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端午节的美文欣赏:又是端午

时间:2023-12-11 08:11:00 经典美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关于端午节的美文欣赏:又是端午(锦集5篇)由网友“pp91”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关于端午节的美文欣赏:又是端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关于端午节的美文欣赏:又是端午

篇1:关于端午节的美文欣赏:又是端午

端午又将临近,街上到处弥漫着粽香。连日的阴雨,预示着又将要涨“端午水”了!闻着粽香,漫步资江河边,又想起了小时在老家过的端午节来……

小时候在家乡老家,正值上世纪中国农村改革初期,过端午时,刚好是青黄不接的时日。在我们那小山村,乡邻们填饱肚子都成问题,也没有粽香,能呷上一顿白米饭就不错了。平时的饭中总掺和有干薯丝、蚕豆、“大头萝卜”之类的杂粮,这季节里,呷“洋芋”、“桐籽叶麦粑”是每餐的主粮了。

所以,村里的孩子们特别盼望着过节、过生、过年什么的。

端午节这天,大清早的天空中就下起了大雨,母亲好高兴,说是风调雨顺的日子真好!薯又可扦下去了。因为是过节,我和姐也起得早,一看天气我也好高兴,下雨就不要出门去扯猪草了,听母亲这么一说,心想,今天又得累上一天了。

果然不出所料,母亲对我姐说:“今天下雨,我带你弟在家扦薯藤,你担30斤麦子和隔壁的三妹姑姑她们去街上县粮站兑面条回来过节吃”。好像当时整个隆回县城也就只有县直属粮站的大米厂加工面条,面条每2斤、3斤一扎,又黄又粗,用粗土纸把面条拦腰捆好,但能吃上这样的面条也够舒服的了。

姐高兴地答应了,虽然是要走30多里远的山路的,但总算有机会可以上一回街。我本不高兴,但有30斤重的担子,路途又远,无可奈何,也只好作罢。

母亲给姐准备好挑担,本想拿30斤麦子去兑面条的,装好后,母亲又从每边的袋子里减了些出来,说是一怕我姐担不起,二是呷面条划不来,吃麦粑合算些。过了一会儿,三妹姑姑她们几个大姑娘就来我家约队了,母亲一再叮嘱她们几个要照顾好我姐(我姐比她们小很多)。

目送她们远去后,母亲要我在家办早饭,说是办早饭,其实就是把“洋芋”切片煮汤吃,她去种薯地里割薯藤回来。

不一会工夫,母亲就担着满满的一担薯藤回来了,吃了早饭后,就开始剪薯藤了,母亲要我搬一根小凳子过来先看她剪几根,她边剪边教:一般4个叶节一截,下面第一个节的叶片要剪掉,尽可能沿靠叶柄基部处剪下,剪时要斜剪,这样容易成活些。道理反正当时我不懂,试着剪了几根,动作也就娴熟起来,把剪好的薯藤一把一把地用稻草扎好,放簸箕里码好,只等雨下小些或雨停歇时,就可去扞了。

雨一直下着,母亲很着急。待雨小一点儿时,母亲说不能再等了,如果再等下去,怕薯藤扦不了,错过了季节就会错过了“阳春”。母亲挑着剪好的薯藤,我跟在后边,冒着雨往我家的黄豆地里走去。

来到地边,放眼望去,地里黄豆苗长势喜人。母亲早就在晴天时把黄豆地里的每行间的地翻好并开好了“行子”,只等下雨时机来时来扦了。母亲利索地在地边向每行之间抛下些薯藤把,然后要我看她扦几蔸试试,告诉我每扦一蔸要用手指捏一下周围的土泥巴,让湿泥团和薯藤靠紧些,间距不可太宽也不可太窄,并一再叮嘱不能损伤黄豆苗,母子俩都把鞋脱了,打着赤脚弯着腰在地里顺着黄豆苗的行距一行一行地扦着……

