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教学计划

时间:2023-12-05 07:23:24 数学教学计划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教学计划(共16篇)由网友“qwert001”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教学计划,一起来阅读吧,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教学计划

篇1: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教学计划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教学计划

教材分析

本单元教材主要由“6、7的认识和加减法”、“8、9的认识和加减法”、“10的认识和有关10的加减法”、“连加和连减”、“加减混合”等内容构成。这些内容不仅在日常生活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而且也是学生进一步学习2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计算最直接的基础。本单元内容是全册教材的重点内容之一,在整个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教学中,可加强操作和观察活动,高度重视学生对实物、模型、图画的深入观察和学具拼摆,引导学生亲身经历观察、操作的活动过程,让他们在活动中建立起6-10的数概念和加减法计算的知识表象,让学生全面感受数概念的形成过程,通过多种途径掌握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感受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熟练地数出6-10各数,会读、会写这些数,并会用这些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

2、使学生掌握6―10数顺序,会比较它们的大小,熟练地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

3、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的含义,知道用这些符号来表示数的大小。

4、使学生比较熟练地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

5、使学生比较熟练地进行10以内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计算。

6、使学生用10以内的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7、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热爱家乡、热爱自然、保护环境、讲卫生等方面的教育,促进学生在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健康发展。

重点

6―10的各数的认识和加减法。

难点

1、数概念的形成。

2、6―10的加减

课时安排

约21课时

1、6、7的认识和加减法     5课时

2、8、9的认识和加减法     5课时

3、10的认识和有关10的加减法   4课时

4、连加、连减、加减混合    4课时

5、整理和复习       2课时

实践活动:数学乐园(1课时)

篇2:一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测试题

一、我会填。

1、钟面上一共有个数字,短针是()针。

2、你早上大约()时起床,晚上()时睡觉。

3、一个数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位,第二位是()位。

4、10的前面一个数是(),后面一个数是()。

5、两个加数都是10,和是()。被减数是17,减数是7,差是()。

6、20里面有()个十。

二、我会选。

1、()时整,时针和分针完全重合。A、3B、6C、9D、12

2、分针指向(),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A、3B、10C、12D、15

3、11时后1小时是()时。A、8B、12C、10D、11

篇3:一年级语文人教版上册第六单元教学计划

一年级语文人教版上册第六单元教学计划篇二

一、班级情况分析

本班学生44人,其中男生22人,女生22人。他们活泼可爱、聪明伶俐,一双双充满好奇的双眼,急于探索知识的乐园。通过开学初将近两个星期的观察、接触,我发现我班学生从学习习惯、知识能力这两方面有以下特点:

1、学习习惯

学生刚入校,对学校的常规不了解。他们年纪小,自律性差,课堂纪律不是很理想,确实,对于才六、七的孩子要求他们一堂课认真听讲,积极发言,思想不开小差是有难度的。对于他们来讲,无意注意还是占优势,有趣的儿歌,新鲜的故事能吸引他们,使他们学习兴趣浓厚,注意力较为集中,可持续的时间不长,外界稍有动静还是会分散他们的注意力,影响学习效率。再说部分学生把幼儿园里的不好习惯带进了学校,上课不经老师批准随便进进出出,早上早到校的就在教室玩,上课了学习用品也不知道准备。个别学生不懂得执笔方法,需要老师不断纠正、督促。

2、知识能力

汉语拼音方面,大部分学生入学前接触过拼音,对ɑoe的读音有一定的基础,只是受“先入为主”的影响,发音不够准确。有的只是会按顺序读,指定一个认读就会张冠李戴。识字方面,学生差异很大,有几个学生已经会认读本册教材中所有的生字,大部分学生会认读一些简单的常用字,也有及少部分学生没有一点基础。对于说话,有部分学生有说普通话的意识,能用简短的普通话与老师和同学做简单的交流。

二、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包括“入学教育、汉语拼音、识字、课文、语文园地、口语交际”六个部分。入学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了解学习常规。接下来是汉语拼音,学拼音的同时认识70个常用字。而后是识字(一),10篇课文,识字(二),又10篇课文。两个识字单元各4课,每课认字12~14个。20篇课文分做4个单元,大体按由浅入深的顺序编排,每个单元的课文在内容上有一定的联系。每个单元之后设语文园地,以丰富的内容和多样的形式,巩固语文知识,发展语文能力。此外,全册设6个口语交际话题,安排在每个单元后面,使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进行口语交际的训练。识字的编排实行认写分开,多认少写。全册要求认识400个常用字,写其中100个笔画简单的字。

三、教材分析

教材的编写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体现了课程标准提出的基本理念和基本精神,教材内容具有综合性、科学性、时代性、趣味性、广泛适用性等特点。

1、综合性。教材采用多种方式体现语文学科的综合性,以便使初入学的儿童受到比较全面的语文启蒙教育,不仅在汉语拼音、认字写字、阅读、口语交际等方面打好基础,而且在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学习习惯等方面做好奠基的工作。学习内容的安排、学习能力的培养,从一开始就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元的。例如,在汉语拼音阶段,适当出现短语、句子和儿歌,学生在学习拼音的同时认识部分汉字,把学拼音、识字、发展语言结合起来,不但增加了趣味性,及早获得成就感,而且培养了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又如,在课后练习和语文园地中,设计了读读说说、读读画画、读读做做、读读演演等丰富多彩的内容和形式,体现语文能力的整体发展,以及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融合、沟通。

2、科学性。汉语拼音、识字、阅读、口语交际的编排,都注意遵循儿童学习语文的规律。以认字和写字为例,要求认的字,都是最常见的、出现频率最高的;要求写的字,都是最常用的、最简单的。儿童最先认的字,是与他们的生活关系最密切的“爸、妈、我”。全册要求认识的400个字,都是出现频率最高的常用字。此外,识字的安排重视汉字本身的规律,采用象形字、会意字、按事物归类识字等形式,使儿童在识字的同时了解汉字文化,认识身边的事物。要求写的100个字,按照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独体到合体的顺序编排,每课只写3—4个字。结合写字指导,帮助学生逐步掌握汉字的笔画笔顺、间架结构,打好写字基础,使每个学生不仅能把字写对,而且能把字写好。

