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经典语录(精选15篇)由网友“liwanchiu”投稿提供,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道家经典语录,希望大家能够受用!
篇1:道家语录
道家语录精选
1、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
2、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3、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成之熟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4、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5、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6、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7、中无主而不止,外无正而不行。
8、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馀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孰能有馀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9、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多,多则惑。
10、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
11、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
12、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13、言有宗,事有君。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
14、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15、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绝学无忧。
16、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17、多言多败,多事多害。
18、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19、察见渊鱼者不详,智料隐匿者有殃。
20、兵强则灭,木强则折;革固则裂,齿坚于舌而先敝。
21、物固有所然,物固有所可。
22、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
23、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24、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25、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26、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
27、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生;侯得一以为天下正。
28、天地之道,极则反,盈则损。
29、临河而羡鱼,不如归家织网。
30、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也。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
31、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
32、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
33、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34、大道以多歧亡羊,学者以多方丧生。
35、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36、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夫唯不厌,是以不厌。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
37、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38、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39、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分四象,四象分八卦,一卦变八卦,八八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
40、知足则不辱,知止则不殆。
41、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42、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43、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44、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45、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46、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47、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48、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49、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50、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
51、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52、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53、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54、君子不谓小善不足为也而舍之,小善积而为大善;不谓小不善为无伤也而为之,小不善积而为大不善。
55、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56、将欲歙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废之,必故兴之;将欲取之,必故与之。是谓微明。
57、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58、莫逆于心,遂相与为友。
59、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
60、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61、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62、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63、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于死地,亦十有三。
64、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65、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
66、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67、民不畏威,则大威至。
68、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69、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70、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71、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72、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73、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74、治大国,若烹小鲜。
75、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76、和大怨,必有馀怨;报怨以德,安可以为善?
77、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
78、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
79、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
80、重为轻根,静为躁君。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篇2:有关经典道家语录
1、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2、见素抱朴、少私寡欢。
3、民不畏威,则大威至。
4、重为轻根,静为躁君。
5、莫逆于心,遂相与为友。
6、非彼无我,非我无所取。
7、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8、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9、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
10、物固有所然,物固有所可。
11、临河而羡鱼,不如归家织网。
12、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
13、中无主而不止,外无正而不行。
14、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15、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
16、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17、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18、察见渊鱼者不详,智料隐匿者有殃。
19、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20、大道以多歧亡羊,学者以多方丧生。
21、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22、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23、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24、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25、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
26、言有宗,事有君。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
27、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28、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29、日极则仄,月满则亏。物极则反,命曰环流。
30、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已为人己愈多。
31、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
32、和大怨,必有馀怨;报怨以德,安可以为善?
33、重为轻根,静为躁君。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34、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35、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
36、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37、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38、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39、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40、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
41、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
42、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43、兵强则灭,木强则折;革固则裂,齿坚于舌而先敝。
44、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45、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多,多则惑。
46、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47、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若,哀者胜矣。
48、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49、人有盗而富者,富者未必盗;有廉而贫者,贫者未必廉。
50、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51、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
52、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53、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54、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55、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56、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57、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58、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59、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60、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
61、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62、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63、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64、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
65、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66、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67、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
68、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69、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70、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
71、知不知,尚矣;不知知, 病也。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72、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73、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74、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于死地,亦十有三。
75、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76、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77、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78、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79、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生;侯得一以为天下正。
80、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也。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
81、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夫唯不厌,是以不厌。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
82、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83、将欲歙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废之,必故兴之;将欲取之,必故与之。是谓微明。
84、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85、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86、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87、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杀人之众,以悲哀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88、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89、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
90、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91、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92、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93、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94、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95、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成之熟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96、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97、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绝学无忧。
98、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99、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100、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
101、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102、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馀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孰能有馀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103、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篇3:道家励志语录
1、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2、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3、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4、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5、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6、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7、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8、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9、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10、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11、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12、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13、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14、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15、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16、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17、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绝学无忧。
