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叶圣陶专集》有感(合集15篇)由网友“gzzyr12”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汇总后的读《叶圣陶专集》有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一起分享。
篇1: 读《叶圣陶专集》有感
用了一个月的时间,我和同学们共同阅读了《叶圣陶专集》,这本书我读得畅快淋漓,即使合上书,故事中的画面也像放电影般在我脑海里久久回荡。这本书中收录了叶老先生最脍炙人口的二十二篇童话,每一篇童话带给人们的并不是一带而过的笑果,而是意味深长的哲理。
这本书的作者叶圣陶,是我国著名的作家,教育家,出版家,他本名叶绍钧,字秉臣:叶圣陶先生不仅关注儿童教育,亲自编写了《开明小学国语课本》,还拥有一颗童心,用白、蓝的基调诠释了一个美好,善恶分明的世界。
书页轻轻合上,我还意犹未尽,想起书中的一段话:自己成了让所有人走的路,小青石不属于姓张的,也不属于姓李的:它不是谁私有的东西,而是为大众服务的一个。它不再羡慕水晶和玛瑙了。它想:我过的是最有意义的生活。小青石为大众服务这就是它生活的意义。人的生活,也要充满意义,就算你受到了挫折,也要想着去为他人服务,为别人,自己做些什么。
宇宙学家史蒂芬.霍金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霍金因患了肌肉萎缩症而丧失了活动、语言能力,但他本着为世界造福的`心理,在极度恶劣的情形下写出了令世人震惊的著作《时间简史》,虽身残但志坚,这就是霍金生活的意义。
思绪还在不停地流淌,漂回到了二年级的暑假,我自己又何尝没有找到生活的意义呢?这一年暑假,妈妈对我的生活有了规划:“孩子,这个暑假你打算写完作业后做什么呢?学画卡通画还是跆拳道?你要寻找你生活的意义”。我摇摇头,对于这个暑假,我眼前一片茫然,毫无想法,但在妈妈的软磨硬泡下,我在密密麻麻的招生简章中选择了卡通画这门课。第一次上课,我们画的是海绵宝宝,我不说话,用铅笔左勾勾,右画画,经过一个小时的时间攻势,一个挺着肚皮,大步流星却有些邋遢的海绵宝宝出现在了我的眼前,我把作品交给了老师,脸上泛起了微微的红色,老师脸上露出了笑容,示意我回去。课后总结的时候,老师说我很沉稳,在大家说话时依然认真的绘画,奖励应该属于我,属于那幅画,属于把安静带给每个人。
我被这突如其来的表扬触动了,我也同时明白了我生活的意义,只要认真去做一件事,就一定会有收获!
“小青石看见许许多多人的脚,心里发出快乐。”小青石快乐,是因为它找到了生活的意义。生活的意义就是存在的意义,就算你资质平庸,不算突出,只要你知道生活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你过得就是最有意义的生活!
篇2:叶圣陶专集读后感
我在暑假里,读了许许多多的课外书,而其中有一本让我印象最深刻的书,书名叫《叶圣陶专集》。
这本书的作者叫叶圣陶爷爷,他是一位伟大的作家。叶圣陶爷爷在这本书里所用的词语,各式各样。里面的那些好句好段也写得很优美,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其中有一篇大家应该都很熟悉,题目叫“稻草人”。等我把这片童话故事读完后,我觉得叶圣陶爷爷写的稻草人比其他作家写的好,因为其他作家全是写稻草人的动作和表情,而叶圣陶爷爷不仅仅写了稻草人,还写了其他东西,比如说:飞蛾、主人、蝴蝶,等等。这样写就使文章更加生动,更加具体。叶圣陶爷爷也运用了一些拟人句。比喻句和排比句,阅读文章时,让我感受到稻草人在叶圣陶爷爷眼中是多么尽职、认真。
叶圣陶爷爷写的文章生动,形象,我们英爱要阅读好文章。成为一个知识渊博的好学生!
篇3:叶圣陶专集读后感
今天,我读了《叶圣陶专集》这本书,这本书的作者不用说也知道,就是叶圣陶。叶圣陶原名叶绍钧,字圣陶,汉族人,江苏苏州人,着名作家、教育家、编辑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解放后,叶圣陶曾担任出版总署副署长、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教育部副部长。在这本书中有22个故事,比如说《稻草人》、《小白船》、《含羞草》和《旅行家》,其中,令我难忘的是《快乐的人》和《富翁》。
《富翁》的故事是这样的,一个地方的老人,在他们的孙子还在摇篮里的时候,就教育他们要成为富翁,只要他们成为富翁就有福了,因此,那里有很多富翁,那些富翁都过得很快活。一天,一个石匠为了给富翁盖房子就上山开采石头,结果他挖到了一大片金矿,便成为了一个富翁,别人知道了也来挖,于是这里的人都成为了富翁,在他们高兴的同时,坏事也到来了。他们好容易成为了富翁,便去服装店买高级的衣服,当他们去服装店后才知道,那里的老板也成富翁了,没过多久,他们家里已经没有粮食了,就去粮食店买,可是那里也没有粮食了,他们就去农夫加买,可农夫们也已经变成富翁,于是他们再也没有粮食了,因此,最后他们都因为没有食物而饿死了。我觉得他们的爷爷说的并不对,就算当上了富翁,钱也有买不了的东西,金钱不是万能的,而且如果人人都是富翁,人人都不用工作的话,社会就会完全的乱套了。所以如果世界上有用不了的钱,但那样的钱还有什么价值呢?所以在现实生活中不管是扫垃圾的清洁工、种地的农民、还是在建造房子的农民工我们都要尊重他们,如果没有他们最实在的付出我们的生活也将不堪设想。
《快乐的人》这篇文章也让人难以忘怀。在叶圣陶老爷爷的笔下,有这样的一个“快乐的人”,那个人身边包围着一层又薄又透明的幕,因为他有这层幕,所以他看什么都快快乐乐的。一次,两个骗子到他家来骗钱,说是为灾区捐款,他便给了骗子们一块黄金,之后,他认为他要尽量多做好事,便拿了好几块金子在包里,向外走去。他先后看见了困倦的养蚕人、悲惨的妇女和成群的骗子,他认为这些都是美好的。养蚕人没有钱,只好卖掉破棉衣、桌子、板凳,换成钱来给桑林的主人。妇女们辛苦地工作,没有工夫休息,也没有时间给孩子喂奶,形成一种惨淡、颓废的气息。成群的骗子们骗他要建一座“快乐纪念塔”于是他把黄金都给了骗子们,骗子们用黄金买毒品,他的生活一直都像这一天过的一样。一天一个恶神在地面上游行,要使地面上一个快乐的人都没有,看到了他,便用一根针把笼罩在他身上的透明的幕给刺破了。这个人看到的快乐都是虚伪的,并不是真正的快乐,他所看到的快乐,全部都是假象,如果他要做好事,应该给那些妇女、养蚕人,而不是骗子,在我们的生活中许多事情的本质不是用眼睛就能分辨的,而是需要智慧。这样的智慧也不是只从书上就能学习到的,它需要生活经历,系统的知识,所以如果不主动积极去学习、历练自己的话,也许自己会连基本的东西都无从分清某天也成了这样一个自欺欺人的“快乐的人”,更别说能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成就了!