3、时代性。这册教材大幅度更新内容,不仅面目一新,而且富有时代气息、人文色彩和情感因素。如,《我多想去看看》表现了少年儿童对祖国的热爱,《自己去吧》体现了对独生子女主动锻炼、大胆实践的期盼,《借生日》《平平搭积木》赞扬了儿童关爱他人、敬爱父母的美好心灵,《爷爷和小树》《小熊住山洞》蕴含着保护环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教育因素。此外,有关计算机、自选商场等具有现代气息的内容,城市、农村、学校、家庭生活的内容,通过有趣的故事渗透科学常识的内容,在教材中均有反映。

篇4: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测试题

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测试题

一、基本运算

1,直接写出得数

25-9=?5+49=?65-8=?57+40=?40-9=?40+53=?60+40=?47-8=?59+5=?46-40=?37+6=?46-8=?45+40+7=?70-6-8=?36+40-8=?90-30+9=

2、在下面的里填上“+”、“-”号。

56(??)8=64?31(??)5=26?73(??)19=92?36(??)6=30?28(??)17=45?74(??)21=95

3、在()里填上“” “” 或“ = ”。

59+30(??)98?84-60(??)30?68+6(??)86 55+18(??)71?50-25(??)25?48+23(??)82

4、用竖式计算。

7+28=?54-38=?83+17=?83-5=?74+26=?100-34=

二、基本知识

1、89里面有()个十和()个一。

2、笔算加减法时,要把()对齐,从()算起。

3、笔算加法时,要注意()数位对齐,从()位加起,个位满十,向()位进1。

4.笔算减法时,个位不够减,从()位退1,在个位上加()再减。

5、比18大6的数是();比35少10的.数是()。

6、淘气看一本84页的书,已经看了19页,接下来应从第(20)页看起。

7、在32、64和13三个数中,()-()=19。

答案

三、基本经验

小花今年6岁,爸爸对小花说:“你长到12岁的时候,我正好36岁。”爸爸今年多少岁?

列式:

?答:爸爸今年岁。

篇5:一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知识点及练习题

一、我会填。

1、钟面上一共有( )个数字,短针是( )针。

2、你早上大约( )时起床,晚上( )时睡觉。

3、一个数从右边起第一位是( )位,第二位是( )位。

4、10的前面一个数是( ),后面一个数是( )。

5、两个加数都是10,和是( )。被减数是17,减数是7,差是( )。

6、20里面有( )个十。

二、我会选。

1、( )时整,时针和分针完全重合。 A、3 B、6 C、9 D、12

2、分针指向( ),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 A、3 B、10 C、12 D、15

3、11时后1小时是( )时。 A、8 B、12 C、10 D、11

三、过2小时是几时?

四、看时间,画出时针和分针。

3时 10时 5时 12时 6时

五、按计算过程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9 + 5 = 8 + 3 = 2 + 9 =

6 + 7 = 7 + 4= 3 + 9 =

6 + 6 = 8 + 5 = 7 + 5 =

六、在○里填上、或=。

9+0○14 9+9○14 8+0○8 16○14 10○20

6+4○11 8+7○10 7+7○14 12○11 17○15

一年级孩子怎么才能学好数学

小学一年级的学习应以培养兴趣为主,只有在低年级时培养起良好的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才能够在以后的学习中取得更快的进步。

这个阶段孩子需要积累的是,简单的运算知识和规律,简单图形的认识和分析能力,找规律,让孩子学会一种尝试的方法,逻辑推理能力。

课堂上既想让他们学到知识又想让他们感到轻松有趣,所以对他们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以故事、诗歌、谜语为载体来开展教学的,对孩子来说是在娱乐中学习,并没有您想象中的那么枯燥、乏味。下面具体谈谈一年级孩子学奥数的方法建议:

步骤/方法

接触奥数,兴趣第一。 我们接触过不少四五年级希望开始学习华数的学生,令人惊讶的是,这些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其实在低年级时曾经学过奥数的,但因为当时学习听课效果不好便放弃了,到了高年级,迫于小升初形势又不得不学。对于这样的学生,学习奥数是有一定阴影的,甚至有些学生抱定了自己不适合学奥数的念头,有一定抵触心理。 所以既然家长决定低年级开始学习奥数,一定要首先注意兴趣上的培养,帮助他们找到数学中引起他们兴趣的事情,比如数字游戏等等。

找一位孩子最喜欢的老师。 既然刚刚接触奥数,兴趣是第一位的,那找一位孩子喜欢的老师就是学习的重中之重。一位好的老师能够让孩子迅速喜欢上课堂,以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在课堂上,老师不仅是孩子的师长,也是孩子的朋友,和孩子们一起探讨问题,一起思考,使孩子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喜欢老师的同时喜欢数学。

用一套最权威的教材。 奥数课程使用的教材是《奥林匹克数学》(简称“奥数)这套教材是最具系统、使用时间最长的奥数教材。通过长期的奥数学习,可以使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和素质得到培养,思维能力、智力潜能得到很好的开发,现已被众多学有余力和学有兴趣的学生所青睐。奥数课程可以使您的孩子“开思维之窍,入解题之门”,帮助孩子奠定坚实的基础,攀登数学的颠峰!

从最合适的起点开始。 刚刚接触奥数,学不懂不是孩子不适合学数学,是起点不合适。举个例子:《奥林匹克数学课本》是一本非常好的教材,但是《课本》中的很多知识超前于学校的课本,如果利用的不好,很容易打击孩子的积极性和自信心,这是目前导致很多孩子不喜欢数学,厌恶数学的最主要的原因之一。

篇6: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教学计划

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教学内容:1――5的认识和加减法(第.14页――――第31页)

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内容主要由 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5以内各数的认识,另一部分是5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本单元的安排是:先教学1―――5的认识和加减法,再教学0的认识和加减法,这部分教材,是数概念中最基础的知识之一,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开始。在这一阶段通过让学生初步经历选择恰当的方法5以内数的口算,为学生了解数学的`用处 和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打下扎实的基础。本单元的重点是教学生写数字和初步建立数感、符号感。

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认、读、写5以内各,并注意书写工整。会用5以内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和事物的顺序,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

2、使学生掌握5以内数的顺序和各数的组成。

3、使学生认识符号“>”“<”“=”的含义,知道用词語(大于、小于、等于)来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

