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数学总复习教学反思

时间:2022-05-29 02:01:10 教学反思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二年级下数学总复习教学反思(共15篇)由网友“绿柚子”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二年级下数学总复习教学反思,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二年级下数学总复习教学反思

篇1:二年级下数学总复习教学反思

二年级下数学总复习教学反思

本学期总复习分五课时,我在教学中做了以下几点:

1、明确要点,分析单元知识要点,确定学生掌握措施。

2、通过回顾、反思、总结逐步领悟数学问题的规律性。

3、反复法,即通过同一情景的多次再现,让学生达到自觉领悟的目的。

4、选择典型范例进行剖析,从方法的角度用儿童可以理解的语言,描述数学现象、解释数学规律。如解决问题的教学,通过揭示条件与所求的联系,结合方法与思路分析,渗透“转化”等数学思想来解决问题。

5、加强规范要求,严把过程关。许多学生错误的`呈现,是源于找的过程、计算的过程不规范,不仔细造成的。例如:在针对一些图形,通过统计分别找到个数这样的题目时,我要求学生从简到难,分别做好记号,对于没有做记号的学生,哪怕答案正确,也予以批评,目的是硬性规范,提高正确率。又如:找规律,特别是数字变化规律,我要求每个学生写出规律,不能用想(说)代替写,这个过程必须落实。

6、加强方法沟通,体验方法的优化过程。统计与找规律有一定的方法,我们要充分的做好示范,更重要的是做好比较与沟通,同样是做记号,有的清楚,一目了然。有的最后一塌糊涂。还有找图形的顺序与计数的顺序,都是有着一定的学问,这里必要让学生自己比较之后,去“悟”。并最终实现能主动地采用合适的方法解决问题。

7、关注学困生。学困生不是学不好,而是由于个性的学习心理、特点、品质造成学习过程注意力集中度差,反应慢,遗忘快等现象。比如陈伏洪同学,他的乘法口诀背的不好,以至于做除法题时经常出错,于是我就采取每天一练,组成一对一的帮教措施,让她天天都能得到锻炼,另外,每天安排一分钟,组织学生进行口算。

通过这几节课系统的复习及相应习题的练习,学生基本上对旧知识达到了巩固复习,同时又从复习中体验到了掌握解题方法的重要性。

篇2:二年级下数学总复习教案

教学目标:

1、掌握加减混合计算的运算顺序。

2、用竖式正确计算加减混合两步式题,提高计算能力。

3、培养观察、比较、分析能力,养成认真审题、书写工整和格式规范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初步掌握10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

能正确的使用竖式计算加减混合运算式题。

教学工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你会填吗?

1、笔算加减法时相同数位要,从()算起。

2、个位相加满十要向十位进(),个位不够减时,要从十位退()。

你会算吗?

60—24—16= 18+27+39=

先让学生说出运算顺序,再让学生列竖式计算。

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1、教学例3。

出示主题图。

师:看校门口开来了一辆大巴车,仔细看,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生:了解信息,小组交流。

让学生说:有人下车,下车25人,有人上车,上车28人。

师:我们乘坐公交车要遵守乘车规定,有秩序的先下车再上车。车上原来有67人,根据上下车人数的变化,你能连起来说一说吗?

让学生把图意连起来说一句话:车上原有67人,下去了25人,又上来28人,现在有多少人?

师:同学们想一想,这道题该如何计算?充分发挥你的聪明才智,看谁的解决方法更好、更合理、更科学。

生:理解题意、独立解答。

小组交流、汇报板演。在练习本上写连写竖式。

比一比,看那种算法更合理、科学。让学生自己说一说。

口述:这道题都有什么运算符号?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让学生说)

讨论:用竖式怎样计算?这道题可以不可以把两个竖式连在一起写?这道题有没有简便写法?使学生初步理解明确因为被减数和减数不能交换位置,所以这道题不能交换位置计算。

学生动笔在小黑板上写算式,教师在下面巡视,找出几种有代表性的做法,可能有几种情况,可出示正确的做法。再出示学生中可能出现的两种情况,由学生判断有没有错,错在哪里。

拓展思维

这道题还有没有其它做法?