18、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19、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
20、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多,多则惑。
21、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22、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23、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24、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25、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26、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27、重为轻根,静为躁君。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28、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29、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30、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杀人之众,以悲哀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31、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32、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
33、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34、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35、将欲歙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废之,必故兴之;将欲取之,必故与之。是谓微明。
36、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37、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38、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39、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40、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生;侯得一以为天下正。
41、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42、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上德若谷;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
43、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44、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
45、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46、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
47、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48、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
49、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50、真正的爱心,是照顾好自己的这颗心。
51、待人退一步,爱人宽一寸,就会活得狠快乐。
52、能付出爱心就是福,能消除烦恼就是慧。
53、是非当教育,讚美作警惕。
54、閒人无乐趣,忙人无是非。
55、人的眼睛长在前面,只看到别人的缺点,丝毫看不到自己的缺点。
56、信心、毅力、勇气三者具备,则天下没有做不成的事。
57、改变自己是自救,影响别人是救人。
58、发脾气是短暂的发疯。
59、忘功不忘过,忘怨不忘恩。
60、有心就有福,有愿就有力,自造福田,自得福缘。
61、自己害自己,莫过於乱发脾气。
62、能善用时间的人,必能掌握自己努力的方向。
63、犯错出懺悔心,才能清净无烦恼。
64、有多少力量就做多少事,不要心存等待,等待才会落空。
65、天上最美是星星,人生最美是温情。
66、君子如水,随方就圆,无处不自在。
67、稻穗结得越饱满,越会往下垂,一个人越有成就,就要越有谦冲的胸襟。
68、站在半路,比走到目标更辛苦。
69、修行要繫缘修心,藉事练心,随处养心。
70、不要随心所欲,要随心教育自己。
71、有时当思无时苦,好天要积雨来粮。
72、虚空有尽。我愿无穷,发愿容易行愿难。
73、好事要提得起,是非要放得下,成就别人即是成就自己。
74、能干不干,不如苦干实干。
75、人要自爱,才能爱普天下的人。
76、為人处世要小心细心,但不要「小心眼」。
77、不怕事多,只怕多事。
78、人生没有所有权,只有生命的使用权。
79、谎言像一朵盛开的鲜花,外表美丽,生命短暂。
80、一个缺口的杯子,如果换一个角度看它,它仍然是圆的。
81、愿要大、志要坚、气要柔、心要细。
82、有愿放在心裡,没有身体力行,正如耕田不播种,皆是空过因缘。
83、慈悲没有敌人,智慧不起烦恼。
84、布施如播种,以欢喜心滋润种子,才会发芽。
85、君子立恒志,小人恒立志。
篇4:关于道家励志语录
1、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2、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上德若谷;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
3、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4、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
5、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6、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
7、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8、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
9、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10、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篇5:关于道家励志语录
1、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2、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3、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4、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5、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6、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7、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8、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9、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10、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11、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12、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13、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14、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15、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16、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17、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绝学无忧。
18、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19、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
20、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多,多则惑。
21、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22、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23、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24、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25、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26、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27、重为轻根,静为躁君。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28、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29、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30、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杀人之众,以悲哀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31、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32、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
33、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34、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35、将欲歙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废之,必故兴之;将欲取之,必故与之。是谓微明。
36、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37、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38、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39、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40、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生;侯得一以为天下正。
篇6:道家励志语录
1、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2、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3、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4、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5、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
6、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7、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
8、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9、将欲歙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废之,必故兴之;将欲取之,必故与之。是谓微明。
10、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多,多则惑。
11、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生;侯得一以为天下正。
12、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
13、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14、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15、和大怨,必有馀怨;报怨以德,安可以为善?
16、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17、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
18、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19、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杀人之众,以悲哀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20、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21、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22、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23、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24、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
25、言有宗,事有君。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
26、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
27、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
28、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绝学无忧。
29、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30、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31、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
32、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33、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34、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35、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36、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37、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38、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39、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40、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41、民不畏威,则大威至。
42、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43、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44、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45、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46、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
47、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
48、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49、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
50、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51、治人事天,莫若啬。
52、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53、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54、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55、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56、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57、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58、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59、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
60、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
61、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62、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馀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孰能有馀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63、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夫唯不厌,是以不厌。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
64、重为轻根,静为躁君。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65、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66、治大国,若烹小鲜。
67、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68、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69、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70、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也。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
71、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72、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73、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74、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若,哀者胜矣。
75、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76、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77、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78、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79、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80、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
道家励志语录整理
]篇7:道家经典禅语语录
1. 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2.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3.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4. 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成之熟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5. 治人事天,莫若啬。
6.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7. 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8. 5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9. 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
10.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11. 言有宗,事有君。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
12. 和大怨,必有馀怨;报怨以德,安可以为善?
