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教育读后感

时间:2022-12-18 19:50:44 读后感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什么是教育读后感(共16篇)由网友“了不起的瓜瓜子”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汇总后的什么是教育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什么是教育读后感

篇1:什么是教育读后感

《什么是教育》确实是一本很有哲理的书,而我也很庆幸在老师的推荐下阅读了此书。虽然这本书的名称为《什么是教育》,可是在整本书看下来,它并没有给教育下一个准确的定义,相反,通过看完这本书后,再通过自己的理解,反而对教育有了新的认识。

教育是什么,这并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义,正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对这个词都有不同的理解。书中谈及到“教育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灵肉交流活动,包括知识内容的传授、生命内涵的领悟、意志行为的规范、并通过文化传递功能,将文化遗产交给年轻一代,使他们自由的生成,并启迪其自由天性。因此教育的原则,是通过现存世界的全部文化导向人的灵魂觉醒之本源和根基,而不是导向原初派生出来的东西和平庸的知识。真正的教育绝不容许死记硬背,也从不奢望每个人都成为有真知灼见、深谋远虑的思想家。教育的过程是让受教育者在实践中自我练习、自我学习和成长,而实践的特性是自由游戏和不断尝试。”看到这一段话时,我不由自主地联想起了自己的小时候。从小到大,究竟是有多少知识是我们自愿去学习的呢?自我懂事以来,在我的脑海里给留下的影像就是我们小时候总是乖乖地坐在讲台下认真地听老师讲课,而老师则是滔滔不绝地在讲台上讲课,老师在黑板上写什么,我们就记什么,也不知道自己懂不懂。现在回忆起来,我们一直是在强迫下学习这些枯燥乏味的知识,不明白学习它的意义,很多时候只是为了考试而学习。我们的灵魂没有被唤醒,我们的好奇心、学习兴趣、想象力都被强迫性的教育磨灭了。

在《什么是教育》这本书上,我了解到了全盘计划教育和灌输式教育的危害。但是,在分数代表一切的今天,这两种教育方式却根深蒂固在教育者和家长们的心目中,在他们看来,只有孩子学得更多,懂得更多,才会考得越高分,分数的高低就决定着一切。所以,家长们拼命地帮孩子报补习班,剥夺了孩子们周末游乐的时间,为的只是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而现代的教师们则一味叫学生背背背,背得越多,分数就会越高,剥夺了学生的创造力与想象力,为的只是班级与班级之间的较量。在这样的教育现状下,我不禁为现在的孩子而感到同情。如今的教育者总是打着 “一切为了孩子”的口号,可是我们不难发现,现在的孩子学业负担越来越重,他们学习的知识难度也越来越大,范围也越来越广,难道这样就更有利于孩子们的成长,更有利于他们身心的发展吗?

看完这本书后,我认识到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集。作为未来教师的我们应当认识到,对于儿童来说,我们重视的不是让他们尽可能多地掌握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以直观的照片和形象来充实他们的精神世界。我们不能够再继承那种将书本上的知识硬塞给学生的填鸭式教育,因为那是教育的大忌,是对学生创造力与想象力的抹杀。教师应用自己的热情给予死的知识以生机,用学生感兴趣的事物来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将学习变苦为乐,在注重学生精神上的层次提高的同时也应当注重学生的体验能力。我们的教育应该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重视全人教育。我们应该让学生自由的发展,而不是事先就计划把学生培养成为什么样的人,最终培养出千篇 一律的人。教育应该各因其材,各成其才,让每个人成为他自己,各有特色。正如书上所说,教师要唤醒人的潜在的本质,逐渐自我认识知识,探索道德。所以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他,能改变人的一生,能塑造人的一生。

作为一名未来的教师,我们首先是要热爱自己的职业,对教育要有一颗虔敬之心,热爱自己所做的,并且要有为之奋斗一生的信念,而绝不能只为了谋生计而肤浅了事,那是一种对自己不负责任,对学生不负责任的表现。既然选择了,我们就要坚持到底,为教育事业奉献出自己的一生。

整本书看下来,感觉,教育,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是一个要用一生去探讨的字眼。我很希望,在未来,我能用一己之力启蒙别人的人生,因为,那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

篇2:什么是教育读后感

坦白地说,没读这本书以前,我还不了解什么是教育;当认真读完后,我很羞愧,现在才对教育有初步的理解。下面则是我对这本书以及对教育的一些肤浅的见解。

这本书试图通过选择当代各学科的知识来回答头等重要的问题,介绍了有关教育的种种。这本书的作者雅斯贝尔斯所认为的教育是“极其严肃的伟大事业,通过培养不断地将新的一代带入人类优秀文化精神中,让他们在完整的精神中生活、工作和交往”。

而为了达到这种教育,则需要各方面的努力:首先谈谈学生,学生本人必须有为自己而学的意识,尤其是大学,它要求具有无止境的求知欲,但只有出于自愿,认知才成为可能。可如今,“人们习惯快速地浏览,喜欢看简短的文章,不是那些能够引起人们沉思和反省的对象,而是那些人们即刻知道转背又忘的东西”。学习是自己的,我们大学生学的不仅是专业知识,更是要养成思考的习惯,并保持科学的思维方式。“谁要是只知道结果,而不知推导的方法,那么他所获得的仅仅是一堆死知识。”

接着谈谈教师,作者认为具有独立见解和追求的教师最受欢迎。小学教育则要求基础教育,我们教育者要重视基础教育,树立百年树人的观念。教育与其他不同,不是立竿见影的事。这就表明持久教育的必要性。教师要具备灵活应变的能力,能随时回答学生可能提出的任何问题,且具备爱心和责任心,明确教育与技能训练的区别。对待学生,则需要尊重学生的自由,让学生明白学习的动机。

还有就是学校,社会的问题。如今的现状是大多数人不经推敲,只为眼前这样或那样的一时需要去思考,而将重要的东西置之不顾,各学校为争夺学生数目而展开激战,为追求升学率而采用应试教育,嘴上却提倡素质教育。学校对教师和学生而言有权威,而当权威高于自由,教育效果不会好,只有当权威和自由完美统一时才可以,而这只出现在国家发展的鼎盛时期。还有一个有趣的现象,我们倾向于为弱智之人开设辅导班以及对白痴进行特殊教育,但却没有为天赋极高的人设置天才班与天才教育。要知道“并不每一个受教育的人都能学到教育的真正内涵,许多人浅尝辄止,仅仅是学到了肤浅、皮毛的东西”。是的,这一点我自己不得不承认,很多东西我也只是浅尝辄止,为此作为一个大三学生,我想我应该重视学习,重视培养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不能再死记硬学了。

而要做到这点,按书上所说,我们应该去学习历史。古代的名著,早已给了我们参考,在对历史的回顾中我们能寻求答案。“割断历史,从一个空洞的人的观念里是不可能产出新的人道主义的。”作者就主张把中国和印度的基本人道主义思想吸收到西方文化中,发展成为带有各种不同历史背景的一种全世界的居民共同享有的人道主义。缺少历史,人无异于野蛮人。另外,我们还可以通过音乐来教育人。艺术的欣赏也是一种陶冶。教育需要陶冶,我记得有一位教师给小学生上课很有一套方法的,她常常给孩子们倾听音乐,让他们安静下来,心静了学习就容易了。我们也需要时常净化自己的灵魂。

作者提到,人的回归,才是教育改革的真正条件。当下我们的教育也在经历改革,但仍未能成功,想必有这个原因罢!我们的教育越来越远离教育的本质,渐渐的为技能训练占优势,为实用占优势,到最后我们得到不是独立思考的能力,而是可怜的发达的专业技巧。教育的不成功会带来灾难性后果,而且会在以后的几十年显现并一直要影响很久,等到那时候我们才有所行动则太迟了!

