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位置与方向》教学反思

时间:2024-01-18 08:17:11 教学反思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位置与方向》教学反思(共15篇)由网友“toop”投稿提供,下面给大家分享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位置与方向》教学反思,欢迎阅读!

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位置与方向》教学反思

篇1:六年级数学《位置与方向》教学反思

六年级数学《位置与方向》教学反思

在教学中,我始终坚持要让学生多动手。不少学生会说但是一旦动手就错,特别是对“东偏北,还是北偏西” 以及在地图上标注某一地的位置等实际问题时,学生很茫然。

内容与学生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紧密相关,难点是要准确把握方向,要量出方向所偏离的角度,还要确定单位长度标出距离。为此,在教学过程中要给学生创设大量的活动情景,为学生提供探究的空间,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展开合作交流,从中观察、分析,然后独立思考完成从方位的角度认识事物。同时,还要及时抓住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理,鼓励学生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大胆主动地与同伴进行合作、交流。注重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鼓励学生合作、思考、讨论,拓展学生的学习思路;同时,注意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知识或发现的规律运用到实际中去,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其中根据所给的条件画平面示意图是这个单元的教学难点,因为学生的作图能力普遍比较薄弱。从学生的作业来看,学生画示意图还存在以下几个问题:方向角没有找准,不能熟练地区分东偏北和北偏东的不同;距离的表示,没有按单位长度换算(少数);中心点的.位置没有找准,主要由于建筑物的影响;物体的具体位置没有明显的表示出来,或者没有标出名字,让人看不清楚;也有学生方向找错了。

根据这些情况,我认为教师在教学时更应该注重画示意图的细节,注重对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如果要补救也只能个别辅导了,集体辅导多了容易让那些掌握好了的同学产生厌烦心理,掌握不好的同学也不一定马上改正过来。这一单元的另一个难点就是关于位置的相对性,给定两个位置,个别学生不能很好的区分以谁为标准,所以说出来的方向刚好相反。这一点跟学生的空间观念强弱有关,需要多加训练。

篇2:小学数学《位置与方向》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积累了一些确定位置的感性经验,并通过第一学段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了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八个方向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学习根据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确定物体的位置,并描述简单的路线图。使学生进一步从方位的角度认识事物,更全面的感知和体验周围的事物,发展空间观念《位置与方向》教学反思《位置与方向》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1.学生通过课前了解有关定向运动方面的知识,知道定向运动是根据地图指示,选择最佳路线,达到目的地的一项运动。参加比赛的运动员要具备借助地图的指示和识别方向的能力,也是一项智力和体力并存的一项运动。可以丰富学生的视野,拓展知识面,了解数学课本之外的一些知识,学生非常感兴趣。

2.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不仅知道根据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确定物体的位置,还知道要确定物体的位置所要具备的四个要素:观测点、方向、角度、距离。这对于后面学习在平面图上标出校园内各建筑物的位置打下良好的'基础。

不足之处:

1.习题的处理上,个别学生出现不会用量角器量角度的现象,不知道0刻度线与哪条坐标轴对齐《位置与方向》教学反思教学反思。

再教设计:

1.要侧重于对量角器放置问题的解决,真正让学生明白东偏北就是把量角器的0刻度线与东对齐,从东向北数30°,也就是从0刻度线向北数出30°。

2.不仅要注重对路线的描述,还要注重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描述简单路线图应具备的四要素:观测点、方向、角度和距离。

篇3:《方向与位置》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

《方向与位置》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

位置与方向一课的内容是比较抽象的,要求学生建立比较形象具体的方位感,了解道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体会到学习活动是人类为了生存与发展所进行的必要活动,从中认识数学学习的价值,增强对数学的情感体验。

《课标》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有价值的数学应该在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和以往的知识体验有密切的`联系;有价值的数学学习体验应当极大的丰富学生的现实生活,学会因为数学学习而感到生活的丰富多彩,感受数学学习的内在魅力。

我在进行本课教学的时候,通过让学生观察教室外的景物,借助操场的旗杆为中心,让学生观察旗杆的东、南、西、北各有哪些建筑物?了解东南西北四个基本方向,并知道这四个基本方向在地图上怎样表示,使学生了解生活中的位置和平面图上方向之间的转化关系。接着让学生观察幼儿园、厕所、伙房等各在旗杆的什么方向上,学生自然知道这一些建筑物都不是在四个基本方向上,从而引出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个新的方向。然后组织学生动手画一画,在给出一个方向的基础上能写出其他七个方向,并讨论这八个方向之间的关系以便加强记忆。再出示信息窗的图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然后课件出示一个路线图让学生通过米数来描述方向和位置通过课件演示的练习进一步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

我在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鼓励学生合作、思考、讨论,拓展学生的学习思路;同时,注意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知识或发现的规律运用到实际中去,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当然,方向感弱、学习基础差的学生在学习之后,不能清楚准确地辨别出建筑物的方向和行走路线。在以后开展同样形式学习的时候,对此类学生需要更加细致深入地加以引导与个别指导,才能达到基本的学习目标。