13. 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14. 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15.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
篇8:道家经典禅语语录
1. 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
2. 民不畏威,则大威至。
3. 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4. 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5. 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6.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人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7.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8.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
9. 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10. 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11.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12.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13. 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14. 治大国,若烹小鲜。
15. 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馀;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邦,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
16.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
17. 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18. 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夫唯不厌,是以不厌。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
19. 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20. 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若,哀者胜矣。
篇9:道家经典禅语语录
1.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也。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
2. 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3. 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4.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于死地,亦十有三。
5. 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6.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
7. 大邦者下流,天下之牝,天下之交也。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故大邦以下小邦,则取小邦;小邦以下大邦,则取大邦。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邦不过欲兼畜人,小邦不过欲入事人。夫两者各得所欲,大者宜为下。
8.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9. 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10. 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馀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孰能有馀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11. 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
12.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
13. 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
14. 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15. 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篇10:道家精彩语录
道家精彩语录
1、知足则不辱,知止则不殆。
2、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分四象,四象分八卦,一卦变八卦,八八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
3、将欲取之,必先与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
4、非彼无我,非我无所取。
5、物固有所然,物固有所可。
6、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
7、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8、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已为人己愈多。
9、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10、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11、莫逆于心,遂相与为友。
12、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13、同道者相爱,同艺者相嫉; 同与者相爱,同取者相嫉;同病者相爱,同壮者相嫉
14、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15、君子不谓小善不足为也而舍之,小善积而为大善;不谓小不善为无伤也而为之,小不善积而为大不善。
16、重为轻根,静为躁君。
17、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18、日极则仄,月满则亏。物极则反,命曰环流。
19、见素抱朴、少私寡欢。
20、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
21、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22、多言多败,多事多害。
23、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24、大道以多歧亡羊,学者以多方丧生。