4、使学生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会用自己理解的方法口算5以内的加减法。

提倡算法多样化。

5、能运用5以内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初步建立数感,运用数学来表示生活中的事物并进行交流。

单元重难点:

1、教学生写数字和初步建立数感、符号感。

2、解决好多种算法与数的组成计算的关系

3、注重集合、对应、统计思想的渗透,不给学生讲这些名称。

4、数的认识,比较大小,加减法的认识过程中,要发分类为基础。也就是在分类的基础上提炼出数而进行大小的比较和加减法。

单元课时安排:

1、1――5的认识…………………………3课时

2、加减法的初步认识……………………5课时

3、0的认识和有关的加减法……………2课时

篇7: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九单元教学计划

一年级数学人教版上册第九单元教学计划

教材分析

本单元主要是先教学数11到20各数,然后教学1到20各数的读数的顺序及大小写数,最后出现10加几及相应的减法和十几加几、十几减几的口算题。小学一年级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学生的学习要通过大量的操作活动,使所学的新知识不断内化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中。因此,本单元教材特别注重使学生通过操作进行学习。

教学目标

(一)、知识技能目标:

1、知识目标:

1)、使学生能正确地数出数量在11到20的物体个数,知道这些数的组成,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

2)使学生初步认识“十位”“个位”,初步了解十进制,能够正确地迅速地读写11到20各数。

3)使学生能够熟练地口算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

2、技能目标

1)、通过看图数数,初步培养学生有序观察、分类观察等良好的观察习惯。

2)、通过摆小棒,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二)、过程性目标

1、在学习数字的.具体情境中,让学生充分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使学生经历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过程,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和主动探索发现问题的能力。

重点

认识数位,了每个数位上的数所表示的意义。

难点

1、会读、会写11――20各数,掌握这数的组成、顺序及大小。

2、认识十位与个位。

3、熟练口算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

4、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能力。

课时安排

4课时

1、数11―――20各数、读数和写数.....................2课时

2、10加几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2课时

篇8: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试题的总结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试题的总结

一、计算。

5+6=

7+11=

4-3=

3+9=

8+7=

75+1=

9+0=

12-3=

二、填空。

1、小明有苹果5个,吃掉3个,还剩( )个。

2、汽车上有4个人,又上来2个,现在有( )人。

3、今天距北京奥运会还有23天,又过了两天,现在距北京奥运会还剩( )天。

三、列竖式计算。

3+5

7+9

8+8

四、生活应用。

1、今天,老陈请四个朋友去看戏,后来又加了几个人,要买七张票,问加了几个人?

2、小明的妈妈刚刚买了六个苹果,他的爸爸又买了八个苹果,问他们共买了多少个苹果?

五、附加题。

鱼缸里有黄金鱼28条,_________,黄金玉和黑金鱼共有多少条?(补一个条件并解答)

篇9: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分类教学反思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分类教学反思

一、物体分类

本节课较好地体现了新课标倡导的教学理念,突出体现在:

1、注重创设丰富多彩的活动,调动各种感官认知物体。

认识物体一课的学习,既有知识目标,又有过程性目标。因此不能把这节课仅仅作为一个知识点,让学生根据“标准答案”去识别,而应创设孩子们喜欢的活动,让他们通过看一看、摸一摸、说一说等活动逐渐认识物体,体会各种物体之间的区别。本节课从开始的“分类”活动,到“命名”活动 ,再到“神奇的袋子”游戏,都是建立在儿童认知特点的基础上设计的,这样的活动能够较好地体现地“三维目标”,使学生在获得数学知识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的快乐。

2、鼓励学生用自然的语言描述各种物体的形状。数学概念的形成需要一个过程,过去的.教学往往追求精确程度等,因而教师说得多,学生模仿得多。而本节课则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感知,描述对物体的认识,这是学生积累发展空间必须经历的过程,这样的学习是有效的学习。

3、注重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发展学生的合作意识。小学生的合作意识必须一点一滴地培养,本节课设计的活动大多是在5人左右的小组中完成,这对帮助学生建立合作意识,在活动中达成共同遵守的规则是很有益的。

本节课教学导入采取如何记住学生最喜欢的小猫、小狗的样子来进行的,利用多媒体课件,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学习记忆方法,吸引学生学习新知识。接着以小猫和小狗的问题为线索认识物体。教学过程集知识性、趣味性、活动性为一体,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创造力,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教学中给学生创设动手、动脑、动口的机会,做到精心创设教学情景、以情促动、以动激趣、以趣求知,做到思考与实践、讨论与交流相结合。

教学中给学生充分的学习空间,让学生积极的动手摸一摸,开口数一数,用眼睛观察物体的样子,猜一猜物体的形状,在个人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小组交流,使学生在观察中思考,在区别中记忆。同时教学的最后安排小建筑师的游戏,目的在于让学生有空间的感觉,同时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他们建立自细心,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你说我摆

本节课,通过学生喜欢的搭积木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于学生的积极参与,使学生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同时初步培养学生学会倾听、学会表达、学会合作,从而发展他们的数学交流能力。在教学中也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主动探索的精神和与人合作的意识。让学生学会如何听,再如何去动手!

篇10:一年级上册的数学第六单元同步试卷

一年级上册的数学第六单元同步试卷

一、填空。

1、8和10中间的一个数是( )。

2、5前面的一个数是( )。

3、6后面的一个数是( )。

4、9前面的第三个数是( )。

5、比8多2是( ),比9少2是( )。

6、比10少3是( ),比5多4是( )。

7、9比3多( )。

8、7比9少( )。

二、填正确的`算式。

9-2 7+3

5+5()10-1

8-1() 4+5

9+0 () 5+3

9-1 () 4+6

10-2()1+6

三、判断题。

1、对的在( )里画,错的画。

1+2=3( )

2+1=3( )

1+3=2( )

4+1=3( )

1+4=5( )

2+2=3( )

3+1=4( )

2+3=5( )

2、对的打,错的打。

(1)与5相邻的数是6和4.( )

(2)0表示一个也没有.( )

(3) 列式是5-2.()

(4)从0到5是5个数.

四、计算题。

1、比一比,看谁做得又对又快!

