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关东才子王尔烈的传世家训》观后感(共16篇)由网友“橙事”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片《关东才子王尔烈的传世家训》观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篇1:片《关东才子王尔烈的传世家训》观后感
“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精美的石头会唱歌,它能给勇敢者以智慧,也能给勤奋者以收获……”
这是以王尔烈为主人公的电视剧《木鱼石的传说》的主题曲《一个美丽的传说》。伴着熟悉的旋律,拂去历史的尘埃,推开岁月的门扉,让我们来共同感悟,一代关东才子王尔烈的传世家训。
序
王尔烈,字君武,号瑶峰,1727年出生于辽阳州(今辽宁省辽阳市)一个世代书香之家。王氏家族原籍河南,后迁往扬州,明末,王尔烈四世祖任辽东都司指挥,便定居于辽阳城南三十里风水沟。1771年,王尔烈在恩科会试中考取二甲第一名,这是自隋朝实行科举制度以来,关东人所取得的最高功名。他博学多才、工诗文、善书法,是关东文化的代言人;他为人和善、讲忠信、行孝悌,是乡间楷模、闾里师表;他为官清正,不贪渎,不谄媚,双肩明月,两袖清风,是为官者的典范,曾被赞誉为“关东第一才子”。
沐浴家风
家风源于宗族的沿袭,更注重长辈的言传身教。
王尔烈家族就是这样一个代表,王家历来家规严谨、家风朴厚、家教严正,世代一直秉承着“谨言慎行、宽厚忍让、抱诚守真、廉而不刿”的家规门风。先后有30多人考取了进士功名,多人入仕为官。
王尔烈从小就受到深厚的传统文化滋养和严格的家庭伦理教育。他的祖父王天禄精通儒史与医道,不仅以妙手仁心悬壶济世、治病救人,更以儒家文化传统教育子孙后代。父亲王缙学识渊博,酷爱读书,他历来遵循“训士有道,虑事有方”,讲求“尽孝于家,尽敬于师,尽忠于上,尽诚于事”。良好的家风使王尔烈养成了淳朴笃静的禀赋,铸就了纯正廉明的品格,为其清正的一生打下了深刻的思想烙印。
诫妻教子
王尔烈膝下多子,虽都悉心教导,但一幼子还是禁不住他人挑唆,偶赌了一次,被官府缉拿欲游街示众。
辽阳市乡土文化研究会 王继浩:
他小儿惊慌不已,不敢直接告知王尔烈,于是向母亲求情。他母亲哭求王尔烈,恳请免去此子责罚,王尔烈听后大怒,训其妻子说:吾儿放荡不羁,身犯律条,理应惩处,吾妻若再袒护,惯儿如杀儿,宠儿如诛之。王尔烈妻子深感惶恐,将王尔烈之意转告幼子,幼子惭愧不已,主动到官府请责,可见王家家教、家风甚严。
1771年,在乾隆亲策的殿试中,王尔烈凭借《学道篇》,考取了二甲头名进士。
学道者譬如游山,必上绝顶。坐使天下高峰远岫,卷阿大泽,悉献其状,岂不伟与?静观万物之理,得吾心之悦也易;动处万物之分,得吾心之乐也难。是故智仁合一,然后君子之学成。学问之道,但默坐澄心,体认天理,则私欲还释矣!
后来,这篇89字的短文也被王尔烈用来教育子孙勤勉学习。他认为做学问就像游山一样,要有“必上绝顶”的决心,既要体察万事万物道理又要修养身心,达到“智仁合一”,才能算学有所成。
文压三江
王尔烈不仅为官清廉、治家严谨,而且才华横溢,性情纯静、为人坦诚、笃于孝友,被誉为“文压三江”的关东第一才子。
乾隆年间,正值清代的鼎盛时期,翰林院堪称“贤俊蔚兴,人文郁茂,鸿才硕学,肩比踵接”。王尔烈参与《四库全书》编著,历时十余载,青灯黄卷,焚膏继晷,终成煌煌巨作、灿然大观。
王尔烈一向洁身自好,从不收受他人钱财。在他七十寿辰之际,同僚好友刘墉、纪晓岚等125位京华名流为其题赠书画作品126幅,制成九条屏,以为寿礼。 “真草隶篆书,汉满蒙藏文,山水花鸟画,荟萃百家,异彩纷呈。”如此盛大阵容为其题诗作画,堪称罕有,足见王尔烈在京城文化界的地位和影响力。“王尔烈寿屏”既是对他人品的肯定,也是对其才学的认可。
廉归故里
王尔烈耄耋之年,嘉庆念其为官清廉,敕建翰林府,致仕归籍。
翰林府分前后两进宅院,各有十楹,又有东西两厢配房,外加门楼偏厦,甚是宏阔。王尔烈看到这样的深宅大院,感到自家住也太浪费了,心想我居官多年,也未给家乡争得多少福份。如今我回来了,应当给老家后代留下一点接续,最好的`接续就是办个义学,希望家乡士子也能像自己一样读上好书。于是他将御赐翰林府的前院十间正厅及两厢配房改作了义学馆。自己家人只住后院。
王尔烈书房一隅
王尔烈在临终前给后代子孙留下了这样的训诫:
耕田为本,读书为尚。
居官莫狂,为民莫惘。
本事吃粮,筋力求裳。
豆腐家长,不可奸商。
要求后人,无论耕田、读书、居官、为民,都不能气馁,也不能张狂,要凭本事吃饭,靠筋力所得,不可巧取豪夺,毋占他人便宜。处事者以亏己为尚,交友者以憨重为先,教子者以严厉为本,度日者以勤俭为宗。时至今日,这些名言仍在关东土地上广为传颂。
篇2:片《关东才子王尔烈的传世家训》观后感
一次乾隆南巡杭州,大臣跟随左右。和珅见皇帝兴致怡然便坏从中来,恭维又弦外有音地对乾隆道:“圣上,自我大清开国以来,升平盛世,乐业安居,天下归一,万民欢欣,现诗坛上有一种嵌字钟诗,何不来赏阅听抒?王翰林才高八斗,学富五车,今又正在诗兴上,不妨给圣上献上一首?乾隆听了,便随声附和道:“珅儿言之有理,那么,珅儿就代朕给王尔烈出一嵌字钟诗来做,看如何?” “遵旨,那就从我读的这本《烈女传》上出题,限用五字为五韵,即,溪(溪水的溪)、西(东西的西)、鸡(公鸡的鸡)、齐(整齐的齐)、啼(啼哭的啼)之五韵;同时诗中要嵌有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寸、尺、丈,十六字;而且要七言律诗;并命题目为《闺怨》(闺是闺女的闺,怨是怨恨的怨)如何?”乾隆听了,心想和珅这小子够狠的,这样的诗谁能做得出来?