2、教学例4。

先说明和例3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和运算顺序。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指名说说计算过程。

提问:这道题竖式有没有简便写法?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五第6题,第5题。

师:哪位同学说说你的计算方法?

2、完成练习五第5题教师巡视、指导。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3、完成练习五第6题。观察了解信息,和同桌交流发现。独立思考并说计算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及时的练习,使学生巩固10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

四、课堂总结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你又学会了什么?计算加减混合运算时需要注意什么问题?教师引导梳理。

生:认真思考,自由发言,谈自己的体会。

小结:加减混合的笔算试题,在笔算的过程中,把两个竖式写成一个竖式比较简便。计算的过程中能口算的要口算,这样可以提高我们的计算速度。

篇3:二年级下数学总复习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用竖式计算连加、连减的.方法和简便写法,进一步巩固两位数加、减两位数。能灵活、正确的计算连加、连减的题目。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正确计算的能力和迁移的能力。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数学应用的意识。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练习,在个性化及交流中获得成功的体验。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

掌握用竖式计算连加、连减的方法和简便写法。

教学难点:

能灵活、正确的计算连加、连减的题目,提高计算能力。

教学工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创设情境:

今年农场的南瓜丰收了,同学去帮助收南瓜,他们分小组进行比赛,下面是他们比赛的统计,你能获取哪些数学信息?

第一组28人

第二组34人

第三组22人

二、新课学习

1、教师:三组一共摘了多少个?

学生:28+34+23

小组讨论:怎样计算?

汇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如何计算?

教师:这个算式该怎么算呢?

同样是加法,它和我们前面学习的进位加法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呢?

引导学生说出:

前面我们学习进位加法只有两个数相加,这里有三个两位数相加,是一道连加算式。

教师:再比较一下28+34+22这个算式和我们黑板上的8+4+2这个算式,你又有什么发现?

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后回答出:

两道都是连加,只是连加的范围不同而已。

教师:那它们的计算方法是否一样呢?

引导学生猜测它们的计算方法可能是一样的,都要数位对齐后,从个位加起,相加满10都要向前一位进1。

教师:同学们的猜测是否正确呢?

下面请小朋友们在小组内合作,比一比,看哪些小组想的办法更多、更好!

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计算后再在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最后全班汇报。

主要引导学生从以下几种算法进行汇报:

整十加整十,个位数加个位数,然后再合起来:

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把和与另一个数相加:

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把和与第一个数相加:

学生汇报后教师整理在黑板上并追问:

除了这些算法,我们可不可以用我们前面学过的竖式来计算呢?

用竖式又该怎么算呢?

引导学生尝试列出竖式后并抽其中的两个同学投影展示。

主要引导学生列出右面的竖式:

286 2 2 8

+34 +2 2 +3 4

628 4 6 2

+2 2

8 4

如果有学生能列出竖式的第二种写法就请学生列出后说一说他是怎么想的,如果没有学生列出竖式的第二种写法教师则作如下的引导:

教师:其实这种竖式还有另外一种写法,大家想知道吗?

引导学生看书自学后再抽一学生投影展示。

教师:竖式的这两种写法是一样的吗?相比之下你更喜欢哪种?为什么?

学生说出自己喜欢的竖式,其实计算过程是一样的,但相比之下,第二种写法更简单一些。

教师:不管是用哪种方法计算,你觉得三个数连加与两个数相加相比,有哪些地方不一样呢?

要注意些什么问题呢?

引导学生说出三个数连加比两个数相加要复杂一些,特别是涉及进位的问题,因此要特别注意。

2、教学例2

多媒体课件出示例2情景图。

教师:同学们已经会算连加的算式了,根据这个情景图,你又能列出怎样的算式?

