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诗加腰教学反思(通用5篇)由网友“朗佩函”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整理过的给诗加腰教学反思,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篇1:课文《给诗加腰》教学反思
《给诗加“腰”》的阅读材料让我们学习了诗人用词的精妙,读这样的故事让我们不禁想到王安石的“绿”和贾岛的“推敲”故事,感受着诗眼的诞生过程。在学习过程中,揣摩着如何欣赏名家诗篇,我觉得首先要明白这首诗是描写什么的,是状物、写景、还是咏物记人;接下来,就要逐字逐句地分析、理解其中的含意;最后,体会诗人在诗中要抒发的情感。《诗中的“秋”》告诉我们读诗有些好办法:
①联系生活实际,体会意境;
②从诗句中展开想象;
③不同的诗加以比较。
例如,在读李白的《古朗月行》时可以用边想象画面边感受意境的方法去体会“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的美妙描写,可以用已学过的中国地形西高东低的知识来理解“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样的句子,还可以用对比的手法来读高适的《别董大》和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体会诗人与友人分别时的情感等等,运用这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走近诗人,理解他们的思想感情,这样,读了李清照《如梦令》,就能体会到诗人对自己“红颜易老”的哀叹含蓄;读了南唐后主李煜的《虞美人》,就能知道什么叫亡国之痛了,也能想到苏轼《赤壁怀古》的一腔豪情。
“与诗同行”活动虽暂告一段落,但我觉得徜徉在诗歌海洋里的感觉,真是太奇妙了!如果把诗歌比作海洋,我们只得到了沧海的一滴水;如果把诗歌比作花园,我们得到的仅仅是百花中的一朵小花。我还得继续在诗的海洋里遨游,尽情地享受诗歌无穷的魅力。
活动展示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1)当一回小诗人
“同学们,我们要想对古诗有更多的了解,还需要更多的时间,下更大的功夫。《诗论》中写道‘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努力吧同学们,更好的诗歌也许会在你的笔下产生!”
假如
作者:黄清和
假如
我是一只小鸟
在蔚蓝的天空中
自由的飞翔
快乐地唱响悦耳的赞歌
假如
我是一朵春天的小花
我会释放出迷人的芳香
送给世界
送给人们
送给辛勤的蜜蜂、蝴蝶
假如
我是一条小溪
我要滋润万物
让禾苗吮吸我甘甜的乳汁
让花朵绽放艳丽的色彩
假如
我是一片从林
我要遮住火辣辣的太阳
让人们在树阴下乘凉
让小鸟在树上筑巢
让蚂蚁在树下安家
让……
篇2:给诗加腰(教学案例)
师:孩子们,随着课文我们跟苏小妹一起给诗加了“腰”。我们知道,古人写诗用字非常讲究,真正做到“语不惊人死不休”。诗句的中心字,让诗句更优美,更传神,这就是诗中的“腰”,回想我们曾经学过的诗词,你能举出一些有关诗“腰”的例子吗?
生:比如说,春夜喜雨 (杜甫)
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生:“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一个“好”字,表达了诗人对春雨的赞美。春天是植物萌发、生长的季节,正需雨,它就下起来了。诗人用拟人手法,盛赞春雨善解人意,似乎懂得人们的心愿一般。
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它伴随着和煦的春风,趁着夜色悄悄地飘洒大地,绵绵密密,无声无息地滋润着万物。“潜”说明了春雨悄悄地来到了大地。
- - - - - -
生:比如说,泊船瓜洲(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师:这首是大家非常熟悉的诗,这首诗因为一个字出了名,看谁能把它找出来。注意:现在请一位同学来读,其他同学仔细思考。
生:“春风又绿江南岸”
生:“绿”
师:这个绿字妙在哪里?
生:绿字,让人感觉到江南的春天到了,春风给大地带来了绿色,带来了生机。
师:这句诗背后还藏着不少故事。据说当年大诗人王安石为了这“绿”字可谓绞尽脑汁。现在我们也来当一回诗人,如果你是王安石,你会给这句诗的中间加一个什么字?