和珅出完了题心想,王尔烈,让你总在圣上面前贬我,今天我要让你在圣上面前栽个大跟头。和珅正在暗暗窃喜,自鸣得意,哪知王尔烈已将律诗脱口而出:
六曲山路九曲溪,尺书五夜寄辽西。
银河七夕秋填鹊,玉枕三更冷听鸡。
长途十千肠寸断,年华二八发初齐。
情波万丈心如一,四月山深百灵啼。
众人听了,一片惊愕,四面哗然,都称赞王尔烈诗思敏捷,文采过人,随行的大名鼎鼎状元公王杰也自认不如。再看和珅的脸是一阵儿红,一阵儿白,只好随声喝彩,心里却想抽自己的嘴巴,原想贬损王尔烈,没想到又让翰林抢了头功,沮丧不已。乾隆却嬉看龙虎斗,笑而不伤身,内心却对王尔烈敬而有加。
由于王尔烈为官清正,才华不凡,嘉庆皇帝称赞他为“老实王”。乾隆四十年朝廷特任王尔烈为京师会考同考官;54岁时,派他到陕西道任监察御史;61岁时担任顺天府(今北京)丞。
嘉庆元年(1796),王尔烈(1727~1801)七十寿辰,其同僚好友刘墉、纪昀、翁方纲、王念孙、程伟元、伊秉绶等125位朝廷官员和社会名流为其题赠书画作品,制成九条屏,又称“百寿图”,以为寿礼。寿屏的木框上下透雕“寿”字,配以泥金精品书画34幅,汉、满、蒙、藏文寿字92幅,在题赠的126幅作品中,其中一楷书寿字无署名钤印,传说为嘉庆皇帝所作,可谓蓬荜生辉,光彩斐然,此寿屏为辽阳市博物馆镇馆之宝。
公元17,乾隆皇帝让位给十五皇子嘉亲王颙炎,委任王尔烈为内阁侍读学士,并恩赐他千叟宴,御赐诗、《集古三星图》、如意鸠枝等。清颙炎嘉庆四年王尔烈72岁时,官至大理寺少卿。
王尔烈虽身在宫中却经常思念家乡,多次回到故土,回到22年苦读的千山龙泉寺,并为殿寺多处题匾,书联,赋诗。其中,他为千山龙泉寺大雄宝殿的题联最为醒目,上联是:“龙之为灵昭昭,降雨出云,何必独推东岳?下联是:泉之不舍混混,烟花柳浪,无难更作西湖”。从中不难看出王尔烈对家乡的热爱和眷恋,对生养自己的土地感恩和自豪。
耄耋之年,王尔烈卸任回到辽东,在盛京掌教沈阳书院。74岁(嘉庆六年,公元18)病逝,葬于家乡辽阳县风水沟村的南山山麓。
至此一代伟才陨落于世,而他的才学,故事,品格和精神却流芳千古!
篇3:关东才子王尔烈的传世家训观后感
清代乾隆、嘉庆年间,东北辽阳出了一位赫赫有名的大才子,名叫王尔烈( 1727—1801年),字君武,号瑶峰。他以诗文书法、聪明辩才见称于世,嘉庆年间中进士,官至大理寺少卿,曾当过嘉庆皇帝的老师。《辽阳县志》称其为“词翰书法著名当世者,清代第一人”。
王尔烈的父亲名叫王缙,曾担任管理学校的小官“学正”,擅长诗词书画。因此,王尔烈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启蒙教育。有一年春天,王尔烈跟随几个比他大的儿童到村里的学馆报名读书,先生想考考他们的才学,便问道:“世界上什么最肥美?”一个说猪油最肥美,另一个说羊尾巴最肥美。先生看着王尔烈,王尔烈说: “他们两人说得都不对。世间最肥美的是春雨。”“为什么?”先生紧逼不放。王尔烈解释说:“先生岂不闻‘春雨贵如油’吗?春雨能滋润万物生长,所以说最肥美。”先生听后点头表示赞许。接着又问:“世间什么最珍贵?”孩子们有的说金银,有的说珠宝,而王尔烈却说:“世间光阴最珍贵。”“怎么讲? ”王尔烈胸有成竹地说:“古语说‘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先生听后赞扬说:“讲得好!”先生接着又问: “世间什么最顽强?”有的说高山上的松树,有的说深谷里的苔藓。王尔烈说:“唯有野草最顽强。”先生问王尔烈为什么,他毫不犹豫地说:“先生不见白居易咏野草诗中说:‘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吗?”先生连连点头称赞:“答得好,收下你!”从此,王尔烈跨入书山学海,刻苦耕耘,终于成为名震东北的大才子。
有一年冬天,王尔烈戴一顶草帽在雪地里玩耍,有一个过路的客商见他穿戴十分滑稽,便随口出句戏谑道: 穿冬装,戴夏帽,胡度春秋。不料王尔烈不饶不让,两眼一眨,以方位对季节,对出下句:走南方,窜北方,混帐东西。客商不但不恼,反倒夸他“奇才”。
王尔烈幼时曾在家乡魁星楼私学馆就读。有年秋天,老塾师带着他和另外几个同学一起去郊外游玩。面对金菊盛开的原野,老塾师联兴大发,当即出对,考众学生。老塾师所出的上联是:野外黄花,好似金钉钉地。 众学生听了,大都面面相觑,不知所措,更无言以对,只待老师训斥。此时王尔烈却不慌不忙对出下联: 城内白塔,犹如玉钻钻天。此句一出,老师欣喜,同学恭贺,倒让王尔烈有些不好意思了。他决心把鼓励当作动力,更加发愤苦学,决不辜负师长和同学的一番盛情。
王尔烈自幼喜欢在大人们身边转,细心倾听长辈人谈论风土人情及国家大事,遇上书生举人们在一起作诗斗对,他也认真琢磨,搭腔试对。由于他年少对句不俗,常有惊人之语,备受人们喜爱。
一天,千山无量观一位独具慧眼的老道人四处云游,来到王尔烈家,点名要王尔烈在名流聚会时斗对,王尔烈高兴接请,聚会那天道观挂出一幅上联:即, 幽溪鹿过苔还静。 老道人出句太高妙了,在场的人都不知该怎样对,唯独王尔烈不假思索,应声对道:深树云来鸟不知。 众名流闻句,无不夸赞他有捷才,日后定大有出息。
有一次,王尔烈与朋友去千山郊游,来到龙泉寺前,但见翠树参差掩映,青山高低相连,王尔烈不禁联兴大发,取出笔墨在龙泉寺门柱上写出一比上联:近视千山五百出。 当即邀请同行的朋友们对下句。朋友们都说上句出得好:“出”字是两个“山”字,“五百出”,合成“千山”。好是好,朋友们无一人对出下联。这时,围观的人越来越多,王尔烈站在寺门前,禁不住有些飘飘然,大有鹤立鸡群之感。
寺门外的喧闹声,惊动了寺里的元空方丈。他走进人群,抬头看了看上联,点点头说:“确是好句,只是目光不免有些短浅,以神州之大,胸中不可只有这千朵莲花一座山啊!”王尔烈听顺了赞扬之词,没想到竟有人能挑出自己的毛病,便双手合十,恭敬地问道:“依长老之见?”元空方丈说:“不才对一比下联,不知可否? ”说着,吟对下句道:远望九州十八川。
王尔烈闻句不由心中一惊:不但文词对仗工称,而且拆解“州”字为两个“川”字,因此“九州”也就成了“十八川”了,合情合理,而且意境高远,胸怀宽广,心中暗忖,此对高于自己的“近视千山五百出”。这正是我的不足之处,于是,深深向元空长老施了一礼,道:“多谢长老教诲!”
