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定方向教学反思(合集20篇)由网友“sproSH”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确定方向教学反思,希望对大家的学习与工作有所帮助。
篇1:用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教学反思
一、激发认知冲突,唤发学习激情。
在整堂课的教学中,我注重让孩子在自然中引发冲突,发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为后面的教学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1 、借用情境,诱发冲突,点燃激情。在教学中,我根据既定的教学目标创设了“海上搜救演习”的情境,将学生感兴趣的生活实际与新知进行联接,让情境更好地为教学服务。在演习中,“搜救艇在指挥舰的什么位置”不断地激发学生认知冲突,造成心理悬念,唤起了探究的欲望,使学习目标更明确。
2 、旧知为媒,引发冲突,促进探究。知识如同大树,新知乃是“新枝”,如“新枝”生长点处引发冲突,学生对新知会掌握得更牢。我在通过分析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经验和教材内容的基础上,让学生先确定指挥舰正北(西)的物体位置,再到确定指挥舰东北方向的物体位置,进而引发学生思考:两艘搜救艇都在指挥舰的东北方向,如何准确地描述各自的位置呢?这样,()为学生搭建了一个个探究的阶梯,引领他们对旧知进行充分地思维加工、深化和发展,促进新知的形成。
3 、动手操作,酝酿冲突,感悟方法。 在新知的教学和学生的探索中,让学生自已动手操作,参与合作交流的过程,学生通过丰富的感性认识来产生学习的兴趣和获得成功的乐趣,提高自己接受知识的能力。 运用直尺和量角器确定9 号艇的'位置时,学生在“测量哪个角度”、“怎样摆放量角器”中产生了一些认知冲突,但这种冲突在课堂教学中显得很有意义,因为学生在动手操作中逐渐明确了测量方法,突破了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二、经历确定位置全过程,提高课堂效率。
我先让学生根据自身的知识经验,确定一、二号艇的位置,明确在一个平面内可以用方向和距离来确定物体的位置。随后,通过三、四号艇位置的确定让学生明白要想知道物体的精确位置,在描述方向时要加上角度。确定五、六、七、八号艇位置的时候,学生不仅了解了人们日常生活中描述物体位置的方法,而且通过反复地观察和练习,能熟练地掌握并口述出“搜救艇在指挥舰的什么位置”。九号艇位置的确定是本课教学的难点,需要孩子利用直尺和量角器测量出九号艇在指挥舰的什么方向和什么距离,看的出来,孩子对于量角器的摆放和角度的测量容易产生错误,因此在这一环节中,我花了大量的时间,先让学生说说测量哪个角,量角器的中心点和谁重合,量角器的零刻度线和谁重合,再请学生动手操作,并且针对学生的错误进行讲解,最后再请学生到黑板上示范,这样的环环相扣使学生逐渐清晰了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确定“明珠”号货轮的位置,是为了让学生知道“观测点”是确定物体位置的要素之一。观察――交流――操作――分析――比较,这个确定位置的全过程学生是亲身经历的,也是由于学生的全身心投入,使课堂教学的效率大大提高,使学生的空间思维得到了发展,同时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培养实践能力,向课外拓展。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通过一个个实用而有效地学习情境,把数学知识和生活实际紧紧联系起来, 通过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我们在学有用的数学,培养学生习数学的积极情感和良好的学习习惯。确定搜救艇和“明珠号”货轮的位置就是 让学生体验“ 生活中的数学” ,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最后,还请学生运用方向和距离的方法和数对的方法在一个平面内找宝藏,并小结这两种确定物体位置方法的共通之处,将前后学习的知识融会贯通,拓了课堂学习的空间。请孩子课后查找资料了解三位空间中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更是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延展到课外,也是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一种好方法。
总之,本节课的设计,我注重让学生积极参加观察、测量、画图等活动,体会数学知识与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体会数学知识是有用的,体会数学知识的严谨性,和数学语言表达的精确性,同时也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进行了强化的训练和培养。让学生在“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的教学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得获得数学的素养。
篇2:用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教学反思
学习基础:
苏教版的对空间观念的知识安排跨度较大。一年级上册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二年级上册用“第几排第几个”的形式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用东、南、西、北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二年级下册认识东北、东南、西北、西南方向;用方向词描述行走路线。五年级下册用“数对”确定物体在平面上的位置。六年级下册才学习用方向和距离表示物体的位置。虽然教学跨度大,但六年级的学生积累了大量的生活经验,对本单元内容已经有丰富的感性认识作基础,学习起来也不困难。把这部分内容安排在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也是为了和第三单元《比例尺》相结合,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的能力。
反思感悟:
一、激发认知冲突,唤发学习激情。
在整堂课的教学中,我注重让孩子在自然中引发冲突,发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为后面的教学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1、借用情境,诱发冲突,点燃激情。在教学中,我根据既定的教学目标创设了“海上搜救演习”的情境,将学生感兴趣的生活实际与新知进行联接,让情境更好地为教学服务。在演习中,“搜救艇在指挥舰的什么位置”不断地激发学生认知冲突,造成心理悬念,唤起了探究的欲望,使学习目标更明确。
2、旧知为媒,引发冲突,促进探究。知识如同大树,新知乃是“新枝”,如“新枝”生长点处引发冲突,学生对新知会掌握得更牢。我在通过分析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经验和教材内容的基础上,让学生先确定指挥舰正北(西)的物体位置,再到确定指挥舰东北方向的物体位置,进而引发学生思考:两艘搜救艇都在指挥舰的东北方向,如何准确地描述各自的位置呢?这样,为学生搭建了一个个探究的阶梯,引领他们对旧知进行充分地思维加工、深化和发展,促进新知的形成。
二、经历确定位置全过程,提高课堂效率。