同学们,这本书很好,大家有空一定要看看啊!
篇4:叶圣陶专集读后感
叶圣陶爷爷真是有无限童心啊!叶圣陶,中国儿童文学的奠基人。《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中国儿童文学中的经典童话。它们亲切而浅显,但又让人深受启发。这就 是《中国名家经典童话之叶圣陶专集》。
就拿《稻草人》这篇来说。文中的稻草人站在一片美丽的田野里。他的骨架子是竹园里的细竹枝,他的肌肉、皮肤是隔年的黄稻草。破竹篮子、残荷叶都可以做他的帽子;帽子下面的脸平板板的,分不清哪里是鼻子,哪里是眼睛。他的手没有手 指,却拿着一把破扇子(其实也不能算拿,不过用 线拴住扇柄,挂在手上罢了)。他的骨架子长得很,脚底下还有一段,农夫把这一段插在田地中间的泥土里,他就整天整夜站在那里了。稻草人不能动,不能说话,但他和我们一样,也有感情,高兴、悲哀、欢喜,等等等等。当田里的害虫没有了,他就高兴了,庄稼得到了好收成, 他就欢喜了,庄稼被害虫吃光了,他就悲哀了……
他特别负责任。他安安心心地看着田地,手里的扇子轻轻摇动,赶走那些飞来的小麻雀――他们是来吃新结的稻穗的。他总不肯吃饭,也总不肯睡觉,就是坐下歇一歇也不肯,总是直挺挺地站在那里。
稻草人的朴素、负责任和不辞辛苦,值得我们学习。他不怨环境差,不嫌待遇差,也从不想着去 一个更舒适的地方,做更轻松的工作。它总是尽着自己的能力,做着平凡的工作。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位置,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责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这就是《稻草人》给我们的启示。()
《古代英雄的石像》也是一篇发人深省的童话。 站在石台上的英雄石像,看不起脚下的普通石子。终于有一天,他被脚下的石子掀翻在地,摔得粉碎。
不要看不起别人,也不要看不起自己。每个人都是平等的,每个人都是有价值的。这就是叶圣陶爷爷在他写的童话里告诉我们的道理。不离不弃,永不言败,这就是我们对待生活应有的态度。
篇5:读《朱自清专集》有感
生如夏花,灿然盛放,扶清风而舞,每一寸肌肤的摇曳无不是对人生细腻而温润的感悟与思索……
人生,是从身边的一瞥开始的。时序的交替,景物的渐变,许多不经觉察的细微毫末都会引他悸动,在他的心灵水潭里映出倒影,荡起涟漪。于每一字里行间,朱自清老先生都用细腻的情感,奇幻的思绪,精彩的文笔,缀满了无限美妙的情怀。
跟随他的脚步,我们在荷塘月色中品味了一番月色流光下的荷塘美景,聆听了一曲似梵婀玲的天籁。此景此音,此情此意,怎能不令人往而复返?
他以最简洁朴实的文字,忧郁萦绕的氛围,向世人展示了中国式的父子情深。孤独而寂寥的背景远走越远,也越走越近,深深走进每个人心底。独处一隅,焚几缕清幽,沏满室茶香。他在故人旧事之间回首,凝神于往日点滴与拳拳情谊之间,沉醉其中,恋恋情深。
他在自然风光里自由穿梭,遨游,不加点缀,兴之所至,感而言之,如清泉一处山涧,似云卷舒于高天,淙淙流泻,跟随于风;在谈笑风生中寻找最真实的民族风情,与美相伴,相知相行。
那个时代,战乱频生、时局动摇,民生困苦、外强奴役,种种的.一切无不营造着一种令人感到窒息与压抑的气氛。他身处其间,却奋笔疾书,用自己的笔尖流泻出千千眷恋与深深愿景。使无数的人在苦苦挣扎中得以安歇,抛却对人世间的污浊和不幸的绝望,重新向着幸福出发……
莫言曾说过:“美文华章,犹如音乐,余音绕梁。奇思妙想,梦笔生花,会意处可浮一大白!”他用这句话来形容《意林》,如今,我要反其用之,用它来形容朱自清老先生的散文——细腻委婉的景致观察和描写,精雕细刻的语言锤炼,新颖别致的布局构思,融情于景,创造了一种情趣之美、景趣之美、希望之美。
用心灵去感受感悟、去思索,每一朵生命之花都将灿然盛放,摇曳清风,翩翩生姿。如同朱自清老先生他用最触动灵魂的优美文字,将源自文学大师心灵深处的领悟,一一舒展开来,让震撼心灵的华彩美文,悸动每一寸灵魂,惊艳每一方天地!