王尔烈只念了4 年私塾,便因家境贫寒,中途辍学了。为了谋生,父亲送他去辽阳城南千山龙泉寺当杂工,但他并未因此中断学习,一有机会就向寺内有学问的僧人请教。
转眼间这年的寒冬将要来临。这天天降大雪,寺内的小和尚和打杂的都来扫雪。由于年纪小,他们都很贪玩,一高兴,便用雪堆了个观音像,正巧让元空方丈看见。元空方丈便以雪堆的观音为题出一上联: 雪积观音,日出化身归南海。
在场的人听罢,没一个能对上。王尔烈听了,十分高兴,他觉得方丈的出句妙极了。因为太阳出来之后,雪积的观音定会溶化,可谓“化身”。雪化作水,水汇于川,川归于海,这是合乎情理的,妙在“南海”巧合“观音”。因为传说“观音”常住“南海海”普陀山,故而人称“南海观音”。方丈的出句高妙,可怎样对才好? 王尔烈用心琢磨了好一会。他由雪联想到云,那飘浮不定的漫天云朵,变化无穷,形态奇巧。于是,他走近元空方丈,说:“我来给方丈对一比下句。”方丈点头应允。王尔烈朗声对道:云成罗汉,风吹漫步到西天。
这比下联,神思驰骋,形象生动,对得确实工巧,与方丈出的上联:“雪积观音,日出化身归南海”珠联璧合,遥相呼应。至此,元空方丈就不让他再去当杂工了,而是将他收为身边茶童。
有一天,方丈带领众人乘船去大安寺。大安寺的小尼姑正在湖边汲水,她见撑船的小和尚们的影子倒映水中,船篙又正好打在他们自己的影子上,逗得她咯咯直笑,等船靠近了,这个机灵的小尼姑脱口吟一上联:和尚撑船,篙打湖心罗汉。方丈年长,不便与小尼姑计较,几个小和尚胸无点墨,难以应付。正在窘迫之际,只见王尔烈从船头站起,冲小尼姑一笑,对下联道:尼姑汲水,绳系潭底观音。
尼姑心想,自己探身汲水时,影子不是也映在潭中吗?待自己将水提到岸上时,影子自然就不见了,也可以说是自己把自己的影子从潭底用吊水桶的绳子系住提上来了,更何况人家还尊自己是“观音”呢!她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挑着水桶快步走开了。
王尔烈小小年纪,竟有这般捷才,使元空方丈不禁暗暗称奇。从大安寺归来,方丈便收王尔烈为徒,悉心授以诗文学问。由此,王尔烈的学问更是直线递增。
篇4:关东才子王尔烈的传世家训观后感
近读王尔烈诗词题对,深感他底蕴深厚,知识广博,辨识精准,回应迅捷。其才学,其智慧,其品格,其意志,都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高山仰止,令人叹服。他的`诗词题对有一种魔力,欲罢不能。遂将有关史料整合改编。为让文字立体行走,择以朗诵的形式呈现,现将上中下三篇朗诵刊发,与有缘人分享。在改编此文过程中,得到王尔烈后人的支持,并提供一些鲜为人知的独家史料,谨此谢意!
——题记
相传宋朝时有位秀才进京赶考,在一座独木桥上与一个挑柴的樵夫相遇。樵夫一看秀才的行装和神色,就知道秀才是赴京赶考的,便对秀才说:“相公,我这里有一对联的上联,你若能对出下联,我就让你先过这独木桥,如果对不出,你让我先过。”说完,念出上联:
此木为柴山山出。
秀才一听难住了。因为这上联巧用了析字修辞手法,将“柴”字析为“此木”,将“出”字析为“山山”,非常难对。秀才无奈,只好给樵夫让路。樵夫过桥后回过头说:“你连这简单的析字七字对都对不出,恐怕日后功名无望。”秀才听罢樵夫的话,羞愧难当,当即病倒不起,不久竟抑郁而死。当地山民把他埋葬在小桥附近的山坡上。据说秀才死后精魂不散,变成一只山雀,整天四处飞翔,口中喃喃地念着“此木为柴山山出”------
篇5:关东才子王尔烈的传世家训观后感
关东才子王尔烈的传世家训观后感
到了清代,适逢王尔烈进京赶考又路过此地,听到黄雀的鸣叫声,感到奇怪。正好碰见一位樵夫,一打听,才明白了事情的真相,便决定代答下联,让那位秀才的魂灵得以安息。他望着这座山四周的美丽景色,但见夕阳残照之下,茅舍点点,炊烟缭绕,景致美丽如画,灵机一动,当即吟出下联: 因火生烟夕夕多。与上联“此木为柴山山出”形成反差又浑然一体。 樵夫听罢王尔烈的妙对,拍手赞道:“天衣无缝,天造地设,真奇才也,日后必成大器!”据说那山雀听了下联后,就朝深山飞去了。从此,人们再也听不到那山雀的鸣叫声了。
乾隆三十一年八月初九,王尔烈在省城顺天府( 时称盛京)贡院里,开始乡试的第一场考试。当时来这里应考的考生多是直隶(河北)的,辽东考生寥寥无几,王尔烈便是其中之一。此时正是盛暑炎热之际,应考的富家子弟们个个穿绸着缎,显得凉爽华贵。王尔烈家贫,穿的是家常粗布衣裳十分寒酸。一个麻脸考官走过来,见他旧布袍下露出肥大的青布裤子,便开玩笑地说:小书生两腿木耳。 王尔烈见考官善意取笑自己,并无恶意,回敬道: 老大人一脸花椒。 考官没想到竟会受到穷学生的当众奚落,顿时面红耳赤,为了挽回面子,考官又想出半联:乱石山稀烂梆硬。王尔烈毫无难色,应口对出下联:热河水翻滚冰凉。
还未考试,就和考官成了对头,王尔烈心里便有点犯嘀咕了,多亏这位考官极爱才,认为这个生员非同一般,也不计较王尔烈的鲁莽,仍然秉公判卷。三场考下来,王尔烈中了第一名,成了举人。5五年后,又在京城考中贡士,经乾隆皇帝殿试,钦点为二甲头名进士,并点为翰林院庶吉士,后任翰林院编修,为完成闻名中外的巨著《四库全书》作出了贡献。
据说王尔烈当时中了头名状元。但因乾隆皇帝私下考场,和王尔烈在同一个考场考试。王尔烈中头名,乾隆皇帝名列第四。那时讲君臣之道,主考官硬是将乾隆皇帝改为第一名。后乾隆皇帝查阅当时考卷,发现王尔烈才学出众,文笔惊人,即封他为翰林院侍读,在宫内教授太子琰(即后来的嘉庆皇帝)。后来流传的“老主同场少主师”的诗句指的就是王尔烈的这段故事。
