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lliu”为你分享8篇“全国初中教育改革经验现场会的几点心得与建议”,经本站小编整理后发布,但愿对你的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
篇1:全国初中教育改革经验现场会的几点心得与建议
全国初中教育改革经验现场会的几点心得与建议
本周二全国教育学会召集全国十几个省市的数百位知名校长与特级教师、名师在杜朗口中学召开现场调研会。周三在正泰大酒店二楼大会议室召开座谈会,非常好。会上我亲耳听到与会专家对杜口中学的高度评价(原来只是听别人说,看报道)。对杜口的课堂改革、学校日常管理、师生的共同进步等情况,给与充分的肯定。
一、几位专家用的最多的词就是感动、激动、欣慰,都一致认为:
(一)杜口中学的课堂改革是成功的,方向是对的。解决了教育的难题。(二)杜口中学的改革能成功关键靠“坚持”,十年如一日的拼搏,靠一种坚定的信念。(三)杜口中学的最大特点是“变”,每年每天都在“变”,都在进步、提高,自我打磨,自我提高,在认定方向后,从细节入手,逐一研究逐一打磨。(四)杜口中学的教学常规管理已达到非常的精细化。细致、真实而高效。像老师们都知道的杜口中学的听课评课,每位老师每天至少听2--3节课,领导干部3-5节。教案、学案非常细致规范而认真等。(五)反思与评价非常有效。每个老师都有反思板,每天每节课写反思、自省、得与失, 精彩之处 ,不足之处,写感悟谈不足。形成了一个好的习惯。专家特别提出:一个教师学会反思是非常了不得的,这是成为一位名师最基本的素质。学会反思就能自我提高,就会天天有进步,三年必成名师。(好习惯是逼出来的,好习惯靠坚持,咬定青山不放松)。(六)课改要想成功:必须要让老师们明白,转变观念是非常关键的,思想通一切顺,效果好。
专家的讲评,使我感触很深。他们从很高的理论境界,阐明了课堂改革的重要性必要性及方向性。
二、教育报主编李炳亭先生讲道:
(a)辍学不是经济问题而是厌学,责任在课堂上。学生不能快乐的自主地有兴趣的学习。什么是好的课堂?能让学生主动学习能学进去的课堂才是好的课堂。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情。会学习和会吃饭时同一件事,同样的道理。(举例:就像吃饭大人总是用把夹好菜的馒头喂给孩子,孩子永远学不会吃饭。要让孩子自己动手)
(b)李先生说,他有一个非常好的经验。看一个学校的成绩与升学率,不听介绍,只要看课堂学生的听课率,就能知道好还是差。学生的学习状态是最关键的。课堂上统计一下,有多少学生在认真听课,就能知道你的这节课效果怎么样?非常巧合的是:杜口中学一名叫冯朝的学生也重点提到了这一点:冯朝是河北邢台市转到杜口的一名学生,他从其亲身体会谈到了两种课堂带来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感受。用他的话说,在邢台市的课堂上,一节课老师夸夸其谈,滔滔不绝的讲,讲的时间长,讲的老师累,而学生无精打采,效果不好,学生厌学。因为这样的课堂是老师的课堂,整节课是老师在霸占课堂,学生只是听众。而不是学生的课堂,学生只能被动的听。在课堂上学不会独立思考,学不会动手参与,学生不会主动地学习。长此以往,学生形成一种依赖。老师不讲,老师不安排,学生就不会自主的学习,不会预习,不会分析,不能提高能力。王岩(全国教育学会主任)说:学习最大的敌人就是依赖。要想方法让学生能自主学习。在课堂上创设情景,提供平台,让学生能主动参与,有兴趣的学,快乐的学习。要把我们的课堂变为天堂而不是监狱。旧的课堂,旧的管理是高压的,是让学生痛苦的,这种痛苦的学习仅靠意志力是靠不住的。因此我们应深思我们自己的课堂。要把我们的每一节都设计好,让学生都能有兴趣的学,快乐的学,该讲则讲,该参与就参与。让学生能主动的学习。在我校的教改模式下,细心揣摩,精心设计,勇于实践,大胆创新,真正从以教师为本转向学生为主体。
通过杜口中学两位学生的介绍,不难看出他们是自信的,他们是发自内心的愿意学习。作为一名学生能做到这两点能不成功吗?抓好了过程自然就会有好的结果。
