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概念与运算法则》读书心得

时间:2023-11-18 07:31:50 读后感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基本概念与运算法则》读书心得(精选5篇)由网友“yao511”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基本概念与运算法则》读书心得,仅供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基本概念与运算法则》读书心得

篇1:《基本概念与运算法则》读书心得

《基本概念与运算法则》读书心得

暑期,在阅读《基本概念与运算法则》一书时,这样一段话令我印象深刻。“我们在前面的30个问题中反复强调,要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会从头思考问题,要知道自己思考问题的开始是什么。可以知道,这样强调的目的就是让小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一个人的思维习惯是从小养成的。”同时,新课标在总目标的四个方面中也提出了数学思考这一方面。可见,数学思考对于数学教学的重要性。

如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体会数学的基本思想和思维方式?值得我们每一位数学老师认真思考与研究。在阅读《基本概念与运算法则》和《课堂改进的30个行动》后,再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我有了以下一些想法。

1.过程促思。

传统的数学教学往往追求标准的答案,从而忽视解决问题的过程。而恰恰是解决问题的过程,才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发展数学思维的'时机。在新课标实施以来,大家也意识到了这一点,纷纷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

例如这一道题是找规律,在老教材的编写中这类题目要到中高年级才涉及。现在编入一年级教材,根据一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就要让学生通过画图的方法,从4根短绳连在一起要打3个结,简单推理:如果把5根短绳连在一起要打几个结?把6根短绳连在一起呢?由此得出:结的个数总是比短绳的根数少1。在此基础上,再确定答案。如果单单是教师在讲授,学生就没有亲身体验,也就发现不了规律。学生自己去画,很快就能发现其中的规律,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2.以说促思。

数学教学中让学生“说”,表面上是语言的交流,其实是思维过程的展示,学生说对概念的理解、思考的困惑等等,使教师的引导、讲解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在“说”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可以对叙述者进行进一步的追问,以发现问题的不同表达形式、解决的方法和出现的错误,所有学习者之间相互启发,促进全体学习者在叙述过程中的共同成长。

例如学生在认识了“比”之后出示生活中的一些“比”:让学生说说你是怎样理解的。

(1)新生儿头长与身高的比是1∶4,这张照片的长与宽的比是4∶3。

(2)江苏省男女出生性别比高达117.5∶100。

(3)六(3)班男生24人,女生27人,男女生人数比是多少?还能想到其它比吗?

通过教师创设概念形成后的理解题,学生又经历了一次“再发现,再创造”的过程,亲历过的发现过程会给他们留下更为深刻的印象,对此概念的理解也更准确更深刻。

其实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方式还有很多,只有将课堂真正还给学生,实现学生主体,才能真正发展学生的思维。

篇2:基本概念与运算法则读书心得

暑假,经区教研发展中心刘老师推荐,我读了史宁中主编的《基本概念与运算法则》这本书。这本书主要讲述小学数学教学内容中的一些核心问题,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探讨实现“四基”课程目标、适合小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方法。这本书对一线小学数学教师是非常实用的。全书共分三个模块,第一个模块是“问题篇”,也是占书中份量最重的一个模块,问题篇共包括30个问题,涵盖了数的认识、数的运算、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四部分,大部分问题来自数学教育工作者和教学一线的数学教师,《基本概念与运算法则》尝试以回答问题的方式进行讲述,能够通过对这些问题的理解把握小学数学的核心。我利用这个暑假重点研读了问题篇,也有了一些收获。

我教学中遇到一些由于我自身知识缺乏而不能解决的问题,在本书中都有详细的解答,而且对《课标》的一些教学要求有了深层次的理解。

在没有读此书前,我对数与数量的关系,对于他们的先后顺序、数学的本质等一些概念是比较模糊的,读了这本书后,我知道了数是对数量的抽象,在认识数之前,要先认识数量。数量是对现实生活中实物量的抽象,而数又是对数量的抽象。数量都是有实际背景的,数量关系的本质是多与少。与此对应,数之间最基本的关系是大与小。依据数之间的大小关系就产生了自然数。认识自然数的方法是对应的方法和定义的方法。数字既然是从实际生活中来,认识数必须从生活的实际背景开始。书中说:“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中,不可能让学生完全理解数的抽象过程,但是,应当努力创设出一些情境让学生清晰地感悟到这个抽象过程。”这也是我们在教学中要创设情境的依据。