有一年,江南科考,一连换了好几个主考官,都被当地生员和名士们“赶”了回来。这次,皇帝突然想到了王尔烈,派他到江南去主考。于是有人奚落他说:“北方人还会出什么考题?最多不过‘学而时习之’”。王尔烈闻言并不介意,按规定出了三道考题,竟然都是“学而时习之”,要求各文不得重复,不落俗套。考题之平常,要求之高标准,一下子把考生们都给难住了。王尔烈这时也连作三篇文章,贴于考场门前。考生们一看,篇篇气度不凡,异彩纷呈,如同“三圣”手笔,无不拍手称奇,个个叹服。但也有人不肯善罢甘休,认为王尔烈是“东北蛮子”,瞧不起他,便在他下榻的馆驿门上贴出半副对联,企图嘲弄他: 江南千山千水千才子。
第二天,王尔烈起床开门后看到这比上联,知道是有人刁难、嘲笑自己,便拿出笔砚,书对下联予以反击: 塞北一天一地一圣人。一天指皇帝,一地指皇后,圣人乃孔子也。江南考生这才知道这位主考大人文才的厉害,再也不敢轻举妄动了,连忙把王尔烈请到宗师席上,以礼相待。
闲谈中,有一位考生躬身问道:“大人学识如此渊博,敢问尊姓大名?”王尔烈笑道:“天下文章数三江,三江文章数吾乡,吾乡文章数吾弟,吾为吾弟改文章。”众人听罢,更加佩服,纷纷告退。王尔烈到江南主考,未录一名考生而返回京城,面奏皇帝:“启禀陛下,江南才子有名无实,故臣此次主考,未录一名。”从此,“压倒三江王尔烈”的美名便传扬开去。
有一年,山东学政范子俞在乡试时给考生出了一道对联题:泰山俨俨,四壁青峰压东鲁。所有的考生都被这道题给难住了,没有一人能对答得出,于是有的考生请主考出示下联答案。主考官并无准备,当场骑虎难下,只得应诺次日相告。他一夜之间苦思冥想,也未能对出下联,羞愧得悬梁自尽了。乾隆皇帝闻讯后便传下圣旨,谁能对出下联,便可做山东学政。之后因三年无人能对,山东竟停考了三年。后来,王尔烈从陕西到了京城,听说这件事后,很快对出了下联:黄河滚滚,九曲玉带锁西秦。与上联的“泰山俨俨,四壁青峰压东鲁”形成绝对。这副有名的对联,被后人刻写在泰山的五大夫祠中。
篇6:关东才子王尔烈片观后感
为深入推进廉政文化建设,按照弓长岭区纪委和弓长岭区机关工委的要求,弓长岭区审计局高度重视,立即召开班子会,研究落实观看《双肩明月 两袖清风——关东才子王尔烈 的传世家训》活动。5月16日,弓长岭区审计局全体机关干部在审计局办公室集中观看了《双肩明月 两袖清风——关东才子王尔烈的传世家训》专题片,旨在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家园”文化,进一步强化对党员干部的教育。王尔烈文化是一笔内涵及其丰富、价值弥足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它不但是只是资源,而且是文化资源;不但是社会既有的文化底蕴,而且是未来发展的文化基础。会后要求每名党员撰写观后感,我们可以从其非凡经历中汲取精神养分,从其人格风范中获得榜样力量,从而不断充实自我,完善自我和提升自我。
篇7:关东才子王尔烈片观后感
“一肩明月,两袖清风”肩上揽明月光,袖中只载清风,是指官员一身正气,清正廉洁,很多书里有直接写成”一身正气,两袖清风,”的.
”两袖清风”的典 故:
古往今来,凡为官清廉、不贪钱财者,常以“两袖清风”自誉。说起它的由来,还有一段有趣的故事呢。
明朝正统年间,宦官王振以权谋私,每逢朝会,各地官僚为了讨好他,多献以珠宝白银,巡抚于谦每次进京奏事,总是不带任何礼品。他的同僚劝他说:“你虽然不献金宝、攀求权贵,也应该带一些著名的土特产如线香、蘑菇、手帕等物,送点人情呀!”于谦笑着举起两袖风趣地说:“带有清风!”以示对那些阿谀奉承之 的嘲弄。两袖清风的成语从此便流传下来。
他曾作过《入京诗》一首:
绢帕蘑菇与线香,
本资民用反为殃;
清风两袖朝天去,
免得闾阎话短长。
绢帕、蘑菇、线香都是他任职之地的特产。于谦在诗中说,这类东西,本是供人民享用的。只因官吏征调搜刮,反而成了百姓的`祸殃了。他在诗中表明自己的态度:我晋京什么也不带,只有两袖清风朝见天了,
诗中的闾阎是里弄、胡同的意思,引申为民间、老百姓。
篇8:关东第一才子王尔烈家训观后感
关东第一才子王尔烈家训观后感
摘要:王尔烈作为二甲第一授翰林院编修,其名气和轶事传说也是晓宇民间,其中“老主同场少主师”和“压倒三江王尔烈”最为人家喻户晓,但是根据史料记载,这二则轶事却有与史料不同的地方,但主体的大方向还是一致的,只是出于人们对王尔烈的爱慕之情,
关键词:王尔烈;压倒三江;少主同师
中图分类号:J2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10-0000-01
王尔烈,字君武,号瑶峰。别名仲方。清乾隆、嘉庆年间辽阳县贾家堡子(今兰家乡风水沟村)人。今辽宁省辽阳市人。少承家训,性行纯静,笃于孝友。尤工书法,为辽城第一书法家。由乾隆癸酉拔贡、辛卯进士、廷试二甲一名授编修。累迁内阁侍读。嘉庆元年预千叟宴,四年以大理寺少卿致仕,掌沈阳书院。六年,卒。
王尔烈生平的传说多于其史料的记载,很多民间轶事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但是,当翻阅史料典籍的时候却发现里面存在太多的不可知。同时,王尔烈存世的著作也仅仅只有同乡后学金毓黻所编撰的《瑶峰集》传世。本文将结合史料,对王尔烈的两个轶事进行考证。
(一)、老主同场少主师
民间轶事,“老主同场”,王尔烈进京参加廷试,乾隆帝由于事先在王尔烈不知晓身份的时候便与其在御花园相遇,有感于其才学,决定帮他一把,同时也弥补下辽东少文人秀士的现状。便在考试当天与王尔烈一同下科场,并冒王尔烈之名。但,令乾隆帝没有想到的是最后进入前两名的竟是乾隆帝和王尔烈的试卷。当大学士刘统勋将两张试卷递交圣上决议的时候。最后有感于多方便的考虑,决定本科自传胪之上,不予具名。所以前三名没有了,王尔烈的二甲第一同样为第一名。但是有关王尔烈参加辛卯年考试的史料记载如下:
《辽阳县志》载:乾隆二甲一名,授编修。
《奉天通志・选举》载:乾隆三十六年辛卯恩科黄轩榜:王尔烈:二甲一名,奉天府辽阳州人,组从子。
王组,字鸾佩,缙之弟,雍正癸丑进士授刑部主事,升郎中。注慎明决,遇有疑案,司寇必以委之,其讯鞫不以刑,术善,为开导,囚自服输,凡所平反,皆莫能移易。
《清朝贡举年表》记载乾隆三十六年辛卯恩科会试:主考官是内阁大学士刘统勋、左都御史观保、内阁学士庄存与,中式者一百六十一名,会元邵二云晋涵,以知县归,
班旋以纂修四库全书,保举人入词林,亦殊荣也。
轶事所说二甲以上,不予具名。但是据《清朝贡举年表》所载是有前三甲的,分别为黄轩、王增和范衷。《清秘述闻三种》也有更为详细的记载:乾隆三十六年辛卯恩科会试:考官内阁大学士刘统勋,字尔纯,山东诸城人,甲辰进士;左都御史观保,字伯客,满洲正白旗人,丁巳进士,内阁学士庄存与,字方耕,江南武进人,乙丑进士。题:“子曰若臧”四句;“明乎郊社”二句;“今曰性善”二句;赋得“下车泣罪”得“惭”字,会元邵晋涵,浙江馀姚人。状元黄轩,字日驾,江南休宁人,榜眼王增,字方川,浙江会稽人,探花范衷字士恒,浙江上虞人。
由此可知,当年并非如同传说所说本科传胪之上,不予具名,而是一甲三名全有,状元是黄轩,并作为榜名公布开来,诏示天下。并作为《四库全书》的分馆纂修官担任《四库全书》的编纂工作。所以传说有误。但王尔烈作为二甲一名,传胪是为准确无误的。至于出现此传说的'原因,恐怕也是对王尔烈的爱惜和对乾隆皇帝仁义的颂扬所致。
同理,如同王尔烈在乾隆乙酉年中举人一样,在《王尔烈全传》中便称其为举人第一,即为解元。而史料中的记载当年的解元是祝,同样有误,可能是出于传记这一文体特色,故将其中的故事性和戏剧性变的更强,同时以达到突出人物的作用。
(二)、压倒三江王尔烈
相关文章推荐:
1.王尔烈观后感
2.双肩明月两袖清风观后感
3.王尔烈中国传统家训观后感
4.精选学习王尔烈家训心得体会
5.专题片王尔烈家训观后感范文
6.王尔烈传世家训观后感【优秀】
7.王尔烈双肩明月两袖清风观后感
篇9:王尔烈传世家训观后感
他小儿惊慌不已,不敢直接告知王尔烈,于是向母亲求情。他母亲哭求王尔烈,恳请免去此子责罚,王尔烈听后大怒,训其妻子说:吾儿放荡不羁,身犯律条,理应惩处,吾妻若再袒护,惯儿如杀儿,宠儿如诛之。王尔烈妻子深感惶恐,将王尔烈之意转告幼子,幼子惭愧不已,主动到官府请责,可见王家家教、家风甚严。
1771年,在乾隆亲策的殿试中,王尔烈凭借《学道篇》,考取了二甲头名进士。
学道者譬如游山,必上绝顶。坐使天下高峰远岫,卷阿大泽,悉献其状,岂不伟与?静观万物之理,得吾心之悦也易;动处万物之分,得吾心之乐也难。是故智仁合一,然后君子之学成。学问之道,但默坐澄心,体认天理,则私欲还释矣!
后来,这篇89字的短文也被王尔烈用来教育子孙勤勉学习。他认为做学问就像游山一样,要有“必上绝顶”的决心,既要体察万事万物道理又要修养身心,达到“智仁合一”,才能算学有所成。
王尔烈不仅为官清廉、治家严谨,而且才华横溢,性情纯静、为人坦诚、笃于孝友,被誉为“文压三江”的关东第一才子。
乾隆年间,正值清代的鼎盛时期,翰林院堪称“贤俊蔚兴,人文郁茂,鸿才硕学,肩比踵接”。王尔烈参与《四库全书》编著,历时十余载,青灯黄卷,焚膏继晷,终成煌煌巨作、灿然大观。
王尔烈一向洁身自好,从不收受他人钱财。在他七十寿辰之际,同僚好友刘墉、纪晓岚等125位京华名流为其题赠书画作品126幅,制成九条屏,以为寿礼。 “真草隶篆书,汉满蒙藏文,山水花鸟画,荟萃百家,异彩纷呈。”如此盛大阵容为其题诗作画,堪称罕有,足见王尔烈在京城文化界的地位和影响力。“王尔烈寿屏”既是对他人品的肯定,也是对其才学的认可。
廉归故里
王尔烈耄耋之年,嘉庆念其为官清廉,敕建翰林府,致仕归籍。
翰林府分前后两进宅院,各有十楹,又有东西两厢配房,外加门楼偏厦,甚是宏阔。王尔烈看到这样的深宅大院,感到自家住也太浪费了,心想我居官多年,也未给家乡争得多少福份。如今我回来了,应当给老家后代留下一点接续,最好的接续就是办个义学,希望家乡士子也能像自己一样读上好书。于是他将御赐翰林府的`前院十间正厅及两厢配房改作了义学馆。自己家人只住后院。
篇10:王尔烈传世家训观后感
“肩担明月,两袖清风”,人们用这两句来形容一个人为官清正、廉洁。而今天我用这句话来形容心态,形容那种空灵、无执与坦荡的心态。
一个人其实无论贫穷还是富有,无论身处顺境还是逆境,都应该有这种心态。
我见过一位这样的人:他身价百万,可是一点架子也没有,与我们这些穷哥们相处得很好。当我们到他家里串门的时候,他都亲自下厨为我们做最拿手的菜。他的为人处世真的是坦坦荡荡、稳稳妥妥,给人以信任。
还有一位穷哥们,他虽然穷,可是实干,因为没有什么手艺,赚的钱也不多。但是他无论做什么都十分认真,老板也很看重他。他从不巴结有钱有势的人,用他的话来说,早已参透一个词──安贫乐道。
他们二人境遇虽然不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开心、知足。
衡量一个人幸福的因素不全是物质方面,更是心灵和精神方面的。有多少人说:穷的只剩钱了。一个人无论拥有什么也好,不拥有什么也好,就是洒脱的走在人生的大路上!
一肩明月,两袖清风;心念无着,自在洒脱。哪怕你坐宝马,哪怕你当总统,心念如此,拥有却不看重,失去也不伤心。在内心中永远保持那种清心的纯净,那种美好的向往,多好呀!