生如夏花,灿然盛放,扶清风而舞,摇曳生姿……
篇6:读《汪曾祺专集》有感
夏天,海风捋下几多黄花,让人免不得停下脚步。我的童稚时代就像笼在这一片绿叶满铺的梦中。
在黑黢黢的夜晚,笨拙地搬出一张竹椅,坐在缠满丝瓜藤的庭院下,晃着脚丫,听着知了绵绵不断的声音,数着闪烁的星星,度过一个又一个难以入眠的夜晚。读着汪曾祺先生所写的文章,不禁想起儿时的夏夜,记忆犹新的是爷爷亲手炮制的柚子茶。赶着夏日的烈日,将存留下来的`柚子皮晒干,封存在冰箱中。这一杯柚子茶,虽无法与汪曾祺先生笔下所写的昆明茶馆的茶相比,但却自有它的独特之处,酸甜之中带着丝丝苦味,清淡得恰到好处。
有了茶,又怎会少了糕点呢?我最为喜爱的莫过于是那九层糕了。将糯米粉与面粉混在一起,在炉火上清蒸几个小时便可以食用了。九层糕看上去实为普通,但味道可不一般。因糯米的缘故,入口粘滑,至少十几下的咀嚼才可以下咽,吃完满口米香,再喝上一口柚子茶,不会像其他食物混在一起会产生不适的感觉,依旧是真正的清香。
汪曾祺先生爱昆明,爱在它的茶和茶香。我爱童年,爱在它的柚子茶与九层糕融合而成的清香。抖索汪曾祺先生的文章写得典雅、清淡,我倒觉得虽淡,却淡得有味道,与我喜爱的童年的清香有着相似之处。
汪曾祺先生说自己是在昆明茶馆里泡出的小说家,这话不错,我想文章的清淡与这昆明茶馆有脱不了的关系。我的童年固然与这柚子茶香无法分割。以前是,现在也是。
篇7: 读《汪曾祺专集》有感
读《汪曾祺专集》有感
夏天,海风捋下几多黄花,让人免不得停下脚步。我的童稚时代就像笼在这一片绿叶满铺的梦中。
在黑黢黢的夜晚,笨拙地搬出一张竹椅,坐在缠满丝瓜藤的庭院下,晃着脚丫,听着知了绵绵不断的声音,数着闪烁的星星,度过一个又一个难以入眠的夜晚。读着汪曾祺先生所写的文章,不禁想起儿时的夏夜,记忆犹新的`是爷爷亲手炮制的柚子茶。赶着夏日的烈日,将存留下来的柚子皮晒干,封存在冰箱中。这一杯柚子茶,虽无法与汪曾祺先生笔下所写的昆明茶馆的茶相比,但却自有它的独特之处,酸甜之中带着丝丝苦味,清淡得恰到好处。
有了茶,又怎会少了糕点呢?我最为喜爱的莫过于是那九层糕了。将糯米粉与面粉混在一起,在炉火上清蒸几个小时便可以食用了。九层糕看上去实为普通,但味道可不一般。因糯米的缘故,入口粘滑,至少十几下的咀嚼才可以下咽,吃完满口米香,再喝上一口柚子茶,不会像其他食物混在一起会产生不适的感觉,依旧是真正的清香。
汪曾祺先生爱昆明,爱在它的茶和茶香。我爱童年,爱在它的柚子茶与九层糕融合而成的清香。抖索汪曾祺先生的文章写得典雅、清淡,我倒觉得虽淡,却淡得有味道,与我喜爱的童年的清香有着相似之处。
汪曾祺先生说自己是在昆明茶馆里泡出的小说家,这话不错,我想文章的清淡与这昆明茶馆有脱不了的关系。我的童年固然与这柚子茶香无法分割。以前是,现在也是。
评:这茶,到了汪曾祺的笔下就写得极其有味。他真是一个很有生活情趣的人。情深,万象皆深。汤同学心里有情,柚子茶和九层糕便也有情了。
篇8:读叶圣陶《稻草人》有感
读叶圣陶《稻草人》有感
稻草人是农人亲手造的,他的骨架子是竹园里的细竹枝,他的肌肉,皮肤是隔年的黄稻草。破竹篮子,残荷叶子都可以做他的帽子。他整天整夜地站在田野中,那神情,不知是幸福,还是悲哀;是快乐,还是忧愁……
《稻草人》这部童话,是叶圣陶先生在那个苦难的年代创作的。读后,我心中满是沉闷和压抑,故事中那一幕幕,如同黑白电影般呈现在我眼前,一直萦绕在我心头。
文章讲述了稻草人在田野几个寇静的夜晚中看到的几个让他悲哀的片断:一个孤苦伶的老妇人呕心沥血辛苦耕作的田地,才不到几天时间,就被害虫啃食精光――――他流下悲痛的泪;渔妇的孩子生病了,卧床不起,被病魔折磨地哭了起来,渔妇的心一阵一阵地绞痛―――他流下了伤心的泪;锂鱼无助地躺在木桶中,希望得到稻草人的帮助,可他只能摇摇头―――他流下悲恨的泪。当一个女人因为自已生活不幸而投河自尽时,他绝望了,他放弃了,选择了逃避。第二天早晨,大家看见悲伤欲绝的稻草人安然地躺在田地中间。
《稻草人》讲述了一个富有同情心而无能为力的稻草人所见所思所想,这催人泪下,真情实感的故事,真实地描写了20世纪代中国农村风吹雨摇的人间百态,展现了劳动人民身上背负的多重苦难。
这真是一个令人心寒和愤慨的故事。旧社会的人们在痛苦中挣扎,竭尽全力地想得以解脱,摆脱黑暗,摆脱束缚自己那根无形的线,可越是想摆脱,那根线反而更紧,最终,他们在痛苦的折磨中走向死亡的深渊。稻草人暗喻了像叶圣陶先生一样有心想把人们从水深火热的情况中解放出来,但因自已力量微薄,无法实现,无奈之下只能眼看人民受苦,却有心无力,心有余而力不足。
梁启超先生说过一句话:“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
我们青少年既是祖国的.未来,也是保护国家的中坚力量,回顾近代中国所受的耻辱,我们很多国人就是这个沉默的“稻草人”。为了国家与全体民族的美好明天,我们青少年有义务,也有责任努力学好知识与本领,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有心有力的保护人民,捍卫国家尊严。