我先让学生根据自身的知识经验,确定一、二号艇的位置,明确在一个平面内可以用方向和距离来确定物体的位置。随后,通过三、四号艇位置的确定让学生明白要想知道物体的精确位置,在描述方向时要加上角度。确定五、六、七、八号艇位置的时候,学生不仅了解了人们日常生活中描述物体位置的方法,而且通过反复地观察和练习,能熟练地掌握并口述出“搜救艇在指挥舰的什么位置”。九号艇位置的确定是本课教学的难点,需要孩子利用直尺和量角器测量出九号艇在指挥舰的什么方向和什么距离,看的出来,孩子对于量角器的摆放和角度的测量容易产生错误,因此在这一环节中,我花了大量的时间,先让学生说说测量哪个角,量角器的中心点和谁重合,量角器的零刻度线和谁重合,再请学生动手操作,并且针对学生的错误进行讲解,最后再请学生到黑板上示范,这样的环环相扣使学生逐渐清晰了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确定“明珠”号货轮的位置,是为了让学生知道“观测点”是确定物体位置的要素之一。观察――交流――操作――分析――比较,这个确定位置的全过程学生是亲身经历的,也是由于学生的全身心投入,使课堂教学的效率大大提高,使学生的空间思维得到了发展,同时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本节课的设计,我注重让学生积极参加观察、测量、画图等活动,体会数学知识与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体会数学知识是有用的,体会数学知识的严谨性,和数学语言表达的精确性,同时也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进行了强化的训练和培养。让学生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学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得获得数学的素养。
(作者简介:高一巍,鸦岭乡韩洼小学教师。)
篇3:《用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教学反思
关于《用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教学反思
学生已经学了用数对表示具体情景中物体的位置,也已经认识了东、南、西、北以及东南、东北、西南、西北等方向,以及有关角的知识,这些都是学生学习本节课的基础,本节课主要教学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这堂课,我是使用网络资源和多媒体课件来辅助教学的,这一堂40分钟的课,教学内容很多,而教学目标也有点高,但是课后学生的反馈是不错的,目标能够基本达成。
一开始,我用威海地图呈现了学生的家的立体图和平面图,又单独通过描述一个学生的住处来讲解知识,这既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兴趣,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又为学生自主掌握新的方法提供了较大的空间。
本节课的难点是测量角度,用角度描述方向。我用展台展示了学生的'操作方法,这同时也就扩大了课堂的容量。然后一步步通过具体活动,认识观测点、方向与距离对确定位置的作用,能用条理清晰地语言描述某一点的具体位置,最后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练习时层层递进让学生多说,最后搜集了一些与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相关的图片让学生欣赏。
本节课主要采用了课前游戏、自主探究、巩固提高的教学模式,逐步总结出确定位置的三要素:观测点、方向角度、距离。从学生对
活动的参与效果上来说,从开始探究,到巩固提高,一直采用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实际问题,目的是使学生始终保持注意力和学习兴趣。
经过反思,也找了一些不足,本节课中我侧重于让学生自主探究或师生之间的互动,欠缺的是生生之间的交流碰撞;第二,在量角度的时候处理的不好,可能学生对以前的知识掌握的不是很牢固,所以在之前有必要让学生练习一下,在交流测量角度时,再继续放手让学生说说,今后的工作中会加以改进。
篇4:用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教学反思
《用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是在学生认识了东、西、南、北以及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八个方向,会用相关的方位词描述简单的行走路线,并会用数对表示具体情景中物体的位置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它对提高学生的空间观念,认识生活中周围的环境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节课我的教学流程如下:
一、借用情境,引发探究热情。
一上课我就出示主题图,并告诉学生,这是暑假里某少儿军训训练营进行野外军事演习的场景。如果你是指挥部的部长,站在指挥部里看红军阵地,你能说出红军阵地的具体位置吗?借用军事演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发他们的探究热情。
二、旧知为“媒”,引发认知冲突。
因为学生以前已经认识了八个方位,初步有了描述物体位置的认知经验,所以异口同声:“红军阵地在指挥部的西北方向。”“为了让大家看得更清楚,我把实际场景图换成简洁的几何图。”我边说边画几何图。现在红军阵地就在指挥部的西北方向。如果你是指挥部部长,随便向西北方向走,就一定能走到红军阵地吗?我边说边随手从指挥部出发画了一条指向西北方向的射线。学生纷纷摇头。看来只知道红军阵地在西北方向,这个范围太大了,找到红军阵地不太容易。如果再把红军阵地所在的方向说得详细些,就容易找到了。那怎样才能把红军阵地的方向说得详细些呢?因学生预习过,有同学提出给出角度,用量角器量出角度,这时星星之火一燎原,其他学生思维的火花全部燃起来了,纷纷提示用量角器量出红军阵地的夹角。看到时机成熟我给学生画出了角度,告诉学生红军阵地在指挥部的北偏西50度方向上,并让学生尝试说这个方向还可以怎么描述。(西偏北40度方向),引导学生对比,如果就现在的角度说红军阵地在北偏西50度简单,还是说西偏北40度方向简单。使学生明白,北偏西50度有度数,这样描述不用求度数相对较简单。这时我又问道,知道红军阵地在指挥部的西偏北50度方向,走多远才能找到红军阵地?学生恍然大悟,纷纷提到还要知道走的距离,才能准确地找到红军阵地的'位置。假设红军阵地距离指挥部10千米,现在你能确定红军阵地的位置吗?(红军阵地在指挥部的西偏北50度方向,距离指挥部10千米处。)从而使学生明白要想确定物体所在的准确位置,必须知道方向和距离两个要素。
三、动手操作,感悟方法。
当学生学会用方向和距离两个因素确定物体的位置后,告诉他们蓝方阵地在指挥部的东偏北45度方向,距离指挥部20千米处。让学生尝试在练习本上用量角器画一画夹角找一找位置。虽然刚开始学生来回摆量角器,不知如何去量,不知道量角器的中心点与谁重合,不知道0刻度线与谁重合,但学生认知过程中的困惑在课堂教学中很有价值,因为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有了认知冲突才会在老师的引导下逐渐明确测量角度的方法。这里引导学生认识比例尺,即图上距离是1厘米或1个单位长度,表示实际距离是多少,并告诉学生比例尺在确定物体位置时的重要作用。在新知的学习过程中,让学生自已动手操作,参与合作交流,一方面能提高学生探究新知的能力,同时让学生进一步领悟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
四、巩固方法,实践运用。
当学生掌握了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后,出示了一副学生熟悉的图形———以学校为观测点,来确定学校周围建筑物位置的图形。让学生用方向和距离来确定周围建筑物的具体位置,从而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应用价值。
特别是最后一道习题,给出方向和距离,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在平面图内找物体的位置,进一步加强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拓宽了课堂学习的空间。
本节课的不足:学生动手能力还有待于进一步培养,操作量角器特别慢,还有同学用量角器量读数误差较大,导致画出的物体的位置与物体的实际位置不相符,还有少数同学在描述物体的方向时说得不太准。
篇5:用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教学反思
本课是让学生完整地掌握用方向和距离描述物体位置的方法。学生在以前的学习中已经认识了东南西北以及东南、东北、西南、西北等方向,也会用相关的方位词描述简单的行走路线,也已经学了用数对表示具体情景中物体的位置,以及有关角和比例尺的知识,这些都是学生学习本节课的基础。