篇11:王尔烈传世家训观后感
为深入推进廉政文化建设,按辽阳市纪委、辽阳职院党委要求,成教分院各党支部分别于5月17日、5月18日组织本支部党员干部观看《双肩明月 两袖清风——关东才子王尔烈的传世家训》。整个视频一共分为序、 沐浴家风、 诫妻教子、文压三江、 廉归故里五个部分。王尔烈被誉为“关东第一才子”,他工诗文、善书法,为人和善、讲忠信、行孝悌,是乡间楷模、闾里师表;他为官清正,不贪渎,不谄媚,双肩明月,两袖清风。王尔烈家族家规严谨、家风朴厚、家教严正,世代一直秉承着“谨言慎行、宽厚忍让、抱诚守真、廉而不刿”的门风,清俭相传。家风连着民风,民风反映党风政风。修身齐家方能治国平天下,家风正才能党风清。加强家风建设,只有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 家国 ”文化,引领人们向上向善,才能更好地推进智慧文明美丽幸福新辽阳建设。大家认真观看专题片后,积极参与讨论,每人上交了一篇心得体会。大家一致表示,王尔烈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我们要廉洁自律,勤俭持家,勤奋好学。
篇12:王尔烈传世家训观后感优秀
清代乾隆、嘉庆年间,东北辽阳出了一位赫赫有名的大才子,名叫王尔烈( 1727—18),字君武,号瑶峰。他以诗文书法、聪明辩才见称于世,嘉庆年间中进士,官至大理寺少卿,曾当过嘉庆皇帝的老师。《辽阳县志》称其为“词翰书法著名当世者,清代第一人”。
王尔烈的父亲名叫王缙,曾担任管理学校的小官“学正”,擅长诗词书画。因此,王尔烈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启蒙教育。有一年春天,王尔烈跟随几个比他大的儿童到村里的学馆报名读书,先生想考考他们的才学,便问道:“世界上什么最肥美?”一个说猪油最肥美,另一个说羊尾巴最肥美。先生看着王尔烈,王尔烈说:“他们两人说得都不对。世间最肥美的是春雨。”“为什么?”先生紧逼不放。王尔烈解释说:“先生岂不闻‘春雨贵如油’吗?春雨能滋润万物生长,所以说最肥美。”先生听后点头表示赞许。接着又问:“世间什么最珍贵?”孩子们有的说金银,有的说珠宝,而王尔烈却说:“世间光阴最珍贵。”“怎么讲? ”王尔烈胸有成竹地说:“古语说‘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先生听后赞扬说:“讲得好!”先生接着又问: “世间什么最顽强?”有的说高山上的松树,有的说深谷里的苔藓。王尔烈说:“唯有野草最顽强。”先生问王尔烈为什么,他毫不犹豫地说:“先生不见白居易咏野草诗中说:‘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吗?”先生连连点头称赞:“答得好,收下你!”从此,王尔烈跨入书山学海,刻苦耕耘,终于成为名震东北的大才子。
有一年冬天,王尔烈戴一顶草帽在雪地里玩耍,有一个过路的客商见他穿戴十分滑稽,便随口出句戏谑道: 穿冬装,戴夏帽,胡度春秋。不料王尔烈不饶不让,两眼一眨,以方位对季节,对出下句:走南方,窜北方,混帐东西。客商不但不恼,反倒夸他“奇才”。
王尔烈幼时曾在家乡魁星楼私学馆就读。有年秋天,老塾师带着他和另外几个同学一起去郊外游玩。面对金菊盛开的原野,老塾师联兴大发,当即出对,考众学生。老塾师所出的上联是:野外黄花,好似金钉钉地。 众学生听了,大都面面相觑,不知所措,更无言以对,只待老师训斥。此时王尔烈却不慌不忙对出下联: 城内白塔,犹如玉钻钻天。此句一出,老师欣喜,同学恭贺,倒让王尔烈有些不好意思了。他决心把鼓励当作动力,更加发愤苦学,决不辜负师长和同学的一番盛情。
王尔烈自幼喜欢在大人们身边转,细心倾听长辈人谈论风土人情及国家大事,遇上书生举人们在一起作诗斗对,他也认真琢磨,搭腔试对。由于他年少对句不俗,常有惊人之语,备受人们喜爱。
一天,千山无量观一位独具慧眼的老道人四处云游,来到王尔烈家,点名要王尔烈在名流聚会时斗对,王尔烈高兴接请,聚会那天道观挂出一幅上联:即, 幽溪鹿过苔还静。 老道人出句太高妙了,在场的人都不知该怎样对,唯独王尔烈不假思索,应声对道:深树云来鸟不知,
众名流闻句,无不夸赞他有捷才,日后定大有出息。
有一次,王尔烈与朋友去千山郊游,来到龙泉寺前,但见翠树参差掩映,青山高低相连,王尔烈不禁联兴大发,取出笔墨在龙泉寺门柱上写出一比上联:近视千山五百出。 当即邀请同行的朋友们对下句。朋友们都说上句出得好:“出”字是两个“山”字,“五百出”,合成“千山”。好是好,朋友们无一人对出下联。这时,围观的人越来越多,王尔烈站在寺门前,禁不住有些飘飘然,大有鹤立鸡群之感。
寺门外的喧闹声,惊动了寺里的元空方丈。他走进人群,抬头看了看上联,点点头说:“确是好句,只是目光不免有些短浅,以神州之大,胸中不可只有这千朵莲花一座山啊!”王尔烈听顺了赞扬之词,没想到竟有人能挑出自己的毛病,便双手合十,恭敬地问道:“依长老之见?”元空方丈说:“不才对一比下联,不知可否? ”说着,吟对下句道:远望九州十八川。
王尔烈闻句不由心中一惊:不但文词对仗工称,而且拆解“州”字为两个“川”字,因此“九州”也就成了“十八川”了,合情合理,而且意境高远,胸怀宽广,心中暗忖,此对高于自己的“近视千山五百出”。这正是我的'不足之处,于是,深深向元空长老施了一礼,道:“多谢长老教诲!”
转眼间这年的寒冬将要来临。这天天降大雪,寺内的小和尚和打杂的都来扫雪。由于年纪小,他们都很贪玩,一高兴,便用雪堆了个观音像,正巧让元空方丈看见。元空方丈便以雪堆的观音为题出一上联: 雪积观音,日出化身归南海。
在场的人听罢,没一个能对上。王尔烈听了,十分高兴,他觉得方丈的出句妙极了。因为太阳出来之后,雪积的观音定会溶化,可谓“化身”。雪化作水,水汇于川,川归于海,这是合乎情理的,妙在“南海”巧合“观音”。因为传说“观音”常住“南海”普陀山,故而人称“南海观音”。方丈的出句高妙,可怎样对才好?王尔烈用心琢磨了好一会。他由雪联想到云,那飘浮不定的漫天云朵,变化无穷,形态奇巧。于是,他走近元空方丈,说:“我来给方丈对一比下句。”方丈点头应允。王尔烈朗声对道:云成罗汉,风吹漫步到西天。
这比下联,神思驰骋,形象生动,对得确实工巧,与方丈出的上联:“雪积观音,日出化身归南海”珠联璧合,遥相呼应。至此,元空方丈就不让他再去当杂工了,而是将他收为身边茶童。
相关文章推荐:
1.王尔烈家训双肩明月两袖清风观后感
2.王尔烈双肩明月两袖清风观后感
3.双肩明月两袖清风观后感3篇
4.双肩明月两袖清风观后感
5.双肩明月两袖清风观后感【荐读】
6.王尔烈中国传统家训观后感
7.精选学习王尔烈家训心得体会
篇13:片王尔烈家训观后感
“肩担明月,两袖清风”,人们用这两句来形容一个人为官清正、廉洁。而今天我用这句话来形容心态,形容那种空灵、无执与坦荡的心态。
一个人其实无论贫穷还是富有,无论身处顺境还是逆境,都应该有这种心态。
我见过一位这样的人:他身价百万,可是一点架子也没有,与我们这些穷哥们相处得很好。当我们到他家里串门的时候,他都亲自下厨为我们做最拿手的菜。他的为人处世真的是坦坦荡荡、稳稳妥妥,给人以信任。
还有一位穷哥们,他虽然穷,可是实干,因为没有什么手艺,赚的钱也不多。但是他无论做什么都十分认真,老板也很看重他。他从不巴结有钱有势的人,用他的话来说,早已参透一个词──安贫乐道。
他们二人境遇虽然不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开心、知足。
衡量一个人幸福的因素不全是物质方面,更是心灵和精神方面的。有多少人说:穷的只剩钱了。一个人无论拥有什么也好,不拥有什么也好,就是洒脱的走在人生的大路上!
