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诺千金成语释义及典故

时间:2023-12-10 08:05:00 成语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一诺千金成语释义及典故(通用6篇)由网友“熊猫点春香”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整理过的一诺千金成语释义及典故,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一诺千金成语释义及典故

篇1:一诺千金成语释义及典故

一、一诺千金成语解释

诺:许诺。许下的一个诺言有千金的价值。比喻说话算数,极有信用。 《史记·季布栾布列传》:“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

二、一诺千金成语典故

秦朝末年,在楚地有一个叫季布的人,性情耿直,为人侠义好助。只要是他答应过的事情,无论有多大困难,都设法办到,受到大家的赞扬。

楚汉相争时,季布是项羽的部下,曾几次献策,使刘邦的军队吃了败仗,刘邦当了皇帝后,想起这事,就气恨不已,下令通缉季布

这时敬慕季布为人,都在暗中帮助他。不久,季布经过化装后到山东一家姓朱的人家当佣工。朱家明知他是季布,仍收留了他,后来,朱家又到洛阳去找刘邦的老朋友汝阴候夏候婴说情。刘邦在夏候婴的劝说下撤消了对季布的通缉令,还封季布做了郎中,不久又改做河东太守。

有一个季布的同乡人曹邱生,专爱结交有权势的官员,借以炫耀和抬高自己,季布一向看不起他。听说季布又做了大官,他就马上去见季布。

一诺千金配图季布听说曹邱生要来,就虎着脸,准备发落几句话,让他下不了台。谁知曹邱生一进厅堂,不管季布的脸色多么阴沉,话语多么难听,立即对着季布又是打躬,又是作揖,要与季布拉家常叙旧。并吹捧说:“我听到楚地到处流传着‘得黄金千两,不如得季布一诺’这样的话,您怎么能有这样好的名声传扬在梁、楚两地的呢?我们既是同乡,我又到处宣扬你的好名声,你为什么不愿见到我呢?”季布听了曹邱生的这番话,心里顿时高兴起来,留下他住几个月,作为贵客招待。临走,还送给他一笔厚礼。

后来,曹邱生又继续替季布到处宣扬,季布的名声也就越来越大了。

三、一诺千金成语造句

1.诚信是诗圣李白的“一诺千金”;诚信是古代皇帝的“一言九鼎”;诚信是儒家学中的“事实求是”;诚信不是一成不变,而是坚守原则;不是固执死板,而是仁爱负责。

2.大丈夫言出必行,做事要果断,一诺千金。

3.你尽可放心。他为人一诺千金,既答应了你,就一定会办好。

4.夫人而诚一诺千金,更无食言也者。

5.诚信就是说话算话,一言九鼎,一诺千金。

6.男人在没有女人之前,总是认为男人应当一诺千金;男人有了女人之后,明白了有时候也需要一些善意的谎言。

7.古人的一诺千金,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乃是此“诚信”的体现。

8.信用乃企业立身之本,金旭一诺千金亲爱的朋友,金旭愿与您用信心与智慧共创锦绣前程。

9.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一诺千金,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10.千金一诺的质量,一诺千金的服务。

11.勾践思绪万千,他想卧薪尝胆,他对夫差一诺千金地卧薪尝胆。

12.男人可以一诺千金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女人能么?男人呐!我骄傲,我自豪!男人的高姿态!

13.妈妈一诺千金,真守信用!

14.中国足球要想冲出亚洲,必须一诺千金,刻苦训练。

15.他是一个一诺千金的人。

16.我是个一诺千金的人,既然答应了你,就一定会做到的。

17.他是一个一诺千金的人,不会轻易食言!

18.一诺千金,有诺必践,传送着中国的极大诚意,展示了一个负责任大国的襟怀,赢得了世贸成员和国际舆论的佳评。

19.我虽不是你们江湖人,但也知道一诺千金,九死不悔。

20.呵呵,先生客气了,有的人一诺千金,有的人分文不值。

篇2: 一诺千金四字成语典故

一诺千金四字成语典故

秦朝末年,在楚地有一个叫季布的人,性情耿直,为人侠义好助。只要是他答应过的事情,无论有多大困难,都设法办到,受到大家的赞扬。

楚汉相争时,季布是项羽的部下,曾几次献策,使刘邦的军队吃了败仗,刘邦当了皇帝后,想起这事,就气恨不已,下令通缉季

这时敬慕季布为人,都在暗中帮助他。不久,季布经过化装后到山东一家姓朱的人家当佣工。朱家明知他是季布,仍收留了他,后来,朱家又到洛阳去找刘邦的'老朋友汝阴候夏候婴说情。刘邦在夏候婴的劝说下撤消了对季布的通缉令,还封季布做了郎中,不久又改做河东太守。

