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学实例化教学模式新探(锦集15篇)由网友“richgooefe”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理论教学实例化教学模式新探,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篇1:理论教学实例化教学模式新探
理论教学实例化教学模式新探
以计算机操作系统之可变分区存储器管理为例,介绍了理论教学实例化的教学模式,阐述了理论教学转化为具体实例再给出可操作的'实践要求的教学过程.
作 者:王珍玲 Wang Zhenling 作者单位:天津工程师范学院,天津,300222 刊 名:职业教育研究 英文刊名:VOCATIONAL EDUCATION RESEARCH 年,卷(期): “”(12) 分类号:G71 关键词:理论教学 实例化 操作系统 算法 存储器分配管理篇2:非英语专业听力教学模式新探
非英语专业听力教学模式新探
通过对学生进行的两次听力测试结果进行统计分析,获悉了学生总的听力技能状况,及测试中所反应出来的听力教学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就新形势下非英语专业听力教学模式改革提出了一些粗浅看法.
作 者:王金玉 WANG Jin-yu 作者单位:广西师范学院,广西南宁,530001 刊 名: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PKU CSSCI英文刊名:JOURNAL OF GUANGXI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年,卷(期): 27(6) 分类号:H319 关键词:英语听力教学 问题 模式 自主学习篇3:化组合式教学模式研究
朱立民
专题化组合式教学模式是一种针对培训对象的层次和特点,按照培训目标,把课堂教学内容和其它教学内容划分为若干有机联系而又相对独立的专题,然后再把它们组合成完整的教学内容体系。并以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加以实施的新的教学模式。
专题化,是指在课堂和其他形式的教学上。围绕培养目标,以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若干专门问题(或课题)进行讲授或组织教学活动。它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是课堂教学内容专题化。把教学内容划分成若干独立的既有联系又相对独立的专题,专题讲授可以是新知识的“浓缩”,也可以是综合性的专题讲座或专题研究报告。二是其它教学内容的专题化,把结合课堂讲授而进行的专题讨论、案例分析、调查研究、模拟项目实习也设计成专题,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
组合式,是指在专题化设计的基础上,通过科学地分配各专题的教学时间,合理地安排教学专题的先后顺序,精选各种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从而组合成一 个完整的教学体系。
篇4:化组合式教学模式研究
的特点是:(1)按需施教,提高培训的针对性、适应性。专题化组合式教学打破了传统课程教学的僵化模式,根据培训目标、任务和对象的不同特点,将教学内容和形式精心设计成各种专题,并加以有机的组合,从而提高了培训的针对性。(2)学用结合,提高培训的质量和效果。专题化组合式教学打破了理论与实际的界限,通过专题的设计,将某一领域的.有关理论和实践问题有机地统一起来,并经过全面、系统的分析、探讨,使学员学得深。(3)师生互动,调动教与学的积极性。专题化组合式教学打破了教师照本宣科、学员被动接受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它一方面要求教师必须潜心钻研社会、经济发展中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掌握本专题最新发展动态和最新成果。另一方面通过案例分析、课堂讨论、模拟项目实习等实践性专题的设计和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员的积极性、主动性,训练学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专题化组合式教学模式,适应新时期经济管理干部,尤其是高层次企业和经济部门领导干部培训的要求。遵循成人教育的客观规律,周期短、内容精、容量大、效果好,是经济管理干部培训的理想模式。
专题化组合式教学模式的设计应遵循如下原则:(1)明确目标,整体优化。培训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与归宿,要根据经济发展的要求、企业的需要和培训对象的特点加以确定,并据此确定教学内容的总体框架。凡是符合培训目标的专题要加以组合;凡是与培训目标关联性不大的专题要加以淘汰,从而使专题组合成一个优化的教学体系。(2)覆盖面广,观点新颖。即在总体框架中,各专题内容的覆盖面要宽,观点要新;讲授的专题内容不但要有理论,还要有新的知识结构。(3)知识容量大,视野广阔。在专题化组合式设计时,要考虑给学员以广阔、多维的视野和大容量的信息,使学员从大量的信息、多方位的触角中,进行知识的综合分析和多层次、多角度、多因素。(4)突出重点,详略有度。教学专题的设计要突出重点,尤其要重视起主导作用的核心专题的选择;重点内容在时间上要优先保证,而一般的、看得懂的教学内容可安排学员自学、研讨解决。(5)联系实际,加强实用性。在专题化组合式设计时,不能只重视课堂教学专题,而忽视其他教学专题。要以培养学员实际管理能力为重点,本着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有针对性地做到课堂专题讲授和课外专题研讨相结合;理论学习和改革、经营新经验介绍相结合;课堂教学与实地考察相结合。
专题化组合式教学模式设计的方法是:第一步:确立培训目标。通过调查研究,针对培训对象的特点和要求(如大中型企业厂长、经理)以及培训内容(如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拟定培训目标,并根据培训目标构思教学内容体系的总体框架。第二步:教学内容体系专题化。即按培训目标,把培训内容分解成一个个相对独立的专题。这些专题包括两类:一类是课堂教学专题,相当于一般教学计划中的课程;另一类是其它教学环节专题。如研讨、调研、实习、考察等。专题的选择和优化是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搞好培训工作的基矗第三步,在教学专题确定后,由聘请的任课教师对专题进行研究,并根据教学要求写出讲授大纲。
在此基础上,召开任课教师会议。进行综合平衡,并审查各专题的时代性、针对性和实用性。第四步,在专题化设计的基础上,制定组合式的教学计划。根据循序渐进的原则,合理安排各教学专题的先后顺序,并根据培训时间,合理分配各专题的教学时数。教学计划要注重各专题之间内在的有机联系与衔接,保证教学计划的科学性、系统性、广延性。例如“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和发展高研班”。其教学专题的前后顺序应是:市场经济的基本理论的有关专题→市场经济运行的一 般原理的有关专题→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理论的有关专题→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有关专题→现代企业制度的完善与发展的有关专题。其间应穿插实践调研的有关专题以及新经验介绍、集中研讨的有关专题。第五步,在实施过程中,反馈调整。
专题化组合式的教学计划在实施的过程中,还应根据变化了的客观情况,进行适当调整。使教学计划更加完善。
专题化组合式教学模式的实施要抓好六个环节:
(1)抓好专题化组合设计,安排好完整的教学计划,这是首要环节,其核心是专题化设计。要完成专题化设计,主持教学工作的人必须具有广博的知识、专深的理论功底,且善于吸收新知识、新观念,同时能透彻了解经济界、企业界、理论界的动态和观点。在专题化初步设计之后,可聘请有关专家和培训对象进行咨询、诊断。
(2)根据专题聘请优秀教师任教,这是关键环,它关系到整个教学模式实施的成败。实施专题化组合式教学模式对任课教师的要求很高,他们应当视野广阔、思想敏锐、知识面广;了解经济管理和企业中的实际问题;对所讲授的专题进行较深入的研究;善于分析、归纳,表达能力强,能引导学员展开讨论等。专题讲授的教师还可聘请有丰富实践经验、管理经验的企业累和经济管理机关的领导。
(3)采用新的教学方法,这是重要的环节。其常用的教学方法有:采用学术报告式讲授来代替原有的系统性的“满堂灌”的讲解法,这种讲授具有时代气息强、有独特见解、论点明确、视野广、信息量大、紧密联系实际、针对性强、生动活泼等特点,这是教师主动、学员参与的教学程式。管理案例是对某一特定管理情景的书面描述或介绍,案例把真的管理情景搬到课堂上,让学员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和方法,从错综复杂的现象中发现问题、找出矛盾、作出判断、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和方法,这是学员主动、教师配合的教学程式。提出某一专题,并进行适当启发辅导。让学员发挥各自的积极思维,提出自己的见解,并发挥群体优势进行互相启发、思维互补,把专题探讨引向深入,取得更接近客观的满意效果、这是学员主动、教师引导教学程式。由教师提供课题和模拟真实环境的一系列资料及情况,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分成小组,应用所学知识对项目作出分析,完成报告,这也是学员主动、教师指导的教学程式。到一个公司、企业或其他组织机构,去熟悉一个实际环境,调查研究某一方面问题,写出咨询报告,企业或教师对学生的项目实习作出全面评价等。