引导学生列出算式:

教师:这是一个什么算式?

学生:连减算式。

教师:这个连减算式和我们以前学的连减算式比有什么不同?

引导学生说出:以前学的连减算式是20以内的,85—40—26是100以内的连减,并且需要退位。

教师:根据我们前面的学习经验,你能试着计算这道连减算式吗?

教师放手让学生试着计算,教师巡视观察,发现不同的算法,对有困难的学生尽量指导学生用竖式进行计算。

学生尝试计算后汇报: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整理板书连减的算法,主要引导学生列出以下两种竖式计算:学生列出竖式后请学生分别说一说计算的过程。

教师:在做这道题时哪个地方最容易做错?能给其他的同学提个醒吗?

让学生发现最容易做错的地方就是两次相减时都要退位,因此要按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一步一步地思考每步的计算结果。

教师:在做连加连减的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引导学生回答:在连加连减的计算过程中依然要注意进位和退位的问题。

三、结论总结

1、整十加整十,个位数加个位数,然后再合起来;

2、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把和与另一个数相加;

3、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把和与第一个数相加。

四、全课小结

教师:同学们,在今天这节课上,你都学会了些什么?有哪些收获?

篇4:二年级下数学总复习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使学生掌握两位数与两位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较正确、熟练地计算两位数与两位数的加减法。

2、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检查能力,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

重点难点:

查漏补缺,反馈出现的问题,提高学生的计算熟练度和准确度。

教学工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36+28+17= 65—25—21=

说一说你的计算的方法。

2、猴妈妈摘了52个桃子,小猴把它们运回家,运了两次后,还剩多少个?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题

课件出示主题图。

2、说一说图中告诉我们什么,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再解答。

A、先算下来25人,车上有多少人。

B、再算现在有多少人。

C、列综合算式。

还有其他算法吗?

3、总结算法:

说一说,在做加减混合计算时应该怎样做?

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相加满十要进位,不够减时要退位;有时可以用简便写法。

三、强化练习

1、完成第21页练习三第8题。有3只母鸡带着自己的孩子出来找吃的东西。可三家的小鸡混到了一起。你能帮助鸡妈妈找到自己的孩子吗?教师巡视。指名汇报、订正、评比。

2、完成第22页练习三第12题。教师巡视。指名汇报,并说明填法。

3、完成第22页练习三第13题。看了表以后,你想到了哪些数学问题?和小组的同学交流。指名汇报。选择两个你喜欢的问题列式算一算。同桌的同学互相交换检查,并说说计算的方法。

四、总结

通过今天的练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随堂练习

篇5:二年级数学九总复习教学反思

本课时的教学目的是:通过复习解决问题,让学生熟练掌握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培养学生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能弄清应用题的已知条件和问题,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并且会列综合算式解答应用题。教学重点是使学生能够根据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正确选择解决方法。教学难点是正确选择解决方法,并且会列综合算式解答应用题。根据复习的目的,我精心设计了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同时学生在老师的感悟和创新中也会有让人惊喜的表现。

反思自己这一课时的教学,我有以下一些感想:

1.学生多做、多练和多说。尽量为学生创作做的、说的和练的机会,效果真的非常明显,同学们大胆的投入到课堂中去,因为他们有了表现的机会。

2.不要讲得太多了。老师应最大限度地让学生说。可以是自己独立说,可以是同桌互相说,四人小组说、指名学生站起来说……总之采取多种形式,老师不要说得太多,把学生的工作也抢了过来,特别是应用题的复习中。要让孩子们自己看懂题目的意思,自己会说,会提出问题,会思考问题,会解决问题。

3.时需要一些实物教具协助课堂教学,帮助学生学习,让我们的课堂更加生色。

篇6:二年级数学九总复习教学反思

一、 复习重难点

复习重点:使学生在理解乘除法含义的基础上探索并理解乘法口诀,能熟练得口算表内乘除法,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复习难点:初步体验数据的整理过程,认识简单的统计表和象形统计表,会填补相应的图表,并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且回答简单的问题。