有一个季布的同乡人曹邱生,专爱结交有权势的官员,借以炫耀和抬高自己,季布一向看不起他。听说季布又做了大官,他就马上去见季布。

季布听说曹邱生要来,就虎着脸,准备发落几句话,让他下不了台。谁知曹邱生一进厅堂,不管季布的脸色多么阴沉,话语多么难听,立即对着季布又是打躬,又是作揖,要与季布拉家常叙旧。并吹捧说:“我听到楚地到处流传着‘得黄金千两,不如得季布一诺’这样的话,您怎么能有这样好的名声传扬在梁、楚两地的呢?我们既是同乡,我又到处宣扬你的好名声,你为什么不愿见到我呢?”季布听了曹邱生的这番话,心里顿时高兴起来,留下他住几个月,作为贵客招待。临走,还送给他一笔厚礼。

后来,曹邱生又继续替李布到处宣扬,季布的名声也就越来越大了。

【故事启发】

一诺千金一种非常良好的性格品质。在现在社会中能具备这种品质的人已经很少了,所以家长们一定要从小培养你们的孩子具有这种品质,青少年的一代不能再被耽误掉了,一诺千金是告诉我们,只要说出去的话就被金子还要重。

家长们的言传身教也很重要,特别是如果你答应了孩子考到一定成绩以后,就会给孩子买什么东西的话,如果你没有做到,孩子可能以后也就会效仿你这种说话不算数的行为,所以说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也一定要学会一诺千金。

一诺千金,这种品质是要从小就要开始培养的。并且在培养成功以后,会对他长大以后的任何事情都很有帮助,但是家长们对孩子们所做的承诺也一定要全部完成,这样你就会给孩子们做成一个表率,家长永远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篇3:移花接木成语释义及典故

一、移花接木成语解释

把一种花木的枝条或嫩芽嫁接在另一种花木上。比喻暗中用手段更换人或事物来欺骗别人。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七:“同窗友认假作真,女秀才移花接木。”

二、移花接木成语典故

黄国灭亡后,有一部分遗民仍留在潢川坚守残破不堪的家园,有的沦为亡国奴,但他们并没有完全绝望,相反,经过袭变,他们获得新生,以征战、做官和讲学的形式,重振黄姓家族的声威。到了战国晚期,申君黄歇公在楚烈王门下做官,他一心想获得楚王的信任,好伺机报亡国之恨。为了让楚王有个后代,他曾献上好几个美女,但荒淫过度的楚王,却没有本事生养,急得他想不出主意,叹气出神。歇公的心事被赵国来的门客李园发现了。李园原想将自己的妹妹献给楚王,又怕他照样不能生养,白费心机。于是,李园想出个办法,把自己的妹妹嫣嫣送给了春申君歇公。不到三个月功夫,嫣嫣有了身孕。李园和妹妹商量后,将嫣嫣献给楚王,这样,楚国的大权实际上落在歇公后代手中。

三、移花接木成语造句

1.即使你已是名花有主,我也要移花接木…

2.小偷运用移花接木的办法偷走了宝物。

3.他这种移花接木的做法最终被识破了。

4.这卷录影带被查出是移花接木而成,终于还了嫌疑犯的清白。

5.有些不法小贩经常用移花接木的手段,以次充好骗取消费者的钱财。

6.客户存款近来屡遭不肖行员移花接木地盗用,已引起相关单位密切注意追查。

7.高手名师运用缩龙成寸的手法;将山石聚于盆中;移花接木;再经过艺术加工;便成为自然美景的缩影。

8.这图片看似真实,其实是张移花接木电脑合成的照片。

9.他通过对照片的移花接木,改变脸和身体的肤色来欺骗观众。

10.还有将他人头像移花接木到裸体照片上,成为不堪入目的假镜头。

11.这个故事纯属移花接木,破绽百出,很不高明。

12.你这篇文章显然是将别人的文章移花接木,改头换面而成。

13.他原想以移花接木的手段,冒用别人的身分证来大捞一笔,没想到消息走漏,反遭通缉。

14.他将偷来的证件移花接木,换上自己的照片使用。

15.断鹤续凫,矫作者妄;移花接木,创始者奇;而况加凿削于肝肠,施刀锥于颈项者哉!陆公者,可谓皮裹妍骨矣.

16.本文是根据今古奇观《移花接木》改编的剧本。

17.我还有移宫易穴、移花接木、移步换景、移天缩地、移山造海等心法,我是说有,可不是说会,有些比如移天缩地、移山造海我就不会。

18.正拟移花接木,隐践前盟,偏偏九重恩厚,复厘降宗女数人;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又不得不竭力周旋,仰承帝泽。