出示:春风又( )江南岸
生:“到”“过”“入”“进”
师:“到”“过”“入”“进”与“绿”作比较。
生:“绿”是表示颜色的形容词,这里用做了动词。意思是吹绿了。绿字既表现出春风的到来,又表现出春风到后江南水乡的变化,一派生机,欣欣向荣,给人以强烈的美的感受。
师:我们看看哪些同学和王安石想到一块去了。课件出示:
“到”、“过”、“入”、“满”
填到这些字的请举手。看来大诗人也和我们差不多,如果我们像王安石一样精益求精,一定也能成为大诗人。
师:好诗就像好茶,越喝越有味道,越品越上瘾。多读诗,读好诗不但能增强语感,还能提高我们的想象能力,鉴赏能力。在平时的写作中,我们也要学习诗人推敲推敲自己的文章,使文章更加精练。
[点评]:
南朝文学理论家刘勰说“举事以类义,援古以证今”。课堂教学中,丰富的实例,可使教学变得充实而生动,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从而达到事半功倍,引人入胜的效果。在此案例中我以“腰”为点,举一反三地引导学生进行言语品味,感受古人遣词造句的工整讲究,潜移默化中对孩子们进行文字熏陶,增强语感,从而提高他们的想象能力、鉴赏能力和写作能力。
[给诗加腰(教学案例)]
篇3:《给诗加腰》之课堂教学札记
平安川小学:张晓嵩
前言:
“非”哥,是我们班全体师生对王鑫同学的一个特殊的称呼。皆因,时下各大媒体中正流行对某一特定人物的称呼都在使用“* * 哥”而起。“非”哥体态肥胖,平时调皮、淘气,学习成绩全班倒数第一,是个令人头痛的角色。我经常能收到来自不同层次人物的汇报,不是“非”哥结伙打架,就是“非”哥以大欺小。而他,总能凭就一张三寸不烂之舌和见风使舵的本领,在老师面前“逢凶化吉”。故此,同学送一外号“肥”哥,取其油嘴滑舌,体态肥胖之意。然则“肥”字有愚贬之意,怕有伤自尊,故改“肥”哥为“非”哥,取其谐音以期他能痛改前非之意而传唱校园。
这不前一日才因将同桌打哭,而遭到班主任老师(我)的一顿狠批,痛哭流涕决定痛改前非。没想到,今天的课堂上就让全班同学真的有了一次刮目相看。
课堂采风:
(语文课)文章的大概内容是说,苏小妹、苏东坡和黄山谷三人在一起讨论诗句。苏小妹说:“轻风细柳,淡月梅花。两句中间各加上一个字,作为诗的“腰”,成为五言联句。
苏东坡略加思索,随即说出:“轻风摇细柳,淡月映梅花。”
黄山谷接着吟道:“轻风舞细柳,淡月隐梅花。”
苏小妹说的是:“轻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
当我讲到:苏东坡的“摇”“映”二字,确实写出了柳的动态和月的皎洁,但山谷公的“舞”“隐”,要略胜一筹。因为“舞”是模仿人的动作,把柳的姿态反映得更形象;“隐”是夸张写法,使月的皎洁更突出。而苏小妹的“扶”字和“失”字,则好在“扶”的拟人化更准确,既写出了风的轻微、柳的纤弱,又写出了风与柳的亲昵和互相依偎的姿态,所以比黄山谷的“舞”更生动得体。“失”字,也比“隐”字更传神,它准确地写出了月、梅融为一体的情景。我也发表了自己的想法,我们虽然能从文章中对古人的文采略有了解,但对他们用词的准确性我确有我自己的想法,我很赞同教材中对苏小妹所加字的赞美但却不敢苟同。特别是对“失”字的使用,我觉得还不能够完全表达出梅花与皎洁的月亮之相映成趣的哪种美感。很多同学也都同我有一样的想法,所以我就趁热打铁要求同学们效仿古人,也给后一句古诗加个腰。
没想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班级里一下子热闹了起来,课堂氛围空前的高涨。同学们七嘴八舌的议论开了,有的人想加上一个“笑”字,有的人想加上一个“理”字,各有各的说法各有各的意境。
偶然间陈好同学提出了一个“献”字,我和同学之间还正在回味着其间的美感,不想“非”哥突然站了起来,发表了自己的一番见解,且阵阵有词。(我觉得用“献”字不如用“见”字来得更美,《敕勒歌》中“风吹草低见牛羊”一句一个“见”字就把草地上牛羊忽隐忽现的景象描写的淋漓尽致,所以应该加上一个“见”字。)听完“非”哥的一番大道理,我和同学们开始对他进行了一次重新的审视,眼前这个和以往不大一样的胖男孩原来是这样的有才华,是这样的渴望成才。可是身为师道的我们又做到了什么呢……,我们只能永远带着那些有色的眼镜去看待这群原本是可爱的孩子们。正在我思潮起伏之间,身边己经响起了同学们热烈而持久的掌声,“‘非’哥真棒!” “‘非’哥真棒!”没想到一节平淡无奇的语文课却因一个“见”字,而变得活泼、生动。这是我从教十几年来语文课堂中少有过的精彩,令我兴奋,令我激动。
当气氛渐渐变得平息之后,我们开始细细的品味起这一句诗:“轻风扶细柳,淡月见(xiàn)梅花。”这将是一种多么美的境地呢?轻风与细柳相依相伴,互相摇曳生姿,一丝微风轻抚梅梢,梅花在那或浓或淡的月影中若隐若现。让人浮想联翩,真是此景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闻。孩子们和我一样都沉浸在那美丽的镜像之中,连下课的铃声响起都浑然不觉。
如果当年的苏氏兄妹看到“非”哥的这一句“轻风扶细柳,淡月见(xiàn)梅花。”又会做出什么样的想法呢?
随想:
一个平时令我头痛的孩子,在这一节课中所表现出来的出色才华是不可磨灭的。回首,我们这些身为师者的,是否都能发现每一个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呢,我们又将这些闪耀着光华的智慧的火花放大了多少呢?我扪心自问,对待有缺点的学生,我并不是怀着教师的责任心去帮助他们,而是出于个人的狭隘心胸带着有色的眼镜去看待他们,我是不是太自私又太虚伪了?一阵阵无情的鞭子抽在我的身上……我实在不敢说我是真正爱学生的,但是经历了这次真诚的心灵拷问,我相信在以后的从教岁月中我一定不会再犯如此类似的错误。孩子:现在老师只想说:“非”哥,真棒!