二、复习方法

1、精选习题

围绕复习的主题,一定通览教材,把其中经典的题目圈画出来单独呈现,让学生再次练习,围绕平时单元测试中,学生出错率高的题目,单独摘抄出来,供学生反复训练,教师自己编写或者从资料中查找综合性强的典型题目,作有益的`补充。在复习过程中查漏补缺,抓学生的薄弱环节。将零散知识集中起来,使知识纵成行、横成片,形成互相联系的知识网络。

2、复习时少讲精讲,让学生多练,在练习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对于各种类型的题目全班都要意义过关,各别同学单独辅导,练习时采用变换练习的方式,开展游戏活动等多种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练习时注意学生之间的竞争意识的培养,让学生有一个竞争与合作的伙伴。

3、重点指导学困生,加强对中下生进行个别辅导,缩小他们与优生的差距。对于学困生要分模块辅导,比如解决问题的,统计类型的,选择填空等分类复习。复习时有张有弛,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快乐学习,快乐成长,让他们有复习获得知识的满足感,成就感。

4、减少失误、培养做题习惯

(1)培养学生静心,认真做题的习惯

(2)养成学生认真审题的好习惯。

(3)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4)培养学生仔细检查的好习惯。

只要从学生自身需要为出发,有计划、有条理地组织学生进行复习,全方位调动学生参与复习的积极性,充分以学生为复习为主体,取消一味的题海苦战,让学生在兴趣盎然的牵引下主动去复习,让他们体验复习收获的快乐,相信他们一定会有更多的收获。

篇7:二年级数学九总复习教学反思

本学期总复习分五课时,我在教学中做了以下几点:

1、明确要点,分析单元知识要点,确定学生掌握措施。

2、通过回顾、反思、总结逐步领悟数学问题的规律性。

3、反复法,即通过同一情景的多次再现,让学生达到自觉领悟的目的。

4、选择典型范例进行剖析,从方法的角度用儿童可以理解的语言,描述数学现象、解释数学规律。如解决问题的教学,通过揭示条件与所求的联系,结合方法与思路分析,渗透“转化”等数学思想来解决问题。

5、加强规范要求,严把过程关。许多学生错误的呈现,是源于找的过程、计算的过程不规范,不仔细造成的。例如:在针对一些图形,通过统计分别找到个数这样的题目时,我要求学生从简到难,分别做好记号,对于没有做记号的学生,哪怕答案正确,也予以批评,目的是硬性规范,提高正确率。又如:找规律,特别是数字变化规律,我要求每个学生写出规律,不能用想(说)代替写,这个过程必须落实。

6、加强方法沟通,体验方法的优化过程。统计与找规律有一定的方法,我们要充分的做好示范,更重要的是做好比较与沟通,同样是做记号,有的清楚,一目了然。有的最后一塌糊涂。还有找图形的顺序与计数的顺序,都是有着一定的学问,这里必要让学生自己比较之后,去“悟”。并最终实现能主动地采用合适的方法解决问题。

7、关注学困生。学困生不是学不好,而是由于个性的学习心理、特点、品质造成学习过程注意力集中度差,反应慢,遗忘快等现象。比如陈伏洪同学,他的乘法口诀背的不好,以至于做除法题时经常出错,于是我就采取每天一练,组成一对一的帮教措施,让她天天都能得到锻炼,另外,每天安排一分钟,组织学生进行口算。

通过这几节课系统的复习及相应习题的练习,学生基本上对旧知识达到了巩固复习,同时又从复习中体验到了掌握解题方法的重要性。

篇8:《数学总复习》教学反思

《数学总复习》教学反思

不知不觉又到了一个学期的末尾,为了让学生能正确的认识、理解、掌握一年级下学期的数学知识,在组织总复习中,我是这样考虑的。

1.引导学生主动的整理知识。

一年级的学生,现在处于起步阶段,为了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教师和家长都应该引导学生积极的预习复习整理学过的知识与内容。形成清晰的知识构架。