19.作者所描述的书成时之情景,与传说中苍颉造字后的天象相仿佛,属于艺术上的移花接木。

20.下文三藩称变,二将争功,康熙皇南巡访父,年羹尧北上观光,立皇嗣移花接木,谋大统煮豆燃箕,烛影斧声,案疑千古,神踪鬼迹,秘绝人寰。

篇4:简短的成语典故及释义

春秋时,楚庄王率领军队攻打宋国,因久攻不下,决定撤军。这时,替楚庄王驾车的申叔时建议说:我们如果在宋国的土地上建房种田,表示要长久地驻扎下去,宋国就会屈服的。

宋国得知楚军的动态后,派大臣华元前去告诉楚军主将子反:虽然我们已经到了吃孩子充饥、拿人的骨头当柴烧的地步,但绝不会听命于你们的。

最后,两国签订了盟约。盟约中写到:楚军后退三十里,两国和平相处,我无尔诈,尔无我虞(保证两国互不欺骗)。

诈、虞:欺骗。这个成语形容互相欺骗。

【汉语注释】比喻互相欺骗,互不信任。尔,你;虞,欺骗;诈,欺骗。

篇5:短篇的成语典故及释义

楚汉相争时,韩信奉汉王刘邦之命率兵进攻齐国,项羽派大将龙且前去救援。结果被韩信打得大败,龙且战死。

项羽见韩信很有本事,于是就派武陟去劝说韩信脱离汉王刘邦,自己独自称王。韩信拒绝了武陟的劝诱,对他说:“我以前在项王部下,职位低下,说话没有人听,计谋没有人用,所以我改投汉王刘邦。现在汉王授我大将军印,让我统率数万军队。他脱下衣服给我穿,分出食物给我吃。我说的话,他能听从,我的计谋他能采纳。汉王这样信任我、尊重我,我怎能背离他呢?”武陟见劝说不成,只好失望地回去了。

【解释】解:解开、脱掉。推:让。意思是:把穿着的衣服脱下给别人穿,把正在吃的食物让别人吃。形容对人热情关怀。

篇6:简短的成语典故及释义精选

战国时期,有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名叫屈原。他出身于楚国的贵族之家,年轻时聪明好学,见闻广博,擅长辞令,无论在政治、外交或文学等方面,都有着突出的才能和造诣,因此深得楚怀王的信赖,曾被任命为左徒,负责起草法令和接待诸侯宾客等事宜。

屈原所处的地位和取得的成就,使他在楚国的声望日益提高。但是,由于他对内主张改革弊政,对外采取联齐抗秦的策略,触犯了贵族内部腐朽势力的利益,引起了这些人的嫉恨。因此,他们的代表人物上官大夫靳尚和令尹子兰便相互勾结,接二连三地向楚怀王进谗,恶意中伤和诬陷屈原。久而久之,怀王就对屈原渐渐疏远起来。

公元前313年,秦惠文王派张仪出使到楚国,对怀王说,只要楚国同齐国绝交,秦国愿将商於一带六百里土地割让给楚国。屈原认为这是一场骗局,极力劝谏怀王不要上当。但昏聩至极的怀王不但不听,而且把忠心为国的屈原放逐到汉水以北。

等到楚、齐绝交以后,秦国立即变卦赖账,说割让的土地不是六百里而是六里,怀王怨恨秦国食言,重新召回屈原,并出兵攻打秦国,结果惨败,损失严重。后来,秦王又主动要求讲和,并约怀王到秦国相会。怀王中计前往,进入武关后便遭到扣押,被幽禁了三年,最后病死在秦国。

怀王的儿子襄王即位以后,更加糊涂昏庸,对靳尚和子兰言听计从,进一步屈服于秦国的压力。不久又听信谗言,把屈原流放到更遥远的湘水地区。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率军攻破郢都(楚国的都城),烧毁楚国先王的陵墓,使无数百姓背井离乡,四处逃亡。屈原在湘水闻讯后,感到无限的哀痛,但他自己负屈含冤,报国无门,只能把满腔的忠诚和悲愤,抒发在回环起伏、激越奔放的诗篇中。在着名的《九章·怀沙》里,他写了这样两句诗:“变白以为黑兮,倒上以为下。”对那些肆意颠倒黑白、葬送楚国的奸佞小人,进行了愤怒的鞭挞和控诉。不久,屈原写下了最后一篇绝命诗《惜往日》,便纵身跳进滚滚的汨罗江,自沉而死。

【解释】把黑的说成白的,白的说成黑的。比喻歪曲事实,混淆是非。

舍生取义的历史典故

各大成语故事的释义与用法介绍

抱柱之信的历史典故

一言九鼎的历史典故

成语寓言故事《舍本逐末》

感恩老师的历史典故八则「精选」

一毛不拔的解释和典故

励志成语句子

惊心动魄成语意思解释

意思意思成语解释

一诺千金成语释义及典故
《一诺千金成语释义及典故.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一诺千金成语释义及典故(通用6篇)】相关文章:

十个小学生必知的成语故事2023-02-24

金屋藏娇高三作文2022-10-26

严词拒绝是不是贬义词2022-11-02

精选成语典故2022-09-12

答非所问是不是贬义词2023-03-12

成语典故:日暮途穷2023-11-15

按部就班是不是贬义词2023-10-21

成语夸父追日典故2023-02-21

百尺竿头的成语故事2023-05-01

初中的语文成语典故2022-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