[《给诗加腰》之课堂教学札记]
篇4:给诗加腰课后练习
关于给诗加腰课后练习
苏小妹在历史上并无其人,但民间却流传着很多关于她的逸(yì)闻趣事。
传说有一天,苏小妹、苏东坡和黄山谷三人在一起讨论诗句。苏小妹说:“轻风细柳,淡月梅花。两句中间各加上一个字,作为诗的‘腰’,可以成为五言联句。”
苏东坡略加思索,随即说出:“轻风摇细柳,淡月映梅花。”苏小妹说:“还算好,不过这个‘腰’不够美。”黄山谷接着吟道:“轻风舞细柳,淡月隐梅花。”苏小妹说:“是个佳句,但是仍然没用上理想的字。”这时苏东坡忍不住了,问:“那么,妹妹你加的是什么字呢?”苏小妹说:“兄长的‘摇’‘映’二字,确实写出了柳的动态和月的皎洁,但山谷公的‘舞’‘隐’,要略胜一筹(chóu)。因为‘舞’是模仿人的动作,把柳的姿态反映得更形象;‘隐’是夸张写法,使月的皎洁更突出。而我要说的是:‘轻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苏东坡、黄山谷听了,一起鼓掌称赞,说:“妙极!”
苏小妹的“扶”字和“失”字,好在“扶”的拟人化更准确,既写出了风的轻微、柳的纤(xiān)弱,又写出了风与柳的亲昵(nì)和互相依偎(wēi)的姿态,所以比黄山谷的“舞”更生动得体。“失”字,也比“隐”字更传神,它准确地写出了月、梅融为一体的情景。
1.给下列词语中加粗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逸闻趣事(答案) ①听见。②听见的事情。③有名望的。
(2)略加思索(答案) ①简单。②简单扼要地叙述。③略微。
(3)略胜一筹(答案) ①胜利。②能够承担或承受。③比另一个优越。
2.根据文章内容,把苏小妹、苏东坡、黄山谷三人给诗加“腰”的字填在下面横线上。
(1)苏东坡:轻风答案细柳,淡月答案梅花。
(2)黄山谷:轻风答案细柳,淡月答案梅花。
(3)苏小妹:轻风答案细柳,淡月答案梅花。
3.细读全文,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
(1)“给诗加‘腰’”,这“腰”加引号,表明具有特殊意义。(√)
(2)苏小妹认为苏东坡的“摇”和“映”尽管写出了柳的动态和月的皎洁,但还不够美。(√)
(3)黄山谷认为自己的“舞”和“隐”要比苏东坡的“摇”和“映”略胜一筹。(×)
(4)黄山谷的“舞”运用了拟人,把柳的姿态写得更形象;“隐”运用了夸张,使月的皎洁更突出。(√)
(5)苏小妹的“扶”和“失”二字比苏东坡和黄山谷的都好,更准确,更生动得体。(√)
(6)这个故事的主要目的是想表现苏小妹在文学上的成就超过黄山谷和苏东坡二人。(×)
4.同学们,请你也来加诗“腰”,开动脑筋啊!
轻风答案细柳,淡月答案梅花。
篇5:活动三诗歌欣赏:给诗加腰、诗中的秋
活动目标:
1、欣赏诗歌。
2、学习读懂古诗的方法,激发热爱诗歌的兴趣。
活动重难点:
1、欣赏诗歌,激发热爱诗歌的兴趣。 2、诗歌知识竞赛,增强兴趣,加强理解,积累。
课时:一课时
活动过程:
一、欣赏诗歌:
1、学生自读《给诗加“腰”》,思考:苏小妹给诗加的“腰”好在哪里?
2、你了解了哪些关于诗歌的知识?
3、你还知道哪些关于诗歌的故事?
4、组内学习《诗中的“秋”》,交流:怎样欣赏诗歌、理解诗歌?
5、讨论:你还了解哪些关于诗歌的知识?
6、交流。
三、推荐“我最喜爱的诗歌”:
1、出示推荐表: 诗歌 作者 推荐理由
2、学生填表,小组交流。
3、交换朗读推荐的诗歌。
4、说说推荐的理由。
5、欣赏诗歌。
6、教师推荐书目:《唐诗鉴赏辞典》《宋词鉴赏词典》《毛泽东诗词鉴赏》等。
[活动三诗歌欣赏:给诗加腰、诗中的秋]
★ 山雨教学设计
【给诗加腰教学反思(通用5篇)】相关文章:
一学期收获作文2023-08-06
课文《山雨》教学设计2023-11-18
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及反思2022-09-12
本学期的收获二年级作文2022-08-28
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2022-07-15
山雨的教学方案2023-01-25
《山雨》教学设计2023-05-15
山雨教学实录2023-02-23
《草原》教学设计2022-08-04
五年级语文s版教案下册五2023-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