25、察见渊鱼者不详,智料隐匿者有殃。
26、人有盗而富者,富者未必盗;(励志 )有廉而贫者,贫者未必廉。
27、天地之道,极则反,盈则损。
28、飘风不终朝, 骤雨不终日。
29、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30、中无主而不止,外无正而不行。
31、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
32、不谓小善不足为也而舍之,小善积而为大善;不谓小不善为无伤也而为之,小不善积而为大不善
33、兵强则灭,木强则折;革固则裂,齿坚于舌而先敝。
34、临河而羡鱼,不如归家织网。
35、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篇11:道家励志语录
1、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2、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3、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4、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5、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6、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7、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8、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9、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10、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11、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12、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13、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14、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15、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16、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17、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绝学无忧。
18、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19、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
20、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多,多则惑。
21、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22、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23、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24、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25、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26、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27、重为轻根,静为躁君。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28、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29、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30、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杀人之众,以悲哀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31、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32、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
33、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34、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35、将欲歙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废之,必故兴之;将欲取之,必故与之。是谓微明。
36、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37、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38、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39、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40、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生;侯得一以为天下正。
41、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42、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上德若谷;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
43、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44、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
45、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46、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
47、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48、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
49、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50、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51、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52、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
53、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54、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55、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篇12:道家养生语录有哪些
关于道家养生语录有哪些
全阳为仙,全阴为鬼,半阴半阳为人。人的一生就是逐渐衰老,走向“混沌”。没有了阳气(五藏六腑的功能)生命也就停止了。