在教学中我主要以学生的已有知识为基础,让学生体验新知识的作用。课一开始,复习8个方向,这样我立足于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认知水平,以培养学生的“四基”为根本,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目的,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和手段,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
首先,教学中我觉得应该重在经历知识产生的过程和新知识存在的必要性。在一次次的设问中,学生的求知欲被一次次激发,先是认识北偏东、北偏西、南偏东、南偏西几个方向,并引出问题:方向确定了,但灯塔1具体离观测点轮船所在地多远呢?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学生量出图上距离,根据图中的比例尺算出实际距离,进一步精确地描述出灯塔1的具体位置:灯塔1在轮船的东北方向6千米处。接着我又抛出一个问题:从轮船所在地出发,沿着东北方向走6千米,一定能找到灯塔1吗?为什么?怎样来解决这个问题呢?学生在思考中反思,产生疑问,再思考,恍然大悟:原来东北方向只是一个范围,不能精确地找到灯塔1,那怎么办呢?有同学想到量角,至此学生豁然开朗,动手测量夹角,让学生明确用方向和距离描述物体的位置最为精确。让学生答出灯塔1在轮船的北偏东30度方向6千米处。由易到难,步步设问,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突出了本课学习的重点。
其次,教师适时引领,学生自主探索。教学过程中,教师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十分关注学生在数学活动中的表现,能够随着学生的思维进行有效地引导。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观察、测量、计算、交流等活动,积极主动地探究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亲身经历数学化的过程,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思想与方法,提升思维水平,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整节课师生、生生之间关系融洽、和谐,营造了一种宽松、民主的教学氛围。
上完课后心里总感觉到课上的顺利中有点问题。一是怎样理解“东北方向”也叫做“北偏东”。“东北方向”是学生在二年级的时候学生就认识的,所以学生在描述物体的时候就用“东北方向”进行描述。显然这样的表述不能够达到精确表示的目的。从而引出了“北偏东”。“东北方向也叫做北偏东”这句话是从两种表述的区域范围上来看是指同一个区域。但“东北方向”并不是完全等同于“北偏东”。前者只是比较粗的表示一个区域,而后者“北偏东”可以表示是一个区域范围,更多的时候是与角度结合着使用,体现了一个角度形成过程“北—→东”,表示出比较精确的方位。所以我觉得,简单地区分可以说是后者出现是为了表达的精确度,如何让学生真正理解“东北方向也叫做北偏东”这句话确实有点困难。另一个是让学生如何真正理解北偏东30度这个夹角。这个夹角的两边各是哪两条射线,学生命运将东与偏东方向的夹角误认为是北偏东的夹角,看来课堂上的比较不到位、讲述不到位,会造成学生理解上的误区。在之后的教学中应通过多种教学手段,让每一位同学明确角度的方向,确保每人过关。
篇6:用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教学反思
学生已经学了用数对表示具体情景中物体的位置,也已经认识了东、南、西、北以及东南、东北、西南、西北等方向,以及有关角的知识,这些都是学生学习本节课的基础,本节课主要教学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这堂课,我是使用网络资源和多媒体课件来辅助教学的,这一堂40分钟的课,教学内容很多,而教学目标也有点高,但是课后学生的反馈是不错的,目标能够基本达成。
一开始,我用威海地图呈现了学生的家的立体图和平面图,又单独通过描述一个学生的住处来讲解知识,这既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兴趣,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又为学生自主掌握新的方法提供了较大的空间。
本节课的难点是测量角度,用角度描述方向。我用展台展示了学生的操作方法,这同时也就扩大了课堂的容量。然后一步步通过具体活动,认识观测点、方向与距离对确定位置的作用,能用条理清晰地语言描述某一点的具体位置,最后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练习时层层递进让学生多说,最后搜集了一些与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相关的图片让学生欣赏。
本节课主要采用了课前游戏、自主探究、巩固提高的教学模式,逐步总结出确定位置的三要素:观测点、方向角度、距离。从学生对
活动的参与效果上来说,从开始探究,到巩固提高,一直采用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实际问题,目的是使学生始终保持注意力和学习兴趣。
经过反思,也找了一些不足,本节课中我侧重于让学生自主探究或师生之间的互动,欠缺的是生生之间的交流碰撞;第二,在量角度的时候处理的不好,可能学生对以前的知识掌握的不是很牢固,所以在之前有必要让学生练习一下,在交流测量角度时,再继续放手让学生说说,今后的工作中会加以改进。
篇7:用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教学反思
在教学中我主要以学生的已有知识为根底,让学生体验新知识的作用。课一开始,复习8个方向,这样我立足于学生的知识根底和认知水平,以培养学生的“四基”为根本,以促进学生的开展为目的,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和手段,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
首先,教学中我觉得应该重在经历知识产生的过程和新知识存在的必要性。在一次次的设问中,学生的求知欲被一次次激发,先是认识北偏东、北偏西、南偏东、南偏西几个方向,并引出问题:方向确定了,但灯塔1具体离观测点轮船所在地多远呢?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学生量出图上距离,根据图中的.比例尺算出实际距离,进一步精确地描述出灯塔1的具体位置:灯塔1在轮船的东北方向6千米处。接着我又抛出一个问题:从轮船所在地出发,沿着东北方向走6千米,一定能找到灯塔1吗?为什么?怎样来解决这个问题呢?学生在思考中反思,产生疑问,再思考,恍然大悟:原来东北方向只是一个范围,不能精确地找到灯塔1,那怎么办呢?有同学想到量角,至此学生豁然开朗,动手测量夹角,让学生明确用方向和距离描述物体的位置最为精确。让学生答出灯塔1在轮船的北偏东30度方向6千米处。由易到难,步步设问,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突出了本课学习的重点。
其次,教师适时引领,学生自主探索。教学过程中,教师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十分关注学生在数学活动中的表现,能够随着学生的思维进行有效地引导。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观察、测量、计算、交流等活动,积极主动地探究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亲身经历数学化的过程,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根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思想与方法,提升思维水平,获得根本的数学活动经验。整节课师生、生生之间关系融洽、和谐,营造了一种宽松、民主的教学气氛。
上完课后心里总感觉到课上的顺利中有点问题。一是怎样理解“东北方向”也叫做“北偏东”。“东北方向”是学生在二年级的时候学生就认识的,所以学生在描述物体的时候就用“东北方向”进行描述。显然这样的表述不能够到达精确表示的目的。从而引出了“北偏东”。“东北方向也叫做北偏东”这句话是从两种表述的区域范围上来看是指同一个区域。但“东北方向”并不是完全等同于“北偏东”。前者只是比拟粗的表示一个区域,而后者“北偏东”可以表示是一个区域范围,更多的时候是与角度结合着使用,表达了一个角度形成过程“北-→东”,表示出比拟精确的方位。所以我觉得,简单地区分可以说是后者出现是为了表达的精确度,如何让学生真正理解“东北方向也叫做北偏东”这句话确实有点困难。另一个是让学生如何真正理解北偏东30度这个夹角。这个夹角的两边各是哪两条射线,学生命运将东与偏东方向的夹角误认为是北偏东的夹角,看来课堂上的比拟不到位、讲述不到位,会造成学生理解上的误区。在之后的教学中应通过多种教学手段,让每一位同学明确角度的方向,确保每人过关。