亲爱的同学们,我们生活在如此富足的年代,我们应该珍惜现在灿烂如花的青春年华。在牢记历史带来苦难的同时,我们更要发挥我们的历史传统美德。遵老爱幼、互相帮助、爱国奉献、以天下为己任。以热爱祖国为荣,以艰苦奋斗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骄奢淫逸为耻。只有这样,那矗立在田野的“稻草人”不再是在沉默中死去的稻草人,而是我们新时代的“稻草人”,他可以在日光下坚毅地保护稻田,也可以在月光下留下他恬静的影子。
篇9:读《教师要学叶圣陶》有感
我看到这句话:“一切知识和能力的获取靠自得;外力灌注是无济于事的,必须靠受教育者自己尝试着去做,尝试着按照规定的要求去做。”让我很有感触。我联想到我们要写的反思。如果要取得进步,外力确实没有用。
教学日志,专题反思和课例研究,我对照了一下自己,发现我的教学反思方法也使用到这三种,但最多的还是日志,并且涉及的面及程度都有待提高。
在撰写教学日志方面,我经常写的是教学设计和实施之间的差距分析,虽然这对教学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经常用这一模式,思维容易固定,显得单一和死板,具有限定性。通过学习,我认为我可以一方面将内容形式多样化,因为教学日志本身就是内容涉猎广泛,它包含了教学中的点点滴滴,这样我的反思内容可以改为研究师生对话,或者记录突发事件;另一方面,在用的工具上,也可以多样化,可以是简单的书写,也可以录像、录音。如果从这两方面改进的`话,我肯定能有所收获的。
在专题反思方面,我的专题可能更倾向于数学的专题课的设计反思,所以当我看到《从数学笔记中感受学生的点滴成长》,很震撼,在此之前,我一直认为只有语文老师才能通过纸与学生对话,交流,但这位数学老师告诉我,其实数学也可以,也能将交流在纸上展开,也能走入学生的心里。我要学习这种方法,我是这样理解这种方法的,就是让学生除了记数学笔记还要写当天的笔记总结,然后及时与学生做交流。
在课例研究方面,我所进行的课例研究没有刘老师所讲的是建立在团队基础上的,他们这样分工明确的方式更专业,值得借鉴,还有这种循环模式,都是经验之谈,也验证了一句话:学无止境。
综上所述,通过学习,让我对教学反思的方法有了更深入与更全面的了解。我要将学习到的方法应用到我平时的教学工作中。
篇10:读叶圣陶《稻草人》有感
《稻草人》是叶圣陶先生196月7日完成的一篇童话,刊登在1920年5卷1期的《儿童世界》上,而后作者把1920年至1920年上半年创作的23篇童话结集出版,名为《稻草人》。叶圣陶说:“我之喜欢《稻草人》较《隔膜》为甚,所以我希望《稻草人》的出版,也较《隔膜》为切。” 可见作者对这篇童话的珍爱。郑振铎在为《稻草人》作序时认为:“在描写一方面,全集中几乎没有一篇不是成功之作。”鲁迅的《〈表〉译者的话》中也说:“叶绍钧先生的《稻草人》是给中国的童话开了一条自己创作的路的。”《稻草人》作为中国现代儿童文学史开山之作的位置得以确立,这是无可争辩的事实。
事隔近百年,我们再来看童话《稻草人》讲了怎样的故事。童话开篇以抒情的笔调写了田野里的一个稻草人,想着可怜的老妇人曾经死了丈夫和儿子,几乎哭瞎了眼睛,庄稼又连年受灾。今年的稻子却长得非常茂盛,将要有一个好收成,于是替老妇人高兴起来。突然,一只蛾子在稻叶上产卵,稻草人心如刀割,拼命地摇着扇子,想赶走小蛾子,告诉老妇人,但是,他既没有办法赶走小蛾子,也没有办法让老妇人知道。 “他的身体本来很瘦弱,现在怀着愁闷,更显得憔悴了,连站直的劲儿也不再有,只是斜着肩,弯着腰,好像害了病似的。”等到看见大量的蛾子咀嚼得稻子只剩下光杆时,无能为力的稻草人在冷风中哭泣。稻草人又在夜里发现一个渔妇在河边用鱼罾捞鱼,她生病的孩子在船舱里不停地喊着渴,渔妇一次次把罾绳拽上都是空的,孩子大哭起来……过了好久好久,渔妇终于捞上一条鲫鱼,把鱼养在木桶里,盛鱼的木桶恰好在稻草人脚下,鲫鱼祈求稻草人救他,把他放回到河里,稻草人可怜鲫鱼、可怜妇人、可怜那个生病的孩子,稻草人心里悲痛极了,一面叹气一面哭泣。忽然,稻草人发现一个妇人因不想被赌博的丈夫卖掉,要投河自尽,稻草人想叫醒那个沉睡的渔妇去救那个妇女,但他无论如何都办不到,稻草人感觉自己正在犯罪,“这真是比死还难受的痛苦哇!”稻草人期盼着天亮。第二天早上,农民发现河里的死尸,人们都跑来看热闹,木桶里的鲫鱼已经死了,生病的孩子脸更清瘦了,咳嗽更厉害了。赶来看热闹的老农妇看见自己的稻田都变成了光杆,捶胸顿足地大哭起来,这时,稻草人也倒在了田地中间。