1、记住:睡觉是养生第一要素。睡觉的时间应该是晚21:00~早3:00。
2、一切药物对治病来说都是治标,不是治本,不管是中医还是西医.因为一切的病都是错误的因产生错误的果.健康的根本在心.心净则身净.自身的修复系统来修复自己的疾病.其实人和动物是一样的,动物的病都是靠自己。
3、正确的观念远比昂贵的药物和危险的手术更能帮助患者消除疾病。
4、人是一切生物中构造最完美的灵体,健康的身体是人生来就具足的.;人的健康状况的调节是靠人体本身所具有的调节修复系统来完成的,而不是靠外部因素,外部因素只能起辅助作用。
5、人的大部分生病现象是人体在调节、清理身体垃圾时所表现的现象,是人体自动调节平衡所表现出的状态,所以应该把它们当成正常的生理现象,而不应该去把它当成病因来消灭。所以当人在生病的时候,一定不要有怨恨嗔恚心,心里要安定,心定则气顺,气顺则血畅,气顺血畅则百病消。
6、人的健康离不开两大要素:1)足够的气血;2)畅通的经络(包括血管和排泄垃圾的通道)。
7、足够的气血靠:足够的食物+胆汁+必要时间内(晚天黑后~午夜1点40)优质的睡眠(这个时候大脑完全不工作,由植物神经主导)+良好的生活习惯。
8、畅通的经络需要:清净心。一切七情六欲都会破坏清净心,从而破坏经络的正常运行。
9、维持健康的身体不仅需要“增收(增加气血)”,也需要“节支(减少血气的损耗)”。
10、过度地增加食物不仅不会增加血气,而且会成为身体中的垃圾负担,反过来还得靠消耗血气来把他们清理掉。五脏六腑是一个血气加工厂,食物是原材料,加工能力是有限的,而食物是无限的,所以食物的数量必须得到控制。
11、适当运动可以帮助人的气血运行,但同时也在消耗人的气血。人体的微循环主要应该靠松静来达到的,这也是健康必不可少的。
12、人体中的垃圾越多,就越需要更多的血气来清除它们,但人的血气因为垃圾的增多和血脉的阻塞而减少,这就形成了恶性循环,这也正是人衰老的机理。所以,人要想健康不老,就要:1)减少体内的垃圾;2)增加血脉经络的畅通;3)增加体内的气血。
13、对于一个有宿疾的人来说,只有气血充足了,病情才会显现出来。所以练功的人在功夫达到一定水平后都会出现一些“有病”的现象。这个时候要沉住气,定下心来多做些静功来增加自己的气血,以尽快度过这个时期。
14、人违背了养生法则,虽不一定会立即得病,但一旦形成习惯,就会大大增加得病的机会。这就和交通规则一样,你违背了交通规则,不一定会出事故,但其危险性是显而易见的。
15、人为什么必须保持一定的饥渴才是对养生有利呢?其实这就是“虚”的妙用。道家讲,虚则灵。这和谦虚使人进步,自满使人落后一样,所以人必须经常保持“虚灵”的状态,才能时时保持清醒,保持健康。
16、人要想健康,就必须使体内有足够的“气”来“气化”所进的食物.只有这样,你的体内才不会积累垃圾,不会有多余的食物来释放游离的“虚火”损害你体内的脏器.这个“虚火”反过来会损耗你的“气”.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现代人生病,大多数是饮食不节的缘故.
17、人生最忌是个乱字,心乱了,对外可以紊事,对内可以打扰血气,使失正常。凡恼怒恐怖喜忧昏疑,都是乱,为多病短寿的根源,不但养病时不应乱,即平居时亦忌心乱。
18、多嗔伤肝,多淫伤肾,多食又伤脾胃。忧思伤脾,愤怒伤肝,劳虑伤神。
19、身病之起,无不由心虚弱,外邪乘入。而心虚气弱,每由心魂恼乱,真体不充,发现种种不安。贪食贪胜贪得贪乐逸,皆足以致病。以贪之不得,于是乎嗔。贪嗔可使心荡气促,胆惊肝旺,六脉震动,五脏沸腾,外邪同时乘入,此病之起因。
20、凡人欲求长寿,应先除病。欲求除病,当明用气。欲明用气,当先养性。养性之法,当先调心。
21、人受五行之气而治生,故肉身以气为主。气亏则病,气滞则病。欲治其病,先治其气。
22、气以行血,血以补气,二而一也。凡人久视则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七情六欲之过则伤元气、伤心肾。相火旺,真阳耗,
23、治五脏之病,莫先于补气。肾犹亟焉。补气在勿动心,心动则肝旺,各脉震惊,真水耗损。心为扇,主引风。风动则火旺,火旺则水干,水干则地损。
24、心定神一,受治者信坚心专,两心相合,可以统治百病,无不神效。
25、人病可分两种:一是经络基本畅通但气不足。表现是经常这疼那疼,这是因为他气不足以气化食物,而产生了相火(也叫虚火),随着经络在体内乱穿,哪儿通走哪儿,遇到一个地方堵塞了,这个地方就疼了。这样的人吃一点药物就会立即见效。二是经络不通,气也就无处存身。表现在外表看不出有什么毛病,但一旦发现就是大病,而且这种人经常是吃什么药都见效慢,或根本不起作用。
主发谓之机。箭在弦上要发出去,必须拨动这个机。其他任何事情都是这样,都有一个机,只有触动这个机,事情才会发生,不触动这个机,其他的条件再多,也没办法引发事件。机就是这么一个东西,它是事情发生的最关键因素。它是点,不是面。可是触动这个点,就能带动面。所以,病机就是疾病发生、发展、变化的最关键因素,(也可以讲,病机一开,人的病状就会显现出来,人就进入了“病”的恶性循环当中。和病机相对的就是“生机”。生机一开,人就会进入康复这个良性循环当中。实际上病机和生机是一个东西的两个方面,是一对阴阳。病机开了,生机就关了,而生机开了,病机也就自然开始关闭了。这个就是辩证法。)
篇13:道家养生语录有哪些
道家养生语录有哪些
全阳为仙,全阴为鬼,半阴半阳为人。人的一生就是逐渐衰老,走向“混沌”。没有了阳气(五藏六腑的功能)生命也就停止了。
1、记住:睡觉是养生第一要素。睡觉的时间应该是晚21:00~早3:00。
2、一切药物对治病来说都是治标,不是治本,不管是中医还是西医.因为一切的病都是错误的因产生错误的果.健康的根本在心.心净则身净.自身的修复系统来修复自己的疾病.其实人和动物是一样的,动物的病都是靠自己。
3、正确的观念远比昂贵的药物和危险的手术更能帮助患者消除疾病。
4、人是一切生物中构造最完美的灵体,健康的身体是人生来就具足的;人的健康状况的调节是靠人体本身所具有的调节修复系统来完成的,而不是靠外部因素,外部因素只能起辅助作用。
5、人的大部分生病现象是人体在调节、清理身体垃圾时所表现的现象,是人体自动调节平衡所表现出的状态,所以应该把它们当成正常的生理现象,而不应该去把它当成病因来消灭。所以当人在生病的时候,一定不要有怨恨嗔恚心,心里要安定,心定则气顺,气顺则血畅,气顺血畅则百病消。
6、人的健康离不开两大要素:1)足够的气血;2)畅通的经络(包括血管和排泄垃圾的通道)。
7、足够的气血靠:足够的食物+胆汁+必要时间内(晚天黑后~午夜1点40)优质的睡眠(这个时候大脑完全不工作,由植物神经主导)+良好的生活习惯。
8、畅通的经络需要:清净心。一切七情六欲都会破坏清净心,从而破坏经络的正常运行。
9、维持健康的身体不仅需要“增收(增加气血)”,也需要“节支(减少血气的损耗)”。
10、过度地增加食物不仅不会增加血气,而且会成为身体中的垃圾负担,反过来还得靠消耗血气来把他们清理掉。五脏六腑是一个血气加工厂,食物是原材料,加工能力是有限的,而食物是无限的,所以食物的数量必须得到控制。
11、适当运动可以帮助人的气血运行,但同时也在消耗人的气血。人体的微循环主要应该靠松静来达到的,这也是健康必不可少的。
12、人体中的垃圾越多,就越需要更多的血气来清除它们,但人的血气因为垃圾的增多和血脉的阻塞而减少,这就形成了恶性循环,这也正是人衰老的机理。所以,人要想健康不老,就要:1)减少体内的垃圾;2)增加血脉经络的畅通;3)增加体内的气血。
13、对于一个有宿疾的人来说,只有气血充足了,病情才会显现出来。所以练功的人在功夫达到一定水平后都会出现一些“有病”的现象。这个时候要沉住气,定下心来多做些静功来增加自己的气血,以尽快度过这个时期。
14、人违背了养生法则,虽不一定会立即得病,但一旦形成习惯,就会大大增加得病的机会。这就和交通规则一样,你违背了交通规则,不一定会出事故,但其危险性是显而易见的。
15、人为什么必须保持一定的饥渴才是对养生有利呢?其实这就是“虚”的妙用。道家讲,虚则灵。这和谦虚使人进步,自满使人落后一样,所以人必须经常保持“虚灵”的状态,才能时时保持清醒,保持健康。
16、人要想健康,就必须使体内有足够的“气”来“气化”所进的食物.只有这样,你的体内才不会积累垃圾,不会有多余的食物来释放游离的“虚火”损害你体内的`脏器.这个“虚火”反过来会损耗你的“气”.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现代人生病,大多数是饮食不节的缘故.