篇4:小学数学《方向与位置》优秀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方向与位置》优秀教学反思

在教学《方向与位置》时,我精心设计了几个情境,其中别具匠新的应该属“为外国朋友画学校地图”的情境了。这样的情境合情合理,较为真实,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然而,由于我的疏忽大意,使这较为真实的情境变的有点假,不客气的说是一种欺骗。

在学生到实物投影前交流同桌合画的学校地图时,我只顾顺应过渡到自己下面的教学环节,而马上说“由于他们的.画法不一样,使大家交流起来很不方便,所以我们通常把地图的方向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则统一起来”,并没有及时对下面的同学进行反馈,课堂教学结束时也没有告诉他们如何处理这些地图。结果下课后,我发现:有的同学用这张地图叠成了小飞机;有的同学干脆揉成一团丢在垃圾桶里,居然没有一个同学来问我这张地图还给不给外国朋友了……这让我不由的反思自己:为什么我的话有头无尾呢?孩子们早已习惯了老师那虚假的情境吗?难道所谓的情境就意味着欺骗?

其实,我只要最后说一句:“下课时把你们的地图交给老师,相信外国朋友们看到了一定会非常高兴!”这样,不仅保存了同学们对我的信任,同时也尊重了他们的劳动成果。

然而,每一堂课总是与完美擦肩而过,遗憾:一个无言的结局……

篇5: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位置与方向二》教案

数学

年级

六年级

教学内容

位置与方向1

备课人

袁友平

教材解读

                 

教学目标

1.通过解决问题,体会确定位置在生活中的应用,了解确定位置的方法。

2.学会通过测量描述物体在平面图上的具体位置,并会根据描述在平面图上画出物体的具体位置。

3.通过小组合作交流探讨,掌握画图的方法。

4.体会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

能根据任意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教学难点

根据描述标出物体在平面图上的具体位置。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  学  过  程

预习

导学案

预习

引导

自己理解台风的有关知识,知道在播报台风消息时,是怎样播报的?

第三课时

教        学         设         计

学习小组

活动设计

学情设计

(必须手写)

学习案

激趣

利导

1.交流例题1中有关台风的消息。

⑴同学们听说过台风吗?你对台风有什么印象?

⑵播放有关台风的消息:目前台风中心位于A市东偏南30°方向、距离A市600km的洋面上,正以20千米/时的速度沿直线向A市移动。

师:听到这侧消息,你有什么感想?

启发学生交流,引导学生关注台风的位置和动态。

2.导入新课

现在台风的确切位置在哪里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确定物体位置的知识。

板书课题:位置与方向(一)

                                  

“四互”悟导

㈠教学题例1

1.投影出示例题1。

学生观察情境图,交流从图中信息?

(启发学生观察时关注以下几方面的信息: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在哪里;以哪里为观测点;图中台风中心的个体位置在哪里。)

2.交流确定台风中心具体位置的方法。

⑴让学生尝试说说台风中心的具体位置。

⑵教师结合学生的汇报情况进行引导。

提问:东偏南30°是什么意思?

(东偏南30°表示的是台风中心位置相对于A市所在的方向,也就是台风中心位置与A市的连线和正东方向的夹角是30°,即正东方向往南偏30°。)

3.小结确定位置的方法。

提问:如果只有一个条件,能够确定台风中心的具体位置吗?

引导学生得出:要确定台风中心的具体位置必须知道两个条件,即物体所在的方向和物体在这个方向上距离观察点的距离,简单地说就是要用“方向+距离”的方法来确定物体所在的具体位置。

4.组织计算。

师:现在我们知道台风中心所在的具体位置了,那台风大约多少小时后到达A市呢?

学生独立计算,组织交流。

600÷20=30(小时)

(二)教学例题2

1.投影出示例题2。

提问:在例题1的图中,B市、C市的具体位置应该标在哪里呢?请你在例题1的图中标出B市、C市的具体位置。

2.尝试画图。

⑴学生独立思考怎样标出B市、C市的具体位置。

⑵小组交流作图的方法。

⑶尝试画图。

教师巡视交流,参与部分小组讨论,辅导有困难的学生。

3.组织全班交流。

投影展示学生完成的作品。

组织交流和评议,通过交流明白在图上标出B市、C市位置的方法。

B市:先确定方向,用量角器量出A市的北偏西30°(量角器中心点与A市重合,量角器0刻度线与正北方向重合,往西量出30°);再表示距离,用1cm 表示100km,B市距离A市200km,在图上也就是2cm。

C市:先确定方向,直接在图上找到A市的正北方向,再表示距离,用1cm表示100km,C市距离A市300km,在图上也就是3cm。

4.算一算。

台风到达A市后,移动速度变为40千米/时,几小时后到达B市?