这篇童话写了一个没有爱、没有互助、没有希望的漆黑而寒冷的夜的故事,即使太阳出来了,人们来到河岸看热闹,对捞上来的死尸也没有一点同情,人情冷漠,人心隔绝,社会的黑暗,统治者的剥削,天灾和人祸,都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作者越是细腻地描写稻草人痛苦致死的心路历程,越让人感觉到世间的悲哀和无望。
叶圣陶作为教育者肩负着教育责任,往往在作品中较直接地说道理。1920年创作的《稻草人》,艺术手法非常纯熟,但是,作品如放大镜般映射了社会的悲哀和苦痛,这是与儿童活泼向上的生命力有隔膜的,尤其面对儿童读者,幼小的心灵在不谙世事的情况下,巨大的成人社会的悲哀排山倒海地压下来,加上善良而情感丰富的主人公稻草人的毁灭,都给人绝望的无力感。诚然,稻草人作为作者的替身和中国知识分子和社会良知的载体,站在启蒙主义的立场上来启迪民众,唤醒沉睡的国民,与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文学主潮相契合,与叶圣陶“为人生而艺术”的审美追求相一致。但从作品的艺术效果来看,《稻草人》所描摹的黑夜与社会黑暗的叠加,增加了恐怖的气氛。黑夜本身就让儿童感到恐惧,作品通过稻草人的眼睛又加上一幅比一幅凄惨的人间悲剧,令人胆战心寒,读者的情感随着稻草人的心绪起伏,仿佛走入了没有光的所在。儿童文学当然不排除成人读者对象,但作为阅读对象主要是儿童的儿童文学作品,这样的主旨和情感也许会销蚀孩子生活的勇气与对人性的信任。中国家庭往往对孩子进行顺从教育,不听话的孩子会被大灰狼吃掉,恐吓孩子这一传统具有强大的民间力量,这种意识也不自觉地流露在叶圣陶《稻草人》的创作之中,当然,也许这只是笔者的一种臆测。
很多人把《稻草人》与英国唯美主义作家王尔德的《快乐王子》相提并论,依笔者粗浅的阅读体验,《稻草人》与王尔德的《快乐王子》在结构和形象的选择上尽管有很大的相似性,但在思想境界、主题意蕴、情感指向上却大异其趣,《快乐王子》中的王子和燕子,面对黑暗的现实和残冬的严酷,都没有避免死亡的命运,但是,他们彼此相爱与付出的真挚感情,是作品的主线。燕子与快乐王子生死与共的爱情基础,就是他们尽最大努力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来解除人间的贫病、苦难和饥寒。快乐王子和燕子死后,尽管受到人类的鄙视和唾弃,上帝的眼睛却是明亮的,让他们的灵魂升入了天国,善良和大爱有了比较完满的出路,也为儿童读者的心灵播撒了爱和希望的种子。童话大师安徒生认为,他无力改变现实世界,但他会努力创造一个童话艺术的世界,即在人类未来存在着崇高理想和信念的世界,这应该是现代儿童文学的一种本质诉求。
《稻草人》与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故乡》和《社戏》等回忆童年的作品也有很大不同,鲁迅的作品中充满对童年生活的美好回忆。童年时期无忧无虑的快乐玩耍,使作品充满了诗情画意,如《社戏》里的“我”回到外婆家,那村上从老到小的乡下人都极富人情味,所以“我”感觉那晚与小伙伴看的社戏和偷吃的豆,值得“我”一生回味,对比成年之后看戏的枯燥和无聊,童年可以说是作家永远的精神故乡。鲁迅无意而为的作品可以成为儿童阅读的常青树,因其具有真实体验、挚诚的情感和深厚的人文情怀。叶圣陶有意而为的童话《稻草人》,在创作形式上具有童话的质素和技巧的纯熟,揭露与批判了社会的极度黑暗,所表达的情感却是纯粹成人的悲哀与无力感。退而言之,黑暗的社会现实从来不是儿童造成的,如果让天真稚嫩的儿童过早地承担成人社会巨大的悲哀和人生的伤痛,那么可以说是一种儿童观的错位,即把儿童当成了一种“缩小的成人”,这也许是作者过于自我表达的后果使然。
《稻草人》作为中国现代儿童文学的开山之作,它所开创的现实主义创作手法令人称道,但作品所承载的巨大的社会悲哀,似乎与儿童文学指向未来、指向希望的艺术精神相矛盾。沿着《稻草人》这条现实主义创作的传统,中国现当代儿童文学出现了许多形式和内容不协调的作品。从读者阅读的角度说,一个有爱心而又深谙儿童心理的成人,很难把《稻草人》这样没有一丝光亮的作品推荐给儿童阅读,《稻草人》也许具有儿童文学史上的巨大存在价值,可以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发展支流的文本存在,但是我认为,它适合成人大于适合孩子,这也许是中国儿童文学界不得不思考的一个难题吧。
篇11:读叶圣陶《稻草人》有感
最近我又读完了一本书,名叫《稻草人》。这本书是著名作家叶圣陶老爷爷写给我们小朋友看的一本小说集,里面有好多好多的小故事,《傻子》、《地球》、《梧桐子》等等……
当我读到“水面上铺着青色的萍叶,矗起一朵朵黄色的萍花,好像小人国里的睡莲……”;“温和的阳光笼罩在小溪上,好象使每一块石子每一块泥沙都有了欢乐的生命……”等片断时,我感觉我的心立刻被带到一条小溪之旁,
站在那里赏玩这种美景,我也不知不觉地惊奇起来,在叶圣陶老爷爷的笔下,不管什么样的东西都可以活起来!