相关文章推荐:
1.双肩明月两袖清风观后感
2.双肩明月两袖清风观后感【荐读】
3.王尔烈中国传统家训观后感
4.精选学习王尔烈家训心得体会
5.关东第一才子王尔烈家训观后感
6.王尔烈家训双肩明月两袖清风观后感
7.王尔烈传世家训观后感【优秀】
8.王尔烈双肩明月两袖清风观后感
9.双肩明月两袖清风观后感3篇
10.王尔烈双肩明两袖清风家训专题片观后感
篇14:片王尔烈家训观后感
“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精美的石头会唱歌,它能给勇敢者以智慧,也能给勤奋者以收获……”
这是以王尔烈为主人公的电视剧《木鱼石的传说》的主题曲《一个美丽的传说》。伴着熟悉的旋律,拂去历史的尘埃,推开岁月的门扉,让我们来共同感悟,一代关东才子王尔烈的传世家训。
序
王尔烈,字君武,号瑶峰,1727年出生于辽阳州(今辽宁省辽阳市)一个世代书香之家。王氏家族原籍河南,后迁往扬州,明末,王尔烈四世祖任辽东都司指挥,便定居于辽阳城南三十里风水沟。1771年,王尔烈在恩科会试中考取二甲第一名,这是自隋朝实行科举制度以来,关东人所取得的最高功名。他博学多才、工诗文、善书法,是关东文化的代言人;他为人和善、讲忠信、行孝悌,是乡间楷模、闾里师表;他为官清正,不贪渎,不谄媚,双肩明月,两袖清风,是为官者的典范,曾被赞誉为“关东第一才子”。
沐浴家风
家风源于宗族的沿袭,更注重长辈的言传身教。
王尔烈家族就是这样一个代表,王家历来家规严谨、家风朴厚、家教严正,世代一直秉承着“谨言慎行、宽厚忍让、抱诚守真、廉而不刿”的家规门风。先后有30多人考取了进士功名,多人入仕为官。
王尔烈从小就受到深厚的`传统文化滋养和严格的家庭伦理教育。他的祖父王天禄精通儒史与医道,不仅以妙手仁心悬壶济世、治病救人,更以儒家文化传统教育子孙后代。父亲王缙学识渊博,酷爱读书,他历来遵循“训士有道,虑事有方”,讲求“尽孝于家,尽敬于师,尽忠于上,尽诚于事”。良好的家风使王尔烈养成了淳朴笃静的禀赋,铸就了纯正廉明的品格,为其清正的一生打下了深刻的思想烙印。
王尔烈膝下多子,虽都悉心教导,但一幼子还是禁不住他人挑唆,偶赌了一次,被官府缉拿欲游街示众。
篇15:王尔烈家训观后感
“肩担明月,两袖清风”,人们用这两句来形容一个人为官清正、廉洁。而今天我用这句话来形容心态,形容那种空灵、无执与坦荡的心态。
一个人其实无论贫穷还是富有,无论身处顺境还是逆境,都应该有这种心态。
我见过一位这样的人:他身价百万,可是一点架子也没有,与我们这些穷哥们相处得很好。当我们到他家里串门的时候,他都亲自下厨为我们做最拿手的菜。他的`为人处世真的是坦坦荡荡、稳稳妥妥,给人以信任。
还有一位穷哥们,他虽然穷,可是实干,因为没有什么手艺,赚的钱也不多。但是他无论做什么都十分认真,老板也很看重他。他从不巴结有钱有势的人,用他的话来说,早已参透一个词──安贫乐道。
他们二人境遇虽然不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开心、知足。
衡量一个人幸福的因素不全是物质方面,更是心灵和精神方面的。有多少人说:穷的只剩钱了。一个人无论拥有什么也好,不拥有什么也好,就是洒脱的走在人生的大路上!
一肩明月,两袖清风;心念无着,自在洒脱。哪怕你坐宝马,哪怕你当总统,心念如此,拥有却不看重,失去也不伤心。在内心中永远保持那种清心的纯净,那种美好的向往,多好呀!
拓展阅读:王尔烈家训
王尔烈家族家规严谨、家风朴厚、家教严正,世代一直秉承着“谨言慎行、宽厚忍让、抱诚守真、廉而不刿”的门风。先后有30多人考取了进士功名,多人入仕为官。
王尔烈从小就受到深厚的传统文化滋养和严格的家庭伦理教育。他的祖父王天禄精通儒史与医道,不仅以妙手仁心悬壶济世、治病救人,更以儒家文化传统教育子孙后代。父亲王缙学识渊博,酷爱读书,历来遵循“训士有道,虑事有方”,讲求“尽孝于家,尽敬于师,尽忠于上,尽诚于事”。良好的家风使王尔烈养成了淳朴笃静的禀赋,铸就了纯正廉明的品格,为其清正的一生打下了深刻的思想烙印。
王尔烈同样重视家教,他为治学之道所作的《学道篇》也用来教育子孙勤勉学习。“学道者譬如游山,必上绝顶……是故智仁合一,然后君子之学成”,告诫后代不仅要重视学识,还要注重道德,要求“智”和“仁”二者合一并进,这样才算学有所成。
王尔烈临终前还给儿孙留下了这样的家训:“耕田为本,读书为上;居官莫狂,为民莫惘;本事吃粮,筋力求裳;豆腐家长,不可奸商。”要求后人,无论耕田、读书、居官、为民,都不能气馁,也不能张狂,要凭本事吃饭,靠筋力所得,不可巧取豪夺,毋占他人便宜。处事者以亏己为尚,交友者以憨重为先,教子者以严厉为本,度日者以勤俭为宗。时至今日,这些名言仍在关东土地上广为传颂。
篇16:王尔烈中国传统家训观后感
为深入推进廉政文化建设,按照弓长岭区纪委和弓长岭区机关工委的要求,弓长岭区审计局高度重视,立即召开班子会,研究落实观看《双肩明月 两袖清风——关东才子王尔烈 的传世家训》活动。5月16日,弓长岭区审计局全体机关干部在审计局办公室集中观看了《双肩明月 两袖清风——关东才子王尔烈的传世家训》专题片,旨在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家园”文化,进一步强化对党员干部的教育。王尔烈文化是一笔内涵及其丰富、价值弥足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它不但是只是资源,而且是文化资源;不但是社会既有的文化底蕴,而且是未来发展的文化基础。我们可以从其非凡经历中汲取精神养分,从其人格风范中获得榜样力量,从而不断充实自我,完善自我和提升自我。
清代乾隆、嘉庆年间,东北辽阳出了一位赫赫有名的大才子,名叫王尔烈( 1727—1801年),字君武,号瑶峰。他以诗文书法、聪明辩才见称于世,嘉庆年间中进士,官至大理寺少卿,曾当过嘉庆皇帝的老师。《辽阳县志》称其为“词翰书法著名当世者,清代第一人”。