200÷40=5(小时)

5.总结画图的基本步骤。

交流:你们认为在确定物体在图上的位置时,应注意什么?怎样确定?

总结:

(1)确定平面图中东、西、南、北的方向。

(2)确定观测点。

(3)根据所给的度数定出所画物体所在的方向。

(4)根据比例尺,定出所画物体与观测点之间的图上距离。

小结:今天这节课我们知道要确定物体的位置,关键需要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在平面图上标明物体位置的方法是先确定方向,再以选定的单位长度为基准来确定距离,最后画出物体的具体位置,标出名称。

习得

固导

1.教材第20页“做一做”。

这道题物体所在的具体方向和距离都没有直接给出,需要学生自己测量和计算。

⑴让学生独立进行测量、计算、填空。

⑵组织交流。

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测量方向的,怎样计算距离的。

2.教材第21页“做一做”。

⑴学生独立进行画图。

⑵投影展示,组织评议。

⑶交流画图的方法。

作业案

长江作业本相应练习

板书案

板书设计;位置与方向(一)

确定观测点

确定物体在观测点的什么位置

确定物体距离观测点的距离

反思案

                 
                                                                                                                        

第二课时

学科

数学

年级

六年级

教学内容

位置与方向2

备课人

袁友平

教材解读

                 

教学目标

1.能用语方描述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根据描述画出具体的路线示意图。

2.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交流合作的能力。

3.体会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4.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以及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教学重点

能用语方描述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根据描述画出具体的路线示意图。

教学难点

能根据观测点的变化灵活描述路线。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  学  过  程

预习

导学案

预习

引导

我们知道了要确定一个物体的位置,需要哪几个条件?

第三课时

教        学         设         计

学习小组

活动设计

学情设计

(必须手写)

学习案

激趣

利导

1.复习。

同学们,在上节课的学习过程中,我们知道了要确定一个物体的位置,需要哪几个条件?

分别让学生说一说。

2.导入。

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位置与方向的相关知识。

板书课题:位置与方向(二)

                                  

“四互”悟导

(一) 出示主题图。此次台风的大致路径如下图。你能用自己的语言说说台风的移动路线吗?1.分段描述,理解移动路径。

(1)师:从台风生成地到第一站,台风是怎么变化的?

师:沿正西方向移动,你是怎么判断出来的?

师:移动了540 km,你是怎么知道的呢?

师:从台风生成地到第一站,我们把哪个点作为参照点?

生:把台风生成地作为参照点,发现台风向正西方向移动了540 km。(PPT课件演示:台风生成以后,先是沿正西方向移动了540 km)

(2)师:到了第一站之后,台风改变方向了。(PPT课件演示:然后改变方向)。它是怎么改变方向的、移动了多少距离呢?

生:向西偏北30°方向移动了600 km,到达A市。

师:西偏北30°方向是怎么看出来的?移动600 km又是怎么知道的?

师:也就是说我们现在把哪个点作为参照点了?

师:同意他说的吗?再请个同学来说一说。(PPT课件演示:向西偏北30°方向移动了600 km,到达A市。)

师:我们刚才描述台风第一次移动时是把哪个点作为参照点的?我们发现两次移动,描述路径时,参照点是不一样的。

(3)师:到达A市后,台风又改变方向了,接下来是怎么变的呢?(PPT课件演示:接着,台风又改变方向。)

生:向北偏西30°方向移动200 km,到达B市。

师:同样他说的吗?再请同学来说一下。

师:这次把哪个点作为参照点?(PPT课件演示:向北偏西30°方向移动200 km,到达B市。)

师:最后又改变方向了,怎么移?(PPT课件演示:最后又改变方向了,向正西方向移动100 km。)

2.完整描述移动路径。

同桌两人一组,看着图,互相说一说台风的移动路径。

全班交流说一说。

(二)出示教材第22页“做一做”。

1.提出要求。

根据下面的描述画出路线示意图。

2.小组讨论画图方法。

⑴学生小组讨论怎么样画图。

教师巡视,参与个别小组讨论。

⑵组织交流汇报。

通过交流,让学生明白画图的步骤:

①定下出发时的位置。

②标出示意图的方向标。

③用量角器量出方向。

④确定比例尺,计算出图上距离,量出图上距离。

3.学生独立画路径图。

教师巡视,辅导有困难的学生。

4.展示汇报,交流评议。

交流时分别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如何画的。

教师要适时指导学生,特别是如何确定比例尺,也就是图上每一格代表实际的距离是多少。更

(三)小结: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学习如何描述这样的路线图。(出示课题:描述路线图。)在描述台风移动路径时,要注意什么问题?