但我们必须清楚教育并非万能,也并非无用。我们要正确对待教育,我们接受教育最终是为了自我教育,具有永无止境的求知欲,对未知有探索的精神。

以上就是我看这本书的感想,我知道关于教育,不是仅看一本书就能通透理解这个名词的,作为一个未来的可能教育者,更应该多涉猎此方面的书籍,而这仅仅是个开始。

篇3: 《什么是教育》读后感

《什么是教育》读后感

我比较赞同作者所讲的”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确实是这样,教育不应该仅仅是意味着科学文化知识,而是对人的灵魂产生影响,让人更加认识自我,清楚地去追求真实的自我和思想的自由,追求内心的安宁和高层次的精神和物质生活。

所以一直很喜欢那种会把人生经验、见解在讲课过程中渗透给学生的老师。作为教师这个职业应当是教书育人的,尤其是学前教育这一块,儿童不是给他们多少的数学之类的知识,更多前是一些生活习惯和最初的情感价值观的培养。

《什么是教育》后面讲到的大学教育让我很有感触。我理想中的大学就是如他所说的那样,大学应该是自由的,通过大学教育可以唤起我们的`自我意识。师生和学生的之间是平等的,互相文流的对话式的环境。有时候在思考为什么我们国家的教育,甚至是高等教育依然是刻板的,照本宣科的,学生依然是没有创造力的。

学前教育要发展好是必须的,一个人在最初的几年是很重要的。那时候每一个人都充满了天数种可能性,只是很多的潜能在还没有开始的时候就被一些条条框框给抹杀了。如果说能够培养出一代有知识、有思想的公民,那么他们的子女也会是伏秀的,这样不就是一种良性的循环。

篇4:什么是教育读后感

有关教育之议,已经令人不胜烦扰。然而,不论我们如何不堪其扰,不管我们心中是否存乎教育的明哲之道,二千年来不断积淀下的种种议论、态度,案例甚至争吵,对于当下的中国教育,特别是家庭教育,仍然有着鲜明的现时意义。而历史中存留的观点,更是直接影响着中国教育的方方面面。言多而失,倒不在于这些言论中有多少存着谬误,而是话说多了,就足以令人无所适从,把本来清楚的事情拉进迷局。关于教育该由谁来充当主角的问题,本来是一件义理明晰的事情,而当各种观点汇集在一起的时候,本不该错位的职责便悄悄地模糊不清了。常言道世事如棋,教育也不能脱身其外,那么,假如把孩子的教育看成一盘棋,那么到底该由谁来执棋呢?

回答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谁能把这盘棋下得更好。观高手行棋,弈棋布势,务相接连。自始至终,着着求先。临局离争,静谧独观,毫厘不差,其中妙诀就是在行云流水之际,胸中已有甲兵十万。说白了,不受外界叨扰,安心下好自己的棋而已。街头巷尾也有棋迷,棋局一开,众人围聚、你曰出车,他说跳马,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这样的棋不是棋手在下,而是一项集体娱乐活动,如此想要将棋下好,反倒更加艰难了。这样得棋,赢了功归旁人,输了怨天尤人,又何尝有一丝下棋的乐趣?由此来看,棋还是自己下的好。自古万事如出一辙,懂得了这个道理,有关教育的问题也就不难解了。俗话讲先入为主,这样看来,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所谓的培养、所谓的教育,说起来不过是一句话——子女之教,在于家庭。对棋而言,布局的棋手是棋魂所在,其中的精妙玄机,只有他一个人知道,也只有他一个人处理得好;对孩子而言,家庭是人生第一站,一生的成长、影响,都在于家庭的教育,父母的熏陶。染苍则苍,染黄则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棋局的好与坏,都在于棋手的素质高下,孩子的好与坏,都在于家庭的教育如何。说完了棋理与育人之道,就轮到一个庞大的命题:究竟如何将家庭教育做好?或者说,中国现时的家庭教育,究竟哪里做得不好?好的地方,人人心中有一本账,我们也世代相传了千年之久,不好的地方,恐怕便不是一两句说的清了。于缺处补益,于短处补长,将短少之处分门别类,辨别出是哪一条让孩子先天不足,哪一条令孩子后天失调,哪一条助子成功,哪一条引子失败;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在家庭教育这盘棋中游刃有余。更紧要的是,棋可以重来,教育却不可能复盘,成功固然好,失败却是无可挽救的,没有一个家庭有资格试验,更没有一个家庭输得起这样的棋。

基于此,我在读《中国家庭教育缺什么》一书后,也不禁有所感,这本书抛开陈腐的老套路,拂去空洞说教,直指中国家庭教育所缺所欠,以鲜明案例为资本,以细致考量为手段,为中国家庭教育查缺补漏,为中国万千孩子,更为两倍于孩子的家长打造一本万世不易的教子典籍。在这本凝结了智慧与心血的书中,我们所要关注的不仅是孩子的现状,更是孩子的未来。所谓的关注未来,也就是为孩子的一生奠基,《中国家庭教育缺什么》这本书读起来都是细致入微的小道理,小感悟、小故事、小窍门,但是正是这种近似于工笔的考量,描绘了当下中国家庭教育的一种氛围,使我读后受益匪浅。或许读了此书后,未必知道成功的孩子是如何登顶的,但却可以知道我们所缺乏的东西,在这个阅读的过程中,有些答案就已经浮于纸上了。教育其实就是这样一个东西,许多名宿鸿儒不能为之的,往往在这本书中一个小道理就讲通了,一盘看似繁杂的棋,其实只要由正确的人、按正确的方法坚持到底,也就是所谓的大师了。

篇5:阅读《什么是教育》读后感

读完《什么是教育》,我受益匪浅。它是雅斯贝尔斯存在主义教育思想的代表作之一,诠释了什么是教育。其教育思想是关注人与人之间的灵魂的交流和生命的体悟,是“人的灵魂”的教育。教育的过程是个人整体精神成长过程,培养“全人”。注重精神陶冶在教育中的作用,揭示了教育本真的意义。他的教育思想对我们今天的教育有着极大的启示意义。

雅斯贝尔斯认为“教育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灵肉交流活动(尤其是老一代对年轻一代)”,教育是人与人精神相契合,文化得以传递的活动。真正的教育绝不容许死记硬背,也从不奢望每个人都成为有真知灼见、深谋远虑的思想家。教育的过程是让受教育者在实践中自我练习、自我学习和成长,而实践的特性是自由游戏和不断尝试,换言之,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集。由此表明,雅斯贝尔斯更注重的是培养“人”,抨击教育中对学生的无视,呼吁教育的本质是唤醒人性。但在当今的应试教育下,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枯燥无味的知识,并不明白学习它的意义,强迫学生死记硬背,扼杀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背离了教育最初的目的。我个人认为,学习本来就是件快乐的事,真正的教育应该是以人为本,使学生全面发展,而不只是为了考试而学,为了分数而学。在教育中针对差异性注重进行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发展每个学生的兴趣、能力,全面发展,唤醒学生的灵魂。

雅斯贝尔斯把教育归纳为三类型:经院式教育,以“知识”为中心;师徒式教育,完全以“教师为中心”;这两种是雅斯贝尔斯所反对的教育,而他倡导的是第三种教育――苏格拉底式的教育,不是知者随便带动无知者,而是使师生平等,共同寻求真理。柏拉图的对话,对真理的本然之思,是真理的间接传达。这一观点,让我联想到当今教育的最大问题,今天的学校教育仍然是应试教育,有着浓重的经院式教育和师徒式教育, “以教师为中心”, 将学生置于被动的地位,当作容器而机械地灌输,只是知识的简单灌输,单纯的师教生听,照本宣科。对于这一现象,我们应该根据雅斯贝尔斯的教育思想,对当今教育进行反思,完善教育方式。教育应是师生主体间自由交往的过程,没有权威和中心的存在,是个人整体精神成长的过程。新时代的教育应该是鼓励学生自己探究,自己动手操作,自己发现,合作、探究、和谐超越应该是理想教育的内涵,教育应该是注重鼓励学生发现自己,展示自己,现实自己。