2.开展多种形式的复习。

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充分考虑到一年级学生的学习需求,尽可能设计一些生动活泼的练习内容。以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比如多设计一些游戏活动:“找朋友”“开火车”“闯关卡”等,都是学生喜欢的活动。

3.要让学生的思维动起来。

复习阶段,教师重总结,少讲,多让学生去谈去交流,在交流中,识知纠错,提高复习水平。

4.关注学习困难的学生。

由于每个月生的家庭背景,学前的教学水平,生活积累以及认知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学生很可能会产生学习上的差异。所以应该关注不同类型的学困生,有针对性的进行复习训练。

在复习的进行过程中,也产生了许多问题和难点,需要在此进行中不断改进和思考。复习不容忽视!

篇9:数学总复习教学反思

“导滞”就是教师在复习中仍然处于主导的地位,负有解惑的责任。我国古代文学家韩愈在《师说》里说:“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文学家欧阳修说过:“滞者导之使达,蒙者开之使明。”都是说学生不可能没有不理解的内容,遇到阻滞不通就需要教师解释,使他们通达;遇到迷迷糊糊的问题,就需要教师讲解,使他们明白。复习中特别要注意学生对于数学概念表述的准确性。例如,对于多位数加法的计算法则,常常把“相同数位对齐”说成“数位对齐”,也常常把“小数末尾的0”说成“小数点后面的0”等等,都要及时加以辨析,而且要从正反两方面举例说明,让学生在比较差异中获得通达。

3、复习的方式方法可侧重于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

毕业班数学复习,内容较多,包含小学数学的全部知识。所幸的是现行的义务教育小学数学课本,在总复习部分已按教学大纲将知识归类,即数的概念、量的计量、数的运算、方程初步知识、应用题、几何初步知识以及统计初步知识,共六大部分。每个部分有例题、有习题,脉络比较清楚,这都有利于学生自己阅读与思考。

在复习时,可采取多种方式,既可以分组讨论,全班集中交流;也可以个人先预习,大组汇报。其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自我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篇10:数学总复习教学反思

六年级的小学数学教学内容很多很杂,而事实上小学数学六年级的总复习,一直让老师很为难,假如一味地将知识重新再现,学得好的同学认为自身都会了不要听,学得不好的同学也没有定心听,老师感到上复习课很痛苦,该怎样防止枯燥重复,又能体现同学的主体精神呢?我在概念课的复习教学上做了一次小小的尝试

假如按课的类型分,可以分成计算课、概念课、平面图形课和统计课等,每种课的类型在复习时各有特色数学的复习过程,其实就是同学的认知结构不时重组,并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的过程,从而形成一个知识的网络体系在此过程中,同学的自主整理和构建知识网络的能力就显得特别重要毕业班的复习课注意协助同学把分散在各年级、各章节中有关的数学知识高低串联,左右沟通起来因为“获得的知识假如没有完满的结构把它们联在一起,即是一种多半为被遗忘的知识”理清知识体系要充沛调动同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要让同学自身动手动脑,教师的作用主要是引导、协助、点拨和补充

篇11:数学总复习教学反思

九年数学复习是初中数学教学任务之后的一个系统、完善、深化所学内容的关键环节。

初中数学内容多而杂,其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又分散覆盖在三年的教科书中,学生往往学了新的,忘了旧的。因此,必须依据大纲规定的内容和系统化的知识要点,精心编制复习计划。复习计划制定后,要做好复习课例题的选择、练习题配套作业筛选,教师制定的复习计划要交给学生,并要求学生再按自己的学习实际制定具体复习规划,确定自己的奋进目标。

首先必须强调学生系统掌握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过好课本关。对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①对基本概念、法则、公式、定理不仅要正确叙述,而且要灵活应用;②对课本后练习题必须逐题过关;③每章后的复习题带有综合性,要求多数学生必须独立完成,少数困难学生可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