三、徐利老师做典型发言。(省教学能手,全国讲课大赛一等奖。与洋思中学、卢水中学的老师同台讲课,不落下风受到好评。)
(1)教是为了不教。杜口中学的`老师们每天重点的任务是放在了后1/3的学生身上。他们每天每节课都重点关注关心帮助这些学生。建立帮扶小组。官教兵,兵教兵。课堂上为这些学生精心设计适合的环节、方法、平台,让他们能体验到学习的快乐,不厌学。每天都在转化,每天都能进步。
(2)听、评课及教学研究开展得扎实有效。
特别强调作为一名教师要学会听课,学会写听课记录,学会评课,学会搞好教学研究。听课、听课记录,无论听同学科还是异学科,要做到①详写课堂设计、教学的各个环节,师生活动等。②写优点可借鉴之处③写不足与建议,什么地方存在不恰当之处。假如你上该如何设计,提出好的建议。④写反思。整节课是成功的还是一般的。成功在什么地方,精彩之处写出来;失误在什么地方,该如何上。可以是7-8句,也可以是1页--2页。只有会听课,会写听课记录才能会评课,那种评课会上只讲优点,不讲缺点,只说漂亮话,不讲真话的评课是虚假的,是干货。要理清思路、端正态度,评课的目的不是整人而是帮助人,帮助提高。因此一定要抓实。其实,我们也是这样要求的,我们要借鉴学习杜口经验,进一步做好。写听课记录要按以上4个方面写,学校检查不符合要求按0分记。
3、抓教学研究。搞研究不要面面俱到,面面俱到等于一个不到。要重点抓上一个点,每周一个主题。专门细化深入研究,同学科之间要搞好教研。例如,如何搞好预习?如何小组合作学习?如何小组讨论高效化,实用化 ? 如何讨论、如何帮扶后进生等,要一步一步来,搞好研究。这一点我们做的不好。我们要通过学习与研究抓好细节。就像我们的课改,要一个细节一个细节的精心研究,专心去搞,去实践。才能真正见实效。
四、冯春燕老师。一个90年分配到杜口中学的普通教师。她亲身体验了杜口改革的风风雨雨,从最初的坚决反对者,到现在的最大受益者。
她说一开始时老师们的思想很难转变,80%老师反对新课改。、都认为这些学生讲都讲不会,不讲能学会吗?不放心,不敢放手,不相信学生也不相信自己,过多的包办,束缚了学生的手脚,阻力很大。学校只能非常强硬的推行,必须改革,要变革要改进,可以边学边改,边改边学,但不能抵触。在执行中理解,否则不换思想就换人。就这样,十年的课改挺过来了,成功了,老师们都信服了。现在,老师们工作热情非常高,都能自如的使用三三六教学模式。换来了一大批荣誉,杜口中学现有全国课堂教学十佳教师2名,省级十几名,一线任课教师50几人,具有市级以上教学能手,优质课,优秀教师等称号者40几人次,在上次我县举办的县级优质课评选中,杜口中学的2位最薄弱教师分别获得学科第一名和第二名的优异表现,这是相当了不起的一个教师群体。
从冯老师的讲述中我们来审视我们自己的课堂教学。在我们课改中存在问题不少。有些教师到现在思想不解放,不敢放手(崔其升校长讲到:教育最大的悲哀是包办,最大的失败是依赖),还是主要依靠自己讲,滔滔不绝的讲,对我校课改信心不足,应付了事。穿新鞋走老路。不整改,不学习,不研究,阻力不小;有些同志存在认识不足,实践不到位,不能深入学习与领会我校的16字课改精神,不深入研究,只是比葫芦画瓢,环节有,但值不得推敲,有小组,但不讨论不合作,有讨论但切入点不对,无效问题多;形式化、表面化,是为了讨论而讨论;有些同志不能静下心来,精心设计每个教案学案每个细节。学校的态度就是要坚决按我校16字课改坚定不移地搞下去。要求我们大家要加强学习,善于借鉴别人先进经验,不照搬照抄,要结合实际,大胆创新,认真研究,深入实践,细心揣摩,精心设计,边学边改,边改边学,在执行中理解,在理解中前进。
五、崔其升校长做典型发言:
从三部分介绍杜郎口中学的情况
(一) 教师的作用:他依据课堂教学的方式把教师分成五类a 、叙述型(差教师)b、讲解型(一般教师)c、体味型(合格教师)d、启发型(优秀教师)e、放手开发型(伟大教师)
教师要做到a、从主演→导演b、从现成→生成c、从教师→学生d、从师长→朋友e、从经验→科研五种角色转变。
杜口中学把教师分为四类:1、课改能手 2、创新能手 3、探索明星 4、课堂新秀 实施动态管理。
(二) 六大法宝:
1、领导是准则。领导要时时事事当楷模,应是同学科的领头兵,必须是同学科的前3名,要做到四有:有品格,有本钱,有思想,有力度,做一个工作的促进者。