篇8:用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教学反思
学生已经学了用数对表示具体情景中物体的位置,也已经认识了东、南、西、北以及东南、东北、西南、西北等方向,以及有关角的知识,这些都是学生学习本节课的根底,本节课主要教学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这堂课,我是使用网络资源和多媒体课件来辅助教学的,这一堂40分钟的课,教学内容很多,而教学目标也有点高,但是课后学生的反应是不错的,目标能够根本达成。
一开始,我用威海地图呈现了学生的家的立体图和平面图,又单独通过描述一个学生的住处来讲解知识,这既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兴趣,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又为学生自主掌握新的方法提供了较大的空间。
本节课的难点是测量角度,用角度描述方向。我用展台展示了学生的操作方法,这同时也就扩大了课堂的容量。然后一步步通过具体活动,认识观测点、方向与距离对确定位置的作用,能用条理清晰地语言描述某一点的具体位置,最后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练习时层层递进让学生多说,最后搜集了一些与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相关的图片让学生欣赏。本节课主要采用了课前游戏、自主探究、稳固提高的教学模式,逐步总结出确定位置的三要素:观测点、方向角度、距离。从学生对活动的参与效果上来说,从开始探究,到稳固提高,一直采用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实际问题,目的是使学生始终保持注意力和学习兴趣。
经过反思,也找了一些缺乏,本节课中我侧重于让学生自主探究或师生之间的'互动,欠缺的是生生之间的交流碰撞;第二,在量角度的时候处理的不好,可能学生对以前的知识掌握的不是很牢固,所以在之前有必要让学生练习一下,在交流测量角度时,再继续放手让学生说说,今后的工作中会加以改良。
《用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是在学生认识了东、西、南、北以及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八个方向,会用相关的方位词描述简单的行走路线,并会用数对表示具体情景中物体的位置等知识的根底上进行学习的。它对提高学生的空间观念,认识生活中周围的环境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节课我的教学流程如下:
一上课我就出示主题图,并告诉学生,这是暑假里某少儿军训训练营进行野外军事演习的场景。如果你是指挥部的部长,站在指挥部里看红军阵地,你能说出红军阵地的具体位置吗?借用军事演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发他们的探究热情。
因为学生以前已经认识了八个方位,初步有了描述物体位置的认知经验,所以异口同声:“红军阵地在指挥部的西北方向。”“为了让大家看得更清楚,我把实际场景图换成简洁的几何图。”我边说边画几何图。现在红军阵地就在指挥部的西北方向。如果你是指挥部部长,随便向西北方向走,就一定能走到红军阵地吗?我边说边随手从指挥部出发画了一条指向西北方向的射线。学生纷纷摇头。看来只知道红军阵地在西北方向,这个范围太大了,找到红军阵地不太容易。如果再把红军阵地所在的方向说得详细些,就容易找到生纷纷摇头。看来只知道红军阵地在西北方向,这个范围太大了,找到红军阵地不太容易。如果再把红军阵地所在的方向说得详细些,就容易找到了。那把红军阵地的方向说得详细些呢?因学生预习过,有同学提出给出角度,用量角器量出角度,这时星星之火一燎原,其他学生思维的火花全部燃起来了,纷纷提示用量角器量出红军阵地的夹角。看到时机成熟我给学生画出了角度,告诉学生红军阵地在指挥部的北偏西50度方向上,并让学生尝试说这个方向还可以怎么描述。(西偏北40度方向),引导学生比照,如果就现在的角度说红军阵地在北偏西50度简单,还是说西偏北40度方向简单。使学生明白,北偏西50度有度数,这样描述不用求度数相对较简单。这时我又问道,知道红军阵地在指挥部的西偏北50度方向,走多远才能找到红军阵地?学生恍然大悟,纷纷提到还要知道走的距离,才能准确地找到红军阵地的位置。假设红军阵地距离指挥部10千米,现在你能确定红军阵地的位置吗?(红军阵地在指挥部的西偏北50度方向,距离指挥部10千米处。)从而使学生明白要想确定物体所在的准确位置,必须知道方向和距离两个要素。当学生学会用方向和距离两个因素确定物体的位置后,告诉他们蓝方阵地在指挥部的东偏北45度方向,距离指挥部20千米处。让学生尝试在练习本上用量角器画一画夹角找一找位置。虽然刚开始学生来回摆量角器,不知如何去量,不知道量角器的中心点与谁重合,不知道0刻度线与谁重合,但学生认知过程中的困惑在课堂教学中很有价值,因为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有了认知冲突才会在老师的引导下逐渐明确测量角度的方法。这里引导学生认识比例尺,即图上距离是1厘米或1个单位长度,表示实际距离是多少,并告诉学生比例尺在确定物体位置时的重要作用。在新知的学习过程中,让学生自已动手操作,参与合作交流,一方面能提高学生探究新知的能力,同时让学生进一步领悟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
当学生掌握了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后,出示了一副学生熟悉的图形---以学校为观测点,来确定学校周围建筑物位置的图形。让学生用方向和距离来确定周围建筑物的具体位置,从而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应用价值。
特别是最后一道习题,给出方向和距离,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在平面图内找物体的位置,进一步加强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拓宽了课堂学习的空间。
本节课的缺乏:学生动手能力还有待于进一步培养,操作量角器特别慢,还有同学用量角器量读数误差较大,导致画出的物体的位置与物体的实际位置不相符,还有少数同学在描述物体的方向时说得不太准。
本课是让学生完整地掌握用方向和距离描述物体位置的方法。学生在以前的学习中已经认识了东南西北以及东南、东北、西南、西北等方向,也会用相关的方位词描述简单的行走路线,也已经学了用数对表示具体情景中物体的位置,以及有关角和比例尺的知识,这些都是学生学习本节课的根底。
篇9:确定求职方向
确定求职方向
一、确定求职方向。这是最艰难的一步,也是最至关重要的一步。不要寄希望于雇主会从你流水账般的罗列中为你配最适合的工作,你必须明确地告诉雇主:你想找什么工作和你最适合干什么工作。 二、确定从事此项工作所必需的知识与技能。这也是关键的一步,如果不能明确这一点,你的简历就会因缺乏重点而平淡无味,失去吸引力。 三、列出所有与己相关的特长与技能。简历和工作申请表的差别就在于:工作申请表的重点是“工作”,而简历的重点是“你”。诚实、精练、有选择地列出自己的技能。 四、想一想有哪些成绩能体现自己的.能力。闭上眼睛,好好想想,每个人都会有几桩得意之举,只要对求职有帮助,小事也能体现成绩。 五、描述这些成绩。用简练、明确的语言描述这些成绩(不要流于对事件或工作本身的描述),重点是描述你自己干了些什么,起到了什么作用,取得了哪些成果等。 六、逆着时间顺序。列出所有相关工作经历包括有偿的和无偿的,全职的和兼职的,不要漏了在职时间、职务以及公司名址。 七、列出所有相关的学历和培训情况包括时间及所获学位或证书。除非雇主有特殊要求,一般无需列出中学学历。如果你现在正在就读或培训中,可适当列出部分相关课程。 八、所写内容一定要真实,禁止浮夸或者无中生有。篇10:确定方向作文
一次英国之旅转瞬即逝,美好的回忆里也夹杂着交流困难带来的忧伤,我决定认真学习英语。”他们都是大人嘛,我一个外国的中学生英语不好太正常了,方向已经确定好回国努力就行了”我不停的安慰自己,大步走向机场。
候机厅里,外国小女孩一起玩的纯真邀请再次让我不知所措。对方的期待换来了我背后直流的冷汗和尴尬无声的微笑。跟六岁的女孩都难以交流,在遗憾和自责中,低垂的目光再次迸发出有力的光芒,学好英语的目标深深的刻在了我巨浪翻腾的心上。原来,努力不只是确定方向,更在于坚定的决心,勇敢的扬起风帆,向大海的尽头出发!