每移动一次,参照点都发生改变,要根据新的参照点来描述它的移动方向和距离(PPT演示)。

习得

固导

1.教材第23页“练习五”第3题。

这道题主要是通过动手操作测量,体会观测点的不同,引起方向的不同,从而懂得物体位置的方向是相对的。教学时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进行:

在中国地图上找出北京和哈尔滨的位置;

分别以北京和哈尔滨为观测点,画出“十”字方向标;

(3)连一连,量一量;

(4)说一说北京在哈尔滨的什么方向上,哈尔滨在北京的什么方向上;

(5)你发现了什么?(物体位置方向是相对的)

2.教材第26页“练习五”第9题。

(1)先根据描述,把公共汽车行驶的路线图画完整。通过这个小题,让学生巩固画路线图的方法。

(2)再根据路线图,说一说公共汽车沿原路返回时行驶的方向和路。通过这个小题,感受物体位置方向的相对性。

作业案

长江作业本相应练习

板书案

位置与方向㈡

描述路线:从哪里出发→沿什么方向→移动多少距离→到达哪里

定下出发的位置。

标出示意图的方向标。

画路线图的方法:    用量角器量出方向。

确定比例尺,计算出图上距离,量出图上距离。

篇6:《位置与方向》数学教学反思

随着课改的进一步推进,教学设计也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每一环节的设计都应体现出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自主探索能力有所提高。因此,在教学时,要充分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创设大量的活动情境,为学生提供探究的空间,一是在室外辨认方向,二是在室内辨认方向。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等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独立思考。由于学生的个性差异,不同学生认识事物的方法也不尽相同。具体我觉得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图上方位与实际方位的联系区别

在引导学生认识实际方位的基础上,要求每位学生以教室中的实物为中心,画一幅教室的平面图,这样既巩固了实际方位,又引申出了图上方位,同时学生由于所定方位不同,实物也就不同,所以图的画法多种多样。这样教师便可以引出图上方位,并且编成口诀告诉学生:“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二、西南、西北、东南、东北的区别认识

由动物园图认识全部八个方向后,为了帮助学生区别和认识其他4个方位,可以将八个方位写成米字型,以米字型中间的一竖区分左边为西,所以分别是西南、西北。右边是东南、东北。并且告诉学生由于西和东,北和南相对,所以西北对东南,西南对东北,再以米字一横划分,上方是北,即西北、东北;下方是南,即西南、东南。

三、图上方位要确定标准

在确定某一建筑物的方位时,以某一建筑物为标准,它是一个方位,而以另一个建筑物为标准,它又是另一个方位。以花坛为标准是在花坛的北面,而以大门为标准,则在大门的东北角上。所以,确定标准是关键。

如在教“上海在北京的南偏东约30°的方向上。北京在上海的什么方向上。”这一内容时,关键教师要让学生把握好以什么为观察点。“上海在北京的南偏东约30°的方向上。”它是以北京为观察点。而“北京在上海的什么方向上。”它是以上海为观察点。如果学生把握好了观察点,就比较容易地得出北京在上海的北偏西约30°的方向上。

四、采用表格式进行路线描述是个好办法,既清楚又简洁明了。

总之第一单元虽然内容不多,但要让学生真正把握住其中的几个重要环节,还需要教师多动脑筋,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挖掘学生的潜能,使学生能学到真正的知识。

总之,这节内容开始和最后一个环节,我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和教室的有效资源,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为学生提供了包含数学问题的活动,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用数学的头脑想问题,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是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了培养,同时也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把数学问题生活化。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感受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会数学的魅力。

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位置与方向》单元教学反思

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位置与方向》单元教学反思。第四课时由何老师进行研磨。第一次试教时,我创设了大量的活动情景,为学生提供探究的空间,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展开合作交流,从中观察、分析,然后独立思考完成练习。同时,还要及时抓住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理,鼓励学生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篇7:位置与方向数学教学反思

位置与方向数学教学反思

《位置与方向》这一单元要求学生建立比较形象具体的方位感,了解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从中认识数学学习的价值,增强对数学的情感体验。

本章内容与学生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紧密相关,难点是要准确把握方向,要量画出方向所偏离的角度,还要确定单位长度标出距离,根据所给的条件画平面示意图。为此,在教学过程中要给学生创设大量的生活情境,为学生提供探究的空间,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展开合作交流,从中观察、分析,然后独立思考完成从方位的角度认识事物。同时,还要及时抓住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理,鼓励学生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大胆主动地与同伴进行合作、交流。注重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鼓励学生合作、思考、讨论,拓展学生的学习思路;同时,注意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知识或发现的规律运用到实际中去,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由于学生的作图能力普遍比较薄弱。所以根据已知的条件画平面示意图,学生掌握的不是很理想。从学生的作业反馈来看,学生对于第二单元的掌握情况,还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已知图形填空,学生分不清东偏北30度应该是哪条边与哪条边形成30度的角。2、画示意图时,方向角没有标清楚,距离的表示,没有按照已知的单位长度换算作图,老是随便想画多长为一格就画多长。3、不能熟练地区分东偏北30度和北偏东的30度不同。4、中心点的位置没有找准,主要由于建筑物的影响;物体的具体位置没有明显的表示出来,或者没有标出名字,让人看不清楚;也有学生方向找错了。