小学阶段有大量的估算,到底估算在整个小学阶段占有怎样的分量,它和近似算法有哪些不同,我在上学期教学过程孩子第一次接触估算时一直弄不清楚。《基本概念与运算法则------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核心问题》这本书对估算这部分内容有非常详细的解读。在本书的第一部分第15个问题就是对“为什么学习估算”进行了详细的解答。不仅说明了学生学习估算是日常生活和生产实践人们遇到的一类计算,而且详细阐述了精算和估算的区别“精算在本质上是对于数的运算,估算在本质上是对于数量的运算,因此,学习估算对于培养学生的数感是有好处的。”而且从脑科学的角度对阐述了学生学习估算的教育价值。“精算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抽象能力,估算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直观能力”。显然,抽象能力与直观能力是人们日常生活和生产实践中必不可少的两种能力,这两种能力都是数学素养的根本,所以,小学数学的教学内容不仅要有精算也要有估算。同时,讲明了估算不是近似计算,更不是精算以后的四舍五入。此外,估算也不是估计:估算也是需要算的。而且更加详细地介绍了在小学阶段估算,首先估算往往要涉及在哪个数位上进行计算的问题,在计算之前需要针对实际背景选择合理的量纲;其次对于已经给定了数量,许多估算问题是为了得到上界或者下界。

作为年轻教师的我,20xx年上班开始接触新课标,当时只是知道课标总目标由原来的双基变成了四基,可是为什么变成了四基,却不明白。读了问题19“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有什么不同”对此有了一定的理解。传统的数学教育重视的是“双基”,即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此对应,培养的是两个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重视双基的教育与传统的“以知识为本”的教育理念相适应的,但现代的教育理念不是“以物为本”而是“以人为本”,这种新的理念落实在教育上就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为了与这种教育理念相对应,在传统的“双基”基础上又增加了两基: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与此同时,在原有两个能力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两个能力:发现问题的能力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发现问题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关系密切,提出问题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关系密切。而这两项能力的培养都是我国现行教育的薄弱环节,也是我们一线数学教师需要不懈努力去突破的。

虽然暑假结束了,本书还没有读完,但从这本书中,我学到了很多,对我今后的教学也会有很大帮助。我会继续读完后面两部分,并做好笔记。

篇3:基本概念与运算法则读书心得

暑期,在阅读《基本概念与运算法则》一书时,这样一段话令我印象深刻。“我们在前面的xx个问题中反复强调,要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会从头思考问题,要知道自己思考问题的开始是什么。可以知道,这样强调的目的'就是让小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一个人的思维习惯是从小养成的。”同时,新课标在总目标的四个方面中也提出了数学思考这一方面。可见,数学思考对于数学教学的重要性。

如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体会数学的基本思想和思维方式?值得我们每一位数学老师认真思考与研究。在阅读《基本概念与运算法则》和《课堂改进的30个行动》后,再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我有了以下一些想法。

1、过程促思。

传统的数学教学往往追求标准的答案,从而忽视解决问题的过程。而恰恰是解决问题的过程,才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发展数学思维的时机。在新课标实施以来,大家也意识到了这一点,纷纷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

例如这一道题是找规律,在老教材的编写中这类题目要到中高年级才涉及。现在编入一年级教材,根据一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就要让学生通过画图的方法,从4根短绳连在一起要打3个结,简单推理:如果把5根短绳连在一起要打几个结?把6根短绳连在一起呢?由此得出:结的个数总是比短绳的根数少1。在此基础上,再确定答案。如果单单是教师在讲授,学生就没有亲身体验,也就发现不了规律。学生自己去画,很快就能发现其中的规律,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2、以说促思。