我最喜欢的还是《稻草人》这篇小故事。“稻草人”大家都认识,这个“稻草人”也一样,一动也不动,但是它在一个非凡的夏天有一次非凡的经历……
一位失去了所有亲人的老奶奶,在田地里种稻子时,一只小灰蛾飞来,稻草人想赶走它,但是它不能动,它恨不得倒下去,把小灰蛾压死,但它办不到,它用手中的扇子提醒老奶奶,可是老奶奶还是走远了。
有一位渔妇的孩子病得很重,稻草人恨不得变成被子去为那个孩子送去一点温暖,但是他不能动,他实在办不到。
第二天,稻草人倒下了,不是他怕辛苦,而是他的心碎了,他觉得自己帮不了任何人。我好可怜稻草人,他有最美的梦,他想去帮老奶奶驱赶小灰蛾,他想去为那个孩子送去温暖,可是却一件也办,他的内心一定非常痛苦,这就是现实与梦想的距离,可是不管不如何,我还是喜欢美丽的梦想。
再想想看,还有很多很多的人不如这个稻草人,他们的生活没有梦想,所以更可怜,我想只要我们坚持自己的梦想,只要我们每个人付出一点爱,春天一定会常在,黑夜永远也不敢来……
稻草人读后感5
这个暑假,妈妈在新华书店订了一本名叫《稻草人》的书让看。
这本书是著名的童话作家叶圣陶写的,这本书里讲着许多美好的故事,如:稻草人、聪明的野牛、小黄猫的恋爱故事和皇帝的新衣,等等。下面,就让我来给你大概的讲一讲稻草人这个故事吧!
晚上,人们都睡着了,有谁能清楚夜里稻田的情景?有,那就是稻草人。稻草人是农民亲的,他们的骨架是一条长长的木头,他的皮肤和肌肉都是隔年的黄稻草,帽子下面平平的,分不清那里是眼睛那里是嘴巴,它的手上都捆着一把破扇子。稻草人的主人是一位老太太,稻草人今年非常负责,所以今年的稻子非常的好,老奶奶看了露出了灿烂的笑容。过了几天,稻田里闹了黄灾,蝗虫在这片田里产了卵,然后,卵变成了肉虫吃光了所有的蔬菜,稻草人的心碎了。然后,稻草人又发现了一位渔夫,她的孩子喊着要喝茶,于是他妈妈就拿了一个碗,从河里舀了一碗水拿给他喝。这个渔夫好不容易才得了一条鱼。她把鱼放入水桶里,鱼想跳出来,可是这个水桶太高,可每次都失败了。稻草人最后还是到下了。
稻草人这本书,语言优美文字浅明,他不愧为一部优秀的童话著作,他在描写儿童的口吻与人物的个性方面非常成功。丹麦童话作家安徒生曾说人生是最美丽的童话,童话作品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仅儿童可以阅读,成人也可以学到很多东西。如:蚕和蚂蚁,我们要像蚂蚁一样,不停地工作赞美工作;聪明的野牛,野牛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不但保护了自己,还救出了自己的同伴等等。
通过阅读《稻草人》这本书,我学到了很多知识和做人的道理,《稻草人》真是一本好书。
篇12: 读《陈伯吹童话专集》有感
读《陈伯吹童话专集》有感500字
暑假期间,我读了一本书,书名是《陈伯吹童话专集》。
其中有《骆驼寻宝记》、《一只想飞的猫》等经典作品。我最喜欢《骆驼寻宝记》这篇童话。《骆驼寻宝记》主要讲述动物们寻宝的故事。
一位旅行家――燕子不知从那里听来了这样一个使大家兴奋不已的消息,传说在一个遥远的地方有一宗无价之宝!就这样一传十,十传百,惹的飞禽走兽个个雄心勃勃、跃跃欲试,连一分一秒都待不住,火烧火燎地要寻宝去。“寻宝”这件事,轰动了整个禽兽国,直闹得天翻地覆;但是也只有三天,这么一件史无前例的“壮举”,就偃旗息鼓了。
这又不能说不是一件怪事!家禽们只走了一天一夜便在路边开小差了,大象、犀牛等大型动物也都回家了,只有骆驼坚持到最后了!他走过了冰冷刺骨的冷水滩、冰凌湖,又以惊人的耐力闯过了进去就汗流浃背的热风洞,挤过了只容许一匹瘦马过的夹扁谷,他头也破了、肩也伤了、腿也流血了、身体也消瘦了,最终来到了绿草如茵、百花盛开、风景如画的珍宝关。
他没有接受仙女送的黄豆粒大的珍珠项链、也没有接受一百克拉的大金刚钻、更没有留在这块宝地安家落户而享福。只是带走了一篮子保水源、耐盐碱的`胡杨,沙地造成林的沙枣,耐旱、耐碱、耐寒的罗布麻,以及沙芦草、芨芨草和梭草、骆驼刺的种子。带着对家乡的热爱,回到了自己荒凉,贫瘠的沙漠之后,通过了自己辛勤的劳动,将沙漠化的家乡变成了一片绿洲。
我要学习骆驼对贫穷家乡不离不弃和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精神,我也要坚持不懈的努力学习,长大建设好自己的家乡。
篇13:读叶圣陶《如果我当教师》有感
读叶圣陶《如果我当教师》有感
最近读了叶圣陶的《如果我当教师》,叶圣陶先生在《如果我当教师》一文中详细的论述了如果他做教师,作小学教师,中学教师,大学教师将会怎样的工作。读了这篇文章后,我作为一名老师,觉得很有启发。
感悟一:教育即习惯的培养
【节录】如果我当教师,我将特别注意,养成小朋友的好习惯。我想“教育”这个词儿,往精深的方面说,一些专家可以写成巨大的著作;可是,往粗浅的方面说,“养成好习惯”一句话也就说明了它的含义。
无论怎样好的行为,如果只表演一回两回,而不能终生以之,那是扮戏;无论怎样有价值的知识,如果只挂在口头说说,而不能彻底消化,举一反三,那是语言的游戏;都必须化为习惯,才可以一辈子受用。
养成小朋友的好习惯,我将从最细微最切近的事物入手;但硬是要养成,决不马虎了事。譬如门窗的开关,我要教他们轻轻的,“砰”的一声固然要不得,足以扰动人家心思的“咿呀”声也不宜发出;直到他们随时随地开关门窗总是轻轻的,才认为一种好习惯养成了。
……