根据以上的这些情况,在教学时我更加注重画示意图的细节和对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对于空间感稍差的学生,我也只能个别辅导了,集体辅导多了容易让那些已经掌握的学生产生厌烦心理,掌握不好的学生也不一定马上能改正过来。这一单元的还有个易错的知识点,那就是位置的相对性,给定两个位置,个别学生不能较好地区分以谁为标准,所以说出来的方向刚好相反。这一点跟学生的`空间观念强弱有关,需要多加训练。由于我所带的两个民族班的学生基础水平参差不齐,所以本单元的教学未能达到教学设计所设计的效果。有时不得不放慢教学的步伐,照顾稍差一点的学生反复地强调易错的知识点,总之,我作为他们的教师,我希望我的每一位学生学到自己的数学,增强他们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信心。

篇8: 《位置与方向》数学教学反思

教学背景: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东、南、西、北等方向的知识已经积累了一些感性的经验,并通过以往的学习,已经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但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东、南、西、北等方位概念的掌握还是比较抽象的,学生需要大量的感性支柱和丰富的表象积累。因此,这堂课教学时要充分考虑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创设活动情境,使学生一方面亲身体验方位的知识,另一面又体会到方位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片段:

一、把学生带到操场上,面向东方坐成四大组。

师:小朋友们,早晨太阳在什么方向?

生:早晨,太阳在东方(从东方升起)。

师:你还知道哪些有关方向(位置)的知识?

生1:每天早上,太阳从东方升起,晚上,从西方落下。

生2:晚上,北斗星在天空的北方。

生3:清晨,启明星出现在天空的东方。

师:小朋友们,你们真棒!知道这么多有关方向的知识,这就是我们今天将要学习的《位置与方向》。

师:你能根据现在所坐的方向说出你的前后左右吗?

(让学生伸出两臂指一指。)

师:你能根据现在你坐的方向说出你的前后左右各是什么方向吗?

生:我的前面是东,后面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

师让学生面向东站好,告诉学生他们背对着的方向是西;再让学生伸开两臂,左手指的方向是北,右手指的方向是南。

师:学了这四个方向的位置,你们有什么发现呢?

生:东与西相对,北与南相对。

师:说说你的东面、西面、南面、北面各是哪一位同学?

(指名说、同桌互问互答)

师:小朋友们,你能说出校园内的四个方向各有什么建筑物吗?

生回答,师小结。

二、在操场上做游戏:找方向、转方向、背对背游戏。

三、回到教室,绘制学校的示意图。

教学反思:

本节课教学时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在操场上进行实际生活中的辨别东南西北,第二部分在教室内进行学校示意图的绘制。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东南西北方位概念的掌握还是比较抽象的,学生需要大量的感性支持和丰富的表象积累。因此,教师大胆地将上课的地点定在学校的操场,教学时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让学生在操场上通过大量的活动、游戏,亲身体验方位的知识,积累自己的感受,使学生有一定的方向感,并学会辨认东、南、西、北。在学生获得具体感知后,到教室里用自己的思维去尝试将具体的景物抽象成平面图,在展示交流中知道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拓宽了学生的视野,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

篇9:位置与方向数学教学反思

在教“上海在北京的南偏东约30°的方向上。北京在上海的什么方向上。”这一内容时,关键教师要让学生把握好以什么为观察点。“上海在北京的南偏东约30°的方向上。”它是以北京为观察点。而“北京在上海的什么方向上。”它是以上海为观察点。如果学生把握好了观察点,就比较容易地得出北京在上海的北偏西约30°的方向上。

在教“我向正南方向走50米到路口,再向南偏西约30°走100米到公园。要求学生画出路线示意图。”这一内容时,教师要让学生明白此题中的观察点是在不断地变化,一开始自己要确定一个起点作为观察点,然后向正南方向走50米到路口,到了路口要以路口为观察点,再向南偏西约30°走100米到公园。老师不但要让学生明白图上的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多少米,还要提醒学生每画(走)到一个地方,就要画上方向标,标出名称。

如果学生弄懂了以上两道例题,这一单元的其它几道题也是大同小异,那么学生对这一单元的知识自然而然地全学会了。这样,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也轻松,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篇10:位置与方向数学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学习是学生在学习了东、南、西、北和东南、东北、西南、西北的8个方向的基础上学习的,学生对于前面的学习掌握还可以,但是这节课主要在于怎么确定位置,学生经过讨论得出:第一种说法不是很准,第二种说得很麻烦,第三种比较合理、准确。老师接着追问:“这样就能确定A点的位置吗?”,并且老师在此方向上再任意点一点。老师在平面图上这么一点,点醒了聪明的学生,马上又同学举手说“还要说明起点到1号点的距离,否则就不知道从起点出发,沿着东偏北30°的方向大概走多远,需要多久。”其他学生听了也就明白了。能够根据方向、距离确定一个物体的位置,二者缺一不可。