(4)调查、研讨与总结,这是必要的环节。专题化组合式教学模式中,有理论联系实际的专题调查和研讨,无论调查,还是研讨,都要进行总结,总结可以是口头总结,也可以是书面总结。它能起到理清思路,把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认识。
(5)考核,目的是检验教与学的效果。专题化组合式教学模式将改变以往那种死记硬背的考试方法,而注重考核学员运用基本理论、基本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其考核方法有:布置作业或进行小测;专题研讨,每位学员事前都要准备好发言提纲;出小专题写短小案例,寻求解决良策;结合培训内容和单位实际,自行择题,撰写论文;书面考试等,试题必须考虑到培训对象的特点。这些考核方法应结合教学环节灵活应用。
(6)评估、追踪与反溃这是实施专题化组合式教学模式的最后一个环节。具体做法:一是在结业前,向学员作问卷调查,分别就整个教学计划、专题设计及每位教师授课水平进行征询、评估。二是学员回原单位后,进行追踪调查。通过这一环节,一方面可向教师反馈学员的意见,以利于改进教学,同时也为改进专题化组合设计提供依据。
篇5:化组合式教学模式研究
朱立民
专题化组合式教学模式是一种针对培训对象的层次和特点,按照培训目标,把课堂教学内容和其它教学内容划分为若干有机联系而又相对独立的专题,然后再把它们组合成完整的教学内容体系。并以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加以实施的新的教学模式。
专题化,是指在课堂和其他形式的教学上。围绕培养目标,以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若干专门问题(或课题)进行讲授或组织教学活动。它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是课堂教学内容专题化。把教学内容划分成若干独立的既有联系又相对独立的专题,专题讲授可以是新知识的“浓缩”,也可以是综合性的专题讲座或专题研究报告。二是其它教学内容的专题化,把结合课堂讲授而进行的专题讨论、案例分析、调查研究、模拟项目实习也设计成专题,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
组合式,是指在专题化设计的基础上,通过科学地分配各专题的教学时间,合理地安排教学专题的先后顺序,精选各种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从而组合成一 个完整的教学体系。
专题化组合式教学模式
的特点是:(1)按需施教,提高培训的针对性、适应性。专题化组合式教学打破了传统课程教学的僵化模式,根据培训目标、任务和对象的不同特点,将教学内容和形式精心设计成各种专题,并加以有机的组合,从而提高了培训的针对性。(2)学用结合,提高培训的质量和效果。专题化组合式教学打破了理论与实际的界限,通过专题的设计,将某一领域的有关理论和实践问题有机地统一起来,并经过全面、系统的分析、探讨,使学员学得深。(3)师生互动,调动教与学的积极性。专题化组合式教学打破了教师照本宣科、学员被动接受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它一方面要求教师必须潜心钻研社会、经济发展中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掌握本专题最新发展动态和最新成果。另一方面通过案例分析、课堂讨论、模拟项目实习等实践性专题的设计和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员的积极性、主动性,训练学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专题化组合式教学模式,适应新时期经济管理干部,尤其是高层次企业和经济部门领导干部培训的要求。遵循成人教育的客观规律,周期短、内容精、容量大、效果好,是经济管理干部培训的理想模式。
专题化组合式教学模式的设计应遵循如下原则:(1)明确目标,整体优化。培训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与归宿,要根据经济发展的要求、企业的需要和培训对象的特点加以确定,并据此确定教学内容的总体框架。凡是符合培训目标的专题要加以组合;凡是与培训目标关联性不大的专题要加以淘汰,从而使专题组合成一个优化的教学体系。(2)覆盖面广,观点新颖。即在总体框架中,各专题内容的覆盖面要宽,观点要新;讲授的专题内容不但要有理论,还要有新的知识结构。(3)知识容量大,视野广阔。在专题化组合式设计时,要考虑给学员以广阔、多维的视野和大容量的信息,使学员从大量的信息、多方位的触角中,进行知识的综合分析和多层次、多角度、多因素。(4)突出重点,详略有度。教学专题的设计要突出重点,尤其要重视起主导作用的核心专题的选择;重点内容在时间上要优先保证,而一般的、看得懂的教学内容可安排学员自学、研讨解决。(5)联系实际,加强实用性。在专题化组合式设计时,不能只重视课堂教学专题,而忽视其他教学专题。要以培养学员实际管理能力为重点,本着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有针对性地做到课堂专题讲授和课外专题研讨相结合;理论学习和改革、经营新经验介绍相结合;课堂教学与实地考察相结合。
专题化组合式教学模式设计的方法是:第一步:确立培训目标。通过调查研究,针对培训对象的特点和要求(如大中型企业厂长、经理)以及培训内容(如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拟定培训目标,并根据培训目标构思教学内容体系的总体框架。第二步:教学内容体系专题化。即按培训目标,把培训内容分解成一个个相对独立的专题。这些专题包括两类:一类是课堂教学专题,相当于一般教学计划中的课程;另一类是其它教学环节专题。如研讨、调研、实习、考察等。专题的选择和优化是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搞好培训工作的基矗第三步,在教学专题确定后,由聘请的任课教师对专题进行研究,并根据教学要求写出讲授大纲。
在此基础上,召开任课教师会议。进行综合平衡,并审查各专题的时代性、针对性和实用性。第四步,在专题化设计的基础上,制定组合式的教学计划。根据循序渐进的原则,合理安排各教学专题的先后顺序,并根据培训时间,合理分配各专题的教学时数。教学计划要注重各专题之间内在的有机联系与衔接,保证教学计划的科学性、系统性、广延性。例如“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和发展高研班”。其教学专题的前后顺序应是:市场经济的基本理论的有关专题→市场经济运行的一 般原理的有关专题→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理论的有关专题→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有关专题→现代企业制度的完善与发展的有关专题。其间应穿插实践调研的有关专题以及新经验介绍、集中研讨的有关专题。第五步,在实施过程中,反馈调整。
专题化组合式的教学计划在实施的过程中,还应根据变化了的客观情况,进行适当调整。使教学计划更加完善。
专题化组合式教学模式的实施要抓好六个环节:
(1)抓好专题化组合设计,安排好完整的教学计划,这是首要环节,其核心是专题化设计。要完成专题化设计,主持教学工作的人必须具有广博的知识、专深的理论功底,且善于吸收新知识、新观念,同时能透彻了解经济界、企业界、理论界的动态和观点。在专题化初步设计之后,可聘请有关专家和培训对象进行咨询、诊断。
(2)根据专题聘请优秀教师任教,这是关键环,它关系到整个教学模式实施的成败。实施专题化组合式教学模式对任课教师的要求很高,他们应当视野广阔、思想敏锐、知识面广;了解经济管理和企业中的实际问题;对所讲授的专题进行较深入的研究;善于分析、归纳,表达能力强,能引导学员展开讨论等。专题讲授的教师还可聘请有丰富实践经验、管理经验的企业累和经济管理机关的领导。
(3)采用新的教学方法,这是重要的环节。其常用的教学方法有:采用学术报告式讲授来代替原有的系统性的“满堂灌”的讲解法,这种讲授具有时代气息强、有独特见解、论点明确、视野广、信息量大、紧密联系实际、针对性强、生动活泼等特点,这是教师主动、学员参与的教学程式。管理案例是对某一特定管理情景的书面描述或介绍,案例把真的管理情景搬到课堂上,让学员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和方法,从错综复杂的现象中发现问题、找出矛盾、作出判断、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和方法,这是学员主动、教师配合的教学程式。提出某一专题,并进行适当启发辅导。让学员发挥各自的积极思维,提出自己的见解,并发挥群体优势进行互相启发、思维互补,把专题探讨引向深入,取得更接近客观的满意效果、这是学员主动、教师引导教学程式。由教师提供课题和模拟真实环境的一系列资料及情况,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分成小组,应用所学知识对项目作出分析,完成报告,这也是学员主动、教师指导的教学程式。到一个公司、企业或其他组织机构,去熟悉一个实际环境,调查研究某一方面问题,写出咨询报告,企业或教师对学生的项目实习作出全面评价等。
(4)调查、研讨与总结,这是必要的环节。专题化组合式教学模式中,有理论联系实际的专题调查和研讨,无论调查,还是研讨,都要进行总结,总结可以是口头总结,也可以是书面总结。它能起到理清思路,把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认识。
(5)考核,目的是检验教与学的效果。专题化组合式教学模式将改变以往那种死记硬背的考试方法,而注重考核学员运用基本理论、基本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其考核方法有:布置作业或进行小测;专题研讨,每位学员事前都要准备好发言提纲;出小专题写短小案例,寻求解决良策;结合培训内容和单位实际,自行择题,撰写论文;书面考试等,试题必须考虑到培训对象的特点。这些考核方法应结合教学环节灵活应用。