雅斯贝尔斯认为人类的全部存在是以有意义的计划为基础的,但教育却绝不能按人为控制的计划加以实行。人们都是依靠理解力来制定计划的。由于我们知识与能力的限制和它根本就可能实现,因而这些计划只会在实际的尝试中毁灭。计划并没有把自己限制在真正而且必须可计划之事上,反而是对真正人性的扼杀,这些计划侵吞了属人的自由。人,只能自己改变自身,并以自身的改变来唤醒他人,但这一过程如有丝毫的强迫之感,那效果就丧失殆尽。计划应事先作出其步骤,使计划切实可行,既包罗万象又井然有序。事实确实应该如此,教育过程首先是一个精神成长的过程,然后才成为科学获知过程的一部分。教育应重视全面发展,重视全人教育,而不是计划把学生培养成怎样的人,应该因人而异,因材施教,让其自由发展,在完整的精神中学习、生活。

雅斯贝尔斯强调教育是全人教育,是本真教育,“本真教育”是对生命尊重、生命发展、生命超越的教育。人的回归才是教育改革的真正事件。遵奉客观实际,依循客观规律,引导学生探究真理、遵奉真理、捍卫真理作为自己的神圣职责,把真诚待人,诚实守信,讲究实际,尊重自我作为学生的立身基础,对生命尊重、生命发展、生命超越的教育。“人不只是经由生物遗传,更主要是通过历史的传承而成其为人。人的教育重复出现在每一个人身上,在个人赖以生长的世界里,通过父母和学校的有计划教育,自由利用的学习机构,最后将其一生的所见所闻与个人内心活动相结”,教育正是借助于个人的存在将个体带入全体之中,如果人与一个更明朗、更充实的世界合为一体的话,人就能够真正成为他自己。教育是一场全民性的运动,父母教育、学校教育和自我教育都是教育不能缺少的一部分,民族的未来和教育息息相关,要尊师重教。教育是为适应今天科技生活所必需的科学,可以引导和充实人们的生活。教育帮助个人自由地成为他自己,而非强求一律。如:我们必须尊重儿童的自由,让他们自己明白学习的动机,并不是出于服从而学习,同时允许他们轻视不行的教师。要不然学生在下意识里只知道服从与固执,却不懂得怎样自由地去生活。教育决定一个时代、一个任何一个民族的精神面貌这一曾经风靡一时的观点,是毋庸置疑的。教育只能根据人的天分和可能性来促使人的发展,教育不能改变人生而具有的本质。但是,没有一个人能认识到自己天分中沉睡的可能性,因此需要教育来唤醒人所未能意识到的一切。教育的界限不能事先划定,而只能在实际中观察把握。

在雅斯贝尔斯看来,陶冶就是真理意识存于个体生命的直接性中间的培植成长过程。对真理的意识的培植通过了人类后天习得的陶冶过程,通过具有一定质量的培养过程,扩展意识就得到了陶冶,陶冶是一种生活型式,同时陶冶又是交流、唤醒和自我实现的中介。陶冶在活动中完成,目标是全面的造就人,铸造人的本质。占有知识并不等于陶冶,陶冶不是天生的,它是与传承、教育、家庭的祖先、团体的本质有关。陶冶是已形成意识的真实再现,陶冶的行动就是思考的行动,陶冶使得受教育者之间的交流成为可能。陶冶是每个人获得知识和重新塑造自己的天地,我很赞成“陶冶的知识却能改变人、帮助人成为他自己,教育满足真正的精神需求。”只有经过陶冶了,被人内化的知识,才成为人的真正知识,是人们的灵魂得以充实。当学生具有强烈的求知欲,自愿去学习时,认知才成为可能。毋庸置疑,每个人都有独特的个性,陶冶则意味着,在铸造和展开人的这一天然给定性过程中,通过人自身的活动、意识和它特有世界的形式与一般的形式接近。这样,这种一般形式在个体的构造中是作为唯一的特征表现出来的。

《什么是教育》这本著作集中体现了雅斯贝尔斯的教育思想,其许多教育观点不仅是历史的精华,也是对现在的教育理论和现实意义有着极大的影响。那独特的教育思想,让我们不断反思我们自身,也反思我们的教育,探讨真正的教育,真正认识什么是教育,还教育自由,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加强师生间的对话交往,重视“人”的培养,我们要用心去寻觅教育的真谛。

[阅读《什么是教育》读后感]

篇6:什么是教育的读后感800字

暑期,在繁忙的家务事之余仔细拜读了菲利普.杰克森编著的《什么是教育》,其中的教学技巧、教学反思让身处教育第一线的我深感惭愧 。我们一直遵循原有的经验轨迹,自认为已经把知识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生,仅此而已,这样就够了,但是杰克森借助于许多哲学家的思想来阐明一个社会如何将真理和知识传递给下一代。即教育归根到底是一项道德事业。

对于教育我有以下三种理解:

第一,教育是师生之间自由交往的过程 “人就能通过教育既理解他人和历史,也理解自己和现实,就不会成为别人意志的工具”。对话不仅形成了师生交互性的关系,而且也使知识转变为学生个人的认识,使学生的精神受到对话的启迪和引导。

第二,教育是整体精神成长的过程。教育不只是获得知识、技能的活动,而且是师生共同参与的精神生活。教育作为整体精神成长的过程,是促进人的知、情、意统一发展的过程。

第三,教育是个体自我教育和自我实现的过程。教育的过程是让受教育者在实践中自我练习、自我学习和成长,教育帮助个人自由地成为他自己,而非强求。

“教育是为了不教育,站在孩子的角度自我教化,一切的教育智慧不请自来。”我很欣赏这个观点。对人的一生而言,教师的“教”显得太短促了,好的学生不是学校教出来的,在学生成功的道路上,老师只是阶段性的领路人而已。因此,我们要做的是等待,耐心地等待:在尊重孩子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给予他们自由发展的空间;养成孩子自己寻求解决问题的能力,获得知识和智慧的能力,以及培养他们自主发展的信心和动力。

“什么是最好的教育?”最好的教育不是多么生动的教材,不是多么博学的教师,不是多么高效的教育方法,而是那种源自教师内心深处的爱,基于爱的对话:一个眼神,一份目光,一个动作,一句言语……有位老师曾经这样形容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学生就像你面前的镜子:你乐观,他活泼;你上进,他努力;你严谨,他踏实;你沮丧,他颓废……”我相信满眼有爱的老师,她的学生一定积极自信、宽容友爱,无论他或她是否聪明过人,都能在教师爱的包容下茁长成长。

鲁迅先生曾说过,“教育是根植于爱的”。爱是教育的源泉,爱是教育的最基本条件,爱更是教育成功的原动力。有了爱,一切的怀疑会化作坚定的信任,所有埋怨将变成耐心的激励,曾经质疑的目光更会充满爱的执着与期盼。它使我们的教育教学活动充满了人性的光辉,使教育教学行为充满了艺术性和创造性,更将真、善、美的和谐统一带进校园,带进教室,带进孩子们纯洁的心灵,生根发芽。

什么是教育?真正的教育,绝不仅仅是讲道理、传授知识,更不仅仅是开发孩子的智力,而是文化的传递,精神的传递,让我们的孩子成为一个内心强大的人。这是你我为师者追求的教育理想。

篇7:什么是教育的读后感800字

《什么是教育》一书虽然只是一本小册子,却包含了雅斯贝尔斯最重要的观点和论述.这也是因为教育是一个核心问题.这本书据说可以看做是作者对德国教育的反思,同时我们可以一睹欧洲教育发展的一些脉络,对照我国目前的教育现状有启发意义.作者以其专业角度对教育的本质、教育的理想、大学的本质、大学的理想做了简单的阐述,并提出了大学改革的一些具体的措施,有一定借鉴意义.最后,作者贯穿全书的观点是教员和学生应该是一种平等的关系,教育的目的是保持独立自由个人意志以及对真理的不懈追求.