到家后,我开始行动投入到学习中。背单词软件上选对单词的意思就会发出‘叮’的一声,偶尔的一声两声好像针尖一样划破漫漫长夜的宁静。尽管正确率低下,但坚定的决心指引我继续前行。课间,高高的书堆好似在群山上飞舞的长城,隔开纷扰和杂念,伴我静静的背单词。中午,一阵清脆的脚步声伴着风浪在楼道中穿梭,我奔跑着在教室与办公室间改听写。在考试时笔尖发出的沙沙声中体会追梦的意义;带着发现美的眼睛把生活中的点滴美好融进作文中,记录每天的学习生活;在阅读练习和课外读物上像寻宝一样搜罗常用的.单词慢慢积累・・・・・・困难终究还是经受不过时间的考验,成绩单上更多的鲜花也悄然开放。慢慢的,学习英语已经融入了生活,我找到了自己的方法,追随心之所向,越大的收获和进步就越激励我更大的努力。半年的坚持如同滴水穿石,叮的声音也逐渐成为了深夜最美丽的风景,刚开始茫然无措的心里也洒满了阳光和快乐。努力不只是确定方向,它更是发自内心的热爱,越来越顺的风把小船推向泛起鱼肚白的广阔天边。
小船向光明驶去,我见到了原来遥不可及湛蓝天空。一串串‘叮’的声音交织成了一曲流畅美妙的乐章,仿佛是现在的我对女孩说的话传到远方。努力不只是为一个目标不懈奋斗后收获成功,穿过暴风雨看到最美的彩虹;它更是人格的积淀,使我乐观自信,在克服一个又一个的困难中收获成长,勇敢的向未来扬帆起航,一路欢歌。
篇11:确定方向作文
MP3里正播放着梁静茹的歌,把音量调高,直到耳朵塞满了她清澈甜美的歌声,我这才心满意足地翻开日记本。日记本的扉页上,写着的就是我上边写的那段话。
把玩着手中的圆珠笔,我的大脑里一片空白。寻找坐标吗?这个话题好难啊,该怎么写呢?算了算了,先画个坐标系研究研究:画X轴和Y轴,然后是确定原点和正方向,接着……等等,我知道了!
假设我现在正站在原点上,那么我的正方向在哪里呢?这是十六年以来,我第一次这样问自己:这五千多个日日夜夜,我到底都在做些什么?我到底在为了什么而活?我的人生,到底有没有目标?
五千多个日日夜夜从我指缝间流过,我每天除了上学以外,就是看电视。上网,要么就是看小说,“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不喜欢做运动,做什么事也都懒得动手,成绩不是很好,性格又自卑好静,像只灰不溜秋的甲壳虫,躲在自己的小世界里自得其乐。
原来,这十六年来,我就是这样浑浑噩噩的走了过来,一直没有明确的奋斗目标和努力的方向;从来不知道自己的心到底想要什么,不了解自己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我统统都不知道。
不!我不要,我不要再这样子。我要了解我自己,我要确定自己奋斗的的方向,我想要成为一个敢于尝试,能靠自己决定任何事情的人。我不想要再像以前那样,白白地荒度时光。
我要让所有的人都知道:即使是在平凡卑微的人,也有选择。决定方向的权利,也有自己美丽而不平凡的梦想。就算付出再大的努力,受到多大的挫折,面临多少困难,都会为了梦想毫不退缩。我会为了我的梦想勇敢且永不退缩地迎着我的正方向前进!
“知道么?我们都生活在一个巨大的坐标系中,每一个人都必须在这个坐标系中确定属于自己的原点,并找到自己的正方向。当你确定了原点,还努力地朝着正方向前进,我们知道,你正在越来越靠近梦想。加油吧,你一定会成功!”
曾经,在坐标轴的交叉口徘徊迷茫;曾经,在坐标轴的原点迷失自我;曾经,在迷宫般的坐标系中不知所措……但,那只是曾经!从这一刻起,我站在原点,正方向就在我的前方!
篇12:方向教学反思
本周结束了位置与方向的教学,有了前一年的教学经验,我对自己的教学又有的更深刻的反思。
我在一开始介绍方向时,主动让学生自己的寻找以前认识的主方向,复习以前学过的知识。在新授课的教学上,采取游戏的方式引入,利用座位的组、排找主人游戏过渡到利用方向与距离来确定地点,学生们能很快的接受,学习起来很轻松,只要稍加在确定角度的问题给予自然的指导,一节课就很好的能被学生掌握好。
相对位置的教学,我同样采取了利用位置做游戏的方式教学,利用“我在你的前面,你在我的后面”的模式套用到教学上,学生们也能很快的切换观测点的思维,并且能用相对的方向描述两个地点的相对位置,教学效果也不错。
对于以前学生们的难点动手作路线图,我采用合作的形式教学,小组合作完成一副线路图,这样学生们可以互相指导,都参加了思考与动手,再单独让他们完成路线图,这样对于能力差的学生来说也是一种引导,动手起来也会更好。
这次的方向与位置教学学的反映不错,学生们测试的结果也好了很多,看来每次相同的教学,步同的方法,都能带来新的创新,教学需要创新!