17、人生最忌是个乱字,心乱了,对外可以紊事,对内可以打扰血气,使失正常。凡恼怒恐怖喜忧昏疑,都是乱,为多病短寿的根源,不但养病时不应乱,即平居时亦忌心乱。
18、多嗔伤肝,多淫伤肾,多食又伤脾胃。忧思伤脾,愤怒伤肝,劳虑伤神。
19、身病之起,无不由心虚弱,外邪乘入。而心虚气弱,每由心魂恼乱,真体不充,发现种种不安。贪食贪胜贪得贪乐逸,皆足以致病。以贪之不得,于是乎嗔。贪嗔可使心荡气促,胆惊肝旺,六脉震动,五脏沸腾,外邪同时乘入,此病之起因。
20、凡人欲求长寿,应先除病。欲求除病,当明用气。欲明用气,当先养性。养性之法,当先调心。
21、人受五行之气而治生,故肉身以气为主。气亏则病,气滞则病。欲治其病,先治其气。
22、气以行血,血以补气,二而一也。凡人久视则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七情六欲之过则伤元气、伤心肾。相火旺,真阳耗,
23、治五脏之病,莫先于补气。肾犹亟焉。补气在勿动心,心动则肝旺,各脉震惊,真水耗损。心为扇,主引风。风动则火旺,火旺则水干,水干则地损。
24、心定神一,受治者信坚心专,两心相合,可以统治百病,无不神效。
25、人病可分两种:一是经络基本畅通但气不足。表现是经常这疼那疼,这是因为他气不足以气化食物,而产生了相火(也叫虚火),随着经络在体内乱穿,哪儿通走哪儿,遇到一个地方堵塞了,这个地方就疼了。这样的人吃一点药物就会立即见效。二是经络不通,气也就无处存身。表现在外表看不出有什么毛病,但一旦发现就是大病,而且这种人经常是吃什么药都见效慢,或根本不起作用。
26、中医的最高境界是养生,养生的最高境界是养心。所以,就养生而言,下士养身,中士养气,上士养心。看一个人也是一样,观相不如观气,观气不如观心。
27、心神不安,情性燥急,为致病致死之总因。故安心法,为卫生第一要诀。心可以主动一切。心定则气和,气和则血顺,血顺则精足而神旺,精足神旺者,内部抵抗力强,病自除矣。故治病当以摄心为主。
28、风寒阴阳暑湿,在在皆可使人致病。万一抵抗力薄弱,即可乘虚而入。身弱者多病,即是此理。富人有保卫力,如衣食住等等。贫人有抵抗力,如气足神旺,毛孔厚密,不易侵入等等。富人多食肥甘,伤胃伤齿。贫人多饿,所食不杂,故无肠病。富人多逸,故多气恼。贫人多劳,故少疾病。富人不造福而享福,只是消福,消尽则穷。穷人能勤俭,即是造福,果熟即富。凡衣食住之保卫力富,则精气神之抵抗力弱。保卫力弱,则抵抗力强。
29、大病初愈,切忌理发洗足沐浴
30、能静则仁,有仁则寿,有寿是真幸福。
31、心过劳的人,心疲肝旺,心过劳就是心太满,不虚。心满,则不纳肝(木)生之火,心不纳肝生之火,则肝气必积而盛。肝木克土,脾胃受病,消化不良,营养不足,夜眠不安。土又克水,于是肾水大亏,水不足则火更旺,心肾相联,心气更弱,肺病即成。内部相互关联,一动全动,一病全病。而扰之者,乃在妄心,所以治病在安其心,安心在息妄,息妄在明心,明心即自觉,而健康的功效在乎静坐。40、静坐是息心法,心息则神安,神安则气足,气足则血旺,血气流畅,则有病可以去病,不足可以补充,已足可以增长。现在病可去,未来病可防,此其小者也。又心息则神明,神明则机灵,静者心多妙,观机辨证,格外敏捷,见理既正,料事益远,遇乱不惊,见境不惑,能一切通达,自无主观偏执之弊,而大机大用,由此开启矣。
32、人在生病的时候最忌讳是嗔恚心起。这个时候一定要安然顺受,让心安定。然后慢慢调理,健康很快恢复。心安才能气顺,气顺才能除病。否则心急火上,肝气受损,加重病情。心神宁一,那浑身的血气,自可健全发挥。心有两种,一是真心,一是妄心。真心是水,妄心是波,波因风动,风止波息,而水不动。寂然无念,是无心心也。
33、子时失眠,肾水必亏,心肾相连,水亏则火旺,最易伤神。
34、睡时如有思想,不能安着,切勿在枕上转侧思虑,此最耗神。
35、午时属心,此时可静坐一刻钟,闭目养神,则心气强。
36、早起如在寅时三点至五点,此时切忌郁怒,不然必损肺伤肝,万望注意。
37、人生以血气流通为主,气滞可以阻血,血阻可以结毒为疖为瘰,为癌为瘤,皆是血气不流通之故。气以顺为主,血以通为畅。百病无不先由气滞,气郁于内,肝先受伤。挽救之法,在化除得诀。而化除要诀有二:第一寻其根,其根在心,心空则一切自化。第二以药石、按摩助其化除,帮助血气之流通。
38、养病治病不可求速。因性急助火,火旺损气,反而不美。另不可贪多,贪则无恒而性急,况百病由贪而起,不可再贪以重增病苦也。
39、心属火、肾属水,心肾相连。火宜降下,水宜上升,水火相济,则蒸气内发。各部机体运动,可求得健康。此可于舌上察知。舌无水则不活,故活字以三点水加舌字。舌上可以报告内部各种病状深浅,以断生死。
40、大病自救法:一、不要怕死,决信我这个病,非但可以养好,并且身体可以格外健康,保证长寿。因为自己机体中本有特具的能力,不是空言的安慰。二、相信不用医药或靠何种营养食品,一定有自己除病延年的妙法。三、从今日起,我决定不许再去打扰我那病体,不许想著我那个病是如何病的,好坏都不许去计较它,只做个无事人。四、在这修理期内,不许想念工作,也不许悔恨丧失了时间和工作,专心一致,否则又迟误了。
41、不要天天想着吃什么补阴,吃什么壮阳。记住了,运动就可以生阳;静坐就可以生阴。阴为阳之母,阳为阴之用。
42、人在气不足的时候,不能盲目补气,否则会影响身体健康。如果是因为血不足,就需要先补血,因为血为气之母,否则就成了干烧器皿,把内脏烧坏;如果是因为淤滞不通,就可以增加气血,血气同补。这样才能达到补气的作用。
43、环境对人养生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这就是为什么人在空气清新的深山老林里,会把痼疾养好的道理。因为深山老林中的精微物质(负离子)会通过人在放松情况下的深呼吸把它吸收到人体内部,从而滋润孕养五脏六腑,使人重新焕发活力。还有重要的一点常人并不所知,就是人不仅仅是通过口鼻来呼吸,人身体的每个汗毛孔都是可以呼吸的,而且正是它们吸取着天地的精华。
44、人在松静的状态下,慢慢深呼吸就能体会到人和天地精微之气的交换:在吸气时,实际除了肺在吸气,整个身体是在把体内的气向外排,即把人的气释放到天地;而肺在呼气时,实际人是在通过全身毛孔吸收天地的精微之气。这大概就是老子所说的“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
45、污浊之物的产生一是因为食入不干净食物,但更主要的是食入了过多的食物,体内不能运化造成食物堆积成垃圾。
46、情志跟疾病的相关性是很密切的,有些疾病就是因情志而起,你用药物治疗,治来治去都不好,对于这类疾病,解铃还需系铃人。五志能够致病,五志亦能解病。
47、养生有一条很重要,就是不能怕死。怕死者阳气不足,阳气不足,死神就会找到你。这就是道家所讲的,修炼人要有英雄的气质。仁、智、勇三者缺一不可。
48、我们人体是一个充满智能的机体,我们的身体有好多“哨兵”:牙齿、阑尾、扁条体等。本来一旦我们的身体有异常时(通常是“上火”),这些哨兵会立即做出反应通知大脑。聪明的人这时候就应该调整心态,检讨自己,让自己平和下来。但现在我们的西医都做了什么?你疼不是吗,我把你们通通切除掉。现在更有甚者,发明了一种仪器,你不是得了过敏性鼻炎打喷嚏吗?我把你鼻子里的敏感区神经烧毁,这样以后你怎么刺激它都不会打喷嚏了。西医这样做的后果就是可能我们再生病后,切掉的就是我们的五脏六腑了。
49、记住,我们偶尔拉肚子、打喷嚏、咳嗽、发烧等都是我们自己的身体修复系统在工作,不要一出现这些症状就滥用药物。
50、很多重病或绝症,都只有一个理由:恨。当这恨没了,病也必一起消失。这世间最难解的是绵延不止的恨,固有解不开的恨,才有治不好的病。
篇14:道家经典思想语录盘点
道家经典思想语录盘点
1、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
2、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生;侯得一以为天下正。
3、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4、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5、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6、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7、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
8、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9、将欲歙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废之,必故兴之;将欲取之,必故与之。是谓微明。
10、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11、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12、凡天下均同是性,天性既善,悉生万物,无不置也。地性既善,养生万物,无不置也。圣人悉乐理天下而实法天地,故万物皆受其功大善。神仙真人助天地而不敢轻,尊之,重之,受之,佑之。