但是,在练习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的问题,主要是有不少同学不会用量角器了,量角器在本子上转来转去,不知道怎么放,还有的同学量成了那个夹角大的角的度数了。老师有再次强调,在生活中一般我们先说与物体所在方向离得较近的方位,所以我们一般量夹角小的那个角,看一看它就从离得较近的方位开始偏,并且习惯上让0刻度对准较近的那个方位,然后看角的另一边对应的度数,这样一般就不会出错了。

篇11:位置与方向数学教学反思

(一)认识东、南、西、北与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八个方向。

【1】确定方向(或约定方向)的方法:

①、早上太阳升起的方向是东方;

②、傍晚太阳落下的地方是西方;

③、指南针所指的方向是北方;

④、北斗星所指的方向是北方;

⑤、一般情况下,地图(或图纸上)规定向上为北。

【2】根据确定一个方向后,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或南北相对,东西相对”

绘制“十字叉”,确定其它七个方向。

知道:南←→北,西←→东;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这些方向是相对的。

【3】绘制简单示意图的方法:先确定好观察点【观察点就是我们所站在的位置的地方】,把选好的观察点画在平面图的中心位置,再确定好各物体相对于观察点的方向。在纸上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十字叉”,用箭头“↑”标出北方(没有特别说明时,一般向上为北)。

【4】看懂地图。先要确定好自己所处的位置,以自己所处的位置为中心,再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律来确定目的地和周围事物所处的方向:谁在谁的什么方向等。

如①:“甲在乙的方”,是指:以乙为观察点,也就是以乙所处的位置为中心,再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律绘制出“十字叉”,来确定甲的方向和周围事物所处的方向。

如②:“甲的方是”,是指:以甲为观察点,也就是以甲所处的位置为中心,再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律绘制出“十字叉”,来确定甲的什么方向的事物。

(二)看简单的路线图描述行走路线。

【1】看简单路线图的方法:先要确定好自己所处的位置,以自己所处的位置为中心,再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律绘制出“十字叉”来确定目的地和周围事物所处的方向,最后根据目的地的方向和路程确定所要行走的路线。

【2】描述行走路线的方法:以出发点为基准,再看哪一条路通向目的地,最后把行走路线描述出来(先向哪走,再向哪走)。有时还要说明路程有多远。

【3】综合性题目:给出路线图,说出去某地的走法,并根据信息求出所用时间、应该按什么速度行驶、或几时能到达、付多少钱买车票等等。

篇12:位置与方向数学教学反思

随着课改的进一步推进,教学设计也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每一环节的设计都应体现出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自主探索能力有所提高。因此,在教学时,要充分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创设大量的活动情境,为学生提供探究的空间,一是在室外辨认方向,二是在室内辨认方向。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等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独立思考。由于学生的个性差异,不同学生认识事物的方法也不尽相同。具体我觉得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图上方位与实际方位的联系区别

在引导学生认识实际方位的基础上,要求每位学生以教室中的实物为中心,画一幅教室的平面图,这样既巩固了实际方位,又引申出了图上方位,同时学生由于所定方位不同,实物也就不同,所以图的画法多种多样。这样教师便可以引出图上方位,并且编成口诀告诉学生:“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二、西南、西北、东南、东北的区别认识

由动物园图认识全部八个方向后,为了帮助学生区别和认识其他4个方位,可以将八个方位写成米字型,以米字型中间的一竖区分左边为西,所以分别是西南、西北。右边是东南、东北。并且告诉学生由于西和东,北和南相对,所以西北对东南,西南对东北,再以米字一横划分,上方是北,即西北、东北;下方是南,即西南、东南。

三、图上方位要确定标准

在确定某一建筑物的方位时,以某一建筑物为标准,它是一个方位,而以另一个建筑物为标准,它又是另一个方位。以花坛为标准是在花坛的北面,而以大门为标准,则在大门的东北角上。所以,确定标准是关键。

如在教“上海在北京的南偏东约30°的方向上。北京在上海的什么方向上。”这一内容时,关键教师要让学生把握好以什么为观察点。“上海在北京的南偏东约30°的方向上。”它是以北京为观察点。而“北京在上海的什么方向上。”它是以上海为观察点。如果学生把握好了观察点,就比较容易地得出北京在上海的北偏西约30°的方向上。

四、采用表格式进行路线描述是个好办法,既清楚又简洁明了。

总之第一单元虽然内容不多,但要让学生真正把握住其中的几个重要环节,还需要教师多动脑筋,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挖掘学生的潜能,使学生能学到真正的知识。

总之,这节内容开始和最后一个环节,我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和教室的有效资源,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为学生提供了包含数学问题的活动,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用数学的头脑想问题,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是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了培养,同时也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把数学问题生活化。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感受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会数学的魅力。