(6)评估、追踪与反溃这是实施专题化组合式教学模式的最后一个环节。具体做法:一是在结业前,向学员作问卷调查,分别就整个教学计划、专题设计及每位教师授课水平进行征询、评估。二是学员回原单位后,进行追踪调查。通过这一环节,一方面可向教师反馈学员的意见,以利于改进教学,同时也为改进专题化组合设计提供依据。
[专题化组合式教学模式研究]
篇6:单元教学新探
单元教学新探
新的语文教学观,就是不再把传授每篇课文的有关知识作为教学的唯一目的,它不要求学生全面弄通每 一篇课文,而是根据教学大纲要求,把课文作为学生学习语文基础知识和对他们进行读写听说能力训练的语 言材料来用。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的:“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举一反三,练习阅 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
单元教学不同于一般的单篇教学,它摒弃了以单篇为基本单位的教学形式,而要以单元整体来教学。这 种形式可以精简教学环节,缩短教学过程,增大课堂教学容量,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下面就所做的几个方面,谈些初浅的看法。
一、完善知识传播过程,树立单元教学整体观。
语文教学是一个有机整体,它的诸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互相作用,缺一不可的。要想提高教学效果, 就必须使语文知识传授系统的诸要素都发挥作用,按教学程序办事,老老实实完善知识传授过程。
从大范围说,首先教师应根据大纲要求,仔细推敲每堂课的教学目的、难点、知识点、能力训练点和课 外结合点。作为一个教师,如果不能把握这些,就无法引导学生学习。教师必须要有知识、能力和方法,才 能对学生有所给。其次就是引导学生学习,再由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反馈到教师那里,教师根据具体情况(训 练目标、易误点等)再作指导,返回给学生。这样,才能说基本完成知识传授过程。
从小课堂讲,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是教学之关键,要使对象和内容和谐统一,就必须按程序进行,在教 学中按教师→学生→教师→学生过程进行传授。就学生自身而言,要使之能学(给知识、方法)→激发其愿 学→引导其会学→指导其自学。就读写讲,也要阅读(观察在内)→写作→阅读(实践)→创写。只有按一 定的程序落实每个环节,才能完成教学。
进行单元教学,就必须树立整体观念。首先对教材的处理和教学形式,不能只着眼于孤立的单篇教学, 而是以单元为基本单位来组织教学。因此,在处理教材时,对于每篇课文内容,可根据教学要求、学习重点 以及单元知识和训练等项目敢于取舍,决不求全。而对施教过程中的具体模式、方法、手段、速度等,则要 从实际出发,恰当选择,以利于单元教学的整体效应得到最理想的发挥。
另外,它还表现在每个单元的教学都是一个相对独立的训练过程。它包括单元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内 容的选择,教学程序的设计,效果检测,经验总结和补救措施等方面。因此,我们进行单元教学时,一定要 认真制定出单元教学的整体方案,规划具体的实施步骤,力求实现单元教学的全程控制。
此外,进行单元教学时,也应注意语文基础知识教学与阅读、写作、听说能力训练以及语言训练的有机 结合。因此,教学中就一定要注意训练系统中的纵横联系,要弄清本单元与前后单元的联系,使语文知识的 教学和语言训练服务于读写听说能力的培养,使阅读和写作读书与听说紧密联系,互相渗透。
二、有目的培养各种技能。
作为一名初中生,他正是处在生长发育的高峰阶段。他们在听说读写各个方面都存在巨大的潜能。进行 单元教学,应该做到“三准”,即摸准学生的能力水平,选准训练材料,定准训练目标,只有这样,才能有 的放矢,避免不系统、不集中、重复等现象。
例如:培养学生的观察及写作能力。应先摸准观察水平,是不懂观察方法,还是不会写作。以全班衡量 是属于中等,还是下等。再根据学生的实有水平,选准训练教材,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春》等单 元进行训练,并使之成为一个系列。因为它能从不同的角度训练学生的观察、写作能力。当然,教学应有目 标,在定单元的基础上,确定目标非常重要,这样便于检测,也有利于向更高目标追求。
三、建立一定的教学模式、检测系统。
要提高教学质量,完善教学过程,就必须建立一定的切实可行的教学模式、检测系统,认真落实各个训 练点,教学模式应切实可行,要注意它的科学性、有效性。
建立一定的教学模式、检测系统进行单元教学,可采用“按布点分单元;按步骤分课型;按目标分水平,灵活进行教学。
(一)按布点,分单元。语文教学有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过程。在进行单元教学时,要使学生在脑 中建立起一定的思维模式,须按布点、分单元进行强化训练。
进行单元教学,方法多种多样,诸如“六课型”,“单元导读法”,“单元自学法”,“单元比较法” 。纵观单元教学的各种形式,无论采用何种方法,都要通过单元类型来体现,应该说单元教学的类型是单元 教学形式的具体化。单元教学的布点类型多种多样,总括起来不外乎以下几种:
1、知识点相连型:即根据单元目标,每篇突出一个知识点, 点点相连就形成单元知识的链条。
2、知识迁移型:即根据单元目标选择有共同属性的文章进行组合,教学中精读一篇,运用在一篇中所 得知识,学习其余几篇,实行单元知识迁移。
3、多篇丰富一篇型:精读单元内的一篇课文, 使单元要求落实在一篇课文中,然后通过其它篇进行某 一知识点的学习来对所学知识进行加深或拓宽。
4、专题比较型:围绕单元布点,设计几个专题, 在各篇文章中进行教学,分别加以比较,启迪学生思 维,使学生在综合中获得知识。
5、问题穿元型:根据某种需要,从一定的教学目标出发, 抽出某些单元的 篇章组成新的单元,或讲授 新的单元时,借助其它单元有关 篇章,进行纵横联系,作归纳、分析、比较的研究。
(二)按步骤,分课型。根据单元的不同布点对每一单元或每篇课文都必须按照一定的切实可行的教学 步骤,分不同的二课型教学。
以单元整体来说,可以“读一,比二,合议,写一”消化迁移,如对第四册散文单元进行全面阅读训练 ,根据本单元教学要求,了解此类文章的基本特点,象征物(托物)抒情(寄意)的写法,培养读写能力, 我们教学时就可根据布点以及教学需要,教读(讲解分析一篇,然后求同求异成横向纵向的角度进行比较阅 读(比二),这样既可使学生的知识加深,又能了解此类文章的特点,强化知识,紧接可合议,仿写一篇, 完成单元写作训练,以达到巩固掌握的要求,使之消化迁移。
以单篇教学说,可按定向指导、阅读分析布点训练、消化迁移目标检测等几种课型进行教学。当然,对 于不同的课文应有不同的方法,不一定就该按步就班,应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教学,对于教学的步骤可增可减 ,应该定而不死、灵活多变。
(三)按目标,分水平进行检测。按目标分水平进行单元检测是单元教学中必不可少的。是教学的补救 措施,而且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搞好单元整体教学,获得最佳教学效果,其先决条件就是必须有一个明晰的.单元教学目标,有目标有利 于教学,也有利于检测。
在确定单元教学目标时,必须考虑重点的突破,力求集中完成一两个重点教学任务。当然也应兼顾相关 的综合性的教学任务。例如初中语文第六册第三单元教学的重点是:1、文艺性说明文的特点。2、说明的方 法。无论阅读,还是写作都应着力抓住这两个重点来进行知识教学和能力的训练。此外还要兼顾描写和说明 ,词句的理解,修辞的作用等,故检测中也应兼顾。
其次,进行单元教学时应根据大纲要求,把握教材的整体结构和训练序列,从而找到某一单元在整个教 材体系中的独特位置,及特有的教学功能。在具体确定单元目标时,必须仔细探求每个单元中所选课文的共 性和相关性,以便明确共同的内在联系,并根据有关的提示,课后思考、练习、知识短文、综合练习及课本 附录、注解等,准确的归纳出各个单元的教学要求和具体明确的检测目标,使它落实到具体教学中。
当然,目标的制定和检测,要从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语文能力和制订目标的差距 ,考虑对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检测方式和过关要求,以致对预定目标作适当调整和补充,从而使语文知识 教学与能力的训练在学生原有基础上循序渐进,激发学生以后更好的学习。
要使检测与达标能正常有效进行,这要求教师在教学之前应向学生讲明单元教学目标,并说明其具体的 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具体体现,以及它的上下联系,引导学生进入新的学习情境,使单元教学目标成为学生 主动追求的学习目标,使检测能顺利进行。
四、正确布点,合理分配,灵活运用。
语文知识涉及面广,知识点多,从基本技能、基础知识等方面来分,可分成若干知识、能力训练点,只 有通过对各个知识、能力训练点的消化,才能使学生掌握各个知识点,形成各种能力,使之逐步形成一个较 完整的系统。
正确布点,合理分布能使教学更加有效,但是布点应该注意到它的合理性、集中性、渐进性和层次性。
(一)合理性:即根据大纲,定好目标,注意适度、适时。
适度,适合大纲要求,适合学生水平,注意转换、调节。抓住课内消化巩固。
适时,布点要符合年龄、年级特点,另一方面要注意合时特点(特别写作训练),灵活运用。
(二)集中性:“与其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只有“断其一指”才能达到长期记忆,即对于某一 知识点或某一类知识点或技能进行集中训练,使学生在一时期内建立较为巩固的思维模式,更有效系统的获 得知识。