王尔烈的父亲名叫王缙,曾担任管理学校的小官“学正”,擅长诗词书画。因此,王尔烈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启蒙教育。有一年春天,王尔烈跟随几个比他大的儿童到村里的学馆报名读书,先生想考考他们的才学,便问道:“世界上什么最肥美?”一个说猪油最肥美,另一个说羊尾巴最肥美。先生看着王尔烈,王尔烈说:“他们两人说得都不对。世间最肥美的是春雨。”“为什么?”先生紧逼不放。王尔烈解释说:“先生岂不闻‘春雨贵如油’吗?春雨能滋润万物生长,所以说最肥美。”先生听后点头表示赞许。接着又问:“世间什么最珍贵?”孩子们有的说金银,有的说珠宝,而王尔烈却说:“世间光阴最珍贵。”“怎么讲? ”王尔烈胸有成竹地说:“古语说‘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先生听后赞扬说:“讲得好!”先生接着又问: “世间什么最顽强?”有的说高山上的松树,有的说深谷里的苔藓。王尔烈说:“唯有野草最顽强。”先生问王尔烈为什么,他毫不犹豫地说:“先生不见白居易咏野草诗中说:‘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吗?”先生连连点头称赞:“答得好,收下你!”从此,王尔烈跨入书山学海,刻苦耕耘,终于成为名震东北的大才子,
有一年冬天,王尔烈戴一顶草帽在雪地里玩耍,有一个过路的客商见他穿戴十分滑稽,便随口出句戏谑道: 穿冬装,戴夏帽,胡度春秋。不料王尔烈不饶不让,两眼一眨,以方位对季节,对出下句:走南方,窜北方,混帐东西。客商不但不恼,反倒夸他“奇才”。
王尔烈幼时曾在家乡魁星楼私学馆就读。有年秋天,老塾师带着他和另外几个同学一起去郊外游玩。面对金菊盛开的原野,老塾师联兴大发,当即出对,考众学生。老塾师所出的上联是:野外黄花,好似金钉钉地。 众学生听了,大都面面相觑,不知所措,更无言以对,只待老师训斥。此时王尔烈却不慌不忙对出下联: 城内白塔,犹如玉钻钻天。此句一出,老师欣喜,同学恭贺,倒让王尔烈有些不好意思了。他决心把鼓励当作动力,更加发愤苦学,决不辜负师长和同学的一番盛情。
王尔烈自幼喜欢在大人们身边转,细心倾听长辈人谈论风土人情及国家大事,遇上书生举人们在一起作诗斗对,他也认真琢磨,搭腔试对。由于他年少对句不俗,常有惊人之语,备受人们喜爱。
一天,千山无量观一位独具慧眼的老道人四处云游,来到王尔烈家,点名要王尔烈在名流聚会时斗对,王尔烈高兴接请,聚会那天道观挂出一幅上联:即, 幽溪鹿过苔还静。 老道人出句太高妙了,在场的人都不知该怎样对,唯独王尔烈不假思索,应声对道:深树云来鸟不知。 众名流闻句,无不夸赞他有捷才,日后定大有出息。
有一次,王尔烈与朋友去千山郊游,来到龙泉寺前,但见翠树参差掩映,青山高低相连,王尔烈不禁联兴大发,取出笔墨在龙泉寺门柱上写出一比上联:近视千山五百出。 当即邀请同行的朋友们对下句。朋友们都说上句出得好:“出”字是两个“山”字,“五百出”,合成“千山”。好是好,朋友们无一人对出下联。这时,围观的人越来越多,王尔烈站在寺门前,禁不住有些飘飘然,大有鹤立鸡群之感。
寺门外的喧闹声,惊动了寺里的元空方丈。他走进人群,抬头看了看上联,点点头说:“确是好句,只是目光不免有些短浅,以神州之大,胸中不可只有这千朵莲花一座山啊!”王尔烈听顺了赞扬之词,没想到竟有人能挑出自己的毛病,便双手合十,恭敬地问道:“依长老之见?”元空方丈说:“不才对一比下联,不知可否? ”说着,吟对下句道:远望九州十八川。
王尔烈闻句不由心中一惊:不但文词对仗工称,而且拆解“州”字为两个“川”字,因此“九州”也就成了“十八川”了,合情合理,而且意境高远,胸怀宽广,心中暗忖,此对高于自己的“近视千山五百出”。这正是我的不足之处,于是,深深向元空长老施了一礼,道:“多谢长老教诲!”
王尔烈只念了4 年私塾,便因家境贫寒,中途辍学了。为了谋生,父亲送他去辽阳城南千山龙泉寺当杂工,但他并未因此中断学习,一有机会就向寺内有学问的僧人请教。
转眼间这年的寒冬将要来临。这天天降大雪,寺内的小和尚和打杂的都来扫雪。由于年纪小,他们都很贪玩,一高兴,便用雪堆了个观音像,正巧让元空方丈看见。元空方丈便以雪堆的观音为题出一上联: 雪积观音,日出化身归南海。
在场的人听罢,没一个能对上。王尔烈听了,十分高兴,他觉得方丈的出句妙极了。因为太阳出来之后,雪积的观音定会溶化,可谓“化身”。雪化作水,水汇于川,川归于海,这是合乎情理的,妙在“南海”巧合“观音”。因为传说“观音”常住“南海”普陀山,故而人称“南海观音”。方丈的出句高妙,可怎样对才好?王尔烈用心琢磨了好一会。他由雪联想到云,那飘浮不定的漫天云朵,变化无穷,形态奇巧。于是,他走近元空方丈,说:“我来给方丈对一比下句。”方丈点头应允。王尔烈朗声对道:云成罗汉,风吹漫步到西天。
这比下联,神思驰骋,形象生动,对得确实工巧,与方丈出的上联:“雪积观音,日出化身归南海”珠联璧合,遥相呼应。至此,元空方丈就不让他再去当杂工了,而是将他收为身边茶童。
有一天,方丈带领众人乘船去大安寺。大安寺的小尼姑正在湖边汲水,她见撑船的小和尚们的影子倒映水中,船篙又正好打在他们自己的影子上,逗得她咯咯直笑,等船靠近了,这个机灵的小尼姑脱口吟一上联:和尚撑船,篙打湖心罗汉。方丈年长,不便与小尼姑计较,几个小和尚胸无点墨,难以应付。正在窘迫之际,只见王尔烈从船头站起,冲小尼姑一笑,对下联道:尼姑汲水,绳系潭底观音。
尼姑心想,自己探身汲水时,影子不是也映在潭中吗?待自己将水提到岸上时,影子自然就不见了,也可以说是自己把自己的影子从潭底用吊水桶的绳子系住提上来了,更何况人家还尊自己是“观音”呢!她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挑着水桶快步走开了。
王尔烈小小年纪,竟有这般捷才,使元空方丈不禁暗暗称奇。从大安寺归来,方丈便收王尔烈为徒,悉心授以诗文学问。由此,王尔烈的学问更是直线递增。
★ 鞍山岫岩药山
★ 王尔德的童话
【片《关东才子王尔烈的传世家训》观后感(共16篇)】相关文章:
观看《见证初心和使命的“十一书”》心得体会2023-09-15
学《见证初心和使命的“十一书”》有感2023-10-25
《李勉埋金》翻译及阅读答案2023-03-19
党员教师《郑义门》观后感2023-01-08
秘书人文素质问题2022-04-29
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技巧2023-03-01
见证初心和使命的“十一书”学习心得体会2022-08-13
百家姓对联 姓氏对联——严姓及严姓来历、严姓宗祠联2022-04-30
教育片郑义门观后感600字2023-04-04
任务驱动型作文及范文2023-12-25