什么是教育,古今中外不同的理论家们对教育有不同的说法,我最赞成的一种观点,教育就是交往.在我国也一直承认的是晕种观点.教育分为哪些方面呢,从孩子一出重开始,当然也包括胎教,还有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环境教育等.教育形象的比喻就是让一张白纸变成一张表格.里面写满了子.里面有涂改有错误.等待着你去修改和添加.

陶行知:教育是依据生活、为了生活的“生活教育”,培养有行动能力、思考能力和创造力的人.

黄全愈:教育“重要的不是往车上装货,而是向油箱注油.”

钟启泉:教育是奠定“学生发展”与“人格成长”的基础.

秦文君:“教育应是一扇门,推开它,满是阳光和鲜花,它能给小孩子带来自信、快乐.”

爱因斯坦:“什么是教育?当你把受过的教育都忘记了,剩下的就是教育.”

哈沃德·加德纳:什么叫教育?教育是让孩子体验发现世界是怎样一回事,教育者在其中可以起到什么作用.

雅斯贝尔斯认为:“所谓教育,不过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灵肉交流活动尤其是老一代对年轻一代,包括知识内容的传授、生命内涵的领悟、意志行为的规范、并通过现存世界的全部文化导向人的灵魂觉醒之本源和根基,而不是导向由原初派生出来的东西和平庸的知识当然,作为教育基础的能力、语言、记忆内容除外.真正的教育绝不容许死记硬背,也从不奢望每个人都成为有真知灼见、深谋远虑的思想家.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性知识的堆积.”

篇8:什么是教育的读后感800字

习惯了凡事都要有一个标准,有一个确定且唯一的答案,然后按照这一标准和答案来要求自己行为做事包括学习和做学问。然而教育学本就是一个难以捉摸的学问,它没有唯一的答案,各种理论以及各个个人或教育团体对教育的实践也不尽相同,随着学习的深入,对教育本质的思索让我越来越难以把握,当我试图从现实生活中去寻找答案的时候,我常常像走入迷宫一样慌乱而不知所措。

刚拿到书的时候,我产生了些许微微的失望,比起很多教育学的大部头,这本书很薄,在浏览了目录之后,这种失望更甚,书本最后一章的结论是“教育是一项道德事业”,这似乎又回归了一个无法论证清楚的老旧话题。庆幸的是,我没有因为自己肤浅的判断就把这本书搁置书架。

不得不说,这确实是一本好书,作者逻辑严谨,论证严密,可以感受到作者深厚的功底,确如书中所说,这是作者多年思索的成果。这本书给我的启发很多,作者摒弃那种上来就下结论的方法,相反,而是将自己的思考过程一点一点详细的描绘出来,他是如何分解这些问题,如何去寻求论证,又推翻论证,然后又得出结论,其中包括对杜威本人早年观点的思考和批判。透过这一过程,我可以看到大师是如何分析问题,寻找论据,最终建构自己的观点。整个看书的过程,仿佛在跟着大师一起思考,一起寻求教育的终极答案。

杰克森在讨论教育的本质的时候提出要将“本质”与“存在”区分开来。而这也是长久困惑着我的问题,教育如何解决崇高与世俗的矛盾。杰克森认为“教育实践呈现给感兴趣的观察者的是本质的和非本质元素的一种奇妙混合。他提供了必然真理和偶然真理的大杂烩,或者是本质和非本质真理的大杂烩。”那我们又该如何区分偶然真理和内在真理呢注:文中两处的“必然真理”和“内在真理”分别引自文中P69和P22,不知道是译者翻译的不同还是作者本身词义的不同,二者的说法有细微差别,在分析文中两处对于该词的描写,暂定为二者指代相同,杰克森指出“从理解事物的现实情况到事物应该的状况,不仅仅要求我们作实证调查,它还要求我们超越经验本身进入一个被称为超越的甚至形而上学的境界。”

整本书中,能够感受到作者满溢的个人情感和倾向,从学术的立场来看,这是不应该的,可是这又有什么关系呢,正如作者书中所阐述的,这本就是作者本人的主观性真理,而“教师的目标是让学生拥有他所传递的任何知识。”杰克森将这一过程称为“贩运真理”,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会产生两种策略“接受”和“塑造”,教师首先要接受学生,包括倾听、观察、理解学生等,然后通过传递知识、纠正错误、树立典范来塑造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老师仅仅是将自己的个人知识“贩运”给学生,而学生通过思考、感悟,逐渐转变为自己的个人知识,杰克森将这一过程归结为“取消、保留、提升”,它是一个学生在接受教师的知识后理性的思考,辩证的取舍,创新发展的过程。在文章的最后一章,杰克森批判了“告知”优于“塑造”的教学目标。杰克森认为教师和学生之间需要一种“相互承认”,这种承认是平等的,双向的,二者之间有情感的交流,这样教师才能对学生产生“塑造”作用,而不是简单的“告知”。而“爱”是教师与学生之间重要的情感纽带,在“教学与学习中居首要地位”。

本书最后一章的标题为“教育是一项道德事业”,然而杰克森对“道德事业”一词并没有进行界定和描述,作者所说的“道德事业”究竟指什么并没有明确的说明,读者本人只能根据文中的描述和自己的揣测做大概的判断。首先它是一种责任,上一代人有责任将知识传授给下一代人,或者说知识的拥有者有责任将所掌握的知识传给不知道的人;其次,负责传递的人传递的东西应当是其认为“有价值的”。

值得玩味的是杰克森在此使用的是“传给”、“传递”、“传输”,在之前使用的是“贩运真理”,这些词展示的二者之间都是一种平等的关系,没有尊卑之别,没有权威之说。就仿佛某人拥有某样东西,而拥有者将这一东西交付与某人,至于接受者如何理解、使用、改进这一东西,则是接受者个人的事情。而传递过程中所产生的学生对教师的爱戴与感激,则是传递者与接受者交往过程中情感交流的体现以及教师人格魅力对学生产生的影响。最终,教育的道德性就体现在使受教育者变得更好,使我们的社会环境变得更好,最终使我们的世界变得更好。

在书的结尾,杰克森指出“教育的理想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变化”,而每个人也可以去思索、定义自己的教育信条,尽管这些定义不尽相同,而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教育的理想在众多的沉思中得以前进。

当书本翻完最后一页,掩卷沉思,书中对教育本质的探讨,我似乎明白了,又似乎不明白,对真理的追求或许就是如此,仿如作者书中所写:“教育的最高真理并无有形的存在形式,它不能通过经验得到验证,它只能被考虑、谈论,示意出走向。”追求真理,是为我们前进的道路寻找方向,它指引着我们向前,再向前。时间流逝,岁月变迁,真理或许会改变,然而,这又有什么关系呢?重要的是——我们,一直在前进。