待扦完工时,才挺起腰子来,再看一眼自家的黄豆地,在朦朦细雨下,郁郁葱葱的一片,景色甚是可爱。虽我们一身全湿透了,但看到母亲脸上满意的笑容,我也忘了没同姐去上街的不快,心情也舒畅了起来。回家时,母亲说把鞋子放簸箕里收起算哩,打赤脚回去还好些,估计母亲是担心怕鞋子沾泥巴太多,走起路来费劲,同时也怕把鞋弄坏了。

回家后,隔壁的二奶奶对母亲说,上午时有个打屠的到院子里来卖猪肉了,她看到我家的门锁着,就给我家代秤了一斤猪肉,要母亲去她家拿,二奶奶是我家同宗近房长辈,一向对我家关照有加。还说她也在等三妹姑姑她们的面条了,三妹姑姑就是她的女儿,带着我姐一起去县城街上兑面条去了。

到下午3点多时,姐她们几个一路笑语地回来了,也都全身湿透了,都满身是泥,但面条都保护得很好。

母亲马上去准备猪肉炖面条,我就在听姐和三妹姑她们说着街上的趣事:县大米厂排着长长的兑面条的队伍啦、街上的人怎哪有那么多啦、包子店里的包子怎那么白啦……然后姐才脱下鞋去挤脚上打起的血泡。

待吃饭时,满院子是猪肉炖面条的香味。

现在想来,人呀,不在于你吃什么,穿什么,拥有什么,关键是你曾经历过什么。

公众号:九龙回首

篇2:端午节美文欣赏:端午印象

在我的印象中,端午节不只是吃,父母还要做很多其他事情。

父母必做的事情还有:插艾叶、菖蒲,制作雄黄药液,洒雄黄酒。艾叶、菖蒲可以提早一两天就准备好。到这一日必定要做的是洒雄黄酒,制作雄黄酒药液。

说起这个雄黄酒药液,被父母视为万能药。因为整个夏天,乃至到明年的端午节这段时间,这种药液都要发挥很大的作用。尤其是我们被蚊虫叮咬后的红肿包块,把这种药拿出来,涂抹一番,效果奇好。在过去农村生活条件并不那么健全的情况下,被蚊子叮咬是非常正常的事。这里所说的蚊子,不但有我们现在常见的长脚尖嘴嗡嗡嗡叫的蚊子,还有一种小如芫蓿菜籽蚊子。前者我们当地叫“夜蚊子”,白天的时候就躲在黑暗的地方,如果不去故意侵扰它们,它们不会主动攻击人畜。它们一般天黑了才活跃起来,就像大军一样纷纷出动,嗡嗡嗡的,到处都是它们猖狂叫嚣的身影。于是蚊子和人畜间就开始了整个夏季每天都开演的人蚊大战和蚊畜大战。人不论在做何种活动,都是被蚊子追逐的对象,家庭主妇炒菜的时候,往灶膛里添火的时候,喂猪的时候,检查鸡鸭鹅归笼的时候,劳动力还在田间劳动的时候,孩子们玩耍的时候,家人一同吃饭的时候,吃好饭乘凉的时候……它们无处不在,无时不嗡嗡嗡。在我的记忆中,对付这种蚊子,大家倒是习以为常,从容应对。可以通过燃烧一些随手拨拉的屋前屋后的杂草或者蚊香来熏赶,可以通过蒲扇来驱赶,也可以循着路径根据痛感把它们消灭在饱食的路上。“啪”的一下,那种击中目标的痛快淋漓,展开手一看,那种手上蚊子的尸身与自己血液混为一体的“血肉模糊”,有一种打了胜仗的骄傲。后者我们叫“牛屎蠓里”,术语叫“墨蚊”,身长1-4毫米,附在皮肤上,就是那么一个肉眼难以看见的黑点,真像用细小的钢笔点在皮肤上的一点墨。这种蚊子晚上不出现,一般出现在雷雨天气的午后,活动范围不大,一般在一米以下距离飞行。所以我们受害的部位往往是腿部,小孩子呢,凡是裸露的地方,都有可能被它们荼毒。这种蚊子比“夜蚊子”厉害多了!它们成群活动,悄无声息,被叮咬了,奇痒无比,皮肤迅速起一个或大或小的红红的肿块。被叮咬当时并不知觉,等到它们喝饱了飞走了,才奇痒无比。有时候,一条腿上可以密密麻麻地附上好些,甚是恐怖。等发现的时候,动用两个手掌使劲把它们中一部分消灭的时候,那些迅速隆起的小包,那种痒啊,真是钻心的!还有自己的血液在腿上纵横的样子,要多痛恨就有多痛恨。这个时候,端午节调试的药,就发挥作用了。母亲用手蘸取一点药液,涂抹在红肿的包块上,顿时一股凉意渗进皮肤,瘙痒也顿时减轻了很多。不多久,包块就能消退了。更为关键的是,被药液涂抹的地方,至少那个下午不会再被“牛屎蠓里”光顾了。