对初中数学知识加以系统整理,依据基础知识的相互联系及相互转化关系,梳理归类,分块整理,重新组织,变为系统的条理化的知识点。

第三阶段的综合复习。这个阶段,除了重视课本中的重点章节之外,主要以反复练习为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常以章节综合习题和系统知识为骨干的综合练习题为主,适当加大模拟题的份量。对教师来说,这时主要任务是精选习题,精心批改学生完成的练习题,及时讲评,从中查漏补缺,巩固复习成效,达到自我完善的目的。

篇12:数学总复习教学反思

不知不觉又到了一学期的末尾,为了让学生能正确认识、理解、掌握一年级下学期的数学知识,在组织总复习时,我是这样考虑的:

一、引导学生主动整理知识

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学习数学处于起步阶段。为了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他们整理与复习的能力,教师可以根据复习的内容,适当地引导学生主动地整理知识。

如在复习方位与图形时,可以请学生自己说一说学了哪些立体图形以及在生活中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正方体、球、圆柱体。这样,学生在思考这些问题时,就需要结合自己所学的知识进行整理。又如在复习钟表上的时间时,也可以先请学生自己说一说在认识钟表时,知道了哪些知识,钟表上整时、半时的时针与分针有什么特点。从而使学生形成看到钟表立即能在头脑中呈现相关的知识。

二、开展多种形式的复习

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在组织复习时,要充分考虑到低年级学生学习的需求,尽可能设计一些生动活泼的练习内容,以调动每个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在复习20以内数的加减法时,我除了适当地安排一些算式的计算练习外,也设计了一些小游戏的活动,像找朋友开火车等活动,都是学生比较喜爱的活动,这样,既能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又能达到复习的效果。

三、要让学生的思维 活 起来

以往的复习课,基本上以单调的训练为主,在设计时我改变了以往的形式,以游戏贯穿全课,把所学的知识巧妙地融入到一个综合的活动中。如站队时的前后位置,上车前的分类、口算等,学生一边玩,一边回顾,一边应用,增强了趣味性。通过一系列的活动、操作,学生的思维活起来了,认识也会随之提高。

四、关注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由于每个学生的家庭背景、学前教育、生活积累以及认知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学生很可能会产生学习理解的差异。因此,这就需要教师在复习时考虑到学生个性的差异性,安排不同层次的练习,特别要关注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如在复习计算时,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需求,多安排一些练习题。一般的学生要保证基本要求做一些基本形式的练习,而比较优秀的学生可以增加一些富有思考性的练习。这种课堂分层次的练习,可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教师应有针对性地辅导,从而使所有的学生在复习的过程中都有所提高。

篇13:数学总复习教学反思

一、着力引导学生自主探寻、整理数学知识

首先出示六道不同运算顺序的计算题,让学生口答正确的运算顺序,即每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让学生充分回忆运算顺序的相关知识,体会运算顺序的不同。在学生充分回忆运算顺序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自主分类,在小组中充分交流,从而整理出三类不同类型计算题的的运算顺序,达到整理复习的目的。接下来我在学生归类的基础上进行运算顺序的提炼,“同级运算,从左到右”;“两级运算,先算高级”;“含有括号的运算,括号优先”,来强化学生的认知。

然后在复习、强化运算顺序的基础上,再出示几种与刚才六道不相同的计算题,检测学生运算顺序使用的正确与否。

接着以最后一题为切入点,引出运算律这一概念,自然过渡到下一环节——运算律与运算性质的复习中来。让学生在小组中回忆并整理学过的各种运算律,并举例说明,注重概念定律与实际的结合。

最后趁热打铁,加以引导:“其实减法和除法也有一些运算顺序,能让计算变得简便,回忆一下,相互交流一下。”进一步丰富学生运算规律的知识,促进学生对运算规律的认识。

二、注意练习的层次性和形式的多样性

在充分复习运算顺序和运算律的基础上,我还开展了三组有效的练习:

第一组:填空。

第二组:判断。选取学生常出现的错误,让学生进行判断改错,进一步强化学生对相关运算律及运算性质的认知。

第三组:简便计算。这里进行强调:在计算中要仔细观察,有些不使用运算律和运算性质也可以简便计算; 有些题目无法一眼看出能否简便,但在计算过程中可以简便计算,更深一层的挖掘运算律及运算性质,体会实际运用中有时可以用平时积累的经验来简便计算,有时在计算过程中使用简便计算,强调灵活运用的重要性。

存在的问题:

1、由于间隔时间较长,大部分学生已经把运算律的内容忘记,导致不能灵活运用,从而达到简便运算的目的;

2、部分学生甚至不能掌握运算顺序,即:先算乘除,再算加减,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边的;

3、在计算过程中,仍然存在以前的问题,如:小数与分数的加减,整数、小数、分数的乘除运算。

这些问题的存在,使我认识到:只有使他们真正理解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和运算律,在计算过程中做到胆大心细,而要做到这些,任重而道远,必须找到一些典型例题,加强这方面的练习强度。相信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一定能在四则混合运算中游刃有余。

篇14:一年级数学《总复习》教学反思

一年级数学《总复习》教学反思

一年级学生由于刚进校,因此活泼好动,天真烂漫,学生对课堂学习不太适应,课堂上集中注意力较短,但他们都有强烈的求知欲。根据学生的情况以及教材的特点,本学期我在教学中主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认真钻研教材,备好课。

要教好书,首先要了解教材。了解教材,就要对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每句话、每幅图、每个符号都弄清楚,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能运用自如,知道应补充哪些材料,怎样才能教好。根据教材与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真拟订好教学计划。根据每节内容,认真确定好教学目标。此外,还要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质量,他们的兴趣、方法、习惯,预测学生在学习新知识过程中可能会有哪些困难,并结合教材,认真安排每一节课的活动。做到有备而上,不打不备之战,这样才能保证教学任务的出色完成。

二、认真组织课堂教学。

虽然一年级教学内容少、浅,但要组织好一节课,须得下一番苦功夫。由于学生中大部分都读过学前班,本学期学习的内容对于他们来说是旧知识,因此课堂上如何把旧知识变为新知识,让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是学好数学的关键。据此,在课堂教学中,我尽量使教法新颖,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反馈。创设教学情景,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使其保持相对稳定性。教学时采用直观教具演示,让学生看得见,也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动口说一说动手的过程与结果,从而达到动口、动手、动脑的目的,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各种感官。课堂提问面向全体学生,讲练结合,练习中多以游戏形式进行,让他们产生愉悦的心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如教学数的组成时,以对口令、拍掌、出手指等游戏进行练习,教学10以内加减法时,以开火车、对口令、抢答等游戏进行练习。这样,学生不仅感兴趣,而且记得牢。让他们在玩中学,学中玩,学得乐,乐于学。

三、及时作好教后反馈,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小学生爱动、好玩,缺乏自动能力,有些学生课堂上常开小差,对老师教的知识掌握不够,针对这种情况,我对每节课的作业及时批改,认真反馈,及时发现,及时辅导。对学困生除了学习上多辅导,同时多关心他们的生活,多与他们交谈,把师生的距离拉近,逐渐使自己成为他们的朋友,树立他们的学习信心,帮助他们进步,从而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篇15:《总复习》六年级数学教学反思

教材说明:

本单元的复习包括本册所学的主要内容。到这册内容学习完,学生在小学阶段的整数、小数、分数的学习基本结束。通过总复习,可以将分数四则运算加以系统整理,使学生对所学的概念、计算方法和其他知识加深理解和掌握,进一步提高四则混合运算和解答应用题的能力,全面完成本学期的教学任务。

这个复习可以分成四部分。第一部分复习分数四则的意义和计算以及倒数和比的知识。第二部分复习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第三部分复习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第四部分复习圆和轴对称图形。