篇9:《什么是真正的教育》读后感

《什么是真正的教育》读后感

一直以来我都认为,身为一位教育工作者应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教育方法,但对于我这个参加工作才6年的“菜鸟”,如果夸夸其谈自己的教育方法,肯定会被老一辈们“拍砖”至“吐血”,所以参照一下伟大的教育家们谈论的教育方法还是非常有必要的,纵然这辈子我成为一个伟大的教育家的机率比张吾本不吹牛的机率不会高很多,其中许多言论及方法还是非常值得我借鉴学习的。 《什么是真正的教育》这本书看上去和市面上常见的关于教育类的书籍没什么两样,50个名人,50段著名的言论,厚厚的一大本,起初翻开书本就昏昏欲睡,相比起来这书比《笨狼的故事》没趣多了,为了完成任务我不得不坚持下去,慢慢的,其中的片段开始吸引我,犹如我开始明白一个人的心灵美才是最重要一样。 什么是真正的教育?关于这点我与作者不谋而合―教育需要返璞归真,面对现实教育中屡见不鲜的“伪教育”现象,面对教育生活中日益严重的教师职业倦怠,我深切地感受到,我们的.教育,一方面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成就,同时也的确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和弊端,实事求是地说,这些问题的存在,有着复杂而深刻的社会和时代因素,同时也毋庸讳言,对教育,我们还十分有必要重新打量,追本溯源,返璞归真。(摘至《什么是真正的教育》序) 读了这段序,我十分感慨,确实,现在的教育存在了太多的不真实的一面,曾经有人说过一句很经典的话:现如今幼儿园的孩子学习小学的知识,小学生学习初中的知识,初中生学习高中生的知识,高中生学习大学生的知识,而最悲哀的就是大学生需要学习幼儿园的知识,比如不要乱扔垃圾,不要随地吐痰,不要闯红灯等等等等最最基本的作为一个自然人需要遵守的基本常识,但是许多人却做不到。为什么会这样?我认为第一家庭要要负责,第二我们老师需要负责,但对于这个责任我们老师却有着太多的无奈,谁喜欢起得比鸡早,谁喜欢干的比驴多?整个社会的大环境是如此的急功近利,我等又有什么办法?我也想每天和孩子们说说理想,谈谈做人的基本道理,但是面对种类繁多的各种考试,各类比赛,我又该如何面对。(好像跑题跑远了,言归正传) 这本书我只是选择了里面几段我正在感兴趣的段落进行了认真的阅读,其中格鲁吉亚教育家阿莫纳什维利的一段话最让我欣赏,给教育者的10条“箴言”。 第一,在意个人道主义的社会里,教育职能是人道主义的。使儿童对教育过程产生好感,使他们成为我们在教育他们中的自愿助手―这是人道主义教育的主要原则。多么善良的语言,如果我们把教育事业当成是人道主义事业在做,那么何愁做不好我们的事业呢?这里我想到了我的老婆,一个文弱的女人,场口中学的数学老师,面对场口中学这四个字,我们最容易想到的就是学生难管理,但我却非常佩服她,每一个她带的班级学生都非常佩服她,所以她带的班的学生的成绩在他们学校都算是比较好的,常常会看到比她高几个头的学生在认真的听她解题,这就是人格魅力。常常会看到已经毕业的学生给她发来祝福的短信,前几天看到一条短信“祝福您,我生命中的贵人”是一个毕业的学生,老婆整整用了两年的时间来改变他,现在他过的很好。这就是人到主义。 第二,交往―是人们生活中的主要之点,使儿童得到与我们交往的快乐,共同认识,共同劳动、游戏、休息的快乐。 第三,成人的日常生活和相互关系的性质―这是未来的人的个性赖以形成的环境。因此,极为重要的是,要使我们的日常生活、我们的相互交往,尽可能在更大程度上符合我们力求使儿童树立的那种理想。 第四,人对人们的信赖,人对自己的生活立场的信心―这是人与人之间富有人生乐趣的交往和诗个性升华的本源。因此,我们必须爱护和发展儿童对我们自己的教育、对自己的同学、对人们的信任感和对自己的信心。 第五,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平行的和相互关心着人们的社会,我们的教育过程应该贯穿对每一个儿童个性的尊重,应该使儿童养成关心同学、亲人和一般人的感情。确实,现在的孩子,不懂得关心他人,不懂得珍惜他人,自私自利,毫无善良可言,面对这一切我们真正的应该好好的反思。 第六,只有在使人能感到自己是社会所需要的人,是自己人,只有在他既不认为地被抬高,也不认为地被贬低的社会里,人才能显示和发展自己的一切才能和天赋,并成为幸福的人。 第七,儿童是感情容易冲动的人,他们很难理解我们。但我们教育者有义务去理解儿童,应该在考虑儿童内心活动的情况下拟定我们的教育计划。 第八,教育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过程,因此,我们在解决教育任务的一切具体场合,都应该去变现出明智、有远见、合情合理和耐心。 第九,对儿童富有同情心、体贴入微、心地善良、爱、温和、直爽、乐于助人、休戚与共,这一切应该是我们教育者的行动指南。 第十,我们应该坚决扬弃与人道主义教育相对立的和抑制儿童个性发展的权利主义和墙皮命令及其种种变现形式。 洋洋洒洒写了这么些,说实在话,有点乱,我很想捋一捋,但无奈“剪不断,理还乱”姑且就这样吧。

篇10:《什么是最好的教育》读后感

作为教师,应该对教育关注,我精心拜读了张平的《什么是最好的教育后,感慨良多。这本书从交会学生如何做人、如何学习、如何做事、如何交往四个方面入手,阐述了教师如何更有效的关注教育细节,如何身体力行地搞好教育工作,成为出色的人民教师。

什么是最好的教育?教育的目的是什么?关于这个问题,众说纷纭。很多名人也都对这个问题发表过自己的观点,法国罗曼・罗兰说过:一个人只能为别人引路,不能代替他们走路。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不能总是牵着他的手走,而还是要让他独立行走,使他对自己负责,形成自己的生活态度。前苏联高尔基说过:爱孩子这是母鸡也会做的事,可是,要善于教育他们,这就是国家的一件大事了,这需要才能和渊博的生活知识。

名家们为探索教育真理,穷其一生精力,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做着最好的注解。在这个社会日益多元化的今天,拜金主义甚嚣尘上,很多人看不到精神教育的方向,尽管人们生活已大大改善,温饱已不是问题,但竞争却更为激烈,于是考好大学,找好工作,成了从幼儿园到大学教育最直接的目的,家长、老师,学生本人也在这条路上辛苦地攀爬着,分数成了衡量一切的根本。尽管有那么多的教育家现身说法,诉说着教育的本质,但社会依然急功近利,学生们为了分数,依然辛苦。

我们学校,是一所普通高中,学生来自县镇村,条件大多一般,考大学更是他们祖辈们几代的梦想,但自小家庭条件、教育条件实在有限,能考上好大学的也就有限。更多学生进入了高职类大学,还有学生高中毕业就踏上就业之途。那么,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我们,除了努力提高他们的分数外,还应该做些什么呢?

社会竞争如此激烈,生存压力如此之大,我觉得,我们首先要教会(更准确的说是给予)孩子自信。孩子对自己有信心,就会精神抖擞,对一切都积极努力,乐观向上,乐于接受挑战;孩子缺乏自信,她就会在任何事情上面前表现出柔弱、恐惧心理,从而失去很多学习锻炼的机会,影响自身的发展。自信的孩子,学习会有动力,相信努力就会有收获,因为这份认识,会加倍努力,即使成绩暂不如人意,也会保持良好心态,在学生时代,这份心态,会促使他们积极努力的去提高学习效率与效果;进入社会,相信自己能将自己从事的工作干好,能实现自己的理想目标。自信不是在得到之后才相信自己能得到,而是永然相信自己能得到。它是人的意志和力量的体现,也是一个人最值得骄傲的心态之一。

那么如何给予孩子自信呢?首先我们自己要有良好心态,告诉孩子,努力学习,有好分数,敲门砖就会多一块,就会硬一些。无论成绩好坏,分数高低,努力学习的行为本身,就是在锻炼自己。教师有良好心态,就会包容、理解所有学生,有了理解、包容,学习好的自会更加努力,学习不如人意的,也不至于自暴自弃,或压力山大而导致心理问题。学生在这种氛围中学习,会心情愉悦,接受知识就快,即使差生,也会在正确的道路上行走,更容易接受正能量的熏陶。