制作雄黄药液非常简单,只要具备了这几样东西就可以了,它们是菜油(家乡人叫清油,音同)、大蒜头、雄黄、白酒。先把大蒜头捣成蒜泥,接着把这些东西混在一起即可,没有固定的配比,只要看着合适就可以了,然后装在一个小玻璃药瓶里,就好了。当时配好,当时就可以用。蚊子咬了,抹一下,尤其是被墨蚊咬一下,抹一下,马上止痒,还消毒。被墨蚊叮咬,不停地挠还能缓解。但是被另外一种可怕的东西蛰到,那就惨了。这种东西不是黄蜂,不是蜜蜂。因为黄蜂也好、蜜蜂也好,不去招惹它们,它们不会主动攻击人的。这种东西,我们叫“霍辣子”,学名为刺蛾,色彩艳丽,通体是那种明艳的黄绿色,浑身都有硬硬的刺毛丛,腹部光滑,柔软。它们常附在各种树上,茶树上最多。春夏季节,是采茶的时候。它们往往附在茶叶的背面,采茶时,稍不留心,就会被它们蛰到。当然它们也不是主动攻击,只是由于手碰到了它们,它们采取本能的反应而已。这一蛰啊,那除了钻心地痛,还有火烧般地刺痛,更要命地是还伴随着痒。因为它们在蛰人时,它们的毒刺已经断裂在人的皮肤里了。这个时候,不能像被蚊子叮咬了后那样随心所欲地挠了,如果一挠,毒刺就会越深入皮肤。我们首先做的就是找到这只罪魁祸首,把它碎尸万段。然后快速跑回家中,找到雄黄药液,涂抹。这种药液既能杀菌止痒,关键还能把钻入皮肤里的毒刺引出来。药液涂抹后,不久,就可以看到有黑黑的毒刺泛出来,只要轻轻抹掉就可以了。

至于洒雄黄酒,那多半是父母做的,他们把家里的角角落落都细细地洒一层掺了雄黄的酒。父母边洒边告诉我们无数遍的道理,这样可以预防有毒的虫虫蚁蚁进入家里,尤其是毒蛇。然后就说起了白蛇传的故事。有时我们也嘻嘻哈哈地帮着胡乱洒一通。

端午节,忆端午诸事。甚为乐!

公众号:玉峰文苑

篇3:有关端午节的美文欣赏:端午记忆

每当端午来临,童年时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 的儿歌, 就会在我的心中萦绕。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节,也称端五,端阳。在民间的传说中,端午节还有许多别称,如:午日节、重五节,五月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龙日等等。

过端午节,是中国人二千多年来的传统习惯,由于地域广大,民族众多,加上许多故事传说,于是不仅产生了众多相异的节名,而且各地也有着不尽相同的习俗:女儿回娘家,挂钟馗像,迎鬼船、躲午、帖午叶符,悬挂菖蒲、艾草,游百病,佩香囊,备牲醴,赛龙舟,比武,击球,荡秋千,给小孩涂雄黄,饮用雄黄酒、菖蒲酒,吃五毒饼、咸蛋、粽子和时令鲜果等,至今流传中国各地及邻近诸国。有些活动,如赛龙舟等,已得到新的发展,突破了时间、地域界线,成为了国际性的体育赛事。