篇13:《确定位置》教学反思
苏教版的对空间观念的知识安排跨度较大。一年级上册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二年级上册用“第几排第几个”的形式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用东、南、西、北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二年级下册认识东北、东南、西北、西南方向;用方向词描述行走路线。五年级下册用“数对”确定物体在平面上的位置。六年级下册才学习用方向和距离表示物体的位置。虽然教学跨度大,但六年级的学生积累了大量的生活经验,对本单元内容已经有丰富的感性认识作基础,学习起来也不困难。把这部分内容安排在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也是为了和第三单元《比例尺》相结合,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的能力。
设计意图:
总体来说,设计时我结合具体情境,利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相关知识,其意图在于体现新课标中“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重视学生的经验和体验”的基本理念。
反思感悟:
一、激发认知冲突,唤发学习激情。
在整堂课的教学中,我注重让孩子在自然中引发冲突,发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为后面的教学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1、借用情境,诱发冲突,点燃激情。在教学中,我根据既定的教学目标创设了“海上搜救演习”的情境,将学生感兴趣的生活实际与新知进行联接,让情境更好地为教学服务。在演习中,“搜救艇在指挥舰的什么位置”不断地激发学生认知冲突,造成心理悬念,唤起了探究的欲望,使学习目标更明确。
2、旧知为媒,引发冲突,促进探究。知识如同大树,新知乃是“新枝”,如“新枝”生长点处引发冲突,学生对新知会掌握得更牢。我在通过分析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经验和教材内容的基础上,让学
生先确定指挥舰正北(西)的物体位置,再到确定指挥舰东北方向的物体位置,进而引发学生思考:两艘搜救艇都在指挥舰的东北方向,如何准确地描述各自的位置呢?这样,为学生搭建了一个个探究的阶梯,引领他们对旧知进行充分地思维加工、深化和发展,促进新知的形成。
3、动手操作,酝酿冲突,感悟方法。在新知的教学和学生的探索中,让学生自已动手操作,参与合作交流的过程,学生通过丰富的感性认识来产生学习的兴趣和获得成功的乐趣,提高自己接受知识的能力。运用直尺和量角器确定9号艇的位置时,学生在“测量哪个角度”、“怎样摆放量角器”中产生了一些认知冲突,但这种冲突在课堂教学中显得很有意义,因为学生在动手操作中逐渐明确了测量方法,突破了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二、经历确定位置全过程,提高课堂效率。
我先让学生根据自身的知识经验,确定一、二号艇的位置,明确在一个平面内可以用方向和距离来确定物体的位置。随后,通过三、四号艇位置的确定让学生明白要想知道物体的精确位置,在描述方向时要加上角度。确定五、六、七、八号艇位置的时候,学生不仅了解了人们日常生活中描述物体位置的方法,而且通过反复地观察和练习,能熟练地掌握并口述出“搜救艇在指挥舰的什么位置”。九号艇位置的确定是本课教学的难点,需要孩子利用直尺和量角器测量出九号艇在指挥舰的什么方向和什么距离,看的出来,孩子对于量角器的摆放和角度的测量容易产生错误,因此在这一环节中,我花了大量的时间,先让学生说说测量哪个角,量角器的中心点和谁重合,量角器的零刻度线和谁重合,再请学生动手操作,并且针对学生的错误进行讲解,最后再请学生到黑板上示范,这样的环环相扣使学生逐渐清晰了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确定“明珠”号货轮的位置,是为了让学生知道“观测点”是确定物体位置的要素之一。观察——交流——操作——分析——比较,这个确定位置的全过程学生是亲身经历的,也是由于学生的全身心投入,使课堂教学的效率大大提高,使学生的空间思维得到了发展,同时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培养实践能力,向课外拓展。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通过一个个实用而有效地学习情境,把数学知识和生活实际紧紧联系起来,通过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我们在学有用的数学,培养学生习数学的积极情感和良好的学习习惯。确定搜救艇和“明珠号”货轮的位置就是让学生体验“生活中的数学”,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最后,还请学生运用方向和距离的方法和数对的方法在一个平面内找宝藏,并小结这两种确定物体位置方法的共通之处,将前后学习的知识融会贯通,拓了课堂学习的空间。请孩子课后查找资料了解三位空间中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更是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延展到课外,也是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一种好方法。
总之,本节课的,我注重让学生积极参加观察、测量、画图等活动,体会数学知识与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体会数学知识是有用的,体会数学知识的严谨性,和数学语言表达的精确性,同时也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进行了强化的训练和培养。让学生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学过程自然而然地得获得数学的素养。
篇14:《确定位置》教学反思
本节课中用数对确定位置的关键是让学生认识列、行的含义,并弄清确定第几列、第几行的规则。课本是这样告诉学生的:竖排叫做列,第几列一般从左往右数;横排叫做行,确定第几行一般从前往后数。列“从左往右数”、行“从前往后数”,是用数对表示位置的逻辑前提,但是让学生明白站在不同的“观测点”来观察结论是不同的,确定位置要有统一的标准,有着一定的意义。总的来讲,从课堂同学们的表现来讲,每一个同学都掌握了所学的知识,教学设计的目标都很好的得以实现,但是反思自己的教学实际,还有几个方面需改进:
1、课堂的引入,不是那么的有吸引力,没能更好的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把统一标准作为前提,作为确定位置的需要,学生求知的欲望会更强。
2、在整节课的设计时,因为知识比较简单,安排了自学环节,交流时大多数的同学都已经掌握的知识,因此交流环节有些流于形式,前面来展示的面比较窄,教师引导语言没有跟上,造成学困生没有吃饱。
3、在学生“说数学”的训练上还要加强指导,会说、说的明白、简洁利索才是真的理解了。很多教师的引导性语言可以省略让小老师来代替,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确定位置》教学反思15篇】
篇15:《确定位置》教学反思
《确定位置》教学反思
《确定位置》一课,主要教学用方向和距高来描述一个点的位置,本课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具体的活动,认识方向与距高对确定位置的作用能根据任意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确定位置的有关问题难点是能据方向(任意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能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在前面学段,学生已经学会用东西、南出东北、东南、西北、西南这八个方位来描述物体的位置。在进入新课时,我先限孩子们一起复习如何用运六个方位来描述具体位置,不仅复习了旧知,从而慢慢引导孩发现,想要知具体位置,除了方位,还要知道兵体角度以及具体距离,接着开始进入新课教授。