除了自信,我们还要教会学生自尊自爱。学生有了自尊,懂得了自爱,就会自律,就会知道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如何教会学生自尊自爱?身教大于言传,成长中的孩子最烦单调枯燥的说教,我们要亲身垂范,要“无言”的教育,我们自己也要自律自爱。平时,还要多和学生沟通,增加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要用心倾听孩子心声,在日常教学中,要有效引导学生亲历体验,在亲历体验中懂得什么是自尊,什么是自爱。

我们还要保护学生的自尊。成长期的孩子,没有完人,我们不能随意撕开学生不好的一面。面对有缺点的学生,只能用心交流,激发学生的进取心,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做有心人,关注从教育细节入手,身体力行。

和学生有了心的交流,也会让学生体会到老师对他们的尊重,体会到师生平等,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也会去尊重别人,平等待人,更会体验到独立人格的尊贵和老师的真爱之心。在了心与心的愉悦中,学生醒悟了;在心与心的碰撞中,学生的思想升华了,灵魂净化了,成绩自会提高。

给予孩子自信,让孩子懂得自尊自爱,懂得尊重别人,在我看来,这就是教育孩子做人的根本。有了这个根本,无论社会竞争多么残酷,生存压力多么巨大,孩子都会行走在正确的路上;孩子的路没有走偏,成才也就指日可待。

以上就是我作为一名普通教师,对最好的教育的一点基本认识。在教书的这条路上,在日常教学中,我正在无怨无悔,身体力行着。

篇11:什么是最好的教育读后感

什么是最好的教育读后感

文/胡忠年

在校本研修期间,我读了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张平主编的《什么是最好的教育――教师最需要关注的66个教育细节》一书。

这本书从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如何学习、如何做事、如何交往四个方面入手,充分阐述了教师如何更有效地关注教育细节,如何身体力行地搞好教育工作,成为出色的人民教师。

教育的核心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自信。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育的核心,就其本质来说,就在于让儿童始终体验到自己的尊严感、自信感,如果儿童自己不就上进,不知自勉,任何教育就都不能再他们的身上培养出来好的品质来。所以说自信是一个人成功的基础,如果孩子失去了信心,就会做什么事都垂头丧气,打不起精神来;反之,如果孩子有了信心,是个自信的人,那么他出世就乐观进取,做事积极主动,乐于接受挑战,正因为如此,就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培养孩子的自信,要让孩子相信自己所追求的目标是正确的,也相信自己有力量去实现自己的目标。

叶圣陶说:“教育就是习惯的养成。”印度著名哲学家菩德曼说:播种一种行为,你会收获一个习惯,播种一个习惯,你会收获一个个性,播种一个个性,你会收获一个命运。()培根也曾经说过:“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因此,人从幼年起就应该通过教育培养一种良好的习惯。”……从这些名言中,我们可以发现,良好的习惯已经被塑造为一个人存放在大脑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本。因此,我们在平时教学过程中,除了完成必要的教学任务以外,更要注重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因为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一旦养成,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素质,而且对学生今后的继续教育和工作生活都将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中国著名教育家李吉林说:“教育的灵魂,就是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培养。”“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的动力。”相信只要我们坚持培养孩子们的创新精神,孩子们都将会走上光明而美好的“星光大道”。而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精神,首先就是要激发学生的探究力。美国教育家布鲁巴克曾说过:“教师最精湛的教育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我探究问题的答案。”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中转变我们的传统的教学方式,采用探究学习,探究学习是指从知识获得的途径与方式的角度对学习进行分类得出的,是指在教育中,创设一种类似学术研究的情景,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调查研究、动手操作、表达与交流等探究性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学习方式与学习过程。

《什么是最好的教育----教师最需要关注的66个教育细节》对广大的教师有很强的学习和借鉴意义,作为教师的我将细细品味书中提及的每一个教育细节,在以后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充分贯彻这些教育思想,使我们的学生成为一个健全人格的人。有一句话说得好:有时候,不是我们的学生教不好,而是我们的教育没有做够。

篇12:教育是没有用的读后感

教育是没有用的读后感

教育是没有用的读后感

最近读了我国着名教育家格林先生写的《教育是没有用的》一书,从中学到了很多知识,书中内容不仅有高度、深度,有震撼力,同时也给读者展示了许多教育试点的成功案例,细细品味,印象深刻,深受教育和启发。

书中的很多教育方法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是要花功夫的。如果只能生搬硬套,不能理解和融会贯通,也就是不能悟出里面的内涵,那也是做不好的。“学习是人的高级本能,是不需要教的,教育是没有用的。”既然教育没有用,那么我们应当如何参与到孩子的学习和成长中呢?我谈点体会:

一、保护孩子的主动性

书中第一章《教育之困》中讲到的“摁着牛头吃草”的故事中讲的是什么拴住了这头牛呢,是小小的木桩吗?不!拴住这头牛的不是木桩,而是由木桩形成的心理枷锁。一厢情愿地强化孩子的自我控制,置他们的主动性于不顾,孩子就会像那头被小木桩拴住的牛一样,小的时候想拔木桩,拔不动,等到长大了,有足够的力气去拔木桩了,却已经没有欲望了。

当代教育者的最大困境其实就在于“摁着牛头吃草”,一厢情愿地训练“牛嘴”要张开多少度、如何吃草,岂不知“吃草”是它的本能。这样强硬和机械训练的结果是“牛”很累,教育者也很累,教学的效能却极低。过去几十年,教育者长期执着于为孩子设计的教育方式,实际上是对孩子主动发展的一种人为控制。变“被动教”为孩子的“主动学”,是当前教育走出困境的唯一通途。

不惜一切代价保护孩子的主动性。我们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中的基础,更为重要,更应引以为戒,不能按照自己一厢情愿的教育设计,迫使孩子们就范,忽视甚至控制了人的主动性,而进行被动教育,造成孩子对学习产生消极抵抗的心理,要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应孩子。

二、激发孩子的兴趣

兴趣是人生普通但神奇的“方向盘”,对人的知识的增长、智能的提高、情感的调动、品格的形成、潜能的发挥等,都起着巨大的作用。从社会角度来看,兴趣是爱学、会学的重要基础,是终身学习的人必不可少的重要素质。

书中讲到激发孩子的兴趣,有三种思路:“一是感觉引导,二是降低难度,三是协助孩子发掘学习的快感。”

在《教育的秘诀是真爱》一书中,有一个顽皮的孩子向老人扔石头的故事,一开始的时候,孩子们扔石头是出于内在动力的驱使,扔石头让他们觉得新奇、好玩、冒险,因此,那位老人越管,他们就越逆反。可是,从老人给他们第一笔钱的时候,这些孩子扔石头的原因或者说动机就发生变化了,他们所做的事情再也不是源于兴趣,而是从内心的渴望转变为外来金钱的刺激,当外来的刺激变得越来越小、甚至消失的时候,扔石头的行为也就失去了激励因素,其结果自然就可想而知了。

我们可以从中洞见孩子内心变化的基本线索,这也是吸引孩子从内心里出发爱上学习的基本线索--感觉引导。当孩子感觉到学习是为了别人,无论是满足家长还是老师的要求时,学习的动力就会降低;当孩子的学习能满足自己的好奇,能收获美感和满足感,不用别人催促和监督,这种学习才是最有效的。

孩子不爱学,还有一个关键原因,就是在学习过程中没有尝到甜头。而让孩子尝到甜头的唯一办法就是减少知识总量,降低学习难度,使孩子不断获得小成功,尝到小甜头。在学习过程中,把一个大目标科学地细分成若干个切实可行的目标,每实现一个小目标,就得到一次激励,一步一步地走向成功。