(三)渐进性:知识技能的形式有其自身的系统性,知识的积累消化是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所以布点 必须注意知识本身的内在规律和联系,依照先易后难,先点后面,循序渐进的原则进行。
(四)层级性:知识掌握不可能一次性完成,因为随时间的推移、知识面的拓宽,认识是不断加深的, 要把知识消化迁移、巩固,训练时就必须注意布点的阶段性,在不同的层次阶段对于同一或同类知识点应提 出不同要求,达到既巩固前一个布点又使后一个知识训练达到深化的目的,所以在布设后面训练点的时候, 尽可能联系前后的知识但又必须在前面布点的基础上提出更高要求。
篇7:单元教学新探
单元教学新探
新的语文教学观,就是不再把传授每篇课文的有关知识作为教学的唯一目的,它不要求学生全面弄通每 一篇课文,而是根据教学大纲要求,把课文作为学生学习语文基础知识和对他们进行读写听说能力训练的语 言材料来用。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的:“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举一反三,练习阅 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
单元教学不同于一般的单篇教学,它摒弃了以单篇为基本单位的教学形式,而要以单元整体来教学。这 种形式可以精简教学环节,缩短教学过程,增大课堂教学容量,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下面就所做的几个方面,谈些初浅的看法。
一、完善知识传播过程,树立单元教学整体观。
语文教学是一个有机整体,它的诸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互相作用,缺一不可的。要想提高教学效果, 就必须使语文知识传授系统的诸要素都发挥作用,按教学程序办事,老老实实完善知识传授过程。
从大范围说,首先教师应根据大纲要求,仔细推敲每堂课的教学目的、难点、知识点、能力训练点和课 外结合点。作为一个教师,如果不能把握这些,就无法引导学生学习。教师必须要有知识、能力和方法,才 能对学生有所给。其次就是引导学生学习,再由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反馈到教师那里,教师根据具体情况(训 练目标、易误点等)再作指导,返回给学生。这样,才能说基本完成知识传授过程。
从小课堂讲,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是教学之关键,要使对象和内容和谐统一,就必须按程序进行,在教 学中按教师→学生→教师→学生过程进行传授。就学生自身而言,要使之能学(给知识、方法)→激发其愿 学→引导其会学→指导其自学。就读写讲,也要阅读(观察在内)→写作→阅读(实践)→创写。只有按一 定的程序落实每个环节,才能完成教学。
进行单元教学,就必须树立整体观念。首先对教材的处理和教学形式,不能只着眼于孤立的单篇教学, 而是以单元为基本单位来组织教学。因此,在处理教材时,对于每篇课文内容,可根据教学要求、学习重点 以及单元知识和训练等项目敢于取舍,决不求全。而对施教过程中的具体模式、方法、手段、速度等,则要 从实际出发,恰当选择,以利于单元教学的整体效应得到最理想的发挥。
另外,它还表现在每个单元的教学都是一个相对独立的训练过程。它包括单元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内 容的选择,教学程序的'设计,效果检测,经验总结和补救措施等方面。因此,我们进行单元教学时,一定要 认真制定出单元教学的整体方案,规划具体的实施步骤,力求实现单元教学的全程控制。
此外,进行单元教学时,也应注意语文基础知识教学与阅读、写作、听说能力训练以及语言训练的有机 结合。因此,教学中就一定要注意训练系统中的纵横联系,要弄清本单元与前后单元的联系,使语文知识的 教学和语言训练服务于读写听说能力的培养,使阅读和写作读书与听说紧密联系,互相渗透。
二、有目的培养各种技能。
作为一名初中生,他正是处在生长发育的高峰阶段。他们在听说读写各个方面都存在巨大的潜能。进行 单元教学,应该做到“三准”,即摸准学生的能力水平,选准训练材料,定准训练目标,只有这样,才能有 的放矢,避免不系统、不集中、重复等现象。
&
[1] [2] [3] [4]
篇8:声乐教学新探
声乐教学新探
声乐教学要想实现主客体的统一,实现因材施教,不仅要研究客体,还要研究主体,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教师主体教学意愿和学生客体学习效果的.统一.本文充分论证了实现这种主客体统一的方法,重点提出了声乐教学中“教师了解自己”和建立一种“师生沟通交流的民主教学新氛围”在声乐教学中的重要性,对声乐教学实践具有十分重要的新意.
作 者:游德存 作者单位:河南科技学院艺术学院 刊 名:科技信息 英文刊名: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 年,卷(期): “”(12) 分类号:G64 关键词:声乐教学 教师 学生篇9: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信息技术教学模式探讨
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信息技术教学模式探讨
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信息技术教学模式探讨南宁十九中 陈前繁
【摘 要】基于多元智能理论和肯普模式,构建一个适用于信息技术教学中发展学生多元智能的新型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有意识地利用自己优势智能带动劣势智能发展,实现素质教育的最终目的。
【关键词】 信息技术教学 多元智能 教学模式 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03B-0033-02
一、多元智能理论的观点和意义
(一) 多元智能理论的主要观点
多元智能理论(Multiple Intelligences,简称MI理论)是由美国当代著名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加德纳(H.Gardner)博士于1983年在《智力的结构:多元智能理论》一书中首先提出来的。他认为,智力是在某种社会和文化环境的价值标准下,个体用以解决自己遇到的真正难题或生产及创造出某种产品所需要的能力。多元智能理论是一种全新的多样的人类智能理论,除传统教育所关注的言语/语言智能和逻辑/数理智能这两种基本智能外,还包括视觉/空间关系智能、音乐/节奏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交往智能、自我反省智能、自然观察智能和存在智力等。这九种智能代表每个人都具有九种不同的智能并占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它们之间以相对独立的方式存在。
多元智能理论的实验研究在哈佛大学“零项目”的推进下,已建立了一套从理论到教学实践的操作模式,目前许多国家与地区在课程与教学改革中喜欢采用这一模式开展实验,力图突破传统的以教师传授为主、学生被动学习的教学方式。
(二)多元智能理论应用于信息技术教学的意义
素质教育是中国乃至世界都在实施的一项教育改革,任重而道远。它提倡学生的全面与个性发展,而这两“发展”都须顾及且缺一不可。在信息技术教育教学中,教师整合其他学科知识进行教学,让学生既掌握信息技术学科知识,又增加对其他学科知识的了解,甚至掌握在其他学科课堂中没有掌握的知识。同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智能情况进行分层次教学,以期待不同层次学生的各项智能得到优带劣的更好发展。
二、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信息技术教学模式
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教学模式在设计理念上参照肯普模式,多元智能理论强调“智能的情境性”,因此它比肯普模式多了信息化教学环境这一要素。需要解决的问题是:通过信息技术教学,学生的行为应有怎样的变化 (进行学习者分析并确定教学目标);为达到预期的目标应如何开展教学 (根据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内容活动和选择教学资源);检查和评定预期的教学效果(进行多元评价);最后,根据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应该如何更新发展教学方式、方法,以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一)教学模式构建
本文借鉴肯普模式的优点并依据多元智能理论的指导,对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信息技术教学模式进行构建(如图1)。
(二) 教学模式特点
1.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信息技术教学模式中包含八个要素,要素之间安排没有起点和终点之分,表明设计的非线性和弹性。学习者周围的教学目标、教学活动(即教学内容活动)、教学资源和教学情境四个要素以弧线连接起来,表明在具体的信息技术教学中,它们之间的设计与安排是紧密相关的。
2.学习者分析位于该模式的核心位置,表明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中心,强调了学生的重要性,教学中的每一个步骤都不能脱离学生行为而进行。它与其他几个要素之间用双向箭头连接,表明它们是相互关联的。由于每个学生的智能组合方式不同,其智能优势与劣势的分布也是不同的,这就要求教师在实施具体信息技术教学时要注意用学生的优势智能来带动开发其劣势智能,在智能的强弱项之间搭桥。