在探素新知阶段,我先出示了课本上的情境图,以猴山为就测点,让学生用已有的知识来描述大象馆、猫馆、鹿苑分别在猴山的什么方向。接着让学生发现方向坐标被平均分成子四个直角,而每个直角又平均分成三份,每一份是30°用课件漠示“北偏东和“东偏北”,让学生通过形象生动、验收鲜艳的课件来区分“--偏--°”,逐步引导下,孩子能够快的说出相对的“--偏--°”,例如“北偏东30°”,孩子能形报快发现也可用“东偏北60°”来描述具体位置。
情镜图上的角度是直接给子学生的,并没有让学生用量角帮来实践。在下面的练习中,有一题要学生亲自用量角器来量出角度,我借此样次与学生一同复习了如何正确使用量角器,但算是一举两得,在练习中,我要求学生把要量的角标由未,并且把度数标出米以混司但在后来的习题中,发现学生还是会把55°看成45°,这说明量角问题需要加强。
教材是按“方位一角度一距离这样的顺序,一个一个来出示,我遵循了这样的处理。在最后一个环节中才出示了“距离”,学生接受起来相对容易,也比较循序渐进。“距离”这个知识点对于学生来说比较容易,所以没有多大问题。我把重点放在如何更好地说清楚“--偏--°”上。
从练习中,发现学生对于本课的知识点掌握的相对牢固,就是在描述其体位置上,语言不太完整,这将是今后该加强训练的地方之一。
篇16:确定位置教学反思
大家好!这天我执教的资料是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方向与位置的。
第一课时:用数对确定位置。它是在第一学段已经学习了前后、上下、左右等表示物体具体位置及简单路线等知识的基础上,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进一步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并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这一节资料既是第一学段学习的发展,又是第三学段学习坐标等知识的铺垫,它对提升学生的空间观念,认识周围环境都有较大作用。本课教学目标:要使学生学会在具体情境中体会确定位置的必要性,并能够主动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初步感受坐标系知识。透过形式多样的确定位置的活动,使学生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并增强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潜力。感受确定位置的丰富现实背景,体会数学的价值,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为了达成以上目标,我设计了四个环节:第一环节:生活入手,探索方法。第二环节:联系实际,运用数对。第三环节:拓展升华,开启思维。第四环节:数学故事,抛砖引玉。四环节紧密联系,从探索到运用,再到拓展升华,层层深入、步步推进,使教学结构紧凑而且环环相扣,逐步实现本课的教学目标。
成功之处:
1、结合生活情境,让学生理解数对。
新课标明确提出“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历数学学习的过程”。数对的表示方法是比较抽象的,但在生活却有很多“原型”,如学生的座位位置。因此,我从学生可感可知的座位位置入手,由第几组第几个引出抽象的数对表示方法,从而建立数学模型,贴合学生由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的认知规律。
2、设计多种形式的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运用数对确定位置。在联系实际,运用数对环节,设计了四个练习。第一个练习,在方格纸上给出各建筑物的位置,让学生用数对表示。第二个练习,给出数对,让学生动手操作找位置。第三个练习,破译密码。学生有很强的好奇心,这一练习极大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学生们都能投入其中。第四个练习,五子连珠。在课前,经过了解,下五子棋是学生个性喜爱的游戏活动。活动中,让两名学生用数对下棋,其他同学当参谋,所有学生都能参与其中,兴致浓厚,既巩固了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也让学生稍稍简单了一下。
3、注重拓展教材,让学生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
在学生学会用数对确定位置后,又让学生了解利用经线和纬线确定地球上某一点的位置,介绍著名科学家笛卡尔的故事,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拓宽了学生的视野,让学生感觉到,课虽上完了,但探索还在继续,同时教育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用理想和奋斗确定自己人生的位置。
回顾这节课,学生在有意创设的来源于生活又富有活动性的学习情境中,学得用心主动,趣味盎然,在主动参与数学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到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也体会到了数学学习的有用性,重要性,真正做到了学有所用。
不足之处:
1、当学生初步感知座位的行和列,会用第几组第几个确定座位位置后,我在抽象、引出“数对”表示上有些突然,不免有灌输之嫌。其实能够引导学生发现确定位置时用了两个数,让学生自己试着用一种比较简明的方式表示位置,展示交流之后再引出数对的正确表示方式。
2、在做练习环节的第二题时,主要是学生说,我在电脑操作。就应给学生一个自己展示的机会,让学生在实物展示台上展示交流。
3、课堂上对学生的评价较单一。除了语言评价,还能够用微笑、眼神等方式。
困惑:
数对的引出是从教室现场的座位抽象出来,还是从有方格的座位表中抽象出来?哪种方式更加科学?
篇17: 确定位置教学反思
《确定位置》这节课是要求学生能用数对来确定位置,在此之前,学生已会用语言文字描述自己在教室中的位置,数对的学习将为学生以后学习直角坐标的知识打下基础。“数对”这一数学知识对于学生来说是比较抽象的,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在这节课的设计中注意了以下几点。
从学生现实情境“向学生介绍座位”导入,创设了简单、和谐的课堂氛围,有唤醒学生已有对确定位置的认知,为下一步的自主探究带给了基础,也为抽象出“数对”构建了一个现实模型。
首先,让学生自己根据问题进行思考,用自己喜欢的解决问题,这一过程是开放的,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很好的拓展,在此之后,教师在学生交流中合理引导,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丰富的感性材料,合理的动态演示,激发了学生习兴趣,启迪学生的有序思维,有利于学生对“数对”有个清晰的理解。
整个教学过程,我采用多样化的呈现方式,激励学生学习生活中的数学,在后一教学环节中,有意识地的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数学交流中,培养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潜力,同时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让学生在游戏中不知不觉地被老师带入到学习中来,由学生的位置引入新课的.学习。透过老师的归纳引导让学生进行讨论,从而发现行和列正确叙述方法。这样能够加深学生的印象。老师要使学生始终有问题要思考,这样他们才会注意力集中,透过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才能让他们在交流和讨论中获取新知识点。教师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再让他们自己去解决问题。培养他们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潜力。
篇18:《确定位置》教学反思
本节课中用数对确定位置的关键是让学生认识列、行的含义,并弄清确定第几列、第几行的规则。课本是这样告诉学生的:竖排叫做列,第几列一般从左往右数;横排叫做行,确定第几行一般从前往后数。列“从左往右数”、行“从前往后数”,是用数对表示位置的逻辑前提,但是让学生明白站在不同的“观测点”来观察结论是不同的,确定位置要有统一的标准,有着一定的意义。总的来讲,从课堂同学们的表现来讲,每一个同学都掌握了所学的知识,教学设计的目标都很好的得以实现,但是反思自己的教学实际,还有几个方面需改进:
1、课堂的引入,不是那么的有吸引力,没能更好的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把统一标准作为前提,作为确定位置的需要,学生求知的欲望会更强。