在孩子的学习问题上,失败不是成功之母,成功才是成功之母,反复成功培养天才,反复失败培养庸才。人不是一步登天的,而是在不断获得“小成功”中聚集成就感,从而走向“大成功”的。()如果学习的目标太高、难度太大,孩子努力了还达不到,失败几次之后就会失去继续努力的动力。理想的`学习是“站着坐着够不着,跳起来正好”,不断尝到小甜头,才可能逐步走向最终的成功。

三、给孩子说的机会

格林在书中说道:“在课堂上,教师如果尽可能闭上自己的嘴,让自己少说一点,留出时间和空间给孩子,也是教育行为转变中的一个关键。课堂是教师传道授业的场所,但同时也是孩子吸取知识的场所,需要的是老师和同学之间的互动,而不是老师在台上高谈阔论,孩子在台下死记硬背。老师说多少、孩子记多少的学习是机械的,孩子充分思考和内化所学的知识是需要时间和空间的。”

好问、好说是孩子的天性,我们不能剥夺孩子说话的权利。要让孩子学会“问”而不是学会“答”。课堂上我么美好更应该引发孩子“问”、“说”的兴趣,交给孩子“问”的方法,而不是一味的灌输,只关注结论,忽视学习的体验过程。

孩子的成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我们有时需要等待,需要用一种润物细无声的心态和方法去品味教育、反思教育、探索教育!

篇13:什么是真正的教育读后感

最近,我阅读了《什么是真正的教育》――50位大师论教育这本书,书中50为大师的精辟理论,对教育的独到见解,使我收益颇丰。

该书概括了今中外50位大师对教育的探索与结晶,思路明确,堪称经典。作者认为真正的教育思考离不开大师的智慧,只有“认真汲取教育先贤的思想营养,创造性地实践教育先贤的教育智慧,教育才会成为造福于人类的伟大事业,教师和学生才会真正享受教育的幸福。”为此,作者花了大量的精力,阅读了古今中外的大量教育论著,在走进大师教育思想的同时,又能回归教育实践的现实困惑,力图将大师的教育思想通过合理的整合和结构的安排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所接受,使教师的教育思考与困惑能建立在大师教育思想的高度之上。整本书都是围绕着“什么是真正的教育”展开,包括大师的选择及其观点、文章的截取及其长短、专辑的安排及其结构等,无不体现编者作为特级教师对教育的思考及其智慧,他只是把大师的教育观点剥离出来,展现在我们的面前,带领我们一起去感悟、去思考,一起去大师那里寻找教育的原点与智慧。

在第“教育本质”中选取了12篇文章,作者认为,教育就是确立人在教育中的崇高地位,让教育成为人的生命和心灵发育成长的过程。教育应是自由地追求人与自然的完全和谐一致、教育所要传授的是对思想的认识、教育是对人的灵魂的教育、教育即生活。教育既是目的也是手段,通过教育去追求自己的幸福,所以要终身教育、教育的范围要不断拓展。

在第二辑“教育内容”中选取了10篇文章,作者认为,教育内容自身蕴含着丰富魅力,教师需有一双慧眼,穿透知识表象,洞悉和传递学科本质之美并“以美启真”.也就是说,一个成熟的老师,在确定教育内容时,自然应该不仅仅是满足于知识的传递,还应努力挖掘蕴涵在学科内容中的“美原素”,不仅要发挥这些“美原素”的育人功能,而且要由美走向真。为此,作者主要选择了四门学科即科学、数学、音乐以及物理学,展现了这些学科的大师们如何从知识达到对学科美的感悟。

第三辑“激发和唤醒生命”,教师要想学生享受课堂,首先自己就得享受自己的教学,让自己的教学进入到一种自我欣赏的境界,带着感情、带着爱、带着学生一起去平等地思考。当然,前提是我们对书本的知识、结构及其方法要有充分的理解,并能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展现出来。但是有了这些还不够,一定要清楚地意识到,我们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而根本上是为了养成学生独立思考的精神。只有养成了独立思考的精神,学生才能够将习惯发展为自我意识,实现更大范围的成长。

第四辑“把鸟放到林子里”,强调在课堂之外的教育活动中,学生还应该从自然界中感悟美,接受美的熏陶;在伙伴或集体的关系中,创造美的新元素;在郊游、体育、劳动等活动中,体验审美的新天地,寻找教育的新途径。

第五辑“教师职业幸福的秘密”,探讨了教师如何通过教育获得幸福感,教师在教育劳动中如何充满愉悦和成功体验。编者认为,教师的职业幸福与其劳动的创造程度密切相关。因此这一专辑中,我们读到了关于教师职业劳动特点的精彩论述。这在同类型的教育理论读本中很少涉及。

第六辑“童年,人生已经开始”,阐述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独特地位。编者寄望,学习,不止是为未来的人生奠基;童年,人生就已经开始。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真正主体,学习也就成了一种生活,它的名字叫幸福。

六个专辑既独立成篇,又联系紧密,各个专辑的导言和提示,提纲挈领,为读者的阅读和思考提供了鲜明的路标和导引。

再次,该书编者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在专注于大师论著与问题阐释的同时,其清醒的现实感也跃然纸上,体现了一位特级教师应有的人文关怀。针对近年来不断有学者提出的“回到教育原点”的观点,作者的思考却更深一步,那就是什么是原点的教育?即“什么是真正的教育?”并将此问题化解为与教育现实密切相关的若干具体问题。编者从浩如烟海的经典中寻求答案,自身对教育的思考却又并未让汗牛充栋的典籍所淹没,其强烈的主体意识仍借助全书的结构和问题而充分显露出来。每个专辑里的文章都是围绕着编者的问题进行整合。因此,在大师的教育思想和智慧背后,却可感受到编者对现实教育深切的关爱和忧思。读者在阅读这些大师文章的时候,总会不经意间浮现出自己在教育工作中习以为常的某些细节、困惑以及问题,答案也往往在与大师的精神交流中自然获得。我们仿佛和编者一起潜入教育的深处,从大师那里寻找教育的智慧和温暖。

最后,从《教育》一书的结构体系来看,编者似乎暗示我们,关于教育是什么的探讨,一定要放到整个教育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来加以考量。仅把目光限于一时一地的已有经验,是不能得出令人信服的结论的。“什么是真正的教育?”近些年不断有这样那样的轰动经验吸引着眼球,但有多少能经得住教育理性和智慧的追问。一方面是先进典型不断,另一方面是问题依旧如昨,而真理往往是朴素的。读了这本书,我觉得,教育,真的是到了认真反思的时候了。也许,返璞归真,才是当下教育的最好选择。也许,教育者,首先应该做一位自主学习的教育。

篇14:什么是真正的教育读后感

胡秀武

我阅读了《什么是真正的教育――50位大师论教育》一书,这确实是一本兼具思想性、可读性和经典价值的教育智慧读本。书中介绍了蒙田、夸美纽斯、康德、赫胥黎、杜威、苏霍姆林斯基、蔡元培、叶圣陶等50位古今中外思想家、科学家、教育家关于教育的精彩论述,集中回答了教育的本质、教学的艺术、知识之美、教师的职业生活,会发现,教育,来可以如此朴素而美好!