2、优秀是旗帜:各方面各层次要善于发现典型,树立典型,培养典型,谁优秀谁发展,谁落伍谁下岗。
3、评比是武器。事事评比,时时评比,比出差距,激优促劣,比出问题,共同发展。
4、严格是最大的关爱。对待每件事每件工作都要严格,严格要求,对事不对人。
5、体制是保障,整改是核心,创新是主线,发展是根本,自主是效益。介绍杜口的三三六教学模式
相关专题:[中学]篇2:全国两会心得与感悟
召开的不平凡两会,展示着党和人民奋斗到底的决心、迎接挑战的信心,凝聚起砥砺奋进的强大力量,取得了一系列会议成果,彰显了伟大的“中国之治”,必将对我国各项事业的发展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
从两会精神中要读懂“人民至上”
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让“人民至上”理念深深扎根在党员干部心中。我们紧紧依靠人民,坚持全国一盘棋,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14亿人双手紧挽,以攻坚克难的锐气,以敢于斗争的勇气,一道道难关被闯过,在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中,取得了重大战略成果。我们不断造福人民,无论面临多大挑战和压力,无论付出多大牺牲和代价,这一点从未改变,体现了党的理想信念、性质宗旨、初心使命。我们牢牢植根人民,始终同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以“中国之治”的牢靠根基,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保障!
从两会精神中要读懂“六稳六保”
各级要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在常态化疫情防控前提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维护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在贯彻落实两会精神上,各级要拿出真抓实干的行动,敢作为、善作为,时刻把群众利益挂在心上、付诸在行动上,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关心的实际问题,一件一件抓落实,用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双胜利”,彰显“中国之治”的强大力量,确保完成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切实让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感到幸福。
从两会精神中要读懂“人类命运共同体”
总书记的重要指示,高屋建瓴地运用辩证思维,回应了社会关切,科学回答了形势怎么看、发展怎么干等重大问题,为我们共克时艰、奋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增强了信心、鼓舞了干劲、指明了方向。我们要多措并举,促进消费回升,充分激活内需市场,把自己的“蛋糕”做大,让全社会的一池春水活起来。我们要持续对外开放,坚定不移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让我国的国际地位进一步强起来。我们绝不能只重发展不顾安全,要在稳住发展大局和经济基本盘,要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努力编织全方位、立体化的公共安全网,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以“中国之治”开拓无比广阔的发展前景,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新篇章!