2+3=

6-3=

7-4=

4+2=

3+3=

4+5=

5-2=

6-5=

3+4=

6+1=

8-5=

2+4=

8-4=

5-4=

7-3=

2、口算。

5+4=

5-3=

3+0=

8+7=

9+7=

7-7=

3+5=

10-4=

9-8=

7-2=

7-6=

3+7=

10-6=

9-6=

9-5=

5-4=

8-3=

5+2=

篇11: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案

青岛版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案

第六单元 有趣的游戏 ――图形与位置 单元备课  单元教材解读: 本单元是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起始阶段,对引导学生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教学中要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切实组织好动手操作和主动观察的数学活动,使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学习知识。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能初步确定物体的前后、左右、上下的位置与顺序,但由于年龄较小,有时不能用自己的语言准确的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本单元的主要教学内容是,在充分体验的基础上学习用前后、左右、上下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初步辨认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前一部分内容是教学的重点,其中在相对面判断左右,对学生来说比较困难,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在体验中理解知识。由于学生凭生活经验已能够判断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所以本单元教材把重点放在左右关系的判断上,并从鼻子、眼睛、左右手等学生最熟悉的身体器官入手,先让学生对左右有一定的认识,再在此基础上体验它们的相对关系,化解了难度。 单元总体目标: 1、结合现实情境,辨别前后、上下、左右,初步学会用前后、上下、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2、在观察、操作活动中,初步学会辨认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3、经历用前后、上下、左右认识和描述物体相对位置及从不同方向辨认物体形状的过程,并通过与同伴相互交流,初步体验空间感和方位感。 4、在现实、有趣的操作、观察活动中,初步积累有关方位和辨认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物体形状的直观经验,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产生用数学眼光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 单元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结合现实情境,能辨别前后、上下、左右,初步学会用前后、上下、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2、结合实际,积累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物体形状的直观经验,逐步建立方位感和空间感。 教学难点: 1、在相对面判断左右 2、逐步建立方位感和空间感。 突破重难点的方法: 1、充分唤起学生的已有经验,以原有经验为基础,开展学习活动,辨认上下、前后、左右等方位,分辨从不同方向看物体的形状。 2、重视学生的亲身体验,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学习知识。 3、注意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主动与身边的生活相联系,在应用中逐步巩固。有关方位和从不同方向辨认物体形状的初步知识是现实经验的系统化,处处可以找到它们的“影子”。 本单元采用的教法学法: 操作法、发现法、探索法、练习法 教具准备: 小棒、计数器、多媒体课件、展台。 第一课时 有趣的游戏 一、学习目标: 1、结合现实情境,能辨别前后、上下、左右,初步学会用前后、上下、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2、经历用前后、上下、左右认识和描述物体相对位置,并通过与同伴相互交流,初步体验空间感和方位感。 3、现实、有趣的操作活动中,初步积累有关方位知识,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产生用数学眼光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 教学重点:辨别前后、上下、左右 教学难点:辨别的方法 教法:观察、引导。 学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二、预习学案: 同学们好!(师用右手向同学们挥手问好)请同学们也挥一挥你的右手向老师问好,好吗? 老师知道同学们都喜欢玩游戏。这节课我们就来玩有趣的游戏。(师可贴示板书)同学们想玩吗? 三、导学案: (一)理解左、右。 1、引入游戏: 谁玩过“指鼻子、眼”的游戏?(有,请两位同学演示一下;如没有,师可课件演示或者请一位同学帮助演示,并讲清游戏规则。) 2、同桌合作,做游戏。 现在知道怎么玩了吗?你想玩吗?下面就请你同桌的小朋友和你一起玩吧。咱们还要比一比谁指的又对又快。 (给学生大约10分钟的时间玩,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感知左、右) 3、巧学方法,辨认左右。 同学们,咱们先玩到这儿。刚才在玩的时候,谁赢了?(学生会争先恐后的说是自己)请几个学生说说为什么会指的又对又快?有什么巧妙的方法辨清左、右?(学生可能会举生活实例,例:用右手写字、刷牙;走马路,靠右走……) 4、反馈练习。 请同学们看看自己的小手,想一想,哪只是左手?哪只是右手呢? 请举起你的左手。再举起你的右手。再举起你的左手、右手。(强化训练) 左手、右手是一对好朋友,团结起来力量特别大,其实在我们身上也有这样的好朋友,同桌的同学互相看看,你还能找出几对这样的好朋友?找找看。 5、相对左右。 请伸出你的右手和你的同位握握手。请指一指你同位的左耳朵。刚才在握手、指耳朵的时候,你发现了什么问题?这是什么原因呢?(学生尝试解答) 师总结:这是因为你和同位是面对面,方向是相对的。所以伸出手的方向也是相对的。这也说明了,在不同方向,左右手的方向是不同的。这就是左右的相对性。 6、做游戏。 咱们再来一起做个游戏好吗? 听老师发口令,同学们做动作,看谁做得又对又快! ①伸出左手、右手、左脚、右脚、摸右耳、指左眼、指右眼。 ②向上看、向下看、往前走一步、往后退一步、向上跳两跳、向下蹲两下、再往后走退一步、再往前走两步。(再让几个学生发发指令) 四、随堂检测: 1、我们刚刚学习了左右这两个方位,那么从刚才的游戏中,你又发现了哪几个方位呢?(让学生说,师板书。) 2、反馈练习。 3、你能说说教室的前面、后面、上面、下面分别是什么吗?谁还能结合教室里的一些物品说说他们的前、后、上、下的位置关系?谁想介绍一下你的前、后、左、右的同学?谁想介绍一下你好朋友的位置, 四、随堂检测: 1、游戏,比拍手。 教科书第78页的第1题。教师可请一位学生帮助演示活动过程。 (1)学生自由练习。给学生2――3分钟的时间练习。 (2)师生比赛。 (3)生生比赛。 2、找朋友。(可小组合作) 同学们,老师刚刚收到一个电子邮件,内容是大树爷爷让我们帮它找朋友。(课件展示)它的朋友就在每个小组同学的其中一个桌洞里,用信封装着,请大家赶快帮它找一找,并把它们贴上,让他们重新回到大树的身边,好吗?要求是:大树左边有5只小鹿;右边有3只小兔;上面有4只小鸟;下面有6个蘑菇。 (1)小组合作找,教师巡视指导。 (2)展评作品。先请学生说说喜欢哪幅?为什么?教师再给予评价。 (3)课件展示。 五、课后作业: 听音乐,做动作。 “拍拍左肩膀,拍拍右肩膀,左脚跺一跺,右脚跺一跺,向前跳一跳,向后蹦一蹦,左手摆一摆,右手摆一摆,左腿踢一踢,右腿踢一踢。” 师可先演示,然后和学生一起做。 六:板书设计     图形与位置 左、右 、上、下、前、后 第二课时 我会拍照了 一、学习目标: 1、在操作、观察活动中,初步学会辨认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2、在现实、有趣的操作、观察活动中,初步积累有关辨认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物体形状的直观经验,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产生用数学眼光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 教学重点:结合实际,积累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物体形状的直观经验,逐步建立方位感和空间感。 教学难点:知识的灵活应用 教法:演示、引导。 学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图片 教学过程: 二、预习学案: 1、师:同学们,你们都是天真、活泼、可爱的好孩子,为了留下这个美好的回忆,你的爸爸妈妈是不是领你照过好多像呢? 2、其实啊,照相也很有学问的,为了日常生活的需要,如:学生证、身份证、毕业证上的像要从正面拍,有的想为了美观,具有艺术性就要从侧面拍,你没想到还有这么大的学问吧?现在谁想当一名小小摄影家呀?(学生回答) 3、那么老师首先要考考你的辨别能力,你可一定要先过老师这一关呀! 三、导学案: 1、出示情景图 你从图上都看到了些什么?你能说说他们的位置关系吗?(包括照片的位置) 仔细观察,谁能从图上发现点什么?(有的学生可能回答:“我发现小男孩左手和右手举起的两张照片不一样) 2、为什么两张照片不一样呢?其实啊!那是因为拍摄的方向不同。(这个问题先让学生回答,若答不出教师再说明)。师:你能辨别出它们各是从哪个方向拍的吗? 合作探究 1、小组讨论 分小组讨论上面的问题,方法是通过从不同方向辨认课前准备好的小汽车、积木、小兔子、小狗、等玩具形状,不断积累经验,相互交流、合作探究,最后统一意见,得出结论。(这个过程既是学生观察、分析、判断、推理等方面知识的交流,又是学生经验的交流,使学生能互相取长补短)。 2、小组汇报 小组代表汇报结果,教师有效点评,重点是小汽车挂图。 3、操作练习分小组合作,把每人准备好的各种各样的图片和照片和起来一起分类。(从前面拍的一类,从上面拍的一类,从侧面拍的一类)教师参加各小组活动,及时指导。 同学们再看这两幅画,你还能提出不同的问题吗?(在已有的基础上学生能解决得让学生自己解决,不能解决的放在问题的口袋)。 四、随堂检测: 谁看到的? 学生自己读图,照图讲一个小故事,教师做简单充实,从而引出要解决的问题。(师要引导学生把图中小鸟、小猫和两个小屋子的位置关系说清楚,比如小猫在屋子的里面,小鸟在屋子的上面。从而为解决问题打下基础。) 五:课后作业:行知天下123 六:板书设计 图形与位置 上面 侧面 前面 后面