“学校的目标是培养有独立行动和独立思考的个人,不过他们要把为社会服务看做是自己人生的最高目的。”――爱因斯坦(119面)指出了育人的最终目的,无论学到多少知识,但都应有利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教师不仅要求学生说得出学过哪些词,还要讲得出它们的意思和实质,在评估学生的成绩时,不是看他记住多少,而是会不会生活。学生刚学到新的知识后,老师应遵照柏拉图的教学法,让他举一反三,反复实践,看他是否真正掌握,真正变为自己的东西。吞进什么,就吐出什么,这是生吞活剥、消化不良的表现。肠胃如果不改变吞进之物的外表和形状,那就是没有进行工作。

我们的思想徒劳无益地听凭别人的想法摆布,受它们的奴役和束缚。我们脖子上被套了根绳索,也就步履沉重,失去了活力和自由。“教师的职业就是要研究人,长期不断地深入人的复杂的精神世界”.――苏霍姆林斯基(209面)的教育观阐明了教师的工作的复杂性。这个大干世界,是一面镜子,我们应该对镜自照,以便正确地认识自己;有人还把它分门别类,使之更加五彩缤纷。总之,我希望世界是我学生的教科书。它包容形形色色的特性、宗派、见解、看法、法律和习俗,可以教会我们正确地判断自己,发现自己的判断力有哪些不足和先天缺陷

“因为爱、感激、信任和服从的情感的产生,是母亲和孩子之间本能的情感吻合的结果,所以这些萌发了的情感的进一步发展便是人类崇高的艺术!”――裴斯泰洛齐(258面)的教育观阐明了爱的多面性。这段文字深深打动着我,静下心来反思一下自己,作为一名教师我们何尝也不应该做一个有爱心的教育者呢?教师的爱心应表现在对儿童个体差异的尊重,对儿童独特而丰富的精神世界的尊重,对来自不同文化背景、不同阶层的儿童的'平等对待与接纳。虽然,有些孩子的某些能力有些偏低,但这并不能说明什么,这只说明了孩子需要老师的更多的关注,更多的关心。无论什么样的孩子都渴望受到老师的表扬和肯定,而我们老师就应该以一颗宽容的爱心去对待他。这样会让他从心底感到自己也是很棒的,并有信心去改变,所以老师们,让我们一起努力,用我们这份无私的爱、纯洁的爱去温暖孩子们幼小的心灵,用我们的爱点燃孩子们开启的人生大门!阅读美文让我们读者沐浴在教育智慧的光芒之中,享受着心智的快乐,从而也就多了一份教育的眼光,多了一份教育的思维,多了一份教育的感悟和启迪。“爱是一盏灯,需要你来点燃,正如我所说,爱也会把你照亮”.很喜欢这句话,一直以来希望我的爱是点燃孩子心灵的那盏明灯,用我一生的智慧去点燃它,照亮孩子们的人生路程。

教育不能把学生当作灌输知识的容器,学校应该是展示学生才华的平台。要让知识的琼浆时刻在学生体内流淌,让学生茁壮成长,成为栋梁。这是我对这本书选看的感触,相信接触越多,感触越深,还有待学习。

篇15:教育是没有用的读后感

《教育是没有用的》一书让我的假期文化生活丰富了起来,因为此书作者林格先生大气的语言,富有哲理性的思维,使我对于其有更进一步的认识。和很多人一样,一开始我是被书的题目所吸引了--《教育是没有用的》,我们做教育的如此辛苦工作,难道都做了些无用的功夫吗?读了这本书,我才发现并非像题目所说的那样,其实书中许多观点是值得深思的。下面我就把读书的些许感想和大家共享。

“孩子是脚,教育是鞋”,是鞋子去适用脚,还是脚去适用鞋子?让脚去适用鞋子,难免重踏“郑人削履”覆辙,肯定不可取。那么,只能选择打造适合脚的鞋子。

然而,我们在打造“鞋”时候,并没有尊重过孩子们的意见。我们总在以是否听老师的话为标准来评判学生,总认为学生的作业不合我们的要求,总觉得他们上课没认真听讲解…这种一切以老师为中心的教育活动,不就是在拿我们自己看来适合的“鞋”往孩子的脚上硬套吗?因此,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们首先要转变观念,珍视孩子的尊严,尊重学生的人格,细心发掘孩子的潜能,充分发挥孩子的特长,了解孩子发展中的需求,帮助每个孩子认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确立发展方向,建立自信,这样才能打造一双真正合孩子“脚”的“鞋”。

就像世上没有完全相同的树叶,每个孩子先天的素质不同,生活的环境不同,个体间有差异存在也是很正常的,每个孩子都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每个孩子都是一个丰富多彩、独一无二的世界。我们教育的目的不是要消除这种个体差异,而是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张扬学生的个性,积极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这样,才能为社会输送更多更好更具特色的人才,这才能是真正的教育。

反思我们的教育教学实践,的确还有许多值得完善的地方。但是只要我们坚持“孩子是脚,教育是鞋”的理念,全力打造适合孩子“脚形”的、能伴孩子自如行走的“教育之鞋”,我们的教育就会焕发勃勃生机。

篇16:教育是没有用的读后感

放下自我,敢于“装傻”

佛经里说:“放下执着,就成为阿罗汉,放下分别,成为菩萨,放下妄念,成为佛。”这对与我们的教育来说是用重要启迪作用的。

教育者要保护孩子的自主性,关键是放下自我。五千年的文明,倡导师道尊严。我们曾经看到,许多教师,他们学识渊博,在学生面前俨然就是权威。为了捍卫自己的权威,他们要求学生服从。学生在权威面前,只有听命,没有自我。试想,这样的氛围下培养出来的孩子哪来的'自主性?因此,聪明的教育者,要学会“装傻”,这是放下自我的第一步。例如,在教学过程中,当学生面临一个难题的时候,我们不要急着去说答案,而是给予孩子自由思考的时间和空间,甚至是“装傻”,让学生来帮助我们。在许多名家、大师的课堂上,我们经常见到的是这样“大智若愚”的教学智慧,看似一个不经意的“装傻”,却让课堂的主人--学生爆发出无限的潜力。这样,虽然在孩子面前暂时丢了一点“面子”,但由此换来的是养成孩子自己寻求解决问题的能力,获得知识和智慧的能力。作为教育者,我们何不做一回“傻子”呢?

在细节中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一味干巴巴的对孩子强调自信,只能让孩子感觉紧张,或者盲目相信自己,不顾真实状况。自信有可能变成可怕的自大、自恋。自信的来源是孩子在你的指导下,完成了一些他之前不认为自己能完成的事,或者实现了一个向往已久的目标,那么自信的疏导和建立就会水到渠成。所以我们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激励他们树立自信。最胆小怯懦的孩子,偶尔也会有大胆的举动,也会做得很好,也许在常人看来这微不足道,但作为教师的我们必须努力捕捉这些稍纵即逝的闪光点,给予必要的乃至夸张的表扬鼓励。

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我们更要对孩子在实践中所做的任何一点努力和克服微小的困难都及时予以肯定和鼓励,并尽可能地让他们尝试成功,因为成功感是建立自信心的动力。我们应该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允许孩子尝试错误,放手让孩子去想,去做;只是在过程中注意指导,多提建设性的意见。

教育不是没有用的,当我们教孩子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当我们让孩子们得到自由、全面的发展;当我们既为孩子的现在负责--让他们充满自信的健康成长,又为他们的明天负责--让他们的未来幸福和谐时,教育才是真正有用的,教育才能真正地为孩子服务。

什么是读后感

什么是读后感?如何写好读后感?

爱的教育500字读后感

《爱的教育》读后感[500字]精选

科普类书籍读后感

爱的教育读后感500字

关于教育读后感350字以上

教育著作读后感

守望教育一书读后感

《陶行知教育名著教师读本》读后感

什么是教育读后感
《什么是教育读后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什么是教育读后感(共16篇)】相关文章:

《守望教育》读后感 洛新中学 张榕2022-10-04

教育方面的书读后感:《好教师就是好教育》读后感2022-05-23

《爱的教育》小学生读后感300字2024-02-12

读后感案例600字2022-08-14

名著《爱的教育》读后感300字2023-09-13

小学海洋教育读后感300字2023-02-06

读后感教案2022-06-10

《爱的教育》读后感作文400字2023-10-24

《幸福教育论》读后感2023-08-08

《爱的教育》读后感作文700字2023-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