篇3:全国两会心得与感悟
20是充满挑战,同样也是充满希望的一年,从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在新的历史交汇点,两会成为世界近距离观察中国的“窗口”。
从两会精神中,我们看到了“生命至上”。在疫情防控最吃紧的时候,举国按下“暂停键”。从主动请战、奔赴一线的医务人员,到走街串巷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基层工作者;从日夜奋战、坚守卡点的执勤民警,到不求回报、义务运送物资的志愿者……他们始终本着“生命至上、人民至上”的原则,在各自的岗位履职尽责、不懈奋战。为了这场战疫,我们付出巨大代价,但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可以不惜一切代价。”正是这样的为民之心凝聚成的磅礴力量,助力我们在最短时间内控制疫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向全国人民乃至全世界交出了一份满意的“中国答卷”。
从两会精神中,我们看到了“行稳致远”。由于疫情影响,中国经济面临“大考”,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持用全面的眼光看问题,辩证分析当前经济形势,求创新、谋发展。如启动新基建,强化基础设施建设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硬核”支撑;创造新模式,多样化平台充分释放中国市场潜力;打造新经济,智能化生产为未来插上“数字”翅膀;开拓新动能,加快科学研究抢占制高点释放动力……在面对新局面、新趋势、新挑战情况下,要积极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以势不可挡的创新后劲推动中国经济乘风破浪、行稳致远。
从两会精神中,我们看到了“大国担当”。中国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发展也需要中国。两会立足中国、通向世界、道出自信,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不断进步、开放发展的中国。但面对中国取得的成就,总有一些“刺耳”声音传来,他们借助疫情“甩锅”、鼓吹中国崛起“霸权论”、拉帮结派意图“打压”中国。越是面对这种情形,我们越要展现“中国自信”,要时刻保持清醒头脑,一心一意谋发展;要充分展现大国担当,真心实意谋合作;要始终坚持公道正义,全心全意谋共赢,从而引领自信的“中国巨轮”继续扬帆远航!
篇4:全国两会心得与感悟
作为一名在校的大学生,尤其是一名入党积极分子,应该积极的在思想,本领,作风上找差距,争取能够早日达到一名合格党员所要求的标准。每年的两会都应该是我们关注的焦点,通过每年举行的两会,可以使我们能够在第一时间准确的认识到党和国家的发展要求和工作方向,是我们及时调整,准确修正自身工作方向的正确指导。通过学习20_两会精神,从而了解国际国内形势,认清大局,明辨是非,站对立场,坚决拥护党中央和国家所做出的科学决策。在日常的生活工作学习中自觉践行两会精神,自觉履行学生干部应尽的义务,积极带动同学参与到两会精神的学习、讨论和实践中去。
五月,伟大的祖国隆重召开了全国两会,共商国事,关注民生,深谋发展,不断开创美好的未来。
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代表委员们有着深刻而又清醒的认识: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要让中国这艘巨轮沿着又好又快的航道前进,持之以恒的改革创新是推动巨轮前行的不竭动力。改革创新为发展注入前进动力,发展反过来又“点燃”新一轮改革创新的“火花”。这样一对作用力显现在社会经济领域的方方面面。
在建设创新型国家、创新型城市的过程中,要想技术创新,首先必须制度创新。一个国家的竞争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机构的竞争力,从国外的经验看,政府对支柱产业的支持很大。现在我国自主创新的政策很好,但是难以落实,需要通过政府体制的改革推进自主创新。
时不我待,必须加快改革步伐,探索更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创新机制与体系。此次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出台,可视作政府营造良好改革创新氛围迈出的第一步创新要有坚韧不拔的勇气。这是一项伟大的事业,也是一场坚韧的长跑,需要我们坚定信念,将改革创新贯穿于始终。不停顿的改革创新,需要不停顿地解放思想。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深刻的变革,当代中国也在发生广泛而又深刻的变革,不适应这种变革的需要,挑战面前不解放思想、知难而上,我们就将停滞不前,就将惨遭淘汰。解放思想是发展的“金钥匙”,是推动一切工作的“总发动机”。解放思想,就要突破禁锢,摆脱束缚人们思想的旧观念和传统的思维模式,敢于反映阻碍改革创新的突出问题,切实推进体制、机制和制度建设。
互联网的充分利用,给了广大百姓更多的了解和参与到国家政治中来的机会,老百姓能够自由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见,这是我国民主建设的重要进步,也充分体现了我国讲民主,重民生的执政理念。真正做到了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关注两会,更让我们全面深刻地了解到我国存在的现实问题有多么普遍和繁杂;关注两会,同样让我们明白,党和国家为了能够在国际上挺直脊梁,在国内给人民提供一个健康、和谐的生活环境,付出了多少心血和努力;关注两会让我们心中升腾起澎湃的爱国热情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进而提升自己的能力,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储备资本。
篇5:全国两会心得与感悟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伴着春天的气息,再一次牵动亿万人民群众的心。“我们都在努力奔跑,我们都是追梦人!”迈着奋斗的脚步,来自全国各地的代表委员们齐聚北京,共商国是,逐梦前行。