13、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14、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15、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16、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馀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孰能有馀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17、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18、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19、天地好生,征物同一躯命,故人惟兼物性,方为全尽吾性。体此意者,樽节爱养,戒杀放生,自有所不能已也。
20、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21、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22、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23、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若,哀者胜矣。
24、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25、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26、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
27、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28、用之者,必假于弗用也,而以长得其用。
29、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30、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31、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
32、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33、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馀;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邦,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
34、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35、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36、道德,天地之神明也。天地,道德之形容也。
37、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多,多则惑。
38、凡物不以其道得之,皆邪也。三国。
39、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40、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41、上顺天时,下养万物,草木昆虫不失斯所,獭未祭鱼不施网罟,豺未祭兽不修田猎,鹰隼未击不张尉罗,霜露未沾不伐草木。
42、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43、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44、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
45、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46、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杀人之众,以悲哀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47、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夫唯不厌,是以不厌。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
48、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49、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50、不谓小善不足为也而舍之,小善积而为大善;不谓小不善为无伤也而为之,小不善积而为大不善。
51、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52、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53、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54、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成之熟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55、道者德之体,德者道之用。
56、无名者道之体,而有名者道之用也。
57、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58、而富者,富者未必盗;有廉而贫者,贫者未必廉。
59、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60、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于死地,亦十有三。
61、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62、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
63、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64、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65、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
66、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67、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68、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69、土处下,不在高,故安而不危;水下流,不争先,故疾而不迟。
70、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71、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72、重为轻根,静为躁君。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73、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74、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
75、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76、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77、和大怨,必有馀怨;报怨以德,安可以为善?
78、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
79、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
80、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81、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82、仙道贵生,无量度人。
83、同道者相爱,同艺者相嫉;同与者相爱,同取者相嫉;同病者相爱,同壮者相嫉。
84、欲刚者必以柔守之,欲强者必以弱保之;积于柔则刚,积于弱则强。
85、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86、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87、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88、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89、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90、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91、兵强则灭,木强则折,革固则裂,齿坚于舌而先敝。
篇15:道家思想经典佛语语录
道家思想经典佛语语录