3.多元评价方式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并且通过评价,模式中的各个要素应该有更新发展,以便找到更合适的教学方式,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基于多元智能的教学评价要求评价要侧重于学生智能的表现,在教学中去发展学生的智能,坚持积极的学生观,多给学生以自信和正向的评判,因此采用多元的评价方法。
4.信息化教学环境处在模式的最外围,强调信息化环境建设的重要性。环境是用虚线框起,表明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的多元智能发展提供了一个开放的环境。
(三)教学模式要素
1. 学习者分析。教师通过对学习者年龄、心理、学习起点、学习风格、知识基础和技能等进行分析,了解每名学生独特的智能特点及其智能发展程度,尤其是了解其多元智能结构中的优势智能以及不同智能领域中的相对长处和短处,然后根据学生的智能特点进行以优势智能带动劣势智能发展的教学方法。并且在信息技术的教学中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强求学生必须学会某种技能,但希望他们能通过自己的优势智能带动劣势智能发展,提高综合素质。
2. 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目标是整个信息技术教学过程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它对整个教学过程具有调控和指导作用。它是教学模式中最为关键的一环。将多元智能渗透到整个教学过程中,实施多元智能的教学,只有首先拟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即根据学生的智能优劣,分别制定合适的目标,才能够有针对性地确定教学主题和设计教学内容活动。同时,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有效运用分层次教学,这样有助于目标的达成。
3. 教学情境创设。多元智能理论强调“智能的情境性”。处在信息化环境下的信息技术教学,情境的创设是非常重要的。在此模式中,教学情境与教学目标、活动、资源处于同一维度,说明教学情境的创设与其他几个要素同等重要。就目前而言,由于信息技术学科并非中高考科目,不像语数英等其他学科顶着升学压力,那么信息技术课堂可以少几分严肃,多一些活跃,让学生在轻松舒适的氛围下多做自主探究实践,教师此时应多加以引导和辅助学生,让学生不仅发展智能优势,而且劣势智能也得到一定提高,实现素质的全面发展。
4.教学活动设计。基于多元智能的教学内容活动设计,是一种为了使学生掌握某一种特殊智能相关的能力的方法。要求教师设计出包含多种智能的教学内容,每个活动专题应包括多种不同的活动形式。教学活动的设计既可以几个活动同时关注一项智能,也可以一项活动着眼于多种智能。在进行多元智能教学活动设计时,要有意识地针对各项智能提出问题设计活动,使信息技术课堂里尽可能地包含体现多种智能、促进多种智能发展的活动。例如对于逻辑/数理智能可以考虑如何在教学中引进有关数字、计算、逻辑、分类或批判性思维的活动。
5.教学资源。教学资源是指有利于学习者进行有效学习的所有要素,包括硬件资源 (如教材、教学设施等)和软件资源 (如信息、人员、技术等)。教师根据信息技术教学中的教学目标、教学情境及教学内容活动等的需要对教学资源的软、硬件进行合理的安排与设计,促进学生多元智能的发展。
6.多元评价方法及更新发展。多元智能理论倡导多渠道、多形式、多角度去评价和考核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和创新的能力。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将评价与学习、结果与过程融为一体,运用总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通过教师评价、学生互评、学生自评三者进行综合评价,让教师充分认识和了解学生优劣势智能的发展情况,并为学生智能的提高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这也能让学生了解自己的优劣智能,努力实现富有个性特色的发展,最终实现优带劣智能的发展。
更新发展是对教学过程进行多元评价中和评价后所做的一系列更加符合教学实际需求的调整,即根据评价结果对该模式中欠缺的部分及需要完善的部分进行修改更新。
三、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信息技术教学模式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为了更好地达到教学效果,发展学生的多元智能,本文拟定以下几个教学策略:
一是从教学内容着手,调动其智能优带劣进行训练。教师在具体信息技术教学时应注意尝试从两个方面思考教学活动的设计,既要以学科为取向设计能够发展各项智能的活动,同时也要注意以智能为取向整合其他学科知识来帮助教学,并且教学活动设计要求丰富化、情境化、多元化。
在教学目标确定的情况下,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安排与设计时应考虑学生的智能结构情况,并辅以多媒体等教学条件,应用多形式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让具有不同优势智能的学生都能平等地参与学习,同时又有机会让学生调动其优势智能带动劣势智能进行训练,这样既实现素质教育目标中的学生全面发展,又实现了学生的个性张扬。
二是创设轻松活跃的多元化教学情境,以达到优化学生智能结构的效果。有研究表明人的各项智能都有发展的基础。信息技术课堂只要能够为学生创设轻松活跃并利于智能发展的多元化情境,那么学生的智能发展应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因此,教师应以每名学生的智能情况为基准,创设丰富的、多元化的情境,同时,尽量为学生搭建适合的软硬件平台,以开发他们的各项智能,达到优化学生智能结构的效果。
三是开展探究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各项智能协调发展。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在信息环境下开展探究实践活动,促进其各项智能的协调发展。探究实践活动往往可以跨越学科而进行,这就要求学生在探究实践活动中不仅仅调动某一方面的智能,还要根据探究实践活动的需要,努力发展自己的劣势智能,从而激发各项智能协调发展。
总之,要熟练地运用多元智能理论进行信息技术教学,首先,教师应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善于学习、接受新的教育理念和思想;其次,教师应具备较强的教学意识与技能,能创设鼓励学生发展运用多元智能的信息化环境,从而真正促使多元智能理论在教学中的有效应用,达到真正实施素质教育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何克抗,郑永柏,谢幼如。教学系统设计[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霍华德・加德纳。智能的结构:多元智能理论[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
[3]Linda Campbell, Bruce Campbell, Dee Dickinson.多元智能教与学的策略[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作者简介】陈前繁,女,壮族,南宁市第十九中学中学一级教师。
篇10:网络营销岗位化教学模式论文
网络营销岗位化教学模式论文
【内容摘要】现代学徒制是以校企合作为基础,以学生(学徒)的培养为核心,以课程为纽带,以学校、企业的深度参与和教师、师傅的深入指导为支撑的人才培养模式。江阴中专电子商务专业《网络营销》课程的教学通过课程任务设置、企业岗位分组、学生角色融入等方式落实现代学徒制教学理念。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网络营销;“岗位化”教学
一、“岗位化”教学模式的内涵
“岗位”一词源于企业,它是企业最基本的职能单位,是其内部基层的劳动与管理组织单元。岗位是在劳动分工的基础上,将生产过程中相互协同的相同、相近或者不同工种员工组织在一起,以完成某一企业基层职能。在《网络营销》课程教学中,巧妙设置运营部、技术部、推广部、物流部、客服部等部门,将项目任务分解、业务交叉设计、部门岗位分组、企业业绩评价等,学生主宰整个课堂,完成不同阶段的课程任务。
二、在《网络营销》教学中“岗位化”的可行性分析
(一)电子商务专业《网络营销》课程的教学现状。《网络营销》是电子商务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高职院校在开设《网络营销》课程前,一般会让学生学习市场营销、计算机基础技术、网络技术、静态网站建设、动态网站建设等课程,而《网络营销》课程也会涉及文案策划、商务网页设计、网络营销、网站推广、网络广告设计等内容,但通过观察与调查发现,学生在学习这些课程时,往往忙于应付考试,苦读死背,可能将某些知识和技能割裂,更有些学生可能在课程考完一门,就已经忘记一门。在师资方面,很多学校的电子商务专业教师是由计算机专业或经济管理类专业教师转型而成,他们对电子商务专业没有进行过系统全面的学习,缺乏理论知识的深度理解和社会实践经验。(二)《网络营销》课程“岗位化”教学模式的可行性分析。《网络营销》课程实践性强,覆盖面广,需涉及电子商务多门课程内容的联系。如企业借助互联网特性宣传产品,策划网络营销活动,需要通过好的商品图片来展现,企业要有一批专门从事商品拍摄、图片或视频制作等相关人员。好的产品怎么让网上消费者认识或熟悉?就需要网站推广和网络广告来帮忙,企业就需要有专门从事网站页面设计、促销海报设计等相关人员。另外,好的营销策划文案中的语言、品牌故事都会使营销如虎添翼,给企业锦上添花,企业也需要这样的专业人员从事产品活动等一系列的策划。因此在现代学徒制试点班开展《网络营销》课程教学时,先整理出电子商务学生毕业后在网络营销方面所需要的能力以及可能从事的岗位,针对这些岗位所需要的网络营销知识重组教学内容。课堂教学模拟企业背景和项目,引入企业“岗位”,对每个工作任务进行细化、分解,形成对应的学习内容开展教学。项目的设计由浅入深,由单个岗位到多个岗位的交叉应用,让学生在校期间就能够适应企业员工的角色,缩短就业后的适应期。