【反思】 几乎所有的人都认可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对学生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但如何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叶老朴实的话语中也为我们开展习惯培养指明了方向,透露出宝贵的教育财富,至少给我们这样的启示:无论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都要把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作为首要任务来抓,良好的习惯会让孩子终身受益。而培养孩子的好习惯都要从细微处抓起,从一点一滴抓起。这样就要求教师要善于观察、发现,捕捉一个个“战机”,对孩子良好习惯的培养,要有足够的细心和耐心,要一个一个地提醒、引导,抓反复,抓落实,持之以恒,直到抓出实效为止。就学习而言,首先应该培养学生认真写字的习惯。目前中小学生的书写水平普遍较低,字迹潦草,龙飞凤舞,卷面不整洁,让教师们头痛不已。因此,学生入学后要养成的第一个好习惯就是将字写得规范工整,整洁漂亮。只有扎实走好了这关键的第一步,其他学习习惯的培养才有意义,如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主动预习的习惯、不懂就问习惯,等等。其他方面比如锻炼、劳动、卫生,节约、团结合作等等也是如此。另一方面,“身教”重于“言教”。叶老说:“我认为自己是与学生同样的人,我所过的是与学生同样的生活;凡希望学生去实践的,我自己一定实践;凡劝戒学生不要做的,我自己一定不做。譬如,我想学生整洁、勤快,我一定把自己的仪容、服装、办事室、寝室弄得十分整洁,我处理各种公事、私事一定做得十分勤快。” 教师要在学生良好习惯养成的过程中成为学生的表率和楷模。要做到这一点,教师还应该积极主动检讨自己的言行中有无不良习惯,用自己良好优雅得体的言行举止去感染学生,教育学生,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教师的伟大,并把教师作为学习的榜样。
因此,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让良好习惯成为一种本能,一种能力,一笔财富,伴随终生。正像叶老所说的那样:“所谓教育,无非是从各方面给学生好的影响,使学生在修养品德、锻炼思想、充实知识、提高能力、加强健康各方面养成好的习惯。”(叶圣陶《小学教师的工作》)
感悟二:力当学生的良师
【节录】我如果是小学老师,决不将投到学校里来的儿童认作讨厌的.小家伙,惹人心烦的小魔王;无论聪明的,愚蠢的,干净的,肮脏的,我都要称他们为“小朋友”……如果我当教师,小朋友顽皮的时候,或者做功课显得很愚笨的时候,我决不举起手来,在他们的身体上打一下。打了一下,那痛的感觉至多几分钟就消失了;就是打重了,使他们身体上起了红肿,隔一两天也就没有痕迹;这似乎没有多大关系。然而这一下不只是打了他们的身体,同时也打了他们的自尊心;身体上的痛或红肿,固然不久就会消失,而自尊心所受到的损伤,却是永远不会磨灭的,我有什么权利损伤他们的自尊心呢?并且,当我打他们的时候,我的面目一定很难看,我的举动一定显得很粗暴,如果有一面镜子在前面,也许自己看了也会显得可厌。我是一个好好的人,又怎么能对他们有这种可厌的表现呢?一有这种可厌的表现,以前的努力不是根本白费了吗?以后的努力不讲不产生效果吗?这样想的时候,我的手再也举不起来了。他们的顽皮和愚笨,总是有一个或多个的缘由;根据我的经验,从观察和剖析找出缘由,加以对症的治疗,那还会有一个顽皮的愚笨的小朋友在我周围吗?这样想的时候,我既是感情冲动到怒不可及的程度,也会立刻转到心平气和,再不想用打一下的手段来出气了。
【反思】读到这里,我们不得不对反思咱们现在的教学,面对现在的学生我们时常都在抱怨,现在的学生很难管理,也很难教育。难道是教育家想得太天真了吗?还是现在的教育体制真的出现了问题?不,可能是我们的思想和教法错了,当我们举起手来的时候,我们是否也想到学生的自尊,想到自己的面孔太难看了?或许我们真应该试着用一颗真诚的心来对待他们,才可能收到良好效果。现实生活中,我们都需要爱的阳光普照,没有爱就没有我们的世界,更谈不上我们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在孩子们的眼里,老师就是爱的化身,在老师的身边,他们都会享受到爱的呵护与滋润。遗憾的是,并不是所有的教师都把每一位孩子们当作爱的天使。他们总是感叹现在的孩子不好管理,身上的毛病太多、太大、太难纠正。对那些学习成绩差而又不服管教的孩子,倍感讨厌和排斥。因此,在管理中,讽刺、挖苦、体罚、变相体罚、心罚、变相心罚等现象屡见不鲜,司空见惯,孩子们的自尊心时刻都在被伤害中。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我们的教师没有把如白纸一般纯洁的孩子当做孩子看待,对那些有问题的孩子,没有通过“观察和剖析找出缘由,加以对症的治疗”,而是简单粗暴地用成年人的标准去要求无论是生理还是心理都正处在发育期的孩子们,说到底,是我们的有些教师缺乏爱心。没有爱心的教师,不能称其为教师,至少是不合格的教师。没有爱心,就没有教育!