人民的声音就是时代的声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目标。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人民是我们执政的底气。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一切成就,归功于人民。只要我们紧紧依靠人民,就没有战胜不了的艰难险阻,就没有成就不了的宏图大业。”我们从人民中来,必须做到一切为了人民,一切造福人民。从全国两会不断传来的“最美的声音”中,人民的声音最是动听。
“民有所盼,我有所应”。纵观每年的全国两会,民生领域里的问题是广大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之一,关于进一步改善民生的提案也呈逐年上升趋势。一年以来,各位代表委员们深入基层,沉下身心问计于民、问政于民、问需于民,把人民群众迫切的需求牢记在心,并一一作出回应。他们也将这些群众的“呼声”和“良言”带到了今年的全国两会上,代表广大人民群众反映出对幸福最真实的渴求。
实干是最掷地有声的回答。回顾去年全国两会的热点:脱贫攻坚战连战连捷,农村贫困人口进一步减少,我们国家在全面小康的道路上又迈出坚实的一步;乡村振兴稳步推进,山水田园大美农家,农村美农业强农民富的目标指日可待;基本养老、基本医疗等保障力度进一步加大,大力扶持就业创业,资助各类学校家庭困难学生,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持续得到改善提升;环境污染得到进一步整治,天更蓝、水更绿,生态经济快速发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不是空谈……这些问题的有效解决和工作的不断推进,离不开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艰苦卓绝的奋斗。
20_年是新中国成立_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之年。站在新的起点上,参加全国两会的代表委员们带来了更多的人民的声音。希望为乡村贫困户提供更多就近就业的机会;制定统一的民办学校教师最低工资指导线的建议……一条条的建议和提案,都是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代表委员们用心用情履职尽责,为人民描绘着美好的蓝图。
“奋斗创造历史,实干成就未来。”路再远,也要一步一步地走;水再急,也要一脚一脚地趟。我们要绘出的同心圆,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以沙粒聚成高塔,以繁花拥成锦簇,以细流汇成江河,用担当和实干书写追逐梦想的最美篇章!
篇6: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心得与感想
今天,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举行,大会向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获得者颁奖,对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进行了表彰。
党中央把扶贫开发工作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作为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点任务。国家用三年时间在全国开展脱贫攻坚战,力度之大、规模之广、影响之深,前所未有,在全世界引起了巨大轰动。印度夏马尔大学教授卡玛奇亚表示,中国的脱贫攻坚战,不仅是中国消灭贫穷问题,更是为人类社会作出的巨大贡献,为包括发达国家在内的所有国家作出了榜样,这是中国方案和中国理念对世界的贡献。
消灭贫穷,是全人类的共同职责,但只有中国是世界上一个敢于向全世界作出庄严承诺,要在彻底消灭贫穷的国家,充分显现了大国领袖的为民情怀和责任担当。
在“一个也不能少”中读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深厚情怀,这是我国大的政治保障。
“脱贫路上一个都不能少”。这不仅仅是硬性要求,更是决心和信心,我们能深切感受到心系群众的为民情怀。15岁那年,到条件十分艰苦的梁家河当知青,感受过吃不饱、穿不暖的疾苦。知青岁月在他心里刻下了深深的烙印,他发誓要改变农村一穷二白的现象,要让人民过上幸福日子。他后来写了一篇回忆文章《我是黄土地的儿子》,字里行间透露出与人民群众深厚的鱼水之情。“一切为了人民”“为了人民一切”是最重要的遵循。这些年来,坚持“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始终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牢记在心、落实在行,不仅让人民摆脱了贫穷,更让人民真切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幸福感、获得感、自豪感。
在各级党组织带领人民艰苦卓绝的拼搏中感受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魅力。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是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三大攻坚战之一。这项工作任务重、压力大、时间较长、涉及面宽。为了能如期完成这项历史任务,党中央号召各级党组织、党员干部坚持以群众为主体,不断激发群众主动参与的内生动力,充分调动贫困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共同投身脱贫攻坚战。在几年持续的浴血奋战中,坚持全国“一盘棋”,集中全部力量,靶向明确。各级党组织始终处于主导地位,切实加强党对脱贫攻坚工作的全面领导。党政一把手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亲自抓,亲自干,切实推进危房改造、易地扶贫搬迁、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生态扶贫等精准扶贫重点工作,解决了“两不愁三保障”问题,让贫困人口彻底走出贫困,踏上奔康大道。这些都彰显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和魅力。