数学教学中让学生“说”,表面上是语言的交流,其实是思维过程的展示,学生说对概念的理解、思考的困惑等等,使教师的引导、讲解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在“说”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可以对叙述者进行进一步的追问,以发现问题的不同表达形式、解决的方法和出现的错误,所有学习者之间相互启发,促进全体学习者在叙述过程中的共同成长。

例如学生在认识了“比”之后出示生活中的一些“比”:让学生说说你是怎样理解的。

(1)新生儿头长与身高的比是1∶4,这张照片的长与宽的比是4∶3。

(2)20xx年江苏省男女出生性别比高达117.5∶100。

(3)xx班男生xx人,女生xx人,男女生人数比是多少?还能想到其它比吗?

通过教师创设概念形成后的理解题,学生又经历了一次“再发现,再创造”的过程,亲历过的发现过程会给他们留下更为深刻的印象,对此概念的理解也更准确更深刻。其实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方式还有很多,只有将课堂真正还给学生,实现学生主体,才能真正发展学生的思维。

篇4:基本概念与运算法则读书心得

基本概念与运算法则读书心得

暑假,经区教研发展中心刘老师推荐,我读了史宁中主编的《基本概念与运算法则》这本书。这本书主要讲述小学数学教学内容中的一些核心问题,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探讨实现“四基”课程目标、适合小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方法。这本书对一线小学数学教师是非常实用的。全书共分三个模块,第一个模块是“问题篇”,也是占书中份量最重的一个模块,问题篇共包括30个问题,涵盖了数的认识、数的运算、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四部分,大部分问题来自数学教育工作者和教学一线的数学教师,《基本概念与运算法则》尝试以回答问题的方式进行讲述,能够通过对这些问题的理解把握小学数学的核心。我利用这个暑假重点研读了问题篇,也有了一些收获。

我教学中遇到一些由于我自身知识缺乏而不能解决的问题,在本书中都有详细的解答,而且对《课标》的一些教学要求有了深层次的理解。

在没有读此书前,我对数与数量的关系,对于他们的先后顺序、数学的本质等一些概念是比较模糊的,读了这本书后,我知道了数是对数量的抽象,在认识数之前,要先认识数量。数量是对现实生活中实物量的抽象,而数又是对数量的抽象。数量都是有实际背景的,数量关系的本质是多与少。与此对应,数之间最基本的关系是大与小。依据数之间的大小关系就产生了自然数。认识自然数的方法是对应的方法和定义的方法。数字既然是从实际生活中来,认识数必须从生活的实际背景开始。书中说:“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中,不可能让学生完全理解数的抽象过程,但是,应当努力创设出一些情境让学生清晰地感悟到这个抽象过程。”这也是我们在教学中要创设情境的依据。

小学阶段有大量的估算,到底估算在整个小学阶段占有怎样的分量,它和近似算法有哪些不同,我在上学期教学过程孩子第一次接触估算时一直弄不清楚。《基本概念与运算法则------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核心问题》这本书对估算这部分内容有非常详细的解读。在本书的第一部分第15个问题就是对“为什么学习估算”进行了详细的解答。不仅说明了学生学习估算是日常生活和生产实践人们遇到的一类计算,而且详细阐述了精算和估算的区别“精算在本质上是对于数的运算,估算在本质上是对于数量的运算,因此,学习估算对于培养学生的数感是有好处的。”而且从脑科学的角度对阐述了学生学习估算的教育价值。“精算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抽象能力,估算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直观能力”。显然,抽象能力与直观能力是人们日常生活和生产实践中必不可少的两种能力,这两种能力都是数学素养的根本,所以,小学数学的教学内容不仅要有精算也要有估算。同时,讲明了估算不是近似计算,更不是精算以后的四舍五入。此外,估算也不是估计:估算也是需要算的。而且更加详细地介绍了在小学阶段估算,首先估算往往要涉及在哪个数位上进行计算的问题,在计算之前需要针对实际背景选择合理的量纲;其次对于已经给定了数量,许多估算问题是为了得到上界或者下界。