篇12:一年级数学第六单元教案

一年级数学第六单元教案

陈庄镇中心小学“问题导学”教案专用 科目:数学  上课时间: 年 月 日 班级 一(  ) 主备人 王光芳 二备人   教学内容 第六单元   课题: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练习课 第13课时 项目 主  备 二  备   学习目 标 1、知识点 :进一步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和“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几”问题的分析方法,能正确解答这两个问题。 2、能力培养:进行发散思维训练,初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情感培养(习惯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喜欢数学。   重难点 1、会分析“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的问题。 2、能正确解答求两数相差多少的问题。   问题预设(任务要求等) 教师点拨、总结等   (一)基本练习1、口算下面各题:   24+9= 70-50= 99-80= 32-7= 60+30= 25+8=  56+40=  39-4= 81+7=  2、填空:  50比40多(  ),  36比20多(  )  8比10少(  ) 60比90少(  ) (二)变式练习: 1、练习十三第5题。 先出示李平家养的家禽统计表。并提出如下要求: (1)看到这个统计表,你从中知道了哪些信息?   (2)由学生独立解答下面两道题。 ①鹅比鸭少多少只?  ②鸡比鸭多多少只?   (3)你还能提出其他问题吗?分小组进行讨论。 2、练习十三第7、11题、3、练习十三第10、12、13题。       (三)拓展综合练习1、练习十三第14题。 2、练习十三第15题。 3、教材第77页的思考题。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你学会了什么?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指名说一下:24+9 56+40的口算方法。                       知道了鸭有30只,鹅有20只,鸡有45只。   集体订正时,让学生说一说每道题的分析过程。   让学生说说自己提的问题,并独立解答。           重点是让学生明确符合要求的数有多个,即答案的多样性,不必要求学生把这些数都填出来。     教师小结: 我们学习的“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问题和“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几”的问题都是在求两数相差多少,分析过程是一样的,解题方法也是一样的,都是用较大数减去较小数就可以求出两数相差多少。                                                                             教后反思                         提提示   1、每节课教学环节:问题提出---问题导学---问题链接。 2、问题导学步骤: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交流---完善巩固。   陈庄镇中心小学“问题导学”教案专用 科目:数学  上课时间:2011 年 月 日 班级 一(  ) 主备人 王光芳 二备人   教学内容 第六单元 课题:整理复习(课本第78页第1题及练习十四第1―4题。) 第14 课时 项目 主  备 二  备 学  习  目   标 1、知识点: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减一位数、整十数的不进(退)位和进(退)位的口算方法。 2、能力培养: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能力,用加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情感培养(习惯培养):使学生会用数学,在计算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养成认真细心的良好学习习惯。   重难点 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和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问题预设(任务要求等) 教师点拨、总结等   (一)复习100以内的加法、减法 师:本单元都学习了哪些知识? 小组内互相说一说。 (二)巩固练习1基本练习: (1)完成练习十四的第1题。  ①这些题目包括哪些类型,用什么方法进行口算? ②学生独立完成后重点交流算法。       (2)完成练习十四的第2题。 ①这些题目包括哪些类型,应该用什么方法进行口算? ②学生讨论算法。             2、变式练习:完成教科书第78页“整理和复习”的第1题。 (计算比赛,教师计时) 3、拓展练习:完成练习十四的第3题。 (1)教师帮助学生理解题意。(   2)学生独立完成。(提醒学生要从左向右依次计算。)   (三)、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复习课,你有什么收获?         小结:两位数加、减整十数和两位数加、减一位数                 42+30=  (先算40加30得70,再算70加2等72。也可以用加数42十位上的.4直接加3,是7个十。所以42加30等于72。) 76+8= (用76个位上的6加8得14,再算70加14等于84。)         72―50=  (先算70减50得20,再把20与2合并,等于22。或直接在被减数72的十位上减5,等于22。) 41―3=(个位上的1减3不够,从十位上退1当10,减3得8;十位上的4退1后是3,等于38。或直接想个位上的1减3不够,用11减3得8,十位上是4退1后是3,等于38。)           例如28+4○24,看作28加4的和与24比大小。         重点说说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和两位数减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学生说说个位上部构件的退位方法,加深学生对退位减法计算方法。                                                                         