小时候经常问爷爷:“端午节是怎么来的?” 可能是因为我当时年龄太小的缘故,爷爷只说了屈原的故事。长大后才知道,关于端午节的来历传说甚多,除了纪念屈原说,还有纪念伍子胥说 ,纪念曹娥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吴越民族图腾祭说,等等。

闻一多先生在《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中,列举的百余条古籍记载及专家考古考证,端午的起源,是中国古代南方吴越民族举行图腾祭的节日,比屈原更早。但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已广泛深入人心,故人们“惜而哀之,世论其辞,以相传焉”,因此,纪念屈原之说,影响最广最深,占据主流地位。

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影响深远(因而,端午节也称诗人节)。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而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棕子。后来,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在民俗文化领域,中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等,都与纪念屈原联系在一起。 时至今日,端午节仍是中国人民一个十分盛行的隆重节日。

端午节的第二个传说,在江浙一带流传很广,是纪念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前476年)的伍子胥。伍子胥名员,楚国人,父兄均为楚王所杀,后来子胥弃暗投明,奔向吴国,助吴伐楚,五战而入楚都郢城。当时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尸三百,以报杀父兄之仇。吴王阖庐死后,其子夫差继位,吴军士气高昂,百战百胜,越国大败,越王勾践请和,夫差许之。子胥建议,应彻底消灭越国,夫差不听,吴国大宰,受越国贿赂,谗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赐子胥宝剑,子胥以此死。子胥本为忠良,视死如归,在死前对邻舍人说:“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吴京之东门上,以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便自刎而死,夫差闻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纪念伍子胥之日。

源于纪念孝女曹娥救父投江是端午节的第三个传说。曹娥是东汉(公元23—2)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就此传为神话,继而相传至县府知事,令度尚为之立碑,让他的弟子邯郸淳作诔辞颂扬。 孝女曹娥之墓,在今浙江绍兴,后传曹娥碑为晋王义所书。后人为纪念曹娥的孝节,在曹娥投江之处兴建曹娥庙,她所居住的村镇改名为曹娥镇,曹娥殉父之处定名为曹娥江。

源于古越民族图腾祭是端午节的第四个传说。近代大量出土文物和考古研究证实:长江中下游广大地区,在新石器时代,有一种几何印纹陶为特征的文化遗存。该遗存的族属,据专家推断是一个崇拜龙的图腾的部族——史称百越族。出土陶器上的纹饰和历史传说示明,他们有断发纹身的习俗,生活于水乡,自比是龙的子孙。其生产工具,大量的还是石器,也有铲、凿等小件的青铜器。作为生活用品的坛坛罐罐中,烧煮食物的印纹陶鼎是他们所特有的,是他们族群的标志之一。直到秦汉时代尚有百越人,端午节就是他们创立用于祭祖的节日。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大部分百越人已经融合到汉族中去了,其余部分则演变为南方许多少数民族。因此,端午节成了全中华民族的节日。

恶月恶日驱避说,是端午节的第五个传说。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家家都洒扫庭除,以菖蒲、艾条插于门眉,悬于堂中。并用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或虎形,称为艾人、艾虎;制成花环、佩饰,美丽芬芳,妇人争相佩戴,用以驱瘴。古人插艾和菖蒲是有一定防病作用的。

时至现在,老一辈全椒人还有吃“五黄”、佩香囊的习惯。在端午节那天,早晨起来一定要吃粽子和缘豆糕,中午吃“五黄”——黄鳝、黄瓜、海虾、咸鸭蛋、喝雄黄酒。除了吃的外,老人们还会把蝎子、蜈蚣、毒蛇、蟾蜍、壁虎这“五毒”形象,绣在儿童的红肚兜上,以此来驱逐“五毒”,预防瘟疫。