三、在《网络营销》教学中“岗位化”模式的实践探索
以电子商务专业《网络营销》课程里“网络营销综合技能实战”为例,介绍“岗位化”教学模式的开展情况。(一)设立部门岗位。根据授课内容的不同,有时将整个团队人员分成运营部、技术部、推广部、物流部、客服部等部门,有时将整个团队分成若干个品牌队,再在每个品牌队中组建以上相关部门。本案例为了增添课堂的趣味性,引入竞争的互动性,采用的是后者,将整个团队分成四个电商品牌队,有各自的LOGO和口号,便于后期品牌宣传与产品推广。各品牌队成员要合理处理竞争关系,实现良性循环。(二)明确岗位职责。运营部的整体职责是数据分析、活动策划、整体协调;技术部的整体职责是商品拍摄、美工设计;推广部的整体职责是文案卖点、软文营销;客服部的整体职责是设计客服用语、客服入职要求;物流部的整体职责是设计包装、仓库堆垛、选择物流。各部门成员确定岗位后先要树立职业认同感,从心理上接受这门职业,以岗位责任人的姿态迎接业务实战。每个品牌队的各部门需要相互协作,实现信息与资源共享。(三)设置课程任务。“岗位化”模式的'课程核心是设计各部门的实际任务。各品牌队从产品库中选择并确定好主要经营的产品,制作出本团队的营销方案,并上台项目路演。各部门完成相应任务有对应加分,具体任务要求如下。1.运营部。根据店铺日报表、客户日报表分析得出两条以上运营建议。设计店铺促销活动计划,写出具体文字方案。把产品和方案交由技术部、推广部进行设计与推广。2.技术部。对运营部所给产品进行拍摄,形成主图与辅图,存放到电脑“商品拍摄文件夹”。按运营部的营销方案,设计一份详情页草图。把推广部文案专员提供的促销用语、卖点关键词植入详情页草图合适的位置。3.推广部。提炼5个产品卖点关键词,3个网络搜索词,提炼两句产品促销用语,并交给技术组。根据运营部营销方案,撰写3篇以上软文,每篇软文要有一个标题,用到上述关键词,字数不少于100个字,且至少包括一张清晰的商品图片,发布到微信里,比比谁的赞最多。4.客服部。根据运营部提供的产品及推广部产品卖点文案,在购买方法、购买过程、修改订单、退款换货等方面编写10组以上客服用语(Q&A)。从产品与平台角度梳理出5条客服人员就职要求。5.物流部。就运营部所给产品,设计物流包装盒的款式、尺码、包装材料以及该包装盒重量、成本价格、填充物等。把设计思路交给技术部美工组设计。根据自身的优势与条件,选择合适的物流公司,计算物流配送成本。根据公司产品设计货仓货架布局、堆垛方式等。实施“岗位化”教学模式,将企业岗位融入课堂,有效分解学习任务,强化过程管理,展现自我优势,提高课堂管理实效。在实施过程中,学生参与度很高。比如拍摄商品,他们会摆放不同的造型,机灵选用辅助品,各部门也会相互协作。当然也有一些问题会问到教师,比如如何写软文,课堂上能否使用手机,微信推广是否积赞越多加分越多等等,这些充分体现了学生在做中学,在做中改进。
四、结语
江阴中专计算机工程系积极推进课程改革,围绕现代学徒制实施校企课程对接,发挥学校、企业在人才培养中的各自优势,从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对接方面帮助学生快速适应岗位、强化职业精神。网络营销发展迅速,作为电子商务专业教师,应该不断地更新知识、积累实际经验,提高自己的实践水平,要紧密联系企业,设计出与时俱进的教学案例与项目,以便培养出更多适合电商岗位的技能型人才和自主创业的创业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吴玥.论实践教学法在高职电子商务教学中的应用[J].职教新观察,,9
[2]刘根华,邵菲.现代学徒制班级“岗位化”管理模式探索与实践[J].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5
[3]吴瑕.电子商务专业网络营销类课程的融合与发展[J].中国管理信息化,,7
篇11:《锦瑟》教学新探
《锦瑟》教学新探
《锦瑟》是李商隐的代表作,千百年来,脍炙人口,流传不绝。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教师与语文课程同步发展,要求教师要努力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继续学习,更新观念,丰富知识,提高自身文化素养;要认真读书,精心钻研教科书,在与学生平等对话的合作互动中,加强对学生的点拨和指导,实现教学相长。
课改以来教材虽然几经更换,但许多经典篇目并没变。如何把这些旧课文上出新意,符合新课改的要求呢?以《锦瑟》为例谈谈我的一些粗浅看法。
以前我教《锦瑟》往往会先确定一个主题,比如恋情说,然后设计教学流程,在把所定主题教完之后再引出多主题的探讨。面对新形式,面对新一届学生,我再上必修三时,尝试着改进教学流程。《锦瑟》这首诗它最大的魅力在于主题隐晦,是中国古代诗歌史上最难解读的一首诗。我紧紧捉住“主题难解”这一特点来安排教学流程,引导学生,解构全诗。
教学过程如下:
一、导入语:数学史上有个“哥德巴赫猜想”它是数学界最难解的数学题,被称为数学皇冠上的一颗“明珠”,至今无人能解。无独有偶,中国诗歌史上也有个“哥德巴赫猜想”至今没有一个统一的答案。它就是《锦瑟》,同学们有没有兴趣摘一摘这颗“明珠”呢?说说这首诗主题到底是指什么?
二、在学生读完诗歌后,我围绕“主题难解”设计问题。
主问题:本诗“主题难解”表现在哪?
难解1――“此情”不明确
1.诗言情,本诗诗人的情感凝结在哪个词语上?――惘然
2.作者为什么而惘然?――为“此情”
3.此情到底是什么情呢?――不明确
难解2――意象不明指
关键词上找不出明确的主旨倾向,同学们能否从意象上找到呢?
4.请同学们概括文中出现的意象。
意象有:五十弦锦瑟、庄生梦蝶、望帝化鹃、月明珠泪、蓝玉升烟。
5.这些意象有什么特点?
特点:模糊朦胧。李商隐的诗歌常常大量出现带比喻性的或象征性的形象,而且这种比喻只出现喻体,没有出现的本体,比喻就比较模糊朦胧。意象,往往被埋藏起来,因此较难捉摸。比如首联中“五十弦锦瑟”是个喻体,但喻什么,它所喻的本体没有交代。诗中跨过了这个本体说锦瑟使他“思华年”,引起了他的追忆和情思。丢掉了本体,而直接由喻体跨越到情思,这就造成了一种难以捉摸的朦胧之感。其它几个意象更是如此。总之,意象暗示虽多,但不明确。这些意象重叠,累积构成多层次朦胧境界,加上这首诗又弥漫着一层浓重的怅惘感伤的`情雾。连诗人自己也觉得似隐似现,难以捉摸。所以结尾才会说:“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三、分组讨论。
同学们现在知道这首诗“主题难解”难在哪了吧。但这首诗读来却很美,大家再细细品读,然后分组破解。(当然,为了降低难度也可以先告诉学生:一千多年来,这首诗形成的五种看法,恋情说、悼亡说、自伤说、评诗说、参禅说)
四、学生发表看法。
学生看法千奇百怪,异彩纷呈。有把这首诗编成爱情小说表达的;有把这首诗改写成现代爱情诗歌的;有把这首诗说成作者怀才不遇的;有把这首诗说成作者回忆一生中闪耀的事迹的;有把这首诗说成作者老了回想自己青春年华的等。
五、课文总结。
同学们刚才的发言都很精彩。对这首诗进行了各自的破解。虽然不能说哪一位同学的讲解是正确的,因为学术界至今也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但这正是这首诗的魅力。这正如断臂的维纳斯一样,你可以为她的断臂想像出很多复原的样子。虽然原貌仍不可复,但乐趣已在其中矣。
以上就是我对《锦瑟》这首诗在教法上所做的新尝试。它的特点就在于变过去主题先行为主题研讨,变老师主讲为老师主导,变学生被动地听为积极参与解读,让学生多思考,达到锻炼学生思维的目的。
篇12:高中作文教学新探(网友来稿)
高中作文教学新探(网友来稿)
“学生个人作品专集”:新模式与多效应--高中作文教学新探
石屏一中 万云武丁丽疆
目录
一:提要
二:个人作品专集模式研究的背景
三:个人作品专集模式的基本步骤与一组数据的说明
四:对“个人作品专集”作文模式的几点理性思考
提要:我们目前正在进行的课题为“学生个人作品专集”的作文模式研究,目的是探索一条既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又能高效地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新路子。所谓“学生个人作品专集”就是每个学生每学期以手抄杂志的形式办的一份字数在5000以上的作文集。该模式包括策划与创作、修改与润色、编排与校对、展评与推荐等环节,把思考、想象、表达的权利真正还给学生,让他们在自由灵活的“言语”活动中展示自己的创新精神与个性,展示自己的语言表达水平。经过四个学期的实践,我们认为“个人作品专集”这种作文模式,是对两周一次的“教师出题--学生作文--批改评讲”这种传统作文模式的有效革新。
一 “个人作品专集”模式研究的背景
大背景:全国教育界正在全面深入地推进和实施素质教育。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倡导尊重学生个性、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使学生积极主动、生动活泼地学习。素质教育的需要促使我们更新观念、解放思想,努力探索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新思路、新方法。