教后反思                         提提示   1、每节课教学环节:问题提出---问题导学---问题链接。 2、问题导学步骤: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交流---完善巩固。   陈庄镇中心小学“问题导学”教案专用 科目:数学  上课时间:2011 年 月 日 班级 一(  ) 主备人 王光芳 二备人   教学内容 第六单元  课题:整理和复习(78页2题及练习十四第5--8题) 第15 课时 项目 主  备 二  备   学习目 标 1、知识点 :通过对加减法的简单应用题的整理和复习,使学生掌握应用题之间的内在关系。 2、能力培养:让学生学会从有用的信息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和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3、情感培养(习惯培养):培养学生善于思考,爱提问题的学习习惯。   重难点   正确解答求两数相差多少的问题。     问题预设(任务要求等) 教师点拨、总结等   (一)基本练习1、出示教科书第78页的第2题。 ①引导学生观察,要求能用自己的语言说出画面的内容。 ②根据这道题你可以提出什么问题?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a:两头牛每天一共产奶多少瓶? b:牛妈妈比小牛每天多产奶多少瓶? c:小牛比牛妈妈每天少产奶多少瓶? 让学生独立解答上面3题。   2、完成练习十四的第6题。 (1)50比70小,让学生说说“小”的意思,明确“小”是指57比75少多少的意思。学生列式解答。 (2)58比40大,让学生说说“大”的意思,明确“大”是指58比40多多少的意思。学生列式解答。 (二)变式练习1、出示练习十四的第7题图。要求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说出画面的内容。   小组讨论还可以提出什么问题。 小东比小明少射进几个球? 小东和小明共射进多少个球? 2、完成练习十四的第8题。 出示统计表,让学生说说这张表上统计的内容。   同桌讨论:还可以提出其他问题吗? (三)拓展练习: 课本第78页思考题。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集体订正教师小结:问题a是把两部分合并起来,所以用加法。问题b、c是求奶牛和奶羊的差所以是用减法计算,列式:36-5=31(瓶)。                     根据已知条件和问题,其他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成。 让一名学生上来板书,其他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成。         要求杨树比柳树多多少棵,需要知道哪两个条件?(让学生进行口头编题。)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适当点评,并要求列式解答。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就是求另一个数比一个数少几,都是用减法且都是用大数减小数。                                                                         教后反思                         提提示   1、每节课教学环节:问题提出---问题导学---问题链接。 2、问题导学步骤:自

篇13:一年级数学第六单元测试题

一年级数学第六单元测试题

一、口 算。

1.26+8= 2.9530= 3.50+26=

4.8030= 5.897= 6.62+7=

7.46+7= 8.412= 9.29+30=

10.718= 11.536= 12.79+2=

13.9+27= 14.6720= 15.20+39=

16.27+6+8= 17.476+40= 18.70+1860=

19.81730= 20.53830= 21.40+379=

22.467+20= 23.72+640= 24.30+39+5=

二、填一填。

三、比一比。

1.45+4○50 2.829○61 3.53+9○61

4.4+56○96 5.8660○26 6.937○23

7.68+8○75 8.529○43 9.25+7○95

10.64+2○84 11.474○33 12.766○66

13.47+4○51 14.8030○76 15.30+50○80

四、想一想,填一填。

1.9个十和5个一组成的数是,它比100少个一。

2.85 比60大,8 比46少。40 比9多,30 比74少。

3.34比7,也就是7比34。

4.56加上,与34+30的和同样多。

5.99减去,与99加上同样大。

6.90加上,比100少1。

五、连一连,看看小猫能吃到哪条鱼?

六、在□里填上正确的数。

1.20+35+□=95 2.56-7=□-1 3.46-□+30=70

4.□+8=45-8 5.78-40=20+□ 6.33+□=38+4

7.65+□=228.71-□-5=579.60-□=44+7

七、帮小动物找到它的车厢,算出得数并连线。

八、应用题。

1.小明看一本书,看了78页,还有20页没看,这本书一共有多少页?

2.妈妈有83元钱,买书用去30元,还剩多少元钱? 3.书架上有36本书,拿走些,书架上还有9本书,拿走了几本?

4.停车场上有45辆车,到了中午少了30辆。停车场还有几辆车? 5.停车场里开走一些车后还剩12辆,开走的比剩下的多20辆,开走了多少辆?[

探究拓展能力强化训练与应用综合能力的养成

1.(探究题)在△、□里填数,在○里填或。

(1)46一△=38 (2)95一△=86 (3)39+△=79 (4)9十△41

35□=26 74+□=82 口+30=77 口6=45

△O口 △O口 △O□ △O口

2.(挑战题)算一算,填一填。

(1)66连续减6: 60 , 54 , , , ,

(2)78连续减7: , , , , ,

(3)97连续减8: , , , , ,

(4)

3.(生活题) 填空,回答问题。

(1)服装厂做了20件上衣,43条裤子,还要做( )件上衣才能和裤子配套。

(2)有46人来开会,房间里有30张桌子,8把椅子,还要再搬( )张桌子和( )把椅子。

(3)小英做了28朵红花,6朵黄花。小梅至少要做( )朵花才能超过小英。 4.(开放题)从2,7,5,4四个数中选出三个组成两位数减位数的算式,并算出结果来。

5.(智力题) 100以内的两位数中,十位上的数和个位上的'数相差9的数是 ,这个数加上最小的整十数得 。 答案:

答案:

一、略

二、和:70 72 77 53 93 80

差:50 52 62 44 65 36

三、1. 3. 5.= 6.