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成之熟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1、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2、仙道贵生,无量度人。
3、上顺天时,下养万物,草木昆虫不失斯所,獭未祭鱼不施网罟,豺未祭兽不修田猎,鹰隼未击不张尉罗,霜露未沾不伐草木。
4、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5、天地好生,征物同一躯命,故人惟兼物性,方为全尽吾性。体此意者,樽节爱养,戒杀放生,自有所不能已也。
6、凡天下均同是性,天性既善,悉生万物,无不置也。地性既善,养生万物,无不置也。圣人悉乐理天下而实法天地,故万物皆受其功大善。神仙真人助天地而不敢轻,尊之,重之,受之,佑之。
7、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
8、道者德之体,德者道之用。
9、常道无名,唯德以显之;至德无本,顺道而成之。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1.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10、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11、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12、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13、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14、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15、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16、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17、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18、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19、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20、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21、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22、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23、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24、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25、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26、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27、重为轻根,静为躁君。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28、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29、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30、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杀人之众,以悲哀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31、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32、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
33、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34、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35、将欲歙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废之,必故兴之;将欲取之,必故与之。是谓微明。
36、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37、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38、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39、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40、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生;侯得一以为天下正。
41、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42、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上德若谷;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
43、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44、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
45、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46、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
47、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48、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
49、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50、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51、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52、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
53、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54、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55、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56、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57、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
58、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59、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于死地,亦十有三。
60、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
61、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成之熟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62、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馀;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邦,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
63、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64、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 国学语录经典
【道家经典语录(精选15篇)】相关文章:
南怀瑾修身语录2022-05-07
常识小学作文2023-12-07
林语堂《苏东坡传》经典语录2022-09-13
古代经典语录2023-01-30
李东生经典语录2023-12-01
论语经典语录2022-11-17
《列子》教学实录2023-08-08
南怀瑾语录2023-07-13
道家经典禅语欣赏2022-11-11
高二语文文学常识2022-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