全椒的端午节还有家家挂钟馗像、小儿佩香囊、穿虎头鞋的习俗。传说中,钟馗、香囊、虎头有避邪驱瘟之用。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可爱。

端午节也是自古相传的“卫生节”。人们在这一天洒扫庭院,挂艾枝,悬菖蒲。艾,又名家艾、艾蒿。它的茎、叶都含有挥发性芳香油。它所产生的奇特芳香,可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中医学上以艾入药,有理气血、暖子宫、祛寒湿的功能。将艾叶加工成“艾绒”,是灸法治病的重要药材。

菖蒲是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它狭长的叶片也含有挥发性芳香油,是提神通窍、健骨消滞、杀虫灭菌的药物。洒雄黄水,饮雄黄酒,激浊除腐,杀菌防病。这些活动也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如今,与商家在端午节热火朝天做促销相对应的是,端午节的民俗味越来越淡。但是“棕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 的景象将会长盛不衰,因为端午已经融入中华民族的血液之中。

公众号:天府散文

篇4:关于端午节的美文欣赏:端午忆趣

超市食品区开始摆放各种粽子和绿豆糕了,街头炸油糕的摊贩前热火朝天围满排队买油糕的人,街道两侧举着一大串各式各样香包彩绳的小商贩热情的向路人兜售着。匆匆地又一年端午节到了,儿时过端午的情景被迅速唤起。

记得我三四岁时,村子里有一个老中医,姓王。他家离我们家不远,隔着村小学。记忆里他个子瘦小,戴着老花镜,满头白发,老态龙钟。他家一间不太敞亮的大房里,摆着一张八仙桌,他经常坐在那里给人把脉开处方抓药。房子里有各种草药。他给给乡亲们看病,他还会做油糕。每年过端午,他就会做油糕卖。他做的油糕特别好吃。一个个焦黄酥脆滚圆的油糕,咬开里面是饱饱一大堆黑糖,甜香的沁人心脾。村子上有嘴馋的人,借着看病,去老中医家蹭油糕吃。那时候村子流传着一段顺口溜,奚落嘲笑那些嘴馋的人。“哎吆,我感觉不好滴,想吃老王两口油糕滴。”我们一群小屁孩,每到端午,就会嘻嘻哈哈的打闹着,跟在去老王家不知是看病还是买油糕的大人后面,蹦蹦跳跳着喊着这个顺口溜。爷爷奶奶会给我们一块从老王那里买来的油糕解馋。那焦黄的面团里的黑糖会流的满脸满手,吃完好久还不停吸吮着指头上的残留的那一丝甜味的情景历历在目。如今满大街卖油糕的,但感觉现在的油糕没有小时候的饱满圆润,里面包裹的也不是黑糖了,吃起来没有那份香甜。

那时候离端午还有好些天,母亲就会将平时积攒的各色碎布块拿出来,让我带去外婆家,让外婆给我们缝香包。外婆带起老花镜,将那一堆碎布一片片翻看,比划。“这个颜色可以给你们捏个辣子,那一块可以做一只兔子……”挑好布块后,又拿出一包棉花,说要往缝好的各式小物件里填塞。一边和我闲聊,一边外婆就开始仔细的缝制起来,我跪蹲在外婆面前,目不转睛的盯着看,准备着随时给外婆帮忙穿针引线,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很快,外婆就缝好一个红红的尖辣子,小巧的,一两寸长的布辣子,因为填塞了棉花,显得特别饱满,末端用绿色的碎布做一个细梗,如同刚从地里摘下来的一样,简直可以以假乱真了。我惊喜的连连感叹,“太像了。”外婆笑眯眯的说“你闻一下,我放了香草的,香不香?”我仔细一闻,果然有一股淡淡的香草味。正说话间,小兔子也做好了,一只袖珍小白兔,长长的耳朵,红红的眼睛,真是可爱极了。外婆还做了黑色的小猪,黄色的鸡心。一个个小动物栩栩如生,让我爱不释手。最后她会将在隔壁邻里那里讨要的各色线用手撮合起来,一边告诉我,这是百家线,这样的花花绳带起来既避邪又消灾免难。外婆将所有做好的香草花绳给我包起来,叮嘱我一定记得端午那天太阳没出来以前戴。