8.= 9. 11. 13.=

14. 15.=

四、1.95 5 2.25 38 31 44 3.多27,少27

4. 8 5. 0 0 6. 9

六、1.40 2.50 3.6 4.29 5.18 6.9 7.50

8. 9 9. 9

七、略

八、1.78+20=98(页) 2.83-30=53(元)

3.36-9=27(本) 4.45-30=15(辆)

5.12+20=32(辆)

2. (1) 60 54 48 42 36 30

(2) 71 64 57 50 43 36

(3) 89 8l ?3 65 57 49

(4) 95 86 36 43 39

3.(1)提示:一件上衣和一条裤子搭配起来叫一套。

43-20=23(件)

所以还要做23件上衣才能和裤子配套。

(2)4630=16(张) 再搬16张桌子。

46-8=38(把) 再搬38把椅子。

(3)提示:题目问,小梅至少要做多少朵花才能超过小英,也就是小梅做的要比小英多,并且最少多1朵。

28+6+1=35(朵),所以小梅至少要做35朵花才能超过小英。

4. 27-4=23 24-7=17

72-4=68 74-2=72

47-2=45 42-7=35

5.90 100

篇14:一年级数学单元教学计划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

2、使学生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教材分析

统计是数学课程标准规定的四个领域之一,它在日常生活、生产和科研中有着很广泛的应用。统计的思想方法是数学的一个重要的思想方法。

本单元教材的编排注意贯彻数学课程标准的精神。统计内容的选择注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如让学生统计校园内花坛上每种颜色的花的数量、统计学生的生日在几月份,调查同学们周日喜欢做什么事情,调查同学们喜欢吃什么水果等。内容的编排注意让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的过程,使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既学习一些简单的统计知识,又初步了解了统计的方法,初步认识统计的意义和作用;如通过统计学生喜欢什么颜色、喜欢吃什么水果、喜欢做什么事情等,了解到大家的爱好是什么、特长是什么等等,使大家体验到统计确实是很有用的。

教学建议

统计初步知识内容不算很难,但有时比较繁琐,需要同学之间进行合作。因此,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可以多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教学,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同时也要注意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宜多合作,而看图表回答问题宜独立思考。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实践性比较强,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好素材。教师可以根据本地的实

篇15:一年级数学单元教学计划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93—94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对数据统计过程的体验,学习一些简单的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的方法,初步了解分类统计的意义。

2、使学生初步认识直观的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3、通过对学生身边有趣的事例的调查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统计的含义。会看统计图、统计表,进行简单的统计,数据的整理、统计。

教学用具统计图、统计表、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初步感知,导入新课

(一)从学生熟悉的校园生活实际出发,让学生初步感知统计

师:同学们,这就是我们实验小学的校园,它有宽敞、美丽的教学楼,同学们在整洁的环境中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你们看,他们都在干什么?

教师出示课件。实验小学的校园生活:舞蹈组、电脑组、篮球队等在活动。

师:我最喜欢学校的这一处小花坛,看到这些美丽的花,我想知道每种颜色的花各有多少朵,你能不能用我们学过的涂小格的方式表示出来?

学生完成题卡(先数各种颜色的花各有几朵,再涂色)。教师提示:涂完后注意标上下面的数字。

(二)对比出示花坛画面与统计图,引出新知

师:(出示统计图)说一说各种颜色的花各有几朵?

生:(齐答)红花有8朵,黄花有7朵,蓝花有5朵,粉花有6朵。

师:(对比出示花坛画面与统计图)比较题卡与刚才的画面,哪一个更能清楚地看出每种颜色的花各有多少朵?

生1:第一幅图混在一起,看不清楚;第二幅图分开了就很清楚。

师:(小结)像我们刚才那样把花的朵数数出来并用涂小格的方式表示出来的这个过程其实就是在进行统计,这节课我们进一步学习有关统计的知识(板书课题:统计)。

二、实践操作,掌握新知

(一)让学生体验收集数据的过程

师:老师想了解一下同学们都喜欢什么颜色的花,你能不能在喜欢的花下面打“radic;”告诉老师?

(二)学生完成题卡后,教师收上题卡。

认识统计表、统计图

师:(出示统计表)请同学们说数据,老师把它们填在统计表里。

红色11人黄色10人蓝色9人粉色8人

学生们说数据,教师把它们填在统计表里。

师:(出示统计图)如果我们还用涂小格的方式表示的话,喜欢每种颜色的人数应该用多少个小格表示呢?

随着学生们的回答,教师从统计图中抽拉出11个单位格的红条,10个单位格的黄条,9个单位格的蓝条,8个单位格的粉条。

师:如果没有小格你能知道有多少人吗?

师:(抽拉出纵轴左边的数字)没有小格,这回能看出来有多少人吗?

师:像我们刚才这样把杂乱无章的数据整理成这样有条理的图形,这个图就是统计图。那么你们能不能给这个表格起个名字呢?

生:(齐答)统计表。

(三)通过统计图、统计表回答问题—

师:看着统计图、统计表你还能知道哪些问题?

生1:一个比一个少1。

师:你观察得很仔细。

生2:一个比一个多l。

生3:最前面的最高,最后面的最低(教师订正:喜欢红色的人最多,喜欢粉色的人最少)。

生4:喜欢红色的人比喜欢黄色的人多1,喜欢蓝色的人比喜欢黄色的人少1。

生5:黄色比红色少1(教师订正:喜欢黄色的人比喜欢红色的人少1)。

师:喜欢红色的比喜欢蓝色的怎么样?