小背景:目前,中学作文教学普遍存在的弊端是学生怕写作文、写作兴趣低迷;学生作文缺乏创新、个性、特色。雷同、平庸、应付、抄袭之作不少;作文教学费时低效,教师负担重。写作,作为一项复杂的心智劳动,本应成为培养创新精神的主渠道,但现实的情形却令人尴尬。传统模式的症结在那儿呢?我们认为,旧模式最大的问题在于无意中压抑了学生的表达欲望,忽略了学生这个创作主体在写作各个环节中独立的、积极的作用。如何革新旧的模式,如何突出学生主体在作文各个环节中的作用,如何使作文教学形式既生动灵活又能真正起到提高学生水平的作用。在这方面,我们作了大胆有益的探索:即进行了“学生个人作品专集”作文模式的尝试与研究。现将有关情况作以下介绍。
二 “学生个人作品专集”模式的基本步骤与一组数据的说明
“一个新的想法是旧的成分的新组合。”(《学习的革命》161页)受歌星推出演唱专集的启发,充分考虑到高中学生智力发展的水平,考虑到学生爱思考、爱幻想、爱表现自我的特点,考虑到写作的基本规律,我们以创造最佳学习状态,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尊重个性,倡导创新为探新模式的原则。大胆革新作文教学模式。规定每学期每个学生以手抄杂志的形式出一本个人作品专集。具体步骤如下:第一步,提要求、作策划。专集的要求是:(1)独立创作,禁止抄;(2)追求特色,展示个性;(3)形式不拘,题材不限;(4)以文为主,辅之以图;(5)字迹清楚,版面美观;策划以“创新、个性、特色、真实”为目标,启发学生努力不重复自己,不重复别人,努力尝试各种文体。策划环节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个人作品专集”质量的高低,教师必须高度重视策划的指导工作。第二步,撰写稿件,修改润色;第三步,编排版面,誊写校对;第四步,教师浏览专集,点评优秀文章,提出存在问题;第五步,展评交流。同班之间,班与班之间进行交流展评。该过程既能使学生“表现”自己,又能让他们相互学习借鉴,教师必须认真组织实施。第六步,收集那些想象丰富、文采优美、有个性、有思想 的'文章向有关报刊推荐。“个人作品专集”的整个过程大约需要两个月的时间,教师可根据教学计划自由安排。专集的容量我们规定不少于5000字,多则不限。这样的写作量相当于800字左右的文章六篇。再辅之以2-3次目标明确的课内作文训练,把自由写作与限制性训练结合起来,就能保证每学期作文训练 的数量与质量。需要说明的是,“个人作品专集”模式并不排斥课内作文的训练,二者如何具体结合,要视学生的实际与教学计划而定。
从9月到6月,我们对这个模式进行了四次实践(第一学期在两个班,第二学期扩大到四个班)。实践证明,这种模式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写作的积极性,有效地解决了学生怕写作文、写作兴趣低迷的问题。第三次“个人作品专集”写作活动结束后的一组调查数据可说明这个问题。调查项目主要有:1是否喜欢“个人作品专集”这种作文形式,请简述理由;2本次专集的篇数、字数。收回调查表96份,调查结果为:喜欢这种形式的同学占被调查总数的60.4%,无所谓的同学占被调查总数的21.8%,不喜欢的占总数的17.8%。喜欢的理由大都为:创作自由,限制较少,有利于发挥想象,不必冥思苦想;有乐趣,能发挥才能,可交流情感。无所谓的理由为:喜欢这种作文形式,但这种形式花的时间多。不喜欢的理由为:怕写不好被别人笑话,不喜欢别人点评自己的文章;怕写、懒写。篇数平均为7篇,字数平均为5990字;最少的3000字,最多的10000字以上。由此可见,专集模式对学生写作积极性的激发是有效的。特别令人欣喜的是,个人作品专集各方面的质量普遍比学生以往的作文有了较大提高,应付、平庸、雷同、抄袭之作大大减少;大批感情真挚、想象丰富、有个性、有思想、有文采的作品涌现出来。一个统计数字可以窥斑见豹:四次专集写作活动中产生的优秀文章,在全国公开发行的省级以上刊物发表了文章25篇、诗一首。这种作文模式,作文水平好、中、差的同学都能从中得到益处。特别是热爱写作的同学,其个性、其才能都能得到极大的张扬和发挥。古希腊学者普罗塔戈说过:“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被点燃的火把。”(《学习的革命》284页)我们认为,“个人作品专集”作文模式点燃了学生智慧的“火把”,解放了对思维的束缚,是实实在在提高学生写作水平和培养创新精神的行之有效的方式。
四 对“个人作品专集”作文模式的几点理性思考
1“个人作品专集”作文模式是母语习得的好形式。
汉语教学虽然有得天独后的母语环境,但这个环境怎样与学生的学习生动有效地结合起来仍然需要教师去研究、去探索。教师的责任就在于探寻一种学生乐意接受并积极主动实践的“言语”活动形式。“学生 个人 作品专集”模式作为一种学生喜欢并积极参与的“言语”活动形式,充分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意识和学习热情,树立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它体现的是自主、合作、探究的现代学习方式。它把握住语文学习具有鲜明的实践性的这个规律,让学生在反复的“言语”实践中去领悟写作的一些基本规律,掌握一些基本方法。
2写作主体在“个人作品专集”作文模式得到了较为充分的展示与尊重
写作活动本质是人的一种生命活动。在这种生命活动中,人的思想、感情、个性都应该得到充分的展示,写作的本真与意义也就在这里。学生作为一个鲜活的生命群体,他们有自己的人格与灵魂,有自己对对生命的感悟和对人生社会的思考,有自己的喜怒哀乐,有自己的希望与幻想。“个人作品专集”作文模式为他们自由地思考与表达提供了一个较为宽阔的空间,使其个性、才情得到了较为充分的表现。
3 “个人作品专集”模式是以情立人育人的良好途径。
以情立人育人是语文教育的内在要求,是语文教育人文性的重要体现。由于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以及生活经历与成人不同,他们的个人作品专集所涉及的题材与内容主要有两个方面的特点:一是友情、亲情、甚至初恋之情常成为咏唱与抒发的主旋律;二是大都表达社会的认识、对生活的感悟、对未来的憧憬。教师要善于利用专集充满人情味的特点,因势利导,把友爱、同情、尊重、理解等人性理念导入莘莘学子心田,做好以情立人育人这篇文章。
4“个人作品专集”作文模式的效应虽是多方面的,除以上论及的方面,它还有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观察、积累、思考、多写多改、认真书写),减少作文课时,减轻教师负担等方面的益处;但一个模式不可能解决所有问题,对有些问题的解决程度上有深浅之别,效率上有高低之分,旧的矛盾不断被化解,新的矛盾也随之出现。因此,探索研究之路依然漫长。
以上是对“个人作品专集”作文模式课题研究的初步总结,错误、疏漏之处在所难免,恳望各位方家、尊长、同仁给予指正。
月写于云南省石屏县第一中学
篇13:中学英语语言教学新探
中学英语语言教学新探
在中学英语教学中,要正确认识语言知识与语言运用能力的辩证关系,以高素质的教师为中间媒介,促进学生在掌握语言知识的'前提下,向语言运用能力转化.同时,要克服听说读写脱节的问题,加强听说读写技能各个环节的训练,发挥最大的整体效应.
作 者:韦余勇 朱文霞 作者单位:韦余勇(临沭县职业中专,山东临沐,276700)朱文霞(临沭县蛟龙镇中心中学,山东临沐,276700)
刊 名:科技信息 英文刊名: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 年,卷(期): “”(29) 分类号:H3 关键词:语言知识 语言能力 教学环节篇14:初中作文教学新探
初中作文教学新探
初中作文教学新探山东省安丘市刘家尧学校 李玉华 刘希芬
写作是人类运用语言文字表达自我,倾诉情感的一种内在需要,是对自我、对生活、对世界的一种碰触、认知和对话,它应该成为每个学生的一种自发自觉的行为。然而,在实际生活中,写作文一向是学生头疼的事情,而作文教学也一直是教师们的老大难。从教以来,我通过向专家请教,与同事探讨,以及实践反思,积累了点滴的作文教学经验。我认为,当前的作文教学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转变认识,积极作文
很多学生认为,作文时老师让我写的,我不喜欢,作文没意思。这导致学生作文积极性不高,作文水平低下。要想彻底扭转这一现状,教师必须使学生在心理上认同作文,接受作文,喜欢作文。引导学生认识到写作是表达,它是人的一种内心要求,一种心理需要。用写日记的形式,留住平凡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从而积累了丰富的人生阅历。这就是一种写作。写作还是一种积极的情感活动的过程。情有所感,才会有所作,而且情感活动还会贯穿作文过程的始终。情感始终是写作的动力。让学生有自信可以写出好文章,从而转变态度,爱上作文。
二、改善教学,激发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乐于学习的动力源泉,表现自我、展示自我是每个孩子都愿意并积极去做的事。“留心观察事物,养成勤于思考和乐于动笔的习惯。能不拘形式,自由地把自己的见闻和想象写下来。”这就明确地告诉我们对于作文指导要从兴趣入手。在作文教学中,学生有了兴趣,就可以形成一种强烈的乐于动笔的愿望。在这种愿望驱使下,他们乐意主动地、自由地写出自己的见闻和想象,不把作文当成一种苦差事,而看成是一种快乐的享受,美好的倾诉。有了兴趣做基石,然后指导学生写出自己的.文章,渐渐地使学生的作文水平得以提高。针对于中学生的作文心理,我们可以对症下药,试着从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入手,努力改善自己的写作教学。
1.感悟生活,获取素材