端午那天,母亲会比往日起的更早,做好早饭,她会去后面山坡田楞割回一大捆带着露水的艾草。大门小门,每个窗檐都插上艾草。我们会早早在艾叶浓浓的苦香味里爬起来。母亲拿出外婆做的香包花绳,给我们一个个戴上香包,手腕脚腕都戴上花花绳。我们如同过新年穿新衣一样欢喜和兴奋,会迫不及待的跑出去和小伙伴比谁的香包好看,谁的花花绳颜色多。

我们这里不生产水稻,也没有包粽子的叶子,很少包粽子。但母亲会早早买一点糯米,等到端午那天,会在蒸笼里放上泡洗干净的糯米和几棵大枣,蒸熟,晾凉。给我们每人分一份,上面抹上野蜂蜜。白白的糯米里裹着鲜红的大枣,浓稠的黄色的蜜汁浇在上面,让人看着都流口水。吃一口又糯又甜。满嘴留香,满心欢喜。

小时候迷恋于端午的粽香油糕甜和那各种香包花花绳,长大后,才知道,端午节是为了祭奠大诗人屈原的。不仅仅是吃玩,是有特殊的怀念和追思的意义。传统节日独为一位诗人设置一个日子来祭奠和思念,我们的先人对于文化人的尊崇和爱戴用凡俗的节日来体现让人叹服。希望这个传统节日能为我们推崇文化,尊重文化的源远流长推波助澜。更加持久的被世人重视和宣扬。