生1:少2(教师纠正:多2)。

(四)小结

师:这样可以使我们清楚地看到每种数据的数量和它们之间的关系,这就是统计图(表)的意义。

三、总结

师:日常生活中有很多事情可以用统计来解决。……

篇16: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虽然大部分同学入学前,接受过学教育,但学生的基础参差不齐,而且学生在幼儿园还未养成良好的学习和行为习惯,对学校的常规管理还不适应。从学前班步入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大部分学生会数10以内的各数,会认这些数,会写这些数;少部分学生已能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大部分学生对课堂学习不太适应,课堂上集中注意力时间较短,根据这些情况,在教学时,应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注意建立良好的师生情感,让学生爱教师、爱数学,并通过以后的学习,体会到学数学的乐趣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内容:

本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数一数,比一比,1—10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物体和图形,分类,11—20的认识,认识钟表,20以内的进位加法,数学乐园,我们的校园,总复习。

1、熟练的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1~20各数。

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的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6、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分类。

7、初步认识钟表,会人士证实和半时。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教材分析:

本册实验教材是以《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所规定内容为依据。一共分为十个单元:数一数、比一比、1----5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物体和图形、分类、6-----10的认识和加减法、11-----20的认识、认识钟表、20以内的进位加法及总复习和二个数学活动(数学乐园和我们的校园。)

本册教材的教学重点是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难点是用正确的数学语言表述比较的结果,熟练地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会口述计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思维过程。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这两部分知识与20以内的退位减法是学生学习认数和计算的开始,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同时它们又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因此,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小学数学中最基础的内容。是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必须让学生切实掌握。

除了认数和计算外,教材还安排了常见几何图形的直观认识,比较多少、长短和高矮,简单的分类,以及初步认识钟面等。虽然每一单元内容都不多,但都很重要,有利于学生了解数学的实际应用,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结合实验教科书第一册的内容和我班的实验情况,从知识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这四个方面确定全册的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能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会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能比较数的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与20以内数的组成,能认、读、写0-20各数。

2.初步了解数位和计数单位:知道个位、十位上的数各表示什么意义。

3.结合具体情境,初步体会加减法的含义。

4.知道加减法各部分的名称,初步体会加减法之间的互逆关系,能熟练地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进位加法。

5.认识符号“>”、“<”、“=”,会用这些符号表示20以内数的大小。

6.通过实物和模型辨认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等立体图形,能辨认长方形、三角形、正方形、圆等平面图形,会用这些图形进行拼图。

7.初步了解事物比较和分类的方法,结合实际,能把同类事物进行比较和分类。

8.初步认识钟表,会认整时和半时。

9.初步学习对日常生活中的数据进行收集和整理,会看、填写简单的统计图和统计表。

10.初步培养学生操作、观察、比较、辩析、整理、概括、语言表达、用数学交流的能力。

(二)数学思考

1.结合现实素材抽象出0-20各数,感受0~20各数的意义,能用符号和词语来描述20以内数的大小,初步建立数感。

2.能按一定的顺序整理和记忆:10以内数的组成和分解,10以内数的加减法,20以内的进位加法。

3.能按照自己喜欢的方法,想10以内的数的组成、分解,想10以内加减法的得数和20以内进位加法的得数,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4.能简单地、有条理地思考20以内数的认识和计算中的应用问题。

5.通过拼、摆、画、想各种图形,感受和描述各种图形的特征,通过对几何形体的分类,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6.能用对应、比较等方法,比较出两个事物的多少、长短、高矮。

7.能根据事物的同一类型的特点把一些事物分类。

8.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动手操作、自已探究、实践活动等,发展学生探究精神、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9.通过数学活动,初步发展学生对应、统计等数学思想方法。

10.初步学习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和认识周围的事物,发展数学意识。

(三)解决问题

1.能用0—20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

2.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10以内的加减、20以内的进位加法,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3.能比较出学生生活中事物(在20以内)数量的多少、长短和高矮,能给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分类。

4.结合自已的生活经验,初步体验1时、几时、半时的长短。

5.能根据简单统计图表的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6.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同一个问题,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四)情感、态度、价值观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5 、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 、使学生从小养成认真学习、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五、方法与措施:

1.认真研究《标准》和教科书,提升教学理念,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以学生的已有经验为基础,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寻找学生熟悉的数学生活,使之进入课堂。

2.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加强演示、观察与操作,让学生经历用数字和数学符号描述现实世界的过程。

4.在学习方式上倡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5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偏、广。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平,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

6、.结合教学内容,适时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7、每月进行作业评比活动一次,比一比看谁学习进步快。

8、对学生坚持正面评价,帮助学生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教学进度安排:

周次日期教学内容课时19.2 — 9.3《数一数》1课时29.5 — 9.9《比一比》、《1至5的认识》4课时39.12—9.16《1至5的认识》

《加减法的初步认识》4课时

49.19—9.23《加减法的初步认识》

《0的认识和有关0的加减法》4课时59.26—9.30《认识物体和图形》、《分类》4课时610.4—10.7《分类》、《6、7的认识和加减法》4课时

710.11—10.14 《6、7的认识和加减法》《8、9的认识和加减法》4课时

810.17—10.21 《8、9的认识和加减法》《10的认识和有关10的加减法》4课时

10 10.24—10.28 《10的认识和有关10的加减法》4课时10.31—11.4《连加、连减、加减混合》、《整理复习》4课时

1111.7—11.11《实践活动:数学乐园》、《数11-20各数、读数和写数》、《10加几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4课时

1211.14—11.18 《10加几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

《认识钟表》、《9加几》4课时

1311.21—11.25《9加几》、《8、7、6加几》4课时1411.28—12.2《8、7、6加几》、《5、4、3、2、加几》4课时1512.5—12.9《5、4、3、2、加几》、《整理和复习》

《实践活动:我们的校园》、《总复习》4课时

1612.19—12.23《总复习》、期末复习4课时1712.26—12.30期末复习4课时

181.2--1.6期末复习4课时

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教学反思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信息窗》教学设计及反思

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教学总结

一年级语文人教版上册第六单元教学计划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基础训练习题

七年级上册教学教学工作计划

三年级上册英语课本第六单元作文范文

七年级英语上册教学工作计划

三年级上册unit 2 look at me第六课时教案

初一数学学科教学计划上册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教学计划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教学计划.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教学计划(共16篇)】相关文章: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2023-06-21

新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2022-05-04

五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2022-05-08

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练习试题2022-12-29

七年级上册教学计划人教版2024-02-16

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2022-07-29

五年级上册的数学教学计划2023-12-12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英语教学计划2023-10-31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试卷2023-06-12

小学二年级数学第六单元测试题的教案2024-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