在脱贫攻坚取得显著成就中体会坚持实事求是、精准施策的关键作用,这是我国最伟大的中国方案。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各级党组织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在贫困户的识别、工作方法、具体举措上都力争做到精准。建立健全一整套脱贫攻坚的制度体系,为脱贫攻坚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建立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各负其责、各司其职的责任体系;建立精准识别、精准脱贫的工作体系;建立上下联动、统一协调的政策体系;保障资金、强化人力的投入体系;建立因地制宜、因村因户因人施策的帮扶体系;建立广泛参与、合力攻坚的社会动员体系。尤其对深度贫困地区,更是加强人力、财力、物力等各方面的配备,强化领导意识,逐级压实责任。多渠道全方位监督,采取最严格的考核,对存在数字脱贫、虚假脱贫的,进行严肃查处,“杀一儆百”;对弄虚作假、欺上瞒下的,给予严肃处理,狠杀形式主义之风,这些有力的举措和制度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经过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千百年来困扰中华民族的贫困问题即将画上历史性的句号,我们骄傲地向全世界兑现我们的庄严承诺。中国,在世界上树立了负责任大国的形象,为全球减贫事业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书写了人类发展的伟大传奇!
篇7: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心得与感想
年注定会在历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在共克时艰的日子里,全国上下心手相连,守望相助,患难与共,众志成城,我们永远都不会忘记我们的2020。
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是我们党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党的十八大以来,着眼于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为始终聚焦的战略目标,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居于引领地位。
2020年,各行各业发挥专业优势,开展产业扶贫、科技扶贫、教育扶贫、文化扶贫、健康扶贫、消费扶贫。民营企业、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热情参与,“万企帮万村”行动蓬勃开展。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核心在“全面”。目前,中国仍然是世界上的发展中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各领域发展并不均衡,区域、城乡之间在自然条件、资源禀赋、发展程度等方面差异巨大,生态文明建设、农村贫困人口脱贫等短板明显。如何缩小差距、补齐短板,依然是我们面临的重大挑战。全面小康,是“五位一体”全面进步的小康,是惠及全体人民的小康,是城乡区域共同发展的小康。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坚持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根本在“发展”。发展是硬道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特别是要坚决打好三个攻坚战,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
一是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现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阶段、到了最关键一程。越是接近奋斗目标,越要防范应对各种意想不到的困难。必须未雨绸缪、防微杜渐,把各类风险隐患化解于小、消弭于早。
二是坚决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精准脱贫是全面小康的根本标志和底线任务,也是最难啃的骨头。必须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在精准推进上下实功夫、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全力打好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确保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
三是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人民群众对环境问题高度关注,从“盼温饱”到“盼环保”,从“求生存”到“求生态”,热切期盼蓝天绿水、清新空气、优美环境。必须以最坚决的态度铁腕治污,让群众切实感受到生态文明建设效益,增强对发展的认同感。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也是最后冲刺期,3年时间虽短,但收官之战十分重要。结合我们甲路镇实际,接下来我们将深入贯彻基本方略,紧扣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综合施策、精准发力,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赢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后胜利。
一是坚持生态优镇战略,加快绿色发展,构筑生态环境新优势。坚持规划先行,严格执行我市生态功能区规划,有序推进污水处理、环境卫生整治、生态环境修复等工程,严控秸秆焚烧、违法建房、农村“滥建乱葬”等行为,加快循环经济发展,倡导文明生活方式,加大环境保护力度,推动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处处能够“看得见山,望得见水,留得住乡愁”。