端午节为我们在生活节凑日益紧张的日子里,回家看望父母,抽时间走亲访友,提供了理由。愿佳节安康,粽香依然。

公众号:前沿作家

篇5:关于端午节经典美文欣赏精选

五月初五,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荆楚大地的屈原记念日。时下,离端午节还有好些日,可城市的天空里早已弥漫起借机促销的滚滚硝烟。商家们各显神通――或通过媒体、或天女散花般地遍撒宣传单、或文艺搭台经济唱戏……总之,惠利打折是个幌子,借端午节便利,商家们肯定又要赚个盆满钵满。超市里,显眼位置的空间里,摆放出各式风味的粽子让人眼馋,尝鲜的欲望驱使得熙熙攘攘的人们欲罢不能。啊,年复一年的端午节,家家吃粽子;难得有文化韵味的家庭里,能听得到端午的历史渊源;家家户户门前挂上些菖蒲或是一大束艾蒿,人们是在借此方式祈求平安祥和,敬仰祭祀不屈的忠魂。年少时,我那难以磨灭的记忆里,七十年代初的云梦泽的一个端午节。那是个生活相当困苦的年代,父母亲含辛茹苦地养育着我们兄姐弟五人。可想而知,我们当时的生存状态是个什么样,几乎难得吃上一顿饱饭,难得穿上一件像样的衣裳。尽管如此,那年的端午节,母亲还是想着法儿让我们过了一个还蛮高兴的端午节。父亲不知从哪里采撷来一些茭白的叶片,只是叶面有些黄枯的颜色,但这已经是很不错了。在那个青黄不接的岁月里,难得有更多的青绿的野生植物能正常生长,因为能吃的东西,都被求生存的人们果腹充饥了。母亲将有些枯黄的茭白叶片洗净后泡在水盆里。不多时,母亲从里屋端出一个搪瓷盆。盆里盛有白的粳稻米,黄的粟米,黑的荞麦米,还有淡红的高粱米,它们混在一起还蛮好看,估摸有二三碗的份量。母亲忙碌着,哥哥姐姐帮着母亲。我们小的三兄弟,当时的心情真的特兴奋,因为很快就有香甜的粽子吃了,可以能吃上一顿饱饭了,我们手舞足蹈地哼啊唱啊,清苦困顿的家哦,难得有这么一次欢乐过节的氛围。清爽甘醇的气息,很快地溢满整个居屋。我吮吸着迷醉人的浓香,心胸倏地涌起一泓清泉,沁入心脾。好久好久没有过的幸福哦,我们一家子围坐在饭桌旁,甜甜美美地吃上端午的棕子。只是,粽子的味道是咸的,因为当时家中没有糖,当时的家庭状况也不可能为吃一餐粽子而去特别地买一包红糖回来。到如今,我还老是想起那次吃粽子的滋味,咸味的有些糙口的多色彩馅的粽子,我是吃得多么地满足惬意,多么地幸福啊!那用绿白黑黄红的棕皮棕馅包裹起的粽子,拿到现在可是绝对的环保健康。如若母亲再按当时的原样,复原出同样的粽子,我不知道,我们是否还能咽得下那咸涩的还有些微苦微酸的粽子?吃完粽子,已是傍晚时分。母亲引领着我们到不远处的楹佣岸边,大哥一路上,手提着自家做的纸质的灯笼,照亮着我们前行的路。站立在大堤上,我们隐约可见楹恿桨叮来往的人影很多。这是个端午节的傍晚,来楹铀里放逐水灯的人确实有些多。那个时候的家乡,每年的端午节,总有人们来河流里顺水放逐水灯的习俗:或是纸扎的船坞,或是陶瓷的碗盅,或是搪瓷金属的碟盘,它们承载上点燃火苗的蜡烛,轻缓地置放入河水里,顺风顺水地漂流向远方,带上人们虔诚的祈福,祭祀远古不屈的魂灵。楹影侗撸放逐水灯的人越来越多。祈祷声、祝福声、还有偶而燃放的炮仗声,强烈地交织在一起,奏响起人们庆典端午的传统序曲。母亲要求我们面向河里面,依次跪在河水边的沙地上。她自己从随身带来的竹篮里,拿出来早已做好的五个纸船,让我们兄姐弟五人,每人拿上一个纸船,在纸船中间位置安放好蜡烛,一个接着一个地燃亮蜡烛,轻轻地置放入水里。承载着蜡烛光亮的纸船,缓慢地在水中漂啊漂,漂流到光亮集中一片的地方。远远近近的楹永铮蜡烛的光亮一处处一片片,闪闪烁烁熠熠生辉地飘向很远很远。它承载着人们期盼美好幸福的心愿,也捎带去人们对远古先人不屈灵魂的哀思。母亲哦,一直口中念念有词,她在心中不停地为我们祈福,祈愿我们能永远平安快乐地成长。操劳一生的母亲哦,心中永远只有我们儿女的健康和快乐。感谢母亲,感谢母亲给予我们那个难以忘怀的端午节!再过些天,又是一年的端午节。我不知道,家乡的端午节,是否还是从前的那个传统过法?或是淡化了或是加入进时尚的新元素?我哦,将永远铭记母亲给予我们的那个贫困年代的端午节!

学校端午节活动主持词

端午节主持稿

端午节活动主持词

端午节诗会主持词

端午节作文的好段

端午随笔800字欣赏

小学生端午节广播稿1000字

端午节微信朋友圈走心文案句子

《快乐端午节》的教案

端午节班会的开场白

关于端午节的美文欣赏:又是端午
《关于端午节的美文欣赏:又是端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关于端午节的美文欣赏:又是端午(锦集5篇)】相关文章:

端午节活动主持稿2024-01-07

端午随笔散文欣赏2023-07-28

端午武汉记叙文2024-05-12

端午节提前祝福语2022-07-07

端午节节日唯美经典句子2023-07-12

端午节包粽子节目主持词2024-02-06

端午包粽子比赛主持词2024-04-25

端午节包粽子节目的主持词2024-04-11

端午节日祝福语话2024-05-11

欢度端午节的作文2022-07-29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