、剪等活动,体会平面图形的一些特征,并感知平面图形,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在设计这节课时,我是以学生动手实践、积极探索与合作交流为主的教学活动,心想这样的活动一定会受学生的欢迎,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的。但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在验证长方形对边相等的特性时,少数同学能根据老师的要求动手,大部分学生不会动手,有的学生干脆在折叠其他的东西,学生完全没有探索知识的欲望,而且课堂纪律混乱。这一节课只得在学生的吵闹中草草收场。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呢?课后,我反思了这节课。认为主要是在平常的教学中对学生动手操作方面训练太少。学生没有通过叠纸活动获得知识的体验,只觉得好玩体会不到学习的重要性。其次,一年级学生自控能力差,没有形成良好的纪律习惯。所以,我觉得在新课程的环境下,要想上好一节课,除了教师对教学过程的设计要充分吸引学生,还应该培养学生处理课堂的能力,使学生自觉地担负起学习的责任,体会到学习不只是教师单方面的事。真正做到师生互动,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篇17:《图形的拼组》教学反思

平面图形的拼组是在上学期“认识物体和图形”的基础上教学的,通过一些操作活动,让学生初步体会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的一些特征,并感知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间以及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间的一些关系。在教学中以活动为主,让学生亲身体验、合作交流,让学生在参与中体验和感悟。

针对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在课的导入时,我选择了学生很感兴趣的风车入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我的本意是让学生在动手折风车活动中,体会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从而了解到:长方形的对边相等,正方形的四条边相等。但是由于低年级学生只注意折风车,而忽略了老师让他们通过折找长方形和正方性的边的特征。但在整节课的开头正是由于我导入设计的不够好,导致了在折风车时大多数同学只管自己做,根本没有听老师提出的问题,只有一部分学生体会出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如果在这个时候,我适当的加以引导,可能学生能很快的被引导过来。一节课上下来,我感觉自己没有很好的处理好知识和学生兴趣的关系,没有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真正地学到知识,做到学有所进步。还有就是感觉一年级的学生还有待于课堂常规的有效规范,怎样有效的规范,这将是我在近段时间内要好好思考和有效改进的地方。

我还感觉这节课的内容很多,很难完成,如果上校研课的话就需要好好处理教材.

篇18:《图形的拼组》教学反思

关于《图形的拼组》教学反思

今天上了一节“图形的拼组”。课后我意识到自己在教学的道路上要学的太多了,深深的感到:要想上一堂好课,不仅需要教师的教学热情,更需要教师教学技巧,再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才能使数学教学成为真正的数学活动的教学。

首先,我认为教师应抓住任何一个能为学生数学学习服务的机会。例如板书的设计。在这节课中我的课题和结论都是用长方形纸写好,然后贴到黑板上的。为了使板书设计美观一些,我把每一个长方形纸条的边都进行了装饰,剪了花边。再帖到黑板上之后,确实很美观。但是我却失去了一次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机会。因为,本节课讲的`就是长方形的认识,假如教师不进行装饰,在学生认识过程中,它们正好可以成为教学的资源。因此,我认识到:教师一定要以学生为本,使你的每一项数学活动,都要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服务,不放过任何可以学习的机会。

其次,教师在指导,引导,协助学生学习数学时,要善于调配学生活动的步伐,要善于调控数学活动的时间。这样,才能使你的教师设计发挥更大的作用。例如,在利用教师提供的材料验证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这一环节视,教师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多发现一些方法来证明,所以在研究的过程中过于强调让每个组的学生都去想多种方法,因而造成验证的时间过长,影响了后面的练习题没时间完成。教师忽略了学生存在着个别差异,各组学生的的已有学习经验和能力是不同的。有的组只发现了一个方法,可能其它组就发现了三种方法,这时教师应综合各组解决问题的程度,适时进行调控,然后在反馈环节中让学生进行交流也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最后,教师一定要起到引导者的作用。例如在学生进行反馈验证的方法这一环节。教师的引导作用尤为重要,学生的汇报不会按照你的思路进行。当你叫到一个学生,他会按照自己思路想说哪个图形就说哪个。这时教师如果没当好引路人,就会出现生1说长方形的边,生2说正方形的角,生3又说到正方形的边,如此一来,学生得到的知识就出现学到的都是一个点,一个点,而没有连成线,显得零乱,不完整。

篇19:《图形的拼组》教学反思

1.在动手操作中,突出图形的变换。

本单元所设计的活动,不论是做风车、折飞机,还是图形的拼组,都是为了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图形间的关系,因此在操作时要注重让学生描述图形的变换过程。

(1)在折纸活动中描述图形的变化。如做风车,不能只是让学生学习如何做风车,而且还应该让他们边折边按图中的文字说明图形的每一步变换过程。

(2)在拼组活动中描述图形的变换。在拼组活动中,应让学生说明是用什么形状的图形拼成了什么新的图形,由此体会图形间的变换关系。

(3)在剪、卷活动中描述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变换关系。

2.注意通过多种层次的拼组活动体会图形间的变换关系。

拼组活动,教材只呈现了一些简单的范例。教学中,可以组织丰富的有层次的活动,让学生体会图形间的变换关系。如平面图形之间的变换关系可以分这样几个层次:

(1)用相同形状的图形拼出同样形状的图形。

(2)用相同形状的图形拼出不同样形状的图形。

(3)用不同形状的图形拼出新的图形。

篇20:《图形的拼组》教学反思

本节课安排了两个例题,例6让学生用三角形拼出不同的四边形,例7让学生用三角形拼组图案,使学生进一步体会三角形的特征,体会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学习用联系变化的观点看待事物,并为图形面积的学习打基础。

成功之处:

1、有目的、有计划地让学生用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进行拼组。首先让学生用两个锐角三角形、两个钝角三角形、两个直角三角形依次进行拼摆,让学生发现在拼摆的过程中有什么共同特征,有什么区别,使学生发现用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都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而用两个直角三角形不仅可以拼成平行四边形,还可以拼成长方形和正方形。

2、出示由三角形拼成的图形范例,让学生在模仿的基础上进行创造。

不足之处:

对于用三个相同的等边三角形拼成一个梯形和至少用两个三角形拼成一个梯形,没有强化拼摆。

再教设计:

注重不同图形之间拼摆的区别,从而让学生更加明确拼摆的图形所具有的特征。

《图形的拼组》教学反思

《平面图形的拼组》教学设计

图形的拼组数学说课稿

一下数学教案图形的拼组(二) (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下册)

一年级数学下册《图形的拼组》教学反思

图形的剪拼作文

有趣的拼搭 教学设计(苏教版一年级上册)

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教学工作计划

下学期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一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

《平面图形的拼组》的教学反思
《《平面图形的拼组》的教学反思.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平面图形的拼组》的教学反思(共20篇)】相关文章:

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2023-01-15

一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2022-08-08

《我会拼图》说课设计2022-10-06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反思2023-11-11

图形教学设计2023-09-29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总复习试题2024-04-30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2023-03-14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2023-06-12

一年级下册数学线上教学计划2024-02-20

一年级数学工作自我鉴定2022-09-04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