2、在整节课的设计时,因为知识比较简单,安排了自学环节,交流时大多数的同学都已经掌握的知识,因此交流环节有些流于形式,前面来展示的面比较窄,教师引导语言没有跟上,造成学困生没有吃饱。
3、在学生“说数学”的训练上还要加强指导,会说、说的明白、简洁利索才是真的理解了。很多教师的引导性语言可以省略让小老师来代替,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篇19:《确定位置》教学反思
《用数对确定位置》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位置》的第一课时内容,教师在这节课中关键把握了两点:一是抓住了数对的数学本质,把看似简单的内容上出深度和厚度,二是关注了学生的真实起点,很好地帮助学生从对生活位置的认识,提升到对数学位置认识。
一、抓住数对的数学本质,循序渐进。
确定位置在小学阶段的学习过程中遵循从区域范围到精确表示的一个过程,一年级上册学习了上、下、前、后、左、右确定位置;三年级下册学习了用东、南、西、北等词语描述物体方向;五年级上册使用数对,精确描述物体在点上的位置,为后面进一步学习“根据方向和距离两个参数确定物体的位置”打下基础。
在本课例1的教学中,教师通过四个层次的设计,让学生逐步感悟、掌握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第一层次,创设情境,让学生随意表示位置方法,感受到二维空间上确定位置存在的必要性。第二层次,依托原型,明确列行的含义,以及确定第几列第几行的一般规则;第三层次,逐步抽象,过渡到用数对的方法确定点子图上交叉点的位置;第四层次,应用方格图,在不断抽象、方法不断简化的过程中初步感受坐标思想的本质。
二、关注思想的逐层渗透,层层深入。
数对的发现和使用,对数学界来说是一个重大的贡献。它的价值在于发现一个几何的对象,可以用数来描写,而数所满足的关系就是方程。因此在小学阶段,用数对确定位置首当其冲便是坐标思想的渗透。小学阶段,学生所学习的用数对确定位置,只是直角坐标系的雏形,需要让学生对“唯一确定的直角坐标系下,一个有序数对与平面上的点是一一对应关系”有基本感悟,因此在例2的教学中,教师通过四个层次予以不断深化,渗透坐标系中原点和方向的意识。
第一层次,在教学中多处渗透先列后行的意识,如从左往右,从前往后出示箭头,这其实就是指名了关键要素之一“方向”。第二层次,教师明确地点出了关键要素之二“原点”(0,0)的重要性,因为对于确定位置而言,原点即参照点恰恰是第一位的。小学教材中虽然没有明确提到,但从有利于后续学习的角度分析,教师不得不提。第三层次,让学生对同一张方格图展开研究,利用写出不同的数对展开比较、辨析,深度感知“任意两个有序的数都可以表示平面上的任意一点”,这些都是坐标思想的集中体现。第四层次,从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回归生活实际,教师还让学生了解了一维的围棋、二维的国际象棋以及三维的地球经纬线。所以本节课教师对于模型思想的构建绝不是固化的,而是一个具有生长性的生态过程。
三、把握学生的需求走向,自然生长。
首先,教师以从教室中的座位图中找小军的位置为学习起点,借助观察角度不同、表示方法不同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从而使学生产生要有统一的观察标准和表示方法的学习需要,感受到二维空间上确定位置的必要性。其次,介入“列与行”的概念教学,不作任何无意义的探索,直接把把数学的规定教给学生,简短而又明快,自然高效;第三,通过开展“限时记录位置”的游戏,来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让学生充分展现个性化的表示方法,交流创造意图,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并不仅仅只是单纯“创造”数对,而是用自己的方法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教师在互动交流中适当引导,逐步让学生感受到统一规范描述数对产生的必要性。最后,通过同一行、同一列数对特点的比较,从而使学生形成同一行中,行不变列变;同一列中,列不变行变的基本认识,不断完善认知结构,构建整体的思维模式。整个过程以学生为本,对学生各个阶段的学习情况作了充分而客观的预设,环节流畅,过程清晰,真实而有效。
四、整合有效的教学资源,步步为营。
本节课中教师对于教学资源的使用始终做到高效整合,使得整节课一气呵成、主题鲜明。从开始教学所使用的座位情境开始,到中间部分的根据点写数对,再到方格纸上找数对,观察同一行、同一列数对的特点,教师都是建立在同一张方格图中的,使得学生感受到今天所学习的知识万变不离其宗,将这些知识都清楚地建立在了平面坐标系上。最后的图形变形组合练习部分,从梯形变形为平行四边形,再到平移梯形,每层练习环环相扣,一脉相承,在逐步升级的练习过程中,学生的研究思维也在逐步升级,使得整个探究过程变成了学生主动建构的快乐的学习过程。
古人认为“魂”是阳气,构成人的思维才智。“魄”是粗粒重浊的阴气,构成人的感觉形体,魂魄协调则身体健康。本节课,教师牢牢抓住数与点的一一对应性,正是明确了用数对确定位置的“灵魂”所在。从让学生熟练掌握用数对确定位置这个结果而言,若离开了深刻理解的前提,学生岂不仅是机械模仿而已。所以,有了数学思想之魂,才可能真正拥有数学事实之魄。
篇20:《确定位置》教学反思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你们好!下面,我谈谈自己对这次上的公开课《确定位置》的教学反思。
《确定位置》一课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二课时的内容。本节课既是认识图形知识的继续,又是后面学习直角坐标系等知识的基础。既是第一学段的发展,也是第三学段学习的铺垫,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本节课对提高学生的空间观念、学生认识生活周围的环境,都有较大的作用。教学本课要求学生体验确定位置的重要性,理解数对的意义和表示方法;能在具体情境中用数对来表示位置,并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经过听取有经验的老师们的意见及反复修改,我终于完成了《确定位置》这一达标课。反思这节课,我认为做的比较好的有:
1、备课时深入挖掘教材,理解教材,目标明确。
2、遵从学生的原认知,注重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注重拓展教材。
4、有效利用多媒体电化教学手段。
5、在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
当然,课堂教学的魅力就在于她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反思这节课的教学,我觉得至少有如下几点需要改进:
1、说好朋友位置时,学生用左右前后说得多了点,应及早刹车,引入组排。
2、教师的活力在本节课中还有待加强。我应该有更丰富的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让学生在声情并茂的讲解中愉快的学习知识。这是我以后该加强改进的。
3、教案记得不够熟,在揭示课题时过度语有点乱,在练习已知数对找对应点的时候差点漏了,还好课件帮了忙。
4、本节课需要在教学难度中有所拓展,由于本节课是为学生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所以在讲授知识第几组第几排的时候增加了讲授什么是列什么是行这一知识点。由于时间差个一两分钟,所以新旧知识的比较、提升没来得及讲。看来下次上课时应该把各个环节安排的紧凑点,就能把比较提升、部分讲完。
以上就是我的一些浅显的看法,如有不足,还望各位领导老师多多指正。我的发言完了,谢谢大家。
★ 确定位置教学反思
★ 位置的教学反思
【确定方向教学反思(合集20篇)】相关文章:
确定位置教学反思2023-02-07
六年级下册确定位置教学反思2023-01-31
《位置与方向》三年级教学反思2022-05-19
位置与方向教学反思2022-08-31
位置教学反思2022-12-10
《方向与位置》的教学反思2023-02-02
一年级数学《位置》教学反思2023-09-13
用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优秀教学反思2023-07-21
一年级下册《位置》的教学反思2023-05-31
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位置与方向》教学反思2024-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