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位置与方向》单元教学反思

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位置与方向》单元教学反思。第四课时由何老师进行研磨。第一次试教时,我创设了大量的活动情景,为学生提供探究的空间,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展开合作交流,从中观察、分析,然后独立思考完成练习。同时,还要及时抓住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理,鼓励学生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位置与方向数学教学反思15篇】

篇13: 数学《位置与方向》教学反思

三年级数学《位置与方向》这一章看起来很简单,让学生认识八个方向(东、南、西、北、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并且知道其中的一个方向,能够判断出其他七个方向。

由于小学生空间观念比较差,所以上课伊始,我尽可能的给学生以体验的机会,让学生获得亲身感受,我把学生带到操场上,告诉学生学校的四个方向后,让学生说说学校的八个方向都有什么?学生说得很好。可是,到了课堂上,我告诉学生一般方位图是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方向绘制的,知道其中的一个方向,让学生判断其他几个方向时,同学们往往把图上的方向与实际的方向混淆,这是我倍感困惑,本来认为很简单的问题,没想到会出现如此效果。

三年级人数偏多,学生认知能力、知识层次差异很大,学习兴趣本来就不浓,如果课堂教学思路模糊、知识点含混,必然会使学生学习兴趣索然,出现学风不振的局面。

经过反思,我把判断方向的方法归纳为三种:

一是:截取小学课文里的“前面是东,后面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这段话,把已知的方向与截取的话吻合,其他几个方向就显而易见了。

二是:利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这句话,把已知的方向与截取的话吻合,从而判断其他方向。

三是:制作一个简易的方向标,标明八个方向,把已知的方向与方向标的方向吻合来判断其他方向。

通过教学,效果良好,学生易记、易掌握,还不会出错。

在教学“谁在谁的什么方向?”时,学生往往把参照物选错,出现相反方向。如:小明家在学校的什么方向?学校是观测点,而一些学生往往把小明家当观测点,从而出现相反方向。

上课时我没有考虑到这一点,问题出现后我才认识到观测点的认定是很必要的,所以我开辟了一节课的时间讲解“观测点”,学生很快的能够分辨“观测点”和“被观测点”,在回过头来让学生判断“谁在谁的什么方向”,学生迎刃而解。

通过这一知识点的教学,使我深深的领悟到:学生学不会,必然有阻挡其认知的羁绊,所以我们要在恰当的位置,为他们铺设台阶。

在教学认识路线时(一般是上北下南方向),学生对方向掌握的不够熟练,有时还会出错,所以我干脆教给学生“从左向右是东*方向,从右向左是西*方向”。具体说“右上东北,右下东南,左上西北,左下西南”。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掌握的比较牢固,不再出现错误了。

这是我想到:数学的学习过程实际上是对已有知识的验证过程,体验越深,感悟越多,训练越多,掌握越牢固。

篇14: 数学《位置与方向》教学反思

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位置与方向》是在三年级的基础上有所改变,对于学生来说,本单元学完后,学生们对于准确地找准位置及位置的准确性与我们日常生活的联系应该是有所了解了。本单元我同样让学生独立完成及发现本单元所学知识与以前我们所学知识的相同之处及不同之处。

《位置与方向》这一内容涉及到同学们的空间想象和动手的能力的问题。一到空间和动手操作,就到了重点中的难点。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将方法运用于手上,这本身就是重点训练项目,其次知识点的琐碎,地图与实际生活的转化更是学生要突破的地方,更是能力培养的难点。不仅是我有啃骨头的教学感受,很多老师也觉得这部分的教学是事倍功半的。就拿“哪偏哪”来说,让孩子很有效的区分“东偏北”,还是“北偏东”就不容易。

在教学中,很多老师给我介绍了好方法,最常用的是运动法,就是要动态的想象角是如何移动形成的。我是很喜欢拿来主义的,随即就运用到教学中,但是实践出真知,真正在教学中运用起这个方法却发现差强人意,利用这种方法学生倒是很容易理解“哪偏哪”的意义,但是做起题来,却频频出错,并没有收到期望的效果。

为什么这样的方法我觉得已经很科学了,可学生就是老出错呢?我觉得这和学生做题的意志品质有关系,他们不愿意每道题都要想象一边。也和学生对角的`认识是有关系。小学阶段认识的角是一个静态认识,就是两条边一个顶点,而不是由一条线段绕段点旋转形成的,学生对于角的认识本身就没有和移动挂钩,那么用这种东移动到西,来解释东偏北,是否有认知上的障碍呢?理解到学生可能出现的障碍,我改变了一下方法。在我们所地图上有四个主的方向,但在各主要方向之间还有其他方向:如东偏北,为了让学生搞清楚,到底是东偏北40度还是北偏东50度这一问题,我反复让学生看书,让学生来发现“偏”的意思。让学生明白:无论是东偏北40度还是北偏东50度,说的都是一个方向,但让学生明白,在生活中,我们往往有一个习惯性的用法,就是我们往往看角度较小的这一区域。记得刚教授这一课时,由于我是先让同学们放手去做,并没有先传授知识,结果好笑的说