感悟生活是使写作走出困境的必由之路。感悟生活就要时时在意,处处留心,逐渐磨砺出能发现美的眼睛;其次要握思考的方法:要善于问为什么。(语文教学论文 )倘若多问几个“为什么”,就往往能层层剥开事物的表象,使事物蕴含的思想和哲理渐渐显露。例如下列问题:这是什么事情?为什么会产生这事情?这事情能表现人物什么思想感情?这事情的性质是什么?这事情将有什么样的结果……还要注意把握事物的象征意义。社会现象、自然生态,大都蕴含着一种哲理,一种思想。看到流水,想到时间如流水一去不复返;看到飘落的花瓣,想到“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看到蚂蚁运食,想到“人多力量大”;看到孩童嬉闹,就想到“天真”“可爱”……要及时定格对生活的感悟。写日记、周记,作札记可以逐渐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茅盾说:“应当时时刻刻身边有一支铅笔和一本草簿,把你所见所闻所为所感随时记下来……”平时多记日记,多写片段,将自己的情感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可以大大提高自己的作文水平。
2.先说后写,动笔成篇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时时可以看到:有些学生说话滔滔不绝,口若悬河,而作文时却绞尽脑汁,无从下笔,难以成文。“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文本于语,不可偏指,故合言之。”叶圣陶先生的这段经典论述,生动地揭示了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辨证关系,也就是书和写的关系。
在写作训练时,可以强调学生先说后写,即在作文时,让学生构思后,把要写的内容先说出来,表达自己的意见、想法,然后再写下来。也可以充分利用课前三分钟时间进行演讲,培养口头作文能力,引导学生将“说”和“写”联系起来,这样说说写写,写写说说,不仅提高口语表达能力,通过说话还可以提高书面语言表达能力,使学生写起作文来,中心明确,条理清晰,得心应手,学生的作文兴趣倍增,作文水平也得以提高。
3.展现个性,鼓励想象
个性,是人的一种重要因素,即一个人带有倾向性的、本质的、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实施“个性化”教育是我国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必然趋势。要求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不能以一致的标准和答案强求学生,应让学生充分发挥其潜能,依据学生的个别差异作灵活的要求。鼓励学生自我选择感兴趣的学习主题,在其独特的潜能领域进行深入的指导。”因此,我们的作文要求也要发挥学生的个性心灵去体验生活,体验人生,并用各自独特的视角及语言来表达心中的所感所想。
个性是文章的灵魂,想象是文章的翅膀,展示个性,鼓励想象是学生作文的动力,让学生在自己的空间拓宽思路,自由想象发挥,写出属于自己的文章,以提高其作文水平。
4.积累材料,迁移运用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读得多了,知识才厚实,才能博古通今,写起文章来才能左右逢源,得心应手。阅读是写作的先导。叶圣陶先生曾说过:阅读是什么一回事?是吸收。好像每天吃饭吸收营养料一样,阅读就是吸收精神上的营养料……写作是什么一回事?是表达。把脑子里的东西拿出来,让大家知道,或者用嘴说,或者用笔写。阅读和写作,吸收和表达,这两件事,无论做什么工作都是经常需要的。阅读重在“吸收”,作文重在“倾吐”,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学生作文所需要的遣词造句,布局谋篇以及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他们的阅读经验。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除了要使学生通过阅读积累词汇,掌握表达方法之外,教师还要有意识地去引导学生大量地阅读课外读物,例如古今中外的名著、优秀小说等。让学生爱读书,善思考,乐于写作。
以上观点,只是我在教学中的浅见。“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想必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的看法。教师也要因材施教,因人而异,作为农村老师,应从实际出发,尊重农村初中学生作文实际情况,在此基础上大胆创新,探求新教法,让农村初中学生的作文写出新意、写出特色。
篇15:高中作文教学新探
高中作文教学新探
高中作文教学新探四川省盐源县职业中学 邱志忠
【摘 要】虽然素质教育正在逐渐普及和发展,但是在当前教育形势下,应试教育的压力依然存在。因此,高中作文的教育除了要满足学生自由发展之外,仍存在一定的限制性。这就需要教师在充分把握在双重导向下的高中作文走向,并相应地调整教学策略。本文通过结合高中作文教学的限制性、创新性和自由性并存的特征,探析高中作文教学的方式和策略。
【关键词】高中 作文 教学
作文的写作是积累和练习的过程。针对当前的教育形式和当前学生的特点,本文从前期积累和后期指导方面谈了如何在满足应试局限性和发展自由性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使得整体学生的写作水平有所提高。
一、感悟生活,积极铺垫
叶圣陶先生说过:“写作的根源在于生活,脱离生活,写作就无从谈起。”因此,学生要写好作文,素材的积累是最重要的。积累方法主要有三个方面:即,看、品、练。首先,看即是观察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的小事。生活最美好的,生活中处处有美的闪光点。要善于观察、发现和捕捉,才能充实头脑、美化心灵,从而写出好的文章来;其次是品,即借鉴名家名篇,提倡学以致用。齐白石说过:“学我者生,似我者死。”也就是说,搞艺术离不开借鉴模仿的过程,但不能生搬硬套。作文也是如此,学习了课文中的名家名篇,让学生也去用刚学到的方法去仿写文章,也是进行写作训练的一种方法;最后是练,初期的作文训练,不妨把有关提示与要求定得具体,详细些。长此以往,学生就能明确训练重点,较顺利地完成写作任务,获得初步的成就感。
二、因材施教,循循善诱
由于每个人的感情和体会不同,因此,针对不同的学生,要采取不同的着手点,从他们的兴趣点入手,加以利导,形成自己独特的写作风格。
兴趣是写作的源动力。因此,要想从根本上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才是培养学生写作的原始动力。兴趣的激发方式有很多渠道,如积极开展语文课外活动、演讲比赛、诗歌朗诵比赛、古诗词欣赏等活动。让学生亲身真正参与到语文教学活动中来,这样不但锻炼了他们的能力,也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使之对语文产生浓厚兴趣。再如,可以启示学生写社会调查报告,对生活和社会问题进行思考,激发他们写作的积极性。碰到基础差的同学,教师还应做相应的'指导,使学生真正领悟其中的奥妙,激发他们的兴趣。总之,在培养学生兴趣的过程当中,教师必须与学生俱进:一方面要多表扬学生的成果;另一方面应尽量使作文训练与学生生活贴近,使他们有东西可写,有写作的欲望。
三、开放思维,激发灵感
由于高中生的经历和知识有限,因此,在写作方面难免会有局限性。尤其是对于那些要求表达观点的议论文,学生把握不好的话不免会有失偏颇。在此,笔者认为,要想让学生通过严密的逻辑和清晰的思路表达出好的立意,就要从思维的开放性开始培养。
只有开放学生的思维,才能让他们站在更高的角度去思考和认识一些事物或者观点。在此基础上,学生可以更全面的去阐述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使自己的文章言之有物,而不失之于空洞。(论文范文 )在前文所阐述的积累和利导的基础上,教师应该更深层次的挖掘学生的潜能,通过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交流来完成所积累的知识的升华。例如,教师可以针对某一命题(如近墨者黑和近墨者未必黑,有志者事竟成和有志者未必事竟成,名师出高徒和名师未必出高徒等)要求学生进行辩论式的讨论,激发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和讨论,从而使学生突破常规思维,拓宽写作思路,让文章不落俗套。
四、高度互动,另类点评
教师的点评对于学生的写作来说可以说是画龙点睛之笔。恰到好处的点评不但可以完善和巩固前文所论述的工作,还可以更好的激发学生写作的欲望,使其文章的写作更具有主动性。
一般的作文都是为了表达某个中心或某种思想感情,但表达效果如何,却不像数理化学科那样有客观的标准答案。因此,每次写完作文后,及时精选一篇或几篇各种层次的文章与学生一起对照分析,体会其成功的地方和不足之处,使学生从中受到启发而慢慢掌握标准。在作文评改的方式方法方面,可以尝试教师评改与学生互改、自改相结合。具体做法可以是教师课前浏览学生作文,找出作文中的优缺点,课堂上进行审题分析,指出此次作文的优缺点。示范评讲两篇文章,列出批改的标准,然后让学生批改,可互评,可自评,先找优点,再指出缺点,重在鼓励。然后教师收上来再阅,贴出优秀习作。这样,学生亲自参与了文章批改,对本类作文的写法要求也就理解得更深刻。同时,也可在教室开辟一块佳作展示栏,把每次作文的优秀篇目连同评语一同展示。还可以将优秀作文推荐到本校校刊或一些期刊发表,使同学体会到作文成功的愉悦感。
总而言之,当写作不再成为学生沉重的负担,而是变成一种兴趣和爱好的时候,“作文难”的问题就不再成为困扰学生的噩梦,活跃的思维会使学生妙笔生花。
★ 老师的读书计划
★ 大学美学论文
【理论教学实例化教学模式新探(锦集15篇)】相关文章:
艺术教育教学论文题目2024-01-24
东阳教学评价论文2022-04-30
寒假教师学习活动方案2023-07-26
★幼儿园教学论文题目2023-09-11
现职个人工作总结2022-05-24
高素质人才培养的实施途径论文2024-03-12
关于男人必读的书目2022-04-29
教师读书活动方案2022-11-04
会计专业理实一体化论文2022-09-11
任现职以来工作总结2023-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