作为年轻教师的我,上班开始接触新课标,当时只是知道课标总目标由原来的双基变成了四基,可是为什么变成了四基,却不明白。读了问题19“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有什么不同”对此有了一定的.理解。传统的数学教育重视的是“双基”,即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此对应,培养的是两个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重视双基的教育与传统的“以知识为本”的教育理念相适应的,但现代的教育理念不是“以物为本”而是“以人为本”,这种新的理念落实在教育上就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为了与这种教育理念相对应,在传统的“双基”基础上又增加了两基: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与此同时,在原有两个能力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两个能力:发现问题的能力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发现问题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关系密切,提出问题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关系密切。而这两项能力的培养都是我国现行教育的薄弱环节,也是我们一线数学教师需要不懈努力去突破的。

虽然暑假结束了,本书还没有读完,但从这本书中,我学到了很多,对我今后的教学也会有很大帮助。我会继续读完后面两部分,并做好笔记。

篇5: 《基本概念与运算法则》读后感

职场法则培训心得 推荐度: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混合运算》 推荐度:《红鞋》读后感 推荐度:教子读后感 推荐度:《背影》读后感 推荐度: 相关推荐

《基本概念与运算法则》读后感

放假前,在网上挑选了几本暑假期间要读的书,其中就有这本史宁中教授主编的《基本概念与运算法则》一书,每读一页都有很多收获。起初读该书的目的有两个:一是完成本学期读一本专业书的任务,二是希望通过读此书确确实实能解决一些我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遇到的一些问题。所以最开始读的时候,对该书的第一部分“问题篇”我做了详细的阅读,并认真地做了笔记。在阅读的过程中,不敢称句句反刍,融会贯通,但力求吃透文中要义。但是对书中的第二、三部分内容只是蜻蜓点水,一掠而过。虽然是略读,但第二部分“话题篇”的部分内容却给了留下了较深的印象。于是,决定把第二部分也认真地读一遍。第二部分是对第一部分数学知识的拓展,重点对一些数学知识产生的历史背景做了介绍,作为一名数学教师,不但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所以了解这些话题的内容对于一名数学教师是非常必要的。

在阅读的过程中,我对一些数学知识产生的背景有了深入的了解,为更好地向学生传递这些知识,在课堂教学中寻求正确的、恰当的教学方法找到了理论依据。例如在“数量多少的比较”这一话题中,作“数量的`多少是借助对应关系来记载的“这一数学原则的产生的背景,通过多个故事做了详细的论证。比如:《周易?系辞传》中记载:“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古欧洲人用小石头来记录数量的多少;古希腊荷马史诗中那个不幸的盲老人用石头记录羊群的数量等。通过这些故事,我们知道了人类在远古时代就能借助结合于

集合之间的元素的对应关系分辨多少。正是利用这样的对应关系,古代的人民就抽象出了数,并且用符合来表达数。这就是小学数学中强调要用对应的方法来认识自然数的原因,也是在小学阶段,特别是在小学低年段的数学教学中,应当重视数与数量的关系,应当重视数的大小关系与数量多少的对应关系,并且应当创造出各种生动的案例让学生感悟这样的关系。

通过阅读第二部分,对一些事实而非,甚至是以讹传讹的数学知识有了清楚的认识。

初一数学学习心得体会

考研数学 高分心得

数学分析教学初探

初中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七年级数学教师工作计划

初中学生应该如何学习才好

数学分析的读书笔记

7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初中数学的学习方法总结

个人读书方法总结

《基本概念与运算法则》读书心得
《《基本概念与运算法则》读书心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基本概念与运算法则》读书心得(精选5篇)】相关文章:

初中政治应该怎样学才能学好2023-06-01

高中数学学习方法心得体会2022-05-07

八年级教师工作计划2023-01-17

初中数学教师个人教学工作计划2023-01-15

初中数学学习方法总结2023-12-20

初二英语个人工作计划2023-02-18

高三数学教师教学心得2022-09-12

小学数学教师教学计划2022-11-29

高中数学五环教学心得体会2023-06-09

初一的数学作文2022-05-04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