总复习的编排注意突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便于在复习中进行系统整理和对照比较,以加深认识。如把计算、概念、应用题和几何知识分别集中起来复习。便于学生在对比中加深对分数乘除的意义、法则和应用题的理解和掌握。复习中的计算题要求怎样简便就怎样算,应用题多数没有注明用算术解法还是代数解法解答,目的是要求学生根据题目的具体情况,合理地选择比较简便的算法,以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教学建议:

1、这部分内容可以用6课时进行复习。复习分数四则运算,倒数、比的概念和计算,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分数、百分数应用题,圆和轴对称图形,完成练习三十五。

2、复习中应注意的问题。

教材中的复习题是根据一般情况编写的,教师要结合本班的情况灵活掌握。要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订出复习计划。在复习整理时,对学得较好的学生可以多让他们回答一些稍难的问题,多做一些综合性的练习;对程度稍差的学生,要多帮助,可以让他们多回答一些稍容易的问题,多做一些基本题,把主要内容掌握好,使这些学生都能达到大纲和教材的基本要求。

本册的教学内容以分数四则运算和应用题为主,根据这一特点,更要注意对分数的内容进行系统整理,使学生弄清各部分内容的来龙去脉;而不是死记一些计算公式和法则或者解答分数应用题的所谓“窍门”和结语等。

3、复习各部分内容的一些教学建议。

复习分数四则运算时,可以先引导学生把分数乘、除,倒数,比的概念和计算法则分别作一简要的回忆和归纳,弄清这些概念和计算法则间的联系和区别。如分数乘、除法之间的互逆关系,计算法则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以及为提高学生计算的正确率和速度,要抓好基本训练,特别要注意带分数乘除法与带分数加、减法的对比练习等。

复习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简便算法时,要注意提醒学生在动手做题之前,先要全面审题,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以后,再计算。做完以后,还要让学生说说是怎样进行简便计算的,互相交流经验,以开阔学生的思路。

复习分数、百分数应用题时,重点仍要放在使学生分析和弄清题目的数量关系上。可以先复习一些简单的文字题和应用题。如结合练习三十五第10、15题,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已学的谁是谁的几分之几的认识,分清用分数表示的量和分数的区别。如1/3米和1/3,1/3米是一个不变的数量,而1/3则是一个数,也可以表示两个数相比的关系,所以要明确哪两个数相比,以及谁先谁后。即把谁看作单位“1”。对于稍复杂的应用题(如总复习第7题),要通过对比练习,使学生明确解答这些应用题,首先必须确定把谁看作单位“1”,其次是弄清题目中包含的基本关系式。要特别强调借助线段图可以帮助我们分析题目的数量关系,从而确定算法,正确地列式解答。

复习圆、轴对称图形时,应注意多利用实物、图形,引导学生回忆这些图形的计算公式是怎样得来的;不要死背计算公式。计算书中的习题,要根据题目中的不同条件和问题灵活运用公式解答。

九年级第二学期数学教学反思

数学二上《过年总复习》教学反思

九年级第二学期数学教学工作总结

二年级数学复习情况反思工作总结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工作总结结

二年级数学老师教学反思参考

四年级数学复习课教学反思

六年级数学《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教学反思

一年级下册的数学期末复习计划

回顾--总复习备课资料(青岛版五年级下册)

二年级下数学总复习教学反思
《二年级下数学总复习教学反思.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二年级下数学总复习教学反思(共15篇)】相关文章:

二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教学设计2022-04-30

有效练习研究实施方案2022-08-16

小学五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总复习教学方案设计2023-01-03

一年级数学下学期复习计划2022-05-07

小学五年级数学复习计划2023-06-18

初三数学反思篇2022-08-09

数学复习课教学反思2022-10-29

《立体图形的复习》六年级数学教学反思2023-08-11

初三数学教学反思2023-06-21

二年级语文教师教学工作反思2022-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