感悟三:愿当学生的朋友
【节录】如果我是老师,我要做学生的朋友,我要学生做我的朋友。凡是在我班上的学生,我至少要知道他们的性情和习惯,同时也要使他们知道我的性情和习惯。这与我的课程,假如是宋词研究或工程设计,似乎没有关系,可是谁能断言确实没有关系?我不仅在教室内与学生见面,当休闲的时候也要与他们接触,称心而谈,绝无矜饰,像会见一位知心的老朋友一样。他们如果到我家里来,我决不冷然的问:“你们来作什么?”他们如果有什么疑问,问得深一点儿的时候,我决不摇头说:“你们要懂得这个还早呢!”问得浅一点儿的时候,我决不带笑说:“这还要问吗?我正要考你们呢!”他们听了“你们来作什么”的问话,自己想想说不出来作什么,以后就再也不来了。他们见到问得深也不好,问得浅也不好,不知道怎么样问才不深不浅,刚刚合式,以后就再也不问了。这种拒人千里的语言态度,对于不相识的人也不应该有,何况对于最相亲的朋友?
【反思】读这段话时,我脑中自然而然地出现这样的一幅画面:三、四十年代的大学校园里,叶老教授和一群大学生如朋友般并肩而行,或促膝而谈。然后再把目光拉回现实,在小学的办公室里,却常常是这样的情形:怒气冲冲的教师旁边站一个或几个学生,低着头,听着老师的训斥。在小学老师眼中,学生就是一群不懂事的小孩,需要时时加以管教、引导,很难达到“称心而谈”“像会见一位知心的老朋友”这样的境界。因此,小学教师想成为学生的朋友,最重要的是主动放下“长者”的架子,真正走近学生,进入他们的心灵世界,才能和他们进行平等的交流。这又让我想起常在电视节目中看到的一幕:主持人在和小朋友同台时,他们总会蹲下来,甚至是跪在地板上,和小朋友保持同等的视线进行交流。我们应时刻记住这样的画面,放下自己,亲近学生。把学生当作朋友来对待,教师应该放得下架子,师生之间站在一个平等的对话平台上,彼此之间尊重、体谅、合作,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
把学生当作朋友来对待,有利于更加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获得认可,获得尊重,必然会激发学生更加努力地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更好地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把学生当作朋友来对待,这同样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一种典型的民主型的师生关系。作为新世纪的教师应该具备这样的意识,尤其是要把这种意识带到实践中去。
把学生当作朋友来对待,能够减少师生之间的距离,有利于师生之间的交流,有利于师生之间共同进步,共同发展,平等、民主、和谐新型的师生朋友之间的关系,必将对我们教育工作产生质的飞跃。
把学生当作朋友来对待,同样要求我们要树立这样的观念:教师是教育者,教师同时也是受教育者,教师不仅仅是学生的老师,同样教师也是学生的学生,我们不只是要好好的教育学生,同样我们要好好地向学生学习。这必然就要求,师生之间是民主、平等的关系,在和谐的师关系中,教师既是教育者,也是受教育者,与此同时教师又是学生的朋友,这就是所谓的良师益友。师生之间平等、和谐关系从根本上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能够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我们的教师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必将获得巨大的收获。
篇14:叶圣陶《稻草人》读后有感
最近,我读了一篇叫做《稻草人》的书。
本书的作者叶圣陶是我国著名的作家、教育家。文中作者以大量拟人的手法,生动的写作,讲述了人们的各种心理活动。
其中,《一粒种子》讲述了人要有耐心,《梧桐子》不平凡的经历,《稻草人》善良的心灵,《古代英雄的石像》的骄傲自满,《火车头的经历》则讲述了助人为乐,大公无私的精神。我从中受益匪浅,悟出了一些做人的道理。
篇15:做一个勤劳的人——读叶圣陶童话《蚕与蚂蚁》有感
做一个勤劳的人——读叶圣陶童话《蚕与蚂蚁》有感
如果有人问我,最喜欢哪位中国作家的童话?我会不假思索地告诉他,是叶圣陶。叶圣陶的.每一篇童话,都令人回味,启迪智慧,教导人生,例如,我读了《一粒种子》后,明白了只要善良,心底的种子就能开出美丽的花儿。我读过几十篇他的童话,其中对《蚕与蚂蚁》印象最深刻。
一只蚕,认为自己拼命吃桑叶,到最后是为了那些不相干的“人”,做了等于白做,于是它离开了家族,准备过“不工作的逍遥日子”。在路上,它遇到了一只蚂蚁,蚂蚁让蚕参观自己的国度,让它知道了它的想法是怪思想,世上没有白做的工作,不工作就等于放弃生命;勤奋工作不只是为了别人,为了社会,也是为了自己的美好生活。
这几天晚上,爸爸早早吃完了晚饭,就回书房看书。我有些奇怪,爸爸以往晚上从不看书,这几天怎么看起书来呢?从门缝中,我看见他手中捧着一本厚厚的书,还在上面画画记记。怎么感觉爸爸像明天就要参加高考似的呢,这么的认真,连我在门口都没有察觉。妈妈见我站在门边,连忙把我拉开,小声说:“你爸爸下个月要考试,别打扰他。”
爸爸已经参加工作16年了,有一份让人艳羡的机关工作,却还是这么刻苦地学习,他不就是蚂蚁吗?我是一个小学生,却没有爸爸用功,岂不应该惭愧?我应该向爸爸学习,这样将来才能拥有美好的事业,为社会做出贡献!
我要以蚂蚁为榜样,暑假里早睡早起,自觉练习古筝,或者泡毛笔写字,不再要妈妈打电话提醒,不用姑姑亲自督促了。不能做有怪思想的蚕,不能过“望望天,看看地”的生活,我要做勤劳的小蚂蚁!
★ 对鲁迅的评价
★ 稻草人读后感学生
★ 比比皆是的反义词
★ 比比皆是的造句
【读《叶圣陶专集》有感(合集15篇)】相关文章:
比比皆是造句2022-05-29
有关荷塘月色的读后感600字2022-05-24
小升初的文学常识作家作品篇2023-11-21
比比皆是的近义词2023-05-19
小学生文学常识题及答案2023-01-13
常识小学作文2023-12-07
天天都是世界读书日征文2022-05-07
保育员研究课题范文2023-05-05
荷塘月色阅读心得2022-08-10
教师示范课总结的美篇2022-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