二是坚持旅游重镇战略,加快项目推进,实现旅游产业新突破。未来我镇发展的重点是旅游。发挥宁绩高速青龙湾度假区交通主入口优势,大力发展“道口”经济,以集镇拓展区为中心,规划建设青龙湾度假区游客接转中心和旅游商品集散市场,将旅游项目作为招商引资重点,大力发展农村休闲旅游,以点串线,以线连片,进一步打造青龙湾“汤口”、建成青龙湾“门户”,逐步将我镇建设成为青龙湾度假区的“观光驿站”和“休闲后花园”。
三是坚持经济强镇战略,加快调整步伐,推动综合实力新提升。研究制定产业发展综合配套扶持政策,加快“调转促”,支持鑫马公司转型升级、庄村矿业公司复工生产。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储备一批市级重点项目,为我镇未来发展积蓄能量。持续推动农业发展,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巩固农业基础地位。加快“飞地经济”和“总部经济”建设,积极发展新型业态,不断优化我镇产业结构,推动我镇“三产结构合理、两化深度融合”。
四是坚持和谐新镇战略,加快文明创建,构建和谐社会新风貌。扎实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加强农村社会管理创新,加快教、科、文、卫等社会事业发展步伐,有序推进民生工程建设,提升农村保障水平,推动我镇“社会和谐、干群融洽、人民幸福”。
篇8: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心得与感悟
当前,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征程即将开启,各级党员干部必须学懂弄通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准确把握其科学内涵和实践要求,奋力绘好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图”。
坚持党的领导,把稳政治“方向盘”。“天下将兴,其积必有源”。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在、幸福所在。“十三五”时期,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艰巨繁重的国内任务,我国各项事业仍取得了辉煌成就: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重大科技成果不断涌现,脱贫攻坚成果举世瞩目。实践充分证明,党的领导是各项事业取得胜利的最根本保证。践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首先就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坚持党的事业发展到哪里,党的领导制度就配套到哪里,牢牢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凝聚干事创业强大合力。
强化理论武装,拧紧思想“总开关”。“地基固则大厦固,地基松则大厦倾”。我们党是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政党,马克思主义也是我们共产党人理想信念的灵魂。在工作和生活中,要把读马克思主义经典、悟马克思主义原理当作一种生活习惯和精神追求,要学会用经典涵养正气、淬炼思想、升华境界、指导实践。践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全体党员干部必须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做到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不断用新思想指导新实践,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贯彻落实,有令即行、有禁即止。
健全干部队伍,找准人才“发力点”。“为政之要,莫先于用人”。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人才队伍是关键。只有抓好人才队伍建设,才能在新时代践行党的组织建设的具体政策、具体任务、具体行动,才能确保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才能保证党的组织路线方向不变、道路不偏、力度不减。要围绕干部培育、选拔、管理、监督等环节,建立源头培养、跟踪培养、全程培养的素质培养体系。要不断创新人才政策、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广纳天下英才,吹响人才“集结号”,推动人才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中主动作为、建功立业。
严密组织体系,织牢工作“网格线”。“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党的力量来自组织,党的全面领导、党的全部工作要靠党的坚强组织体系去实现。只有把组织体系建好了,我们党执政治国、发展事业、服务人民才有依托和支撑。党的组织体系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要深刻理解中央和国家机关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最初一公里”、地方党委是“中间段”、基层党组织是“最后一公里”。抓好党的组织体系建设,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无论处在哪个领域、哪个层级、哪个单位,必须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拧成一股绳,形成一股劲,在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下统一行动。
★ 竞聘职称述职报告
【全国初中教育改革经验现场会的几点心得与建议(精选8篇)】相关文章:
初中教师外出学习优秀心得体会2023-12-17
领导开展工作心得体会2023-05-26
初中美术科教研活动计划表2022-12-03
全国高速公路监控技术研讨会学习心得2022-12-06
市教育工会总结2022-05-06
初中英语教研活动总结2022-08-16
参加中小学美术研讨会学习心得体会2023-08-05
名师假期培训的心得体会2022-04-30
城市建设考察心得体会2022-04-30
高中新课程改革总结会的发言稿2022-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