法出来了,居然还有同学说,东偏东南的,我并没有批评这些同学,我让他把他的想法说给我听,他说某个地方确实是东往东南这方向在偏。哦,原来是这样。因为,在三年级,我们学了位置与方向,讲了东与南相间的这一区域是东南,所以有同学就说是东偏东南。我为我的学生感到高兴,因为他们是自己在思考问题,发现这一问题后,我在班上示明:东偏南就是从正东方向往正南方向偏,所以,我们习惯说东偏南或南偏东。学生恍然大悟。

教学时我越来越发现,学生做题时出现问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并没有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只有让学生“真正当家作主“时,学生才会发现数学的奇妙,才能更好地掌握数学。

篇15: 数学《位置与方向》教学反思

这一单元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具有了从方位角度认识事物的基础,并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自主探索能力有所提高的基础上学习的。因此,在教学时我充分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创设大量的活动情境,为学生提供探究的空间,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等方式,进一步从方位的角度认识事物,了解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体会到“学习活动是人类为了生存与发展所进行的必要活动”,从中认识数学学习的价值,增强对数学的情感体验。

内容与学生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紧密相关,难点是要准确把握方向,要量出方向所偏离的角度,还要确定单位长度标出距离。为此,在教学过程中要给学生创设大量的活动情景,为学生提供探究的空间,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展开合作交流,从中观察、分析,然后独立思考完成从方位的角度认识事物。同时,还要及时抓住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理,鼓励学生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大胆主动地与同伴进行合作、交流。注重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鼓励学生合作、思考、讨论,拓展学生的学习思路;同时,注意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知识或发现的规律运用到实际中去,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要让学生多动手。不少学生会说但是一旦动手就错,特别是对“东偏北,还是北偏西” 以及在地图上标注某一地的位置等实际问题时,学生很茫然。我结合例一组织学生分组讨论:1号在东北方向(或者偏东方向)教师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学生汇报交流时教师发挥引导作用,如果学生提出结合角度来表示位置的方法,则因势利导,课件演示30度、60度;接着请学生描述1号检查点的方向。教师说明在生活中一般先说与物体所在方向离得较近的,也就是夹角较小的方位。如果学生不能想出结合角度来表示位置的方法,教师则以合作学习者的身份,提出建议:能不能运用我们以前学过的有关角的知识来帮助我们呢?引导学生根据方位和度数说出具体的方向。并强化练习还可以怎样说:南偏东45度 、东偏北50度 、西偏南25度、北偏西15度。通过对比练习,学生能理解本课难点,会清晰表述任意角度方向。

其中根据所给的条件画平面示意图是这个单元的教学难点,因为学生的作图能力普遍比较薄弱。从学生的作业来看,学生画示意图还存在以下几个问题:方向角没有找准,不能熟练地区分东偏北和北偏东的不同;距离的表示,没有按单位长度换算(少数);中心点的位置没有找准,主要由于建筑物的影响;物体的具体位置没有明显的表示出来,或者没有标出名字,让人看不清楚;也有学生方向找错了。

根据这些情况,我认为教师在教学时更应该注重画示意图的细节,注重对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如果要补救也只能个别辅导了,集体辅导多了容易让那些掌握好了的同学产生厌烦心理,掌握不好的同学也不一定马上改正过来。这一单元的另一个难点就是关于位置的相对性,给定两个位置,个别学生不能很好的区分以谁为标准,所以说出来的方向刚好相反。这一点跟学生的空间观念强弱有关,需要多加训练。

由于学生水平参差不齐,所以本单元的活动交流未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只能利用培优补差的时间,照顾稍差一点的学生,有时又不得不为思索稍慢一点的学生的反复的重复,减少了稍好一点学生进一步的提高机会,总之,照顾到每一位学生,让每一位学生都学到自己的数学,实现学生自己心中学习数学的乐趣,还有不少的差距。

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教学反思

一年级上册数学第几教学反思

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

数学二年级上册期末复习计划

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倒数的认识》教学反思

数学一年级上册《小小运动会》的教学反思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与复习的复习计划

六年级上册教学反思

六年级上册英语《Pandas love bamboo》教学反思

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位置与方向》教学反思
《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位置与方向》教学反思.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位置与方向》教学反思(共15篇)】相关文章: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分类教案第二课时上下 (苏教国标版一年级上册)2024-03-31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2023-11-04

二年级数学上册辨认方向教学设计2023-10-08

六年级数学北师大版上册教学计划2022-05-06

五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2022-05-08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教学计划2023-12-05

六年级上册数字的用处优秀教案设计2022-10-21

三年级数学教学计划上册苏教版2023-01-29

六年级上册《New Friend Jenny》教学反思2023-12-16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育教学反思2023-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